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通用6篇)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篇1

关于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

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的申请

xxxxxx:

中药材种植是一项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相比于传统农业,中药材种植的效益高很多。通过中药材扩大种植,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我县具有适宜中药材繁育的优越气候、土地等自然环境条件,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广阔。

为了更好的发挥地道中药材优势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带动优质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格局迈进,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拟在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规范化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瓜蒌、丹参、双孢菇、魔芋等优质地道中药材种植,以推动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现特向xxxx申报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请予批示。

1、项目名称:三台县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拟建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3、建设规模:优质地道中药材1000 亩。其中丹参300亩、瓜蒌300亩、双孢菇200亩、魔芋200亩(新鲁镇社会埝村种植丹参300亩、双孢菇200亩;牛头河村种植瓜蒌300亩、魔芋200亩)。

5、建设周期:二 年(xxxx年xx月——xxxx年xx月)

6、项目投入资金总额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00.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0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00.00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示范基地可创收入900万元以上,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全县药材品质档次,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7、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建设已到位资金200

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主要用于前期土地流转租赁和基础设施改造。后续急需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种子和育苗等。

肯请县xxx将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纳入项目建设并解决扶持资金100万元。

特此请示

附:《三台县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xxxx年xx月xx日

附件:

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关于三台县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

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是一项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相比于传统农业,中药材种植的效益高很多。通过中药材扩大种植,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我县具有适宜中药材繁育的优越气候、土地等自然环境条件,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广阔。

一、项目概况

中医药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在中医药研究方面,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利用中草药治病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医学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国际传统药物学权威统计,国际植物药市场需求量正以年均10%的增长率递增,中国药材需求也以年均15%的增长率递增,并面临着药材原料严重缺乏的现实。我国人口老龄化,在保健养生及“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影响下,传统医药在国内、国际上的应用范围和使用率不断提高,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在世界范围内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近10年来,我国植物药材需求翻了3番,年需求量已高达60万吨,出口约30万吨。随着中医药经济的蓬勃发展,植物药需求高速增长,我国中药材资源的日益紧缺,供求矛盾突出,这就给我们带来新的商机,种植中药材,形成规模生产,一定会创造极佳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前景分析

被喻为中国“中药之库”的四川省,地处北温带,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植物品种繁多,全省有药用植物约5000种,中药材蕴藏量达100万吨,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中药材年产销量达1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四川现有人工种植中药材200余种,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全省有中药材生产基地县30多个,建立了川芎、丹参、麦冬等29种川产道地药材32个科技示范区。川芎、天麻、附子、麦冬、贝母、丹参、黄连等30余种川产道地中药材享誉国内外,为四川发展医药产业特别是中药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著名的药材市场之一,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多点购销、种植大户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的体系,年成交量约20多万吨,年交易额12亿元。

三、项目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的发挥地道中药材优势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带动优质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格局迈进,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立足于整合本县中药材资源、地域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推行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管理,实行绿色无公害化生产,采取基地带农户、公司加农户,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同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建设中药材种植,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不断增加辐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拟在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规范化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瓜蒌、丹参、双孢菇、魔芋等优质地道中药材种植,以推动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情况如下:

1、项目名称:三台县千亩优质地道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拟建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3、建设规模:优质地道中药材1000 亩。其中丹参300亩、瓜蒌300亩、双孢菇200亩、魔芋200亩(新鲁镇社会埝村种植丹参300亩、双孢菇200亩;牛头河村种植瓜蒌300亩、魔芋200亩)。

5、建设周期:二 年(xxxx年xx月——xxxx年xx月)

6、项目投入资金总额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00.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0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00.00万元。

四、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实施1000亩地道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完成三大体系建设:

(一)种苗体系及基地建设。即:对优良的乡土品种丹参、瓜蒌等品种进行选优及保护、保存;建原种繁育基地;建GAP示范栽培基地。

(二)基地配套体系建设。即:供水设施,通过蓄水引水,达到供水有保障;基地道路,能够运送农家肥和产品。

(三)技术服务和品质保障体系建设。即:规范化体系建设,印发技术培训资料,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及周边农户,使基地农户对规范化种植应知应会,熟练掌握;聘请农科院所专家教授,对种植进行检测,监测黄黄连品质,为药农提供指导信息。

五、基地建设内容、规模及地点

(一)1000亩种苗及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1、新鲁镇社会埝村优良丹参品种原种选优及保存保护50亩、建设良种双孢菇原种繁育基地30亩。

