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程序(精选9篇)
(试行稿)
为理顺财务内部监督体系,满足公司管理的需要,更好的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手册》中的相关规定,特对财务部门内部部分流程细节进行明确:
1、出纳人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工作手册》相关规定开展出纳业务,资金支付执行先制单后付款,出纳付款后在凭证上盖章留存,待本日盘点结束核对无误后,出纳在微机操作系统上签字并将凭证交付银行会计保管。出纳每月15日、月末最后一日将资金统计表上报财务负责人。
出纳现金日记帐要日清月结,制单会计对出纳盘点资金过程进行监督,盘点结果出纳、会计签字。如与日记账不符,查明原因,属于工作疏忽造成短款,由过失人赔偿。主管会计至少每月参加两次现金盘点。
2、出纳逐月打印现金、银行日记账,并负责保管,会计人员凭证变更后,必须同时更换帐页。
3、出纳月末及时收集银行对账单及其他银行单据交于制单会计。每月银行会计调整银行调节表完毕后,及时清理未达账项,未达帐项清理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对于超过2个月的未达帐项,出纳要通知业务经办人对不能冲销事由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该笔业务的借款时间、不能冲销的原因、确定具体冲销时间等,并由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后交由制单会计监督执行。到期未完成,上报主管会计。
4、往来会计要及时平衡清理往来帐,每月25日由热电会计牵头统一平衡集团内部往来,月末打印集团公司间内部往来余额,交互签字,如有不符注明原因。
外部往来帐做到每季度对帐一次,财务处每季末打印余额表,与相关
部门核对,对未达事项逐一书面调整说明,调整相符后,双方业务人员签字,如不符上报主管会计。
主管会计月末对账面各往来全面了解,督促清理,对于不是本层面可清理的特殊往来,每季向财务负责人汇报并签字,以便提醒及时处理。
5、各公司会计人员及时归集凭证,整理后2日内交审核人员及时审核。审核人员必须3日内对照微机帐套进行审核,不能月末一并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交付制单人员改正,审核完毕后在凭证审核人处盖章确认。
6、固定资产会计要严格审核工程建设付款,按决算报告转资;在接到生产部门报送的资产报废申请后及时与税务部门联系,向税务等有关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在税务规定的工作日内取得报废批复文件,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第四季度,固定资产会计协调相关部门对公司固定资产清点盘查,对结果在当年账目上及时反映。
7、融资人员每月应对所有贷款利息及其他融资费用按合同进行审核,登记台帐,确保利息计算无误。主管会计每季度要对融资费用进行审核。
8、主管会计月末根据《财务管理工作手册》有关规定审核、分析帐套、报表全部余额,平衡各种税款,对生成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核,特别是报表与帐套余额的勾稽平衡。
9、档案管理人员(含凭证保管人员)及时对各类档案汇总、归类、交存,对未到期上交的档案建立财务内部档案登记簿,登记档案借出归还时间及借阅人。
10、岗位交接时,交出人员要对交接内容进行书面列示:其中,出纳交接要根据帐套余额、银行对帐单、库存现金、库存承兑汇票、未达帐项
票据等进行勾稽、调整,编制余额调节表,对未达帐项进行书面说明;其它岗位交接均须打印账面余额,对岗位工作内容进行书面列示、说明。
每次交接接收人除对上述内容核实明确外,必须对交出人原接收纪录内容核对明确方可交接,每次交接要有指定的审核人进行监交,交接表签字人员须包含接收人、交出人、审核人、财务负责人。
11、集团会计要对各公司的业务进行循环审核。每月至少审核1-2个单位业务。每次审核内容月份要前后衔接,审核后出具书面意见,交付主管会计,双方签字确认;审核后一个月内对书面提出的意见进行落实。每月审核情况、落实情况月末一并上报财务负责人。
12、财务负责人每月抽查一个公司,对各岗位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以上事项经抽查每发现一项未完成,视情节考核月奖0.5-3分。
本规定是对现有财务制度的明确和补充。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首先,建立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包括内控体系组织机构和内控体系架构。其次,构建以COSO内控框架为基础的公司内控评价体系模型,形成内控评价工作机制,描述内控评价工作程序,设计内控评价信息系统支持,据此搭建出完整的内控评价硬软件环境。
一、设置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组织机构
为确保内控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及有效性,需要在组织机构中界定内控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划分。设置内部控制委员会来负责公司的内控体系建设与推动工作;设置公司审计委员会来负责公司的内部审计及内控评价工作,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部门、分子公司根据内控体系委员会的要求,按照内控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指令执行日常风险管控,并接受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监督评价。据此建立起以业务部门建设管理为主导、审计监督评价为保障的完整的公司内控组织架构。见图1。
二、建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内控体系的功能是进行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支持与风险管控的融入是内控体系构建成功的关键,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以风险环境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流程为依托的、内控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的、内控目标为最终导向的内控管理体系。见图2。
三、构建公司内控监督评价体系模型
以COSO内控框架为基础,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评价五要素来设计,实务操作充分融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设计了集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监督评价于一体的企业内控监督评价模型,据此模型可以识别和判定企业各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的风险与内控缺陷,并促成风险的防范和缺陷的持续改进。见图3。
四、实施内控监督评价程序
笔者将全面风险管理引入内控评价工作,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闭环、持续的过程,其程序可分为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3个步骤, 而内控风险分析评价有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管控4个步骤。同时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内控风险分析,实现全面风险导向的内控评审,具体程序如下:一是分析内外部环境,识别风险,检查风险清单二是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类型,划分风险等级三是检查是否真正将风险控制点植入流程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和流程优化活动,对风险点进行适时管控;四是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重点测试与评价高风险审计领域;五是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综合评价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与水平;六是综合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及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七是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应对和管控。
五、提供内控评价工作信息系统支持
