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的历史典故(共11篇)
现在的初中文言教学重在字字落实、逐句翻译、语法讲解, 这样的教学并不符合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规律。
首先, 人的精神意志对于某事物的处理总会不自觉地有所侧重, 事物的某一外在表征一旦进入人的意识之中形成表象, 该事物的其他外在表征便会淡化。在阅读文言文时, 如果将注意力集中于某字、某词的来源和注释, 便会淡化文章的整体意象。这样, 一篇有机的文章便会因为注意力的侧重而被分解成一个个无机的组成部分。
其次, 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含义, 有些含义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 甚至同一意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中又会相去甚远。只有字词归于句子、句子归于段落、段落归于篇章方能准确把握;反之, 如果将某字词的意义生搬硬套, 只会曲解文意。
再次, 翻译往往是对文意和语言效果的削弱甚至是破坏。朱光潜在《诗论》中举过一个例子:把《诗经》中的四句诗“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译成白话则为“从前我走的时候, 杨柳还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 天己经在下大雪了”。一翻译, 则情致不知去向了。诗歌的语言如此, 散文的语言也一样。文言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言语本身, 而不是翻译之后的白话, 否则便是本末倒置。
最后, 教读文言文, 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 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每一篇佳作, 都是某一时代或某一历史时期的缩影, 都是作家心路历程的演绎。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 因为它是作家所传给我们的“道”, 也即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而已, 如果没有了“道”, 它们只能算是一盘散沙。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 而忽视甚至舍弃了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 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
因此, 文言文教学也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 仍然适合整体教学的原则。尤其是文言散文的阅读教学, 更要着眼整体, 重于意会, 不应落入字斟句酌的窠臼之中, 否则会偏于一隅而丢失全局。正如邓拓所言:“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过程中“相会”, 有真感受, 有真领悟, 能相通, 能共鸣。那么, 对于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文言文, 对于只具备一些简单文言知识的初中生来说, 该如何在课堂中穿越千年时空去“会意”呢?从教学程式来看,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 将其归结为如下三种模式:整体意会法、问题导学法和朗读串连法。这里将以《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为例, 着重阐述“整体意会法”模式的运用。
南朝梁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岸的绮丽风光, 使人读后顿生悠然神往之感, 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但是文章的这种美, 我们只能意会, 却不可言传。所以在教学时, 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让学生在情境渲染中多读、多思、多品,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思的共鸣, 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一、整体把握, 逐层深入
既然我们要跳出字斟句酌的窠臼,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 由文言文的特征决定, 我们既要让学生对课文学习有一个整体感, 同时又要让学生学得有序, 不糊涂。
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词句可以先行跳过, 以快速的泛读法从文中摄取信息, 并将信息加以整理, 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当然, 整体把握还必须把握课文中关键性的词语, 从而找到解读课文的最佳切入点。
就《与朱元思书》而言, 文章简短, 但景色描写却特别出彩,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作者多种手法的运用。具体来说, 我们如果捕捉到了那些在景色描写上富有情味和表现力的词语, 就能迅速而准确地体悟文章的内涵和精妙之处。所以, 在让学生听读课文并明确读音和句读后, 笔者进一步利用《渔歌唱晚》配乐自由散读课文, 目的是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明晰主要内容及情感处理。然后, 以“读完全文, 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 切入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采用“我读_______, 仿佛看到了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的句式交流。学生回答如“我读‘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仿佛看到了这里的水清澈得出奇。因为水很深却能看到水底细小的石头和鱼”, “我从‘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读出了这里的水水流湍急, 气势非凡, 特别是‘甚箭’‘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惊涛骇浪的气势”, 显示了他们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理性思考。这种情况下, 教师如直截了当地简单告知教学参考书上解释的意义, 就会堵塞学生的思维通道, 遏制学生的知识再生成的可能性, 既不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也会大大减低课堂容量的自然提升。
