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一、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三、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四、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五、《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六、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七、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显然文本与教师的教学感受、学生的阅读感受存在较大差异, 甚至是矛盾。而造成这种差异 (矛盾) 的主要责任人, 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教师说课文太长不好上, 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抓住本文的结构特点;学生说写的太乱看不懂, 是因为教师没有妥帖地设计教学环节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换句话说, 教师对《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的误读是造成上文所叙之差异 (矛盾) 的症结。
误读一:《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传统小说
本篇小说有别于学生以往接触的传统小说, 它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手法。意识流小说属于现代小说的范畴, 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 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 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小说中的意识流, 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 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 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 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 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 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 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的意识流如下:我受伤了, 被送往战地医院, 医院以前是一所中学, 经过楼道, 躺在担架上的我, 看见了熟悉的画像、雕塑。可我拒绝承认“现在是在自己的母校”。被抬进美术教室的时候, 我“闭上了眼睛”。但是, 内心并未就此平静, 借着喊人点烟的当口, 我知道我回到了家乡———本多夫。此时我听着外面重炮高雅的轰鸣, 想起阵亡将士纪念碑, 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 无论如何要弄清楚“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 另外还要弄清“到底受了什么伤”。当被抬进“手术室”的一刻, 我回忆起了三个月前在中学的学生生活。躺在手术台上, 我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的笔迹“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战争的精神伤害) , 看到了只剩一条左腿的自己 (战争的肉体伤害) , 也认出了点烟人就是母校的门房比尔格勒 (学生生活的见证者) 。
由上可见, 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 以“我”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并且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面对这一类文本时, 解读者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将人物多层次的感觉印象、心理图像, 从中寻绎人物意识流动的线索, 是做出细致、准确文本解读的关键。可是, 绝大多数教师并不尊重文本, 也不愿意动脑筋, 只是机械地把关于传统小说固有的一套认识生搬硬套在本文的解读上, 便有了如下这样的问题设计:请同学概括一下本文的情节。当听到学生说“小说讲了一个德国士兵……”时, 进行课堂观察的笔者就知道文本已经变味了。笔者思考, 如果同样的问题换一种问法, 或许不仅符合文本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 而且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小说, 理清下列三个问题:1.“我”是谁?2.“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3.“我”是不是在母校?
[明确]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 受了伤, 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 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 “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 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误读二:《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一元结构
笔者认为《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一篇二元结构的小说, 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一元结构。而且这种二元结构是由多重对比所构成。暂举两重对比, 具体有两重对比。
第一重对比
回忆: (1) 当这所学校还叫托马斯中学的时候。 (2) 三个月前我还坐在这里, 画花瓶, 描字, 休息时带上我的果酱黄油面包下楼去……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 尽管这是被禁止的。 (3) 因为这是我八年来学习画花瓶和练习写各种字体的地方。
现实: (1) 第三所, 也许用不着我讲, 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中学。 (2) 我是属于“其他人”里面的。他们抬着我上了楼梯。……在楼下时, 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抬到美术教室去”吗?我属于“其他人”, 我还活着;显然, “其他人”就是指这些活着的人。那么, 这里就是美术教室。 (3) 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 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 ……但这只是我的眼睛。
第二重对比
表层意识: (1) “这一切都不是证据。”我心想。……这不可能是真的, 我这样想。 (2) 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 ……“由学校上战场, 为……而阵亡。” (3) 我又闭上眼睛想, “你一定要弄清楚, 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 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
潜意识: (1) 当我被抬过这扇门, 来到灯光耀眼的木板后面时, 就在这短短的一秒钟内, 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 (2) 它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 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 使我惊骇万状, 我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 (3) “牛奶, ”我喃喃地说……
