生命的本质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 篇1

好句:

熟悉的或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读后感

生命的本质 篇2

第一,学习过程的自我认知生命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生命认知与生命体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交往与互动、知识技能的转化应用和超越。在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时,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是前提和基础,我们将这一阶段学生的生命存在形式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生命形式。自我认知,就是认识自己,这其实是一个预设学习目标与构建理想自我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学生形成自我效能的过程。第二,学习过程的群体交往生命形式。学生需要将理想自我逐渐转化为现实自我,这一转化实际上是学生生命发展中现实自我的生成过程,也可以说是“成为你自己”的过程。从理想自我到现实自我,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学习目标放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自身条件出发,在与他人的交往、交流、互动与合作学习中获得成为“现实自我”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智慧。此时,学生的生命存在已经由原来的自我认知生命形式阶段进入到了一个群体交往生命形式阶段。第三,学习过程的智慧超越生命形式。从自我认知生命形式到群体交往生命形式,学生个体并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真正成为自己还需对现实自我进行深度思考,上升至另一个更高层面的理想自我的生命发展阶段,即自由和精神维度的智慧超越生命形式阶段。学生在智慧超越生命阶段应具备的生命智慧不同于他们在群体交往生命阶段所获得的实践智慧。它是一种对学生实践智慧与技能的主观超越,进而上升至自由和精神层面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智慧超越。

摘自:2013年第8期《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的本质是面对生命 篇3

大概从两年前开始,我在关注贵州威宁一个叫石门坎的地方,是云南和贵州交界的一个非常偏僻的山区。那个地方有一个100年前的马小平,那个人是1904年到石门坎去的英国传教士,叫伯格理。这位伯格理牧师,是在整个基督教对华传教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到了石门坎以后,通过办教育,通过传播基督教的文明,使整个乌蒙山区的大花苗族,整个族群皈依了基督教,从而使这个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迪,就是:知识、文化、信仰、精神是可以改变人类,改变社区的。石门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想伯格理就是今天的马小平,因为马小平他也在传播一种文化、知识、信仰、精神,这个东西恰恰就是我们今天社会非常需要的一种东西。

伯格理到石门坎之前,那个地方是什么状况呢?

大家知道蚩尤和黄帝打仗以后,苗族人就是蚩尤的后裔,他们被中原的汉族不断地追打,几千年,追到了湖南张家界以西的崇山峻岭当中,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乌蒙山区,在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南这一部分。这些人通过两千多年前被官府的压迫和剥削,他们成为所谓的“生苗”,就是愚昧,野蛮的化外之民。他们任人生杀,几近麻木,被旧史志称为“晦盲否塞”,结绳刻木。完全没有文化。伯格理到这个地方去的时候,一个村子里面能够从1数到10,能够算清楚的只有几个老人,整个苗族一个村庄里面,只有两个人能够把0到10算清楚,所以当这些苗族人去赶集的时候,卖一只鸡、卖一头猪、卖一个鸡蛋,必须等这个老人身体健康,他们才有可能到集市里面去做交易,否则这个交易是做不成的。完全是一个没有文化的野蛮、蛮荒之地。

但是经过伯格理的努力以后,这个地方到了一个什么状况呢?伯格理死的时候是1915年,他在10年当中帮助花苗人发明了文字,就叫大花苗文,这个大花苗文100年以后,还在这些地方传播、使用。由于發明了文字,而且用大花苗文翻译了《圣经》,所以这些地方的教育就开始起步。伯格理先后在偏僻的乌蒙山区办了102所学校,遍布乌龙山区20多个县,培养了一大批的苗族学生。这些学生后来产生了博士、硕士、大学本科生、高中生,他们成了整个花苗地区的文化精英。伯格理在这个地方办了整个西南地区第一所学校、第一所医院、第一所邮电所,修了第一个足球场,建了第一支足球队,中国的第一支足球队1904年就产生了,在中国贵州的石门坎。修了第一个游泳池,建了第一个麻风病医院。

所以在一九二几年、一九三几年的时候,你在欧洲、美国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寄一个邮件到贵州石门坎,只要写上五个字,“中国石门坎”,这个东西就可以投递到石门坎去,你可以想像,石门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当时被称为西南地区的文化圣地。所以伯格理完全改变了整个大花苗人,改革了整个苗族,使苗族人变得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他们的整个生活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今天所要讲的核心是,教育、教化、文化、信仰、宗教,是怎么样把一个最野蛮、最落后的地方改造成一个文明之邦,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伯格理,一个基督教的牧师。有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叫《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最后把生命献给了石门坎。他点燃自己的生命,燃烧自己的生命去点燃苗族人,让苗族人能够重新站立起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他是一个典型。

比如说他培养了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叫朱焕章。这个人是苗族地区第一所中学的校长,是伯格理把他培养出来的。当时教会有一个规定,凡是最优秀的学生,都要由教会出钱,不断地来培养他们读书。朱焕章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好学生,勤奋、好学、讲礼貌、懂文明,所以教会学校让他读了初中、高中,然后把他送到重庆去读了华西大学,在华西大学毕业典礼的嘉年华上,朱焕章由于成绩优异被学校推选出来,在学校毕业典礼上代表学生向学校致词。结果他发表了一篇非常优美的演讲,不知道那一天在台下坐着的有蒋介石夫妇,当时的蒋总统,他感到非常惊奇,苗族人居然有这么优秀的大学生。嘉年华结束以后,他单独召见朱焕章,说我现在身边特别需要这样的人才,你可以到我的总统行辕来工作,帮我协助抓民族教育的事情。朱焕章说,非常感谢总统,但是我的老师伯格理告诉我,我们所有在外地学业有成的人,都要回到石门坎去,去为苗族人服务,他婉言谢绝了蒋介石对他的邀请,但是更加赢得蒋先生对他的尊重。后来他成为国大代表,1948年到南京参加全国国民大会,这个会结束以后,蒋介石再一次召见他,希望他留在国民政府的教育部做民族教育司司长,他再一次拒绝,他说我的使命是一定要为苗族人服务。

