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意义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存的意义(共9篇)

生存的意义 篇1

笔者运用海德格尔生存论语言哲学思想,对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特别是当前语用分析哲学中的一大焦点意义与语境的关系问题,做出了本体论性的解读.由此说明意义对语境的依赖、语境对意义的制限皆源于存在与语言、在的`意义与此在的生存境域的分环勾连,从而构成了语言意义的最为原初的语境条件.借以认清语言科学研究中知性思维的制限,深化意义与语境关系的理论研究中的人文关怀.

作 者:李海平郑溟 LI Hai-ping ZHENG Ming  作者单位:李海平,LI Hai-ping(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郑溟,ZHENG Ming(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刊 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5) 分类号:H030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   意义   语境   海德格尔  

生存的意义 篇2

《活着》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用一天时间对其一生苦难的叙述。余华把小说主人公的悲惨故事置于一个个极端的生存背景下, 绝境下的生命个体的生存本相更加真实可感。死亡是极其悲惨的厄运,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 柔弱的福贵竟然在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的打击下, 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的边缘止步, 于苦难悲伤的极限处善待生命, 默默地承受生命之重而无怨无悔地活着, 不仅活着, 而且越活越通达, 这就让人不得不就他的“活着”作一番特别的研究了。

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中, 余华先生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 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 可是他活着。”是的, 福贵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 然而他活着。尽管他的地位从尊贵降到卑微, 财富从大量拥有到一贫如洗, 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亡, 生活中一切可能的不幸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但福贵并没有倒下, 他依然硬朗地活着, 甚至用自己“活着”的哲理去教导那只不肯耕作的老牛:“做牛耕田, 做狗看家, 做和尚化缘, 做鸡报晓, 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福贵为何不死, 因为余华在创作《活着》的时候就没有打算让福贵以慷慨赴死去追求生命的神圣光彩和超越。作者在这里拒绝升华, 拒绝精神价值, 因为这里不是培养英雄的天地, 而只是培养芸芸众生的土地, 是英雄们赖以矗立的那个底座。福贵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一个普通的地主家的少爷, 一个普通的农民, 一个生活在那个苦难时期的平凡的受难者。福贵的活着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 在《活着》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福贵的活着而展开的, 如果没有福贵的活着, 《活着》作为余华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最高成就的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福贵的活着, 注定是一种苦难, 一种悲哀, 一种现象。因此便有了福贵活着的另一个理由, 福贵是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是一个时代具有存在意义的形象, 福贵的活着, 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个群体———农民———的活着或者是存在。福贵的生命意识是在与苦难和死亡的搏斗中展开的, 他的“活着”时刻遭受着苦难与死亡的威逼与诱惑, 他本应该死掉, 可他活着, 福贵承受苦难的方法就是一个“忍”字。没有血泪的抗诉, 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 甚至没有愤怒, 有的只是人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 它甚至能包容一切, 以致最大的苦难来临时, 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磨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 内心具有了面对生活灾难时的超然和平静, 苦难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消失于无形。这是一种无限宽阔的忍耐, 哪怕厄运极不公正地把死亡一次次加在自己的亲人身上, 他都能宽容面对, 接下命运赋予的千斤重担。小说字里行间都是沉郁、悲痛的气息在游走, 而我们的主人公却是那么坚定。作者在其小说中写道, 老人在叙述其一生苦难时脸上所带的微笑, 以及谈论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时的语气, 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 “我”在福贵的脸上, 看不到苦难的摧残留下的悲伤和颓唐, “我”看到的是“宁静在遥远处波动”。可以看出, 这种忍耐, 已磨砺为一种柔性的品质, 保卫着他内心免遭苦难这种生活暴力的破坏。当一场场灾难猝不及防的降临时, 生命里的孤独、无助和脆弱都被放大了, 但是与此同时, 生命里的慈悲、悲悯、坚强、爱和信念也被无限地放大了。每一次忍受苦难的过程, 都是一次生命的修复与自救, 是大灾大难中一次生命的涅磐。从这种忍耐之中, 我们看到了人性、生命在原始的灾难下爆发的力量, 这是弱者对生的渴望, 是一个信念的力量。