第一重对比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也就是说过去 (其实就是三个月前) 这里是美术教室, “我”学习生活的地方, 熟悉而又温暖;现在这里是伤员处置室, “我”受伤无助的地方, 冷漠而无情。第二重对比则表现出“我”意识中的矛盾。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我们看到“我”的表层意识受到德国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 把盲目走上战场的愚蠢行为自认为是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 甚至堪比当年扼守温泉关的斯巴达勇士;而潜意识则表现了“我”的另一层内心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我”拥有一个青少年所应有的单纯、天真和调皮等天性, 渴求着一杯“热牛奶”———象征宁静美好的和平生活。
值得我们读者注意的是, 这种貌似清晰的二元结构在海因里希·伯尔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下完全被打破, 心理情节完全混杂在一起。尽管这种处理方式造成了一般读者的阅读陌生化, 然而恰是在这种叙事风格下, 小说呈现为一种动人心魄的“拼接”。这种“拼接”, 表现在人物身上就是时空错乱和心灵扭曲。因此,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海因里希·伯尔匠心独运谱写的一支双重变奏的心灵之曲。
综合笔者对《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教学课例的观察,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亟待增强, 文本解读能力亟待提高, 要知道文本解读是成功开展高品位、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当在尊重文本自身特性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 就文本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 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 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以及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等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在思考中实现对文本材料的深入剖析。
黄厚江老师在《语文教师的智慧阅读———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一文中, 就文本阅读指出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陌生阅读———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 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 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 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陌生化阅读, 要求我们尽可能以一种空白的心态面对文本, 具体地说,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二是不带任何现成框子进行文本评价。三是以读者的视角进行阅读而不是以教师的视角进行阅读。
第二阶段:立体阅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观照文本, 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 处理好文本阅读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阶段:智慧阅读———借助个性化解读方式, 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 为高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
1.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新理解。
2.寻求解读文本的新途径, 采用新的切入方式解读文本。
3.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 并通过问题解决形成教学的新思路。
我们可以明确,小说是以一个疑问来贯穿全文的,即在被抬往手术室的一路上,“我”最渴望知道的是“你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尤其想要印证的是后者。于是围绕这个困惑,“我”不停地在找证据,而内心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物证,即学校摆设的物品,遗留的痕迹。如图片《美狄亚》、《挑刺的少年》、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古希腊的甲胄武士、大选帝后到希特勒、老弗里茨像;北部的船长、西部的莫泽尔人、东部的格林斯人、南部的山地人(人种脸谱像);阵亡将士纪念碑、恺撒、西塞罗、奥勒留、赫耳墨斯、宙斯丑怪的脸像、尼采像、多哥的风景画;香蕉上涂了些的什么玩意儿,刷成黄色和绿色的走廊,老式弯形挂衣钩,十字架痕迹。
然而,面对如此多的物证,“我”却还是难以确认,想着“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因为每一所文科中学都有美术教室,也都是相同的环境布置,这是明文规定的。而那些似是自己遗留的痕迹,“我”也认为每所学校孩子闹恶作剧都是老一套的,另外认为自己在发烧,神志不清易产生幻觉。
由此,我们感受到,当一所文科中学变为战地医院,当一个美术教室变为简易外科手术室,当在此地学习生活了八年的“我”只关注到这些内在流露着军国主义思想的物品时(可以猜测其它物品都已经被清理或在战争中被摧毁了), 军国主义思想已经深入“我”骨髓,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可见一斑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一是玩世不恭,例如“我啐掉烟头,开始叫喊。叫喊几声总觉得好受些,不过得大喊大叫;叫喊叫喊真好,我发了狂似的叫着喊着。”二是对战争充满了狂热和礼赞,如“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是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这两种心理,恰恰是主人公一开始对战争还没有真正清醒的认识,处于糊里糊涂的思想状态。
其次是人证。如果说物证是可以批量生产,明文规定的话,那么人证门房比尔格勒按理来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小说中主人公“三个月前……然后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去,在他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尽管这是被禁止的。……这间小屋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比尔格勒劣等烟草的气味……”由此可見,曾经“我”和比尔格勒是一种相当亲近的关系。曾经的比尔格勒肯定是和孩子们走得比较近,甚至带点宠溺的味道。而曾经的“我”也是无忧无虑的纯真少年,带点淘气,带点叛逆。
可是,三个月之后,两人却都面目全非了。“我”由外到内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我也不再是那个纯真无忧无虑的少年,而是满脑子充满了对战争狂热和崇拜的士兵。同样,比尔格勒也由外而内发生了变化,他成了消防员,穿着“消防制服”“那张长满胡子茬的肮脏的脸,像是睡着了似的”,可见他的外表已经发生变化。再看表情是“疲惫忧伤”(类似提到3次),“疲惫”体现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忧伤”是对所有伤病员的同情,也可能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忧伤,但是当他的表情始终保持不变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冷漠麻木,因为他对“我”这种情形见多不怪了。所以当“我叫喊起来,但他头也不回,只是困倦地耸耸肩膀,径自走开去”。这种冷漠足以使我怀疑他还是曾经那个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比尔格勒吗?当两个曾近很熟悉的人相逢似陌路的时候,即使气味熟悉(3次提到“蒜头和烟草的气味”),又如何能成为有力的证据呢?
