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运动成为习惯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运动成为习惯(推荐10篇)

让运动成为习惯 篇1

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运动。运动可以让我们保持良好的身型,让我们的皮肤有弹性,让我们显得年轻有活力,让我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运动好好处太多太多,不胜枚举。运动要从兴趣出发。在美国,以兴趣引导为主的体育教育模式,加上健全的社区、学校运动设施,以及深入人心的全民健身文化,使得美国大学生体质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美国体育运动已逐步从简单的竞技比赛和游戏,发展成一种文化。全民健身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以兴趣为主导的体育运动模式,与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参加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两个不同的层级,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运动要注意方法,提高运动水平。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选择几个我们感兴趣的运动,配合相应的体育节目,钻研运动技巧,会使得我们对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得我们的运动有连贯性,趣味性。我爱看比较大的运动赛事,比如奥运会,它追求更高、更好、更快的精神,不断鼓舞运动健儿刷新纪录,挑战人类的极限。对于我自己来说,也要求自己不断突破自我。运动是美妙的,赏心悦目的。李宁的体操,刘翔的跨栏是那么令人振奋,成为永恒的经典,留在我们记忆深处。激励着我们前进。

在运动中保持运动安全。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能少,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后的必须做放松动作,确保尽快恢复身体疲劳。饭后不宜剧烈运动,身体状况不佳时也不宜剧烈运动等等。懂运动,才能热爱运动,才能更好的运动。

我运动,我快乐,我享受,我健康,抓住生命中最美好的,在运动中回归一份宁静、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宁静的心灵,充实的生活。

让运动成为习惯 篇2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形成“我也想试一试”的念头

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动机的产生是不一样的。有些动机是心理活动自然形成的,有些动机是外界刺激形成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外界的刺激,使学生增加对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这方面探讨的成果也有不少。例如课前启发诱导,教学互动、师生参与,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一主多选”教学,教材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和爱好出发等等。这里就例举几个我个人使用较为有效的方法:1.平时要多增加一些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新美学的知识。这样,让他们了解运动健身、健美的生理机制,利用“人人都有爱美之心”的原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教材的选择上,让学生自己选,多多参加自己喜爱的项目运动,并在结果评价中,让学生在所选择的项目中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的评价。3.利用“偶像”效应,即学生心目中大多都有自己的一个“运动偶像”,这可以是体育明星,也可以是运动队员、老师或者同学,利用偶像们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产生要模仿的动机。其实,学校每次举行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包括我们平时上课,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偶像产生,只要我们多去观察发现,多运用这些身边的偶像,就会使我们的“偶像”效应的效果更加明显。

二、将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变成行动,让学生感觉“I love this game(我喜欢这运动)”,使学生形成运动爱好

绝大多的人是自幼就爱“玩”的,但为什么一上体育课让他“玩”,大多的体育教师反映却是学生“不愿动”呢?这就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运用动员、激励、激发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等手段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上课时,我常常让一些看得入神的“观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自己体会一下“我也可以做同样的事”。以往上课,学生最反对的就是上中长跑的内容,几乎说到要上中长跑就是迎来一片嘘声和不情愿之声,现在我除了对他们讲清楚中长跑的好处之外,还告诉学生中长跑应注意好节奏,让学生知道怎样用控制呼吸来调整好跑的节奏,调整好了跑的节奏,其实中长跑是不累的,而且只要你“多坚持一会儿,会越来越轻松的”。经过几次的尝试,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在自觉地进行每天较长时间的晨跑。还有就是让他们在平时找到自己喜爱锻炼的项目进行锻炼学习,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通过他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一旦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能力,使其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能找到表现自我的个性“闪光点”,找到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将学生的运动爱好保持下去,让学生“几天不动动,就感觉不舒服”,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运动偏好,更乐于进行某一项或两项运动,而且这往往就是他们自己所善长的运动项目。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一点,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但一味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运动习惯,这样,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也达不到我们体育与康健教育的最终目的。那么,怎样养成这良好的习惯呢?单靠每个星期两节的体育与健康课是远远不可能达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有效地运用正常的课堂时间以外,还要充分地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合理引导学生早晨,课间与课外活动的锻炼,也刚好响应了中央“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在课外活动中,我校设有校级的田径、排球、乒乓球、篮球、技能(跳绳,踢毽)等代表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报名参加活动,教师也在训练辅导他们的同时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进行锻炼,用自己的行动来激励鼓舞学生,共同享受运动、成功带来的乐趣,并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体育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教师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得到提高,让学生逐渐养成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树立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潜力,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让学生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体育爱好并最终养成自觉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摘要: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形成自觉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本文就平时的体育与健康活动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增加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养成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朗读成为习惯 让理解成为自然 篇3