朱焕章成为被伯格理所点燃的,苗族人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伯格理不仅仅是自己在燃烧生命,而且是用生命去点燃了苗族人,让苗族人站起来成为真正的人。要知道那个时代,苗族人处在整个社会的最底层,第一层是官府,第二层是汉人,第三层是彝族,彝族是苗族人的土司,最底层是苗族人,苗族人像猪狗都不如的人。但是苗族人站起来了,怎么样站起来的,就是因为有伯格理,有了文化,有了信仰,有了教育。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非常动人的故事。

我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发现这故事,就开始关注伯格理,关注石门坎,现在我们在石门坎这个地方做关于教育的公益活动,已经做了两年。我们在上个月的时候,把石门坎地区的支教志愿者、小学老师请到北京,办了一个培训班,非常成功。石门坎的故事如今还那么吸引人,因为那个地方今天还有一个“活着的伯格理”。石门坎地区有一个我们长期资助的小学,校长叫卞淑美,一个基督徒,她的全家人,她的女儿、她的丈夫和她,在一个非常艰苦的环境中一起坚持支教了8年。大家没有去过石门坎,你无法想象石门坎条件的艰苦。如果说我们今天来参加会议的老师,是在大城市里面,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下教学,探讨人文教育的意义;那么以卞淑美为代表的小学老师是另外一种典型,就是在那种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为了苗族小孩的教育,长期自我奉献,长期坚守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教学的楷模。

石门坎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水,连饮用水都非常紧张。苗族人一辈子只洗一次澡,他说他们自己一生洗三次澡,就是生下来洗一次,死的时候洗一次,结婚的时候洗一次,实际上生和死都不是他自己洗的,他是被动的,真正自己主动洗澡一生就是一次,结婚的时候洗一次。为什么?这个地方没有水。我们到那个地方去,在那里待10天,10天不能洗澡,待8天8天不能洗澡,特别是夏天进去,白天一身汗晚上没法洗,大家知道,城里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洗澡身上很不舒服。有一个志愿者第一次去给苗族小孩剪头发,苗族小孩不洗澡,头发从来没有洗过,一种非常浓烈的气味,他剪完第一个人的时候强压着,但是剪到第二个人的时候,他实在忍不住了,跑去呕吐,那个地方的水到了什么地步呢?有个志愿者就是用盆子的水刷了牙,他就急剧的腹泻,那种生活环境非常艰苦。

你想想看,一个女老师,她是1972年出生的,在那个地方已经坚持了8年!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说她是中国最美的女老师,是中国最美的女校长,是当代活着的伯格理,一点都不过分,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但是她有极坚强的意志在这个地方坚持,我们对她非常尊重。

我知道了石门坎,读了伯格理,读了朱焕章,我再看今天的卞淑美,我就知道这个东西有一种传承,这种奉献、这种为民族教育奉献艰苦的坚守有一种传承,这种传承来自于一种坚定的信仰。

我想把我的这个故事转向我今天要阐述的一个观点:我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知识可以復制、推导,可以去逻辑论证的知识,好比说1+2=3,在任何地方都是这样。有云彩就会下雨,水到100度就会沸腾,还有很多公式、定理,这些知识都是可以复制、推导的,可以逻辑论证的,这种知识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我们的教育当中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

但是我认为人类还有另外一种知识,这种知识跟逻辑的论证没有关系,它不能复制、不能推导,它跟什么有关系呢?它跟人对生命的态度有关系。这种知识就是人类的信仰,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精神理念。我们现在在教育部门当中,大量的做第一种知识的教育,我不同意我们的教育完全是负教育,它起码在第一种知识里面的教育是存在意义的,因为我们必须要接受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致命的弱点是没有第二种知识的教育,或者说非常缺乏第二种知识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面对生命。如果教育的本质是面对生命,那么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的确应该纳入到教育的范畴当中来,我们要教人,你对生命有一种什么态度,你生命存在的方式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但是恰恰这种最灵魂的东西,从我们的教育当中被抽走了,我觉得马小平老师的意义,还有昨天、今天在台上发言的这些中学、小学老师他所讲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此,在抽掉灵魂的教育当中力图去挽这个狂澜,去补充一些教育孩子怎么样懂得一种对生命的态度的教导,这个非常重要。

大家知道,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讲过一个非常有哲理的一个观念,在知识领域,把上帝赶出去,但在道德领域,要把上帝请回来。康德还讲,有两样东西使他充满激动,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实际上在讲两种知识,把上帝从科学的领域赶出去,是说我们在第一个领域当中不要迷信上帝,第一种知识的传播不需要上帝。但是在另外一个知识,在第二种知识领域,在人对待生命的态度问题上我们需要上帝。头上的星空是什么?自然,科学,这是第一种知识。心中的道德律是什么?信仰、文明、精神,宗教,第二种知识。

我认为,如果说教育的本质就是面对生命,教育一个孩子,让他有一个正确的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有一个正确的生命存在形式,或者塑造他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是我们老师最重要的职责。

其实我跟大家一样,我为什么从学经济学专业转向去研究精神和信仰?我注册成立了一个“信仰与文化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任务是什么呢?是研究在社会转型当中,宗教和信仰的力量,角色和意义是什么,包括以石门坎做一个标本,做实证研究,同时在石门坎这个地方做公益事业。我已经做了两年,还会继续坚持做下去。

为什么我实现了生命的转折?我并不把我的重点转向经济学,而转向人文社会科学的这种研究?因为我发现,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在迅速的溃败、堕落,而且这种堕落、这种溃败呈现一种加速度的趋势,我们为此感到深深的忧虑。