当然, 我们对一篇文章的整体的把握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 我们对某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的感觉、知觉造成的表象, 这是我们认识的基础, 只有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知性的分析、分解才有意义。整体阅读的初始便是从文中摄取信息形成表象, 然后, 由篇章段落到字词, 把字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讲解,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这既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 既可以避免对难解字词的分解, 又有助于学生理清阅读思路, 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重点。以问题方式逐层深入, 可以直指文章的主旨。同时, 学生也能从烦琐的、艰涩的字词解析之中摆脱出来, 体会到学习文言文原来也是可以轻松的。
二、联系生活, 深度感悟
作品作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的载体, 是作者思路和目的的物化形式, 而读者阅读作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一物化形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回溯作者的意图, 并从中得到感悟。编入语文课本的大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都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产物, 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凝聚, 往往能够让读者读出自己, 与作者及其文本悲喜与共。当然, 也只有这样, 作品方能真正完成它的使命, 作者和读者也才能无言而相通。
在教学中, 只有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 使“作者心中之文”最终成为“我心中之文”, 让学生觉得文章是写给自己的, 才会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经验, 与课文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对接, 从而产生共鸣, 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而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是否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往往决定于教师能否进行深度导引。所谓“深度”导引, 就是教师在对文本和学生的充分了解下对课堂的一种机智应变。这种应变是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产生的, 是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思维线路, 巧妙地应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能动地尊重学生的理智情感, 使课堂对话彻底脱离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平板的知识生成, 而进入一种充满人性化的、游刃自如的、渐行渐深渐行渐美的立体良性的智慧状态。
从《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在充分交流后已明确, 课文在写景的字里行间, 抒发了作者当时的情感。所以, 笔者顺势提出:“读完全文, 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岂料因此学生却生成了新的疑点:“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而文中的内容却是写景, 这是不是合理呢?”这个问题的提出, 预示着学生已经脱离了零敲碎打的学习思考, 而站在文本的高处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审视了。这时, 笔者因势利导, 把球又重新踢回给学生, 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学习积累和生活感悟, 深入思考写景与写信的关系, 顺势挖掘其思维潜力。这样, 学生自然就能得出“作者身处美景忘却俗世烦忧, 表现了自己不追逐名利的思想”以及“劝朱元思到大自然中来, 鄙弃名和利”的结论了。
总之, 文言文教学不能把字面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 也不必每课都弄得特别细。尤其是散文名篇, 完全可以适度淡化“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的机械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适度的“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的轻松的读书氛围中, 品味文质兼美的精神粮食, 理解把握文章内涵, 以形成和保持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古文读得多了, 语感加强了, 许多意义不讲自明;纵然有不懂的地方, 经过一定时间的知识积累, 也可以重新进行反刍, 最终达到消化的目的。而事实上, 从整体入手, 由篇章段落到字词, 把字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领会,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既可突出其特殊意义和作用, 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当然, 课堂要有张力, 感悟要有深度, 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而尊重的本质是要研究学生——细心地感受学生的思维层次, 悉心地洞察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巧妙地加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从而让学生自己来划定教学的起跑线──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生成问题从而生成课堂。
