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精选9篇)

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 篇1

职业岗位群市场调研报告

(中南工业学校杨觉荣)

一、前言

1、调研目的: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模具制造专业模块式课程开发研究方案,为了确定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开发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模块式课程,开展对模具制造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中职模具制造专业的岗位需求、用人要求、知识、技能的需要;并根据中职学校培养的模具制造人才的从业情况,了解毕业生对模具制造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听取各类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模具人才培养的建议;并到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做得好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以初步确定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的岗位群,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调研时间:2009年10月11~10月17日。

3、调研对象:东莞铭振模具厂,东莞裕元ⅢY模具厂,深圳乐荣公司,深圳富士康集团公司,深圳先进公司,广州市机电高级技校、机电技师学院。

4、调研方式:参观企业、与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交流、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等。

二、调研的主要情况及分析

本次调研时间紧,只有五个工作日,由本人带队的一行四人组成的模具专业调研组调研了五个企业和一个学校,参观了五个企业模具生产车间以及各企业企业集团公司的产品生产线和学校的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的实习实训场地,与各企业 1的领导、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模具加工车间主任、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了交流,进行了毕业生跟踪回访问卷调查,向毕业生发放问卷调查96份,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五次,调研得到的情况有:

1、调研的企业和学校与模具专业相关的基本情况:东莞铭振模具厂是一个精密模具零配件生产厂家,规模不大,只有300多员工(但江浙还有分厂),该厂的设备一般为传统型的设备,都较为先进,主要有小型仪表车床、平面、外园磨床,电火花钻(可钻到¢0.2mm的孔),电火花、线切割等,机床都达到了半自动化,并且测量设备基本上光谱化。东莞裕元ⅢY模具厂是一个直接为裕元集团生产模具的工厂,工厂有两个较大的车间,有一整套模具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它们用普通机床加工一般的模具零部件,用数控机床加工精密的模具零件,然后将模具进行装配。该厂的电火花线切割较少。深圳乐荣公司是一个生产电器元件的公司,公司中有一个专门生产模具的工模部即是一个模具分厂,具有整套模具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和设备主要包括传统的普通车床、铣床、平面磨、外圆磨,和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和手工模具装配、调试。富士康集团是一个跨国大集团公司,在我国以及深圳都设有较多的分公司,我们调研的鸿超准事业部是公司中的模具制造分公司。该事业部同乐荣工模部大同小异,设备和工艺过程由普通车、铣、磨、电火花、线切割、数据加工组成,普通设备较多,数控设备较为先进。深圳先进公司在深圳有三个分公司,我们调研了三个中的主要公司——海鹏工业村。该公司主要生产自动化精密高的IC生产线,该公司的设备特别先进、数控加工中心有九轴的,生产中大部分都是五轴的,有激光切割机、有高压水切割机、有柔性加工自动数控生产线等。广州市机电高级技校、机电技师学院是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做得特别好的兄弟学校,该校现有二个分校共一万多学生,本校

6000~7000学生,有高中生的技师班、高级班,初中生的中级班。该校非常重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该校的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全国闻名。

2、模具制造业发展之快。模具行业在最近几年中平均每年约以递增20%的速度快速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提高快,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60%,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使模具生产周期缩短、模具质量提高。

3、模具的制造传统设备和数控设备并用。企业中既有大量的传统普通车床、铣床、平面磨、外圆磨,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又有大量先进的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以及数控柔性加工。然而,不管是传统的普通机床,还是数控机床,设备都先进,普通机床全部数显,设备的精度和产品的精度大幅提高,零件的检验仪器基本光谱化。从这里可以看到:

① 在模具的制造中,除开需要大量的数控技能人才外,还有大量的制造岗位需要模具专业技能人才来完成,即铣床工、车床工、磨床,先进的电火花操作工、线切割操作工;

② 同样也可看到,模具专业技能人才与数控技能人才在模具的制造中是有区别的,模具的制造中,少不了较为先进的普通车床、铣床、平面磨、外圆磨,也少不了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并且除精加工慢线线切割外,其他的车床、铣床、平面磨、外圆磨、电火花、快线线切割操作技能都容易掌握,因此,中职模具专业学生应该掌握这些技能。而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以及数控柔性加工的技能难度较大,中职模具专业在在校的两年时间里再要掌握难度大,且数控加工除用于模具制造外,在各种机械制造中大量应用,因此,模具制造中的数控加工技能人才应由中职数控专业来培养。

③ 模具制造设备发展之快,普通机床然传统,但不失先进,因此,中职模具专业应注意先进设备的学习和训练。

4、模具制造企业的发展对模具专业技能人才岗位带来的变化:

