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全球化利与弊

2025-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全球化利与弊(推荐11篇)

英语全球化利与弊 篇1

李:刚才陈双荣讲了经典全球化理论、帝国主义与全球化等。白晓兰补充了反全球化的原因、特点、表现和意义等等。接下来我们几个想对全球化的利与弊这个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对话。我们都知道,全球化是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新经济的催发, 全球化如同一股大潮, 汹涌奔腾, 势不可挡, 席卷了地球村里的每一个人。

梁: 其实, 这并不是什么新经济。跨国经营, 是资本内在的扩张的本质所决定的。早在中世纪, 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贸易就已经进行了。在20世纪初, 商品、资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是很活跃的。英国在191 4年顶峰时代, 净资本的外流占GDP的9%, 比日本、德国80年代的资本外流量还高。是30年代的大萧条, 使各国政府相继控制资本, 以免大量流出而产生金融危机。二战后, 在西方国家之间跨国经营又成为潮流, 只是由于冷战的对峙而受到局限。20世纪90年代, 冷战结束了, 世界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而以信息产业为先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全球化成为一股汹涌的大潮。可以这样说, 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本质动力,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急先锋, 高新技术是全球化的助推器。

覃:是的。正因为如此, “全球化”一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的致词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前任秘书长安南也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事实。

20世纪末,资本、商品、人员、服务甚至是知识, 都开始了大规模的跨国界流动。据当时的英国《焦点》杂志统计, 世界上有7500万人就职于外资公司, 美国境外至少有2 500万人在为美国公司工作。所以,21世纪的人类社会, 就必然地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李: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把市场经济消极的东西也同时全球化了, 污染全球化, 移民全球化, 疾病传染全球化, 生态破坏全球化, 毒品泛滥也全球化。即使经济全球化, 也不是所有人的福音。全球化能带来许多好处和机会, 也必将造成许多混乱和不和谐。正如日本报刊所说, 这个全球化是美国的全球化, 充其量是发达国家的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是被动地被纳入其中的。全球化给这个世界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对于全球化, 不是所有人都为之欢呼的。

覃:我不赞同国泉同学的观点。我认为,全球化是一股历史的大潮、时代的大潮, 就像所有人都必然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一样, 不是你加不加入的选择, 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其中, 是不可抗拒的。发展中国家决不能置身其外, 关键是如何兴利除弊、主动迎战。

梁:是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国家能在封闭的状态下实现发展与腾飞。参与全球化, 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利用全球化的机遇, 发挥”后发效应”, 弥补资本形成的先天不足, 获得更多的技术选择和市场选择的机会, 借发达国家产业梯度转移之机, 加速工业化, 现代化的进程。积极参与全球化, 并不意味着接受“西化”走入“陷阱”。那种认为必须摆脱全球化、走民族主义的道路的观点, 是行不通的。

覃:封闭意味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证明的真理。中国之所以能在近三十多年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其中重要一条, 我认为就是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提出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 将大步走出国门, 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李:你们两个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 这个全球化是西方主导的。其理论基础是政治上保守、经济上反对国家干预、追求所谓“竞争性秩序”的新自由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说, 任何追求反市场政策的政府都是反民主的;生产、分配、交换和社会组织都由市场力量决定。这实际上是奉行着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安东尼·吉登斯,也写了很多的全球化的著作。哈贝马斯甚至设计了“后民族国家格局”。他们认为, 人们生存于一个全球的“竞争性秩序”之中, 国家的力量挡不住全球化的力量;市场不再是国家的了, 而是全球的;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 政治、文化、法律和价值观念等都应全球化。

梁:正因为是这样, 在20世纪末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在西雅图召开世界贸易组织会议时, 来自全球各地的几万人把那个城市闹得翻天覆地。人们抗议的主题, 不外是全球化加剧了生态破坏, 加剧了贫富分化的不平等愈演愈烈, 抗议在全球化中很少听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覃:金风说得对。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发展中国家处于弱者的地位, 好像他们应该反对全球化似的。其实恰恰相反, 这些反全球化的人们, 主要来自发达国家。他们当中的确有担忧跨国公司追逐利润破坏生态环境、加剧财富分配不平等的正义之士, 但也有不少人担心开放国内市场,可能会使他们的工资降低、甚至会丢掉饭碗等。

