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支小意见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支农支小意见(精选6篇)

支农支小意见 篇1

各信用社、分社、联社各部:

为进一步提升孝昌联社的经营能力、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发展的基础,对“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现就进一步做好支农支小服务提出如下工作意见,请各信用社(部)认真贯彻执行。

一、坚定宗旨不动摇,努力打造支农服务主力银行 服务“三农”始终是孝昌联社发展的根基,任何时候支农方向不能变、支农市场定位不能变、服务“三农”的宗旨不能变。因此,各信用社(部)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毫不动摇地做好支农服务工作,通过支农抢占市场、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牢牢把握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总体目标是:涉农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涉农贷款户数、余额、当年增加额要占当地金融机构的80%以上,努力把孝昌联社打造成支农服务的主力银行。

(一)、强化营销措施,全面对接“三农”经济体 各信用社(部)要深入开展“进村入户”调查建档活动,动员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全面调查农户、农村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摸清农村各类客户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从中筛选优质客户,有的放矢的做好对接营销。

一是对接传统农户,做到支农联系卡全覆盖。对所有农户发放支农联系卡,公布贷款流程、贷款产品、联系电话,做到不漏一户,实现支农联系卡全覆盖。对有资金需求、有经营项目、有还款来源、诚实守信的农户,要积极进行支持。

二是对接农村经营大户,做到调查建档全覆盖。对所有经营大户逐户上门调查,摸清情况,调查建档面要达到100%。积极推行由农产品收购企业、农商对接企业为农村大户贷款提供担保 的方式,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对在本地从事规模种养殖业,与各行社有三年以上信贷关系,诚实守信的农村经营大户,可用“农保贷”、“商贷保”积极给予支持。

三是对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做到合作洽谈全覆盖。落实专门营销责任人,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逐户上门调查,商谈合作事宜,建立合作关系,力争到2012年末洽谈合作面达到100%,符合条件的资金需求组织及其成员支持面达100%。

四是对接涉农龙头企业,做到建立服务关系全覆盖。对省级、市县级涉农龙头企业逐户承包,省级涉农龙头企业由联社主要负责人挂帅营销,市县级涉农龙头企业由分管领导和信用社(部)负责人挂帅营销,实行一对一的跟进,全面与其建立贷款、存款、结算、咨询等金融服务,力争到2012年末,对全县18家涉农龙头企业完成全部的调查建档工作,建立金融服务关系面达100%。

(二)、完善和创新支农产品,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 一是推行“循环贷”。对农户贷款,只要是从事种养业、诚实守信的,在做好调查筛选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发放循环贷款,节约办贷成本。

二是推行“权利贷”。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山林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和股份合作社股权等农村权利抵押贷款,拓宽农村抵押资产范围。

三是推行“集群贷”。以涉农龙头企业为核心,对其上下游客户进行调查摸底,符合条件的,采取保证、联保、抵押等多种方式进行批发授信、集中放贷,拓宽客户源,提高服务面。

四是探索“信用社+保险+农村经营大户”模式。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和衔接,推动保险公司对农村经营大户进行全程保险,有效分解农村大户贷款风险。

五是探索“信用社+财政补贴+农村客户”模式。对有固定财政补贴的农村种养大户、涉农龙头企业、农村科技企业,根据补贴金额情况和经营情况核定贷款额度,支持其做强做大。

(三)、改进和完善服务,提高支农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推进电话银行“村村通”工程。加快转账电话银行的铺设力度,力争到2012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至少布设一台“卡乐付”转账电话或至少安装一台POS机,实现村村通,每个村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是落实“四个一”包村服务制。继续持之以恒地抓好一村一块支农服务公示牌、一户一张联系卡、一人一本工作日志、一月一张监测表的“四个一”包村服务制,夯实支农服务基础。

三是深入开展阳光信贷。继续做好“六公开”、“零费用”,“强监督”为核心的阳光信贷服务,促进合规办贷、高效办贷、廉洁办贷。真正让信贷服务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推行小额农贷服务“110”。支农客户经理在接到农户贷款申请后,原则上应在1个工作日内到现场办理贷前调查手续,符合条件的约定时间到各信用社(部)立据提款,不符合条件的给予合理解释,把信贷服务窗口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四)、落实领导责任,全力推进支农服务工作

一是落实领导支农负责制。联社主要负责人对支农工作负总责,是辖内支农工作推动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风险控制情况的主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对包片挂点的信用社(部)支农工作负有推动、督导和检查责任。信用社(部)负责人的绩效工资主要与辖内贷款到期回收情况、违规情况、风险控制情况挂钩,奖优罚劣,切实增强领导做好支农服务工作的责任心。

二是办好支农服务示范点。联社班子成员要分别联系1个基层行社、1家龙头企业、1个村组和5家农户,定期了解他们的

生产经营状况、资金需求情况,解决信贷支农服务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把示范点办成了解农村基本情况的信息点、支农服务的模范点、支农创效的增长点和创建“信用工程”的带头点。