① 正因为模具制造设备的发展和先进,模具零件的制造精度提高很快,零件都能够精确到微米级,这使得模具在装配中,手工锉配大量减少,对手工锉配技能的要求降低。这要求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应注意对手工锉配技能要求降低,减少手工锉配技能训练时间,将节约的宝贵的时间用于其他的技能训练。

② 也正因为模具零件的制造精度的大幅提高,模具装配技能人才的需要有较多的减少,这就使得中职模具制造专业的岗位要注意转移和调配。

③ 这次调研中发现,数控技能人才在早两年专业热的情况下,毕业生较多,数控技能人才有富余的现象,反而普通铣床、车床、磨床工十分奇缺,这在我们调研的几个企业中都存在,特别在深圳先进公司尤为突出,这也是我们这次提出中职模具制造专业要掌握铣床、车床、磨床工的理由之一。

④ 先进的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制造中发展很快,在模具生产线中电火花、线切割设备多,应用广,需要的技能人才多,因此,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应注意该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

⑤ 这次调研中还发现,模具制造的设计开发中,需要较多的设计制图技能人才,他们除掌握模具制造专业的基本知识外,主要是要掌握才CAD、Pro/E的制图技能。这个岗位的技能人才虽然比其他岗位要求高,但在中职模具制造专业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我校中职模具制造专业61班毕业的就有两个学生在东莞裕元ⅢY模具厂设计开发部从事该岗位工作。因此,该岗位可以设计为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岗位之一,并以促进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学生的发展。

5、用人单位对中职模具制造专业技能人才及教学的相关要求

经过与企业领导、技术人员的交流,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到企业根据目前中职毕业生的现状,对中职模具制造专业技能人才提到如下要求:

① 学生工作态度要好,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对工作有热情,热爱本职岗位,热爱企业,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艰苦奋斗的意志。有的学生对企业环境的认识不够,对工作的心理准备不够,不能自身从头开始、一步步去努力获得。要端正心态,克服心态浮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② 学生要能够适应严格的管理,学生学校里,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管理得都比企业宽松许多,学生来到企业往往难以适应。

③ 能够团结协作,整体观念强,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

④ 要加强和强调识图能力。机械制图是每个学校都十分重视的,但仍要加强,学校加强制图、识图的训练。

⑤ 要加强数学中三角函数的知识,因为模具制造中经常牵涉到三角函数知识的应用;

⑥ 要加强学生的精密观念和公差配合知识,模具本身精度高,目前模具制造设备发展快,检验设备光谱化,使得模具零件的精度越来越高。

⑦ 加强CAD绘图的能力。

⑧ 中职模具制造专业不应该学习模具设计,而应该学习模具结构;应取消或减少无关的课程。

6、经过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他们认为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应从事的岗位有:模具装配、模具安装与调试、模具维修、线切割、电火花、磨床工、车床工、铣床工,品质检测、模具制图员等。

三、结论

经过本次调研,中职模具制造专业在模具制造企业的岗位群有:

① 模具的装配、安装、调试、检测和维修。

② 模具制造中的电火花、电火花钻、线切割操作工;磨床操作工;以及普通车、铣床操作工。

③ 模具开发的计算机绘图员。

然而上述三类岗位的学习在2年的中职在校学习中能否完成,后续的研究工作,有待于下步的研究和论证。

在技能上,在我校要降低“锯、锉”实训的比例,增加上述岗位的技能训练,强化看图识图能力。

以上只是本次调研的初步结果,因调研的时间有限,调研的企业有限,使结果难免偏颇和不准确,有待进一步论证。

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 篇2

关于中职模具专业教学的策略, 学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以专业能力学习培养为本位, 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以下是对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策略的探讨。

1 教学内容策略

模具专业主要培养满足企业生产线需求的人才, 向企业输送模具设计、制造型人才。模具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以下两大类:1文化基础知识,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应用等内容。这些知识是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的基础, 也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以后继续接受教育的基础。2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例如《模具CAD》《机械制图》《模具制造技术》等基础内容, 包含模具专业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操作等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 是学习模具设计制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 让每个学生做到会看图、会画图。学校要根据企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精选最合适的教学内容, 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到实践中去,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模具制造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它集机加工、电加工、装配技术于一身。知识和技术的含量较高, 所以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模具制造技术, 教学中, 必须长期围绕模具制造的主题。在教学内容上, 要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逐一训练和考核每个学生必备的知识点和技能, 让所有学生都学会用砂轮机、钻床等基本设备, 同时也要掌握高度尺、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量具的作用, 能够简单地拆卸、装配模具, 使其初步了解模具制造, 为他们以后更深入地掌握技能打下基础。

