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研诚信(通用8篇)

科研诚信 篇1

文件共分七个部分,分别是:

(一)充分认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推进科研诚信法制和规范建设;

(四)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的管理制度;

(五)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提升科学道德素养;

(六)完善监督和惩戒机制,遏制科研不端行为;

(七)加强组织领导,共同营造科研诚信环境。

文件的发放范围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卫生厅(委、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卫生局、科协,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以及中国科学院各分院、研究所

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作者: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 2009-11-05 来源: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

秘书处

为了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单位,包括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0个部门和单位,于2009年8月2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国科发政〔2009〕529号)。

文件共分七个部分,分别是

(一)充分认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推进科研诚信法制和规范建设;

(四)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的管理制度;

(五)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提升科学道德素养;

(六)完善监督和惩戒机制,遏制科研不端行为;

(七)加强组织领导,共同营造科研诚信环境。

文件的发放范围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卫生厅(委、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财政、人事、卫生局、科协,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以及中国科学院各分院、研究所。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件

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二OO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科研诚信建设,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障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2.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科研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刻不容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的不断加剧,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科研诚信问题愈益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劳动、爱国奉献,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够,以及个人自律不严等因素的影响,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避免滥用学术权力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遏制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已成为保障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二、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塑造创新文化,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5.推进科研诚信建设,要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并重的原则,惩防结合、标本兼治。政府部门加强统筹与管理,科技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承担教育、监督和惩戒的主要责任,科技社团发挥规范制定和行为约束方面的积极作用,科技人员严格自律、互励共勉。

6.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有关部门、科技机构和高等学校、科技社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科技人员自觉行动的科研诚信建设体系;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有效遏制科研不端行为,显著提高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质和科研诚信意识,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推进科研诚信法制和规范建设

7.加强科研诚信的法制建设。深入开展科研诚信相关的法制研究,逐步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科研诚信各相关主体的责任,界定科研不端行为,惩处科研不端行为责任人,保护科技人员合法权益。

8.制定和完善科研行为准则和规范。政府部门引导和支持科技界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科技社团和有关科技行业组织应积极制定有关准则和行为规范,科技机构、高等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研究制定处理科学研究、同行评议、成果发表、决策咨询、技术转移等活动中利益冲突的管理规定。

四、完善科研诚信相关的管理制度

9.完善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制度,使科研诚信的要求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机构要建立适合不同科技活动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完善目标责任制、专家评审制度及程序等,健全计划管理中的决策与监督机制,建立和落实问责制。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资助、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科技管理透明度。

10.改革考核评价与奖励制度。政府部门和科技机构、高等学校要不断完善适用于不同领域和机构类型的考核评价与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完善评审、监督、管理机制,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科技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政绩观,提倡严谨治学,反对急功近利,防止简单量化、重数量轻质量等倾向。

11.建立健全科技信用管理体系。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技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为申请、执行、评估评审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信用档案,作为审批其申请项目、承担评估评审工作的依据。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承诺制度。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在申请、执行、评估评审财政性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时,应当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推进科技信用信息的共享,完善有利于诚实守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科技机构和高等学校应当将科技信用状况作为科技人员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中对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提升科学道德素养

12.建立科研诚信教育制度。各级各类院校要将科研诚信纳入日常教育内容和活动。将科研诚信教育作为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青年学生和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养,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健全人格。加强科研诚信课程和教材建设,充实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手段。重视并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养。

1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科研诚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养成教育。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要采取宣传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

六、完善监督和惩戒机制,遏制科研不端行为

14.建立健全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制度。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机构、科技机构和高等学校应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责制定科研不端行为处理规定和程序,并设立专门渠道受理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

15.完善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机制。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机构、科技机构和高等学校应强化对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的监督。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完善监督手段。

16.加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戒。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机构、科技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要根据职责权限和有关规定,加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力度。对经查证属实的科研不端行为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并将处理情况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必要时,依法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责任。

七、加强组织领导,共同营造科研诚信环境

17.完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国务院科技行政部门通过与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对全国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方要大力协同,建立与完善适当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网络。