三是加大考核问责力度。要优化考核指标,将涉农贷款的户数、金额、产品、服务及风险控制进行量化考核,并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单位评先挂钩。对当年没有完成支农目标任务的,单位评先“一票否决”,信用社(部)负责人坚决撤换。

二、提高认识,努力打造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 所谓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指向小微企业及其业主提供存款、结算、财务咨询和500万元以下贷款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目标是:从2012年起,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贷款额度每年增幅达到45%左右,力争2至3年的时间,市场份额占当地金融同业第一位,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全面加大小微企业市场营销力度

一是明确市场定位和营销目标。各信用社(部)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将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创新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作为营销的重点。各信用社(部)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微企业营销任务目标,并将任务逐项分解,严格考核,确保目标顺利实现。

二是深入开展“五进”活动。各信用社(部)社要持续深入地开展“进园区、进社区、进街道、进协会、进企业”活动,积极通过职能部门找客户、通过园区找客户、通过专业市场找客户、通过门面找客户、通过商会源头找客户、通过社区找客户、通过核心企业找客户、通过专业组织找客户,不断细分客户市场,扎

实开展调查摸底,建立支持项目库,逐户落实营销责任人,制订营销时间表,有的放矢地开展分类营销。

三是切实提高营销质效。各信用社(部)要结合辖内小微企业特点,创新营销方法,提高营销质效。要将小微企业“三品”(法人代表人品、产品、抵押品)、“三表”(水表、电表、税务报表)等信息作为客户营销的重要补充依据。将法人代表诚实守信、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小微企业作为营销重点,要通过对“三表”的分析验证,掌握企业准确、真实的信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营销工作效率。

(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运用

联社要结合小微企业资产结构和现金流特点,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运用,打造“小微企业成长工程”系列产品。

一是推广“商贷通”周转贷款。向能够提供商用房或二套以上住房抵押的小微企业主授予一定授信额度,一次性办理最高额抵押,在最高抵押限额内周转循环使用。

二是推广“金梧桐”创业贷款。积极加强与财政、社保部门的合作,争取专项担保基金,加大对自主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及其业主的支持力度。

三是推广“金纽带”联保贷款。积极引导难以提供合格担保物的小微企业及其业主组建联保小组并缴纳联保基金,通过“综合授信、多户联保、单户定额、责任连带”的原则给予信贷支持。

四是创新和完善“链式”融资模式。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围绕上下游小微企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产业链客户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积极探索生产链融资、贸易链融资、市场链融资、行业链融资等模式,扩大小微企业支持面。

五是创新和完善存款和中间业务产品。加大对存款产品的研发和引进,通过对存款利率、期限、计息方法、提款方式、附加

服务等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推出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存款产品。积极拓宽小微企业代理类和结算类业务,加快开办票据业务、证券业务、理财业务,积极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三)、健全拓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经营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各信用社(部)要依据小微企业客户类型、业务品种等,实行差别化的产品计价,严格按月考核,按月兑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对由于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贷款风险,实行尽职免责。对违规发放贷款的,要严格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二是建立充分覆盖风险的利率定价机制。按照“弱担保高利率,强担保低利率,退出客户高利率,竞争客户低利率”的原则,差别化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对竞争性客户、信贷往来多年的优质存量客户、符合综合贡献度管理指标的授信客户以及低风险担保客户,可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培育一批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群体。

三是积极推行押品内部评估制度。对小微企业提供的押品,根据市场行情和一般生活常识即能判断价值的;市场交易价格比较透明、通用性强、流动性好的;押品价值明显高于贷款额度,双方对押品价值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抵押人愿意全部用于担保的;押品购臵成本透明、价值稳定,双方对押品价值能达成一致意见,押品变现后足以覆盖全部风险的,可积极采用内部评估方式进行价值评估,减轻小微企业评估负担,提高服务效率。

(四)、切实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推行“四专”服务制。一是形成专业机构。各信用社(部)要切实加强小微贷款的服务功能,逐步转变为小微贷款(含农户贷款)的专业机构,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二是公布服务专线。各信用社(部)要设立小微企业服务专线,指定专人接受

客户的电话咨询和需求申报;三是指定服务专员。对客户经理分片包户,对小微企业需求由专员上门服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四是建立专项服务卡。对小微客户联系方式、经营情况、贷款情况、贷后回访情况及重大事项进行记载,及时调整服务措施,实现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二是建立小微企业辅导制。联社要确定两名信贷业务熟、工作能力强的员工专门从事小微企业的辅导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会诊、召开银企座谈会、宣传国家金融政策等多种形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务顾问、信贷咨询、经营诊断等方面的辅导,帮助小微企业加强治理结构建设、规范经营管理行为。要建立小微企业辅导工作登记台账,对每次辅导工作开展情况做好登记。

