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推荐8篇)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 篇1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中诞生出一个新的名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融资规模急剧扩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其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监管体系和标准还不尽成熟,诈骗、跑路等问题时有发生。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监管 原则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兴金融得到迅速发展,就其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仍然属于金融范畴,它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得以完善扩宽,为更多地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渠道,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也暴露出了些自身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阻碍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探讨其监管核心原则,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对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互联网金融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在货币支付领域,互联网金融形成了以支付宝、财付通、银联支付、百度支付等为主体的第三方支付,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支付手段。在货币融通领域,当前备受追捧的人人贷和拍拍贷等P2P网贷以及许多众筹融资也是当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类型,为许多有贷款需求的个人或者企业提供了更宽广的融资渠道。除此以外,还有互联网货币以及像阿里巴巴集团那样基于大数据的征信网络贷款类型,这五种类型的金融业务构成了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然而在各种互联网金融业务如雨后春笋般爆发的同时,用户信息泄露、网络金融诈骗、网贷公司卷款跑路等问题也随之而增加,给大众以及企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时也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总的来说,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系列的风险,加强监管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个尤为迫切的任务。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风险管控角度分析

互联网金融最主要也是最显著的一个问题便是风险隐患,也可以说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加强监管的一个直接目的。其所存在的风险隐患,主要包括互联网安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互联网企业保障资金风险等。首先,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开展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技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例如遭到黑客攻击以及网络病毒侵害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人群面广泛,如果安全技术风险控制不到位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必然会影响网络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其次,由于征信体系尚未完全得到完善,致使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毫无资金保障的情况便展开相关业务,擅自将客户担保金挪为它用,一旦发生坏账等情况,公司无法偿付客户的资金,不是跑路便是倒闭,严重侵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从风险管控角度来看,加强监管是尤为必要的。

(2)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的创新,其发展打破了以往的金融垄断格局,促进了资本融通的渠道,尤其是在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上更是发挥出了传统金融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为市场增加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使得资源得到进步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使得交易的成本降低,能够进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金融所暴露的问题,一些投资者遭受欺诈蒙受损失,严重损害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秩序以及声誉,为了更好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可以保障各方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以来,便以其开放、共享以及平等的特点得到快速发展,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短板,促进了我国整体金融水平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至今的过程里,各方虽然已意识到加强对其监管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对其进行监管,却莫衷是,也没有形成个有效的监管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目的、属性以及与消费者的关系进行整体分析。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为一切经济活动来服务的,这是其产生的基本目的,同时也是在监管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其次,互联网金融从其功能属性上来看,其自身本身就存在金融的些属性,属于金融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符合国家金融调控和市场稳定的要求;第三,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其涉众面范围广,一旦出现问题,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而对其进行监管应该切实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为原则;第四,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公平,金融作为服务经济的主要内容,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线下金融,也都要遵守我国的金融法规,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最后是发挥行业自律的原则,通过行业自律,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建立统一有效的行业标准,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可以说上述几项内容是构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则,这点也在中央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金融市场的评估内容中得以体现。同时这也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提供了指导原则,对于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 篇2

一、金融监管法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管理的简称, 是金融监管机构利用公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而金融监管法则是调整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我国分业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监管法包括银行业监管法、证券业监管法和保险业监管法等。金融监管法在整个金融法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 是规制整个金融市场的最有力工具。进行金融监管可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安全和债权人利益。进行金融监管是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的要求。金融监管法作为金融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确保金融监管行为适时、适度、规范进行, 防止监管过度和不足等“失灵”现象, 保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运行效率, 实现金融监管的理念和目标。

二、金融监管法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金融监管法所确认并反映金融监管法本质和特征, 其效力贯穿于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之中, 对金融监管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性或本源性的法律准则。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金融监管法的始终, 充分体现了其法律目的和根本价值, 反映了金融监管法所调整的金融监管关系的客观要求, 并对这种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另外, 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还具有弥补金融监管法律空白的重要作用。因此, 更值得我们加以研究。金融法的基本原则在不同性质的国家有所不同, 在同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有别。它往往与一国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货币金融政策目标等密切相关, 是一国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在法律上的反映。

我国对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说法不一, 但是根据金融监管法在金融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和金融监管法的立法目的和根本价值, 结合我国现有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以及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以下介绍我国金融监管法应遵循的六项基本原则:

(一) 依法监管原则

依法统一监管是宪法依法治国理念和行政法依法行政原则在金融监管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所谓依法监管, 就是监管法定, 是指金融监管活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依法监管包括监管主体的法定性、监管内容的法定性﹑监管程序的法定性和监管权力的法定性等。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条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 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证券法》第七条与《保险法》第九条也分别规定,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依法监管原则要求合法的金融监管主体利用合法的监管职权, 遵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法定的监管行为。该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所有金融机构应毫无例外地接受监管; (1) 第二, 金融监管机关的设立及其职权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 这是金融监管机关行使监管职权, 进行监管活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第三, 金融监管职权应依法行使, 也就是说金融监管职权的取得, 范围和程序都应该依照法律的规定。第四, 金融监管应有平衡制约机制, 必须控制金融监管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权力是把双刃剑, 既然法律赋予权力, 就应同时对权力加以限制, 避免滥用。

