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脊梁观后感(推荐12篇)
1932年,一·二八事变,国难当头,中国缺少飞机的现状刺激了青年钱学森……话剧《钱学森》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在钱学森的“航空报国”誓言中拉开了帷幕。当大幕落下,誓言又重新响起,两个小时演绎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一个鲜活、真实的钱学森从历史走向了我们。
“我,钱学森,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应届毕业生,我报考的志愿是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专业为飞机设计,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专业能为祖国的独立和强盛打造最坚实的后盾……”这段气势磅薄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位坐在礼堂中的人。没错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钱学森。
年轻的钱学森身上充满了干劲,他不甘让生他养他的祖国被列强们的铁蹄践踏,他选择了前去美国学习最尖端的技术,让中国也有自己的飞机,自己的火箭……于是他不顾英子的劝阻毅然决然的前去美国深造。虽然话剧中没有提到,但是我们都知道钱学森身为一名中国人刚刚来到美国时一定有着艰难的处境。美国人异样的眼光,语言的侮辱……这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但是钱学森顶了下来——因为他知道他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报答自己伟大祖国的责任!他没有像其他留美的中国学生一样轻言放弃又或者是在美国花天酒地,而是在美国努力学习心无旁骛。正如话剧中所表演的,他终成为了最令教授骄傲的学生。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钱学森在和学术界的权威争论自己的观点,连美国人都闻风丧胆的教授在,在他理性的讲解下甘拜下风。我想: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钱学森对真理的渴望和敢于在权威面前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
钱学森在他的敢于求真努力刻苦下终于学有所成,而就在这时有两个选择出现在他的面前——回国还是留在美国。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衣食无忧,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若是回到中国,贫穷、对于一个科学家或许是无法忍受的。但是钱学森没有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忘记自己来美国的目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是钱学森回国的`路途却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曲折。由于他太过优秀美国政府也不惜放过这位人才,所以他一等就是5年,他和他爱人整整等待了5年时间。这对于一个身在他乡的游子是怎样的一种折磨。他坚强的精神支持着他,不论如何都要回到中国,回到自己的故乡。他放弃了美国安逸的生活,宁可回国受苦挨累,这是一颗怎样的爱国之心啊!
终于回到祖国,他立刻投奔到中国航天第一线。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他努力着,为中国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还记得他说没人知道我在干什么,连我的单位都是指一个编码罢了。我想:他不会介意的,反而会感到快乐骄傲与自豪。
“我,钱学森,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应届毕业生,我报考的志愿是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专业为飞机设计,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专业能为祖国的独立和强盛打造最坚实的后盾……”这短话在结尾的时候又一次回旋在我们的耳边。但是这时我们的心态和刚刚开始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的心中充满的是感动、敬佩与惋惜。之所以惋惜是因为中国在不久之前失去了这样一位英雄,但是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真心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会在我们的心中永存!
2011年7月10日, 中国著名主持人倪萍获得了“共和国脊梁———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 作家李承鹏微博讽刺其“确实是共和国脊梁, 只是得了脊椎病”, 由此一场网络对战被引发。经过网络的“发酵”以及媒体跟踪, “共和国脊梁”评奖活动涉及违法违规, 民政部并据此对主办单位进行处罚。
尽管近年来, 中央开展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已经有不少明文规定, 例如2005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1]以及2007年中央编办发[2007]2号文件“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积极配合开展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的通知”[2]亦取得一定效果, 但以“共和国脊梁奖”的闹剧为端倪, 纵观近年来各类评奖活动的“蔚然成风”, “评奖风”亟待有效管理和规范。
