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税负(通用7篇)
中国宏观税负剖析 宏观税负主要测算方法
测算宏观税负,目前主要有五种方法,相应地也就有五种口径的宏观税负。
一是小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口径的宏观税负。它等于包括了社会保障缴款的净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是中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内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纳入预算内的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专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四是大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全部政府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外收入以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名义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没有纳入预算内和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
五是美国《福布斯》杂志使用的宏观税负评价方法。自2005年中国纳入《福布斯》全球税负痛苦指数评选体系以来,排名一直靠前,2009年仅次于法国排第二位。该杂志的评价方法是选取各国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或销售税、财产税、雇员的社会保障税(费)和企业的社会保障税(费)六个税种的最高名义税负简单相加(我国分别是25%、45%、17%、0、49%和23%)得出中国2008年的税负痛苦指数是159%。这种宏观税负评价方法不尽科学。首先,它选取的是每个税种的最高名义税负,而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是超额累进税率,而且还存在费用和成本的扣减。其次,它没有考虑到每个税种占该国总税收收入的比重,间接税权重过小。发达国家主要以直接税为主,该方法选取的六个税种中有五个是属于直接税,只有增值税或销售税属于间接税,比较接近发达国家的税负结构,我国的税负结构是以间接税为主,如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仅占7%。再次,我国雇员和企业的社会保障收入属于费而不是税的范畴,在不少省市都不具有强制征收的性质。
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如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目前,采用小口径和OECD口径分析宏观税负者(以实务部门为主)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不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宏观税负增长速度较快,所以与其他国家的宏观税负差异明显缩小。采用大口径分析宏观税负者(以理论部门为主)认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计算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国民的负担水平。我国的宏观税负已超过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还未达到高福利国家平均水平,建议进一步清费立税,减少制度外收入,规范政府收入来源。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收入一般就是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收入主要就是税收收入,而不存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因此,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税收收入大体可以反映全部政府收入,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收入/GDP与我国的全部政府收入/GDP是大致可比的。但是如要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国民的负担水平,还应该看到政府集中财力的工具不仅包括征税,收费、制度外收入,还包括发债。用这种口径计算得出的结论与前面五种口径计算得出的结论可能又会不同。因此,笔者认为,进行宏观税负分析,采用哪种口径并不重要,关键是逻辑上具有一致性、纵向和横向具有可比性。
我国名义税负偏高
我国名义税负偏高的主要表现
首先,我国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与除欧洲高福利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相比,是相当高的。如美国联邦为35%,韩国为36.3%,印度为34%。而且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中,一般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最容易落在0~5000元,适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率,每级之间的级距较窄,适用的税率提高较快,工薪阶层的税负较重。其次,我国流转税目前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的体系,其中营业税应纳税的金额包括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这意味着当纳税人从事营业税应税行业时,每取得一笔应税收入,不论是否有利润,都得缴纳一定比例的营业税。这种制度设计使得我国企业的流转税名义税收负担较高。
我国名义税负偏高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首先,可能使逃避税规模较大。尽管“金税工程”的建设大幅度提高了税务部门掌握税源的能力,税务部门在加强征管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事实上税源流失的规模还是比较大。而名义税负过高容易诱发纳税人逃避税的动机。例如,香港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较低,我国不少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选择在内地工作,在香港付薪。其次,财税部门往往出台各种补丁式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抵消高名义税负的影响。例如,由于增值税征收范围较窄,没有覆盖到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的营业税发票无法纳入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税收政策规定交通运输的费用可以有10%的增值税抵扣额度。这种补丁式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容易造成征管漏洞。
我国实际税负逐步上升有一定合理性
实际税负逐步上升有一定合理性
宏观税负随经济发展相应上升有其内在合理性,但由于通胀因素导致宏观税负上升是不合理的。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将世界各国按人均GDP的多少划分为四种类型,数据表明,不同类型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与人均GDP水平是正相关的,人均GDP水平越高,对应的宏观税负水平也越高。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宏观税负相应上升,是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总体上,我国企业和居民税负基本合理。中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高,2009年为12.54%,中国企业并没有因为纳税而导致盈利能力不强。个人所得税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较小,2008年为2.4%左右,2009年为2.3%左右,如果考虑到灰色收入的存在,这个比例还会更小。
实际税负结构差异不尽合理
我国宏观税负逐步上升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我们还应看到,在实际宏观税负基本合理的框架下,我国宏观税负内部结构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第一,地区之间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实际税负轻,经济不发达地区实际税负重。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例,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往往用足税收优惠,甚至从财政支出方面出台返还税收收入,发放财政补贴的政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往往设置一些严格的条件,限制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
