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复习资料三(精选8篇)
织金县以那小学---王佳芬
一、田径包括田赛与径赛。田赛包括跳跃与投掷,径赛包括竞走与跑。跳跃包括跳远与跳高;投掷包括投掷垒球、推铅球、投标枪、铁饼等项目。跑包括短跑、中长跑、越野跑等项目。
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达标”。项目包括 50 米跑、立定跑远、投掷垒球、一分钟跑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五个项。评定成绩为三个等级——及格、良好、优秀。
三、吃饭定时定量不偏食。
四、怎样预防中暑?
1、在室内保护空气流通。
2、在室外尽量不要让阳光长时间直晒,运动量不要过大,并可戴上凉帽,穿浅色、通气性好、宽松的衣服。
3、出外、旅游,应准备充足的水和防暑药物,如仁丹、清凉油、霍香正气水等。
4、喝水、降温、备药。
五、运动前可少量喝点水,喝点糖水。运动后可以含水漱口,再喝点含盐的温开水。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再进行运动; 运动后先做做放松整理活动,再休息半小时吃饭就比较适宜了。饭前饭后不易做剧烈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不要大量喝水。运动后体温升高,不要马上用冷水冲洗。
六、游泳要注意的安全和卫生:
1、游泳前要检查身体。
2、选择好游泳场所。
3、做好准备活动。
4、游泳离吃饭前后时间应适宜。
5、防止过度疲劳。
6、游泳后用冷水冲洗。
七、长跑锻炼要注意安全与卫生要求:
1、跑的距离,速度要适当。
2、有严重疾病的人不宜参加长跑锻炼。
3、选择好长跑的场地。
4、跑前做好准备活动。
5、长跑着装要适当。
八、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因为体育锻炼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使骨骺生 2 长获得充足的营养,加快了造骨的速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要比一般同学高 4~8 厘米。
九、人体摄取的营养不足,身体就会瘦弱; 摄取的营养过剩,身体就会发胖,体育锻炼对人体肌肉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十、由于运动中大量出汗,体内缺水,唾液粘稠,感觉口干喉燥。运动下来就想喝个痛快或大量吃冷食,这也是很不好的。运动后要是水喝的太多,血管里水分过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身体会感觉疲劳。如果运动后感到干渴时,可以先含水漱漱口,然后再喝点儿温开水;
由于随汗排出的盐分较多,最好喝点含少量盐的温开水。
十一、我们的身体包括头、颈、躯干、四肢,全身骨头有 206 块,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共有 1600 亿条,总长 15 万千米,可以绕地球 4 圈。通过田径运动主要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基本运动能力。一个人的身高,跟种族、遗传、营养以及体育锻炼等有密切关系。人的成长过程中,骨骼的生长是决定人体高度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人体的肌肉是由一束束肌束组成的,肌束又是由小肌束组成,最小的肌束含有无数条细小的肌 3 纤维。体育锻炼对人体肌肉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明确的规定小学体育的目的: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2、小学体育的基本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常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简称“三基”)(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简称“三浴”。
4、人体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这种呼吸活动叫做(气体交换)。
5、参加呼吸活动的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总称为(呼吸系统)。
6、尽最大力吸气后再呼出的最大空气量叫做(肺活量)
7、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 避免运动性损伤。)
8、整理运动的作用是(积极地消除疲劳; 及时地偿还“氧债”。)
9、为了确保运动安全,应该(树立安全意识; 检选好场地器材; 注意着装卫生; 做好准备活动; 遵守锻炼原则; 掌握项目规律; 维护练习秩序。)
10、运动前,既要做全身的(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做好与运动前内容提要有关的(专门性)准备活动。
11、经验说明,做好准备活动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12、在小学,课间操和体育课练习的体操属于(基本体操)。
13、田径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等技能组成的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
14、跑分为(快速跑、耐久跑、途中跑、接力跑、障碍跑)。
15、跳跃有(跳高、跳远等)。
16、投掷有(掷垒球、扔沙包、投铅球等)。
17、基本体操有(队列和体操队形; 徙手操和轻器械体操、棍棒操; 跳短绳; 攀登和爬越)。
18、技巧有(前滚翻; 跪跳起; 侧手翻)。
19、身体素质练习有(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
二、问答题
1、在相对安静时,测一测自己每分钟呼吸次数,与经常锻炼有没有关系?
答: 一般少年儿童每分钟呼吸为了 19 次左右,而经常锻炼的少年儿童为了 16 次左右。
2、在冬季怎样做就可以避免冻伤?
(1)坚持冬季户外锻炼是预防冻伤的有效效方法,它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耐寒能力。
(2)冬季户外锻炼穿的衣服、鞋、袜,要适合、温暖,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气候非常寒冷时,皮肤外露的部分应涂防冻膏或凡士林油,可戴上手套、耳套。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潮湿的鞋袜。
体育复习题
1、在《大纲》 中, 明确的规定小学体育的目的: “通过体育教学, 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 增进学生健康, 增强体质, 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2、小学体育的基本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常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简称“三基”)(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经常走步, 能使(肺活量)增加, 呼吸(氧气量)比平时能增加(2 至 3)倍。
4、爬山能使全身(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都得到锻炼。
5、紧张的学习一节课后, 安排 10 分钟休息, 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活动活动)身体, 使大脑思维细胞由(紧张转向轻松)状态。
6、由于课间活动时间短, 所以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上课后(心跳剧烈)情绪稳定不下来, 影响(学习)。
7、心脏的位置在身体胸腔的(正中偏左), 两肺(中间), 大约有自己的(拳头)那么大, 形状像个(桃子)尖向(下)偏(左)。
8、心脏主要是由(心肌)构成的。内部分为四个腔, 上面的两个腔叫(左心房)和(右心房), 下面两个腔叫(左心室)和(右心室)。
9、在血液循环中, 心脏是一个(动力)器官, 它有很强的(收缩)和(舒张)能力, 靠它的(收缩和舒张)能力, 推动(血液)周流全身。所以形象地比喻为(生命的马达)。
10、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搏频率)简称(心率)。
11、小学生的安静脉搏, 每分钟为(85 次)左右。
12、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所达到的目的和任务, 都是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也就是为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13、田径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等技能组成的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
14、跑分为(快速跑、耐久跑、途中跑、接力跑、障碍跑).(径赛)
15、跳跃有(跳高、跳远等)。(田赛)
16、投掷有(掷垒球、扔沙包、投铅球等)。(田赛)
17、小学生必须重视自己正确的(坐、立、行、走)姿态的形成, 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 不然就会影响(姿态的正确形成), 甚至造成(畸形)
18、技巧有(前滚翻; 跪跳起; 侧手翻)。19 身体素质练习有(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
20、“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就是提倡勇于在(最寒冷)(最酷暑)的气候里坚持锻炼, 以增强(适应环境能力)。
21、武术也称(国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22、流传在我国民间的养生保健方法, 常见的有(气功、摔跤、骑马、射箭、舞蹈、拔河、跳绳、跳绳、放风筝、荡秋千, 等等。
二、问答题
1、在相对安静时, 测一测自己每分钟呼吸次数, 与经常锻炼有没有关系? 答: 一般少年儿童每分钟呼吸为了 19 次左右, 而经常锻炼的少年儿童为了 16 次左右。
2、在冬季怎样做就可以避免冻伤?
a)坚持冬季户外锻炼是预防冻伤的有效效方法, 它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提高人体耐寒能力。
b)冬季户外锻炼穿的衣服、鞋、袜, 要适合、温暖, 防止过紧, 影响血液循环; 气候非常寒冷时, 皮肤外露的部分应涂防冻膏或凡士林油, 可戴上手套、耳套。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 更换潮湿的鞋袜。
3、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和方法
答:(1)使大脑从紧张转向轻松.(2)使脑部供血充分.(3)使全身得到放松。
4、怎样开展课间体育活动呢?
