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牧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禁牧(精选7篇)

禁牧 篇1

1、加大禁牧宣传,强化禁牧制度,创新禁牧管理

2、舍饲养羊,种草喂羊,档案记羊,制度管羊

3、禁止在森牧林地草地内放牧

4、各负其责,做好舍饲禁牧

5、加强森林巡护,制止林地内放牧行为

6、舍饲禁牧,人人有责

7、坚决打胜舍饲禁牧攻坚战

8、实行舍饲禁牧,巩固绿化成果

9、严厉处罚破坏舍饲禁牧行为

10、加大禁牧舍饲力度,切实改善生态建设

11、恢复草原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12、落实禁牧措施,保护生态建设

13、实施全面禁牧,倡导舍饲养殖

14、反对散养破坏植被,坚持圈养改善生态

15、加大林草植被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破坏生态行为

16、造林光荣,毁林可耻

17、创建绿色屏障,构建生态家园 18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19禁牧圈养,保护环境,少说多做。

20禁牧圈养,绿化祖国

21禁牧圈养,防尘防沙

22禁牧工作,人人有责

23禁牧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24禁牧不是口号,而在于行动

25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26不要让绿色从身边消失

27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

28关心禁牧 从现在做起 支持禁牧 从我做起

29少放一次羊,世界上就多一片绿色

30关爱后代,从禁牧开始

31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社会

32让进入家庭,让创收变成现实

33积攒绿色,储蓄生命。

34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5统筹规划,依法封禁

36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科学封禁

37禁牧圈养,恢复生态,保护农民利益

38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禁牧 篇2

1 华池县封山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 偷牧现象屡禁不止

华池县自2002年在全县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以来, 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了山区草场生态恢复,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恶劣的沙尘天气状况。但禁牧政策的实施对当地农民来说, 无疑是一种关系生计大事的外来干预, 牧民由野外自由放牧变为圈养饲舍, 彻底打乱了农民的传统养殖方式。“圈养是目前的替代方式, 这种方式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 但乡、镇、村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状况存在着差异, 因此对政策的反应自然会有所不同”。禁牧当年, 由于实行圈养, 而家里缺少饲料, 全乡出现不少卖羊的情况, 羊只总数骤然下降。很多由于资金、劳动力和耕地状况等因素无法转向圈养的农民, 经常冒着被罚款的危险违规放牧, 出现“白天入舍晚上放, 中午入舍早晚放, 紧时入舍松时放, 小群入舍大群放, 近处入舍远处放, 昼伏夜出”的情况, 使政策宣传中“山变青, 人变富”的目标变成了“明处青, 背处荒;远处青, 近地荒;夏季青, 冬季荒;整体青, 局部荒。人变富是羊多则富, 羊少则穷;胆大者富, 胆小者穷;勤者富, 惰者穷”!就这样, 农民和政府、林场等执法部门展开了“抢草”的游击战。

1.2 农民经济收入减少, 社会问题凸显

华池县是传统的半农半牧区, 气候恶劣, 地形以山地为主, 农作物品种单一且产量低下, 农民辛苦一年的收获仅够全家的口粮, 加之连年少雨, 使农民很少有可供出售的粮食进行交换以补贴家用。而世代相传的牧业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之外并构成其经济收入的两大来源, 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长期以来, 农业为他们生产粮食, 而牧业则为他们提供可以灵活支付的购买力, 是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生命线和晴雨表, 在农民的年收入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封山禁牧政策的全面实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从实施的实际状况来看, 由于该政策的整体推进, 造成了许多“大群变小群, 小群变没有”的现象, 不少因资金短缺无法实现圈养的农民要么卖掉部分羊只, 要么卖掉全部。这使得全县近年来羊只数量不断减少, 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被斩断了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农民不得不加入了周期性流动于家乡与城市的农民工大军中, 造成农村土地因贫瘠无收益而荒废的景象。常住人口以老人和儿童为主, “老无所养, 少无所教”成为普遍的现象。留守人群尤其是留守儿童与少年因家庭教育缺位和贫困导致心理发展趋于失范, 人生观、价值观畸形发展甚至扭曲, 许多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1.3 封山禁牧成为影响基层干群关系的焦点

面对愈演愈烈的偷牧现象, 政府采取了种种处罚措施, 如林业局规定, 对于违犯“八条禁令”, 执意出山放牧, 肆意破坏林草植被的, 除按出山放牧的羊只 (牲畜) 数量从严从重进行经济处罚外, 对于所损坏的林草植被, 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39~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17~20条之规定, 据实加倍赔偿;对构成犯罪的, 均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县公安、司法等部门积极配合林业、水保等部门, 加大对毁坏森林、草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县林业派出所、封山禁牧稽查大队要把依法封山禁牧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日常工作, 加大执法力度, 跟踪检查, 坚决做到一次性封死禁绝, 不留死角, 实现“八个严禁”, 但是偷牧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深得民心, 对照之下, 农民对发现偷牧就严重处罚的措施尤其是对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的少数干部违规执法现象深为不满, 在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游击战”中, 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暴力对抗林业执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引发多起人身伤害事件, 封山禁牧成为影响基层干群和谐的一大焦点。

