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7篇)

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总结我市质量工作,研究部署全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工作,推动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了情况汇报、研究了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评选了市长质量奖。特别是前天,济源荣获“全国质量魅力城市”称号,在全国各地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市荣膺本年度十个获评城市之一,更加显得难能可贵,这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又多了一张靓丽的名片,我们的质量工作在全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全国质量魅力城市”的称号对济源形象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将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我们城市提供的服务将更容易让消费者放心。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质量工作,在2018“质量之光”年度质量盛典上我讲了三句话,“让质量强市的意识深入每一个济源人的心中”“让质量强市的行动成为每一家济源企业的自觉行动”“让质量魅力城市的正能量成为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获得这个荣誉的背景下,召开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大家在认识上、标准上应该更高一些,就像成为了文明城市,每一个市民都要自觉增强文明意识、文明素质,共同为文明城市做贡献一样,成为了质量魅力城市,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市民也应该切实增强质量意识,真正让质量魅力城市在济源发扬光大。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之外,得益于国家和省长期以来对我们质量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宋崇民巡视员一行,在百忙之中专程莅临济源参加会议,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质量工作教育课。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刚才,会议表彰了获奖先进单位,玉川、万洋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质量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表明党中央把质量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一条鲜明主线。

济源的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济源市情看,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我市经济总量规模不大,部分指标增长速度也日益趋缓。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我们必须坚持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理念,质量和速度提升了,我们的发展才能有底气。在效益方面,我们已经当之无愧走在了全省前列,在速度方面,也必须跑在全省前三,进不到前三就是落后。没有速度就没有高质量,必须在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城市品质、发展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是济源体量小客观实际的必然要求,也是济源特殊体制能够存在的价值所在。特别是在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考核指标体系中,济源更应该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济源有过的辉煌给每一个济源人民带来了荣誉,下一步,我们必须更加努力。从产业发展来看,我市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底端,面对环保倒逼的压力,无论是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还是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崛起,拉长“原”字头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是必由之路,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应有之义。如果某个行业质量方面出现问题,形象的损失对全民的影响是很长时间都不好挽回的,对行业的打击将会是灾难性的、灭顶性的,出质量问题的是个别企业,受影响的一定是一个行业、一座城市。只有起点高一些,始终注重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为发展扫清道路。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是我们遵循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我市补齐发展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市不断强化“质量第一”意识,坚持把提质量、创品牌、定标准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扎扎实实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在组织领导上,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市质量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在工作机制上,将质量发展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出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不断完善质量工作政策体系。在质量基础上,投资5200余万元的国家煤矿用防爆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管委员会“三合一”评审,全市累计制修订国家标准38 项、行业标准76项、省地方标准60项,建成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8个,质量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在推进措施上,深入开展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华老字号、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质量诚信工业企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质量品牌的培育创建活动,将质量发展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持续加大了对企业的激励引导和扶持力度,累计奖励金额近2000万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质量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质量提升任务艰巨。我市产业整体水平层次低,中低端产品占比大,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较少,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较少,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不够。二是质量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标准化水平不高,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支撑能力还不完备,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基层质量基础建设、经费保障还有较大差距。企业总体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没有得到推广普及,质量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三是推动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市场准入、质量问题追溯、缺陷产品召回、市场退出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激励政策和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总体看,我市质量工作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形势和差距,把质量强市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力气解决好质量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推动质量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围绕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企业主体,源头提升质量水平

企业是质量的主体,提升质量归根到底要靠企业。一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理念。要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法人首责、一票否决、有错必纠的质量责任制,把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企业员工,真正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尚未完成原始积累、质量意识相对薄弱的小微企业更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切实抓好质量工作,真正赢取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立身之本。二要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企业要保持创新的主动性和敏锐度,善于利用有助于提升质量水平的新型管理模式,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改进、质量提升、质量攻关等活动,瞄准世界和国内先进标准,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国际国内品牌,进一步激发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三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品种更新和质量提升。四要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先进的设备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工人来操作,高质量产品必须要靠工匠精神来制造,劳动者素质提高、责任感增强,质量工作才更容易见到实效。企业要舍得花本钱,抓好劳动者技能培训,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加快产业转型,全面提升质量水平