假如我们把社会看成一个立体的,这个社会是由三个东西来构成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也就是一个生态基座。好比我们呼吸到的空气、我们饮到的水、我们脚下的土地,这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个基座。第二个层面,在这个基座之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第三个层面,就是在社会政治制度之上的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

我们看到,今天这个社会的腐败、堕落是全方位的,好比说我们的生态基座现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就是刚才傅国涌讲到,我们虽然拿到了全球第二的GDP,但是我们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我们的环境被破坏了,我们把子孙的饭都吃掉了。

在政治社会层面,大家看到更多,中国现在社会的贪腐,是在全球所有社会转型当中最严重的,全球有那么多社会的转型,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出现这么大面积的贪腐,而且贪腐渗透到我们每一个环节。昨天一个老师讲到,虽然这些东西都很小,可能是100块钱,或者一套衣服,或者住一个酒店,很小,但是它是一个标志,他就说,社会任何一个细胞都可是溃败。

再往上,从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更令人不安,中国现在是道德沦丧,信仰荡然无存,国民的精神状态猥琐。我把它称之为“一个相互投毒的时代”。地沟油事件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地沟油里面所含的黄曲霉素是砒霜的64倍,但是竟然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他可以把这个毒品投给你,让你吃,为了金钱,不顾生命安危。与此同时,把毒品投给你的人,他所赚的钱,又去买含有三聚氰氨的牛奶来喝。这是一个互相投毒的时代,整个国民精神和猥琐和卑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文明的堕落。

这个社会如此的溃败、如此的腐烂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把他看成一种报应。什么报应?中华民族从1919年以来,有人把批判锋芒总是指向1949年,其实不对。中华民族从1919年以来,就在持续、不断地挖自己的祖坟,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民族如此长时间的、残酷的、大幅度的从根本上来剿灭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的,对以儒、释、道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剿灭,导致了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全部文明深层次的崩溃和沦落,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溃败。

这是我们深深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情,但是是不是这个社会就完蛋了呢?这个我同意傅老师前面所讲的观点,一个社会永远也不会完蛋,在枯枝败叶之下,一定会有新芽在成长,这就是规律。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一个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它波及的效应绝对不仅仅只在技术这个层面。互联网的出现使知识变得廉价,对整个教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过去为什么老师很重要?因为老师在某种层面上垄断着知识,如果不去接触老师就得不到这个知识,但是今天通过互联网可以搜到任何东西。互联网的普及使知识开始贬值、开始廉价。但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客观条件就是全球一体化,全球的一体化不光是技术的一体化和商品的一体化,也包括普世价值和文明观念的一体化。为什么今天人们能够很敏感地批判很多东西?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分享着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教师的职责也要开始发生变化。第一种知识开始显得并不很重要,或者开始贬值,那么第二种知识的传播更加能够凸显价值,第二种知识的传播要的是一种人格的修养,是一种老师本身的道德情操,如果简单建立在复制基础上,它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老师首先必须要塑造自己的人格,才能用你这种精神人格去影响学生。这显然是今天对教育最大的挑战。

对教育学,我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本来我是没有资格来这里发言的。总结我今天一个简单的发言,我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我们不能够回避现在所发生的这种深刻的社会变化,我们在第二种知识的传播方面,老师将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此文是陈浩武在马小平老师追思会上的演讲。

3从生命本原解读人类追求的本质 篇4

经过深入研究,科学人类认为在几十亿(拟或数亿)年间,生命在混沌之中开始,从一些只能在单一环境中存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和氨基酸链(蛋白质、病毒)进而发展成能够在各种各样环境中存活的各式各样的生命个体形式(单细胞、细胞组合体、菌类、植物和动物),占领了地球表层(数千米厚的地球大气及地表层)的所有领域,实现了自我壮大和发展。

不过科学人类通过进化论学说也遗憾地发现,在有人类遗存的数百万年里(除了最近几百年),人类也像其他生命物种一样在混沌之中前行。在冷兵器时代(借用一个军事上形象的比喻)人类和其他生命物种一样,依靠生命之间的依存关系,靠其他生命的身体(植物或动物)来养活自己。这时的人类没有能力独自制造食品和药品来保护自己的生存。他们只能靠潜意识本能地借用自然的恩赐,种植或养殖动植物为自己提供生存的食品,提供避寒取暖的材料;同时他们也只能靠潜意识本能地借用自然恩赐对抗来自其他生命物种(细菌、病毒或其他生命形式)物竞天择式进犯给人类带来的各式各样疾病。古代中国人使用的中医因势利导方法,就是利用现存物种(矿物、植物和动物)做成五行相生相克的中药为自己治疗疾病。(这种本事某些动物也具备,例如蚂蚁及其他动物都有不为人知的类似寻药行为。)

极而言之,在过去那些漫长的岁月里,人类虽然比其他动物有更多智慧,也可以通过努力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比其他生命物种更为舒适一点的环境(中国古代绵延数千年的自给自足封建社会就是最为典型的例证),但是他们并没有改变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模式。

近数百年以来在生命基因变异的带动下,人类并非自觉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来为自己打造新的生命空间。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创造一种新的生存环境(非自然的人造王国),使用一种全新方法维持自己的生命,这就进入了军事上所谓的热兵器时代。

科学人类在近几百年的时间里通过大量开掘和使用化石能源,并利用这些能源对自然态物质进行“提纯”和“重置”,(参阅风影有痕博文《福兮,科学》)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极大地膨胀了自己的野心。这时的人类经常在抱怨自然赋予人类的腿为什么这样短(足行得太慢活动范围太小),手的力量为什么这样小(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大脑的思维能力为什么总是墨守成规(几十万年也未能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而自然给人类的生存条件又为什么那样苛刻,寿命那样短,夏天那样热,那样干旱,冬天又那样冷;天灾为什么不断,为什么不能让人类生活得更舒适更人道?一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口号形象地描述出当今科学人类为改变自己生存状态不可抑制的冲动。

现今,特别是现代科学诞生以来所有的人类思想家,(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行业,互相之间的观点又多麽不同)总是认为上帝赋予人类一种特权,是让它来改造自然,统治世界的(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就是生命进化序列中最优秀的物种!)。依着这种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现代科学人类就必然会自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神”,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代表“上帝”进行工作的。所以人类的自我感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和不可一世的张狂。

然而目前人类生存现状真的是生命本原所孜孜追求的愿景?这些所谓“成就”真的不是人造海市蜃楼?当我们把审视的视角从眼前的一隅向前后左右扫视一下,就会发现一些完全不同的景状。

往后看一看,我们需要想一想科学人类从何处来? 向前看一看,我们需要问一问科学人类向何处去? 向左瞧一瞧,我们需要找一找科学人类还将有那些相伴共生的生命?

