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12篇)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

集团化是当今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经济信息化、一体化和全球化对企业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提出的必然要求。各分散、独立的企业,或以产业、产权为基础,或者资本为纽带,通过资产的合并、兼并、划转等途径,集而团之,相互之间形成稳定协作关系和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并依据一定章程和原则组成企业群体。企业的集团化运作,有利于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使之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这一新模式,为企业的工会工作,特别是维权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云南昆钢水泥建材集团的情况,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进行分析。

一、企业基本情况

2008年12月,昆钢控股公司按照国家和云南省整合建材行业的相关政策,以及主业超强,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通过新建、划转,并购的方式,组建成立了云南昆钢水泥建材集团。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集团成员企业由最初的7家增加到13家,共有7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布在云南省8个地州市,年产能突破1000万吨。集团除生产水泥外还生产矿碴微粉、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炼钢熔剂等产品,拥有昆钢牌、西麟牌、紫燕牌、鸡足山牌、古屯牌、奥环牌等多省云南省注册知名商标。集团现有2800多从业人员,今

年1至9月,共实现利润1.85亿元,是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产业链长,产品最多的建材企业集团。在13家集团成员单位中,有4家国有独资公司、3家与港台合资的公司、6家合资公司,国有资产控股并处于核心地位,是集团最显著的特征。以产业、产权为纽带,实现人财移送物的统一协调和管理,是集团与其他企业集团的相似这家处,而跨地区、跨产业、跨多种所有制形式又是集团有别于其他企业集团的特点之一。

集团组建成立后,昆钢党委和工会按照党章和《工会法》的要求,组建成立了云南昆钢水泥建材集团党委和基层工会,集团工会在主要子分公司成立了部门工会,目前,集团共有9个部门工会、60多个工会小组、工会会员2300多名。

二、工会维权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维护职工的基本权利,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工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集团化企业,无论是国有独资公司,还是合资公司,工会都应该依法、主动为职工维护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集团化企业职工享有:

1、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2、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3、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休息休假的权利;

5、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9、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改善、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这些规定涵盖了职工的政治地位权、劳动保护权、经济和文化保障权。

但是,如何实施好这些法规,采取什么方式让职工切实感受到自己享有这些权利,通过什么途径细化,落实好维权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集团化企业构成份复杂,职工的身份也是多种多样,加之各子分公司所处地区不同、职工的职业生涯和文化背景有差别,维权的具体标准难以统一。一些成员企业尚未制定合同法和劳动法的实施细则,集体合同过于简单,没有形成协商制度,相应的普法宣传工作做得也不够,致使工会部门对为谁维权、如何维权、怎样维权的问题较为模糊。一些员工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较为片面,不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当三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容易产生怠工、情绪过激、主动性和积极性减退等行为。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权工作的困难。

三、所做的工作

近两年来,集团各级工会组织在昆钢工会的领导下,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一是依照法律和企业章程,组建成立工会组织。集团成立了基层工会,在分公司和子公司成立了部门工会。目前,正在积极在各作业区班组、科室部门筹建工会小组。二是按照劳动法和工会法,制定完善集体合同协商制度,将维权工作指标细化和量化,方便操作。三是组织开展“对标挖潜,节能降耗”劳动竞赛,中控窑操作工竞赛,鼓励职工通过诚实的劳动,增产增效,增加收入,创造幸福体面在生活。四是开展女职工定期卫生体检;职工职业病防治体检;为职工办理医保、特保等险种;定期慰问单亲职工、困难职工、患病住院职工,落实权益保障,关心关爱

职工。五是加紧落实工资、劳动、集体合同协商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维权工作的关键是工会和行政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的理念,各级组织要落实好“全依”方针和“二靠”思想,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真正帮到企业靠职工发展,职工靠企业生存。要通过发展和壮大企业,让职工增加收入和福利,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按照这些要求,我们的维权工作还人许多做得不到位之处,在各子分公司也有不少死角,需要各级组织和部门认真改进,加紧落实,不断推进。

四、难点、对策和建议

协调好劳资双方的矛盾,是工会维权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各种劳动关系越来越复杂,劳资矛盾日益突出,侵犯员工劳动权益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一些企业员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安全生产无保障,导致事故、矿难频频发生。一些业主任意克扣员工工资,延长劳动时间,拒发员工加班工资。前不久,云南某企业,由于对职工经济处罚不当,在10分钟内科长、副科长相继被杀害。血淋淋的事实表明,侵权已经严重威胁着职工的生命、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认为企业要通过以下途径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1、通过与各合资企业签订合同来维权。合资合同是合资企业整体运营的主要法律文件,对合同各方面以及公司经营班子和公司工会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劳资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资合同规定的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违背合同条款,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通过参与协商和谈判来维权。根据工会法和中外合资企业法,在合资合同谈判时,工会应该参与,要就企业工会的组建及其地位、权利、任务、工会的经费、工会的保障以及企业职工的招聘、辞退、工资、福利、劳动保险、劳动保护等事宜,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劳动者权益规定进行谈判,并写入合资合同或章程。

3、从员工录用合同和工程建设源头维护:企业工会一要积极主动地依法参与公司职工的就业规则、工资规则、福利规则和制度的调研、制定、修改等工作过程,并明确相关制度须经公司工会与公司行政协商会签后才能下发实施。二是企业工会积极主动地依法参与工厂兴建、扩建、改造中有关环保、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建设图的审查,保证设施的使用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4、积极代表职工与行政方和资方集体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工会要针对企业行政违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未落实法定的员工权利方面的问题,以及国家法规变更,而企业未随之变更的事项,由工会方首席代表的员工代表方与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的谈判。工会方为顺利达成谈判目的,必须在会前准备有效的法规依据,并将法规原文分发给谈判双方。

