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活动月学习体会(共14篇)
王楼联小刘云峰
自开学以来,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稳步发展,学校进行常规教学活动。我认真学习教学常规材料,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一、备课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给学生、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怎样才能使师生在课堂优化组合,发挥最佳状态,我想一场精彩的好戏,离不开一个好的剧本,所以备好课是基础。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的内容,写出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研活动计划。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我备的每一节课,都精益求精,钻研教学内容,阅读参考资料,研究有关教学经验以及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选择具体恰当的教学方法。
二、上课
检阅常规的最好方式是课堂教学。根据我自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主要问题是:学生厌学,上课根本不听;教师上课缺少诱惑力。针对这一实际,上课特别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从而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与课题相关的、尽
可能真实的情意,目的是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的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这不但是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也是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认识结构的需要,课堂达到高效课堂。教师应做到精讲。精讲要讲清,不啰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讲准讲到位;该放则放,学生能自学的可略讲或不讲,不能包办代替。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这些符合学生的实际,起到高效的作用。
关键词:中考,教学活动
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 中考是学生求学路上的第一个分流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分数也是第一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这种情况, 也就意味着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 从某种程度上都应该把分数摆在第一位。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 就变成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1 如何研究中考
温州科学中考试题一直致力于达到具有“立意鲜明、难度适中、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目标适切、甄别有效”的特点, 有体现“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研究科学中考的变化趋势, 把握中考的方向。
1.1 从整体到逐题分析
分析中考不能只停留在对于中考试卷整体结构的分析, 还应该细致到每一个小题。例如像表1这样的图表, 可以让人很直观的了解科学试卷的总体结构、试卷难度分布和题型分布情况。但比较遗憾的是有很多我们想了解的具体情况没有办法在中考说明提供的试卷结构图中得到体现。
个人认为还是要认真的根据中考科学试卷制作双向细目表来配合试卷结构图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梳理, 我们会清楚的知道试卷内容的准确分布, 并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指导性意见。
1.2 从一次到多次分析
中考不可能一成不变, 每一个题目都不可能重复出现, 但是核心知识必然是重复出现的, 核心能力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想要把握中考变化的整体趋势, 纵向的多次对比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按照表2这样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的统计汇总。
依据上述的统计数据, 哪些考点是年年出现的核心知识, 哪些考点是经常出现的重点知识就会变得非常明确, 对中考考试内容一定会有清晰的认识。
1.3 从表面到内因分析
中考要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 除了检测知识点记忆, 还要求学生能够梳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做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并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这里不难看出, 中考其实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只停留在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记忆, 那肯定是失败的。所以我们需要透过表面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从每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分析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年试卷中每个题目的得分情况、难度值和区分度。以此作为基本资料, 结合试卷试题, 通过典型例题选取———常见错误诊断———归因分析这一模式, 可以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多数学生的薄弱点, 同时也能暴露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这将会成为我们科学教师自身水平提升的一条有效途径。
2 在研究中考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细致的对中考进行研究分析之后, 最主要的还是要将研究分析的内容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常规教学活动的开展包括了备课、上课、作业和评价这四个基本部分, 中考的指导性作用也应该在这些环节中得到体现。结合教学常规的要求,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2.1 备课以中考为指引
2.1.1 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
学期计划和单元的制定除了依据课程标准之外, 可以参照对近三年或五年对中考分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虽然中考也是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命题的, 但是对中考分析的结果相比于整本课程标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八下科学教材为例, 在制定计划时就会在时间分配的时候更注重保证详细讲解第二和第三章的内容, 为化学先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第一和第四章的部分内容则会减少时间的分配, 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即可。
2.1.2 学情分析和教学预设。
以中考为指引能够更加清晰的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针对性的作出一些比较有效的安排。教学预设的时候更加注重如何突破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 切实可见的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教学预设过程中, 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探究过程、探究技能和科学方法的真正体验,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和交流。
2.2 上课以中考为归依
2.2.1 善用资源、创设情境。
上课过程中应该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体现中考关注STSE的相互联系这一特点。要善于捕捉当下的热点问题, 结合教学内容, 解构其中蕴含的核心科学原理, 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抓住重点、精准发力。
应该以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点分析作为依据充分进行文本解读, 确定每节课的重点, 并分配教学时间。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当堂训练、试卷习题讲评的变式训练等检测手段一定是针对这些重点内容来设计的。
2.2.3 引导学生、关注生成。
根据中考解答题的要求, 学生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有一定思维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自身观点等一系列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某节课教出来的, 而是在每节课堂的生成中, 在学生和教师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完善并提升起来的。
2.3 作业以中考为依据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九年级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 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总是重复机械的训练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看到新题目的时候直接与自己做过的习题进行匹配, 导致出现低级错误。并且通过题海战术来复习知识点, 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点的准确认识, 也忽略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重要意义。
所以在作业设置的过程中, 依据中考来对题目进行精选精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题目的选择应该要适度体现能力立意, 尽量将知识在某些具体的情境或者案例中体现出来, 渗透科学方法和实现知识迁移。
2.4 评价以中考为标准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过程中, 评价的要求要逐渐提高, 直至与中考评价的标准一致。整体评价不仅要体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还要能反馈出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科学思维能力。常规的评价更应该重质不重量, 对每次考试都应该及时对于学生答题情况和试题命题质量进行深入分析, 争取能够实现改进和提升。
类似于中考的网络阅卷模式应该成为主流, 能够更加细致的针对每一位学生和每一道试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要使习题讲评能够有更清晰的对象, 有更明确的发力点。
作为一名科学老师, 研究科学中考试题的变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中考来指导常规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现有的放矢, 适当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是对学生的负责, 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参考文献
[1]黄鹏飞.2016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分析专辑[R].温州, 2017
[2]何建芬.以学定教, 践行深度生本[J].课程教学研究, 2013 (4)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Z].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7.1