向右瞄一瞄,我们需要寻一寻科学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边缘在哪里?

为了更通俗地评述这个话题,本博从现在开始,就将以一种新的视角,探寻科学在人类生存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发生的影响和结局。诚挚欢迎各位博友继续观光浏览。

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 篇5

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

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是劳动,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普遍性;人的群体本质是社会关系,它将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一般性;人的个体本质是由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每个人的个性,它将人与他人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特殊性.人的类本质决定人的群体本质,人的群体本质决定人的个体本质.

作 者:赵建梅 黄世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10097刊 名:唯实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年,卷(期):“”(6)分类号:B0关键词:类本质 群体本质 个体本质 劳动 社会关系 个性

贫穷的本质 篇6

《贫穷的本质》总结(2)

分享到:

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

第三,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穷人存款所得的利息(如果有幸拥有一个账户的话)是负利息, 但贷款的利息却很高。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险市场尚未健全,尽管医疗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一些案例中,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可以弥补市场发展的不足,如小额信贷市场,它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利息不高,人们支付得起;又如,电子转账系统(用手机等)和个人识别系统可以在未来几年大幅削减银行成本。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这类市场的兴盛不仅需要靠自身的努力那么简单,有时需要政府的支持。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可能会产生免费赠送的产品或服务(如蚊帐或到保健中心作检查),甚至奖励人们做有利于自身的事情,虽然这听上去有些奇怪。各类专家都不信任这种免费发放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是从纯粹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这也可能有些夸张了。相对于收取一个固定价格来说,免费向每个人提供服务的成本常常更低。在某些情况中,这可能需要确保市场所售产品的价格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允许市场得以发展。例如,政府可以补贴保险费用、发放代金券,而家长则可以在任何一家学校(公里或私立)使用,或是强迫银行向每个人提供免费的账户,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我们有必要记住,这些得到补贴的市场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确保其运转良好。例如,如果所有家长都能为自己的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那么学校代金券就非常有用;否则,这可能会成为为精明的家长提供又一优势的方式。

第四,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其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注定失败。的确,在这些国家,事情很难办成:一项关于帮助穷人的计划由于被某些人接手而失败了;教师教学散漫;建筑施工时偷工减料,车辆超载以致道路塌陷等。这些事件几乎与那些精英们的经济阴谋无关,主要是由于制定政策时出现的错误造成的,包括无知、意识形态和惯性。人们期望护士完成普通人无法胜任的工作,但从没有人想过修改护士的工作职责。在印度,一位政府高官曾告诉我们,村里的教育委员会成员包括优秀生的家长和差生的家长。当我们问他们如何评定好坏的标准时(直到四年级才有考试),那位官员立刻转移了话题。然而,由于惰性,这些荒唐的规定目前还在生效。

生命的本质 篇7

一、超人是对传统的颠覆与超越

在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 怀疑上帝相当于犯罪, 是对上帝的污蔑。基督教的道德把承受苦难视为神圣, 并对欲望、激情和艺术等一概否定, 同时也否定一切生命中的欢乐因素。它鼓励人们去追求天堂生活, 这就意味着是鼓励人们去追求死亡, 使人的生命意志变得消沉, 颓废。让人生来就有罪恶感, “它是警探, 在一切有生命的地方寻找罪恶。它是法官, 妄图审判生命本身。它是刽子手, 专司扼杀生命之职。基督教尤其是精神虐待狂, 它要使人永远受着罪恶感的良心折磨, 而把没有良心痛苦的情形宣判为堕落。”[1]

尼采认为基督教是一种道德观念, 是一种价值观, 长期压抑人们的生命本能, 并赋予人们一种罪恶感, 从而导致人们的奴隶性格。他还把批判扩大到佛教和印度教等, 并指出宗教的反生命性与反自然性。在尼采看来, 基督徒们蔑视生命, 毒害自己也毒害别人, 不值得信任, 事实上, 如超人般积极寻求生命的欢乐与意义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尼采宣称:“所有的神全都死了, 现在我们祝愿超人长存。”[2]在这里, 尼采用他的超人取代了众神的神圣地位, 这是大胆的呐喊, 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彻底否定, 是反叛与超越。而超越本身意味着否定、克服与完善。而超人拥有恰恰拥有积极的生存态度, 肯定生命, 主张不断地超越自己, 完善自己。更可贵的是, 超人提倡意义生存的生存模式, 因此可以说, 超人是尼采颠覆和超越传统的武器。

二、超人是对生命的肯定

尼采认为:“超人就是大地的意思。”[3]大地与天国对应, 尼采通过超人劝告人们要相信大地, 肯定自己的肉体生命, 抛弃所谓的天国, 不要听信基督徒们麻痹人们的宗教言论, 要增强自己的生存意志, 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人都是肉体的存在物, 离开了肉体, 人便不再拥有生命, 我们在大地上出生, 最终也在大地上死亡, 大地是我们永久的家园。因此, 我们要学会赞美和尊敬肉体与大地, 意识到肉体才是生命的根本, 灵魂充其量只不过是为肉体服务的一种机能。肉体离开了灵魂可以独立存在, 但是灵魂如果没有肉体的支撑, 就不可能存在。

