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实训基地文化建设(通用8篇)
关于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
申请报告
旬阳县教育体育局:
旬阳县职教中心开办“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十余年,办学经验丰富,基础能力坚实,师资力量过硬。该专业现有3年制学历教育20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专兼职教师58人。建有6个专业实训室,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实训中心。2008年该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骨干专业。目前该专业建设已投入资金累计达430万元,符合教育部、财政部大力扶持和重点发展的专业对象。同时,该专业的办学规模,基础能力和专业品质也符合教育部、财政部的申请条件和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大做优该专业,实施品牌战略,求取更好的办学效益,助推旬阳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特申请《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现就申请所涉事项陈述如下:
一、旬阳县职教中心基本情况。
旬阳县职教中心是教育部命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政府命名的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8名,学历教育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21名,年短训5000人次。各类实验、实训室40多个,校内外
实训基地20个。
学校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培训实用技术骨干为目标,现已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夯实过程管理,学校办学效益显著提高。依托市场设置专业,育社会紧缺人才,走校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加大与高校间合作办学,提升办学层次。在专业建设方面,相继将汽车应用与维修、电子、数控、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打造为省级骨干专业。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第二专业学习优化教师结构,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6人,省级骨干教师33人,双师型教师58人。高度重视实训课教学,向管理要质量,实现让学生“课有所得”、“日有所获”的目标。近年来教师和学生参加中、省、市赛教和技能比武有100余人次获得一、二等奖,2010年4月在全省说课比赛中获得全省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1年学校各项工作更是锦上添花,在四月份的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14人获奖,其中参加汽车二级维护的学生被选拔代表陕西省参加国家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在四月份的全省教学设计比赛中,学校派出6位教师参赛,一举获得三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彰显了我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效益水平。
在县委县政府支持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投资1.25亿元的新校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一个园林式、书院式、数字化的新校园将于今年九月投入使用,它将为旬阳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目前,全校上下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做最后冲刺。
二、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可行性分析。
1、汽车应用与维修行业现状。
据交通部门统计,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业持续高速发展,2010年全国汽车年销售量高达1806万辆,民用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8000万辆,轿车正在加速进入家庭,从业人数年增长率达13%以上。
2、汽车应用与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汽车人才队伍已经不能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外资汽车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急需熟悉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人才,而民族汽车产业的崛起和壮大,也需要大量人才补给。而且汽车人才并不单纯指从事汽车制造业的人才,还包括与汽车制造相关的其它专业人才,尤其是汽车售后服务人才。
2010年全国汽车行业新增400万从业人员。大量从业人员需进行职业资格培训、新技术培训、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关键岗位资格培训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市场。在安康市,目前拥有汽车8万多辆,汽车修理厂500余户,汽车修理工2400余人,汽车营销和配件销售公司400余家,销售人员达1000多人。2009年,安康市汽车驾驶人员需求的增长率保持在12%,年需求人数在500名左右。在安康市,汽车维修与汽车驾驶还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在一定时期内,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人才仍将属于紧缺人才。
3、旬阳县生源状况。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国道、省道改造,西康高速公路建设和通村水泥路建设,交通运输业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服务行业。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旬阳县每年有初中毕业生7000余人,能升入普通高中的有3000多人,升省市中专学校就读的约1000人,需升职教中心就读的至少有2000人。加之,旬阳县每年约有15万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培训,开办汽车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4、旬阳县职教中心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办学情况。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是旬阳县职教中心开发建设的重点专业,2000年开始筹建,2001年开始招生。先后于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江苏如皋职教中心、旬阳县奔驰修理厂、万达修理厂、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厂、深圳(西安)BYD汽车制造厂、安徽奇瑞汽车制造厂等学校、汽车生产与维修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8%。目前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拥有600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建有汽车底盘、汽车电气、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汽车检测、维修等综合实训室6个。实训中心先后配置了驾驶教练车辆、发动机、汽车底盘以及四轮定位等汽车实训和检测设备设施总值达430万元。有专业课教师58人,其中有教练资质20人。现有3年制学历教育20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2008年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
近几年,学校加大专业技能训练,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毕业生实行双证制,毕业生部分在安康市就业,大多数在上海、江苏、西安、湖北等地就业,就业率达98%以上。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汽车驾驶、汽车营销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脱颖而出,成为汽车应用与维修行业中的佼佼者。
(二)、必要性分析。
1、建设省级示范名优专业的需要。
目前,旬阳县职教中心正在积极努力将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建成省内一流的名优专业,做好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将使旬阳县职业教育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旬阳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2007年全部外出务工人员