2、新鲁镇牛头河村优良瓜蒌品种原种选优及保存保护50亩、建设良种魔芋原种繁育基地30亩。

3、建炼苗钢架大棚6个(日光温室型);其中丰溪镇3个、桃源乡3个。

4、建设GAP规范种植示范基地840亩。其中社会埝村420亩、牛头河村420亩。

(二)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地点:三台县新鲁镇社会埝村、牛头河村。

1、供水设施,建小型蓄水设施2处,建引水灌溉泵房2间60㎡,埋设供水管道5000米。

2、基地道路,基地机耕路维修6公里;兴修作业道2000米,标准为手推车通行,运送农家肥和产品。

(三)技术服务和品质保障体系建设

1、聘请省农科院所专家教授1-2人,进行指导;

2、制定GAP规范化基地种植技术规程;

3、建立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县医药公司负责药材品质检测体系;县农业局负责土壤监测、改良示范;

4、技术培训药农100户;推广300户;

6、印发种植技术资料5000份;

7、购置1套电脑及信息网络设备,建信息服务中心一处。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经概算,建设1000亩地道中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其中:

1、种苗体系建设投入120万元; GAP规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补助80万。

2、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投入60万元;

3、技术服务和品质保障体系建设投入40万元;

七、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由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负总责,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具体抓,县药材产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办落实,新鲁镇和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抽调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

2、企业带动、大户承包。以三台县向阳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确定实施乡镇,突出重点地块,实行大户承包,确定100个药材种

植大户实施,依托大户带动,连片种植。按照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把GAP种植规范作为合同要素实施。

3、强化科学管理。种是基础,管是关键,我们将按GAP种植的管理体系要求,科学制定各环节管理预案,落实管理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科学管理。

4、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与有关大专院校、农科所联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科技运用,为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5、实施品牌战略。建设GAP种植示范基地,培植绿色环保中药材产业,是有益人类健康的产业,也是项目强县、产业兴县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按国家标准和市场要求精心组织,用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确保基地建设计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八、项目建设效益

(1)丹参亩产干货400~500公斤,单价20.00~25.0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0.80~1.00万元;300亩产值为240~300万元。

(2)瓜蒌亩产干货(干货、瓜皮、瓜籽)400~500公斤,单价20.00~25.0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0.80~1.00元;300亩产值为240~300万元。

(3)双孢菇亩产鲜货2000~2500公斤,单价8.00~10.0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1.60~2.50万元;200亩产值为320~500万元。

(4)魔芋亩产鲜货2000~2500公斤,单价2.80~3.50元/公斤,亩产值可达0.56~0.8750万元;200亩产值为112~175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总收入912~1275万元。

项目建成后,示范基地可实现收入900万元以上,受益人口300户,示范户可增收3.6万元,示范推广300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对天然林的破坏,又带动了本县其它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从整体上提升全县药材品质档次,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篇2

我国中药的历史悠久,但在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份额却很低。其原因在于:我国中药材的分布几乎覆盖了全部的省份和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并且中药材的种植主要是依赖于药农的经验,与天然药物国际标准相差甚远。无序开发、环境恶化,也造成了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使得中药的“质”和“量”均无法保证,中药种植在整个中药生产链中居于源头和基础的地位。为规范我国中药材种植,我国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该规范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GAP实施的总目标要求:“真实、有效、稳定、可控”,这就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管理。本文主要介绍对产地小气候环境监测参数的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实现,就是要从技术上支持规范的有效实施。

1 总体硬件结构框架

考虑到我国中药材的种植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维护能力有限。因此该系统的设计要本着使用起来尽量简单易用、成本尽可能低廉、维护尽可能方便等特点,同时还要保障监测过程的真实、有效、稳定、可控。因此我们选择了远程无线数据采集方案———便携式移动数据采集箱,即嵌入式移动前端设备,该设备供药材基地的专人使用,用于相关参数的监测与采样。

整个系统由远程监控中心与嵌入式移动前端构成,嵌入式移动前端通过GPRS无线通讯网接入Internet与监控中心通讯。另外,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避免一些人为的因素,嵌入式前端还连接了一个GPS传感器,用于采集当时的时间与定位信息。这些信息与所采样的环境数据一并传送到监控中心。

