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篇1

——国培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心得

我很荣幸参加这次“国培计划(2016)”——甘肃省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学习。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数学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和先进的教育理论,使我受益匪浅: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在本次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讲座中,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霍军教授《师者的德行意味着什么》、李保臻教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梳理与研讨》《研说数学课程标准的方法与案例》、吕世虎教授的《教学改进行动研究选题与规划》《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析》、贾随军教授的《数学教材中的推理》、陈婷教授的《小学数学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案例》等一些专题的讲解和阐述,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了他们的教学理论知识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数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不能只是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更不应该只是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学生数学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数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二、与专家学员们互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培训,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课堂上,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专家们以丰富的知识吸引我们学员,调动学员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员们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培训中,通过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讨论中,老师们如果没有专家、学员们的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也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正因为这样的交流,我充实了自己;正因为这样的互动,我获得了进步。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让自己今后的课堂也能绽放出奇光异彩。

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篇2

一、名校办学思路清晰,教学成果显著

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建于1978年,坐落于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北师范大学校园内,环境优美、整洁、典雅,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现有15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45人;有10名教师获得过全国、省、市(地)级优秀教师、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老师扎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很受感动。

兰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其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的兰州铁道学院子弟中学,1999年更名为兰州铁道学院附属中学。2003年4月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铁院附中也随其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交大附中。附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受高校文化的熏陶浓厚,学生很有礼貌,在见到老师或同学时能主动问好,在进出校门时特别有礼貌,让参观的老师记忆犹新。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明晰的办学思路为前提,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统揽,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根本,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保证,以完善的办学设施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保持。建校迄今,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一万多名,高考、中考质量近年来一直位于兰州市前列。

二、授课教师准备充分,课堂实用高效

2015年12月25日,全体学员观摩了中科院兰州分院中学陈丽娟老师的“CO2和CO”(第1课时)课堂教学。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猜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很大帮助。另外,陈老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同时还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踊跃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12月26日,我们在交大附中观摩了李丽老师“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节示范课,李老师复习知识全面、准确、系统性强,尤其是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视频很直观,让学生充分感知酸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归纳酸雨的危害和防止措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外,李老师归纳、总结及时,对教材的处理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全面,实用性很强。

12月28日,我们观摩了师大第二附中张艺娣老师的“燃烧和灭火”课堂教学,张老师通过复习燃烧的条件并让学生观看火灾视频,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衔接紧凑,过渡流畅。在讲解逃生知识时,播放的视频很及时,给学生上了一节很好的安全教育课。

三、专家教授学识渊博,讲解催人奋进

培训期间,我们很荣幸地听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克文老师《对化学科学的本质及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学科问题》的讲座,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河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孙红保老师的《积极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讲座以及科学院中学高级教师王彦强校长《谈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专家们的报告给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从全球科技发展的高度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出发,指出教师不应是“蜡烛”,要有可持续的文化知识储备,那就要学会做研究,成为专业化的教师。而研究应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又要回归课堂、服务课堂。今天的教师角色应该转变,由教学主体向学习伙伴转变、由知识传授向导学转变。

四、培训学员积极参与,精神难能可贵

面对每天繁重的培训任务,自始至终几乎没有一个人请假,每天都能按时听课、观摩、撰写培训日志和班级简报,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解,用心做好学习笔记,随时随地和各位学员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及今后的改进措施。我们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时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等等。

总之,这次培训收获颇多,为我们一线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帮助,引领我们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将老师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篇3

关键词:“国培计划”;小学科学教师;置换培训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该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其中,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是以专业学科为中心进行项目培训,提高农村中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以专业学科发展为中心,以各种项目为平台,动员与整合各级社会培训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化水平,小学科学学科也不例外。

本文以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置换脱产培训为切入点,结合我校所进行的“国培计划”置换脱产项目小学科学培训为例,试论“国培计划”小学科学培训体系的构建,为“国培计划”其他学科培训提供借鉴与帮助。