一.筛选精妙合理的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往往蕴含文学气息浓厚、文化内涵丰富、时代特征鲜明等多重元素,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全面覆盖的教学显然不切实际,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文本精华显山露水?这就涉及到一个筛选、取舍的问题。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对文本的选择要有弹性和开放性,应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出发,选择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内容加以强化。以此为标准,教师应紧扣学生和文本特点进行合理筛选:哪些应在课堂上讲授,哪些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应透彻理解,深入探究,哪些只需一笔带过……都要在深思熟虑后再在课堂上生成。比如在执教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就可以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自己联系文本归纳百草园成为“我”乐园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将三味书屋部分与百草园部分内容和谐统一,充分展现儿童天真活泼、渴望自由快乐的心理。因为这些内容最贴近学生生活,最易于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被筛选为课堂重点。而对于作者批判抨击的封建教育制度则没有做过多的强调。这样做,避免了繁冗的讲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能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进行有效的课外延伸。实践证明:教学内容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精挑细选,才能尽显其出彩的一面。
二.活用精巧有效的策略
这里的策略即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传统的教学方法旨在传授知识,是“注入式”“单一性”教学,它忽略了方法本身含有的刺激功能,与题材、体裁、风格多变的新教材不能完全匹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精致化教学应采用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新型教学法,针对不同文本,也可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以江苏省初中评优课中的《热爱生命》为例,执教者整堂课都贯穿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在其中又揉进了个性阅读法和讨论式学法。在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阅读文本之后,执教者虚设了一个人物杰克,让学生以哥哥的口吻劝说自己扮演的弟弟不要去淘金,在多对一的互动(学生对教师)到一对一(学生对学生)的交流中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梳理,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统摄全文的目的。当淘金者不听劝说执意踏上旅途时,执教者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设计了一个赠送“生命锦囊”的情境,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领会了文章主旨。整堂课因为教学方法的精致巧妙而精彩纷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方法是学生掌握文本、挖掘文本的有力引擎,只有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
三.提炼精确深刻的主题
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文本主题的解读。主题是作者写作目的的呈现,是文本的命脉。只有循着这条脉,课堂教学的支才能精致紧凑。一堂课主题升华之际往往就是教学高潮所在,而提炼主题的基础则是对文本语言的充分理解和深度品味。譬如某位老师执教《温暖我一生的冰灯》时,让学生找文中的季节描写、人物描写,学生很快就指出时令是冬季,人物是“我”与父亲,而后教者又让学生仔细品读文中描写父亲的语言,学生发现描写父亲最多的就是他打磨冰灯的动作,这样的情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经过这样的语言品读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推出了本文的主题:父爱。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引导学生关注景色描写也不难提炼主题。“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两处描写,衬托了菲利普一家人的不同心情,很好的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深刻地反映了文章的主题。再如《三颗枸杞豆》里对三叔的“太迟了”等语言描写和“捉住太阳”等动作描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想要留住时间的心理,为“我”得出要珍惜时间的结论作了铺陈。正所谓“咫尺之间尽现山水风情”,读透了“咫尺间”的言语便能领略作者所要展现的“山水风情”。
四.把握精当适宜的拓展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精当适宜的拓展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学以致用”。特别是在大语文环境里,通过拓展,学生能将不同的知识内容和技巧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例如在《狼》专题最后的教学环节中,有位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狼捕杀猎物和课本中《狼与鹿》的资料图片,并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现在有人认为,狼凶残贪婪,对人类和牲畜造成了很大伤害,应该把它斩尽杀绝;但也有一些人(如爱斯基摩和印第安人)却非常崇拜狼,请你查阅资料,比较一下,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反馈上来的答案显示:有学生认为狼歹毒狡诈,杀尽之后,可以让人们生活得安心一点,一个物种的灭绝对人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像恐龙灭绝了这么多年,人类还是照样生存;有的却认为狼灭绝之后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生物链发生变化不利于人类发展,应该保护狼。经过这样的问题延伸、探讨,教师再总结“灭狼”与“护狼”两者的依据就能在无形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地理、生物、历史学,有利于他们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实践,他们在理解狼优缺点的同时也学会了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适当的拓展既能巩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又能让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教师既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知识的创新者。作为一个鲜活的教育载体,教师要致力于精教,追求常规教学活动的精致化,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近来,通过在教学常规月中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在教学观念上有了转变,在教学方式上有了改进,为以后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
“教学常规”是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中经常起作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以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我要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来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一路思考,发现有问题,就进一步学习改进。备课是提高教学的关键,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中那几篇课文,应更多的将眼光拓展到整个“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在自己亲身实践中感受课文所要渗透的教育思想。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的,积累经验。失败了,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成功?引以为戒。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教后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提高教学水平。
二、实践活动
我们学校在这一周开展了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课,我吸取了各位教师的教学经验,获益颇多。
㈠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是多媒体的应用和教师讲解的结合。拓宽了教学内容,将声音、图画和课程外的知识展现于学生面前。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㈡先进的教学理念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支粉笔独揽天下,开放、自主的课堂使得学生有了“动”感。学生想问就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教师只起到了引导得作用。而且,整堂课收放自如。课堂活而不乱。
㈢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我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教育、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为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教学常规活动月总结
苗美玲
二○一一年十月
音美器材借还记录
自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并且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我更加认真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工作中我注意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意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实践中注意对学生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学常规月活动”中,我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本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探讨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时间正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忙碌间,“教学常规月”活动已接近尾声。
回眸自己在这一个月里的忙碌身影,竟“教学常规月”活动总结也能留下些许斑斑驳驳的痕迹——
一、认真学习《规划纲要》等五个文件。
在学习文件的同时,注意记录学习心得,通过学习,了解了我省对教育教学的有关规定,使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有的职责以及该遵循的法则。
二、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第二轮的立标课学习。
认真观看了时连祥等三位教师的立标课录像,并认真参加教研组组内评课活动,既学到了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又领略了年轻教师的创新精神,为下一部自己的课堂达标奠定了基础!
