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改实施情况汇报(通用8篇)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在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和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我校借鉴了山西太谷的课改经验做法,在新课程改革、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中,主要是大力开展教师学习培训、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的建设等工作,使我校新课改工作能顺利开展。现就我校近一年来课改工作做一汇报:
一、课改实施目标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1.树立“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观,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评价课堂教学效率。
2..树立人人“有尊严、有追求、有潜能、可造就”的学生发展观,凸现学校“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发现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
(二)促进师生素质提升。
1.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但重知识的结论,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发展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使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学会尊重和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帮助和引领,在自我发展中学会反思和感悟,在同事协作中学会合作和共进。
2..提升学生素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乐”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组织领导
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三、实施策略
(一)继续加强教师学习培训工作,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学校每周组织一次教师学习或自学《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其他学习资料和辅导资料。并专门为教师购买了记录本,要求教师随时记学习笔记。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攥写两篇学习心得或论文。除加强理论学习外,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领导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广泛收集课改信息,把握课改动态,学习借鉴外地或外校的课改成功经验,创生课改智慧,提升教育理念,创造性的开展课改工作。
(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重点。我校结合教学现状,立足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满足教师需求的课堂教学研究,采用多种形式上好研究课,每月组织一次研究课。通过上研究课,知道了如何灵活地使用新教材,选择教法,指导学法,进一步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新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切实提高了每堂课的质量和效益。我校几名课改骨干教师,在近一年来已组织了多堂校内课改教学研讨课,每次都由上课教师反馈新课改情况,全体教师共同交流研讨,以共同协调和解决教改中遇到的问题。
(三)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克服教学随意性和无效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责任感,落实“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切实遵守教学规范,努力优化教与学的时空与流程,形成以“预习——交流——展示——反馈”为四步教学模式为主要教学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并存的格局。
(四)加强小组建设,已形成小组学习评价体系。各班形成了本班的小组学习评价方法。
课改班级对学生科学分组。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为主要形式,构建合理的多渠道的学习互动平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内互动,组组互动。落实互帮、互查,小组内联动,人人充当检查者和被查者,教人者与被教者的多重身份。
根据班级的大小,把学生均衡地分为7—8组(兼顾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等方面),每组4人,小组中包括学习中各层次的学生,编号1、2、3、4,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每组选拔组长一正一副,负责维持学习纪律,作业检查,纠错、辅导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课的学习成果、通过组内探究交流来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当学生的合作活动结束,教师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反馈),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五)重点抓好小组合作学习。
1.宁少勿滥,抓住契机。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合适的不安排。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合作学习。
2.教给技巧,变换形式。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怎样追问等。
3.备好合作,参与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4.培养小组长。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知道如何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保证小组的有序合作。
5.组织好小组的发言顺序,先让学困生发言,再让中游生发言,最后让优等生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6.加强小组展示的组织,如小组黑板展示时,注意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负责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六)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课堂要严格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自己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易混易错的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没研究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
(七)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对课改班级要做好服务性指导工作,每周定时定量在课改班级听课,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时刻把握课改方向,指导课改方法,研究复杂问题的对策。同时,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监督和指导。
全校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或案例研究为基础,积极探讨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案例。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典型课例观摩课和评课等学科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骨干先行,借鉴山西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各个学科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创新各自的模式。构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符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的模式。
(八)以常规管理促课改。
一方面,要夯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做到“三个整合”,将教案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整合在一起进行。要从教案改革切入,从重视“教”到关注“学”,走“导、学、练”三案统一的路子。实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月查成绩记入教师考核。