10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20000人次,劳务总收入达6亿元。按照《旬阳县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旬政字[2003]80号)文件精神和《旬阳县 “人人技能工程”实施方案》,旬阳县职教中心担负着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培训能力,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按照这一要求,到2012年,旬阳县职教中心办学规模将达到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到4500人。根据目前现状,必须进行项目建设,为职业教育大发展创造必备的硬件条件,否则,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学生不断增加,现在学校有汽车应用与维修班级20个,在校学生1200余人,现有实训室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加之企业对人才需求层次提高,为此,抓好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效益分析。
1、该项目建成后新增实训室9个,可新增实训工位300个,可以解决学校在校生实习实训的教学需要,同时把年短
训技能型人才能力提高到1000人以上,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保证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为解决社会发展需求做出贡献。
2、汽车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面向社会开放,为安康市的职业学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提供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平台。
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该专业年培训能力可达1000人以上。
通过以上各项分析论证,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基地建设既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提高职教中心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汽车应用与维修方面人才的需求,是一项效益明显、影响深远、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学校校长吴自成同志全面负责项目的招标、安装、调试等建设工作。
(二)上下联动,规范管理。项目立项后,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资本金制”、“合同制”四项制度,向项目审批单位申报项目建设采购方案、招投标和施工方案。
(三)加强监管和服务。请县计划、财政、教育等部门主动跟踪服务,融管理于服务之中,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四)落实配套资金,狠抓资金管理。职教中心确定专人专门负责资金管理,同时,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分别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和“配套自筹资金专户”,确保建设资金有序运作,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建立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是满足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 也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保障。实训基地是配合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而设置的, 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锻炼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场所, 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硬条件, 也是实现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物质基础。通过实训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实训中学习、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 没有实训基地或是没有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空中楼阁。
只有建设实训基地, 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巩固办学成果。
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根据当前汽修行业对汽修人才的需要, 高职汽修实训基地在建设理念上应实现“三结合”, 即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思学做创、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大力创建示范性实训基地, 实现办学和生产相辅相成, 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
(一) 设计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优化实践性教学内容, 并编写操作性较强的实训指导书。优化实践性教学内容是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保证, 我们先期需要进行大量走访、调研工作, 邀请业内人员开座谈会, 针对行业和市场进行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改革, 突出需求, 突出重点, 增加为企业所认可的教学内容的比重, 以此为切入点,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使汽修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我们要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操作性较强、项目化的实训指导书。
2.实训课程内容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构建。
把实训课程设为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 帮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产品为载体, 设计实训课堂教学活动, 使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为学生获得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 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物品、一个故障或一项服务。
3.实用化的实训课程情境创设。
实训课程以建构主义、情景理论为基础, 强调在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练就职业能力。为此, 我们要结合实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包括与工作实际情景相一致、与生产一线相匹配的“硬环境”和从思维与教学的角度构建的“软环境”。
“硬环境”讲求实用、实效, 划分为三个区:教学演示区、操作练习区、查询讨论区。教学演示区设有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工作台;操作练习区, 全部采用实物、实景, 操作、训练设备与实际岗位需求对接; 资料查询区备有各车型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及电脑网络设施。
“软环境”强调职业氛围的营造 , 使每一处设施、文字、图片都成为有特定意义的载体, 激活环境的教育启迪功能。学生在实训中有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的感觉和体验, 接受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的熏陶, 促进学生自我感性地成长。
(二) 开发实训基地的条件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汽修企业工厂多种实习基地。
我校目前在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已建成汽车项目化教室, 这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但设施还未能达到高职教改的水平, 在实训基地的器材和设备的购置中要紧跟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规律, 满足教改的需要。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布置要便于教学的开展, 要尽量与企业的真实环境相同, 使学生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另外, 我校现配备仿真模拟教学设备, 这有助于汽车高新技术的理论教学, 促使学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不仅要在校内实训练习, 还要在学期中间进入汽修厂或4S店顶岗实习, 使在校内学得的阶段性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应用和巩固, 这符合技能学习巩固规律。校内成绩考核与汽修企业实习过程考核相结合, 能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有效利用。
2.专兼结合的实训队伍建设。
为建设实训课程急需的教师队伍, 采用专兼结合、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是发挥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的作用, 每学期开学前就把将要开设的实训课程所需的校外指导教师数量、拟指导项目、时间要求等与企业磋商预定, 并把能工巧匠的示范操作摄录成音像资料, 便于学生观看临摹, 使兼职教师逐渐成为实训课程的主讲教师。二是制定专职教师培养规划和激励机制, 积极引导教师通过下厂锻炼、拜师学艺、技能考级等各种途径实现技能达标, 逐步形成专兼结合、质优量足的实训教师队伍:其中专业教师5人, 其中高级技师2人, 中级维修工3人。
3.立体化的实训教材建设。