生命是万物之源, 是人之为人的基础。肯定生命的存在也是超人诞生的前提, 没有对生命的肯定就没有超人的存在。尼采借超人之口高呼:“我的幸福应该是肯定生存本身!”[4]肯定生存是对肯定生命的发展;生命是世界上最直接最真实的存在, 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生命是价值的基础和创造者, 世界上所有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赋予的, 是人创造了与人密切相关的价值世界。人是用生命创造价值, 而不是在生命之外创造价值, 所以人的生命本身就具有价值属性;生命是欢乐的源泉, 人生是短暂的, 其中充满了不幸、痛苦与种种磨难, 而且, 最终还将走向死亡。但是超人却主张珍惜、重视生命, 并把生命中的痛苦和磨难看成是创造价值与生命走向强大的条件, 主张用人的生命本能力量去战胜生活中的种种痛苦和困难, 并从中体验战胜痛苦的欢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超人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肯定与赞美。

三、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

传统哲学认为, 人有先验的本质, 他们否定了人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基督教也是如此, 它用上帝压抑人。而尼采对此表示反对, 他提倡人的生成论, 认为人是未定型的。主张人们去创造自我, 超越自我, 做自己的主人, 弃恶扬善、创造价值。

关于生命存在的本质, 尼采借他的超人学说给出了回答:“我教你们何谓超人:人是应被超越的某种东西。”[5]在此, 尼采指出了人的超越性。因为“人是联结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悬在深渊上的绳索。”[6]在这种情况下, 人在绳索上走过去无疑是很危险的, 但是如果止步不前, 那更是危险, 倘若是回头看, 那也是惊险万分的。因此, 人只能往前走, 这是唯一的出路, 危险系数也最小。在往前走的同时也发展和超越了自己, 促使自己生命的生成和发展, 让自己得到提升。更明确一些, 尼采提出:“人之所以伟大, 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人之所以可爱, 乃在于他是过渡和没落。”[7]由此, 尼采就指出, 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为了证明生成和发展的生命本质, 他又引出了他的精神三变理论:由甘愿负重的骆驼到主动要获取自由的狮子, 再到要给自己创造自由的孩子。这一步步的变化便是生命生成和发展的最好说明。人只要有生命就会要求生成和发展, 这是人性, 也是生命的本质。没有生成和发展的生命, 不能算作真正的生命, 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尼采认为人没有永远不变的本质, 人具有未定型性, 人随时可以改变自己,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能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从而不断超越自己。在这种状态下, 我们就必须发展自己, 让自己更优秀。

生命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生成和发展, 发展是生成的内在动力, 生成是发展的结果与目标。生成预示着新事物的诞生, 旧事物的死亡。发展代表着新事物的萌芽和旧事物的淘汰。事实上,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与价值, 一切事物都逃不过生成和发展, 否则将只能被淘汰。

四、超人是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

人类应当如何生存?尼采给出的答案是意义生存。无意义生存即为病态生存, 无法体会到生命的精髓和本质。尼采哲学解决的不是仅仅是简单的生存问题, 而是意义生存问题。尼采曾说:“我想给世人教以生存的意义:这就是超人, 从人的乌云中发出的闪电。”[8]尼采把自己的哲学定位为意义生存哲学, 把意义生存当作自己哲学的目的和出发点, 当作乌云中的闪电去开启人生的生存之门。在尼采看来, 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即为超人的生存方式。

(1) 意义生存要具有超越性。意义生存鼓励人们要不断超越生命本身, 从而给生存以最大的意义, 并最终达到超人境界这个神圣的目标。尼采曾说:“让人类能够超越人类, 到达‘神人’状态, 达到‘超人’境地。”[9]这就表达了尼采是急切地渴望人类自身能够超越生命, 走向超人。因为, 尼采认为, “最好的人也还有些令人恶心之处;最好的人也还有些必须被克服之处!”[10]由此可见, 在尼采看来人必须要不断的改进自我, 改善自我。人, 总有进步与发展的空间, 要不断的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2) 意义生存要求“成为你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 但是往往我们无法真正意识到自我, 或者说即使意识到了自我, 却受社会舆论和大众看法的影响而迷失自我。真正认识自我需要很大的勇气, 要求我们要忠实于自己, 对自己的生存负责, 避免沉沦于众人之中, 保持自己独立的风格,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自己必须对自己负责, 因此, 我们也要充当自己人生的真正舵手, 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 虚度一生”;[11]要成为自己, 应该了解自己, 像超人一样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 反对个人崇拜。我们还应该如超人般自信, 因为自信才能肩负重任, 有勇气完成使命, 独立思考并具有超凡的智慧;要真诚的寻求生命的意义, 做生命的主人, 赋予生命自己的意义, 而并非看重生命本身;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 不断调适自己的生活, 生命的维度、向度, 然后给自己的生命植入意义。

(3) 超人与意义生存都具有批判性。超人所具有的批判性是这个理论最凸显的地方。有批判才有创新, 才有进步。首先他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批判, 把基督教的价值观全盘否定, 指出上帝死了。尼采明白, 重要的不是上帝死了本身, 而是没有上帝的后果, 人类原来以上帝为生活的中心, 现在忽然没有了上帝, 人们如何生存, 出现的价值真空如何弥补, 在此基础上, 尼采提出了超人, 批判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并希望以超人来代替上帝;他指出要超于善恶之外, 对以往的旧道德进行了批判。人不可能在道德之外生活, 但是以往的道德都是具有欺骗性的, 道德的行为要通过非道德的手段才能表现。人们为了道德的生活, 必须先摆脱以往的旧道德;上帝死了, 我们要忠实于大地, 人只能在现实的世界中体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可能在超验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 人生要寻求现实的意义生存, 否定基督教, 肯定生命。最后, 提倡主人道德并否定奴隶道德。尼采赞扬积极向上, 勇于创造, 高昂生命力的主人道德, 而贬斥、批判颓废、怯懦、伪善、满足现状的奴隶道德。