关键词:语文课程;朗读;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表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然后再通过口语将自己获得的情感体验,鲜明地表达出来。

新课程下,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那样,我们有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作秀”,习惯了形式,进行着时装化的表演,丢失了语文的朴素,忽略了课堂上的琅琅书声。因此。要使朗读达到满意的效果,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常规——“香港”一点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自动化行为,也是人主动性发挥的反映。科学家的研究说明,80%的行为靠习惯支配。一位哲学家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人生。”由此可见,培养良好习惯的重大意义。

在全国小语会的观摩课上,有幸听了来自香港的黄锦燕老师上的《小松鼠》一课。在分组朗读时,黄老师出示了“朗读秘笈”:①坐姿要端正;②声音要响亮;③读得有感情;④读得有自信。

这在我们的新课程实践中被认为是“老古董”,甚至认为这样有悖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为学生课文读得不响亮而求全责备,甚至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反思我们的实践,在朗读习惯培养上还是缺乏一些基本训练,缺乏正确的认识。设想一下,一个连课文都读不通顺,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怎么能很好地向人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人进行沟通?因此,在新课程五彩缤纷的朗读训练中,不妨也来点香港课堂所折射出来的“黄锦燕现象”,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二、技巧——自由一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几乎成为朗读课文的统一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往往过分强调纯技法的指导,诸如哪里要读重些,哪里要读轻些,何处要读慢些,何处要读快些;或是要求学生“带着悲痛的心情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不时提醒学生“声音要低沉”,“速度要轻快”……通过这样的技术指导,学生按教师的指令机械操作,看似读得“有感情”,其实纯是理性化的“朗读技术”,并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很多学生无病呻吟,装模作样,声音和气息极不协调。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因此,要求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再说,学习的主人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长的预备。儿童是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与其作纯技巧的指导,不如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文章的精义妙理、神思妙笔,在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再通过声音把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老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时,分了三步走:①试读。交流自己是怎么读的,读了有什么感受?②想象峰的高,你见过高山或高楼吗?面对这么高的山,你有什么感觉?③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遍,注意标点符号,读出语气。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并非做了过分的技巧指导。学生却能容易地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心中的寒颤,达到了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大胆实践,放开手脚,尊重每个学生在独特的背景下对人物、事物的主体感受,尊重不同的感受产生的不同的朗读处理,还原朗读本质。让他们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这样的读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形的阅读。

三、时间——充足一点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悟语言,体验情感,读是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回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感悟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感悟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体会作者遣字造句之奥妙。

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站,是朗读的“蓄情”阶段。通过自读要求学生达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如教学《雨点儿》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读通顺第一自然段,教师逐一出示生字“数”、“请”,要求学生看拼音读准字音,又出示词语“数不清”,请学生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再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数不清。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认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滚动式教学,使孩子们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词,真真切切地读通课文,为有感情地朗读作好情感铺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朗读,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认可的语气,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读出新意,如在教学《雪被子》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有的读出了雪花的多,有的读出了雪花的可爱,有的读出了雪花的调皮,有的读出了雪花的美丽等等。让学生走进课文,拥抱语言,揣摩语言,回味语言。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秘和规律。就如普希金所说:“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和着嘹亮的韵脚,随着梦涌流。”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准确、深刻、全面、敏锐。

四、范读——灵活一点

语文课的课程资源可谓丰富,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时,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渲染,最能打动孩子的心,教师灵活的朗读,不仅成为学生的朗读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老师的范读深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如一位教师教学《燕子过海》这篇课文,在学习“过了一会儿,燕子又展翅起飞了……”这几个句子时,深情地说:“我每次读到这里都特别感动,忍不住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我的感受就更深一层,现在我想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接着教师进行了声情并茂的