作品名字叫“活着”, 然而其内容却从头到尾都紧紧包裹在一团死亡的气息之中。一次次残忍的生命掠夺, 活着变得艰难, 生存充满磨难。能让受难的生命直面苦难的精神支柱惟有活下去的希望———只要能活下去。福贵的娘说:“人只要活得高兴, 穷也不怕。”土地改革运动中, 福贵因为败家, 因祸得福, 躲过一劫, 惊魂未定的家珍对福贵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 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福贵说:“你说得对,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 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这对苦命的夫妻, 活着的唯一希望就是一双新鞋, 一家人的团聚。“死也要活着。”这句话是《活着》中老全所说的, 而福贵也在经历每一次劫难后反复诉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这些朴实单调的话语, 从那些对命运毫无把握的平凡人口中说出, 我们能体会到的不仅是其中饱含的生活的辛酸, 更有那对“活下去”这个目标怀有的单纯的渴望。其实, 他们对活着的希望, 仅仅是活着本身, 他们没有更远的打算, 也不可能有更高的欲求, 活下去, 就是活着的理由。对于广大的普通百姓, 特别是生活在最底层, 在极度的生存状态下遭受苦难打击的中国农民来说, 活着, 就是“活着”;活着, 就是“忍受”;活着, 就要学会去承受生命之痛。人的一生必定要经历苦难, 有过痛的生命才能承载起更为重大的责任。一个人, 哪怕就是在他失去所有的一切的时候, 至少还有最最珍贵的生命。生命在, 希望就在, 活着, 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经历了一次次人间至痛, 富贵还活着, 就是因为他早已学会去忍受生命之痛, 学会了坚强地为“活着”而活着。作者在小说的最后写道, 讲完自己四十年辛酸的往事后,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浩浩宇宙, 漫漫长途, 一幅充满悲剧色彩的两个“老不死”的苦行图, 将人们的思绪引向生命的追索: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生似乎不是目的, 而是一个过程, 一个靠某种信念支撑的过程。到头来或许你什么也追求不到, 然而你必须永远追求。否则没有了这个过程, 没有了追求, 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作者呈现给人们的这种清醒而痛苦的生命意识, 既令人悲从中来, 又给人以某些生命哲理的启悟。“活着”是一个如此宽广又如此沉重的话题, 它凝聚了太多的责任、使命, 以及无尽的回忆;“活着”给人以一种力量, 一种使人坚强地面对挫折、变故, 甚至死亡的力量, 一种使人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要坚持生存下去的力量。福贵是一个小人物, 但他身上折射出底层很多劳动人民的共同特点, 包括对苦难的逆来顺受。福贵的命运是如此的卑微与无助, 但折射出来的是整个民族的性格与品质, 一种敢于直面苦痛的勇气, 一种特殊的生存智慧。徐福贵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他所经历的悲剧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战乱、社会局势的动荡形成了徐福贵悲剧的根源。“活着”不是福贵的专利, 在那样的苦难生存环境中每一个人都在命运中苦苦挣扎, 家珍、老全、春生、镇长、凤霞、二喜、有庆、苦根……他们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 是最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的命运。有些人活过来了, 有些人死去了, 命运, 往往不肯将幸福给予善良而又卑微的人们。中国的现实生活环境是复杂而艰难的, 在现实的土地上生存的人民也是复杂而艰难的, 作者的笔下也反映出他对那个时代敏锐的感觉。不尽的苦难和无形的命运大手无时无刻不对活着的小人物施以强大的压力, 但是生命又因对生命本身的重视和活着的贪恋而不停地挣扎, 哪怕下一秒走向死亡, 也绝不放弃这一秒生的愿望。用失去活着的权利做赌注来争取活着, 这个过程中迸发出的来自生命自身的能量是那么崇高, 同时又令人震撼。生命个体相对于社会, 相对于自然, 相对于命运是渺小而且无奈的, 而绝望, 甚至自己终结生命却是一种消极, 没有什么否定比对生命的否定更加彻底, 也没有什么斗争比争取活着更原始, 只有活着, 才是最好的选择。

余华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这样解释“活着”:“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2]余华的这番自我阐释, 表明福贵的平凡人生和生活传奇, 不仅仅反映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上,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艰难的生活历程, 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 而且借以在一个更深入的层面上揭示了一种生存哲学。这种生存哲学有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柔性色彩, 也表明余华对人的生命和存在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蒋小波.作为成规的破坏者[J].文学评论, 1996, (4) .

写作与生存的意义何在? 篇3

小说取名《绿光》。“绿光”是什么意思?一时难以回答。不妨先读小说。题目下面有一个作为题记的引语(也可说是隐喻):“无意苦争春”。 这句出自陆游《卜算子》的诗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题记与“绿光”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关系,比如补充和解释性的关系,在“绿光”的承载者,从某个角度来看,小说的两个主人公“显隆”与“澄迈”身上所体现的,正是类似“无意苦争春”的发潜德之幽光的人生“退守”。仿佛无心插柳,却柳树成荫的结果一样,他们即使以决然和自我“破坏”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不断“退步”,却换来了若无若存的幽香,令人回味再三。即使在读小说之前,我们对这些还不确定地清楚。

题记下面,还有一个献辞“献给子愚”。“子愚”是谁?我们也不知道。不过没关系。因为献辞通常是私人性质的,即使我们不知道,也不妨碍对小说本身的理解。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显隆,是南京一家杂志社的编辑。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深切的反思,同时又不乏自我反省,没有失掉他对所做的事情的基本判断。但是,由于现实的考虑和个性的原因,他又没有成为这一切的直接抗拒者——他不能砸掉自己的饭碗。于是,他的才能转化成了对这一切(包括对他自己的)的反讽,比如他说自己,“能力肯定是有的,但能力这个词在当下倍受质疑”;比如他讲自己的工作:“我刚刚完成了上头交给我的一篇文稿,这篇具有表态性质的论文花费了我整整四天的功夫,我却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干。它全部由渴望及物的真理组成,没有一点私人的观点,遵循教科书般干燥而完美的逻辑,不能使人信服,却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某种意义上说,显隆活在由他的自省和现实的落差所造成的巨大虚无中。上大学的时候,他曾想投身于学术,可是后来发现自己缺乏天分。于是,他“加入了诋毁创造的队伍”,“拒绝响应那些正确的偏见”。

他自述:“也许我天生就与这个时代投合,我是否该为自己感到羞愧”——尤其是在面对澄迈——显隆的朋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的时候。不仅如此,“当我谈论自己的时候,我知道我是在对着北方说话”,北方,确切地说,是显隆的朋友澄迈生活的城市北京。显隆这里的话显示出澄迈对于他的重要,仿佛澄迈是他的一面镜子,也即是他的生活的一个重要参照。

小说在显隆对自己的质疑,以及与朋友的对比中,引出了小说的另一个核心人物:澄迈。从显隆的描述,不难想象,澄迈与显隆的不同,甚至境况的“糟糕”。根据小说,显隆和澄迈是大学法学专业的同学,后来,澄迈转读哲学系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去了北京。澄迈则在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妻子,可说是“优渥”。