学校要淘汰教材中陈旧、落后的内容, 结合实际补充新内容, 倡导教师从实际出发编写校本教材, 不断改革, 不断创新, 做到与企业需求并进。

2 教学方法策略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是初中毕业, 大多数对填鸭式教学有较大的厌恶感。而模具专业知识较为机械化, 逻辑性较强, 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授课教师应该采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例如启发式、讨论式、模块一体化等方式)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学习、爱好学习。将基础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基础知识, 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同时, 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挂图和实物模型等更加具象化的东西帮助学生去理解较为抽象和机械的东西, 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用Flash动画、课堂PPT、仿真软件等生动灵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还能提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厚兴趣。

例如在塑料模具课堂上,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整套的塑料模具模型, 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塑料模具, 而不是对着课本上冷冰冰的注释图去想象。教师对照模型讲解一些基础知识, 例如《机械制图》《测量公差》以及卡尺等量具的使用, 然后让学生对比模型画出零件图和装配图。教师在讲授塑料成型知识和塑料模具设计的时候, 应结合课程设计, 让学生将所学书本知识运用到动手实践中。在课程设计中, 可以让每个学生根据所选图纸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装配。整个过程下来,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动手能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3 教育培养模式策略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 学校要想培养符合当代生产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从课堂中走出来, 结合实践去学习”, 校企合作是当前最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 尤其是中职类专业技术学校。学校和企业合作, 既能为企业输送定岗人才, 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习平台, 还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企业实习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各种先进技术和各类专业设备, 可以结合实践让他们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提高动手能力, 并增加对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以后所从事岗位的了解, 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 学生能从中了解本专业需要掌握哪些必备技能, 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强化实践的实训环节。

学校要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实习课程, 让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定型人才, 企业需要什么技术,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真正实现学生与学徒身份的统一, 使其毕业后能迅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这样所开发出来的课程更符合实际, 保证学生以后在岗位上能够学以致用。

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校企资源共享, 这个方式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共同进步。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种合作方式, 比如企业提供项目、场地、设备, 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学校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提供技能, 创造利润;而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学习机会。

实习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 因为动手能力是模具专业所必备的技能, 这项技能离不开实践。但是学校的空间有限, 所以学校只能借助于企业去建立实习基地。对于企业而言, 实习基地可以为他们创造利润;对于学校而言,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是学生实习的一线。实习基地是教学和实践的完美融合, 定能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

教育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目前为止最具实践性的方式, 也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 可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学校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企业则提供亲身实践经历的机会。二者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4 结束语

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的策略中,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培养模式都要与时俱进, 不论是哪一点, 都要尽可能做到最好、最贴合实际、最适合学生, 这样才能培养出服务企业的技能人才。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对模具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增大, 模具制造的发展前景与状况随时都发生着变化。为了提高课程质量,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需要积极改变中职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 中职 ; 机械制造 ; 教学策略 ;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31-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与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查基本情况来看,当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为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应用与操作技能。因而,诸多专业技术院校被赋予培育更多综合素质更高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与任务,同样作为培育机械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职责使命,看清自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实践研究与改革发展,从而促使培育的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以不断提升。下面结合多年来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实践,就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当前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主要问题

根据多年来观察与体验,我从更高视角来洞察当前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感到突出应从“学校”与“社会”两个角度加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中职学校教育和社会对中职院校职业教育意识态度的问题。中职学校对机械制造专业与实践生产联系非常紧密这和特点认识还不到位,对现实社会人才需求调研还很不够,以至于在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的基本理念上存在偏差,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当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实践后,对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便可以很快得到提升,然而就实际情况来说,完全不是这样的,许多学生在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理论考试分数都很高,但他们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后,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社会对中职院校职业教育意识态度的问题主要在于“高端教育思想影响”,当前社会主流思想是让孩子上更高等级的高等学府,因而导致就读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是那些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是那些初中课程学习的“差等生”或是中考的失败者,也就是说中职院校的学生天生就是初中教育的“淘汰者”,在整个社会意识上他们就处于一种劣势地位,无疑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打击非常大,影响了他们能力与素质潜能的激发。

三、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加强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策略建议