高端产业、品牌企业都会自觉抓质量,所以抓产业转型是抓质量提升的重点。一要增加农产品、食品药品优质供给。要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国家标准,鼓励推动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立足优质粮食、特色园艺、生态养殖、科技种业、休闲观光特色产业,依托伊利、双汇、中沃、丰之源、绿茵种业等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百亿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保障源头上的优质供给才能保证“双安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三品一标”农产品要珍惜品牌荣誉、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二要促进消费品、装备制造提质升级。在产能过剩和环保倒逼下,拉长“原”字头产业链条是必由之路,由原材料行业进入深加工行业,质量保证、品牌认知的要求就会更严更高。要提升食品饮料行业关键性生产工艺、专用装备及生产线的数字化控制水平。要依托白银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中原国际白银城建设。要大力发展高端钢、优特钢和钢产品精深加工,推进钢产品向高端用钢领域升级,加快建设钢产品深加工园。要围绕铜产业,重点发展铜管、铜板、铜箔、铜线等铜深加工产品。要推动力帆新能源汽车与我市钢铁、玻璃、铅酸电池、模具等产业紧密对接。要加快发展大型机械设备关重件、石油钻具、大规格精锻件、铸管模、冶金机械、基础零部件等产品。要加大对我市天坛砚等工艺美术、冬凌草地理标志产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品牌培育和保护,推进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实现规模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三要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客观上讲济源外来人口相对较少,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服务业发展短板突出。但与千家万户关系密切、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是服务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服务业这个短板需要抓紧补上,既要在量的方面增加规模,更要在质的方面提高标准。要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大力开展旅游、物流等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提升活动,推广实施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和管理制度,遴选一批服务业质量标杆单位,组织一批服务质量升级试点,通过服务质量提升尽快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四要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工程质量既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投资效益的重要标准。要深入开展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推进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制度,逐步推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标准化,不断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要通过农产品、制造业、服务业和建设工程的产业转型和质量提升,实现全市整体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强化重点攻关,破除质量提升瓶颈

要突出重点,破除瓶颈,推动质量提升。一要大力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围绕铅锌、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矿用电器等重点行业,紧盯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深入开展质量对比提升活动。实施重点企业和产品的过程质量和管理绩效对比,健全质量对比提升工作制度,制定质量改进和赶超措施。优化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与国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提升重点产业质量核心竞争力。二要全力加快标准提档升级。“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只有掌握了行业标准才能掌握话语权。要改革标准供给体系,推动消费品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要加快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部门、行业优先制定中药材种植加工、文化旅游服务等标准。要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开展对标达标活动。要研究建立全市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工作。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三要着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品牌、标准、商标、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引导企业参与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鼓励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等荣誉,打造质量名城,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四)强化投入力度,夯实质量基础保障

一要加快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需求,建立、改造、提升一批市计量基准,推进我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培育和开展工业计量标杆示范单位和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动军民计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地方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公告平台,免费向社会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文本,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完善合格评定体系,强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和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加强检验检测认证质量监管,建立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次采信机制。二要深化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把计量发展、标准化战略、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我市质量技术基础科技创新,市级科技计划优先支持质量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加快形成质量基础“一站式”技术服务能力。三要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加大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整合,大力推进国家煤矿用防爆电器质检中心建设。创新“互联网+质量服务”模式,加快培育产业计量测试、标准化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品牌咨询等新兴质量服务业态。加快质量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互联互通。

三、强化保障,进一步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质量工作合力

质量工作不是质监部门一家的事,是党委、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事。抓好质量工作,实现质量强市,实现质量提升,必须要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及广大企业上下协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机制。要认真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质量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要认真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和队伍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扶持引导。要加大对质量提升行动的经费投入,完善质量发展经费多元筹集和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等建设。要从科研、技改、政府采购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重点支持品牌产品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主导优势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质量激励政策措施,在项目建设、土地政策、融资信贷、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评先评优等方面,对质量品牌先进企业和组织给予优先支持和倾斜。

(三)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全民共治。要注重把高质量发展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弘扬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齐心协力推进质量提升。要将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把质量发展纳入市委党校培训计划,抓好质量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引导行业诚信自律,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要大力宣传优秀质量管理典型,坚决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加快构筑起优质安全环保健康的质量堤坝。

(四)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落实落细。要将质量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综合考核评价范围,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要将质量提升行动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内容,改进督查方式,真督细查深究,督促各单位各部门抓好工作落实和问题整改。要采用第三方评估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型质量统计评价体系,推动全市各行各业特别是重点行业领域质量提升。

同志们,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是全市上下的共同使命和重大责任。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务实重干,将质量强市战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品质革命,加快培育质量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济源出重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讨2008年中职扩招对策,实现2008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术人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扩大中职招生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进我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中职招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一个通道”、“三带十区”这一战略规划和实现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改革创新、开放升级、综合开发、强市富民”战略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扩大中职招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在2008年度全国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普及高中教育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普通高中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去年国检验收结束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做好初中后学生的职业教育,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 教育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就黑河目前形势看,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55%,普通高中已基本饱和,中职学校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力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中职学校责无旁贷。扩大中职招生是满足人民群众谋职就业的需要。教育部门要把初、高中不能升学的学生动员到中职学校来,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生存、发展的本领。“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寄托的厚望。近几年我市每年小学升初中人数在2万人左右,毕业生约1.5万人,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仅有5000多人,尚有1.5万未成年人需要劳动预备役培训,中职招生的空间很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给予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更多关注,针对学生们的各自特点,指导、规划他们的未来,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成才之路。