第二,行业之间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上市公司的数据较为公开透明,我们对近几年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率计算结果表明,建筑业、房地产业、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的实际税负较高,而传播与文化产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的实际税负低于平均水平,农、林、牧、渔业的实际税负最低。
第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通常股东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企业,股东发挥的作用不同,企业逃避税动机的大小也不相同。例如,由于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主要依据其财务指标,因此,国有企业较之其他所有制的企业更注重盈余管理,不但没有进行逃避税安排的动机,而且倾向于调增利润,多缴税款。实证分析也表明,所有权结构与公司逃避税安排的积极性密切相关,私人所有的企业逃避税积极,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逃避税相对不积极。
第四,个人不同来源的收入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对工资薪金所得和稿酬所得的征税主要采用代扣代缴的方法,因此,工资薪金所得和稿酬所得的征税率相当高,实际税负也比较重,而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较难掌握税源情况的其他所得则主要采用的是自行申报的方法,征收率相对较低,实际税负也比较轻。
通胀环境会导致实际税负不断增加
价格和税收会相互影响。价格不仅影响名义税收,也影响实际宏观税负。实证分析表明,CPI的上升会带动名义税收和小口径宏观税负的增加。为了降低通胀对税负的影响,英国的做法值得借鉴。英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是将个人年收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免税额,不收税;第二部分对应的是起始税率;第三部分对应的是基本税率;第四部分对应的是高税率。英国政府每年在公布的政府财政预算案中,都会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对税率分段进行调整。
政策建议
一、我国宏观税负现状
(1)我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宏观税负持续稳定提高
1994年以来,我国不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经历了几个跨越时期,如表1所示(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全国税收收入5124.76亿元,经过五年连续增长,1999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314.97亿元,2003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466.10亿元,2005年达到超过3万亿元,2006年,全国共入库税款37636亿元,增长21.9%,增收6770亿元。同期,包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1994年为5866.76亿元,1998年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991.60亿元,2002年和2004年分别跨越2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
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使同期宏观税负持续上升。如下表所示:1994年不含社保基金的宏观税负为9.33%,经过三年小幅波动,从1996年开始,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税收弹性在1999年一度达到了2.16。“十五”期间税收步入快速增长期,不含社保基金的税收年均递增17.7%,超过GDP的递增速度,平均弹性为1.37。包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十五”期间的递增速度为19.3%,平均弹性则为1.41。(见表1)
(2)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偏低
总体看,1994年以后我国宏观税负持续提高,但目前税负总体水平与世界相关国家比较仍然偏低。我国不含社保基金的宏观税负大大低于大部分工业国家。我国宏观税负在2 0 0 5年达到最高水平1 6.86%,这个水平比2000年以后工业国家30%左右的平均税负水平低约14个百分点,仅当其一半。与税负水平较高的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宏观税负差距则更大。2 0 0 5年我国宏观税负低于所有3 0个O E C D国家2 0 0 3年的宏观税负水平。O E C D国家中最低的墨西哥宏观税负为19.5%,比我国高3个百分点多。与发展中国家2006年20.63%的平均宏观税负相比,2006年我国宏观税负低4个百分点左右。含社会保障税或社保基金口径的宏观税负,我国也大大低于大部分工业国家。发展中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在1990年至2006年间保持在26%至29%的区间里,也比我国2006年的宏观税负水平高出6至9个百分点。
(3)我国GDP负担率远高于宏观税负,税费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存在大量制度外收入,预算外收入,因此政府收入G D P负担率水平都很高,2004年政府收入GDP负担率达到27.01%;政府收入GDP负担率达到31.36%;2 0 0 6年政府收入G D P负担率达到3 6.38%。但这不能说明宏观税负高,宏观税负的高低只能用严格定义的税收收入作为分析的对象。从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出,政府收入G D P负担率比我们通常使用的宏观税负水平高出近一倍,直接把两者混同,会产生宏观税负偏重的错觉。从税费关系的角度看,这种经济负担远远高于税收负担现象的存在,说明需要加快税费改革进程,应积极推动分配制度改革和税制改革。
二、宏观税负的决定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收入作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所付出财政成本的补偿,与政府职责具体到政府的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联系,二者互为因果。因此,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是以财政支出因素为基本前提的。同时由于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宏观税负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联系。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税负水平是主要以下受因素影响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税制结构和税收政策、税收征管水平。
(1)政府职能及一般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量
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财政支出的多少则取决于一国政府的职能范围,因此宏观税负必然受由国家主办的社会需要量的影响。政府职能范围越大,政府的开支越多,必然要求提高宏观税负水平以增加财政收入。
由于市场缺陷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市场失灵,也是公共产品供给成为政府最为基本、重要的职能。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方式、效率都会影响宏观税负的水平,不同的国家、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范围的大小对宏观税负起到决定作用。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也对宏观税负产生一定影响,因为高效政府和低效政府耗费同样的资源所实现的产出是存在差异。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资料,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税收负担率也较高,人均GDP较低的国家,其税收负担率也较低。