一、培训目标

在认真参考《“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试行)》,以及《云南省2012年关于国培计划的实施要求》,培训具体的目标定位为: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识结构,融信息技术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以协作学习小组的互培模式为基础,以教学案例为依托,在学习中通过专家引领、沉浸式体验、行动反思、经验共享来实现学员的学习突破。强调骨干教师学员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专家资源,充分调动骨干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借鉴。通过培训,使参训老师及时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深入掌握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在专家引领下,能够结合农村小学教学实际,主动思考农村小学科学课标和有效设计组织问题,形成相应的教学研究的能力,由此提升其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强我校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参训学员与顶岗师范生联动机制,促进师范生职前培养和小学科学教师职后培训一体化改革。

二、培训内容

根据国培《课程标准》的要求,集中研修实践性内容不得低于40%,而“影子教师”是实践内容的重要方面。“影子教师”实践内容要求学员全程跟踪实践导师的备课、上课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从中研究备课和上课的技能要求;要求学员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践基地教学进度教学,做好教学设计、说课、上课和课后反思,在小组进行交流,撰写汇报课总结等。本次集中研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设计、学科知识等理论内容,最重的是要内化落实到学员的教学实践中去,才可能让学员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悟。按照《“国培计划”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要求其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维度下设置14个模块,集中研修总课时为360学时,其中跟班研修120学时,240学时用于课程教学。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包括师德修养与专业理念2个模块;专业知识维度包括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与通识知识4个模块;专业能力维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管理、教师培训8个模块。

三、培训实施的过程

我院“国培计划(2012)——云南省农村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组实践相结合、本校专家和外聘专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认真安排、部署和执行各个脱产研修培训环节,确保本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提供有效组织保障。

我院2012年的“国培计划”培训工作,自始至终是在学院领导下进行的。从培训准备到培训内容,从培训方案到培训效果,从专题讲座到跟班研修等等,都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培训之初,学院建立了以首席专家、学科专家和班主任等为主体的管理组织,负责小学科学培训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开展。培训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专家时间安排,及时调整培训安排。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确保了我院培训工作周密、扎实、有序的进行。

(二)精心制定科学、合理培训方案。

培训前,学院先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并整体考虑培训工作安排,为精心制定培训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培训方案制定中,根据学科特点与学员素质条件,不断设定、修改培训内容,并广泛咨询、征求校内外专家,经与专家反复讨论,几易其稿才得以完稿。

培训方案力求精简、实用、实效,注重培训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与实践环节前后相扣;在培训方式上,以协作学习小组的互培模式为基础,以教学案例为依托,在学习中通过专家引领、沉浸式体验、行动反思、经验共享来实现学员的学习突破。强调骨干教师学员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专家资源,充分调动骨干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借鉴。为此,在整个培训中,充分运用了小组讨论、启发研讨、教学互动、教学观摩等形式和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使培训活动既扎实有效,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有利于根据培训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三)选配优秀师资,建立专家型教学队伍。

为确保培训质量,我们选聘教师时,严格按照省内外高水平专家、校内优秀教师、中小学骨干或特级教师组成专家型教学队伍。不仅考虑其学历、职称、科研水平、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和学生评价,更看重教师在本学科领域中取得的实绩和实效。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与学习方法。

为了实现培训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与学习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员参与、观摩点评、反思总结等方法和途径,使培训内容贴近教师,贴近教学实际,突出实践性和实效性。

(五)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

其中任课教师和所有工作人员管理到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学员按照各项管理制度、培训班的作息制度、培训课程的考核制度等严格执行。

四、培训考核

为确保培训质量,我院将按照省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严格进行培训考核,运用柯克帕特理克(Kirkpatrick)的“四层评价法”,本着考核的目标不在于分数本身,而是促使学员真正掌握课程理论,内化为课堂教学素养,并提升自我更新、自培和他培的能力的原则,对培训中的过程、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第一,反应层评价。

这一层面主要检查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满意度,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骨干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成果形式:问卷调查及分析。

第二,学习层评价。

这一层评价考核骨干教师对培训科目的掌握情况,鉴定教师的学习成效。评价采用笔试、写论文等方式进行。具体成果形式:培训班学员要完成一份能充分体现本次培训目标的教学设计、一份学习总结、一份说课稿等。

第三,行为层评价。

行为层评价是在骨干教师回到工作岗位一段时间之后,由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学生等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的考核。考核和评价骨干教师通过培训获得了哪些提高?骨干教师有没有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具体成果形式:问卷调查及分析。