李:这种反全球化的浪潮恰恰说明了, 在强大的资本力量无孔不入而却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 全球化导致了一股无政府主义倾向的泛滥。

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同时这一进程也带来了基于教育和知识不平等基础之上的“种族歧视”。但是,尽管如此,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反对全球化。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中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 反对一些发达国家全面市场自由的虚伪。冷战结束后, 就连几个最封闭的国家都缓慢地对外开放。现在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 都渴望平等地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

李:是的。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推动者。这就如一个竞技场, 他们是运动员 , 同时他们也是规则的制定者, 而且还是裁判, 这对于被动地加入其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自然是不平等的。这就是随着全球化的进展, 一些国家却越来越贫穷的原因, 也是不少人批 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原因。而且鼓吹全球化最起劲、总是攻击别人封锁市场的美国, 实行一种双重标准, 国内市场并不全面开放。

梁:说到全球化。我们还不得不提到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和主角。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不仅在经济上, 而且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阶层、通讯网络、市场关系和生活方式, 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

李:全球化的一个代价是民族国家的功能被削弱。这是一系列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中包 括国际资本日益增强的流动性、市场全球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以及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这使得各国原有的体制、政治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 球化的冲击。覃:不能夸大跨国公司对民族国家的削弱程度, 也不能因此就把跨国公司说得一无是处。他们的投资尤其是生产性的长期投资, 为接受地区创造了就业机会, 带去了先进技术, 增加 了税收, 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跨国公司也在改变形 象, 比如他们为社区建图书馆、学校, 赞助文化体育活动, 进行慈善事业等, 正试图与社区 融合在一起。

梁:全球化的进程, 使民族国家似乎在某种程度受到削弱, 但却仍是不可替代的。全球 化应是政府主导的全球化。

李:说到全球化,人们也经常联系到区域化。全球化的现实, 使人们在寻求更加多样化的办法来适应和解决世界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在全球化的同时,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也在加强。如欧盟、东盟。

梁:不仅如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区域化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还可以作为进入全球化的一个阶梯。

覃:区域化并不一定能成为通向全球化的可靠阶梯, 相反却可能成为国际冲突的新的根 源。在西欧走向一体化的同时, 东欧等地却出现了破碎化的现象。这真是一种讽刺。

梁:全球化的过程, 本质上就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与国际接轨”已为人们普 遍接受, 但各国都没有忘记其本国的传统和特征, 总是将国际惯例与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使国际惯例本土化。

英语全球化利与弊 篇2

1.1 对于传统英语

1.1.1 网络英语的出现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惯用词和惯用句型

在网络中, 网民在聊天室、留言版、电子邮件、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等五大方面都有其常使用的网络英文。在网络聊天室中, 经常会遇到“??? (怎么了?不懂) ”, “Op me (升我当主持人) ”, “My computer was down. (我的电脑死机了) ”等等。在写电子邮件时, 经常见到“Please find a file attached to this e-mail. (请看这封电子邮件的附件) ”等等句型。

(2) 首字母缩写

在网络聊天时, 为了缩短打字的时间, 经常会将一些讲话中常用的句子或短语只取句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打出, 这就是“首字母缩写”。例如:“afa Ict (as far as I can tell就我所知) ”, “bbiam (be back in a minute我马上回来) ”, “btw (by the way顺便一提) ”等等。

(3) 表情符号

网络上的沟通, 大多是通过键盘打字来传递彼此的想法、感觉、心意等等, 彼此的表情更借由键盘上的符号组合来表现, 并在字里行间传送着。表情符号的使用丰富了语言本身, 达到了更好的沟通。例如:“:) (happy快乐;高兴) ”, “;) (winking/joking眨眼睛;开玩笑) ”, “:P (funny很好玩;很好笑) ”等等。