开发或者完善、升级改造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化手段的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一是开发非现场审计系统,嵌入或升级改造现有审计系统,可考虑在公司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嵌入内控模块进行评价,也可在内控管理系统以可插拔接口方式接入内部审计模块,实现公司审计信息系统与内控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使用;二是开发现场作业工具,如内控测试工具、转换工具、校正工具和评价工具,利用内控评价的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还可以梳理编制内部控制测试表、重大控制风险事项统计标准及统计结果矩阵等程序来提高评价能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部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会[2008]7号) 2008.
[2]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大出版社, 2001.
[3]谢志华, 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J].会计研究, 2006 (7) .
[4]姚力其.传统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策略比较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4) .
关键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财务工作;安全运转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财务制度建设,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做到财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是加强财务监管的前提条件,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依据制度实施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各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单位事业发展和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会计工作和单位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具体体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里所说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实际上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清,监管不严,国家和单位的财产受到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对资金运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财务监督不能仅就资金某一环节进行监督,应当贯彻在资金运作的全过程,贯彻在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只有做到全过程监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督。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几张预算表的编制工作,它是涵盖预算、试算、平衡、执行、调整、分析、评价、奖惩等环节的完整管理过程,是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制度。
为合理筹措资金,提高对资金和成本的全面控制力度,科研单位可以考虑把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引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单位一切经济业务纳入预算管理,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
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些措施对控制经费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工作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与现代财务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强化预算,以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三、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1.规范审计行为,突出评价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企业经营决策依赖于对经济活动的执行及其结果的客观检查和评价等信息的反馈。要拓宽内部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逐步建立内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签制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2.明确工作重点,发挥内审作用。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并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决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3.做好后续审计,实施审计认定。内部审计管理应建立对审计事项的后续审计制度,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重大资产重组和经营结构调整实施跟踪审计方法,通过后续审计对其帐务处理的合规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认定,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4.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内审效率。随着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内部审计工作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积极加快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四、规范操作程序,加强会计管理
根据会计工作客观性原则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人员精干、各司其职,达到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会计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
1.注重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作用
在财务机构内部通过会计岗位的设置做好组织结构控制,除了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岗位牵制外,还可以依据企业单位的特点,针对生产经费的管理设置生产经费使用的不同岗位并进行牵制,以达到控制目的。
2.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与基本操作要求,要把经济活动中与会计有关的重复出现的经济业务按照客观要求来规定其处理程序,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与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使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达到规范要求。
3.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
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应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设置与记账要求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达到真实、及时和完整。
县烟草专卖局局长
(2008年1月17日)
尊敬的地局(公司)党委及各位领导:
专卖内部管理监督是2007年专卖管理工作三大任务之首,是国家局“一要规范、二要改革”方略的延伸,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一年来,在地区烟草专卖局的正确领导下,县烟草专卖局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按照铜地烟专[2007]22号文件要求,本人对县局2007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述职于后,敬请各位领导评议:
一、取得的成绩
