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风险管理制度(精选8篇)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与银行三大风险的关系
所谓合规(英文compliance),原意是遵守、服从,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规则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行业准则;二是内部管理制度得到实际执行。
关于合规风险,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从上述合规风险的内涵看,合规风险的定义与我们比较熟知的银行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是有所区别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合规风险简单地说是银行做了不该做的事(违法、违规、违德等)而招致的风险或损失,银行自身行为的主导性特征比较明显。而三大风险主要是基于客户信用、市场变化、员工操作等内外部环境而形成的风险或损失,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性、关联性比较大。但合规风险与信用、市场、操作风险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合规风险是其他三大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存在和表现的重要诱因,而三大风险的存在使得合规风险更趋复杂多变而难以控制,且它们的结果基本相同,即都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或名誉上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有着某种因果或递进关系。
二、中外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比较
由于种种原因,中资银行在过去合规管理中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这在中外银行业比较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中外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下列差异:
(1)治理结构中合规风险控制比较
长期以来,中资银行一直在强调“依法合规经营”,但银行高层——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却并不清楚应如何在整个银行体系内有效落实依法合规经营原则,以及他们在依法合规经营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并如何在言行上真正体现银行所倡导的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这是中资银行违规经营和违规操作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充分暴露出中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合规风险控制的缺陷。
国际银行业合规实践中,通过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特别是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组建,能够积极支持和协助银行高层有效管理合规风险,填补以往银行合规风险控制的“盲区”。同时,强调“合规应从高层做起”,重视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银行合规政策和所倡导的合规文化及价值观念。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对在银行内部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商业银行合规的最终责任人通常是董事会主席或者是总裁。
(2)制度范式及其可执行性比较
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最初都是从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系中脱离出来的,沿袭了过去行政机关的制度范式,习惯于制定比较笼统的管理规章和操作办法,制度的制定以及传达仍主要沿用传统的思维定式,没有结合银行运作实践予以细化,更缺乏及时地修订和系统化梳理,由此形成的制度往往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文件或通知,没有做到具体化和体系化,制度可执行性较差。银行各层面具体的风险管理做法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且无法作为员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导致激励和约束机制无法有效落实。这是中资银行简单、低层次风险案件不断被复制,不断重复发生的关键所在。
国际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实践中,银行合规工作紧紧围绕内部政策和程序建设来进行。一是随时掌握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变动情况,向管理层提出相关建议,及时准确地分解和传递到相关业务部门和业务条线,并视情况需要,指导其对内部相关规定或业务流程进行改进,确保修订后的政策和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挥事前的合规预防职能,把好制度“入口关”。二是为确保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恰当执行,通过政策和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内部行为准则和各项操作指引等相关文件,为员工制定详尽描述具体做法的书面指导意见和岗位手册。三是评估内部各项程序和指引的适当性,即时跟进任何在政策和程序方面已被发现的缺陷,如有必要,提出修改意见,并就发现问题和修改方案形成书面意见向管理层报告,注重整改后的再测试与再评估,以确保缺陷被及时更正。
(3)合规文化及制度执行力比较
由于长期以来没能形成一套具有强执行力的制度导致未能形成严格、有效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的银行传统习惯或银行文化。合规文化严重缺失表现在,一是银行员工诚信与正直的道德行为观念不强,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自律和他律机制。二是银行上下级机构之间以及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存在“相互博弈”的文化,制约了银行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及其执行的效力。三是银行不同部门间沟通交流和协调配合不够,缺乏配合默契的合作文化。四是合规的激励约束机制扭曲,对做的好没有奖励,对做的不好的没有惩罚,“问责制”难以有效落实。
国际银行业的经验做法包括:一是强调合规应从高层做起,银行董事会应在全行推行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并由银行高层作出表率,设定鼓励合规的基调。二是努力培育主动合规以及良好互动的合规意识,业务人员应欣然接受全面的合规培训,主动寻求合规部门或合规员的建议;业务管理者应准确识别关键合规问题,及时向合规部门或合规员咨询,频繁、主动地进行动态合规回顾;合规部门或合规员则应积极主动地识别、评估和监测潜在的合规问题或合规风险,给出合规建议后主动向上级反映,并跟踪其发展。三是激励约束机制与银行倡导的合规文化及价值观念相一致,严格责任追究。
整体而言,国际银行业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的:一是管理层充分承担合规责任,并以身作则做合规的“楷模”;二是将合规贯穿于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流程和步骤,做到“无缝结合”;三是通过为业务部门提供解决方案来体现合规价值,包括参与内部规章制度、流程的制订和设计,为新
业务或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合规支持等。
(4)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比较
中资银行目前正在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但从制度健全程度以及制度执行力和执行效果来看,与国际性大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合规风险不仅是银行其他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而且还是银行其他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然而由于中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缺乏合规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支撑,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保证制度执行的合规文化无法确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也就不可能真正落实。与此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因为忙于大量的、重复发生的合规检查,不能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再控制的职能,致使中资银行内控体系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国际银行业则通过构建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合规这一银行核心风险管理活动落到实处,加快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的建设步伐,切实提高执行效力,实现合规风险的有效管理,为真正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使合规成为银行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抓手”或载体。尤其是通过银行高层合规职责的履行、合规部门的有效工作以及合规意识和合规文化的培育等,使得银行内部控制不再是不可触摸的机制,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常工作。并使内部审计部门从大量合规风险管理事务中脱身出来,专门从事内部控制体系的再控制职能,真正确立其内部制衡的功能定位,确保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通过中外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的四方面比较可以发现,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对于弥补中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中合规风险控制缺陷、增强规章制度的可执行性以及执行效力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并且有利于中资银行真正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提高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三、对本行推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议