18.全面营造有利于科研诚信建设的制度环境。各部门、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研诚信教育、科技人员评价等制度,把科研诚信作为引导和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齐抓共管。

19.科技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要切实履行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将维护科研诚信、弘扬科学道德作为重要职责,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体系。科技社团要将维护科研诚信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20.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规范的研究制定,共同遏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各种不端行为。

科研诚信 篇2

美国学术界对何为科研行为不端基本没有歧义。首先立下共同的规矩, 才能堵住狡辩的嘴巴, 让当事人没法死不认账。例如, 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就需要用引号标记, 明确注明出处, 否则就会被认定是抄袭, 这种教育从中小学就开始, 谁要想诡辩称引用不当或疏忽来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 一经认定某人在科研中行为不端, 违反诚信规定, 不管其名头多响、资历多深、贡献多大, 要再参与任何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都难上加难。美国联邦政府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设“科研诚实办公室”, 专门负责调查和处置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开展、评估或报告科研成果的过程中, 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情况”, 并在网站上公布违规者的姓名、机构、违规情况与处罚决定。

2010年,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前副教授古德温因伪造数据而“主动”辞职, 并被判归还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基金各5万美元, 缓刑两年, 外加象征性罚款500美元。业内人士说, 要不是古德温悔改态度好, 可能会被判立即入狱一年外加10万美元罚款。

日前, “科研诚实办公室”在网站上公布了2013年接受处罚的11例不良行为, 包括一名中国博士后, 其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时的相关成果被认定存在重复使用数据的情况。

“科研诚实办公室”对这名学者的处理决定是:不得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设立的任何咨询委员会或评审委员会任职或担任该机构顾问; 三年内在参与或被提议参与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前, 必须提交职责监督计划并得到批准;受雇机构在申请类似项目前必须提交相关严格证明材料。实际上, 这位研究人员如果继续待在美国, 研究的铁饭碗基本算是砸了。

在处理不诚信的科研行为时, 只要查实不是诽谤, 美国不会考虑揭发者的动机。事实上, 不少科研腐败案例正是当事人的“仇家”揭发出来的。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斜, 自己“身子不正”, 不管揭发者与你有何种恩怨, 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揭露其“影子斜”。追究揭发者动机, 改变不了事实本身, 可谓舍本逐末。

科研诚信 篇3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诚信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学术不诚信行为的表现形式,并分析了这些科研不诚信行为的起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提高我国的科研诚信水平,希望对相关主管部门有所借鉴。

关键词:科研诚信;问题;对策

近年来,伪造、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而且连知名的专家学者也没有能够幸免,科研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早期的科学研究活动给予人们一种天生诚信,不谋私利探索真理的印象。但随着科学研究的职业化,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尤其是我国近几年来发生一系列学术造假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科学研究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这显然与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精神背道而驰。

因此加强科研诚信方面的监管研究,着手解决科研诚信不端行为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 科研诚信的内涵

科研诚信是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篡改试验数据;不抄袭别人研究成果;参考别人文献时,能够正确标示;按照预算使用科研经费;项目完成后,按照科学有效的流程评审科研成果等。

由于学术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国内外对学术诚信的监管问题非常重视,如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委在项目申请书中,都明确申请者必须真实填写数据,若造假,将取消申请者的申请资格,并且连续三年不准申请,对于申请成功的项目,基金委定期举办科研诚信宣传活动,目前已经成为常态化工作。科技部专门还建立了科学诚信网(http://www.sinori.cn/jsp/),宣传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等。

二、 科研诚信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综合前人的研究和有关媒体报道,我国科研不诚信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随意伪造篡改研究内容:为发表论文,早出成果,获得学术职称或项目经费,在实验数据上弄虚作假,编造数据,这种学术不端行为在工科领域比较多见。另外,还存在着试验数据与科研预期不符合,为了尽快完成项目,把数据篡改为预期的数据。其实,如果科研工作者能够按照分析这样的“异常行为”,很可能有新的发现,很可能做出重大的创新成果。非常遗憾的是,我国的科研工作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不愿意进一步分析原因,而习惯性的篡改数据。

第二类,随意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在不经过实验、不经过研究观测的情况下,为了发表论文,以隐蔽的手段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居为已有,当然这里面存在着一些引用别人成果标注不规范的问题。

