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基本情况(精选8篇)
**街道是**县委、县政府驻地,总面积 81.4平方公里,辖41个村(居),7.2万人口,其中城中村14个,总人口2.4万人。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8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财税入库10364万元,同比增长26.3%。近年来,街道严格按照县委、县府打造“特色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的总体战略部署,本着“政策引导、村自为战、典型带路、和谐拆迁、稳妥推进”的原则,注重把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旅游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旧村改造、园区开发、村居及群众利益的相互促进、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目前,全街道14个城中村已有10个启动旧村改造,涉及住户、人,拆迁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新建成住宅总面积46万平方米,通过城中村改造新增耕地面积1200亩,建成高档住宅小区处,经济园区处,旅游项目个。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城中村改造
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发展和改革、建设、规划、房管、城管执法、国土资源、财政、公安、民政、监察、信访等部门及**街道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城区旧村改造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协调解决城区旧村改造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1
**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旧村改造实施方案。(计划总体情况,要体现特色)
二、出台配套政策,全面提高村居工作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实施旧村改造村居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县城规划
建设管理水平,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区旧村改造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城区旧村改造的目标原则,做到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满足村(居)民安置、城市景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将城区旧村改造建成现代化社区。在土地、房产管理方面给予优惠,列入改造计划的村(居),根据(村)居要求和规划需要,属于集体性质的村(居)用地,在村居改造拆迁时,可依法征为国有用地,安置等用地剩于部分,可进行公开招、拍、挂。三年内城旧村改造实现的土地收益,扣除应上缴部分,自旧村改造计划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全部完成的,全部返还改造村居;第二年内完成的返还70%,第三年内完成的返还50%,以后改造的不再予以返还。被改造村(居)办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及相关土地转用、出让等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免收县政府管理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区旧村改造中优先建设安置住宅,安置用房城市基础设施费免收,集体所有不对外销售的按20%收取等。目前,(为旧村改造提供资金保障总体情况)村居集体收入得到了快速提升,年集体收入多的村达到60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上的村居有3个,500万元以上的村6个,村居尝到了改造开发的甜头。同时干部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成长,增进了与群众的联系,树立了地位和形象。今年村两委换届中,城区村主职干部全部连选连任,实现效益增加、村居和谐、环境提升这一多赢的目标。
三、结合村居实际,合理确定开发模式
工作中从村情、民情合适,村级班子坚强的村入手,时机成熟一个,改造进行一个,决不搞强制命令和“一刀切”,并且科学地选择了三种推进模式。一是自我改造型。对于班子坚强、集体经济基础好的村居,采取由村居集体开发的路子,不仅加快了推进速度,而县同时增加了集体收入。比如南村社区作为2009全县首批城中村改造的试点村,村集体已累计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443户,建成的南村社区新区成为全县的城市亮点之一。二是联合外力改造型。对于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村,采取政府主导、给予政策、循序渐进的路子。如德胜社区,借助城增村减双挂钩政策和台商产业园规划建设的机遇,不仅实现了整村搬迁建新区,还为园区建设创造了土地空间;北村社区、水湖套社区、团山社区等社区也是通过同开发公司合作,以自身为主导,借助外部资金搞开发。三是整体招商开发型。由开发商独立融资,村居配合拆迁,采取统一设计、滚动开发、分期实施的形式实施改造。如城北社区与县外开发商正在洽谈,通过引入外部有实力的大开发商,由开发商拿整体方案,政府监督实施,开发商出资安置搞开发。
四、关注群众利益,全力争取群众配合支持
工作中,坚持 “拆迁一个旧村、建设一个精品社区”,把每一个社区都建成绿色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一是严格工作程序。优先做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控制要求,形成规划图则和文本,为改造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在建设过程中,由组织成立监管领导小组,加强质量监管。二是确保全部安置。按照“先安置、再拆迁”的原则,总体掌握“拆一平房换一楼房,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并且充分考虑原有平房价值和院落占地等因素”。在评估标准上,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以旧房评估价5万元或6万元为基数,超出的以货币形式反还群众,不足的直接给予住房一套,部分村居院落占地超过宅基地面积的部分以市场价格予以收回,确保了穷人也能住上新房。三是提升居住环境。通过拆迁改造强化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升,改造过后的居民新区,配套设施完善,物业服务周到,环境美化、亮化、绿化达标,能够满足居民休息、娱乐、医疗等各方面需求,让居民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得到提升。目前,(指标情况)四是保障居民益。通过城中村改造,村民经济收入将持续稳定增长(原因),通过与开发商的分成增加了村居集体的收入,集体为群众免费办养老保险、新农合等一系列惠民项目,群众收入每年也不断增加,让老百姓尽快享受到旧村改造带来的实惠。改造村总体情况例如,最多的村每年分红在6000元以上,总之,城中村改造是集约利用了土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改
善了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必由之路,湖街道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刚刚启动,虽然也些成绩和经验,但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对照先进找差距,围绕目标抓落实,再下新功夫,再出新成绩。
一、西山区“城中村”的现状
(一) 基本情况
西山区建成区内有城中村115个, 占昆明336个城中村的34%, 为四城区中城中村数量最多。同时, 大量存在的城中村缩小了西山区城市发展的空间, 成了西山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何突破新的发展“瓶颈”, 实现西山区新的跨越, 创造新的历史辉煌?成为西山区决策层在思考的战略性问题。据西山区政府相关部门统计, 截止2006年底, 西山区“城中村”涉及的农房42324幢, 总面积1221.89万平方米。其中: (1) 马街街道办事处:9240幢, 279.65万平方米; (2) 金碧街道办事处:212幢, 59.62万平方米; (3) 永昌街道办事处2238幢, 102.1万平方米; (4) 前卫街道办事处:7548幢, 325.83万平方米; (5) 福海街道办事处:9424幢, 224.27万平方米; (6) 棕树营街道办事处:2744幢, 93.11万平方米; (7) 海口镇:5423幢, 84.54万平方米; (8) 碧鸡镇:3585幢, 52.77万平方米。另外, 西山区二环路以内城中村情况: (1) 永昌街道办事处涉及永联、马家2个社区居委会, 合计430幢、17.51万平方米, (2) 金碧街道办事处涉及卢家营、严家地、气象路、河南、河北5个社区居委会, 合计865幢、31.85万平方米, (3) 棕树营街道办事处涉及近华、鱼翅路、土堆3个社区居委会, 合计1658幢、72.41万平方米。
(二) 主要特点
1. 量大面广, 从城市核心区到城市边缘均有分布。
2. 建筑密度大, 容积率高, 改造难度大。
“城中村”的平均建筑容积率0.8, 二环路内达1.43, 有相当一部分村庄的容积率在2.0以上。部分交通条件好, 靠近市场的村庄甚至高达4.0。远高于一般的城市居住小区1.8的容积率.改造的难度很大。从“城中村”的分布看, 二环路沿线的村庄建筑密度最大、容积率最高, 而且增长的势头十分明显。
3.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严重。
“城中村”、“城边村”常常利用土地的区位优势, 大量出租集体土地.许多违法用地大部分发生在“城中村”、“城边村”。同时, “城中村”的违法建设较为严重.特别是当城市建设需要进行拆迁时, 许多村民把加层等违法建设当作获取高额补偿的一种手段。
4. 旧村建设逐步扩展, 新村建设不断增加。
“城中村”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出租经济发达, 经济收入较高, 许多村庄采取各种名目新建住房, 但其旧村却坚决不拆, 全部出租。“城中村”并没有随新村建设而得到解决。
二、西山区“城中村”改造进展情况
“铁腕书记”仇和作为正视昆明城市中最大的痼疾, 解决“城中村”难题的开拓者, 在调研昆明“城中村”改造时指出, 要把“城中村”5年重建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紧推进, 还历史欠账, 通过“城中村”改造, 调整失衡的空间, 解决好“城中村”居民待遇、收入替代、就业岗位、居住过渡等问题。仇和改造“城中村”的决心, 一时成为昆明市民最大的关注热点。“让村民拆一次, 富一截”这是昆明市城市推进者们的声音, 未来5年内336个“城中村”将被拆迁改造。