范读,读完后又说:“我读得肯定有不足之处,但有一点,我读时是很投入的,很动情的,你们愿意投入、动情地读读这几句话吗?”学生便开始动情地朗读。教师真切的话语和深情的范读创设了良好的朗读氛围,起到以情激情,拨动孩子心弦的作用。学生读在其中,议在其中,悟在其中,对语文感受深了,自然读出情味了。

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到“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应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读。教师本身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善于用自己美好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去陶冶学生、感染学生。

五、评价——精彩一点

当前语文课堂中,“你真行”、“好”、“不错”等激励性语言随处可听,“表扬他”、“你真棒”再加上有节奏的拍手声比比皆是。公开课前,教师手臂上贴满闪闪发光的金星,课堂上不时来一句“表扬他”,然后忙着在学生脑门上贴一个“小金星”。表面看来,课堂热闹活跃,仔细一想,这样真的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吗?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吗?这样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作用只是表面的短暂的。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应充分地利用语言优势,使课堂评价语言变得更精彩。

下面是孙双金老师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指导朗读的一个片断。

(师自个儿认真读;生读)

师:愿意读的举手,我看到你们举起手我真高兴,不仅仅是手,而是自信和勇气。第一个,请不举手的读。

生:(不举手的那位学生)读。

师:我很喜欢听这个同学的童声。你长大了当个播音员不成问题,声音大一点,我更喜欢。

(生再读一遍)

师:这遍声音大了许多,再来读一遍。

(又读一遍)

师: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你一个人就读了三遍,真了不起!我很高兴,xx同学在课堂上有了自尊自信

又如,《坐井观天》中有这么几句话,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有位孩子读得正确、流利,但没语感,教师就诙谐地评价:“这只小鸟刚刚出发,翅膀挺有劲,一点也不累,一点也不渴。你想再试试吗?”于是孩子又读了一遍,教师微笑着说:“现在这只小鸟飞了很多路,有点累、有点渴了,谁也想读读?”

不难看出,以上两位老师在指导朗读中的评价是有效的、成功的。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更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加强对朗读评价语言的关注和研究,使自己的评价语言更加规范、实在、精彩。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语文不是知识体,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序列展开其内容的。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而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是一种感性的存在。通过朗读,语文就是一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通过朗读,语文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出的是一幅晶莹洁白、宁静悠远的寒江独钓画。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读出来是一幅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的庐山云雾图。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黄河长江之间,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读出来是一首高亢激越、催人奋进的歌。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读出来是一首情深意长、依依惜别的歌。

眼前的语文课程是崭新的,可朗读这条旋律还是老的,让我们擦亮自己的双眼,让朗读因生、因师、因时、因地制宜,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让学生的琅琅书声在大语文的田园上回荡。

让运动成为习惯 篇4

42、*运动人,和谐职工情。

43、生命在于运动。

44、为职工着相,为企业加油,为健康喝彩。

45、大手牵小手,健身一起走。

46、发展体育运动,实施素质教育。

47、阳光锻炼,多彩生活。

48、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49、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源于健康。

50、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51、运动牵手健康。

52、全民健身时时刻刻,健康水城岁岁年年。

53、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提高职工自身素质。

54、保持健康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55、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56、运动,健康,文明,和谐。

57、运动健身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

58、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科学。

59、人人参与全民健身,家家共享幸福生活。

让优秀成为习惯 篇5

你一定熟悉这样的现象:骑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很费力气?而一旦骑起来以后,就会感到轻松多了。汽车在发动的时候很慢的,而后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是“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我们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我们每个人都想出色,都想让自己发展得更好些,但却往往输在起点上。正如“飞轮效应”一样,一开始我们必须付出数倍的努力,而你一旦开始,就会有一定的惯性推动着你去行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而要想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你需要通过下面三关:

第一关:是什么阻碍着我们?

飞轮一开始转动是很困难的,那么是什么阻碍着?看看下面的故事吧,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个懒惰的年轻人,四处寻访能够克服凡事提不起劲的原因,最后终于找到一位大师。大师听完年轻人的来意后,便带着他来到一个火车头旁边。大师将一个木块卡住火车头的轮子,然后让年轻人启动火车。蒸汽火车头马力已全部开启了,可是火车头就是不动。接着,大师拿起了木块,火车头立即动了起来,缓缓加速前进。

大师笑着对年轻人说“就这个小小的木块,让这个时速可达一百公里以上的火车头寸步难行。年轻人,你内心的火车头被什么样的小木块阻挡住了呢?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帮你拿掉你的惰性,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年轻人听了大师的话,内心大受震撼。从此以后,他不断地行动,决不让自己停顿下来,不仅克服了自己的惰性,更创造了无比惊人的庞大的事业。是呀,又是什么挡住了我们追求卓越的道路?是惰性,是缺乏勇气,还是不够自信?你把挡住自己的小木块拿掉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通过了第一关!