(4) 缩简词

为了缩短打字所花的时间, 网络上也出现了缩简词———只取原词的一部分, 或是取其音, 保留其原意而衍生出来的词。例如:“cuz (because因为) ”, “u you”, “sup?What’s up? (你好吗?最近如何?) ”等等。

这四个方面的出现, 发展和普及丰富了传统英语的词汇, 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欢迎。

1.1.2 网络英语的出现扩大了英语的影响力

尽管英语在网络上没有官方给予的正式的地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语是全球网络上最为通用的语言。英语地位的由来简单地说是由于说英语的国家经济和政治在全球的影响力所导致的。英语的这种强势在网络这样的全球虚拟空间里也得以体现。据俄罗斯媒体报道, 美国因特网检测公司“网器” (netcraft) 2008年2月28日宣布, 截止2月底, 全球互联网网站数量超过1.6亿, 达到162662053。这其中大约70%以上的都是以英语作为网页语言。网络英语借着网络这个平台, 使得传统英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2 对于其他语种

网络英语的出现丰富了其他语种的词汇和用法, 例如就汉语而言,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 词汇

网络语言衍生于无比宽广的虚拟空间, 网民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地表达, 不受传统书面语的约束, 只要不影响交流, 可以任意发挥想象, 标新立异。例如:网络英语里的“e-mail”, 翻译成汉语为“伊妹儿”。又如英语里的“faint”, 翻译成汉语为“晕”。这些新词的出现或是新用法的出现都丰富了汉语词汇本身, 被中国的网民所接受, 并广泛使用。

(2) 词性

网络英语对于汉语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词汇。语言作为一个系统, 各个层面各种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上使用的汉语在网络英语的影响下出现不同于传统汉语用法的词性的改变。比如:名词作动词, 例如:你可以“谷歌”信息。“谷歌”是英语“Google”的中文翻译, 是个名词。众所周知, “Google”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很明显, 在上面的例子中, “谷歌”已经被当作动词, 表示用“谷歌”去搜索。

2. 负面影响

2.1 对于传统英语

网络英语的普及运用使得传统英语的用法越来越不规范,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 电子邮件逐渐地代替了传统的书信往来。在英语的发源地——英国, 其语法教师开始担心下一代的英语水平会受到不规范的电子邮件语言的严重影响。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 全英5到11岁的儿童在使用电子邮件时发明了一些新的速写词汇和符号, 并且数量越来越多, 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 而这些新词令成年人根本无法识别。比如, 孩子们用“4”代替“for”, “2”代替“to”, “n”代替“and”, “Oh, I see”变成了“OIC”, 而“See you tomorrow”变成了“cu2morrow”。英国语文教师认为, 这些电子邮件的新速写形式给教师改善学生语文能力的工作带来重重困难。据统计, 去年全英只有54%的11岁学生在文法与写作考试中及格。英语老师们认为, 孩子们进行交流方式的革新在改变着传统的语言, 这十分危险。

2.2 对于其他语种

2.2.1 网络英语的普及运用和发展威胁到了其他语种

在虚拟世界中, 网络跨国界的传播方式和无处不在的渗透效应, 早就引发过诸如英语大肆入侵, 导致别国语言纯洁性受损的类似文化方面的讨论。不久前, 沙特阿拉伯也宣布, 将与德国联合开发阿拉伯语网上搜索引擎SAWAFI, 以刺激阿拉伯语网页的发展, 对抗Google、MSN等业内巨头。有关专家认为, 其背景在于, “目前阿拉伯语的网页数量只占所有网页总数的0.2%, 而目前大约有65%的阿拉伯网民不懂英语, 无法阅读占网页总数70%以上的英语网页内容”。放眼国内, 百度很早就将自己定位于“更懂中文”, 以此来对抗国际巨头。今年年初至今, 百度陆续推出了“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历代文化典籍的国学搜索服务”, “开放式中文百科全书服务”等, 更加强化了借由文化牌来赢得市场的策略。