二、精心组织,确保扩大中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各县(市)区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抓在手上,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两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重大实际问题,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成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督导室主任和业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教、初教、职成科(股)长和各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校长为成员。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中职招生运行机制。要把中职招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1:1比例制定招生计划,实行教育行政领导班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校的“三级包保”责任制,从市到县到校到人,确定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做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四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报名、统一录取。严格实行“普高”招生的“三限政策”,特别是限人数,统一制定和落实中职和普高的招生计划,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要建立中职学校招生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公平竞争,不搞地方保护,要尊重学生选择优质职教资源的权利。建立中职招生的绿色通道,坚决打击有偿招生行为,对不规范的招生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要取消相应学校的招生资格,保证中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中职招生考核奖惩机制。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与中职招生达1:1的比例”列入2008年十项绩效工程任务目标考核体系,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年底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将跟踪问效。对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研究中职招生的督导评估办法,把招生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初中、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有利于中职招生的奖惩政策。每年招生结束后,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把各县(市)区和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的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严格兑现奖惩。要把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学校各类先进的主要依据,作为校长评职、评优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在2008年将安排专项经费,表彰奖励在中职招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县(市)区政府、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初、高中学校以及个人。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三、明确目标,同心协力完成扩大中职招生任务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000人,省教育厅给我市下达的中职招生计划为6406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密切配合,戮力同心,取得实效。首先,初、高中学校要积极做好分流工作。初、高中学校要担负起为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职责,积极配合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为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初、中、高级人才缺一不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各初、高中学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校内职普融通班或与中职校采取1+1+1合作办学。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参观职业学校,引导初中毕业生科学定位,合理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绝不允许简单粗暴强行分流。各初、高中学校要以初中入学人数为基数,动员流失生和参加中考未能就读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保证中职招生入学人数。其次,中职学校要主动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各中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初、高中学校联系,为其提供宣传内容和资料,介绍职业学校的特点及优势,展示学校办学成就,专业设置特色,使初、高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流。同时,要为初、高中校内职教班、高中通用技术课、初中技术课提供师资、实验实习设备支持。要宣传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重要意义及中职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典型事迹,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中职招生工作。

同志们,扩大中职招生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而努力工作。

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市场整顿工作会议。“6.9”央视曝光对桂林旅游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揭示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目前我市正在奋力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务院明确桂林为全国首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城市,给予了桂林旅游巨大的信任,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国家各部委对桂林旅游发展一直寄予厚望,给予很大的支持。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程,多次赴京汇报,极力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可就在这个骨节眼上,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一定对桂林的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整顿,务求有声势、有实效。刚才,市旅游局林业江局长做了情况通报,并传达了国家旅游局对“6.9”央视曝光的批示、自治区高雄副主席、市委刘君书记、李志刚市长的重要指示精神,阳朔县及部分单位领导做了表态发言,济贤副市长对旅游市场整顿作了工作部署,市人大鲁圣发副主任、市政协袁绪祥副主席作了讲话,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各旅游企业及全市旅游从业人员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做好整改,务求扎实有效,通过整改,全面提高我市旅游业的服务水平。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必须深刻认识存在问题,马上进行整顿

在旅游业,形象就是竞争力,形象就是生命力。自毁形象,无疑等于自绝于市场,无疑等于自毁“钱程”。这是历经国内外很多地方深刻教训验证的结论。为了塑造桂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付出了几代桂林人的努力,我们在座的同志,有的数以几十年为桂林旅游发展呕心沥血,毕路蓝缕,见证了桂林旅游的起步、繁荣与发展;为了成为全国首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城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书记、市长花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自治区领导以及国家相关部委给予了倾力支持。近几年,市人大、市政协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专题调研,市委、市政府领导不断加大旅游促销工作力度,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到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湖北、湖南、北京、天津等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以及到联合国总部推介桂林旅游,充分展示了桂林的城市魅力,使桂林旅游在逆境中上扬。但是,这一次对桂林旅游的负面报道却使我们的努力大打折扣,给桂林旅游市场带来了伤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直面当前桂林旅游存在的问题。

当前,桂林旅游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如漓江载客竹筏泛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违规航线和无证经营船只规模化,漓江景区出现被分割现象。个别娱乐、餐饮和旅游消费场所出现欺客宰客问题,景区景点还有不少尾随兜售人员,火车站和市区繁华地带存在“野马”拉客现象等。旅游企业存在承包挂靠、低价竞争、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缺乏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着佣金过高、操作不规范、旅游购物和消费误

导问题。导游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桂林旅游品质和声誉,破坏了桂林旅游良好的发展环境。

漓江是桂林旅游的核心,也是存在问题最严重的节点,目前形势十分严峻,整顿刻不容缓。去年以来,漓江阳朔境内“杨堤—兴坪”段,由于放任自流,载客竹筏已泛滥成灾,从起初接待自然客人,至今已演变为与漓江正航争夺客源,加之兴坪渔村游、无证经营船只等影响,漓江的正航游江人数连续几个月急剧下跌,财税收入大幅减少,令人堪忧。今年1-4月份,漓江景区正规航线接待游客仅为27.42万人次,同比减少33.78%;政府财政收入仅为1926.22万元,同比减少31%。漓江问题由来已久,究其深层次原因,是一些乡镇、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无资质船只、排筏不予打击或打击力度不大,支持或默许无资质船只、排筏的存在,任其发展、蔓延;甚至为了局部利益,不经市政府批准就自行审批、认可和支持违规航线,超越权限乱作为。另一方面,漓江水上执法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管理不到位,甚至过分强调岸上执法,推诿责任;对属地管理有利的强调属地管理,不利的则放大直管责任和职责;对本部门有利的则揽,不利的则推。同志们,如果因为我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能适应发展,如果因为我们眼前部门和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互相推诿或者不讲诚信、恶性竞争,如果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我们拿什么来建设试验区?国家旅游局邵琪玮局长指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一定要突出综合性、创新性和示范性,始终保持