三是扎实推进“阳光信贷”。要深入推进以“八公开”、“八严禁”、“零费用”和“强监督”为核心的“阳光信贷”工作,切实加强履职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坚决杜绝办贷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等行为,真正做到廉洁办贷,高效办贷,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四是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系统的宣传。依托“小康卡”存贷合一的功能,积极将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与“小康卡”有机结合,提高客户申贷、用贷的快捷度,提升服务效率。

(五)、加强小微企业专业服务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各信用社(部)要从现有的信贷人员以及新招聘的人员中,选拔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适合小微企业信贷营销和管理的人才充实到小微企业服务岗位上,形成专业化的小微企业服务团队,建立一支敬业、专业、尽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队伍。

二是加强持续业务培训。各信用社(部)按周组织开展小微

企业业务集中培训,督促客户经理加强日常学习。对小微企业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信用社(部)要及时进行收集整理,集中解决,不断提高服务的规范性。

三是逐级落实领导责任。联社主要负责人对辖内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工作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负责对包片挂点的基层行社支持小微企业工作进行推动、督导和检查。各信用社(部)负责人的绩效工资要与辖内小微贷款的户数、金额、产品、服务及风险控制进行量化考核,并与职务晋升、单位评先挂钩。对小微贷款不增反降的单位评先实行“一票否决”,信用社(部)负责人坚决撤换。

三、明确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成效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信用社(部)务必充分认识到做好支农支小金融服务既是履行社会责任、落实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断提升农信社社会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的需要。要通过有效营销、持续创新、优化服务,与“三农“及小微企业建立起持久、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三农”及小微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强合作的密切度。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信用社(部)要对今年的支农支小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并出台推进支农支小的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将全员的绩效工资和职务晋升等与支农支小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直接挂钩,奖优罚劣,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

(三)找准方向,突出实效。各信用社(部)要结合当地特点,深入市场,深入客户,找准支农支小业务发展方向,选择优质客户,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支农支小意见 篇2

全国农信社深化改革始于2000年4月, 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在江苏农信社调研, 并定下江苏农信作为改革试点, 之后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开展, 基本确定了地方县级农信法人的地位, 至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 根据国务院部署, 新一轮县级农信社的的股份制改造方向已经明确, 越来越多农信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领先者如江苏, 截至2012年末, 江苏省62家基层农信法人单位, 已经有58家改制成为农商行。2011年来, 浙江农信系统也加快了股份制改造进程, 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及浙江省银监局的部署下, 先后启动了三批共28家行社进行股份制改革, 其中第一批6家及第二批前4家已于2011年、2012年完成改革, 今年第三批12家股份制改革试点也已全面启动。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的影响

根据银监会要求, 将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为“产权关系明晰、股权结构合理、公司治理完善”的完全股份制的金融企业, 一方面, 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激活了原有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体制机制优势, 加快县级法人银行的发展。另一方面, 原有的体制性质发生变化等因素也将对原有机构的支农支小战略等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改制前农信社、农合行的权利机构是股东代表大会, 股东代表产生及票权决议机制同农商行股东大会一股一票制存在较大差别。决策机制变化使得重大决策不再仅仅被企业的股东代表或高管层所决定, 容易被部分大股东所“绑架”。股东关心更多的是投资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回报问题, 也就是所谓利润和财富最大化。相对应的是, 由于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 影响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导致银行涉农业务抗风险能力差、经营成本高、效益低, 从理论上这二者存在着根本性矛盾, 我们需要寻找解决问题、把握平衡的对策。

此外, 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最直观的表现为企业对外名称的改变, 这种变化会导致干部员工在农商行经营属性与自我认知上出现偏差, 错误以为经营侧重点已经从“农”悄然转变为“商”。基于错误的判断和理解可能会导致经营战略的根本改变, 届时与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盲目竞争, 弱化、动摇支农支小战略, 会影响原有的发展基础, 丧失蓝海市场, 竞争力下降, 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支小战略必要性分析

1. 机构的历史传承因素是农商行坚持支农支小战略的基础。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合作银行改制成立, 其中农村合作银行前身也是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自成立以来, 始终承担着支农主力军作用, 支农支小工作既是政府部门赋予农信社在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光荣政治使命, 也是农信社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改制翻牌不是目的, 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以体制的进步激发企业经营管理的机制活力, 更好地推进支农支小工作, 促进县级法人机构银行的新一轮大发展。基于数代农信人一脉相传的政治使命、历史使命等考量, 农村商业银行应一如既往、始终如一的坚持支农支小战略。历史的传承因素是稳定与改变的辩证统一, 首先, 这是所谓的内在属性, 并不随着体制的变化而改变、转移, 体现稳定性的原则;其次, 在稳定性原则基础上, 需要用辩证方法、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 所有的改变都是围绕着以与生俱来的支农支小责任感、长期培养形成的“鱼水情”开展, 从而更加深入推进、实现支农支小战略。

