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精选10篇)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 篇1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邶风·静女》简介

《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 篇2

《匏有苦叶》为今本《毛诗·邶风》第九首, 全诗四章, 章四句。兹录于下:

匏有苦叶, 济有深涉。深则厉, 浅则揭。

有弥济盈, 有駻雉鸣。济盈不濡轨, 雉鸣求其牡。

閖閖鸣雁, 旭日始旦。士如归妻, 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 人涉?否。人涉?否??须我友。

对于《匏有苦叶》一诗的主旨, 各家历来聚讼纷纷。起初, 古人多将其视为讽刺之诗。“毛诗序”言:“《匏有苦叶》, 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1]30郑玄笺甚至直言“夫人为夷姜”, 认为此诗是写诗人尊奉周礼所倡的婚姻之道, 讽刺卫宣公“非得礼仪, 昏姻不成”[1]30。唐代孔颖达解读为:“并为淫乱, 亦应刺夫人。独言宣公者, 以诗在为规谏君, 故举君言之, 其实亦刺夫人也”[1]30, 并认为本诗兼讽宣公不依礼迎娶及夫人犯礼而求见宣公。可以看出, 孔氏是对“毛诗序”的进一步阐发。宋代朱熹虽未直言此诗是讽刺宣公, 却认为“此刺淫乱之诗”[1]31。此外, 后世学者如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陈延杰《诗序解》等, 皆从讽刺卫宣公之说。清人姚际恒虽认为“毛诗序”之说可从, 但又认为全诗“四章各自立义, 不为连类之辞”[2]87。方玉润并不赞同此说, 驳姚氏之言曰:“诗岂有四章各自立义, 不相连属之理”, 认为本诗只是结构精巧, 若规若讽而已。在方氏看来, 本诗意在“刺世之礼义渐灭也……直是一篇讽刺座右铭耳”。“诗人之意, 未必专刺宣公, 亦未必非刺宣公。因时感事, 触物警心……故谓之刺世也可, 谓之刺宣公也亦可;谓之警世也可, 即谓之自警也, 亦无不可”[3]134。牟庭《诗切》亦云:“隐语刺时也。……喻人行事颠倒, 不量其宜者也。”[1]87可见方、牟等虽不完全认同“刺宣公”之说, 但总体上仍以讽世规谏的角度解诗。

与此不同的是, 清人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解诗为“贤者不遇时而作”[4]161。王氏认为《论语·宪问》篇“子击磐于卫”时荷蒉言“莫己知也, 斯己而已矣”并引“深则厉, 浅则揭”两句暗讽孔子, 表明的是荷蒉“当随时仕己之义”;而孔子之不仕, 在他看来则是为了“待同心之友而后谋共济也”, 故全诗主旨应为“贤者不仕”, 而非“毛诗序”的“刺淫”之说[4]161。吴生亦从此说, 认为“味其词, 盖隐君子所作”[1]131。可见以贤者因生不逢时而不仕的角度解读本诗, 亦在《诗经》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及至近代, 学者们另辟蹊径, 多以“婚恋诗”的角度解读本诗。如陈子展言:“《匏有苦叶》, 显为女求男所做……诗写此女一大侵早至济待涉, 不厉不揭, 已至旭旦有舟, 亦不肯涉, 留待其友人。”陈氏还认为“荷蒉者取诗深厉浅揭随时为义, 以讽孔子当明随时仕己之义”只能说明《匏有苦叶》是在卫国久已流行于民间的歌谣, 荷蒉引《诗》以就己说不过是断章取义[5]103。程俊英言:“这是一位女子在济水岸边等待未婚夫的诗, 前人多曲解之。”[2]86余冠英还诗以民歌的本来面目, 将全诗内容以散文的形式扼要生动地译述了一遍:“这诗所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早晨, 红通通的太阳才升上地平线, 照在济水上。一个女子正在岸边徘徊, 惦着住在河那边的未婚夫”[2]87, 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待嫁女子等待未婚夫时热切企盼的心情。此外, 高亨虽亦赞同此诗为婚恋诗, 但他依“士如归妻”一句断定在当时仍有母系社会残余的习俗, 认为全诗是写男人入赘妻家的事实[6]46。