全国旅游的排头兵地位。”如果我们眼睁睁看着桂林旅游几代人辛苦创下的基业和形象在我们的手中蒙羞,我们就是桂林旅游的罪人。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信任、扶持桂林的重大部署,“旅游兴市”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旅游能不能搞好,整顿能不能做好,关系全市发展大局,关系全市20万从业人员的饭碗。全市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全体旅游从业人员的认识要统一到旅游市场整顿“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砸了桂林旅游的牌子,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的层面上来,并使这个认识随着市场整顿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加深。要深刻认识到旅游市场的整顿,是各县区、各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主动地投入到旅游市场整顿工作中去。要痛下决心、改善阻碍我市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我市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要从严从快整顿,整出实效

从严从快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净化桂林旅游市场环境,才能维护好桂林良好的旅游形象,促进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工作涉及面广、关联度大,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各县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措施得力,抓住重点,高效圆满地完成此次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任务。

一是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拿出具体的

实施方案,切实抓紧部署,扎实抓好实施。必须分阶段分时实现工作目标,一定要3个月初见成效,6个月根本好转,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新格局。不这样做,谁还放心来桂林旅游?还要加大监督力度,不但市里会派出督查人员,我们几位分管领导也会进行抽查,凡是发现纸上谈兵、不认真整改、整改不落实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是抓好旅行社、景区、导游队伍和购物店(点)的综合治理工作,对游客反映强烈的、存在问题较多的旅行社、购物店(点)、要进行严厉打击,绝不手软,打压违法违规现象的生存空间。要对欺诈游客的黑店(点)进行明查暗访,认真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将调查核实的黑店(点)一举铲除。不这样做,哪个游客还敢在桂林买东西?

三是抓好对扰乱漓江游览秩序行为的有力打击。游客乘坐无营运资质(无运营许可)的船只、竹筏游览漓江出现事故导致死人事件发生过好几起,有家叫“天一旅行社”的不仅赔钱,而且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也被吊销。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摸底调研,对游客反映强烈的漓江非正常游览线路、漓江竹筏等非法经营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查处。不这样做,游客的生命权从何得到保证?桂林旅游的声誉从何保证?

各相关部门要群策群力、相互联动、从严从快、整出实效,将我市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三、几点工作要求

一是要全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综合治理。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突出顾全大局,全市上下一盘棋,形成整体合力,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强效的工作机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互相协作,多管齐下,形成全市旅游市场整顿的高压态势。

二是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专门领导负责,对于旅游市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紧研究,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整合各种资源和手段,加强联合执法。漓江是桂林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市场秩序整顿的重点,交通、漓管局、公安、海事、工商、旅游、物价等相关部门和阳朔县要开展联合执法,坚决排除干扰,加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力度,竭力维护漓江游览正常秩序。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在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工作中,谁工作不力,推诿责任,就对谁实行问责。对涉及参与和放任非法经营的领导干部、公务人员,一经查实,将一律严肃处理。

三是要坚持整顿与发展“两手抓”。既要坚持旅游市场重典治乱,为我市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也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第一要务,抓好旅游产业布局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客源结构调整,夯实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实现我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既要在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中推进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又要在实现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中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是要把整顿工作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整顿旅游

市场秩序,是规范旅游市场、保障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推进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桂林的城市形象问题,各相关部门要针对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旅游市场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以此督促整改;在薄弱环节上要取得突破,把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整治作为工作的重点抓好,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五是要采取行政与法制手段相结合方法进行标本兼治。对于旅游市场存在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漓江的经营和管理问题,市委、市政府正在加紧调研,将会出台漓江经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体系的作用。要大力宣传,诚信是立业和发展之本,倡导诚信经营、文明从业。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并在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违规违纪被处罚的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经营单位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新闻媒体要开设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宣传专栏,实施舆论监督。在媒体上大力宣传旅游政策法规和诚信法则,表彰守法诚信经营的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引导旅游者明明白白消费;继续推行“社会监督员”制度,对景区点、购物点和餐馆等旅游接待环节进行监督;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旅游市场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旅监所和新闻媒体要坚持开展违法违规现象暗访工作,披露旅游

行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影响我市旅游整体形象,扰乱我市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和投诉典型案件进行严肃处理和予以曝光。

七是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必须分阶段分时实现工作目标。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通知精神和建设中国旅游名城的总目标,按照“统一规范、依法行政、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工作方针,坚持开放和整治并举,发展与规范相结合,建治并举、标本兼治原则。重点整治当前影响旅游形象的突出问题,逐步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基本做到旅游市场“五无”(即无欺骗游客消费,散客“一日游”市场秩序规范,无较大服务质量投诉,旅游经营无“黑社”及超范围,导游服务无“野导”,旅游交通无重大责任事故),达到“三提高”(即提高导游队伍服务水平,提高旅行社规范经营水平,提高旅游环境管理水平),力争实现游客满意率在97%以上,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桂林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3个月初见成效,6个月根本好转,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新格局。