(2)经济发展水平。
税收收入总量的最终确定,不能脱离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即税收收入的增加都与一定时期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表现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剩余是税收得以产生的基础,税收规模的扩大必须以企业盈利的增大和人均G D P水平的提高为前提。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量要受到经济供给能力的现实约束。
对税收负担内涵的分析表明,税收收入与税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以拉弗为首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拉弗曲线如图 (1)
从图中不难看出,当税率为零时,税收自然也为零;而当税率上升时,税收额也随之上升;当税率增至t*点时,税收达到最高额B,这就是最佳税率。当税率超过t*点,税收额不但不增反而开始下降;当税率达到A点 (100%) 时,将因无人愿意投资或工作,使税收额降为零。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当税收负担过重,税收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时,经济发展受到遏制,税收收入提高。也就是t*点是一个国家率确定的最高点,也就是宏观税收负担的上限。因此,拉弗认为降低税率是政府刺激生产、鼓励投资从而增加税收的惟一的可行政策。
(3)税制结构和税收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宏观税负水平高低得可能性,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却决定宏观税负水平高低得现实性。不同的税制结构由于其征收点的侧重点,税收作用点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宏观税负水平。一般来说,折旧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及其他收入政策变化,都可能使税基的宽窄和税率高低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宏观税负相应地提高或下降。
(4)税收征管水平的影响
税收征管是税收制度得以实施的环节,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收征管水平直接决定税收数量。税收执法的强制力,科学严密的征管程序都影响税收收入的实现, 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
总之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及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各因素的影响力度不同。宏观税负水平的界定和调整需要根据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三、关于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对我国目前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实情况是:宏观税负偏低,GDP负担率偏高。因此,我国宏观税负的优化,应适当减轻企业和个人的非税负担,降低GDP负担率,扩大税基,优化税制结构以增加税收收入,提高宏观税负水平。
(1)调整税费关系,规范政府收入形式。
各种形式的政府收费行为造成企业负担重,GDP负担率偏高和宏观税负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些固定、合理的收费应并入税收,或改为税收,遏制非税负担,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减少“费挤税”的现象,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收入,要坚持清费正税,突出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分配的主体地位。把现行地方政府支配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将税费并重的财政收入机制转变为以税收收入为主,收费收入为辅的良性财政收入机制。
(2)深化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
合理扩大部分税种的税基,适当扩大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的征收范围。提高目前低税或者无税的产业部门和某些经济行业的税收贡献。转变各级政府靠税收优惠来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思路,纠正地区间竞相以税收优惠和减免来吸引投资的做法。
(3)强化税收征收管理,减少税收流失。
税收征管是保障税收收入的重要环节,影响宏观税负计算中的分子大小。税收征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大对偷税,漏税,逃税,抗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税法的强制力和威摄力。提高税务工作者业务素质,提高征管水平,进一步推进“金税工程”建设,加快税收征管电算化步伐。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能力评估办法,并制定科学税收计划,把税收管理和考核的重点放在是否应收尽收,依法征税方面。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我国税收收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 如何判断宏观税负的合理水平成为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宏观税负的决定因素, 初步对我国的宏观税负现状进行判断, 以求找到一个既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 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合理的税负水平, 并提出达到这一税负水平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宏观税负,税收增长,决定因素,拉弗曲线
参考文献
[1]、罗伊.鲍尔“:中的财政政策” (中税务出版社)
[2]、岳树民:“中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 (中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杨斌, 雷根强, 胡学勤:《税收学》 (科学出版社)
[4]、邓子基:对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几点看法[J]《.经济研究参考》, 2005第23期.
[5]、高培勇:有关费改税的几个认识问题[J].《税务研究》, 2003 (2)
[6]、安体富:关于宏观税率与税制结构的关系[J].《税务研究》, 2005 (10)
[7]、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成立于1961年, 其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OEEC) , 目前共有30个成员)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拉弗曲线
一、税收负担及其意义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者负税人,因国家征税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它通常定义为税收价值对某一经济总量价值的相对比例。从研究的口径大小来看,税收负担可以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若从总体纳税人的角度来观察,称为宏观税收负担;若从个别纳税人的角度来分析,则称为微观税收负担。本文主要分析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 又称宏观税率, 是指一国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 的税收收入占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 即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额及其比率, 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功能的强弱。