(二) 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Quintyn And Taylor (2002) 在2002年发表的“监管独立性与金融稳定性”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监管独立性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这一原则要求金融监管机构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 享有操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金融监管机构独立性包括监管机构相对于政治干涉的独立性和相对于被监管机构“行业俘获”的独立性两个方面。只有以上两个方面的独立性都能得到保证, 金融监管机构才能够保持充分的独立性。作为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原则, 监管主体独立性主要是指监管主体应独立于政府。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五条规定银行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时, 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干涉。按理论讲, 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应具备组织独立、执行独立、规制独立和预算独立四点特征。

(三) 合理适度监管原则

适度, 即适当。行政执法不仅要求做到依法行政, 更要做到合理行政。金融市场合理、适度的监管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必然要求, 金融市场保持活力的必要手段。合理适度监管是指金融监管主体必须以保证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尊重金融市场的规律, 运用有效的监管措施增进金融效率, 维护公平竞争, 以此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根据适度监管原则, 金融监管主体的监管行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 金融监管必须以金融市场的自发性调节为基础, 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 应让其自我调节机制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在出现市场失灵、市场的成本过高的情况下, 才需要金融监管机构的介入。第二, 监管者应避免直接微观管制金融机构。直接微观管制金融机构容易造成对经营者权利的侵犯, 抑制市场活力, 监管者应尽力避免。第三, 在金融市场失灵、金融行为不当时, 应该能及时应对、运用适当的方法、有力的措施, 维护金融稳定;第四, 应对监管对象实行分级分类, 区别监管, 运用激励相容的金融监管理念, 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行为之间的良性互动, 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2)

(四) 公开、公正原则

公开原则或称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原则”, 其基本含义是金融监管行为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 应一律公开进行。根据公开原则, 有关金融监管的目标、框架、决策及依据、数据和其他信息等需要全面、方便、及时地告知社会公众和有关当事人, 以保障社会公众和有关当事人对监管过程和监管结果的知情权。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条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 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证券法》第三条规定, “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 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公正原则是指金融监管主体要按照公平、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 保证金融市场正常有序运行。公正原则要求监管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秉公办事, 不徇私情, 平等对待金融市场上不同的被监管者。公开、公正原则不仅是金融监管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也是其他金融活动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五) 安全与效率并重原则

安全与效率是金融监管的永恒主题。金融安全原则要求监管者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健运行。金融安全关系着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也是金融监管的根本出发点。而金融效率原则是指监管者应为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为本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作用。效率原则是有效金融监管理念的必然要求, 是确保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为防止金融监管过度所必需。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并重, 金融安全是金融效率的前提, 金融效率是金融安全的体现和终极目标。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一条就规定:“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 规范监督管理行为, 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 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 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制定本法。”体现了这一原则。金融监管的效率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监管应讲求经济效率, 即金融监管不应导致金融机构效率的丧失, 而是要通过规范、引导和鼓励等来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二是金融监管应讲求行政效率, 即金融监管应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化的金融监管目标和效果。金融安全原则和金融效率原则并重, 才能最好的激发金融市场的活力, 保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

(六) 协调监管原则

协调监管原则是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是指监管主体之间应职责分明、分工合理、相互配合。这就有效避免了政出多门、重复监管、空白监管等问题的出现。具体包括:1.分业监管中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不同监管机构的协调;2.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 除了以各国主权为基础的国内监管外, 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金融机构跨境经营, 资本在全球范围广泛流动的情况下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也应不断深入, 拓宽合作领域;3.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与专门机关的外部监管、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监管的协调。各金融监管机构相互间应建立分工合作、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的监管协调体制和制度, 各个主体多管齐下, 才能确保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协调监管原则在以下法律中都得到了体现:《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第二十五条规定:母国和东道国的关系:跨境业务的并表监管需要母国银行监管当局与其它有关监管当局、特别是东道国监管当局之间进行合作及交换信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合作机制, 实施跨境监督管理。

综上所述, 依法监管原则、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安全与效率并重原则及协调监管原则这六大原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体现了金融监管法的本质和根本价值, 是整个金融监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因此, 确立我国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金融监管的高效、有序、合法运行, 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 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金融监管法的始终, 充分体现了其法律目的和根本价值, 反映了金融监管法所调整的金融监管关系的客观要求, 并对这种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根据金融监管法在金融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和金融监管法的立法目的和根本价值, 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提出六个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以指导金融监管法的实施。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法,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寇俊生.关于金融监管法原则的思考[J].金融研究, 2003, (04) .

[2]朱志权, 李国献.论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3]孟凡生.关于金融监管法原则的思考[D].天津财经大学, 2010.

[4]李文泓.国际金融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的转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1, (06) .