小说第二部分,澄迈因为要办理身份证,回到南京,与显隆相见。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澄迈生活在一种常人很难理解的状态中。他仿佛患了“写作病”的“病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在糊口之余,只是写作。他们的对话从对日常的细节和看法开始,进入彼此熟悉的阅读,再进入能够确定澄迈身份的写作,带来的却是彼此对自己的失望。显隆承认,做学生的时候期待有一个书房,可是在真正拥有书房的时候,却失去了读书的兴头。澄迈则说,自己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纯粹的阅读心”。“我过于想看到自己的理想,过于想成为作者。多样性对我来说不再具有吸引力,我变得越来越挑剔,或者说越来越狭隘,几乎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我只能读自己写的东西,更准确点说,我只能读那些始终有待写出的作品,以触及永恒的影子……我不得不写。这种不情愿的必要有时是一种自我赋予的使命感,我想我必须一刻也不松懈地工作,因为那些早已死去的和尚未出生的人们感到了干渴,正在等着读我的作品。有时是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就如同吃喝拉撒一样,与激情没有任何关系,这在艺术上大概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亦是没有办法的。事实上我始终怀疑我的文字可以被称为作品,它们更像是某种间接的日记,因而拒绝见到光。在光下面,它们会成群死去的。而在另外一些时候,我几乎是在强迫和自己发生关系,写作对于我来说带有屈辱的意味,就如同只有杀了人才能成为黑社会,而唯有借助于写,我才能成为人类。我分明在反抗我的手,可除了手我还有什么呢?存在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以至于我不相信有什么人道主义。我的勇气还是不够,不能忍受自己的不存在,还是不甘心就这么轻易地死去,这世界恐怕惊不起一颗尘埃。可难道这就是我要求自己坚持活着的原因,为了让自己的死动静能大一些?这也未免太荒唐。尊严又何在?我觉得自己坠入了鬼道之中。我竭力发出绿色的光。”

这是小说堪称核心的叙述。这是一个写作者,或者说一个患有“写作病”的重病号对自己的写作、乃至自身的趣味对阅读的败坏的诚实描述。其实也是对自己作为一个患者的“病情”之描述。但是,不要以为这样的病号真的不再读书了,也不要以为他们不是个“好读者”,细心地、再三品味作品的读者——事实上,他们的阅读极有可能一点不比常人少,深入程度常人难以企及。就澄迈来说,他对于写作活动的深刻了解,以及由此而来的敏锐和挑剔,只会使他更容易抵达写作的本质,因而显得犀利和苛刻。他之显得“病重”,在于他是一个写作上的强烈“竞争者”——T·S·艾略特和哈罗德·布鲁姆意义上的竞争者。

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写作对于写作者的“伤害”,“过于想看到自己的理想”,“过于想成为作者”,过于追求某个维度,以至“多样性”(写作的多样性,而非存在的多样性)对他没有吸引力。也因此,到了几乎无书可读的地步。注意这里的叙述和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挑剔,……狭隘,几乎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只能读自己写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相当自恋的)……准确点说,只能读自己有待写出的东西——“以触及永恒的影子”。这是一种不断让步的、“节节败退”式的叙述。而在这种不断“败退”的最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对于写作的无限的野心——“触及永恒的影子”。在众多的写作者中,有多少人的写作是指向永恒的?又有多少人对此有清醒的意识和追求?

nlc202309091132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一篇小说。这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之一,是一位作家。关于这位作家,作者没有过多的外在描述,而是很快地切入这位作家关于写作的令人吃惊的理解,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写作的内部。就此来说,澄迈的身份——作家,并非像贴标签一样那么随便和任意的。相反,从他所说的话来看,他不仅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甚至是“写作病”的“重症病号”。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在一篇小说里写一个小说家,而这个小说家在深入地谈论关于写作的事情。这样关于写作的小说,也可称为是元小说,也即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种写作也可称之为元写作,一种关于写作的写作,本体论的写作。

上述引文的最后,在澄迈的自我拷问中,他既获得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也绽露出一种逼人的真实。它可怕得令人窒息,甚至——如澄迈所言——让人感觉仿佛他堕入了“鬼道”。这让人想起鲁迅的“鬼气”。所不同的是,鲁迅的“鬼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对他人的怀疑、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而澄迈这里的“鬼道”似乎更具存在论的意义。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怀疑、自我拷问的现代人,他的存在就建立在这样刀锋一样的存在之上,一个同样对自我进行怀疑和拷问的现代作家,他的写作也建立在这样锋刃般尖利和困难的基础之上。这是写作与生存的双重悖论。澄迈不无自嘲地“觉得自己坠入了鬼道”。或许这正是现代人的处境?不仅因为怀疑,也因为与怀疑互为源头的至深的黑暗。“我竭力发出绿色的光”——也即“绿光”。它不仅照应了小说题目,也使小说的重心,从显隆身上向澄迈倾斜,向显隆生命中虚线的那一面倾斜。

值得追问的是:何谓“我竭力发出绿光”?一个进入深刻自我怀疑怪圈的人,竭力发出绿光,证明自己是“鬼”;还是以此方式来激烈地自我反抗?或许都有。无论如何,绿光,向我们显示出多重含意:“鬼气”与生机,甚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鬼气”……小说至此,被巨大的无声和无意义所包裹。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澄迈是对一个对自身存在极为认真的人。显隆也一样——虽然在行动上,他更多地是以逃避、甚至“诋毁”存在的姿态出现。

