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精选7篇)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1

农业标准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农业标准化,就是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流程全面纳入系统化、规范化轨道,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消费安全,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农业标准化既是一种经济管理手段,也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手段,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载体和抓手。最近,我就农业标准化问题深入镇村、企业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并对如何加快我市农业标准化进程形成了一些初步想法。

一、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要求,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农业标准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业国际化和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可以说,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首先,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农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日趋明显,特别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由当初的供不应求转变为现在的供求平衡或结构性过剩,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正因为如此,从去年开始,农业部全面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XX、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进行试点,着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质量已成为农产品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占有市场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形势下,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必须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而农业标准化的核心,就是通过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起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标准,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可见,推行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治本之策,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其次,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加入WTO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为创汇农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关税壁垒越来越小的同时,技术壁垒却越筑越高。近年来日、韩、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对我国的蔬菜、禽肉、水产品等农产品进口实行限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WTO有关规则和协议规定,农产品贸易要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国际兽医组织制定的动物健康标准、国际植物保护联盟制定的植物卫生标准以及ISO等国标标准作为质量检验或纠纷仲裁的技术依据。也就是说,标准化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首要的是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质量标准组织农业生产。只有这样,我们的农产品才能打破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否则,农产品就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推行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按标准化组织农业生产,其实质就是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规范为农民便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并通过规范操作和严格监督,使其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行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就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普及过程,就是推动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过程。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标准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建立在高度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再到产后的分级、加工、包装、储运、质量检测等,都有一整套严格的标准规范。同样,我们要实现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 目标,也必须自觉运用标准组织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逐步形成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

总之,推行农业标准化,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我市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如何呢?应该说,近几年来我市在推行农业标准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是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开始探索起步。在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同时,从我市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发布了《红提葡萄优质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等一批地方农业标准,为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二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规划建设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 “**”花生油绿色食品原料基地,** 葡萄酒绿色食品基地,**绿色鸡蛋饲料原料基地等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将近10万亩。三是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已有“**”牌活化水、“**”牌大花生、“**”牌系列花生油等产品获得了A级绿色食品认证,“**”牌葡萄酒、“**”饲料A级绿色食品认证正在办理过程中;**无公害蔬菜示范园生产的蔬菜,**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生产的苹果,**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生产的葡萄已通过了**市无公害农产 品质量认定。农业标准化的推行,促进了农产品品质的提高,为我市优势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已有“**”苹果,“**”葡萄酒,“**”蔬菜,“**”西瓜等30多种优质农产品注册了商标,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同时,农业标准化的推行,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了创汇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3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XX年全市出口农产品5.63万吨,创汇1800万美元。

尽管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只能说刚刚开始起步,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各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农业结构调整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标准化知识宣传力度不大,按标准组织生产还没有成为管理者和生产者的自觉行动;二是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集中表现在农业标准偏少,严重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步伐。如在蔬菜生产上,目前仅有韭菜、白菜、茄果蔬菜、番茄、甘蓝等少数几个品种制定有生产技术标准,而作为我市瓜菜当家品种的辣椒、大蒜、大姜、园葱、芋头、西瓜等农产品,目前都没有技术标准和生产规程。这是造成当前农业生产无标准、管理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监管手段还不完善,特别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管理使用不尽规范,致使部 分农产品药残、肥残超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存有薄弱环节,畜产品在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流通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即使一些质量较好的产品,在进入大中城市超市过程中由于缺乏认证也常常受阻,只能随着季节性市场进行常规销售,价格普遍偏低,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必须看到,目前标准化工作已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大气候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如果我们不能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把农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势必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落伍,甚至要被淘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把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整体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农业标准化的全面推行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传统农业现代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场革命,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生产方式的改变,必须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循序推进。就全市而言,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当前要抓住三个重点搞好突破:

一是要抓重点领域,在生产、加工环节上搞突破。推行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和加工两个环节。为此,推行农业标准化,首先要从生产、加工环节上搞突破。在生产环节上,要改变过去单纯靠经验、凭传统搞农业生产的习惯,抓紧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逐步用具体的生产标准和科学的操作规程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规范起来,使农业生产有标准,操作有规程,质量有保障。在加工环节上,要组织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严格执行标准,着力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加工、保鲜和包装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出口农产品,一定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规范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维护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以科技作支撑。要把推行农业标准化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以标准化为载体,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管理经验组装配套,使之系列化、程序化、简易化,成为广大农民能够掌握的技术操作规程,使先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要抓重点产业,在优势产业上搞突破。蔬菜、果品、种子、花生和畜牧等产业既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市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只要把这些产业的标准化抓好了,就可以带动我市农业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要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入手,集中推进农业重点产业的标准化进程,带动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根据各镇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蔬菜生产,要着力抓好**等大沽 河流域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在大姜、大蒜、元葱、辣椒和蔬菜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上搞突破;果品生产,要着力抓好**的葡萄生产基地,**的果品生产基地和**的名优瓜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在葡萄、苹果等传统优势产品和西瓜、桃、梨、草莓等优质果品标准化生产上搞突破;种子生产,要着力抓好**的种子生产基地和**的制种基地建设,重点在专用粮食、蔬菜育种以及苗木、花卉标准化生产上搞突破;花生生产,要着力抓好**大花生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在花生绿色食品生产上搞突破;畜牧生产,要着力抓好**的畜禽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在奶牛、肉鸡、生猪、肉牛标准化生产上搞突破。力争经过3年努力,全市五大主导产业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的农产品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对新引进、发展的新兴产业,一起步就要按照标准化的组织生产,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三是要抓重点指标,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搞突破。药残、肥残和疫病菌存,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也是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因此,在推行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把影响人体健康的这几项主要指标控制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兽药的生产经营,避免流入生产环节。要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特别在蔬菜、果品等鲜活农产品生产上,坚决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在化肥、作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上,要严格按要求限量使用和按程序使用,确保重金属、亚硝酸盐、激素等几项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不超标。争取用3年时间,全市五大主导产业的主要产品全部达到无残毒安全农产品要求,有60%以上的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三、抓住关键措施,加快农业标准化推行步伐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从我市实际出发,具体工作中应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要建体系,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一要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好市场准入问题。鉴于农业部已全面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际,要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建设作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根据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品总体发展规划,责成市直有关部门迅速搞好现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收集、整理和汇编工作,规范和指导全市的农业生产。对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我市特色农 产品生产,建议由技术监督部门牵头,组织涉农部门借鉴和参考国际标准以及先进地区标准,抓紧研究制定地方标准,争取用3年时间,首先把蔬菜、果品、种子、花生、畜牧等重点产业的标准体系健全完善起来。同时,适应创汇农业发展需要,要抓紧搜集、整理国际标准和出口国家先进标准,并用以指导和组织创汇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要加快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保障。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建立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今年要重点抓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及**蔬菜批发市场检测点的建设运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年争取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产业特色鲜明的**等镇以及**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重点检测点,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建立快速检测点。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协会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点,并将其纳入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扩大检测覆盖面。力争经过3年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以市质量检测站为龙头,以重点检测站和快速检测点为骨干,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协会自建检测点为补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农业标准化质量监督检测网络。