古今诸家关于《匏有苦叶》诗义的阐发, 大致有如上所述讽谏、不仕和婚恋三个角度。笔者认为, “毛诗序”等“刺宣公”之说缺乏历史和文本的依据, 难免囿于诗教传统而致有穿凿附会之嫌, 方、牟等关于“讽世规谏”的解法亦偏离了先秦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以后来的礼教文化束缚之, 难免武断;王、吴等关于君子不仕的说法难免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趋向, 有违诗旨。今人婚恋诗的角度似更贴切。全诗构思十分巧妙, 如程俊英所言:“此诗通篇为‘赋’, 前三章写渡口所见所闻, 在这些景物的描绘之中, 隐隐约约露出诗中主人公的影子, 至末章始表现出人物, 点明主题。”[2]87而且本诗就作者眼前所见信手拈来, 线索清晰明了, 在结尾处才以“人涉?否”点名主人公为谁, 大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之感, 故陈子展叹曰:“此倒序法, 构想甚奇, 神乎技矣。”[5]104可见, 根据卒章“虚心平看”, 将本诗的主人公理解成为一位等候未婚夫前来过河迎娶的少女, 应最合乎情境。但今人高亨根据所谓原始母系社会残余而将主人公理解为“入赘的男子”, 则难免拘泥于一字一句而有不见全篇、自生纠葛之嫌。

二、《匏有苦叶》中的物象与周代婚俗

虽然古人有“诗无达诂”之说, 但对于《诗经》这部经典, 我们还是应该以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进行研究, 理清诗的本义、编诗义与现代义;更要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 厘清每种解诗说法背后蕴含的时代文化背景与研究范式, 既不能简单认为“今胜于古”而以今非古, 又不能过度理解诗义而导致推之使高, 钻之使深, 丧失诗的自然之美。而且《匏有苦叶》最初是作为民歌而被广泛传唱的, 无论怎样解读, 我们都不应脱离诗中所描述的物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周代文化背景。但问题恰恰在于, 古今诸家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解诗, 缺乏对于周代文化, 特别是民俗文化的重视与探讨。本诗中“匏”“雁”“冰”等物象显然非作者偶然所见, 而是蕴含丰富的周代婚俗文化内涵。只有准确把握这些文化内涵, 才能准确地从“婚恋诗”的角度通晓全诗。

1. 匏

全诗开篇即言“匏”, 匏即葫芦, 据传古人渡水时常把大葫芦拴在腰间, 俗名“腰舟”, 可以避沉溺之忧。《国语·鲁语下》中便有“夫苦匏不材于人, 共济而已”的记载。韦昭云:“佩匏可以渡水也。”[7]65“匏有苦叶”与“济有深涉”表面上是说秋天匏老叶枯, 渡口有了深水要涉, 故应摘取匏而用之;但考诸古籍, 《礼记·昏义》言:“妇至, 壻揖妇以入, 共牢而食, 合卺而?, 所以合体、同尊卑, 以亲之也。”孔颖达疏云:“卺, 谓半瓢。以一瓠分为半瓢, 谓之卺。壻之与妇, 各执一片以?, 故云‘合卺而?’。”[8]2276可见“匏”这一物象实则与先秦时期婚礼中的“合卺”之礼有着莫大关联。结合《豳风·东山》中“有敦瓜苦, 在栗薪。自我不见, 于今三年”之句, 闻一多曾认为, “瓜苦”即是“瓜匏”, 在婚礼中合卺时所用。“栗薪”即是周代另一种婚礼中的仪式“束薪”, 此二者“皆与婚姻有关之什物, 故诗人追怀新婚之乐而联想及之也”[9]180。可见, 全诗开篇“匏”这一物象, 其实为后文描写女主人公期盼未婚夫过河前来迎娶她的强烈渴望埋下了伏笔。