答: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伸懒腰(2)深呼吸(3)远眺(4)转动头颈(5)唱游活动。
5、在体育活动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方法有哪些? 答:(1)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2)穿好运动服和鞋袜。(3)戴防护器具。
6、上体育课时经常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为什么?
答: 做准备活动可以增加体温, 增强神经反应的灵活性和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的弹性、伸展性, 扩大活动幅度, 避免肌肉、关节、韧带拉伤扭伤, 做整理活动可以使肌肉得到放松, 是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自我保护”的重要方法。
测试题
一、判断题:(30 分)
1、2008 年奥运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
2、世界性的足球比赛最受人注目的是“世界怀”,第四年举行一次。()
3、运动前或运动中感到口渴可以大量喝水。()
4、我们现在在做的广播体操最后一节叫跳跃运动。()
5、学生体质评价最后评定应用等级制评定。()
6、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就是把运动器材准备好。()
7、田径运动中,400 米及 400 米以下的比赛,都采用蹲踞式起跑。()
8、中国女排曾在 1981 年至 1986 年国续五次荣获世界比赛冠军。()
9、第一届在代奥运会,只有短跑一项比赛,距离为 192.27 米,赛道为直线。()
10、蹲踞式起跑的口令为“各就位”、“预备” “跑”。()
二、选择题:(30 分)
1、2008 年奥运会将在()举行。A 北京 B 法国 C 日本
2、队列练习,立正的预令是()。A 立 B 立正 C 没有预令
3、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是()。A 足球 B 田径 C 篮球
4、奥运会的标志由()个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象征各大洲的团结。A 5 B 6 C 4
5、()是奥委会的创始人。A 伍绍祖 B 萨马兰奇 C 顾拜旦
6、()是动脉血管随着心跳而产生的搏动。A 脉搏 B 血压 C 动脉
7、分腿腾越山羊和跳箱练习时,踏跳应采用()A 双脚 B 单脚 C 跨越
8、世界上第一位登上珠峰的我国藏族女运动员是()。A 张山 B 潘多 C 屈银华9、1936 年第()届奥运会正式采用蹲踞式起跑。A 第十二届 B 第十届 C 第十一届
10、在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是小腿后群肌和()。A 足底肌 B 腓肠肌 C 肱二头肌
三、填空题。(30 分)
1、田径运动包括、、、投掷等项目。根据各项目特点又分为 和 两大类。
2、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由 和 组成。血管分为、和 三种。
3、关节扭伤后,出现疼痛,应立即 ; 过几天后应
4、身体柔韧的测定方法有: 身体前屈法,和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理论测试
一、填空;(22%)
1、同学们,本学期我们三年级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有
(),其中你觉得你最擅长的是,这个项目满分需要()而你的成绩是()。
2、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并规定每 年举办一届,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如期举办外,至今已举办了 届全国运动会。
二、简答;(24%)
1、如何预防游泳性中耳炎?(至少举出 3 个方面)
2、简述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好处?(至少举出 3 个方面)
3、体育锻炼时出血了应该怎么办?(至少举出 2 个方面)
三、问答;(54%)
1、运动后要注意那些饮食卫生? 你做的怎么样?
2、你喜不喜欢体育课? 原因是什么? 你觉得怎样的体育课你会更喜欢?
三年级《体育与健康》 基础知识测试卷
学校: 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
1、我们在游泳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主要是:
13(1)游泳前 ;(2)选择好 ;(3)做好 ;(4)游泳离 时间应适宜;(5)游泳后应。
2、田赛是 和 项目的总称。跳跃包括: ; 投掷包括:。
3、径赛是 和 的总称。赛跑有:。
4、全能项目: 男子 项、女子 项。
5、小学生参加的比赛项目:
径赛有: 田赛有:。
二、简答题:
1、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中考复习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开展中考物理复习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中考复习, 总结出一套复习方法——评、讲、练的三步曲。通过这三步骤, 学生就能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与条理化, 也提高了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的中考物理成绩都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评, 就是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讲评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我们在上课之前必须对学生的作业逐题批改, 从批改中发现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教师只有在认真批改的基础上经过总结, 才能在评的过程中有的放矢, 评才会有一定的效果。如我在讲授“浮力”之前的一部分评的内容:在批改的作业中我发现大家普遍对压强的概念理解不够。有这样的一道题, 将一质量为27千克的立方体铝块, 放在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上, 问铝块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大多数学生都把27千克化成270牛顿再除以1平方米得到压强为270帕, 问题是他们没有搞清受力面积的概念, 于是就会出这样的问题。这之后我又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将一个底面积为2平方米的圆柱体放在1平方米的桌面上, 这时受力面积是多大?这时学生就会想到受力面积是指实际的接触面积。
当然, 教师不是随意找几个题目去讲评的, 这必须是建立在认真批改, 仔细分析, 及时归纳的基础上进行评讲。这个环节是复习提高的重要方面。
讲, 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用本节课大约二十分钟时间对知识点进行讲授的过程。不少教师都认为:复习课就是将原来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总结、归纳, 其实复习课有大家所说的罗列、总结、归纳, 还需说明的是, 这仅是复习课的一部分内容。一堂成功的复习课所包含的内容要比这多得多。
就复习的方法来说, 我们在上复习课时, 可以采用系统总结的方法, 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 以便于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教师要带领学生对知识点结构总结,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系统性, 同时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用来排除学生中的疑惑。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复习, 不少教师认为, 做实验是上新课时事, 一些实验放在复习课上让学生重做,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亲自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回忆、领会和验证学过的内容, 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复习“物态变化”时, 依据中考说明中的要求:能区分固、液、气三种物态, 并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初步了解云、雨、雾、露、霜的形成;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等。有了这样的要求, 就应将上课的重点放在物态变化三角形上面, 同时在几个探究实验上下一些功夫, 有了这个基础对于好多问题就能找到答案,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还会告诉学生, 这部分内容的考点是什么?容易出什么样的题型?这些题型怎解?过去遇到过的典型问题是什么?
