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精选10篇)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篇1

开展“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自2010年7月份启动“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题实践活动以来,我局领导班子对此非常重视,专题成立了领导小组,逐级明确责任分工,紧密结合单位职能实际,制订了实施方案和工作台帐,积极推进,认真抓落实。截止目前,单位计划要抓的四项工作和为群众办的实事已全部落实到位,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组织布置,落实工作目标

(一)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局内作风纪律的教育,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行政监督等各项制度,开展规范执法行为调查活动,从改变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完善规范制度入手,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不断规范执法行为,由办公室牵头纪检配合,每月进行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执行力的监督监察,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及时下发通报,规范执法人员行为,树立食品药品监管的良好形象,使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完善措施,履行职责,开展便民服务

继续加大打假治劣工作力度,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具体措施:一是在全县开展药品流通环节专项治理,堵塞假劣药品流入渠道,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二是继续加大对县、乡、村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工作;三是加大对食品安全 1

专项整治的督察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及时收集各类信息,为政府决策服务。确保投诉渠道畅通,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举报电话:7168086、7109198

(三)全面落实政务公开

今年加大对五项制度落实的督察:一是政务公开制。按照方便管理服务对象、公开透明、便于监督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在公开形式上达到 “四有”。即有公示栏、有股室牌、有工作卡、有办事指南;在公开内容上要达到“九公开”即公开单位职能,公开机构设置,公开位置公布,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结时限,公开纪律要求,公开办事依据、标准,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等。二是服务承诺制。将办事程序、办理时限、服务质量等向管理服务对象作出了承诺,发放服务联系卡,明确违诺责任,查处违诺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首位负责制。对首位接受管理服务对象询问的工作人员(首位人)的义务、职责、要求和过错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四是限时办结制。对承办的管理服务事项的办结时限、工作质量、违规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五是责任追究制。按照岗位责任制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首位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的要求,建立失职责任追究制,明确失职责任追究的范围、程序、应承担的责任及处理规定。

为民提供优质服务,以公开透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严格办事程序、严守职业纪律,实行责权分离,互相制约,互相监督,方便群众。全方位提高服务

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四)服务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局机关有关股室为企业提供服务,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对口分包企业制度,建立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即每月深入企业开展帮扶工作,建立服务企业汇报制度,即全局服务企业情况收集汇总后,每月向党组专题汇报1次。建立局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即局长、分管副局长每月至少到重点服务企业调研、现场办公1次。

二、查找工作不足,提高服务质量

“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项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永久性的工作。我们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服务县委、县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立足本职工作,以各种形式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查找工作中不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使我局的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

在“对照职能,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项活动中,我局经过周密部署、认真研究,抓好实事好事的落实,真正做到将群众的利益放到首位,急群众之所急,较好的完成了工作,收到了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好评,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再接再厉,继续沿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工作方针,竭尽全力将我局的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篇2

武夷山市公务员局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围绕对接农村、企业、学校、医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主题, 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使其更贴近实际, 体现活动的“人事人才特色”, 防止实践活动与人事人才工作“两张皮”。

当了解到挂点的四渡村龟仔山至溪州尾有条约1.8公里的道路未硬化, 村民出行不便, 道路硬化需要30万元, 除村民自筹外, 还存在缺口时, 局领导班子立即前往该处实地查看, 从局办公经费中挤出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并与财政局、老区办进行协调, 财政局根据一事一议办法资助9万元, 老区办从农村扶贫项目中资助5万元, 其他有关部门资助9万元, 化解难题, 让村民出行不再难。今年以来, 公务员局组织12位茶企技术人员参加制茶工程师和高级制茶工程师的评审, 还以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为依托, 实施茶叶营销人才培养工程, 以大王鹅业公司和锦绣园蓝师傅熏鹅制作技艺为基础, 确定武夷熏鹅的制作工艺师评审标准, 开展武夷熏鹅制作工艺师评审工作, 扩大和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发挥引智职能, 帮助3家工业企业向国家外专局申请引智项目资金23万元。

该局还以市立医院为支撑点, 将医务人才引进工作纳入市总体人才规划, 针对临床、医技、临床辅助专业岗位需求, 列入《南平市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 对医院临聘人员实行人事代理, 解决临聘人员档案保管、职称评审等个人发展问题, 增强组织归属感。目前, 乡镇卫生院中高级职称91人, 市立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都全部聘任, 兑现相应岗位工资, 激发了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