三要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是一项新生事物,而且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强。要加快实施步伐,必须有一个配套完善、功能强大的推广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现有组织资源的作用,把农技推广服务的重点转到农业标准化的普及推广上来,使之成为农业标准化推广服务的骨干力量。要按照提高市一级、加强镇一级、健全完善村一级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使全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有机整体。市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提高装备水平,增强服务功能,全面搞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服务。镇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要紧紧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发展,抓紧对农技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地搞好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及服务工作。村一级要配备专门科技副主任,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服务力度,并且每个村庄都要安排5-10名科技带头户,带动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开展。

2、要抓龙头,拉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组织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重要力量,对他们来说,产品质量不仅关系一时的效益,更关系长远的发展,因而对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求更为迫切,行动更为自觉。如**镇高效农业开发公司去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500多个高标准大棚,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 一销售,生产的无公害蔬菜、瓜果供不应求。该企业计划3年内投资500万元,建成占地5000亩的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再如**集团在**等镇投资兴建的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场,也有效带动了当地畜牧养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推行农业标准化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以订单农业为载体,组织引导加工企业在农产品主产区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农户按照企业要求和标准规范生产,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定向收购,逐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紧密型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标准化的迅速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是权威部门颁发的优质农产品“身份证”,也是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要组织引导加工企业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使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全部实行标准化规范生产,提高我市农业标准化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尽快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必须按市场规则办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切实做到优质优价,靠利益吸引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市规划,从XX年起,市内农产品市场必须销售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不合格的严禁进入市场。我们也应该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生产和消费。当前,首先要在**蔬菜批发市场、**花生批发市场、**西瓜批发市场等农产品交 易集散地规划建设优质农产品专营区,严把市场准入关;在市区建立优质农产品专卖店或在超市设立专营柜,推介优质安全食品。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等新路子,加强与大中城市团体消费群体及经营单位的联系,通过专供和配送等形式,迅速把我市的优质农产品打入大中城市市场,实现优质优价,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3、要抓示范,带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当前广大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水平也不够高,技术准备还很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就必须从示范引导入手,通过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广大农民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已经建成的81处农业示范园区,要在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的基础上,迅速把示范重点转到农业标准化生产上来,力争尽快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园,其中**无公害蔬菜、**现代农业、**优质葡萄、**优质苗木四个市级示范园要力争年内率先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并逐步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园过渡。新建的农业园区,从一开始就要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XX高科技农业示范区,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按照标准化要求规范生产和运作,使之成为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龙头”。同时,要积极培植和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种养大户。种养大户来源于农 民,植根于农民,在推行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引导作用。要结合农业标准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一批种养大户,通过重点扶持,使其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示范园区建设还是培植种养大户。都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组织生产。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形成市场、占有市场。要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实现标准化生产创造条件,进而从整体上推进全市的农业标准化建设。

四、创新运行机制,激发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内在动力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全面提高农业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治本之策,也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开拓创新,尽快建立与市场农业、标准化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生产机制、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转变,从机制上、制度上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一要创新经营体制,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标准化涉及千家万户,但标准化生产又是以规模化经营作基础的。在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分散、规模普遍较小的情况下,要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纳入社 会化大生产的轨道。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根据群众意愿和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实际需要,大力发展合作社、专业社、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地域相近,从事同一产业或产品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按照标准化要求规范生产。在此基础上,引导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跨形式、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逐步构建起沟通上下、覆盖全市的组织网络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适应生产国际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需要。要组织指导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搞好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自我服务,以群体优势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要逐步完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机制,使每个社员都能从整体利益出发,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生产。

二要创新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农业标准化,核心是要实现从“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这就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条和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要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步伐,紧紧围绕蔬菜、葡萄、花生、种子和畜牧等主导产业,采取引进一批、提高一批、盘活一批的办法,迅速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群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 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的形式,盘活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生产规模大的加工企业,增强对农业标准化的带动能力。要立足我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吸引国内外农副产品加工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设立分厂或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拉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联结形式和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逐步形成紧密的经济共同体。特别是目前已在农产品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的企业,要引导他们加大投入,强化服务,严格标准,逐步把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企业的原料“生产车间”,实行标准生产、定向收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标准化发展。

三要创新导向机制,大力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同工业产品一样,现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是变质量优势为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优质优价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推行农业标准化过程中,要切实增强品牌意识,把培植农业名牌作为实施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内容,尽快把产品质量融入品牌价值,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对“**”蔬菜、“**”西瓜等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势农产品,要以推行农业标准化为契机,加大开发力度,提高产品品质,改进包装 形象,使其以全新的面貌进入市场,尽快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的名牌产品。对**葡萄这一传统优势农产品,要积极搞好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工作,争取尽快完成**葡萄的原产地标识注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维护**葡萄声誉,扩大品牌效应。

五、加强组织领导,为推行农业标准化提供根本保证

推行农业标准化,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要从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突出的位置来抓。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农业标准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而且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不是某一个职能部门所能单独承担的,必须成立班子专门抓。要抓紧成立由市级分管领导任组长,技术监督、农口部门、环境保护、工商管理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各组成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心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要组织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全市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迅速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并抓紧展开农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同时,要把农业标准化纳入镇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考核,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切实增强各级抓好农业标准化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要搞好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迅速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使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开展“绿证”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其尽快掌握质量管理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为此,建议把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作为今年农村党员夏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广大农村党员都能懂得什么是标准化,为什么要搞标准化,怎样按标准化组织农业生产,成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的明白人、引路人、带头人,并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标准化的全面推行。同时,要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消费意识,让消费者尽快认识并接受农业标准化产品,为推行农业标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2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调查,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实施不断深入的市场准入制度让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济宁市为例, 一个传统农业大市, 是粮、棉、油、菜、果、肉、蛋、奶、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和复杂苛刻的技术壁垒, 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 加大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 已成为开拓国内外市场, 促进产品流通,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 近期对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 认真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对下步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加以思考。