经过这样的过程, 学生就会把过去学生过的东西从大脑的后台调到前台,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
练,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进行练习。对于理科知识通过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这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不少老师在复习练习时总认为:练习量越大越好, 布置作业时, 请同学们做某复习资料的第几页到第几页。不分练习的多少, 不看练习的质量, 不考虑学生的现状与实际情况,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使学生让费了宝贵的时间, 且可能是事倍功半, 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也会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 复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而事实上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练什么内容?练习量有多大?这个练习是针对什么问题设计的?是不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习题?都应有所考虑。
如我在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时, 对于课内与课外的练习是这样设计的:在复习完知识点后, 设计的课内作业是一道用托盘天平的称量物体的质量的题目 (天平的调节, 天平的读数, 天平使用中的注意点) ;一道是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要读石块的质量, 并用水与量筒去测量石块的体积, 再算出石块的密度, 最后还要求对这次的实验过程做一个评价。) 这道题的最后一个问是个提高的问题, 对于有难度的同学可以不做。一道与密度的概念有关的选择题;一道是计算题。我们发现虽然只用了四道题, 就能较为全面的将这节课的内容预以概括。不必做太多的习题。当然课堂上的练习就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当这节课结束时我们也会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 我们也会有所选择, 题量可以适当一些, 由于是复习, 最后可以给出一些密度与压强、浮力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题目。这样就可以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有所拔高。
关键一:要明确复习范围
语文高考复习应从四个方面来抓,即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但前两个方面却很容易产生盲目性,于是一味加重负担,坠入“题海”。所以明确这两方面的复习范围,对提高复习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字知识两大部分。重点是语言知识。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可分五个主要项目:(1)语音:包括汉语拼音方案的掌握和语音的规范化;(2)语汇:包括字词形、音、义的准确掌握和恰当运用;(3)语法:包括对语句的结构分析和对常见病句的识别修改;(4)标点符号:要了解常见标号、点号的表达功能,并熟悉常见辞格的用法,善于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5)语言运用的清晰、连贯得体:要避免啰嗦、消除歧义,要善于组织语序,做到衔接自然、语意贯通,要善于根据目的、对象、场合的需要恰当地遣词造句。
现代语文阅读,主要分两大项目:(1)词句的确切认定和正确理解,重点是词句一般意义、特定意义和表达作用的确切解释;(2)分析和概括:包括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阐述、相同与相异的分辩、一般与个别的驾驭,以及抽象说明、归纳要点、提取共同点等。
明确了范围,对照历年高考试题加深对有关项目、要点的认识,这是复习的基本要求;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弄清有关知识、弥补缺漏,强化有关能力,这是进一步要求。这样不仅避免复习中挂一漏万,而且可以变盲目为有计划,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关键二:要注重实际应用
语文是工具,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应用,这是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历年语文高考对这一点都十分重视。所以进行复习也必须把握住这一根本宗旨。
强调应用,不是不要求记住某些基础知识。比如语音、语汇的知识,其中必须准确记忆的东西就相当不少。类似这样的基础知识不仅要记准,而且要熟练掌握,否则谈不到应用。但在知识的复习中,一定要避免在某些名词术语上纠缠,比如何谓“借喻”,何谓“借代”,何谓“比喻论证”,何谓“类比论证”,何谓“句法”,何谓“句式”,等等。
强调应用,就要密切注意语言运用的实际。对实际生活(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常出现的语漏,应有一定的敏感。比如“创(chuāng)伤”误读为“(chuàng)伤”,“曲(qū)折”误读为“(qǔ)折”,“框(kuàng)架”误读为“(kuāng)架”等等,都是语音不规范问题。如果在复习阶段,对各种视听媒介也能多留心,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其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和检测。
关键三:要防止脱离课本
有的人认为高考语文既然不从课本上出题,课本就可以丢开不管了。这种做法很不妥当。诚然,在课本以外多做一些练习确实很有必要,因為好的练习,能多方面体现“应用”的要求。所以不作练习或练习太少、不利于提高语文能力。但完全丢开课本,对提高复习质量也是不利的。因为课本毕竟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内容,而且尽管高考不从课本上直接命题,但它所考查的语音、语汇、语法、标点、修辞、句式、文言常用词等多方面的知识,大多仍包含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之中。特别是语文高考所检测的能力,说到底,无非是语言应用的一种良好的感知力,是“语感”。而增强语感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对已经透彻理解了的文章反复诵读。所以完全抛开课文的复习,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原有基础的做法。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扎扎实实读好十几篇范文,这种复习所得到的效益绝不是做十几份“模拟题”所能取代的。
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b)
A、李大钊
B、毛泽东
C、刘少奇
D、周恩来
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c)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大
C、党的七大
D、党的八大
3、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是(d)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C、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4、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是在(d)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六大
7、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b)
A、可持续发展观
B、科学发展观
C、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D、社会主义荣辱观
8、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a)
A、人心的向背
B、执政党是否廉洁
C、制度是否先进
D、指导思想是否正确 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a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ace)
A、人与人的关系
B、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C、人与社会的关系
D、城乡之间的关系
E、人与自然的关系
3、党的十五大 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bd) A、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已经不能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B、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C、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高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E、邓小平是伟大的理论家和政治家
4、“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abce)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力量之源
D、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标志
E、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的根本要求 5、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五个统筹”中包括(acde)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行业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E、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D)A、《论语》
B、《资治通鉴》
C、《史记》
D、《汉书》 2、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A)A、“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苏联模式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的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C)
A、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破除个人崇拜的重要性
4、在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C、《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D、《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
5、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的思想路线历来就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B、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B)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多项选择题
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BDE)
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E、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2、解放思想就是(ACDE)A、实事求是
B、一切从经验出发
C、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D、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E、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最直接的重大意义表现在(ABCDE)
A、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B、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C、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D、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工作徘徊不前的局面 E、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ABCD)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反对教条主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尊重实践
D、尊重群众
E、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这表明它们(ACE)
A、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B、没有什么重要区别
C、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D、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连续性
E、具体功能有所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
6、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E)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坚持群众性 E、富于创造性
7、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CDE)A、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B、必须善于和敢于标新立异
C、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D、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E、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8、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ACDE)
A、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走自己的路
B、驱除马克思列宁主义,恢复中华传统思想的指导 C、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E、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张
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C)。
A.无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
C.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D.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民族工商业采取(D)。
A.打击政策
B.限制政策
C.赎买政策
D.保护政策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D)。
A.殖民地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D)。
A.帝国主义不允许
B.封建主义不允许
C.无产阶级不允许
D.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5.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C)。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是(A)。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C)。
A.知识分子
B.小资产阶级
C.农民
D.手工业者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核心是(C)。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无产阶级的领导
D.人民大众的参与
9.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B)。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10.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条件是(C)。
A.中国革命运动
B.中国农民
C.中国工人运动
D.中国知识分子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共产主义
12.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B)。
A.《民众大联合》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BE)。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剥夺富农和中农的私有财产归农民所有 D.平均分配土地 E.保护民族工商业 2.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BCD)。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E.小手工业者
3.近代中国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其中中间阶级指的是(ABC)。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E.地主阶级
4.中国无产阶级的独特的优点是(BDE)。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B.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D.人数虽少,但很集中
E.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5.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ADE)。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E.改革开放
6.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经济成分有(ABCDE)。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7.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CE)。
A.帝国主义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E.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
