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精选7篇)

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 篇1

异日图将好景(jiāng,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动词,扶助,扶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jiàng,名词,将领)吾将上下而求索(jiāng,副词,将要)韩信将兵,多多益善(jiàng,动词,带领)将子无怒(qiāng,愿,请)2相

执手相看泪眼(xiāng,副词,相互)会不相从许(xiāng,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伯乐相马(xiàng,动词,观察,鉴别)儿已薄禄相(xiàng,名词,相貌)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xiàng,动词,辅助,帮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xiàng,名词,宰相)3莫

莫道不消魂(不定代词,没有谁)莫听穿林打叶声(副词,不要)于是国人莫敢出言(副词,不)4书

秦御史前书曰(动词,写)使人遗赵王书(名词,书信)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名词,文字)昼断狱,夜理书(名词,文书)

申子、韩非皆著书,传于后世(名词,成本的著作)

草书、楷书(名词,字体)5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引见,延请)左右或引相如去(动词,牵,拉)

相如引车避匿(动词,牵,拉,引申为掉转)6请

因跪请秦王(动词,请求)乃置酒请之(动词,邀请)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敬辞,希望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璧有瑕,请指示王(敬辞,希望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动词,拜谒)7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动词,背着)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动词,使负担,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动词,凭借,依仗)决负约不偿城(动词,违背)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名词,失败)负债累累(动词,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动词,辜负,对不起)8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名词,气息)长太息以掩涕兮(动词,吸息)息事宁人(使动用法,使„„平息)老臣贱息舒祺(名词,子女)无二分之息可乎(名词,利息)马寒鸣而不息(动词,停止,休止)9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借)臣以供养无主(因为)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10拜

谨拜表以闻(拜上)拜臣郎中(授给官职)

孔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谒见,拜见)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11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结构助词,的)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沛公引兵之薛(动词,到„„去)

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第三人称代词,她)12寻

寻蒙国恩(不久)寻之无所得(寻找)更寻盟好(重温)三年将寻师焉(使用)

布帛寻常(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

飞入寻常百姓家(寻常,平常)13益

单于益骄(更加,副词)武益愈(逐渐,副词)14夙

夙遭闵凶(早时)

夙者传闻思一见(平素,过去)夙兴以求,夜寐以思(早晨)15辞

辞不赴命(辞谢)停数日,辞去(告别)多辞缪说(言词,词句)

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口供)归去来兮辞(文体的一种)乃前寄辞者(言语,书信)不迫辞候(告辞)

固辞不受(推辞,不接受)16见

慈父见背(助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可译为“我”)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看见)敢陈愚见(见解,见识)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现”,出现)君既若见录(代“我”)曹刿请见(拜见)17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莫我肯顾(顾惜)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18而

夫秦强而赵弱(连词,表并列)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连词,表假设,如果)

不如因而厚遇之(连词,表承接,“因”后省“之”)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连词,表转折,但是)19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副词,于是,就)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词,趁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动词,沿袭)20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咸怪其无征(证明)21置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置办,置购)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安置,投放)乃幽武置大窖中(关)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丢下,放弃)故立天子,置三公(建立,设置)

二、古今异义 1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英俊杰出的今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男女之情爱有关的 2回首向来萧瑟处 ..古义:刚才

今义:从来,一向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光景,状况 今义:次序

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代指秦王身边的人 今义:方位名词 5璧有瑕,请指示王 ..

古义:指出,给人看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6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古义:走上前去,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7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公开扬言

今义:表示政府的公告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10太夫人已不幸 ..

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今义:不幸运 11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龄

今义:春季和秋季 1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13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14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 ..

古义:方向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 15视事三年 ..古义:官员到职工作 今义:视:看;事:事情 16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17臣以供养无主 ..古义:无人主持 今义:没有主人 18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 19零丁孤苦,①至于②成立 .....

古义:①直到②成人自立

今义:①表示到达某一程度②组织、机构筹备成功

20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知道 2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2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 今义:数量少 23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前往

今义:很快的跑

2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古义:蒙受 今义:洗澡

25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古义:进退两难 今义:窘困

26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古义:徘徊不前 今义:盘旋 27郡县逼迫 ..古义:催促

今义:催逼,迫使 28拜臣郎中 ..