参考文献
[1]包建新.文言文教学:需要转变的几个基本观念[J].现代语文, 2005 (11) .
[2]王志勇.改进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中学语文, 2007 (11) .
[3]王舒成.困境与突围:文言文教学的诵读[J].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7 (10) .
[4]梁开喜.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建设, 2007 (11) .
突然,有人看到王师傅从躺椅上滑落到地上,口中不断吐白沫,一声也不吭,十分痛苦。邻居们一致认为他又中风了,赶快背的背、扶的扶,一路小跑,向附近的医院奔去。医院急诊室的医生、护士立即迎上来展开急救。当发现心电示波屏上呈一条直线,病人呼吸心跳均停止时,立刻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同时又采取气管插管、心脏除颤、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这时,旁边有一位护送老人来医院的邻居随口讲了一句话:“刚才还见他好好地在吃蜜枣,怎么突然就倒下了?”讲者无意,听者有心。只见急救医生紧锁眉头,沉思了片刻,便迅速用双手在病人上腹部快速、猛烈地向上、向下冲击。当冲击3~4次后,病人口腔中似乎有东西在滚动。医生将开口器放人病人口腔中,慢慢张开,果然发现一颗蜜枣,随即用两手指将它夹取出来。这时王师傅的胸脯有了起伏,喉管中不断发出声响,心电示波屏上的波纹也开始上下不断地翻滚着。几分钟后,整齐规律的心电波形出现了,王师傅的喘气声也深长了。在慌忙赶来的子女的呼喊声中,王师傅的双眼微微地挣开了,一切都重新充满着希望。两天后,王师傅完全恢复了以前的状态,高高兴兴地被子女接回家了。
食物和异物卡在咽喉部,会堵塞气管开口,引起不同程度的窒息。如不及时解除梗阻,则将很快产生意识丧失及心跳呼吸停止。一般情况下,呼吸道异物早期梗阻部位总是在喉部、气道声门处及大气管内。此时,如能及时采用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完全有可能解除梗阻。但如异物已进入更深的细支气管,则必须立即送医院处理。婴幼儿及学龄儿童最易发生异物梗阻。成人在吃饭时讲话谈笑亦可引起梗阻。尤其是中风患者,常因咀嚼和吞咽困难而发生食物阻塞。最常见的异物有弹子、珠子、圆珠笔套、花生米、果冻、药片及食物等。有时义齿及肉块也可成为阻塞之物。
是否发生异物卡喉和呼吸道阻塞,可立即从病人的表情、面色与胸部呼吸运动中判断出来。当部分气道阻塞时,病人表现出窒息后的痛苦表情,常常用手摸捏自己的颈、喉部。尚有较好的呼吸者,能强有力地咳嗽,咳嗽间有喘鸣音。如已出现气体交换不足,则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弱而无力,呼吸间有哮鸣音,口唇及面色可能发绀或变苍白。当发生完全性气道阻塞时,病人突然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及呼吸;面色立即出现紫绀、灰白、苍白;神志很快丧失,进入昏迷状态,随即心跳停止。
对尚有较好的呼吸通气的不完全阻塞者,如能强力咳嗽,应鼓励他用力咳嗽,力争自行将异物排出。如已出现气体交换不足,则应立即采用以下手法紧急处理。
(1)手拳冲击法。此法适用于神志清醒者。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的上腹部;另一部。可做4-6次快速冲击,造成人工咳嗽。对于腹围过大,肥胖,妊娠后期的病人,抢救者可将双臂通过其腋下直接环抱胸部,以握拳的手的拇指掌指关节突出部顶于病人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抱紧握拳之手,向内冲击4-6次。
(2)手掌冲击法。适用于神志昏迷的病人。将病人放置成仰卧位,并尽量使头部后仰,开放气道、抢救者骑跨在病人的腰部,两手重叠。将下面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病人的上腹部,用抢救者自身的重量,快速向下、向上冲击4~6次。采用此冲击法应注意施力方向勿偏移,否则易造成肝、脾损伤,剑突折断。有胃内容呕出时,应及时清洁口腔。
(3) 背部叩击法。当病人昏迷倒地时,必须使病人采取头低背高的体位,方能应用背部叩击法。否则,用力叩拍背部时,反可使异物滑入更深的气管。叩击部位为两肩胛区的脊柱中线处。抢救者用手掌根部叩拍此处4~6次。
下面是成语故事“囫囵吞枣”的原文,请你从中选取一个情节进行扩写。要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囫囵吞枣》原文
有个青年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枣,坐在路边吃。
有个老头看见了,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这东西对牙齿虽有好处,可是吃多了会伤脾。”
青年人问:“那么枣呢?”
老头儿说:“枣倒是补脾的,可惜伤牙齿,也不能多吃。”
青年人想了想说:“那好办。我吃梨就光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那枣么,我就整个儿吞下去,不用牙齿嚼它。”
【积累素材】
1、他拿起语文卷子,翻开一看97分,正是刚才老师所说的全班第一名。他高兴地从位子上蹦了起来,把桌子上的书顺手抛上了天空,嘴里大声喊着:“哇,97分。”要知道这是他付出多少努力,才取得的成绩。坐回到座位上,湿润的眼睛漾出了晶莹的泪珠,这不是沮丧的泪珠,而是激动的.泪珠。他擦干了眼泪,看着卷子,同时也轻轻地摆了摆头。
2、夜幕笼罩了江面,月亮从水面升起,月光下面天水一色,多美的景色啊!《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旋律在夜空中索绕着,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重新拿起笔,一下子就把题算出来了。此刻,多么轻松啊!音乐该是多么神奇哟!这天很晚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人睡,耳畔仿佛还有优美的乐曲在响,我尽情地享受这甜,这美,心里乐融融一片,我生平第一次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3、一张鲜红的“三好学生”奖状捧在手中。此时,我心里有多少话想说呀!眼前投来了王老师祝贺的目光,耳边响起了同学们哗哗的掌声。我心里怦怦跳个不停。环视着大家的笑脸,抚摸着手中的奖状,心想,今天我被评上“三好学生”,全是老师、同学们帮助的结果呀!