1.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B)。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C)。
A.个体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营经济
D.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D)。
A.委托订货
B.统购统销
C.委托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4.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是在(D)。
A.实行了统购统销后
B.开始委托订货后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后
5.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C)。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D)。
A.加工订货
B.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B)。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B)。
A.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C.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D.一条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1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C,E)。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E.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B,C,D,E)。
A.和平赎买
B.委托加工
C.计划订货
D.统购统销
E.委托经销代销
3.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A,B)。
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E.把分散的个体经济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
4.新民主主义社会(土地问题解决后)的基本矛盾是(ACD)。
A.帝国主义国家和新中国之间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E.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DE)。
A.要来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
B.把大量的小商小贩小业主错定为资本家
C.合营后改组,合并过急
D.商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E.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安排不当
6.中共中央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设想包括(B,D,E)。
A.过渡时间大约为5~10年
B.过渡时间大约为15~20年
C.先集体化,后工业化
D.先工业化,后集体化
E.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平地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C A.建成社会主义 B.解放生产力 C.发展生产力
D.向共产主义过渡
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C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市场经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思想基本原则
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自己的发展
D 5.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C A.号召人民生活节俭,抑制社会需求 B.用发购物票的方法计划分配社会产品 C.发展生产力
D.要求企业增加产品的数量,减少花色品种
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B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C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8.社会主义本质把()摆到了首要的地位 A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共同富裕
9.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C 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内容有
BDE A.公有制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市场经济
D.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的“三个有利于”包括 ABC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E.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
3.对改革的正确认识在于
ABD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E.改变基本的社会制度
4.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
ABCD
A.同时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平均发展
E.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有ABCD 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E.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是在 B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现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跨度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B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D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6.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表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C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阶段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D.已经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7.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C A.十一届六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8.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 ACE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E.坚持改革开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BD A.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 B.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E.我国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CD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E.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因为 BCD A.它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这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5.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ABCD
A.为了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E.对原有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第七章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3.社会主义改革是
(C)A、改变基本制度
B、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具体的政策
4.坚持改革开放是(B)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政治保证
D、奋斗目标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B)A、社会主义革命中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
D、坚持对外开放中
6.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的目的是(C
A、夺取政权
B、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C、解放生产力
D、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C)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吸引外资、对外贸易
8.我们的立国之本是(B)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多选题
1.实行改革开放是
(ABC)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E)
A.发展是目的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目的 E.稳定是前提
3.要解决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还要靠
(AB)A.深化改革
B.继续发展
C.坚持统一路线
D.调整经济结构
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它
(ABCE)
A、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B、是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C、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D、是实现高度公有化的所有制结构 E、能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B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城乡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E、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D)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C)A.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C)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
C.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D.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服务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C)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6.非公有制经济是(B)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权宜之计
8.判定股份制的所有制属性,主要看
(D)A.是否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B.是否是公有制经济
C.是否是国家所有制经济 D.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9.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否合理,主要是看(A)
A.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B.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要求 C.是否符合不断扩大公有制范围的要求 D.是否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C)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的长处和优势在于(ADE)A.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比较好的环节中去 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C.体现收入公平分配,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D.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E.对经济信号反映灵敏,使产需及时协调
2.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的数目和职工人数在各个行业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对其他经济成份实行正确引导、管理和监督 E.国家对公有制企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与一定的优惠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ABDE)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E.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
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营 E.拍卖、出售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BCE)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ACD)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
C.要积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D.对满足人民需要、增加就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E.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A、民主集中制
B、统一战线 C、人民当家作主
D、少数服从多数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D)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C)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公平公开的原则
C
民主集中的原则
D 依法治国的原则
4、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C)
A
发展民主
B
依法治国
C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稳定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B)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
D 民主集中制
6、民主的根本含义,主要是指(A)A
一种国家制度
B 一种权利 C
一种自由
D 一种人权
7、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A
执政党
B 反对党
C
在野党
D 参政党
二、多项选择题
1、依法治国是(ABCD)
A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 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 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2、西方“三权分立”的“三权”指(ABC)A 立法权
B 司法权 C 行政权 D 审判权
3、社会主义人权最首要的权利是(AB)A 发展权
B
生存权 C
经济权 D 自由权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ABC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下面关于人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CD)A
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B
人权高于主权
C
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D
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6、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ABCD)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C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D 要以推进民主为核心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
1、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A)构成 A
精神文明
B
古代文明
C
现代文明
D
道德文明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B)
A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B
提倡多样化结合起来 C
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
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爱好和平
D
改革创新
4、(A)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A