浅谈贴近实际开展工会工作 篇3

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国家政权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创新工会工作,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好、維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真正在广大职工中凝聚起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一是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党政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环节,要发挥好这个作用,工会组织就要懂得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既在源头参与,密切联系群众,正确把握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把职工的愿望要求及时反映出来,又把党的方针政策,企业的安全工作、生产经营状况向职工群众传达,直到上下沟通,左右传达的目的。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工会组织要积极做好工作,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良之风,动员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帮助行政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有效性,是行政更加重视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要教育职工为企业的自下而上发展建功立业,使发展是党的第一要务的要求在现实的生产工作中得到切实体现。还要积极帮助职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把党组织的关怀、行政的支持,送到职工身边。

二是依靠职工群众做好维权工作。工会组织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代表职工群众的,没有职工群众的支持拥护,也就没有工会存在的前提,这是不可选择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同时把保障职工的劳动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做到这些,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党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交给了工会,也明确提出贯彻依靠方针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依靠职工群众做好维护工作,即是党的要求,也是工会安身立命的根本。工会组织和所有工会干部,都要把突出维权工作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机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三是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职工群众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会要认真倾听,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深入基层,发挥工会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做细致调查,听真实情况。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生产经营工作,职工群众最有发言权,对问题看得准、摸得清。工会干部经常要深入基层,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细心体察职工情绪,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职工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当作工会工作的重点去解决。

四是要对广大职工负责。为职工群众工作,对职工负责,是工会工作的宗旨。职工有困难、有问题,找工会,既是对工会的信任,也是对工会的要求。就是不找工会,对职工的事情工会也要积极主动去做,工会对职工负责,同对党负责是一致的。两个维护是一个统一体,它保证了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的政治性和组织性。《工会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工会维权的基本职责,强调了工会所应承担的维护义务。法律的强制性作用,要求工会履行好维护职责,从而更好地实现职工的维权要求,法律对工会维权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准确地反映了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明确了工会存在的必要性,对职工群众负责,就要把坚持工会的代表身份不动摇,不能以职工个体行为的对选择工会具体身份不动摇,不能以职工个体行为的对与错作为选择工会具体身份的标准。

五是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工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职工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工会工作的目标之一,职工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工会要善于发现他们,为他们的才能焕发创造条件,职工技协有一批热心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的职工,他们肯动脑子,对提高技术水平有点子有新意;职工安全生产网有一批懂生产知安全,敢于提出问题,查找隐患,抓安全薄弱环节的职工;职工群众中还有一批活跃在文艺舞台、体育场、书法室的骨干,他们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活动,活跃了矿区文化生活。工会是企业中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部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对在企业工作中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表彰,树立先进,保护爱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归属感和成就感。日常生活中要多对职工进行访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病住院的职工看望慰问,对职工家庭的生老病死事情给予关心,这些事情都直接影响到职工的情绪。因此,工会组织在抓好面上的有影响的大事的同时,也要关心职工生活中的小事。

六是提高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教育职工群众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安全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各级工会组织都有责任做好此项工作。

七是全面落实工会职能。建设、管理、教育是工会除了维护基本职责外的职能。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是党的最可靠的政治基础。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企业建设和改革,是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根本任务,工会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组织职工为企业的自下而上发展建功立业,围绕企业工作的大局开展劳动竞赛。工会要代表和组织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物质文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目标在企业中不断得到发展。职代会、平等协商、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巡视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完善有效的形式。“主人翁”不是一句空话,只要把人民的愿望、国家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依法行使法律条例赋予工会的权利,就能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民主。我们党始终坚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表明了党对群众的浓厚感情,把群众的利益紧紧地与企业的自下而上发展联系在一起,处理好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发挥出职工的积极性,企业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工会组织在履行自己的职能上大有可为。

八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工会工作是群众工作,不管是维权工作,还是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它的重点都在基层。更不用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参加,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把重点放在基层,就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安排工作,从群众的工作条件、所处环境、大家的需求出发,既照顾大多数,又关注个别人,使工会工作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

只有贴近实际,从实际做起,从小事做起,开展好工会工作,扎扎实实履行好工会职能,才能把群众的心愿落到实处,才能让群众体会到工会是自己的组织,是为着这个群众的,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赢得矿区稳定,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建功立业。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篇4