“‘城中村’改造, 就是要让‘受害者’变成‘受益人’, 让远离幸福生活的‘城中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幸福的滋味”这是西山区区委、区政府在思索、研究、调查之后达成的共识, 并认为, “城中村”改造对平安西山建设, 对环境的提升, 对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西山经济的拉动, 对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 也意识到对“城中村”的改造绝对不是简单地“推倒重建”, 而是一村一策, 采取自我改造、项目带动、市场化开发、修饰修建性改造等多种模式, 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造“城中村”, 来改变西山的形象, 提升城市的功能。
在前期的工作中, 西山区党委和政府做到规划先行, 以期搞好城市的空间设计、形态设计、形象设计和色彩设计。他们认为:大规划才有大建设, 大开发才有大发展。就是因为站在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 西山区党委和政府在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上显示出了十足的气魄, 推进的速度不断加快, 完善的服务更是引来众多开发商的关注。在2008年3月7日召开的城市建设管理暨“城中村”改造推介工作会上, 71家企业与西山区政府签订了意向性协议, 欲参与“城中村”改造, 一场“城中村”突围之战就此在西山区打响。为此, 西山区党委和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中村重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山区城中村重建改造暂行办法》, 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西山区“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 协调部署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协调解决“城中村”改造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7个街道办事处及区“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 负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 协调部署, 组织开展区“城中村”改造重建工作。按照“政府主导、村民自愿、市场动作, 市级规划、区级实施, 统一设计、各具特色, 统筹布局、优化空间, 营造景观、健全功能、全面推进, 改善民生”的原则, 西山区采取一村一策, 自我改造、项目带动、市场化开发、修饰修建性改造等多种模式, 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 尽早启动, 强势推进, 全面提速。区委书记在全区经济工作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 用5年时间, 到2012年全面完成全区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改造, 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 改变农居混杂的管理体制, 改善城市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经过努力, 到2009年8月, 西山区已启动20片区41个村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 规划工作
昆明市规划局已下达36个片区规划指导意见, 其中20个片区209个村的专项规划方案已通过规委会审批。有投资人但专项规划尚未通过昆明市规委审批的共21个片区, 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督促企业尽快报批。15个尚无意向投资人的片区将于近期完成专项规划缟制招标工作。
(二) 拆迁工作
目前, 西山区共拆除“城中村”改造范围建筑面积126.96万平方米, 其中:2008年完成南亚项目22.07万平方米, 2009年完成拆迁面积104.89万平方米。
(三) 招商工作
在2009年昆明市“城中村”招商推荐会上, 西山区与7家企业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协议, 签约意向投资总金额达166亿元, 其中6个项目已列为西山区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 目前均已落地实施。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完成“城中村”项目投资44.42亿元, 其中2009年完成南亚风情商业广场项目投资20亿元, 2009年8月完成投资24.42亿元。
(四) 土地工作
完成55个片区的土地权属调查及影像成图、出图工作, 调查总面积4.6万亩。完成30号片区土地招拍挂交易工作, 现已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7个“城中村”改进地块的农用地转用向土地征收已报国务院批准为城市用地, 正在按批次用地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已完成11片区的集体土地组件报批工作, 其中李家村、田家地村、王家地村、豆腐营村、庄稼塘村等三个片区已取得用地批复。下地对红庙寺村部份、西坝新村、弥勒寺村、曹家场村、四道坝村、红庙寺村、孙家湾、二庄、卢家地村、马街村等7个片区进行集体土地组件上报工作。
(五) 安置房建设工作
目前已建成回迁安置房共计23.2万平方米:其中南坝五组5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 红庙一组7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 鲤鱼村村民安置房屋3.2万平方米主体已完工, 郑家新村村民安置房已建成8万平方米。南亚风情商业广场项目13.6万平方米安置房年内可建成。
(六) 各项重点工作拆迁“城中村”情况
道路建设工作, 昆州路拆迁张家村、沙地村拆迁12059平方米, 陆广路拆迁庄稼塘村、邬小村2000平方米;四退三还工作, 碧鸡街道办事处三邑村拆迁2.5万平方米;河道治理工作, 大观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西坝河、金家河、玉带河、王家堆渠、西边小河共拆迁42.1万平方米。西山区人满怀热切地期待着城中村能够彻底改造好。
三、西山区“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城中村里, 几乎所有城市的问题都在这里集中体现:卫生脏乱、交通拥堵、消防隐患突出、黄赌毒泛滥等。目前, 西山区“城中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 布局混乱, 违法建筑泛滥
“城中村”由于处于城市建成区, 小工厂、小作坊、仓库和居住交错混杂, 用地布局混乱, 加之乱搭、乱建, 严重破坏了原本村庄空间结构的自然和谐, 机理混乱, 空间结构与城市严重冲突, 整个发展建设呈现无序状态。
(二) 市政设施缺乏, 环境质量差
目前城中村开发强度普遍过大, 公共活动空间 (包括绿地) 缺乏, 环境质量低下;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大部分城中村的道路曲折不通, 房屋高度无序, 排水雨污不分, 电力、电讯线路杂乱, 煤气管道不通, 给排水容量不足, 且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供外来人口使用的设施缺乏。此外城中村建筑间距过小, 采光、通风不足, 建筑质量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现代化形象。
(三) 社会问题突出
私房出租的巨大收益, 造成城中村不少原居民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成为“四不青年” (不耕作、不学习、不经商、不做工) ;大量的外来人口主要集聚在“城中村”。外来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原住村民。外来人口膨胀, 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城中村的出租屋往往成为“黄赌毒”的温床、“超生游击队”的藏身之处, 带来突出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问题。“城中村”正在演化为城市的一种“亚社区”, 成为城市中社会治安多发区域。城中村暗藏黑窝点、黑作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根据2008年质监部门查处的制假黑窝点分布来看, 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城中村以及城郊结合部。
(四) 防灾救护能力弱, 安全隐患多
“城中村”的建设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缺乏规划控制。建筑挤占道路和公共空间, 根本没有火灾, 消防、救援通道, 防灾救护能力极度脆弱。房屋建设根本没有科学的设计, 没有考虑地质条件、防震抗震要求。云南省地震局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城中村的民房建筑几乎都没有做过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部分民房建筑未作过地基处理, 房屋整体抗震性能较差。近年来, 城中村居民为了追求更多利益, 大兴“加层”之风, 让城中村的民房建筑抗震能力更加脆弱。据专家测算, 发生8级破坏地震时, 昆明市城中村失去住所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总和将为10.78万人。而这个计算过程中, 相关参照的是云南其他地区历次地震中砖混结构破坏比数据而来的, 这些房屋多为砖混结构房, 多数经过正规设计与施工, 其抗震能力理论上应该比昆明市的城中村民房好。可见, 一旦发生8度地震, 城中村民房遭遇的破坏将高于上述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失去住所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总和将大于10.78万人。“城中村一遇地震变坟场”并非危言耸听。
(五) 经济驱动力不足, 形成城市经济的塌陷带
“城中村”由于依靠的是“出租经济”, 大量聚集的外来低素质人口, 既不会产生巨人消费需求, 也不会激发创业冲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弱。土地资源配置难以向高效益转化, 与城市经济发展脱节, 形成了城市经济的一个塌陷带。
分析西山区“城中村”存在的上述问题,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现实因素两个方面:历史因素———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所致;现实因素: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城市规模快速扩大, 主城规划区大量使用农民土地, 这些村庄渐渐成了城市的中心地带, 但失去土地的村庄仍保留农村建制而形成了大量的“城中村”。