2.机构的发展现状是农商行坚持支农支小战略的决定因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现有的竞争优势决定着农商行的支农支小战略,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优势是在经营管理、激烈竞争中长期形成的, 具有区域经济社会因素、体制改革因素等的背景因素, 归纳起来包括:持续经营所拥有的客户群优势, 长期以来,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肩负着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 改制为农商行以后, 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经营领域和客户主体并没有实质改变, 客户群基础还是在于小客户, 因为也不具备改变战略的市场因素, 与农商行的股份制性质并不冲突;竞争的比较优势, 主要是一级法人体制优势、战略先发优势、灵活经营优势等, 但是这些优势在改制农商行后依然存在, 而且是一直与支农支小战略紧密结合的。所以, 要在认清竞争优势基础上, 只有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同业的激烈竞争是农商行坚持支农支小战略的客观条件。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末,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20.09万家, 其中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拥有的网点总数达到6.56万家, 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传统网点优势可见一斑;股份制银行网点数也快速增加, 以民生银行为例, 2011年末网点数为590家, 2012年末达到702家, 增幅高达19%, 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及区域性特点明显的浙商银行的网点数也保持着与民生银行相近幅度的增长;此外, 近年来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机构在产品和服务上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形成激烈的竞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即使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以后, 经营规模小、资本实力弱、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除传统经营领域外, 业务拓展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与传统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很难形成有力竞争, 应继续走原来的专致经营战略, 在长期经营战略中坚持永不停歇的革命, 在细分市场基础上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形成核心竞争力,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支小战略的策略建议

保持传承性, 坚定不移、科学发展地实施支农支小战略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做强做优、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农商行支农支小的总体方向

因地制宜实施支农支小战略, 坚持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经营宗旨, 深耕农村市场, 服务实体经济, 做小做广, 做精做细, 与其他银行机构实施差异化竞争, 并充分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 朝着“现代银行”目标快步加速迈进。

(二) 农商行支农支小的原则把握

1. 坚持省农信联社的正确领导原则。

正确、清晰认识省农信联社在农信改革和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坚持省农信联社的正确领导, 坚持“省县两级、统分结合”的管理方针, 不能以股份制为理由, 弱化省农信联社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作用。要在省农信联社的正确领导下, 贯彻落实省市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认真做好支农支小工作。

2. 坚持走普惠金融道路不动摇原则。

以普惠金融为出发点、着力点、归宿点, 重点解决县域的“三农”、小微企业等融资难问题, 服务好县域经济社会, 以发展普惠金融道路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做强做优, 着力打造百年品牌银行。

3. 坚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原则。

不能以农商行是股份制、为股东负责作为借口否定支农支小战略, 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等因素, 兼顾企业盈利性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实现社会与银行双赢的局面, 并通过增强社会效益提升企业的发展空间, 做到循环互动。

4.坚持因势、因时而动结合的原则。

不同时期赋予支农支小工作的战略内涵因时代背景不同而大相径庭, 例如改革开放前与现在的战略使命就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不能守旧、一成不变, 要坚持因势、因时而变, 不断丰富支农支小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三) 农商行支农支小战略的实施

1.省农信联社加强管理与服务。省农信联社作为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农信社, 肩负着农信社健康发展的重担。因此, 一方面, 省农信联社要加强管理, 从制度机制上做好规范, 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 明确要求翻牌农商行后要做到方向宗旨不变, 做好宏观引导和微观指导, 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与此同时, 省农信联社应明确农村商业银行要将“坚持为‘三农’及小微企业服务的经营宗旨”写入农村商业银行的章程, 从法律层面上确保农村商业银行的支农支小战略的高度和地位, 这既是庄严的承诺, 也是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硬约束。另一方面, 省农信联社要做好服务工作, 做农商行的利益代言人, 作为对等传导渠道与省级政府各部门、银监、人行等做好沟通、协调, 充分发挥既有的“小银行”的机制灵活优势, 又有“大银行”对接政府、市场的优势。还有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做小法人银行自己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情, 做好科技、信贷等方面的服务。

2.明确当前支农支小战略具体内涵。全体员工特别是干部要统一思想、深刻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 核心优势在“做小”, 不能被翻牌后头上“戴”的农村商业银行“帽子”所迷惑, 要有坚持支农支小战略的决心与信念。农村商业银行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发展于农村, 与“三农”具有天生的“血缘”关系;长期服务于小微企业, 是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忠实“伙伴”, 农村市场及小微企业是农商行最为熟悉的市场。同样的, 农村市场及小微企业最需要的也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 农商行是服务地方的主力军、主渠道。翻牌农村商业银行后要克服盲目扩张的冲动, 守住经营管理的底线, 才能做到一如既往、坚如磐石。一是实施服务“三农”的“主力银行”建设工程。面向“三农”, 积极开展金融增户扩面, 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体系, 做精做细农村市场, 以实现均等机会下的金融服务和服务广覆盖为最大目标, 巩固和扩大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二是实施服务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建设工程。面向小微企业, 积极推进服务实体经济工作, 确保有固定的专营机构、一定的专业团队、丰富的专属产品、差异化的专属流程, 支持税源型、实业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实施普惠便捷的“社区银行”建设工程。立足现代社会的建设网格社区现状, 以渠道优化为主要媒介, 积极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快速、优质的金融服务。