(4) 超人爱人类。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 尼采就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出:“我爱世人”[12]。虽然尼采对人类文明, 对一些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大爱之基础上。生活中如果没有爱, 到处冷冰冰, 那么生命便不再鲜艳, 生存就无意义可言, 如此, 何谈意义生存?意义生存要求人们心中有真爱。心中有爱, 才愿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人也应当爱自己, 因为人只有爱自己, 才会去爱别人,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无法热爱, 那么他肯定不会真心的去爱别人, 即使有爱的表现, 那也是虚假的。

(5) 意义生存是一种终极关切。现代社会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 因对物质的追求而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然而人们却不明白或者说没有注意到, 没有健康的身体, 物质又有何用?与此同时, 追求物质的忙碌生活让人们又迷失了自己的心, 让忙碌的人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听听自己的心声。从而导致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真空。因此, 人类需要终极关切, 终极关切是人类精神的生命线, 是人的精神依靠。意义生存在这个层面上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支撑, 从精神上安抚了人类。意义生存是人类存在与生存的基础, 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 没有上帝这么一个统一的标准, 他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 是人对当下以及未来人类生存态势的反思与批判。尼采把超人与意义生存当作人的最终的价值追求, 当作人的最高的生存方式, 对此孜孜以求。他不仅仅是对当下生存方式的解读, 更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 也是对人类未来生存样式的关怀。

总之, 超人理论肯定生命, 否定了传统道德, 是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 指出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尼采借超人给人类的生存以目标, 并为人类的生存植入了意义, 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 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尼采的超人与意义生存:超人过分强调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却忽略了人的社会性与现实的社会条件, 忽视了有些事情有些时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夸大了人的意志的力量, 这就造成了其理论的片面性, 从而使他的意义生存也显得比较单薄, 经不起现实社会的考验, 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 或者是理论上的向往。

摘要:尼采的超人学说本质上是在讲述他所主张的一种生存方式——意义生存。超人是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 是对生命的肯定, 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尼采认为, 人类的生存方式应当是意义生存, 超人即为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这种提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 超人只是意义生存的理想状态, 忽视了客观物质条件, 是一种不甚成熟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生成,发展,超人,意义生存

参考文献

[1]周国平,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8, 07.P160.

[2][3][4][5][6][7][8][10][12]尼采, 钱春绮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10.P86, P7, P8, P7, P10, P10, P16, P241, P5.

[9]尼采, 陈苍多译.我妹妹与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生命的本质 篇8

在打破静态课堂营造动态氛围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鼓噪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感。在很多语文公开课中,几乎每次都能享受到场面热闹的“活动”带来的纷扰与嘈杂。这些以小组讨论、两队辩论、编剧表演、抢答竞赛、模拟采访、成果汇报、游戏娱乐等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活动,大多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反复操练,课堂上执行得可谓一丝不苟,师生的表演天赋发挥得可谓淋漓尽致。这种现象已经跃出公开课之苑囿,大肆蔓延到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尤其为年轻教师和热衷于课堂花样翻新的教师所钟爱,而且大有山花烂漫的辉煌势头,业已成为一道令人尴尬的风景线。笔者亲闻学生累于此道的无奈感慨,也曾目睹教师苦于经营的万般艰辛,更多的是看到了此番作为之后的“补课”和趟过河水着了地的一无所获。作为曾经的热衷者、践行者和现在的反思者,我深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面对这种理解不透、深度不够而活动来凑的活动化教学,笔者不仅感到深度的审美疲劳,更是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描述】

在反思与矫枉的抱负中,笔者在改革课堂教学的漫漫长路上艰难前行,那味道恰似东坡词中所道“日高人渴漫思茶,簌簌衣襟落枣花”。几个案例权当枣花,奉献给感同身受的志同道合者。

1.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堂课上,讲到史铁生的母亲是如何坚忍而深爱着他时,充分的情境创设和准备之后,按照惯例我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寻找那些感人肺腑的描写语句并组织朗读,使他们能够在朗读之中理解史铁生此时的追悔之情。可是在巡行中,我却发现一个女生在“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那句话下使劲儿地涂画着,我知道这一定是因为有一股不可遏止的感情正涌上了她的心头。当我在她身边停下脚步时,她突然主动站起来要求读书。她选择了史铁生母亲送走儿子之后身姿凝固和寻找儿子未果之后背影悄然的两段文字,读得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全班同学都被她的投入和动情感动了,一片沉寂,有几个学生开始唏嘘有声,隐隐地啜泣。就在我无法言说之际,她又开始给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史铁生的细腻真诚的文字使她完全沉入到自己的感情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共鸣与强烈的倾诉欲望。原来,她因为是家中不受祖父辈喜欢的女孩子而怀着深深的怨恨和痛苦,而就在此时她的母亲终于不负众望为她家生了一个小弟弟。善良的她既爱母亲也爱弟弟,弟弟出世之后她每夜都去医院陪夜,母亲怜爱她让她挤在自己窄窄的病床上。夜里醒来时,她却看到母亲对着自己低声哭泣。她说母亲流泪了,是因为她遭受的痛苦是那么深,却对她有了弟弟之后的处境之坏又越加的生出伤心来,两个人当时就抱在一起哭成一团。她因此深深感到史铁生那句话仿佛就是为她而写,她情不自禁了。班上好多同学都被史铁生和她悲情的人生深深感染了,啜泣声久久不得停息。