2 华池县封山禁牧政策事实问题的成因

2.1 封山禁牧政策由于受当地地理环境的限制, 实施本身难度大

华池县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 属子午岭边缘区, 耕地面积5.72万hm2, 全县黄土梁峁多, 沟壑纵横, 有些村庄四面被高山所环抱, 气候干燥寒冷, 年降水量低于400mm, 无霜期约120天左右, 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历来都是半农半牧区。在目前的产业结构条件下, 畜牧业是农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禁牧后要求实行圈养, 而圈养 (舍饲) 要求以种草养畜为基础, 加之连年干旱, 农民的收入没有保证, 这种情况下, 仅有的水浇地必然以种植粮食为主, 且多数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已经成为习惯, 让农民转向种植风险无法预期的饲料作物难度较大。

2.2 前期准备不充分

2.2.1 忽视了农牧民思想认识和观念转变的问题, 宣传不到位。

由于封山禁牧改变了农民的生产习惯, 对于世代以野外放牧为主, 习惯于放牧散养的普通农民来说, 他们对柴草有很强的依赖性, 对有草不能放, 有羊不能放, 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舍饲养畜的做法, 思想上难以接受, 很多养殖户对封山禁牧很不理解, 甚至有抵触情绪。此外, 政府和有关禁牧单位没有广泛的宣传政府的禁牧精神和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的重大意义, 也没有彻底宣传封山禁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相当数量的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很难达到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高度去认识封育禁牧问题, 只是认为禁牧会打破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 断了财路, 思想上顾虑重重, 这些自身放牧观念的根深蒂固,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偷牧现象的出现, 而且这些观念在短期内很难消除。

2.2.2 封山禁牧前期投入不足、各项用于封山禁牧的专项补助资金落实情况不佳。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绝大多数农民养畜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棚舍简陋, 缺少饲料加工机械, 饲喂设施也不配套等, 现有的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舍饲畜牧业的发展需求。虽然政府拨付了用于禁牧封育示范区建设、农牧民舍饲养畜基本建设补助等一些专项资金, 但落实情况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禁牧舍饲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给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暂时的困难。以舍饲圈养为例, 农民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饲草料的储备, 才能真正实现羊只圈养。以舍饲15只羊计算, 仅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投入资金6000元左右, 就目前华池县农民的收入状况来看, 绝大多数农牧民难以承担, 何况建设只能容15只羊的圈棚很难保证羊数增加后还能继续使用。

2.3 封山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技术、饲草料等支持不到位

2.3.1 农民科技意识不强, 各级政府服务不到位。

由于长期习惯于自由野外放牧而舍饲经验普遍不足, 对舍饲圈养的技术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牲畜病死的现象时有发生, 养殖户之间的饲养效果很不平衡。政府没有积极帮助实行圈养的牧民引进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宜圈养的良种羊, 及时淘汰对草场造成危害的劣质羊以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 也没有引导农民瞄准市场搞养殖。对于怎样缩短羊只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羊只的出栏率和商品率, 农民缺乏明确的思路和科学的认识。另外, 在畜产品市场需求导向方面, 政府的各级服务网点和农户之间的沟通存在缺陷, 很多由放牧转为舍饲的养殖户都存在结构调整盲目性的问题。禁牧政策使得当地农民的畜牧业生产理念和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 他们要改变经营模式, 如由粗放向集约模式转变, 但如何转变, 政府没有给予更多的帮助。

2.3.2 畜草矛盾十分突出, 饲草供应不足, 秸秆利用率不高。

通过几年的封山禁牧, 反映出许多地方打草机械和农民打草意识不能及时跟上封山禁牧政策, 大量的禁牧草场造成浪费, 政府扶持的多个种草养畜项目也不见起色。像华池县这样的禁牧区, 年产秸秆资源非常丰富, 这是实施禁牧舍饲物资保障之一, 但秸秆利用率极低, 大部分秸秆依然用于烧火取暖之用。一方面舍饲无草可喂, 另一方面大量饲草及秸秆却难以有效利用, 这也是舍饲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7年来, 华池县引导农民大量种植苜蓿饲草, 品种单一, 即使有充足的饲草, 圈养的牲畜肉质远远不及野外放牧时的肉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2.4 华池县封山禁牧机制不健全, 导致禁牧效果不佳