3.坚持以科技引领强化支撑。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是无所不在。在金融领域也是一样, 出现了农村金融需求城镇化、城镇化金融需求城市化等趋势, 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传统的支农支小工作提出了挑战。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延续的农村商业银行, 继承了同样的问题和矛盾, 因此, 要顺应时代变化, 坚持以科技作为引领。一是强化对支农支小工作的科技平台及系统的支持, 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促进银行机构更加深入实施支农支小战略。二是强化科技设备的支持, 通过充分利用ATM、转账机、小额取款机具等科技设备, 有利于改变支农支小工作的整体运作方式, 实现支农支小工作的根本性变革之一, 进入实时、自助服务阶段。

4. 加强农信特色文化培植。农村商业银行的文化是农信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包括“农”、“小”、“散”等要素, 具有浓厚“三农”和小微企业情结。翻牌为农村商业银行后, 要避免农信特有的文化体系被农商行体制所破坏、削弱, 相反的, 还要加强农信特色文化体系的教育、传播和固化, 以特色文化体系建设为切入点, 提升整体合力, 形成并加强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的支农支小的持续动力源泉, 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

5. 强化支农支小品牌建设。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支小”特性的体系化宣传, 进一步做强做大农村商业银行的支农支小品牌, 以形成区别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差异化认知体系, 作为形成、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美誉度的主要载体和路径, 让政府部门及广大客户从潜意识里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农村商业银行就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突出农村商业银行的品牌优势, 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摘要:金融支农支小服务是党和政府赋予农村金融机构的历史使命。当前, 随着全国各省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推进, 可能会对农村商业银行体制下的经营管理策略、支农支小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冲击。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商业银行体制下支农支小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实施支农支小战略的必要性, 对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支小工作战略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支农支小战略,必要性,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葳.浅析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2] .陆建生.对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金融, 2004 (5)

支农支小意见 篇3

截至2015年,汉源农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4152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5.85%;涉农贷款余额为146887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1.53%(交叉部分为“涉农小微”)。

创新小微企业服务模式

2015年汉源农信积极与税务局、县金融办等部门合作,丰富了小微企业信息来源的渠道。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与税务部门签订了“蜀信·税金贷”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税务部门对纳税企业的纳税评级,税务部门向汉源农信提供县域内所有企业的纳税情况。通过这一平台,汉源农信能够及时了解县域内各新设和现有企业的纳税信息,按照上年度纳税金额的倍数进行授信,无须抵押。

此外,汉源农信还通过与县金融办的合作,及时了解本年度内农业、工业等各项目情况。这样一来,汉源农信就能提前与项目进行对接,提前了解项目的融资需求,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解决融资难题。

为了更加有效地服务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汉源农信积极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油助力。

汉源农信于2015年底创新推广“双创小额贷款”产品,通过购买小额保证保险的方式降低风险,以支持小微企业100万元以内、种养殖大户30万元以内和城乡创业者10万元以内的贷款需求,截至2015年底已发放贷款7户,金额123万元。“双创小额贷款”产品贷款利率为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最高上浮30%,有效降低了客户融资成本,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县政府部门的赞扬。

除此之外,汉源农信还积极探索“公司+农户+银行”的小微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模式。汉源县得成牧业有限公司建立奶牛养殖基地、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和建立牛奶销售渠道,养殖农户只需承包养殖场地,购买奶牛幼仔、料草、养殖技术都由公司帮助把关。截至2015年12月末,汉源农信发放“公司+农户”奶牛养殖户贷款13户、221.8万元。

加强与政策性担保公司的合作也是汉源农信的又一创新。2015年汉源农信理事长张锐、主任罗建国积极与县委县政府沟通汇报,建议成立由政府出资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经过多次沟通汇报后,由政策出资的政策性担保公司成功设立并与汉源农信开展业务合作。截至2015年底,汉源农信发放各类小微企业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12户,金额共计3714万元。

2015年10月,理事长张锐、主任罗建国带领业务发展部、公司业务部人员共6人对汉源县甘溪坝食品工业园区和万里工业园区所有企业进行一一走访,了解园区内企业融资需求。