合理的宏观税负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宏观税收负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方面既能保证国家在不侵蚀税基、涵养税源的基础上筹集到充足的财政收入, 满足国家履行职能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适时适度的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促进国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 它是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宏观税负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宏观税负现状。根据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的最新公布的 “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数据,中国继续是亚洲经济体中税务最重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三,税负痛苦指数是152。第一和第二分别是法国和比利时,税负痛苦指数是166.8和156.4。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为积极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对税收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鼓励出口、投资、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经济增长和税收部门的努力增管,也带来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正是税收的超常增长带来宏观税负的稳步提高,近年来宏观税负有一个上升的趋势(见表)。
表 1997年~2004年我国GDP、税收收入及宏观税负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2.原因分析。(1)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税收的增长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加入WTO,通过国际贸易合理配置资源,拉动了国内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尤其是服务领域的国内市场的开放,促使大量外资涌入,使国外资金、技术同国内的资源、劳动力、市场有效结合,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2)税收政策和制度的变动对税收负担率的上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994年分税制改革,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人占财政总收人的比重,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了两个比重下降所引发的矛盾。费改税以后,费改税收入由费用转变为税收,使得在政府收人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收人有所增加。
三、优化宏观税负的政策建议
1.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减轻企业流转税负担。生产型增值税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影响企业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基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二是影响我国的产品出口,生产型增值税退税不彻底,导致出口产品价格高,降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因此,对增值税必须做根本性调整。在坚持市场经济税收原则的前提下,把增值税的政策取向,从治理通货膨胀、对投资征重税这个方向转过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2.规范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分内外两套,名义税率均为33%,但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了大量地优惠待遇,据测算,外资企业在中国地实际税率平均只有11%。税收优惠地存在,一方面造成政府名义税收收入与实际税收收入之间地巨大缺口;另一方面,不平等的税收待遇削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应统一国内外税收的口径。
3.税收改革要和当前的财政政策转变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突出税收中性向导,避免经济过热,促进经济增长以内生方式进行。当前,我国财政政策正向中性转变,税收要适应这种转变,突出税收中性的向导,把税负降到既不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又不对经济有太大的刺激作用的中性水平。
4.推出其他税种的改革。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尽快推出其他税种的改革,开发新税种,停征部分税种,改革财产税。改进和完善消费税制度。
5.加强和规范税收征管,加大征收力度。对该征的税收要落到实处,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并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彭高旺李里: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J].改革与战略,2006(2)
[2]周寅章复云:关于税制改革中税负问题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6(3)
[3]冯文荣:税收负担与税制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闻媛:我国宏观税收负担走势分析与政策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6(1)
税收经济学期末论文大纲
一、选题:多视角下的中国宏观税负
二、选题原因
1)本学期所学两门课程(《税收经济学》《财政政策与理论分析》)中
都涉及到中国宏观税负方面的知识,想深入了解下中国税负的真实状况;目前,由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引起的争议很大,很多学者专家讨论这个话题,众说纷纭,似乎没有一个定论,想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试着去判别和分析下这些说法;
2)中国近些年税收收入或是财政收入连续超GDP和居民收入增长,而现在国家又频频利用税收手段调控经济,中国宏观税负和居民负担是否合理?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背景意义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税收痛苦指数”,中国一直被列为世界上税收负担最高的国家之一。从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变动上看,自1997-2008年,中国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18.8%,而名义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2.2%,税收增长幅度大大高于GDP,由此导致宏观税收负担不断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中国税收负担轻重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的税收负担是高还是低?
四、如何阐述分析
建议目前国内关于中国宏观税负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切暂无定论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去分析中国的宏观税负:
税收经济学期末论文
1)不同口径下中国宏观税负的比较分析;
2)中国宏观税负国际间的比较分析;
3)中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
4)中国税收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社会福利与公务支出)的比较分
析;
五、数据途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相关国家机关网站公布的历年经济数据;
2)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3)图书馆书籍资料;
六、论文亮点
1)由于木恰国内学者专家关于税收负担高低争议的不确定性,本文
将巧妙地避开去谈论中国税收负担到底是高是低的问题,只是通过多视角的分析,使人们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税收负担问题。