组成由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的教材开发建设项目组, 进行立体化教材开发与建设。其一, 编制与理论教材配套、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实训教材。其二, 开发电子网络教材, 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形成符合信息传播媒体, 由平面变立体, 由静态变动态, 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演示汽车的内部构造、运动原理、拆装步骤、操作要领。其三, 设计仿真与虚拟试验, 可模拟再现实训情景过程, 使实训教学突破空间、时间、条件的限制, 学生可在电脑上拆装汽车、宿舍里排除故障, 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实物教具和实验材料, 而且为学生营造了探索性学习环境, 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4.建设多功能区域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以方便开展现场一体化实习实训课题教学为目标, 摒弃“在黑板上修汽车”的传统教学形式。根据汽修职业岗位中工作任务的技能要求、维修流程, 调整设置实训室, 强化工作过程项目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过程项目设置实训项目;根据技能要求购置设备。汽修实训室按照工作过程化具体安排工位, 以汽车4S维修站的维修保养车间为参考, 结合教学情况, 尽量贴近维修生产一线布置。
四、结语
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汽修行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理论基础, 而且有实际操作能力, 这就对高职汽修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着手硬件和场地, 而且要在先进的实践理念指导下综合有效地运行设备, 最终建设成生产性汽修实训基地, 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摘要: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给汽车维修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汽车维修业要获得发展, 就必须在人才、设备等多方面全面升级。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拿”来就能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企业的升级提供专门人才。学校必须根据市场需要, 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研究, 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 培养出贴近社会和企业要求的动手能力强和适应各岗位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汽修,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安南.浅谈辽宁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02) :5-6.
[2]杜世禄.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7、8) .
关键词:汽修专业;校内外实训;调查;研究
我国当代社会发展飞速,汽车的数量逐渐增多,随着汽车行业销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也已经不满足与当下,在中职教育中汽修专业是当前就业率较高的行业之一。而当前的汽车维修教育体系还存在这着重讲解理论进行书面分析,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轨,这就大大的减低了教学质量。
一、汽修专业教学现状
汽修专业教育当前的课程设置还在受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影响,忽略了汽修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就业技术。比如在汽修岗位上需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汽车维护、维修技能。现有的汽车维修教育课程,大多数还在实施理论与书面分析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学生只能了解书面知识,对于实践的理解是少之又少,这对于汽修专业来说是最大的弊端,间接的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可由于现代汽修专业教学条件有限,造成实践学习环节严重不足,这就造成汽修专业在实践方面与理论方面都达不到实际的学习要求。课程学习进度和实际操作之间的间具有很大的差距,这不符合教育规律,体现不出以就业为主的中职教学目的。现在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将完整的实践内容列入主要课程,只是在完成主要的学科理论以后才进行短时间的实习操作,这种将复杂的课程内容放在前面,而简单易懂的课程安排在后面,这根本不符合培养人才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只有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学习的知识。先难后易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基本操作技能不过关,理论与生产实际脱钩的现象。
二、汽修专业实训目的
我国目前对中职教育政策十分关注,这就给予中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很达的空间。在我国教育的大力支持下,中职院校的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汽修专业的实训教育也备受关注。汽车维修专业,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应用,以及专业的汽车维护知识,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的特性。而实训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中职汽修专业的技术,稳固学生的技术知识应用。实训基地教学不仅限于硬件跟场地,应当是理念主导下的物质综合,只有具备专业优质的教学体系,和根据课程进度要求来进行实训,这才可能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需要重视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关联,使学习课堂与实习地点保持一体化,需要充分的利用现代资源,立体仿真软件教学,立体虚拟实训与车间。对所学专业的工作任务的技能和工艺的不同进行实训教学。这即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所学专业的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术。
三、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用处
实训基地可以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实训,校内实训是针对汽修专业的实训教育,利用科技资源,进行高科技的教学方式。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改革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教育课程的改革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前提,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达成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目标。要对专业培养课程进行广泛调研、对职位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配套的实训基地。这样的实训基地建设可以进行培训人才、师资培训、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实践、师生教学创新等。这样的教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就业技术能力、学习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学课程活学活用。通过实训教学,所学专业的学生不但可以提高理论知识更可以巩固实践技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校外实践实训顾名思义是通过一些途径,与汽车产业公司和汽车产业相关联的企业进行沟通,让学生可以进行社会性质的校外实训实践教学,汽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部分,这样实训教育可以让学生跟所学职业技术进行实践操作提升技术应用、巩固伦理知识、训练职业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校外实训基地除了可以作为对汽修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也可以对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指导移位,进行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前指导等多功能的实训教育场所。这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技术操作的不足,为中职教育提供真实专业的的实训场景,提高学生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缩短了学生在就业时的适应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学校教学体系的改革,提高了整体办学实力,对社会输送更专业的汽修技术人才。
总结:
随着我国对汽车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汽修专业人才也开始略显匮乏,汽修人才必须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技术,才可以在汽修职业中站稳脚跟。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还存在这先难后易的教育体系,大部分的教育过程还只是针对与理论教育,实践操作只是在教育基本完成后进行时间较短的实习,这对重视技术的汽修职业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通过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职教育学校开始实施校内外的综合实训教育,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保证汽修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平衡,弥补校内教育实践技术操作的不足,为学生加强社会实践经验与技术,提高汽修人才的知识水平,确保汽修人才对社会的输送。
参考文献:
[1] 兰清鑫,刘海燕.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民营科技,2016,(1):249.
[2] 李显贵.中职教育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0,26(9):187-188..
(2010年—2015年)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实现学生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建设职教大省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资源共享、辐射周边、自主发展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设原则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要发挥导向作用,要考虑把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完善学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通过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按照与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要求,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做到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相结合。
(二)共享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辐射周边,充分体现开放性及社会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训练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堂、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
(三)效益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模和市场对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状况相匹配,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创新管理理念,注重开辟新思路、实行新机制、采用新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的投资效益,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道路。
(四)持续性原则
实训基地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特别是重点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1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企业化服务管理,形成管理、运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实体,确保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动态发展原则
结合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运行规范、效益良好、示范作用显著、发展前景广阔的实训基地重点发展,支持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重点建设专业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发展为区域性基地。积极创建、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基地,适时淘汰不适合市场需求、共享和辐射作用不显著、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地,实现实训基地的动态发展。
三、建设目标
(一)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建设
结合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目标,学校计划投资560万元,重点建设资源共享、辐射周边、自主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两个校内实训基地;新建机械基础实验室、数控维修实训室、电子测量实训室、电气自动化实训室、气压与液压实训室。补充完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为: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周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三)增强基地社会服务功能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努力提高实训基地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2010—2015年,根据地域经济发展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实训基地资源优势,计划每年培养预备技能人才600名以上;五年内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服务20期(次),重点包括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基础技术、总培训人(次)达到5000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再增加10个鉴定工种,获证书比例达到98%以上,从而使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四、运行机制
1、管理机构
在学校“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管理人员应由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法规、条例,建立既符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学又适应对外生产经营服务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以行业企业管理为主,校企共建的办法进行管理。
2、培训模式
实训基地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全面开展学生实训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训基地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优势,承担社会各种技术(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
3、师资队伍
为使实训基地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重点突出“双师”素质结构。增加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基地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一支实践技能教学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4、产学结合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学生生产(顶岗)实训(实习)等产学结合活动,使学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同时,企业也充分参与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5、市场化运作
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实行“双轨制”,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除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运行外,还应按照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运行。以基地建设项目开发和服务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通过对外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实训基地人、财、物充分结合和有效利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与辐射功能。
6、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建设要认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开放式建设的道路。要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和产权归属,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兄弟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和促进与地方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实训基地师资、设备场地、材料、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技术成果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进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7、考核评估
