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年工作汇报(精选9篇)
一、钨业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防治污染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1)探采选矿环节。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公司树立了保护性开采的主导思想,按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思路,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坚决杜绝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被国土资源部评选为“首届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公司投入数亿元对这些矿山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改造,兴建了淘锡坑钨矿废水和尾砂处理二合一工程、两大尾矿库及深加工工业区废水处理站和废水综合净化工程,通过积极实施井下低品位资源综合回收、精选厂、尾砂干排等重大技改和清洁生产项目,不仅解决了老国矿历史遗留的环境治理问题,而且实现了主矿种与伴生矿种的同步高效开发回收与综合利用,矿山采选废水和生活废水等三废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要求。,国土资源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名单,省共有9座矿山入选,公司下属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两座矿山名列其中。
(2)冶炼环节。公司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通过运用“黑白钨精矿分解”、“离子交换新工艺”及“氨回收及脱氨转化”、“氨尾气回收利用的方法和系统”和“一种钨冶炼离子交换工艺废水的综合净化方法”等技术工艺和专利,使氨回收率大于95%,废水中砷、磷、氨氮、COD、PH值等污染因子稳定达标排放,生产每吨仲钨酸铵的碱单耗为800吨、用水量为70吨、氨氮排放指标为7-10mg/L,均大大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应。
(3)深加工环节。由于深加工工厂主要污染物来源于钨冶炼过程,主要污染物有废水、废弃物、废渣、烟尘、噪声等。为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源,公司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深加工厂区进行环境整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首先进行汇集,使部分废水用于锅炉水膜除尘,使烟尘和二氧化硫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
(4)废水中钨资源回收。为进一步回收废水中的钨资源,公司自主研发出《废水中低浓度钨回收技术》,共回收WO325吨,使钨冶炼总回收率提高了0.3%。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
(5)废钨综合利用。利用废钨综合利用技术,不但可以处理仲钨酸铵和氧化钨废料,还可以处理氧化后的钨粉和碳化钨粉以及钨的硬质合金生产废料,从而进一步提高回收率,具有重大的工业价值,并实现了钨冶炼不合格品的清洁生产,可以使钨冶炼生产现场更好管理,此外,还可以降低不合格产品的.回收成品,减少能耗。
(6)落实安全环保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安全和环保专门机构和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全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有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均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三同时”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近几年来,公司先后投资逾亿元对各矿山和深加工厂区进行环境整治,兴建了淘锡坑钨矿废水和尾砂处理二合一工程、新安子尾矿库、大余石雷尾矿库以及深加工工业区综合废水处理站和河道治理工程等,已实现矿山采选废水和公司冶炼废水中的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氨氮、总铜、总铅、总锌、总镉、总砷和总镍等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级排放要求,极大改善了企业周边环境,保护了职工和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公司本部深加工生产线则加强了防火、防爆智能监控、处置系统的建设,公司基础设施及安全环保设施日趋完善,一个和谐、快速发展的“钨业”业已成形。
(7)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矿山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研究,积极探索废石、尾矿、废水、废气中有价元素的回收利用途径,成功实现对工艺中产生的氨混合气体和部分废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
(8)积极探索节能降耗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一直以来,公司在加紧污染治理的同时,也逐步依靠科技,采用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多项钨冶炼及深加工的新工艺、新装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白钨矿高效、洁净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的工业化生产,采用该技术后,公司冶炼钨渣中的WO3含量由2.5%下降至1%以下,还减少了片碱用量和冶炼废水的排放量,同时,废水处理盐酸用量也相应减少,每年可节约资金数百万元,使公司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在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公司对钨冶炼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冶炼废水回用处理开展了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等三项的实验工作,为公司生产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在技术可行性方面奠定了基础。
二、钨业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防治污染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1)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研发项目的投入,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优先保障。投资引进新型节能设备,建设废物、废气、废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2)在耗电量较大的粉末厂新建氢气回收系统、在耗电设备上研发出新型节能降耗产品。自主研发的“一种高温碳化炉”等节能产品获国家实用新型四项专利、两项省科技成果,在新建成投入生产的硬质合金厂大力推广使用节能减排设施、工艺技术。
(3)在废水方面,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对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重金属废水处理和氨氮废水处理2套独立的处理系统。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氧化
+两级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多级吹脱+氨回收处理,2套处理设施在确保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重金属和氨氮的排放。
(4)在废气方面,结晶氨气采用冷凝回收的方法,将氨气冷凝至15%浓度的氨水回用至生产线;对锅炉进行了升级改造,燃料由煤变为生物质,实现了二氧化硫的零排放。
1 农村环境污染的目前情况
1.1 农药污染
生活在农村中的人们生存手段是耕种土地。近年来我国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对农作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种形势也就给农民和农村土地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保证农作物能够正常供给人们的需要,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很多农药。这些农药都是化学成分组成, 如果进入到人体中, 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降解速度也十分缓慢, 会给土壤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
1.2 秸秆焚烧造成的气体污染
几年前有新闻报道中曾显示, 飞机上的乘客在高空中看见田地上空冒着大面积的浓烟, 这就是秸秆焚烧造成的现象。焚烧秸秆会让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加, 给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而且一旦火情不受控制, 会造成火灾惨剧的发生。
1.3 农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农膜在大棚种植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在大棚中种植农作物, 让人们不再受季节的限制, 可以随时享用需要的瓜果蔬菜。但是农膜的处理方式通常都比较简单, 其结果就是白色污染不断的污染土壤。
1.4 牲畜养殖造成的污染
养殖牲畜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因为没有彻底的处理牲畜的粪便, 通常使用的方式都是直接掩埋在地下, 甚至就丢弃在露天环境中。粪便中有很多有害物质, 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也会给水体造成污染。
1.5 工业污染方面
现代社会农村也在不断发展城市化, 这种形势之下, 农村也建立了很多工厂企业。但通常因为审批的制度上有很多欠缺, 相关制度也不完善, 在排放工业废物方面没有处理力度, 严重影响农村环境。
2 农村环境治理现存问题
2.1 政府政策不够重视
现在社会对国民生产总值愈加重视, 各个地区的政府也不断加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加大农药的使用量。过分重视招商引资, 却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因为政府没有有力的政策, 导向不明确造成的。
2.2 没有吸收先进科学的经验
因为城市环境保护进程比较早, 也有很多相关的环境治理方式可供借鉴使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很多先进的经验并没有受到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足够重视, 其环境问题仍是愈演愈烈。因此一定要加紧解决这种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管理方式。
2.3 治理环境的宣传力度不够
通常情况下因为农村的交通条件比较闭塞, 和外界的沟通比较少。现实中经常因为农村不重视环境保护, 不明确环境治理方向, 使得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3 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措施
3.1 落实清洁生产
农村的环境治理工作要充分借鉴城市环境的治理经验, 一定要纠正先发展后治理的管理错误。相比较于城市, 农村环境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进行清洁生产。在农产品生产和畜牧业养殖方面, 都要落实清洁生产。
3.2 循环使用原材料
现在农村中的污染多是因为农村的粗放式发展引起的。因此农村要重视对城市环境治理经验的吸收借鉴, 更新观念, 循环使用原材料, 争取不浪费一分一毫。循环使用换材料, 能降低生产成本, 也能增加经济收益, 给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3 边建设边治理
农村要发展经济, 就不能缺少投资企业的引进。要将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企业, 在引进之前, 要对其相关资质进行周密考察, 检查其各方面手续是不是齐全, 是否具备处理污染物处理的资质。在各项考察都合格的情况下, 才能允许企业入驻。而考察不合格的企业, 就算不引进, 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将其引进。
3.4 强化农村环境法治