2.2.2 网络英语的普及运用和发展也使得其他语种的表达越来越不规范

例如就汉语而言:在一篇中学生写的文章中, 有这样的一个句子:“今天在英语演讲PK中, 偶战胜了张mm, 开心到FT......”你能读懂这样的句子吗?PK, mm, FT, 这些网络流行词汇, 现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有人将网络英语称为21世纪的“洋泾浜”。有这样的一些常见的洋泾浜语言:where where哪里哪里;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人山人海;double horse double tiger马马虎虎;seven up eight down七上八下;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看到这些翻译真是让我们忍俊不禁。这样的英语翻译完全是生搬硬套, 完全是改变了中文的意思。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样的翻译非常有趣, 并广泛地使用。长此以往, 必将使汉语的表达越来越不规范。

3. 结语

网络英语的出现和普及丰富了传统英语本身, 扩大了英语在全球的影响力, 丰富了其他语种的用法, 但是其又使得传统英语和其他语种的用法越来越不规范, 并且威胁到了其他语种的运用和发展。如何来正视网络英语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将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爱平.网络英语构词解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4, (04) .

[2]毕研韬.网上英语聊天的词汇特色[J].英语通, 2000, (2) :21-24.

[3]郭力.网络英语词汇大揭秘[J].大学英语, 2001, (9) .

[4]张锜.IT时代新新美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屠国元.网络英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信息技术下英语教学的利与弊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进入到人们的家庭,大家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同样,它的发展也带动了教育的变革。我们上课不只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努力尝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模式。

一、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件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性强以及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的特殊功能,它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如,在教学Good____ better____ best时,我制作了三张幻灯片:Tom is 80. Mary is 90. Sam is 100.分别是三位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鲜红的分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Tom is good. Mary is better. Sam is best.这就说明了学生在所给语境下能理解运用所教的知识。

2.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充电,积极尝试新的课改,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你心服口服,外带佩服,信息时代网上查阅资料,既方便又快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与英语的整合带来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的信息(如课件、经典试题等),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为我所用,再结合教学实际,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作为教师,每天还要精心编写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他们去预习、自学、查阅相关的知识,为第二天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通往高效课堂的道路上,导学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可引导学生去预习所要学习内容,课堂检测题,还会涉及中考链接。不难看出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这种高效课堂模式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弊端

1.盲目借用,一味“拿来主义”

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固然是好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授课特点对所下载的试题和课件进行认真仔细的筛选、修改、补充,不要直接运用到课堂上,这样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当然也达不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板书

有的教师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别忘了重点内容教师是必须要板书清楚的;学生也没有到黑板上去展示,那么请问写的内容学生又是如何评价的呢?教师课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说得很流利,可是往往一写就会错态百出。黑板上多展示一下学生的作品,大家挑挑错,好的方面还可以学习和借鉴。传统教学的长处还要发挥,如简笔画教学,单词接龙游戏竞赛等等。

3.过度推崇软件教学

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在课件中加入音乐、掌声或屏幕过于华丽,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学效果不佳;还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点击鼠标,好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播放这些幻灯片,并没有顾忌到学生,致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被教师和课件牵着鼻子走,丧失了主动思考的权利。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课件,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千万不要误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心态可能会引发三种实践样态:(1)以信息技术的运作代替人的主体性的发挥;(2)信息技术无限制地增加知识传授的密度,课堂容量大,学生消化不了,只是看个热闹,并未真正掌握;(3)以信息技术手段排斥其他教学手段,无限推崇软件教学而忽视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我们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的特征,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作为教师,我们更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00-01.

上网的利与弊英语 篇4

We know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On the Internet, we can get as much information as we can. We can send e-mails to our friends and talk to them as well. Besides, on the Internet we can read books, enjoy music and watch ball games. We can also do

shopping without leaving our homes. But many 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playing Internet games. They waste a lot of time.

手机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篇5

1.手机的好处

2.手机的弊端

3.我的看法

[优秀范文]

Nowaday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cell phones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owns peoples life. But, like everything else, they have both favorable and mffavorahle aspects.