古义:尚书省的官员 今义:中医医生

三、古今通假 夙遭闵凶(通“悯”,指可忧患的事).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四十有四(通“又”).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皆不幸早世(通“逝”,死).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自今已往(通“以”).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通“记”).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北冥有鱼(通“溟”,大海).小知不及大知(通“智”).

此小大之辩(通“辨”,区别).

而征一国者(通“耐”,能).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云销雨霁(通“消”).昂其直,居为奇货(通“值”,价钱).而翁归(通“尔”,你).冀日进宰(通“翌”).

臣愿奉璧往使(通“捧”).可予不(通“否”).

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唯群臣与大王孰计议之(通“熟”,仔细).畔主背亲(通“叛”,背叛).法令亡常(通“无”).信义安所见乎(通“现”).因泣下霑衿(同“沾”;同“襟”)..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通“圆”,圆周).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通“樽”,古代盛酒的器皿)傍行八道,施发机关(通“旁”,外面).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捉拿).

四、词类活用 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回去).蔺相如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杀).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以„„为壮).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动用法,使„„斗).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降).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意动用法,认为出众,.以„„为奇)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是担负,是承担).怒发上冲冠(名词作状语,向上).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译为.“逼迫”)舍相如广成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名词作动词,穿,读yì).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名词作动词,吃饭).臣具以表闻(使„„知道).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

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而后乃今图南(方位名词作动词,南行).

大江东去(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被动句

皆为陛下所成就 而君幸于赵王 使不辱于诸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为婢仆所惑 见犯乃死 3倒装句

翱翔蓬蒿之间 奉晨昏于万里 牧羊于道畔 束以他物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为降虏于蛮夷 子卿尚复谁为乎? 惟兄嫂是依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奚以知其然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彼且奚适也 之二虫又何知 洞庭君安在哉 求人可使报秦者 君何以知燕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拜送书于庭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省略句

汝从(我)于东 翱翔(于)蓬蒿之间 众人(匹)之 乃置书(于)囊中 何故不使(之)知

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 篇2

良xùn帽yīng健jiǎo子zhēn

实jǔ伏zhé点zhuì形zhuī

甲qiāo上è睡kē翅qiào

斯zhōng危bīn林yuàn璀càn

山mínqióng lái息qī孤pì

分miǎn日yì救zhěng繁yǎn

南lù近在咫尺悬崖绝壁崇山峻岭

葱茏茂密云雾缭绕烟波浩瀚弃荤食素

旁若无人乐不可支兴高采烈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屈指可数:形容数量稀少。

无动于衷: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 漠然置之。

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 不放在心上。

憨态可掬: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可爱、单纯的样子, 很招人喜爱。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的意思

1.《松鼠》的作者是布丰,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进化思想的先驱者。 他用40 年时间写成了36 卷《自然史》。

2.《松树金龟子》, 作者法布尔,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 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3.《国宝———大熊猫》的作者是科普及传记作家叶永烈, 他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的理事。

必修2 第四单元梳理与拓展 篇3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肄业 yì 指摘 zhāi 干禄gān 孜孜以求zī

B. 戳子 chuō 造诣yì 乖戾nì 道义相勖xù

C. 訾詈 zǐlì 裨益pí商榷què 力矫颓俗jiǎo

D. 镣铐liáo 兑现duì 蜷缩quán 义愤填膺yī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风俗日偷 责无旁代 规行矩步 心急如焚

B. 骇人听闻 以身作则 旁稽博采 无济于事

C. 安之若素 不言而喻 豁然开朗 关怀备至

D. 束之高搁 终南捷径 浅尝辄止 繁芜丛杂

3. 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 雨果,18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B. 《家》写于1931年,最初在上海一家报纸连载,题名为《激流》,属于巴金的《爱情三部曲》。

C. 《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战国的诗歌305篇,“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最长的叙事诗。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电视剧中主人公的命运与观众息息相关,当主人公“厄运”来临,你想逃避都办不到,就像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B. 张承范敢以两千对六十万,证明了唐军不是完全没有战斗的勇气,在这曲末世风雨飘摇的挽歌中,大唐雄武之风犹未泯灭。

C.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生动见证,他们志同道合,举案齐眉。

D. 刚进城的时候,女孩很高兴,东走走西逛逛的,看到好玩的就跳过去看看,毫不在意别人鄙视的眼光。

5. 选出对下面四句话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 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c. 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d.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A. a 叙述 b 议论 c 议论 d抒情