从澄迈的这种自我逼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与显隆是怎样互为镜像的。对于后者,存在之问,没有被提出来——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隆早早地因为感到自己缺乏才华而退出创造的一途,甚至转而“诋毁创造”;即使做着“没有任何生产的工作”,也自我麻痹,以之为愉悦了。澄迈则不同。或许他也感到自己缺乏天才(以他的自省,不会对此问题毫无敏感),或许他以为自己还有点天才——无论如何,写作、创造,是他获得自我认知的唯一途径。他艰难地行走在那条路上。如他所说,“如同在石头中行走”。就此而言,他和显隆两个人各自做着对方没有做(却或许想做)的事,以成为对方另一半可能的方式,互为对方的镜子。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很难简单地认同前面显隆所说的,“这些可能性只是分有了他,并没有分裂他”,看似“分有”而没有“分裂”他,可能只是显隆之前的想象。

从澄迈的出现,到他几乎有些不谙人情以致鲁莽地讲出上面这样一大段心里话——也是内心深刻的困惑,显隆不得不重新打量身边的这位朋友,同时,也重新考量自己和他之间的距离:“澄迈是以一种平淡的口吻来供陈他的那些过于复杂而阴郁的想法,以至于我无法准确地衡量他究竟经历了什么。那大概是一个处于过去完成时的、轮回的世界,不要说是评判,甚至连旁观都不可能,而唯有解脱者才看得清楚。我只能站在他的身边,又好像是独自一人。”

在小说随后的叙述中,显隆的妻子回家了。澄迈为他们做了一顿堪称神奇的晚餐。在餐桌上,以及饭后的谈话中,同样有很多精彩的谈话,让我们看到澄迈的性格特征,以及在显隆妻子对比下的差异。

次日,澄迈去办自己的事,办完之后,与显隆相约在单位门口见面,简单的相聚之后,又在地铁站告别:“那天地铁里的风似乎很大,连我也感到了凉意。载着澄迈的列车早已消失在轨道中,站台上只剩下我们两人。真的很冷,妻子用右手揉抚着左臂嘀咕道,朝站台的另一侧走去,我却懒得理她。我从来没有这么觉得离别的无聊。上行的列车已经进站,此时正处下班高峰期,妻子朝我招手。我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她的手势,也许是我不想这么快回应她。结果我们被人潮冲卷到车厢里,像两个陌生人一样看不到彼此,又借助人而联系在一起。我极需要独处,我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独处。”

接下来的文字,像电影镜头的深度切换一样,展现的完全是另一重景象。一段时间以后,澄迈在北京失踪了,或者说,甚至让人觉得,他是“有意”让自己失踪的。澄迈的女朋友打电话给显隆。显隆去北京见她,却没有澄迈的音讯。拖着疲惫而失落的身心,回到南京,显隆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是他的领导自杀,后是他自己出轨。在妻子提出离婚时,他似乎无意挽留,仿佛他快意于一手毁掉自己创造的“优渥”的好生活。就此来说,作为澄迈之“对立面”的显隆,现在却显得与澄迈越来越相似。

从更深的意义来看,显隆的出轨、离婚,与澄迈的失踪一样,都是某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离开,意味着与分裂身心的生活的决裂。而他们的另一半,则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讲述他们父亲的故事?从世俗层面来看,显隆的妻子,几乎无可挑剔了——吊诡的是,这正是她的缺点。当她向显隆如此卑顺地征询,甚至有些低三下四地表示可以顺从他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所可能做出的让步,乃至牺牲。在此,她不仅放下了自己的颜面,也放下了自己的尊严。作为一个人,她是无辜的。她的不幸看起来只是因为她是显隆的妻子。这是另一种人生的悲剧。小说在此,向我们展示出两个世界的巨大张力,以及蕴于文本中的巨大的容含能力。

最后,可以来说一说小说的题目——“绿光”了。在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它像是在单纯地比喻澄迈。而在小说结束之处,它仿佛一种传染病,也感染了显隆——甚至,在它的光芒下,也有总编的影子。在小说结尾处,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显隆身上同样显出“绿光”的痕迹。它是自我放纵式的颓废,是鬼气森森的不可名状,却也打开了板结的生活链环,意味着可能的自由与真实。

nlc202309091132

就此而言,小说《绿光》,通过显隆视角和自述,仿佛在讲述他从正常、刻板的生活失落,转而染上“绿光”——“鬼气”与自由,重新回到自我状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澄迈既是显隆的潜在的“启蒙者”,也是显隆的倒影。澄迈消失了,他的影子和位置由显隆进行了填补。也可以说,显隆正走在澄迈走过的路上。因而,小说不再是显隆对澄迈故事的叙述,也是他对自身故事的叙述。“绿光”不是他对澄迈之旁观的观感,也是他从自己身上看到的结果。

如果说小说前半部分,尤其第二部分,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何谓写作?何谓写作的意义?写作对于人的存在意味着什么?那么后半部分,尤其第四部分,则直接将我们带向了追问生存意义的前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绿光》一部元小说,也即关于写作的小说——更是警策我们追问自己生存意义的小说。哪怕合上小说,只要一想起它,我们就仍然能够感到它所发出的锋利、逼人的寒光。它也在逼使我们自问,生存(以及写作)的意义何在?