三、完善小组教学。
在上学期“小组评价”基础上,与孙老师等重新修改设计了“语文小组合作评价”表,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适用!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组织了“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征文活动。
为了巩固“教学常规月”的成果,以扬帆文学社的名义组织了“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征文活动,老师们积极撰稿,理性剖析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书写自己的反思与收获,此次活动,既鼓励了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又促使教师及时总结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失,很大
程度激发了教师以写促思,以思促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乐安实验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扎实运行和深入开展。
一、幼儿常规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常规, 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 老师帮助和指导幼儿建立一定的规则, 以保证幼儿在园日常、教学、游戏等活动的有序进行, 顺利开展。常规管理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面貌、各项活动的质量。所以, 长期以来, 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 运用了“条款式”、“权威式”等管理方法, 然而事与愿违, 管得越严, 反得越重。究其原因, 就是我们制定的规则常忽略遵守常规的主体———幼儿的心理感受与行为特征, 显得死板而教条。
(一) 幼儿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 “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 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 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地成长。常规看似无形, 因为它不像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 其实它无处不在, 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 幼儿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教育, 而且要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常规, 可以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 从服从别人管理, 模式, 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发展到自我管理, 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的常规可促进幼儿在互动中和谐协调, 有利于营造安宁、有序、温馨的生活氛围。幼儿良好的常规管理既可以让幼儿生活有序、心情愉快, 又可以让老师带班轻松、得心应手。
二、利用日常活动进行幼儿常规管理的策略
将班级常规带好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 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熟悉, 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 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 就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所得和家长沟通的经验, 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在我班, 我们给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一个档案夹, 里面包括幼儿的照片, 生日等个人信息, 也包括家庭成员给他们的评价和他们的一些习惯记录。老师可以随时在档案夹里增添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记录, 这样就能让老师很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
(一) 在日常活动的各环节进行常规教育。
良好的常规习惯是靠练习而形成的, 例如在盥洗常规中, 我要求幼儿按顺序认真地把手洗干净, 使用自己的毛巾擦干, 依次盥洗, 不大声吵闹, 不玩水, 随手关水龙头。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 有老师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幼儿都能遵守, 可他们只是躲避老师的一双眼睛, 老师不看他们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 有幼儿洗手时故意捏住水龙头, 水喷出来洒在小朋友身上他们还很开心, 但老师又不可能一直在他们旁边, 于是总是有小朋友捣乱, 我就请能力强、自控能力好的幼儿来担任小小监督员, 来监督小朋友的行为。监督员将个别幼儿的行为反映给老师听, 这样可以不放任幼儿的违规行为, 减轻了老师的工作, 效果很好。还有小朋友故意擦手时不用自己的毛巾, 甚至有小朋友擦手时用好几块毛巾擦手, 毛巾掉到地上也只当没有看见, 我就通过让小朋友进行讨论, 假如你的毛巾被别人弄到地上不捡起来, 你的心中会怎样?通过让他们设身处地地讨论, 幼儿都说自己心中会难受, 会不高兴, 从而使幼儿内化自己的行为, 约束自己的不正确做法。在饭后漱口时, 我发现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 有的幼儿会接满一杯子的开水, 只喝一小半, 我就跟他们讲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知道水的用处很大, 不能白白浪费掉。我还做了一个小实验给幼儿看, 将水龙头只开一点点, 一节课下来, 小朋友发现水早已经满了。通过实践, 让幼儿养成从节约很不起眼的几滴水的习惯, 当幼儿水龙头没有关紧时, 我就及时提醒, 逐步增强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促使幼儿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经常性地对幼儿进行行为练习, 也能促进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的形成。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 我班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很大, 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 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 当然在故事中还少不了进餐的必要要求。而且, 每天讲故事的幼儿都不一样, 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机会, 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安静地愉快地进餐, 而且能让幼儿自觉地展。用心探索, 努力改进, 班级工作就一定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样连山, 魏永田.班主任的核心教导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子的丧葬观对后世的影响
蔡爱东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盐城
摘要:中国的厚葬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 孔子是丧葬礼仪的研究者和传承者, 他虽从没提倡过厚葬, 但他的孝道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丧葬传统。在中国, 薄葬与厚葬的斗争从来就没停止过。
关键词:孔子厚葬薄葬影响