2. 雁

本诗中的“雁”字, 也有着深刻的周代婚俗意蕴。据《礼记》等典籍记载, 周代士人一般的婚礼程序通常要经过六道程序 (即为“六礼”) , 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礼依次序而行, 均行于女家之宗庙。对于“纳彩”之礼, 孔颖达疏云:“谓采择之礼, 故《昏礼》云:‘下达纳彩用雁也。’”孔氏又引《白虎通德论·嫁娶》说明雁在整个仪式中的重要性:“雁, 取其随时而南北, 不失节也……又是随阳之鸟, 妻从夫之义也。”[8]2275“纳彩”之礼类似于订婚, 女家在应允之后, 男方求婚之人即请媒人送上活雁作为礼物, 并正式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而“问名”则是男方再次派媒人带着雁作为礼物, 到女家问请女子之名后, 回家占卜婚姻的吉凶。“雁”这一物象对于女主人公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可以想象, “閖閖鸣雁, 旭日始旦”写的是女主人公看到旭日东升时大雁鸣叫的美好景象。此句上承“有弥济盈, 有駻雉鸣。济盈不濡轨, 雉鸣求其牡”两句, 表明女主人公看到渡口水势上涨, 联想到自己的未婚夫驾车前来迎娶的景象, 听到野鸡鸣叫以寻求配偶, 也勾起了她对于美好伴侣的渴求;而后又启“士如归妻”一句, 写的是女主人公看到大雁, 联想到婚礼中男方以雁作为聘礼的情景, 从而表达了她意欲出嫁的愿望。

3. 冰

“迨冰未泮”写女主人公见河水尚未冰封, 期待未婚夫速速来迎娶她的急切心情, 由此可推知当时时节为秋末。这一细节也与周代聘婚制的结婚时节相吻合。结合《诗经》中的其他内证, 《卫风·氓》言“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可知周时女子提出的婚期是秋天;而《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 其叶。昏以为期, 明星煌煌”两句, 说明春季杨树叶子开始旺盛生长之时正是结婚之时;《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室宜家”说的则是桃花灿烂时女子出嫁的美丽图景。可见, 周人婚期一般在秋冬之际, 即头年农历九月至次年二月。《孔子家语》中也有“群生闭藏乎阴, 为化育之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 穷天数也。霜降而妇功成, 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桑起, 婚礼而杀于此”的表述, 究其原因, 周人婚期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农业生产, 春天是最忙碌的季节, 仲春时为婚显然会影响整个氏族的农耕生活, 等到秋冬农闲之时, 族人们聚在一起, 正好可以将婚礼办得温馨热闹, 故将婚礼放在秋冬之际最适宜。所以, “迨冰未泮”一句写出了女主人公希望男方在冰尚未完全解冻前就归妻的愿景, 也引出了末章的点睛四句:为什么别人都要趁着河水尚未冰冻赶紧渡河, 而女主人公却不为所动?只因她心里念着的未婚夫尚未到来。

三、结语

对于《匏有苦叶》诗义的理解, 不能囿于“毛诗序”的诗教传统而忽视本诗原本的民歌形态, 也不应忽略诗中所赋物象的象征意义, 而应结合周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意蕴对本诗进行全面客观的考量。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拨云见日, 避免在解诗时落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笔者认为, 以“婚恋诗”解《匏有苦叶》最中肯, 其中又以今人袁梅在《诗经译注》中的描述最通达:“这姑娘在秋天的早晨, 呆坐在河边等候爱人到来, 等得焦灼不安。她周围的事物又强烈地刺激着她。济河水涨, 引起了她的思绪如潮;山鸡鸣叫, 勾起了她的爱欲如火。此时, 她竟大胆直率地唱道:‘你快快来娶我吧!’她久久地坐在河边, 眼看着人家渡河, 自己却失魂落魄, 如梦如痴。”[10]

参考文献

[1]郝志达, 主编.国风诗旨纂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2]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3][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 1986:134.