总之,工会维权工作政治性强,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是职工幸福、企业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200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总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站在历史和

时代发展的高度,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何维权、为谁维权的问题,是指导我们为职工维权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念。集团化企业领导,特别是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企业的实际,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为职工维权,为企业的做强做做大和科学发展,奠定好坚实的群众基础,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2

一、要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

(一) 民主管理机制

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 不断丰富和充实职代会内容, 创新职代会组织形式。

(二) 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

要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把平等协商作为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法定程序和关键环节, 单位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 不断充实和调整集体合同的内容, 使合同条款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与职工关心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

(三) 宏观参与机制

要建立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 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建立联系会议制度。

(四) 调查研究机制

就是要深入基层和职工群众, 了解新情况, 分析新问题, 拿出新思路, 让工会的工作始终贴近实际, 贴近职工具有时代特色与活力。

二、要转变、创新工会工作方法

(一) 理论创新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把科学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用新时期新的工会工作理论认识去指导工作实践, 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主要着力点在于要以科研生产发展的中心、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职工群众关切的热点和工会工作面临的难点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探索本单位工会工作的发展规律。

(二) 体制创新

1.工会的身份定位问题

工会以其独立的地位和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的身份, 对涉及职工权益的劳动关系、劳动条件问题、职工民主管理问题等等, 主动、依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协助、监督有关方面认真、及时地加以解决。

2.工会的权力问题

按照现行的体制, 工会是群众组织, 不享有实际权力。当前, 工会维权主要靠平等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前两者主要是在用人单位内部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经济利益的机制, 后者主要是维护职工政治权利, 组织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要使这些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发挥作用, 必然要求在单位内部结合治理结构, 规范这些权力的内涵、边界、范围及行使权力的方式方法、程序等。

3.工会和党组织的关系问题

党与工会关系的实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与本阶级群众之间的联系;党的先进性是以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为基础的。

(三) 工作创新

1. 创新工作观念

首先以新的思维、新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其中关键点就是要围绕大局去定位、去运作工会工作, 避免陷入就工会论工会的误区。

2. 创新工作机制

(1) 创新职工权益保障机制

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机制应包括三个层面:即劳动合同平等协商签订制度:职代会制度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厂 (所) 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各项制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以及工会与政府劳动部门、单位方面代表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

(2) 创新工会宏观源头参与和民主管理长效机制

在工会内部, 要通过建立和发展工会与单位行政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加大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 拓展工会工作的活动空间。尤其是职代会表决机制。

(3) 创新工会工作评价激励机制

就是要使工会干部任其职尽其责, 在其位谋其政。让职工群众评价工会组织, 把职工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会工作的标准。

3. 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创新的核心和着力点就是要探索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努力克服工会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 推进工会建设和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 把工作重点真正放到基层, 放到为职工服务上来。

三、加强工会干部素质教育, 维护好职工的权益

(一) 维护好职工的经济利益

在这方面, 关键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对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职工福利等, 工会严把关, 通过组织有关职工代表定期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从源头上维护, 使分配制度公平合理;三是做好帮困救助工作, 保证职工生活基本要求。

(二) 维护好职工的政治权益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会;对策分析

引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做出了重要的调整,这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国有企业工会的模式,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工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工作的严峻性,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情况下国有企业工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工会的改革提供一点新的思路。

1.国有企业工会面临的问题

1.1国企改革对工会组织的冲击

国有企业的改革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重组整合,给企业工会的工作性质带来很大的改变,然而部分领导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工会是企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根本保障。虽然《工会法》为工会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很多时候企业改革当中工会却是首当其冲,精兵简政也导致了工会干部身兼数职,工会骨干不断流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会的工作职能。

1.2工作对象复杂化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内,企业内部职工地位相差无几,收入相当,成分单一,易于管理,但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促进了职工队伍的转变,职工之间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收入逐渐拉开,主要表现如下:第一类是企业的管理群体,他们按照年薪制、股份制的方式获取收入;第二类是企业的科研群体,主要有科研人员,高级科员等;第三类是普通员工,在企业中数量最庞大,主要从事一线的生产劳动,按照技能来获取工资;第四类是打工群体,主要是指临时工、劳务工等,按照劳动多少来获取工资。不同职工群体的社会地位、自身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工会必须针对性的调整原有的工作方法,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工作的积极性。

1.3维权工作难度加大

工会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维护职工的权益,在过去经济体制中,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模式,职工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因此维权工作比较顺利,但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激烈,科技、管理等因素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导,促进了原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变,职工的工资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绝大多数职工的工资偏低。然而,改革之后的工会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因为随着工会的精兵简政,很多工会干部的实际职权大大减弱,很多事情不能解决,其次是工会的经济实力有限,不能够为所有的低收入职工提供救助,只能是参与、调解,维权的难度越来越大。

1.4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增高

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促进了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随着企业人事组织、分配方式的不断转变,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生产者、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也不断的激化。首先是企业内部就业率逐年降低,一边是待岗职工数量的逐年增加,一边是企业的不断裁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其次是企业内部的群体性劳动争议逐渐增多,再加上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促使个人劳动争议转变为群体性劳动争议。比如企业为了减员节支,常因为改革措施太激进而引起了劳资之间的矛盾,而企业工会此时却常常无能为力,处于不能坐视不管,但是也不知从何管起的尴尬位置。

2.解决的对策

2.1不断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

工会干部是工会的主导,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工会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为工会干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要打破过去保守、封闭的思维模式,提倡创新、开放、务实的思维方法。(2)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国有企业的改制也带了很多新的问题,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问题不能完全依靠计划经济的经验来应对,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3)熟悉法律,依法维权。工会干部应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会权益。(4)注重调查研究。工会干部把握形势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事物本质,指导工作方向,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