第二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习不会像转动飞轮那样简单,更需要智慧和毅力,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听说过五步学习法吗?你不妨试试——第一步,课前自学,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第二步,课堂领悟,掌握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第三步,课后回顾,加深课堂理解;第四步,检验巩固,做到定时训练,独立思考; 第五步,落实错题,经常总结,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这也是学习的基本过程,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千万不要小看这几个步骤,也不要怕麻烦,这是无数成功学子的经验之谈。要知到,一旦你坚持这样做了,你就是已经在转动“飞轮”,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变得高效而轻松。什么是学习?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方法,并且坚持下去,成为习惯。这样你就过了第二关。

第三关: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梦想中描绘着自己的将来的生活。开始时,我们会满腔热情。然而“事情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像我们预计的那样”,总会遇到种种问题,你一旦屈服、妥协,刚刚“旋转的飞轮”就会慢慢停止转动,直到有一天,你无奈地发现梦想和现实是那么的遥远。

每天,都有很多架飞机从我们头顶飞过,飞机上的乘客也坚信他们会到达自己的目的地。然而,你知道吗?在95﹪的飞行时间里,飞机都是偏离航道飞行的,也就是说,没有人控制,飞机几乎一起飞就偏离了航道。区别就在于飞机是由飞行员负责方向的。飞行员有预定的目标,他清楚飞机会被气流吹得偏离航道,所以他监控着飞机的飞行方向,不时地进行调整,最终到达他的目的地。我们也是这样,你所要做的不过是不断地调整自己——向着自己预定的方向努力。的确,优秀是一种习惯,但,首先,你必须习惯于优秀。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

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因为定位于优秀,装腔作势的表演、阿谀逢迎的丑态、追名逐利的争斗,统统不屑为之。不仅如此,还要敬鬼神而远之。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优秀的人做了好事总不忘共同工作的同事,总是把主要功劳归于大家;平庸的人恰恰相反,极力讳言别人的贡献,拼命夸大自己的作用,贪天之功归己有,成绩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老子是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让优秀成为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对自己十分有好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优秀。有的人向往优秀,但不付出实际行动,优秀不会光临与他;有的人很优秀,但是他不知道现在的优秀是为了将来干什么,所以他养不成这种习惯;有的人对一瞬间的稀奇不在意,看完红花热闹,便放过了,那样他永远不会优秀。

优秀属于把勤奋习惯化的人。只有勤奋,多用功,才有可能优秀。我国北宋的范仲淹,在进京赶考的前段时间,自己找了一间屋子,每天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每天早晨熬一锅粥,等到中午学习完时已结成硬块,他就用刀把粥一块块划下来,就着咸菜吃,这就是午饭,晚饭亦是如此。经过此番勤奋,他终于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十分优秀的人。

“上帝永远不会把成果赠给那些妄图享受、不劳而获的人”请记住这句话。优秀属于把理想习惯化的人。向着理想进发,优秀会离你更近。爱迪生从小立志当一个小发明家。小时候的他已凸显其个性,稍大些,他在火车里千方百计搞到一小间屋子,边在火车上工作边搞发明。工作之余,他四处找些瓶瓶罐罐,来为他的试验服务。因一次意外,他制造了混乱,被人打坏了左耳,但他仍然不懈努力,经过许多次试验,终于做成了电灯,并为它找到最好的灯丝——钨。而且他一生的发明有1000余种。

理想是优秀的基石,为自己铺垫好基石,以后会跑得更快。

优秀属于把求知上进习惯化的人。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敢于去探索,才能有深层意义上的优秀。听说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吗?它的改进人——瓦特本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一次妈妈浇水时,他看到壶盖往起蹦,问了妈妈才知到那是水开了。“为什么水开了壶盖会不停的动呢?”带着这个思考,瓦特对蒸气机进行了改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唐代诗人李白本是个淘气的孩子,不求上进,一日见一老婆婆在磨铁杵,便好奇的问道:“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对李白回答说,她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从而教化了李白,这便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