[5]汪鑫.金融法 (第四版)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6]朱大旗.金融法﹙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7]陶广峰.金融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①汪鑫.金融法 (第四版)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52.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原则

一、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监管

(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以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没有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而发展趋势己经十分显著,相关创新活动层出不穷。除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之外,电子商务公司、IT企业、移动运营商等也异常活跃,同时演变出崭新的商业模式,模糊了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界限。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金融自由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构或金融监管执行机构为保护存款人或投资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根据金融法规对以互联网为技术职称的金融活动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金融机构及众多金融平台的服务手段,使其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互联网有其脆弱性,其风险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由于我国正处于互联网蓬勃发展初期,所以对互联网金融的约束性不强,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极其重要。

(一)宏观层面。首先,市场纪律不等于完全抑制风险。在我国,大众在投资时习惯了刚性兑付的原则,这是由于我国针对投资风险有大量的担保存在,从而导致风险定价机制在某种意义上是失灵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某些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借机推出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用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掩盖了风险存在的事实,一旦投资者不具备金融常识,很容易损失惨重。这种风险掩盖很容易造成较大的道德风险。其次,互联网金融监管有利于推进金融市场发展变革。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自然垄断等现象,如果需要有效抑制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由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一家这样的机构的塌陷就可以导致类似多米诺效应的连锁反应发生,而且还会制约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使金融市场陷入危机。所以,对互联网金融加大监管力度可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竞争,它是保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

(二)微观层面。第一,在互联网金融中,消费者在决断时并非总是理性行为。举个例子来说,用户在使用P2P网络借贷中,投资者购买的实际是针对借款者个人的信用贷款。虽然P2P平台能够准确揭示出借款者的信用风险,投资组合也足够分散,但是个人信用贷款仍属于潜在风险比较高的投资,投资者的非理性决断导致其不能充分认识到投资失败对其个人的影响。引入适当性监管,可能会降低非理性行为发生的概率。第二,互联网金融机构若拥有大量客户资源,或者该机构具备较大的资金规模,当机构一旦出现问题,市场出清很难落实。以微信钱包为例,庞大的客户群让其成为具有重要性的软件系统,然而一旦出现问题进行市场出清,在其破产的过程中很大可能会损坏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造成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监管原则。首先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要明确监管主体,要保证互联网金融机构纳入其管理体系中;其次,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执行。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监管当局的管理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严肃性和一贯性,从而保证监管高效有力。

(二)公平合理适度竞争原则。竞争是检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否适应市场的有效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应当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创造适度竞争的环境,在监管过程中,既要避免造成互联网金融机构高度垄断,又要防止出现过度竞争。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标要保证在金融市场上,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公平、高效、有序、适度的竞争环境。

(三)经济效益与安全稳健相匹配原则。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中心目标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制定的金融政策与法律法规应以互联网金融业的安全稳健和风险防范为重心。同时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发展,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促进经济效益与风险防范的匹配性。要敏锐洞察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监管内容、措施等进行及时调整。

(四)分类监督管理原则。分类监管意在将互联网金融机构分门类别、分别管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引发了金融业综合化趋势,传统的按业务标准分业监管无法有效的实施监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形势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P2P平台、众筹平台等。虽然都属于互联网金融,但是由于运行模式和规律的差异,监管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办法,将“机构型监管”与“功能型监管”有机结合。

(五)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结合原则。外部强制监管是必须实施的,只有互联网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监管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放松外部强制监管而使互联网金融机构自觉自律的进行自我约束,会造成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险经营行为与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要把创造自我约束环境和外部强制监管良好的结合起来,对互联网监管机构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也要实施有序的外部监管,创造良好的金融监管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要向获得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坚持一定的监管原则,有效规避其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保障互联网金融在合法、完善的市场环境里获得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实现我国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87-97.

[2]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07:3-9+16.

[3]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103-118+6.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标准 篇4

美国联邦金融监管的立法在国会,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标准。主要法案包括相关的机构法如《联邦储备法》、《银行控股公司法》以及金融行业发展方面的法案如《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99年金融服务法》等。相关监管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上位法制定部门监管规章。这些监管规章主要收集在《美国的联邦监管法典(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CFR)》内。该法典是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颁布的有关监管规章的集大成者。法典共分50个部分,对应不同的联邦监管内容。其中,有关金融监管的规章包含在第12部分(银行及银行业)和第17部分(商品及证券交易)。该法典每年更新一次并按季度发布更新内容。其中第1-16部分在每年的1月1日更新,第17-27部分在每年的4月1日更新,第28-41部分在每年的7月1日更新,第42-50部分在每年的10月1日更新。

另外,美国各州也有权制定各自辖区的银行监管法规和保险监管法规。这些监管法规未包含在《联邦监管法典》中。

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

(一)美国的银行业监管

美国设有联邦和州政府两级监管机构。联邦政府有五个主要的监管机构: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NCUA)。此外,美国各州政府也设立有银行监管机构。美国大多数银行由不止一家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货币监理署(OCC)隶属美国财政部,1863年国家货币法(National Currency Act of 1863)赋予货币监理署监管美国联邦注册银行(国民银行)的职能。货币监理署主要负责对国民银行发放执照并进行监管。具体监管职能包括:检查;审批监管对象设立分支机构、资本等变更的申请;对其违法违规行为或不稳健经营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制定并下发有关银行投资、贷款等操作的法规。