B. a 议论 b 叙述 c 议论 d抒情

C. a 叙述 b 议论 c 议论 d议论

D . a议论 b 叙述 c 叙述 d议论

6.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6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二、阅读理解(一)(共15分,共3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嘴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球赛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7.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说“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你有过这种经历或体验吗?请举一例说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你能为作者说的“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个观点提供一两个例子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二)(共15分,共4题)

陈友谅,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

友谅初尝为县小吏,其时徐寿辉兵起反元,遂往从之。后文俊欲谋杀寿辉不果,奔黄州;友谅因乘机袭杀文俊,并夺其军,自称平章军。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次江州。友谅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即江州为都,奉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志益骄,进驻采石矶,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太祖患之,与战于武昌。太祖所乘舟樯白,友谅约军士明日并力攻白樯舟。太祖知之,令舟樯尽白。翌日复战,自辰至午,友谅军大败。友谅欲退保奚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归路。持数日,友谅谋于众。右金吾将军曰:“出湖难,宜焚舟登陆,直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将军曰:“此示弱也,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友谅不能决,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举所部来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谅益困。太祖凡再移友谅书,其略曰:“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俟天命。公失计,肆毒于我。我轻师间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犹不自悔祸,复构兵端。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友谅得书忿恚,不报。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诸将自上流邀击之,大战泾江口。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②,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选自《明史·陈友谅传》)

【注】 ①堞: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②捴(zǒng):同“总”,统率,在这里是指挥的意思。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寿辉欲徙都之 都:把……当作都城

B.邀其归路 邀:邀请

C.友谅谋于众 谋:同……谋划

D.以俟天命 俟:等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祖赘于陈,因从其姓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 以勇气闻于诸侯

C.公失计,肆毒于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友谅听算命人说他家祖坟风水好,当出贵人。之后他参加了寿辉与文俊的反元队伍,后来杀死倪文俊,篡夺他的权位,最终野心不断扩张,弑旧主而自立为皇帝。

B.陈友谅刚开始劫持徐寿辉,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最初只想称王,等他妙计攻克坚不可摧的太平城之后,内心更加骄横,最终杀了徐寿辉并取而代之。

C.太祖料事如神,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换成白色,使陈友谅“并力攻白樯舟”的计谋落空。他写给陈友谅的信,义正词严,并特别提出了陈友谅想活命的前提条件。

D.奚山突围,右金吾建议焚舟登岸,“趋湖南图再举”,左金吾认为这样示弱于人,且无法摆脱敌军。后来左金吾、右金吾先后向太祖投降,陈友谅更加困窘,最终失败。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克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即幸生还,亦宜却帝号,坐待真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共2题)

14. 以“为善、诚实、守信”做开头文字,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他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成为名冠荆楚的“快餐大王”,是凭着做人与经商的美德,如为善、诚实、守信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案。(5分)

曾大才,生于1964年12月,汉族,大专文化程度,洪湖市人,中共党员,二级警督。198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洪湖万全、黄家口、峰口、府场、戴家场派出所工作,历任副所长、指导员、所长,荣获“湖北省模范公安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特等劳模”等荣誉称号。

从警26年来,他破获大要案件75起,抓获逃犯68名。他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常年不休,因劳累过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被医院诊断为中晚期肺癌,2012年,倒在了“清网行动”的工作岗位上。2012年新年的正月初二,由于新年,镇上汽车很多,交通出现堵塞。此时,曾大才不顾身体的不适,在镇上指挥交通。疏导完交通,他又赶回所里,主持开展“清网行动”,而此时,曾大才已经不能正常走路了。面对身体上的不适,有同事劝他早日住院治疗,但曾大才总会说这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不碍事。就是在武汉住院期间,他也仍然牵挂所里的工作,趁着癌症化疗的间隙,回到所里处理工作,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请拟写一段在“全省优秀人民警察”颁奖典礼上为曾大才的颁奖词,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40分,共1题)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飞机本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

马航失联之后,我听到的该航班乘客家属说得最冷静的一句话是,我希望他死的时候不是特别痛苦。相比那些在坠机发生72小时后还在坚持相信奇迹的人来说,前者是真正的达观。

人生在世,过马路、乘飞机、结婚、生孩子,什么没有风险?有人进医院割盲肠就没有再出来。我们忍受不了的不是死亡,而是人在光天化日下消失,因为他们把我们抛弃了。

请你想象一下马航失联之后的遭遇,写一篇文章。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篇4

一、通假字

1.可与不: 不(fǒu),通“否”。2.拜书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4.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