(1)整合再造业务流程,尽快建立“流程银行”。
合规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和基础,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在“流程银行”基础之上。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内银行长期处于稳定和封闭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部门条块分割、各管一段的部门风险管理模式和业务运作方式,导致针对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受到人为限制,银行内部相互制衡的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彻底打破以往承传多年的“部门银行”体制,整合、优化、精简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有效避免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现象,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统一封闭流程,这样既可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更好服务客户,又能控制好包括合规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
(2)设置独立的合规职能部门,明确合规部门的定位和权限。
一是要从全行风险管理战略角度,设置单独的合规管理职能部门,明确合规部门独立履行合规工作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合规部门的超脱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要配备具备必要资质、经验、专业水准和个人素质的合规专职人员,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行使职责。三是合规管理部门要协助高级管理层制定合规政策,主动识别和评估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合规风险,评估内部各项程序和指引的适当性,及时跟进任何在政策和程序方面已被发现的缺陷,并提出修改建议。四是合规管
理部门要对高层负责。对可能违反合规政策的事项,合规部门可独立进行调查;对经调查发现的异常情况或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合规部门可按程序直接向上一级合规部门或所属机构管理层报告,必要时可直接向董事会或行长报告。
(3)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合规风险防范水平。
一是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事项,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二是要把合规评价结果作为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三是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借助具有威慑力的合规责任追究制度,惩处违规行为,落实合规责任,并及时纠正错误,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充分体现银行的合规价值取向。四是要建立举报监借机制。疏通并敞开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渠道和途径,建立健全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督。
(4)培育合规文化,构筑安全盾牌。
一是各级高层管理人员要本着“合规应从高层做起”的理念,带头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二是要建立合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合规文化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三是要把合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点,统筹考虑,协调推进,使合规文化建设的风险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相一致,充分体现合规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合规文化逐步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个层面和决策的每个环节。四是认真分析单位的合规文化现状、存在问题,大胆吸收先进的合规制度文化的科学内容,构建以先进合规理念为先导、以核心价值为基石,以有效制度为手段的合规文化,努力使“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成为全员共同的价值取向,让合规文化成为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和约束力量。
参考资料:
1、《关于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工作体制的思考》,《新金融》,2004年第12期
2、《我国银行业的合规管理》,《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3、《银行风险层次管理实践》,《数字财富》,2004年第4期
一、合规风险管理与合规文化的内涵
合规风险 (Compliance Risk) 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 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2]。合规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经营管理风险之一, 与人们熟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一样, 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是从造成风险的内、外部因素上来看, 合规风险与三大风险主导因素既有区别, 又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合规风险简单地说, 就是银行做了不该做的事而导致的风险或损失, 银行自身行为的主导性比较明显。而三大风险主要是基于客户信用、市场变化、员工操作等内外环境而形成的风险或损失, 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客观性、刺激性影响较大。合规风险是其他三大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存在和表现的重要诱因, 而三大风险的存在又使合规风险更趋复杂多变, 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或递进关系。因此, 合规风险管理人人有责, 而三大风险则只能由专业人员管理。
合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 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的过程, 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合规的本质不仅要求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 还要符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符合诚信经营的原则。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第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包括监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监管规章;第二,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必须符合行业操作准则和市场惯例,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 将合规作为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第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必须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制定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第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必须符合诚信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这个层面上, 主要靠员工的合规意识来落实, 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
合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中的一种“非正式规则”, 包括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价值观、精神和职业道德等, 这些内容决定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 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规文化的内涵应包括诚实、守信、正直、审慎等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操守准则, 同时还应包涵三大理念, 即合规创造价值理念、合规人人有责理念、主动合规理念。