但当移动前端系统与监控中心的参数传输频率较低且大数据量下载较少的情况下,不需要嵌入式移动前端一直在线;另外由于该系统嵌入式移动前端设备可能用于一些偏远山区,如果其设备一直在线则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因此,如果能将采集来的数据通过现在非常流行的短信息的方式就可以发送到任何连入无线通信网络的主机上,这就是带有SMS辅助通信链路的通信系统。

该方案的优点是当小数据量传送时,通过Modem接通SMS中心,只要有GSM信号的地方都可使用,运行成本低廉,节省通信费用。当需要大数据量传送时,才与监控中心通过GPRS与Internet互连,传输文件,按流量计费。该方案适用多种应用场合,易推广。当然,也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或用户条件进行方案裁剪,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一所示。

2 整体软件结构设计

系统要求采集的参数包括基本环境参数、时间位置管理参数。若还需要采集其它参数,只需在硬件设计中增加相应的传感器及相关电路,在软件设计中增加相应的参数采集管理模块。时间位置管理参数的采集使用GPS传感器截获,不受人为因素干预,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对采集数据的管理。系统总体软件结构框架如图二所示:

3 结束语

该无线方案从根本上解决监测点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地域比较复杂、实时数据量比较多的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的通信问题,避免了有线方案中存在的施工难度大、维护量大、保密性差、控制范围小、抗干扰能力差等弱点。该网络架构不仅适用于该项目,而且适用于其他远程数据的采集与监控场合,特别是在嵌入式移动前端设备内有效地应用动态重构技术,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自组织、自修复、自完善以及自我更新能力,为现代工业嵌入式电子产品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栗大超,宋光德,靳世久.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互连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2000,16(6).

[2]董火民,李森,田青.无线与有线网络解决方案的比较与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09).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篇3

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推进宁夏中药产业发展

分析了宁夏中药产业化开发优势,提出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思路.

作 者:赫晓辉 徐小涛 作者单位:宁夏科技厅基地办,宁夏,银川,750001刊 名:宁夏农林科技英文刊名:NINGX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F326.12 S567关键词:中药材 种植基地

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题 篇4

项目名称:种植基地项目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篇 总论

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中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生物技术、高新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及其应用研究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两系法品种间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育种以及精耕细作的多熟种植技术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面积已超过6亿亩;玉米“一增四改”和水稻“一增四推”技术覆盖面已近50% ;“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 技术在今年秋冬种生产中得到全面应用。优质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优质化率明显提高。从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家共培育出40多种农作物,近5000个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新组合,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四至五次,每更新一次,一般增产10%至30%。目前,中国粮食作物单产已由1950年的1.16吨/公顷增加到4.40吨/公顷,提高了2.8倍。地膜覆盖、水稻旱育稀植等先进技术也得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第二篇 市场现状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牧业税,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和带动下,中国种植业发展出现 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从2004年开始粮食保持连续增产的良好势头,扭转了前5年持续下滑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2006年达到15.82亿亩,2004到2006年三年累计增加9119万亩。二是单产连创历史新高。2006年亩产达到314.4公斤,三年累计提高25.6公斤。三是总产增加较快。2006年达到9950亿斤,三年共增产1337亿斤。今年有望 实现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

第二,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棉花产量达到675万吨,糖料产量达到1.1亿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油料单产连续三年突破历史。与此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经济作物单产提高、总产增加、品质优化、出口稳定增 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保持协调发展,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三,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优势产品生产在空间上日益集聚,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6%、92%、62%和53%;棉花已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面积占全国的98%;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5%;桂中南、滇西南、粤西三个甘蔗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9%;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8%;长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赣南-湘南-桂北鲜食脐橙和浙南-闽西-粤东宽皮柑橘三个柑橘产业 带占全国的面积达到49%。

第四,园艺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入世以来,园艺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蔬菜、苹果汁、橘瓣罐头、食用菌、番茄酱等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2006年园艺产品出口创汇85.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倍,实现贸易顺差76.2亿美元,成为贸易顺差最大的一类农产 品。

第五,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通过积极推进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种植业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是优良品种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四大粮食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1%;抗虫棉推广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70%;“双高”甘蔗、“双低”油菜比重分别达到90%和80%。二是农业投入品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高效施肥、高效施药和农田节水等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节本增效,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的高效施肥技术应用面积已达到6.4亿亩,相当于全国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三是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通过不断完善例行监测、动态管理、产品认证和质量可追溯制度,蔬菜、水果、茶叶等食用园艺产品 农药残留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种植业功能日益拓展。一方面,种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保障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等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种植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现。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种植业已成为城市的绿 色屏障,观光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第三篇 种植过程及增产支柱