当走访至万里工业园区时,了解到四川省鑫森缘纳米有限责任公司的攀西地区冶炼废渣综合利用项目,且为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点招商项目时,联社理事长张锐立即与该项目负责人进行深入的交谈,该公司总投资15700万元,通过年处理20万吨冶炼废渣的综合利用达到年产纳米氧化锌3万吨,产品主要用于橡胶、陶瓷、饲料等行业,且该公司拥有22项发明专利,8项国际专利。

通过深入了解该公司将在11月调试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无信贷资金需求,在调试生产后有部分流动资金缺口,联社理事长马上安排由公司金融部对接该企业进行授信。

2015年12月该公司调试生产完毕后,且生产的产品符合各项指标达到市场销售条件,汉源农信在5个工作日内即向该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的贷款,及时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运转。

优化服务体系内部组织架构

2015年初,汉源农信对小微企业服务体系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和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以快速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急、频、快”的特点,结合汉源县实际分别在九襄和县城成立了小微金融服务中心,配置10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客户经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审批下沉,500万元以下贷款直接在小微金融部审批完成,缩短了审批链条。

此后,汉源农信还积极参与雅安银监分局组织银企座谈会,通过银企座谈会加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协作。

2015年,汉源农信成功在银企座谈会上签约汉源县县域3家小微企业,合计授信4500万元,并在2015年底前发放贷款4500万元。授信四川省汉源化工总厂2500万元、授信汉源县长行食品有限公司500万元、授信汉源县昊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元。

简化贷款流程支持灾后重建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由于与震中距离较近,汉源县震感强烈,辖内群众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生产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地震发生后,汉源农信秉承四川省联社“山垮房垮四川农信精神不垮,水停电停四川农信服务不停”的抗震救灾精神,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在组织生产自救的同时,第一时间启动了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在“4·20”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汉源农信不等不靠,始终按照省联社、雅安办事处、雅安银监分局、人民银行雅安中支等上级领导部门关于金融支持“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雅安市委市政府、汉源县委县政府“4·20”灾后重建工作整体部署开展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在地震灾害发生的短时间内即快速反应,在全县所有金融机构中唯一一家对全县11566户受灾农户开展了有效的评级授信且将书面的《授信通知》送到灾民手中。汉源农信在灾后要求全辖所有基层信贷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灾民重建,帮助其早日恢复生产生活。

nlc202309090940

在保障生产经营方面,汉源农信还积极加强与公安、电信、电力等部门的协作,确保营业网点线路网络畅通,确保自备供电系统安全运行。为进一步支持和帮助受灾农户重建家园,汉源农信各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坚持正常营业,耐心做好受灾农户的卡折挂失、存款支取等日常柜面业务工作,利用汉源农信点多面广,结算方便的优势协助政府做好各种灾后补贴资金的代理发放工作,加班加点确保了各项救灾补贴资金准确、及时发放至受灾农户手中,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4·20”地震发生后,汉源农信全体员工自发组织为受灾更严重的地区捐款捐物,共计捐款90370元。同时,汉源农信与石棉联社一起共同对口帮扶宝兴联社。汉源农信领导亲自带人,冒着滚石和塌方的危险驱车绕道阿坝州,第一时间为受灾的兄弟联社送去蔬菜、大米、矿泉水、食用油、帐篷等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此外,汉源农信在自身人员吃紧的情况下还积极派遣优秀的业务骨干参与到重灾兄弟联社的抗震救灾一线工作中,先后分三批共计派出19人次到宝兴联社、天全联社、芦山联社灾区支持灾后重建。

为加快“4·20”灾后农户住房重建贷款投放进度,汉源农信将住房重建贷款申请与审查审批合二为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流程和手续,即信用社接到农户贷款申请后,按照前期评级授信结果和受灾农户根据《汉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4·20”贷款申请资料清单》提供的资料,及时给予审查审批,严格贷款限时办结制度管理,对在授信额度内的贷款申请,要求信用社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达到投放条件的及时发放。此外,针对年龄超过60周岁的灾后农房重建户,汉源农信还放宽贷款条件至可由其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子女作为借款共同申请人,而为其发放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对受灾农户和企业灾后到期暂时无力现金偿还的正常贷款,汉源农信灵活采用展期或借新还旧的方式重新确定借款期限,帮助借款户以时间换空间,确保其不因灾形成不良信用记录。

在简化自身信贷手续和流程的同时,汉源农信还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对接,通过多次沟通汇报,争取到了汉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指导下,地方财政向汉源农信划拨35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为发放灾后农房重建贷款提供担保,帮助该社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

自地震发生以来至今,汉源农信已累计发放灾后农房重建贷款4217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7613.67万元,是全县6家金融机构里唯一一家向灾民发放农房重建贷款的银行。截至2016年3月底,汉源农信“4·20”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存量户数3198户,存量贷款余额12563.46万元。此外,汉源农信还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灾后农房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政策,共为辖内九襄镇三强村等6个牵涉灾后重建的新村聚居点98户农户累计发放贷款356.5万元,有效促进了全县灾后农房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加速推进,得到了汉源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支农支小意见 篇4