第四,结果层评价。

结果层评价考核培训有没有给整个组织带来实效。比如:骨干教师培训有没有为学区的教育质量提高做出贡献?骨干教师培训有没有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学科成绩及格率、优秀率是不是有所改变?参训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显示出一个骨干教师的素养?是否具有实效性?等等。具体成果形式:课堂实录,问卷调查及分析。

针对小学科学培训实际,具体考核内容及方式如下:

(一)考核项目

1.出勤(30%)

2.专题作业(30%)

3.跟班研修(30%)

4.培训反思(10%)

(二)考核形式及内容

1.出勤

每次课程(活动)由小组长负责考勤,班主任统计并进行评分。

①无故缺课达4学时以内,每学时扣3分;

②病假在3天以内,每天扣5分;事假1天,扣1分。

2.专题作业

集中培训期间,根据课程教师要求,学员需提交以下作业:

①自己制作的1个简易科学模型。

②一份教学观摩的听评课报告。

3.跟班研修

跟班研修期间,每个研修小组安排若干个研修学校的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学员需完成以下任务:

完成1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有质量的教学设计;完成1份结合教学实例撰写的听评课稿;完成1次说课交流;完成1篇学习总结;完成1个课件;观摩不少于5节示范课;进行至少3次试讲;完成1份培训反思,学员要及时反思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在培训即将结束时提交一份不少于2500字的学习总结。

结论:

通过合理的培训体系的构建,此次培训不但更新了参训小学科学教师学员的观念,更让学员感受到新内容、新方法的应用。使学员找到了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差距,并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探讨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为他们今后将引入到小学科学教学做好准备。同时,成功的建立了高校指导教师、一线指导教师及当地指导教师合作的机制,很好地好地完成了国培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而且,随着“国培计划”的全面实施,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在缩短师范类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接受系统培训方面,形成一举多赢的局面,畅通了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学校与社会的渠道。但这种培训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尤,且需要不断的摸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燕萍.培训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3]管培俊.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10.8.11

国培计划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

针对学生怕听怕说的心理,且缺乏相应的学语言的环境。我特意在课堂上开设形式多样的口头活动。具体做法:

1、布置课前的口语训练,如唱英文歌曲、朗读英文简短的诗歌,听录音带等,让学生过渡到新课作准备。

2、组织学生进行句型问答。这类活动的内容是已学过的基本句型,让每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有锻炼口语的机会。

3、巧设课堂小游戏或小比赛。在学完课文新内容后,适当设计一些新颖巧妙的小题目,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复习巩固新知识的积极性。

以上这些口头活动,占用时间虽然不多,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了听说的机会。既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每堂课都有特定的学习内容、固定的时间,作为一个好老师,应当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学习。所以,我每节课都尽力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清晰,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并运用演示、讲授、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趣记巧学,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练习设计方面,还注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避免差生做题产生自卑心理。这样,使到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使学生越学越有劲。

三、创设悬念让学生课后思考

小学生最爱听精彩的故事,因此,每节课末我总是把一些悬念的知识留给学生回家去思考。把一些有关说话、听力或书写方面的动画内容故意不放,让学生回味本节的内容,回家思考,想象画面的内容,下节课再在课堂中讨论,回答。这样做效果甚佳,使学生从始至终都能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

四、注意多鼓励和及时表扬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赏,尤其是学生。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我认为,对于有进步或表现好的`学生,老师及时、真诚和恰到好处的表扬,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所以,我能积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够好,但他的英语书写很棒,或者他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语感较好,我都对他们进行表扬,使他们在得到赞赏的同时,产生更大的学习的动力。

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篇5

------四川省宜宾县古罗镇盐井小学胡贤才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2013年的小学数学培训。认真观看了全部课程的视频,在边听边看的同时认真做了笔记。理论讲座为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培训学习使我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这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编导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深思的经验之谈。给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培训中聆听了韦钰院士的了解学生脑的发展规律,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李吉林教授的情景教学特质及其独特优势,情景教学讲究真、美、情,与儿童真情交融,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讲的班集体的建设,认识到班集体建设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依法治班,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刘晓玫教授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学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两个能力到四个能力的变化,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史宁中、孔凡哲教授讲的小学数学教师的素养,要热爱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理念,扎实数学专业知识。小数数学课程的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问题解决五大板块的专题讲座,优质的教学观摩以及专家研讨。