中国地域广阔,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因而作物的种植过程也体现了它的复杂性: 播种季节多样。在一年一熟地区一般是春季播种秋季收获,但在一年多熟地区播种季节除春播外,还有夏播、秋播或冬播。

生长期与时间多样。一年生作物一般生育期为3-6个月,短的蔬菜或荞麦等可短至1-2个月,多年生作物(草本或木本)的生育期可延续几年至几十年。

收获产品与次数多样。粮食作物以收获籽粒为主,果树则以收获鲜果或干果为主,另一些作物则以收获(或收割)营养体为主,如,块根块茎(马铃薯、甘薯、甜菜、萝卜)、茎叶(烟叶、蔬菜、牧草),牧草等一年还可以收割几次。多年生果树则可在成熟期后,年年有所收获。种植配置方式多样。按播种方式不同,有撒播或条播,有直播和移栽(水稻有插秧和抛秧),有单作和间套作;按种植密度的稀密,可将作物分为密播作物(稻、麦、牧草等)和行距较宽的中耕作物(玉米、高粱、大豆、烟草)。

田间管理多种。中国农作物田间管理较为精细,整地、播种、间苗、灌水、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整枝等。当前,在一些地区,耕翻、播种、收获等环节正在逐步机械化,2005年这三项作业机械化率达36%,其中,小麦播种与收获机械化率已达80%,但水稻机械化率仍甚低,机械插秧只占4%。在全国的多数地区与大量农事活动仍以人畜力为主。

增产支柱

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单产在世界上居于中上等水平,但若包括复种在内的年单产计,则已居于世界上等水平。1991-2000年世界播种面积谷物平均单产2915kg/hm2,中国4663kg/hm2,在荷兰、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之后。但年单产约为6995kg/hm2,已超过法、德、日、美等国居于世界前列。

单产高的原因是单位耕地上较高的物质投入与精耕细作。在增产的要素中,主要是化肥、灌溉、良种和多熟制。2000年,每公顷年投入化肥298kg/hm2(世界为96kg/hm2)、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40%(世界为20%)、每公顷机械动力3.76kw/hm2。

第四篇 种植基地项目发展方向

一是完善扶持保护政策。种植业生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高,要保持种植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根据生产、市场和效益的变化,及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增强支农惠农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切实保持农民的合理收益,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生产的作用。应在巩固、完善、强化现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支持政策,逐步构 建适应现代种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是合理保护利用加强资源。按照确保2020年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的目标,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大国家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动态监测,为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提供依据。加快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高效施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快种植业科技进步。通过项目带动和机制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建立“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机制。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力争在新品种培育、植物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农业设施和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示范展示等方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针对种植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的现状,切实抓好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努力培 养一大批适应现代种植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四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指导灾区落实各项灾害防御措施。加强灾后恢复工作,努力弥补灾害损失。积极开辟水源,建设农田排灌设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推广实用抗灾技术,增强抵御灾害能力。根据灾害发生规律变化,调整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变被动抗灾救灾为主动防灾避灾。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针,加强监测预警,加大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损失。加快构建新型病虫害防控 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社会化、专业化病虫害防控服务组织。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土地平整、沟渠配套、地力培肥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农田建设。围绕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良种繁育、病虫防控、地力监测、农田节水等设施。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机装备条件建设,加快技术和机具研发,提高农机装备数量,推进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六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种植业产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推行全面提升种植业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加工的标准化水平提高种植业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借鉴工业化营销理念,积极培育知名品牌,推行订单、配送、期货等现代营销方式,努力 开拓国内国外市场。七是创新生产组织制度。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适度集中,扩大单位生产规模。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强化公益性职能,强化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以农技推广队伍为主体的公益服务,积极倡导鼓励发展各种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市场化服务。,引导和和扶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提供生产服务、沟通市场信息、促进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形式,与 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第五篇 种植基地项目场址选择

一、种植基地项目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种植基地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

2.种植基地项目场址土地权所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种植基地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气、生活福利)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8.环境保护条件 9.法律支持条件

10.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1.施工条件

三、种植基地项目场址条件比选 1.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条件比选 2.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投资比选 3.种植基地项目运营费用比选 4.种植基地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5.种植基地项目场址地理位置图

第六篇 种植基地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种植基地项目技术方案

1.种植基地项目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2.种植基地项目工艺流程 3.种植基地项目工艺技术来源