第三类,署名不当:为了利益或为了讨好上级领导,给那些没有做实质性工作的人署名,不按惯例对成果的署名进行排序;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利用他人研究的数据、资料,不给有贡献的人署名或做出说明,这方面主要存在着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讨好领导,主动给没有做工作的相关的领导署名的情形,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知名的科研人员为了引起杂志社方面的注意,擅自将一些知名专家的名字署上。

另外在我国的高校存在着大量工作是由研究生完成,但其导师却不给其署名,形成了做工作不给署名,不做工作却给署名的我国独有的怪现象,这绝不是个案,在工科中还有越演越烈之势。研究生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毕业,这些研究生只能忍气吞声 。之前,报刊中报道的主要是在高校中,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帮老师干活不给报酬,或报酬很低,其实,研究生为导师发表文章或做科研项目,做大量工作不给署名的情况更普遍,对研究生的损害其实更大。

第四类,不按照预算支出科研经费:在申请到科研经费后,不按课题预算执行,随意支配经费,科研经费利用效率低下,更有甚者将科研经费挪做它用。有甚者,将各种家庭生活支出以列入到科研项目经费中,将到国外旅游费用也列支为科研经费,而且还美其名曰国外考察费。关于这方面的,我国已经加强了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审计力度,已经有所改善。若每到项目评审时,由专业的审计部门,按照科研预算严格审查,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若不符合将对研究者本人及相关项目承担单位给以经济处罚,并将影响其下一年度的项目评审。以笔者看来,目前的惩戒措施还是比较轻。

第五类,科研资源分配不规范:在科研管理活动中,如评审课题、选拔人才、评奖等,以权谋私、暗箱操作,一些研究机构或个人通过请客送礼等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科研资源。据笔者了解,每年在科研项目申请的时候,各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便各显其能,纷纷进京送礼,这样的现象不仅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存在,一些企业为了项目研究经费也往往采取类似的贿赂手段,而且比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度更大。因为每年国家为了高新技术,会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委托企业进行研究,由于监管不严,导致了这样的行为发生。由于媒体报道的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不端行为,其实,目前企业的科研也存在着这样的不端行为,而且其造成的影响比科研院所更大,这应该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第六类,钱学交易:为获取文凭学位或学术头衔,部分企业家甚至个体户老板可以通过“赞助”、“捐助”等形式轻而易举地从某些科研机构或高校获得文凭学位或学术头衔。这样的行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就比较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重点大学不会因为某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就随意聘请其为教授或授予其学位,因为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学校的声誉。我国很多重点大学经常发生将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聘请为教授(当然是在案发前),这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当然,以上分类不一定全面,但主要的不端行为一般可以总结为以上六类。

三、 科研不诚信的危害

科研诚信的缺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如近些年,很多科研活动不再是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科研诚信与利益冲突日益彰显,当然这也和我国的科研工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如果按照其兴趣进行研究,其很难生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责任不全在科研工作者本身。

1. 造成科学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任何国家的科研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这些科学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科技部、教育部等国家主管部门就需要按一定科学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分配。当非诚信的科研工作者获得科研资源就意味着别的科研人员就失去他们研究发展的可能性,这在无形中就放弃了获得真正有意义科学研究成果的可能,而且还会形成示范效应,哪些本来诚信的科研工作者发现不诚信科研轻易获得科研资源,也会纷纷效仿这样的学术不诚信行为。

2. 影响科学研究的公信力。学术研究最重要的生命线就是公信力,非诚信科研、学术造假就是对学术公信力最大的破坏。科研不诚信行为真正危害在于它腐蚀了人们对于科学的信任,如果社会和公众对学术界产生了信任危机,社会就会丧失理性公信力,而变得盲目和无所适从。如目前,公众对专家学者言论往往持怀疑态度,学术研究的公信力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科学研究公信力的丧失,将影响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如果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将影响我国未来生产力的效率。