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要加强环境保护的认识, 树立准确的指导思想。我国现在还属于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人口数目的大多数, 农村中也有很多自然资源的开发活动, 因此做好农村的环保工作意义重大。农村要在经济中寻求保护,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城市农村环境保护不平衡的情况加以改善, 在根本上提高环境质量。处理好预防和治理之间的关系, 将预防和治理之间的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切实关切民生环境问题。
4 结语
现在我国农村的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人们必须加大重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因为长时间以来, 工业和农业生产以及投资企业共同造成的换交给你污染使得农村的环境必须马上治理。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对农村环境问题加以正确的认识, 采取最科学有效的方式, 结合城市环境治理中的经验教训, 不断优化我国农村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树典, 董晓, 郭谦, 田珍都.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关于《食品安全法》修订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环境检测;治理;重要作用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能源消耗大大增加,工业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量随之变大,导致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环境长期遭到严重破坏,不仅会带来诸多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后人的生存堪忧。在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背景之下,通过环境检测实施环境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一、环境检测的定义
环境检测是在近些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属于一个技术性较强的新兴行业。因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使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作用。环境检测主要可以对现阶段的总体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具体检测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在我國,环境保护与环境检测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也较为缓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也面临污染严重和耗能较大的问题,对高排放和高污染工业产业的排放限制以及对实际排放物进行环境检测,可以对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帮助,此外,还应该通过环境检测,将实际的检测数据结果上传给国家环保部门,从而为我国的整体环境分析及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二、环境检测的检测任务及种类
(一)研究性
环境检测的研究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检测项目的研究价值。通常情况下,采取专业性项目评估以及研究都属于特定的环境检测技术应用范围,所以,在实际的环境检测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原则,采取统一标准的研究方法。
(二)监视性
环境监测通常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定期项目环境检测和分析,长期的环境检测可以从中准确的总结出环境污染的实际状况以及污染程度,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合理的预防和环境治理方案。监视性的环境检测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及排放方式、污染物中所含有的具体成分监督;长期研究总结污染增长情况和污染发展趋势。环境检测通常情况下也需要以特定目的作为依托,总体的环境评估可以划分为多个内容,需要对各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分析。环境检测的监视性也主要针对污染排放的长期质变特点来实现的,通过对长期的固定污染源监控,可以获得动态有效的综合性分析结果,防止因为固定时间和特殊因素影响下的短期监视结果误差,由此也可以获得更为精准,研究价值更高的环境检测结果。
(三)特定目的
具有特定目的的环境检测,可以根据具体目的的不同分为四类。这四类分别是:评议目的的环境检测、咨询目的的环境检测、考核验证目的的环境检测和污染事故的环境检测。前三种环境检测具有很大的相似程度。如果环境的检测是为了咨询、评议等目的,那么检测工作的侧重点就在于对环境各方面资料的收集,记录环境相关的数据,从而制定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而考核验证则是在这两者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是对该地区环境是否适合建立某项目作出评价。而以污染事故发生为目的的环境检测,则需要环境检测人员奔赴污染事故的现场,确立污染发生的源头、影响的范围,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在保持生态环境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环境治理中环境检测的必要性
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域富营养化、泥石流等现象都是由环境污染所导致的,而环境污染则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环境检测,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地质学科、化学学科等多种学科知识与常识,对环境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一个过程。[1]检测的对象包括水质、土质、气体、声音等各种介质,通过取样、实验、计算得出被检测对象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污染物质的比例。根据检测结果所得数据资料科学性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实现对环境当前破坏程度的准确评估,并为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实际上,在环境治理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依靠环境检测,也必须进行环境检测。因为只有通过环境检测才能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及比例,进而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才能保证环境治理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目的。因而,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促进性作用
(一)促进治理设备科学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时代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运作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先进设备运作为主的生产模式,将21世纪发展成为科技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环境检测设备作为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断向着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促进环境治理设备趋于科学化,大大提高了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与高效化。[2]环境检测依托于各种检测技术与相关实验器材,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行为规范性,提高检测数据精度,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不断对环境检测与治理设备进行改良创新,在继承传统设备优势基础上积极研发新的功能,克服传统设备局限。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悉心钻研,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设备的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实质性提高,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促进检测系统智能化
环境检测系统是环境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所有环境治理设备正常稳定工作的保障,环境检测系统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近几年,我国在环境检测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一套标准规范的环境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治理設备的实时监控与实时检测,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操作与控制,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3]而环境检测系统的形成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环境治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都得益于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三)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与治理方案的制定,需要有真实、可靠、有效的数据做支撑和引导。这样才能避免治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切实提高环境治理工作效率与治理决策的科学性。而环境检测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对象污染物的检测,可以为环境治理方案制定与治理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提供所需数据支持。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历史检测数据和治理方法、治理成果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历史数据与新生数据,了解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污染物及其比例变化情况与污染程度,从而依据这一变化情况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测评估,制定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对策,为环境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四)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治理工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而以开展技术性检测为核心的环境检测,无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监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5]这些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在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治理决策有效性、实用性的提高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
五、结语
当前,环境的严峻形势与继续恶化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质量的提升,使得环境治理工作日益紧迫,治理任务日益繁重。为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做好环境检测工作,推动环境检测促进性作用全面发挥,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海妹.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77.