2)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税负的高低之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中国财税制
征收率是税收征管征收效能的直接考核指标,税收负担是说明税收经济关系的直接分析指标。初看,二者各有自己的分析应用领域,然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就会发现这二者实际上是同一事物分析的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和关联性。
一、关联性理论推导
所谓征收率,是税收征收结果与纳税能力的对比关系,是直接反映和考核税务机关征收效能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征收率=实际征收入库数/纳税能力 ×100% ………………………①
所谓税收负担,是税收与税源的比例关系。该指标是从静态说明税收经济关系的重要分析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税收负担=税收总量/税源总量 ×100% ………………………②
税收负担从税法规定到实际征收,又可分别由下式表述之:
理论税收负担=纳税能力/涉税经济总量 ×100% ………………………③
实际税收负担=实际税收入库数/涉税经济总量 ×100%………………………④
考核实际税收负担贴近税法规定的程度,即合法性,其基本方法是用实际税收负担比理论税收负担,即用公式④比公式③,比较结果如下:
实际税负/理论税负=(实际税收/涉税经济总量)/(纳税能力/涉税经济总量)= 实际税收纳税能力=征收率 ………………………⑤
从①式到⑤式,虽然公式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推导的结果说明征收率与税收负担二者反映的内容都是一回事。税收负担从税收经济关系贴近税法规定的程度反映税收征管效能,征收率从征管效能的角度认识税收经济关系贴近税法规定的程度。
二、辩证认识两指标的内涵
虽然征收率和税收负担可以用于反映和分析税收征收效能这同一事物,但是并不排除这两项指标有其各自丰富的内涵和特点。
征收率以反映征管质量和征收效能为主,间接地可以认识税收经济关系贴近税法规定的程度。这一指标简洁直观,可以用清晰的数字说明税收征收效能和税收经济关系贴近税法规定的程度。以实际征收数与纳税能力的比值为参考标准:当这一比值等于1时,表明实际征收结果与纳税能力相匹配,说明税收经济关系与税法规定相吻合;当这一比值小于1时,表明实际征收不到位,说明税收经济关系低于税法规定的要求;当这一比值大于1时,表明实际征收过头,说明税收经济关系大于税法规定的要求。
税收负担,取得的这一数据往往是实际税收负担,它可以直观地表现出税收经济关系,即税收经济比例关系,但并不能直接地表现出税收征收效能的情况和税收经济关系到位与否的判断。所以说这一指标更加隐晦,只有将其与理论税负作比较,才能反映征收效能与税收经济关系贴近税法规定的程度。同时,由于税收负担的形成凝聚着经济结构、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税收负担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值得研究的视角更复杂,反映的情况既极具内涵又隐晦难解。因此,单凭实际税负这一指标,难以说清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三、正确应用
从第一部分的理论推导可知,不论税负的高低,征收率都可能等于1。当一个地区的税负高于20%时,未必其征收率就接近于1;反之,一个地区的税负低于10%,其征收率未必就不等于1。第一部分的理论推导说明,征收率是否等于或接近于1,不是由税负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由实际税负与理论税负的贴近程度决定的。同时,一个地区的税收负担的形成是受经济结构、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税负的高低与否没有直接可比性。
那么各地的税负如何比较呢?有两种途径:一是同业税负的比较;二是税负位差的比较。同业税负的比较,由于剔除了经济结构的影响和税收政策的影响,所以综合各行业的税负情况可以计算出一个地区的征收力度。税负位差是指实际税负与理论税负的差值。由上述可知,不能简单地比较税负的高低,而应比合理性,以及与理论税负的贴近程度。研究各地税负的合理性,不要看其税负高与低的绝对位置,而要看其实际税负与理论税负位差。
同业税负与税负位差两种分析方法中,由于税负位差需要计算理论税负,即估算纳税能力,所以应用难度较大。得不出纳税能力,就无法实现税负位差的分析。由于纳税能力的估算一方面难度大,另一方面尚不为地方重视,故目前同业税负的分析较为普及。
一、热点:企业税负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要缴纳、承受6种税费或“隐性”负担:
——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
——费,包括教育费附加、水资源费、社会保险费等,据估算,通常交1元税,就要交0.5—0.7元的费。
——有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收取的费用,比如集贸市场收的卫生费,这类收费有些定价不合理,但还不能不交;
——一些执法部门为了创收进行的罚款和摊派;
——一些执法部门吃拿卡要等腐败成本;
——为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而付出的人员、时间成本等,即遵从成本。
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日前对媒体表示,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已超过30%。
按说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适用税率基本相同,这些税费大企业也同样要交,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负担更重?
首先,大企业多处于煤水电、“铁公基”等垄断行业,利润相对丰厚,而中小企业多处于竞争性领域,利润较为微薄。
其次,不少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账册体系,税务部门难以对其实行查账征收,往往实行核定征收,将实际销售收入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所得税,如果连销售收入都搞不清楚,就干脆采用直接核定所得税额的定额征收方式,比如集贸市场往往按柜台的延米数定额收税。
再次,中小企业的遵从成本与利润之比要高于大企业。
在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方面,有5项相关的政策措施颇具亮色:
——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交纳企业所得税;
——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11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将此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2009年1月1日起,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
——2011年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2011年11月1日起,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不过,专家也认为,当前中小企业税费负担仍然偏重,减税费还有空间。
应当完善税制结构,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
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时,应及时下调其核定税率或定额。
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降低遵从成本。
此外,还应合理设计税费优惠政策,真正惠及最大多数的中小企业。
有专家指出,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就业的重要载体,要多放水养鱼,千万不要竭泽而渔。(节自《人民日报》)
二、考点:申论材料与模拟考题 1、2011年10月10日,从温州市财政局获悉,温州市财政地税系统刚刚出台17条“新政”,为中小企业减税。此外,温州银行业也被要求,提高对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信贷规模上,各金融机构保证不抽资不压贷,切实向小微企业倾斜。而正是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温州90多名负债出走的老板已有3人返回国内。其中,负债20多亿元“跑路”美国的浙江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也回国了。而据称,胡福林此次回国是谈判企业重组事宜。
10月9日,温州市财政地税系统“企业服务季”活动正式启动。而伴随而来的17条含有“不征”、“免征”、“暂免征收”字眼的温州财税“新政”,让温州当地中小企业感觉暖心。