(九)健全制度,常态常抓。
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适应新课改实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常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其常态化。
(十)评价跟进,助推课改
一是建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二是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把高效课堂教学绩效纳入目标考核和教师绩效的考核范畴,与个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课改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及常态化发展之路。
四、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形成相对成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并进行推广。1.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改课堂教学模式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全面抓好对各教师实验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教导处要加大对各备课组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
3.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即教导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要从预习、交流、展示、反馈四个环节进行全程听课指导。
第二阶段:总结提升交流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对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阶段总结、反思。
1.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学习推广课改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课改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
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合作讨论的时间与完成教学任务的矛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符合现代的科学教育思想。但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往存在顾虑,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教师往往精心安排合作探究活动,但精彩的课堂活动之后,必要的练习量却受到了一定影响,虽然有形式多样的练习,但在练习的数量,题目类型的丰富程度上较以往稍有差距。大量的练习只能排在课堂之外。怎样既能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又能按时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下大功夫,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实行课堂改革,是一种实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操作,只有外校的先进经验可供参考,为了更好实行绩效考核,根据新要求,修订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培”指的是培训。面对农村小学这样的群体,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首先必须转变思想。组织教师进行一系列培训, 使教师知道什么是新课改, 新课改的意义是什么, 它改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如今的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异同点等等。教育部关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录像, 从课程改革的意义, 到课标的确立和具体实施, 再到各个年级教材的整体剖析, 专家学者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使新课改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注入老师的脑海中。为了改变现有教学方式, 学校应该大量派出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课堂教学、听报告等, 所有老师外出学习、培训的费用均由学校承担。
二、导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听课后, 我们发现:一部分教师改是改了, 课堂也似乎变得热闹了, 但仍然是课上一片欢腾, 课下一片茫然。一部分教师怕讲授, 似乎讲授就是传统, 不合乎新课改理念;而另一部分教师则无动于衷, 不接受新课改、不挖掘新教材, 不去学新教法, 死守传统, 方法简单陈旧, 课堂效率低下。找他们谈, 他们就会说:“都这么大岁数了, 还改啥?老胳膊老腿的, 把学生教会就行了呗!不管黑猫、白猫, 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还不是凭一张卷子吗?”其实, 他们也想改, 只不过没转变过来。针对这种种现象, 我们对课改方案进行了重新调整。
1. 研究教材
只有参透教材的主旨, 才能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因此, 学校利用休息日, 把任课教师集中到中心校对教材进行研究:以年组为单位, 先对本年组的课程标准进行学习, 然后再根据中心校拟定的研究提纲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如语文教材:本学期共分几个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重点、难点各是什么;哪几个板块是本册书的重点, 它在本册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等等。最后在此基础上集体备出两节语文课 (两课时) 、一节数学课。通过标准的学习, 教师们明确了他们所教年级的各个知识所应达到或掌握的程度;通过对教材的研究, 教师们了解了本册书的重难点、单元重点以及解决这些重点的相关策略与方法;通过集体备课, 引领教师往新课改上靠, 这一方法后来沿袭到了每个开学初。
2. 不断学习, 为课堂教学做储备
随着新课改进行, 学校的学习之风逐步盛行。大家在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 还努力钻研教材、学习业务。为了鼓舞老师们的热情, 学校不断购买相关书籍、资料及教学用品。学校还利用每天的备课时间组织任课教师观摩优秀的录像课。老师在观看时都认真地记录, 积极地评课, 然后再播放专家点评进行对比。通过听评课, 教师们在领略名师名家授课风格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新课改的熏陶。
3. 教研活动稳步开展, 本着迈小步不停步
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要达到以研促改的目的, 根据我校实际, 我们本着“小而精的原则”, 即确立的课题小、量小。说白了, 就是每学期只解决一个或两个问题。像本学期, 基于一些教师在授课时还存在教教材的现象, 提出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研课题词。在教师大会上, 我不仅做了专题讲座, 鼓励教师放手让学生动脑想, 动口说, 动手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并在实际授课中检查教师的落实情况。
三、带
通过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行,课改工作在农村小学已全面铺开。新课改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我们在分享成绩时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很大差距,学校、家庭、社会都明显缺乏准备。所以,新课程在进入农村小学的时候,一个个问题便接踵而至。
1.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作为新课改推行的主体——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尤其是我校共有教师9人,3人为代课教师,50岁以上教师5人,最年轻的教师都已经45岁了。面对这样一所学校,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重中之重。
2.参与、支持课改的社会氛围难以形成
课改的实验工作需要一种自上而下、坚实的支撑力量,需要一种积极、主动地为课程改革提供咨询意见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然而,在现实中,参与、支持农村课改的社会氛围却难以形成。
(1)我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校长对课改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教育理念落后。
(2)教师课改热情普遍不高,干劲不足。
有的教师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明显表现出对培训学习采取应付态度。
(3)农村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成了课改的阻力。