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

二、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设备方案 1.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2.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3.种植基地项目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三、种植基地项目工程方案

1.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2.种植基地项目矿建工程方案 3.种植基地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种植基地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5.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第七篇 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1.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原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种植基地项目主要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3.种植基地项目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与运输方式

二、燃料供应

1.种植基地项目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种植基地项目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

1.种植基地项目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 2.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预测

四、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第八篇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种植基地项目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 2.竖向布置

(1)场区地形条件

(2)竖向布置方案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总平面布置图 4.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二、种植基地项目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三、种植基地项目公用辅助工程 1.种植基地项目给排水工程

(1)给水工程。用水负荷、水质要求、给水方案(2)排水工程。排水总量、排水水质、排放方式和泵站管网设施

2.种植基地项目供电工程

(1)供电负荷(年用电量、最大用电负荷)

(2)供电回路及电压等级的确定

(3)电源选择

(4)场内供电输变电方式及设备设施 3.种植基地项目通信设施

(1)通信方式

(2)通信线路及设施 4.种植基地项目供热设施

5.种植基地项目空分、空压及制冷设施 6.种植基地项目维修设施 7.种植基地项目仓储设施

第九篇 种植基地项目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二、能耗指标分析

第十篇 种植基地项目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第十一篇 种植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种植基地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二篇 种植基地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2.危险性作业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方案

1.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 2.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3.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4.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三、消防设施 1.火灾隐患分析 2.防火等级 3.消防设施

第十三篇 种植基地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种植基地项目组织机构 1.种植基地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种植基地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和体系图 3.种植基地项目机构适应性分析

二、种植基地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1.生产作业班次

2.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3.职工工资福利 4.劳动生产率水平分析 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6.员工培训计划

第十四篇 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

一、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工期

二、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第十五篇 种植基地项目投资估算

一、种植基地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二、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种植基地项目建筑工程费 2.种植基地项目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3.种植基地项目安装工程费 4.种植基地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种植基地项目基本预备费 6.种植基地项目涨价预备费 7.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期利息

三、种植基地项目流动资金估算

四、种植基地项目投资估算表

1.种植基地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种植基地项目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3.种植基地项目分年投资计划表 4.种植基地项目流动资金估算表

第十六篇 种植基地项目融资方案

一、种植基地项目资本金筹措

二、种植基地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三、种植基地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七篇 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

一、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财务价格 2.计算期与生产负荷 3.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 4.其他计算参数

二、种植基地项目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三、种植基地项目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四、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报表 1.种植基地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2.种植基地项目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3.种植基地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种植基地项目借款偿还计划表

五、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1.种植基地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2)资本金收益率

(3)投资各方收益率(4)财务净现值

(5)投资回收期

(6)投资利润率

2.种植基地项目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六、种植基地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种植基地项目敏感性分析(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2.种植基地项目盈亏平衡分析(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七、种植基地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八篇 种植基地项目风险分析

一、种植基地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种植基地项目风险程度分析

三、种植基地项目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十九篇 种植基地项目社会评价

一、种植基地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二、种植基地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种植基地项目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2.种植基地项目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3.种植基地项目地区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三、种植基地项目社会风险分析

四、种植基地项目社会评价结论

第二十篇 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种植基地项目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二、种植基地项目推荐方案的优缺点描述 1.优点 2.存在问题

3.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三、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对比方案 1.方案描述 2.未被采纳的理由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篇5

项目规划建议书

巧家县药山镇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山区乡镇,中药材资源是我镇较有特色的主要生物资源。建立以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是目前我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和突破口,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平安乡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规划建议书》结合我镇的气候类型、生物植被和土壤状况等自然条件,确定了具有药山特色、市场发展前景较好14个中药材品种(半夏、当归、丹参、玄参、川乌、草乌、板蓝根、白术、桔梗、重楼、牛膝、白芍、牡丹、红花)作为药山镇未来5-10年期间重点开发种植的中药材品种。《项目规划建议书》充分结合药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制定了药山镇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是“药山镇生物资源创新产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本情况

(一)土壤结构

药山镇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区域性特点,主要包括: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等,土质均为偏酸性。

(二)气候资源 药山镇最低海拔1307米,最高海拔4041米,属于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气候类型,具有寒、温、热三种气候特征,“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7.1℃,最热月气温15.9℃,≥10℃积温1691.1℃,汽温≥0℃积温2956.8℃,年日照数1949.9小时,有效光时占25%,年降雨量年降雨1100-1400毫米,蒸发量563.4毫米,相对湿度76%,无霜期185天,霜雪短期4个月,长期9个月。