若没有瓦特的求知,哪能扣蒸汽时代的大门?若没有李白的好奇,那能有浪漫主义“诗仙”的美誉?所以说,想要优秀,好奇心和求知的精神决不能少。

让思考成为习惯 篇6

让思考成为习惯

吴琳

小学科学课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科学课教师“不能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且富有个性地学习。而这一科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正与我校构建的幸福教育课堂文化,以及创设的以“生本”为基础,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师生和谐的“生态”发展,为师生终生学习和成长奠基的“三生”幸福课堂教学模式不谋而合。

实践一年的“三生”幸福课堂模式让我对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探究不是盲目的,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课学习的目标。那么,指引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的内驱动力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种动力是对问题的思考。科学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从问题开始,要么是在研究其他问题时产生新问题,要么是在观察事物与现象时发现新问题。问题离不开思考,离不开与原有认识的比较,或已有知识的推理等,因此我们认为,活动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思维是科学课堂的内核,是活动的灵魂,让思考成为习惯是学习科学课程的关键。

一、由观察出发,激发思考

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思考要从观察开始。观察也是思考,没有思考的观察,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发现。实践证明,观察和发现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正相关。

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开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都会猜测:大的马铃薯会沉,小的马铃薯会浮。当我把大的马铃薯放入1 号杯中(盐水),小的马铃薯放入2 号杯子中(清水)时。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猜测完全不同,立刻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思考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马铃薯的问题,还是水的变化引起的。由观察引发的思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寻求其原因的探究活动之中。

学生观察的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只有创设让学生心动的问题性情境,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和问题意识,才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才能体现“三生”课堂的精神。

二、由实验深入,全面思考

科学实验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搜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科学实验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提出问题是思考使然,如果对一些现象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永远发现不了问题。假设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思考阶段,科学家进行实验,在没有成功之前,都只能是“假想”,也可能是“胡猜”。所以,在实验时,有关科学的结论,应让学生敞开思路无所顾忌地猜,甚至异想天开地想象。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想象的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上《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们从“你能怎样看到空气的运动”这个问题入手,让学生借助水观察到空气的运动。“空气有质量吗?”“怎么说明?”

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与大胆的猜测,他们开始设计、完善自己的实验。有一组同学运用天平、气球验证,最初做试验的气球大小略有不同,大家不信服,他们又改用完全一样的气球,但在天平上表现得不明显,最后他们借鉴别组的经验采用了平衡尺,终于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实验结束后,“压压气球变扁后又还原了是怎么回事”的问题再一次激发起孩子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他们设计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制作了“空气枪”,发现弹出的“子弹”射程不同。大家又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和压缩空气有关”。通过反复实验他们发现:活塞拔出的距离越长,子弹射得就越远(空气多,压缩的程度大,产生的弹力大)。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大家的思路立刻就被打开了。他们很快联系生活实际,发现了不少利用压缩空气的事例,如建筑施工用的气锤、气垫船的飞行、鹞式飞机的起降等等。

一位科学家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探究实验中,教师要抓住有关的内容和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再通过实践去论证假设。在这样一种共同探究、质疑反思和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进一步激活。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是实现“三真”的过程,其中充分体现了我校幸福课堂文化的内涵。

三、由评价点拨,促进思考

评价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并通过比较而实现的。我们要让学生思考、判断,想一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养成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既是一次知识的再现,同时又是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反省。

“你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状况作一个评价吗?”

“你怎样评价我们今天的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对这次活动,大家还有其它感兴趣的思考或问题吗?”