目前, 禁牧工作机制是以乡镇为主, 林场、地方派出所等执法单位相互配合。但在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 乡镇封山禁牧人员素质较低, 禁牧手段简单粗放, 没有严格的工作程序, 容易在工作中与农民发生冲突。封山禁牧的大量工作由乡村干部完成, 但大多数乡镇工作人员因没有执法资格而无法展开工作, 许多环节衔接不上, 导致执法断链与真空, 抗法事件时有发生。第二, 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监督制约机制, 在工作中存在大量的以情代法现象。执行禁牧工作的大多是本地的乡村干部, 因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结成的人情关系大大削弱了执法的严谨度。第三, “没有形成健全的操作性强的禁牧工作程序, 使禁牧工作透明度不高, 影响禁牧的工作效果”。各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作风不正, 徇私舞弊, 吃拿卡要甚至敲诈勒索引起了群众的抵触情绪。农民只要杀一只羊或买烟酒送给他们, 都有可能使农民继续在林区放牧, 使禁牧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3 华池县有效实施封山禁牧政策的建议

3.1 加强宣传, 提高农牧民对“封山禁牧”的认识, 重视农户参与

农牧民是实施封山禁牧的主体, 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积极引导群众, 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因此要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培训班、现场会、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封山禁牧政策进行宣传, 使各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走访发现, 尽管还有部分农牧民对封山禁牧有一些看法和意见, 但多数还是理解和愿意接受的。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基于农户是无知的传统观念, 人们往往习惯于自上而下, 但是, 专家和领导知识的作用有赖于其所作用的社会、文化、资源和经济环境。实践证明:“任何发展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激发当地人民的创造性, 取决于当地人民是否自主地参加到发展过程之中。”因此, 林业发展要考虑当地农户的要求和想法,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在封山禁牧方面, 专家需要和当地农户一起对放牧需求进行评估, 寻求解决办法, 以便通过制定放牧条例、发展其他替代饲料来源或其它增加收入机会以避免林牧矛盾。

3.2 政府应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服务, 为禁牧提供技术支持

禁牧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 因此政府除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舍饲设施建设外, 还应从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等项目中抽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民饲草料建设, 给予农民一定的政策性补贴;要积极协调信贷部门, 改变贷款方式, 适当延长贷款偿还期, 加大信贷规模。围绕禁牧舍饲这一中心工作, 建议县政府在社会化服务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禁牧舍饲的技术服务。在服务内容上, 应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饲草料种植加工配制、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引进、开发、推广和应用;在服务的发展方向上, 根据农村牧区信息闭塞、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市场开发能力较差的特点, 应注重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向技术和市场开发的综合性服务方面转变, 专业技术人员也要向懂技术会经营的综合性人才发展;二是加强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各类畜产品交易市场和相关的经济联合体以及经纪人队伍建设, 开辟较为广阔的畜产品销售市场, 切实解决畜产品的供需矛盾, 加速周转, 提高效益;三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乡镇企业、新闻媒体以及各种中介组织的作用, 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以切实解决禁牧舍饲后可能出现的结构调整盲目性和畜产品的卖难甚至增产不增收问题。

3.3 禁牧也应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推广林牧复合经营

华池县所有村实行的都是全年全禁, 虽然效果非常显著, 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有的年景雨水好, 冬季枯草繁茂, 放牧并不影响明年返青, 就可以适当放牧, 不然造成了浪费, 还极易引起火灾, 增加了防火的难度。因此, 封山禁牧不应一刀切, 根据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 本着合理利用草场的原则, 科学规划禁牧, 可以适当实行季节性休牧。有资料表明, 每年4~7月季节禁牧, 草地植物最高生物量可提高2~3倍, 在此之外其余季节牲畜正常采食对草地产量不仅没负面影响, 而且牲畜粪便还可以均匀地给草地增加肥力, 促进草地产草量, 因为牧草生长的关键是只要不破坏其生长点, 生长即可不受影响。另外, 许多国外专家研究证明, 在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 刈割牧草或直接放对林分、土壤都有较大的影响;适度放牧和保护性放牧可促进苗木的生长, 有利于树冠扩展, 同时还有助于控制杂草竞争, 防止森林灾害, 而对林木直径、树高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在幼林地或疏林地种植牧草 (特别是豆科牧草) , 能显著地提高林分的生长, 提高郁闭度, 缩短郁闭时间, 增加乔木的总根量和根系总长度, 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所以, 林牧复合经营是解决山区林木矛盾的很好途径之一。

3.4 大兴引草入田, 加快建设农田草地

世界农业发展规律表明, 传统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 现代农业以畜牧养殖为主。随着畜牧业发展的深入推进, 发展农田草地, 草当粮种、种草养畜势在必行。实践证明, 种0.067hm2青贮饲料或0.067hm2水浇地苜蓿, 配合农作物秸秆能养10只羊或3头牛, 能保护7hm2多天然草场。因而, 应根据禁牧舍饲养畜对饲草料的需求, 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引导农民根据饲草市场需求, “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 扩大苜蓿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 改变单一饲草种植结构, 逐步形成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农业种植新格局”。