4、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要到谁也没去过的恐龙时代看一看,要看一看恐龙的“庐山真面目”,看看它们的生长环境,看看它们的生活习惯,当然,我还要探究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些庞大动物,是陨石撞击地球还是火山熔岩?是气候变迁还是……也许一个也不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这个谜一定能解开。
中文发音: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近义词造句
不求甚解: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生吞活剥:这文章太难,我又没时间好好研读,只好生吞活剥先死记下来再说。
走马观花:你看书如同走马观花一般,怎能学好能。
囫囵吞枣造句
1、学习切忌囫囵吞枣,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3、小明囫囵吞枣地把晚饭塞下肚,好像三天没吃过东西似的。
4、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5、我看书总是囫囵吞枣的,当伯父问我时,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6、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7、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8、学习知识绝对不能囫囵吞枣,马虎了事,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彻底。
9、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10、读书要认真,要理解文章内容,千万不能囫囵吞枣。
11、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12、我读书经常只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
13、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4、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15、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16、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17、我们在学习新的课文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而不能囫囵吞枣。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文本教学;概念悬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梁启超先生也告诉我们要学会“鸟瞰、解剖、会通”的三步读书法来领略文字背后的生命足音[1]。然而,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常感受不到文字带来的那一份幸福。因文化课学习受挫的中职生往往排斥文化课的学习,其中必然包含语文课。在现状面前,我们只有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求解决的出路。
一、教学困境
(一)语文学科在技能训练的夹缝中踽踽前行
首先是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存在理解性偏颇。职业教育强调为社会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技术及动手能力,就业岗位对学生没有明确提出语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他们片面强调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无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其次是从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多数是基础教育的失败者,语文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用他们的话直截了当地回答:“文化课学得好,我还会在这儿吗?”学生的这种重“专”轻“文”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片面强调了“职业”的特点,而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其实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技能的时候,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是相互依托又互为制约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语文学习正是让学生成为有素养、和谐发展并具备技能的劳动者的必经过程。
(二)语文阅读教学在创新摸索中举步维艰
语文阅读课怎么教?过去的阅读教学是介绍给学生本篇课文的作者、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写作特点、语言技巧等,注重模式化的内容,强调教的完整性,在意教学的可交代性。阅读教学完成后,学生从老师处知道的就是教学参考书上的阅读定论和相应的内容板书,以及诸如“比喻”“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等写作技巧术语。职校的语文教师深知学生对这样课堂的反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摸索,但困难重重。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我们曾经尝试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多个教师集中备课,不同专业分头进行并总结反思。另外还开展过同课异构的教学评比,如由几位教师在不同班级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上朦胧诗派代表舒婷的《致橡树》,其他教师用量化表格的形式做课例研究,试图寻找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多次不同教学尝试中,除了个别女生班级课堂反映较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外,绝大多数班级的语文学习情况未有明显改观,特别是男生为主的班级,对新鲜的教学形式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有时候出现了为活动而活动的尴尬场面。况且面对本来就纪律观念松散的职校学生,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遇到了莫大的考验。
(三)快餐式阅读耗尽了职校学生对语言文字仅存的热情
网络的日新月异,快餐文化迎来了疯狂时代,大大冲击传统文化。中职学生没有心思去深入地阅读经典的课本文本,只对肤浅的网络小说还留着一点热情。笔者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做过调查,在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等常见文体中最喜欢的是小说,理由是该文体故事性强,通常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那么如此,语文阅读教学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想是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是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然后领会它从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味,经常性的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产生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改变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逐步养成“细嚼慢咽”式的阅读习惯,学会思考。