认真参加了线下研讨活动,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程参加了10月10日的YY语音说课交流会,认真听了三位教师的精彩说课,班主任胡娣老师的怎样说课专题讲座,得到了对怎样说课的系统培 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受益匪浅。本次学习中,我在班级论坛上发帖,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发现每个老师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前没有这样的交流机会,总认为自己的这种方式方法就很恰当,很合理,也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而这次的学习,真的让我提高了不少。

在本次学习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学方法的多样与多变这一点了,作为小学数学,习惯了以前的“讲、练”结合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很差,但始终找不到根源。通过观看优质课视频给我指点了迷津,我看到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多么地重要,对于学习是多么地有利,我想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教学实体,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还需要我们老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学方法的多样与多变,会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新鲜感,那样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通过 “国培”学习之后,我才发现,学生也是爱听表扬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长时间的批评和指责,会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会变得畏缩呆滞。我班就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她平时上课也不说话,也不专心听讲,讲的知识,她也不会,下去教育她的时候,就是一言不发,再批评,她就哭,后来我转变了方法,专门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在班内进行表扬,这样一样,她慢慢地变得开朗了,活泼了,上课的时候,也能专心听讲了,会回答问题了,脸上也现出了阳光般的笑容了,看着她的改变,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国培计划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国培计划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育花路小学 卢琪

当张校长通知我参加这次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时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全区各小学班主任培训只有我一人参加,能够参加培训确实很不容易,我想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学习机会,国培计划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1月9号,我和朋友坐火车赶往石家庄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报到,体验一次大学的校园生活。

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的小学班主任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次培训收获很大,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让我感受到:当一个好班主任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和努力。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这次培训学习让我的心灵受到冲击。

河北民族学院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开班仪式那天很隆重,省继续教育处长——智学博士,给我们做了重要的讲话,使我们知道做一位专业化的老师,我们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幸福的工作?开班仪式结束后,班主任郝老师给我们开了一次班会,选了一位大哥做我们的班长,虽然我们来自全省各地,但班主任的体贴、井井有条的安排,还有大家的热情,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大家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后就开始学习了。

通过参加与专家面对面的学习,这些国家级的班主任以及专家对案例的分析和提出的解决方法,我的感悟颇深。河北师范大学张骥教授、李树青教授、张怡梅教授、刘国学副教授、高志敏副教授分别做了《教育科研方法》《班主任工作艺术》《教师礼仪》《教师职业道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报告。毕业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曾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国家教育创新平台的年青专家衣新发博士为学员们做了《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心理策略》的报告。

张怡梅老师讲的《教师礼仪》,让我学到很多知识,懂得教师应该怎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王学文老师让我懂得要爱学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高志敏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知识的熏陶„ „

无论是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教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佩服。他们用爱心感染学生,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给了我深深地震撼,印象特别深的是衣新发老师的报告《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心理策略》中,提到教师要知己知彼,要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考上大学,而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要全方位的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发展,使孩子受到心灵的熏陶。自身有两点的深刻体会。

一、关于“教育主题”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经常听家长的抱怨:“老师啊,我怎么这么倒霉?一个孩子都教育不好„„”,那种捶胸顿足痛苦万分的样子,常常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赶紧劝慰家长,不断地告诉他们,孩子的成绩差不是孩子的过错,更不是家长的错误,孩子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以成绩好坏来判定一个孩子品德修养、个体素质等的好坏。每次看着家长信服的点头,我都很是欣慰。但是,谈话结束的时候,家长往往很不甘心的又说“他硬是比某同学差很多嘛!”,一句话,就把我们的交流打回原地,我是真的很无语!听了教授们的讲座,我头脑中关于教育主题的思考更加清晰起来。我们的教育,真的应该围绕着“生活能力的培养”和“人生的引领”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所谓“生活能力”是指做事谋生的能力:在学校会学习,在社会能立足,从做事求职到一生生存无忧。所谓“人生的引领”则是指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德育养成善良高尚的品行,以智育培养自由独立的头脑,以美育陶冶美丽丰富的情感。看到这里,您可能已经明白,我为什么会劝慰我的那些痛苦的家长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了。是的,作为教师,我当然知道一个孩子“会学习、能考试”很重要。一个个中小城市或者乡村的孩子,想要走出狭小的天地,到更广阔的天地遨游,必须走学习进修提高的道路。但是,家长朋友们,同行们,我们必须也同时能够看到,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孩子的优势!他们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样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他们踏踏实实的努力着,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样的在为社会造福啊!如果一味的指责孩子的成绩差,一无是处,把他们的信心全部打击殆尽,他们能有学习技术特长的信心吗?他们还敢于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吗?