联邦储备体系(FED)(下称美联储)根据国会1913年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 of 1913)设立。主要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并对其成员银行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进行监管,此外还承担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职能。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于1933年设立,旨在通过保护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监管投保机构以及对破产机构进行接管等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和公众信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投保的非联储成员州立银行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同时对其他投保的银行和储蓄机构负有辅助监管职责。

储蓄机构监管署(OTS)主要负责储蓄协会及其控股公司的监管。

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主要负责发放联邦信用合作社的执照并予以监管,并运用国家信用合作社保险基金(NCUSIF)对所有联邦信用合作社和大部分州立信用合作社的储蓄存款予以保护,工作报告《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标准》。

此外,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amination Council)作为上述5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统一的监管准则和报告格式等。

(二)美国的证券业监管

美国的各类证券市场,包括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股票、衍生品市场等,由美国财政部、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MSRB)、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以及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不同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财政部:美国国会于1986年通过了政府债券法案(Government Securities Act),赋予财政部监管整个政府债券市场的职责,具体监管政府债券经纪商和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建立公平、公正和富有流动性的市场。

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MSRB):美国国会于1975年设立了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赋予其发布有关监管法规的职责,即监管证券公司和银行承销、交易和销售市政债券等行为的法规。MSRB是自律性组织,受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的证券立法赋予了SEC以下监管职能:

1、《1933年证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政府债券、非公开发行以及州内发行除外)必须到SEC注册,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文件。

2、《1934年证券交易所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规定,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须向SEC以及证券交易所提交注册申请以及年报等SEC规定的报表报告;场外交易的公司则必须提交年报等SEC规定的报表报告。此外,该法案还赋予SEC监管交易所成员有关交易行为的职责。

3、《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public Utility Holding Company Act of 1935)规定,SEC根据有关保护公众、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准则对电、气等公用事业控股公司予以监管。除非豁免,公用事业控股公司必须向SEC注册; 一般情况下,注册公司发行和销售证券、购买其他企业的证券、资产以及与其附属机构发生交易等需事先获得SEC的批准;并要遵守报告、薄记等有关规定。

4、《1939年信托合同法》(Trust Indenture Act of 1939)赋予SEC监管信托机构的职责。

5、《1940年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 of 1940)赋予SEC监管投资公司的职责。

6、《1940年投资咨询师法案》(Investment Advisers Act of 1940)赋予SEC监管投资咨询师的职责。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篇5

金融监管是一国金融稳健运行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应赋予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更大的.独立性,并及时构建集中监管体制以应对业已存在的金融混业经营趋势.

作 者:李涤凡 王云海 作者单位:李涤凡(河南财经学院,财金系,河南,郑州,450002)

王云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财贸系,北京,100032)

《金融监管理念的研究》的论文 篇6

一、金融监管理念的历史演变

(一)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金融监管理念

这一阶段的货币管理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管理,对金融本质与特性的认识还不充分,也没有以法律理论为基础建构货币管理的目标。因此这一阶段的货币管理并没有实现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18、19世纪的数次银行危机足以证明,货币信用的不稳定问题仍然没有消失,许多金融机构常常由于不谨慎的信用扩张而引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引起货币紧缩并制约经济发展。

(二)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念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深刻地改变了理论界对经济运行的观点和看法。这一时期的监管理念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努力维持一个安全稳定的金融体系,以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对金融机构具体经营行为的干预则成为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三)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念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20世纪30年代以后实行的金融管制过分地强调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忽视了金融体系的效率问题。因此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破产的情况下开始复兴。这一时期金融自由化理论开始发展起来。金融自由化理论以“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过度严格的管制,以恢复金融业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因此,这一阶段在金融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下,金融监管的理念是放松管制、提高金融效率。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与以往的较大不同是:金融监管理论除了继续以市场不完全为出发点研究监管问题之外,逐渐开始重视金融业自身的独特性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和影响。

但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与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足以说明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存在着不完全性,缺乏预见性。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监管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70年代对金融业的放松管制,追求效率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金融监管进行了重新认识。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使得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更为复杂及隐秘,同时更具有传染性,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金融产品的出现,各类综合性机构涌现,业务的交叉以及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这些给世界金融市场与制度结构带来了深刻而迅猛的变化。因此现代金融已不是传统的金融。要想适应这一巨变,金融监管也必须实现从传统金融监管向现代金融监管的历史性转变。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如放松政府干预、提高管制的质量、增加法律的可执行性、增加管制机构的透明度与责任、向地方政府下放更多权力、采用公私合作体制、政府职能社会化、引人政府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独立管制机构、建立不同管制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合作机制等等。虽然各国在金融监管及体制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是金融监管理论与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致于金融监管不能与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同步,最终导致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过去一百年来的金融监管理论只注意到了金融体系对整个经济的特殊性影响,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金融活动本质性和金融体系运作的特殊性。此外,过去的金融监管理论一直是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而忽略了法学理论,因此难以实现金融监管目标。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塑造和构建现代金融监管的理念。