1.积极加强素质教育氛围的构建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与技能型人才培育视阈,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突出要解决教育氛围构建的问题,就是要从整个社会舆论气候和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育理念上加以观念性革新,引领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社会职业分工的客观性,认识到社会各个行业只要努力去钻研,都可以做出很大成就,促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机械制造专业学习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机械制造专业在未来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而提升他们未来职业定位的自豪感,增强学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自信心。例如,学校不仅要强化机械专业理论学习,而且还要积极引领学生走出去,感受社会生产中机械制造专业的美好发展前景,让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相联,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好,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舞台上大展身手、大有作为。

2.积极引入新型方法手段教学

教学方法、方式、模式与手段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核心要素,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引领学生从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与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分析与运用,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技能,促使他们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融入信息技术,是新型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必然。因此,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比如,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较为繁难、复杂、抽象的专业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的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的培育,提升他们自主学习专业知识、自觉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身专业素养。

3.积极寻求更加高效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毕业之后的主要就业面是生产企业,机械制造专业生产企业是他们未来职业的主战场。因此,组织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就业情况,瞄准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切实加强企业产品销售调研,紧盯未来先进主流技术,不断加强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调整,促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快速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此外,高效的校企合作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而且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结语

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词汇,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内在所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积极调整,机械制造业越发显得重要,加强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探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马云良.人才培养视阈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教研版,2014(7).

[2]娄丽莎.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 篇4

专业简介

学科:教育学

门类:职业技术教育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技能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培养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及从事机械制造业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或省级规定的等级水平。为适应现代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本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数控加工技术方向: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操作;

◆熟练掌握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三维CAD/CAM软件;

◆具有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

机电一体化方向:在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电学、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与设计及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注重培养机电系统的初步设计、研发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可编成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数控编成与先进制造技术、汽车理论及构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等课程。

院校分布(部分)

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 篇5

2 大环境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处于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应对新考验、新挑战,我国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如何较好地履行职责,出色的完成好各项任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当今时代,现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机械制造专业人才标准随着科技进步赋予了新的内容。不同的时代需要具有不同素质的人才,人才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要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要培养一批能适应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性人才,才能使人才得以长期充分的使用,同样也能让机械制造业人才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

(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立场,做到爱国、敬业、诚信。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2)较强的`遵章守纪意识。作为一名机械专业技术人员,肩负着对国家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任,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也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法规意识,严格按照守则来统一标准、规范行为、开展工作。要坚决克服单凭经验搞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要培养事事按规定、人人守法规的良好习惯,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3)优秀的身心素质。要不断拓展兴趣爱好,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使自身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来完成工作。要具备判断、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懂得关心他人和社会;具有创新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一定深度广度、逻辑性和独立性的思维。

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 篇6

【摘要】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中央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以方针原则的形式强调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针,并提出了,中职学校的教学不仅要仅聚焦在职业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对学生的人生观、职业道德等的培养。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同时也要关注道德教育,做到专业教学与道德教学的相互渗透。

【关键词】中职教育;思想教育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稳步而飞速的成长,国民可支配收入也得到了成倍的增长。国民开始关注其文化生活的内容与品质,我国大众旅游也因此得到飞速发展。,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稳步增长,出境旅游理性发展,旅游经济继续领先宏观经济增速,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全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同比增长3.8%,其中外国人入境2814.2万人次,同比增长8.3%;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出境旅游人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旅游服务贸易顺差102亿美元,较上年扩大11.5%。我国旅游产业呈现积极发展的趋势,旅游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相关人力资源需求也扩大。旅游产业是一类兼具劳动力密集性与知识密集性的综合产业。目前,各类旅游学校培养的专业毕业生仍然无法填补人力缺口。另一方面,专业毕业生在面对工作与社会时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新挑战。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中央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以方针原则的形式强调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针,并提出了,中职学校的教学不仅要仅聚焦在职业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对学生的人生观、职业道德等的培养。犹记得,“青岛大虾”事件,20“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香港、云南等地导游强制购物等事件,一次次引起了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批判。追根溯源,这是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的不完善。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同时也要关注道德教育,做到专业教学与道德教学的相互渗透。