科学技术
B
教育
C
哲学
D
管理
5、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A)
A
喉舌
B
工具
C
中介
D
事业
6、(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A
民族精神 B
时代精神
C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7、培养“四有”公民的核心内容是(A)A
理想信念教育
B
纪律教育
C
文化知识传授
D
道德教育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A
培养“四有”公民
B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
培养“四化”干部
D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基本内涵是(ABCD)A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为经济建设服务
C 为人民服务
D 为社会主义服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ABCD)
A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B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C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ABCD)A 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B 要将教育和管理相结合 C 要探索好的工作机制
D 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4、邓小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ABCD)A 有理想
B
有道德
C 有文化
D 有纪律
5、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是(AB)A 民族精神 B 时代精神
C 马克思主义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提出“和为贵”的思想家是(B)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B)A 现代化
B
社会和谐
C 按劳分配
D
公有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C)
A 发展
B
协调利益关系
C 中国共产党
D
民生状况改善 4.(C)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集体主义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
A
坚持科学发展观
B
以人为本 C
发展民主
D
坚持对外开放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C)A “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
B “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
C 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D
现代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
7.党的(C)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A 十六大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8.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C)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A 发展
B
中国共产党
C 制度
D
秩序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是(ABC)A
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B
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C
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
D
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
2.一般地讲,和谐社会是(ABC)A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B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D 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ABC)规律认识的深化
A 共产党执政
B 社会主义建设 C 人类社会发展
D 价值
4.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是由(ABCD)构成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政治文明
D 社会文明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
1、台湾问题的实质是(A)
A 中国的内政问题
B
海峡两岸的问题
C
经济问题
D 历史问题
2、“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C)A、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港、澳、台地区保持高度繁荣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3、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C)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4、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A)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特区问题 6、1995年1月30日,针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江泽民发展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A)A、八项主张
B、九条方针
C、六点构想
D、四个原则
7、(D)海峡两岸实现了人员往来,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A、1982年
B、1984年
C、1986年
D、1987年
二、多项选择:
1、台湾问题是(ABC)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E、“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香港、澳门等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AB)
A、外交权
B、国防权
C、行政管理权
D、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
3、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国际领土争端问题上,延伸的新思路是(BD)
A、以主权换治权
B、搁置主权争议 C、和平共处
D、共同开发 E、共同管理
4、关于台湾问题,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ABC)A、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 C、我们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E、台湾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5、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DE)A、不用武力方式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E、主张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B)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C.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自己的牌
D.对国际问题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3、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
(D)
A.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B)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
(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6、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C)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BCD)
A.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B.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E.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的
2、当今维持世界和平的途径是(ABDE)A.反对霸权主义
B.开展和平运动,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C.中国率先无条件、单方面裁减军备 D.发展不结盟运动
E.警惕纳粹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和发展
3、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ABCD)A.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E.外交上应相互商讨,共同遵守
4、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ABCD)
A、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树立新安全观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维护世界多样性
E、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第十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A.各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的平等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各民族的团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C)A. 爱国统一战线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华全国总工会
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属于(D)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劳动人民的一部分
C.社会主义劳动者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6.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B)
A.从属于各个阶级 B.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从属于社会各个阶层
7.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C)
A.爱国主义性质的B.政治联盟性质的C.社会主义性质的D.人民民主性质的 8.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关键是(D)
A.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B.要给予政策倾斜,给予扶持
C.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D.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
9.在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A)
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10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D)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国人
E.结成反帝国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华人
2.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ABCD)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 B.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E.消除民族差异,实现民族融合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DE)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E.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包括(ABCD)A.个体户
B.私营企业主
C.自由职业人员
D.受请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E.知识分子
5.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包括(ACD)A.民主监督
第一课
1、一本书吸引读者在于它的版面设计,布局大小,艺术性的表现形式能使作品更加出彩。
2、好书推介强调先草拟布局三个板块,其中书籍封面排版时占用版面需较大,且临摹性要强,宣传标题的字形需夸张、醒目、用色鲜艳、大胆。简介文字要简洁,突出书的特点。
3、课程图标设计,用最简约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的最好的。第二课
1、生日蛋糕一般以白,红、橙、黄等明亮的颜色为主,给人温馨幸福的感觉。
2、表现生日快乐画面布局应注意突出主体,以暖色为主的色彩来表现生日时的欢快的气氛。第三课
棋盘三要素:起点、终点、路径。关卡的设置可为游戏增添不少乐趣。第四课
1、古代的绘画和染布颜料是从泥土、矿石和植物等材料中提取出来的。
2、在蜡染中经常会从植物的根、茎、叶中提取色素。用于布料的染色“青取之于蓝而深于蓝”就是从菘蓝和蓼蓝中提取青色。至今白族人仍用这种方法来染制蓝印花布。
3、中国画的颜料大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黄、红、黑、紫等颜色,都可以从植物中提取。
4、从自然界中选取色彩鲜艳的植物,用捣、磨、筛、挤压等方法制做出颜料。第五课
汽车一般由车头、驾驶室、车厢、车轮这几个大部分组成。
2、汽车的发展史可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线生产汽车三个阶段。第六课
1、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还可以利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的印象。第七课
1、我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据说始于汉代,唐代时已很发达。木偶剧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形式不同,分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四类,各有艺术特色。第八课
1、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用墨在宣纸上画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它的干湿浓淡变化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笔墨趣味。
3、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焦墨、浓墨、淡墨、干墨。湿墨。
4、《泼墨仙人图》宋代梁楷作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这幅作品线条造型奔放有力,简洁率直,草草几笔,神韵迥出,画家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的形象奇怪生动,富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令人叫绝。图中仙人的眼睛和胸用细笔线条简洁线条勾勒,其余各部位皆用大阔笔横涂竖扫,笔墨落处,豪放不羁,酣畅淋漓,如入开阔之地。在画人物形象时,画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大半,而将五官几乎挤在一起,仙人垂眉细眼,扁鼻撇嘴,酣醉之态可掬,诙谐滑稽,引人发笑。第九课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恐龙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到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较粗壮,身上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还长有甲,棘(ji)刺等。
2、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他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和食草类。第十课
1、将陶土碾一碾,和成泥,拍一拍,或切割或卷折,这样做成的泥板可以拼接成造型各异的器形或其他的形象。
2、泥板成型的方法:揉搓成团、按压成饼、卷折成筒 第十一课
1、线描的线条要有转折,线条要流畅,构图合适,下笔大胆,画面干净。第十二课
1、农历五月初五是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
五、端阳、龙舟节等。相传这一节日活动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而举行的。
2、香包又名香袋、香囊、荷包等。是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第十三课
1、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他们具有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大家喜闻乐见。
2、农民画是在民间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他的作者都是农民,二是它表现了农民自己的生活,以农民自己周围的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三是它自由地表达农民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色彩大部分对比强烈,构图都比较饱满。