2.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一篇表现人性善良与美好的经典小说。我在教学中有意回避了经典的情景剧教学法,我抓住贝尔曼看似散漫却执着的创作人生“杰作”的良好愿望,与学生共同领略“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魅力。但是我的意图却不在于这个结尾的魅力,而是想借此完成一次文学思维的训练。我想让学生在贝尔曼的内心愿望和成就杰作之间的空白中进行二度创造,从而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中空白艺术的精髓所在。我要求学生结合文章语境,运用合理想象,将贝尔曼完成杰作的过程和场景再现出来,然后通过比较明确或者理解这两种写法在艺术上的不同表现力和表现效果。经过课后的认真准备,学生们大多写出了像模像样的过程和场景,贝尔曼表面的不以为然还在,夜雨登高的艰难也得到细腻的表现,甚至有不少学生揣度出了贝尔曼当时的心理。在引导之下,学生也顺利完成了实处不使通风与疏处可使走马的两种写法的艺术表现力的鉴赏比较。结果当然是求同存异,鼓励个性化理解。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打住。我将一位故意留到此时才回答问题的学生请出来,请她读自己的创造文字。她才一读完,教室里马上如风鼓水涟漪涌起。学生七嘴八舌纷纷发言,很快说全了这位学生创作中迥异于其他人的几个关键之处。原来,这位学生的求异构思在于:贝尔曼创作杰作的全过程都一览无遗的呈现在绝望的琼珊眼前;琼珊放弃绝望念头的感悟并不来自于欧·亨利设计的那片叶子而是眼前慢慢倒下的贝尔曼;人物心理活动也更多的体现在琼珊而不是大多数学生所认为的贝尔曼身上。这样一来,其实就连作品的结尾也被修改掉了,实在是够大胆的。关于设计中的想象思维的训练于是又转向了意料之外的求异思维的训练,全班学生在一个更高层面上完成了借助这篇作品进行文学思维训练的中心任务。

3.在南通市“走进新课程”观摩课活动中,笔者讲授余光中先生的美文佳作《听听那冷雨》时,从“冷雨”意向切入,将重点定位在“诗化散文”这个坐标上。在集中讨论了这篇散文善于通过语言的韵律感和精心营造意境两个方面体现诗化特征之后,我想讲一讲它的诗味还直接来自现代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想引导学生领略语言凝练、修辞多元、思维突兀等诗歌常见的技巧在作者的诗中融化成韵味十足的富有审美特征的语言的种种好处。于是,我试图请学生找出那些使文章读起来就是诗的感觉且不同于传统散文语言明了而舒缓的特点的语句,我想经此一途使学生既能理解诗化散文的这一重要特点,同时又能达到增强学生审美体验的目的。这边话刚说完,就有学生应声而起。他们找到了非常典型的一句话:“雨,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还提出了通过将它改写成散文化的语句来比较表达效果的设想,只是一时不知如何来写。我马上意识到通向预设图景的绝好机会终于来了,抓住这个机会我当堂示范将这一句话作了这样的改写:那点点滴滴的雨啊,飘落在我的身上,湿漓漓的。沉浸在这样的雨中,我的心田也仿佛下过一阵雨,令人有些迷乱。薄薄的雨幕之外,似乎传来谁的呼唤。我倾听,但我不知道这呼唤来自何处。是否来自那遥远的古老的大陆,我不知道;是否来自那遥远的古老的历史深处,我不知道。那悠远的声音,是在呼唤我吗?我不知道。如此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我的心中真的笼上一层挥之不去的凄迷了。在这样的示范与启发之下,学生的兴趣和灵感都来了。他们试着改写了“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这一句话:如果说雨就好比那音乐,这音乐也一定是润润的潮潮的。这潮潮润润的雨也许来自远在天边的四川,来自远在古老大陆的江南。它就是那思乡人心头的一阵甘霖,滋润他的唇抚慰他的心。那甘霖啊飘过万川飞过千山,已然冰凉。但它来自我那朝思暮想的故乡,我舐之唇凉但却满心温暖周身芬芳。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深深体会到,我们将它演绎得再好都还原不了作者笔下的那股诗的味道,诗人的心只能用诗的方式来表达,即便是他的散文也逃不离诗味的浸淫。这完全是真实而深刻的审美体验啊!

【思考】

1.活动体验的关键是体验,体验的层次表现出品味。体验以内在性和亲历性为主要特征,体验性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从学习角度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体验使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体验就如狄尔泰所说的那样,成为了“通过反复亲历才获得的、对生命的内在隐秘本质的把握”,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学生对生命内在本质的把握是有区别的,呈现出深浅明晰的层次感。教师作为制约因素在其中所起作用,可以见出其自身把握生命和“有限生命对生活的反思”的层次与品味。如果我们的教师像背景部分所陈述的那样,将体验简单而机械地理解为印象感受和经验捕捉等,未免可笑。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中的体验,至少必须像上述三个案例一样,表现出情感体验、思维体验和审美体验中的一些基本因素与特色。

2.活动体验的形式是活动,活动的选择影响到体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活动作为古老的策略被赋予了新颖、独特的内涵。它主要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侧重于“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从本质上来看,语文学习是一种活动,学习中的体验也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活动体验中的活动,强调“实践”、“探究”、“经历”。无论是态度的形成还是能力的提高,都必须依靠个体的实践与行为,通过活动中各种心理成分与外部环境的反复相互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才可能实现。像《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到底采用情景剧的方式,还是采用文学思维训练的方式进行,可能会见仁见智。但它的选用却关系到鉴赏体验的深度和深刻性,前者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很难同时受到文学鉴赏和思维训练的双重功效。活动方式的选取与采用的高下之分,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的大小不同就显现出来。