在幸福课堂的探索中,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当堂反馈。因此,在每一节科学课结束后,我们都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情感体验、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将他们在探究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和灵光突显的感触表达出来。这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又是对他人的促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是现代教育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有灵魂的教育”不仅有义务将孩子们培养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教会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

让环保成为习惯 篇7

在这20条建议中, 对一个人的一日生活, 从早上起床后洗漱如何节水, 离家时别忘带上环保购物袋, 在单位不要用一次性塑料杯, 直到漫长的一天过去后回到家中, 如何在使用电器、烧饭、洗衣服过程中尽量减少能耗, 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提示。

作为主管全球环保事务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管得如此之细, 似乎有点婆婆妈妈了。但细想起来, 它实际上告诉了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那就是环保和每一个地球人息息相关, 保护环境, 可以从我们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而且很多只是举手之劳。

但说起来脸红, 有许多举手之劳的事, 我们却没有做到。比如, 洗手打肥皂时, 洗澡抹浴液时, 还有洗碗时, 总是把水龙头一直开着。又比如, 现在喝水自带杯子的越来越少了, 要么是喝矿泉水, 要么是用一次性杯, 用完一扔了事。再比如, 现在用的电器多了, 电脑、电视、电热水器乃至各种充电器, 用完了不拔插头不关机, 已司空见惯。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户人家的电器即使关了但未拔插头, 一天至少要消耗一度电;而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控制水量, 及时关上水龙头, 每天就可节水20%。一家一户是如此, 千家万户就了不得了。这个账, 大家都会算, 但就是不经意, 不在乎。明摆着利己利人利国的好事, 就是不屑去做, 人的习惯和惰性有时就是这么可怕。

不由得想到改革开放初期, 国人有三大陋习在国际上被人诟病:一是随手扔废弃物, 二是随地吐痰, 三是大声喧哗。经过多年的努力, 除了第三项外, 前两项已改得差不多了, 但仍未绝迹。现在走在马路上随地吐痰的人很少见了, 但可气的是, 在行车的马路上, 时而冷不防会有人从车窗探出头来, “呸”地飞出一口痰, 待你发现, 车早一溜烟儿地跑了。

由此可见, 恶习一旦养成, 确实难改。但回过头来想想, 坏习惯真的就这么难改, 好习惯就这么难养成吗?其实也不然, 不就是把痰吐在手帕或者纸巾里, 水龙头尽量开小些并随时关上, 电器不用了随手关上并拔掉电源……这些不是举手之劳就可以完成的事吗?只要我们稍微上点心, 不怕麻烦, 就很容易做到。久而久之, 形成习惯了, 也就不麻烦了。

俗话说, 习惯成自然, 坏习惯是如此, 好习惯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20条“每日环保多一点”建议做起, 让环保成为习惯, 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环保水平就不难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6月27日)

【阅读训练】

1.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举手之劳:

司空见惯:

2.作者在本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解。

4.第五段介绍了“有人算过一笔账”的内容, 这对表达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体会。

(周文雨设计)

(参考答案见41页)

《让环保成为习惯》参考答案:

让流程成为习惯 篇8

著名的变革管理大师约翰·科特(John P.Kotter)在其经典名著《变革》中提出了变革管理的八个步骤,即《成功变革八步曲》。其中第八步就是,“把变革巩固在制度、体系和文化中,否则就会出现变革的反弹。”

必须让流程优化成为制度和习惯

《成功变革八步曲》的第八步,“把变革巩固在制度、体系和文化中,否则就会出现变革的反弹”。

这句话用在流程优化上真是一点也不差。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向我们提到过,要在企业里推动流程优化,非得是前面盯着、后面赶着,费尽千辛万苦完成一趟。但是,我们也会明白告诉他们,你们觉得劳力费心,怎么人家有的企业就轻轻松松完成了呢?

其实这就和开车一样,你开一部手动档,在城市道路里几乎每一秒钟都在换档,精神紧张、身体疲劳。而开着自动档的车,油门、刹车踩踩就解决问题了。这跟车和司机都没问题,区别就在变速箱,有自动系统的,你就省事。

同样的道理,那些很被动地去推进流程优化的企业就像是手动换档的车。要想开上自动档的,就得让流程优化成为制度和习惯。

再打个比方,现在很少有国家没有自己的法律。即使是那些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还处于半原始状态的部落国家,各个部落也有各自的条规。但是有法律不代表就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这就是民主和落后的区别。比如我国四年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一个可以持续改进法律条文的民主制度,也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持续改进民主状况的好制度。设想如果最初我们只是一大帮人坐在一起讨论出了一部宪法,却没有建立能持续优化宪法的制度体系,那现在整个社会的状况必定是臭气熏天、混乱不堪、犯罪猖獗、民不聊生。因为一套早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宪法,只会阻碍民主进程,只会让社会问题越集越多却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企业的流程也一样,必须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要做到“有始无终”。