First, its useful. As a wireless mobile telephone, its easy and handy to early to wherever one goes and call the callee however far away he is. Therefore, it greatly facilitates peoples life. Second, its convenient. Whenever one meets trouble or something urgent, one can nmke a call immediately. Most important of all, its a very helpful companion. With a multirfunction cell phone in hand, one can easily get on the Net, browsing the useful information, conducting e-commerce and doing whatever one can do via Internet.

However, just as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the cell phone also has many disadvantages. To begin with, its expensive to buy and costly to pay the hills, esp. that of global service. To make matters worse, its also easy to lose and costly to get it repaired. Worst of all,its not as clear as a family telephone and sometimes the number dialed is often not available. Last but not least, its alleged the microwaves in it might do harm to peoples health.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利与弊 篇6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利与弊

白扩招以来,高校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感到越来越困难.因此,因材施教,进行分级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事物,分级教学还有待完善.本文对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 者:汤欣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北京,100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6)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开放教育,英语教学

前言:多媒体技术在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先进文化技术, 它对事物内容的表现更加立体、形象, 如果能将其充分利用到英语教学当中, 特别是在英语开放性导修导学工作中, 势必会以其丰富的内容、形式新颖性和灵活性, 备受学生青睐。尤其是目前在英语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英语教学内容的及时反馈、交互性和个别性学习等特点的充分发挥。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认清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尤为重要。

1 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虽然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一, 教学效率低、教学模式过于死板, 学生学习热情未被激发;二, 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英语掌握程度难以评估;三, 英语训练条件有限, 所学知识和能力难以全面掌握;四, 难以做到听说读写几项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我们应当在英语教学中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现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深入了解,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对于英语教学来讲, 听说关、心理关和交际关是学习难点。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 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重点关注的方面。社会交际是语言本质功能, 因此, 语言教学应以实际交际为纲, 着重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使多媒体功能最大化, 实现教与学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克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点, 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2趋利避害, 以多媒体优势促进导修导学

如何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明确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采用丰富的教学情境原则, 利用图文并茂、直观感官刺激, 促进学生思维联想性的发挥。

2 趋利避害, 促进导修导学发展

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节约大量的英语课内外辅导关系, 使单位时间内的训练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并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学生可通过多媒体视听环境, 以导学课件作为自习工具, 增加英语学习训练量, 从而增进对英语文化背景及词汇的了解。促进自主化导修。利用多种互动交流途径, 英语教师由单纯语言知识传授为主逐渐向设计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的情景环境师, 根据事实将事情过程以范例形式逐渐呈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系统, 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观察、比较分析、演绎、归纳, 以达到导修导学的教学任务。多种感官并用, 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受教学信息, 实现单位时间内信息量的最大获取量, 并通过长时间的多媒体学习中将自身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以及注意力等逐步提升起来, 实现了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重大转变, 其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自此确立了下来。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确立有赖于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大量的互动将会。同时, 实行多媒体教学能够推动人才向全方位及立体化方向发展。因材施教, 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色。而对于学习程度各异的学生, 多媒体兼容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

了解每节英语课堂需要讲解的内容和应掌握的内容, 使课程内容更利于学生学习、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明确英语教学目标, 谨防顾此失彼, 因小失大等现象的发生。并根据可行性及经济实惠原则实施多媒体英语教学, 减少时间浪费, 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构建多媒体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 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多媒体教室最常用的硬件设施有: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音响和录像机等。同时, 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论是教师备课, 还是学生自主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建设。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范围和模式所产生的学习环境也各不相同, 但其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为了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 推动多媒体教学的建设。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多媒体学习环境构建进行阐述:

3.1 设计课堂的导修导学环境

应注意多媒体的课堂导修导学环境的设计中, 教师在课堂角色的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 是以教师为主, 而多媒体教学则是以教师为引导, 将学生逐渐引入其中, 发挥其主导作用。设计学生课堂互动活动, 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机会, 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主体,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真正意义, 避免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授课工具, 丧失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软件制作与运用中的较大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其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教师在此时要给予其适当的、及时的引导, 并对其中不当之处进行纠正, 开展合理教学活动。