所以“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穿过一个与我无关的、我所陌生的世界”。这时“我”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变化,对自己狂热崇拜的战争产生怀疑,难道眼前这一切就是战争的结果?这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吗?这种不确定的怀疑也正是人性意识的觉醒。
最后是己证。小说主人公最终是通过自己亲手在黑板上写的铭文,足足六遍的铭文才得以确认是回到了母校。伴随这一疑问真相揭示的同时,另一疑问”到底受了什么伤”真相也呈现了。
这时“我”的内心却没有回到母校的喜悦,也没有为国负伤的荣光和自豪,有的只是“震撼”“惊骇万状”“令人不安”“全身猛地震颤了一下”“失声呼叫”。这种心理表现是因为眼前的残酷现实和信仰坍塌造成的。因为先前用双手学习美术的纯真少年成了缺胳膊断腿的残疾人,先前温暖温情的人际关系,如今却冷漠陌生,先前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美术教室成了冰冷血腥的外科手术室,先前对战争充满了狂热和崇拜,如今却饱尝战争的苦难。身体已残,人性扭曲,文明毁灭。所以再读这原本代表了希腊人民保家卫国的铭文,难道不是一种愚弄和欺骗?不是一种无情嘲讽吗?所以小说主人公最后喊出的是“牛奶”。不正是对以往生活的怀念,不正是对战争的反思吗?
被称为“德国的良心”的海因里希·伯尔正是以这样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个由懵懂学生走向战场的少年士兵形象。通过他受伤被抬往已变成战地医院简易外科手术室的母校美术教室的过程中,他一路怀疑,一路印证,一路心灵的叩问,让世人感受战争,反思战争。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
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思考战争悲剧的社会原因;
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4. 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标题的深刻用意,把握本文运用心理独白,悬念丛生,反复描写等特色。
二、教学重点:
1.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
2.激发珍爱和平、励志图强的情感,认识“和谐发展”这一当今社会乃至国际关系主题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引导式与探究式研习。
1.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开放讨论造成人物和社会悲剧的深层原因,还可以收集更好的资料,针对“遭遇战争”的专题作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更理性、更深刻的见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到,二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伤害,这不仅仅是指幸福家庭被摧毁,大量财富流失、生命消逝,更多的是给仍然生存在这个满目创痍的世界上的人们心灵造成了的巨大的创伤。对于像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这一些战争的发动者、独裁者,毫无疑问,历史将给他们应得的惩罚。然而,如果战争的结果仅仅是审判的话,那么这还远远不足以与我们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对等。今天,在我们逐渐遗忘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那些战败国的人民,那些独裁者命令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战争给交战双方所带来的影响呢?又是什么引起了战争呢? 有人说,是希特勒称霸欧洲的野心和他的极权主义、极端的种族主义造成了人类的这场灾难,可是,一个希特勒不足以撼动世界,这场最早发生在德国的战争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大战,还在于许多人、许多国家的共同参与。当战争结束,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更多的同情投给受害者的时候,我们是否遗忘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也参与了战争,他们也受到了战争的伤害,但是,他们是战败者,他们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