近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轰轰烈烈,各级均进行了强调与部署,可是如何搞好群众路线教育,我有着自己的思考。

一是群众路线教育应与反四风紧密联系起来,力式形式化,过度强调形式上的东西。形式是必要的,是开展这项活动的真反映。比如我们社区开展的群众路线演讲比赛和开门听意见征求意见会、听党课等,都是积极而有益的尝试。但有的形式超出正常的范围,对日常工作形成极大的冲击,影响到干部群众的正常生活,就有待商榷了。xx街道开展群众路线是积极主动的,这是区长联点的重视与工委的高度关切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应将学习融入工作,而不是学一套,做一套,就达不到加强学习,推动工作,改进作风的目的了。

二是群众路线教育应与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紧密相联。做实这二项工作,让人民群众更满意,得实惠。昨天,社区的职党员组织居民群众参加家庭教子活动,使20多户家庭长久受益,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市总工会的毛部长对社区在改进群众教育理念方面的积极作为是充分肯定的。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篇5

本报保定1月7日电(通讯员金立周记者胡博理)今天,省委、省政府在涿州市召开全省群众工作现场交流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全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推广保定市建立群众工作站的做法,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省委副书记付志方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主持会议,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马兰翠,副省长龙庄伟,省委秘书长景春华出席会议。

付志方指出,我省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为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付志方强调,要整合资源,构建服务群众平台和网络,建立群众工作新格局。要在市、县(市、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和联合接访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建立群众工作站,在村(社区)和企业建立群众工作室;要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上下功夫,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四个市作为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试点,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为全省提供借鉴。

付志方指出,要建立完善机制,实现群众工作制度化。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制度、重点在基层。要坚持重心下移,做到领导力量下沉、基层力量强化、群众作用发挥;要坚持关口前移,从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抓起、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抓起;要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实现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篇6

二、群众思想工作是信访工作的重要前提,依法依政策办事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做好信访工作,必须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作为信访活动主体的信访人,通过来信来访向有关机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但是,信访人的具体信访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能保证信访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公民的民主权利才能得以真正实现。长期以来,由于法制不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淡保重复缠访、闹访、冲击机关、围堵交通栏截领导座车,越级上访屡屡发生,致使信访秩序比较混乱,甚至发生群体性冲突,危及社会安定稳定。所以,必须提高信访工作的法制化水平,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1、正确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引导信访人克服“信访唯上”、“专找大官”的趋上心理;克服有了问题专找党委、政府而不找问题管辖的有权机关的传统心理;克服上访层次越高问题,越容易得到解决的错误心理。引导信访人员逐级上访,合法文明上访,走访必须到行政机关设立式指定的接待场所,不得拦截公务车辆,围堵党政机关,缠访领导,阻碍交通。同时,要根据现行法律,对违法上访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对挑头~者依法给予必要的打击。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二)做好信访工作,必须依法依政策处理信访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涉及法律内容的问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复杂,其中涉及民事纠纷,经济纠纷,行政纠纷的信访问题占相当比例。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依法调处依政策处理,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合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纠纷问题。

1、聘请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有些信访事项完全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但由于信访人法律意识不强,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对党下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和权限不够熟悉,习惯于遇到问题找党委、政府帮助解决,致使大量应由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涌入信访渠道。这些需要我们给予引导分流,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向群众义务提供法律咨询,解惑释疑,帮助消除思想疙瘩,同时,给予提供必要的法律援组,帮助上访群众解决告状的现状,以此来解决大量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2、与司法部门推行联合办案制度。“信访救济”是“司法救济”的必要补充。司法和信访工作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在目的统一的基础,加强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综合效能,协调联动来解决信访问题,使信访部门从单线依据政策处理信访问题,逐步过渡到既依靠政策又依靠法律、法规来处理信访问题上来,以提高信访问题的办理水平。