二、现代金融监管理念的重塑与构建

(一)依据金融的本质属性和金融体系运行的特殊性来重塑金融监管理念

金融的本质属性和金融体系运行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曾指出,由于实际经济运行中投资的高潮与低谷的交替出现,信贷资金的规模、结构和融资类型的变化,债权债务关系的不稳定性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二,金融危机爆发具有周期性。金德尔伯格沿着明斯基的思路发展出投机一疯狂一恐慌一崩溃模型,并以此说明金融危机所具有的周期性。他认为,在这一方面,金融危机同经济危机是相同的,但二者不具有同步性,金融危机往往先于经济危机,并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三,不对称信息是银行遭到挤提的根本原因。1992年,吉本斯在其《博弈论入门》一书中将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论引入对银行行为的分析中,他指出:银行并不是博弈的局中人,它的所有行为全是随着客户的行动而确定,因而,挤提现象的发生与否完全是由银行客户之间的.博弈决定的,而不是银行的不恰当行为。因此可以推出,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来自于银行制度内部,与银行经营效率并无直接的关系。并指出了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是无法通过银行自身来解决的,外部的管理与风险分担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决定其脆弱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比率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资产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原因就在于金融机构的负债往往是金融机构自身可以决定的,而资产部分的价格则是市场决定的。

第五,金融资产的性质决定了金融市场的特殊性。金融机构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是区别金融企业与实体经济企业的根本标志,离开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是不可想象的,将与实体经济企业没有本质区别。金融资产不是可以消费的商品,是为了牟利而发生的产品,其自身可以说没有效用,所以其意义不在于其自身的消灭,进行价值的转移,而在于通过将其作为交易对象而进行频繁交易进而获利,这就是我们称其为工具的原因所在。

总之,金融的本质属性和金融体系运行的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着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仅仅依靠市场约束和内部控制无法解决其风险的产生,因此要依靠外部监管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其自身的脆弱性,也就是说要坚持市场自律与政府干预的平衡。由此,金融监管的理念必须是从内在脆弱性的根源入手,才能达到有效监管的效果。

(二)依据金融资源思想的基础来重塑金融监管理念

金融资源观念的确立是对金融理念的彻底更新,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把金融作为资源来对待。而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建立金融资源法律体系是必然的选择,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也应该以金融资源为理念,这样才能保证金融资源开发、配置趋于合理和科学化,也能够真正达到金融监管的风险防范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已经开始逐步超越自然领域而进入社会领域,许多社会性因素开始逐步被揭示和阐释出了“资源”属性,甚至开始成长为人类存续的主要资源,如智力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等。金融是资源,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是战略性资源,它具有客观性并内在于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而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外在因素。它的本质特性是有用性、储藏性、开发性、有限性,这与一般资源的特性相一致。另外,它还具备自身的特性,如中介性、社会性、层次性。既然金融是资源,而且又符合一般资源的特性,因此它的使用和开发就应该与一般资源一样都要受到国家的总体协调和管理。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的运行既具有巨大推动功能又具有极大阻抗的基本特性。因此开发本身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开发,就可获得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功能和效果,否则会引起社会和经济环境及经济结构的扭曲,其恶性结果的积累必然引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因此需要在国家的统一监管下来进行对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历次经济金融危机表明:一旦一国金融资源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某一层次或某些层次的资源的内部和外部正常秩序被打乱、正常运行被阻断、均衡被破坏或功能弱化或破坏,则不同形式的金融风险就会逐渐累积并以突然爆发的方式公开释放出来,从而在很短时间内传遍全国、全球,引发经济金融危机,乃至社会与政治危机并危及国家安全。

(三)依据法律的目标来重塑金融监管理念

法律是人类创造的用以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是人类高度理性的目的行为。金融监管是在法律基础上的监管,因此也同样需要以法律的目标为核心。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核心原则,必要性

近些年来, 互联网金融行业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迅速蔓延开来, 其发展迅速不仅对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对现存的金融体系管理机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普通百姓的印象里, 互联网应该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提高了信息的传输效率, 但当金融行业也插足互联网时, 各界的眼光都聚集起来。虽然说社会各界的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在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渲染作用, 但不可否定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确实有改善传统金融业交易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现象。

1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许多的新兴产业都是围绕着互联网兴起的, 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 尤其是最近非常流行的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等, 还包括搜索引擎、云计算等, 而这些新兴的信息科技对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目前, 各界学者给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义有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等, 其中的大数据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式, 也使得市场信息中毒饿不对称大大降低了。如今的市场交易双方不用分担过多的风险, 其资金期限的匹配成本也得到了很大的降低。人们在这种金融模式下, 交易支付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的应用都大大降低了原本的金融机构对于信息的处理成本。

2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

2.1合理的风险容忍度

对于一个新兴的金融行业, 在衍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过去的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产品的消费者在互联网的连接下获得更好的服务。但既然形成了一种行业形态, 对该行业的监管也不容忽视, 当然对于新生行业的发展也需要给与一定的试错空间。如果说对于新行业过早的严厉监管可能遏制其创新的步伐, 不利于其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面合理的风险容忍度对于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未必是件坏事。