再回到小说题目下的那句题记性质的“无意苦争春”。基本可以确定,作者借用陆游的这首诗,不仅从字面上与“绿光”相应,而且仿佛在更深的意涵上,暗示某种从外在现实的无意义的劳碌中的某种出离、抽身、撤退,甚至某种自守——哪怕是以放逐、疯狂、甚至自我毁灭来表现的。哪怕这个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悖谬。某种意义上说,领受悖谬,就是领受自由,至少是领受自由的开端。对于现代的生活,尤其如此。

作为小说,《绿光》算不上完美。比如,它的人物性格和语言方式的差异应该更大一些,小说的语言也可以更放松一些。不过,相比它的优点,这些都显得次要了。

对于有些人,写作首先是因为好玩、有趣,对于另一些人,则不尽如此。比如对于残雪,是为“复仇”而写。对于任建辉,我们也可以说,是为了与无意义搏斗而写,虽然对于写作他也常常生出自我的怀疑和否定。他的小说常常指涉或蕴含着一些思想问题,就像在《绿光》中那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任建辉说,他不会首先考虑他的文字是否像一个小说,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像一个小说。他更愿意称之为文字或东西。这也部分地说明,为什么他的小说艰涩却又耐读。

任建辉的小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官场小说或生活小说。与我们如今的生活极为相近的生活场面,只是他小说的叙述背景。他的小说的重心,却不在这个上面,而是在人心。甚至可以说,他的小说是心灵小说。虽然年轻,任建辉的抱负可说不小。《绿光》中为数不多的景物描写,精确、微妙,充满现代意识,也显示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写作者的小说写作能力。

无论如何,仅就《绿光》呈示给我们的思想问题来看,任建辉的文字也值得更多的人读到,也值得我们期待。相信经历过此一细读过程的人会承认。

初中优秀作文:生存的意义 篇4

最近,在新闻中知道了许多事情。但是海珠桥“跳桥”事件让我若有所思。为什么总是接连不断,为什么总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我不得不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让他们找回自己生存的意义。

在新闻报道中知道了这些“跳桥”事件的原因有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老板不发工资啊,被女朋友飞啊,借钱没钱还之类的。虽然是挺可怜的,但是我人为:这样做值得吗?钱能换一条命吗?女朋友能换一条命吗?难道生存只是为了赚钱和找女朋友?这样根本就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而且这样玩“跳桥”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因此影响市民们的正常生活。你们不为自己想想也为家人和市民想想。

如果有人问这些玩“跳桥”的人:“你为什么跳桥啊?”可能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是:“都是生活逼出来的!”可是你想想,这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些可以改变的现实,就应该努力把它改变,如果真的无法改变,那一定会有人向你伸出援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要有理想、追求、寄托,这样有助于我们实现我们的人生意义。所以,不要那么轻易就放弃生存。我很想对这些人说:“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但是我们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努力实现这意义。例如好好学习造福社会、多做善事帮助他人、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或者老老实实做好自己本分,做一番事业,衣锦还乡。这样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希望你们早日实现自己的生存意义,这样的生活多么充实啊!”

你们一定还拥有理想和追求,否则你们早就跳下去啦!之所以你们会想跳桥可能是因为遇到了一些人生挫折,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振作起来,还要把这生存的意义传递给广大群众。让他们引以为鉴,不要再走你们的路

生存的意义 篇5

追寻个体生存的价值与意义-论克尔凯郭尔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作为存在主义的先躯,克尔凯郭尔通过对思辨哲学的批判来建构自己的关于“个体的.人的存在”理论.他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个体生存与哲学逻辑的对抗;生存个体对普遍性的置换;“主观真理对”对“客观真理”的颠覆.

作 者:宋国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62刊 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年,卷(期):“”(6)分类号:B811关键词:克尔凯郭尔 思辨哲学 个体的人 生存

生存的意义 篇6

我们处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处在最坏的时代。好是因为我们经历着人类历史中最迅猛的发展时期,机会总是层出不穷;坏是因为我们经历着人类历史中最迅猛的发展时期,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了。

去年万达还如火如荼,王健林与马云还打着嘴仗,今年就要裁员90%。就这么酸爽,管你什么资历什么努力什么贡献,管你什么车贷什么房贷什么消费贷,拜拜了您。公司经营不善裁员没有错,你也没有错,他也没有错,谁也没错。

这个时代就是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工作,给谁打工,随时都有走人的可能,已不存在所谓稳定。想要稳定,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只独狼,在任何环境和境遇下,依然活得体面、依然可以生猛的生存。这个时代我们如何靠自己生存?我们需要分配好我们最重要的两个资源:时间和金钱!

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

首先要学会读书学习。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每一本好书都是一个智人的智慧精华,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智慧来源,是增长见识和开拓思维的不二法门。

再者要学会深度思考。 可能你不相信,80%的人是靠直觉和本能来思考的,所以结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更容易被情绪所影响。真正的深度思考更看重事物背后的原理和逻辑,能找到关键因素,从而有可能去正确行动。

三要保持坚持健身。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绝对是真理。没有一件事情比身体更重要,试想如果你身体垮了,那么一切都不存在了。锻炼身体一定是那个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儿,不可能没时间做,快步走或者放弃开车改骑自行车,都是很好的锻炼,如果你还没开始,一定还是没有深刻理解它的重要。

最后是要拥有有效社交。有效社交的前提首先是你多读书、能深度思考、而且身体硬朗,试想如果以上三点都能达到,你必定是一个优雅优秀且有趣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当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后,才有可能带来有效社交,才有可能一起和高人谈昨天的股市行情、今天咖啡的味道以及明天所要打高尔夫的地方,否则,就只能和老同学、老朋友说昨天晚上喝酒头晕的事。

如何分配自己的资产呢?