奖励:荣誉与责任并存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社会转型必然会伴生精神问题。中国现代化转型伴生的问题之一, 是市场经济不规范条件下大量非市场牟利行为的涌现。这些行为的持续存在与得逞, 使社会心理对道德操守的意义产生了重大的动摇。[3]那么,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而式微的人文精神, 必然要面临回归问题。而召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首先要以个人精神为起点, 进而把这种个人精神推广到全社会范围, 形成一种社会共识以提高全民精神。我们将精神性的团体称作“团契”, 强调人文主体的精神契合特性, 以区别于由历史或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社区、共同体或一般性团体。[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以评奖的方式来把个人精神“聚拢”而成社会精神, 评奖就肩负着人文主体精神契合的重任, 其本身就是一个“团契”。例如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以及《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感动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个人物评选活动, 始办于2003年, 以表彰在过去一年里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优秀人物。该节目的影响力逐年扩大, 获奖人物涉及各行各业:志愿者教师、民间歌手、赤脚医生、飞行员、体育运动员、科技突出贡献者……获奖人物的事迹以及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一个汇集。《感动中国》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精神的饕餮大餐。《感动中国》已经不再是节目的感人至深了, 而是一个民族承前启后的内在精神、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力量在打动着人们。[4]2011年, 支教老人白方礼在去世多年之后获得“感动中国”的殊荣, 也说明规范的评奖深得民意。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则是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纯文学评选活动, 有“中国诺贝尔文学奖”之称, 同样始于2003年, 设有杰出成就奖、年度小说奖、诗歌奖、散文奖、评论奖等。在纯文学已经被市场经济以及科技理性冲击得奄奄一息的背景下,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无疑是挽救文学的创举。文学是一个社会精神的浓缩。这不仅是文学的盛宴, 更是思想的盛宴。
由“感动中国”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可知, 奖励是荣誉与责任的并存, 是人文主体精神上升为社会精神团契的过程, 评奖的持续等于社会精神力量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评奖闹剧与“评奖风”泛滥的违法
随着“共和国脊梁奖”事件的曝光, 记者查阅相关媒体报道, 发现此奖不仅主办单位年年都换, 而且所收费用为会务、食宿、出版等所需, 存在明显的欺骗性质。从此番闹剧看“评奖风”的泛滥成灾, 我们可以发现其“跑偏”的特点:首先是欺骗性质。从主办方的邀请函上可知, 这项活动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影响力人物》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邀请函并没有关于“收取获奖者费用”的内容, 反倒有“如能出席, 组委会将颁发奖金5000元略表心意”的字样。[5]然而, 从《影响力人物》的不合法身份以及实际收取的费用考察, “脊梁”不过是一个谎言而已。由“花钱买奖”的质疑而顺藤摸瓜, 此番评奖实质上是一场商业策划。从产业的挂靠实权单位、借壳收钱、名人效应等商业惯用的营销手段来看, “评奖风”更多的是因商业化而拉起。其次是违规违法。不仅主办单位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违反《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发[2007]167号) 中的相关规定, 另一主办方《影响力人物》也为非法出版单位, 该杂志并未在新闻出版总署登记。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党和国家机关工作部门, 以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可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新闻媒体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 须报上述有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资格的主管部门核准并报中央宣传部审批。任何互联网站、中介组织、企业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 也不得以各类大赛、评比、排行榜等形式变相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而“共和国脊梁奖”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不属于具有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的单位, 也未曾依法向有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资格的主管部门报批, 其行为属于违法操作。