1 发展现状

多年来, 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各级都做了大量工作。总体上讲, 起步不晚、发展不快。农业标准化基地从无到有、由点到面,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早在1991年, 济宁市就以战略的眼光, 面向国际市场需求, 着手抓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在任城区大郝村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开发了33.3hm2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94年结合实施“农业十大工程”, 用2a的时间, 建立了0.667万hm2无公害蔬菜基地;1996年全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到1.33万hm2。随后, 在典型的推动下, 各县市区从试点抓起, 全市无公害蔬菜由点到面迅速发展, 邹城、曲阜、鱼台、金乡、汶上、泗水等县市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无公害基地。但在这期间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多是流于形式。真正引起重视, 作为工程全面实施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广大农民群众认识的不断提高, 农业标准化工作也不断深入, 截至目前, 全市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发展到398处、23.33万hm2,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已发展到201处、6.07万hm2;坚持“三位一体, 整体推进”的方针, 强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 品牌优质比率快速提升, 总数达到926个、认证面积达25万hm2;各类市场以产品为主体形成和发展, 分布在各市各主产区, 部分市场正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设立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专营点。围绕农业技术标准的推广, 全面普及了现行国家农业技术标准, 制定和修订了37项地方农业标准。同时还组织编写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管理办法》等技术小册子, 聘请了专家对基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 引进了一些新技术、新品种, 大力推广了农作物秸杆还田、配方施肥、CO2气肥、生物农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专用肥、生物菌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秸杆气化等新成果、新技术。

2 主要问题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 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 但仅仅是初步的, 与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要求还远远不适应。质量意识淡薄。在农民群众中, 传统的数量型、粗放型生产习惯仍占主导地位;在生产企业中, 还没有真正把产品质量当作生命来看待;各级党委政府的农产品质量观念不强, 在工作指导上未能形成共识;市场运作滞后。由于农业产品市场准入工作没有展开, 目前已取得质量认证的产品没有专营市场, 显示不出其质优的优势, 效益上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在交易方式、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程度, 以及信息收集、发布等方面, 尚处于较低水平, 具有明显的初级市场特征, 部分批发市场带有浓厚的集贸市场味道, 有的市场还处于以收费代管理的经营模式;质量检测跟不上。由于目前农业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质量检测工作很难渗透到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 导致农产品出口中农药残留、抗生素、激素类生长剂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市场准入刚起步。就全市农产品市场情况看, 由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 各类产品混销的局面没有打破,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推行。四是场地挂钩不紧密。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没有形成有序的共同体, 市场销售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 特别是在无公害产品销售上大都是单打独斗, 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刚刚起步, 市场运作跟不上步伐, 绝大多数还没建起市场准入制度, 已经取得认证的产品没有专营市场, 和普通产品一样在同一市场销售, 消费者难以辩认优劣, 造成优质不能优价市场上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或管理不力, 也只好流于形式。五是农产品质量认证滞后。通过对大型农贸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系统的质量检测, 发现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已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 但由于没有经过质量认证, 既便是优质无公害产品也不能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从市场开拓情况看, 农产品销售的主体还在国内, 出口创汇产品种类少, 真正形成规模的仅限于大蒜、花生仁、水产品等。

3 发展对策

为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 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 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基本思路是:面向国际市场, 着眼国内市场,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结合生态农业建设, 在开发产品中应用无公害技术, 在推广无公害技术中开发产品, 在开发中以大宗农产品为首选对象, 以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 农产品生产实行全过程控制, 用产品信誉培育市场, 用市场拉力促进产品生产, 进而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农业产业环境,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3.1 建立无公害食品控制机制

把发展无公害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纳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 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及其食品安全指标体系, 制定相配套的生产操作规程。全面普及无公害农业知识, 组建农业质量管理、执法监督及质量检测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安全性控制机构。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及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确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加大农业环保工作力度, 严禁有害化学品的滥用, 从水源、土壤、空气、生态等方面采取措施, 下决心摈弃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消费的发展模式, 开发无污染、无公害的生产资料, 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 缓解对环境的压力。

3.2 加强无公害农业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通过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改进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 (农药、肥料、饲料、饵料等) 的人工化学物质的配方, 开发出高效、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制品, 研究开发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料、矿质肥料及其掺和肥料等。在开发、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生产资料加工企业。

3.3 严格遵循农业标准化建设原则。

实行统一完善的系统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是从生产到市场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涉及无公害农产品的每个环节都应纳入控制与管理之中, 要建章立制, 做到生产有规程, 产品有标志, 认证有程序, 市场有监理, 过程有记录, 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在严格管理之中;要全面规范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是丰富多样的, 具体到每种产品都应有与之相对应的产地、产品环境标准和生产全过程的操作规程配套;要循序渐进地开发。由于消费市场对无公害农产品正处于培育扩大过程, 在生产中必须相适应地发展。由于技术进步的渐进性, 有些农产品生产的无公害技术还受现实技术水平限制, 难以达到无公害的质量标准, 因此也决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渐进性。现阶段重点是围绕大众化消费开发大宗农产品。

3.4 坚持准确的市场定位

市场销售在适中价位上以质量树形象, 以数量求效益。以国内市场为主体, 既适应现阶段生产技术条件的要求, 又有利于培育开发潜力巨大的市场, 有计划地逐步开发;市场销售在适中价位上以质量树形象、以数量求效益。目前, 正处在由温饱向小康跨越的阶段, 整体消费能力并未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消费承受能力还是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因此, 高价位只意味着拒绝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适中价位是加快发展的基础。

3.5 构建一套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机制。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农业综合开发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任务,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类型多、建设地点分散、规模大小不一、实施工程监理难度大。近几年,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监理工作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工程监理情况

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针对国家工程建设监理办法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提高了监理办法的可操作性。随着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监理工程规模逐年加大,我省省级监理工程总造价已经由2005年的0.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7.8亿元,县级监理工程总造价2012年也已经达到1.5亿元。我省实施工程监理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工程监理范围。我省规定,年度财政投资10万以上(含10万元)的小型水库、拦河坝、排灌站、机电井、防渗渠道、机耕路、桥涵闸等单项工程,年度财政投资80万元以上(含80万元)的同类建筑物工程或机电井,纳入省级监理范围,由省农发办统一委托专业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年度财政投资在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单项工程或年度财政投资80万元以下的同类建筑物工程或机电井,纳入县级监理范围,由县级农发办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二)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每年在工程开工之前,对于实施省级监理的工程,省农发办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具备相应建设监理资格的单位进行工程监理。实施县级监理的工程,县级农发办有的选择有监理资格的监理单位,有的选择有监理能力的单位。有监理资格的单位是指具有一定资质、经国家认可的专业监理单位;有监理能力的单位是指有相关专业技术力量的法人,其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有承担同类工程的建设监理或质量监督工作经验,能够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完成监理任务。