八是切实抓好旅游安全工作。目前是雨季,进入汛期和地质灾害高发期。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旅游交通安全、旅游水上安全、旅游住地安全、旅游消防安全、旅游食品安全等工作,确保员工和游客安全、平安。

同志们,历经风雨见彩虹,整顿过后更繁荣。开展全市

在全市质量兴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

这次质量兴市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希望大家深刻认识质量工作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产品发展、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重要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象征。特别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质量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再上台阶。

(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核心是又好又快发展,有好才有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更好,抓质量也就是为了确保好,只有好了才有发展。经济效益要好、资源消耗要低、环境污染要少、人力资源要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是新型工业化,是我们在新一轮竞争中的优势和潜力。对于企业来说,更要把质量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求生存、促发展的生命线,为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提供根本保障。

(二)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水平,因此,在新一轮竞争中必须要抓好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从我市三次产业来看,一产不管怎么抓,农业增产5%,已经很了不起了。二产,搞工业强市。现在金融危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没有竞争力就无法生存。广东、福建、浙江好多企业关闭了、走了,但真正留下来的都是质量很好的,竞争力很强的。这实际上就是产品、产业经济的角

逐、叫板。因此,抓工业必须抓质量。当前,第三产业方兴未艾,我们下一步要有大动作,包括商贸、城镇化、旅游、金融,这些从一开头就必须抓好质量。

(三)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提升对外形象的有效手段。质量问题可以说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无处不在,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质量就是形象,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良好的投资环境。最近国务院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做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等,实际上是为了降低成本,加强产业、产品、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技术共享,确保质量,增强竞争力。但是一个“毒豇豆”事件,就使人们对海南的食品、对海南的旅游、对海南的经济,甚至对海南的发展规划不信任。再比如“丰田召回门”事件,不单对丰田汽车,对整个日本汽车产业影响都比较大。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小的零件的质量问题,但是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却是很大的。

(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质量工作涉及大众,关系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现在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健康,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不管是“毒豇豆”也好,还是“毒餐具”也好,还是三聚氰胺也好,发生了质量安全事故,老百姓就不乐意,就会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关注质量、狠抓质量、提升质量,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安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而言之,质量兴市工作,不管是对于区域发展、社会稳定,还是企业、产业发展来说,都必须强力推进,认真抓好,给老百姓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心安。

二、全力推进,迅速掀起质量兴市新高潮

质量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开发要注重开拓创新、大刀阔斧,管理要严格细

致,一丝不苟。我曾经研究过日本的产品,日本作为一个东方的国家,为什么敢于和西方叫板、竞争?除了把西方一流的科技和东方二流的人才拿来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这个思路以外,其它的没有什么!但他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中国什么都可以勾兑,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瞧不起的劣根。质量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认真问题,不是一个高深的问题。抓质量关键是要严格管理,对于政府来说要严格监管,对企业来说要严格把关,在质量问题上不能讲勾兑,必须认真叫板。宜宾市抓质量下了很多功夫,现在一区九县都在抓质量兴县,但是重视程度还不够,力度还不大,氛围还不浓,有些人理解还不够透彻。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们还要出台全面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意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市场、法律、技术、人才的手段,强力推进质量兴市工作。

(一)加强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要管经济、管产业、管规划、管质量,更多的是通过质监部门、通过条例、通过检查来管,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社会的监督来管。这方面政府一定要做好,该抓的要抓,不该说情的不能说,出了问题要及时反映。这次日本的“丰田召回门”,处理的时候不及时;“三鹿奶粉”事件也是处理不及时,最后,“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石家庄的市委书记被追究。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二)加大投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该投入的财政要投入。投入要抓关键,比如说企业搞技改研发,创名牌等,要给予进一步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争创“中国名牌”、“四川名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国家、省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四川著名商标”的企业要给予奖励。要支持和鼓励企业抓质量、创品牌,在激励的竞争中,品牌就是竞争,品牌就是效率,品牌的核心就是质量。

(三)加强宣传,营造质量兴市的浓厚氛围。要让广大的干部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形成一种浓厚的质量兴市的氛围。我们的宣传还不够,名牌的宣传还不够,这两年宜宾的酒类企业,茶叶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比较好。宣传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党委政府的宣传;一个是企业在产品的宣传广告营销上要加大功夫,“酒好不怕巷子深”是很落后的观点了。

(四)加强监管,为质量兴市构建良好环境。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履职,加强质量监管,监管产品质量,确保货真价实。这个就需要质监部门下功夫抓好,党委政府给予了厚望,还有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也要加强监管。

三、强化措施,切实将质量兴市工作落到实处

质量兴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

(一)各区县要制订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去年12月31日,市政府与省质监局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和即将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兴市战略的意见》,都明确了我市质量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尽管有些难度,但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各区县要按照市里下达的指导性计划,制订自己的具体工作目标,细化分解,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充当质量兴市的排头兵。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质量兴市的主力军。各相关企业要积极主动投身到“质量兴市”的活动中来。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对员工的质量法规教育,抓好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艺水平和质量水平,走以质取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要为政府认真当好参谋助手,精心拟订质量兴市的规划、目标,抓好统筹协调;要认真履行从源头抓质量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企业产品内涵、产业素质和质量整体水平。经委、工商、商务、卫生、规建等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刚才,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茅临生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对如何开展好本次专项监督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厉志海同志就抓好贯彻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茅临生副主任、厉志海副主任讲话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切实统一思想认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