3. 加剧社会腐败的蔓延。科研不诚信行为,其消极影响并不只限于学术范围之内,其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扩散性与放大效应,会通过学术界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迅速传播和蔓延,助长社会的不道德行为。而且科研领域由于科研不诚信而获得的科研经费的数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原来一般的金额也就几万元,最多不过百万,但从媒体报道出来的学术不诚信所获得的科研经费上亿元的也不再是少数了。

四、 科研不诚信行为原因分析

科研不诚信行为的发生,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科研工作者本人方面的原因。

具体分析如下:

1. 体制方面的原因。

(1)科研绩效评价机制不尽合理。在追求数量的管理模式下,大多数科研机构都制定了非常详细的量化指标,除明文规定科研人员在规定时间段内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外,还对论文的级别作了规定。这种规定往往使科研人员处于“硬性指标”的巨大压力之中,容易滋生大量无意义、低质量的学术次品。

另外,评价周期制定不科学。主要体现就是评价周期过短。学术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劳动,然而,目前在一些学术评价体系中往往是对科研项目一年一个考核,甚至更短,这使得有些学者不得不为考核费尽心机,拼凑文章、弄虚作假,无形中滋长了浮躁的学风和急功近利的不正之分。

以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时,既要强调发表文章的数量和档次,而且还有科研经费数量和档次的考核(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这还不算,还包括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把教师作为一个全才来考核,这本身是不合理的。因为老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异的,有人擅长科研,有人擅长教学,应该按照“因材施用”的方式进行考核,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只能导致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采取极端的弄虚作假的行为,当然这绝不是开脱某些科研不诚信教师的责任,但一些主管部门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2)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受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官本位”思想在我国已经成为学术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官本位”的价值观,使得许多原本在学术上可以做出成绩的科研技术人员,纷纷走行政领导路线,造成了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失,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如果某人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就会给予其一定的行政职位,而这样学术人才往往不擅长行政事务,导致学术成绩一落千丈,行政事情也没有做好。另外,由于“官本位”和学术自由的矛盾,使官员对学术界过多的行政干预,限制了科学民主管理、学术自由和学者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目前在院士的评选中,存在着很多的官员参与评选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在媒体的压力下,一些官员未能够“得逞”。

(3)科研资源分配体系不合理。权力仍然是影响科研资源分配的关键因素。行政部门领导利用自己的职权,轻而易举获得科研信息资源,从而造成科技资源分配过程事实的不平等与不公平。另外, 某些学术权威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和省市各级部门科研资源分配权, 谋取个人与所属机构的利益。若每年在科研项目的申请中,有大致三分之一的项目是分配给一些行政领导,其实这些行政领导是没有精力完成这些项目的,即使完成,其效果也是不理想,这也说明我国的科研资源不仅分配不公,项目完成后,项目结题评审不严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项目结题评审很严格,这样的行政领导是不会申请这些项目的。

(4)监督机制薄弱。科学研究并非一个有效的、民主的、并能自我纠错的系统,为了保证其公正和纯洁,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对科研不端行为及时予以揭露,对不端行为人给予严肃处理。然而,实际中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即使有,也存在着“有法不依”的情形。

2. 科研工作者本身的原因。

(1)科研诚信意识淡漠。对于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内因”应该是最主要的。社会风气、立项评审、奖励等机制确实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主要还是受不正当的利益驱动,唯利是图。

不端行为者中多数是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人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对科学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科技工作者所受的教育不全面,重科学知识教育,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研伦理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这方面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的借鉴,如在每个专业证书的考试中,都考核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的内容,如果这方面不合格,是不能给予执业资质的,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考核。

(2)科研诚信方面观念文化的落后。总体来看,科学文化在我国欠发达,一些高尚的科学文化还未形成。在科技界,科技人员缺乏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机制和传统;社会对科学的认识程度还比较肤浅,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我国没有得到普及,这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宣传和引导。

(3)诚信文化的缺乏。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科学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不诚信行为,这也对学术不诚信行为提供了温床,而且我国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大,无形中助长了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

五、 解决我国科研不诚信行为的对策

为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科研不诚信行为,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推行科技诚信管理。不断完善从科研立项到科研成果评审等方面的制度,广泛研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尽力排除行政权力手段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干涉,做到正在的学术评价机制民主和自由。如建立具有学术成果评价资格的成果评价的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同时,在评价学术成果时,还要注重学术成果的本身价值和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一些项目即使当前没有价值,不代表未来没有价值。