(三)水文条件

药山东西陡,南北缓,东西北三面被金沙江、牛栏江切断,从江底最低点到药山最高点,海拔相对高差3523米。水从高到低,顺山而下,汇集成药山境内最长的荞麦地河,药山既是天然大水库,又是水源头,水源涵养价值较高。

(四)土地资源现状

全镇土地面积384.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3.8万亩,耕地面积68000亩,其中退耕还林地5636.26亩。根据不同海拔和区域特点,可划分为三个不同区域:第一区域为海拔1800—2400米的有天生、发泥、塘上、荞麦地、大元五个行政村;第二区域为海拔2400—3000米的座脚、发拉、大村、小村、半箐、大富、羊场、团堡八个行政村;第三区域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麦坪、药山、木瓦、洗羊塘四个行政村。药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53225亩。

(五)生物资源

药山属于典型草甸外貌,以竹类灌丛和箭竹群落为主,原生植被为青岗栎和白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生长有少量的樟科和山茶科,主 要植物有云南松和水冬瓜,还有珍贵树种—珙桐,灌木有杜娟、香柏、小蘖等,牧草有箭竹、细根白毛、翻白叶、画眉草、野燕麦、火草、鹿茸蒿等。药材有云南柴胡、党参、贝母、天麻、虫草、三棵针、三分

三、岩白菜、乌头、玉竹、半夏、灯盏花、毒脚连、术断、龙胆草等上百种。

二、中药材种植的历史与现状

由于药山镇境内沟谷河流纵横,海拔高差较大,气候类型复杂,生物植被多样,造就了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根据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药材普查提供的资料统计:全镇有药用植物 2000多种(《中药大辞典》收载),有正品中药材90多种(《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及省级药品标准收载),有大宗药材60多种,名贵中药材10多种。开发利用野生中药材资源在药山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解放前大量地产野生中药材通过人背马驮运往四川,冠以“川药”的名称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很多有名的地道药材,如:川乌、草乌、半夏、重楼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药山的中药材开发利用达到了顶峰时期,年收购量达50多万公斤。以后,随着野生药材的大量采挖,导致资源枯竭,地产中药材的年收购量逐年痿缩,到目前为止,只有个别的药农零星收购,年收购量只有30吨左右。

三、过去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与中药药用价值、制药工业的发展以及中药市场行情等因素密切相关,总结药山镇过去开展中药材种植的经验 3 和教训,制约我镇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种植规模小,且分散,产业化程度低

过去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长期性投入不足,中药材种植停留在由农民自发种植,或一些公司进行小规模种植,对中药材的整体市场行情不了解,导致中药材种植业经营分散,缺乏自我积累能力,难于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二)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低,人才配臵不合理

我镇虽然拥有川草乌、半夏、重楼等一批传统的道地药材品种,但由于制药工业不发达,设备、技术落后,地产药材的开发和利用处于原料型、粗加工的格局。产品结构不合理,低质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在中药材的种植、经营过程中重资源、轻市场,重投入、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缺乏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合理配臵的有效机制。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系统的组织协调,各部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不能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人才资源配臵不合理,科技人员创新意识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行业中介组织不健全,新产品开发与市场脱节。

(三)资源综合利用差

过去药山镇野生或种植的中药材大都以原药材销售,其结果是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经济付加值低,有限的中药材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和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导致中药材产业缺乏升级能力,仍停留在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上,管理粗放。

五、取得的经验

通过分析以往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认为开展中药材产业化种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应选择野生资源分布广、具有传统道地性、曾经进行过种植、有可靠的种源保证,用途广泛、市场前景较好的品种作为规划种植的品种。

(二)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发展应纳入政府的发展规划,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

(三)在中药材的产业化种植过程中,必须在本地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科研、技术支撑体系,能急时解决种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中药材种植产业的科技投入,引导和重视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积极发展和培育中药材市场,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发展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以品牌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药山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观念创新、技术创 5 新和机制创新力度。立足特色资源,特色品种,重点发展优势比较明显的道地中药材,将药山镇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做大、做强。

(二)发展思路

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立足特色优势资源,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项目为开发重点,以项目规划和组织实施为基础,以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发展。坚持开放和发展意识,重点搞好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名优产品,以优质产品和企业发展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原则