二、中职旅游专业及其道德教育的现状

1.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困境(1)中职生的素质较差。从发展趋势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缩小的趋势。受到大学扩招的影响,普通的高中招生比例加大,进而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因此,目前的中职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2)中职生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从学习态度上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居于中后位,许多学生对学习抱有的态度是无所谓的玩乐态度,或者是备受打击的自卑态度。虽然,新阶段中的相关教师会对学生灌输“新开始”、“不同的学习模式”等方面的激励思想,但长期形成的学习态度取向依然发挥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畏学厌学、焦虑躁狂、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就存在着一定的缺漏。进入中职阶段的学习,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中涉及到的知识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甚至还要对特殊的文化和族群进行细致的分析、学习、记忆,如,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中国的茶文化、红酒文化等。因此,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当前在读和即将入学的学生均为“00后”,带有“独生子女”这个重要的标签,大多数学生在家庭的宠溺中,动手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而这些正是旅游专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中职的旅游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4)学习目标缺失,学习主动性差。中职学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心性尚未成熟。虽然即将面对就业,但是中职学生仍然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其3年的中职学习的目的也只是应付式地取得毕业文凭。由此导致的学生学习缺乏目的和动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意志力完成知识点的记忆和技能的重复练习,更不会认识到现在的学习是对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这是学生在其人生观和职业观方面的缺陷。(5)教学设备与见习机会较少。中职专业教学中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需要学生亲身进行操作。如餐饮服务中的摆台操作能力、客房服务中的铺床操作能力、前厅服务中的入住与离店服务以及导游讲解服务等都需要相关的实操进行训练。如果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帮助甚小。然而,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普遍的情况是专业教学的设备不完善,见习的机会较少,只有在高三有一年的实习期。然而,高三的实习期本质就是面对社会的工作,实习单位会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能力和态度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强专业实操与见习的训练。2.中职旅游道德教学中的困境(1)道德教育内容笼统。由于中职学校一般同时进行数个专业教学,在进行宏观方面的德育统筹时,从特定专业的角度切入都有失偏颇;因此,结合专业的德育工作应当交由专门的道德授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但是,道德授课教师对专业不甚了解,专业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同时找出了专业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难。同时,当前的道德教育与旅游的职业道德内容尚未达到充分契合。在道德教育课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仍然将学生视为单纯的学生,缺少发展的眼光,将其定义为“未来的旅游人”。因此,在相关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仍然以普罗大众的道德进行教学,缺少了旅游职业道德的灌输与培养,与旅游的实际工作要求脱节。(2)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当前,中职学校所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以及学校管理中的行为与仪容仪表的规范。在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一般是单纯的理论讲解,缺乏深入讨论、社会活动等其他方式。而在学校管理中,大部分的行为规范制度是由学校管理部门制定的,没有体现出学生参与管理的民主道德发展。因此,在中职学校中,道德教育的形式略显单一。(3)学生道德认知模糊。通过对中职学校中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简单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对道德进行简单的是非判断,已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但是,在具体的事例中,尤其是在校园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案例,他们的道德认知则较为模糊。简言之,中职学生有较为正确的道德是非观,但是对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中,其道德认知则十分模糊。这种情况将可能影响到学生在将来就业时的行为规范。

三、专业教育与中职德育的相互渗透

1.班级常规管理契合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校园生活中,班级常规管理是对学生行为养成的直接途径,也是最有效途径。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其最大的性质是服务质量的脆弱性,服务人员任何一环的出错都可能给该产品质量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中,要将学生视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旅游人”,以社会的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如,以导游带团中紧张而有序的时间观念规范学生日常考勤问题;以酒店服务中的礼仪礼貌引导学生尊重师长的行为;以旅游团队出境遇到的质疑与不公进行职业的爱国主义教育,等等。2.道德教学融入职业道德的灌输。道德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在道德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对社会道德进行讲授,还要结合专业特定,融入旅游职业道德的教学。这就要求道德教师要对授课班级的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把握旅游业中的实时热点,如“青岛大虾”、“云南打人致毁容”、“香港导游强制游客购物”等案例进行相关教学。3.专业教学抓住道德渲染的机会。旅游产业是一个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型产业。它容易受到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要时刻把握渲染道德教育的机会。如,在进行民族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民族经常的文化差异启发学生对祖国的敬佩之情;在进行旅游景观教学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当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灌输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与工作理念,等等。4.学生评价开拓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新课改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单纯的终结性评价,而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变化。这是促进旅游专业发展一项重要改革。就旅游专业而言,其培养的人才不应该只是会背书或读书的单一人才,而是真实地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能有综合性发展的人才。对于学生的道德评价,也不应只局限在最终的结果上,而是要关注对学生形成性的评价,同时关注学生在对未来职业道德的认识和践行方面的表现。5.特定课程配备特定教材结合本校旅游专业特色与当地旅游市场发展特点,设立专门的旅游职业道德课程。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认知冲突、道德矛盾等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讲学和引导。同时,结合学校(包括专业老师和道德老师)、社区、旅游企业三方面的力量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职业道德教材。