3、与相关部门实行联合办案制度。有些信访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政机关,如果单由信访部门来处理这些问题,既缺乏权威性,又缺乏强制性。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信访部门按政策来处理信访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如农村建房纠纷问题,就需要信访、土地、建设、司法等部门来共同处理。如群体性纠纷,就需要政法、公安、法院、司法等来共同处理。因此,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主动牵头会同有权机关联合办案,共同办理复杂信访问题,提高信访件的办结效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信访事项的办理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和一贯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信访工作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就不能正确处理人民来信来访问题,就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所以,第上处理信访问题,要尊重事实,根据事实,依照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规,对应该解决而又可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虽应解决,但还不具备条件,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如实说明情况,作出解释、讲清道理,对不正确,不应该解决的过高要求,无理要求,要明确答复,并加以引导。其次,要加强调查研究,实践证明,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大部分是属实或基本属实,但也有不实的。因此,既不能不信,也不能轻信,认定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是否属实,唯一的科学方法就是深入调查研究,以求实事求是。第三,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应依照政策、法律实事求是加以处理,不能讲人情话、办人情事。是党政机关的过错,也要实事求是加以纠正。

(四)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在政策、法律范围内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处理信访工作要掌握好“度”,就是在党的方针、政策允许的限度内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地掌握就高处理的原则。因此,一要严格把握临界点,任何越出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范围的处理办法,都不具有实施的可能性,都会产生消极作用,形成不良影响。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尽可能地为群众想方设法,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灵活解决问题的方式。生硬处理照搬套就可能激化矛盾,酿成新的问题,两者要有机统一起来,即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这是信访工作者对群众要求“恰当处理”的基本态度。

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高度的原则性,是在宏观上调节人们的行为准则。然而,政策法律的原则性并不排除在原则允许的限度内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灵活性。我们在处理一些特殊的信访问题上,要敢于和善于把原则性和灵活恬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变通,合情合理地加以解决。在不违背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

信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极力寻找适当的途径,为群众排扰解难,以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收获,切忌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

1、由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级信访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很大的变化,担负日益繁重的信访任务,它已成为党和政府领导下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综合性职能部门,信访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只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信访队伍,才能完成这一特殊的任务。一是要切实加强信访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及时宣传和表扬先进、鞭策和淘汰后进。二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实行信访干部轮岗制度,克服过去把一些别处不用的干部调入信访队伍的传统思想,适时充实一些思想作风过硬,基本素质较高的干部信访队伍,树立信访干部廉洁高效,公平公正,爱民亲民的良好形象。三是要加强理论业务学习,特别是法律、经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信访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在人民群众中塑造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做一个群众能信赖的信访好干部,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篇7

关键词:群众文化,党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更能反映人民的精神面貌。对于我国来说,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也是我国国力的关键组成要素, 在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秉承科学发展观理念, 不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群众文化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概念

群众文化的执行者是人民群众, 采取的方式为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 目的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内涵, 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表达自己的情感, 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根据组织形式来看, 群众文化可以集中开展也可以分散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群众文化工作, 由于其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和谐美好的社会必须具备先进的群众文化活动, 社会发展也要与文化活动发展保持协调, 只有这样两者才能够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制约。不论是哪一种经济体制, 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均不可改变, 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最终的目的是让全体人民群众都能够提高生活水平, 促使社会全面发展。

二、我国当前的群众文化现状

群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制约又相互分离, 群众文化丰富必然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市场经济进步不一定代表群众文化取得了发展, 因此群众文化相比经济发展可能存在滞后性, 两者发展的不协调也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其根源还是过于看重经济建设, 而模糊了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这导致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亟需开展实施。群众文化来源于人民, 同时带来的价值又作用于人民, 因此不断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使人民的精神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最终使文化建设理念得以实施。

三、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方式

(一) 拓宽群众文化工作的涵盖面

为了使群众文化工作的成果能够涵盖到所有的群众, 因此有必要拓展空间形势, 例如针对儿童的青少年文化、针对年轻人的商业文化等等, 而对于农村而言, 应该首先建设农村的信息网络, 例如农家书店等方式, 同时进行文化下乡活动, 让基层人民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工作当中, 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才能够实现人民是群众文化的主体这一理念。

(二) 结合本地实际, 加大投入力度

文化艺术创作是保证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发展的基础, 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 使文化艺术作品向多样化发展才能够保持人民参与的积极性, 体现文化工作的先进性, 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文化创作的过程当中应以本地的地域特色为基础, 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相符合, 对此应该为文化人才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让艺术人才将自己的优秀作品推广出去, 并且增加对文化活动的投入, 包括资金、设备等其他众多方面。