二、构建合规文化, 控制合规风险的必要性
1. 构建合规文化是确保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银行业虽然在改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合规经营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银行为完成短期任务和经营目标, 只重视业务拓展, 而忽视合规管理, 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目标和任务。虽然大量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身上, 但其背后往往潜藏着操作人员合规守法意识欠缺, 这恰恰反映出合规文化在中国银行业的肤浅和缺失, 合规文化还远远没有浸润到银行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之中。有鉴于此,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强调指出, 银行业必须倡导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因为有效的合规文化能消除合规风险于无形之中。
2. 构建合规文化是银行业主动适应外部监管新要求的需要。
近年来, 中国依法治理的进程明显加快, 国家法律体系、法治环境日趋完善,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日趋规范、全面和严格。尤其是一些大商业银行今后要发展成为国际性银行, 还需要主动研究适应国外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这就对银行业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最近银监会的监管趋势和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表明, 合规管理内容已纳入监管机构和各商业银行的议事日程。这就要求各商业银行积极行动起来, 建立一整套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行为规范和操作规则, 自觉在本行构建合规文化。
3. 构建合规文化是银行业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核心。
当前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深, 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 银行业单靠自身原有的制度建设已越来越力不从心, 因为这些制度的建立大都忽略了人文关怀因素, 以致造成文化的缺位, 由此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事实上, 通过对中外资银行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比较, 很容易发现中资银行其实并不缺制度, 真正缺的乃是执行力。究其根源在于文化的欠缺, 因为再好的制度也只是提供一个共同的规则, 只有在执行中形成共同的习惯并上升为稳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 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 实现由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转变, 已成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风险的重中之重。
4. 构建合规文化是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
实践证明, 具有良好的合规文化的银行必然具有持续竞争力, 而这种竞争力恰恰是能给银行带来财富收入和声誉价值的不竭源泉。为控制合规风险, 银行需要通过实施一系列制度标准和程序, 构建对合规风险的主动识别、评诂、监测、报告、回馈、整改等机制, 以将合规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因此, 构建合规文化是银行有效防范和化解合规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银行实现战略转型、提高发展质量、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控制合规风险的构想
1. 整体联动, 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合规文化建设是一项全员系统工程, 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 需要领导率先垂范, 部门之间相互配合, 员工共同参与。首先, 要从领导做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明确指出, 合规应从高层做起, 应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与正直的道德行为准则, 并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作出表率时, 合规才最为有效。因此, 各级领导必须亲力亲为, 带头合规。其次, 要认真落实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合规经营的直接责任。各部门之间要密切合作, 做到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有土必争”, 避免出现真空地带。再次, 要全员广泛参与, 制度执行到位。通过人人签订合规承诺书等形式, 把合规尺度交给员工, 坚决破除“以信任代替管理, 以习惯代替制度, 以情面代替纪律”的不良文化桎梏。最后,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网站, 将最新的合规研究成果、违规案例、合规创新举措等传于网站上, 银行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学习来提高合规意识。
2. 完善制度, 创建科学合规机制。
由于“规”的合格性不够使银行在客观上处于违规的风险之中, 各银行应从自身实际出发, 按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三大层次, 对现行制度体系和实际执行效力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 对执行不到位的要切实整改到位, 使合规管理制度能够更加具体和完善。制度完善后, 还需要积极创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确保制度能被员工持续地遵守。一是设立合规部门或专职合规岗位, 界定其功能和职责, 让其独立地从事合规管理活动。二是建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要选派那些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到这支队伍中, 同时确立清晰的报告路线和问责制、举报制等。三是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银行应在本行的合规政策中明确不同层次和条线的沟通渠道, 以确保合规问题发生时能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四是加强激励和约束。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存在违规问题者, 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追究责任。
3. 以人为本, 加强员工合规培训。
银行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关心、尊重和信任员工, 激发他们自觉合规的主动性。同时还应通过组织开展持续有效的合规风险培训项目, 积极打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员工”。要按照全员参与的原则开展培训, 将银行所适用的法律、规则、合规政策、合规意识和合规职责等字面要求及其精神实质, 贯穿于培训之中。培训要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特别是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对合规管理人员要加强新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情操的培养;对其他员工要进行关于操作执行中相关的法律、监管规定、行业准则的培训, 让合规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 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4. 与时俱进, 推进合规文化创新。
合规文化并不是僵硬的, 一成不变的, 合规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和创新。坚持合规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对风险的识别、量化、定价、评估、化解要随着风险的变化、成本的变化、管理方法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从总、分支行发布管理指导到对业务员工、管理员工的培训, 都需要与时俱进, 行为操守一定要制定得具体且有针对性。三是必须处理好银行内部的多种利益冲突, 对反洗黑钱和反恐怖融资必须做出规定。此外, 要正确处理创新与合规的关系, 将合规管理嵌入创新业务的工作流程。只有这样, 合规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 良好的合规文化才能蔚然成风。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 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不断增大, 合规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 商业银行要加强合规管理, 控制合规风险, 当务之急是加强合规文化的构建。为此, 要努力做到:整体联动, 营造合规文化氛围;完善制度, 创建科学合规机制;以人为本, 加强员工合规培训;与时俱进, 推进合规文化创新。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合规文化
参考文献
[1]苏文朋.中国银行业合规文化问题探析及其建设构想[J].银行家, 2009, (8) :38-40.
[2]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Z], 2006-10-26.