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 社会团体每年须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 并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检, 否则不得从事社会活动。荒唐的是, 该活动另一主办方———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早在2008年因连续8年未参加年检而被民政部作出“停止活动”的行政处罚决定, 但“中爱联”拒不执行, 仍进行非法活动, 即“共和国脊梁奖”评奖活动期间, 该主办方仍处于清理整顿期。《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 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的资格审查和奖项, 由中央宣传部负责审批。然而本次“共和国脊梁”评奖活动并未在文化部报备, 更没有在中宣部报批。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影响力人物》杂志社, 一个是多年未年检的团体、一个是不具备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的单位、一个是非法媒体, 三者所评的“共和国脊梁奖”本已违反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更何况其主办单位本身也有不少违法违规的行为。
出版单位“评奖风”的管理与规范
由以上“评奖风”泛滥之“灾”可知, 当下不少评奖活动远离了荣誉与责任之意义所在, 而且这种趋势若继续发展, 会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阻碍。为了让奖励活动回归到荣誉与责任之意义所在, 对出版单位的“评奖风”加强管理与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从清理挂靠关系入手。一些评奖活动能够吸引人, 主要原因在于挂靠关系不清。其实如果细究此类评奖的通知和文件, 就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奖项和会议都会明示或暗示是国家某部委或其直属机构主办, 而承办的往往是某文化传播公司或一些民间团体和研究会。要明晰这些挂靠关系, 对于合法的出版单位, 要公开并上报与其有任何联系以及往来的其他单位, 特别是商业性单位, 谨防“暧昧不清”。这等于在评奖活动之前做了一个关系的“清算”。其次, 报批手续公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闻媒体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 须报上述有举办全国性评奖活动资格的主管部门核准并报中央宣传部审批。“共和国脊梁奖”的主办方之一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社团, 但在举办评奖活动之前, 并未报批上级部门, 这明显属于违规违法。所以, 不仅要上报取得合法评奖身份, 而且报批手续也应公开透明。公开透明的报批手续, 也同时让各种挂靠关系得以明晰, 接受相关部门以及全民的监督。最后, 民政部门以及文化管理部门齐抓共管。“脊梁奖”的主办单位已经受到民政部的处罚, 整个事件由网络对战而引发多方关注, 从中得到的管理和规范出版单位“评奖风”的启示是:民政部门以及文化管理部门要齐抓共管。各个地区所属的文化管理部门应当针对“评奖风”主动出击, 而不是“守株待兔”。相关部门只有重视“评奖风”, 才能使非法组织以及非法评奖成为“惊弓之鸟”。
综上所述, 要想有效治理当前出版单位不规范的“评奖”行为, 第一, 要实现价值体系重构, 维护奖项尊严。现代学术价值体系的重构应以高扬学术价值、维护学术纯洁、确立学术尊严、确保学术自由为中心。从而实现奖项评价的公平与公正。第二, 要减少和取消权力对评奖的不当干预, 协调行政与学术的关系, 培育自由独立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氛围。第三, 建立公平正义的评价和奖惩机制。物不平则鸣, 通过捷径取得利益, 是对任劳任怨者的不公正。因此, 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和奖惩机制, 约束不规范行为, 确保学术公平。第四, 合理设置奖项评比, 净化评奖大环境。当前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是一系列频繁的奖项评比;二是学术评价的不公。而评价不公就在于我们搞的不是学术评价, 而是学术评比。真正的学术批评、学术评价越来越少, 形式主义的学术评比和各种形式的弄虚作假越来越多。第五, 实现大众化评价, 让社会自由评判。要实现奖项评价中由“小众”化评价向大众化评价的转换。社会文化的选择是一个自然沉淀的过程, 单靠行政权力的介入, 很难结晶出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真正科学、公正的奖项评价机制, 应当是以大众评价为主体, 兼顾专家评价的大众化评价机制。
总之, 出版单位的“评奖风”泛滥成灾实质上是对评奖的精神意义的扭曲, 合法或非法者从中牟利。要让评奖真正回归到社会精神文明的引领途径上, 结合市场经济大背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出版单位的“评奖风”管理和规范是必要的课题, 而且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102565/182147/11002992.html.[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102565/182147/11002992.html.
[2]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积极配合开展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gdbb.gov.cn/detail.jsp?infoid=4783.[2]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积极配合开展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gdbb.gov.cn/detail.jsp?infoid=4783.
[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53.[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53.
[4]孙金龄, 边巍.我们为什么感动[J].电视研究, 2005 (4) .[4]孙金龄, 边巍.我们为什么感动[J].电视研究, 2005 (4) .