3.5 进一步完善封山禁牧督查机制, 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首先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封山禁牧工作的监督机制, 明确各禁牧执法单位在禁牧中的职责。在工作中也应建立便于操作的科学的禁牧工作程序, 增加禁牧工作的透明度, 做到有章可循, 按章办事。其次是提高禁牧工作人员的素质, 讲究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禁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生态平衡,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使人们更好的生活, 所以各禁牧执法单位在具体实行禁牧政策过程中, 不应以罚款和扣羊为目的, 而应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使其从根源上理解禁牧工作者的初衷, 从而让农民们明白政府的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都是以让农牧民过上幸福生活为出发点的。禁牧不是不要发展畜牧业, 而是要更好地发展畜牧业, 禁牧虽然在短期内会使农民的利益受损, 影响农村畜牧业发展, 但从长远和大局来看, 它不仅仅是巩固生态成果, 更是要引导农户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化畜牧业。这样, 不仅有利于禁牧工作的展开, 也有利于干群关系的解决, 使农牧民们从心底里信任干部、信任政府。另外, 要鼓励全社会人民共同参与, 树立“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观点,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促进禁牧工作的顺利进行。

3.6 科学统筹规划, 实现林业与畜牧业的双赢

畜牧业是山区农民特别是山羊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大户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封山禁牧对他们提高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是有一定影响的;另一方面, 封山禁牧是山区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只有科学封山禁牧, 才能真正推动山区林业的发展。

用综合的观点来看, 粮食、薪材、原材料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都与林业发展有关。我们必须跳出“就林论林”和“就木材论林”的传统观念, “在国土综合整治、土地利用长期规划、环境保护、山区系统开发、农林牧综合发展中把林业放到应有的位置”。林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区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 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用综合的观点来指导封山禁牧, 就是要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选择全封、半封、轮封等多种方式, 把林业建设与畜牧发展结合起来, 有效地解决林牧矛盾, 以实现林业与畜牧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赵静娟.蔡牧政策的利益关系分析——以宁夏盐池A村为例[J].甘肃农业, 2006, (2) .

[2]王欲鸣.禁牧令遭遇“夜袭”[J].嚷望新闻周刊, 2007, (17) .

[3]武金栋, 王桂林.实施舍饲禁牧, 恢复草原生态[J].现代农业, 2004, (6) .

[4]徐爱国, 禁牧舍饲——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理性选择[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5, (8) .

[5]张久海, 安树青, 等.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评述[J].中国草地, 1999, (4) .

[6]徐国祯, 乡村林业与农村持续发展[A].全国社会林业研讨会论文集[C].1994.

禁牧对荒漠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篇3

关键词:荒漠草原;禁牧;群落特征

1前言

我国拥有4亿hm2的草地,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5%,为世界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亚洲第一。我国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农田面积的3倍多[1],其中荒漠性草原占11.47%[2]。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天然草地中已有90%以上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盐碱化等情况,而且仍以每年200万hm2的速度发展[3]。除自然因素外,造成草地加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乱采乱挖、乱开乱垦等人为因素。由于草地的退化,造成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优质牧草减少,劣质牧草、有毒有害牧草增加,草地的利用价值大幅度下降,禁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和农业部将禁牧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一年以上不予放牧利用[4]。同时,在早春季节,牧草刚刚萌发返青,此时的草地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幼苗在这个时期受到啃食的话,草地的光合营养面积迅速减少,严重影响到牧草以后的生长发育。春季禁牧可以免于牲畜在返青期对草场的践踏,使牧草的早期生长受到保护,大大提高了牧草的生长潜力,恢复草地的生产力。赵刚等通过禁牧与自由放牧的对比得出:春季禁牧对草地植被的群落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5]。赵哈林也指出,连续5年过牧使草地生物多样性、植被盖度、总密度、平均高度分别较禁牧区低87.9%、82.1%、94.0%[6]。高娃等通过对锡林郭勒天然草原春季休牧效果监测分析得知:禁牧3年比禁牧前多年生牧草种类增加5~8种,盖度增加1.5倍,优势种增加3倍多[7]。刘国荣等对禁牧条件下典型草地植被的变化得到禁牧区比放牧区月平均高度高9.6㎝,月平均盖度高8.5%[8]。

2 研究区的自然状况

2.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葛根塔拉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地处东经112°01'58",北纬41°46′35"。平均海拔1450m,整个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略呈长方形,全境丘陵起伏,平原相间,南部多为山地丘陵,北部有沙丘、盆地分布。地势平坦,是较大的天然牧场,为荒漠草原。