长期以来,对农村的家长来说,供孩子上学的目的是跳出“农门”,对于课改,指责教师的“不称职”,请求“处理”教师。理由是:老师给了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是放纵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学就白上了。家长的惘然、不理解乃至不支持也削弱了课改的力量。
3.教学上,农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侵占着“市场”
在课改面前,有的老师在抱怨教改理念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之时,干脆“经验”起来,即所谓“穿新鞋,走老路”,你改你的,我搞我的。
(1)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特别在农村小学,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更为突出。
(2)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课堂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学生的探索过程只是“走过场”。
4.农村小学施行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困难重重
(1)农村没有经费购买教学挂图、教具,电脑也只是一台,更无法上因特网,这给施行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带来了不少困难。
(2)课改专业引领不到位。农村教师对课改的实施普遍有畏难情绪。农村小学课改工作缺乏上级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教师专业引领不到位,给教师实施新理念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新课改是否会加剧农村教育边缘化?在农村实施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等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辩证地、客观地理性思考和讨论,以指导农村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二、对策
1.把培训教师作为第一要务,切实提高教师的课改能力
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所以按新理念重塑教师是课改的第一任务。结合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客观原因,首先是要让教师在灵魂深处打下课改的烙印:要进行课改,而且非改不可,只能进,不能退。课改中后期采用分散培训与长期跟踪培训的方式。
2.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创设良好社会氛围
农村教育面广,交通不便,不宜组织大规模的课改教研活动,可聘请优秀教師讲座。另外,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作用,强化课改舆论宣传,邀请家长、社会有关人士召开课改专题座谈会、听课等,引导他们参与、支持课程改革实验。使他们懂得,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增强自立遇到问题学会优化解决,而新课改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3.针对资金缺乏,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
新课程对教学客观条件要求比较高,而农村学校由于经费问题,不可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可因地制宜,挖掘资源,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对于教具、学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随时制作。
三、建议
1.建立正常的教师补充机制。首先是要调整当前各地不合理的编制标准,对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应适当放宽编制标准。其次是确保农村教师队伍人员充足,结构合理。
2.不断增加农村学校内部设施,努力改善农村教学条件,丰富师生教学,学习资料,为实施新课改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3.结成对子,对口扶持,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城镇小学确定若干农村小学结成对子,城镇学校送教下乡,农村教师送教进城。通过现身说法,教师知道课堂上怎样营造一个探索和理解的氛围,怎样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和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让孩子运用农村特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知识,并且善于抓住农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敢说、想说、抢说。
4.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总之,只有教师真正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扬长避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2月份课改及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天中大地,春早人勤。在李军民校长带领下,老君庙初中全体教职工经过共同努力,老君庙初中出现“校园环境美,工作入轨快,管理求规范,课堂出高效”的良好局面,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工作科学安排
学校校委会正月十四开始,每天开会,讨论新学期学校计划的拟订,筹划开学工作。正月十六上午第一节教导处已将教师的办公用品、教学用书、用具发放到位,后勤处新书发放及时到位,后勤保障充足有序。第二节两个校区就有序的开始正常上课。2月24号下午,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传达了县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学习了赵局长讲话,并详细布置了开学前各部门、个人的各项开学准备工作,做到了开学部署有条不紊,工作人员职责分明,保证了开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县局各口工作安排,科学编制学校工作行政历,每位教职工制定了符合工作实际的各项计划,学校规章制度完备,重新宣读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四清工作方案”,师生管理规范到位。学校工作重在科学合理,删繁就简,简洁高效。
二、教学管理科学规范
我校根据师资情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尽力开足课程,统一执行作息时间表,严格按课表上课。每天值班领导进行高效课堂抽查,不任意调课,停课,有正常的早操和课间操,开展好了大课间活动。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提高教学质效的前提。科学规范、切合学情的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提前安排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备课提前。周一集体备课,对上级下发的教学共案,进行了增删调整,基本符合了老君庙中学的学情。从学校教师的备课来看,教师都能备足课时,能够体现新课标理念,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科课改要求,对共案确定的重难点、教法、学法,合理设计教学流程与板书,进行了有效删改。突出的有:胡学兰、苏叶、刘香美、庄建峰等。上课时,教师都能关注教情学情。大多数教师能丰富备课内容的多样性和多角度性,注重教法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注重教学内容生成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法。作业批改细致规范,符合高效课堂的打造要求。
教学共案上,我校教师着力教学反思。不少教师都能认真总结教学得失,适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教学中学会教学,能对自己的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以及课堂预设与实际生成进行解剖。
每节课前,老师都做到了提前候课,学生课前准备充分,上课认真,听讲入心。在学校“双姿”要求下,学生的坐姿和写字的握姿在规范。
八年级以八五班为代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在业务学习方面,根据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需求,我们进行了合理安排。李军民校长开学就深入班级,深入业务学习课堂,进行全程参与,全程监控,以身作则,让学校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旨的业务学习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
三、校园环境整洁美观
老君庙中学的硬件并不太好,东校区教学楼的极大安全隐患已经消除,东西校区都干净整洁能绿化好,美化好。办公楼、教学区与家属区已经进行了隔断,并重新布置了校风校纪等教育改革理念宣传栏,学校文化建设专用版面等,让学校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后勤处的管理下,校园内杂草得到清理,墙壁无污迹、蛛网,地面无杂物,厕所打扫干净,及时得到冲刷。美丽的校园,引得迎春花开,迎接着汝南教育的春天到来。