2.2实行动态的监管比例

不论是对于我国的金融机构而言, 还是对于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来说, 金融监管首先靠的都是金融企业的自律, 换句话说也就是市场自律。而这些自律准则一般是由金融企业自身设定的又或者是行业协会发布的, 采取的方式一般也是企业的自我监守原则, 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企业注册来掌握企业的一系列信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 监管机构一般不采取直接监管的原则。也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条例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都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管制作用, 所以说在对于互联网监管比例上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2.3规则性和原则性监管相结合

当今我国的监管机制可大致分为规则性监管和原则性监管。一般来说, 规则性监管是以固定的法律条文为依据, 对于金融企业的所有业务程序和业务范围都起到严格的管控作用, 并且所有机构和组织都应该无条件的服从。而原则性监管就是在一定能够的原则基础上, 监管机构对金融企业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 在管理过程中并不过多的干预其业务往来, 进而达到监管目标。以上二者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所有的管制内容及条例也不应一尘不变, 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平衡有序的发展。

2.4注重监管标准的一致性

由于地域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 各个地区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也不定相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很多监管机构就会选择较为宽松的标准来规范企业, 甚至出现一些逃避管制或是有意降低监管成本进而获取利益的现象。而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各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进而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市场秩序, 更甚者会影响到监管机构的公信影响力。对于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实施不同的监管标准也容易使得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所以说不论是传统的金融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应该使用一致的监管标准。

3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3.1市场存在不理性的个体行为

在设想的情景下, 一般我们都是以理性的市场环境来考虑问题, 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体行为都是合理的, 也并不能使市场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去发展。这个时候相关的监管机构就应该发挥其监管作用, 既不要过多的干预企业的自身业务活动也不能放任其自由监管。比如P2P网络贷款中, 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是借助P2P这个网络平台来实现交易, 但投资就是有风险的, 并不能因为其方便快捷的交易形式就忽略掉其高风险投资的属性。在许多的投资交易中, 投资者也没有过多的思考投资失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3.2市场纪律对风险承担的控制不强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式下, 计划经济快速的转换成市场经济, 其中的投资机会非常之多, 但同时也存在这很多的投资风险。比如银行在对理财产品进行销售的过程中, 一般都对客户承诺该产品会来多少的收益以及其收益年限, 但这些都是属于隐形承诺, 因为其收益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又或者是一些保险的储蓄机制也是属于隐形承诺。很大部分投资者则对此都习以为常, 或是没有弄清里面的一个运行机制, 同时市场对于这些风险的定价机制也大多是无效的。

3.3部分金融企业存在欺诈现象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广过程中, 有些企业可能会给投资者推荐风险系数较高的金融产品, 而投资者在了解的过程中对其投资的产品并不能详细透彻的了解。比如说现在的很多金融产品都会使用网络营销的方式来进行宣传销售, 但是对于预期的收益情况都是进行一个大范围的统筹披露, 宣传的过程中也是着重介绍其可能存在的收益, 却将其风险都大大的规避掉。而大部分消费者又缺乏一定的金融知识, 对于很多新兴金融产品的了解也都是通过企业的工作人员。所以说这也给监管部分提出了要求, 在监管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其刚刚发展或是发展不成熟就放松其监管标准, 而是应该通过监管来对促进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在给传统的金融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的同时也给现存的金融监管机构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当今的互联网环境纷乱复杂,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涉及的用户数量也比较多, 当其交易资金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 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去补救, 所以对该行业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合理的监管原则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3-9.

[2]王莉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 2015, 05:75-76.

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国际经验研究 篇8

一、发展离岸市场的收益与成本

离岸货币市场作为一个与在岸市场平行,相对独立的货币交易市场,将货币的国家风险和汇率风险相分离,既为货币发行国提供了巨大收益,也带来了风险与成本。

(一)发展离岸市场的收益

发展离岸市场的收益主要表现在:第一,离岸市场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收益率,同时也提供了汇率风险分散化的渠道;第二,离岸本币交易为本币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有助于提升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利于建立证券市场的有效定价机制,从而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第三,发展离岸市场为资本项目不完全可兑换的国家提供了货币国际化的载体,使一国可以在离岸和在岸市场相对分离的情况下,推进跨境本币业务的开展。

(二)发展离岸市场的成本

发展离岸市场的成本主要在于:第一,离岸本币削弱了货币政策独立性。离在岸市场联动削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限制了利用货币政策调节本国经济情况的能力。在离岸市场不存在管制的情况下,离岸市场本币通过为在岸市场提供信贷,扩大了货币乘数,放大了国内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影响货币政策的数量传导机制;而在利率平价作用下,套利行为会导致离岸市场利率水平和国内利率水平趋同,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价格传导机制。第二,离岸市场扩大了汇率波动性。不存在离岸市场情况下,投机套利活动只能在境内本币市场上进行,央行可以通过外汇干预影响在岸市场价格;而离岸市场条件下,离岸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套利活动更为活跃,在本币存在贬值趋势,且没有管制措施隔离境内外市场情况下,贬值预期很容易自我实现。