2.2 研究区的气候

葛根塔拉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兼有山地气候的若干特点,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3℃左右。全年降水稀少,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10.2㎜,多集中在7 ~ 9月,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8~10倍,无霜期为175d。土壤为暗栗钙土,地冻期约180天,深度为2.25m。气候干燥,风沙较多,冬季酷寒,素有十年九旱之称[9]。

2.3 研究区的植被组成

研究区属于荒漠草原,植被草层低矮,一般为10~25㎝,且植被较稀疏,盖度为17%~20%,植物种类组成较少,植物群落由20多种植物组成,主要植物种类组成见表1。

研究区的群落主要是以短花针茅、冷蒿、无芒隐子草为主要植物种群的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冷蒿荒漠化草原。建群种为短花针茅,它在决定群落环境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优势种为无芒隐子草、冷蒿、它们的时空变化会引起群落的变化。主要伴生种有阿尔泰狗娃花、木地肤、蓖齿蒿、狭叶锦鸡儿、克氏针茅、银灰旋花、星毛萎陵菜、高二裂萎陵菜、鹤虱、小叶锦鸡儿、羊草、冰草、条叶车前、碱韭等。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样地选择在四子王旗葛根塔拉荒漠草原,共设2个处理:即禁牧区(BG)、自由放牧区(CG)。禁牧区为全年禁牧,而自由放牧区为全年全天连续放牧。在禁牧区围栏内随机布设5个1×1㎡ 的固定描述样方,同样在围栏外的自由放牧区也随机布设5个1×1㎡ 的固定描述样方,试验从7月份开始,到9月底结束,试验期间每个样方每个月测定三次。

3.2 测定方法

3.2.1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测定数据是按不同的处理对草地主要种群进行定期的观察,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的自由放牧草地与禁牧草地的主要种群的高度、盖度以及密度。

3.2.2 植物群落的重要值

植物群落重要值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0]: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密度+相对盖度)/3

其中:

相对高度=某一植物种的高度/各植物种高度之和×100

相对密度=某一植物种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种的个体数×100

相对盖度=某一植物种的盖度/各植物种的分盖度之和×100

3.2.3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本研究采用β-多样性来测定。通常β-多样性表示群落间相似性指数或是同一地理区域内不同生境中生物物种的周转率。不同生境间或某一生境梯度上不同地段间生物组成的相似性越差,β-多样性越高[11-12]。本试验采用4m×4m的巢式样方,样方内含有1/16㎡、1/4㎡、1㎡和4㎡ 的样方各四个,样方合并后又产生1/8㎡、1/2㎡、2㎡、8㎡的样方共四个,16㎡的样方一个,每个样方含各级样方33个。每个样地设3个巢式样方,先统计各级样方内的植物名称,然后再统计整个样方。群落β-多样性采用以下3种指数来计算:

(1)Whittacker指数(βw)

βw=S/(ma-1)

式中,S为所研究系统记录的物种总数,ma为各样方的平均物种数。

(2)Cody指数(βc)

βc=[g(H)+I(H)]/2

式中,g(H)是沿生境梯度H增加的物种数目,I(H)是沿生境梯度H而减小的物种数目,即在上一个梯度中存在而在下一个梯度中没有的物种数目。

(3)经Wolda改进的Morista-Horn指数

CMH=2∑(ani·bni)/(da+db)aN·bN

式中,ani和bni为A(禁牧区)和B(自由放牧区)样地中第i种的个体数目,aN为样地A的物种数,bN为样地B的物种数。

3.3 数据分析

本文数据应用EXCEL和SAS9.0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主要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

4.1.1 主要植物种群高度

两种不同处理的主要种群的高度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禁牧区的短花针茅的高度始终低于自由放牧区(P<0.05)。无芒隐子草7月份差异显著(P<0.05),

自由放牧区高于禁牧区,8月份两者差异不显著,9月份禁牧区明显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而银灰旋花只在7月份禁牧区高于自由放牧区外,8月和9月差异不显著。试验期内,禁牧区的木地肤的高度明显高于自由放牧区植株的高度,这说明木地肤是家畜较喜食的一种牧草,由于家畜的采食而导致自由放牧区的木地肤高度下降。

4.1.2 主要植物种群盖度

不同试验处理区的主要植物种群的盖度见表3。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禁牧区的建群种短花针茅和优势种无芒隐子草的盖度均大于自由放牧区,二者差异性显著(P<0.05),说明禁牧对草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牧草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效果。两个处理区中的银灰旋花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