(一)本着“守土有责”的原则,着力搞好区域内专卖执法工作。县局专卖稽查大队、中队共有执法人员6人,合署办公,实行统一调度使用。面对全县的“两烟”生产经营活动,履行各自的职责。虽然在专卖人员配备上力量略显不足,但经过全体专卖人员的努力及各相关部门,特别是营销、配送、安保部门的大力协助,打击制售假冒卷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控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7年的专卖执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1-12月实现卷烟销售4954.41箱,占年计划4850箱的102.15%,同比增加354.01箱;1-12 1
月份查处案件6起,其中查处假冒卷烟案4起。在江口县烟草专卖局今年所面临的销售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黑湾河风景旅游区从今年5月份起就实行了全封闭施工,以前所有的旅游优势丧失,同时,农村外出务工有增无减;在这种严峻的情形下,能够超计划完成任务,专卖管理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真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线路稽查员对其辖区的控制力度明显提高。按照专卖工作的要求,全体专卖管理人员发扬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创新,勤奋工作,确保专卖执法顺利进行和市场的有效控制。
(二)切实加强对卷烟营销环节的监管,达到规范经营的目的。对同级业务部门日常经营过程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重点是看是否百分之百入网、百分之百入户、百分之百落地销售。对这三个百分之百的检查监督,确保规范经营,是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在卷烟网建的核心任务。结合本局的实际,首先我们明确了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拆单分摊卖大户。这个问题是专项治理卷烟体外循环以来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有的人认为这是三个不同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问题表现在三个不同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在国家局公布五条纪律后,公开卖大户为烟贩子提供货源已基本杜绝,但也发生了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逃避五条纪律的惩处,采取了拆单分摊、假入网卖大户的办法。我们明确的概念就是经营业务部门明知是一个客户订购的卷烟,采取分摊给多个
零售户入网,由订货客户结算,配送部门将分摊入网的卷烟直接送给订货零售户或由订货零售户直接到仓库提货,由营销部门拆单分摊的行为。我局内管股于今年5月和8月分别对全县零售户进行随机抽查,对三个百分之百进行了核查,从检查的情况看,我县卷烟营销部门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出现假入网、假落地和假入户行为,入网销售与零售户实销进货数量平衡,每个品牌的销售都有计划分配,没有拆单分摊供给一个大户的违规销售,对超量供货户的核查做到了每月一次,线路稽查员逐笔核查零售户是否收到实物,做到了入户核查、不留死角、不留后患。
(三)以产购合同为主线,监管烤烟生产、收购等环节。烤烟生产必须坚持计划种植、合同收购,通过内管股工作人员的努力,我局专卖股、纪检监察股于2007年5月25日成立联合检查组,用10天的时间对全县的烟叶种植合同进行抽查。共抽查烟农户178户,通过进村入户,逐户核对和走访调查,没有发现假合同和空白合同等虚假合同。同年9月底至10月中旬,我局再次组成联合检查组,针对合同收购问题进驻各烟叶站,随机抽查了种烟农户共121户,核查有无超合同、无合同收购问题存在,经过与烟农进行核对,确认我局在2007年的烟叶收购工作中,做到了严格按规章办事,没有发生无合同或超合同收购问题。
(四)领导重视,认识得到了提高。内部专卖管理监督
工作从2007年起作为专卖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并居首位。我局全体员工逐渐认识到了内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局领导班子,更是主动的把自己作为被监督对象,时时强调、不遮不掩,本人多次在会上强调:江口县局地盘小、规模小,没有大县的优势,其核心竟争力就是在规范上下功夫,突出管理,打造一流团队,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逐步到位。在今年的内管工作中,内管工作人员能够清楚了解到自身肩负的职责,工作思路清晰,能够把握住监督的重点。
(五)加强培训、提高了工作质量。2007,内管股牵头,对生产、营销、配送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内部监管知识培训,各烟叶站站长、生产股长、营销部主任、市场经理、客户经理、送货员参加了学习,培训结束后,参加了知识考试。通过培训,使业务部门的员工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局、省局、地局、县局的相关内管规定和制度,使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不足。目前我局内管股与专卖股合署办公,是二块牌子,一套人马。我局专卖人员的编制有9人,2007年在岗的只有6人,缺编3人。专卖人员既是线路稽查员,又是办案员,同时还是内管员,一人多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二)对内部监管的认识有待提高。由于都是在一口
锅里吃饭,对于自我揭盖子、亮家丑的勇气还显不足,要抓规范,就必须得在内管上下功夫。2008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内部人员本身及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要割毒瘤。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对内管工作的领导,使内管工作制度化,并纳入考核。
(二)更加细化检查、监管的环节,制定符合县情便于操作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提升监管的效果。
(三)除重点监督烤烟生产、卷烟销售外,把烟水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纳入监督范畴,主动参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四)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让内管人员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
(五)对卷烟销售日超过3件以上的大客户,要逐笔核查是否收到实物;二要检查结算环节,核实大客户进货结算帐号、户名是否同付款人一致。
(六)加强对特殊品牌卷烟(本地无销售而市场销售量又偏大的品牌)的监管、核查销售的结算方式和销售去向。
近年来,**市财政局紧紧围绕“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规范管财、从严治财”这个核心,高度重视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从加强财政内部监督,促进财政管理入手,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对财政局内部机构和各镇财政所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增强了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力,规范了行政行为,堵塞了财政局内部管理上的漏洞,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了各项财政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现将我局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努力为内部监督检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内部监督检查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财政部门预防问题和自纠问题的一种机制,其实质是通过自揭家丑,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触及到一些股室和财政所的切身利益,工作难度大、阻力大。近年来,局党组特别是严瑞强局长高度重视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做好内部检查工作:
(一)是大力支持成立机构、配备人员。我局于2000年报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市财政稽查分局,配备了4名财政监督检查人员。2001年机构改革后增设了财政监督检查股,增配一人。股(分)局合署办公,联合工作,极大地充实了监督检查力量,为做好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员保证。