核,蕴育着巨大的能量和威力,1公斤铀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这种能量除了用于军事目的外,已广泛应用于核能发电、核动力舰船、核辐照加工、核医学、核农学等诸多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要领域。
在中国,有这样一家充满神秘色彩的军工企业,它从事的事业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共和国命运休戚相关,而且在国民经济建设、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这就是中央企业中排序第一位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是我国核工业的传承与发展,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同时也是国家核电发展的中坚,核燃料的专营供应商,核技术应用的骨干,被称为“共和国脊梁”。
特殊的使命,决定了重大的责任。对于中核集团,“责任重于一切”。
半个多世纪的风云,中核集团承担了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取得了一般企业不可比拟的辉煌成就: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自主设计建造了核电站,使我国综合国力发生了根本性飞跃,扬国威、壮军威,为富国强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核集团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这个军民结合、上下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我国作为核大国的重要体现,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
2009年1月12日,中核集团发布中国军工集团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发布仪式上,中核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表示,履行社会责任是中核集团的神圣职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中核集团的光荣传统。中核集团以“兴核强国、服务社会”为宗旨,坚持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始终“发展民族核电让国家放心,确保核安全让国人放心,发展清洁能源让后代放心,建设和谐集团让职工放心”。
中核集团承担着国家战略核力量建设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作为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始终把确保国防力量建设作为集团公司的战略使命和神圣职责。中核集团始终坚持无条件、高质量完成核军工科研生产任务,为确保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核集团承担着发展核电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中核集团充分发挥核科技工业的国家主力作用,大力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先后建成了秦山一期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和“国之骄傲”;秦山二期核电站实现了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秦山三期核电站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合作建成了广东大亚湾、岭澳和江苏田湾核电站。
中核集团承担着核燃料专营保障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铀矿地质勘查不断取得突破,每年新增铀储量是当年核电站消耗量的数倍。核燃料关键环节实现了技术水平的重大跨越和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国产化,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核集团承担着发展核技术应用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中核集团是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骨干。同位素制品占有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爆炸物检测系统解决了当今世界爆炸物安检难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屏蔽邮件灭菌辐照装置能够杀灭炭疽菌等危险细菌,已在国家重要部门运行使用。大功率辐照加速器、核能海水淡化等取得重大进展。
中核集团承担着国家核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在核反应堆、加速器、铀资源勘查开发、后处理、快中子反应堆、核聚变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开发出以CNP系列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中国核电自主创新品牌。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中国实验快堆工程即将投入运行,取得了15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中国先进研究堆即将建成,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设施之一。在中国环流器二号A核聚变研究装置上,获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
中核集团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中核集团整体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03年实现盈利,扭转了核工业持续十多年的亏损局面。最近五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3%,2008年达到366亿元;利润以每年近一番的速度增长,2008年达到48亿元。在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2005至2008年的年度考核以及第一任期考核中,中核集团均获得A级,被授予“业绩优秀企业”称号和“科技创新特别奖”。
如今,随着国家关于核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核电产业的加快发展,中核集团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进入了核工业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机遇期。一大批核电新项目相继上马,核燃料循环产业十几个重大工程加紧建设,多个重大科技工程即将建成,核技术应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国际化经营步伐显著加大,核工业产业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一个崭新、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企业集团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6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对中核集团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核工业战线的同志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促进我国核工业又好又快又安全地发展。
首部反映党的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时代画卷的电视剧《脊梁》,完成拍摄并将与观众见面。该剧是在中央纪委有关部门指导下,由广东省纪委宣传部组织创作摄制。