4.1.3 主要植物种群密度

两种不同试验处理区的主要植物群落的密度见表4。7月份到9月份禁牧区的

短花针茅的密度明显大于自由放牧区(P<0.05);同样禁牧区无芒隐子草的密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而银灰旋花是自由放牧区大于禁牧区,但两个处理的差异并不显著。

4.2 主要植物种群的重要值

两种不同处理的主要植物种群的重要值见表5。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禁牧区的短花针茅的重要值大于自由放牧区,禁牧区短花针茅在群落结构组成上的优势地位非常明显,同时银灰旋花,木地肤,无芒隐子草在群落中的作用仅次于短花针茅,也是禁牧区的主要植物种群。而在放牧区重要值最大的是无芒隐子草,其次是银灰旋花,说明在自由放牧区这些耐践踏的牧草比较容易生存。

4.3 植物群落β-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可用于分析不同生境间的梯度变化,对于存在明显的生态梯度的地区更为有效。通过对主要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的测定,可以揭示生境被物种分割的程度或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11]。

4.3.1 植物群落内β-多样性

Whittacker指数βw能够直观地反映βw-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群落内物种替代程度与取样面积的大小有关,计算结果(表6)表明,βw随样方面积的增加而减少,因为在面积较小的样方内,微环境相对一致,单位样方内平均物种数较少,样方间物种替代速率较高。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周转速率也随之降低,当样方面积>1㎡时,βw随取样面积的变化差异不再显著,趋于稳定,βw是群落物种丰富度与样方平均物种数的比值,它独立于α- 多样性。因此,α-多样性较高的群落,不一定β-多样性就较高。在取样面积相同时,禁牧区的βw略高于自由放牧区。

Cody指数(βc)通过对新增加和失去的物种数目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有关物种替代的信息。由于该指数以增加与减少的物种的数目来反映群落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格局[13],计算结果(表7)表明,各处理内部Cody指数变化均依赖于样方的大小。最初,Cody指数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当样方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Cody指数趋于稳定。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禁牧区的Cody指数大于自由放牧区。可见,禁牧有利于环境的稳定。

4.3.2植物群落间β-多样性

群落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群落组成成分的变化上,还体现在不同群落间共有种的作用上,群落间共有种的作用不同,同样也会导致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性,本试验采用Morista-Horn指数计算了禁牧处理和自由放牧处理的相似系数,通过计算(表8)得到,自由放牧区和禁牧区的相似系数较小,这说明了禁牧区和自由放牧区在群落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

5 讨论

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高度、盖度、密度和重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草地的使用价值及草地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反映草地的动态规律,因此它可以作为定性分析群落特征的指标。通过对本次试验的两组处理的分析可以看出:禁牧区的群落数量特征明显优于放牧区,禁牧区内的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要强于放牧区,并且各项指标都有提高。事实上,禁牧的效果一开始并不明显,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表现出来的。

β-多样性可以用于测定两个不同生境间的物种的多样性,通过对Whittacker指数、Cody指数、Morista-Horn指数三种指数的测定可以得出:禁牧区的β-多样性值高于自由放牧区,禁牧区在群落组成上优于自由放牧区,且禁牧区与自由放牧区在群落结构和功能上差异性很大。

6 结论

1、禁牧可以提高植株的高度、盖度、密度等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表明禁牧可以提高草地的质量。

2、禁牧与自由放牧两种不同处理不仅影响了主要植物种群重要值的大小,还影响了主要植物种群重要值的排序。

3、经Hittacker指数分析,相同面积时,禁牧区βw的值略高于自由放牧区。对Cody指数的分析,禁牧有利与环境的稳定。经Morista-Horn指数的分析,禁牧区略高于自由放牧区,二者相似系数较小。

4、禁牧不仅可以提高草地的生态效益,还可以增加草地的经济效益。因此禁牧可以作为一项恢复草原植被的制度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明玖,张英俊.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侯向阳.中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王德利,杨利民.草地生态与管理利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李青丰.草地畜牧业以及草地草原生态保护的调研及建议(1)禁牧舍饲、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J].内蒙古草业.2005,17(1):26~32

[5]赵钢,曹子龙,李青丰.春季禁牧对内蒙古草原植被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3,11(2)

[6]赵哈林,张铜会,赵学勇,周瑞莲.放牧对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组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3)

[7]高娃,王世新,李纯刚,刘忠良.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原春季休牧效果监测分析[J].内蒙古草业,2006,18(3)

[8]刘国荣,松树奇,刘国良,崔凯.禁牧与放牧管理下典型草地植被变化[J].内蒙古草业,2006,18(1)

[9]内蒙古自治区旗县情大全编纂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旗县情大全[M].1992

[10]李博,杨持,林鹏.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马克明,叶万辉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Ⅹ.不同尺度下群落样带的B多样性及分形分析[J].生态学报.1997,17(6):626~634