四、控辍保学科学有效
学校制定了科学的控辍保学措施,班主任通过电话、家访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归学,各班人数基本稳定。(方案另附)
五、后勤服务科学先导
各个办公室门窗完好,桌椅排放整齐,地面清洁,黑板报更新及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各个班级喇叭正常,灯光明亮。学校依法取缔关停非法小卖部,学校食堂在托管公司规范经营下,食堂管理制度完备,食堂内外卫生整洁,各类食品分类管理,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保证提供健康食品。
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上墙,管理员认真负责,宿舍空气质量优,室内外卫生好,物品的摆放整齐有序,干净整洁的床铺,给人美的感受。
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及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干净整洁,各类物品摆放有序,特别是图书室管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多媒体教室,经常进行业务学习和学生上课,起到了物尽其用的效果。
六、校园安全加强建设
本学期,学校在进行全面的安全排查的基础上,增加了监控摄像头,安装路灯,整修灭火器材。加大了值班检查的力度,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责任协议书。开学通过广播、班会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周末学生离校时,要求班主任必须在校门口护卫学生安全离校。同时与老君庙派出所联系,在学生返校及离校的路上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有力的打击了侵犯学生人身安全的不良行为。在学校同时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安全工作得到不断的提升。
七、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郭勇老师虽然父亲有病,但仍监守岗位,担任三个班的物理课,每节课都充分准备,上的有声有色;年轻教师刘洋服从学校分工,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为学校分忧解难。
总之,在汝南教育改革的春风下,老君庙初中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县教育局教育工作会精神,落实赵局长讲话要求,执行县教育工作要点,认真学习,实干兴业,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老君庙初中的跨越发展。
老君庙初中 2013-03-05
老君庙初中2012-2013学年
控辍保学计划方案
为了加强学籍管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每个学生能顺利地在我校完成三年的学业。根据《驻市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和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控辍保学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措施,望全体教师认真执行。
一、成立学籍管理领导小组
实行领导班子包年级,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层层目标责任制。确保巩固率达到97%以上,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李军民
副组长:郭兆梅
吕可峰
张仲峰
成员:王立峰
庄建峰
陈志文
王力
等领导班子成员及七八九年级主任、全体班主任。
二、建立流动学生档案
学校建立流动学生档案,严禁学生随意流动,实行学生流动周报告制度,每周一为学生流动报告日,此项工作由顾校长具体负责。学校学籍管理领导小组随时掌握全校学生的流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禁学生流失、辍学。
三、加强毕业证的管理
每年中招报名办理毕业证由校长亲自把关,亲自办理。每年凡参加中招考试的学生都颁发毕业证,遇到补办毕业证者,查核学生当年档案,属于补办范围的可以补办,情况不符的一律不办。希望全体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支持。
四、对包班、包学生教师的奖惩
各班实行班主任负总责的办法,班主任把本班学生平均分配给包班教师,到期终按参加考试学生人数计算,九年级按参加中招报名考试的人数计算实行奖惩。
1)学生流失、流动由班主任带着包班教师及时找回,若找不回来,每流失一人扣班主任3元,量化分0.3份,扣包班教师10元,量化分1分。
2)在每期举行的期中、期末、县素质抽测、中招考试中所得奖金乘以该教师的巩固率作为个人的实际的款。
3)凡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流失的有该教师负全责,每流失一人扣该教师50元,量化分5分:若因教师的教学能力造成学生流失一人扣该教师30元,量化分3分。
4)控辍保学工作与每位教师的评先评优挂钩,包学生教师的巩固率在同年级段最低的不准当年评先评优,班主任以学校为单位,巩固率最低的不准当年评先评优。
5)学年结束,巩固率达到100%的教师和班主任将给予适当奖励。
五、建立家访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
1)每期家访高潮有三个:学期初、期中考试前后、学期末。每次学生辍学高潮来到之前,各班班主任与包班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力争不流失一个学生。2)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使家长受到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利用期中、期末考试总结的机会开好家长会,每次家长会都要做到精心准备,给家长讲述当今社会形势,农村之女的出路,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由于家长外出打工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引起学生家长的重视并协助学校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六、对贫困生建立长期有效的救助机制
学校每期根据学生个人申请,校委会做好特困生以及特困生的调查认定工作,让特困生优先享受“两免一补”,学校及班级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关心帮助贫困生地学习和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业。
七、学校另外再拿出2700元奖励每阶段前三名的班级 第一名:500元
第二名:300元
第三名:100元
老君庙初中学籍管理领导小组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合格验收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我校指导工作。
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农村小学,全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8人,教师11人,公办教师7人,代教4人,取得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5人。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教孩子六学年,想孩子六十年”的办学理念;坚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学生”的办学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感召下,逐步形成“勤思、善教、身正、爱生”教风和“自主探究,合作乐学”的学风,使广大教师教的轻松,使广大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课改对我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我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12年春,我校课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打造高效课堂,我校多措并举,齐心协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现在我校在洋思,杜郎口,昌乐二中,灵石四中,五爱学校课改模式指引下;以市局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和小学教研规范化管理现场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形成【三阶段,八步骤】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以他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显著的变化。
【三阶段是指:“自主学习(预习)---交流讨论(展示)---巩固训练(反馈)”。八步骤是指:(1)创设教学情境;(2)出示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自学;(4)学生自主学习;(5)检测自学效果;(6)教师精讲点拨;(7)课堂巩固训练;(8)教学小结提升。】