(三) 重视广场文化的建设工作

近年广场文化成为人们参与群众文化的主要方式, 其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对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中, 广场文化的精神地位更为重要, 几乎成为了人们唯一的文化活动场所, 虽然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了变化, 广场文化的地位有所下降, 但仍旧是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在开展广场群众文化工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广场文化应该与人们保持密切, 能够使群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而不是商业化和政治化, 其价值应该体现在舒缓群众日常压力当中, 而是功利性的场所;第二, 广场文化的内容和消费标准应该使大多群众能够接受, 虽然当前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更多的投入还是物质生活, 对于精神生活的支出比例依旧较小, 这就需要考虑到群众的消费取向和消费能力;第三, 应该赋予广场文化主导精神, 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摒弃迂腐封建的观念, 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 根据地域差异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是个体的组合, 而个体存在明显的差异, 包括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 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分层次开展, 为每一个社会阶层提供对应的文化活动, 尤其是地域、民俗的差异, 这里主要指城市以及乡村的群众文化工作, 城市居民由于经济较为发达, 群众素质也相对较高, 因此广场文化、青年文化以及校园文化均可以顺利开展, 为城市群中文化建设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而农村受限于经济发展落后以及人口素质较低, 导致很多文化活动空间难以利用, 文化活动单一枯燥, 这对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带来了制约, 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城乡的差异, 因此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农村文化部门的首要工作, 对此采用文化下乡、图书下乡等“南水北调”的形式将城市先进的群众文化渗入到乡村文化中, 从而起到拉动的作用, 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农村文化部门要认识到, 仅仅依靠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达到效果, 短期的改革不具有实效性, 而是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保证群众文化的持续性就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使群众文化与群众的精神面貌相对应, 最终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五) 使群众文化工作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群众文化来源于人民, 当然也渗透到人民一切的社会活动当中, 因此群众应该将从文化活动中获取的理念付诸到实践当中, 只有把理论贯彻落实, 才能说是实现了群众文化的目的。从某个角度来说, 群众文化不一定是高水平的文化形式, 而是代表热爱、奋斗等人民正常情绪的文化, 从简单的聊天到大型的文艺晚会, 均属于群众文化的范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应该基于群众文化活动的本质使群众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 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应渗入到群众的各项日常活动中, 不断矫正存在的不良情绪, 最终潜移默化的使群众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 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质量

群众文化活动涉及众多的流程, 而每一环节的工作都会为下一阶段工作带来影响。例如大型的文艺晚会中, 场地的主持人、灯光师、音响师等等如果出现了失误那么对整个晚会的质量都会带来影响。巡回演出是群众文化中一种主要的活动方式, 当然其也涉及演员情绪以及设备运输等问题, 对此主办方应该以责任制来约束人员的行为, 做到每一个步骤都有专业人士负责, 确保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 群众文化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深入研究群众文化的内涵, 了解其重要性, 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提供具有先进性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从本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贴合当地群众的文化活动, 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投入力度, 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条件, 同时将广场文化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对其不断升级优化, 分析城乡的差异以城乡文化信息共享的方式来拉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最后增强群众文化与群众生活的紧密度, 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华丽.浅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J].艺术科技, 2013 (10) .

[2]史凤娟.以创新为突破口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转型升级[J].剧影月报, 2013 (6) .

[3]孙浩坚.关于开展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4 (2) .

[4]冯营.关于推进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4 (1) .

新时期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篇8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建议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会。狭义上讲,是指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好抓实的工作。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的新格局、新态势,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能够使得人们受到激励,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饱满的激情,可以说群众生活已经成了普通百姓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作为文化馆人,我们应加强群众文化的开展和管理工作,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开拓多种社会参与途径,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注意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

一、 新时期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中国的文化也受到了来自世界中各种文化思想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群众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现在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核心的建设内容,必须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三方共同发展,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提高经济和政治建设的同时,加强文化的建设。群众的社会文明程度和个人文化素质,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协调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发展。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巨大的改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渐提高。各级相关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加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为其开拓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务,满足其对文化的需求。

二、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在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必须贯彻创新的思想,改变群众文化活动的传统模式,一扫死板的风气,使得群众文化工作更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接受。

(一)开拓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的开展不能固守于一种方式或一个环境中,而是要开拓多种空间和形式,例如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街头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等,都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将这些空间好好地利用起来,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将帮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跨进一大步。