传统的流程优化,带不来持续优化的制度

通常意义上的流程优化咨询项目,都是咨询公司顾问在对企业业务和流程现状经过调研和分析后,利用方法论对现有流程进行梳理和改进,在交付相关文档和手册后就打道回府,至于优化后的流程的落实,都是企业自己的任务。

这种情况带来的严重弊端就是企业要花很长时间去理解咨询公司交付的成果,还得花大力气去推动落实。而往往在这些流程都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之前,管理者们就又感受到对流程进行新一轮优化的迫切需要了。

确实,当咨询公司走了后,当轰轰烈烈的流程优化项目结束后,企业该怎么做?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持续改进?

建立持续优化的制度才是流程优化的核心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哪家企业请人来做流程优化咨询只是为了得到一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过时的文档的。所以AMT的流程优化咨询项目,一直坚持“AMT指导、企业自身完成”的咨询方式。

AMT提供过流程优化咨询的企业,往往都会感觉到流程优化的过程并没有在咨询项目结束顾问离开后就结束了,而是发现企业似乎有了自身的调节和改进机制。当某个流程出现与现状不符的苗头时,与此流程相关的人员总是会被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起来,去尽力改进和完善这个流程。这些企业的很多经理们对这种现象的评价是“顾问虽然走了,但留下了流程优化的文化”。

AMT一直希望能在企业内创造一种全员积极参与的流程优化的制度和文化,形式不限,比如充分利用“报事贴”和举办“管理奥林匹克大赛”。

如何让标准成为习惯 篇9

——对开展岗位安全行为养成教育的思考

武威南机务段党委书记王维国

武威南机务段党委实践“安全在精神、安全在管理、安全在作风,安全在行为、安全在习惯、安全在养成”的要求,通过开展岗位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提升安全意识,规范职业行为,养成安全习惯,使职工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的执行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一、依据:安全文化

1、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安全行为养成。安全文化是一个单位、一个集

体和每个个人对安全的工作态度、思维程度、行为方式的集合产物,也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安全文化包含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环境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提高职工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从更深的层次影响干部职工的安全观念、态度和行为,最终使“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2、规范安全岗位行为需要安全行为养成。美国杜邦公司的研究表明:每30000起不安全行为方式,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孕育着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孕育着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孕育着一起安全事故。在杜邦看来,事故的发生,4%源于人所不及的不安全状况,96%的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近年来全段运输生产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有85%—95%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所造成,而“三违”现象的背后,干部职工没有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缺乏标准化作业的自觉性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在同一个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关键在于安全行为的日常养成。安全行为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安全文化氛围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促进其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3、执行安全作业标准需要安全行为养成。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分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靠安全技术和科技手段来实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则要靠科学管理,即管理的科学性和强制性来约束干部职工的个性行为。当被管理者漠视或抵制安全规章制度时,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的每一位干部职工是不可能的,这就必然带来了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开展岗位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安全管理的层次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4、落实安全“六在”要求需要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在精神、安全在管理、安全在作风,安全在行为、安全习惯、安全在养成,这是对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深层次认识的全面总结。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需要科学管理,依赖职工的标准作业。如何建设“严格、务实、科学”的干部队伍和“勤奋、警业、忠诚”的职工队伍,使职工的作业更加标准、精细、有序,就需要通过岗位安全行为养成教育将全段干部职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文化人”,使其既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

1能带动和感染他人规范安全行为,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实现“人人事事保安全”。