记者从纪检部门、检察机关、冼村村民及地方政府等获取的独家信息显示,冼村案并不仅仅是一宗简单的“村官集体腐败事件”,由此顺藤摸瓜查出的还有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和广州市协作办原党委副书记何继雄,更牵扯多家地产、物业公司。
在村改居后仍基于宗族势力手握大权的“经济村官”、深谙城市规划又谋求城建政绩的地方高官、希望从旧城改造中获得巨额利润的开发商,三者之间形成强大的腐败“铁三角”,共同进退、相互支撑,利用各自手中的权力、资本和土地资源,一起瓜分城中村改造的红利。“这些村霸、高官、开发商之间的故事,几乎就是电影《窃听风云3》的现实版”,某位办案人员感慨说。
新城崛起下暗流涌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广州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的开发,冼村地段优势充分显现,大片土地被征用。1999年,冼村正式撤销村委会,成立冼村企业集团,2005年又改为冼村实业有限公司,担负起冼村集体经济的管理职能。然而,本应代表村集体利益的冼村实业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屡屡遭到村民质疑和声讨。
记者在冼村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有的已被拆掉大半,堆起的废墟足有一人来高,上面长起了荒草,垃圾丢得满地都是,一股刺鼻的臭味弥漫在空气中,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建筑形成了巨大反差。一位村民指着旁边一座商业广场说,“那里以前都是冼村的地,很便宜就被卖掉了。”
冼村的地卖得到底有多便宜?根据广州“一村一策、一厂一策”的旧城改造策略,规定城中村土地的出让收益由政府、房企和村民三方分成,具体分成比例由三方议定。一些冼村村民反映,绝大多数合作开发项目,冼村的收益分成只占到20%至30%。
惟一的例外只有珠江新城F2-2地块,2006年签协议时,冼村占收益分成的70%。但2007年,村干部又擅自更改协议,将48%的份额拱手让给合作方广州市嘉裕房地产集团。这块建筑面积68023.8平方米的土地,嘉裕仅出价6000万元人民币,每平方米仅为882元。对比珠江新城动辄四五万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价格,村民抱怨村官“把黄金地段卖成了‘白菜价’”。
被贱卖的不仅仅是土地。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显示,冼村共有物业47萬平方米左右,其中约35万平方米明显低于市场价出租,租金最低的仅有每平方米11元,最高的也只有每平方米25元,远远低于珠江新城商业物业的市场价。
村民的不满在2010年之后达到高峰。当年广州市启动138个城中村的改造,冼村在列。但接下来的数年里,部分村民不肯签约,施工队强拆引发冲突,村民不断上访举报村班子成员……持续数年的拉锯战,结果是村领导班子集体受审。
村官“家天下”瓜分集体利益
村官腐败案并不罕见,但“群体沦陷”并不多见。在冼村案中,冼村实业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卢穗耕已被证实外逃;原党支部副书记、董事长冼章铭,原党支部副书记、副董事长卢佑醒,原党支部委员、副董事长卢杏肖,原党支部委员、董事卢国荣、陈建强、冼国坚,以及该公司编外人员卢炳灿,竟然在今年7月底“齐聚”被告席。而且,7名被告人中有5人与卢穗耕是亲戚关系,另有两人是同学关系。
冼村管理者“家天下”,背后是宗族势力长时间把控村务的严峻事实。据办案机关介绍,卢穗耕娶了上任村支书的女儿,然后当选“一把手”。他上台后任人唯亲,在重要岗位都安排了自己的亲信。
多位受访村民向记者反映,卢穗耕1979年当选冼村党支部书记,此后30多年一直连任。但实际上,这些年村里并没有举行过真正的选举,村民股东大会也从来没开过,都是卢穗耕说了算,“就连扫地工都是卢穗耕家族的人来做”。
根据起诉书,冼村腐败案涉嫌犯贪污罪、受贿罪两项罪名。在涉嫌贪污方面,起诉书显示,冼章铭等5名班子成员利用职务便利,以超额发放精神文明奖等奖项的方式,先后多次共同侵吞公共财产共计724万多元。
在涉嫌受贿方面,冼章铭等7人被指利用职务便利,在国有土地管理和经营,合作共建或选择开发商,以及村集体物业的放租过程中,为多家房地产商、物管公司提供帮助,以低价出租物业,并集体收受开发商给予的高额贿赂。涉嫌受贿最多的卢佑醒,共收取105.4万元人民币、8万元港币及购物卡7000元。
三位一体的腐败联盟
去年12月,曹鉴燎被广东省纪委“双规”接受调查。冼村案办案人员透露,正是在查处冼村案过程中发现曹鉴燎涉嫌收受贿赂的犯罪线索,广东省纪委、省检察院根据这条线索,调查发现曹鉴燎涉嫌接受巨额贿赂的犯罪事实,并牵出原广州市协作办党委副书记何继雄受贿案。
一位办案人员说:“冼村班子成员之所以肆无忌惮贪污受贿,就是因为上面有曹鉴燎、何继雄等作为保护伞,他们不怕村民举报,也不怕上级查处,与开发商共同勾结,形成领导、村班子和开发商三位一体的利益集团,大肆瓜分集体利益。”
上世纪90年代,珠江新城刚刚进入开发期,主要开发形式是开发商与城中村联手合作。“有的村价格开得高,开发商便去‘公关’时任沙河镇党委书记的曹鉴燎,曹鉴燎找村干部把价格谈下来,让利开发商促成合作。为表示感谢,开发商或直接向曹鉴燎、卢穗耕等人行贿,或承诺日后按差价的百分比分成。”随着日后步步升迁,曹鉴燎自然成为基层腐败者的“保护伞”。而在冼村案中,曹鉴燎等更是人为制造制度漏洞,通过“股份制改革”剥夺部分村民选举权。
一些冼村村民反映,2001年曹鉴燎担任天河区委书记时,天河区政府下文将该区城中村居民划分为社区股东和社会股东。简单说,这些居民户籍都在原地,没地的是社会股东,有地的是社区股东。天河区部分官员曾向记者证实,上世纪90年代,冼村撤村改制后,村集体资产全部股份化到村民手中,村中确有社会股东和社区股东之分。社会股东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参与村里各项决策,股份分红也与社区股东存在一定差距。
这就意味着,4000多名冼村居民有一半以上的人失去了参与村中重要事项决策的权利。这项被部分官员称之为“创新”的改革,实际上却是借城镇化契机人为创造的制度漏洞,剥夺了部分村民参与村内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利,以求减少征地、改造时来自民众的程序阻力。
而为了减少余下社区股东的阻力,村干部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威逼利诱”。如何“威逼”可以想见,而“利诱”则主要由开发商提供资本支持。冼村村干部们的某次集体受贿,就来自于开发商为帮助他们操纵选举,给了卢穗耕数十万元。卢穗耕将之分给其他几位村干部之后,让他们到处“活动”请村民吃饭送礼,换取村民支持,最终实现出卖合作权、出卖承租权的目的。
此外,办案人员透露,开发商们一般逢年过节都要请村干部到高档酒店吃饭,给他们派红包,“有时单请一个村,有时是群村宴,好几个村的村干部都会来吃饭交流,请客的地方档次很高,有五星级酒店。”
在这个腐败“铁三角”中,城中村村干部们看似权力最小、资本最少、最不起眼,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在反贪部门的眼中,城中村村干部又有权力又有油水,受到监督相对又小,是容易被忽视,但腐败风险不可小觑的群体。
打造城中村改造反腐“高压线”
“土地腐败”的问题不仅仅出在冼村。去年,广州市白云区81名干部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其中近一半涉及“土地腐败”。多位受访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建议,城中村改造急需完善反腐“高压线”,打造监督村干部和村务的“曝光台”,粉碎高官、村干部、开发商腐败“铁三角”。
针对冼村案暴露的城中村改造土地监管漏洞,科學论证、民主决策要成为“政策创新”的法律制约。据一些领导干部透露,一些所谓“创新方案”的出台,多半是企业提出“突破”现有政策需求,政府主管处室和主管局长在制度框架内“想办法”,主管副市长或者市长批准,决策者不超过5个人。此类政策最多在政府部门之间征求意见,但不会征求到纪检部门,也就是说没有合法性审查和预防腐败审查。
部分专家认为,要避免官员、村班子插手城中村改造土地交易,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形成经济制约。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唐代望建议,村改居后,村干部变成了公司经理,操纵资金动辄上亿,但多数依然用过去管村务的方式来操控村集体经济事务,方式过于滞后,可借鉴东莞等地探索聘请职业经理人当“操盘手”的经验,使公司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符合市场规律。
此外,村改居后,村干部身份变化也带来了法律追责问题。据冼村案部分办案人员介绍,村集体经济管理者身上公职人员色彩更加淡化,贪腐手法更加多样,刑法中仅有极少数规定可以涉及,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上级党委应加强监管,建立重大事件报上级部门同意、一般决策报街道办备案的制度。
依据规划意见书到区市政管委管理科办理的相关行政许可内容,需市级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有4项:
一、(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古树名木移植许可
(二)行政许可依据: 《城市绿化条例》第25条
(三)行政许可收费依据: 本项目许可不收费
(四)行政许可审查总时限: 12个工作日(不含法定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时间和上级审批时间)
(五)申请表: 《**市园林绿化局古树名木移植申请书》
(六)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七)申请条件:
1、因特殊情况必须移植的;
2、古树名木移植方案符合要求。
(八)申请条件依据:
1、《城市绿化条例》第25、27条;
2、《**市城市绿化条例》第22、23条;
3、《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10、12、16条;
4、《**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第11、15条。
(九)申请方式:书面申请。
(十)申请人提交材料目录:
1、**市园林绿化局古树名木移植申请书。申请内容包括申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绿化面积总况;申请树种、规格、数量、原因;申报单位意见(盖章);产权业主单位意见(盖章);
2、**市园林绿化局绿地指标审核签署意见;
3、**市规划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4、项目工程树位平面图。在施工平面图上标明树位、树种、规格、占用绿地的面积;
5、古树名木移植方案。
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含代征绿地)
(二)行政许可依据: 《城市绿化条例》第20条
(三)行政许可收费依据: 本项目许可不收费
(四)申请表: 《**市园林局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含代征绿地)申请书》