3.2 设计具有自主特色的学习环境

与常用的课堂教学课件来说, 传统的教学课件主要是供教师控制和使用的, 而多媒体则有所不同, 它对学习环境要求较高。它不但符合了英语语言学科的特点, 而且它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规律以及认知过程, 它是适应学生英语学习要求的新型学件。在该软件的设计时必须要注意可控制性和交互性体现两方面, 同时也应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如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来设计学习内容以供学生学习, 并按照学生具体执行状况设计学习进度, 以做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准确反馈, 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

3.3 设计智能化多媒体的英语网络学习环境

通信学习模式的环境多样化, 使教学逐渐深入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一环境下, 我们应当采取适时、有效的土温采集、加工和处理、传播, 实现教案的优化设计,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进行对学习各个环节的监视、监控、分组讨论、问答和个别辅导等实际语言应用训练。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形象化和立体化等特点, 这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只有了解多媒体对英语教学的利弊, 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性, 有效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改善英语教学环境,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加强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促进人才国际性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萌涛.大学英语听力多媒体光盘的教学设计[J].外语界, 1998, (2) :15-17.

[2]刘丽燕, 贾国栋.大学英语精读多媒体组合教学研究[J].外语界, 1998 (4) , 24-26.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8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利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引入课堂,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使课堂变得五彩缤纷,极大地优化了课堂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利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学生进入了视觉和听觉并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共同参与的多维的动态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的内容。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扩大课堂容量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多媒体使教学层次化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选择使用信息,决定学习路径。学习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文声进行学习。这种媒体与电脑的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感官与想象力互相配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是其他任何一种媒体无法比拟的。

(四)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突破一节课的重难点而费尽心思,争取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实际的效果有时却并不理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应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特点,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差异问题,能充分创造一个逼真的教学环境,突出重点内容,把握难点知识,同时也可以安排练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能带来信息冗余性

多媒体信息的一个显著教学优势在于多媒体能带来信息的冗余性。来自交流双方以及环境的噪声信号会对交流过程产生干扰,学习过程尤为如此。噪声干扰最主要的方法是对信息的重复发送。利用多媒体或组合使用多种媒体信息,不但可以实现信息的重复,而且能够使这种重复在感觉上自然富于变化,并为人所乐于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公开课成了表演课

为了一堂公开课,反复演练才做成一个课件。而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能不用就不用,多媒体成了公开课的表演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本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为了制作一个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要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一些简单的课件就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的更精彩,利用更高级更复杂的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忽略了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教具的选择,忽视了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二)英语教师变成了放映机

英语教师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老师不板书而是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读书也是跟多媒体课件录音读,忽视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教师的威信大大下降,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三)存在多媒体操作不当

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计算机理论与实践只懂一点皮毛,一旦敲过了头或一不小心按错了键,便方寸大乱,束手无策,只能让电脑教师上台重新测试,如无外援便干脆弃电脑于一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电脑知识。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尽量不用多媒体

能用简单课件,就不用复杂课件,忌追求课件的华丽美观。如果能用录影机投影仪简单教具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就不用多媒体,在课件的制作上应遵循教学规律,不能一味贪图课件的华丽美观。

(二)删除可用可不用图片

有的学科学习过程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对蕴含其中的感情进行体验,要重视学科本身的张力和创造力,不能过分依赖图片和画面,如果运用不当反而适得其反,这样的图片放在课堂上,浪费了时间,干扰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时也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引起思维的混乱,课前应充分准备做好筛选思考工作。

(三)少运用声音辅助课件

多媒体课件常以图文声并茂,许多老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音乐之声不绝于耳,有些课件为了追求完整性,大量的使用背景音乐。这既造成学生听力的疲劳,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我们应该还课堂以清净,去除课件中不必要的音效。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巨大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把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上利用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要认识到多媒体也不是万能的。别的教学工具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多媒体与外语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

版),2012(S3).

[2]李晓英.多媒体教学——英语课上的有效作用[J].中学英语之友,2010(01).