川办发[2010]53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大量支农项目在农村实施,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支农项目没有很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程度很低;农民建设项目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产权不明晰、管护责任不清楚,项目的长期效益难以发挥;农民出资出劳没有很好地落实,造成部分项目“缩水”;有的项目不能按时实施,贻误农时。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发挥支农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民办公助推动项目实施,构建“投、建、管”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建设机制,充分体现农民主体地位,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民办公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机制。我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但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推行民办公助方式,建立在政府积极支持引导下,国家、农户、社会多元化投入,共同推进支农项目建设的新机制,是现阶段完善农业投入方式,解决农业农村投入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民办公助有利于加快农村民主管理进程。通过推行民办公助方式,推进完善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促进乡村政权组织转变职能,密切干群关系,为支农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经营主体地位,扩大农民的参与和受益范围,激发调动农民民主议事、定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进程。

(三)民办公助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农项目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3212”工作重点,通过推行民办公助方式,赋予民办公助新的内涵,增添民办公助新的措施,加快推进支农项目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正确把握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农民自愿。要以农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以统一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给予适当补助,使政府投入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支农项目建设。

(二)农民主体。要突出农民是项目的直接受益主体、自愿出资出劳主体和建设管理监督主体,以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支农项目为切入点,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推行民办公助。包括农户、大户自建项目,联户建设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村组集体或联村联组建设项目等。

(三)竞争立项。要引入竞争立项机制,对项目方案、机制创新、保障措施、项目管理、资金整合、资金监管及以往项目建设管护、资金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尤其是对农民积极性高、基础工作扎实、基层组织得力的地方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项目优先给予支农项目资金的支持。

(四)公开透明。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议事程序规范化、机制制度科学化、项目申报真实化、资金管理精细化,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

三、严格界定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范围标准

(一)适用范围。除基本建设和中央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有明确规定的支农项目外,凡以农民自愿的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民为直接受益对象,以财政补助资金为引导的支农项目,都应该积极推行民办公助方式。主要包括用于以下建设内容的项目资金:渠系(含支渠、斗渠、农渠、毛渠)、节水灌溉、蓄水池、囤水田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户用沼气、安全饮水等小型农村公益设施,村组道路、畜禽圈舍、生产便道、山粪池等小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种子、苗木、种畜禽、化肥、地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补助,新建、改建、扩建、风貌改造等民居建设补助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二)资金来源。在政府补助的支农项目资金引导下,激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鼓励集体经济投入,倡导社会捐赠赞助,形成支农项目的稳定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中,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计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形式资金合力,实现整体打造,提高使用绩效。

(三)补助标准。中央和省对项目资金补助标准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原则上由县级政府根据项目类别、财政补助资金、项目投资额度、建设规模、物价因素和农民出资出劳等情况,按照单位造价的一定比例确定补助标准,实行定额补助。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解决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工具、机械租赁、外聘技工工资等直接工程支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型农村公益设施和小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补助标准不得超过单位造价的50%;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补助标准不得超过单位价格的40%;扶贫资金的补助标准可在上述对应补助比例基础上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单位造价的70%。

(四)补助方式。支农项目补助资金主要以货币方式兑现,要按照项目资金规定的补助标准和支持环节进行补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材料、工具、农业生产资料等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组织采购。

四、切实加强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操作管理

(一)项目申报。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做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补助政策的透明度,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要充分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对工程建设内容、自愿出资出劳数量、建设方式等,由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决议。坚决不办群众不愿办、不参与办、不能办的事。要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的原则,在项目区85%以上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项目申报的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自下而上逐级申报。

(二)项目审查。各级政府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审查、严格把关,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负责。乡镇政府应重点审查项目申报是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经过项目区农民同意或民主议事通过;民主议事过程是否规范,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等资料是否齐备;申报项目的村组集体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市(州)、县(市、区)政府应重点审查项目立项、设计是否符合有关规划,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项目布局是否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发挥整体效益;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真实、合理;项目投资概算、财政资金支持环节、补助标准是否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工程设计是否达标。省上将建立竞争立项机制,严格项目审查,实行综合评定,确定补助项目。

(三)项目实施。方案经批准后,要严格按照方案内容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动员,调动农民积极性,自愿出资出劳,参与项目建设。在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农民自行建设、招标(比选)等方式实施项目。县、乡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技术标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进行指导监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要实行公告公示,及时将项目建设地点、实施内容、资金使用、物资领用、出资出劳等情况在受益区范围内公示,主动接受村民和社会监督。

(四)项目验收。项目完工后,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验收过程必须有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和受益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验收结束要出具验收报告,并有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代表签字同意。验收报告是财政部门拨付补助资金的一项重要依据。县、乡要建立项目档案或数据库,将村民一事一议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物资领用发放、项目资金申请及兑付等原始资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