我们得承认, 中国人确实是世界上最为死人操心的民族。隆丧厚葬是中国殡葬传统中最大也是最怪的特点, 这一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五百年前的殷商时期。据考古发现证实, 自新石器时代起, 厚葬之风便绵延不断, 早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至少达千年之久, 前后经历了商周、秦汉、唐宋和明清四大高潮。也就是说, 厚葬观长期统治着中国人的丧葬行为, 隆丧厚葬一直是中国人丧葬的主流。隆丧厚葬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墓地要精心选择风水宝地, 墓室和棺椁要极尽奢华之能事, 随葬品要尽量丰厚体面, 丧葬礼仪要隆重而不厌其烦。我国厚葬之风的兴起与盛行, 原本是起源于古人的灵魂不灭的观念和对祖先的崇拜, 汉代及其后历朝历代统治者出于自己的目的对儒家孝道观念病态推崇, 使得隆丧厚葬得以畸形发展。
一、中国人厚葬与孔子的关系
从严格意义上说, 中国人的厚葬与孔子无关。中国人的厚改正一些进餐的不良习惯, 大大提高用餐质量。
(二) 提高幼儿主动性, 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
首先设置了值日生 (或者小老师) , 并让每个幼儿轮流担任。让值日生担负起提醒同伴的责任, 这样做效果很好。每天要值日的幼儿因为要提醒别人, 自己首先要做到, 几个值日生担负起原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干的工作, 效率就提高了。而且, 幼儿轮流当值日生, 每人都有提醒别人的义务, 这样就培养了责任感。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其次, 通过看图讲述“班级小主人”, 让幼儿明确值日生的工作。再次, 学习儿歌《值日生》等, 不断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最后, 开展评比活动, 激发幼儿关心集体, 为集体服务的积极性。
(三) 家园配合强化幼儿常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 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 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有一句话, 我从接触幼儿教育以来, 一直记着:“学校家庭, 5加2。”它的意思是, 在幼儿园里的5天, 不管孩子有多大的进步, 在家的2天要是松懈, 效果将会大大减弱, 甚至适得其反, 可见家园合作有多么重要。也就是说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 家长是另一位老师。很多幼儿能在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提醒下保持良好的习惯, 但在家中却成了另一副样子。因此, 我们要做好家长工作, 让家长在家中也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资料外, 还发放一些先进的家教资料, 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 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强化。为了强化幼儿的意识, 我们还在班级中设置了“好行为好习惯”的评比栏, 只要是小朋友在家里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还会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就让爸爸妈妈写下来, 并拿到幼儿园, 老师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进行朗读, 并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评比栏中贴上一朵大红
葬制度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并相当完备, 厚葬之风在商周时期已经达到第一个高潮, 用人殉葬、用人祭祀的习俗曾经登峰造极。丧葬礼节的系统化和完整化, 在周代已经基本完成。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厚葬高潮已近尾声。
中国丧葬习俗的演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原始社会时期, 人死后像鸟兽一样不葬。在氏族公社时期, 没有贫富, 人人平等。丧葬极为简单:活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败, 盖上柴草, 埋于野外, 无坟无礼。这就是原始的土葬。自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 才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 并添加了殉葬品;后来又将柴草换成了棺木, 殉葬品越来越丰富。在半坡遗址墓穴中, 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 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这种宗教信仰, 以及对祖先的崇拜观念, 在我国母系氏族时期就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 厚葬之风和迷信活动更加盛行, 奴隶主阶级为利用宗教迷信维持其统治, 大力提倡厚葬, 甚至把奴隶也作为殉葬品埋掉, 作为祭品杀掉。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 上下有等” (《庄子·天下》) 的葬制, 天子、诸侯、大夫、士及一般奴隶主死了, 在殓、殡、祭上, 从时间、仪式、棺椁到殉葬品都有等级区分, 而奴隶则只“举而委之”, 或被当殉葬品活活埋掉, 或像牲口一样被杀掉充当祭品。如古侯家庄发现的大花, 比一比谁的红花多, 效果不错。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 推选了家长委员, 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庭友好小组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 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 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和幼儿的表现, 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 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作用。家园间要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 家园双方要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 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 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在以上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措施过程中, 我班幼儿已经在音乐中建立了行为常规, 例如区域时间了, 就会听着音乐进出区域;每天中午大家轮流说小故事, 大大锻炼了每个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进餐常规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 采取激励体制, 并要求在一日活动中各环节中经常性地进行行为练习, 例如在盥洗常规中, 我要求幼儿按顺序认真地把手洗干净, 使用自己的毛巾擦干, 依次盥洗, 不大声吵闹, 不玩水, 随手关水龙头。我们又请幼儿每天选出小小监督员, 时刻做好监督工作。一学期下来, 我班的常规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 幼儿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 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幼儿常规管理是否到位, 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如何, 也关系到各项活动开展得如何, 以及开展的质量高低。所以, 做好幼儿常规管理需要老师既用心, 又用脑, 随时发现问题, 不断改进方法。且在工作中要求“全”“活”“异”“新”, 将幼儿的常规工作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善于观察, 善于积累经验。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 这样才能让班级幼儿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叶立群.教育学原理[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 1993.8.