(二)推广通俗文化

通俗文化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心态,将普通人的情感用更亲切、更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对平凡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加强推广通俗文化的建设,有以下几种方式。

1.革新旧体制

对于群众文化工作中旧的体制和模式,必须进行彻底的革新。例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提到群众文化工作,往往都只想到各种的文艺表演比赛,而这种形式的活动在人民群众看来,十分缺乏可看性和观赏性。这些文艺比赛的活动流程大多相同,开场演讲、评委点评、领导颁奖各种环节使得人们无法专注于欣赏文化艺术,加上场内不断有工作人员在活动,让人们在欣赏文化艺术可能会被多次打断。类似枯燥乏味的这种文化比赛活动必须进行彻底的革新。

2.培养创作人才

培养能够进行通俗文化创作的人才和表演的人才,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其学习发达地区的文化经验,提高其创作水平和表演水平。

(三) 开展社区活动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了小康社会,人们对于参与群众性的文娱活动的需求和愿望也逐渐增强,因此,开展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很有必要。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做到:①成立街道的文化活动站或居民小区的文化活动场所,方便居民能够就近参与;②建立一支群众文化团队,丰富社区活动网络,例如:青年舞会、校外红领巾大队或特长儿童艺术演出队等;③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例如,鼓励老年人参与到扭秧歌、打门球等各种社区活动中。

社区活动一般都在俱乐部、舞厅、录像厅、阅览室、文化馆、学校等公共场所中开展,在社区内营造一种文化生活的环境氛围,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陶冶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操。

三、如何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一)加大对群众文化基本设施的投入

政府对先进文化和公益事业等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群众文化活动在传播文化知识,促进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思想提高的同时,通过其自身活动特色的发展,塑造出当地社会优良环境的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政府部门应对群众文化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推广群众文化工作,加大对群众文化基本设施的投入,将群众文化和社会环境很好地融合到一起。

(二)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性

群众文化活动涉及到活动开展的人员、设施和场地等,最近几年以来,各地开展群众文化的工作中,建设了许多条件设施较好的文化室等活动场所,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生活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经常在学校、社区、机关等地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不断加强创新,例如开展书画、灯谜晚会、搜集民间故事、演唱、笔会、节日旅游、展览等社区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活力,不断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

(三)获得社会支持

群众文化活动属于公益事业,在相关部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服务时,还需要有来自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例如,与民间的团体、协会、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合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对于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四)健全管理制度

群众文化工作中,相关部门必须完善自身的管理规章制度,打造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以专业的工作作风带动普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增强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观念认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大,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也逐渐凸显出来。

文化是凝聚民族力量、开拓民族创造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越来越需要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要想使得群众文化公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步伐和群众的文化需求,就必须加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于有利.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浅谈.综艺论坛,2004(3 );

[2]丁刚.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工作研究.2006(4 );

[3]尚庭椒. 浅谈怎样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理论学习.2002(3 )。

作者简介:肖建厚(1968——),男,在职研究生,高级音响师,研究方向:声乐钢琴,工作业绩:曾获得第四届国际音乐艺术大赛杰出(钢琴)导师奖、全国群众歌曲大赛金奖、感动中国歌曲大赛金奖、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现任河源市文化馆副馆长。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篇9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镇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两委成员为成员的基层组织建设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综合协调。同时,镇党委成立督导组,对基层党建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参加本次活动的49个中心村、镇直各部门、企业党支部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负责对本单位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搞好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全县动员大会召开后,该镇立即召开了领导成员会,传达了县委基层组织建设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要求及顾书记讲话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印制了联系服务卡等“一卡两表一簿一台帐”,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原建制村首席代表,镇直各部门负责人,各企业党支部负责人召开动员大会,县委督导组成员全部参加了会议,对基层组织建设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会后各支部及时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步骤,极大地调动了大家搞好活动的热情。充分利用黑板报、横幅、宣传栏等形式,向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宣传开展基层党建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工作开展贴近群众 篇10

中共迪庆州委关于开展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 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

(2012年12月3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推广孟连群众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现就在全州各级干部中开展