(三)明确监理内容。监理单位按照工程建设合同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监理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审查与控制工程建设所需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对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措施限期解决;督促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工程承包合同和国家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令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指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组织工程建设质量综合评定,签署工程检验认可书和工程付款凭证;定期向监理委托单位报告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情况;工程竣工后,整理合同文件和有关工程技术档案材料,参与工程竣工预验收和相关验收文件的签署,提交工程监理报告和档案资料;在工程保修阶段,负责检查工程质量状况,承担质量责任,并督促施工单位保修。

(四)明确监理程序。监理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按工程建设进度编制工程建设监理细则,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进行建设监理。实施监理前,监理委托单位将选定的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监理人员姓名及所赋予的权限,书面通知工程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以及建设监理合同的规定接受监理。监理单位应组建由相关资质人员参加的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机构或监理人员应进驻施工现场,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即时进行建设监理。

(五)规定监理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监理单位按照“公正、独立”的原则,主动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维护监理委托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允许监理单位转让、分包监理业务。监理单位不得从事所监理工程的施工和建筑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等的经营活动。监理人员不得在所监理工程的项目法人单位、建设单位或施工、设备制造、材料供应单位兼职,不得是施工、设备制造和材料、构配件供应单位的合伙经营者。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由于未按合同规定进行监理而造成工程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为施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造成工程损失的,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监理人员按照监理合同规定行使监理单位的权限,在授权范围内发布有关指令。项目建设单位或县级农发办不得擅自更改监理人员的指令。监理人员有权建议撤换不合格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财政部门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农发机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六)制定监理费用支付标准和程序。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费,按照实施监理的单项工程年度财政投资总额的2%以内控制使用,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实施省级监理的工程,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实施监理的项目县农发办给监理单位开具监理费用支出凭证,监理单位按照监理合同到省农发办报账支付监理费用。实施县级监理的,监理费的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按实际支出数计入工程成本。监理费报账时,应按监理费总额的20%预留质量保证金,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再予以拨付。

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在项目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得到了农业开发部门和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杜绝了工程以旧顶新,保证了工程建设真实性;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农业开发系统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工程按期发挥效益;保证资金运行安全,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一是有挂靠监理单位现象。有的监理公司没有资质或监理能力,挂靠有资质的监理公司,用有资质监理公司的资质和证件,然后给被挂靠公司付一部分管理费用。二是监理人员待遇偏低。一般监理人员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总监理工程师月工资接近3000元,这样的工资待遇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也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

(二)监理单位投入力量不足。一是技术力量投入不足。监理公司两、三个县安排一个监理人员,有的监理人员年龄偏大,还有的监理人员专业资质不符合所监理工程的专业要求。二是监理设备投入不足。很多监理单位延续过去使用的钢尺、米绳、坍落筒等检查工具,没有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如配备GPS定位仪及测量仪等有效、简便、快捷的先进仪器设备。另外,监理工程师去项目区必须搭乘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的交通工具,工作效率不高。

(三)监理人员素质不过硬。一是有的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有的监理单位为降低成本,临时雇佣一些年龄高或实习的技术人员,有的监理人员没有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有的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竣工资料编写不规范、表格填写不清楚。个别监理人员甚至对合同条款、监理程序、监理方法不了解,不能按监理程序开展工作,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二是有少数监理人员政治素质不过关。由于工资待遇低,有的监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监理、秉公办事,有的甚至向施工单位索、拿、卡、要,收施工单位红包,工作中睁只眼闭只眼,不坚持质量标准,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四)监理程序不规范。一是监理过程不规范。有的监理单位没有编制项目监理规划,工作没有计划性,无章可循。有的工程没有开工就编制完成了竣工档案资料。有的监理资料中建设内容与实际施工的工程不相符,甚至资料竣工日期与施工时间相矛盾。有的施工监理不到位,该进行检查时不检查,该旁站监理时不旁站,甚至不管工程是否合格都签字。二是监理人员不驻守项目区。有的监理人员不能参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开工时来一次,竣工时来一次,有些表格直接委托施工单位填写,竣工时监理人员统一在上面签字盖章。

三、建议

(一)规范选择监理单位。一是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前继续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监理单位进入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监理市场。对于以往的,在农业开发工程监理过程中有违规现象的单位、监理人员要取消其监理资格。二是明确监理人员配备计划。监理工作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对监理单位固定人员少于规定人数和专业不相符的监理单位不进行委托。在签订合同中,要明确监理单位监理人员配备数量、从事专业、配备检验检测设备清单、交通工具,后勤保障等。

(二)加强对监理单位管理。一是加强检查考核。省农发办要建立监理单位考核办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定期对监理单位监理人员数量、在岗情况、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质量、设备配备数量标准、敬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进行全面考核。县级农发办对监理单位制定的内部质量体系控制、监理业务处理、信息搜集传递、资料分类整理归档、监理资料规范性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作为支付监理费用重要考核内容。二是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年初由省农发办统一召开会议,总结上年工作,布置下年度监理任务,并组织对监理公司监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一方面对监理人员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培训,使监理人员掌握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方法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另一方面对监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强化监理人员廉洁自律意识,使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守法、诚信、公正、公平。

(三)规范监理程序。一是明确监理单位工作程序。以书面形式明确监理委托单位、县级农发办、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者之间联系及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要求监理单位制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程序、支付结算控制程序、安全生产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程序等,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证监理监控不漏监,保证各个工作环节都在受控状态。二是明确监理单位按照监理细则实施监理。工程开工前,监理人员要编写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按照监理规划、细则进行工程监理,规范开展监理工作,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监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职责分工。明确旁站、检查与巡视的具体工程和具体部位。工程建设中或竣工后要及时汇总整理监理资料,分类归档,真实体现各个工程监理阶段的工程进度和质量。