二、教学策略
(一)概念悬置,学生自主阅读
“概念悬置”这一术语来自现象学,胡塞尔认为思维的起点是“不加任何假设或解释性的说明,不按古代或近代传统理论向我们提出的任何东西来理解”,其目的在于“直观”,以“回到事物本身”[2]。教师不是单纯的为了教而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有足够的留白空间。上课之前,学生认真独立仔细阅读文本。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不自觉的中职学生,我们应该让他们在自己的眼皮下面阅读,实实在在真刀真枪地去阅读课文。内容方面可让学生利用网络、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用一句话两句话概括大致内容,再把自己概括的基本内容用内容提纲的形式铺展开来;最后研讨性问题课后研究。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多样化,笔者在很多尝试中发现,组团式的方法是比较可行的。中职学生一个人无法完成阅读任务,在给力小组长的带领下,凭借一个小组的力量还是能很好完成学习任务的,只要学生肯花时间阅读文本,速度慢一点又何妨呢?留给学生思考阅读的时间,不用教师的思考模式左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急于求成,让他们在一张张白纸上涂抹图案,画上各种颜色。如对文学作品思想意义隐性方面的挖掘。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文本的表层内容是“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北京人易于满足”。“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北京胡同的特点想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北京人性格也就是中国人普遍的性格。我们从北京文化的微指,可以张扬为中国文化的内涵。
(二)精挑细选,营造研读文本意境
真正意义的阅读教学是以学生阅读实践为基调的教学。学生从事的不再是“识记”阅读,而是在分析、理解、概括、评价等能力层面上展开的阅读。然而职校学生大多没有能力对文本的优劣正确的抉择,这需要老师把好关。在开学初,教师要合理选择教材的内容。面临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语文学科实际课时安排通常比教材规定的时间少,另外为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往往会删减一些课目。比如《科学是美丽的》。另外还选择增加一些内容,如小小说《等待散场》。选择此篇小说是因为文章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女郎在考验小伙子吗?他们为什么没有票?进场前,他们有过怎样的约定?……这些内容在文本中都是空白,学生可以想象、猜度、回味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内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度研读、判断、分析,创造出融合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新思想。
(三)拓展活动,学生唤醒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职校的学生虽然不喜欢文化课,不愿意安静坐着思考,但是大多很喜欢动手,特别是男生。大量的研究表明,男女生性别差异导致男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发达,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要有所不同。性别专家迈克尔·吉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依赖空间机械刺激,更多依赖动作。男孩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更容易接受图像、图表和运动物体的刺激。在所谓“和尚班”的阅读教学中,常利用拓展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研读。过去讲授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我总是想方设法找一些历史典故、身边故事、同类作品来充实讲课内容,希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效果不佳。后来我要求学生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主题做史铁生的成长记录,并且根据课文对母亲的描述找合适的图片相配,多媒体效果呈现。我发现至少有大部分学生对文本进行了精读,而不是原来的泛泛而读。他们能将描写作者和其母亲的句子摘录出来,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清晰的思路呈现出来。
语文课要关注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长短,在于文本解读的角度、深度,在于有效的对话质量,在于基于文本的生成与共鸣,在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合作与探究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有深度解读文本的意识和能力,善于创设深度解读文本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前积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探究的能力。
总之,面对中职学生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课文,不肯深入研读课文,不肯下功夫探究文章的精髓这些情况,教师唯有以课堂为阵地,想方设法分析学生特点,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以改变难堪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琳.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J].语文建设,2011(2):8.
[2]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27.
今天,我读了《囫囵吞枣》这篇文章,故事的内容很精彩,讲的是有一位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吃着梨和枣,有一个老中医看到年轻人的举动,出于医生的职业习惯,对年轻人说:“梨不能吃的过多,它虽然对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老医生这么一说,年轻人连忙从兜里掏出几个大枣吃了起来。可是老医生却说:“大枣有补脾的作用,可是吃多了会伤害牙齿,也不能多吃。”然后,年轻人干脆把枣放进嘴里,囫囵着吞了下去。
年轻人只想把大枣吞进肚子里,不会伤害牙齿,可是他没有想到吞进肚子里的大枣由于不好消化,对身体也不会有益的。联系到我们的学习,有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囫囵吞枣式的,只求速度快,不求真正消化吸收、理解掌握。到头来学习成绩还是一般。
这个教训很值的我们记住哦!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一位年轻人来集市上买东西。只见他身穿名牌上衣、裤子,脚穿一双鳄鱼皮鞋,还亮得闪闪发光,一定涂了许多鞋油。坐在一辆保持捷跑车里,还带着MP3,一边听音乐,一边头在“跳舞”。
“喂,这梨和枣多少钱呀?”年轻人用霸道的语气问道。“十五元。”老板低声的说。“给你二十元,不用找了!”别看他有钱,四肢发达,但他头脑简单,很笨呢!