实训基地实行检查、评估制度。在校长直接领导下,由相关行业人士和学校相关部门组成小组,对基地的管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各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估,并对在基地建设等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配合;要加强对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宣传,争取广大师生对基地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达到统一思想,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保证建设的目的。
(二)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对基地实行校、处两级管理体制。学小组织小领导、行业企业专家、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结合合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调研,统筹规划,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学校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分实施方案,并对基地的规划、建设、运行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相关专业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保证规划的实施。
(三)制度保障
制定校、处两级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职责范围,根据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分工,追究失职责任。通过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运行管理,使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资金保障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2014年6月
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为了落实实训基地建设任务,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结合国家示范学校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含生产性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2013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建筑面积近1500㎡、拥有12个实训室集实训、培训、考级、生产(部分能力)于一体的机械类综合实训基地已经建成,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基地的硬件软件建设跃升到一个新高度,被评为“市级品牌实训基地”,成为天津市中职学校基地建设的样板。
通过专业基地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该专业招生势头强劲,每年可招新生300多名学生,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 98%,稳定率为80%,对口率超过92.5%,毕业生“德才”兼备,深受企业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些情况表明,专业以基地建设为载体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的充分认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完成情况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在完善现有实训基地资源的整合的基础上,加大新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升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将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天津市中职同类专业设施设备先进,特色鲜明,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并起到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
2、具体目标:
2012年完成1个多媒体教室建设。购置数控铣床2台,埋弧自动焊机2台,钨极氩弧焊机2台,建立机加工产品检测室。2013年完成钳工实训室的更新改造工作,完成焊工实训室设备更新工作。建成数字化PLM体验中心,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4年完成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3、基地建设资金的落实:
利用国家直接投资64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2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4万元,共计90万元。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完成情况
1、我校原有实训基地和实训室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
(一)位置: 实训楼一楼,占地36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6136车床22台,300mm砂轮机16台,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磨刀、车球、车阶台轴、钻头刃磨、钻孔、车孔、车内外螺纹等基本功训练。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
(二)位置:北平房,占地48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6140车床20台,300mm砂轮机10台,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套类零件、螺纹及配套类零件等的训练。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
(三)位置:北平房,占地50平方米 拥有设备:C616车床6台,实现功能:用于学生熟悉企业中存在的老旧设备的使用。名称:数控实训基地
位置: 实训楼一楼,占地24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K6140数控车床18台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车阶台轴、车孔、车圆锥面、车圆弧面、车内外螺纹等基本功训练。
名称:钳工实训基地 位置: 西厢房,占地150平方米 拥有设备:台钻20台,台钳40台,等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练习工具钳工基本技能。名称:焊工实训基地
位置: 西厢房,占地220平方米
拥有设备:电焊机、二氧化碳保护焊机、氩弧焊机、气割气焊设备等共计60台,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练习焊工各种技能。名称:绘图室
位置: 实训楼一楼,占地160平方米
拥有设备:课桌椅60套、绘图工具60套、计算机60套,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练习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
2、示范校建设工作开始后,又新建成 名称:模拟仿真教室
拥有设备:安装有数控模拟仿真软件的计算机21台
实现功能:此实训室的计算机安装有数控仿真软件,此软件可以模拟多种数控机床的编程、对刀、加工等各种操作,学生在此实训室可以通过使用数控仿真软件预习数控机床操作技术,完成多种数控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名称:数控铣线切割实训室 位置:北平房,占地100平方米
拥有设备:普通立式铣床1台,VMC650数控铣床2台,线切割2台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钻孔、、铣平面、铣阶台、铣沟槽、铣轮廓、铣圆弧、铣螺旋和线切割加工等基本功训练。
名称:数字化PLM体验中心
拥有设备:安装有相关软件的计算机19台,投影仪1套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CAXA电子图版、CAXA实体设计、CAXA数控车、CAXA制造工程师等CAD、CAM类软件的学习和训练。
名称:测量室
拥有仪器仪表:一般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深度尺、带表量具、数显量具、平台、偏摆仪、表面粗糙仪、硬度仪等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深入掌握一般量具的用法,了解企业中存在的特殊或新型量具的使用方法。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生产能力,实现与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对接,与生产过程对接,在建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研、考察和论证后,我校与天津众力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校内第一个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技能后将进入该实训基地参加生产性实训,在此学生将直接地参加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校时就掌握生产流程和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在校内完成学生到工人的先行转变,实现学校到工厂的真正“无缝”对接。