首先要学会灵活理财。无论是什么情况,什么年纪,收入如何,理财这个事情,越早越好。 日常的生活费、消费金投入到一些灵活的理财工具内,类似支付宝财付通什么的,基本上没什么风险。

再者要掌握托底保险。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购买一些必要的保险产品,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保险,最好是消费型保险,保障程度更好。

三要运用激进投资。可支配收入的20%左右,购买一些类股票的风险投资产品,做一些长期的投资计划,要花时间去学习和了解,具备良好的心态。

最后是要学会稳健投资。市场上有大量固定收益在5%左右的各种理财产品,目的就是跑赢通货膨胀。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欣赏: 真的很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苦——才是人生 ,累——才是工作, 变——才是命运 , 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 , 静——才是修养,舍——才是得到 ,做——才是拥有!

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 ——献给戊戌年所有正在努力的你!

作者|良子

生存的意义 篇7

一、追求婚姻自由而同居

“五·四”运动以后, 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争取妇女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思潮犹如潮水般冲击着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涓生和子君勇敢地冲破封建牢笼的束缚, 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大胆地选择同居而生活在一起。但是涓生和子君这场争取婚姻自由的胜利, 最终以爱情的悲剧结束, 而且她们的幸福生活是非常短暂的, 令人惋惜。

共同的人生目标和共同的生活话题使涓生和子君走到了一起。涓生是个青年知识分子, 在一个局的秘书处工作。他有理想、爱学习、热爱文学, 还会翻译文学作品。由于生活贫困, 他只能居住在会馆里。涓生爱子君, 每当他在会馆的小房子里, 就焦虑地等待子君的到来。久久等不到, 他会猜想:“莫非她翻车了么?莫非被电车撞伤了么?……”[1]子君非常坚定地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勇敢地追求个性解放。子君对涓生的爱更加坚决, 思想也更加深刻, 子君的勇敢与无畏是因为爱, 子君提出“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2]她对世俗的眼光全不关心, 坦然镇静地勇往直前。她追求的是独立的人身自由地位, 因此, 这句话也极大地震动了涓生的思想和灵魂, “此后许多天还在耳边发向, 而且说不出的狂喜, 知道中国女性, 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 在不远的将来, 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3]所以, 涓生自己也认为, 子君的思想“比我还要透澈, 坚强得多”。[4]涓生与子君每天在一起, 先是两人默默相视, 接着是放怀而亲密的交谈, 他们总喜欢“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习惯, 谈男女平等, 谈伊孛生, 谈泰戈尔, 谈雪莱……”[5]纯真的爱情将两颗知识青年的心连在一起, 共同的志趣和对爱的执着, 他们毅然选择了同居, 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 他们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当时的社会新思想已经成形, 但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并未破除, 子君为了能跟涓生一起生活与家庭决裂, “和她的叔子, 她早经闹开, 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6]

没有置于整个社会解放之中的妇女解放, 仅仅是一个人的个性解放而已, 充其量就是个同居生活。他们的“解放”只能是短暂的, 子君犹如一只玩物小鸟从一个大笼子里飞到一个小笼子里而已, 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和自由。子君虽然具有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积极进步性, 但是她的新思想仅仅局限于追求个人的“爱情幸福”, 一旦冲破封建牢笼, 便回到了传统妇女“出嫁从夫”“相夫教子”的传统生活轨道。他俩的新婚生活开始时是幸福甜蜜的, 不过很快就步入了分歧。小家庭建立以后不过三个星期, 子君就陷入了家庭琐事之中, 养了四只小油鸡, 一只取名阿随的花白的叭儿狗。每天, 涓生去上班, 子君整天忙忙碌碌, 忙于鸡狗, 忙于与房东小官太太争吵, 生炉子、煮饭、蒸馒头, “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 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7]同居后的子君, 变成了一个整天操持家务的主妇, 她从精神上的知己变成了生活上的保姆。“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 何况读书和散步。”[8]涓生领悟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 生长, 创造”。子君生活在历史的夹缝中, 个性解放时代要求妇女独立自主, 历史遗留下来的“女主内”思想又要求她操持家务。要摆脱男人附属品的命运, 女人就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和精神追求, 但这种追求并不是同居就可以解决的, 子君正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她和涓生的爱情上才导致悲剧的发生。对于涓生来说, 作为一个丈夫既给不了妻子物质的爱, 又给不了妻子精神的爱。子君整天为了生计而忙碌, 面容憔悴手粗糙, 还能有光泽吗?这样的爱情、婚姻与家庭能够走多远?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俗话说:男人厌倦一个女人往往是从身体开始, 女人厌倦一个男人往往是从生活习惯开始。在子君生活的年代, 她还没有厌倦男人的权力与意识。

二、生存不了的离弃

在封建桎梏与世俗偏见的社会环境中, 涓生与子君的相爱同居生活遭受到封建势力的打击与摧残。子君没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上的自立, 没有经济自主独立做基础的婚姻, 妇女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当涓生终于被“谕”“毋庸到局办事”时, 子君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脸色都变了, 人也显得较为怯弱。涓生还比较坚强, 他满怀信心, “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9]他准备给别人抄写, 或者教读, 或者译点书。他说做就做, 开辟一条新的路子。生活的残酷使涓生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半个月的辛勤劳动, 只换来两张书卷。使他们的生活没有了着落, 不得不吃掉油鸡、送走阿随, 过上了火炉也没法点的日子。他们的生活穷困到了极点, 涓生终于感到实在生活不下去了。旧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涓生, 他自私与无情不可能夫妻同甘苦共患难, 应验了“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难来临各自飞”的古训。子君面对涓生失业生活艰难带来的打击变得胆怯与懦弱, 是旧中国传统女子的本性, 涓生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可是, 涓生的自私与无情的本质, 不可能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担当与负责。涓生在大事来临时所拿的主意是抛弃子君, 把她视为他生活中的累赘。“其实, 我一个人, 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 生路还宽广得很。”[10]涓生这个负心男人还认为是子君阻碍了他的振翅飞翔, “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 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 只得一同灭亡。”[11]终于说出了“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12]子君只有沉默, “脸色徒然变成灰黄, 死了似的。”[13]子君无助的悲痛与凄惨历历在目, 她“这眼光射向四处, 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14]子君原本是一个为了争取婚姻自主而蔑视一切世俗观念的人, 她具有勇敢坚强的一面, 然而, 子君又是善良而懦弱的, 面对涓生的绝情与抛弃, 她没有选择针锋相对的抗争, 而是选择忍受与沉默, 子君由父亲接回去, 临走时, 她也没有忘记给涓生留下几十枚铜元, 这是两个人生活的全部。在当时社会中, 子君回家靠父亲生活也是靠不住的, 又把她当成家人的累赘, 并且遭受更多的流言蜚语, 忍受更多的精神压力, 最终她便“在严威和冷眼中”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三、刻骨铭心的悔恨