3.活动是平台,体验是目的;活动是形式,体验是内容;两者是融合一体的。但在现实中活动与体验却往往不能做到水乳相融,尤其是活动丰富了,谱儿摆得太足了,它就往往经不起推敲与反思: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吗?体验到了怎样的生命厚度?心灵与思想碰撞吗?活动有助于主体精神的重构吗?建构人文精神世界的同时建构知性世界的能力与可能性程度?有些看似热闹的、纷繁的“活动”,经过理性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不少活动就成了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摆设,体验有时表面化浅层化了。学习《我与地坛》的过程中,对作者感情的体味如果仅仅停留在利用朗读开展活动的层面上,学生总会感觉隔了一层薄纱,体验不到入骨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沉重思考,而创设情境引导倾诉则显然是更为有效的活动,因为它能够植入心灵震撼生命。同样,没有活动与过程的体验,往往表现为短暂、平面和无序状态,其效果必定是低效、无效甚而负效的。如何在活动与体验之间找到连接点,将这一教学策略落到了实处,使活动体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人的本质属性 篇9

心理学观点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三个我:一个是“本我”,一个是“自我”,一个是“超我”。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发至内心和肌体的欲望和满足感,渴求欲,掠夺欲、霸占欲等等。

“自我”是后天的,道德的,面子感,荣誉感,是碍于情面、体面的一种表演,是前台行为。同时“自我”又是人性的弹性空间,这里包括怜悯之心修养等等,“本我”始终是人的主流色彩。

“超我”是外在的强力约束,强力压制、强力限制、强力剥削等等。这是三个定义性概念。

“本我”是永久的,顽固的。“自我”是前台的,临时的,表演的。“超我”是无奈的,被迫的,外界强制附加的,是外界的强制约束力。比如让你从石家庄走到北京,你肯定不走;假如有枪逼着你,不走就枪毙你,你肯定能走到北京。原来萨达姆一直住豪华官邸,让他去住贫民窟他绝对不会住,但是最后他钻进下水道里,死活不愿意出来,美国大兵生拉硬拽才弄出来,这都是“超我”,“超我”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婴儿刚生下来,不管是否亲生母亲,都会毫无顾及的吸奶,当不给他的时候,他就会哭闹,这就是与生具来的“本我”。随着长大,人的“自我”就被培养起来,比如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非常懒惰,平常早上懒得不想起床,恨不得都羡慕死人;这天睡在大街上他尿来了,他还是克服着走个背静地方解决,这就是“自我”。真实的认清了人性,才能准确的选择如何克服人性带来的灾难。

权利财富越大“本我”越大,“超我”就越小;地位权利和“本我”成正比,和“超我”成反比。地位越低财富越少,“本我”越小“超我”越大;“自我”有时是源之“本我”,有时是因为“超我”。比如一个小偷偷了鸡后,给鸡一把米吃,鸡感觉小偷爱他,这个表演就是小偷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源于他想吃鸡肉,不让鸡饿死,这个“自我”是源之“本我”,吃鸡肉是小偷的“本我”。突然传来人喊声,小偷赶紧把鸡藏在怀里,鸡感觉到了温暖,这个表演是源于“超我”,小偷怕被抓。“自我”源自欲望、“自我”源自害怕,所以信任不能取代监督。

人类的本质属性决定人对物质的需求总是超过物质的供给,对物质的欲望总是超过产能,对物质的欲望总是隐藏在“超我”的后面。地位越高“本我”就越大“超我”越小,地位越低“超我”越大“本我”就越小。比如一个打工者和老板,老板几点上班自己决定,随意;打工者就必须按时上班。所以人们都渴望扩张自己的“本我”缩小自己的“超我”。打工者也都下决心要奋斗,自己当老板。

人的一生都在扩张“本我”反抗“超我”之中,有时扩张“本我”浓于反抗“超我”,有时反抗“超我”浓于扩张“本我”,“自我”是徘徊在两者之间,倾向那一侧取决于怜悯之心和道德修养程度。纵观历代起义都是赶走了剥削者,自己又成了剥削者;就是一个完成反抗“超我”后,实现扩张“本我”的过程,这就是周期律。当一个人的地位角色转换后,充分的掠夺满足“本我”,无底线的跨越道德、法律,压缩“超我”,他的“自我”就是缺失人性,缺少修养。

任何人时刻都在谋求自己的“本我”;反抗自己的“超我”。谋求“本我”是人性的常态,克制自己的“本我”是超越私心的一种为义。无论穷人富人都有剥削他人的属性和反剥削的属性,这就是顽固的“本我”。一个被剥削者在反抗剥削的过程中夺取了天下后,地位的转变,剥削他人的属性开始呈现。所以历代都是打天下享天下,起义成功者成了新的剥削团伙。毛泽东的想法是打天下与人民分享天下,邓的想法是带领手下小弟们享受天下,根本上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境界。毛泽东的伟大也正在于他违背历代王朝的轨道,与“本我”分道扬镳。

如假毛泽东打天下享天下,手下的人马早在建国初期就把蛋糕分光了,红军官兵都是大资本家,大财主了;也不会给现在草根出身的人机会,现在的一些资本家也许没有今天好运气。按照历代起义成功的规律,大大小小的财主,祖上都是起义皇帝的各级部将军兵。草根外人轮得到你发财?给你机会吗?

一旦“超我”失去了限制,“本我”就会膨胀,所以监督是必要的,但是监督只有透明才能有强制实效,人类的贪婪本性决定了一些不可预见的灾难,一旦失去了有力的监督,“本我”的顽固需求就会泛滥,所以真正的规范只有靠监督,监督需要透明,没有透明,在强势面前就无从谈监督。

穷人不见得没有贪婪邪恶的心,富人也不一定就没有开明、怜悯的心。回看当前左右两翼,绝大多数基础人众是爱国,求真的。同时有个别的、极少数的左霸、右奸。其本质相同,都是缺少道德修为,过份的追求自己的“本我”;不同的是所处阶段不同,左霸处于反抗“超我”阶段,右奸处于固化“本我”阶段。

左霸是拉帮结伙,自居大佬,指手划脚,少有谦卑,投机取巧。右奸是出卖和不惜牺牲全民族的利益,只图自己一时得利的极少数汉奸。

上一篇:高等数学上证明题下一篇: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