这里,我们不能不说到希特勒的个人能力,这个极赋演讲才能的人,鼓动了成千上万的德国青年狂热地参与了这场对犹太人、以及对欧洲各国的侵犯战争,当然,历史就像一个可以修饰打扮的小姑娘,在希特勒的嘴里,这是一次优等人对劣等人的清理、是德意志民族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权利,就好象当初日本“解放”中国。那些德国青年是带着至高无上的理想来参加战争的,(文革,红卫兵,狂热的理想)可是最终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作者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当初就是这些狂热的德国青年中的一个,他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1972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年)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典故来源,见书本注释1,那么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引用这个典故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三)整体认知
和《一个人的遭遇》类似的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也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但两者又有一些不一样,那就是《一个人》是在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却是完全以“我”的意识流展开故事,因此,情节上具有跳跃性,不连贯,这会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读小说都可以先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学生回 2 忆)——人物、情节、环境,所以,在同学的阅读过程中,先要理清这样几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1. “我”是谁?“我”遇到了什么事情?精神状况如何?(请带感情完整表述)2.“我”现在在哪里?文章是怎样写“我”对这个位置的确认的?
3.“我”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当中?这环境是如何展现的?
4.记录你们的第一阅读感受。文章中哪个部分引起了你的注意?又有哪些疑问?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合作串讲故事,再解决疑问。
我有一个疑问请同学们帮忙回答,在“我”被抬到“美术教室”里的全过程中,始终有一个人在“陪伴”着“我”,这个人是谁?文章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到这个人?
(四)深入探究
1。如何确认我的身份,学生?战士?我参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从哪能看出来?
明确:是二者的结合体,但学生的本性多一些(大量对学校的描写)。主动参战,因为:
(1)对战争中的战友的鼓励认同。P47对炮火的赞美,他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2)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
(3)对城市中火光,浓烟充满敬慕。P43-46 “我”是哪一种人的代表?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狠地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悲剧人物,刚才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其实同学们已经说到了很多。我们作个整理工作,同时再挖掘一下,这个人身上,到底有多少矛盾、困惑、痛苦,他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
引导:尽管我们是受害方,但我们都具备着人类特有的人性美,即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给我们打下的深深烙印,那就是包容心、同情心。带着包容心、同情心,你将如何描绘这位伤兵——一个中学生——未来的生活?
明确:(1)3个月前,我离开,那是我是一个健康的8年级学生,学校还能算是个学校,3个月后,我回到原地,学校成了临时医院,周围有很多死人,城市在火海中,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我想名垂青史,事实却是,我没阵亡,却成了残废,而且即使阵亡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阵亡?名字留在纪念碑上是件崇高的事情,可是纪念碑又哪都能领到,按一个格式成批生产,崇高的意思被这种机械复制消解了。
(3)我在学校的时候,过着“绝望”的日子,虽然活着,却必须写下斯巴达战士墓碑上的铭文。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为牺牲,我不知道为什么。
(4)我受伤了,很严重,周围的人对我却那么冷漠。
(5)我觉得炮声高雅,自己却极有可能是被炮弹炸成了残废。
(6)我在德国的土地上受了伤,我不是保卫国土,也不是侵略他人,我是为什么呢?