(二)是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过去,财政部门只注重对外部监督检查,不注重内部监督检查,有的人认为财政干部素质高,知法懂法,不会出现违纪违法行为,存在侥幸心理。近年来,局党组十分重视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并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采取不同形式的会议对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法制、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政治学习、案例分析、形势报告等学习活动,促进了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提高了中层以上干部对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局党组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维护财政的声誉和形象出发,从帮助、爱护和教育干部出发,要求全局上下都要积极支持配合和做好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局上下形成一个关心、支持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良好氛围。
(三)是局党组主动为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撑腰。内部监督检查的对象都是本系统的单位和同事,是“揭家丑”和“捅乱子”的差事,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局领导一方面给我们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人员鼓士气、解困难、撑硬腰,要求我们严格监督、严格检查、严格执法,分管监督检查的领导还亲自带队参加检查。另一方面对不配合支持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关单位给予严肃批评,使我们的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少了几分白眼,多了几分理解和支持,工作主动性也大大增强。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监督干部的整体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财政监督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它要求财政监督干部本身要有较高的政治、政策法律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几年来,我们十分重视监督检查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稽查分局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我们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灵活掌握,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重点。即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并重,做到边学习、边工作、边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政治学习方面,我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改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在业务学习方面,我们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会计法》、《预算法》、《财政检查规则》等法律法规以及财会知识。同时,我们还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的经验做法,并积极选派骨干人员参加区财政厅等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学习,使每个财政监督检查人员能够一专多能,独当一面。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整改。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建设教育,使大家自始至终都能保持廉洁自律、洁身自爱,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通过狠抓队伍建设,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全体干部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为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源头治理、建章立制,规范内部管理。
财政内部监督的目的是帮助被查单位加强和改进管理,而不能只着眼于检查和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检查加强和完善各项财政管理制度建设。几年来,我们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内部监督、抽调业务骨干2人,组成两个检查组,对36个内部单位(其中股室12个、财政所24个)2003年及今年1—3月的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了就地检查。在检查中,主要发现有以下问题:一是有的财政所对该上缴的预算资金没有及时上缴,跨年或跨月现象;二是有的股室及财政所对停薪留职人员不严格审核,存在多列停薪留职人员工资问题;三是有的财政所收入质量不高,存在垫税现象;四是有的财政所农业税存在不严格执行“双限”规定的现象;五是有的财政所不严格执行财政拨款和财务支出的审批程序;六是有的财政所未经批准在财政专户开支利息;七是有的财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和不及时对、记帐,存在帐表、帐帐不符现象;八是有的股室和财政所财务印鉴不分开保管。对内部监督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按内部监督检查的程序和要求,认真填制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底稿和检查报告,及时下达内部检查整改通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同时责成被检查单位进行认真的整改和落实。针对有的财务人员会计基础较差、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我局对“四大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针对内务支出混乱、经费超支严重的情况,我局制订一个“加强经费支出管理”的文件,下发各股所执行;针对一些财政所垫税较多,余额不对的问题,局党组责成有关业务股要进行认真的清理,核对和确认。通过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落实,不但规范了财政内部资金收支管理程序,为实现财政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而且增强了全体财政人员依法理财,依法治财的意识。使我市各项财政业务管理水平特别是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财政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大大增强,会计基础工作明显规范。整个财政管理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地开展和运行。
2015)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我县“十二五”期间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作如下规划:
一、全县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现状及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发展。通过政府补助、单位自筹和职工集资等形式筹措资金,完成了县疾控中心大楼和新址建设并投入使用;各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稳中有降,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计划免疫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新增儿建证建卡率达到100%;七苗接种率达到98%;全县14处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其中12处达到省示范化接种门诊标准;实现并维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发展到5处,探索建立了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区域协作机制;实施卫生监督力量下沉,12处乡镇卫生监督所挂牌运转。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不断显现。一是县级疾控机构人员年龄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2009年12月县疾控中心现有工作人员中40岁以上的占到总人数60%以上,近几年招考调入的数名人员多数为非卫生专业人员。二是多年累积的债务负担沉重。县疾控中心搬迁和综合楼建设需要的600多万元资金中,县财政只以减免部份财政调控金的方式投入了部份资金,其他大部分资金是县疾控中心通过建设单位垫资和职工集资方式自筹的,再加上近几年进行实验室质量认证购置仪器设备,因而产生了大量债务。三是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收费服务项目不断减少,疾控机构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亟需建立健全经费补偿机制。