2.2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

针对现阶段国有企业处于重组改制的特殊时期,企业工会为了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健全管理机制,保证企业的重点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工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民主管理机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创新工会的组织结构,丰富工会的形式和内容。(2)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在执行合同的法定程序中应充分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结合职工关心的利益和企业生产实际,确立合同条款。(3)建立宏观参与机制。建立纵向会议制度,制定职工参与的政策,达到宏观维护的目的。(4)建立研究调查机制。深入基层,贴近实际。

2.3转变创新工会工作方法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工会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方法,适应企业发展。(1)改变工作方式。企业工会要根据企业实际,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以变应变,找准位置,改进工作形式和内容,适应整个改革发展的需要。(2)打造专业化团队。提高工会干部的专业化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和解决工作。(3)依法维权。提高全体工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维权。(4)肯干务实。工会工作必须抓重点,讲实效,不能做面子工程,切实解决职工的问题。

结束语:虽然国有企业工会在改革的背景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只要企业工会能够勇于面对,与时俱进,健全管理体制,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方法,企业工会肯定会找到自己的出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 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9).

[2] 陈智超. 关于如何搞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1(06).

[3] 朱脉谦. 浅淡企业工会职能作用和改进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6).

[4] 邱素云.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措施[J]. 决策与信息:下旬, 2012(2).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4

摘 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做好慰问帮扶工作,是企业工会竭诚服务员工、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本文就针对企业内部工会慰问帮扶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工会工作 慰问帮扶工作

企业工会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深入群众,融入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该工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和配合企业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应重视企业工会的工作,发挥工会的优势,特别是工会工作最明显最突出的表现方式,帮扶慰问工作的开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做好慰问帮扶工作,是企业工会竭诚服务员工、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提高慰问工作的水平

重视自身建设。通过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学习、工会小组学习等各种学习形式,深入学习总书记各项讲话、十八大精神和工会的相关制度精神,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工会成员政治意识、创新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工会的整体慰问帮扶工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建立科学的慰问帮扶制度。应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不可一概而论。组织慰问活动要严格遵照制度执行,要加强监督检查,不搞“平均主义”,要让真正困难的员工得到真帮助,让慰问对象感到慰问的严谨性和正规性。

建立健全的慰问帮扶档案。对每一个慰问对象都要高度负责,分别建立慰问档案,随时更新,动态管理。另一方面,慰问品发放应坚持种类多样化、精细化,慰问过程要有记录。对慰问对象和慰问效果进行跟踪回访,确保连惯性、连续性。还要跟踪慰问的效果,树立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选择正确慰问群体,促进企业的工会发展

确定慰问对象不能随意。在确定帮扶对象时,要有走访调研,及公示的环节。可与帮扶对象所在社区居委会沟通联系,完整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避免帮扶对象选择失误,让真正困难的人没有得到帮扶,从而造成不良的影响。目前企业中,需要帮扶的对象主要可分为几方面:

1.大病群体。对患有大病、重病的,要借助政策和通过大病救助等方式,减轻帮扶对象的医疗负担,并通过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或实物帮助,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度过生活难关,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2.助学群体。对子女读书难的困难家庭,建立长期助学计划,在每学期开学前上门家访,了解其子女读书情况,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困难家庭的助学措施,帮助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

3.家属群体。对有就业能力、就业意向的员工家属,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做好服务工作,一方面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多渠道帮助寻找就业门路,想方设法促进其就业或自谋职业;有条件的企业可帮助联系家政服务、发展经营项目等,为帮助其家庭脱困提供条件。

4.遗属群体。这个群体最需要人文方面的帮扶,特别是重大节日期间,要减轻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防止他们产生被抛弃被忘记的心理。要做到声声“问候”捧在家属的手中,真挚的情意温暖在遗属的心里。对遗属的问候要更加贴心,细致,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乐观生活。

5.其他困难群体。定期走访慰问,积极向帮扶对象宣传企业的政策,了解其家庭生活状况,帮助其协调解决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困难,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做好节日慰问工作,营造温馨的职工之家

全国总工会明确规定“逢年过节”指的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须的一些生活用品等。因此企业可按照此规定,结合自身慰问对象,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选择适当的帮扶措施。

送米、送油、送慰问金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却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彻底改变“节日慰问暂时脱贫,节后冷清继续贫困”的现状,更多的是教会员工脱贫致富的技巧,自力更生,这才是从源头上解决贫困的方法。真情流露,深入群众,真心实意为员工排忧解难,慰问工作才会取得实效,才能真正温暖到员工心理。

四、发挥企业特点优势、开展多样的慰问方式

企业帮扶慰问的工作,不仅要求实,更要创新。工会在与困难员工的关怀慰问,不能只停留在送油、送米、送慰问金的“老三样”上。要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不同诉求,对困难员工进行“精准帮扶”,施之以策,授之以渔,改变传统的帮扶慰问的旧模式。无需锦上添花,而要雪中送炭。不能为了图工作方便,搞标准化模式,简单选择米、面、油等慰问品,统一采购统一发放。不否认,以实物形式给群众送上节日祝福,更能体现良苦用心,然而,慰问方式太过单一,容易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组织关心不到位等不良现象。

杜绝形式主义。不能图个方便,慰问员工时发钱不发物,直接把补助资金打入困难群体的银行账户,或者干脆找人转交代劳,省心又省事。从表面看,困难群体众有了钱,可以各取所需,慰问的目的算是达到了。然而,因为少了走访的关键过程、少了面对面的贴心交流,让人感觉这温暖不够诚实,甚至躲不开应付了事的嫌疑。