我们的社会在向前发展,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人对好孩子的标准也应该有全新的改变,应该多元化起来。面对天真无邪的可塑性极强的孩子们,能读书的,我们鼓励他好好读书,胸怀报国大志;能做事的,我们鼓励他踏踏实实的做事,把会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能动手的,我们理解并包容他把手艺学得精益求精„„这样一来,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是不是更快乐一些呢?我们念叨着千百年来那句教育孩子的真经“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铁就是铁,它永远成不了刚!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观念的转变,让每一块铁都是最快乐的铁,最健康的铁啊!

果真做到这一点,我们关于教育主题的思考,才会有意义!

二、要做善思型的老师

(一)是老师要开展好工作就要做善思型教师,不要每天糊涂工作,按部就班,时间长了工作没有乐趣,学生也会觉得老师无趣,失去对老师的喜爱;

(二)是老师要善于观察,老师要观察学生的变化、发展、个性、心理现象,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老师要善于反思,对工作中出现的好的、坏的现象,老师都要及时反思,要定好下一步的计划,怎样发扬优点,消除不良现象。是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是善于总结,做好笔记。大多数老师做了很多事,就是做完就拉倒,不善于总结,写随笔,时间长了就忘了,不能成为很好的经验保留下来,很可惜,所以我觉得老师们应该抽出时间总结好的经验。一定要下定决心去做呀!

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篇7

一、跨文化培训的现实需求

1.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我国非常突出。李士金指出:“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甚至是极端的不平衡!这将给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带来很大的困难。”[1]就语数外三个主要科目而言, 英语教学的城乡之别、东西部之别表现尤为明显, 这不仅仅体现在英语教师的学历、职称、师生比、教学设备上, 更体现在学科要求、教学理念、专业发展、实践精神上。因此, 国培项目中, 更新英语教学理念, 以新思维、新方法结合教学实践, 促进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是现实的需求也是长远发展的需要。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当下外语教学的时代特征, 教育是放眼未来的, 不因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的相对落后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缩小城乡英语教师教育观念上的差距在教师培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 鲜有人涉及国培计划中的跨文化培训研究。

2.“跨文化”语境与英语课程标准

世界在改变,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随之改变。“全球化”的出现, 信息时代的到来,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已使英语发展为一门世界性的国际通用语。面对新的历史语境, “各个国家的外语课程都充分重视外语教育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培养作用, 强调外语在加强各国人民理解和沟通中的作用, 强调外语对于各国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2]由此,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教学成为当今世界英语教学的特点, 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视角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成为了新时代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 在当下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价值判断的教育体制中, 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常常被武断地忽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 文化全球化是其必然的趋势, 但本土与世界、我者与他者的博弈又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化,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又必然要求外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做出回应。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 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2]此外, 该标准还提出了详细的二级、五级和八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这些内容反映出外语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达成的共识。

二、跨文化培训的困境

跨文化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常来说, 跨文化体验是其最佳的方式, 但在现有的条件下, 目的文化的跨文化体验难以成行。在中国, 典型的跨文化语境是跨国公司、国际商务谈判、中外文化和学术交流、国际会议和赛事等等, 而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缺少在跨文化语境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经历, 甚至一生中都难以有机会同外国人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 他们拥有一定的跨文化知识, 但缺少实际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 现行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和教学并非以文化内容为基础, 文化信息组织零散, 缺乏系统性、关联性, 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储备, 他们自身就是一个亟待培训的群体, 难以为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潘亚玲指出:“在我国, 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主要是从事外语教学的高校教师, 研究大多基于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 很少结合职业实践领域。”[3]基础教育阶段在职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研究甚少。笔者搜索中国知网, 仅发现两项记录涉及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而其中一项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对外籍学生的跨文化管理问题[4], 由此可见此类研究的匮乏。面对薄弱的教学环境, 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更是举步维艰, 缺少理论支持、政策支持、师资支持以及制度保障, “国培计划”中的跨文化培训也就无从开展了。