二、规划目标
1、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业务机构各司其职的工作体制机制。
2、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防治网络,增强乡镇卫生监督所的建设。
3、突出防治重点,力争全县重大疾病防治取得明显突破,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等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
4、业务工作指标:
(1)到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10年降低10%;
(2)麻疹、脊灰、百白破、卡介苗和乙肝、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率达到99%;
(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80%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持续推进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
1、构建科学、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建设层次清晰、机构健全、职责分明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职能明确、规模适度、精干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在人员、设备方面逐步充实乡镇防保站,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能力。
2、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反应敏捷、高效联运、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加强全县55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管理。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传染病流行规律,组建精干、高效的应急专家库和机动队。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健全疫情分析、调查、核实等制度。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准备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依法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继续抓好艾滋病、霍乱、结核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确保不发生暴发流行。认真做好救灾防病工作,加强预测预报,做好组织、物资、技术准备,立足于抗大灾、防大疫。
4、全面加强免疫规划管理,保持“七苗”接种率在99%以上。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继续巩固已取得的计划免疫工作成果,新生儿建卡建证率为100%,疫苗相关疾病发病率达到国家规定的发病率水平,确保无脊灰成果。力争到2015年全县14处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省示范接种门诊标准。
5、全面推进慢病防治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控制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危害。加强麻风病人跟踪管理,巩固麻风病基本消灭成果。到2015年,要形成科学的慢病综合防治机制。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普及率达到90%,健康行为知识及格率达到70%,35—39岁人群体育锻炼率达到35%,无烟家庭达到65%,高血压患病率<13%,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服药率80%,控制率35%,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麻风病发病率控制在0.01/10万以下。
6、做好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以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为重点,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抓好丝虫病、疟疾和肠道线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
(二)全面加强以职业卫生为重点的卫生监督管理
1、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办案条件,提高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执法工作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形成网络完善,队伍健全的卫生监管体系。增强乡镇卫生监督所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监督覆盖率。
2、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3、认真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检测率、从业人员健康查体率、“五病”调离率和卫生知识培训率。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切实加强集中式供水和涉水产品管理工作。按照《山东省学校、幼儿园卫生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标准》,开展学校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探索社会和群众普遍关注的学校集体食堂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模式。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监督覆盖率100%。开展尘肺病防治专项整治。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接害职工上岗前、离岗时健康监护检查率达100%,上岗后健康检查率达到90%。
(三)整合县域检验检测资源,不断提升卫生检验检测能力
依托宁阳县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挂靠县疾控中心),按照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引进先进卫生检验检测技术,增添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增加食品农药残留、工业企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和公共场所、居民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等检验检测项目,增强卫生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改善与提高,集中体现了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是投入少、见效大,惠及子孙后代的社会事业。要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把卫生防疫工作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制定并落实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救治和应对措施,降低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公共卫生安全。