(四)规范监理内容。一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监理人员要对进场材料进行认真检验,堵住质量问题的源头;要对施工工艺进行检查,通过旁站、检查与巡视对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配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进行监督和控制;要对竣工工程认真检查,全面控制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外观质量。二是对项目工程进度控制。监理单位要在不同施工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进度控制措施,提出各施工单位及主要设备、材料的进场时间表,对设备、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计划及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检查实施情况,随时监控实际进度,发现偏差,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监理审查意见。三是对工程费用控制。监理单位要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资金报账申请,复核已完成工程量和单价组成,签署工程付款凭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四是对合同履行管理。监理单位要按程序办事,熟悉合同,准确理解合同,平时要注意资料和证据的搜集,一切凭原始材料和数据说话,督促县级农发办与施工单位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职责。五是对信息资料管理。监理人员要对所需的技术信息进行搜集、定性、存储、传递、归档等,重点是对施工现场监理会议记录、监理日记、各类监理报表、监理现场监督检查记录资料、简报以及监理报告等进行搜集和管理。六是做好协调工作。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进行组织协调,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五)规范监理方法。一是明确不同部位监理方式。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事前控制,制定针对性强、符合工程特点的监理旁站计划。监理人员必须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实行旁站、巡视或平行检查。二是定期进行阶段验收。监理每个阶段验收时,只要发现不合格项目超出抽检允许数量,必须要求先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继续验收,除对验收首次发现不合格项目整改外,对所报验收段重新全面抽验,直到抽验项目全部合格为止。三是实行监理每月例会制。委托单位每月召开监理工作例会,听取监理单位工作汇报,掌握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拨付情况,适时适事研究和解决监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四是明确监理责任追究制度。2000年出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监理单位要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规定了监理企业和工程师要对工程安全承担责任。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也要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监理追究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4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省委孟书记提出的用2—3年时间使我市的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围绕突出三大主导产业,尽早谋划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市委办公室、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成立联合调研组,分赴乐平、浮梁、昌江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了县(市、区)主要领导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乐平蔬菜集团公司、镇桥镇、洪岩乡,昌江的吕蒙乡,浮梁的茶叶集团总公司和经公桥镇,亲身感受了我市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三大主导产业有喜有忧,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和成效

1、浮梁茶叶

作为传统产业,浮梁茶叶有着资源、文化、规模等优势,历来都受政府的关注,茶叶作为浮梁县的特色农业,是农业增收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浮梁县名优茶发展迅猛,广大茶农的收入得到较大增长,山区茶农茶叶已成为他们的主收入。但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茶园管理两极分化,稳产高效。浮梁县近年的茶叶总量在4万担左右。一方面高山茶园注重发展高品位的有机、AA级名优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低山连片,便于机械作业的茶园,已有十几家农场主、茶叶大户经营的近万亩茶园,注重投入,管理水平较高,但仅占浮梁县茶园面积总量的八分之一。

茶叶经营诸侯纷争,茶农增收。浮梁县品牌由原来的三五个发展到今天的十几个,但绝大部分规模较小,品种单一。由多个个体经营商贩将茶叶通过不同渠道分销到北京、上海、南昌、常熟等地,同时也引来了外地的经营大户直接来浮梁县收购名优茶,促进浮梁县在瑶里、西湖自发形成了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了茶农增收。

茶叶品种花色增加,多类发展。浮梁在发展高山名优茶的同时,依然保持传统的工夫红茶这一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6套珠茶生产线,在低山联片的茶园采用机剪、机制,加工普通绿茶,丰富浮梁县的茶类,形成多种茶协同发展的格局。

茶叶趋向无公害化,唱响绿色。浮梁县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茶生产规模,目前全县3万亩无公害茶基地的空气、水、土、产品已通过江西省农科院的抽检,已有近万亩茶园有机茶、AA级绿色食品基地认证,为今后茶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乐平蔬菜

乐平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撤县设市以来,由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去年,全市蔬菜面积达2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4万亩,全年总产量达58万吨,总产值4.89亿元。拥有全省县级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和设施最好的蔬菜科研基地,全市现有汇德、祥辉、彩云等多类蔬菜加工企业近20家,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鲜菜,全市蔬菜外销量占总量的80%,但外销蔬菜又有90%只销往周边市县。暂时处于领先位置,因此不论是实力还是名气,乐平市都已基本奠定“江南菜乡”的地位。

3、昌江养殖

2003年该区养殖业产值近6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56.5%,比2000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值20%来自养殖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虽然已形成了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的格局,但产业化水平依旧较低,还没能够突破阻碍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离现代农业、效益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和困难:

1、农户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低,造成农产品的地区性趋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虽然全市出现了不少的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但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当前绝大多数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体制下的那种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农户经营呈多样化和兼业化趋势。农户作为一个生产与消费合一的经济和社会单位,兼有生产者如现代企业和纯粹消费者如城市家庭的双重特征,这就决定了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目标是,一方面其产品要满足自己家庭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剩余产品的销售,获取尽可能多的货币收入。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缓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情况,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进行小而全的生产,所以很难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生产经营格局,造成农产品的地区性雷同。有很多农户仅仅是种几分田、放几只鸡、养几头猪,只能保温饱,还谈不上搞产业化。

2、农户经营手段粗放,造成农产品质量低劣。我市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效益相对偏低,因此,多数农户缺少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他们往往以劳动力的投入来替代资金、技术的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型经营,使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低劣,品种单一,精品、名品不多,优质品种严重短缺。浮梁有些茶农虽然能采摘到一流品质的茶叶,但因为制茶技术落后,只能做出中档茶叶,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和收益。从大处看,因为茶叶生产和加工仍然是以手工为主,成本太高,产量太低,难以占领市场,降低了茶农生产积极性,产生了掠夺性经营现象。

3、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发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5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进一步加快我市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果,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深入市直部门、区县和部分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成就与做法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工作来抓,积极推进区域、产业、体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1.空间布局特色凸显,区域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城市功能分区的战略性整合,科学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使得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以“金

廊”、“银带”为基本骨架,以太原街、中街为支撑点的服务业快速发展;东部汽车产业加速聚集、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明显;西部建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基地;南部成为高新技术和航空产业的制高点;北部形成农产品深加工、手机生产基地以及生态经济带。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确立,使地区和城乡的发展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促进了空间优势加速向发展优势转化,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县域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2012年四个郊区和一市三县经济总量继续壮大,占全市的45%,对GDP的贡献率为48.8%,一市三县的增速优势更加明显,主要指标增幅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2008-2012年的五年间,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消费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减弱。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了5个千亿产业集群,宝马汽车产业新城加快建设,未来产值将达3000亿元,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新型产业体系不