[2]程仁福,刘光辉.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144-145.
[3]庄小青.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11):5-6.
(一)国控断面达标情况。1-11月份国考地表水断面监测数据显示,8个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中仅焦岗湖断面不达标,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达标比例由去年的85.7%提高至87.5%。高塘湖断面水质均值Ⅳ类;瓦埠湖断面、白洋淀渡口断面、西淝河闸下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Ⅲ类;新城口断面、石头埠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到Ⅱ类,水质升类断面个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
(二)水源地达标情况。20xx年1-11月份我市东部水源地(一水厂、三水厂、四水厂)、袁庄水厂、平山头水厂、凤台水厂、寿县水厂等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焦岗湖及入湖水系治理情况。开展联防联治,坚持流域治理。一是强化流域共商。先后5次与阜阳市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席会议。二是理顺管理体制,组建焦岗湖综合执法中队,严查未批先建、非法排放污水等典型违法案件。强化湖区治理,推进突出问题整改。先后投资9亿元,建成9项重点控制性工程,6项一般控制性工程。
(四)入河排污口监管情况。建立了一口一档”档案资料,规范设置了标志牌,定期进行监测,采取了明查、暗访、逐一排查、交叉互查等多种形式对排污口检查20余次,发现的问题立即督办相关县区进行整改。
(五)汛期水环境监管情况。一是加大环境隐患排查。对水源地周边工业企业、闸坝上游、污水处理厂、医疗废水处理设施、涉水企业、工业园区、坑塘进行排查,对环境隐患及时整改。加强畜禽污染整治,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河道堤岸管理,定期组织河道清理,严防汛期进入河道。二是加密汛期水质监测。加密监测闸坝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上游、排涝泵站、主要入河(湖)排污口等水域。同时,加强跨地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督管理,对水质异常、可能发生污染及时报告、溯源,向上下游地区和有关部门通报。三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加强同气象、水利、防汛部门联动,及时共享气象、水文信息,建立预测预警工作机制。发现水质异常及时报告并查明原因,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六)水质监测预警情况。在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上设置6个预警监控站点,分别是
1.毛集实验区水厂取水口预警站点;
2.东部水厂取水口(南岔)预警站点;
3.东部水厂取水口(北岔)预警站点;
4.凤台县水厂取水口预警站点;
5.袁庄水厂取水口预警站点;
6.平山头水厂取水口(寿县二水厂取水口)预警站点。加强各级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水质监测信息,为各县区、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减少污水排放提供数据支撑。
(七)引江济淮施工监管情况。多次对引江济淮施工施工点位进行现场检查。要求施工单位按照修改过的方案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每月进行水质监测,做好水质预警及应对措施。发现水质异常现象立即进行溯源排查,对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在超标时对引江济淮采取停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考断面达标难度较大。湖泊断面比河流断面达标难度大,且我市8个国考断面其中有3个是湖泊断面,湖泊Ⅲ类水标准中总磷为0.05mg/L,河流Ⅲ类水标准中总磷为的0.2mg/L,可见湖泊水质达标难度比河流大的多。
(二)跨界污染问题突出。我市三个湖泊均为跨界湖泊,特别是焦岗湖上游来水影响短期难以消除,20xx年1-5月份磷含量平均值为0.0498mg/L。6、7月份雨水量大,大黄闸九孔全开,污水全部排入焦岗湖入湖河流,监测数据显示,颍上县大黄闸开闸前上游总磷0.658mg/L,开闸后上游总磷0.408mg/L。焦岗湖整体水位,由开闸前18.27m上涨至开闸后19.46m。高塘湖跨滁州市凤阳县、定远县、合肥市长丰县和淮南市,各地方政府对高塘湖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改善工作支持不统一,各区域承担企业采取的措施也不统一,从而导致各区域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质不一。
(三)湖泊内源问题突出。湖泊水体受围网养殖影响,造成湖体滤食性鱼类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受旅游开发干扰和影响。湖泊水体较为封闭,水动力条件较弱。生态缓流空间不足。淮南市部分河道如东淝河以及瓦埠湖、焦岗湖入湖支流枯水期自净能力差;生态环境遭破坏,河(湖)面及岸坡环境较脏乱,湿地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弱。市域范围内的.瓦埠湖、焦岗湖和高塘湖湖泊水体近几年均呈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焦岗湖属浅水湖泊,平均水深不足2米,底泥氮磷含量较高,气温高时湖水与底泥间物质交换强烈,氮磷积聚和释放频繁,水体极易发生富营养化。
(四)农业面源污染亟待改善。全市农村日产生污水量约16万吨,处理能力仅有5万吨/日,不能满足需求。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和焦岗湖断面汇水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淮南市常用耕地面积400万亩,化肥亩均施用量约45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2kg/亩),未能利用的化肥、农药随地表径流汇入周边河湖,造成水体污染。
(五)引江济淮施工影响短期难以消除。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J011-1(瓦埠湖湖区航道)标正在施工,距离瓦埠湖国控断面仅800m,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41.046Km疏浚工程、14个抛泥区配套工程2处,635.5m护滩工程、4处鱼巢工程、3条湖底通信光缆改造和东淝河闸下锚地工程。距离瓦埠湖断面最近的13#排泥区7月20日进场施工,瓦埠湖断面总磷自7月开始升高,7月水质为Ⅲ类,总磷0.045mg/L,较上月0.03mg/L上升50%,8月水质类别为Ⅳ类,总磷0.061mg/L,9月水质类别为Ⅳ,总磷为0.062mg/L,10月水质类别为Ⅳ,总磷为0.077mg/L。可见施工进程与水质恶化呈正相关。
三、20xx年工作谋划
(一)重点突出湖泊治理
做好高塘湖、瓦埠湖和焦岗湖治理工作,一是控制湖内污染,做好湖内水生态恢复,清除湖区水面附着物、漂浮物,“以鱼净水”水质改善的方式,实现生态养水。二是控制岸上污染,做好沿岸水污染防治,加强入湖河流综合整治,截污控源。三是联防联控,定期调度。
(二)加大水源地保护
持续做好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大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和监管力度,特别是做好汛期期间的水源地保护工作,防止出现突发环境事件。
(三)推进入河排污口达标
开展入河排污口提标改造,巩固整改成效。继续对入河排污口开展日常监测。加强巡查,严肃查处非法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和违法排污。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统筹、协调、督导作用,强化日常管护,保障入河排污口出水水质。
(四)加快修订水功能区划
加快水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同时在水功能区修编中将采煤沉陷区等水域纳入水功能区划范围内,复核水功能区划范围和水质目标,为水环境监督管理、水生态功能修复提供依据。
(五)加大焦岗湖流域治理力度
一是加强与阜阳的联防联控,敦促阜阳境内加快农村和农业污染治理力度,减少汛期来水污染物浓度。二是加快焦岗湖汛期后排水力度,将污染的湖水尽快排出。三是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依据《焦岗湖生态治理方案》开展网格化生态修复工作,重点对东部湖区6000亩水面和矮圩拆除区域开展自然生态修复,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四是加快入湖水系治理。全面实施关沟治理工程,建设下游湿地库,开工建设丁家沟生态修复项目。确保焦岗湖20xx年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六)规划一批水污染治理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管理,资金分配向县区倾斜。根据《淮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目标指标及主要任务,重点谋划“六大工程”一是生态建设样板工程。二是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三是环境修复恢复工程。四是环境宜居人居工程。五是生态安全体系工程。六是生态文明制度工程。
(七)构建智慧“淮南市水环境管理平台”