二、建设成果 1.确立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
本专业开办初期,处于生存的需要,着力规模发展,注重“外观”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在黑板上耕田”成为许多专业的教学现状,而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给学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提出并明确了“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发展方向,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使实践(实训)性教学成为主体,使学生能学、爱学、好学。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该专业把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一个系统来建设,将实训室与教室、仿真装置与实际装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建立基础技能实训平台、专项技能实训平台和具有真实工厂氛围的综合技能平台,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的环境。
2.探索了管理机制改革
为了整合现有实训基地资源,加大对现有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功能和优势,以便提升实训基地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完整的从实训到生产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链。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一套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其建设思路是通过建设科学的、全方位的、现代化的、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以专业主任为核心的基地管理工作小组,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实训基地考核评估工作,为该专业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该专业提出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安全、高效、实用的管理,基本机制如下:
(1)实训基地准入制。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学习,严格执行有关制度,首先要学习有关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经过考试合格,方能进入教学场所,实训过程中如果有违纪现象,必须经过强化学习和考试,才能重新进入实训场所。
(2)实训室和生产线负责人或者经理负责制。每个实训室由1名专业教师担任管理者和实训教师,负责该实训室的使用、设备维护检修报损、清洁等日常管理。生产线由经理(校方委派专职人员或者聘请的企业人员)负责实训和生产管理、场室6S管理、设备维护与使用、耗材采购与使用,每个教学班级由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训员(培训师)共同负责教学,主讲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员负责规范管理和指导学生操作。
(3)全员参与实训管理制。实训基地按学期/学年由专业主任召集各实训室负责人对实训教学目标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实训过程和结果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和实训室负责人完成相应的实训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训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实训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3.落实了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基地建设,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综合实训室建设和引进生产线为依托,结合行业、专业特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通过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做”三者的统一。
三、建设特色
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模拟企业工作状态,创设真实职业环境,引企入校。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岗位生产能力为目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面向专业岗位。学校和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以自己投资建设为主,企业参与技术和生产指导服务,建设一条SMT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一条THT波峰焊接生产线,将“企业生产线”搬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教学任务,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企业派人到课堂和生产线上授课,从一开始的企业文化教育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学生轮流在流水线各个不同的岗位实训,成为“校中厂”。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年初根据岗位职责和学校总体目标任务,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末通过述职汇报、实绩考评、群众评议和领导评价等形式,进行科级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二是实行督导考核制。每学期按教师工作考核标准,对每个教师进行百分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分配、晋升职称、评先选优相结合。
(二)实验、实习、实训管理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发挥了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产品研发的功能。
(1)管理体制 我校实验室主要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由计算机教研室管理,教务科有一位副主任主抓实践教学,有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管理,学校聘任企业人员参与实习管理工作。
(2)管理规范 有健全的实践教学和实训管理制度。有要求、规则、须知守则和考勤等制度,有各项实训实验的记录、报告,以及备品管理的卡、账、薄等。实验室实行实验员管理责任制,实训基地实行教学委员会指导下的车间主任管理责任制。同时聘任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任指导教师,配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实践教学严格按计划执行,按制度进行,授课教师认真做好学期实验和实训计划,主管科长和实验员根据教师提出的计划认真做好实验和实训的各项准备。
(三) 教师实践
学校定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进行1-3个月的能力培训,同时加强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培训。教师已经全都通过了CEAC认证,85%的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积极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政府重视和投入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伊春市委市政府、省森工总局教育局,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每年召开一次职教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职教工作,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省政府每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职教投入;市委市政府专门组成由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带队的调研组,来我校进行调研,并积极支持以我校为龙头组建市职教集团,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社会支持、资金投入、校企联合、学生就业、扶贫助学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省为我校投入基地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市政府拿出地方教育附加费的20%重点用于我校建设,近三年我校共获得专项资金1000万元。
四、申报基地的基本情况