按照“新政”的规定,有多种情况企业可以减免税负。帮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中,对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企业产权转让行为,不征收营业税;企业内部股权重组,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股权转移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过户不征收营业税,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的,不征收契税;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注销、破产后,债权人(包括注销、破产企业职工)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对非债权人承受注销、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凡按照《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妥善安置原企业全部职工,其中与原企业30%以上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3年的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等。
2、“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发展的头号难题。不过,在昨日开馆的第八届中小企业博览会上,记者走访多家参展企业发现,“融资难”已非一个“一刀切”的难题,而是出现了结构性调整苗头,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行业的中小企业开始觉得融资并没有那么难了,甚至还会得到银行长期支持。
记者走访多家中小企业发现,此前仅仅依靠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已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譬如借助风投、内部融资、政策性融资等,改变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局面。
深圳市和平卧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系列研发和生产的公司,员工只有15个。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邱显国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由于他们从事的是战略新兴产业,属国家重点扶持领域,所以“融资也不难”。最近,广州一个专门从事科技企业孵化的国家级风投企业看中了他们,准备向公司投资数千万。
广东绿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污泥处理及相应设备研发、生产、营运的民营环保企业,注册资本为3000万人民币,目前拥有员工近300人。该公司董事谢智勇告诉记者:“我们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科技类企业,由于有政策和银行扶持,今年的经营环境反而还变好了一些。”他表示,公司从发展初期就开始与广州农商行展开长期合作,现在也属银行优质客户,基本上在融资这块不算太难。
还有一些企业靠内部解决资金问题。在广东民企转型升级展区,佛山一家生产卫浴产品的公司也说“不愁钱”。该公司员工称,目前卫浴行业市场供远远大于求,今年来已有不少不出名的品牌“悄悄死掉”,而该公司不但没死掉,还在韶关大建新厂房。据了解,该公司老板的投资领域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房地产、陶瓷等,现金流并没有问题,就算某个产业出了资金问题,也可以从其他行业抽钱来辅助。
我事先派人来温州调查了一段时间,不然这次那么短的时间我不会知道那么多情况。民间借贷之所以阻挡不住,就是因为民营企业有需求,而金融机构又不能满足。正门开得不大,那旁门就要开。民间借贷要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其目的是使它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
一要认真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对符合有关条件的小企业贷款进行专项考核,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
二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要督促各类银行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改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强化银行特别是大中型银行的社会责任。明确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和增速要求,并加强统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清理银行不合理收费和保证金存款要求。
三要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延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研究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
四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遵循市场原则,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大力整顿金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风险扩散蔓延,防范区域性风险。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妥善处置。
作答要求:
(1)联系给定资料,结合社会实际,分析温州老板外逃除了企业负担重之外还有那些原因。(20分)
要求:分析深入,准确全面,字数在300字左右。【参考答案】
企业负担重只是温州老板外逃的直接原因,更深层原因主要是:
1.中国制造业本身力量过于薄弱。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品牌,导致利润相对过低。
2.温州企业受到国家信贷政策的影响。信贷政策调整过快导致信贷环境短期内变化过大,企业无法适时调整。中小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环境和金融扶持。3.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金融服务市场未开放。就导致了温州部分企业需要贷款来缓解危机时,不能及时得到资金支持,企业本身大受影响。
4.温州老板对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不全面,盲目进行投资造成资金链断裂。
(2)你认为减轻企业税负能够在根本上解决温州问题吗?为什么?(2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述合理,字数在500字左右。【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税赋重只是原因之一,且仅仅是外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才起关键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温州企业外逃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核心技术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科研开发经费,加之生产经营机制不灵活,导致不少企业无法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外国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要和这些高科技产业竞争,需要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注意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立技术。
其次,优质品牌是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条件。如今的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广,能为消费者提供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就尤为重要。即应努力树立品牌意识,将企业文化渗透进产品和服务中,让消费者乐于选择自己的品牌,在竞争中才占有优势。
最后,人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灵魂。我国不少企业不但缺乏高新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员、也缺乏战略决策和营销策划等企业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因此要引进相关人才、特别是加大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