2.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科技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要认真分析我国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借鉴发达国家评价的成功经验,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科学繁荣与净化的软环境。在科技评价工作中,基礎研究要注重论文、论著的发表、引用情况,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后的国内外影响及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等;技术领域要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的效果等,关键是学术成果的转化,如果不能转化,再多的技术知识也不能形成正在的生产力。

3. 建立学术管理透明机制,提升科研公信力。为提升科研公信力,可根据论文著作评审,职称评审、项目评审和成果鉴定等情况,设立相应学科的专业专家库,临时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专门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可以实行双盲评审,杜绝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目前上海市科委采取了这样的评审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国其他的相关主管部门的借鉴。

4. 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突出科研诚信教育这一环节。要将科学道德及其科研伦理教育列入大学和研究生必修课程,使青年学生从学生时代就养成恪守学术诚信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而且科研工作者要定期进行科研诚信的考核,如果不合格,不能参与科研活动,将其成为一门“必修课”。

5. 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从世界范围看,加强科研诚信正从单纯依靠道德约束,向道德约束和监管惩处并重转变。近年来,我国制定发布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许多单位和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有些规章和要求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另外,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必须是及时和公开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诚信行为的获益和不良影响的扩大,一些主管部门一定要有自揭家丑的勇气,虽然从短期看,可能影响本单位的声誉,但从长期看,将易于科研成果创新,利于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夏卧武.加强诚信道德培养是防范学术腐败的根本途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3).

2. 金陵.科学家与诚信.羊城晚报,2004-10-16.

3. 谢更新,柴文学.高校诚信教育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07,(2).

4. 徐冠华.学术腐败危害不容低估.功能材料信息,2006,(5).

5. 苏娜,陈士俊.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诚信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8,(11).

6. Nicholas H.Steneck,Fostering Integrity in Research: Definitions, Current Knowledge,andFuture Directions,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Michigan,USA,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6(12).

基金项目:上海海事大学校级基金项目(项目号:20120122),上海海事大学重点学科项目(项目号:XR0101)。

作者简介:袁象,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凯,上海海事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生。

《科研诚信知识读本》读后感 篇4

《科研诚信知识读本》读后感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天赋的品德;使自己诚信,是人类所获得的品德;天赋真诚的人,不必勉为其难就能符合善道,不必苦心思虑就能获得善道。“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即所谓“外信于人”。“信”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然诺,言行一致。“诚”、“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表里如

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诚信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诚实为本,言行一致。科研诚信事关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局。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纵观科学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求真务实、为真理献身的科学精神不仅是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也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科研诚信更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研究生以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工作,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在这些各种学术造假事件中,暴露了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德建设与学

风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通过这次阅读《科研诚信知识读本》后我在科研诚信方面有如下几点感受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现阶段我们在对待科研诚信问题方面首先应当完善学术道德行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新教师和学生的学术道德建设,加强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学术文化建设。作为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研究生,更要从学术道德上进行反思和讨论。在文献引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引用。文献调研很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进行了全面的了解课题后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即便调研结束后也要坚持每天看文献,因为文献才是想法的来源。

第二,做科研不能太心急,每天要有自己的计划,积累很重要。学习期间,要打好基础,才能真正出成果。学术造假行为从小学生抄作业,到本科阶段为了拿到高分的实验报告而凑数据,再到论文造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从小培养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事态度很重要,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很关键,建立学术监督机制很必要。

第三,科研造假事件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很大。由于科研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比较低,才使得他们铤而走险造假发论文,继而能获得基金,获得荣誉,所以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全面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同时在我国对造假当事人的处罚力度不够,论文造假最严厉的处罚莫过于解聘和解除公职,与造假成功可能获得的巨大名利相