三、跨文化培训的思考

“国培计划”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贴近一线教学, 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避免空讲理论。由于跨文化培训涉及诸多内容, 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务实性, 突出本地本校特征, 应当以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培训为切入点。

1. 认识与理解

跨文化外语教学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去理解, 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去应用。张红玲认为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本质特点是“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组织原则, 以文化为中心的外语教学”[5]。

跨文化外语教学是以语言、文化、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基础, 以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作为职业培训, 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首先应当明确基础教育阶段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将文化教学与农村英语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侧重于兴趣、意识、知识、态度、行为的跨文化启蒙、培养、塑造, 从而构建一种动态的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张红玲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外语教师文化教学培训的框架, 包括教师个人的文化能力培训和教师文化教学培训两大块[5]。前者由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构成, 其目的可概括为帮助教师补充文化知识, 提高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以及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文化行为,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后者是针对教师的身份, 着眼于把所学跨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包括制定文化教学大纲、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等。这一看法很有参考价值,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内容具体到可操作层面, 提高培训的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指导纲领2006》指出, 跨文化教育培训应着重于三个层次, 其中就包括“帮助教师熟悉本国文化传承;帮助教师熟悉基于实践、活动参与和文本导向的教学方法”。因此, 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应立足于英语教育和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 提高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培训必须以现行的英语教材为依托, 组织学员集体备课,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里的文化信息, 以文化主题为主线, 语言内容为暗线, 文化学习过程为依据组织教学, 并展示课堂教学, 最后进行点评与反思。跨文化培训本身就要一开始以文化教学为示范来开展。

2. 途径与方法

跨文化培训的途径和方法因培训的目的不同而不同。美国的跨文化培训主要侧重于帮助移民和旅居者更快地融入美国多元文化社会, 促进社会发展而开展的。美国心理学家Brislin概括了六种跨文化培训的方法, 包括文化现实为中心的教育、归因教育、文化意识的教育、调整认知行为的偏差、体验式学习、互动式学习。[7]陈国明将跨文化交际培训的理论模式归纳为六大类, 即课堂培训模式、虚拟模式、自我意识模式、文化意识模式、行为主义模式以及互动模式[8]。这六大类分别对应于知识性学习、模拟性学习、源文化迁移性学习、文化异同点学习、行为技能学习以及体验性学习。不同的方法和模式有各自的侧重点, 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帮助受训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针对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其培训方法、途径和模式一定要突出本土化、多元化、实效性和针对性, 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的目的并非是加强对英语文化的认同和同化, 而是帮助教师构建丰富的跨文化知识体系, 形成平等的文化观念、多元的文化视角、开放的文化心态、全球的文化视野, 以服务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因此, 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应侧重于知识、态度和行为技能的培训, 以课堂培训为主采用角色扮演、个案研究、模拟训练、交际反思等方法进行, 逐步构建第三文化框架。特别是以语言培训带动文化培训, 而非仅仅开展文化培训。这样既顺应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也能由此过渡到对文化差异的感知和理解, 从而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英汉语言之差主要体现在形合与意合、聚集与流散、繁复与简短、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抽象与具体、间接与直接、替换与重复等各个方面。语言结构, 语言使用方式跟文化密切相关, 而且后者比前者更易受制于文化的规约, 文化对交际的模式、话语结构也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 通过语言差异认识理解文化差异, 进而开展跨文化能力培训, 能够很好地把“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与“以文化为中心”的教学衔接起来, 更好地契合英语教学的现实需求, 借此提高教师识别和欣赏文化相似性与差异性的能力, 从而培养其跨文化敏感度、意识、视角、态度和行为。

3. 创新培训思路

当前, 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并不是一个专门的项目, 甚至各地方的“国培计划”中在很大程度上都还未开展跨文化培训。当然, 借助于这个平台, 能够更广泛地影响和培训农村英语教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国培计划”总结交流工作会议上指出, 创新模式、改进方法是做好“国培计划”的核心。远程培训、短期集中培训、教师置换培训等等都是很好的尝试。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教学形式, 在“国培计划”中开展农村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同样需要创新思路, 因为教师的培训模式决定着未来的课堂形态。