会后,市公检法司各单位、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对全市司法机关司(执)法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执)法情况开展监督的实施方案》,从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从严治警、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本次专项监督活动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司法机关的积极性,提高司法人员接受监督和改进工作的主动性。此次省人大的这个监督选题,是通过慎重考虑和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的,是按照夏宝龙书记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选择好角度、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力度”的原则,加强和改进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这个选题选得好、选得准,切入点很有针对性,有利于找准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落实司法人员责任,推动“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司法改革;有利于回应群众期盼,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去年,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开展“两官履职评议”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今年开展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14年,全市司法机关在案件总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各项工作保持良好态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这与广大司法人员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不可能一劳永逸。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确保司法权力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二、准确把握关键环节,突出监督工作重点。

人大深化司法监督,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工作。监督工作只有围绕主题,找准关键环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取得成效。本次专项监督的对象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主要内容是检查规范司法、严格司法、廉洁司法情况,重点检查执法办案中是否存在刑讯逼供、办关系案、人情案,是否存在以权谋私、以案谋私等问题。从当前看,我市深化司法监督工作在监督内容上要坚持两个结合:一是与检查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的落实情况相结合;二是与当前市委正在开展的“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相结合。总之,要把本次专项监督工作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做到各项工作互融互通,共同推进。在监督对象上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公检法司机关各业务部门的司法工作人员;二是基层庭科队所的司法工作人员。目前,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实施方案都已印发给大家,市公检法司各单位、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抓紧研究制定细化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有条不紊地予以推进。要注重发挥省、市、县(市、区)人大监督的整体合力,上下联动,形成声势,确保本次专项监督活动有序有效。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市司法机关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提早谋划,为本次专项监督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较好基础,营造了良好氛围。如市中级法院积极推进“维护公平正义提升司法公信”主题活动,市检察院部署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市公安局将2015年确定为“从严治警落实年”,这些工作载体都很有特色,要抓出亮点、抓出成果。

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一个时期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特别是如何全面推进基层的应急管理工作。刚才,大家观摩了xxx县望直港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和有关单位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应该说,xxx县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加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会上,xxx县政府等单位又分别就不同层面的应急管理工作作了很好地交流发言,经验非常宝贵,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平战结合、统分有序”的建设思路,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狠抓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应急管理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了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充实了市应急办机构和人员。仪征、高邮、邗江等县(市、区)建立了实体化应急管理机构,增加了专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部分地区的乡镇明确了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安全生产、防汛防旱、灾害救助、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专项应急管理机构得到了加强。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市、县(区)、乡(镇)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为主体,以市各专项应急机构为支撑的应急管理组织网络。

----应急管理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针对预案、队伍、资源、设施等重要应急基础工作,加强任务分解和序时推进,明确要求,紧抓不放,全市应急基础工作水平显著提升。按照预案全覆盖的要求,全市共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近6500件,去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发布《xxx市突发性核事故应急预案》、《xxx市内河水上搜寻救助应急预案》等市级专项预案5件,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为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去年底,我市组建了1350人的市级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并先后建成县(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8支、共2775人。与此同时,xxx县各乡镇率先启动,组建了基层“三合一”的综合应急队伍,在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和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应急物资装备信息系统已初步建成,物资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市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市区先后确定了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南门遗址广场、体育公园等7处为首批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各县市也结合实际,在城市广场、学校、小区等地加强避难场所建设,高邮市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现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其经验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应急指挥协同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建立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设,完善指挥系统,去年以来,先后建成了移动应急指挥系统、3g移动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在突发事件处置如今年抢购食盐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实现公安、民防、军分区应急通信指挥联动,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建立了350兆无线集群通讯网络,有效提高了各职能大队之间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的水平。今年5月12日,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进行了第一次应急拉练,相关部门、人员、装备均在第一时间赶到了集结地点。

----应急知识宣传进一步普及。按照面向大众、条块结合、分层分类、形式多样的思路,全面推进应急宣教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各类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班上开设应急管理专项课程。6月10日,市政府办、应急办、市委组织部举办了近百人的全市首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结合“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安监、民政、卫生、教育、消防等部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积极推进应急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课堂”。同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广大市民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领导靠前指挥,部门协作配合,确保了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7起,全部得到有效处置。特别是成功处置了3月17日部分群众抢购食盐事件,不仅有效化解了事件,更检验了应急处置流程和实战指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水平。

尽管全市在应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思想上、意识上,还是在机制上、工作措施上,与面临的应急管理工作新形势、新要求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组织网络还不够完善。一些地区尚未建立实体化的专门工作机构,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应急管理网络不够健全。二是应急管理基础还不够坚实。应急预案及演练不够系统规范,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应急物资保障水平相对不高。三是应急指挥体系还不够健全。应急指挥中心功能还需拓展,全市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尚未建成,县(市)和一些部门缺少二级指挥平台,全方位、高效率的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四是应急监测预警还不够及时准确。各地、各部门对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尚未全面开展,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研判等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形成;