[4][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7.

[5][清]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6]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46.

[7][三国吴]韦昭注.国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7:65.

[8][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9]闻一多.诗经通义[M].北京:三联书店, 1982:180.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篇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文学艺术价值最高,思想意义最深远,内容最丰富,反映当时社会最真切的是“风”,亦称“国风”或“十五国风”;特别是反映青年男子爱情生活的诗,在“国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诗大多数是民歌,一般来说都充满了诚挚、热烈、纯朴、健康的感情,《邶风·静女》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静女》这首诗写的是一对青年恋人,相约在城隅相会的有趣情景,它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展示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诗画场景,极具特色。

全诗是模拟男孩的口吻,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说是“我”接到了一个淑静美丽的姑娘的密约,邀“我”到人烟稀少的城边约会。“我”兴冲冲如时而至,来到约定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心爱的姑娘,正在焦急之时,发现心爱的姑娘,是故意和“我”捉迷藏。心爱的姑娘见“我”心神不定,抓耳挠腮,赶忙现身,而且送给“我”彤管茅草,使我心喜异常……,诗很短,情节也不复杂,然而写出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密约相会的全过程,表现了男青年在等待恋人的急迫和相见时的欢娱,诗歌通过戏剧性的情节,把静女的天真活泼和顽皮之状,男孩的憨厚、纯朴和痴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鲜活动人。诗分三章,第一章写男青年赴约等候时的急迫心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文静,娴淑的少女。“姝”,容貌漂亮的女孩。“俟”,等候,等待。“城隅”,城边的角落。“爱”“薆”,隐蔽、躲藏的意思。“搔首”,用手挠头。“踟躇”,来回走动,心神不定的样子。 这章的意思是: 文静的姑娘招人爱, 约我城边来相会; 躲着不见捉迷藏, 急得我抓耳挠腮心发慌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小伙子赴约时的满怀喜悦和等待时的焦急无奈,而正是这种喜悦和焦急的变化和交替,方显示出了恋爱的甜蜜和诱人!

第二章写恋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证爱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娈”,容貌俊俏。“贻”,赠与。“彤管”,红色的管形乐器。“炜”,红而发光。“说”和“怿”,都是高兴,喜欢的意思,“女”同“汝”,诗中既指彤管,又指静女,语意双关。

全章的意思是: 娴静的姑娘多俊丽,

赠我管乐红彤彤; 彤管与人皆俏美, 叫我如何不喜欢!

这里,诗人省略了这一对男女恋人会面后所爆发出来的欢乐情景的细节描写,而是剪取了一幅他们在情深意密处,静女把红亮发光的管乐送给心上人,心上人激动异常的动人画面,将俏美而调皮的小姑娘的娇顽可爱和憨厚、纯情的小伙子的惊喜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真是令人神往不已。

第三章写的是女子在赠送彤管之后,又赠送爱情的象征——茅草,男孩更是惊喜莫名。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牧”,放牧的地方,这里指郊外、野外,“归”为“馈”,赠送。“荑”,初生的嫩芳草。“洵”,真确实、实在。贻,赠送。

全章的意思是: 郊外采茅送给我,我爱茅草美异常; 不是茅草异常美,而是美人情太深。

恋爱中的小伙子真是纯真可爱,憨态可掬!姑娘在野外采来的几根茅草,在小伙子的眼中却是如此非同寻常,美女所赠,草也成了仙株!这就是爱的`力量,这就是情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我们的先民的纯朴而浪漫的爱情表达方式。

我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著称于世,文明礼仪自古以来就贯穿于我们先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爱情的表达亦是如此,既大方又泼辣,更不失含蓄和浪漫。

《诗经·邶风·静女》教案实录 篇4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诗歌·卫风·氓》和《秦风·无衣》,知道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赋比兴、重章叠句、微言大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邶风·静女》,看看它有什么特色,这首诗的诗味、诗性与诗情、诗美在何处?