首先, 培训机构或学院要建设跨文化培训的网络平台, 这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诸多地方性院校的“国培计划”中, 这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建设以跨文化外语教学为主的培训课程, 形成一批优质资源、精品课程, 内容涉及帮助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确定文化教学的目的;设计文化教学大纲和教案;选择并有效使用文化教学法;分析并合理使用教材, 选择补充材料;布置文化学习任务;确定文化学习的评价方法等等, 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因为受训学员都是在岗教师, 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培训, 受训学员可以注册学习相关课程, 或者上传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探索的教案、试题、公开课视频、教改研究等等, 让培训教师更好地了解一线教师在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最容易碰到、最困惑的问题, 以便在短期集中培训时调整培训方案和共同研讨解决的出路。同时, 培训教师也能长期跟踪、了解、指导受训学员培训后开展教改的情况, 发挥培训的长效作用, 改变传统教师培训重“现实效应”, 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做法。通过此平台, 不同学校的受训学员更能加强交流, 分享彼此的成果和经验。其次, 跨文化培训要以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课题意识进行开展, 摒弃传统的知识性、讲解性为主的模式。国内教育重知识重接受而国外教育重能力重批判并不为我们陌生。钱学森之问也为我们道出了国内教育体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乏力。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国培计划”就是要力争培训专家型的教师、研究型的教师, 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体现出种子教师的价值。跨文化外语教学是以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 从教学大纲到教材、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 都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不同, 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 培训过程中, 以平等的方式互助合作, 通过研究性教学, 示范性教学, 激发受训教师的参与热情, 帮助受训教师确定明确的文化教学目的, 设计和开发有效的教学材料和教案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优化教学过程。经过培训, 受训教师对教材文化内容的分析、选择和使用会更加理性化, 会更加接近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需要, 而且他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 自己设计测试项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真正提升受训教师的研修能力。

“国培计划”是机遇也是挑战, 它旨在改变中国中小学教师的命运。在“国培计划”中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开展跨文化培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必然的选择, 它不仅重要而且必要。针对农村英语教师的现状, 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培训, 帮助受训教师建构跨文化知识框架, 树立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识, 超越语言知识的教学进入文化的世界, 增强受训教师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文化教学的探索能力, 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士金.关于中国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中国外语, 2008 (7) .

[4]赵萱.关于构建中小学教师跨文化培训体系的几点设想.基础教育, 2010 (11) .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6]李文娟.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上海教育科研, 2009 (9) .

小学英语国培培训心得 篇8

关键词:国培计划 音乐学科 培训内容

一、引言

培训内容是培训过程中与教学双方即授课教师和参训学员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培训目标达成的素材及信息。“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特别是农村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端培训。“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是国家级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活动的载体,既是对授课教师“教什么”的规范,又是对参训学员“学什么”的规范,是影响“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目标达成、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存在的问题

“国培计划”作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中教师培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实施对于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基础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基础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并且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培训内容方面仍存在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的问题,培训内容较少考虑到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相脱节,难以解决参训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第一,培训内容未考虑到参训学员培训需求的差异性与多元化。“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的参训教师一般来自全省不同的城市与地区,他们在教龄、职称、学历、教学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作为音乐教师还存在专业特长的多元化,有的教师擅长声乐、有的教师擅长舞蹈,还有的教师擅长钢琴或笛子、琵琶、二胡、长笛等不同的乐器,学员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水平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就使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性与多元化,但是培训单位在设置培训内容时并没有认真对参训学员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而是选择了“一刀切”,为培训需求不同的参训教师安排了相同的培训内容,从而导致在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差异性与多元化的培训需求不能通过培训内容的学习得到满足。