关于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我镇申报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工作的开展,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全力实施好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组织,制定方案,各级领导具体负责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成立以镇人大主席为组长、以各片片长为副组长、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督查组、教育宣传组、技术指导组、资金保障组、社会稳定组。各村委会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根据我镇环境卫生的现状,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了《关于辛立庄镇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以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为关键,以改变环境面貌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活动。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我镇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利用广播、宣传车、横幅、明白纸、宣传单、举办“大手牵小手”活动靠学生带动家长等一切可利用的宣传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和动员。截止目前全镇共书写、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条幅2000条,在全镇中小学举办“大手牵小手”活动,利用学生间接对其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组织义务劳动10余次。
(三)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详细可行的任务
结合新农村建设及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等工程的开展,以创建升级环境优美小城镇为契机,“美化镇区、打造亮点、巩固两线”。
1.美化镇区
(1)结合新民居建设工程,对房屋进行风貌改造;
(2)整治污水、乱排乱放,改造和新建排污管线;
(3)搬迁农贸市场,规范市场摊点,整治乱摆乱设现象;
(4)治理的小街小巷,对街面断头路进行补修,硬化修补桥面;
(5)拆除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物,排除安全隐患;
(6)对平辛庄村进行重点进行维修和风貌改造;
(7)增设路灯,开通天燃气;
(8)规范车辆停放点,整治乱停乱放现象。
2.打造亮点
着力打造我镇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我镇将辛一村的和谐庄园作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将其打造成为辛立庄镇的亮点,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深入、全面开展。
(1)辛一村新民居和谐庄园。将和谐庄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工程相结合,在辛一村打造出新村示范点;
①拆除违章建筑物、危房,对农房进行维修加固,统一房屋风貌; ②硬化入户道路、院坝,修建集中供水站,规范厕所、厨房、猪圈等; ③补植绿化带,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二、具体措施
1.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门前三包制。以辖区(线段)为单位,与各村、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头。
2.落实各村保洁长效机制。各村充分调五保、低保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分片定人负责制度,使其参与到村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中来
3.组建义务保洁队伍,每月5号、15号、25号为义务清扫日,对指定的区域进行打扫。
4.实行流动红旗制度。全镇40个村统一考核,统一评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对各村进行打分排名,综合评比第一的村为“流动红旗”村。
5.实行流动现场会议。每季度开展一次流动现场会议,由镇分管领导、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组成领导小组,现场打分、汇总,先进发言,后进表态发言。
6.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对连续三次季度考核排列最后三名者,实行责任倒查。
7.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严格奖惩。
8.由派出所、综治办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夜巡队,维护地方治安,以促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取得的成绩
我镇行动速度较快,力度较强,资金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镇区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截至目前,全镇先后硬化和升级改造道路30公里,硬化桥面21米,6个村安装了路灯,修建垃圾池98个;农房风貌改造1000余户,开展六项清理3000多户,改厨、改厕、改圈258户,拆除危房和乱搭乱建150户,新建沼气4口,清运垃圾2000多吨,整治臭水沟2.5公里,规范车位、广告牌位十多个,镇区初步实现了停车归点、经营归市、街面整洁、绿化合理、文明有序的目标。
(二)环卫设施和队伍建设逐步完善
我镇投入大量资金生活垃圾中转站2个,整修公共厕所2个,购臵果皮箱30个、生活垃圾清运车辆2台,固定环卫工人6名。各村充分发动五保、低保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各村村道路的保洁工作中来。
(三)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有所提高
此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广大村民文明卫生意识逐步提高的过程,他们由不理解、驻足观望,到拍手称快,主动参与,为我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也为今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文件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扎实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我镇的广播媒体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板报、宣传画等宣传手段的数量也有限,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二是部分群众认识尚有差距。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群众对该项工作持肯定态度,认识到了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但是还有小部分群众为一己私利而产生了一些消极思想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环卫人员的职责意识和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还不强,导致镇区路面卫生还比较差,道路两侧堆放垃圾有时也无人问津。
四是私搭乱建、违章建筑问题仍很突出,管理力度不够,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还存在着乱停乱放的现象。
五、下一步的打算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落实好关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巩固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我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深入、全面开展。镇组建专项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任务落实情况、干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镇党委、政府将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年政绩考核,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和问责制度。
3.加大宣传宣传力度,广泛营造声势,全民动员,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主动参与、自觉投身这项工程是成败的关键。要把发动群众作为整个工作的起点,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环节。教育宣传组要利用各种切实有效的途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力量,切实增强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
运用黑板报、宣传画、宣传标语、流动宣传车等各种方式方法,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目的、意义的教育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环境综合整治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切实使全镇上下行动起来,迅速见到成效。
4.认真开展素质教育。要克服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简单的等同于扫公路、捡垃圾、关禽畜、撕牛皮癣等看得见的工作,谨防出现片面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农民素质等“软件”发展的问题。
一、城镇建设工作
城镇建设工作可概括为实施“13579”工程、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监管、加强新区城市管理、抓稳定促和谐、抓安全确保各项建设健康发展五句话。
(一)实施“13579”工程,加强新区建设