[12]Ma K P.The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diversity.In:Qian Y Q,Ma K Peds.Principle sand Methodologies of Biodiversity Studies[J].Beijing: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Press,1994:141~165

禁牧封育工作简报 篇4

近日,针对宁夏 禁牧 封育 工作出现反弹和滑坡现象,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全面开展 林区 禁牧 封育 综合治理工作,打出了强化宣传、建立 林区 禁牧 封育 责任清单、开展专项治理等一系列“组合拳”。

近日,自治区党委督查室和有关厅局对全区 禁牧 封育 进行督查时发现,全区各地 禁牧 封育 工作出现了反弹和滑坡,一些地方问题比较严重。为此,自治区林业厅立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林区 禁牧 封育 综合治理工作。明确各级林业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是 禁牧 封育 工作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各级乡镇、林场、村组是 林区 禁牧 封育 的前沿阵地,管护责任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山头地块。

全区各个 林区 将利用天保工程和封山育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聘任责任心强的专兼职护林员,织密护林、防火、 禁牧 综合管理网络。林政执法人员、森林公安民警和护林员采取分片包段的管护措施,确保 林区 管护不留盲区死角。重点地段、重点 林区 、入山路口等人畜活动频繁地段,将采取机械围栏或生物围栏的封禁措施,阻断进入 林区 放牧的通道。同时,宁夏还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违规放牧、偷牧情况“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实行重点盯防。对随意进入林地放牧、屡禁不止的养殖户依法实施处罚。

乡镇禁牧封育工作简报 篇5

一是强化宣传抓教育。禁牧封育工作组成员深入到户,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禁牧封育的通告》,让群众明白国家政策,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禁牧封育工作的认识,使禁牧封育工作由行政强制逐渐演变成群众自觉的行动。

二是主动出击。与各村配合开展禁牧封育专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禁牧封育工作“退得下、禁得住、不反弹”,对公路渠道两侧重点防御,重点路段拉网式排查。

三是加强巡查。禁牧封育工作组成员采取定期不定期,定点不定点的方式进行督察,督察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和不利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一律进行从严处理。各村禁牧封育人员要在早晚放牧的重点时段,进行分片护林巡视,责任到人,有效地遏制了偷放牧行为。

★ 春节期间禁限放烟花爆竹专项工作简报

★ 工作简报

★ 工作简报范文

★ 工作简报格式及

★ 工作简报格式范文

★ 工作简报模板

★ 封育和放牧条件下退化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牧的成语

★ 江苏牧院党课

关于**乡禁牧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6

我乡从2000年全面实施禁牧,乡里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去抓,实行专人专管,同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乡禁牧实施方案》、《**乡禁牧处罚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禁牧工作初见成效,禁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但禁牧工作毕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下面就我乡在禁牧工作上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汇报。

一、禁牧工作所采取的举措

(一)圈养、限牧。2000年全市范围内开展禁牧工作,我乡是一个集农业与牧业为一体的大乡,要实现全面禁牧需要一个过程,**乡党委、政府采取分步走的战略,先让农区牧户彻底禁牧,实行圈养,牧区的牧户不可能一下实现禁牧,让牧区牧户实行限牧政策。这种措施的实施既为禁牧工作打开了局面,也为后一步实现全面禁牧奠定了基础。

(二)整体搬迁、全面禁牧。为了巩固和推进禁牧工作,**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牧户搬迁政策,政策于2004年8月正式实施。牧户分三年三批整体搬迁,搬迁牧户按照市补偿标准,每户23000元,乡里根据住房、圈舍条件又自定了不同档次的补偿标准,为了让牧户放心,与搬迁牧户签订了搬迁协议。现在第一批搬迁牧户一棵树梁生态项目区,大围栏46户牧户实现了搬迁。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禁牧政策不统一,阻碍了禁牧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2004年9月市里下发了《决定》明确规定东风牧场实施限牧,**乡实施禁牧,此决定一经传开,引发了我乡牧民的强烈不满。同属一区管辖,同在一块草场,都是天保工程项目区,为何一乡限牧,一乡禁牧搬迁?产生了情绪的牧民,纷纷向政府质问,甚至群起上访,部分牧民见得不到肯定答复,于是又重返牧场,而未进行搬迁的牧户更是找到了借口坚决不搬。政策上的不统一,使我乡禁牧工作取得的成绩难以保持,下一步的禁牧工作难以开展,整个禁牧工作面临巨大障碍。