5.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地。

二、古今异义

1.使人遗(wèi)赵王书:书,信。2.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祝酒。3.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5.于是项王前进缶:前进,向前进献 6.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遵守约定

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9.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明年:第二年 10.不如因而厚遇之:因而:趁此就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怒发上冲冠:向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名词活用作动词: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秦御史前.书曰:上前。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shè),安置住宿.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yì),穿着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献礼。相如每朝.时:朝,上朝。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3、使动用法: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2)动词的使动用法: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归.璧于赵:归,使...回去。

毕礼而归.之:使...回去。以绝.秦望:绝,使...断绝。

蔺相如固止.之:止,使...停止。意动用法: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羞,以...为羞耻。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我为赵将。

2、被动句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而君幸于赵王。使不辱于诸侯。倒装句: 宾语前置:

君何以知燕王?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勇气闻于诸侯。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拜送书于廷。

会于西河外渑池。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4、省略句

秦王大喜,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赵王)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一词多义:

①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凭借 ②君何以知燕王? 凭借

③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认为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连词 “而”,表目的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因为 ⑥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用

⑦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凭借 ⑧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来

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因为 ⑩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凭借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竟然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于是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 因

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趁机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趁机 ④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趁机 ⑤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之

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这 ③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代词

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代,我 引

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拉着

③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幸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幸好”,表敬意,指对方做的事使自己感到幸运 ③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侥幸 负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倚仗、凭借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地

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只、不过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只、不过 遗

①使人遗赵王书 给、送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的 ③小学而大遗 遗漏、忽略 ④以光先帝之遗德 遗留下来的 ⑤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排泄 苏武传

一、通假字:

1.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 ”,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表现。

6.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欢聚。

7.因泣下霑衿:

霑,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8.与武决去:

决,通“诀”,诀别。

9.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二、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其一人夜亡:

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

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

朝夕,早晚。

名词活用作动词:

天雨雪:

雨,下。

羝乳乃得归:

乳,生育,生子。

武能网纺缴:

网,结网。

檠弓弩:

檠,矫正。

杖汉节牧羊:

杖,柱着。

惠等哭,舆归营:舆,抬着。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兄弟亲近:

亲近,亲近之臣。

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动词的使动用法: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回国。

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投降。

反欲斗两主:

斗,使„„争斗。

请毕今日之驩:

毕,使„„完毕。

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认为„„壮烈。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乐,以„„为乐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4.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后一年。

5.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

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假:古义:临时充任 今义:虚假

7.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币: 古义:财物,礼品。今义:钱。

11.卧起操持。

操持:古义:操和持,“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2.会论虞常。

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缑王者,昆邪王自也。

非汉所望也。(否定判断句)

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

皆为陛下所成就。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夷灭,被消灭。

胜闻之,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变式句(倒装句): 宾语前置:

何以汝为见?

以何见汝为?

信义安所见乎?

信义所见安乎?

子卿尚复谁为乎?

子卿尚复为谁乎?

何以复加?

以何复加?

何以过陵?

以何过陵?(2)定语后置: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一词多义 使

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使:让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以状语.武

语:告诉。

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3)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

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廪食.不至

食:粮食。

给其衣食.

食:食物。

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1)见.犯乃死

见:表被动

(2)何以汝见.为?

见:拜见

(3)得夜见.汉使

见:见到

(4)信义安所见.乎?

见:表现、显现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以:凭借

何以.复加

以:用

汉亦留之以.相当

以:表目的,来

张胜许之,以. 货物与常

以:把

张衡传

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同“圆”。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形似酒尊:尊,通“樽”,酒杯。

实词活用:

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

皆共目之:

目,使眼色。

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妙尽璇玑之正:

正,道理

(2)形容词作动词

衡少善属文:

善,擅长

3、意动用法: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以„„为奇,认为„„出奇。

三、古今异义: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 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今义:庸俗的人

伺者因此..觉知

古义:凭借这个;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一时.. 收禽

古义:同时;今义:一个时期,短时间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

辟,被征召。

举孝廉不行:

举,被举荐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必修五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篇5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字音