[3]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9.
少先队组织不仅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责任,更担负着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的重任。每一位少先队工作者,都必须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努力前行,开拓创新,让少先队活动真正教育每一个孩子。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必须要创新。”因此,当有些辅导员习惯于将书上或网上的方案拿来直接用的时候,我已经在自己多年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基础上,开始了创新实践,只有不断地创新活动形式,才能真正教育队员,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在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中,有许多都是每年或者每学期都要举行的常规活动,比如开学典礼、休业式、建队节、新生入队活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三八节、植树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和新年等,而就是这样的常规活动往往串联起一所农村学校少先队活动的主体框架。如何将这些活动常搞常新,如果在常规活动中加上一些创意和改变,往往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农村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快乐地活动起来,让少先队的根本任务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落实。
一、有奖竞猜法
“红领巾广播台”是学校和少先队的宣传阵地,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是团结全体少先队员的纽带。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学校传递的教育内容、思想观点,队员们只要身处校园中任何一处,都可在第一时间受到教育和影响。不过,我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广播台工作缺乏创新,队员们听的欲望越来越低,广播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差。
为了让红领巾广播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进行了创新,除了有好听的台名,优秀的主持人,更注重广播的形式和内容。我们根据队员的兴趣,增加了广播台的有奖竞猜活动,每一期广播结束前,小播音员总会和大家分享几个小问题,让全校的队员将答案写在纸上,投递到指定信箱;大队干部通过整理,选出回答正确的队员,在下期的广播中,由特定的代表现场抽取幸运听众,并发放小礼品。有了这一环节,每当“红领巾广播台”广播时,全校队员总是很期待,收听也相当认真,生怕哪个地方漏听了,一会儿的问题就回答不出来了。
有奖竞猜不仅仅停留在实物的奖励,我们还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鼓励。在一次开学典礼中,我们打破每学期校长新学期讲话传统,而是采用校长送“红包”的形式,由德育处俞老师和两位小主持人共同主持,三个红包由俞老师带来,里面分别装有对学生、老师和学校的祝福语。这样的形式,让全校每一位学生都享有一份特别的神秘感;接到这样一份特别的开学礼物,全校学生都有在新学期加油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动手实践法
少先队活动中,让队员充分动手实践,体验活动时的乐趣,发挥队员最大的潜力,这些都是我们辅导员设计开展活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常规活动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队干部和队员的活动热情。我的做法是:结合实际,挖掘活动资源,充分动手实践。
例如有一年的三八妇女节,正好是新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天,我们特意在各中队开展“享受亲情,感谢母亲”四个一感恩教育活动,四个一是:跟妈妈说一句感恩的话、给妈妈洗一次贴心的脚、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给妈妈建立一份特别的档案。全校每一个队员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这样的活动符合队员的实际,也贴合现在德育教育要求,加上是一份作业,队员们都乐于去完成,乐于去实践。
再如教师节,学校大队部的大队干部和陶艺社团的队员们一起,手捧特别的贺卡和陶艺小作品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将事先准备好的贺卡和陶艺作品送给每一位老师,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队员们有了亲身的动手实践,萌发了真情实感,入脑入心的教育,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吗?队员对家长、对老师如此,队员之间也需要这样的实践和交流。在两个学校队干部联谊交流活动中,我们让两个学校的队干部充分实践、合作和交流。在小游戏中完成“破冰”,互赠友谊卡;在讨论中建立小队,选定队长;在走访中完成参观,队室留影;在少先队专题培训中,升华队知识;在陶艺室制作中,体验制陶乐趣;在团队寻宝游戏里,留下合作经验……这样的两校区队干部联谊活动,更是一次成长活动。
三、互动交流法
让队员尽可能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是目前农村少先队需要不断加强的内容。为了使我们的队员有这样的机会,我们选在不同的时间点,开展互动交流。
“今天是建队节,你们有什么感想跟大家分享的吗?”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激起了老队员无限的回忆,也拉开了“回忆入队情景,重温入队知识”主题活动的序幕。这是我们在少先队建队65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全校聚集一堂,7位队员和辅导员一起,在国旗下回忆入队时的快乐与紧张。他们中有入队刚满1年的,也有入队5年的,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少先队组织在不断地壮大,队员在不断地成长。
在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上,高潮出现在毕业生向老师敬献贺卡时。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同学们纷纷向敬爱的老师致以最真诚的祝福,老师的恩情铭记在心,千言万语道不尽浓浓的师生之情。
“快乐的暑假即将来临,队员们肯定开心不已,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这是在休业式上,辅导员向台下队员提出的问题。这一做法,改变了以往辅导员或大队部的暑期倡议。队员的回答就是我们需要强调的,通过队员来告知队员,做到生生影响,相互教育。
学校少先队常规活动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学校里其他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为了使常规教育活动的形式更符合孩子们的需要,更适合孩子们的成长,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真正把少先队常规教育活动与日常工作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让我们的少先队活动“活”起来。
——小泊头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总结
一、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在教学常规执行过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影响已有的教学常规条例的落实?学校该如何突破率由旧章的限制,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通过听课、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得了许多一手的材料。
(一)关于上课
目前我校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正在逐步更新,慢慢开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没有有训斥、批评、挫伤学生的现象,老师们正努力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仍没有建立,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得到教师的全面关注,在课堂上没有大的进步和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能自觉地进行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些创新课上,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趋向。但是,这些教学观的变化更多地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地把新的观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影响教学效率。
3.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案设计能体现新课标理念。老师们能依据自己熟悉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根据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和进度,突出重点。但是,有的教师对任教学科的《课标》理解不深,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对教材的处理和知能结构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不了解教学要求,把不准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现象。如