慰问活动的开展形式有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困难群众都始终是“被支配”的角色,让人心里感觉怪怪的。因此尽量减少集中慰问,减少生硬慰问,开展慰问需要多点服务意识,多点人文关怀,困难员工才不会感到“寒冷”。事实上,帮助群众解决临时困难、给予他们充分的主人地位,本身也是慰问帮扶的题的根本意义。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加强工会基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本文就企业工会组织在推进企业和谐发展中,如何履行维护的职能,充分发挥维权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坚持以法维护,是基层工会落实维护职能的前提

第一,突出维护职能,必须强化工会组织的法律意识。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如果企业工会组织的法律意识淡薄,《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规定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坚持依法维权的工作思路,把《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赋予的权利落到实处。

第二,突出维护职能,必须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会干部政治素质的高低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能,贯彻落实《工会法》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关键。一些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和落实,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工会干部的政治素质不高,依法维护的观念不强。为此,广大工会干部必须加强《工会法》、《劳动法》、《企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理论水平和政策法规水平,为履行维护职能打好基础。

第三,突出维护职能,必须提高职工队伍的法律意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全面提高职工的法治观念。为此,要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重点组织职工学习《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民法》、《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使职工知法、懂法,自觉的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完善维权机制,是基层工会落实维护职能的基础

建立企业党政工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职代会规定的“四项职权”。

第一,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要按照《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企业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参政议政。坚持凡是企业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职代会讨论审议;凡是涉及职工重大利益的议案和制度,必须经职代会审查同意;凡是有关职工薪酬福利的重大事项,须有职代会审议决定。对企业改革、劳动待遇最容易引发的热点问题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

第二,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代表职工与企业协商确定劳动合同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条件,为职工签定劳动合同提供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监督企业和引导职工严格履行劳动合同,依法督促企业纠正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要依法与企业建立健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一机制,促进企业建立健康、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

第三,坚持从源头上参与制度。通过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取得工会源头参与权,要依照《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建立完善保证工会源头参与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使工会源头参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政策出台前,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研究思路和制定方案等环节做到全过程参与,力求体现职工的意愿。

三、明确维权具体内容,是基层工会落实维护职能的重要保证

作为企业工会,要重点从三个方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一、维护职工的安全权利。一是劳动防护用品权。即有权要求行政领导,向其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获得正确使用的信息。同时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定的护品护具;二是知情权和拒绝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三是紧急避险权和受教育权。即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有权要求参加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四是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权。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五是求偿权。因生产事故受到伤害时,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二、维护职工的劳动权利。一是职工就业上岗的权利。在企业施工任务饱满的情况下,应为职工提供更多的上岗机会,减少息工待岗人数,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二是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就业上岗权利。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企业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职工上岗或提高对女职工的录用标准。三是职工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权利。四是法律规定的节假日期间,休息日安排职工值班,支付法定工资报酬的权利。五是对特困职工生活扶助、医疗救助、子女就学、互助互济的权利。不让困难职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困难职工子女辍学。

第三、维护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利。坚

持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方针,按照职代会各项职权,让职工代表真正参加管理。一是认真行使审议建议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方案根据职工代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二是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经营业绩考核、工资调整方案、劳动保护方案、职工奖惩办法等进行审议,做到不审议不实施,不通过不出台。三是行使审议决定权。对

涉及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问题,如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经职代会审议决定后实施。四是视察、评议、监督权。通过组织职工代表视察,民主评议干部,发挥职工群众民主监督作用。

四、履行维护职能,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基本维护职能,关键是必须从维护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角度,从广大职工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生活实际和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第一,维护职工个人利益与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关系。企业经济发展,是职工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为此,工会组织要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工作难点和热点,着力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目标上来。企业工会要高度重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教育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科学管理,减少企业管理上和决策上的失误。教育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的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挖潜提效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

第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构成企业行为,各种关系大多是在企业范围内协调。因此,工会组织要注意解决好劳动关系的热点问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基层劳动关系的和谐,必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落实。依法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审议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要站在企业和职工双重角度,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的方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维护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稳定。

第三,工会组织与企业党政组织的关系。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平等合作、共谋企业发展。企业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必须切实的反映职工的意愿和呼声。一些正当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关键是要取得各级党政组织的理解和支持。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忽视职工利益的现象,一些问题解决不好,容易成为影响稳定的消极因素。因此,工会组织要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要通过联席会、民主协商会、劳资恳谈会等形式,督促一些问题的解决。在新形势下,作为职工利益的维权代表,必须变被动维权为主动维护,在为职工争取更多利益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协调,引导和推动作用。使各级组织在谋求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台更多的惠民措施。企业工会要妥善处理好与党政领导的关系,要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取得党委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企业职工关系的和谐,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关于增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6

基层工会工作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全部工作和凝聚力、创造力的基础,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单位实际工作中,能否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提高工会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工会工作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要求,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需要。

一、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来增强工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紧跟时代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工会工作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必须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上级单位的要求为指导,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工会自身建设的正确方向。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工会组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工会自身建设的改革创新,所要改革的,是工会自身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地方,我们所要创新的,是工会的具体组织体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思维理念等。在实际工作中要用改革的精神破解工会建设中的难题,用创新的思路寻求增强工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工会工作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会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惟一的出路就是要改革创新,推动工会组

织工作的各项发展。要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走出一条具有本单位工作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

二、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新形势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但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基层工会工作的现状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职工队伍不断壮大,使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值仍有一定距离。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基层活力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单位中发挥作用的要求。首先,应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单位发展大局上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单位发展大局、单位工作目标的任务上来,这是基层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其次,基层工会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协调劳动关系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其作用是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另外,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是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单位的题中要义。

三、必须不断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

提高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强化三个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坚持理想信念,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同单位党组织、上级单位