迤逦yǐlǐ赍发jī酒馔zhuàn仓廒áo尴尬gāngà髭须zī央浼měi搠倒shuî提防dī剜肉wān模样mú彤云tïng瑕疵xiá遐迩xiá闲暇xiá洗漱shù干嗽sîu玷污diàn 拈轻怕重niān掇拾duō笔耕不辍chuî逶迤wēiyí恁地nân恶了高俅wù 一宿xiǔ差拨chāi投奔bân勇挑重担tiāo不省人事xǐng恐吓hâ巷道hàng骨朵gū强拉硬拽zhuài 汁水zhī浆洗缝补jiāng

沽酒gū揣度chuǎi挣揣zhângchuài 怀内揣了牛肉chuāi噎yē 扯皮chě禀报bǐng饶恕ráoshù肐察gē羹汤gēng

二、字形

消耗盘缠市井碎琼乱玉狐疑走卒搭膊天理昭然 毡笠包裹篱笆纷纷扬扬朔风牒文尴尬交头接耳 救济喝彩沧州沧海桑田陷害刺配亲眷浆洗缝补 浑家应承穿梭伏侍不暇干碍连累时辰顶礼膜拜 疑惑妨碍消耗前街后巷叫唤抬举絮烦彤云密布 包裹周遭钥匙神明庇佑分付差遣篱笆必必剥剥瑞雪爆响胸脯七窍迸出冤仇搭膊草莽英雄风驰电掣

三、作家: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代表作《水浒传》。

2.环境描写:

(1)描写的方式: ①直接描写风雪。

②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③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2)描写的作用:

①风雪为人物的活动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里,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

②风雪也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③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勇敢的英雄形象。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字音

削铅笔xiāo剥削xuē瘦削xuē削足适履xuē 降服xiáng降落jiàng 蒙蔽méngɡ蒙骗mēngɡ 暖和huo胆怯qiè惊吓xià恫吓dînghè憎恶zēngwù贝壳ké孤僻pì怂恿sǒngɡ禁闭jìn搓手cuō 游说shuì讥诮qiào郁闷yù祈祷qí辖制xiá滑稽jī 契诃夫qìhē揉搓rïu杂糅rïu蹂躏rïu难堪kān勘察kān戡乱kān侠肝义胆xiá 挟持xiã狭窄xiá车篷pãng尽管jǐn 筋疲力尽jīn丧葬sāng垂头丧气sàng陶冶yě促狭鬼cùxiá

二、字形

《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胆怯憎恶辩护祈祷慎重纯粹妥当安分守己唉声叹气一。《水浒传》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是在口语基础上经禁闭辖制吃荤周济帐子陶冶情操战战兢兢通宵达旦 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怂恿噩梦苍白孤僻原籍撮合难堪兴高采烈没精打采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小说。这部是作搓手哆嗦荒唐讥诮素来闷气谗言漆黑一团心神不定 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喉咙忠告消遣无聊恐怖涨红清脆心慌意乱乒乒乓乓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滑稽揉皱墓园忧郁郁闷埋葬乱糟糟安然无恙阴险狠毒 抗斗争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衙门烦恼孤独怪僻礼尚往来下缀题名不祥之兆言之不详

四、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1.人物形象:林冲——首先,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其次,他正直,三、作家:契诃夫 善良,有狭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嫉恶如仇。最后,细心、缜密也是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第1页高三2000,双,14-03-28第2页

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掠水越山luè吠着fâi蜈蚣wúgōng脑壳kã轻薄bï即刻jí

拌和bànhuò 磺炭huáng扛凳子káng力能扛鼎gāng洞硝dòngxiāo喽罗lïuluo沅水yuán怏怏yàng强横hâng捏niē抿嘴mǐn 嗤笑chī拢岸lǒng惦着diàn呜咽yâ祈求qí蕴藉jiâ鞭笞chī唾弃tuî矫揉造作jiǎo劫难nàn压榨zhà莞尔一笑wǎn

二、字形

接壤伶俐干燥缓促短浆缠裹呐喊助威委托稳当踪迹娼妓吵嚷停泊粗鄙流苏朦朦胧胧歇憩笑眯眯 湿淋淋渡船气吁吁欺侮放肆废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赤裸裸惊讶生疏平淡无奇肩臂炮仗急促流泻世外桃源 俨然角隅拮据不加检点笑嘻嘻眺望景致稀罕船舱