二、自习

师: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原诗,你发现这首诗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动与惊奇?请你在书上划下来或写下来,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

生自习完毕,请学生交流发言。

生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方法。

师:体现在何处?

生1: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师:《秦风·无衣》的重章叠句可是一叠到底,这首诗第三章是否与前二章构成重叠?

生2:就其表面而言不是,但内在是一样的。因为它仍然是写静女。

师:如此看来,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创新,它是一种重章叠句的变式。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诗仍然用了重章叠句,我们在前面讲过,这种写法有利于背诵和歌唱,同时,也具有极高超的暗示技巧,即大框架一样,里面个别地方稍作改变,以此推动整个思想线索或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从而抒发诗人浓郁的思想情感,我们认为这叫微言大意。

依照我们对《秦风·无衣》的解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与子同仇-偕作-偕行。”请同学们找出其内在的同型结构,并破译其情节发展的线索。

生3:其姝-其娈-其美,俟我城隅-贻我彤管-归我牧荑

师:能说出它们内在的发展线索吗?

生4:这首诗其实跟《秦风·无衣》一样,描写了三个镜头,采用了蒙太奇手法(这是上堂课讲的)。第一章主要约会,或者说是初恋,第二章是热恋,第三章应该是结婚。

师:前两章,我们一看便知,第三章如何说是结婚?

生5:不是结婚。

师:为什么?

沉默……(看来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

师:也许这个问题带有难度,但只要我们看一看注释12就明白了。不是有个成语叫结草衔枚么?大概就是与此相关的。但同学们要注意,第三章是写结婚么?

生6:不是,只是表示求婚。

师:你看书很仔细。你觉得是写结婚好,还是写求婚好?

大家热火朝天,莫衷一是。

师:为何不是结婚?我这里给同学介绍一个概念,叫“最富孕蕴性的`瞬间”,是德国美学家拉辛在《拉奥孔》中提出来的。他曾经举米隆的《掷铁饼者》为例来说,这个雕塑表达的是运动员快要掷出铁饼的一霎那,这时他的肌肉是结实,一旦掷出去,肌肉就会松驰下来,就无法表现力度美了。虽然诗歌艺术与雕塑艺术有些不同,但它也是要塑形象的,此处如果写结婚,感情上就会有一定的松驰,从而把我们完全拉回到现实中。

师:如此看来,这三组镜头,三幅画面,如烘云托月般推出了一个形象——静女。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静女的性格特点,我请几个同学到黑板来写。

请四名同学上台板书,他们依次写下了:俏皮,害羞,细腻,热情,主动,忠贞……

师:请上台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写这些词?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四、欣赏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绝妙之处吗?

生7:我觉得这个静女主动约人家来,又藏起来,很好玩。

生8:我觉得静女很会送东西。“彤管”从颜色上看,是鲜艳的,热烈的,令人心旌摇曳的,给人视觉上的喜悦感;另外,那时没有手机与电话,约会自然很不方便,于是静女想起一个主意,给他支乐管,要约会则吹起他们熟知的乐曲,对方不就知道了吗?

生9:他们约会选的地方也很好,很幽静,很浪漫,没人打扰的。

师:我觉得同学们讲得非常棒,我在读这首诗时,常常不自觉地将其与《卫风·氓》对比起来。同学们能对比一下吗?

生10:《氓》是悲,《静女》是喜。《氓》是对爱情的怨歌,《静女》是对爱情的恋歌。

师:同学们,人生没有美好的爱情来支撑,这是最遗憾的。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开错了季节,是要枯萎的。如果缺少精心呵护,即使开对了季节,也是要凋谢的。我想,静女,作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为蚕娘,他们都是社会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在校生!祝愿同学们拥有生活的诗意!