党组织及工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本单位和上级单位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淡薄名利,乐于奉献;强化群众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方法,置身于群众,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了解他们的安危和冷暖,敢于为职工群众说实话、办实事,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增强五种能力,即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改进工作方法的能力、增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增强协调沟通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以适应并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四、必须充分发扬基层工会内部的民主,调动广大会员群众关心工会事务、参与工会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要在基层工会广泛推行会务公开,保障会员群众在工会内部事务上的参与权、发言权和监督权。基层工会工作计划的制定和重要决策,要经过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讨论,由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基层工会领导班子要切实按照工会章程实行民主选举。要在基层工会建立由会员群众监督评价工会工作的机制。

五、基层工会组织要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各级工会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为有位的有效途径。如围绕本单位建设发展的大局,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这既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也是提高单位各项工作指标的“双赢”活动;通过“建家”活动,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通过开

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7

一、提高工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为更好的行使工会“纽带和桥梁”作用, 工会工作人员要树立并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 透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甄别、抵制以及消灭社会上个别存在的负面煽动性言论、观点和行为, 保证政治素质过硬。工会工作人员还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时时刻刻保持热情似火的工作作风, 无论何时都将合法权益作为职工群众维护之根本, 对工会本职工作脚踏实地的做好, 为职工群众积极主动解决工作生活难题, 将企业工会营造出“家”的温暖, 工会工作人员要做到视职工群众如“同胞兄弟”, 给予职工群众亲人的关爱, 家的关怀, 让职工群众有事儿想“家”; 没事儿念“家”; 走过归“家”。企业工会工作人员本身也要接受定期培训, 提高专业理论知识, 强化自身专业知识, 增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 沟通、交换、学习其他人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居于新时期, 面对新形势, 工会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放开想象, 解脱传统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继往开来, 积极创新工会工作方式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与职工群众进行沟通交流, 以服务为工作宗旨, 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帮助, 全心全意为来解决困扰广大职工群众的问题。

二、工会加强维护企业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立足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础工作职责, 处于当前的社会行业变革转型、人员关系动荡的特殊企业环境下, 工会工作更加需要去主动出击, 科学合理的进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完善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体制, 建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代表的民主机制, 对企业职工群众进行全面管理; 建立健全工会与党委间的工作参与联系机制, 发挥党委代表作用, 详实掌握职工群众的需求问题, 总结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并直接高效的与党委沟通解决; 根据综合实际情况, 对困难的职工群众进行重点对象帮扶, 在就业、教育、生活救助、医疗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帮扶体系, 构建特殊困难职工群众的科学帮扶机制, 深入了解其具体基本生活, 以“献爱心”等形式的活动将帮扶行为进行规范, 实现社会化; 监督职工群众与企业间所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性, 建立健全并加强基层劳务关系的协调机制, 提前做好职工群众的保障就业工作, 宣传推行平等协商, 订立集体合同, 积极进行劳保部门与企业代表的工作, 更好的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积极宣导并落实政府的保障性措施、政策, 确保全体职工群众都能享受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福利; 重抓“送温暖”工作, 对职工群众的困难进行详细的情况普查, 并依据进行分类、分别记录, 对数据进行妥善保管, 对职工群众的困难进行针对性强的人文帮助, 即物质帮助的同时注意精神上的安抚, 主动解决职工群众的子女教育等间接延伸困难问题。

三、积极提高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

增强职工群众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三赢的选择, 既能够提升职工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更能推动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更能方便企业工会未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 所以无论是对于企业而言, 还是对于工会而言都是可行并乐见其成的, 新时期加深施行职工群众素质工程是对工会出的新发展期望。增强职工群众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作重点, 除了保证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以外, 还要适时开展大量有意义的综合活动, 以此督促、鞭策职工群众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 激发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同时培养竞争意识, 鼓励职工群众自主创新“技多不压身”, 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同时谨记, 所计划开展的活动, 要根据行业特点、职业的不同加以区分, 分别组织, 以免混乱冲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实事求是, 确保开展的活动真正具有成效, 避免形式主义, 切实加强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工会工作的发展。

四、结语

探讨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内容, 找准工作方向, 明晰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的意义, 作为企业工会工作人员, 必须提升主观上的工作意识, 明了工会工作在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精细处入手做好帮扶工作, 强化促进企业文化、工会的建设, 促使企业事务的公开和监督, 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完善, 社会行业多元化蓬勃发展, 各企业的对内、对外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开放式的多元经济类型;市场化的复杂人员关系;多样化的人员绩效考核, 新时期如此种种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情势伫立企业面前, 维系企业稳定和谐, 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工会组织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工会”即企业职工的群众组织, 是党联接职工群众的纽带与桥梁, 值此社会发展变革的新时期, 工会工作急需转换、升级、创新, 要深化工作重心, 以创新学习强化核心组织作用, 直面工作挑战, 求真务实, 襄助企业持续良性发展, 构建和谐组织、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思考建议

参考文献

[1]高素芳.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思考[J].中外企业家, 2015, 18:79+82.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基层工会组织;工会工作;问题;对策

一、当前油田企业基层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1、油田企业各基层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有待进一步

加强

作为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国工会组织特别是基层工会组织,相比国外工会组织而言其在企业中的独立性稍弱一些,发挥的作用也有限。在企业职工群众的心目中,企业工会组织不过主要就是组织企业职工开展一些工会活动、组织一些劳动竞赛、深入一些困难职工家庭送点困难补助等等,做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认为工会组织或所做的工作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企业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所谓的代表职工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替职工维护正当权益等实际能起作用的期望值也不高。而且工会的很多工作都是服从企业组织或行政工作需要,所以工会工作联系群众不够紧密,很多人认为企业工会组织很难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真正实际问题,一些职工群众有问题也很少寻求工会组织帮助解决,所以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心目中影响不大,其作用也在不断弱化。