当前国家“天保”工程和林区的资源转型战略措施实施后,东北林区已将木材精深加工业作为林区支柱型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市林权制度的改革,职工家庭林场的普遍建立,对林木的综合利用精度深度加大了,这方面的人才的短缺就更加突出。不说我省,仅以我市为例,全市现有家具及木制加工企业500户,从业人员10000余人,全省共有1300户,从业人员2900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员学历偏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急需培训,同时每年企业对家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达2000人。学校近年来实行“定单式”培养,与光明家具集团、大连雨生集团等大型家具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标准,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培养了大量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劳动者。目前仅光明一厂就有我校毕业生127人。
1、专业设置情况
(1) 招生培训 我校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木材科学利用、精深加工、变废为宝、增加林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木材的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新兴木制品企业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组建了木制工艺品制作专业。经省教育厅职成处评估批准,19当年招生47人,又批准增开了工艺美术与装潢专业,19两个专业招生91人,两个专业招生87人,两个专业招生86人,招生85人,招生123人。五年累计培养毕业生519人,该专业的学员绝大多数被光明集团、侨艺木业、美溪工美厂录用,部分毕业生已经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了企业的骨干。
从开始,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部分企业订单,我校在原有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木工机械和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四个专业招生170人,20招生172人,20招生178人,在校累计专业人数520人。
(2) 实训基地 年建校内800平方米实训工厂一个,购进木工机械和木制工艺品加工机械40台套,学生产品展示室一个。年我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省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家具生产厂和木制工艺品实训厂。我校建有校外大型实训基地两个(光明集团和侨艺公司):光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家具木制品生产企业。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研发队伍、市场开拓能力。与我校相距500米,地缘关系紧密。光明集团的部分高管有4人、中层管理人员有26名是我校的学生,人缘关系密切,为联办学校奠定了基础;侨艺公司是我省较大的专业木制工艺品生产企业,经济实力和科研生产力量强大,多年来始终是我校的实训基地。
(3)职业技能鉴定 我校设有家具设计与制作行业的技能鉴定站,林业行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鉴定站,可以开展对学生和生产一线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学校还是国家信息产业局批准的国家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资格考试考点,CEAC认证考点考试单位,并负责伊春地区考点CEAC认证考试技术支持工作。
一、不断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实训中心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组织教学, 对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效果显著。
(一) 外引内培,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训中心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要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术。按照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 实训中心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 从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另一方面积极选聘本校优秀教师到省内、外学校进修或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际操作学习, 以此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时实训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 积极鼓励全体教师参加省、市技能大赛, 大力促进教师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外引内培, 实训中心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从而有效地满足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 强化技能训练, 彰显高职教学特色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组建实训教学体系是实训中心教学工作的特色。实训中心组织骨干教师按照相关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应会要求制订实训教学大纲, 按照相关专业中级工的应知、应会要求安排实训项目、制订教学计划,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组织实训教学, 同时根据上级有关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和本地企业发展特色编订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 保证学生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在教学方法上, 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 “讲、练、做”相结合, 把教室搬到实训场地, 教室是实训车间, 实训车间也是教室, 教师一边教, 一边操作, 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专业实训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突出学生的技能特色,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技之长, 为就业铺平道路。
二、搭建了产学结合的平台
全国职教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机制, 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实训中心实施校企合作, 互惠互利谋共赢, 形成新的教育模式和专业特色。
学院实训中心树立依靠行业企业办学的指导思想, 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洽谈合作办学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式。结合实践教学, 组织师生团队, 承接外协加工服务, 积极承担校内建设项目;与企业合作, 探索订单培养新途径;承担企业在职职工及后备职工培训、培养任务;引企入校, 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半工半读。
(一) 承接外协加工, 承担校内建设项目
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是学院实习实训工作的努力方向。近年来, 学院一直进行对外加工的尝试性运作, 数控基地、机械加工基地、焊接基地已经完成六次成批量的加工任务, 并与有关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9年这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年共生产法兰4000件、螺栓6000多件、汽车美容维修20余辆。除完成外协加工任务外, 组织师生团队, 积极承担校内建设项目, 为学院创造了经济效益达10万元以上。
(二) 校企合作办学, 实施订单培养
2007年9月学院与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签订了用人协议, 企业从学院高职2005级机电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挑选64名学生, 按照企业的要求在实训中心进行订单培训, 分别为数控、电工、装配钳工三个工种的强化训练, 时间为十三周。根据学院《关于高职毕业生实行订单培训的方案》, 结合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的有关要求, 各基地与企业共同制订了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岗位的要求, 培训过程侧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一举措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扮演了企业员工的角色, 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
目前, 学院已与青岛现代造船厂、海信科龙空调有限公司、庞巴迪铁路设备有限公司、海信电器公司、瓦锡兰船用柴油机公司、武船重工等33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三、开展社会服务, 承办各种培训