(二)健全经费补偿机制。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树立大卫生观念,进一步完善疾控和卫生监督事业的公共财政政策,强化计划免疫、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投入绩效。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逐步增大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公共卫生事业投入、补偿长效机制,坚持投入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成本效益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提升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水平,是建设经济文化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必须把加快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优化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人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人才素质,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同时要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重点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分工明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精干高效,集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检验、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通过转变工作职能、调整内部结构、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措施,努力把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纳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促进高新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把握主动权,使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相关的企业所有权人、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有时存在矛盾与冲突。为了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 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 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 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经营管理, 并对企业发展做出决策。因此, 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的重要部分, 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作用。房地产公司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置于合法的经济前提之下。会计人员、会计机构作为会计监督的主体, 依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实施会计监督,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 在会计管理过程中, 把好“关口”, 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合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扎扎实实的会计监督工作, 包括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的监督。
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其前提是政府双重职能的分离, 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的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 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2 内部会计控制失效是产权制度缺陷的产物
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监督工作的起始点, 是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基础性工作。但目前在我国很多公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问题, 表现为: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概念模糊, 以致淡化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驱动, 在工作中造假,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合约”,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作为二要素在本质上处于同等地位。随着社会分工体系的日益发达, 社会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 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创造中将逐渐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 产权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物力资本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 人力资本所有者却未被明确授予这一权利, 人力资本没有得到相应的足够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 它必然要求从其他方面获得补偿。从这个意义上看, 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实际上构成对人力资本贡献的一种“报酬机制”, 不过是一种被扭曲了的实现形式。具体说来, 内部会计监督工作效果不佳的原因表现为三点:一是企业内部治理不善, 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有的缺乏相应的会计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 有的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但这些制度却形同虚设, 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因而导致会计信息混乱, 徇私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三是治理结构不合理。外部治理很不完善, 经理人市场缺乏, 内部治理中经理人员又具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 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指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建立多层次化的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体系
多层次的公司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体系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的、具有较严密监督控制特性的系统。通过明确有关人员、有关部门的权、责、利, 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控制之下, 使得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控制工作能够有制度上、程序上的保证, 避免出现内部会计监督控制的“真空控制”地带或“控制盲点”, 而使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流于形式、难收成效。一般说来, 人力资本产权视角下的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体制可分为三个层次。
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企业根据内部会计监督控制的要求实行纵向授权制, 通过股东大会给董事会授权, 通过董事会给总经理授权, 进而形成严格的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在体系严密, 领导责任明晰的基础上行使对会计监督控制的权力, 使得监控权落到实处, 监控效果明显。