小说以“涓生手记”的形式, 以男主人公涓生沉痛悔恨的语气回顾了他和子君从相识、相爱、同居到离弃、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涓生是全篇故事的讲述者, 透过人物的思想、性格, 可以看出, 在如泣如诉的言语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五·四”思想浪潮洗礼后彷徨的新青年形象:他有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追求;被解聘失业所带来的经济窘困的打击;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 为了寻求自己的一条活路, 把子君当作累赘残忍抛弃了她, 不久, 子君在无爱的人间死去了。涓生回想短暂的恋爱、婚姻、家庭、亡妻, 以及自己亲手制造的悲剧。他后悔做了一件不可饶恕的遗憾终生的事, 酿成了难以下咽的苦果, 感伤逝去的爱人悔恨终生。

古往今来, 把爱情视为生命全部的痴情女人, 遇上不懂得珍惜她的男人, 最终都是悲惨的结局, 子君便是其中的一个。一个柔弱的女人, 只要心中有爱, 可以变得勇敢、坚强与无畏, 但是一旦失去爱情时, 也足以把一个坚强的女人打击得一蹶不振, 甚至像子君那样, 无力自拔而以死了结, 只可惜涓生明白为时已晚。涓生是在子君死后, 才看到自己是个卑怯者的, 他说:“我想到她的死……我看见我是一个卑怯者, 应该被摈于强有力的人们, 无论是真实者, 虚伪者。”[15]

涓生离弃子君, 除了失业生活艰难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觉得爱情也变得乏味, 对子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可怜子君和涓生同居后, 在琐碎的家务事中, 不知不觉变了样。“竟胖了起来”, 她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 她更没时间读书和散步, 她不再有闲情逸致, 深情地以“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16]听涓生说话;她不再在夜阑人静时, 与涓生相视温习恋爱的心情;涓生开始觉得子君不再精彩了, 甚至把子君作为生活的累赘嫌弃她, 亲手把子君送进了坟墓。子君离开后, 涓生先是“心地有些轻松, 舒展了, 想到旅费, 嘘一口气”。[17]但是很快就感到沉重。子君离开后涓生仍然是求生无门, 走投无路, 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 带着悔恨、悲哀回首往事, 祈求子君的饶恕与宽容。“冰的针刺着我的灵魂, 使我永远苦于麻木的疼痛……我突然想到她的死, 然而立刻自责, 忏悔了。”[18]涓生面对失业与生活无着落的巨大威胁, 他曾经奋斗、挣扎, 他为了远走高飞, 寻求新的出路, 把子君作为累赘抛弃, 他“将真实的重担”推给了子君, 涓生心中弥漫着忏悔和痛苦, 这是涓生刻骨铭心的悔恨。

作品通过子君、涓生的爱情悲剧, 鞭挞了封建势力对青年一代的迫害, 揭示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阅读《伤逝》, 心里涌起浓重的悲哀, 既有对子君的同情, 又有对涓生的理解, 兼有对他们双方的愤懑, 更有对这个制造悲剧的社会的痛恨。作品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非常卓越的见解——社会解放, 应该是婚姻自由和妇女解放的前提。同时, 还告诉我们许多深刻的思想:生活中不能仅仅只有爱情;爱情本来就是很脆弱的, 穷困的生活可以抹杀爱情;当人每天在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时, 哪有心情花前月下。

参考文献

[1][5]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87

[2][3][4]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88

[6]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0

[7][8]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2

[9]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3

[10]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6

[11]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99

[12][13][14][16][18]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100

[15]鲁迅.彷徨.伤逝[M].北京:辽海出版社, 2009.103

生存的意义 篇8

1 当前市场背景下船公司建立航运联盟的必要性

自2008年以来,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受市场周期性和振荡性的影响,以往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越来越难以维持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严峻的市场环境迫使船公司寻求新途径来应对挑战。在此背景下,航运联盟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加涨价成功率,防止恶性竞争,并可促使运力再度整合,改善船公司盈利状况。此外,部分新造大型集装箱船舶将于2014―2015年陆续交付,而目前市场难以消化这些运力,加之市场面临较长的低速增长期,导致运力供需失衡,促使船公司通过联盟合作达成协同效应,以应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全球航运竞争格局调整所带来的挑战。总之,大合作、大联盟已成为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