第二,培训内容忽视农村音乐教育教学的需求。以湖南省“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为例,参训学员由最初的“农村骨干音乐教师”到2015年面向广大“乡村音乐教师”,文件中明确指出“乡村教师指县城(不含城关镇和街道办事处)以下的农村学校教师”,由此可见“国培计划”正在逐步的惠及更广大的农村音乐教师。培训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应该取决于培训对象的特点,对农村音乐教师的培训必须基于对农村音乐教育教学现状了解的基础上,真正满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实际需求。但是,“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大多忽视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特质,缺乏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教材、教师需求的研究和把握,脱离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导致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参训主体的实际需求,难以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培训内容面面俱到但特色不足。首先,在内容安排上学科特色不足。目前“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丰富多样,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来安排教学内容,但却未能真正与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接轨,没有凸显音乐学科特色。如在培训内容设置上以理论为主,未能体现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演唱、演奏、创编、舞蹈等专业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园文艺活动策划能力等培训内容没有得到重视。其次,在内容安排上未能体现地方特色。每一个省、市、地区都有丰厚的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目前“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大多千篇一律,未能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课程或者引导参训教师了解、学习、开发利用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培训内容。

三、优化“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的方法

面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大变革,对旨在发挥“引领示范、雪中送炭”和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改革作用的“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与设置方面需要不断完善、优化,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实践性与前瞻性。

1.做好培训调研分析,了解培训对象及需求

“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师教育活动,全面、真实了解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是优化“国培计划”音乐学科培训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培训前,培训单位应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实地走访,或利用QQ群、微信群、论坛、网站等平台对所有参训教师进行多样化调查,了解参训音乐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对培训内容安排的意见与建议等。培训单位通过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参训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参训教师的共同问题为出发点,根据参训音乐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结果,设计培训方案并对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进行修改、完善,尽可能满足参训教师的需要。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单位要通过座谈会、观察、询问等方式,随时与参训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培训的满意度,并根据参训教师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培训内容进行相应的完善与调整。在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应通过远程指导、信函跟踪指导、到校实地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参训教师的训后跟踪指导,对参训学员在实际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为以后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依据。

2.以教师需求为依据,加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音乐学科参训教师在“国培计划”培训过程中以成人的身份完成培训学习,他们学习目标明确,一般都是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希望培训内容与自身的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并且能够即学即用,有效解决在实际音乐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更好的开展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提供帮助与指导。大多数参训的音乐教师希望通过“国培计划”的培训了解提升个人师德师风与艺术修养的方法与途径;希望通过培训更为科学全面的理解音乐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加深对新教材的认识,了解音乐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希望通过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应用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设计与新课程教学能力、开展学校艺术实践活动的水平;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等。因此。培训单位在安排培训内容时应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参训教师需求为依据,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选择参训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心存困惑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让参训教师从培训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3.凸显音乐学科特点,注重培训内容的实践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响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中小学音乐教师要胜任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水平。针对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对音乐教师的要求,培训学校应加强参训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音乐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践性特色。通过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创编、校园文艺活动策划、信息技术应用等实践能力,促进中西部乡村初中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安排情景创设教学艺术、课堂问题设计艺术、导课的教学艺术、简易MIDI制作方法、音乐课件的制作与方法、音乐教学过程设计、“影子”实践汇报课交流与反思等实践教学内容,使参训教师创新音乐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提高参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学校应设置钢琴即兴伴奏基础、合唱指挥基础、声乐训练与教学、课堂器乐训练与教学、音乐基础训练与教学、校园舞蹈编排、班级合唱比赛的组织与策划、校园艺术节班级演出的节目策划与组织、小型音乐剧编排等培训内容。

4.着眼教师职业发展,强调培训内容的前瞻性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音乐教师已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是音乐课程的设计者、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音乐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学生音乐学习的促进者。面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国培计划”音乐学科的培训内容,不仅应该关注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更应该着眼未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适应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适应中小学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作为培训单位,既要从宏观上及时准确把握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又要在微观上预测音乐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安排设置有利于音乐教师职业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培训内容,帮助参训教师了解基础音乐教育发展最新动态、趋势,掌握音乐学科前沿知识和技能,更新教师知识结构,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新发展。如设置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研读、国内外音乐教学改革动态与趋势、文化的前沿知识与发展趋势、新课程观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势、有效运用网络课程资源提升获取资源的能力、利用社会资源服务音乐课堂等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倩倩.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赵政.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以“国培计划”为例[D].西南大学,2013.

[4]张慧春.有效实施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音乐骨干教师培训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4):16-17.

[5]余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2):77-78.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上册教师评语下一篇: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