一、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1.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孩子六学年,想孩子六十年”为理念,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2.以孝义五爱学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引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成绩高起来,质量好起来。真正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课堂教学改革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课程教材改革试验是一项多因素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立足全局,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生生达标。使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生生学有所成。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原则。构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体现精讲精练。最少用一半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运用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增强课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课堂教学改革历程
1、发动阶段(2010年9月—12月)
(1)、思想引领,厚积薄发
为了从思想上让教师转变观念,学校在开始课改时,先进行了思想大讨论,在全校开展了“什么是新课改理念”、“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质量”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在教师心中确定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种课改新思想,从而确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内涵。课改思想的统一,是课改实验成功的关键。
(2)、加强培训,共同提高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鼓舞干劲,为高效课堂在全校铺开奠定思想基础。学习杜郎口课改经验,先后观看杜郎口十几名课改名师进行的示范课,通过对传统课堂的剖析和与高效课堂的对比,让教师深刻认识推行高效课堂的深远意义,激发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热情。让我校教师切实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3)全新反思我校近年课堂教学的得失,尤其找准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自主求知、自主参与、自主发展以及获取知识和培养多元能力的弊端与症结,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确定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比如小组内如何合作学习、角色的转变)
(4)组织召开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专题会议,安排推行我校课改模式具体事宜。
(5)科学诠释理解各学科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实质,解读各学科教学模式各环节的侧重点和内在必然的联系,通过培训在全校形成共识。
(3)举办论坛交流活动。举办高效课堂校长、教师、学生论坛,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我校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中前进,在交流中提升。
2、启动阶段(2011年3月——7月)
全校实验教师结合各学科模式自主开始实践,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推门了解模式课自主、探索实践情况。
全校实验教师在学校内开展“学模临贴”大练兵活动。
通过观看杜郎口十几名课改名师进行的示范课,在我校开展“人人临贴,人人过关”行动。要求学校中层领导上示范课,教师上过关课。从而走上了“先树标,再学标,最后人人达标”的课改之路。
3、实践、整改阶段(2011年9——12月份)
(1)在模式课研讨活动过程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继续推门了解模式课研讨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发现亮点及时组织示范、引领观摩。
(2)与兄弟学校(学区各兄弟小学、市直小学)研讨,外聘中心校领导指导。
(3)全面开展模式课教学研讨,选定骨干教师开展观摩课、示范课、引路课活动。
(4)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教研八个一”活动,活动让学校活力绽放,活动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4、小结阶段(2012年1月)
学校针对本学期推行课改模式进行全面总结,并进行反思、改进。
5、全新推进阶段(2012年3月——现在)
四、课堂教学改革保障
1、制度保障机制:学校领导随机对教师课改进行巡查,检查教师学生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有无携带学案;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出现问题及时与班科任交流,并及时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学校为课改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予以大力支持,以保障课改实验顺利进行。学校将原有投影幕旧物利用,与山西省农薄改项目配备的移动多媒体相结合,方便使用,从而实现班班都有多媒体。学校打印机随时为每位教师开放,为教师编印学案提供最大方便。学校为各学科教师订购回《小学新课标解读》,与《学习报》社取得联系,订购各科报纸满足广大教师知识需求,及时了解课改前沿信息。积极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山西省“三晋之春,三晋之秋”教学观摩研讨,第二发展共同体研讨,区域性教研,以及高阳学区教研活动。最近,我校还将订购黑板安装在教室后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课改考核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师是否达标,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是评价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以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表为依据,学科教研组长对评价标准做了认真解读。随堂观课,使教师教学以评价标准为依据,达到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目的。
2、制定学校评价方案,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学校评价小组、教师评价为辅,要求教师在议课时对作课教师提出一个优点,一个缺点,一个建议。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互活动,形成宽松、民主、开放的评价氛围。
3、利用教研活动对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进行诊断、研究,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六、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将集体备课制度作为有力抓手。学校领导首先对上级课改方案,课改文件进行分析研究,成立领导组,确定我校课改模式,由各教研组结合学科实际确定各科课改模式。印发中心校课改讲座资料,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将集体备课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我们要求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现状,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教学目标、使活动程序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评价手段科学。通过集体备课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对促进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起到了很好作用。
2、注重走出去,引进来。学校每学期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培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通过安排教师参加省级观摩,市级培训,区域性教研活动,与名师面对面与教研员零距离接受新课程理念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工作,鼓励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在学习探究中不断提升,形成学校校本研究的风格。本学期,我校承当了高阳学区语文教学能手选拔,我校特聘请高阳初中省级教学能手刘春芳,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生王静玲做评委进行语文教学点评指导。