比,风险成本很低。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我国应该法律介入学术造假的运动中来。

第四,在进行科研活动时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以及参加学术讲座的重要性、规范实验数据的原始记录。科学研究中选题十分重要,在确定研究内容以前,首先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调研和讨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科学研究的风险;其次,在科研活动中需要多讨论,很多同学习惯于蒙头做研究,这样很容易走弯路,钻牛角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合理有效的想法来源于文献的阅读。研究生需要学会自己规划未来,借助学校这个良好平台,尽量学习,学习别人的研究思路,今后才能更早地适应社会。对于学术诚信,应当自律与监督相结合,多管齐下才能铲除学术造假这个毒瘤。

首份中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发布 篇5

6月6日,“985工程”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参会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9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研究生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共建研究生科研诚信组织体系”、“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

《中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主要包括五部分。一是树立诚信品质,恪守学术道德,养成以科学思想观察问题、以科学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方法处理问题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拒绝急功近利,抵御浮躁之风。二是探求科学真理,提倡在科研实践中精益求精,勤于思辨,敢于批判,勇于突破,敢于尝试用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解决科学问题,在科学问题上勇于标新立异,拒绝“学术泡沫”,争做探索新知的开拓者。三是倡导积极拓宽学术视野,增进学术交流,以科学理性态度、自由开放眼光对待研究成果,取其精华,融会贯通,积极促进学校间、学科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四是倡导优良学风,不断加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共同营造奋发向上、严谨务实、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推进学术文明建设,促进广大研究生理解科学、参与科学、支持科学。五是倡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促进和谐的模范,为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科研诚信 篇6

“诚信考试、诚信做人、诚信校园”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诚信” 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社会或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而言,诚信缺失,就无法立足于世界,“诚信” 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单位或一项社会事业,诚信淡漠就无法立足于社会,“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个人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讲诚信就难以成器,“诚信”是立身立命之本。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其诚信状况就更值得我们关注。受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考试作弊、旷课、迟到等现象也时有出现。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及英语四级考试即将来临,这不仅是检验我们这一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机会,也是展现我们诚信做人的重要平台。鉴于此,级办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明确考试重要性,端正考试态度。

考试,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机会,我们要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不让它白白流失,扎实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认真备考,怀着信心走进考场。面对每一场考试,诚实守信,不作弊,不旷考,不扰乱考场秩序,不带与考试无关的东西进入考场。

二、从我做起,自觉维护考场纪律。

在每场考试中,自觉遵守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创建诚信考场。

三、从身边做起,共同创建诚信和谐环境。

要向身边同学积极宣传诚信,以及无诚信所带来的后果。让大家明白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应成为维系诚信社会的主要力量,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深刻的意义。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倡导诚信,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医疗人!

祝全体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20级办

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篇7

一、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

科研即科学研究的简称。科学和研究是两个事物, 科学, 从知识的角度来说,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虚假。研究,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是从现象到本质及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求真务实的工作, 不能弄虚作假。诚信, 就是诚实守信、真实可信, 没有假冒、没有篡改、没有伪造、没有剽窃。“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 是科学研究的高尚道德, 是在科学研究中践履诚实守信规范的品行。科研诚信教育, 就是教育者依据有关科研诚信理论和规范, 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促使受教育者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的过程。

教育者是科研诚信教育的主动方面, 不仅指人, 也指教育机构。教师、专家、导师、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是科研诚信教育者, 科研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也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诚信规范, 是国家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权威发布的规范科研行为的准则和法规, 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的约束诚信的具体科研规章。教育手段包括物质的、精神的, 一切在教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技术、技巧、语言文字等都可作为科研诚信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教育理论的运用。一是教育概念的方法。通过科研诚信、诚信意识、诚信规范、诚信素质、诚信习惯、诚信行为等概念的教学和认知, 在概念上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二是教育命题的方法。科研诚信的命题, 是对科研诚信现象的抽象, 是以判断的形式表达的科研诚信经验事实, 通过提出科研诚信的命题, 为学习和讨论定调, 深入展开。三是教育系统的方法。科研诚信也是一个系统, 涉及许昌因素, 通过系统分析、辩证分析, 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 内化为对象的理性具体。受教育者科研诚信品质, 包括诚信观念、诚信行为、诚信习惯。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内心体验、践行习惯、慎独自律的过程。

二、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技术路线,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外在方法, 是科研诚信教育从规划到考核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概括起来有以下十个环节。