2 航运联盟发展现状

当前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形成P3网络联盟、CKYHE联盟和G6联盟等三大联盟鼎立抗衡的局面:P3网络联盟由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三大航运巨头联合组成,就运力规模而言堪称巨无霸,其在亚欧航线、跨太平洋航线、跨大西洋航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G6联盟由原新世界联盟和原伟大联盟的成员船公司(美国总统轮船、商船三井、赫伯罗特、日本邮船、东方海外和现代商船)组成,为应对来自P3网络联盟的竞争,G6联盟于2013年11月宣布将合作范围扩展到跨大西洋航线和亚洲―美西航线;CKYHE联盟由中远集运、川崎汽船、阳明海运、韩进海运和长荣海运组成,合作运营6条亚洲―北欧航线和4条亚洲―地中海航线。以上三大联盟已囊括全球二十大船公司中的14家船公司,只有中海集运和以星航运等为数不多的6家船公司未加入航运联盟。从运力市场份额来看:P3网络联盟市场份额为32.50%,位居第一;CKYHE联盟市场份额为20.93%,位居第二;G6联盟市场份额为20.24%,位居第三。

3 建立航运联盟对船公司生存和发展的

意义

3.1 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竞争力

航运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并且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点。在船舶大型化和航运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作为个体存在的船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难以在所有航线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通过建立航运联盟,船公司可以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掌握竞争对手动态,把握市场机遇,明确自身定位,并通过共同派船或舱位互租等方式减少成本投入,提高舱位利用率,从而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竞争力。

3.2 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

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即长期平均成本)呈现下降趋势的经济模式。船公司的生产能力必须达到规模经济水平,才有可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收益。航运联盟既有利于实现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又有利于实现市场上的规模经济。技术上的规模经济指航运联盟通过共同派船、舱位互租等方式,使成员船公司充分享受船舶大型化所带来的低廉的单位租金、船舶固定费用等,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市场上的规模经济指航运联盟使成员船公司在目标市场上拥有更强的市场势力:一方面,航运联盟利用其联合优势,在与码头装卸公司、船用燃油公司等服务供应商谈判时,取得比成员船公司单独谈判更优惠的条件,从而降低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航运联盟能够帮助成员船公司拓展市场空间及扩大航线覆盖面,从而使成员船公司的既有资源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发挥更高的效率。

3.3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扩大经营范围

航运联盟有利于成员船公司在船舶代理、船舶修造、码头装卸、物流服务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合成效应”,并通过共同开发客户、协调资源配置等扩大经营范围。例如,航运联盟的成员船公司可以共同投资建设、经营码头,这样不仅方便成员船公司的船舶挂靠,缩短船舶在港时间,而且能够增加经营收入,分散和降低船公司单独经营码头所面临的市场、投资、技术风险。

3.4 有利于提高舱位利用率,避免运力过剩

随着集装箱船舶不断升级换代,大型集装箱船舶日渐成为市场主流,其在降低单箱运营成本、改善船队结构的同时,也带来舱位利用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船舶大型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建立航运联盟,船公司能够共享多条货源渠道,从而有效提高舱位利用率。此外,近年来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供求关系极度失衡,运力过剩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并且随着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陆续交付将变得更为突出。航运联盟使其成员船公司在不追加运力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联盟内其他成员船公司的船舶进入新的航线和市场,从而抑制船公司的运力扩张行为。

3.5 有利于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发展现代物流

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促使其竞争内涵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航运联盟有利于成员船公司增加发船密度,以扩大港口覆盖面;合作开发网络系统,以提供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完善多式联运网络,以提高多式联运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对运输质量、运输时间、运输便利性的要求。

4 结束语

虽然建立航运联盟对船公司应对当前市场困境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航运联盟运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稳定性。例如:船公司在选择联盟伙伴时,不仅要评估双方资源和市场地位的匹配度,而且要评估双方企业战略和文化的相容性,以免因企业战略和文化不兼容而导致联盟解体;在联盟建立阶段,要准确定位其战略目标,促使联盟成员船公司形成互补的协同体,实现资源整合和能力提升;在联盟实施阶段,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来解决成员船公司之间的冲突,明确信息共享和收益分配的方式,从而实现多赢。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4-04-15)

人类生存的警钟 篇9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初中戴东琴

一望无际的海洋,广阔无边的森林,大自然把这个美丽而神奇的星球交给了我们人类。可是,人类有没有善待这个星球呢?

或许,只有当天不再蓝,水不再绿时人类才会悔悟。可到了那时,再多的语言已成空话,人类已深受其害。

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上的最后一抹绿色在电锯声中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全球性沙暴。我们不希望未来有这一天,我们希望永远没有这一天。但我们得仔细反省一下,人类究竟干了什么。的确,核能发电使更多的地方告别了黑暗,先进的工业生产使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可是,你是否看见受诺贝利核泄漏危害的人们脸上痛苦而迷茫的表情?你是否看到两级的冰山迅速溶化崩塌?当你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你还在为人类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吗?我想不会,只会为人类的未来而担忧。

据统计,地球上的石油只够维持30年,煤和天然气也只够维持50年左右。一旦这些资源耗尽,我们该怎么办?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人类却用猎枪去‘招待’它们。旅鸽、渡渡鸟、巴厘虎……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名字,它们灭绝了,不会再出现了,可我们不希望在这份灭绝名单上添上‘人类’二字。

当春天来临时,再也听不到回家的候鸟为我们报信,早晨是一片陌生的寂静,没有了昔日吵闹的鸟叫声,怀念那被小鸟吵醒的感觉。难道人类希望这一切变为现实吗?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于海平面上升,科学家预计在50年内这个国家就会消失在浩渺的太平洋中。目前全国已有一半人口怀着沉痛的心情逃往异国他乡。

50年后,图瓦卢消失了,100年后、1000年后,人类将何去何从呢? 我希望,人类的生存危机将永远停留在纸上,因为地球,就目前来说是惟一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我希望人类不要干破坏地球生态环境这种慢性自杀的蠢事。

上一篇:读完乌塔心得感想下一篇:生产领班工作职责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