2、现代企业对工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内容提出了更新要求

随着油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工会固有的工作模式和方式方法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工会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需要;工会工作缺乏创新和活力,每年除了在几个特别节假日搞一些常规老套的工会活动之外,平时工会活动则不多,而对于一些劳动竞赛等方面的活动主要靠上级部门的部署,如果上级工会组织没有什么要求,基层工会很少主动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工会活动;工会活动内容与本单位职工群众需求也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会组织不能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取到凝心聚力的

作用。

3、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工会协调劳动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合同法中可以看出,企业工会组织是企业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特别是2013年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中明确地规定了“同工同酬”,这使得企业在劳动关系和利益的分配问题上会朝着更加复杂多变的方向转变,企业与劳动者特别是劳务工、临时工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凸显。同时由于职工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不放假所引发的加班费和职工福利问题很容易引发劳动争议。作为基层工会组织,自己又不能出台相应政策,对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有时也感到束手无策,夹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处于两难境地。

当然,当前油田企业基层工会工作面临问题远远不止这些,这里仅仅就以上几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的阐述。

二、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做好油田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1、大力提升基层工会组织的服务职能,将工会工作融入生产活动之中

工会的中心工作就是要把工会工作融入到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和建设活动中去。一是要提升工会组织为企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工会工作要主动融入并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工会要在职工群体中做好宣传工作,让企业职工群众知道,只有企业发展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职工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以激发广大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工会组织要就企业在生产中效率、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认真做好合理化建议的征集工作,与职工群体一道积极探索群众性经济技术工作的新形式、新内容、新办法;三是基层工会组织要围绕油田“两稳一增大发展”总的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引导和营造职工大力练本领、学习知识的氛围,为企业有质量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

2、加强基层工会自身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油田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一是结合单位实际,不搞一刀切,切实加强油田各基层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二是要把基层工会组织的工作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以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人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树立工会干部真情服务职工的良好形象;三是不断提升工会工作人员的综合

素质。

3、在真情为职工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的服务能力

企业工会组织是企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首先,基层工会组织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本单位职工群众服务意识和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要想职工群众之所想、急职工群众之所急,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本单位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娘家人”,这样会增强企业员工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深入开展送温暖、困难救助等“暖人心”工程活动,为职工群众分担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要深入职工群众和生产一线,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难题,听取职工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一些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关爱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让职工群众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对工会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9

下面我谈几点建议,考虑的比较肤浅,供领导参考,可能不太正确,请领导批评指正:

1、联合省劳动部门、工人技术等级考核部门等,在全中心范围内分岗位、分工种开展大规模的技能比武竞赛活动,对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授予相应的技术等级、光荣称号(如“技术标兵”、“首席——”),在岗位薪酬晋级等方面给予一定嘉奖,并选拔出优秀选手代表中心参加控股、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人技术大比武活动。

2、进一步加大推树先进典型的力度,创新典型引路工程。在中心内部评选出各岗位、各工种上的业务骨干、岗位标兵、服务明星、劳动模范,制作先进事迹画册,加大学习宣传,组织先进人物事迹巡回报告团,在中心各基层单位开展巡回教育,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广大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学赶先进、争创一流。

3、进一步加大对各基层单位专兼职工会干部、干事的培养、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工会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干事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宣传能力,充分开展好基层工会工作,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做好对员工的教育引导,组织开展业务竞赛、文体活动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4、大力推广职工创新工程,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献计献策,形成定期征集工作金点子的制度,不断总结一线员工工作中的创新做法,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理论加实践的成熟方法加以宣传推广,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塑造品牌、打造亮点,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如广西高管局推行的“八颗牙”微笑服务已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响当当的服务品牌;西南高管处通过咨询专家,结合按摩、体操、武术等技巧动作,贴近收费员生活和工作需要,首创微笑操,得到了中国健美操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广西健美操协会副主席王梅教授的充分认可,她表示,微笑操适合高速公路微笑服务的需要,非常值得推广学习;京沪高速苏鲁省界收费站QC小组(研究课题:降低入口车型误判率)和巾帼班QC小组(研究课题:提高驾乘人员满意率)经过中国交通企业协会的严格评审,被评为全国交通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0

一、坚持高起点、严要求,充分认清群众性保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深化群众性保安全工作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对照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安全宣传教育上针对性不够强。存在对段一级各类宣传载体利用比较重视,但在车间、班组宣传教育上缺乏有效载体,上情下达往往不及时、打折扣。在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往往比较单调,标语多、要求多,真正贴近现场、简洁实用、为一线职工记得住的内容还比较少。同时,对于一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真实思想状况了解还不够细、不够及时,安全宣传教育难以做到有的放矢、让人信服。

2.劳动安全竞赛推进上仍然比较粗放。有的在活动方案制订上粗线条,细化量化不够;有的宣传发动不力,大多数职工不知道,活动总是在少数人中间转悠;有的在过程控制上缺乏有效手段,往往有时只能看结果、望天收,没有起到充分调动一线职工保安全、促生产内在积极性的作用;有的在结果评估上,存在“先进的没有硬伤就一直是先进”的现象,在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上效果不明显。

3.技能竞赛组织上发展不平衡。对于开展技能大赛,提高一线职工业务素质,基层单位工会这个层面十分重视,严格按照年度展开表来推进实施。但车间工会层面存在认识不到位和发展不均衡,有的车间不按年度上报的计划实施、有的简单搞搞,草草了事,不达效果,尤其是在激发职工平时的学业务、练技能上招数不多。

4.劳动安全作用发挥上还显得不够。职工尤其是劳务用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护下道危险镜头有发生。也反映出工会三级劳动安全监督检查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存在日常监督检查活动开展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5.职代会提案、中期视察问题、合建活动等闭环管理上存在差距。主要是对问题的归纳梳理不够系统深入,对问题的处置答复有的往往比较原则,有的就是论事、浅尝辄止,有完成任务应付了事之嫌,对好的提案、建议成果的转化应用有的不够积极主动,从而没有起到促进企业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不断改进和持续提升的应有效果。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进一步推动群众性保安全工作取得实效。