3、强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优势。我校师资薄弱,代教多,年轻教师多,有四位教师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活力,有干劲,但缺少经验。为此,校领导强调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围绕身边的问题,搜索,查询文献资料,积累有效信息。以孝义市教育城域网为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精心制作课件,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知识容量,‘锤炼高效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品质。
4、加大青蓝结对,骨干教师帮扶力度。学校确立教师发展目标,实行拜师制度,让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帮扶下迅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修养,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迅速成为骨干。
5、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以教师自己所学的教育教学专著,论文、校本课题、反思、案例、和教学设计为主,记录自己的专业成长足迹。
6、加大观课、议课力度。观课、议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学校安排骨干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汇报课,课后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各学科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观课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观课15节,领导观课30节,通过同学科教师跟踪观课反复研讨磨练,提升了教师理解教材,把
握课堂教学的能力,并取得良好效果。
----平顺县青羊小学课改情况汇报材料
自2012年下半年我校启动课改工作以来,我校严格按照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在教委、教研室的领导下,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了“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两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课改之花正悄然开放。
一、初步形成“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2012年冬季,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青羊小学也毫不例外的追随着新课改的步伐,紧锣密鼓地推行着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努力探索“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方式,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以四年级为实验班,全面开展先研后教“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校行政领导分次向全校老师举办了主题专题培训,实验班老师分阶段向全校推出了各学科的教研观摩课,还邀请县教研室领导前来指导。课后,又以四节课为切入点,对当前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新课堂模式改革”、“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等问题给予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一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课堂效率也有了稳步提高,学生已经基本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路走来,课堂的阵阵探讨声,学生脸上的自信笑容,无不让全体师生感受到新课堂如同知识的超市。
二、加强教学教研交流,发挥课改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
2014年春季,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县教育局“课改推进”的精神,我校沐浴着春雨,新的课改行动在青羊小学全面展开了新画卷-------同课异构,演绎精彩高效课堂。“同课异构” 课堂教学活动是我校在上学期模式课改活动的基础上采取的教研活动的新形式,是全面辐射,分步推进课改模式,提升教师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共同进步。我们采用典型引路,全面辐射,分步推进的策略。首先,我们利用学校上学期在课改实验中突颖而出的“名师”教学有引领作用的几名教师进行了模式课示范,为全体教师作了很好地榜样作用。然后,根据不同年级,构建不同年级的学习合作框架,确立探究要求。由教研组统一选定同一课题,实行“先周备课,中心发言,形成共案”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变单一的教学个体为群策式的集体智慧,实行了资源共享。大家集思广议,充分发表对教材施教施学的策略,形成了共识,研讨课例。之后,教师潜心研读教材,广泛收集资料,根据自己教学风格及学生特点设计可行教学设计。同一科目教师共同商定同一课题的不同上课节次,上报教导处安排赛课活动。听课活动结束后,当日集体评课。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各年级、各学科分别评出一名优秀者,参加第二轮“同课异构”的比赛。一学期下来,我校既全面抓了课堂教学改革,又分层次逐渐推进了模式教学的实施。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养成了新的课堂行为习惯,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课堂真正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走出我校,全面树立大课改观意识。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2014年 9月份开学时,新进了十几个年轻的老师,县里还给每个班配置了一台白板。新鲜血液的注入、新的教学设施给课改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尽快学会使用白板,为了让新老师很快走进我们的全新的课堂,也为了我们的课堂有更多的创新,我校又调整了课改的思路。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再由老师根据本班的情况,突破模式,张扬个性。每年级每周每学科要按照我校的教改模式进行一次教材研讨(针对某一课时或某一课),研讨过程和结果全部记录在教研活动记录本上。然后本周有一位老师针对这节课上公开课(公开课要轮流进行,不限年龄和条件),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交互白板的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关老师要听课、评课,结果同样记录在教研活动记录本。每周五上午各组组长把下一周的研讨内容和授课人及教案报教务处。教务处和包年级的责任人要跟踪参与教研。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老师参加的优质课大赛,重点是一至五年级语、数、英老师参加,考察老师的白板运用技术,模式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为加快课改的步伐。先派王栋老师赴太原学习白板的使用,回来后采用集中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方法,让老师们很快的掌握了白板的应用。在此期间,10份县教委组织各学校的骨干教师赴永威学习课改,我校以此为契机,派了8名教师到永威进行一对一的学习,一个星期回来后,他们每人做了一堂示范课。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带给我们深深思考:怎样才能扬长避短,让永威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我们的教学模式完美的结合,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特色、更有活力?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学校又提出新的制高点---学校所有职能部门的领导及教师要树立大课改观意识形态。大课改即不仅课堂教学是一个学校的主课改阵地,而且“学生在学校一切活动皆为教育,皆可形成课程”,这样的教育才能塑造完美的人格,才能塑造出多元化的人才。
所以学校的课改由教学推向学校的各个环节,如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目前从静态的道德知识教育转变为注重实效,以实践为主动态的教育转变。如演讲赛、国学教育、养成教育、学生课间操、学雷锋主题德育教育:文明守纪、家访。
班级管理与课改很好的协调形成: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展板、班训、格言、班级宣言、图书角等文化特色。我校将国学教育活动以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形成我校宏观特色课改,使我校的课改走进多元式的大课改背景中。
四、课改工作中的疑惑
小学课改到底该如何走,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路在何方?