一是规划环节。学校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规划, 作为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着力提高青年学生和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养,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 健全人格。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规划建设, 设置课程, 选编教材, 规划教育内容, 完善教育手段, 用规划来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划应包括科研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环境、考核形式、师资队伍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科研诚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养成教育。

二是讲授环节。科研诚信教育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必修课或必选课。有专人组织教学, 聘请教师讲课, 开设讲座, 邀请有关专家讲演, 建立教学制度, 实现科研诚信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讲课、讲演、讲座, 口头进行诚信教育。通过介绍科学家科研诚信典范事例, 启发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批评学术不端行为, 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危害性, 提高学生对科研诚信问题的认识。

三是讨论环节。讨论是学生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诚信理解问题、诚信热点问题、诚信疑难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课堂全体讨论、分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很重要, 组织者要提出讨论的主题, 指出讨论的重点, 提示讨论的思路, 提出讨论的注意事项, 防止讨论放任自流, 要实现科研诚信讨论的有序化。通过讨论, 达成共识, 提高对科研诚信的认识, 解决疑难问题。

四是实验环节。实验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情景环节。实验就是在思维中设想一种现实的科研诚信问题的情景, 假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学术环境, 会引起科研人员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和诚信行为。实验环节, 实际上是科研诚信的预期教育、预防教育、预测教育。通过这种途径, 让对象在意识中首先打了预防针, 有了防卫能力, 可以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诱惑, 避免犯错误。

五是实习环节。实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案例实际研判和分析, 进行案例警示教育, 还可创新多种实习活动模式, 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实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实践教育。通过实习途径, 让对象在实际案情的自我研判、分析和教育中, 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发展潜能, 提高科研诚信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六是交流环节。交流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由传播环节。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座谈、个别谈话, 不拘一格, 畅所欲言。交流式进行诚信教育, 可以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相互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也可以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规范的研究制定, 共同遏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各种不端行为。

七是练习环节。练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养成环节。设计诚信作业和答卷, 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教师检查, 给予评价和指导。练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养成教育, 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过思考、琢磨, 逐步形成诚信意识, 强化诚信观念, 发展诚信品行。

八是读书指导环节。读书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学环节。布置阅读诚信教科书和有关科研诚信法规文件, 让学生自学, 并提出读书指导意见。通过这一环节, 促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诚信知识, 增强诚信意识, 恪守诚信规范;发扬学术民主, 倡导公正透明;鼓励自由探索, 激发创造活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九是互动环节。互动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角色互换环节。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互换角色, 相互体验对方的教育心理要求。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受教育者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教育, 从而改进接受方式;教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教育者如何进行教育才被自己接受, 从而改进教育方式。互换环节是科研诚信的体验教育。双方互相体验诚信观念、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 使科研诚信教育教学相长。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 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 争做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

十是考核环节。考核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检测环节。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试题、课外论文、调查报告。考核环节是科研诚信的效应教育。这一环节有着双重作用, 既是科研诚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又是科研诚信行为的拷问。

通过上述途径, 培养学生“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的价值取向, 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工作精神, 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学术追求”, 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科研诚信教育涉及道德、制度和法律。因为“科研诚信问题包含个人道德、制度和法律三个层面”, 科研诚信教育要在这三个层面着力, 才能取得良效。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是科研诚信教育在科技和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研诚信教育, 是科技创新的前阶, 也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遵守的做人的基本准则”。科研诚信教育, 能促使高校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 弘扬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能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科研诚信教育,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需要, 为保障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障。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 科研诚信问题愈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劳动、爱国奉献, 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由于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够, 加上个人自律不严等因素的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教育, 对于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 避免滥用学术权力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 遏制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借鉴国外经验, 进行科研诚信理论和科研诚信教育的研究和教学, 制定并逐步完善科研规范, 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 共同推进我国科研诚信基础教育上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BD/OL].[2009-8-26].http://www.lawxp.com/statute/s1068958.html.

[2]赵晓珂, 等.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研究[J].石油教育, 2012, (4) :52.

[3]马佰莲, 等.近十年国内科研诚信研究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7 (6) :53.