《脊梁》着眼于讲述廉洁故事、传播廉洁声音,传递廉洁正能量,既结合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实际,又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该剧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六个剧本之一,近期又将该剧列为迎接党的胜利召开的参考剧目,向全国推荐播出。
《脊梁》热情讴歌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展现了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使命担当,塑造了一批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艺术群像。主创团队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故事展开的社会背景,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时代主题,分析研究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大案要案,并把践行“四种形态”等最新要求和鲜活经验融入剧本创作中。
接上级通知,我认真学习了新华社1月23日通讯《国家脊梁、负重致远——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我从中了解到不少关于央企这个“国字号团体的先进事迹和重要作用,通讯从中央企业的特殊地位作用、社会责任担当、深化改革历程和发展方式转变等四个方面,运用大量鲜活事例、感人故事和权威评述,全面展示了“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不平凡历程。
首先我作为中央企业中国建筑总公司旗下的中建八局中小小的一员感到自豪。因为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也在继续为中央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添砖加瓦,虽然这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是我们的追求。特别是我看到中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做的重要贡献。几代央企人凝聚着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企业就一直走在了改革的前沿,从五六十年代效益低下,生产力水平不高,腐败滋生的央企经过改革创新、资产重组一步步走向了现在成为各行各业的排头兵。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字号”建设兵团。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国家继续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中央企业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取得这么多进步的同时,我也觉得央企也具备了民营企业所不具有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因为央企的后盾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央企业就是支撑起这种经济制度的顶梁柱。所以央企的壮大和进步不仅有其后天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而且也有先天“国字号”企业获得国家大力支持的优势。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是必然的。现在的央企很多是处在某些行业的垄断的地位,如在石油、通讯、航空、航天等方面。因为这些方面都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所以在央企在这些领域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这也带了一些问题,就是竞争力和生存力不强,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如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这三家企业
垄断了我国的九成九的油品,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企的时候,中国的油价也随国际油价升高,而且还从国家那里要了几百亿的补贴。但是国际油价降低的时候,这时央企所做的表现就强差人意了,要么不降,要么下降几分钱。在这看涨不看落的社会里,你在一年里三次调价,只有一次是降价,降价是降几分,升则是几毛的升,这一降二升,苦的是老百姓。所以作为央企,承担了更多的是责任,不但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民生负责,承担起时代赋予央企的职责和义务。在绝大部分央企是做到了这一点,这是值得肯定的,看一个国家强不强大,不单只是看GDP增加多少,还要看其他的综合实力,国民的幸福感。同样情况下,央企的发展就要在深化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全面科学的发展,这才是科学的发展之路。
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时期,对于央企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面对结构调整压力,资源和环境、节能减排;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市场竞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都需要央企积极的去寻找更好的出路,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特别是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加强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做到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同步。
以国礼,敬国士!今天,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让我们从苦难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英雄的感召下凝结更多的决心和勇气,继续斩关夺隘、乘风破浪!
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疫”历程,关闭离汉通道无疑是危急关头最重要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全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历经76天,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经受考验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释放治理效能,是共克时艰战“疫”攻坚的坚强保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风雨无阻战“疫”向前的力量源泉。在斗争中凝结升华的抗疫精神,是不畏艰险战“疫”到底的强大动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风雨共担团结合作,是战胜危机走出“疫”霾的人间正道。在发展中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更好应对风险挑战,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坚定步履。
您辛苦啦!
今年寒假,我收到中国疾控中心写给我们小朋友的信,得知你和一群医生叔叔阿姨正在与看不见的敌人(病毒)展开斗争,这家伙长得冠冕堂皇,但善于隐藏,你得小心啊!我遵照你们的医嘱,呼吁同学们居家防控,要让这狡猾的病毒无处躲藏,减轻你们“战疫”前方的劳累。
钟爷爷你歇歇吧!耄耋之年的你本该颐养天年,当病毒突然来袭,你告诫公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却逆行前往。这展现的是多么伟大的责任与担当啊!研究病毒、治病救人、公众科普......你带领团队忙碌在疫情阻击战的各条战线上。你是医者、是学者更是教育家,即使工作繁忙,你也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提醒百姓做好防护,解答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国士无双!