(3)你如何理解材料2中的划线部分的句子:“该公司老板的投资领域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房地产、陶瓷等,现金流并没有问题,就算某个产业出了资金问题,也可以从其他行业抽钱来辅助”。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字数在400字左右。【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主要讲公司投资的多元化问题。投资多元化有很多益处: 1.能规避风险,避免企业全线倒闭、资本断流; 2.能带动相关系列产业发展。
在为企业规避风险的同时,投资多元化也有一定弊端: 1.造成企业资金分散,影响企业做大做强,而所涉行业均因专业不扎实、竞争力不强。
2.拆借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并且在管理工作上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企业是否进行多元化投资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能力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可以在保证企业能正常运营、为后续技术研发和创新留足资金的前提下,并且对所涉其他行业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和研究之后,可以适度地将部分资金投入到其他行业。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其他收入,还拓展了经营项目,避免了单一投资的风险,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但运营情况相对较差或企业家对所涉行业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多元化投资就必须慎之又慎。企业本身经营现状就遇到困难,这时将资金分散无疑更影响企业的运转;盲目投资不会带来效益,只会增加发展难题。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材料3中温总理强调要“强化银行特别是大中型银行的社会责任”,参考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谈谈大中银行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有那些优势。
【参考答案】
1.大中银行有人力物力资源和资金优势; 2.大中银行的服务网点分布广泛,存贷渠道通畅;
3.大中银行受政府扶持较多,市场压力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4.大中银行的管理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审核中小企业的贷款是否合规。
三、观点:相关申论文章鉴赏
为小企业减税,创造有生命力市场
温州民企老板“跑路潮” 和中小企老板自杀**让小企业始终处于舆论中心,国务院近日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备受关注的一点是为小微型企业减税。减税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提高小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以及将其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我国企业税负繁重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企业减税的呼声多年来此起彼伏,如今政府终于出台政策为小微型企业减税,释出以减税为企业减负的态度,大方向上来讲终归是件好事。只是减税政策的有效性需要得到保障,形式化的政策制定或是只停留在一纸文件上的虚弱执行力都无法令企业得到有效帮助。
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繁重,确有不同程度的减税空间,但如何减税才能确保有效是个问题。例如提高起征点是否有效、起征点提高到多少才能称之为有效都需要严密论证支持,即使起征点提高有效但提高幅度过小那最后的结果还是无效。另外,不同行业、区域的企业存在差距,根据具体情况细化减税政策的细则,对各种情况进行严密界定,该减多少、怎么减必须有据可依,笼统概括的规定容易被钻空子削弱政策有效性,容易令减税流于形式。
政策本身的有效性需要得到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更需要得到保障。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都有一定比例收归地方财政,地方政府对税收有着不小的利益驱动力,对企业巧立名目地增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今要减税无异于让其忍痛割肉。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减税亦然,如果考核标准不变,某些政府可能会使用惯用伎俩,要求纳税金额小于一定量的小微型企业迁出注册地,以空出指标吸纳缴税相对较多的大中型企业。这样一来,减税政策再有效也只会变成一纸空文。
另外,助力企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政策需要有持续性,不能说今天企业太困难了就减税,明天情况好转了一点又加回来,政策朝令夕改会打乱企业发展的步伐,这样不仅不能成为助力或许还会变为阻力。
有人曾说,中国中小企哪有不困难的时候?这也许并不只是一句戏言,我们总是隔三差五地听到中小企困难的消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总是陷入周期性困境?从根本上讲,我们缺乏一个可以产生有生命力中小企业的市场经营环境。如果政府只是看着中小企在一条烂路上跑,她一再摔倒就一再将她扶起,那她就永远不可能真的跑起来;政府要做的不是去干预中小企怎么跑,而是为其修一条宽敞平坦的大道,即创造一个发展实业的良好经营环境,才能让好的中小企脱颖而出,靠自己的力量跑起来。
为小微型企业减税是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一步,但仅这一步还不足够。一方面,压垮企业的不只是重税,更有各种繁重的杂费。中小企天生弱势,特别是小微型企业更是受到各种制约,缺乏资源、资金的中小企更缺乏话语权,对繁重杂费毫无还击之力,都是敢怒不敢言。要为中小企减负,就必须为其减轻极重的非税负担。各个行政部门都参与其中分一杯羹,行政权力监督自然乏力,检查整改恐难撼动其丝毫,通过改革税制实现费改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一、中国的税收痛苦指数
全球税收痛苦指数是《福布斯》“全球税收痛苦和改革指数”的简称。它是《福布斯》对全球52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障税 (费) 、商品税和财产税等六大税种的最高边际税率加总得出的, 指数越高意味痛苦程度越高。它涵盖了商品与劳务税、收益所得税和财产税三大税种。然而, 在具体计算税收痛苦指数时, 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征收的财产税 (不动产税) 并未计入痛苦指数的测算范围。按照《福布斯》解释, 税收痛苦指数的变化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能力。
我国自2000年纳入《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评选体系以来, 税收痛苦指数居高不下。2002年, 在全球52个国家及地区中, 我国的税收痛苦指数位居第三。2004年, 我国的税收痛苦指数位居第四。2005年, 我国的税收痛苦指数位居第二。2006年和2007年, 我国税收痛苦指数低于法国和比利时, 位居第三。2008年和2009年, 我国税收痛苦指数低于法国, 位居第二。
2009年我国的税收痛苦指数为159, 比全球税收痛苦指数最低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高141点, 比亚洲指数最低的香港高115.5点。它是由企业所得税的25%、个人所得税的45%、增值税的17%、企业社会保险金最高费率49%和个人社会保险金最高费率23%构成的。
二、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
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额与同期GDP的比重。它体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寡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在计算一国的宏观税负时, GDP的确定各国并不存在什么差别, 但税收范围的界定各国并不相同。为了便于国际比较, 不妨以OECD对税种的分类对我国税种进行调整, 以准确判断一国的宏观税负的高低。
OECD对税种的分类是, 第一类:所得税, 包括对所得、利润和资本利得的课税;第二类:社会保险税, 包括对雇员、雇主以及自营人员的课税;第三类:薪金及人员税;第四类:财产税, 包括对不动产、财富、遗产和赠予的课税;第五类:商品与劳务税, 包括产品税、销售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也包括对进出口征收的关税;第六类:其他税。