(五)行政许可审查总时限: 12个工作日(不含法定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时间和上级审批时间)
(六)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三、(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树木移伐
(二)行政许可依据:《城市绿化条例》第21条《**市城市绿化条例》第23条
(三)行政许可收费依据:本项目许可不收费
(四)行政许可审查总时限:12个工作日(不含法定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时间和上级审批时间)
(五)申请表:《**市园林绿化局树木移伐申请书》
(六)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七)申请条件:确需砍伐或者移植的。
(八)申请条件依据:
1、《城市绿化条例》第21条;
2、《**市城市绿化条例》第23条。
(九)申请方式:书面申请。
(十)申请人提交材料目录:
1、**市园林绿化局树木移植和砍伐申请书。申请内容包括申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绿化面积总况;申请树种、规格、数量、原因;申报单位意见(盖章);产权业主单位意见(盖章);
2、**市园林绿化局绿地指标审核签署意见;
3、**市规划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4、项目工程树位平面图。在施工平面图上标明树位、树种、规格、占用绿地的面积。
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四、(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公共绿地改变使用性质批准(含其他绿地)
(二)行政许可依据:《**市城市绿化条例》第25条
(三)行政许可收费依据:本项目许可不收费
(四)行政许可审查总时限:20个工作日(不含法定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时间和上级审批时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0日
(五)申请表:《**市园林局公共绿地(含其他绿地)改变使用性质申请书》
(六)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七)申请条件:新建项目确需改变绿化规划、绿化用地使用性质的。
(八)申请条件依据:《**市城市绿化条例》第25条。
(九)申请方式:书面申请。
(十)申请人提交材料目录:
1、**市园林局公共绿地(含其他绿地)改变使用性质申请书;
2、**市园林局绿地指标审核签署意见;
3、**市规划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4、项目工程占用绿地平面图。在施工平面图上标明占用绿地的面积及准确位置。
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到区市政委城建科能直接办理的有 7项:
一、(一)项目名称:市政公用工程穿越公园或临时占用公园内土地许可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市公园条例》第25条。
(四)办理对象及范围:**区
(五)办理条件:
1、市政公用工程确需穿越公园或者临时占用公园土地的。
2、建设单位应当征得公园管理机构和园林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六)提交的材料:
1、**区市政管理委员会穿越公园或临时占用公园内土地申请书;
2、**市**区规划分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3、项目工程需穿越公园或临时占用公园土地平面图。在施工平面图上标明占用公园绿地的面积及准确位置。
(七)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八)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九)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不含法定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时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0日
(十)费用情况:本许可项目不收费
(十一)办理结果状态:该事项在本单位可以全部办结
二、(一)项目名称:道路上空或者建筑物、构筑物之间架设管线行政许可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第三十四条
(四)办理对象及范围:**区
(五)办理条件:
1、**区范围内建设各类架空线路,或者在现有架空线路上搭挂线缆的,由**区市政管理委员会负责行政许可。
2、新建或临时架设架空线路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有关规定;搭挂线缆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合杆的规定。
3、具有书面申请。
4、具有拟建架空线路的设计图纸。
5、搭挂线缆建设单位须提交与电杆权属单位签订的安全维护协议。
(六)提交的材料:
1、由**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统一格式的《架空线路建设申请表》:建设单位的全称、加盖建设单位公章;申报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目的、建设规模和内容(起止点位置、路径长度、线缆长度、线缆数量、线缆容量、电杆数量、附属设施名称及数量)、计划开工时间、工期;临时架空线的使用天数、拆除时间。
2、拟建架空线路的设计图纸,须由专业部门绘制,内容包括:在1:500地形图上绘制架空线路总平面图、1:100的带有道路横断面的线路断面图;图中须表明拟建线路与周围现有各种架空线路的关系。
3、搭挂线缆建设单位须提交与电杆权属单位签订的安全维护协议。
(七)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八)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
(九)费用情况:本许可项目不收费
(十)办理结果状态:该事项在本单位可以全部办结
三、(一)项目名称: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批准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1996年国务院令第198号)
(四)办理对象及范围:**区
(五)办理条件:
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申请单位提出申请符合申请条件,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六)申请条件的依据:
1、**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市公安局1994年第2号《**市临时占用道路许可管理若干规定》第八条;
2、**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市公安局1996年国务院令第198号《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三十条;
3、《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
(七)提交的材料:
1、临时设施占道申请(包括:占用道路位置、范围、性质、时间、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占道原因等);
2、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许可申请时,应出示申请人的授权委托书。
(八)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九)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
(十)费用情况:本许可项目不收费
(十一)办理结果状态:该事项在本单位可以全部办结
四、(一)项目名称:挖掘城市道路批准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1996年国务院令第198号)
(四)办理对象及范围:**区
(五)办理条件:
(六)申请条件:
1、掘路施工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申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申请的理由、地点、施工期限等);
2、已取得有效的规划主管部门工程规划许可和建设主管部门施工许可;
3、设计完成工程图纸(包括:城市地域图、施工平面图、挖掘回填剖面图);
4、有切实可行的掘路施工方案(含施工承诺书);
5、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许可申请时,应出示申请人的授权委托书。
(七)申请条件的依据:
1、《**市临时占用道路许可管理若干规定》第八条;
2、《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3、《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
(八)申请材料和申请书示范文本:
1、申请书;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3、城市地域图、施工平面图、挖掘回填剖面图。
(九)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十)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
(十一)费用情况:本许可项目不收费
(十二)办理结果状态:该事项在本单位可以全部办结
五、(一)项目名称:建设工程配套环境卫生设施竣工验收许可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第六十七条
(四)办理对象及范围:**区
(五)办理条件:
1、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专业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定额指标和设置标准;
2、符合环境卫生设施设计方案;
3、符合**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DB11/T190-2003);
4、符合《**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行指标》;
5、符合《**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五)项;
6、符合《**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定额指标(试行)》;
7、符合《**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标准》;
(六)提交的材料:
1、申请人的工商营业执照、法人机构代码证书(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2、中标文书或建设合同(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3、规划许可证、用地许可证、开工许可证和规划平面图(1:500蓝图或复印件);
4设施工程质量的合格文件(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5、环卫设施的平立剖图(1:100蓝图或复印件)。
(七)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八)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
(九)费用情况:本许可项目不收费
(十)办理结果状态:该事项在本单位可以全部办结
六、(一)项目名称:新建扩建改建城市公园竣工验收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市公园条例》第2、18、19、34、36条。
(四)办理对象及范围:**区
(五)办理条件:
1、属于公园用地,并且范围明确;
2、对公众开放,具备改善生态、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憩娱乐和防灾避险等功能;
3、有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负责人;
4、公园的绿化用地比例应当不少于陆地面积的65%;
5、具有《公园设计规范》要求的设施;
6、公园面积在10000 m2以上。
(六)提交的材料:
1、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竣工验收申请表;
2、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及工程竣工图;
3、公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4、公园所有者及管理者的基本情况;
5、公园有关绿化、服务、园容卫生、秩序等方面的管理规定。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七)办理程序:受理
审查
决定
送达
(八)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不含法定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时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0日。
(九)费用情况:本许可项目不收费。
(十)办理结果状态:该事项在本单位可以全部办结
七、(一)项目名称:夜景照明方案审核许可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款
(四)办理对象及范围:**区
(五)办理条件:
1、符合**市**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2、符合**市夜景照明管理办法的规定;
3、填写市市政管委统一格式的《夜景照明工程建设方案行政许可申请表》;
4、经规划批准的平面图(A3纸);
5、夜景照明建筑总平面图(A3纸);
6、建筑立面图(A3纸);
7、建筑剖面图(A3纸);
8、建筑物实景白天照片式效果图(A3纸);
9、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10、设计、施工资质(复印件加盖公章);
11、施工安全认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12、夜景照明构思;
13、照明方案、设计说明(A3纸);
14、灯位布置图;
15、照(亮)度、光色计算分布图;
16、控制眩光方法;
17、平日、节日、重大节日效果图(A3纸);
18、照明器材明细和技术资料;
19、重点部位灯具安装方法、结构示意图及说明(A3纸); 20、供配电系统及控制原理图(A3纸);
21、节能措施
(六)办理程序:受理 → 审查 → 决定→ 送达和备案
(七)办理时限:25个工作日
(八)费用情况:不收费
(九)办理结果状态:该事项在本单位可以全部办结 附件11:用地批准
一、用地单位持市(区)国土局预审批复向发改委和规划部门申请办理立项批复和规划审批。
二、用地单位持上述预审批复、立项批复和规划意见材料到区国土分局办理用地申报审批手续。
三、区国土分局按国家及市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编制用地报批材料。具体材料如下:
(一)区国土分局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二)用地单位填写的建设用地申请表
(三)用地单位提供的发改委或项目计划部门批准的立项和可行性报告批准文件
(四)区国土分局的地质灾害认定表
(五)区国土分局的压覆重要矿床证明
(六)用地单位提供的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意见书及附图
(七)用地单位提供的勘测地界技术报告书及附图
(八)用地单位提供的使用林地证明
(九)用地单位提供的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十)用地单位提供的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十一)区国土分局的土地情况调查表
(十二)区国土分局代区政府撰写的建设用地申请文件
(十三)区国土分局填写的“一书”、“四方案”
(十四)区国土分局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十五)区国土分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不需要调整的免。
(十六)区国土分局的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十七)区国土分局的公示、听证情况说明
四、区国土分局将建设项目用地申报审批材料组织齐全经区政府同意上报市国土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五、缴纳有关税费并落实征地补偿费依据:市政府令148号;京国土房管政(2003)716号
六、市国土局下发市政府用地批复。市国土局在用地单位缴齐各种税费和征地补偿费后将市政府用地批复下发给区政府。
七、区政府收到市政府用地批复后,在10日内将批复内容在被征地的村委会所在地进行公告。
八、用地单位持用地批复和相关材料在全部支付征地补偿费后向市国土局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注:办理农转用和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用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一)基本农田;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525亩)的;
(三)其它土地超过七十公顷(1050亩)的。
征用本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附件12:核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许可证
一、项目名称:核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许可证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
四、收费依据:不收费
五、办理时限:30个工作日
六、办理结果状态:本局审核市建委备案
七、网上办理情况:**市拆迁信息网 网址: http:/bjchaiqian.bjjs.gov.cn 办理条件:列入本拆迁计划的拆迁项目
在**市拆迁信息网上激活项目帐号,建设单位获取项目帐号后登陆填报系统,进行网上负责项目材料填报,两级拆迁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发布信息。按网上审批的程序进行网上审批,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用地批准文件;
(二)规划批准文件;
(三)拆迁实施方案;
(四)安置房屋或者拆迁补偿资金的证明文件。
(五)委托评估合同和受托评估机构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
八、办理程序:网络受理→审核→审定→告知
九、办理部门:**区建委房屋管理科 附件13:核发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
一、项目名称:核发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
二、项目类别:许可
三、项目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05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
四、收费依据:不收费
五、办理时限:30个工作日
六、办理结果状态:本局审核市建委备案
七、网上办理情况:**市拆迁信息网(网址:http:/bjchaiqian.bjjs.gov.cn)
八、办理条件:列入本拆迁计划的拆迁项目
按网上审批的要求进行网上审批。在**市拆迁信息网上激活项目帐号,建设单位获取项目帐号后登陆填报系统,进行网上负责项目材料填报,两级拆迁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发布信息。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有土地使用批准文件:
(四)市房屋拆迁资格证书
(五)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文件。
(六)拆迁计划,包括项目基本情况、拆迁范围和方式、搬迁期限、工程开工和竣工时间等。
(七)拆迁方案,包括被拆迁房屋状况、补偿款和补助费预算登记。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应提交的其它材料。
(九)拆迁工地防治扬尘污染责任书和房屋拆除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
(十)委托评估合同和受托评估机构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
九、办理程序:受理→审核→审定→告知
十、办理部门:**区建委房屋管理科 附件14: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同附件10)附件15:办理征地结案表
一、办理国家建设用地征地结案申请报告;
二、市政府用地批准文件;
三、征地补偿协议书;
四、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结案证明;
甲方:XX市XX区青青街道常明社居委
乙方:XX置业有限公司
丙方:合肥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提高城市品味,甲方根据市区两级政府有关土地出让前期准备工作的相关规定,就XX份城中村综合开发改造(以下简称“XX份城改”)项目实施拆迁配套工程,以交付土地部门净地挂牌,并协助政府制订项目出让条件、选择具备开发实力和开发经验的开发主体。为全面完成好招商和融资工作,甲、乙双方于2009年3月8日签署了《XX份“城中村”综合改造合作意向书》,合作开发XX份城改”项目。在本意向履行过程中,乙方和丙方组成联合体共同开发XX份城改项目,在此基础上甲、乙、丙三方经过充分协商,本着相互协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就XX份城改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合肥市XX区水阳路以北、青松路以西。