二、实施:分步推进

1、培育安全理念。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首先培育先进的安全理念。今年以来,段党委坚持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来吸取,按照路局党委“八项整治、六个深化”的要求,组织全段干部职工开展了“保安全稳定、保经营效益,迎提速挑战”的大教育;开展了“我为安全做什么?”和“如何让标准成为习惯?”的大讨论;开展了“抓安全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如何不犯同样低级的错误?”的大反思。同时,结合汲取“2.24”、“3.20”、“4.1”事故教训,再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观了段安全警示教育室、观看了段党委拍摄的《警钟长鸣》教育专题片。通过开展安全大教育、大讨论、大反思活动,使干部职工在“思与辩、学与想”中深化安全是“生命线”、是“高压线”的认识,树立“严格和精细是我们的生命”的安全理念,为开展岗位行为养成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细化安全标准。铁路运输生产周而复始,一班作业、一次作业循环往复,形成安全生产的闭环特性。抓好一班、一次作业的标准,就抓住了规范安全行为的根本。我们针对实际作业特点,遵循精细管理的思想,将各个岗位一班、一次的作业过程分解成若干个作业环节,每个环节又分解成若干个作业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将每个岗位的安全行为标准细化分解到各个环节和关键点,形成标准化作业的闭环管理控制体系。如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标准化作业,我们将其分解为出乘准备、库内整备、出入库摘挂、途中作业、终到退勤、呼唤应答6个环节,又将出乘准备分解为待乘、出勤2个关键点,出勤关键点又分解为指纹出勤、酒精测试、运行揭示、亲情寄语、核对达示、小组会议等多个卡控点。每个环节、每个关键点和卡控点都有具体的实施标准,从而使岗位行为养成学有标准、做有准则。

3、规范安全行为。良好的安全行为是在干部职工日常安全生产当中逐步培养的结果。在推进安全行为养成的进程中,我们把强化规范和自觉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敢抓善管、狠抓严管,又强调在规范中求养成、在养成中讲规范,使忠于安全管理制度成为每个干部职工头脑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坚持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有机结合,把干部“学规章、懂规章、用规章”,职工“学标准、对标准、达标准”作为活动的立足点;坚持全面推进与示范引导有机结合,以《严格与精细管理工作法》为抓手,组成“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于荣昌为代表的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介绍他们落实标准化作业的经验;组织党员、工班长标准化作业示范队,利用班前点名会、专题学习会,进行作业标准和工艺标准演示;制作出乘准备、库内整备、出入摘挂、途中作业、终到退勤、呼唤应答等6个作业环节岗位安全行为标准的电教片,在乘务员学习会上运用多媒体循环播放,并在每个机班分阶段进行现场示范演练,做到了“学中练、练中学”。

4、养成安全习惯。为了确保岗位安全行为养成教育取得实效,段、车间分别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检查组、督导队,采取定期检查和日常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现场督导,班班示范,切实做到每日一次安全提示、每周一次示范指导、每旬一次检查分析、每月一次对标考核、每季一次技术比武、每年一次总结评比。

三、启示 :“力”的聚合1、引力,源自安全需求。人的安全意识强弱,安全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通过开展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活动,逐步建立与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和直管站段体制相适应的职工安全素质长效机制,用先进的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凝聚干部职工合力,增强全员保安全的能力,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动力,源自融入中心。开展岗位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既是段党委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再深化、再推进,也是落实政治工作融入中心的新实践,更是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推进运输安全大局的新探索。通过活动开展,找准了新体制下政治工作“融入、服务”的着力点,培育出了新的安全工作理念,形成了新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了新的安全作业习惯。

3、活力,源自全员参与。岗位行为养成教育活动之所以充满活力,主要是源于安全所需、职工所想、企业所盼。这项活动,是总结长期以来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遵循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发动全段干部职工全员参与,覆盖各个管理层次,涉及每个生产岗位,贯穿于安全生产管理、作业的全过程,不再是“桌上摆的文件”、“嘴上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促进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让习惯成为文明作文 篇10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个东西,“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在公共场合下吸烟”、“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它们常常出现在我们眼前却未被我们实实在在做到。我们习惯了文明标语,习惯了赞颂文明,习惯了“文明”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高频率出现,我们甚至习惯指出他人不文明行为,但我们却无法让文明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这成为了社会的矛盾所在,也是不文明行为屡次出现的根本原因。

行为不文明是因为没有为他人着想。古言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也可以说是“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何尝不是由文明的行为维系起来的呢?因此从文明礼仪看一个人是没有错的,人的行为直接反映了他的教养和素质,长挂嘴边的“谢谢”,垃圾扔进垃圾桶,不在公交车内吃东西,处处礼让老人和小孩,遇到冲突尽量温和解决……看,这都是一句话,一念之间的事情却都不是小事。

文明无小事,实践无大事。在这个日益重视文明与诚信的社会,人们悄悄留心周围,真正将那些标语映入脑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养成文明的习惯而大家却熟视无睹,原来真正漠视文明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上一篇:跟班学习心得发言下一篇:曹丕《燕歌行.其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