财务总监具体行使内部会计监督控制的权利。财务总监是由企业所有者委派的, 是企业所有者利益的维护者, 并具体监督和指导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全过程。这一层次的企业会计内部监督控制是多层次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的重点, 它是所有者对经营者以及经营者内部进行会计监督控制的一个关键。
会计部门及会计人员的内部监督控制。即直接面向经营者及经营实体贯彻企业的财务和会计方面的监督控制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层次上行使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权利和责任的是企业会计人员, 作用方向是会计人员作用于企业的经理和各业务部门, 而监督和评价会计人员履行监督控制责任的却是上一层代表所有者利益的财务总监。
需辨析的是, 无论是公司还是企业, 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工作必须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规定和要求, 体现在:一是涉及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人员应当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不能混淆不清、指责交叉。对不相容的职务应当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二是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 应当明确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程序, 防止因个人拥有较大的权力而滥用职权, 以避免决策的混乱和失误;三是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财产清查的范围是对清查各单位所拥有的各项财产做出真实、全面的反映, 要有组织的进行, 使之程序化、制度化;四是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内部审计是由本部门设置的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对单位自身的资金运动进行审计和做出评价。对于内部审计, 应当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制定出办法和程序;五是明确会计责任主体, 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 是企业或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讨会计监督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维护我国会计法规的严肃性,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保障企业和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房地产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督控制为例做了阐述。
【关键词】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会计监督
前言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在资金流动方面都愈加突出,资金动态基本发展情况随之变得复杂化,在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使之遭遇到巨大挑战。会计监督属于企业会计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根本职能,同时还是企业经济得以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1.加强内部控制实践程序
内部控制即经济活动基本范畴之内,企业职能组织建立起来的能够互相限制、职责分工明确的一种制度[1]。而内部控制实践程序具体包括以下诸多方面。
2.1授予企业会计业务执行权力
会计控制机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要求授予企业各项会计权力,确保企业在执行经济业务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及有法可依。而具体授权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其中,一般授权涉及到企业发展内部经济时的各项标准,而特定授权涉及到各种发展条件和工作人员方面。因此内部控制机制中,对于必须完成的各项经济业务,应当明确规定其授权,而企业管理权力则严格把握在股东手里,由股东将各项权力授予董事会等职能部门,确保各部门及人员都能达到权利分明的标准。
2.2对企业职能部门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划分
为了实现对企业内部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监管及控制,确保各项会计工作都能够按照既定程序开展,必须对企业职能部门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从源头上控制舞弊行为、各类型差错的出现,确保企业经济业务得以顺利开展,最大限度提升会计资料、会计信息整体质量。对企业职能部门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的具体实践程序如下:首先,明确限定会计业务与经济业务经办工作者、审批工作者、记账工作中以及财务保管工作者的具体职责,达到“职权分明”、“程序规范”以及“责任明确”的基本标准,防止职责不清的情况下出现确权形式、互相推诿等问题[2]。其次,针对财务保管工作者、记账工作者、经办工作者以及审批工作者而言,必须采取职务分离机制。最后,记账工作者和具体经济业务、审批工作者、财务保管工作者、经办工作者之间需要互相制约,以免出现相互舞弊等情况。
2.3加强财产清查力度
基于企业资金而言,必须定期执行财产清查活动,通过盘点及核对各种物资、财产,明确结算款项、财产物资以及货币资金的具体数额,并与账面数额进行对比,从而确保企业财产能够实现账实相符等目标。财产清查活动本身体现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除了能够对会计信息体系、会计监督机制是否正常运行与使用进行有效检查之外,财产清查还能够加快资金的整体周转速率,有助于企业开展更多经营项目。
财产清查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以下诸多方面。第一,实地盘点方法。即以逐一清点的形式对各种物体进行盘查,或者是借由计量器具对物体实存数量进行清查。实地盘点方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现金及存货等都可以使用。第二,核对法。以书面资料的形式对两种及以上物品进行对照,用以验证其记录情况的真实可靠性。在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核对法。第三,查询法。以调查征询为主要形式,在取得各项有用资料之后,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校正与查询。查询法又可以细分成两种,分别是函询法及面询法[3]。其中,函询法即采取发函的形式咨询相关单位及个人其经济业务状况。函询法适用于清查各种往来账项。而面询法即以面谈的方式详细咨询相关人员。
3.强化会计监督实践程序
3.1完善与修正各项法律及法规
会计监督活动的有序开展,必须依靠各项法律法规作为其支撑,因此完善与修正各项法律及法规显得尤其关键。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出各项针对性法律及法规,确保会计监督实践活动的进行具有法律后盾。2013年11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之后,国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行了新的定位,并赋予了其特殊地位。在沿用原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上,出台了各项新型法律及法规,不但明确了会计制度日常监督的根本目的,会计人员行使其基本职能时也达到了“有法可依”的标准,且其监督行为也受到了法律保护。基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而言,完善与修正各项法律及法规还是企业朝着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目标前行的必要条件[4]。通过建立起会计监督机制,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全面化、多元化发展,是强化会计监督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