他捧着一大堆梨和枣来到马路边,坐了下来,一个劲得吃,直把梨和枣往嘴里塞。这时,一位老奶奶走了过来,意味深长地指着一对梨和枣,说“你呀,不能吃太多的枣,虽说枣对脾好,但对牙齿不利。也不能吃太多梨,虽说梨对牙齿好,但对脾不利!你自己看吧!”年轻人听了若有所悟,把梨嚼了嚼,又吐出来,这样就对脾不受伤害,把枣一下子吞了下去,就不会让牙齿受伤害。他这么想着,又这么做着。
第二天,年轻人感觉浑身不适,胃难受,就去医院急诊,后来发现枣一个整吞下去,会消化不良。一天一夜的开刀、护理结束了,年轻人终于健康起来,他现在变得勤奋好学,不怎么笨了。他经过长年的研究、体会老奶奶的那句话才明白:只要少吃点儿,对身体没什么大伤害的。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我们只要适量的吃东西,还是会健康的。但是,我们无论在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都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 囫囵吞枣造句
★ 囫囵吞枣读后感
★ 成语囫囵吞枣
★ 《囫囵吞枣》读后感作文
★ 囫囵吞枣的反义词
★ 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
★ 囫囵吞枣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考研复习强化期不能囫囵吞枣
★ 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囫囵吞枣》里面讲了:有个医生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对脾有伤害。‘’医生又拿出枣说:”枣对脾有好处,不过吃多了也会对牙有伤害。“‘有一个人听见上去说吃梨时可以嚼一嚼就吐了吃枣可以直接吞下去。”’另一个人笑着说:“你这不是囫囵吞枣吗?”‘围观的人都笑了。我觉得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把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
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不加思考不求理解就是死记硬背,是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的。
这时,一位头戴方巾,身着长袍,挎着一个大背包的年轻人,满头大汗地走了过来,边走边说:“好累啊,好累啊!”突然他眼前一亮,原来他看见了一家水果店。他三步并做两步快步跑进水果店,买了一大把梨和一大把枣。买后,便到大树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满地变全是水果核了。
从集市那边,又来了一位老者。只见他鹤发童颜,胡须又白又长,身板硬朗,走起路来别提有多精神了。老者见年轻人吃成这样,忙说:“小伙子,这梨可不能多吃啊!它虽然对牙齿好,可它伤肺啊!”
年轻人一愣,举起枣子问:“那些枣呢?”
老者说:“这枣也不能多吃,它虽然对你肺好,可它伤你的牙啊!”
年轻人听了老者的话,抓起脑门,好像在思考什么。他忽然一拍脑门说:“我有一个好办法!”
老者好奇地问:“什么好办法啊?”
年轻人自大地说:“我吃梨的时候,只嚼它,但不咽下去,这样它就只对我的牙好,但伤不了我的肺。吃枣呢,我就整个吞下去,这样它就只对我的肺好,但伤不了我的牙。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吗?”
说完,年轻人还不等老者反应,便拿起枣,朝嘴里一丢,嘴巴一闭,嘴巴一鼓,眼睛一瞪,脖子一伸,使劲地往喉咙里咽。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走了一天的路很累,就买了一斤梨和一斤枣,《囫囵吞枣》读后感作文。坐在墙角便大吃起来。一人走过来说:“小伙子,你梨吃多了伤脾,但枣吃多了伤胃呀”。“那我就吃梨时不咽,吃枣时不吞,怎么样?”那人却一把拉住他,你这样也会坏事的。
战国人没有意识到即使他不咽不吞,但吃进肚子里的梨和枣依然会发挥效应——伤他的脾,伤他的胃。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就如我们看书一样,有的人说,他看的书不计其数,但问他一些书本的内容,他就吱吱唔唔,回答不出一个所以然。我想,他虽然看了书,却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在脑海中没有深刻的印象。这样看了很多书,却又有什么用呢?有的人,看的书不超过百本,但能说出每本书的出处,作者,内容,甚至背景,对它了如指掌。你是哪一种人呢? 《囫囵吞枣》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今后我对生活中的事将会处处留心,我可不愿做只知吃梨和枣却不知其味的战国人,读后感《《囫囵吞枣》读后感作文》。《囫囵吞枣》读后感作文350字小学生作文(http:///)
囫囵吞枣歇后语下一句:难消化;不知滋味
囫囵吞枣意思是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典故: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 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嗓子,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嗓子。”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嗓子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词目】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解释】不多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细,笼统的接受。。囫囵:整个儿。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囫囵吞枣的历史典故】推荐阅读:
囫囵吞枣的近义词07-24
宋朝的历史典故07-01
知音的历史典故10-31
南宋灭亡的历史典故05-29
余秋雨历史散文《历史的暗角》简介06-25
姜太公钓鱼的历史典故06-09
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07-13
一诺千金的历史典故10-31
惠州的历史07-02
孝义人必知的历史典故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