(五)资金管理。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实行村民自治监督,成立3-5人的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具体负责对资金筹集体使用和工程质量的监督。采取民办公助方式的支农项目资金原则上实行县级报帐制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实行先建后补,可以预拨部分资金,待验收合格后办理清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探索以“一折通”的方式,将补助资金直接兑现给受益农户。要加强对村民出资、村组集体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的管理,必须经过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审核同意报村委会批准后,方可支付。市、县级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资金用于支农项目勘测、规划、设计、论证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六)项目管护。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对支农项目形成的资产,要明晰产权,归项目主体所有。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其产权归个人所有。建设项目获得的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量化到成员账户。村组集体或联村建设项目获得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分别纳入村组集体经济账内核算,其产权归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项目主体可以负责日常管护,也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让项目发挥应有的效能,使农民长期受益。

五、强化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强化协作,共同推行民办公助方式,加快推进支农项目建设。市(州)政府要对本地民办公助方式推行工作全面负责,并搞好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支农项目规划、指导协调、管理监督和检查验收等工作。乡镇政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具体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等工作。村“两委”干部要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发动和组织村民开展一事一议,积极出资出劳,推行民办公助。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优势,加强督促指导,为民办公助方式顺利推行创造有利条件。农工委、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等项目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建设管理、工程管护等工作;财政等部门要做好资金拨付、管理等工作。

(二)民主议事。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机制。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出资出劳或以资抵劳。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的需要,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三)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不准违反民主议事程序开展村民出资出劳,不准向农民下达出劳指标,强迫农民出资出劳建设政府“形象工程”,加重农民负担。要发挥监察、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督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情况,对截留、挤占、挪用、滞留、抵扣、贪污及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资金的,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四)严明纪律。民办公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四个不得”,即确保一事一议制度不断完善,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支农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确保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及时足额兑现支农项目资金,确保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直接受益;不得将支农项目变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增加农民负担,产生新的乡村债务,不得将民办公助变成上级立项、农民配套的“钓鱼工程”,不得疏于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降低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标准,不得给民办公助方式在财政支农项目建设中的推行制造阻力和障碍。

(五)探索实践。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推行民办公助方式,优先在各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中组织实施。要尊重基层的创造和实践,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凡是有利于推动民办公助方式、调动农民筹资筹劳积极性的,都可以积极探索实践,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推广。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以民办公助方式推进财政支农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

烦恼是支小插曲作文 篇5

记得五年级时,我的体育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期末总评得了个“中”,所以那学期我无缘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体育成绩成了影响我进步的一个大烦恼。

得“中”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自己勒练习,就一定能提高,我用乐观地心态想。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刻苦地参加体育技能训练。老师在学校教的前滚翻、后滚翻,我做得不好。回到家,我在床上反复地练习,汗水湿透了衣脊,终于我做出了让老师满意的动作;400米跑,我的耐力不够,所以我试着早上慢跑去学校……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学期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体育成绩终于在期末总评时变成了“良”,一番风雨之后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彩虹。

经过这件事情,我懂了在生活中遇到烦恼,不要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烦恼,用勇敢和智慧去化解这个烦恼,不能让这烦恼去影响你的成长。

总而言之,生活就像是一首动听的歌,烦恼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插曲是改变不了曲子的主旋律的,暂时的低吟回转,酝酿的是全篇的激情澎湃。

烦恼是支小插曲作文 篇6

那天,我与好朋友出去玩,忽然来了一个跟我差不多的女生。我的朋友说:“哎,看,她长得和你差不多黑。”说完“咯咯”地笑了起来。我虽然脸上有笑容,但心里却非常难过,因为与我在一起的女孩都比我白,我感到很自卑。有时,朋友跟我开玩笑:“哪天晚上我们玩捉迷藏,你不露出牙齿,我们就找不到你了”。她说得乐却不考虑我的感受,好像以为我不想长白似的,“黑妹”这个绰号就这样到了我身上。

别人一喊我“黑妹”,我就非常生气,随口大骂:“你这个……!”如果是女的,我就会仔细地打量她,非要找一个缺点不可,要是看到她牙齿长得不整齐,我就叫她“大暴牙”。于是呢,这个女生就也有了外号,别人骂我,我当然是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别人喊我“黑妹”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我不承认这个绰号,别人喊我,我理都不理他,当作没听见。偶然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黑人运动员的风采,让我改变了对“黑”的认识。其实想想也对,万物都有其两面性。长得黑也有好处呀?比如说,脸上有一块斑,爱美的女孩都担心,可是长在黑皮肤人的脸上,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那如果长在皮肤白的人的脸上,真丑!因为我见过“白皮肤”,即使斑不大,也看得很清楚。再说了,黑人的身体健康,不常生病。只看到我所有,这是自信乐观者的名言。我呢,现在别人喊我“黑妹”我也答应了,反正也不吃亏。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下一篇:新教师转正定级总结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