(越战: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30多万人受伤。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设想一下,如果这里的“我”,就是我们自己,你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中,会比他更聪明、更理智、更有美好结果吗?。学生自由表达。
2.小说中的“我”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且失足、失手,几乎亡命,可谓“英勇无比”,他这一“壮举”有没有得到同胞、国家的认可?“我”当时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或心态去参战的?而今“我”后悔了吗?醒悟了吗? [阅读新教材中相关段落,讨论回答]
明确:(1)我原以为受重伤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哪怕是得到别人的安慰;没想到我多次因疼痛难当而叫喊,却无人理会,面对的而是别人的“冷漠、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我失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耸了耸肩膀”……
(2)我原以为为了那句话,我的名字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的纪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没想到“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3)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宽慰、惬意、粗犷、高雅,“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没想到那是“熊熊大火”“红光和黑烟交织”,它吞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能,欲死不能。花季的年龄,却过早地凋零了……
3、“我”对母校的确认,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证据,但都被“我”一一“否定”,最终是缘“我”在三个月前用六种字体书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才得到真正确认。研讨:
(1)请你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分析:在众多的证据下,“我”为什么对自己的母校不敢确认?为什么直到铭文出现时才敢确认?确认是母校后,我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
(2)请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其一:作者为什 4 么要安排这样一个“确认”?其二:作者为什么要把“我”安排在自己的母校?)
明确:(1)他的伤势太重,有可能是产生的幻觉;但从整个确认过程来看,恐怕不能单纯理解为“幻觉”所致,却是应该理解为:他不敢面对过去,不敢面对或正视他曾经拥有的健全,别说再用他那双手去绘画去写字,就说再跑到楼下去喝一杯牛奶、去违禁抽一支烟,这些已经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如果他能活下去的话,这些就是他一辈子的奢望了。
由此看来战争给他带来的不单是肉体上的创痛,而更大的却是心灵上的巨大震痛;而这些伤痛全都是三个月前在老师的叫骂下自己所写的那句话——“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惹得祸;也正是这铭文给他开了个生与死的玩笑,而这个玩笑谁又开得起?(这印象难道不深么?)——铭文是伤害他的根源!{投影}
我们可以想到他带着残肢忍受着剧痛再次见到铭文时的复杂心情,因为他曾迷信,付出,又深受其害。这也是为什么直到铭文出现时才敢确认的原因。因而在他确认母校后的“惊骇万状”“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我失声呼叫”等等表现,不正是这种心灵震痛的反映么?
(2)其一:作者这种安排是有其用意的,确认母校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把主人公所有的不幸全都聚焦在这一句话上。这句话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阅读教材下面的注解,进行讨论回答)
提示: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反战主题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到这里,你还会说“我”是主动参战的吗?
拓展:当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体验:军国主义教育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其二: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到处充满着血腥味,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使人感觉到战争与文明发生了强烈的冲撞,对文明的摧残。
4.“我”为什么要反复提及那些画像?为什么要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提示:介绍美狄亚——希腊戏剧中的复仇女神形象,为了爱情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后来又为报复丈夫的不忠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老弗里茨——使普鲁士变为专制主义军事大国的 5 人。尼采——他的超人哲学,权利意志论,通常被认为是法西斯思想的温床。你的学校里挂着什么样的画?小说中的“我”的学校挂的这些画,对“我”以及所有在学校里的学生潜移默化着什么?