1、由于学生长期受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影响,实施“以标定教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时,学生动口的积极性不高,需教师不断地激励和发动,学生座位的突然变化,学生精力难以集中,讨论时有的学生开小差,不能抓紧时间学习。
2、受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讲授式课堂的影响,班级间学生的表现程度不均衡,有的班级学生不够活跃,甚至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有的班级学生过于活跃,抢话说,争着展示,课堂显得有些乱,学习小组管理方法过于单一,需要教师加强组织教学,适度调控。
3、给学生以足够的自学、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担心教学进度滞后,完不成教学任务,时而按捺不住“开讲”的心情,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小组讨论后鼓励更多的学生展示,展示人数、次数、精彩度与展示时间存在着矛盾。
4、师生的评价,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到底该怎样更好的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应该有怎样的标准,我们还是感到很困惑。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及其新要求
为了深化课改,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工作,上学年上海市教委发出了有关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的文件。要求全市中小学建立和健全学校课程管理网络,保证课改方案规范有序地校本化实施。文件提出,各校要通过组织各类培训与学习研讨等途径,使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教材改革的目的、目标与要求,对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形成共识,为校本化实施课改方案提供思想基础。
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是课程学者、课改专家近年提出的新概念。一般是指:在坚持国家和地方课程改革精神和课程纲要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的、面向全国全省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和创生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特色化、个性化加工、充实和开发,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需要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层面的共同作为和努力。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激励学校并富有实效地帮助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更需要具备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
学校是真正实施课程、开展教育活动的地方,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的提出,更加强化了学校的课程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和扩大了学校校长教师的课改责任和发展空间。校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对教师的在职修炼、校本研修、专业培训等继续教育、学习(这里简称为“师训”)提出新要求。
新阶段师训工作要围绕基层学校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研发相应新课程、新资源,探索和创建有效而多种多样的培训新方式新模式,强化师训专家团队,为帮助和引领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化服务,为一线教师的校本化能力发展服务。
二、对小学劳技师训工作的新要求
1. 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劳技课改成果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课改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地方和学校方方面面的协同付出,劳技课的开设更是如此。宏观上的率真关怀、中观上的果敢行动、微观上的务实努力,是劳技课成功的根本保障。
上海市小学劳技课自正式开设起已有十多年了。尤其是二期课改以来,在学生们乐于动手、辛勤劳动的同时,开展设计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独到的重要作用。但时空有限,有的课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许多教育资源尚未得到高效运用,有的还有待开发,亟须政策支持。尽管许多做法已成为范例和规章,但还需进一步配套完善。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多层次地再做努力、再作贡献。
校本化实施课改方案为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小学劳技课改成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相应问题、排除疑虑、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 努力搞好校本化是课改新阶段小学劳技教师的新任务
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要求。小学劳技的课程校本化实施,劳技教师至少要完成好以下几方面任务:
(1)从校本角度,进一步学习课改方案、劳技课标,进一步理解课程教材改革的目的、目标与要求,以形成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的共识。
(2)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本化要求我们的教学更加结合当地实际、结合本校实际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要求教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校本化充实与开发,需要教师具备校本化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课程及教材的开发、编制能力。
(4)需要教师练就对教学装备、教学资源校本化的建设和维护能力。
(5)进一步提高评价工作质量,要按照规范,提高能力,搞好多元的校本化的学生评价。
(6)开展校本化的课程文化建设。校本化不是对个别教师或者少数教师的要求,而是需要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每个教师要练就联合开展整体校本化工作的能力,共创学校课程文化。
3. 课改新阶段小学劳技师训工作的重点任务
与其他科目相比,劳技课更需要强化校本化实施,也更应该强化校本化实施。劳技课程的实施,必须与实践、实际相结合,必须扎根于学校本地本土,强化本地本校特色,充分用好本地本校资源装备,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技术特长,以本校本班的每个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需求、动手创造欲望和解决问题、助人为乐的美好愿望。因此,在小学开展劳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对于深化小学劳技课程改革,搞好课程实施校本化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要落实这些校本化要求,小学劳技教师要加强研修,重点提高和练就多方面的校本化能力:
(1)教师要增强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技术需求的能力。现实中的小学生,个个怀有各种各样的真实的、现实的技术需求和兴趣。教师的教学要从多多“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到多多“鼓励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需求、追求自己的兴趣”上来。这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学习潜能有敏锐的感知和引导,并与当下的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为下一步的技术学习提供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有意思的“理由”。
(2)教师要练就课程行动、教材教具开发的能力。要满足每个学生的技术学习需求,教师就要持续追踪每个学生的需求发展进程,不断调整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不断改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校本化处理和创生区县统一教材,这种校本化处理和创生,主要包括教师对教材的补充、整合、调整与再编写等,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的个性化创意,这就要求教师练就课程行动能力。劳技课的教材教具是一体的,对教材的处理和创生必然涉及教具,因此,教师必须练就开发和自制教具的能力。
(3)教师要进一步提高相应的技术能力。在技术领域为人师表,教师自身扎扎实实的技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进一步增强技术自信心,要明确系统的小技术与大技术同质的现代技术观,小学劳技教师在校本化的小系统范围内,练就校本化的扎扎实实的技术能力是完全可能的。经过不断的刻苦努力,进而在课堂上,向可爱的学生们说“我就是技术”,是完全应该的。
(4)教师要练就运用社会技术资源的能力。无论技术难或易,各种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提高的。课程中的技术源自社会,因此,教师要与本地区校内外的技术课程资源单位建立密切联系,以保证课程的发展和教学的鲜活,动员本地区的各种技术力量,为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提供技术资源支持。
(5)教师集体要营造学习、研究、合作的课程文化和技术文化氛围。课改方案校本化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操作步骤,没有现成的最好的模板,需要学校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多方协商、彼此学习和共同研究与创造,需要校外课程专家、技术专家的专业引领。当这些不同方面的人士能够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各抒己见时,一种学习、研讨与合作行动的课程文化和技术文化氛围就形成了。
三、小学劳技师训方式的创新
小学劳技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特色,要求我们务实创新,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师训新方式新模式,以适应校本化之需。
1. 区域培训
以往的课改实践表明,小学劳技教师行政区域培训(包括区域、校际联动、骨干教师专项培训、信息化互动培训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行政区域培训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所创新,借鉴引用中外师训新模式(如:教师学校发展模式、多方协作的复合型模式、伙伴合作模式、网络远程模式等等),以适应校本化的多种需要,取得最佳师训效果。