【参考文献】

[1]杨志刚,陈海忠,乔海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优化思考[J].职业时空,

[2]孙嘉希.把握中职旅游教学现状,改进中职旅游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

[3]谢颖.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商业经济,2016

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篇7

目前中职生源普遍基础薄弱, 如何在生源素质严重下滑的情况下, 在两年较短时间里培养出与企业对接的机械制造技术人才, 毕业后从事机械加工、维护以及机械加工设备维修等相关工作, 服务海西经济发展, 是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面对的难题。福建工业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思品与人文素养教育, 培养职业修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情商优于智商, 德行胜于技能。教师们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 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更要注重树人先树德, 将德育贯穿于学习与生活等细节中,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人格完善。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 在中职校学习是他们在学校系统学习的最后一站, 他们在学校养成的道德认知、人文素养以及日常行为习惯, 必将影响他们终身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职业修养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 在课程教学中增设相关内容, 如在德育课教学中设置入学教育与军训, 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 创业和心理教育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可增加应用文写作、美文阅读、社交口才等。

2. 开设各种主题的选修课, 如开设科普知识、就业指导、现代礼仪、生产安全、企业管理、书法、音乐、美术、健美操等类别的选修课, 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自由选择并发展个性。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如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技能大赛、社会实践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

二、构建机制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职业能力

中职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机制专业主要是培养一线的技能操作工。大力加强技能训练, 要求学生除了应具备机加工基本理论知识, 还应具备一定的操作机床、机床维护及检测产品的能力。为此, 我校充分利用教师与设备资源, 加大车床、钳工等工种的学习与操作时间,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中职学生的能力要求, 对机制专业进行模块教学, 加强企业实践, 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实践模块、选修课模块等五个模块。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

三、调整专业课程学习顺序, 建立职业意识

目前, 中职实行2+1学制, 即前两年在校学习, 第三年顶岗实习。在校学习期间, 要安排德育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以及实训课等, 时间短, 任务多。为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 又能掌握专业知识, 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操作水平, 我们从调整专业课程学习顺序着手, 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 对机制专业采用“平行式”教学模式:以往专业课程学习基本上都安排在第三、四学期, 现在将它们全部提前, 从第一学期就开始设置, 贯穿四个学期, 与公共基础课程平行。如将“电工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提到第一学期;与专业联系更为密切的则放在第三、四学期, 这样设置让学生学习专业相关课程的时间周期拉长, 以更好地消化掌握专业课程, 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 让学生一入学就能够接触专业, 了解专业, 学以致用, 更好地建立职业意识。

四、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 掌握职业规范

依据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组织专业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与整合, 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删除整合课程间的重叠内容, 增加相关的新科学、新材料、新工艺知识, 重构重组专业所需要的紧凑有效的课程内容, 编制实用的校本教材, 提高教学实用性, 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专业基础课程中有关公差与配合、液压与气动等相关知识, 放在单独设置的两周测量实训、一周的液压与气动实训中进行理实一体化传授等等, 这样, 既节省了教学时间, 又突出重点, 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能力要求重新制定机制专业教学计划, 合理分配, 合理安排各课程学习的先后顺序, 按能力要求增减各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量。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技能

1. 将机制专业的实训项目安排贯穿在每个学期, 注意实训内容设置得当, 采取先理论、后实训, 或边学理论、边实训, 在有效的实训时间内使学生既能理解理论知识, 又能掌握技能操作, 保证理论与实训紧密相结合, 真正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明确每次实训的目标、任务, 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进行检查并做出正确评价。

2. 推行双证书制度, 保证实训的时间周期, 让学生真正达到中级操作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如在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中, 先在第一学期安排2个教学周训练让学生熟悉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技术, 实训内容根据进度循序渐进。在第三学期安排学生进行连续7个教学周的实训, 一人一台机床, 保证足够的操作训练时间, 充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搭建中高职对口升学“立交桥”, 拓宽就业渠道

目前的课程设置, 到第四学期末文化课与专业课结束, 大部分学生将顶岗实习, 少部分学生继续学习准备升学。第四学期结束后学校将有意愿升学的学生统一考试编班, 开设文化基础课程, 进行复习与强化训练。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升学考试所需的专业综合课程, 充分利用第五学期, 补充所需知识, 争取考入高职院校。

总之, 在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 应结合当前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校内外实训环节, 设置多方面的专业实训项目, 同时重视学生对口升学高等职业院校的需求,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紧密联系企业, 实现中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要:以福建工业学校为例, 分析中职机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浅谈中职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模具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作为输出专门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其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且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兼并的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教学不能只要求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更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实践教学就成为了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当前,很多模具企业都已装备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因此能够具备熟练使用相关设备的技能的专业人才,是企业最为需要的。高职学校的教学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这就要求,学校要针对市场的需要,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学生。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学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得培养的学生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出现了学生毕业无工作,企业招聘无人才的状况。