2、项目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06548.18平方米(折合159.82亩,拟建筑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计20亿元人民币。
3、项目功能及开发周期:本项目为大型商业中心、特色步行街、精品住宅、高档写字楼及五星级酒店等业态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发周期暂定4年(以项目开工建设之日起计算)。
4、项目性质:本项目为合肥市政府批准的XX份城中村改造项目,项目拆迁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拆迁安置费用约计4亿元人民币。
二、开发方式
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拆迁完成后由政府收储并挂牌,乙方摘牌后按项目约定的功能进行规划设计、报批和项目开工建设报批,甲方予以积极配合。
三、拆迁安置
1、本项目属于城中村改造项目,拆迁工作由甲方组织实施,拆迁安置所需的费用由乙、丙方承担,先行支付给甲方,本项目实行货币补偿,房屋拆迁补偿费用约计4亿元人民币(具体以拆迁测量认定及评估机构确定的数据为准)。
2、本项目拆迁分两次完成,在本协议签订前已完成拆迁面积约60亩,由丙方支付拆迁费用79643445元,待二次拆迁完成后统一结算,第二次拆迁在本协议签订并支付预付款后启动。
3、第二次拆迁安置费用付款期限:
⑴、本协议签订后七日内乙、丙方向甲方预付人民币4000万元;
⑵、在甲方审查确认拆迁安置户籍和人员名单,并在媒体张榜公布后七日内乙、丙方向甲方支付人民币6000万元;
⑶、在与拆迁户拆迁协议全部签订后七日内乙、丙方向甲方支付人民币6000万元;
⑷、余下拆迁安置费在拆迁全部完成并挂牌取得土地后七日内支付;
4、甲方在收到本合同第三条第三款由乙丙方支付的预付款后,开始进行拆迁工作并在150天内完成本项目的拆迁工作。
四、土地出让
1、甲方在拆迁完成3个月内上报政府收储本项目土地,履行土地挂牌程序,乙、丙方组成联合体通过挂牌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年限按《土地管理法》规定办理。甲方应向政府建议本项目挂牌条件,取得政府支持认可,以确保乙、丙方合法取得该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并协助乙、丙方办理项目用地手续。
2、土地出让金的支付按挂牌条件和乙、丙方与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执行。
3、乙、丙方摘牌按规定付清土地款后30天内,甲方向乙、丙方返还其先前支付的拆迁安置费。
五、其他优惠政策
甲方协助乙、丙方取得并享受合肥市 “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六、其他约定
1、本协议签订后,甲方不得另行选择其它合作伙伴以及不再和任何第三方进行本项目的任何形式合作。
2、本协议附件及有关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未尽事宜,各方协商解决,如遇纠纷协商不成,向协议履行地人民法院诉讼。
七、违约责任及处理
1、甲方每拖延一天完成拆迁,按乙、丙方已付的拆迁安置费的千分之一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2、若乙、丙不参加该项目土地挂牌,应赔偿甲方由此所造成的损失。若乙、丙方参加项目土地挂牌但未能中标,则甲方负责在招标结果发布后十日内返还乙、丙方已付的拆迁安置费本息。
3、甲方违反本协议的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向乙、丙方支付经济损失500万元,并返还乙、丙方已支付的一切款项及按每天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4、乙方未能按本协议的第三条第三款之规定付款,乙、丙方向甲方支付按延迟付款金额的每天千分之一的违约金。
5、因国家政策要求或不可抗力导致双方的经济损失,相互均不予追究。
6、如一方未按协议履行相关义务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或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其不再继续履行本协议时,相对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八、生效条件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
(本页无正文)
甲方:合肥市XX区青青街道常明社居委(盖章)代表(签字):
乙方:XX置业(安徽)有限公司
代表(签字):
丙方:合肥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代表(签字):
我们##办事处高度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成立了“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分管副职及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社区书记、村居书记为成员。同时成立专门的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对改造试点实行科级干部帮包制度,依据实际情况,一村一政策,一村一套帮包班子。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城中村”改造的重大意义,让群众了解政策,积极支持配合“城中村”改造工作。
现将##街道办事处“城中村”改造工作汇报如下:
一、##居委,位于##路以东,##路以西,##路以南,##路以北。现有土地##亩,其中住宅占地##亩,其他占地##亩,土地性质全部为国有土地。村居两委班子健全,班子成员团结,群众较为拥护。##年#月以后再建房屋基本没有,外来人口较多,但房屋大部分证件齐全,村两委对城中村改造早已进行宣传,群众都同意改造。要求对房产证上标有的房屋面积,不管正房还是偏房,都按一平方换一平方,如进行货币补偿每平方要在##元以上。
##村,位于##路以东,##街以西,##以南,##路以北。现有土地##亩,其中村庄住宅占地##亩,其他用地##亩,土地性质全部为集体土地。两委班子健全,班子成员团结,战斗力较强。居民支持城中村改造,要求回迁按照房产证标明面积一平方换一平方,其他房屋面积折价货币补偿。如全部货币补偿,则视具体情况再议。
现在两个村的土地已完成招拍挂,办事处将具体分析各方面情况,本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挑选村居班子健全、战斗力强、群 1
众拥护等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村居,首先进行改造。
二、##村,总人口##人,约##户,总占地##亩。其中耕地##亩,村庄占地##亩,道路沟渠##亩。现有房屋##处,##间,房屋总面积##万平方米;大棚约##个,占地##亩,主要是钢架构,种植蔬菜;养殖场##座,占地约##亩,养殖奶牛、猪为主;仓库、厂房约##个,占地约##亩。
为全面做好####工程工作,办事处成立了####(##村)拆迁安置工作组;并按照市区统一安排,配合上级部门对####绿化带进行实地勘查并打点划线;办事处抽调精干近百名人员,组成三个工作队,对运河五期绿化带内的房屋宅基进行实地核实,掌握了较为详细的房屋、土地、人口等信息,全面启动运河五期工程。
三、######工程涉及到##办事处##村和##村。
###村,总人口##余人,约##户,占地##亩,其中村庄占地##亩,耕地##亩,其他用地##亩,房屋##处,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工程涉及土地##亩。
##村,总人口###人,约##户,占地##亩,其中村庄占地##亩,耕地##亩,其他用地##亩,房屋##处,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工程涉及土地##亩,全部为企业用户地。
办事处成立了######工程工作组,具体负责和保障各项工作开展;按照市区统一安排,配合上级部门基本完成了对###村的房屋普查;多次召开由办事处工作组、##社区、###村和##村两委参加的集体会议,学习相关政策,研究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解决疑难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组织土
地征用听证会,土地手续正在审批过程中;对地上附着物进行勘察测量,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工程涉及到###办事处##村、##村和###村。
###村,总人口##余人,约##户,占地##亩,其中村庄占地##亩,耕地##亩,其他用地##亩,房屋##处,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工程涉及土地##亩。
##村,总人口###人,约##户,占地##亩,其中村庄占地##亩,耕地##亩,其他用地##亩,房屋##处,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工程涉及土地##亩。
董付村,总人口###余人,约##户,占地###亩,其中村庄占地###亩,耕地##亩,其他用地###亩,房屋###处,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工程涉及土地##亩。
办事处成立了####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和保障各项工作开展;办事处抽调机关和社区精干人员,对工程涉及到的三个村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查,掌握了较为详细的资料;积极组织土地征用听证会,土地手续已经通过审批;针对部分群众认为征地程序有瑕疵的问题,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逐家做工作,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使广大群众由不理解抵制转变为支持配合,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存在问题:
1、不同程度存在人多房少,多人一宅的情况。
2、多年未规划宅基,有的村虽然自己规划了宅基,但由于上级监管严格,分配的宅基多数未建房屋。
3、####村等几个村,人少耕地多,是著名的蔬菜专业村、养殖专
业村,土地收益较高,要求提高耕地和地上附属物赔偿价格。
4、要求提高征地后预留地的比例,并要求自主选择预留地位置。
5、要求政府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和养老保障问题。
1 所有权问题
一大部分的老旧住宅区的产权产籍登记尚为空白。这些住房都是在单位的征用地皮上建起来的, 有的有土地证, 有的根本就没有土地证;有的经过黑市中介, 几易其主, 仅凭一纸合约或一张公证书, 缺乏基础资料要件, 业主又普遍要求登记准确.