“1”是建设1处绿地。投资360万元,启动建设杏坛路公园绿化工程,面积1.17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近期即可动工建设。
“3”是在3条路上安装路灯。投资50万元,于4月份完成了德政街、中原路东延段、金堤路西段三条道路53盏路灯安装。
“5”是硬化5条人行道。投资394万元,完成金堤路、黄河路、德政街、板桥路、中原路东段五条道路人行道硬化,总面积4.16万平方米,已于8月上旬铺设完毕。
“7”是新建7条道路。投资XX万元,新建中原路西延至迎宾大道、杏坛路北延至金堤路、黄河路东延至龙泉路、板桥路东延至李庄、龙泉路南段、德政街东延至龙泉路、祥和路一期板桥路至德政街等七条道路及排水工程,使新区6平方公里详细规划区形成七纵五横道路网络。七条新建道路总长4.188公里、排水沟涵8.4公里,排水工程于8月份建设竣工,10月中旬路面铺设完毕,正进行路沿石砌铺,11月中旬全面竣工。
“9”是完成9项重点工作。一是污水处理厂通过验收并进入了试运行;二是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了使用;三是委托山东省规划院完成了新区板桥路、怡苑路、黄河路、中原路、德政街等街道的街景设计;四是对电力调度楼、一中新校区教学语音楼、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等重点建设工程各派一名副局长和一名业务骨干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实施工程质量监管,确保了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五是对医院新区病房楼、妇幼保健院、德馨园住宅小区、崇明源小区做好规划设计审查,确保了建筑风格和建设品位符合新区控制性规划;六是严格落实招投标管理办法,确保了招投标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今年我县投资总额6467万元的35个工程项目全部进入了有形建筑市场;七是完成了板桥路、人民大道、黄河路、金堤路等四条道路灯箱安装和新区现有道路标牌设立,进一步美化了新区环境;八是加强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安装了摄像头,购置了办公设施,近期迁入了新区办公;九是强立推进新型墙体材料改革,积极扶持滩区砖瓦窑厂利用黄河淤泥生产多孔砖,对新区重点工程建设从设计上要求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使新型墙材从生产、设计、使用和推广上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我县墙改工作取得了初步实效。
(二)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监管
制定出台了《加强村镇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意见》(范政文(2010)61号),各乡镇成立了乡镇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对乡镇和新农村建设从规划、设计、质量、建筑安全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并做好宣传与技术服务工作,以防止村镇建设规划的盲目性。
今年以来,将村镇规划工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城建局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制定工作计划,牺牲节假日和星期天,深入各乡镇进行村庄规划现状测绘。止目前全县25个村庄已完成现状测绘和总体规划,濮城镇、颜村铺、城关镇、陆集、高码头、白衣阁、张庄等7个乡镇驻地完成了规划,占全县小城镇规划的60%以上。
(三)加强新区城市管理
1、加强环卫管理。增设垃圾收集人力三轮车6辆,配备2辆机动三马车。更新沿街果皮箱。增加环卫工人,每天两次上门收集生活垃圾。环卫队组织环卫工人每天进行清扫,拓展环卫清扫保洁,多次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治理卫生死角,掩埋处理围城垃圾,行管人员每天进行检查,确保了主次街道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整洁。
2、加强对城区招牌和广告设施的管理,严格管理道路、排水和其它市政设施。制止在路灯杆上乱拉乱挂、破坏路灯设施;制止乱建乱占、乱泼乱倒、损坏市政设施等破坏行为。
3、加大新区规划、建筑市场及建设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监察力度。结合城建、土地等有关职能部门对规划区范围内的在建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严厉查处违犯规划及建筑市场、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擅自改变立面设计和平面布置的违法行为,提高各建设单位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意识。
(四)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各项建设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对全县建筑施工现场认真监管。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周密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二是与建筑施工单位签订建筑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三是组织有关股室人员深入建筑工地进行认真检查督导,今年在3、5、9、10月份对全县施工工地进行了四次安全生产全面大检查,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选派了8名业务技术骨干对一中教学楼、多功能活动中心、电业局生产楼、希望中学商住楼、商贸城商住楼、朱固堆商住楼、嘉贺园住宅楼、王楼一中宿舍楼等8个建筑工地进行具体指导。搞好协调服务,严格监督检查,防患于未然。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和细致工作,今年全县建设领域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五)认真抓好信访稳定,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是党的十七大之后城建部门一项新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新的课题、新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县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们对建设部门和建筑领域社会稳定工作高度重视,作为一项自定重点目标,切实抓紧抓好。一是根据班子成员的变动,及时充实完善信访工作领导组织;二是细致调查摸排,对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今年我们认真妥善解决了两起未成行的信访案件,一个是二轻部门的下岗职工侯兆福,一家五口居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房顶漏天,进风漏雨。因家庭困难,无力维修,他多次向主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把他作为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的特殊问题对待,为他解决3000元,使房顶得到了修缮,一家人得到安稳的住处,避免了上访案件的发生。另一个是商贸城拖欠建筑施工方兰世超10余万元工程款,多次催要无果。正当他要越级上访时,我们得知情况后,在做好兰世超思想稳定工作的同时,我们派一名副局长专门与商贸城负责人联系协商,通过积极协调,使拖欠的10余万元工程款得到了圆满解决,甲乙双方都很满意。由于我们注重及时了解发现带有苗头性的信访事件,及时研究对策解决,使各种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今年的书记大接访活动中,城建部门没有一起信访案件,全年没有一起越级上访案件,为促进全县大局稳定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步打算1、对今年的个别跨工程,采取积极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期,确保按计划进度推进。
2、对明年新建的两个住宅小区(崇明源小区、德馨园小区),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规划设计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完善有关建设手续,确保如期开工建设。
3、改建、扩建新区供水工程,打9眼水源井并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管网,提高新区饮用水质,确保新区生产、生活等各种用水需要。
4、做好明年拟实施项目的论证、筹划工作,早规划、早设计、早准备,为明年项目启动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二、软环境治理工作
具体可概括为四句话:抓好专项整治,开展两项清理,搞好两项服务,落实三项措施。
(一)抓好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就是整治企业周边环境,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企业周边的治安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摸清了影响企业周边环境的突出问题2个,排查出治安乱点6处,并认真进行了分类梳理,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为搞好整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对企业周边废旧金属收购站点,进行了集中整治。集中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共清理废旧金属站点56处,取缔非法经营6处,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周边治安秩序。三是加大对企业周边治安巡逻力度。各派出所及局直有关单位坚持昼夜巡逻制度,并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及民警现场抓获率,力争少发案、不发案。四是协调县综治及各乡镇等有关部门,督导各企业建立健全了保卫机构,配齐配强保卫人员,把那些年富力强、政治合格、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保卫队伍中,并建立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安全保卫制度。五是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经营秩序行为。对发生在企业内部及周边的案事件做到严厉快速查处,特别是对新发的案事件严格做到快侦快破,该拘留的拘留,该劳教的劳教,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先后查处了7起治安案件;1起刑事案件;抓获违法嫌疑人21人;其中行政拘留20人、逮捕1人。如今年9月下旬,濮阳市盐业化工厂濮城镇罗庄村施工工地施工时,濮城镇罗庄村部分村民阻碍工地正常施工,经县、镇领导多次劝阻无效,影响工程正常进展。2010年9月25日14时许,濮城镇罗庄村村民孙青素、张心伟、宋爱芹、董景云、宋喜粉、郭风美、段喜莲、申巧玲、张新华不听劝阻,公然阻止施工车辆进入现场施工。经政策教育无效情况下,公安部门依法对孙青素、张心伟等9名违法人员给予行政拘留,有效维护了企业周边治安秩序。