明确:反复出现对学校环境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颐和园本来是两个不相干的地方,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前线,文科学校却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5.再读结尾,体味悬念的作用:有被捉弄的味道,让人回味、发人深思。
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
他像是后悔了,醒悟了: “牛奶。”我喃喃地说……
[讨论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无限伤感与痛恨、向往平静的生活。“牛奶”=和平,战争给人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五)主题提升:
说到这里,你觉得这个小说重点是写战争、战争状况,还是写其中人的存在的窘境和他受到历史、时代等等限制的命运?学生自由表达。
我比较同意后一种观点,也就是觉得这个小说是在写人存在的窘境,写人受到历史、时代等等限制的命运。而战争小说只是人类荒谬的存在境遇的一个特殊案例和某种放大吧。
(六)深化拓展:
1、引进一对历史学研究概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一个人的遭遇》难读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是我们多见的“长时段”小说,“长时段”小说因为叙写的故事历时间很长,所有小说通常有跌宕的情节,读者很容易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而像《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小说只选取了一个历史时刻的“横截面”,然后一下子把读者投入到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没有交代,就像看电影那样,因为历时相对很短,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它也没有复杂的叙事,更多地是在进行那一刻的心理变化的描写。应该说,后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样的,更具现代小说的特点。
2。引进一个概念:受限制的视点。
阅读完这个小说之后,我们知道很多,比如这个是学校,是战争,是德国快战败了,知道他是不幸的。现在我们看这个小说的时候,是多么的具有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谴责战争,站在正义的一方,俨然觉得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但这种道德优越感在历史性的,它在实际的存在中是多么的捉襟见肘。生活在那时那地的“我”的视野就被限制的。所有当代中国青年具有的想法,包括反对战争、需要和平等等都是小说中的“我”不知道的。其实现代人一直处在这样的“受限制”的无奈和悲剧中,无论战争与否。
3。第二专题,名为“和平的祈祷”,第一个板块“遭遇战争”又安排了2篇表现在二战中分属两个阵营的人的命运遭遇的小说,编写者的意图已经十分明确。我想补充的是:如果我们看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部小说,知道存在本身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的谴责战争,那就是对作者的最大尊敬。“多元”和“复杂”是一种重要的文明心态。小说是有血有肉的,是尊重复杂的历史现实的。简单的将“和平”与“战争”二元对立,有违文明的心态,也容易使我们落入一种过时的思维范式里面。
(七)情感培养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
材料一:《德军剩下来的东西》哈•霍利(法)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匆忙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口气和他讲:“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情妇。”他回看了女人一下。他们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抓住了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道:“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消息一:《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 7 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消息二:
每年8月15日前后,日本内阁成员都要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风潮。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1月1日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自当选以来,小泉曾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10日表示,他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明年还要参拜靖国神社。
(1)结合本文联系现实思考,为什么德国在二战后能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承认本国在历史上所犯的罪行并敢于承担责任,而日本却不能?
(2)假如你是胡锦涛主席智囊团的成员,或是中国的领导人物,面对中日关系的过去和现实,将如何制定对日本的外交政策?请用一段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3)我愿在此重申,中国政府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我们将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加强两国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民间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胡锦涛
(八)课堂小结:
“你见过孩子那惊慌失措的眼神吗?你见过孩子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吗?你见过孩子那野兽般复仇的眼神吗?而此时此刻,伊拉克的孩子们,正遭受着战争的摧残;而此时此刻,他们看到了什么?那交织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爆炸,还有那漫天的硝烟,身边渐渐冰冷的亲人……”
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停止,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新的生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
(九)作业:
比较《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的异同。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以情节最为浅显明白,其次为人物形象,再次为环境背景。本篇课文拟以小说三要素为三面,分三次来读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由浅入深,以读懂这篇小说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2.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主题,感知战争的残酷、纳粹教育思想对青少年的身心毒害。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阵亡。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尤恪守他们的命令。”300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抛洒了自己的鲜血,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要宣扬什么呢?
二、梳理情节
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填空:
我被运到被抬到。
之间,我疑惑1.2.在最后,我证实了
发现了。
(设计意图: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
板书
我受了伤被运到学校(临时医院)被抬到美术教室(简易外科手术室)。
之间,我疑惑1.我是否在母校?2.我受了什么伤?在最后,我证实了这是我的母校发现了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三、引导思考:
1.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对于读者而言,第一人陈叙述更具真实感,身临其境;对于作者而言,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我是通过那些信息得知自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的?
学校的环境布置(《美狄亚》《挑刺的少年》,尼采像,多哥的风景画)
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
门上的十字架印痕
黑板上我的笔迹
3.你觉得小说哪部分最为震撼人?
最后,我发现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令人震惊和同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板书:战争残酷)
4.小说在叙述情节时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作用?