城中村改造房是用于安置村民 (居民) 的住宅建设, 所用土地一般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楼盘开发成本, 销售价格较低。城中村的土地, 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生产、生活使用外, 有一部分被进行房地产开发, 开发出的房屋可进入市场销售。城中村改造的房屋在交纳土地出让金, 具备合法手续能够上市的情况下, 与普通的商品房是没有实质区别的。
城中村改造房能否购买, 首先应该了解其开发主体是否合法, 城中村开发的主体为村民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依法成立的具备法人资格和房地产开发资质的经济实体, 或者是村委会依法委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而由村民个人或现由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建设的房屋不能向社会销售。所以在购买城中村改造房的时候, 应该了解其开发主体合法性, 尽可能“选择政府监管比较好的项目”。
另外一点, 同商品房销售一样, 城中村改造房必须五证齐全, 即《国有土地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五证不齐由于在建设、审批过程中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 在资金控制、建筑质量、交房时间、后期物业管理、房产证办理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隐患, 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将是无效的, 不会受到法律保护, 合同中的承诺如果不能兑现, 消费者将无从保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购买五证齐全的项目承担风险比较小。
2 就业问题
城乡结合, 所辖区域全部座落在城中村改造范围内, 所有土地将由政府统一收购整理后开发建设。而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职业的依托, 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城中村改造必然会导致全街众多农民完全失地, 成为城市化浪潮中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如果不进行妥善安置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 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现象比较普遍。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不充分就业不同于失业, 不是完全失去工作岗位, 而是劳动力利用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饱满, 是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表现。
(2) 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少、缺乏稳定性。
(3) 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经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因:
(1) 择业观念落后。受传统思想影响, 农民失地后择业观念落后, 尤其年龄较大者对土地有着血浓于水般的深厚感情。长期从事农业生产, 使他们养成了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 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 不愿意改变过去延续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因而不能适应征地后的诸多变化, 不能面向市场主动出击。即使就业, 也不愿意远离家乡, 到陌生或者艰苦的地方创业, 造成在就业竞争中的失利。
(2) 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
(3) 现有企业安置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城中村改造中, 农民失地的就业问题源于现行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的缺陷、征地安置工作不到位、社会保障建设滞后以及失地农民自身就业技能缺乏和择业观念落后。因此, 解决农民失地后就业问题的关键还要从完善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着手。然后结合补偿安置工作的完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加大对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地促进农民就业, 打造真正的“薪金”农民。
1.完善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 抓紧制定出符合农民利益的就业安置政策。在土地出让、招商引资时, 将就业安置作为征地的前提条件。本着“谁征地谁安置, 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 上级政府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 吸纳适龄失地农民就业。除此之外, 实施城中村改造后形成了大量新社区, 新型社区服务业就业空间巨大, 可招纳失地农民作为保洁工、保安员等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探索多种安置方式的同时, 将就业安置作为重点, 保障农民失地后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为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 各级政府应将农民的就业安置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努力为打造“薪金”农民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 转变其就业观念, 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就业能力。
3.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管理服务范围, 按照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 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个人自主创业信贷政策, 提供就业扶持, 促进其就业。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各镇街乡劳动保障中心的职能, 建立失地农民档案, 定期组织适龄失地农民到劳务市场进场交流, 或及时掌握用工需求, 引导企业优先录用失地农民。同时, 加强与各类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 拓宽分流安置渠道。利用劳动保障中心的现有资源建立就业管理服务组织, 为失地农民免费提供求职登记、择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安置等一系列服务。
3 养老保险问题
城市化是近几年刺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周边的村落逐渐被划入城市的版图中, 形成“城中村”。这些村落虽然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但其中的居民并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的政治、社会治理体系中, 也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的福利与公共产品分配体系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城中村”的发展, 进而影响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为失去土地保障的“城中村”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应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 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引导村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 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补贴一点, 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对于部分生活确实困难的居民, 可由民政部门给予其必要的最低生活保障。
4 乱搭乱建问题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有的地方改造的快、好、美;而有的地方却是慢、坏、差, 在这其中乱搭乱建、钉子户问题占据了大部分。在城中村乱搭乱建问题上, 由于政府政策及村民素质的不同而相差甚远。
城市乱搭乱建之风当刹。由于在拆迁过程中补偿问题和建筑许可证发放问题等所致, 一段时间以来蔓延在城市之间的乱搭乱建之风呈愈演愈烈之势。一听说哪道街哪道巷要拆迁, 附近一大片居民点的楼房、平房都一个劲噌噌地往上长, 老房子一夜之间长成三层楼, 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一起扩展, 四合院盖成封闭式楼房, 盖完自己院内再向街道进军, 12米的街道被占去6米。为了骗得拆迁费, 干碴砖糊水泥一夜间盖起来的楼房堵住了道路, 占领了街市。
乱搭乱建现象增加了城市拆迁成本, 影响了建设步伐。并且此风一涨, 迅速蔓延扩展, 此处拆罢彼处建, 拆了一处建一处。违章建筑拆下的门窗、砖头来了个循环旅行, 不知要骗多少人民币, 教唆坏多少老实人。乱搭乱建骗赔成顽症, 给城中村建设造成多少经济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 乱搭乱建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即农民自身利益的需求和政府管理的不到位。那么要完全杜绝违法建筑, 既要满足农民利益合理的需求, 又要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双管齐下, 才能奏效。为此,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制定科学的建房管理制度, 让农民合理的利益需求有着落。
制定“一户一宅”的办法, 允许无房户在本自然村规划区按要求建房;有房户需要重建的, 须拆旧建新, 并符合规划要求, 但原宅基地须复垦为耕地;子女婚配分户建房的, 须子女年龄在20周岁以上。建房样式应有所区别, 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的需要, 体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别。十个指头有长短, 整齐划一是不客观的, 也没有体现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人群的关怀。
(2) 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制定科学严谨的拆迁方案。