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实践教学的初级阶段即为基本实验,基本实验的进行有助于学生把理论联系实际,即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实践化,真实化,既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的设施不全,实验的仪器、设备档次低,种类和数量也满足不了实验的需求。

例如:因为很多模具的价格非常昂贵,导致很多学校没有能力配置齐全的模具实体,这就使学生很难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设备拆装的实验。使实践教学空有其名。

2.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有待改进

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进行示范后,学生照猫画虎的进行模仿,这种方式很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教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缺少综合性以及设计性的方面,这就忽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教学场所除了上课时间外,基本上都不对学生开放,这就阻碍了学生对技能的熟练掌握。

3.实践与理论的教学相脱节

模具专业是一门要求学生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而许多职业院校由于设备配置不健全,进而着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基础差。虽然许多院校近年来对课程进行了调整,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因为讲课的课时有限,使教师不能对全部理论都进行详细的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在实践的时候,不能掌握其原理,使实践不能顺利进行。

二、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当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最基本的部分就是上述所提到的基础实验,另外两个是实训和实习。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就不得不对实践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

1.完善实践设施,建立校内教学基地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一是校外的实践教学,另一种就是校内的实践教学。校外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的运作,掌握具体设施的操作,了解产品及其加工等。但是,实习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有所把握,能够对模具进行基本的操作,否则不会有企业敢尝试,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非专业人士去操作价值不菲的机器的。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至关重要,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基本的保证。

比如,学校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教学基地的管理,例如,CAD机房应该开设模具的造型实验,除此之外还应增加校内实践基地的开放时间,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实践,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专业技能。

2.理论结合实践,要突出重点

高职院校的模具专业教学最重要的就是针对企业需求,培养技术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过关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的模具专业的教学不应该只重视理论的教学,要突出重点,即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打造出有自身特点的专业性的实践人才。

首先,要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实践,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例如: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适当的安排基础实验,比如,机械制图,CAD大作业等。这不仅能使学生及时的把理论转化成实践,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进行创新,提高其创新能力。

其次,进行课程整合,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突出实践。

比如,在理论教学和校内的基础实验后,可以安排适当的学时,安排学生到具体的相关企业去进行实习,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培养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由于高职的特殊性,以及模具专业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是一个一专多能的综合性的合格教师,既要求任课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能够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因此,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职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同时学校还要改变教师教学的传统观念,即注重理论,忽略实践,只有从教师那里开始转变,才能保证高职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高效完成。

例如:可以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让教师参加职称考试,规定他们应获得哪些技能证书等。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以及新的挑战,在教学中不仅要根据专业的性质培育学生,更不能忽视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要结合现实,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适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综上所述,培养一支有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实践教学可以实现的基础,突出重点,有目的的教学,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通过改善高职模具专业教学的不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具有实践性、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竞男,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职业,2011年12期

[2]黄建娜,提高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学生能力的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0年07期

[3]孟灵、沈锋,浅谈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2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职业教育中心)

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 篇9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当前幼教师资(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的主力军,在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低等主客观原因,学生的职业素质令人担忧。中职生职业的“低素质”不符合社会的“高要求”,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尝试延长在校学习时间,重视师资专业化培养以及加强就业指导等多种措施,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素质师资专业化职业情感就业指导《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意见”中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专门的要求,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因此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就本地区的情况看,目前学前教育师资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的主力军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据调查,本地区城镇民办幼儿园中85%的师资来源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农村幼儿园中92%的教师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而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一部分也来自于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本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已迫在眉睫。

一、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

这些年从本地区、本校的招生情况中发现,生源的整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的文化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令人担忧。

1.文化课基础薄弱。学生书写的作业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黑板上书写的字笔画顺序不正确,不会写请假条,不会写自我介绍,自我鉴定,文化课考试成绩很差。

2.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生学习缺乏目标,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听讲,说话,玩手机;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相互抄袭,个别学生经常不交作业;大多数学生不制定学习计划,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对考试不重视。学生的厌学现象非常普遍。

3.自我约束能力低下,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差,没有形成教师这个职业应有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卫生习惯差,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地乱扔垃圾;语言不文明,个别学生随口说脏话,不说礼貌语;时常发生吵架、甚至打架的不良行为,个别学生还有抽烟、酗酒等违纪行为。