四、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三、作家: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等文集70多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四、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1.《边城》情节梗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小儿子傩送并喜欢上了他。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边城

一、字音

氽着tǔn伶俐línglì戍军shù戊戌wùxū颈项jǐng脖颈gěng

泅水qiú傩送nuï蚱蜢zhàměng鞶鼓pán悖时bâi敞坪píng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糍粑cíbā碧溪岨jū作揖yī通缉jī编辑jí干燥zào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之后,为了成全弟弟,外出暴躁zào聒噪guōzào穷兵黩武dú亵渎dú牛犊dú文牍dú 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买椟还珠dú 踹水chuài揣测chuǎi惴惴不安zhuì 湍急tuān瑞雪ruì 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茶峒dîng焖饭mân竹篁huáng涎皮赖脸xián 俨然yǎn荸荠bíqí 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以讹传讹ã箍桶匠gū瑜伽yújiā骷髅kūlïu账簿bù镇筸gān 主题: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袒露lù袈裟jiāshā飞铙náo艄公shāo桑椹shân睨 nì 明,拜金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蘸酒zhàn呐喊 nà铛铛dānɡ老鹳河ɡuàn埋mán怨碧溪岨jū 2.艺术特色:小说的语言朴素、饱满,不晦涩、不雕饰。这样的语言风格,非常擂鼓léi打擂lèi踹chuài水角隅yú歇憩qì船舷xián适合表现边城人古朴、自然的生活,并且从中透露出田园诗情。如描写赛龙舟的场面、喧阗tián一千槌chuí咝咝sī应和yìnghâ谄媚chǎn喁喁私语yú挣扎zhēng挣脱zhâng绊倒bàn没心没肺mãi没齿不忘mî没羽箭mî

叙述翠翠和傩送相遇的情节,描写抬花轿的情景等,都突出地体现了小说的语言风格。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篇6

高一下册化学主要知识点

高一化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高一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胶体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返回目录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返回目录

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

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返回目录

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七(上)第三、四单元知识梳理 篇7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 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 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 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 “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 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 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 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 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 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 中国著名作家,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 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 格调清新淳朴, 文笔通俗晓畅, 描写从容自然, 结构简洁完整, 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 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 原名朱自华, 字佩弦, 号秋实, 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 长于江苏扬州, 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 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 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 博览奇书, 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 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 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 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 遣词精当, “词组只字, 妙绝古今”, 或用白描, 或施浓彩, 疏落有致, 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 富于变化, 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 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 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 《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 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 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 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 所运用的群众口语, 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 取材较为广泛, 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 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 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 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 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 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 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 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 行文草木有灵, 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 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 其作品《晋词》《觅渡, 觅渡, 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8.对联常识

对联, 也称楹联、对子, 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意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 始创于五代时期, 盛于明清,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形式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 所以, 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意, 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对联的长度不定, 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 长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 下联在左。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宛转, 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 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3.《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儿,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

6.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7.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 如嫩竹, 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 如夕阳, 如红叶, 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 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5.重点字词

略无 (完全没有) 飞漱 (飞泻冲荡) 沿溯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良多 (确实很多) 涧肃 (山涧寂静) 属引 (连续不断, 引:延长)

6.重要译句

(1)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2)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 倒映着 (山石林木的) 影子。

(3)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 两岸山峰高峻, 山上草木茂盛, 的确是趣味无穷啊。

七、鉴赏下列古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具早春特色的景物———如酥的小雨、朦胧的草色, 运用比喻、对比、反衬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情趣盎然的早春图。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酥”就是奶油之义。经受如酥小雨的滋润, 草色清新、柔嫩,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 更给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草色遥看近却无”, 兼摄远近之景, 传神地描绘出早春之色, 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 一年之计在于春, 而春天的最好处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 更是娇贵的。诗的结尾说“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认为早春的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绿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一对比, 更加反衬出了早春的特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在这首词中, 写晴, 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 明月、清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 既写出了所见、所闻, 又写出了所嗅, 使人如身临其境。“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 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 有声, 有情, 三者水乳交融, 真是情景相生, 声情并茂。

写雨, 既有层次, 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 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 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 可那是“旧时”, 不知现在在否。等他转过“溪桥”, “茅店”忽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 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 富有情趣, 读后, 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 历历如在目前。

3.《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上一篇:谎言编制的故事作文下一篇:《伤仲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