在城市规划区, 不合理的拆迁方案, 是助长违法建筑产生的原动力。当初如果没有大量违法建筑拆迁收益的先例, 就没有后来违法建筑的大量出现;同样, 如果没有大量待安置拆迁户, 就没有大量的非法出租屋, 以至于法不治众, 无可奈何, 陷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因此, 拆迁行动组必须与拆违行动组紧密结合, 界定为违法建筑的房屋, 一律不予补偿, 从根本上打消群众建筑违法建筑骗取补偿的侥幸心理。要及时安置被拆迁户, 以免造成对出租屋的大量需求。
(3) 拆违工作要善始善终, 重视成效。
一是拆违工作要有完备、长效机制。建立宣传、查巡、劝拆、强拆、监督机制, 利用广播、电视、标语长期宣传, 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让群众自我约束;查巡是及时了解违法建筑的重要手段, 必须坚持不懈, 发现一起, 制止一起, 拆除一起, 力求把违法建筑扼杀在起始状态;劝拆、强拆必须务尽, 不能胡折, 打一个洞或拆除一小块就算完事。只有全面、彻底、干净地拆除, 才能达到政策的威慑作用, 决不能手软。监督是关键, 对已自拆和强拆的违法建筑, 要不定期监督, 防止死灰复燃。拆违工作要认真界定违法建筑的时间, 注重执法公平、公正, 对属于同一时期的违法建筑处理方法一致。
(4) 预防违法建筑的发生, 既要有专门的队伍, 也要有村委会的密切合作。
违法建筑不限于一地, 不限于一时, 而分布在各个范围内, 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 要有专门的队伍从事这项工作, 长期不懈。但仅有专门的队伍是不够的, 还要有村委会的密切合作。他们天天和群众在一起, 对情况十分了解, 只要赋予他们责任、权力、奖励, 他们就会全力去干, 事情也就好办得多。
摘要:所谓“城中村”, 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 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 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 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 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 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 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通常所说的“城中村”, 仅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位于城区边缘农村被划入城区, 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依据实地调查和网上调研等途径获得的资料, 对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研究, 提出了城中村发如何更好地发展策略及相关构想。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斌, 杨洋.关于城中村改造资金筹措模式的探讨[J].小城镇建设, 2006, 26 (3) .
[2]崔艺红.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法律选择[J].经济地理, 2007, 20 (1) .
改造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在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地方政府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体和责任人,全面负责“城中村”改造政策及方案、村民住宅拆迁补偿和村民安置方案、村民安置过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地方政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完成“城中村”拆迁安置后,采取市场化的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剩余地块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在该模式下,若地方经济比较发达,村民在自有土地上建设出租房的收入往往较高,致使村民要价过高,政府拆迁安置成本太大,政府和村民很难谈拢条件,“城中村”改造项目难以顺利推进。
村集体改造模式。各村集体都有自己的集体用地,村集体通过民主决策,主导村集体土地利用方式,而作为利益相关方的村民,则每年从村集体项目中分红。这种模式以村集体经济为基础,通常结合村集体股份制改造工作,并由村委会自行筹资开发,完成拆迁安置、回迁建设和商品房建设的全部工作。改造完成后,村集体将剩余住房上市销售,形成滚动开发模式。这种改造模式能够兼顾村民的利益,但存在开发者(村集体)在建设过程中无法获取贷款、住宅开发质量不高、基础设施难以到位、开发住宅因为“小产权房”而无法上市、政府也无从征税、不能凸显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等诸多问题。
开发商与村集体合作改造模式。该模式通过引入房地产企业,开发村集体土地,建造商品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还可增加政府税源。各地改造的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对于商业价值高、建造密度低、容积率不高的地段,尤其具有吸引力。然而,这种改造模式仍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一是开发商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根本驱动,可能以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运作方式进行改造。二是地产开发商的资本结构,基本以少量自有资金加大额银行贷款组成,可能导致多数开发商对紧缩性货币政策敏感,改造项目很容易因货币政策调整而陷入困境,不能按期完成甚至改造中断。三是一个城市的“城中村”数量众多、规模不一,小村不但占地很小,而且还可能被城市道路切分成零碎地块,从而对开发商缺乏吸引力。四是村民对土地产权极度重视,影响项目的推进和顺利实施。
“城中村”改造利益分享的前提,在于明晰“城中村”土地产权主体,加强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财产化。土地产权不清晰,在于土地所有权归属于非人格化的村集体,导致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致使农民无法排他性地获取应得土地利益。产权不完整在于“虚空”的村集体拥有所有权,而“实在”的农民只拥有土地使用权,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产权都不完整。这既阻碍土地入市交易,限制了农民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利益获取,还是造成当前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村干部腐败等潜在问题的制度根源。纾解这一问题,关键在于破除当前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加强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财产化。
国外经验
突破“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土地利益分摊困境,需参考国外“城中村”改造经验,引入“市地重划”“区段征收”和“增值溢价捕获”等政策工具,以实现多方利益分摊的长效机制。
“市地重划”指根据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城市计划区域内或城市边缘、杂乱不规则的地形地界和畸零细碎的不利于经济使用的土地,在一定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加以重新整理、交换分合,并配合公共设施的兴建如修建道路、公园、广场等,使得各块土地成为大小适宜、现状完整、划分清楚的地界。然后分配给原来的土地所有人,促使城市土地成为更加经济合理的可利用地块,其改造经费由土地所有权人负担,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区段征收”指综合性的土地改良措施。政府就一定地区内的私有土地全部征收,重新加以规划整理开发,兴建必要的公共设施后,一部分由土地所有权人按一定比例收回,一部分由政府让售给公共设施使用,剩余土地则公开出售。“区段征收”与一般的征收不同,强调重新对土地进行规划整理,而且可以以现金或等值土地等价补偿,由被征收户主选择。
“增值溢价捕获”指政府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周围地价上升,有权分享这部分土地增值的利益,分享比例通过多方公平协商确定。在土地产权明晰的制度前提下,“市地重划”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使“城中村”土地大幅增值,而“区段征收”和“增值溢价捕获”在保证失地农民自愿获取“城中村”改造利益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地方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财政收支平衡,因此可实现失地农民、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之间多方利益公平获取。此三者为构建“城中村”整体改造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工具。
“土地—财税—户籍”整体改造新框架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重塑与户籍相关的社会福利分配,可从制度上解决“城中村”改造后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同时,也能解决流动人口在“城中村”改造后的住房成本上升问题。“城中村”改造后,因曾起到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角色的“城中村”房产的消失,失地农民将面临再次“失地”;同时,流动人口“支付得起”的“城中村”住房的消失,使其面对价格更为高昂的商品房,直接提高了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处理这些遗留问题,有赖于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包括解决原居住在“城中村”的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他们将与本地居民同享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或保障性住房等福利。
【城中村改造基本情况】推荐阅读:
城中村改造需要的资料07-03
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材料07-27
城中村改造工作职责10-15
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11-09
对“城中村”改造的思考12-30
城中村改造模式选择与实施探讨07-08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12-22
南京市“城中村”改造建设管理暂行办法11-19
整村提升改造实施方案09-06
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情况汇报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