断完善,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远大集团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幕墙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现代建筑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为全市支柱产业;以眼科保健治疗和生物制药为主体的泗水科技城快速发展,以蒲河为依托的生态经济加快推进,蒲河生态廊道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产业结构趋于协调并向优化提升方向发展,2007—2012年第二产业平均增速1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5%以上。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12年工业增加值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3%,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一批企业进入世界级企业集团行列,1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我市机床跃升为全世界同行业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4%,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46.5%,我市成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3.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

强。国有经济调整取得突破进展,470户国企完成改制,5户上市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大型骨干国有企业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全市国有资产达到4680亿元,比2007年初增长1.8倍,年利润总额52亿元,增长73倍。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稳步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非公经济优势更加明显,由2007年的68.8%提高到74.1%。非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市的87.5%,涌现出远大集团、特变电工、禾丰牧业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非公骨干企业,年产值超百亿企业达到2户,先锋、东达自动化、天九等民营软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百强。非公经济成为投资和消费主体,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由2007年71.0%和87.7%提高到2012年的73.8%和91.3%。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能够取得如此明显成效,关键就在于始终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战略重点,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整中促发展,既重视

数量的变化,又寻求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既遵循经济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又紧扣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特殊问题,抓住了战略性环节和根本性因素,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经济结构调整之路。

1.思路清。始终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统一、统筹兼顾和突破重点相结合,把我市放在全国乃至全球大的发展格局去谋划,围绕实现“三大目标”,深入推进“五大任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空间布局、清晰定位各重点空间的产业和功能为载体,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坚持“以增量推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为主线,突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和全局性。

2.规划好。始终将科学规划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前提,作出“三区”合署办公、全面开发建设大浑南的重大决策,先后两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延续几十年的老行政区划中地域交叉、发展失衡等矛盾和问题。高水平编制了全域科学发展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合理,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促进了产业、项

目以及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的加速集聚。

3.举措新。坚持由市领导牵头的重点工作推进组,包区县制度,强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存量做强”、“增量调优”的基本要求,一手抓存量促升级,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从单纯依赖规模扩张向追求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转变。一手抓增量促调整,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引导资金投向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领域。通过抓存量和扩增量并举,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向又大又强转变,经济增长向又好又快转变。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

作为老工业基地,由于基础条件等历史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难度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尽管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效,但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1.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发展

相对较慢,2012年第三产业增速为8.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中居末位。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三、二、一”变成2012年的“二、三、一”,第三产业比重由47.3%降至44%。2012年,广州、杭州、成都第三产业比重为63.6%、50.2%、49.1%,与这些城市相比,我市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与建设中心城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2.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2011年我市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6%,与北京、上海、深圳的5.83%,2.9%,3.66%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企业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抗风险能力较弱,一些工业企业面临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困难,作为工业支柱的装备制造业,整体工艺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还没有成为引领我市工业高端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非公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企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稳定和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发展后劲不足。

3.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同质竞争现象仍然存在。

近年来,我市“一市三县”增长速度较快,相比而言,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占比下降明显,一些地区增长缓慢,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间增速差距较大。各发展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趋同现象,比如在信息、航空产业方面,不同区域规划了相同的园区,产业规划执行不严,必然在项目引进方面造成内耗。支柱产业与其他副省级城市重叠较多,区域产业同构增加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难度。

4.消费水平还相对偏低,投资拉动能力开始减弱。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是2006年的4.4倍,年均增长28.8%,投资率为85%,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值25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七位,年均增长速度比投资慢11个百分点,消费率为42%,居第七位,仅比副省级城市平均值高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消费率明显低于投资率,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导特征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偏弱。同时,我市投资产出效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30元下降到2012年的1.17元,投资产出效率递减已经显现。

三、几点建议

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优化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力。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和升级。工业与服务业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根据国际经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为此,要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高位增长,为第三产业提供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加速东北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实行主辅分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互

动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要加快经济发展的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构建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确保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加强研发活动的资金投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发挥在沈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全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重点项目,提升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创新能力。

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添拉动增长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继续巩固提升汽车及零部

件、现代建筑、农产品深加工、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优势产业,与此同时,要站在我市经济区、东北乃至更大范围内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开发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引入培植一批投资主体,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4.加快城镇化步伐,释放扩大内需的潜力。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手段。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城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核心就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步伐。推进县域地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鼓励特色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及省市重点镇、中心镇建设,推进蒲河沿线乡镇及近郊区城镇化,强化国家和省

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提高县城建设水平。引导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提高城市化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提高对县域的支持力度,新增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县域,重大工业项目向县域倾斜,促进城区产业优化升级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5.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利益格局的根本途径。要抓住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难得机遇,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在形成产业创新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协同推进投融资管理、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土地科学合理利用等方面改革创新。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扶持重点企业上市,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市、区、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机制,设立创投基金、环保产业基金和装备制造业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6

当前,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渐显露,且呈现加剧增多、调处难度大的特点,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隐患。近期笔者对我市近三年来的矛盾纠纷产生原因、种类、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就我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提出初浅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我市社会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主要特点及原因

(一)矛盾纠纷发展趋势。近三年来,我市共发生社会矛盾纠纷6829件,平均每年发生2378件。从矛盾纠纷的类型来看,邻里、婚姻家庭、土地承包、赔偿、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纠纷排在前6位,共5162件,占纠纷总数的75.58%。从矛盾纠纷的变化来看,婚姻家庭、劳动、赔偿、房屋宅基地、施工扰民5类纠纷共2413件,占纠纷总数35.33%,与前三年这五类纠纷2879件相比,总体呈下降趋势;邻里、土地承包、征地拆迁、计划生育、村务管理5类纠纷3675件,占纠纷总数53.81%,与前三年的这五类纠纷3264件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特点。综合分析我市社会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矛盾纠纷主体呈现多元化。从当前我市基层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上看,纠纷主体已不仅限于单纯的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债务、继承、赡养等一般性民间纠纷,而是扩展为劳动争议、物业管理、山林土地、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疗、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新型矛盾纠纷。纠纷的主体为公民与基层行政村(居)、公民与企事业单位、公民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纠纷。呈多元并存的局面。