(二)开展两项清理
1 主要做法
1.1 抓组织机构, 明确责任分工。
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都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直接负责, 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建立了“进村社”活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各相关部门及农业部门内相关科室紧密配合, 各司其责打总体战, 为“进村社”活动的迅速启动和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抓措施落实, 制定工作方案。
四川省农业厅牵头制定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方案”, 明确了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 制定好居家环境整治、农田生产环境整治、道路和水源等公共卫生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责任分工、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及时印发了“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暨“进村社”活动实行厅领导分片包干制, 每个市 (州) 明确1至2个相关业务处室作为责任单位。
1.3 抓典型示范, 突出工作重点。
按照实施方案, 四川省农业厅迅速落实任务, 精心打造示范典型, 全省涌现出了苍溪县江南村和茶店村、洪雅县青杠坪、丹棱县梅弯村、广元市利州区和平村和元山村、乐山市中区程扁村等一大批环境治理典型村。各市 (州) 纷纷召开“进村社”活动现场会, 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黄彦蓉副省长对“进村社”示范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4 抓氛围营造, 开展宣传培训。
四川省农业厅在厅局域网、四川农业信息网上开辟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专栏, 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开展广泛宣传。截至2010年4月底, 报送省城乡环境综治办周报30期, 主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简报》47期。部分简报内容被省城乡环境综治办采纳, 编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简报》。各市 (州) 结合项目实施,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简报、宣传条幅 (横幅) 、墙体广告等, 开展各类专项宣传和培训, 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绵阳、广元、泸州、眉山等还创办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专刊或专报。通过宣传培训, 各地开展了“村社是我家, 美化家园靠大家”“人人动手, 户户参与”等村社环境治理主题活动。
1.5 抓“四个结合”, 创新工作机制。
一要坚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 实施改厨、改厕、改圈、维修农居、美化环境等综合措施, 加大清洁村社、优美村社建设力度。二要将面源污染防治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 坚持面源污染防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夯实农业发展后劲。大力开展硬化村组公路、修田间作业道、改山坪塘、维修引、排灌渠系等建设, 使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三要坚持面源污染防治与先进农耕农艺措施相结合。按照“节约增效、农民增收、控制污染”的总体思路, 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切实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四要将宣传工作与“进村社”活动相结合。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用数据说明宣传的效果和力度, 做到宣传到哪里、“进村社”活动就要走到哪里。
2 基本经验
2.1 领导重视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关键。
四川省农业厅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高度重视, 任永昌厅长亲自挂帅, 其他厅领导主动请缨,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的关键时期, 多次召开厅党组会、厅务会和专题会, 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对策与措施;厅各相关业务处 (室) 积极参与, 17个业务处 (室) 分工明确, 共同协作, 迅速打开了治理工作局面。事实证明, 领导重视和支持的市 (州) 、县, 工作开展得有声势、有亮点、有成效。
2.2 结合项目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抓手。
坚持“进村社”活动与乡村清洁工程、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农村沼气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项目结合, 落实资金, 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进村社”活动的顺利开展。事实证明, 有农业项目作为有效载体和抓手, “进村社”活动得到了有效推进。
2.3 长远规划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基础。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四川省农业厅在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方案”的总体方案和各个子方案都明确了2009年至2011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事实证明,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 并使之成为主体, 才能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不断取得“进村社”活动新成效。2.4制度建设是搞好“进村社”活动的保证。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四川省农业厅与其他6个相关厅局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了各厅局间沟通顺畅,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协调“进村社”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全局性措施, 为共同搞好“进村社”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建立周报制度。自2009年6月起, 四川省农业厅一直坚持每周上报全省“进村社”活动进展情况, 确保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三是建立督查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各地治理薄弱环节, 有力促进了各地治理工作的开展;通过目标考核, 增强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建立信息报送评比制度。为加大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四川省农业厅每月对市 (州) 农业局报送信息等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并对排名靠后的市 (州) 亮红灯, 予以警醒。五是制定村规民约。一些村社制定了环境整治村规民约, 建立并推行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公示奖励制度, 从而形成村民自治长效机制。
3 下一步工作安排
各地要深化认识, 加强领导, 健全制度, 再添措施, 突出“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3个重点, 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 努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活动全面提升。
3.1 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 突出工作重点。