学习课文不敢串讲又不知如何感悟,数学习题不能机械练习又不会设计情境训练。在教学改革的新思潮冲击下,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这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部分教师有了进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意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条件的简陋,有些课程中安排的综合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能落实。
5.教师认识到了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们也很努力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但是个别教师仍然一支粉笔,一本教本。脱离了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活力。
二、关于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大多数教师备课重视学情的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讲究科学性、实效性。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师,灵活采用了备好“主科”,简写“副科”的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繁重的写教案负担,又达到了备好课的目的。
备课不是抄教案。老师们均有此共识。一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一味追求形式,忽视备课的本质,并且单纯依赖教参,不去寻找其他源头活水。从教案中不难看出,教参仍是教师放之四海皆准的备课法宝。很多教师教案写的是一套,上课教的是另一套。把大量时间放在毫无意义的编造教案上。虽然有些好的教案编写得很科学,但操作过程中受条件制约,执教者本身素质限制,教案也很难执行。
三、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工作在我校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通过座谈,查阅材料,我们了解到目前作业批改情况良好。体现在:
1.作业量适当。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课外家庭作业量不多,练习本大都能在课内完成。
2.作业形式灵性多样。过去的那种机械性重复抄写作业减少了,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性、开放性作业增多。
3.作业批改认真负责。尽管老师们感到每天批改作业工作量大,但大部分老师认为每天的批改是必要的,充分体现了多数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此外,作业批改形式逐渐体现出新的教学思想,作业批改中描述性评价增多,鼓励性的个性化的评语出现在了日记和作文上。
二、今后工作打算
(一)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责任感
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常规工作是为了应付检查,是处于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地,甚至还有的教师说如果不检查教案可能不会备课。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有些教师虽然检查时有教案可查,但同样没有备课,其教案是来自于教学参考资料或网上教案,没有经过自己的比较分析、深思熟虑、全盘照抄,以致于进教室后随心所欲另搞一套。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教学重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二)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对教学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作新的调整
1.备课。首先要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是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我们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2.上课。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3.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立评、自评相结合。
(三)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督查的方式方法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学校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一方面要重视常规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学校要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促进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充分尊重教师,对敢于打破常规,有教强改革意识并注意实效的教师,实行免检、奖励。总之,要用有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常规活动的生命活力。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滨州市县教研室《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的通知》(滨教研函[2007]54号)和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滨教〔2007〕26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和实施素质教育,以制度促规范,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加大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力度,逐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发展学校内涵,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广泛吸收任课教师对教学常规的意见和建议,现制定如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重新认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教学常规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制度,在建立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优良校风、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促进我校教学工作上水平、上档次,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可以带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坚持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可使我校教学秩序进一步正常有序、教师教学行为更加规范合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明确今年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的主题,突出活动重点。
今年的“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以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县市县教研室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实施方案为主题。通过准备、迎接市县教育部门对我校教学示范学校复评,促进教学常规落实、推动学校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提升办学水平。在开展教学示范学校复评工作中,我们要依据县教研室的要求,着力研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的策略及规律,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激发学校内部活力,树立品牌意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建立科学、高效、和谐的教学秩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并组织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和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三、从教学细节入手,扎实落实教学常规,以常规促课改,以常规提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抓实教学常规管理。为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各级部、学科室要组织教师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以及创建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从教师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督查指导等环节入手,以抓好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基础,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为重点,以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纽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苦字当头、实干兴校”的拼搏进取精神和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强化“质量为本”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扎实落实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以全面落实教学常规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级部、学科室要组织教师细致研读各科课程标准,认真分析研究新教材,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和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着力点,以促进学生自主、活泼、健康成长为落脚点,切实提高本级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今年“教学常规月”活动步骤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9月10日前)