关键词:合规风险;基本原则;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27-02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奉行“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监管思路,尽量限制自身的行政审批权力。市场主体在获得了极大政策宽松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合规风险。因此,在基金公司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培育良好的合规意识,真正做到主动合规才能确保整个基金公司的规范运作和有序发展。
一、基金管理公司合规风险管理的概念及范围
合规中的“规”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可以有四个层次的理解:
1、法律、法规、监管规定: 包括立法机关和监管机构发布的基本法律规则;
2、行业自律规则: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制定的适用于全行业的规范、标准、惯例等;
3、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包括公司章程以及企业的各种内部规章制度;
4、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包括基金公司必须恪守的诚信经营原则, 以及基金公司的员工应当遵守的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以上4个层次对合规的理解层层递进,都是基金公司及其员工应当落实的行为准则。
合规风险管理,则是指基金公司通过制定合规政策,按照上述4个层次的规则的要求统一制定并持续修改内部规范,监督内部规范的执行,防范、化解、控制合规风险的一整套管理活动和机制。
二、基金管理公司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1、独立性原则。主要是指合规部门和督查长在基金公司组织体系中应当有独立地位,合规管理应当独立于其他各项业务经营活动。
2、全面性原则。合规管理应当贯彻全员合规的理念,避免出现“合规仅仅是合规部门和合规人员的事”这种错误观念。
3、专业性原则。合规人员应当熟悉业务制度,并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变动趋势。
4、协调性原则。合规人员应当正确处理和与公司其他部门及监管部门的关系,努力形成公司的合规合力,避免内部消耗。
三、目前我国基金公司合规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的法规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是我国的基金行业与国外相比仍然历史较短,在对风险管理的理论及实务研究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基金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水平、风险意识还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基金公司在风险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风险管理理念不足
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要求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控制、回馈,具有一致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能够将风险管理目标与公司或业务目标统一,涵盖所有环节的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设置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最后,针对风险要有一个系统认识,将各种风险管理全面结合。我国基金公司普遍对风险的认识不足,追求短期高业绩,在风险意识普及方面不够重视,各家公司对风险管理注重的程度差别巨大,大部分公司忽略风险管理,员工甚至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全行业的风险管理理念,成为整个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隐患。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合规管理的独立性欠缺
虽然法律法规对证券公司合规部门及合规人员的履职保障及独立性提出了基本要求,但由于一些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合规部门的人员配备、工资待遇、绩效评价、职责范围等均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干涉,合规部门和合规人员在整个公司处于弱势地位,很难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要求离开权力因素的控制或左右,摆脱外在因素的干扰,使风险管理人员独立地按照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主导工作、大胆地独立思考、独立地在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内对每一项具体业务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与决策。
(三)合规管理缺乏内生动力,存在应付外部监管的迹象
少数公司缺乏主动合规的意识,合规管理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更有少数公司的合规管理部门不考虑如何真正做好合规管理工作,建立合规管理机制,而只是想办法如何应付外部监管部门,并将此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风险管理缺乏全面性
随着基金规模扩大,基金长期持续业绩需要科学有效和全面的风险管理。然而,重投资、轻风险管理的现象在我国基金公司中普遍存在。虽然基金的运作是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上,但仅有合规还不能应对基金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更无法对基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判断、分析和评估。
(五)风险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我国基金管理公司起步较晚,对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实践都还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次,中国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国外引进的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往往难以完全适合中国市场,还需要自己不断探索和发现。我们要对我国的历史数据和市场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评价,制定出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一套风险管理模型。最后,我们要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开发符合中国特色的模型化、电脑化风险测量技术,对风险进行追踪分析和测量,并通过调整投资组合来控制风险的限额。
(六)基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多家基金公司被爆出了“老鼠仓”和内幕交易丑闻,给基金行业的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应该说,诚信体系不健全、合规管理缺乏高层重视是基金公司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基金公司风险控制的对策
针对以上基金公司合规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基金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合规宣导,营造合规环境
解决合规问题的最佳时间是在合规问题出现之前,解决的最优对策是持续不断的合规文化的培训和宣导。基金公司应当将合规宣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将合规培训前置,与新员工培训、业务流程再造、投资者教育、业务创新等各项内容相结合,使合规管理的理念渗透至公司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防止内部人控制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在董事会下增设风险控制委员会。其次,建立风险研究部门,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应用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使其适应基金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法律法规等风险管理要求。再次,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监察员、监察稽核部、业务和支持部门以及风险绩效评估小组。最后,对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的风险内控职责进行明确,具体规定由哪个部门对何种风险、按照何种程序、在多长时间内进行控制,并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确保合规管理的独立性
应当确保风险管理部门、监察稽核部门和督察长在享有充分履职保障的同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此同时,公司应主动建立合规管理部门与其他内部部门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保证各内部部门的履职行为与合规管理部门履行合规管理职责的行为不产生冲突并不妨碍其独立性。
(四)建立健全风险问责制度
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就不可能建立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制度,所以行之有效的风险问责制度是构建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的关键。
(五)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对于这一点,基金公司既要勇于学习国外基金管理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也要求我们勇于创新,努力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本土化创造。