五是应急宣传还不够深入。少数地区和单位对应急工作重视不够,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普及还不够深入,广大群众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虽有所提高,但自救互救能力仍亟待提升。

以上问题充分说明,我市应急管理工作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一些突出问题甚至影响到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和突发事件处置效能的发挥。因此,我们既不能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更不能在问题面前麻木不仁,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希望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务实创新,扎实推进,积极开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创新xxx”、“精致xxx”、“幸福xxx”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秩序总体稳定,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们既处于加快发展的“调整期”,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同样,就应急管理工作而言,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复杂严峻的突发事件的考验。一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要“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保障”。在今年全省“两会”上,李学勇省长明确要求要“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王燕文书记、谢正义市长多次到市应急指挥中心视察,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近年来,市政府每年都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点工作目标,不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为我们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急管理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为今后实现全面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另一方面,公共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市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突发事件整体上呈现多发高发的态势。上半年,全市先后遭受了冰雪、暴雨、干旱和病虫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1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1-6月份全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91起,造成125人死亡,32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70.1万元,其中工矿企业发生事故数同比上升14.3%。二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民生、内部和外部等各方面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会碰头、叠加,并不断转化或衍生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处置难度。三是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相较于自然灾害等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多样多发,成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由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全市发生群众集访事件多起,集访人数同比上升21.3%。今年由拆迁引发的个别极端事件,经全力处置虽暂告平息,但反映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四是伴随着突发事件危害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上网络等新媒介的影响,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将会更加关注应急管理工作,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新的事端。应该承认,当前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做好这方面工作,不仅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考验。面对问题与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险为机遇,不断开拓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对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面构建符合我市实际、贴近实战需要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恢复重建能力明显增强,基层应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明显降低。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五个体系”建设:

(一)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构建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去年的仪征现场会上,市里对县(市、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作了明确要求,但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尚未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各地要高度重视应急机构建设,年内,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均要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均要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全市基本形成市、县、乡(镇)三级应急管理组织网络,实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个”到位。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抓好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值守、定期会商、形势研判、条块联动等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机制,特别要建立全市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完善重特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准确、稳妥地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工作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围绕预案、队伍、物资等核心内容,重点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尽管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市应急管理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要抓住当前我市经济社会秩序总体平稳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应急基础建设,为有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坚强支撑。一是全面加强预案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市级应急预案,加强县乡应急预案建设,推动预案建设向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延伸,形成全覆盖的预案体系。实施预案动态管理,建立预案修订、备案、评审、升级与更新制度,明年要对全市预案组织一次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加强各类别、各层次间预案的协同,做到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要加快应急预案信息化步伐,开发智能化预案管理系统,将组织结构、事件级别、响应机制、处置流程、数据报表等预案内容纳入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二是突出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器材、装备、资金的投入,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要全面推进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力度,到今年底,全市所有乡镇都要建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市、县、乡三级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要加快建立专家队伍管理制度,形成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发挥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突发事件科学处置水平。要在基层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增强基层应急力量,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和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建立和完善市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要充分发挥社会储备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实现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的有机结合。要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市建设、民防、地震等部门要抓紧制定《xxx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规划部门要着手编制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实现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与民生工程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年内,市区要完成xxx职业大学、万花园两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和体育公园、体育中心体育场两处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改造任务,各县(市)按照有关规划和相关标准,每年建设1-2处功能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

(三)加快市应急信息指挥平台建设,全面构建实战型的应急指挥信息体系。要把建设市、县(市、区)两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作为今年必须完成的一件大事来抓,努力构建上下贯通、信息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全市综合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要充分利用各部门专项应急指挥设施和资源,重点依靠公安监控和处置指挥系统、民防基础设施和通信系统等平台,建立全市固定、机动、现场三大信息平台和指挥系统,确保现场联络畅通、信息上报快捷、指挥直达现场。要以公安350兆无线集群通讯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全市应急指挥无线集群通讯网络。要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智能化预案系统、应急队伍管理系统、应急资源保障系统、风险隐患管理系统、情报信息报送系统等各类子系统。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信息共享的要求,及时采集和提供数据信息,确保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顺利运行和效能发挥。

(四)加强风险隐患调查监测,不断推进突发事件综合预警体系建设。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是促进应急管理从被动防范转向源头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工作,对本地区、本行业的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隐患。对于短期内难以整改的隐患,要制定预案,落实责任,确保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能够及时从容应对。要整合各领域预测预警资源,完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功能,建立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准确、及时收集和上报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精确性。5月份,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xxx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规范(试行)》,各地、各部门要对照要求,进一步明确人员,落实责任,加大信息报送工作力度,对可能发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最近,市应急办印发了《二季度全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通报》,从通报情况看,一些地区和部门未按要求及时上报信息,希望这些单位加强整改,确保突发事件信息能在第一时间报送到位。