2、矛盾纠纷内容呈现多样化。从矛盾纠纷的法律性质看,社会矛盾纠纷的内容由过去单一的民事纠纷发展为民事纠纷、经济纠纷、行政纠纷并存的等多种内容。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已经不再是民间主要矛盾纠纷,而是以资源权属、环境及生态、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工程建设中群众利益维护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其中,因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补偿、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不公、执法不当、涉法涉诉、区域性、接边地区等方面的众多新型社会矛盾纠纷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3、社会矛盾纠纷客体呈现复杂化。从矛盾纠纷客体看,许多纠纷往往同民事赔偿、治安处罚,甚至刑事案件搅在一起,有历史的、政策的、利益的以及机制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包括处理不当的因素。传统思想文化积淀与现代物质、政治、精神、社会文明相互冲突,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传统经济观念思维方式与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民主政治进程相互不适应导致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极其复杂性,从而决定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纠纷必然呈多发、频发的态势。此外,因各类经济组织实现经济利益渠道的曲折性和有关行政组织的行政行为、办事行为的随意性,使得矛盾纠纷客体的形成因素增多,生成过程边复杂,矛盾纠纷客体由简单向复杂转变,导致了社会矛盾纠纷客体的复杂化,矛盾纠纷的演化也由直线式变成曲线式,处理难度相应增大。

4、社会矛盾纠纷规模呈现群体化。在农村,由于基层行政组织不依法办事而引发的土地、山林、荒山、荒地、水塘承包、坟山、不当集资收费等纠纷,众多农民成为纠纷当事人;在城市,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企业内部集资、社会劳动保障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众多下岗职工和有关方面的单位和人员成了纠纷当事人;在企地纠纷中,因利益冲突,企业和当地周围群众成了纠纷当事人;在金融兑付、城市房屋拆迁等方面,许多有共同利益的群众成了纠纷当事人。因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的群体化而使其规模不断增大,许多纠纷因处理不当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若不深入调查,弄明情况,或措施不力,将严重损害群众利益。

5、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呈现激烈化。基层的社会矛盾纠纷特别是一些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往往涉及人员多,涉及部门行业多,仅仅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单位或某一个组织很难有效解决,尤其是群体性事件。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往往与不合法的表达手段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合法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交织在一起,基层调解组织受调解权限、调解方式、调解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化解起来难度大。当事人在一时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采取静坐、下跪、上访、群体围攻甚至武力相威胁的手段,有的纠纷并非利害冲突,只是为一句话、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酿成严重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三)主要社会矛盾纠纷及成因 在社会关系总体和谐稳定的新形势下,当前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下列纠纷:

1、经济利益矛盾纠纷急剧增多。三年来,在我市农村合同、赔偿、劳动、土地承包和征地拆迁等生产经营性、债务纠纷达2321件,占纠纷总数的34%;上升幅度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重视“三农”,实行了减费免税、种粮补贴等政策,种田热起来了,土地紧俏起来了。有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征用土地而引发的纠纷随之增多。

2、社会保障矛盾纠纷明显突出。三年来,公民与法人及社会组织之间的纠纷6419件,占纠纷总数的9.5%,以下岗、待业职工与企业及政府之间的纠纷为主,并在群体性上访事件中占相当比例。主要是因为企业改制重组、减员增效,加上部分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生活保障金等,严重影响了职工生活。民营、私营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3、城市化建设矛盾纠纷不断涌现。比较突出的是工业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道路扩建、房屋买卖等引发的拆迁补偿,失地农民的补偿安臵,这些纠纷形成了城市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

4、劳资纠纷层出不穷。务工人员在打工中由于文化水平低,不懂法,也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劳动报酬难以获得、工伤(亡)事故等劳动争议时,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采取殴打雇主、聚众闹事或上访等过激行为。

5、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居高不下。虽然婚姻家庭纠纷呈下降趋势,却位居各类纠纷的首位。占纠纷总数的26.29%。主要表现为第三者插足、非法同居、未婚先孕、单亲家庭、未成年犯罪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个人思想观念、家庭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裂变是导致婚姻家庭纠纷频发的直接根源,也是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最大隐患。

6、干群矛盾纠纷发生频繁。三年来,其他纠纷1667件,占纠纷总数24.4%,位居各类矛盾纠纷的第四位主要原因是一些部门和行业不依法行政办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推诿扯皮或方法简单,损害了群众利益;一些单位党员干部利己思想、官本位思想严重,在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不能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度处理矛盾纠纷,而是站在本单位、小团体的立场上考虑利益得失;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缺少法制观念,处理基层矛盾纠纷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滥用职权,越权行事,结果不但没有化解矛盾纠纷,反而激化了矛盾,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或群体性事件错综复杂,处臵困难。

二、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

化解矛盾纠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但要做到定期排查、及时调处、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主要还得依靠各级人民调解组织。

(一)抓紧推进司法所相关业务立法工作,充分发挥其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阵地作用

司法所是我国基层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民调解、安臵帮教、社区矫正等任务,在化解民间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司法所已经成为基层党委、政府和群众离不开、信得过、受欢迎的好帮手。然而,基层司法所基本上是一套人马、五块牌子(司法所、三调联动站、帮教矫正站、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服务所),在履行职责中法律依据不足、工作主体与法律主体不统一的现实严重影响了各项业务的开展。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加速推进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基层法律服务等业务的立法工作。

(二)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

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网络健全,调解员植根基层、贴近群众,调解工作具有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具有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法制宣传教育等功能。三年来,全市132个调委会、676名专兼职调解员,主动参与调解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共调解各类纠纷6000多件,成功率达97%以上,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优势作用。因此,司法所和基层调委会要继续切实搞好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农村调委会要立足广大农村,坚持原则,依法调处,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简单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三)切实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

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的解决和处理,积极主动搞好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对人民群众申办的事项,要热情接待,依法审批,依法行政,切实为人民群众搞好服务;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基层党政组织和企业内部的有关部门问题,要充分理解和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切实解决好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要主动汇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疏导化解,公开、公平、公正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做好稳定工作。

(四)着力将涉法矛盾纠纷纳入依法解决轨道

法律部门应当以化解涉法矛盾纠纷为己任,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切实解决好各类民事、经济、行政纠纷,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对公民与村(居)、企业之间出现的承包合同、不法侵权等纠纷,在依法调处无果的情况下,引导当事人运用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寻求依法解决,教育归劝当事人不要采取聚众围攻、越级上访等方式解决纠纷。

(五)努力健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

2007年开始,我市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始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即“三调联动”)的工作机制,逐步走出了一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司法行政主办实施、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新路子,运行一年多来,化解了许多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稳定。但还需进一步健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市“三调联动”办要加强对各单位调处工作的指导,积极介入下级调处不了的疑难复杂和重大矛盾纠纷,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及时调处,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形成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工作职责的要求,分工负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有效化解,形成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应急处臵和调解机制。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科学应对,有效处臵的工作方法。对情况紧急、问题突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组织力量全力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对有激化蔓延倾向的苗头性问题,要建议党委政府和调解组织加强掌控疏导;对大型集体上访和特别重大的矛盾纠纷要建议党委、政府和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调处,依法妥善处臵,确保一旦发生重大问题,能够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调处得好。