(六)建立健全制衡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
(一、本风险状况
制定单位:_**支行1
(一)整体风险状况
1、重大合规要求变化(描述年内当地重大监管法规变化的内容、阐述主要影响)本没有重大合规要求变化情况
2、监管处罚检查评级(描述年内监管处罚检查评级的内容、进行数据同比分析、阐述主要影响)
本没有监管处罚情况
(二)专项风险状况
重大合同、诉讼仲裁案件、知识产权、反洗钱、内部交易、关联交易、授权、规章制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风险状况
本我行没有重大合同签订,没有发生内部交易、关联交易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仲裁案件。
我行2013按省行反洗钱工作部署及要求,认真开展反洗钱工作,反洗钱各项制度执行良好。根据省行工作安排,2013年我行完成了机构及岗位转授权工作,授权制度执行良好。2013,我行能够较好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二、本风险管理工作情况
(一)整体风险管理工作情况
1、风险监测分析(法律合规风险监控报送、法律审查等)
2013,我行能够按时报送法律合规风险监控报表,2013我行没有发生重大法律合规风险事件。
2、风险预警提示(法律合规风险提示、答疑汇编等)
我行对省行下发的法律合规风险提示及答疑汇编等能够及时转发到各网点和部
门,各网点及部门能够及时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提高风险意识及防范风险能力。
3、风险缓释跟进(合规要求变化、监管处罚、监管检查评价跟进缓释等)
2013,对合规要求变化能够及时按省行相关条线工作要求做好应对及变化后制度的落实,对监管检查能够及时跟进,没有出现监管处罚情况。
4、风险报告与通报(法律合规风险状况通报与报告)
2013,我行按时报送《中国银行南昌市**支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管理报告》及《基层机构实施自查情况报告》,对支行季度的风险管理及自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报告,并制订下阶段工作计划。
(二)专项风险管理工作情况
2013,我行在专项风险管理工作方面主要工作举措:
1、反洗钱工作方面。为进一步强化我行的反洗钱工作,2013,我行反洗钱工作强抓了开户环节的开户资料审核及系统完整录入的工作。各网点及部门每日均能指定专人负责大额和可疑交易的甄别工作,支行综合管理部有专人负责抽查各网点及部门甄别的情况,为提高反洗钱人员业务素质,我行还组织相关人员到省行跟班学习。认真做好对公及对私客户的风险等级调整工作,重点关注低风险及高风险客户的核查工作,根据客户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等级调整。4季度根据省行工作部署开展了反洗钱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及客户反洗钱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认识。
2、授权工作方面。我行根据省行授权工作安排,认真开展了支行对各网点的机构转授权工作及支行本部的岗位转授权工作。2013年10月下旬,我行金融大街支行开张营业,支行及时对该网点进行了机构转授权工作。另外我行对省行相关条线下发的授权权限调整,相应的及时进行了授权权限调整。
3、自查工作方面。基层机构自查工作是一项日常性的自我检查,主动整改的内控工作,为减少漏查及提高自查质量,支行综合管理部门指定专人每日负责查看各网点自查情况及自查问题整改情况,及时督促网点做好自查工作,且每月自查通报纳入到各网点及部门的月度绩效考核。另外我行还有专人不定期查看操作风险监控平台,对出现未整改的问题,及时提示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在系统进行录入整改情况。
教育活动和落实省行案件防范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文件,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依法合规经营对我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违规经营,案件高发的危害性。南海“光华”案件,顺德支行账外经营案件和省行去年通报的案件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今年分行对案情的通报,使我更加认析到当前内控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深知依法合规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的保证,更是金融企自我发展自我保护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所在。因此,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才能确保我处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一、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增强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员工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银行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版权声明:依法合规建设学习心得由中国人才指南网原创首发,作者:绩东一分理处周豪恩,未经授权禁止用作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管理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淮南子有训: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银行作为一个以经营货币和风险获取收益的社会金融机构,面对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和部分金融机构违法违规事件频发的紧迫形势,“合规”已成为银行的热门话题,“合规风险”时刻挑战着银行业稳健经营的根基。作为风险管理一项核心活动的合规风险管理,也日益受到我国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的高度重视。
一、合规与合规风险
合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遵循、服从,本文所说的合规指的是“银行合规”。近年来,“银行合规”这一词语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中经常使用,但是对于合规的理解却有很多种。有的人理解为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有的人简单理解为符合规定。很显然,这样的理解都很片面。200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的第三条就明确规定:合规,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而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同时,《指引》也明确了何为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从合规风险的定义可以看出,合规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银行自身没有在职责范围内主动遵循相关的规定,从而遭受的经济或者声誉上的重大损失。总所周知,传统的银行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合规已经成为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合规风险则成为三大传统风险之上更为基本的风险。
二、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
《指引》第四条明确指出,合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不难看出,合规风险管理在银
行中的作用就是引导银行主动识别风险,主动执行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必要时采取奖惩措施,避免违规事件发生。合规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综上,对合规风险管理内涵的理解,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规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一项核心的活动。合规风险存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合规风险管理从宏观上说,是加强银行整体、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从微观上说,又是银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石。合规风险管理从眼前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减少违规事件,减少损失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则是为银行创造财富的源泉。因此,在当前,合规风险管理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应该在实践中作为一项核心活动去落实和贯彻。
第二、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合规的前提是“有规可循”,因此,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准则。不管是国家立法机关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有与当前银行业发展相吻合的一套机制。对于银行自身来说,更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产品和管理需要,制定内控制度。
第三、合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他风险的产生。合规风险渗透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合规风险的产生是基于银行自身的不合规或者违规,这样一来,原有的合规机制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第四、合规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银行要在不断对合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或者在违规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纠正和惩罚措施,同时,持续对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变化进行动态地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合规风险管理。