医者仁心,学者宗之。2020年2月11日您在接受外媒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基于数学模型、最近的疫情发展和政府采取的行动,国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望很快减缓,预计峰值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疫情可能会在4月份结束。”钟爷爷,居家防控看似遥遥无期,你发出中国之声,让人类看到了希望,你也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在这长约90分钟的英文采访中,你让许多学者不及,更让我及家人啧啧称赞。
翻看你的国外求学之路让人更加敬佩。当年英国伦敦大学圣·巴弗勒姆学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学会分别授予你“荣誉学者”和“荣誉会员”称号,爱丁堡大学和导师弗兰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你毅然学成归国,还说:“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几年后你成功研制微型最高呼气流速仪,填补了国内空白。
钟爷爷,你工作中的许多故事感动了我。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你带领你的团队遵守“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还知道你是热爱体育锻炼的“跨栏王”,你把体育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让有限的生命无限延长,武汉战“疫”有你,“03抗非”有你……你的传奇故事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黄老院士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和对国家的信仰,支撑着他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以身作则的担当精神和潜心钻研的专注精神,带领中国核潜艇事业赶超先进国家,“被称为核潜艇之父”。黄老院士的这些精神,值得所有党员干部向其看齐。
学习他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我和你父亲都希望你能常回家看看。”母亲的话落,黄旭华满口答应,却没想到下次母子俩再次相见整整过了三十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家人一直不清楚黄旭华到底做的是什么,他也无法解释,只能为了大家,继续亏欠小家。我们学习黄旭华,就要像他那样以国家为重,群众为先,时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无怨无悔的赤诚之心,为群众幸福而奋斗。
学习他以身作则的担当精神。“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这是黄总设计师在深潜试验成功出艇后,即兴写下的一句诗,字字饱含着对潜艇工作的痴心热爱,然而深潜试验的危险却只字未提。试验前,面对着一个个忐忑不安的艇员,64岁的黄旭华当即决定随艇下潜,既是对艇员的鼓励,也是对自己设计的潜艇的负责。我们学习黄旭华,就要像他一样用于担当,主动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共同挑起国家建设发展的大任,带领群众走向美好生活。
学习他潜心钻研的专注精神。“爸爸,你又回家出差来了?”这是黄旭华女儿小时候常常笑话他的一句话,那时候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几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有几次竟然过家门而不入,只为了核潜艇的研究能有所突破。在1988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成功后,黄旭华本该功成身退,然而时至今日,93岁的黄老院士仍然不忘自己得使命,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地来到办公室整理资料,希望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留给后起之秀。我们学习黄旭华就要学习他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潜心钻研,矢志不渝,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故事的高潮是书的第三四部分。此时新领地已经初步建成,可是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没有母兔子,没有母兔子,就算他们自己建设规划的再好,也无济于事,于是他们要去另外一个兔群艾弗拉法要回几只母兔子。艾弗拉法领地有一套完整的安保体系,创造者是治伤草将军,但是由于他思想固化,目中无人,所以把榛子派去外交的使者当做投靠他们的兔子,把他们也编进了自己的记号队里,以便管理兔群。这些使者当然受到了拒绝,拼死才逃出回到领地。之后又去了一次才成功带回母兔子,之后治伤草带人追过来,兔子们也是骁勇善战,最终打败了敌人,获得了胜利。这其中的成功还与海鸥克哈尔和老鼠的帮助分不开,而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海鸥和老鼠要帮助兔子呢?这是因为榛子以前帮助过他们,榛子高瞻远见,知道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怎能 不让人佩服?
老领地和艾弗拉法都是压迫的象征,而榛子他们所代表的就是自由的化身,所以,只有让人们的思想得到自由,人类和平相处,才能得到真正幸福快乐的生活。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杀?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2、共和之惑
此片有三个地方让我特别感动,记忆深刻。一是李鸿章(王冰饰演)去世,慈禧太后(吕中饰演)接到急电后伤心无比的悲情流露,伴随着深沉的音乐响起,李鸿章临终遗言也一字一字蹦出,那种坚毅果敢、鞠躬尽瘁、实心任事而毫不顾身后名的忠肝沥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王冰演得太好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李鸿章的本来面目,希望不会有太多的人再对他诟病不已。