做好新形式下工会群众性保安全工作,就是要坚持工会工作“围绕中心、融入管理、发挥作为”的工作思路,增强全局观念、系统思维,摆脱“自我循环”,紧紧围绕“增强职工保安全的意识、提高职工保安全的能力、激发职工保安全的动力”这三个着力点,搭设平台,构建机制,开展活动,推动群众性保安全取得实效。

一是增强职工保安全的意识。按照贴近现场、贴近职工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安全宣传教育的载体和手段。如结合文化线建设,为一线班组配备DVD机,发挥工会优势,会同专业科室编辑下发“违章在哪里”、“作业安全”等电视教育短片,使宣传教育更加直观易记。积极开展“我为安全做什么”活动,做到深入发动、全员参与、务求实效,使广大职工在主动参与中接受再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大力挖掘和宣传一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弘扬先进,实现典型引路。

二是提高群众性保安全的能力。始终把确保从业人员劳动安全放在首位,结合生产组织优化调整,及时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网络,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安排,扎扎实实开展好单位和车间两个层面的技能大赛活动,特别是加强对车间层技能竞赛活动的检查考核,以赛促学,着力提高主要工种的实战业务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有重点地培养以工班长为主体的生产和管理骨干,开展评选 “岗位之星”等活动,实现以素质提高设备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目标。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1

关键词:企业 离退休工作 管理思考

自2002年集团公司联合重组以来,就积极推进离退休职工规范管理,成立了集团公司社保中心专职管理机构,并按原来管理方式和地域分布情况建立了相应的离退休管理站。通过十年多的不断规范和改进,各项管理工作已日趋完善,为矿区稳定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离退休管理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服务性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其工作质量的优劣,关系着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落实,关系着离退休职工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不仅是广大离退休职工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级离退休管理组织和离退休管理干部责无旁贷的职责。

一、离退休人员管理现状及存在在问题

1.人员构成及分布情况

截至2014年6月末,集团公司离退休、遗属已达到5862人,约占在职职工人数的29%,其中离休23人,退休4845人,遗属912人,本地居住3846人,外地居住2016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虽然社保工作与公司主业相比无法相提并论,但相对来看,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多,年纪较大,结构复杂,分布区域不集中,管理难度仍然很大。尤其是这些人员的思想情绪直接影响着周围亲属和家人,而这些亲属与家人大多数是集团公司的主要建设者,所以说在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大局。因此,如何更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是我们社保中心的一件大事和一项主要工作。

二是长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成为管理中的主要难点。集团公司由三家主要煤炭企业联合重组而成,当初三家企业管理属地各不相同,离退休职工的待遇一定程度上差别较大,后期又收购和兼并新柏、新窑、水泥厂等地方小公司,在所难免的留下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的协调和处理,又成了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是各离退办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对照规范的社区化管理标准,我们在管理职能建立上,社区设施配备上还有很大差距,社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还不到位,管理人员的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做好集团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对策

1.更加重视离退休管理与服务工作。离退休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政策性,离退休服务工作的优劣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进步。而离退休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离退休工作的成效。因此,只有把离退休管理与服务工作放到一定的高度,不断充实完善管理机构,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离退休管理队伍,才能促进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工作提水平、上台阶。

2.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制度操作、按制度办事是减少工作随意性,确保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的有效措施。要根据实际并按照上级规定,不断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如会议制度、年度计划制度、学习通报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建立联系制度等。要把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在制度建设中,用制度来保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

3.建立离退休职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目前矿区共有5000多名离退休人员,社保中心仅有40余名管理人员,而直接从事离退休管理的仅15名,如果仅靠直接的传统的管理手段,很难应付日常工作,更别说深入基层和不断创新。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

一是建立离退休职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将离退休职工的出生年月、离退时间、定居地点、个人爱好、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生活状况、待遇情况、是否从业、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并对基本信息实行动态控制,保持信息的完整、真实、有效。实现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

二是要组建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网络。把离退休老同志组织起来,形成以离退管理部门为主、离退休人员自主管理网络为辅的管理工作机制。可依托已有的离退休基层党支部、党小组体系或新建这类组织,按生活片区、按楼栋为单元,划分行政大组、小组。每个行政大组和基层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所属行政小组、党小组的工作积极性,组织联系所属离退人员,主动开展走访看望、文体康乐等活动,起到承上启下、沟通信息、贯彻执行的作用。

4.建立规范的走访制度。要把定期走访、过境走访、电话慰问等作为一种制度并长期坚持,及时把企业对职工的关怀传递给离退休职工,为离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柱。

5.做好日常的信访接待工作。尽可能建立起定期信访接待制度。离退休管理科要认真接待前来上访的离退休职工,按照政策规定认真解疑答惑,对一些一时把握不准的可以委婉说明缘由,完了通过组织程序请示落实。要在细节问题上下工夫,强调在本职岗位上体现服务,在排忧解难上落实服务,在提高效率上强化服务,在努力创新上

提高服务,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强化满意接待、电话规范等。6.建立外地离退休职工联络员制度。根据外地离退休职工退休后的居住情况,分片选择一名身体状况较好、组织能力较强、工作热心负责的离退休职工作为联络员,负责该片区离退休职工的联络工作。初步意见可以在庄浪、静宁、泾川这三个离退休职工居住较多的县城,建立三个联络点,配备适当的联系员,可以在通勤费、电话费用上适当补贴,即可满足正常工作开展。

6.建立离退休职工生活困难救助扶持制度。关心关爱离退休职工,对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离退休职工,在行业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每年年终向他们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同时不断改善离退休职工生活环境和条件,开放老年活动室,增添活动设施,整治环境卫生和绿化区域,切实为离退休职工创造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环境清新优美、和谐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