第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规风险管理存在很大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利益所趋,带来的后果则是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甚至视而不见。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诚信问题还面临困境。因此,在市场秩序和市场观念相对无序的情况下,合规风险管理很难取得突破。
第六,有规即循是合规风险管理最基本要求。通过对银行违规事件的总结,可以发现,事实上,绝大多数违规事件的发生不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而
是银行工作人员对现有制度的违反。在法治相对较为发达的今天,往往不会因为无章可循导致合规风险的产生,而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或者是执行不严而导致。因此,合规风险管理需要强调工作人员从基本的合规做起,做到按章操作,规范行为。只有将这项基本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在此基础上更深更好的发展合规。
三、合规风险管理的突破
当前,合规风险管理作为银行业经营管理中起步较晚的一项核心管理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并使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前面有提到,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基础,而实际工作中却很少因为无章可循导致合规风险。导致这样一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通常,一项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可能是因为实施主体的主观过错,可能是因为待实施制度本身不具备可操作性。从现有的制度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监管法规,都有比较模糊的地方,这样一来,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遇到瓶颈。在我看来,作为银行本身,应该结合本身的业务品种,操作规程,制定紧密相扣的规范制度。如果说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银行盈利的生命,那么,行之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则是支撑生命的精神之源。
第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目前,在银行内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存在重业务轻合规的现象,存在把合规当成是管理者的专职的误区,存在重事后惩治轻事前防范的习惯等。合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整体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首先,合规要落实到全行每一位员工每一项业务操作每一个管理过程。合规并不只是合规人员的责任,各经营管理部门都应该把合规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体现在部门规章中。其次,加强合规制度的评价。一项制度究竟能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发挥多大的作用,执行成本高低,执行流程的选择等都是需要在执行之后,结合实际工作做相应的分析才会得出结论。这就类似于在我们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开展的“业务自评估”,在评价自身工作的同时,发现风险点,总结经验与不足,以便的以后的工作中作出合适的调整,或者修订。再次,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包括严格有效的问责制和人性化的激励制度,并将这样的制度作为培育合规文化的重要部分,充分体现银行倡导合规和惩罚违规的决心和观念。
第三、加强风险报告制度的长效运行。
在大多数银行中都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最为常见的就是风险信息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能够长效运行,需要保证几个方面。首先,各个机构、部门风险报告制度的落实工作中,要保证及时、有效。在银行经营管理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会牵动其他环节的工作,如果在某一个环节有所懈怠,将会引发更大的风险。所以,风险报告中的合规检查必须要及时有效。其次,各个机构、部门必须保证自身工作的独立性。在分工明确、科学的前提下,风险报告的履行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能够独立、不受任何干扰地反映本机构、部门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次,清晰明确的报告途径是风险报告能有发挥作用的关键。风险报告制度不仅仅是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汇报,而且是定期向高级管理层和合规管理委员会的汇报。日常工作中,应该根据业务管理部门制度执行情况、内部评价、现场检查等全面掌握每项业务的运行流程和细节,把握其风险点,结合全行经营状况、风险控制情况,确定适时调整的全行风险管理机制。
第四、加强合规培训。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
目前业界对合规的概念基本达成一致。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1这里的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二)银行合规的必要性
合规有利于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目前银行业出现的重大违规事件、重大违规经营、重大丑闻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不仅造成了营业方面的亏损,而且因违规所招致的法律制裁,以及对股东、客户、员工和市场所带来的负面,使银行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方面都遭受沉重打击,并可能最终导致银行濒临破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刚刚成立五年的新型商业银行,其合规风险的管理机制比其他成熟的商业银行薄弱,若要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通过合规经营,提高银行的声誉、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二、邮储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现状
(一)邮储银行的体制问题给合规风险管理增加难度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处于转型期,尚未从邮政企业中完全分离出来,邮银关系还不能完全理顺,邮储银行自营加代理的网点管理模式导致合规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政策和指导意见存在递减效应,合规管理执行力度大大降低。全省邮政金融网点中一类支行只占到15%,二类网点占36%,代理网点占49%,而且大部分网点都分布在农村,致使很多邮政代理网点的风险合规管理处于弱化状态和“真空”地带。
(二)合规管理制度不够合理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管理架构仍需改善,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合规风险管理架构。横向方面,合规风险管理职能不能有效独立于经营职能,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散落于稽核、审计、财务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容易出现漏洞和真空。纵向方面,县域基层机构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部门,设置专门的合规管理岗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
合规管理架构不够合理也影响了合规管理机制的构建。另外,邮储银行在绩效考核、合规问责等具体合规制度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邮储银行员工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业务方面,原来邮政老员工只经营储汇业务,品种单一,缺乏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知识。新进的大学生经验不足,在短时间内很难进行全面系统的合规风险管理。既熟悉业务知识又精通合规风险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尚未完全显现。目前邮储银行的薪酬状况和发展现状难以引进较多的有合规管理经验的银行业优秀人才。
理念方面,合规的主动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凭经验、情理操作的思维方式未根本转变。对“主动合规、人人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缺乏深刻认识。
(四)风险合规管理的科技手段和计量手段与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很大程度上凭借风险合规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而在风险管理支持技术上也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合规管理的效果和效率。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使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部门在追求既定的管理目标时,必须认真地进行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努力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技术。
三、关于邮储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稳步推进邮储银行体制改革,提高合规的效果和执行力
近来,邮储银行加快改革步伐,为适应上市的需要,2011年12月31日股改获银监会批准,2012年1月21日正式更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踏出了商业化最实质的一步。随着上市脚步的临近,邮储银行的合规性要求进一步提高,邮银关系需进一步理顺,提高合规管理的效率势在必行。要根本提高合规管理的效能和执行力,必须加大邮政体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把邮政储蓄银行从邮政体制中剥离出来,由邮储银行合规部门专门管理,杜绝多头管理的混乱和低效局面。