3.2将内部审计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内部审计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当以会计资料作为其主要审计对象,在审查与监督会计资料时,最为关键的环节即为查看会计资料是否完整及真实。基于内部控制各项原理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中应当明确各项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案,用以提升审计工作的程序化以及制度化。一般情况之下,会计核算操作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状态,在内控机制健全的条件下,如何有机结合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程序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重点关注的课题[5]。基于笔者的实践经验,必须加大力度审核与监督会计原始凭证,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原始凭证直接记录并反映企业经营业务中的各项证据,因此会计核算实践活动的起点即为获取原始凭证,从而确保各项会计数据都能达到完整性、合法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等要求。
内部审计实践活动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如果发现原始凭证缺乏合法性与真实性,应当禁止予以受理。如果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及表述事项之间并无任何矛盾,但是其经济业务实践程序缺乏合法性,则该原始凭证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会计人员严格监察各项原始凭证,通过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经济违法行为的出现。第二,如果发现原始凭证缺乏完整性及准确性,必须将其退回,并要求相关人员及部门进行补充与更正。如果原始凭证未能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表述,或者是在数字记录及文字记录等方面存在着差错,可视作其缺乏准确性。而如果原始凭证在填写数据、文字说明等方面脱离于会计制度具有要求,可视作其缺乏完整性。对于这类型原始凭证,必须予以退回并进行补充与更正,并非不予受理。
4.结束语
加强内部控制和强化会计监督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加快企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良性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关部门与机构授予企业会计业务执行权力、加强财产清查力度、对企业职能部门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完善与修正各项法律及法规以及将内部审计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翠翠.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会计监督问题研究——以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为例[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07(07):070-071.
[2]李超.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13):332-333.
[3]唐洋,王秋林,陈慧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6(06):107-111.
[4]张岩,刘玉宁,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经营业绩、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基于林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商业会计,2014,14(14):13-16.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规定》的通知
高检发[2009]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抗诉工作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规定》已经2009年7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报经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九年九月十一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抗诉工作
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规定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规范抗诉工作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内部职责分工和协作配合,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现对人民检察院抗诉工作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由不同业务部门负责承办作如下规定:
一、人民检察院负责抗诉工作的部门不承办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由反贪污贿赂部门、反渎职侵权部门、监所检察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负责承办。
二、人民检察院负责抗诉工作的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职务犯罪线索的,应当对案件线索逐件登记、审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移送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办理,并向举报中心通报。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当对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审查并依照规定立案侦查。
三、人民检察院负责抗诉工作的部门与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当各司其职,严格执行内部制约规定,确保依法公正地行使职权。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当在收到案件线索后一个月内将审查结果书面反馈移送线索的部门。移送线索的部门认为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未立案侦查的,应当报经分管检察长同意,建议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报请立案侦查,必要时,提请检察长决定。
四、人民检察院负责抗诉工作的部门与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当加强相互配合与协助。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对负责抗诉工作的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决定立案侦查或者不予立案的,应当在立案决定、不立案决定、侦查终结处理决定作出后十日内书面反馈移送线索的部门。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在办案工作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原判决、裁定错误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及时通报负责抗诉工作的部门。负责抗诉工作的部门应当在抗诉、提请抗诉、不抗诉决定作出后十日内书面反馈职务犯罪侦查部门。
【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程序】推荐阅读: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10-04
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汇报06-22
医院内部控制工作计划11-04
财政内部控制工作总结11-09
2024年公司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工作总结12-04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11-20
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情况11-27
滨州市建设局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办法07-08
内部监督机制10-03
内部控制小论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