五、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背诵一下这首诗,看看有什么诀窍?(我一贯要求学生找背诵诀窍)

生11:抓重章叠句的线索。

生12:抓押韵。

生13:抓修辞方法,如第二章“彤管”顶针。

生14:还有第二章与第三章内在的“回环”——“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师:所以,我们背到第二章,背第三章时,倒过来,从后面往前背,这样便于记忆!

师生齐背。

六、作业

1、 课后用现代诗的形式改写或扩写《静女》。

[诗经] 国风·邶风·简兮介绍 篇5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题解】

这诗写卫国公庭的一场万舞。着重在赞美那高大雄壮的舞师。这些赞美似出于一位热爱那舞师的女性。第一章写舞师出场。第二章武舞。第三章文舞。第四章写对于舞师的怀思。

【注释】

(1)简:通“僴(现xiàn)”,武勇之貌。僴2、方:正。将:率领。万舞:一种大规模的舞,包含文舞和武舞两个部分。文舞用雉羽和一种叫龠的乐器,是模拟翟雉的春情的。武舞用干戚,就是盾和板斧,是模拟战术的。

(3)在前上处:在前列的上头。这是舞师(众舞人的领导者)的位置。

(4)硕:大。俣俣(语yù):大貌,和开头的“僴僴”都是对那硕人,也就是舞师的`形容。

(5)公庭:公堂前的庭院。

(6)辔:马缰绳。组:编织中的一排丝线。万舞以模拟战术的武舞开场,舞仪中或有模拟战车御法的动作。一车有四马,一马两缰,四马共有八条缰,除两条系在车子上外,御者手中有六条。“如组”就是形容这六条缰的整齐。

(7)龠(月yuè):古时吹奏乐器,似笛。用于跳舞的龠比笛长而有六孔或七孔。

(8)秉:拿着。翟(dí):古读如濯(zhuó),指翟羽。一种长尾雉鸡的羽。以上两句写文舞。

(9)赫:红而有光。渥:浸湿。赭(zhě):红土。这句描写那舞师的脸红得像染了色似的。

(10)公:指卫君。锡:赐。爵:酒杯。锡爵:舞停后用酒赏赐。

(11)榛:木名,就是榛栗。

(12)隰(习xí):低湿的地方。苓:草名,即卷耳。《诗经》里凡称“山有□,隰有□”而以大树小草对举的往往是隐语,以木喻男,以草喻女,这里两句似乎也是这种隐语。

(13)云:发语词。之:语中助词,与“是”同。谁之思:言所思者为谁。

(14)西方:远方,即西周王室。“美人”指上文称为“硕人”的那位舞师。

【余冠英今译】

雄赳赳,气昂昂,瞧他万舞要开场。太阳堂堂当头照,瞧他领队站前行。

高高个儿好身材,公堂前面舞起来。扮成力士凶如虎,一把缰绳密密排。

左手拿着管儿吹,野鸡毛在右手挥。舞罢脸儿红似染,公爷教赏酒满杯。

高高榛栗傍山崖,低田苍耳是谁栽。千番万遍将谁想?漂亮人儿西方来。那人儿可真帅呀嗨!打从西方来呀嗨!