(二)建立合理的合规管理机制
邮储银行基层(县域)需设立合规管理部门并培养专门的合规人才。但这只是促进合规管理机制形成的一个方面。合规管理机制要求合规管理贯穿整个银行业务流程,从董事会高管层到合规部门再到基层业务人员都必须分层分责的落实到位,将合规风险降至最低状态。
1. 董事会和高管层对合规风险的总体把握和管理。
董事会负责审批银行的合规政策,组建常设的、有效的合规部门,以及在全行推行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高管层负责制定和传达合规政策,确保该合规政策得以遵守,并就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向董事会报告;制定全体员工应遵守的合规管理基本原则,并说明全行上下用以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的主要程序;组建合规部门。
2. 合规部门的管理与协调。
合规部门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管理银行面临的合规风险,主要包括:跟踪监管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向管理层及时提出建议,并及时准确分解、传递到相关业务部门和业务流管理评估,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全行对合规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负责合规相关资料文件的保存和整理,充当合规咨询顾问,对各部门提出的合规管理问题提供帮助;为员工编制《邮储银行合规管理指引》、《合规管理手册》、《岗位操作手册》、《行为守则》、《合规风险提示》等,详尽描述各类业务运营管理的具体做法,负责对全行员工进行合规培训与教育;作为与监管部门工作协调的窗口,配合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提出合规监管建议,协调银行与监管部门的关系。
3. 全体员工对合规管理的参与。
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是合规贯彻落实的根本。合规部门事前的合规需求传达和事中及事后的监督与检查,都是为了规范所有部门及业务线上员工的行为。因为银行的信誉体现在每一个员工行为的合规性上。
(三)邮储银行合规管理的制度保障
首先,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合规和违规人员,采用物质和精神奖惩措施提高员工合规的积极性;其次,对于情况严重的,实行合规问责制度,按照问责对象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并且按照规定的问责程序来进行合规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同时应当根据问责结果,视其情节轻重或影响大小,依照邮储银行内部纪律处分办法或人事惩戒制度等的有关规定,对相应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和处罚。最后,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及时、主动识别日常的重大合规风险,做到在早期阶段发现违规行为或使违规问题尽早暴露,银行内部还应建立诚信举报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行为,减少违规事件的发生。
(四)强化业务培训和风险文化建设
邮储银行应通过外部指导、内部机制保障、考核导向和人才储备等各项有利条件的实施,通过合规培训和教育项目等多种方式加强员工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通过合规培训,使员工能明确理解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对象范围,充分系统了解和掌握银行的合规政策以及相关合规规程和文件的具体内容以及各自岗位的合规流程。
合规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动员激励功能,成本控制功能,声誉功能2。因此应通过教育培训、制度约束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和塑造合规文化。
(五)邮储银行合规管理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我们可以将内部评级法引入到合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技术方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方法。它由银行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和人员,运用一定的评级方法,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按时、足额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信用风险的相对大小。还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计分卡、设立标准、情景测试等进行合规计量。运用合规网络软件进行合规监控。
四、结语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新型银行,其合规风险管理比较薄弱,尚有一些不足,本文通过邮政体制改革、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合规文化和合规人员素质的培养、合规技术手段的提升等方式促进邮储银行合规经营,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安子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12月.
[2]刘满佳.国有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6月.
[3]张晓波, 李娅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金融天地, 2011年6月.
[4]韩宁, 钱建明.基于风险文化的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J].生产力研究, 财政与金融, 2011年2月.
一、农发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合规”主要是指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银监会将法律、规则和准则界定为“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银监会在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引》中所称的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管理一直是农发行的薄弱环节,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农发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农发行的业务发展主要靠信贷扩张为主,其风险管理、内控机制建设也主要围绕信用风险展开,如强调贷审分离、实行贷款十二级分类等,相对而言,合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一直未能真正引起农发行的足够重视。
(一)合规基础薄弱。多年来,农发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应该说,各项制度比较健全,但合规管理缺乏系统性,员工没有能够全面系统的进行合规学习,制度执行情况也都是由各条线自行把关。同时,农发行还存在着政出多门的现象,形成的规章制度之间相互制约,操作人员有章难循,对业务发展与客户需求的变化、银监部门的新监管要求,农发行新业务制度的制定还相对滞后,形成制度的“盲点”,使操作人员无章可循。
(二)经营理念仍有偏差。一是长期以来,农发行存在人员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人员老化的状况,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学历结构都存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现象。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办事,新的法律、法规制度把握不准。对新同志来说,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上岗培训,他们掌握的业务知识,大多是靠言传身教,这就造成了有些同志对法律、法规、制度、操作流程不了解、不熟悉、业务不精,一知半解的状况,造成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二是近几年,农发行考核力度不断加大,有的经营行为了业务发展,搞政策变通,玩政策游戏,为了“业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特别是在客户营销过程中,往往把合规抛在了脑后,有的甚至帮助企业美化数字,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行,有章不循、违章操作,造成了很大的风险隐患,甚至更大的损失。
(三)责任追究不力。几年来,农发行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开展了管理年、深化管理年、合规管理年等专项活动,通过专项治理,使各项制度逐渐得到了落实,但各项检查不断,各种违规也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1)责任追究不力。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往往是避重就轻、层层消化。在对责任人认定和处理上,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失之与宽、失之于软,使违规违纪问题得不到纠正,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违规违纪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法律、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留下了风险隐患。(2)对实现经营目标的行为缺乏过硬的责任约束。在考核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经营行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重前台、轻后台,重短期效益、轻长效机制,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在考核激励机制约束不力的情况下,往往会诱发违规行为,削弱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作用。