[3]雷勤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小学电教,2013(01).

跨国婚姻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篇9

Marriage is a life, one of the longest part of the journey, the basis of a good marriage is love. Tolstoy said: “love makes marriage ho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transnational marriage is both love each other. Love, marriage. Love can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 In love on the basis of transnational marriage and other forms of marriag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essence, we cant talk ab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existe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can make both sides understand each others countries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s culture, to promote more exchanges.

婚姻,是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段旅途,美满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托尔斯泰说过:“只有爱情才能使婚姻变得圣洁。”跨国婚姻产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双方彼此相爱。相爱,所以结婚。爱情可以跨越一切困难。在爱情基础之上的跨国婚姻与其他形式的婚姻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就谈不上利弊的存在。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跨国婚姻更能让双方了解彼此的国家,了解彼此的文化,促进更多国家的交流。

At the same tim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both sides is easy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nationality, habits, ideas, customs, language, resulting in no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In fact, there is a higher risk compared with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marriage, its uncertainty is higher. Traditionally, Chinese more equal atten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marriage, the lack of a common cultural circle, the two sides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custom, religious belief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se are the two sides must cross the barrier, but to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 is a very difficult thing, therefore,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is very easily lead to divorce, which not only bring harm to both sides, but also will bring bad effects to the people around.

看电视的利与弊初中英语作文 篇10

Ever si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magic box that sends the picture and sound from a far away place, television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our life. One could hardly imagine his/her life without television.

Television offers much information, means of entertainment and relaxation, and education we need everyday. First of all, we rely on TV to get the on-the-spot news about what happen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the help of television, we can enjoy the fabulous wedding ceremonies of the Princes of Britain, the grand and magnificent auguration ceremonie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S. With TV, we can watch the breath-taking football matches without going to the stadium.Second, TV is a very good method of entertainmet and relaxation by presenting a variety of programmes from films, dramas, TV series, concerts, talk shows and music, etc. After the exhuasting work for a whole, everyone would think it a great pleasure to sit in front of a TV set, watching the wonderful programme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V faciliates us with an impressive alternative of education. Children and adults learn much knowledge in science, technology ,history and our nature by watching programmes in those above-mentioned fields produced by experts. Thus, television has become a daily necessity in our life.

Nowadays, people have formed a habit of turning on their TV set ever since they come back home, because they can get to know this world through TV.

英语全球化利与弊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 利处 弊处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校也将多媒体技术引进了课堂,这相对于以教师使用粉笔加黑板、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多媒体技术集语言、图形、文字、数据、动画于一体,使“无声”的课本内容变成了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能吸引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上积极参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有效地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的。

1.声色并茂,激发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教法单一,它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直至厌学。而多媒体英语教学能够调动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演示和学习活动,能够提供大量真实、新鲜的语言素材和各类信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2.创设情境,培养主动参与的交际能力。语言学家克鲁姆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纵然有很多,而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立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发挥。

3.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学习。传统教材都是以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而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往往以超媒体结构方式组织教学信息,它把多个知识点组成非线性的网状结构,学生可以从网状结构上任何一个点进入学习过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学生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辅导,学生的学习因此而社会化,也更有利于自主性学习。

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有如此多的好处,但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一下几点:

1.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手段,教师仍是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虽有不少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所具有的许多作用是多媒体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多媒体技术尽管是辅助教师教学工具中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但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2.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在初尝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惟命是从,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然而,殊不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所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教学课堂中的功能仍然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应一味地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和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

3.避免把投影屏幕变成黑板。有些英语老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做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了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运用英语经学口语交际的目的。而且,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的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取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

4.注意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频度。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节课中尽可能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而我认为: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海洋”中学会“游泳”。

结语:在如今这个网络的时代,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英语课堂,已经成为英语教学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要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辅助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驰.多媒体与英语教学[J].青海大学学报.2003,(2).

[2]陈娇娥.多媒体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洛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3]程迎新.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

上一篇:精密加工技术_电火花加工现状与发展下一篇:太阳诗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