— 1 —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以下简称“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州委紧紧围绕“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目标,按照“四个走在前列”总任务,紧抓“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走中国特色、迪庆特点的发展路子;深入实施“三建三带三创”和“四想四比四争当”等系列藏区党建工程,发动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视群众工作,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藏区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些干部群众观念淡漠,群众立场不稳,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特别是直接联系群众弱化,不想深入实际,不愿深入基层,不会深入群众,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凸显。

回顾我州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我们以“千促”活动和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为抓手,发动全州厅级、处级、乡科级和党员干部7000多人次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直面群众开展工作,为全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 — 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州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民族团结和藏区稳定的迫切要求;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的基本要求。历年下派工作队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干部只有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群众的未来担在肩上、群众的需要落在实处,以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对待群众,才能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推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让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感受、感觉和感想群众所思、所盼,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要紧密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拓展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达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为加快推进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四州战略”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紧密联系实际,切实增强“四群”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四群”教育,关键要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各级各部门要以集中辅导、案例教育、民情体验、专题学习生活会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形式,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各级干部重点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四群”教育,筑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反思宗旨意识牢不牢,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的差距,反思宗旨意识树立得牢不牢,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反思工作作风正不正,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群众工作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开展民情体验,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方面的差距,反思工作作风正不正,解决好作风飘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问题,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 4 —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部署更加体现群众意愿,更加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

(三)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反思执行政策好不好,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差距,反思政策执行得好不好,解决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问题,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四)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反思方式方法对不对,切实解决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问题。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总结做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差距,反思方式方法对不对,解决好不会干、不能干、干不好等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方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冬明春,要集中一段时间,通过“学、查、思、改”

— 5 — 等方式,认真开展“四群”教育,形成长效机制。要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省委书记秦光荣在全省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主要论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组织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个专题培训,观看孟连专题片《巨变》。要加强实践教育,组织干部开展民情恳谈,进行民情体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在集中学习和民情体验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要召开一次“四群” 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每位领导干部要撰写“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并围绕“四加强四反思”谈认识、找差距、查原因、抓整改,要彻底改变把发文件、召开会议当成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变发动干部为发动群众,变动员机关为动员社会,努力摆脱“文山会海”等各种形式主义;改变领导对领导、干部对干部、机关对机关、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的工作方式,不断消除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不良作风;促使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重拾“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党员领导干部整改措施要报上一级组织部门备案。

三、明确工作内容,准确把握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重点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突出做实群众思想工作、访民情、送政策、— 6 — 听意见、办实事、促发展、强组织等几个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实行挂钩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做深群众思想工作。积极向群众宣讲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特别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通过新旧对比、过去和今天的对比,感受幸福的生活,从而统一群众思想认识,强化群众的感恩、团结、互助和发展意识,凝聚群众力量。倾听群众意见呼声。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感知群众诉求,掌握群众意愿,做群众的知情人。要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解决群众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做群众的知心人。对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格外关注、认真对待,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作斗争。要坚决制止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主动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从中汲取营养,自觉增强群众观点,接受群众教育、评议和监督。要深入群众听取群众对党、对机关干部、对工作开展、对个人的意见建议,认真反思工作得失。

四、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就是要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越是为民办事,就越要尊重群众的意愿,越要注重群众的感受。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六个基层”即目光投向基层、心思放在基层、感情贴近基层、资金倾向基层、项目支持基层、脚步深入基层。要一竿子插到底,到村里去、到社区去、到老百姓中间去,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体会百姓所思所盼、所急所怨。要通过建立“八项制度”,让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在我州全面贯彻落实。

(一)坚持干部进村入户(寺)制度。根据省委的要求,结合我州历次“千促”活动的经验,从2012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从州、县(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5的干部组成“四群”教育工作队、“千促”工作队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村入户帮助工作,一年一轮换,做到五年覆盖所有县以上机关干部,工作队覆盖所有乡村。重点从党政机关选派,企事业单位根据单位性质和工作需要适当选派,优先选派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后备干部、年轻干部、无基层工作经历干部。在县(区)设工作总队,由厅级党员领导或后备干部担任总队长并挂任县(区)委副书记;在乡(镇)设工作队,由处级党员领导或后备干部担任队长并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原则上每村1名工作队员,集中力量重 — 8 — 点派驻贫困村、重点村、难点村。工作队要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开展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帮助基层谋划发展思路,协调解决相关困难问题,不越权,不越位,不添乱,切实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每年三月,选派的“四群”教育工作队、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成为我州“千促”工作队进村入户(寺)开展“千促”活动,做实群众工作。根据藏区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每年要确定“千促”活动的重点、主题,主要任务是做好维稳和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