(五)积极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努力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应急科普宣教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应急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应急管理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力度,实行分级、分类应急管理培训,重点抓好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专项培训、基层和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年内还要举办第二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要大力开展面向大众的应急知识普及宣传,积极构建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形成政府、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利用各种传媒加强宣传教育,发布应急公益广告,办好“应急时空”专题节目。年内组织编发30万册《xxx市民实用应急手册》,提高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能力,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特别要加强学生应急安全知识教育,把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内容,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三、严格管理责任,加强监督考查,保障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必须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能力作风建设,认真贯彻各项应急管理工作部署,以更大的投入和更加务实的措施,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的成效。

(一)落实责任,提高效率。各县(市、区)和市各有关部门要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履行行政职能的重要任务,切实摆上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实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分解目标,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狠抓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处事不乱。企事业单位也要在应急管理上承担重要责任,要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监管,安监、环保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督促各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决防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严格实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问责制,对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不力,甚至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设。各级财政要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将公共安全工作、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预案演练、宣传培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特别要抓好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经费保障工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建立稳定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渠道,确保基层应急队伍的人员和装备达到国家和省有关标准。

(三)加强督导,严格考评。市应急办要切实履行应急值守、协调指导、服务监督职责,定期对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定期公布各相关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进度,指导基层认真抓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特别是基层乡镇、企业、社区、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努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要完善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体系,对各地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定期进行评估,并把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体系。

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同志们:

这次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去年全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把握机遇、扎实工作,全面开启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新征程。刚才,局长作了一个实事求是、鼓舞人心的工作报告,特别是对2006年

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作了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总体部署,市长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完全同意。

2005年,是全市药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州药监局的正确领导下,药监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切实保障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食品安全开局良好,打假治劣决不手软,监管到位不留死角,帮促服务取得实效,依法行政水准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增强,机关作风明显好转,为全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方针,围绕一个中心(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把握一条主线(依法行政),抓牢一个抓手(队伍建设),提高两种能力(执政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五大重点(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食品药品“三网”建设、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应急处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下面,我就今年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

2006年是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体干部职工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把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切身利益作为执行食品药品安全政策和开展行政监管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认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用药安全有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一方面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引导和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厉打击危害人们健康的各种制假售假行为,同时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珍视健康的良好氛围。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认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服务于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运用监管手段,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发布和市场准入,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遏制低水平重复,促进食品行业和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食品药品市场体系。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认识在食品药品监管中统筹兼顾的重要性、必要性。食品药品安全,不仅关系公共安全、社会安全,而且关系国家安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食品药品安全,切实维护人的生命权益,实现人们的健康愿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把城市和农村食品药品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城乡食品药品监管格局,着力强化薄弱环节、薄弱领域、薄弱地区的监管,发挥城市监管的优势和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以城带乡,使城乡之间相互促进、协同配合、同步发展。

二、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食品安全监管新机构、新定位、新内涵、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为了履行好职责,要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方面,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规范工作制度,围绕“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的职能,建立规范、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通报制度,在涉及食品监管的相关职能部门中发挥牵头作用、主动作用和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资源,建立监督协调新机制,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抓手”;并相应承担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职责,紧紧围绕“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这三句话来履行职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坚决克服消极畏难情绪,牢牢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主动权。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按照一个部门监管一个环节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有关部门的职能,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实现食

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基本放心的工作目标。

三、全面贯彻药监工作方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

要继续贯彻“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市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做到“四监四帮四促进”,即:运用行政、法律、技术、舆论宣传等综合手段,实现对药品研究、生产、经营和使用

四个环节的有效监管;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帮助、指导和服务力度,帮助管理相对人做好药品注册及新药、医疗器械的申报审批工作,帮助药品经营企业发展连锁经营;促进重点制药企业、重点药品经营企业和具有特色的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促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企业诚信机制的建立。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的联系制度,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将职能真正转变到为企业服务上来,找准坐标、定准位置,把企业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为企业提供最优质、最便捷、最实用的服务,推动医药企业做强做大,促进我市医药产业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品牌更响。同时,有关涉药单位要积极主动,克服困难,苦练内功,千方百计加快自身的发展。

要服务于党中央最近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保证农民用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农村“两网”建设中,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要将“两网建设”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依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资质、药品购进渠道及储存保管条件的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努力提升监管水平。要通过加快建立农村药品配送中心,支持农村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范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统一代购药品行为,引导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企业向农村延伸,允许药品连锁经营企业为农村基层配送药品,鼓励设立乡村药店,发展非处方药销售网点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农民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而且安全有效。

四、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树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形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要依法行政,坚持“十不准”,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十不准”即:不准利用监管权力,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管理相对人;不准随意设立行政审批的前置、多级审查或无故超过审批时限;不准违反规定对企业重复抽验和重复检查;不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不准向企业乱没收、乱罚款、以任何名义索取管理相对人钱物;不准通风报信,泄露监督管理工作秘密;不准瞒案不报、有案不查、办关系人情案,包庇、纵容违法违纪行为;不准因执法工作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准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参与或从事药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不准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和进行高消费娱乐。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发展。

同志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食品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市改革开放和稳定的大局。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要以迅速行动抓贯彻、以大局意识抓谋划、以创新精神抓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全面完成今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加快“学赶苏南、快速崛起”的进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关于《红高粱》观看心得体会下一篇:企业员工入党思想汇报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