构建诚信班级 做诚信之人 篇8

关键词:诚信环境;诚信行为;诚信制度;诚信精神;班级文化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国之宝也,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行之不远。”而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想说:“少年讲诚信,则中国就可成为诚信社会!”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

一年级学生是一个个懵懂无知的顽童,发展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离不开班级这个环境。作为教师,时常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在未完成家庭作业或犯错误时,为了逃避教师的批评,都有一些自我保护性的撒谎行为,他们往往会说:“我把作业忘家里了。”“我写了,没带来。”明明知道是自己犯错了,还会说:“不是我干的。”“不是我拿的。”“是他先骂我,我才打他的。”在错误面前不诚实,有侥幸能躲过教师的批评和处理的心理。面对这种状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迫在眉睫。下面就自己班级的诚信文化建设谈一点体会。

一、诚信环境———诚信文化建设的载体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诚信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诚信班级文化氛围的布置包括班级的黑板报宣传、小报的设计和布置、名言警句的张贴、花草的摆放等。在布置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美观、整洁、大方和及时的更新,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诚信环境,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学生承诺搞好班级环境卫生,签订卫生包干责任书,要求教室窗明几净,地上没有纸屑。这需要全班学生长期的努力,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行为和诚信的品德,必须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等不诚信行为作斗争。

让教室的墙壁“说诚信话”,我们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和教室四周的墙壁,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具有浓厚诚信文化的氛围,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如,征集并张贴班训(“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创诚信班”)、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读书立品,诚信先行”)等,浓郁的诚信文化氛围,将是推动班级发展的无声的力量。

二、诚信行为———诚信文化建设的目标

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例如,在安排班级劳动小岗位时,和学生签订卫生包干责任书,要求教室窗明几净,地上没有纸屑,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诚信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让学生在书香沐浴中,寄托精神家园。长兴第一小学城东校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有多次,学校提倡各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我也以此为模板,把“诚信伴我成长”作为本班的读书活动主题,学生在这种充满情趣的读书活动中品尝着读书的乐趣,提高着读书的兴趣,提升着读书的品味。在读书活动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楷模、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依托童谣文化,让学生迸发诚信之光。童谣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传唱在少年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通过在班里开展诚信童谣的传唱,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如,诚信,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诚信,是一缕阳光,普照着美好的人间。诚实守信最重要的是同学之间不张扬,朋友之间不猖狂,家长面前不撒谎,教师面前不夸张,做错了事情要改正,说错了话要承认,承诺的话语要遵守,答应的事情要做到,从小要说老实话,诚实守信人人夸,诚信是美德,从小就培养,做个诚信好孩子,争当诚信小使者。

开展一系列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如,《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主题队会活动。

三、诚信制度———诚信文化建设的关键

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对学生的诚信要求,讨论、制订《班级公约》。按进度填写“诚信卡”,建立诚信档案。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要使班级每位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负责,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行为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如,建立诚信档案,由教师存档保存。

受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限制,进行一两次诚信教育是不可能有明显的效果,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坚持“多褒少贬”的原则,正确及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了激励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自己评选出周“诚信之星”、月“诚信之星”、学期“诚信之星”。

四、诚信精神———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讲诚信,知道哪些现象是诚信的表现,哪些是不诚信的;让学生明白丢失诚信的危害性;让学生明白确立诚信的途径有哪些。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人人做“诚信”的监督员,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诚信宣传。要求指出身边的“不诚信”现象,如虚、假、谎、骗等不良行为,对其进行分析,认清其危害性,引以为戒。

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因此,教师应树立榜样作用,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诚信度来为人师表。因此,我要说,诚信教育是不能空喊口号,光说不做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诚信教育是班级文化建设之根,也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诚信,是人生旅途中美丽花草的种子,只要认真播种,辛勤耕耘,就能绽放。诚信教育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使诚信教育有了一个丰富的载体、一个有力的抓手,使诚信走进学生的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心中时刻装着诚信,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就可以相信,那一颗颗稚嫩的诚信种子一定会成长为一棵棵诚信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张斌.新课程成功班级文化建设.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2]张仁贤.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韦珏.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8.

上一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下一篇:怎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