(二)健全领导干部及机关联系基层制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的要求明确联系点。厅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实行“挂乡联户”,做到“六个一”,即:联系一个乡镇、联系一个寺院(教堂点)、联系一名僧侣(尼)、联系一户农村困难群众、联系一户城镇低保户或下岗职工、联系一个发展项目,每年住村不少于7天;州直机关按照联系各单位扶贫挂钩点的要求,处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实行“挂村联户”,做到“四个一”:联系一个建制村(社区)、联系一户困难群众、联系一名困难学生、联系一个发展项目,每年住村不少于10天;科级及以下干部实行“结对联户”,联系农户不少于2户,每年住村不少于20天。其

— 9 — 他各行各业根据单位部门职能,既联系工作服务对象和所属单位基层群众,又联系挂钩村群众。各县及开发区、各乡镇的干部住村时间和结对群众户数,由各县及开发区党委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安排部署。乡镇干部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60天。

州县级党政机关要挂钩联系基层,安排所属干部在挂钩点联系点直接联系群众。州级机关实行“挂乡包村联户”,县级机关“挂村包组联户”。其他各行业根据单位部门职能,既联系工作服务对象和所属单位基层群众,又挂钩村联系群众。城镇社区由住区单位经常联系。县(区)、乡(镇)要整合扶贫挂钩、“四群”教育工作队、“千促”工作队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乡(镇)干部等工作力量,形成做好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合力。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党员干部每年至少提出1至2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实事不少于1至2件。工作调整的领导干部,联系工作由新接替领导接手。

(三)实行百名领导千名干部万名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州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都要直接联系群众,州县四套班子成员要带头作表率,按照所联系群众户数,建立《民情联系卡》,明确联系农户,注明干部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邮箱及承诺事项,发送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 10 — 建立《民情登记卡》,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的事项、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情况以及基层组织和群众评价,便于掌握情况、组织考核和群众监督。各级各部门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党员要通过不同方式联系身边的群众,至少应联系1户以上的困难群众,做好《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的记录,形成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党组织要逐级建立民情台帐,分类梳理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民情分析,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归口落实原则,妥善处理和协调群众反映的问题。党员按组织隶属关系由党组织抓好督促落实,干部职工由单位部门抓好督促落实。

(四)坚持调查研究制度。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与基层职工群众座谈交心,了解联系点群众的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结合实际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厅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每年至少要有2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处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每年至少要有3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要改进调研方法,提高调研质量,注重实效,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能解决问题的调研报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五)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

— 11 — 力的决策机制,扩大广大职工和群众的参与度。对涉及全局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询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和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坚持访寒问暖制度。要经常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活动,实行结对帮扶,采取个别访谈、实地察看、出主意、捐资捐物等方式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

(七)规范信访接待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群众来访接待制度,主要领导要坚持亲自批阅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信访接待的工作成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

(八)建立征求群众意见制度。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公开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在每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广泛征求联系点群众的意见建议。定期走访联系点群众,诚恳征求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四群”教育,是促进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基础;各级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 — 12 — 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分类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一)建立领导机制。州委成立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委组织部。各级党委都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责任领导,按照以上总体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下级党委专项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党组)要抓一批“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

(二)实行分级负责。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由各级党委(党组)统筹负责抓总,各级党委(党组)的党委(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州县下派的工作队,由所属县委、开发区党委统一管理,实行统一考核,考核结果报所属单位。

(三)强化督促检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必须严格工作要求,注重求真务实,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干部要轻车从简,直接到村,不打招呼,不扰民,不层层陪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严格自律,不奢侈浪费,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各级党委要成立督查工作组,加强专项督查,加强

— 13 — 跟踪问效。组织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内容,采取组织考评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评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鼓励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群众的导向。

(五)强化舆论宣传。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舆论宣传,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挥网络党建平台、党建手机报等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工作成效,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迪庆日报、迪庆电台、迪庆电视台等州级媒体要开辟专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正面引导,切实为把“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引向深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附:迪庆州厅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六个一”安排表

(此件发至乡级)

中共迪庆州委

上一篇: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下一篇:坚持长效的执法主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