结合农业部门自身工作职能, 要重点抓沼气建设, 实现农民居家清洁;重点抓清洁生产, 实现农田生态良好;重点抓源头治理, 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区域上, 要重点抓“一线一部两区一基地”, 即交通沿线, 城乡结合部, 农民集中居住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2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 发挥牵头作用。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 对外加强与卫生、环保、交通、水利、畜牧、广电等部门的配合, 对内强化各业务科室和综合科室的协作,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搞好“进村社”活动。3.3进一步强化示范建设, 抓好带动引导。各级农业部门在农村沼气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机耕道建设、农田废弃物回收处理、残膜治理、标准化生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 都要打造示范带, 建立示范点, 落实示范户,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典型, 交流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新模式。
3.4 进一步依托项目资金, 加大整合力度。
无论是农业基本建设项目, 还是财政专项项目, 无论是中央、省级资金项目, 还是市、县级资金项目, 都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 有效整合, 整体打造, 综合示范, 共同推进村容村貌的改善。
3.5 进一步抓好宣传培训, 提升环保意识。
一要抓发动, 做到深入人心, 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二要抓培训, 做到提高素质, 引导农民广泛参与;三要抓机制, 做到巩固成果, 确保农民长期受益;四要抓奖惩, 做到赏罚分明, 充分调动积极性。
3.6 进一步做好信息报送, 塑造先进典型。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质量。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立足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下面我们将研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并将具体构建课程体系的做法提出促进环境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 课程体系构建 策略
一、前言
在环保事业上我国起步晚,因此在專业人才和技术力量上远不及发达国家,进而对我国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更好推进经济发展,目前急需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才,除了具备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二、环保企业调研情况
环保企业调研结果显示,实用技术人才在环境工程领域较少,尤其是基层单位,具体表现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学生理论知识好,实践性较差,能系统掌握噪声、固废、废气和废水方面的控制知识。他们经过3年左右的工作,普遍能够进行施工及管理、小型环境工程项目设计等。然而用人单位也指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欠缺综合分析能力与适应发展能力,了解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的不多,很难灵活运用和技术创新且现场工程经验缺乏,同时还有待增强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岗位工作和职业岗位内容的分析
目前对环保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较高,具体体现在岗位职业能力、环保岗位设置等方面。下面我们将对涉及的职业岗位与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污染治理岗位(工作内容包括:企业环境管理、常规监测化验、废气与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操作);二是环境监测与评价岗位(工作内容包括:环境评价、维护及管理监测设备仪器、环境监测与评价);三是环保设备生产岗位(工作内容包括:市场开发、技术研发、现场施工、工程设计、承揽项目);四是环境工程施工岗位(工作内容包括:环保设备安装与调试、环境土建工程、环境工程概预算);五是环境工程设计岗位(工作内容包括:环保设备故障排除、正常运行维护、设备、污染处理工艺的改进与设计、各类污染物处理技术);六是环境科技咨询与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工作内容包括:ISO14000审核、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场施工、方案设计);七是环境管理和环境设施运行管理岗位(工作内容包括:污染监察、清洁生产审核、排污申报登记)。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设立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岗位课程。也就是将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概论、工程制图、信息技术基础、CAD、应用数学、英语、职业素养教育、分析化学等基础性课程在高校设置并开展,为职业教育奠定基础。同时开设环保设备应用及维护、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学习。
拓展职业课程。也就是在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岗位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保证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如向环境工程设计方向拓展,开设顶岗综合实践、固体废弃物处置工艺设计、水和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环境工程原理与设计、环境法规、环保设备开发设计、废气处理工艺设计等课程。再者就是向环境工程施工方向拓展,如设立顶岗综合实践、环境工程施工图绘制、环境土建工程、环境法规、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保设备安装与调试、环境工程概预算等课程。再次就是向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拓展,设立环境标准、监测仪器设备维护、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法规、环境统计与评价课程。最后就是向环境设施运行管理与环境管理方向拓展,即设立环境信息管理、环境监察、环境法规、污染防治工程检测与验收、环境管理与规划等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促进学生的更好就业和发展。
召开专业教学改革论证会。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并结合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研究向专业学习领域转换的方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证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以论证和研讨对教学改革方向,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与专业培养目标同教育改革相符。主要培养环境监测分析、废气治理、废水治理等职业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需求予以指导。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开发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保证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岗位专家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掌握新课程开发要领,编制讲义和校本教材,如实现课程综合化,以环境要素为依据开设项目课程,如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及其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结合岗位培养每一项目课程的核心专业技能与一般专业技能。对于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来说,可将其进行三个岗位技能的划分,如室内空气环境、大气环境、工业废气。以学生就业岗位群为依据,将核心技能确立为工业废气监测与评价,结合每一项专业技能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和技能训练标准,同时要求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工业废气监测与评价课程而言,则需包括数据处理、环境评价、样品预处理、现场采样、方案设计、样品采集与保存、布点选择、样品监测分析等,以企业废气监测过程为载体,整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实现教 学做的一体化教学。
五、结束语
我们注重把综合治理与“创安”活动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始终将其纳入企业各项管理目标考核,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同奖惩,实行一票否决制。公司经理亲自挂帅,主要领导分管该项工作,形成安全保卫科具体负责,下属部门安全保卫课、班组安全员相辅相成的三级组织管理网络的运行模式,层层把关,齐抓共管。
建立健全综治和安全保卫机构,调整充实公司治保调解委员会、义务消防队成员;各部门配副职主管,班组配备安全员,逐级落实安全监管责任;针对各生产经营部门不同实际,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及时安排各个阶段性综治活动;始终保持政令通畅,将综合治理及安全理念贯穿于员工生产作业全过程。