3、农民画构图饱满,人物造型夸张、生动,人物造型大多具有朴拙、憨厚的形象特点;主要以线描为主,常涂以对比色,色彩鲜艳,富有喜感。第十四课
1、《奇异的梦》(油画)作者达利来自西班牙作品完成于1982年,画面里原本粗壮的象腿变得又细又长,在梦里,许多事物原有的形象特征,编绘成一个个离奇的梦境。第十五课
拼贴画又名剪贴画,它是以各种材料拼贴而成的装饰艺术,拼贴画被称为“20世纪最富有灵性和活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第七课时:
(一)基本知识
1、学会27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默写两首古诗。
3、初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二)基本技能
1、看注释、查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能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2、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三)情感与态度
1、讲讲《掩耳盗铃》的故事,编演课本剧《自相矛盾》。
2、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四、教学重点:
1、背诵和默写两首古诗。
2、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难点:
1、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理解词句的意思。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
具体复习过程:
第七单元
第25课
一 复习字词:
二 看注解、查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
三 课文中作者的感情,能想象是诗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描绘的情景。
四、背诵和默写两首古诗
第26课
一 复习生词,注意字型:
查字典,订正各项内容。(部分生字)
生字音节字母部首再查几画组词形近
矛maoM0长矛
盾dunD4盾牌
盗daoD6偷盗
偷touT9偷铃铛
寓买()
遇()卖()
锐()捂()
说()悟()
演()盗()
掩()姿()
愉()零()
偷()令()
二 课文中作者的感情,理解两则寓言的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
三用“只要……就……”造句。
四背诵《掩耳盗铃》这则寓言。
第27课
一、“子曰”就是孔子( )
“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可以( )老师了。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说,温习( )能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学而不思则罔”是说只是读书而不( )就会迷惑,没有收获。
二、给下面的话加上标点符号。
老师说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它的弟子言行的书
3、把《〈论语〉二则》改写成两段白话文。注意正确地使用冒号和引号。
引导学生完成,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 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背诵课文,正确地默写课文。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实践活动7:
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
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
教育信息资料是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活动中形成, 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 也就是教育信息资料实体管理;所谓资料实体, 也就是录像带、VCD、DVD、CD-ROM、教学课件等等。二是对教育信息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 即资料信息管理。教育信息资料实体管理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内容。教育信息资料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 教育信息管理具有资料资源积累过程的缓慢性和资料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公开性等特点。我们现在说的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管理资料、技术资料和教学课件资料等等。
从青海省对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发展来看, 以前由于技术、管理等条件的限制, 对这些资料没有进行数字化管理, 在整理、分类、查找时靠传统的方法来管理, 管理手段落后, 而且也没有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青海省对数字资料和非数字资料分类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即充分利用资料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间, 构成一个资料资源库群、资料信息资源处理中心、资料用户群的数字资料馆群体。同时, 全省在资源库中不断增加新内容, 如:“新跨越教学资源”、“新起点教学资源视频素材库”等教育资源557G。这些资源的特点是, 由一流的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联手编写、共同打造, 素材库结合各学科特点, 与新课标、新教材同步, 实现了对学科教材内容的全覆盖。包括有小学语文、作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历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以及模式一、模式二环境下信息技术普及资源。目前全省已经免费注册的单位、学校等近千所, 这些群体能在资源库学习、下载、收集各类资源, 只要基层学校申请注册到我们这个资料用户群体, 就可以享受全部资源, 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育信息资料管理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 在现代教育技术管理过程中, 教育信息资料的建立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料汇集。资料信息是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的, 其形成和管理应该成为教育部门的管理工作之一。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从实质上讲就是将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汇总、分类加工, 也就是对资料在语言译制、数字的转换、内容进行压缩, 然后输出为教育工作服务。同时, 通过对资料分析和总结归纳整理, 形成的结果起到促进教育工作的作用。换言之, 教育信息资料管理是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显现和作用于整个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当中。所以说, 加强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对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 社会上包括在教育界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些人认为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是一项附属性工作, 工作好坏无关大局, 更谈不上建设教育信息资料队伍。最突出表现在:
一是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先天不足, 即学历偏低、知识偏颇、年龄偏大、职称偏低;
二是许多学校都是兼职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人员, 由于他们接受过图书或资料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很少, 缺乏资料管理及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 对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措施乏力, 制约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是近几年我们在实施李嘉诚项目、农远项目、班班通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项目中, 对一少部分学校配发了课堂实录与点评、优秀案例、示范课、专家讲座、同步课堂教学 (人教社、满江公司) , 藏汉双语 (小学语文、数学、科学、汉字宫等) 等光盘资源, 这些光盘资源数量少, 学科、年级不全或不成套;
四是有些边远地区互联网络不畅或未连接, 使网上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就是与互联网连接的学校, 带宽也不是很高, 少数是光纤连接, 绝大多数都是ADSL连接, 其余是拨号上网连接, 除此之外, 有些边远地区学校因网络不通, 无法享受网上的许多的优质资源。所以, 优质、低价、带宽高的网络连接仍是众多学校的期盼。
三、教育信息资料工作的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要努力创新资料工作, 首先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 必须要突出重点, 积极主动地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模式、新的技术和手段来解决资料工作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下转第134页) (上接第132页) 紧追发达地区、先进单位在资源信息方面的步伐, 促进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1. 创新教育信息资料信息化意识。
信息时代的到来, 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资料工作的范畴, 从而给资料学以及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带来冲击, 也给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带来变革和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文件管理的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高, 管理对象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意味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步, 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 才能更好地为现代教育技术服务。实践中我们在下乡检查验收中看到, 很多基层学校对IP数据接收、资源管理和利用、教师培训的计划及各种管理制度等都是空白, 没有信息化的意识, 没有创新意识, 停留在传统的一张纸和一根粉笔上。对信息资源管理、建设的意识淡漠, 这对像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加强教育资源资料信息化建设, 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信息社会资料工作的需要, 也是推进教育信息资料事业发展、提高资料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资料工作, 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资料同其他文献信息资料以及图书资料一样也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 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创新教育信息资料管理的工作机制。
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机制创新, 是其他创新工作实现的条件、途径和保障, 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化需要, 因此, 教育信息资料工作的创新, 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实现工作机制创新。这些年来,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现代教育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 教育信息资料管理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再加上每年学校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的具体化, 使教育信息资料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因此, 借鉴图书馆体制管理的经验做法, 借助有关专家研制的磁带目录系统录入, 建立一套从国家到地方层级、各级各类学校的完整的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体系以及工作机制, 不但是现代教育技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障。
3. 创新教育信息资料工作制度。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的同时, 参照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制度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有关资料工作的文件规定, 现代教育技术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 对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业务中的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鉴定、资料保管、资料检索、资料编研、资料统计、资料利用的八个环节制定资料保管方面的相关规定, 这是搞好教育信息资料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就会出现资源的重复建设, 造成浪费:如:有相当数量的小学和中学安装了和省级相同的中央电教馆资源库, 这些学校中不乏有网络连接畅通的, 还有县、学校仍然在建本地资源库, 征购资源, 添加设备, 这些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 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 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 做为省级资源中心, 要创新教育信息资料工作制度, 不管是本单位资源建设, 还是给基层配发资源的时候, 也要有新理念、新思维, 合理的考虑这一问题。
4. 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和服务理念。
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 以及许多新型载体的资料和全新的管理手段的出现, 给教育信息资料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 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 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 解决新问题, 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 在资料业务上有所创新, 有所突破, 及时了解资源测试服务器运转情况, 捕获、下截、转换新资源, 对资源库资源进行更新, 并做好基层学校群体使用反馈工作。其次, 教育信息资料人员不仅要熟悉资料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 如:资源采集、资源下载、资源收录、资源购进、资源上传等等, 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资料、各种载体资料的管理方法以及图书馆管理的手段, 如:整理、分类、编目、上架、管理等等, 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育信息资料工作人才, 自如应对现代教育技术对资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为育人、科研和服务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信息资料服务。从而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科学高效的教育信息资料管理队伍。
总之, 教育信息资料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 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教育信息资料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作为每一个教育信息资料工作者必须迎接新挑战, 必须每时每刻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迫性和补课、“充电”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管理模式, 适应资料信息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推进资料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 为信息教育发展而努力。
摘要:教育信息资料管理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一部分, 肩负教育信息的收集、掌管、传播、开发与利用等职责, 加强教育信息资料管理问题已迫在眉睫。因此, 开展独立的教育信息资料工作, 建立完整的现代化资料体系, 必须创新教育信息资料信息化意识;创新教育信息资料管理的工作机制;创新教育信息资料工作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和服务理念。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料,创新,提高
参考文献
[1].霍红丽.浅谈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北方经济, 2009 (4)
[2].陆铭.高校图书馆档案创新实践.黑龙江档案, 2006 (6)
[3].段艺萍.浅议高职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职业教育研究, 2009 (5)
[4].边建芳.浅议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晋图学刊, 2008 (6)
第一步、学会作图
例1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y=|lg(x-1)|;(2)y=2x+1-1;(3)y=x2-|x|-2.