把上述税收分类与我国的税收分类对比可知,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是以社会保障缴款的形式进行的, 而OECD国家是以社会保险税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因而, 我国的社会保障缴款具有税收的性质, 可以把它作为税收来看待, 以含社会保障缴款的税收总额来计算我国宏观税负。
2001~2008年我国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呈上升趋势, 从2001年的16.78%上升到2008年的22.59%, 9年平均为20.62%。而2001~2007年OECD17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宏观税负水平处在36.2%~38.8%之间, 7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宏观税负水平处在30.3%~31.7%之间。我国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水平不仅低于OECD发达国家的平均宏观税负水平, 也低于任何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 只与墨西哥、韩国和土耳发展中国家大体相当。
三、中国宏观税负的认识矛盾
矛盾之一:用《福布斯》的税收痛苦指数来度量宏观税负, 我国的宏观税负无疑是偏高的;用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宏观税负, 我国的宏观税负与OECD国家相比又是偏低的。
矛盾之二:根据《福布斯》推理, 既然我国的税收痛苦指数位居全球前列, 那么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肯定下降。然而, 统计显示, 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不减反增。2006~2009年, 外商在我国非金融领域直接投资为630.2亿美元、747.7亿美元、924亿美元和900.3亿美元, 其中, 2009年外商在华投资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上述矛盾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矛盾。前者是不同的宏观税负指标之间的矛盾, 后者是宏观税负及其效应之间的矛盾。如果把两个矛盾结合起来就可以发现, 用税收痛苦指数来度量一国的宏观税负是两个矛盾产生的原因, 也是税收痛苦指数的不科学之处。
税收痛苦指数把税率等同税负, 混淆了税率和税负两个概念。税负是税基和税率的乘积, 税率高不一定税负就重。一个税种的税负是该税的税收收入总额与税基相除的商。即使一个税种的名义税率高, 但由于减免税等因素, 其实际税率往往低于名义税率。宏观税负是一国税收总额与GDP相除的商, 即使一国所有税种的税率都比较高, 由于征收管理、GDP增长速度等原因, 宏观税负也往往低于所有税种的税率之和。而《福布斯》选取了我国五种税的最高税率, 把它们简单相加计算税收痛苦指数, 并以此作为我国的宏观税负, 实际上是错误地把税收痛苦指数当成宏观税负, 造成了对我国宏观税负认识上的矛盾。
税收痛苦指数没有全面反映我国的税率状况。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除使用17%的税率外, 还有13%和0%两档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福布斯》仅选了17%的最高税率, 虚高计算了增值税的法定税率水平。同样, 《福布斯》也只选取了企业所得税的最高税率25%, 而忽略了20%和15%的低税率。对于个人所得税, 《福布斯》也只选了11项应税所得中工薪所得的最高税率45%。实际上, 适用25%以上的工薪所得和适用30%以上的各类其他所得产生的个人所得税只占该税种收入的6%左右, 占全部税收收入的0.5%, 适用45%税率的人和税收收入占比就更少了。因而, 用最高税率代替宏观税负是毫无道理的, 也造成了对我国宏观税负认识上的矛盾。
四、中国税制的优化
用税收痛苦指数反映一国的宏观税负是不科学的, 我国以税收收入来度量的宏观税负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偏低的。然而, 选取同样的税种计算的税收痛苦指数我国位居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前列却意味着我国税制的名义税率和边际税率偏高, 以至于给人们造成我国税负重的错觉, 这不能不是我国税制的一个缺陷。因而, 为了消除对我国宏观税负的误解, 必须降低我国税制的名义税率。
我国个人所得税属于分类所得税, 根据所得的来源性质不同, 设置了11个税目, 以对工薪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为主。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 最高税率为45%, 最低税率为5%。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税收档次为1至10档, 最低税率在0.77%和61%之间, 最高税率在11.5%和60%之间。如瑞典税收档次为1档, 瑞士为10档;在最低税率中, 瑞典为0.77%, 卢森堡为61%;在最高税率中, 瑞士最低为11.5%, 荷兰最高为60%。我国个人所得税与它们相比, 税收档次偏多, 但税率不算高。不过, 我国月工薪1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很少, 45%的高税率档次基本不适用。因而, 在个人所得税由分类所得税向分类综合所得税转型时, 有必要把采用综合征收的工薪和劳务报酬等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降低为35%, 税率档次减少为5级或6级, 相应扩大各档次应税所得额的级距, 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
我国企业所得税25%、20%和15%的名义税率并不算高, 因而没有降低的必要。若与实行比例税率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比他们低。2007年印度为33.66% (含附加费和教育费) , 西班牙为32.5%, 澳大利亚和秘鲁均为30%, 加拿大为29.12%, 瑞典、丹麦、挪威、墨西哥均为28%, 德国为26.38% (含统一费) 。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也不比他们高。如美国为15%、18%、25%、33%三档税率, 比利时最高税率为34.5%, 英国最高税率为30%。
我国增值税适用17%、13%和0%三档税率。在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后, 17%的税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高。对部分生活必需品、农业投入品征收13%的低税率, 相比于发达国家对大量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零税率或10%以下的税率而言, 我国增值税税收优惠税率偏高、课税范围偏窄。因而, 从社会公平考虑, 应将增值税低税率降到10%以下, 并将食品、儿童服装、药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纳入低税范围, 使这些产品负担的进项增值税能够抵扣, 降低税收负担。
小规模纳税人占我国增值税纳税人的80%~90%, 多为中小企业, 其征收率为3%。根据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只有在商品批发和零售差价为21.4%时, 才与一般纳税人税负相等。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销售低端商品, 批零差价小, 还要缴纳租金和费用, 利润率低。国际上一般对中小企业给予增值税税收优惠,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日本、泰国和卢森堡对小企业的税率为0.3%、1.5%和1%;德国、爱尔兰、希腊和意大利规定的免税额为年销售额的12108美元、48273美元、7984美元和14825美元。通过比较可知, 我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3%的税率偏高。因而, 有必要降低我国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江杨.从财政支出视角再议我国宏观税负 (J) .企业经济, 2008 (8) .
[2]西蒙.詹姆斯, 克里斯托费.诺布斯.税收经济学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
[3]肖捷.走出宏观税负的误区 (J) .中国改革, 2010 (10) .
【宏观税负】推荐阅读:
我国税负的宏观分析10-11
税负影响论文06-02
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因分析及策略07-05
蒙牛宏观环境分析06-27
宏观试卷及答案07-21
宏观调控政策12-11
可行性宏观分析05-27
2023宏观经济分析06-12
宏观经济学备考资料10-25
宏观调控法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