年初,公司经理室与下属生产经营部门、职能科室,生产经营部门与班组、车队、司乘人员层层签订综合治理、“创安”活动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逐级明确责任,并逐年考核;10月份,又对事故责任人、违章、违纪人员处罚标准,按照行业相关规定重新进行了调整。在全年工作过程中,对违章、违纪、肇事人员停岗81人次,内部记分690人次(共计1190分,人均2.47分),经济处罚168人次,降级处分425人次,辞退5人,对2名有玩忽职守行为的守车员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对125名XX年度安全驾驶员予以通报表彰,1175人次工作业绩比较突出的司乘人员当月予以晋级奖励,从而形成奖优罚劣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教育培训双管齐下,提高全员思想认识
我们根据综合治理与“创安”活动的具体任务、目标,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努力从提高全员思想认识与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形成自上而下,人人学法、懂法、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1、坚持抓紧抓好规定的每月3次驾驶员安全学习,每月1次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例会和分部门不定期的车队、生产班组安全业务学习,在学习内容安排上,突出对典型事故案例通报、当月安全情况分析和法律法规教育,并注重个别缺席人员补学管理,从而使每次学习到会率均达到95%以上;今年共计补学49人次,车队、生产班组组织学习148次;2次组织驾驶员观看安全警视教育片,督促从业人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坚持实行新员工“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今年已对97名新聘用员工一律通过跟车实习、身体检查、个人工作履历和违法记录核对及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作业规范、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三级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程序的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准予上岗作业,此项举措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新员工容易发生新问题的被动局面。
3、坚持组织各级管理人员、驾驶员学习交通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反复强调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法律责任,以期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强化对特种作业岗位持证上岗情况的管理,今年增考电工维修证2个,车况门检证1个,出站门检证1个,统一换发驾驶员从业资格证228个,将49名持外省籍驾驶证的人员列入流动人口重点管理对象,对驾驶资格、个人违法行为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并重新进行科目
一、科目三测试;定期逐个通知、督促营运驾驶员如期参加身体检查和执业换证,从源头上严格把好持证上岗关。
4、认真组织参加“春运、三防、五一、十一、安全生产月、营运客车专项整治”等各项阶段性活动。根据每一次活动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落实,做到“事前有布置、事中有检查、事后有小结”。建立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有效管理,促使企业的安全基础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加强。并与正在进行的“行风建设年活动”、“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平安交通建设”、“五五普法规划”等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认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现场纠正违规作业和不文明的服务言行,以直观的方式教育引导员工,务求活动取得实效。同时在配合各类活动中共悬挂横幅标语40条,刊出宣传专栏14期,分发宣传资料1800份,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三、抓紧源头管理,强化防范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实施“生产未停,管理不断”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安全分级管理原则,始终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各类动态,对应急事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今年,公司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对下属生产经营部门安全检查8次;职能科室进行日常例行检查47次,纠正违章行为10次;平时以生产经营部门为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不同类型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长途客运站严格落实车辆安全门检制度,每日必检、每车必检;强化高速公路车辆运行速度的控制,定期采集分析行车记录仪数据,对超速行驶行为予以严厉处罚。公交站坚持每周车况例检,增加了每月二次的车辆例保,以提高车辆安全系数和运行准点率,并且坚持每日上路巡查监控运行车辆动态,现场纠正司乘人员违章行为。经济护卫队重点做好三个站场夜间车辆停放安全的巡逻守卫和票点票款现金的押运工作,今年还增加了无人售票车零币清点的安全监管任务,而且根据节假日客流高峰期情况,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公交车随车反扒活动,以维护客车厢内的治安秩序。港口装卸站、汽车修配厂坚持全天候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公交加油站每日对加油区域场地油污进行清洗,有效地杜绝滋生各类安全隐患。今年1—11月份共计出动9240人次,检查车辆2190台次,吊机88台次,其他设施92次,排除故障473次,纠正违章720人次,更换灭火器183只。开展随车反扒12次,抓获窃贼2名,制止纠纷12次,维护了单位内部及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良好的治安、交通秩序。
四、服务规范促平安,技术改造创平安
几年来,我们坚持进行旅客、货主回访制度,定期召开恳谈会,诚心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从细微处着手,不断完善和落实各类服务措施:
1、添置港区作业安全防护网罩,防止装卸煤炭、水泥类物资时滴、漏损失和环境污染以及保障人员上下船舶的安全作业;对港区电缆全部进行地埋装置,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及电缆再次被盗事件。
2、在客运车厢内喷涂“车辆运行,请抓紧扶手”、“保管好财物、防止被盗”、车门处张贴“自动门谨防轧手”等警示标语,温馨提醒旅客从细微处注意安全;并且车厢内配置垃圾袋,为晕车呕吐的旅客提供方便。
3、设立服务投诉信箱、电话,作为接受承诺服务的监督信息反馈渠道。对投诉信件统一编号登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相继推出司乘人员规范服务“十注意十不准”、“服务资质等级上岗制度”、“服务质量考核评分制度”,用规章制度规范、约束司乘人员日常的服务言行。
4、建立“司乘人员荣誉录”,整理记录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好人好事,并及时加以表彰奖励,以此激发司乘人员文明规范服务的积极性。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出现各类好人好事25件,拾获失物折款5.3万元,收到锦旗5枚,感谢信10余封。
5、推出了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社会特困户实行市区免费乘坐公交车,教师、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优惠乘车,仅此项举措,每年向社会让利达数百万元。企业也由此获得“浙江省交通运输业重服务守诚信优秀示范单位”、公交1路车队“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示范班组”、9路车队“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和“温州市集体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今年,公司还相继投资540余万元,购置24台空调车,对1、13路公交车、长途义乌线车辆进行更新。至此,市区公交线路全部实行空调化,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增强了旅客乘坐的舒适感。同时我们还推出公交无人售票运营线路,在此基础上,投资建造公交票款银库和站场远程监控防盗报警系统以及车内监控设施,分别从制度措施落实和硬件设施建设上把好源头安全关。
【生态环境治理年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06-13
水环境整顿治理工作汇报11-29
新场镇2012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意见06-04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07-20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材料09-28
网络生态治理工作总结06-26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2011年半年总结10-05
乡镇医院2012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