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使之专注于此;易于一步步展开情节,从而揭示小说主题。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我是谁?(设计意图:初步把握形象)
两个身份:学生、士兵,在学校呆了八年,三个月前离开学校成为士兵。
2.我对于学校日常教育的态度?(找文中相关文字)
多哥风景画中香蕉上的涂鸦,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冒险抽烟
--厌学,迷惘,空虚
3.我对于战争的态度?(找文中“我”对于战争感受的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解读,逐步接近小说主题)
11段“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漂浮而去”
35段“炮声均匀而有节奏”“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
“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
--尚武,战争合理,认识不到其残酷(我的伤残很可能就是炮弹造成的,强烈的讽刺),牺牲光荣。
4.我的想法正确么?我真的光荣么?
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是为德国纳粹的垂死挣扎而战,“我”发出的子弹和炮弹说不定就杀害了反法西斯的战士。我参加的是非正义战争,我成为纳粹的帮凶,我的牺牲是毫无价值的。
5.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周围环境。而“我”的学校教育的具体的内容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从某些途径获知一些信息。比如,学校的环境布置。
二、环境分析
再读全文,找找“我”的学校的环境布置,讨论分析其本质。(这些画像雕塑等都在强调什么样的观念?学校在向学生灌输什么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解读学校环境布置,把握纳粹学校教育的核心,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1.《美狄亚》、《挑刺的少年》--显示的是自普鲁士王国以来德国惯有的“复仇”、“尚武”的教育理念(美狄亚是复仇女神的化身,挑刺的少年是忠诚品质的显现。《美狄亚》告诉他们替国雪耻(一战失利)可以不择手段;而《挑刺的少年》则告诉他们,德国公民必须忠诚,国家和元首的利益远重于个人利益。)
2.老弗里茨像“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从军、尚武
3.尼采画像--“超人”和“强权意志”,为纳粹服务。一般认为,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思想的温床。
4.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为国捐躯光荣,鼓励当兵,军事化教育
5.希腊重甲胄武士--尚武
6.多哥风景画:“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殖民主义
7.人种脸谱像--种族主义,人种优劣论,种族灭绝,日耳曼人和犹太人
8.“流浪人,你若到……”--为保卫祖国而战,牺牲光荣
(资料投影)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轨道。(投影)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从学校的环境布置和投影资料,可以清楚地把握纳粹学校教育思想的核心。
三、小说主题(通过情节梳理、“我”的形象的分析和环境分析,已三次初窥小说的主题,这里,再思考几问题: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2.牛奶究竟象征了什么?)
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这个标题省略了什么?省略的重点是什么?(“恪守他们的命令”)
--本为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我”没有写完,说明可能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是盲目的接受了这种军国主义的思想。
2.为什么看到比尔格勒之后,叫出的是“牛奶”,而不是“比尔格勒”?“牛奶”,“比尔格勒的门房”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
--自由,在这个地方,不必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投影)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7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伯尔走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投影)一些外国报纸更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投影)
正是这样,作家通过小说来表现对纳粹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写出了纳粹阵营中的“异端”。
(板书:恪守命令自由反战)
3.究竟是不是回到了母校,最熟悉的母校竟然需要自己不断的寻找证据来证明,而最终确认的证据却是?
纳粹要彻底根除的十字架印,和每个人都必须要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故意写成的半句誓言。
这是对纳粹教育的嘲讽。
四、作业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可是他们最后都以悲剧结局。这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本专题名为“和平的祈祷”,意在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反思战争的危害--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对于人,特别是普通人,带来的都是灾难和摧残。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所以我们要珍视和平环境。)
王敏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教案第一课时11-27
流浪,流浪诗歌09-27
流浪暑假作文12-02
流浪的小鸟作文06-07
作文 流浪者10-25
关爱流浪小动物资料11-08
《雄狮去流浪》读书心得11-08
《鹦鹉流浪汉》阅读答案07-13
流浪猫作文一百字09-17
小雪花流浪记作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