(二)原因分析

生源质量差是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我校为例,在1998年以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在数量、质量上都有较强的优势。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职学校“招生难’已成为普遍现象。我校也不例外,学校为了生存发展,只能以“低门槛”招收普通高中的落榜生,以及个别往届生,甚至因各种原因未毕业的初中生。而在这个“特殊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问题学生”。有些学生,初中都没上完,家长为避免其子女在社会上出乱子,因此不得已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学校、老师“看管”,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逐年下降。

缺乏对专业的正确认识,没有形成职业认同感是导致学生学习消极被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工作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缺乏了解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曾经对刚入校的学生做过调查,“你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你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如何认识?”其中,有32%的学生是为了求职需要而不得已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48%的学生是迫于外界各种压力而选择的,20%的学生是盲目地选择的。自愿选择的学生中,56%的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不学文化课,就是学习唱歌、弹琴、跳舞,画画,很有趣,学起来没有压力,应该很轻松。”42%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小孩子”,符合自己的兴趣。有的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就是“看孩子的,不学都会”;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女孩子的职业”,是“吃青春饭的”等。这些认识大多源自于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无明确目标,因而学习中缺乏动力,对学习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措施

(一)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打好学生理论基础

现行的中职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顶岗实习(即就业)。这种教育模式虽有其有利的地方,但本人认为弊大于利,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教师的岗位要求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而现行的这种“速成”教育模式极不符合这个专业的特点、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短短两年的学习时间里,要学习的科目很多,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少则15门课,暂不考虑内容的复杂性,就这样多的科目,只能“走马观花”,各科课程安排无法实现全面而合理,许多学科的内容无法完成。本人认为应延长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年。开齐、开足本专业的课程,在学校打好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因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达到“速成”。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为学生、家长、社会负责,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幼教人才,也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结构中,专业技能课教师占很大比例,以我校为例,本专业的师资中专业技能课教师占75%,其中大部分教师为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因师资缺乏,有些专业理论课也非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主要由专业技能课教师担任,因为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没有系统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支撑,那么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上就会缺乏正确的导向。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师资的专业化培养。通过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本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方向,熟悉本专业的课程结构;定期组织教师到幼儿园参观、观摩、调研,熟悉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及对师资的要求,在教学中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校-园的有效衔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培养学生职业情感,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加强园校合作,培养职业情感。对幼教事业的热爱情感是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合格幼儿教师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组织学生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或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来校做报告、讲座等形式跟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的情感。

体验实习生活,深化职业情感。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情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见习实习的组织管理、指导,合理安排见习实习。学生通过实习不但学到保教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而且真实接触到幼儿及幼儿园教师,切身感受到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体验到什么是教育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深化职业情感。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职业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如定期组织手工作品展览、舞蹈比赛、钢琴比赛、模拟教学活动交流、歌咏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活动促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保证学生顺利就业

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小,缺少磨练,心理脆弱。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克服学生就业时的各种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促进学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本地区的情况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环节比较薄弱,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顺利就业。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学生文明、守纪、做事认真、耐心、细心的好习惯;重视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其次,要重视毕业前的心理辅导。通过专题讲座、观摩、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视就业现实,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保证学生顺利就业。

作为“职教人”“幼教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发扬团结协作、知难而进、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幼教师资,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接第98页)网络空间特性,可进一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率。通过互联网搭建网络空间,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与重组,在讨论中得到知识的增长,在实验中体验经验的增长。例如在进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运用网络空间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共同探讨,或者教师也可将相关问题交于学生,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既全面发挥互联网网络空间特征,又提升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空间为学生快速有效的理解学习主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搭建了平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及时快捷的交流;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提出的问题。

四、转变传统教学师生之间关系,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互联网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筛选,并通过网络空间的交互性来增加师生之间沟通的针对性与广泛性,保证师生之间进行相交互流,在交流之中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并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之前,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各小组之间设定不同的实验项目,各小组之间成员共同参与话题研究,并利用网络将相关物理实验数据传递于老师,教师实现在互联网上查看学生研究成果与过程,利用互联网进行师生探讨,教师对实验进行指导,以便于缩短研究与点评时间,通过小组间学习,锻炼学生合作能力与学习主动性。以此,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活动中既是实验参与者,也是实验组织者,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空间架构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要手段。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着相应的特点,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理论的生成亦是起源于实践的作用,因此,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切实需求,加大对互联网科技的运用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本研究旨在能够进一步挖掘互联网基础上网络空间引入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共同为物理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贡献出绵薄的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宣传部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基础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