总之,离退休管理工作做好了,既能更好地服务离退休职工,又能间接地做好在职职工的思想稳定工作,使他们安心工作,还能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在公司深化改革、创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中心一定要按公司的要求,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将服务和管理相结合起来,为离退休、退养职工服好务,才能为公司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对集团化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2

一、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根本, 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 就是要在目的上为了人的发展, 在行为上促进人的发展, 从机制上保障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 它把人放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的地位, 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 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第二, 它是一种价值取向, 即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力;强调对人的解放不仅包含物质生产和生活上的解放, 也包含文化上、精神上、思想上的解放;还强调发展人, 帮助人实现自我完善,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三, 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 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 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 倡导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重视人的潜能和主动意识, 支持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职工是图书馆的主体, 工会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只有深刻地领悟以人为本,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才能切实维护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广大教工政治、经济权益。

二、坚持“以人为本”, 结合高校实际, 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要落实“以人为本”, 就要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作。

高校图书馆工会作为图书馆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 在履行维护职能时, 要妥善处理好学校和职工双方利益的关系。图书馆工会要把注重维护全校大局与本馆教职工权益有机结合起来, 要让职工参与图书馆管理, 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校的民主制度的建设, 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把教职工的维权工作给予重视, 协助学校制定有关职工权益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把维护教职工的各种权益具体进行落实, 有目的的解决学校内教职工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才能科学合理地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 才能使学校内各方面的利益统筹兼顾, 各种利益得到相互协调, 各种矛盾得以化解, 以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

三、贯彻“以人为本”, 发挥高校图书馆工会的优势, 进行有效维权

(一)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代表着图书馆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应发挥其政治、组织、职能优势, 引导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以深化学校的改革。具体来讲, 一要保障职工的参与权。工会要让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参与学校部分政策的制定, 反映职工各方面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政策有利职工群众, 他们的合理要求才能得以实现。例如, 图书馆在制定本馆各项制度时, 都要召开会议, 广泛征求职工意见, 对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 并报馆领导研究, 使得图书馆制度不断完善;二要落实职工的知情权。通过图书馆职代会, 可以使学校内各种政策公开、结果公开, 使广大教职工更加了解学校, 增加学校的透明度, 促进学校的改革更加顺利的进行;三要强化职工的监督权。群众职工作为学校的最基层可以最直接地进行各种监督, 比如可以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等形式来进行监督, 使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处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通过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 从而真正实现学校工作“以人为本”。

(二)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特别是培养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已成为增强高校竞争力的首要问题。因此, 工会落实“以人为本”, 必须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 把建设高素质教职工队伍, 作为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就要着力抓好宣传、教育、培养职工的工作, 为提高教职工的综合能力, 学校内要广泛开展各种有利于教职工能力选拔的活动, 并给予教职工各种外出培训的机会, 对教职工科研成果进行物质奖励, 以资鼓励。这样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 才能使教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 有利于教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增强教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同时, 要营造各种培养优秀人才的环境和机制, 为每一位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每一个职工在工作中各显所长, 卓有成效, 以满足现代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 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教职工的根本权益。

温家宝指出:“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 广大教职工是学校办学的主体, 因此“以人为本”中的“人”对工会来说, 不仅代表职工个体, 也代表整个职工队伍, 而这个“本”就是全体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因此, 图书馆工会要本着一切为了教职工、一切依靠教职工的宗旨, 从维护实实在在的具体利益做起, 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教职工的根本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结合新的要求和实践, 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

(四) 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职工的生活需求。

要了解、尊重、关爱教职工, 把需求分析作为工会维权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工会应主动了解本馆职工的需求和难点问题, 找准切入点, 使维权工作更有针对性。对职工的子女入托入学、政策性商品购房、职工医疗及女职工的特殊权利等需求, 应政治上关怀、工作中帮助、生活上体贴, 形成关爱互助的人文环境, 使教职工的身心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 工作重心由基本的扶贫解困向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转移。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权, 在“以人为本”观念的指引下, 维权的方式要进行从单向维护向多元维护的转变, 由解决职工的困难向提高素质、促进发展转变。对职工开展继续再教育、培养知识型人才、提供职工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已成为新时期工会帮困的重要工作。开展服务水平评选活动、组织青年职工参加基本操作技能比赛、组织全馆职工参与数字化图书馆新技术讲座等, 都是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好方法。

(五) 参与图书馆管理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构建和谐图书馆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职工是政策的执行者, 要让职工参与制定, 实现他们的被尊重感和主人翁精神, 有利于馆内各项制度、措施的理解和贯彻落实。因此, 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要尽可能公开, 推行馆务公开, 是让职工更加了解馆内工作的重要方式, 要让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馆内管理, 以促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实现民主管理, 实行民主决策。如图书馆应把学校改革难点、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工作计划、实施步骤和各项措施包括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大宗设备采购、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福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教职工的聘任、职称评定、奖金分配等公布于众, 使全馆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进一步得到落实。馆领导也可以通过召开全馆大会或个别谈话的方式征集合理化建议, 鼓励职工为图书馆发展献计献策, 以激发职工的智慧和创新, 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让职工参与管理更有利于教职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劳动积极性, 为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 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己任, 协调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的各种劳动关系, 以动员和组织广大教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为目标, 发挥好工会作为党政与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加大对教职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 不断协调、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努力构建公正民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 不断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 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会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 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 推行图书馆政务公开,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发挥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纽带作用, 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工会,维权

参考文献

[1]陈秀萍.坚持以人为本探讨工会新思路[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3.

[2]贾睿, 陈成桂.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中工会组织的潜能与作用[J].晋图学刊, 2008.5.

上一篇: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下一篇:五柳先生传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