(六)不断提高调解员整体素质

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是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关键,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调解工作队伍是落实各项调解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工作中一是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建立庭审旁听制度,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村、居委会调解主任旁听人民法庭审理的民事案件及刑事自诉案件,现场学习人民法院诉讼中的调解方法、证据采信、引用法律法规及裁量标准把握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技巧;二是要结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变化,制定培训规划,逐步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主动自觉地依法处理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以适应新时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需要;三是要不断充实调解队伍。要有计划、分步骤对调解员队伍进行调整补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吸纳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以及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不断优化、充实、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

(七)健全保障激励机制

关于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农超对接

农产品是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必需食品来源, 也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 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乃至生命安全, 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紧迫形势

1、国际社会对农产品质量要求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欧盟、日本等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 更新了原有的规定, 对食品、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 贸易保护主义快速抬头, 技术壁垒不断强化,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更加严格和苛刻, 质量安全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三聚氰胺奶粉污染事件以后, 有32个国家和地区从我国350多批出口食品、农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 8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食品、农产品采取了限制措施, 全面加强了检验,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严峻挑战。

2、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

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城乡居民安全消费需求的提高, 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关注,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和重要。同时, 我国举办国际性活动日益增多,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必然引起全球更多的关注。此外, 随着网络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 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 并引发连锁反应, 对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打击, 给广大农业生产者带来极大损失。2006年的红心鸭蛋事件、2007年的多宝鱼风波和香蕉癌事件, 2008年的柑桔大实蝇事件和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 2009年广州生猪瘦肉精事件, 2010年的海南毒豇豆事件等等, 连续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都在警示我们,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关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大

当前,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 保障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进入了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方面,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基础弱, 监管难度大, 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多、供应链条长, 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多。特别是非法生产销售禁用农兽药及化学物质行为屡禁不止, 农业投入品违规生产经营问题仍然突出, 个别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薄弱, 法律法规配套和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存在薄弱环节, 属地管理责任制和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各级农业部门行政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行政执法队伍不健全, 普遍存在缺人员、缺手段、缺经费的困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础较弱, 尤其是乡镇基层检测“空白”, “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的问题较为普遍。

二、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农产品生产过程, 包括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3个方面。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 加强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 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

1、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 结合本地优势农产品和主导产业发展要求, 围绕蔬菜、水果、茶叶、大米、食用油、肉类、禽蛋、水产品、奶制品等9类主要农产品, 制修订生产技术规程, 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提供有据可依、操作性强、切合实际、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体系。

2、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家庭为单元自主生产, 生产规模较小。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势的现状,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从生产环节把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社。按照“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把分散经营的农民联系在一起, 形成规模化生产, 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 加强自律性管理,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联系, 建立生产基地, 进行订单生产, 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 统一组织生产经营。三是培育壮大农产品生产专业户和生产大户。通过耕地等生产要素流转, 形成一批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 促进农产品规模经营。

3、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普及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 提高农民和广大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标准意识。农技推广部门要根据农产品生产季节、种植品种、生产布局, 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转化为通俗易懂、操作简便的操作卡、明白纸, 按作物分季制定分发到村组和农户, 督促和指导农户按照操作卡和明白纸的要求进行生产。

4、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资打假力度

(1) 加强产地环境监督管理。一是搞好产地安全状况普查与分类。根据农产品产地要求, 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状况进行普查, 根据普查结果划分农产品适宜生产区和不适宜生产区。对适宜生产区制定相关保护政策, 对不适宜生产区结合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改种其它作物。二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根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报条件与要求, 对适宜生产区向省农业厅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确保农产品生产基地100%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同时对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三是加强基地“三废”污染控制。加强对农产品产地周边污染源的监管, 严禁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城市和工业“三废”。指导农业生产者搞好基地清洁生产, 做好农药瓶、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的分类处理, 防止二次污染。四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建立农业环境定位监控点, 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入手, 定期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监督监测, 及时掌握产地的土壤、大气降尘、灌溉水质、农产品质量等情况、农药、化肥、地膜使用情况以及对产地环境污染情况。

(2)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一是加大农资打假力度。组织农业、工商、安监、质监等部门联合, 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农资打假力度, 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 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和禁限用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二是经常性开展农业投入品巡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资经营单位、生产基地进行巡查, 特别是在农药使用高峰期, 要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农药品种、重点蔬菜品种, 加强巡查力度。三是加大对农药抽样检查力度。加大对农药的抽样检查力度, 重点对标识标签不规范、混配农药等进行抽样送检, 检查农药中是否添加禁限用农药成份。对标识标签不规范、添加禁限用农药成份、假冒伪劣农药等, 要依法严厉查处。

5、“农超对接”必须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

2009年, 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15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省份开展“农超对接”试点, 国家安排了4亿元资金, 将在全国建设200个“农超对接”项目, 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 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农超对接”让合作社农民、消费者和超市三方实现共赢, 从而解决了农民鲜活农产品的销售难, 运输难等瓶颈, 也让相应的城市的居民在较短的时间里购买到新鲜农产品。但是, 在“农超对接”过程中, 必须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 从诚信体系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和检验检验制定建设等方面着手,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三、实现“农超对接”所需要的体系制度建设

1、建立诚信体系

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农产品合作社、农民等生产经营主体, 要自觉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禁止销售和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 按规定的用量和安全间隔期科学、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对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社农民要建立诚信档案, 对市场检查和产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登记, 并向社会公示, 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提高基地生产经营者的诚信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2、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和超市要建立经营台账, 详细记载农资产品和农产品的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民要建立生产档案, 记载农业投入品购买情况、使用时间、用量等详细信息。一旦发现农产品质量问题, 将按经营档案和生产档案进行追查, 并对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责任人依法进行查处。

3、完善检验检测制度

超市和专业合作组织要配备必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和检验检测人员, 建立和完善检验检测制定。专业合作组织要对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验, 严格执行市场准出制度, 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禁止出售。超市要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签订产销对接合同, 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 对获“三品”认证的农产品、签订了产销对接合同的农产品和有县级以上检验检测单位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农产品准予入市销售, 但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如发现质量问题, 必须作退市处理, 并向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对除上述三种以外的农产品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市销售。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汇集——高考作文再现奇葩下一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考研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