【参考译文】

此人相貌真威武,他正率领干戚舞。太阳高高挂中天,他还舞在队伍前。

身材高高且魁梧,庙堂之上正献舞。力大无穷赛猛虎,挥动辔绳好工夫。

左手握着六孔笛,右手拿着山鸡羽。脸色红润如赤赭,公候发话赐他酒。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 篇6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⑸,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经·召南·草虫》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召南·草虫》简介

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谓“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诗集传》则谓“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旧说另有“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等。此诗应是写思妇情怀之作,所思是她钟爱的人,至于是丈夫还是情人,可不必深究,因为这无碍对诗意的理解、诗情的玩味。诗首章将思妇置于秋天的背景下,头两句以草虫鸣叫、阜螽相随蹦跳起兴,这是她耳闻目睹的,说是赋亦无不可。画面之内如此,画面之外可以猜想,她此时也许还感受到秋风的凉意,见到衰败的秋草,枯黄的树叶,大自然所呈露的无不是秋天的氛围。“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景最易勾起离情别绪,怎奈得还有那秋虫和鸣相随的撩拨,诗人埋在心底的相思之情一下子被触动了,激起了心中无限的愁思:“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忡忡,犹冲冲,形容心绪不安。此诗构思的巧妙,就在于以下并没有循着“忧心忡忡”写去,而是打破了常规,完全撇开离情别绪,诸如自己孤处的凄凉、强烈的思念,竟不着一字,而却改用拟想,假设所思者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将是如何呢?诗云,“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降。”见,说的是会面;觏,《易》曰:“男女觏精,万物化生。”故郑笺谓“既觏”是已婚的意思,可见“觏”当指男女情事而言,译为“偎着”是模糊意思,非直解。降,下的意思,指精神得到安慰,一切愁苦不安皆已消失。古人质直,印使是女诗人也不作掩饰。这里以“既见”、“既觏”与“未见”相对照,情感变化鲜明,欢愉之情可掬。运用以虚衬实,较之直说如何如何痛苦,既新颖、具体,又情味更浓。方玉润说得好:“本说‘未见’,却想及既见情景,此透过一层法。”(《诗经原始》)所谓“透过一层法”,指的就是虚实相衬法。

第二、三章虽是重叠,与第一章相比,不仅转换了时空,拓宽了内容,情感也有发展。登高才能望远,诗人“陟彼南山”,为的是赡望“君子”。然而从山颠望去,所见最显眼的就是蕨和薇的嫩苗,诗人无聊之极,随手无心采着。采蕨、采薇暗示经秋冬而今已是来年的春夏之交,换句话说,诗人“未见君子”不觉又多了一年,其相思之情自然也是与时俱增,“惙惙”表明心情凝重,几至气促;“伤悲”更是悲痛无语,无以复加。与此相应的,则是与君子“见”、“觏”的渴求也更为迫切,她的整个精神依托、全部生活欲望、唯一欢乐所在,几乎全系于此:“我心则说(悦)”、“我心则夷”,多么大胆而率真的感情,感人至深。方玉润说:“始因秋虫以寄托,继历春景而忧思。既未能见,则更设为既见情形,以自慰其幽思无已之心。此善言情作也。然皆虚想,非真实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蝼蛄夕鸣悲’、‘明月何皎皎’等篇,皆是此意。”(《诗经原始》)此可谓善读诗矣。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 篇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周南·桃夭》简介

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 篇8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译文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鉴赏

诗经名句——《诗经·邶风·燕燕》 篇9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 《诗经杂》鉴赏

★ 诗经鹿鸣原文鉴赏

★ 高三语文《诗经》课文鉴赏说明

★ 《诗经·卫风·氓》翻译鉴赏

★ 诗经《大雅·皇矣》原文翻译鉴赏

★ 诗经

★ 《诗经》山河

★ 诗经:击鼓

★ 木瓜诗经

诗经名句 篇10

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正在河水那一方。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9.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死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1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19.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译:为人却没有道德,不死还有什么意思。22.我姑酌彼兕觥sì gōng,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25.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

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2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2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2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29.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脸如蝤麒qiúqí,齿如瓠犀hùxī。螓qín 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30.如日之恒gèng,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qiān 不崩。(《诗经·小雅·天保》)

【注释】恒:通“緪gèng”。骞:因风雨剥bō蚀shí 而亏损。

上一篇:冬天的寒风作文300字选登下一篇:我不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