创新原则:在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中,要始终贯穿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原则,改造和提升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产业。

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好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种植市场前景好,质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产业化发展原则:强化地产药材的基础研究和深加工开发,创新和研制名牌产品,以龙头企业带动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发展,正确分析和研究产业发展中的效益关系,形成龙头企业与原材料生产相适应的产业格局。

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坚持生态资源保护与种植开发相结合,提高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突出特色的原则: 开发优势资源,突出特色,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加强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重点发展。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党委、政府领导和技术职能部门的指导作用,促进我镇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特成立药山镇中药材产业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工作副镇长洪宇担任,成员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全面负责我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药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李开云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办牵头,成立药山镇中药材种植协会,负责组织引导、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提供市场信息等工作。

(五)规划品种

经调查、论证,结合药山镇的实际,以短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思路规划中药材种植。初步拟定将半夏、板蓝根、丹参、玄参、桔梗、白术、白芍、当归、牛膝、川乌、草乌、重楼、牡丹、红花14个道地药材品种作为药山镇未来十年间实施产业化种植的主要品种。其中半夏、板蓝根、丹参、玄参、桔梗、白术、白芍、当归、牛膝9个品种,生长周期短,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短期内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拟作为5年内重点开发的种植品种;川乌、草乌、重楼、牡丹4个品种,生长周期较长,有利于生态资源保护,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拟作为10年内重点开发的种植品种。

(六)发展目标

2011年,利用河滩改良的土地建立500亩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种植方法研究及规划品种的引种驯化和种苗培育。

2012年到2015年推广种植半夏、板蓝根、丹参、玄参、桔梗、白术、白芍、当归、牛膝9个品种5万亩,川乌、草乌、重楼、牡丹4个品种3万亩。特别是大力推广退耕还林地下种植重楼5000亩。

2016年至2020年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争取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药山镇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

(七)经营管理模式:

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操作、带动药农”产业发展机制。由镇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引进药材开发公司进行基地建设。药材开发公司通过承包、租赁、农户以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签订相关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公司为基地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服务,统一购买种苗发放给农户,带动农户在基地种植适合地块的药材,最后由公司按保护价负责收购,产业协会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服务。

(八)资金管理措施

1、为加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设项目资金的合理管理,建立法人制、督查制、年度审计制,并实行奖惩制度。

2、政府补助资金使用实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审计,发现虚报亩数,骗取补助资金问题,由镇纪委负责查处,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 问责。

(九)实施办法

1、搭建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引进中药材开发公司和药材种植公司。对我镇中药材产业优势进行广泛宣传,解除部份群众失败心里。通过公司开发基地,农户在基地内种植,减轻群众心里压力,由镇统一召开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会,由药材开发公司负责技术讲解,由镇产业领导组负责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及云南省打造“绿色经济强省”的政策宣传,分析市县两级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使镇村两级干部不仅能熟练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更能熟知国家及省、市、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2、建立中药材科技示范园。由示范园辐射带动基地农户,让广大种植户到基地现场学习,实践操作,掌握中药材种植各环节的技术规程要领,确保农户真正实现科技规范化种植。镇村两级干部与公司成员组成技术指导组,确保各村有一个技术指导组,全面负责各村种植技术的讲解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并负责向广大群众不断输送中药材相关市场信息,避免群众中药材种植的盲目性。

3、镇产业协会牵头,各村技术员为骨干,定期不定期地巡查各种植户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种植成功。

六、前期工作基础与保障措施

(一)工作基础

1、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早在2002年,昭通市委、政府就提出了“打造以天麻为代表的天然药物产业,寻找 新的经济支柱”的战略构想后。镇党委、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开展调研,组织专家对生物资源产业的开发进行座谈、论证,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扶持促进生物资源开发的政策,积极引导我市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有逐步恢复的良好生态环境基础。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深入发展,我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改善。特别是2004年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议提出,到2020年把昭通建成“三基地一屏障”的宏伟目标后,加快了沿江各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步伐。这为开展中药材产业化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加之有规划、上规模地种植一些大型物种的中药材,又能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化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3、有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多年来,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县土管、林业、农业多个部门对药山镇的天然药物资源、生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普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资料,摸清和掌握了我市中药材的现状和发展思路,在一些中药材的引种和栽培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获得了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成功经验。这些都为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二)保障措施

为推动我药山镇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未来几年:

1、镇党委政府将研究、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相关部门将积极支持和指导,为中药材产业化种植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快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的发展步伐。

2、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药山镇党委政府将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重点用于中药材的基础研究。

3、努力打造药山品牌,加大药山文化宣传力度,研究开发中药材市场的措施,逐步培育运行良好、信息畅通的中药材市场网络体系。

4、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基础研究,制定“良种良法”科研计划,加快研究工作步伐,研究和改良传统种植方法,确定规划品种高产、优质、高效的规范、科学的种植技术。

5、加大对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开发研制名优产品,培育地方龙头企业,拉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6、加大打假治劣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进一步规范和整顿中药材市场,为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篇6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种植基本要求: 一 要先考察市场

选择土地之前要考虑好销售,否则,不恰当的选址会给以后的产品销售带来困难。土地要选择有水浇条件还要有防止淹水的设施,肥沃土地做到旱能浇水涝能排水。

二 品种选择

要做好品种的选择,好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产量高,货架期长,品质好,各方面都大大优于普通品种。选择一个好的品种是很重要的,虽然采购优质种苗的成本会有所上升,但基于最重要的质量考虑,菜农还是应选择好品种。

三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在蔬菜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好的技术、好的模式对蔬菜的产量质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在寿光菜农的温室里,番茄、辣椒、茄子都长到1.8—2米高,产量多的都在3万斤以上。在蔬菜种植中要勤观察、多分析、发现问题尽快处理,不能拖延,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四 肥料投入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由于选择了好的品种,有了好的种植技术模式,蔬菜的产量比较高,采摘期比较长,这就需要充足的肥料,在寿光,菜农每亩使用15方鸡粪100斤复合肥做基肥,有的地方如果缺乏微量元素还需要对这一用肥量加以补充,在蔬菜采摘过程中还需要再使用腐熟好的有机肥作追肥。

五 嫁接

近几年,茄子、辣椒、番茄、西瓜、黄瓜等蔬菜都要进行嫁接,嫁接后的蔬菜长势旺盛、产量高、采摘期长,尤其对根线虫、黄萎病等病虫害有明显的效果,这两种病的基本杜绝发生可大幅度降低农药使用量,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

六 激素处理

用激素处理过的花朵坐果率高,而且没有种子生长迅速,寿光菜农自己配置的点花药效果都很好,用多种激素配置的鲜花王,能让黄瓜的花朵永不凋谢,保持刚刚开放的样子,这种鲜花黄瓜在市场上每斤的价格比没有鲜花的高出两角钱以上。

七 人工投入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消费者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高质量的蔬菜可以卖个好价格,质量差的价格就低,这就要求我们在蔬菜的生产上要做到精细管理,只有精细管理做到位,蔬菜的质量和品质才会提高,卖个好价格,这样投入的人工就比粗放管理多,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人可以管理2-3亩茄果类蔬菜。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八 效益分析

蔬菜的效益因当地的气候、市场和管理水平等原因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北方大棚蔬菜发源地寿光,在当地市场的带动下,蔬菜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菜农的收益十分可观。一般情况下,茄果类蔬菜亩效益在2.5-3万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另: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工程咨询资质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总论

1.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概况

1.1.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名称 1.1.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单位

1.1.3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性质

1.1.6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期

1.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编辑依据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2.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编制原则

1.3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背景

2.1.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产品背景 2.1.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提出理由 2.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必要性

2.2.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3.1项目市场现状

3.2项目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3.3项目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规模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4.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产品方案

4.3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设计产值预测

第五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5.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选址

5.1.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地点

5.1.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选址意见

5.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六章 工程方案

6.1工程方案

6.1.1工程设计原则

6.1.2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1.3建筑功能布局 6.1.4建筑结构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7.1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7.2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7.3供电系统 7.4空调采暖

7.5通风采光系统

7.6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8.1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8.2能耗指标及分析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3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9.1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9.2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9.3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9.4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9.5环境保护措施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9.6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10.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10.2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10.3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1.1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1.1.3组织机构图

11.2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11.3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13.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工程总进度

13.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投资估算依据

14.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14.3建设投资估算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14.4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14.5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14.6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14.7资金筹措

14.8资产形成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15.1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5.2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15.3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15.4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 15.5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15.6赢利能力分析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15.7盈亏平衡分析

15.8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风险分析

16.1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6.2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17.1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结论

17.2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

上一篇:江苏论文网征集论文启事下一篇:工信局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