(二)禁牧搬迁资金不到位,影响到禁牧工作的进程。

要实现彻底禁牧的目标,草牧场牧户必须整体搬迁。我乡需整体搬迁140多户,400多人,30000多只羊,由于搬迁安置资金紧、困难多、工作量大,于是乡里采取分步走的战略,分年分批搬迁。首批搬迁的46户牧民,搬迁工作基本完成,但搬迁安置金仅到位35万,尚欠70.8万元搬迁安置费。牧民得不到安置费必然要采取行动,已搬迁的牧民会重返牧场,这样禁牧工作将会前功尽弃,下一步的禁牧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三)饲草料短缺,产生新的矛盾。实施禁牧后草牧场不允许放牧,牧户只能依靠买草料解决牲畜的食草问题。禁牧后农区牧户舍饲圈养,对草料的需求也较大,我乡没有专门的草料种植基地,这些搬迁牧户的牲畜的草料必将存在短缺。

(四)周边地区的影响。完全禁牧是我市的一项硬措施,而周边地区并未实行完全禁牧政策。这种政策上的差异,使我乡牧民们的心里不平衡,产生了对政府的积怨。

(五)禁牧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我乡草牧场面积大,牧户居住分散,在没有实现整体搬迁前,禁牧工作难度大、任务重,而对应的禁牧工作人员却有限,再加经费严重不足,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对巩固禁牧成果相当不利。

三、建议

(一)统一现行禁牧政策。禁牧是关系到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工作,禁牧政策是开展禁牧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同属一区管辖,同在一块草场,却实行不同的禁牧政策,这势必引发牧民的强烈不满,也势必阻碍禁牧工作的开展。望政府能够重新统一现行政策,巩固禁牧所取得的成果。

(二)禁牧资金及时到位、足额发放。禁牧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可靠稳定的后续补偿为基础,只有消除了牧民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肯放心搬迁,否则,禁牧工作将无法开展。这就要求政府在配备禁牧安置费、补偿费时要及时、要足额。

(三)因地制宜,保护、建设、利用相结合。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宜实行限、休、禁、轮、建一齐上,走保护――建设――利用的草牧场可持续发展之路。即一是严格限牧,以20亩草场1只羊为标准限制羊只数量;二是在林草返青季节,3-8月份彻底休禁牧,同时大力推广青贮饲草料技术,全面实行禁牧圈舍饲养,给草场以休养生息之机;三是通过承包、租赁的方式在已围封的草原实行围栏隔年放牧,以此保护生态植被;四是建草库仓,充分发挥天然牧场优势,加强牲畜改良,培植绿色肉食基地,创特色品牌。

封山禁牧后注意繁殖牛羊的营养 篇7

辽宁省人民政府第238号令《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已于2010年1月15日起施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林地, 包括各级政府确定的宜林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放牧。

禁牧必将对以放牧饲养为主的繁殖牛羊的生产造成影响。在夏秋季节, 放牧的牛羊可从新鲜的牧草中获取所需的大部分乃至全部营养, 而且多余的养分还可储存于体内供机体以后利用, 如维生素A、E等, 这样, 即使在青绿饲料缺乏的冬春季节, 营养缺乏症发生的情况也并不十分严重。实行封山禁牧后情况就不同了, 牛羊只能舍饲, 所需的各种营养全靠人为供给。毫无疑问, 这给自古以来习惯于放牧饲养牛羊而很少关注舍饲条件下牛羊营养问题的广大农牧民出了个难题。在广大农区或半农半牧区, 舍饲牛羊的饲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 如玉米秸、稻草和其他农作物秸秆等, 再加上少量的豆饼、玉米面、糠麸等, 很少有青贮饲料和优质牧草 (如羊草和苜蓿草等) 。由于农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粗纤维, 消化率较低, 能量和蛋白质明显不足, 维生素 (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微生素E) 和矿物质 (如钙、磷、盐及微量元素锌、硒、钴等) 更是缺乏, 而且其品质会因年景的好坏、收割的时机、贮存的条件和存放的时间等而变异很大。所以, 靠这些质量不稳定、品质不高的农作物秸秆, 再加上少量的豆饼、玉米面等精饲料, 是无法完全满足舍饲繁殖牛羊的营养需要的, 结果牛羊只能勉强维持生命。

在广大农村, 因营养不良导致的牛羊繁殖机能障碍很普遍。就拿牛来说, 后备牛到了繁殖年龄而不能按时发情和配种, 经产母牛表现难产, 产死胎、弱胎, 产后瘫痪, 产后发情延迟, 发情后屡配不孕。其结果是母牛平均三年只产两个犊牛 (正常水平应一年产一犊) , 而且犊牛先天发育不良, 出生体重小, 加之母牛奶水不足, 犊牛生长发育迟缓, 易发病, 死亡率高。此外, 繁殖牛羊因营养缺乏造成的异食癖现象也很普遍, 严重的可造成牛羊死亡, 饲养繁殖牛羊的经济效益低下。

【禁牧】推荐阅读:

封山禁牧06-14

上一篇:四字成语解释及造句下一篇:父母给女儿的新年寄语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