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身影读后感(共4篇)
合上《高大的身影》这本薄薄的书,我禁不住崇敬、喜爱、仰慕这位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教育事业的伟人——陶行知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每当我想到这些名言,我就会想到《高大的身影》中的一个令我感慨万千的章节:
有一段时间,晓庄一代吸毒、赌博之风盛行,陶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以联村自卫团的名义发起了禁烟运动。陶行知随着一路兵踹门进了一家烟馆,他把跪地饶的烟鬼一一扶起来语重心长的说:“别怕,我们不是来抓你们的而是来帮你们脱离苦海的,一个人鸦片吸上了瘾,就会面黄肌瘦,家破人亡。烟馆就是苦海,听我一句不要再陷下去了,做一个堂堂正正,关心家庭的人。”陶行知对吸烟、赌博„„犯下严重错误的人不强求、不严厉只想他们做一个知错能改,不吸毒品,努力付出的人。应征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这句话啊!
但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陶行知先生的死重于泰山。当他得知自己已被列入特务暗杀黑名单上的第三名时,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加紧了手头上的工作,他加紧了对育才状况的改进,他加紧了对家人朋友的照顾,他加紧了„„但在1946年7月25日这可伟大的心便停止了跳动。
“行知先生,匆匆走了;行知精神,永垂不朽!
当我读完了这薄薄的小书,仿佛陶行知爷爷那高大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眼前。尽管陶爷爷离我们已有半个世纪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与陶爷爷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读过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陶行知爷爷的语气回荡在我的耳边,他那高大的身影仿佛屹立在我的眼前。只要读过圣贤书的人,一定不会不认识大教育家孔夫子,早在千百年前,我国又出了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千百年后中国又出了一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经历是坎坷的,他一生中的故事是感人肺腑的。陶爷爷的故事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心和生命写的,那一个个的故事,就是一篇篇生命的壮歌。
陶行知爷爷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从小就立志“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作贡献!”他在国外的日子里始终没有忘记那块生养他的乐土,当他终于从国外留洋归来了,他放弃了享受高官厚禄的`机会,而是去积极地推广平民教育,让农民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他还创造了乡村第一个师范学校,当他看到自己一手创造的学校被封了,陶行知爷爷断然宣言:“晓庄的门可以封,他的嘴可以封,他的笔可以封,他的爱和中国的决心不可封!”后来他又来到上海,在上海的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他走到工厂、农村,到处推行普及教育,甚至当他看到卖报童也忘不了去启发他们读书识字。抗战期间,陶行知又把目光关注到苦难的儿童身上,创办育才学校,育才的办学条件相当艰苦,朋友们说他是“抱着石头过河”,可是,陶行知爷爷却说自己是“抱着爱人游泳”。陶爷爷有句名言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与人民!
陶爷爷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不朽。我们永远会记得你,陶行知爷爷。我们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我们应当像陶爷爷一样从小立志报效祖国,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走向世界。
第三个砌砖工人何以成为著名的建筑师? 无疑,他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有自信心。自卑者毫无自信,他们大多都像第一个工人那样,丧失信心,丧失前进的动力,得过且过,失去上进心和理想;自负者则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什么都强,目中无人,他们所谓的“自信”实际上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这种人多如第二个工人那样,满足于自己现状,结果一事无成;而只有像第三个工人那样的有自信心的自强者,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实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拼搏。所以说,一个连自信心也没有的人。决不可能成就事业。
第二个条件是有理想,爱迪生说得好。“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而爱迪生所说的“好动”、”不满足”正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理想,要想站在山顶,重要的是住上攀登,有人曾经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艾青在一首诗中写道: “人没有理想 等于残废 再大的风浪 折不断海燕的翅膀”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决不会创造出一番事业来的。 其三、要不懈地努力,一个成功的人、光有自信心和理想是不够的。倘若第三个工人不经过一番努力奋斗,或许,直到现在他还是一个普通的砌砖工。
英国作家、历史学家迪斯雪利曾经说过:“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一个真正经得起失败打击的人不会因为成功在召唤时才努力,罗曼·罗兰说过:”我不需要 希望才行动:我不需要成功才坚持。”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他应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须知:“力足以立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 朋友,只要你有自信,有理想,有不懈拼搏的精神,请相信,成功就在你脚下
人生如同一个圆,你在离起点越远时,也就意味着你离一个新的起点越近,我想其他许多东西也一样,如文学。
――题记
每当耳边响起那十分熟悉又温暖的《橄榄树》的歌声时,心中总会涌动着一股暖流;同时,也十分自然的想到了该曲的词作者――三毛。
诚然,三毛的地位不如鲁迅的高,三毛的文笔不如朱自清的优美,三毛的作品不如巴尔扎克的宏大,但她的文章仍然感动了一代人,也还有我。
三毛的文章是真实的,读它带给你的是一种处在电影院,被包围在逼真声音中的感觉。她十分真实的再现了撒哈拉沙漠的各种社会状况:仁、环境、战争等等。当我读到沙伊达和巴西里的凄惨的爱情和生命的遭遇时,心也被死死地揪住了。当读到她在美国那段快乐的学习生涯时,我也十分向往那种自在、无拘无束的学习。
三毛的文章使我沉思。她把父母比作守望的天使,说他们是要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了以后才默默的飞到高处,在黑暗中,用翅膀擦拭那快滴下的泪珠。而那些孩子只有在他们也变成了那一个个天使时,才能懂得曾经的老天使的.良苦用心。读完后,我想到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许很多孩子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可以这样说,三毛的作品中都透着一股理性思考的光芒。
可以这样说,我的思考的大门,是三毛这一把钥匙帮我打开的;我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是三毛这只望远镜帮我看到的;我在人生道路上的许多步,是三毛这根拐杖扶着我走过的。
我想,不止三毛,许多作家都以他们细腻的笔触,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创作出精美的作品,为世人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如巴金,他的《随想录》,曾使多少人鼓起勇气说真话,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又引起了多少人对中华文化深沉的思索。许多作家都在他们步入人生终点之际,把文学这把火炬传到了下一代文学工作者的手中,而这把火炬也可能成为下一代人的文学的开始的标志。
【高大的身影读后感】推荐阅读:
高大的背影07-14
语文 -高大的皂荚树04-16
高手身影读后感03-22
那个高大的背影作文500字12-24
高大的柳树小学四年级作文12-25
高大中心完小教研计划10-18
初一作文:姥姥的身影11-20
那个落寞的身影作文03-03
记忆中父亲的身影作文07-24
坚持的身影作文450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