解析:(1)首先作出y=lgx的图像C1,然后将C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y=lg(x-1)的图像C2,再把C2在x轴下方的图像作关于x轴对称的图像,即为所求图像C3:y=|lg(x-1)|.如图(1)所示(实线部分).
(2)y=2x+1-1的图像可由y=2x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y=2x+1的图像,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如图(2)所示.
(3)y=x2-|x|-2=x2-x-2(x≥0)
x2+x-2(x<0),其图像如图(3)所示.
小结: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
(1)直接法:当函数表达式(或变形后的表达式)是熟悉的基本函数或解析几何中熟悉的曲线时,可根据这些函数或曲线的特征直接作出.
(2)图像变换法:若函数图像可由某个基本函数的图像经过平移、翻折、对称得到,可利用图像变换作出,但要注意变换顺序,对不能直接找到熟悉函数的要先变形,并应注意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的顺序对变换单位及解析式的影响.
(3)描点法:当上面两种方法都失效时,则可采用描点法.为了通过描少量点,就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图像,常常需要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讨论.
第二步、学会识图
例2(1)(2014·浙江改编)如下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a(x≥0),g(x)=logax的图像可能是(填序号)
解析:只有④符合,此时0
(2)(2014·山东改编)已知函数y=loga(x+c)(a,c为常数,其中a>0,a≠1)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的取值范围是,c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由该函数的图像通过第一、二、四象限,得该函数是减函数,
∴0
∵图像与x轴的交点在区间(0,1)之间,
∴该函数的图像是由函数y=logax的图像向左平移不到1个单位后得到的,∴0 (3)已知定义在区间[0,2]上的函数y=f(x)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在下面四个图中,y=-f(2-x)的图像为. 解析:法一:由y=f(x)的图像知 f(x)=x(0≤x≤1), 1(1 当x∈[0,2]时,2-x∈[0,2], 所以f(2-x)=1(0≤x≤1), 2-x(1 故y=-f(2-x)=-1(0≤x≤1), x-2(1 法二:当x=0时,-f(2-x)=-f(2)=-1; 当x=1时,-f(2-x)=-f(1)=-1.观察各选项,可知应选B. 小结:对于给定函数的图像,要能从图像的左右、上下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来获取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1)定性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图像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利用这一特征来分析解决问题;(2)定量计算法,也就是通过定量的计算来分析解决问题;(3)函数模型法,也就是由所提供的图像特征,联想相关函数模型,利用这一函数模型来分析解决问题. 第三步、学会用图 例3(1)(2014·江苏)已知函数f(x)=x2+mx-1,若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画出二次函数的分析简图(如图): 分析图像知: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f(x)在[m,n]上恒小于0的充要条件为f(m)<0, f(n)<0.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f(x)在[m,n]上恒大于0的充要条件为f(m)>0, f(n)>0. ∴f(m)<0, f(m+1)<0.-22 -32 (2)(2014·江苏)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x)=|x2-2x+12|.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作出函数f(x)=|x2-2x+12|,x∈[0,3)的图像(如图),可知f(0)=12,当x=1时,f(x)极大=12,f(3)=72,方程f(x)-a=0在x∈[-3,4]上有10个零点,即函数y=f(x)的图像与直线y=a在[-3,4]上有10个交点,由于函数f(x)的周期为3,因此直线y=a与函数f(x)=|x2-2x+12|,x∈[0,3)的图像有4个交点,则a∈(0,12). (3)(2009·盐城模拟)若关于x的不等式2-x2>|x-a|至少有一个负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f(x)=2-x2,g(x)=|x-a|的图像,如图所示. 若a≤0,则其临界情况为折线g(x)=|x-a|与抛物线f(x)=2-x2相切,由2-x2=x-a可得x2+x-a-2=0,由Δ=1+4·(a+2)=0,解得a=-94; 若a>0,则其临界情况为两函数图像的交点为(0,2),此时a=2.结合图像可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94,2). 小结:函数图像的应用主要涉及两类问题:一类是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从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像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像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和函数值的正负等,如本例中的第(1)题;另一类是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方程根的个数.有关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常常转化为两个熟悉的函数的交点个数;利用此法也可由解的个数求参数值,如本例中的第(2)、(3)题. (作者:王佩其,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我们知道,函数图像能直观反映出函数的所有性质.抓住了函数的图像,也就抓住了函数的“命脉”.那么,在高考一轮复习中,我们应如何复习函数的图像呢?请看“函数图像复习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作图
例1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y=|lg(x-1)|;(2)y=2x+1-1;(3)y=x2-|x|-2.
解析:(1)首先作出y=lgx的图像C1,然后将C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y=lg(x-1)的图像C2,再把C2在x轴下方的图像作关于x轴对称的图像,即为所求图像C3:y=|lg(x-1)|.如图(1)所示(实线部分).
(2)y=2x+1-1的图像可由y=2x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y=2x+1的图像,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如图(2)所示.
(3)y=x2-|x|-2=x2-x-2(x≥0)
x2+x-2(x<0),其图像如图(3)所示.
小结: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
(1)直接法:当函数表达式(或变形后的表达式)是熟悉的基本函数或解析几何中熟悉的曲线时,可根据这些函数或曲线的特征直接作出.
(2)图像变换法:若函数图像可由某个基本函数的图像经过平移、翻折、对称得到,可利用图像变换作出,但要注意变换顺序,对不能直接找到熟悉函数的要先变形,并应注意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的顺序对变换单位及解析式的影响.
(3)描点法:当上面两种方法都失效时,则可采用描点法.为了通过描少量点,就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图像,常常需要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讨论.