2. 校本培训
以解决学校教学特定真实问题、练就校本化教学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校本培训,是师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校本化实施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小学劳技课程更要注重校本培训。主要模式有:课题研究式、自修反思式、师徒结对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观摩式、微格教学式、研训一体式等,以及这些校本培训的信息化方式。
课题研究式和自修反思式师训的主要特点是学术性、理论性较强,在开展新课程理念、现代技术观、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上具有很强优势,通过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达到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目的。
案例分析式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案例和特定的教学实况,引导受培训者对教学情境进行研讨,以解决受培训者自己的许多特别的教学问题,并学到许多宝贵的细节技巧。
研训一体式将教研、科研、培训熔于一炉,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切入点,把问题转换为课题,长期坚持、锲而不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3. 实地考察学习交流
课改新阶段小学劳技师训是多元化的。小学劳技课的本性是生活的、实践的、特定的。因此,开展实地、实事考察交流学习也是小学劳技师训的重要方式。
小学劳技课与当地经济技术环境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取得当地社会资源的支持,是劳技课程校本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与学校的相互交流,可以全方位地开展互帮互学、相互启发,在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的同时,注重课程社会支持经验的交流,可以为本校的校本化找到很多很合适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方式。
生活中的技术门类是极其丰富多彩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为保持课程的鲜活性、先进性和必要的时尚性,学校要与专业技术机构建立联系,教师要向技术专家学习,经常开展生活新技术、新方式的考察交流活动。
按照小学劳技课的特点和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要求,应多开展小学劳技课程校本化实施经验现场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切实引入技术新项目,创生课程新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切实共享全地区乃至全国的新成果,提高劳技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知识;技能
学会一点数学知识,只能管一阵子,若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能管一辈子。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引导他们去探究新知,积极提出问题,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他们既长知识又长智慧。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发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濃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是积极思维活动的源泉,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思维情境,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通过设问、提问、实验等各种方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使学生能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把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甲1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他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块,分给猴丙3块。故事讲到这里,我提问:“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说猴丙分得的多,有的说3只猴子分得的一样多。
二、重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前几年小学数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联想,因为联想是创造的翅膀;联想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培养能力,发展创造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传统教法中,教师总是喜欢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总是不放心,不放手,怕这怕那,但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拼一拼呢?于是就引起学生寻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欲望。学生们闭上眼睛,联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随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启发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途径和步骤。学法指导早已被广大教师高度重视,“授人以渔”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要真正理解以至运用一定的学法,必须领悟学法,然而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需经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启发。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它的计算公式是:s=ah,那么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他是否与平行四边形一样,直接由它的底乘以高得到的吗?”
生:不是,假如用三角形的底乘以高,求出的是三角形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问:那么,三角形的面积究竟与它的底和高的积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会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实验,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6组,其中1、2组学生用纸当做两个等地等高的三角形(不是完全一样);第3、4组的学生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第5、6组学生分别制作任意两个三角形。
问:现在将你们准备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各组制作的三角形,再经过讨论,最后悟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方法:假设;类比;验证;归纳。
上述教学片段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提高了学生是教学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引导并强化学生探究新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起着向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被动的感知接收,教师要因势利导的诱发学生主动的探索。所以,只有教师将自己的活动意图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和需要,学生才有可能在感情和需求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产生共振,主动而积极的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进而才能达到理解和新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出示课题后,诱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自己量出求它的周长所需的数据,他们的量法各不相同。教师巡视后,故意惊奇的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量两条边?”绝大部分异口同声的回答:“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少数量四条边的同学不好意思的悄悄一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订正过数据后,教师利用这组数据出示了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求它的周长。接着,请同学们试着讨论这道题。稍稍安静了一会儿,同学们便七嘴八舌的争论开了,各自讲述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列出6+4+6+4=20(厘米)的算式,大部分学生列出了6×2+6×4=20(厘米)的算式。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的计算公式。这种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做好铺垫,并让学生真实地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会了新知识,海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小学课改实施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中方小学课改汇报材料07-02
辛庄小学课改实施方案07-11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心得07-06
小学课改培训计划09-08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10-04
黑林小学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改总07-17
3小学课改工作计划06-19
小学英语课改实验论文07-09
小学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9-23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的点滴体会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