二、农发行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违法违纪案件情况看,所有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违规操作在前,案件发生在后,特别是在信贷领域,少数员工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法纪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违规操作甚至帮助企业造假,导致骗贷轻易得逞,给我行信贷资金造成严重风险。这些案件充分说明,农发行还存在合规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职业道德缺失,法纪观念淡薄,内部管理松懈,权利监督失控等问题,而导致案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文化的缺失。
(一)没有形成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但农发行在体系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进行全面管理,没有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其次,管理职责分散,由职能部门实行自律监管,职能部门即有经营职责、管理职责,又有自律监管职责。造成职责不清,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统筹安排。
(二)制度建设滞后,约束力不强。近几年,农发行在整合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清理完善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了十六项信贷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我行业务发展迅速,各种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但相关制度却没能及时配套推出,造成风险管控出现“断层”,特别是监管部门提出的新监管要求,农发行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如银监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贷款合同文本的新要求等,农发行没有及时跟进、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及时修订合同文本条款等,使经营行操作达不到监管部门的要求,形成操作风险。其次,各项规章制度“政出多门”。各类制度及操作规程主要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由于相互之间标准不统一,造成操作人员难以把握,容易造成混乱,有的制度之间甚至相互矛盾,使操作人员无法操作。
(三)合规意识淡薄,合规文化缺失。多年来,农发行一直承担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实行的是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多年单一的政策性业务,封闭了政策性资金,也封闭了农发行人,封闭了农发行人的思维,使农发行人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商业性业务开办后,农发行开始重视业务发展,讲求效益,但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发行的法律知识以及现代银行知识培训没有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造成农发行人的合规意识淡薄,合规文化没有建立起来。在陕西奥陶春公司挤占挪用我行贷款案发生后,总行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该案之所以发生,主要是隐瞒企业真实情况,贷款调查严重失实;以贷收贷,以贷收息;违规操作,内控管理混乱;贷后管理流于形式,工作人员严重失职”。归根结底,该行领导和操作人员缺乏合规意识,合规管理没有落实,以致发生重大案件,损失惨重。目前,在合规风险管理中,还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即合规风险主要来源于基层操作人员,即重视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而忽视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事实上,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掌握人财物等大权,因此引发的风险,危害性远远高于基层操作人员,从总行通报的十起案件看,领导干部占83%,全部属于以权谋私或失职渎职。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权利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制度得不到认真执行。
三、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合规管理是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构建有效内控机制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银行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农发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要求,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合规管理部门,而不能挂靠在某一部门。合规部门应为各业务部门和本行员工提供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咨询、指导和培训,通过提供合规性提示、评价和报告等方式,警示督促业务部门管理合规风险,通过对本行经营的全面评价,支持和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管理合规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农发行将合规管理放在监察保卫部门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银行合规部门的职责应该是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管理银行面临的风险,负责监测合规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就合规法律、法规和准则向高层提出建议,应具有其独立性,而监察保卫部门与其职责显然差别很大。两个不相干的职能部门合在一起,会削弱合规管理的作用,因此,各级农发行都应设置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
(二)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一是抓好培训工作。农发行应建立系统的培训规划。对新入行员工要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准则、业务制度、操作流程等,使新员工具备上岗资格后再上岗,不能先上岗后学习。对新业务、外部监管新要求、法律法规等知识,要有系统的培训计划,使全体员工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对高级管理人员应进行先进管理经验、行业发展趋势、经营战略和内控管理、外部监管要求等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教育和宣传,使合规理念深入人心,遵章守纪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使全行员工形成合规思维、合规习惯和合规行为模式。二是合规要从高层抓起。合规经营必须由高层作出表率,合规活动开展才最有效。事实证明,领导干部不遵章守纪,危害性比普通员工高很多倍。总行通报的十起案件中,领导干部占涉案人数的83%,就充分说明合规从高层抓起的重要性。三是合规要全员参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明确指出,合规应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合规并不是专业合规人员的责任,合规管理是银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与银行每一位员工都相关。因此,农发行的合规经营管理需要全行人员参与,合规应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合规部门定期进行监测评价,提出合规建议。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动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合规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效机制,要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作为百年大计来规划。首先,要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合规管理部门,配备高素质的合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要具有适当的专业素质,包括能全面、正确地理解法律、法规和准则;适当的个人品质,包括诚实正直的品格,思考质疑的能力,较强的职业判断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对合规涉及的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直言不讳的勇气和能力。其次,明确合规部门的枢纽地位。农发行应将合规部门确定为外部监管部门的接口单位,负责监管意见的分解落实,同时还要收集内部风险信息、风险部门和业务部门发现的风险隐患,进行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分析合规风险形成的原因,系统的提出弥补的措施和建议。第三,建立独立的合规绩效评价制度。把合规绩效评价与业务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合规经营、安全增效,进一步提高农发行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聊城市分行)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合规管理风险防控试题05-30
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计划10-22
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11-04
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评估暂行办法10-04
档案合规管理09-13
合规管理工作11-07
合规管理工作计划06-25
征信合规管理培训09-09
证券合规管理办法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