第二步、学会识图
例2(1)(2014·浙江改编)如下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a(x≥0),g(x)=logax的图像可能是(填序号)
解析:只有④符合,此时0
(2)(2014·山东改编)已知函数y=loga(x+c)(a,c为常数,其中a>0,a≠1)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的取值范围是,c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由该函数的图像通过第一、二、四象限,得该函数是减函数,
∴0
∵图像与x轴的交点在区间(0,1)之间,
∴该函数的图像是由函数y=logax的图像向左平移不到1个单位后得到的,∴0 (3)已知定义在区间[0,2]上的函数y=f(x)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在下面四个图中,y=-f(2-x)的图像为. 解析:法一:由y=f(x)的图像知 f(x)=x(0≤x≤1), 1(1 当x∈[0,2]时,2-x∈[0,2], 所以f(2-x)=1(0≤x≤1), 2-x(1 故y=-f(2-x)=-1(0≤x≤1), x-2(1 法二:当x=0时,-f(2-x)=-f(2)=-1; 当x=1时,-f(2-x)=-f(1)=-1.观察各选项,可知应选B. 小结:对于给定函数的图像,要能从图像的左右、上下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来获取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1)定性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图像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利用这一特征来分析解决问题;(2)定量计算法,也就是通过定量的计算来分析解决问题;(3)函数模型法,也就是由所提供的图像特征,联想相关函数模型,利用这一函数模型来分析解决问题. 第三步、学会用图 例3(1)(2014·江苏)已知函数f(x)=x2+mx-1,若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画出二次函数的分析简图(如图): 分析图像知: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f(x)在[m,n]上恒小于0的充要条件为f(m)<0, f(n)<0.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f(x)在[m,n]上恒大于0的充要条件为f(m)>0, f(n)>0. ∴f(m)<0, f(m+1)<0.-22 -32 (2)(2014·江苏)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x)=|x2-2x+12|.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作出函数f(x)=|x2-2x+12|,x∈[0,3)的图像(如图),可知f(0)=12,当x=1时,f(x)极大=12,f(3)=72,方程f(x)-a=0在x∈[-3,4]上有10个零点,即函数y=f(x)的图像与直线y=a在[-3,4]上有10个交点,由于函数f(x)的周期为3,因此直线y=a与函数f(x)=|x2-2x+12|,x∈[0,3)的图像有4个交点,则a∈(0,12). (3)(2009·盐城模拟)若关于x的不等式2-x2>|x-a|至少有一个负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f(x)=2-x2,g(x)=|x-a|的图像,如图所示. 若a≤0,则其临界情况为折线g(x)=|x-a|与抛物线f(x)=2-x2相切,由2-x2=x-a可得x2+x-a-2=0,由Δ=1+4·(a+2)=0,解得a=-94; 若a>0,则其临界情况为两函数图像的交点为(0,2),此时a=2.结合图像可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94,2). 小结:函数图像的应用主要涉及两类问题:一类是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从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像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像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和函数值的正负等,如本例中的第(1)题;另一类是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方程根的个数.有关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常常转化为两个熟悉的函数的交点个数;利用此法也可由解的个数求参数值,如本例中的第(2)、(3)题. (作者:王佩其,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我们知道,函数图像能直观反映出函数的所有性质.抓住了函数的图像,也就抓住了函数的“命脉”.那么,在高考一轮复习中,我们应如何复习函数的图像呢?请看“函数图像复习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作图
例1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y=|lg(x-1)|;(2)y=2x+1-1;(3)y=x2-|x|-2.
解析:(1)首先作出y=lgx的图像C1,然后将C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y=lg(x-1)的图像C2,再把C2在x轴下方的图像作关于x轴对称的图像,即为所求图像C3:y=|lg(x-1)|.如图(1)所示(实线部分).
(2)y=2x+1-1的图像可由y=2x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y=2x+1的图像,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如图(2)所示.
(3)y=x2-|x|-2=x2-x-2(x≥0)
x2+x-2(x<0),其图像如图(3)所示.
小结: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
(1)直接法:当函数表达式(或变形后的表达式)是熟悉的基本函数或解析几何中熟悉的曲线时,可根据这些函数或曲线的特征直接作出.
(2)图像变换法:若函数图像可由某个基本函数的图像经过平移、翻折、对称得到,可利用图像变换作出,但要注意变换顺序,对不能直接找到熟悉函数的要先变形,并应注意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的顺序对变换单位及解析式的影响.
(3)描点法:当上面两种方法都失效时,则可采用描点法.为了通过描少量点,就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图像,常常需要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讨论.
第二步、学会识图
例2(1)(2014·浙江改编)如下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a(x≥0),g(x)=logax的图像可能是(填序号)
解析:只有④符合,此时0
(2)(2014·山东改编)已知函数y=loga(x+c)(a,c为常数,其中a>0,a≠1)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的取值范围是,c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由该函数的图像通过第一、二、四象限,得该函数是减函数,
∴0
∵图像与x轴的交点在区间(0,1)之间,
∴该函数的图像是由函数y=logax的图像向左平移不到1个单位后得到的,∴0 (3)已知定义在区间[0,2]上的函数y=f(x)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在下面四个图中,y=-f(2-x)的图像为. 解析:法一:由y=f(x)的图像知 f(x)=x(0≤x≤1), 1(1 当x∈[0,2]时,2-x∈[0,2], 所以f(2-x)=1(0≤x≤1), 2-x(1 故y=-f(2-x)=-1(0≤x≤1), x-2(1 法二:当x=0时,-f(2-x)=-f(2)=-1; 当x=1时,-f(2-x)=-f(1)=-1.观察各选项,可知应选B. 小结:对于给定函数的图像,要能从图像的左右、上下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来获取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1)定性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图像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利用这一特征来分析解决问题;(2)定量计算法,也就是通过定量的计算来分析解决问题;(3)函数模型法,也就是由所提供的图像特征,联想相关函数模型,利用这一函数模型来分析解决问题. 第三步、学会用图 例3(1)(2014·江苏)已知函数f(x)=x2+mx-1,若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画出二次函数的分析简图(如图): 分析图像知: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f(x)在[m,n]上恒小于0的充要条件为f(m)<0, f(n)<0.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f(x)在[m,n]上恒大于0的充要条件为f(m)>0, f(n)>0. ∴f(m)<0, f(m+1)<0.-22 -32 (2)(2014·江苏)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x)=|x2-2x+12|.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作出函数f(x)=|x2-2x+12|,x∈[0,3)的图像(如图),可知f(0)=12,当x=1时,f(x)极大=12,f(3)=72,方程f(x)-a=0在x∈[-3,4]上有10个零点,即函数y=f(x)的图像与直线y=a在[-3,4]上有10个交点,由于函数f(x)的周期为3,因此直线y=a与函数f(x)=|x2-2x+12|,x∈[0,3)的图像有4个交点,则a∈(0,12). (3)(2009·盐城模拟)若关于x的不等式2-x2>|x-a|至少有一个负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f(x)=2-x2,g(x)=|x-a|的图像,如图所示. 若a≤0,则其临界情况为折线g(x)=|x-a|与抛物线f(x)=2-x2相切,由2-x2=x-a可得x2+x-a-2=0,由Δ=1+4·(a+2)=0,解得a=-94; 若a>0,则其临界情况为两函数图像的交点为(0,2),此时a=2.结合图像可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94,2). 小结:函数图像的应用主要涉及两类问题:一类是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从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像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像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和函数值的正负等,如本例中的第(1)题;另一类是利用函数的图像研究方程根的个数.有关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常常转化为两个熟悉的函数的交点个数;利用此法也可由解的个数求参数值,如本例中的第(2)、(3)题. (作者:王佩其,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心理健康复习资料三】推荐阅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料10-20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07-03
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11-02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多选题07-23
心理健康标准09-07
父母警惕孩子的不安心理心理健康10-12
心理健康课课评06-11
逆风飞扬心理健康06-27
心理健康励志名言07-17
中学心理健康计划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