以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为契机,迅速掀起学规范、比业绩、赶先进、争示范的热潮,全体教师要明确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学习和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教学常规》和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的活动。
2.学习贯彻阶段(9月11日-25日)
本阶段重点要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滨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以及创建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评估标准。要把文件的学习与新课程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与教学常规落实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各级部、学科室要认真对照省、市教学示范学校评估标准,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查找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各级部、学科室可采取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联系实际逐项逐条地学习讨论。要有计划、有步骤、富有成效地组织好校本研训,在教学过程中查摆问题,引导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做好教学反思,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听课、问卷、座谈、测试等形式,及时了解、反馈教师学习、落实情况。任课教师要人人建立专门的学习笔记。学校将及时进行检查指导,并实事求是地做好检查记录,客观公正地评定教师学习效果,务求实效。在学习贯彻阶段将通过系列活动深化教学常规的落实:
(1)
(2)
(3)
(4)
(5)
(6)
(7)
3.讨论总结阶段(9月26日-30日)
在这一阶段,各级部、学科室要组织教师开展以“复评教学示范学校我能干什么”为主题的大讨论,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识到复评教学示范学校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学示范学校复评工作的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复评教学示范学校的意识,保持复评工作的持久动力,真正建立起复评教学示范学校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领导,推动“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加强对“教学常规月”的组织领导,我校成立“教学常规月”活动领导小组和活动指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实际突出活动的主题和重点。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配合“教学常规月”活动的开展,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抓好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防止走过场以及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发生,使“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产生“以月带年”的效应。
领导小组组长:成传然
活动指导小组:组长:田家胜
成员:
领导小组组织各级部业务主任、学科室、备课组长会议,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方式并提出具体要求。
各级部或学科室组织所管辖的教师,制定并传达活动安排。
充分发挥学科室的作用,在组织备课组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联系本学科的教学特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我校的教学实际和学校对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讨论本学科在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领导小组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讨论,针对任课教师的不同情况,在教学常规方面进行具体要求,以便更有效地指导老师们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减少内耗,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开学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教务处将总结推广部分备课组的先进经验。
开展研究性备课和开放性备课。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研究师生互动,使备课能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认真落实课时备课,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学期初各学科室组织教师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并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其次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再次是任课教师根据本班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对集体备课内容作出修改、完善,写出体现个人的实验课题特点和课堂教学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务处将组织优秀教学设计展评活动。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对作业布置和课外学习的督导检查,明确布置作业的目的:反馈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认真的做题书写习惯。力争课堂作业在课堂完成,确保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把课外时间用于复习、预习和开展课外学习。
做好检查,督促并引导教师把教学常规和课程标准落实到备课、教学、辅导、批改作业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检查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
关键词 主题班队活动 日常 提升学生能力 师生共赢
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非常多,再加上平时各个部门要求配合的工作,加上综合实践和主题班队活动等课程的开发,有的时候忙得团团转,还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做完。真是分身乏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平时的主题班队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实现班主任和学生的双赢。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主题班队活动呢?
一、主题班队活动要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
我校全面普及“新基础”教育,这让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新基础”教育强调“形成生命成长的全程意识,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行关注。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在每学期开学前,我们应该仔细回顾上一学期学生发展状况,出现了哪些问题还没解决的?这学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什么特殊性,他们在本学期能力方面应该有哪些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这学期的学情,是我们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我们根据学情来确定我们本学期的学生培养的目标。
为了实现我们这学期既定的几个目标,我们需要具体的班级活动和班级常规管理的支撑。所以我们要从系列性的主题班队活动和班级的岗位设置、班干部与部门的设置来实现。举个例子来说,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已经有了更明显的自主意识,对老师和家长的话产生怀疑或否认,开始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哄骗方法用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已经无效了。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低中年级的一些教育方法在学生身上收效越来越小。我们班外来打工家庭的孩子较多,在整个班级中占1/3左右,行为习惯较差。学校改造后教室里新添置了许多设备,卫生间也采用单独的隔断,这对学生的在校行为是很大的考验。所以由学生自主开展班级管理和主題班队活动,以及行为习惯的强化教育成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二、主题班队活动的策划要有整体性、序列性
这学期正值我校将学科活动与班级活动相整合,语数英音体美各学科准备了丰富的学科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