第二个场景是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静坐家中从容被捕的情节,还有之前他诀别梁启超时说的那一席话:“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唤后人;各国变法,无不流血,流血方能唤醒国人。死有何难,活着继续我们的事业,那才是真难。卓如,我为其易,君为其难,拜托了。”伴随着激荡凄婉的音乐,他的绝命诗也慢慢道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虽然梁启超后来将此诗改为:“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经有些学者论证)似乎更为大气,更有影响力,但我对电视能尽可能地还原真相的情节更加欣赏,其魄人心魂的力量丝毫不减,而我的眼泪也喷涌而出。
场景之三是宋教仁遇刺的情节。他一直不相信有人会暗杀他,可实实在在有这样的人,他为推进民国议会选举、缔造共和而付出的满腔热血只剩下无尽遗憾。黄兴愤怒地一遍又一遍说着:“钝初,我要杀了他们,我要为你报仇……”孙中山(马少骅饰演)刚到日本,听到噩耗立即回国,并要求克强不要把灵堂撤了,他在钝初的灵堂前守了几天几夜,反复看钝初留下的《临时约法》修订稿,不停地痛哭自责:“是我害了你,我对不起你……”他以为革命成功了,袁世凯接受了共和理念,是个新人了,就放手让钝初组建国民党参加国会竞选。他错了,宋教仁用他的生命再一次唤醒了孙中山,也再一次唤醒了我们的革命党,唤醒了我们的民众。孙中山清楚地意识到要进行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不把专制主义完全推翻决不罢休的继续革命的重要性。宋教仁惨烈的逝去,黄兴眼睁睁瞅着革命挚友离去的满腔愤怒,孙中山的反省与痛悟,又一次让我泪流不止。
此剧还有很多地方触人心弦,如徐锡麟起义后的慷慨陈词,孙中山剪辫时的血肉模糊,黄一欧告诉孙中山其父黄兴去世的消息时,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悲痛欲绝的哀伤之情,最后一集孙中山身穿中山装作的意味深重的演讲……很多很多的情节,我真想反复咀嚼。每一集都拍得很精彩,虽然并非完全忠于历史,但它拍出了一部真正的历史剧应具有的那种深厚的历史感、时代感和荡人心魄的人文情感。我很庆幸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么优秀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久久就期待着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式,这一天终于等来了。早上7点钟就打开了电视机,收看这次盛典直播了。连早饭都是坐在电视机前吃的,生怕漏掉了每一个瞬间。也许是自己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对部队有着浓厚的感情,在这之前每天的晚间新闻都不落下要看看阅兵村的报道,部队严格的训练打造出一个具有铁的纪律的军人素质,让人们非常钦佩。每当看到那整齐划一的军容,迈出的整齐一致的正步,内心由衷地涌现出一股激情,好像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十月一日,这只经过严格训练的部队正式接受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检阅了,不光是参加阅兵的每一个官兵的心情无比激动,观看阅兵式的每一个人的心情同样是激情满怀。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到天安门广场去亲眼目睹阅兵式的实况,但是通过电视台的实况转播,让我们看到了阅兵分列式的雄壮场面,14个各个兵种的方队,30个武器装备方队和12个空军飞行方队。每一个方队都迈着雄健有力的,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在一声响亮的“向右看”的口号下,全体方队迈出庄严有力的正步,整个广场都可以听到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由18辆99式坦克打头阵的满载先进武器装备的战车摆成利剑的.队形缓缓开进,押尾的东风31A核导弹方队让我们大饱眼福,在此之前我们都还在猜测,我们自行研制的核导弹能否亮相。紧接着151架战机在空中预警机的带领下低空呼啸飞来,歼八,歼十,歼十一都外挂了导弹,因为是低空慢速飞行,可以近距离亲眼目睹。这一次我是特别有幸亲眼目睹了这151架战机从我头顶的上空飞过,电视机里看到的效果远远不及。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壮观。当151架战机从自己的头上呼啸而过的时候,心情无比激动,感想万千。由于飞机是低空减速飞行,(是高难动作),使我能亲眼看到了歼八,歼十和歼十一机身下外挂的导弹,虽然没有全部挂满,但能有这样的机会近距离地看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战机,已经是非常非常过瘾了。要不是在北京,哪会有这样的机会,我太幸运了。其实这已经是我第二次亲眼目睹了,第一次看到时是在最后一次彩排,当时因为不知道是什么战机,光是兴奋和激动了,好似看热闹。而在正式阅兵式上再次看到,心情里倍增了骄傲和自豪。那种自豪骄傲是来自于我们国家军事力量的自身强大,尽管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地压制我们,不向中国出售任何先进的武器和装备,我们凭借着自己奋发图强的精神,打造出了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现如今这只军队强大的震慑力已引起全世界的注目,不容忽视。谁要欺负,谁敢挑衅中国军队,是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
【共和国的脊梁观后感】推荐阅读:
辉煌共和国观后感0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11-07
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心得感想07-20
共和国勋章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感受07-25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抗疫先进事迹心得10-07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06-26
解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09-28
共和学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资料12-17
共和完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总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