二、离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

根据政策的主体和对象不同,离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可分为三类:

(一)离岸市场所在国加强监管

离岸市场监管的一种方式是要求离岸市场所在国加强对离岸交易的监管力度。事实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监管措施,均会提升交易成本,削弱离岸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在离岸金融中心缺乏政策协调的情况下,金融交易会从管制严格的金融中心转移到相对宽松的金融中心。出于对离岸金融中心竞争优势的保护,各国政府往往不会主动限制自身的业务。因此要求离岸市场自身加强监管的方式尽管在理论上可行,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二)放松在岸市场监管力度

发达国家在发展离岸市场过程中,往往采取放松在岸市场监管力度的方式,即离岸对在岸的倒逼机制。相较于在岸市场,离岸市场的监管往往更为宽松,通过降低国内金融市场的管制力度,可以促进离在岸市场的协调均衡发展。

以美国为例,欧洲美元市场是在逃避境内严格管制下产生的。欧洲美元市场建立初期,其收益比境内市场更高,这导致了美元向欧洲市场外逃,欧洲美元市场的存款规模快速上升。随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美元外流的措施如Q条款、利息平衡税、国外直接投资规则等规定,以限制本国金融机构对非居民的贷款。但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止资本外流,反而进一步促使美元资本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筹措资金、开展业务,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更快发展。最终,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对美国国内金融改革产生了倒逼作用:美国政府陆续解除了利息平衡税等资本管制政策,随着利率上限被取消,Q 条款的终结,美国完全实现了利率自由化。当前,美元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在定价方面已几乎不存在区别。

(三)对离岸本币交易施加管制

对离岸市场进行限制的第三种方式是对本币的跨境交易施加限制,通过限制离岸本币与在岸本币的兑换,控制离岸市场流动性,隔离离在岸市场,从而阻断离岸市场对国内经济冲击。相对于以上两种方式,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设计,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更为灵活,因此更加适合金融体系尚未完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新兴经济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正是采用此种方式来应对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冲击。该措施分为以下三类:

1、对非居民本币交易的汇兑管制

对离岸本币市场最直接高效的方式是对非居民的本币兑换进行管制,即对本币在境外银行和境内银行账户之间的划转施加限制。该措施通过限制境外银行的本币结算能力,控制离岸市场的本币流动性,从而隔离离岸与在岸市场。由于该措施实际上也限制了具有真实贸易、投资背景,出于对冲外汇风险目的的离岸本币交易,因此会带来较高经济成本,监管者应谨慎使用。

2、对金融机构的本币资产交易限制

另一种相对间接的监管离岸市场方式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表内和表外业务施加管制。从境外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角度,货币当局一方面可以通过限制国外金融机构的在岸本币负债,如禁止或对非居民账户利息收入征税,对非居民负债设置更高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非居民对本币的需求;另一方面,从资产角度,货币当局可以通过禁止或限制境内金融机构向境外机构提供本币信贷,达到限制本币供应的效果。最终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削弱离岸市场流动性,耗尽做空本币头寸的投机套利者的资金来源。

3、对非金融机构本币交易的限制

在一些情况下,对金融机构的非居民本币交易管制仍不足以约束离岸货币交易。在管制措施未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转移资金。为了防止这种政策漏损,对离岸本币交易管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限制非金融机构的本币交易。最常使用的交易管制包括:限制非金融主体的本币信贷;对非居民购买、发行或销售本币计价资产的直接管制;禁止居民开立离岸本币账户;禁止本币用于贸易或金融交易结算;限制本币现钞的跨境输入输出等。

三、离岸本币交易监管的国家经验

对尚处于金融体系改革,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可兑换的中国来说,对离岸本币交易的监管模式最为适用。对此,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对离岸市场的管制措施为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离岸本币交易监管的具体形式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应对离岸市场的冲击,过去快速推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离岸市场的监管力度。而根据管制的范围大小不同,可将各国的离岸本币监管模式分为宽口径和窄口径监管模式。其中,宽口径监管以马来西亚和韩国为代表,窄口径监管以新加坡和泰国为代表。

1、全面监管:马来西亚,韩国

长期以来,韩国尽管一直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但是对发展离岸市场持谨慎态度。相反,马来西亚在危机前对资本项目自由化和离岸市场发展保持着积极态度,是在跨境资金对本币施加了贬值的巨大压力下,紧急加强了离岸市场管制。尽管两国加强监管的背景有所不同,二者最终都施行了宽口径的全面管制措施。