近两年, 实训基地先后承办了山东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暑期工科骨干教师培训班、灵山卫及六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焊接培训班、灵山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电工培训班, 显示了学院雄厚的培训能力。在成功承办了2007年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基础上, 学院与省劳动技能鉴定中心联系, 对前来培训的4200多人进行了劳动技能鉴定, 为合格者颁发了技能证书。各种带有服务性质的培训, 提高了黄海职业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实训中心的社会效益显现。
黄海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 在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不断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现场会在青岛胶南市召开,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作为主要的现场观摩点, 获得各级政府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民办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在用地、资金等方面急需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推动和支持, 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行业和企业的技能人才岗位标准、人才体系标准尚未建立导致院校建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体系缺少依据, 等等。但我们相信, 只要民办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坚持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 通过政府、学校与企业的不断努力, 这些问题将会逐渐得以解决, 民办高职教育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Z].2006-11-16.
[2]马庆发, 唐林伟.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关于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 (鲁发[2009]7号) [z].2009-04-24.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67-01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使其具备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实现实训教学是必要前提。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的内涵核心,并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实训教学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就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1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结合之路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有长远发展眼光,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投入,按科学发展观,依据学校所设专业,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走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建立模块式实训平台,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推动一个模块一个实体,使实训基地按社会实体化运行。实训基地既成为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职业岗位技能的场所,又成为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前沿技术,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调研、科研的阵地,还可以根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担负起职业教育、职业培、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的职能,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
2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力求校企双赢互惠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一种补充它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不足、专业设置不全以及指导教师短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行业及社会的需求,选择与专业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办学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优势互补、双赢互惠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根据实训环节教学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遵守,以保证教学实训环节顺利的进行。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可以加强校企联系,了解行业生产发展信息,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利用高职院校科研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盘活教育资源,搞好增收创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各院校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省资金的有效措施,是构建节约社会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固有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资源得到互享。
3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培养人才质量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关键。要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生产管理知识面广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单位,了解教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行业生产和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教学带来行业生产的发展动向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信息,还可以带来行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信息,对本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考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加强实训教学软件建设,严格实训考核程序
实训基地建好了,硬件齐备了,要想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为其安装丰富实用的软件—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实训基地要根据专业需要建立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训教学文件和相应的质量管理、评价规范与考核体系。指导教师实习前要安排好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要严格实训教学的考核确保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先、课时津贴发放依据,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学生实训成绩评定办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考核,实训结束时,各实训基地要成立实训考核小组,负责评定学生实训成绩。考核人员应严格公正,认真履行责任。凡被评为实训成绩不及格者,一定要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搞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发展的形式,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具有活力,实训教学质量才能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汽修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2-02
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05-30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任务06-03
企业实训基地建设论文09-27
会计实训基地建设解读11-24
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09-07
汽修实训安全责任书06-20
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09-30
实训基地验收申请报告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