马来西亚是亚洲金融危机后管制措施涉及面最广的国家。1997年8月,当试图通过限制银行对非居民的掉期交易隔离离在岸市场的政策失败后,监管部门随即全面限制了离在岸市场交易,禁止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信贷及其衍生交易;所有离岸市场上的本币均被要求汇回;对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本币划转施加限制;禁止本币贸易结算和离岸市场本币资产交易;限制本币现钞的输入输出。尽管管制措施的涉及范围很广,但马来西亚并没有对外商直接投资和经常项目交易施加限制。韩国在危机后对离岸市场的韩元施加了与马来西亚的覆盖广度类似的监管措施,但是工具强度却远不及马来西亚严格,除严格禁止韩元用于贸易结算外,管制主要以事前审批、报告、和告知为主。

2、部分监管:新加坡,泰国

新加坡尽管早在1978年就取消了一切基于居民歧视性的资本管制,但却并不鼓励离岸本币的发展,监管当局要求国内银行对非居民的本币信贷仅限于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融资信贷,对银行间互换、期权等衍生品交易施加了较强限制。与马来西亚的情况相类似,泰国在危机前一直积极鼓励离岸业务的快速扩张,是在金融危机后境外套利资金施加了巨大贬值压力下,紧急出台了对离岸市场的管制措施。

新加坡和泰国的监管措施均涵盖了对非居民本币交易的限制,离在岸银行间的借贷限制,以及对非居民衍生品交易的管制等,但这些限制措施均是在区分商业和金融信贷的基础上,仅针对不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信贷进行限制。相比之下,泰国管制措施比新加坡的涉及范围更广:泰国严格禁止一切境内金融机构对非居民的本币信贷,而新加坡则需要征得货币当局同意。与马来西亚相类似,危机后泰国对非居民本币的兑换严格施加限制,尤其禁止境内银行在离岸市场上开立本币账户,向其转移本币资金或是持有离岸分支机构的本币债权;同时泰国还禁止居民购买非居民证券。

(二)监管政策的有效性

离岸市场的管制效果可以通过其否有效抑制投机套利活动,稳定在岸市场价格来进行判断。按照此标准,各国对离岸市场管制措施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全面监管和部分监管并不意味着监管的高效和低效。相对于管制的覆盖范围,最终效果更加取决于管制的实施力度和政策一致性。危机后马来西亚与韩国对离岸市场都使用了全面监管模式,但马来西亚对境外本币的各类交易执行的是彻底禁止性措施,而韩国的具体实施手段仅是事前审批、报告和通知要求,这些措施并没能有效纾解贬值压力,韩元在危机中贬值幅度超过20%,而马来西亚则并未出现严重货币贬值。

而同为部分监管模式的泰国与新加坡,二者的政策结果也大不相同:泰国在危机后出台的管制措施缺乏政策的前后一致性:危机初期禁止掉期业务曾一度打击了做空泰铢的离岸投机者,但泰国之后逐步放松了管制力度,仅保留了对非居民信贷业务和离岸本币账户的管制,贬值压力再度显现才迫使货币当局加强了离岸业务的上报审核机制,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加重了处罚力度。这种政策的反复性导致了管制效果缓慢显现。相反,尽管新加坡在危机后并没有增强对离岸市场的管制力度,但各项措施的执行效率非常高,在危机中新加坡元并没有遭到巨大贬值压力。

第二,在危机情况下,临时性资本流出管制有其合理性。泰国与马来西亚在应对危机中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泰国并未对资本流出施加管制。而危机前大力推进离岸市场发展,积极推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马来西亚,在危机中果断通过禁止资本流出管制有效地抑制了资本外逃。尽管该做法一度遭到国际社会指责,但事实证明马来西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本币投机套利压力,经济金融运行受到危机冲击的影响较小。

第三,国内经济与金融改革是抵御外部风险的最终决定因素。马来西亚在危机后出台了稳健的经济政策,大力推行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改革;类似的,危机后韩国积极推行经济金融体系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最终重竖了投资者对韩元的信心;而新加坡在危机中并未遭到投机套利攻击的原因,也恰恰在于新加坡金融改革开展较早,已建立了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再加上国内稳定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使投资者对新加坡的经济运行具有长期信心。因此从长远来看,经济与金融领域改革是扭转汇率悲观预期的根本解决对策。

四、总结

事实证明,危机前积极推进离岸市场发展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和危机后窄口径管制的国家如新加坡,均成功抵御了危机中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冲击,而关键在于一国是否建立了对离岸市场切实有效的监管制度安排,以及国内经济与金融改革是否到位。如果一方面大力推进离岸市场扩张,甚至以超越在岸市场水平的速度发展,而另一方面在风险上升时又无法实施高效的监管,就有极有重蹈泰国金融危机的覆辙。对此,作者认为,离岸市场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国家在继续发展离岸市场的同时,也应客观认识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影响,积极研究建立离岸市场的审慎监管机制,更好地推进离岸和在岸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

nd. Measures to Limit the Offshore Use of Currencies:Pros and Cons [E]. 2009. IMF Working Paper WP/01/43

[2]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

tlements. Offshore Markets for the Domestic Currency: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 [E]. 2010. BIS Working Papers No 320

[3]He,Dong and McCauley,Ro-

bert. Eurodollar Banking and Currency Internationalisation [R]. BIS

上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怎么写?小学生春节作文怎么写?下一篇:《最美的乡村》观后感心得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