在9月“唱响东小”活动中,前期,我们开展了《我心唱我歌》活动,孩子们积极选曲,《萤火虫》《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等各小组异彩纷呈。后来确认我们班唱《萤火虫》,我们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孩子们对于自己选的歌曲很有兴趣,自主地带来MP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必选歌曲《希望东小》歌词比较多,如果只由老师来负责检查歌词掌握情况,无疑是很繁杂的任务。而责任分到小组之后,小组长负责本组的5个同学,利用中午或者体活课的时候8个小组赛一赛,歌词记住了,小组的同学更团结了。比赛结果并不重要,参与的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很多孩子大胆地在舞台上表演,活动就成功了。
三、班级活动的开展需要班主任的引领、组织和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指出:如何在班级建设改革中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形成班主任新的生存方式,提升当代中国班主任的生命质量,是当代教育的必然。所以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品性做高品质的班主任成为现实的需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召唤。
本学期我们班开展的是“星光闪耀”系列活动,重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品味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11月我们语文课本中正好是科学名人单元,而思品书也有一课《我心中的那颗星》。我就临时把本来安排在10月的《我心中的星》主题班队活动安排到11月。思品《我心中的那颗星》也留下没有上。11月份根据爱好分组后,各小组兴致勃勃地向其他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心中的明星。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没有一组谈的是我们刚刚学完的科学巨匠、文学名人。他们介绍的都是歌星、影星。我这时意识到自己又是在不自觉地希望孩子按照我的愿望去选择了。所以我及时调整了我的思路,马上去网上搜集孩子们心中的星们的成长故事,耐着性子听着我自己一点也不喜欢的歌曲。我渐渐平静下来,透过他们的偶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班的有自己独特思想、不隐藏自己想法的孩子。这些偶像不正是反映着这些孩子内心的愿望,他们做人、做事的独特之处么?所以我尽量去找出这些明星身上的闪光点,在总结汇报中,我以这些为提升点,让孩子明白,我们喜欢这些偶像,我们也可以像这些偶像一样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实现了我既定的目标,所以我们及时调整我们的预定,一样能实现我们的预定。这样,在活动中,孩子们的人生观得到班主任老师的有效引导。同时通过这次活动,我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更会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情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1 正确适时地采集前列腺液标本
采集前列腺液前禁欲3~7d, 因为排精及情绪兴奋可使前列腺液的白细胞计数增高[1], 影响诊断。但如禁欲超过7d, 前列腺也会有白细胞积聚, 同样会造成炎症的假象。在采集标本前嘱患者排尿, 以免在采集过程中混入尿液而影响检验结果。用肛门指诊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 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以免干涸, 影响测定结果。如需培养, 应使用无菌容器进行无菌操作后留取。
疑为前列腺结核、脓肿或肿瘤的患者禁忌前列腺按摩。前列腺炎急性感染时, 原则上禁止按摩前列腺, 只有全身应用足够抗生素时, 才可进行按摩[1]。
一次取材失败或检查结果阴性, 而临床指征明确者, 可隔3~5d再取材检查[2]。
2 常规检查
在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时, 首先检测前列腺液的外观 (颜色、浑浊度) 、pH值及量的变化。 (1) 外观:正常前列腺液是较稀薄的淡乳白色液体。当前列腺轻度炎症时, 前列腺液外观无明显改变, 炎症较重时可见不同程度的脓性或脓血性, 前列腺液浓稠、色黄、混浊或含絮状物[2]。前列腺癌时, 前列腺液常显不同程度的血性。 (2) pH值:正常情况下, 前列腺液略偏酸性, pH为6.3~6.5[2]。前列腺液pH值变化与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越重, pH值越高;当炎症消失后, pH值逐渐恢复正常。 (3) 量:正常前列腺液量为数滴~1ml[2], 前列腺炎时排泄量增加。
3 显微镜检查
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以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为主, 必要时再进行涂片染色检查或微生物检查。在进行显微镜检查时, 在高倍镜下观察, 可看到前列腺液中有以下成分。
3.1 卵磷脂小体
正常情况下, 卵磷脂小体满视野, 分布均匀[2]。如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首先要考虑出现以下情况是由于前列腺疾病本身引起的, 还是标本采集不准确引起的: (1) 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混入尿液, 使前列腺液标本稀释, 可使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数量发生改变; (2) 未采集到正确的前列腺液而是采集到黏液或精液时, 也可使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的数量发生改变。所以必须在镜检时确认标本采集准确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
3.2 血细胞
包括白细胞和红细胞, 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散在 (一般<10/HP) , 红细胞偶见 (<5/HP) 。前列腺炎时, 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 并成堆分布。当精囊炎、前列腺结核和前列腺癌时, 前列腺液中的红细胞增多, 按摩取样时手法过重也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3.3 前列腺液淀粉样体
正常前列腺液少见, 老年易见到。老年人较多, 一般认为与疾病无明显关系[2]。
3.4 其他
除观察卵磷脂小体、血细胞、淀粉样体外, 再观察一下是否有上皮细胞、肿瘤细胞 (需染色检查) 、精子、滴虫、结晶, 如查到应作出相应的报告。
总之, 对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做到以上要求, 才能作较准确的检测报告, 才能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作出较及时准确的判断, 有利于患者得到早期的诊断和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56.
常规检查活动一结束,有收获更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常规督导检查,课程实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我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确保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使各类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三至五年级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安排做到不多排,不漏排,不错排;加强课程表的使用督查,做到执行课程表不占、不挤、不调,确保了课程开设的高质量。
2.在常规督导检查的引领下,教学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创新管理措施,狠抓管理过程,教学常规各环节的实施水平有明显提高。突出关键环节,精细常规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备课管理。备课形式上坚持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以学科中心教研组为依托,突出重点课时备、说、评、改、演等过程,做到集体备课程序规范;备课内容上要重视全册备课与单元备课,突出课时备课,体现学科特点。二是精致作业设计与批改。作业内容要精选,课堂作业要有梯度和针对性;课外作业要分类布置,做到科学、适量,坚持巩固性、实践性和预习性相结合。作业批改要细致,当堂批改、讲评,全批全改,严禁只布置不检查或要求学生代批作业;作业管理要严格,由学校按规定要求进行总量控制;批改方式要规范,批语端正、清楚、正确,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体现学科性。
3.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课堂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每位老师倍加珍惜本次活动的参与机会
我校共分三个学科组进行了听评活动,活动中授课教师人数少于评课教师人数,这也充分地表明中心小学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是县优质课教师,但是在担任评委时,他们更以学习者身份听评每一节课,而授课教师更是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别人请教„„我想明年中心小学县优质课教师达标率会猛增,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机会地把握和珍惜。胜利一定属于他们。
(2)利用信息设备,精心备课,取得最佳效果。
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选择课题,研究教材,精心备课,自己试讲(找平行班教师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利用我校信息化设备进行辅助教学。活动中,每位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生动的画面给教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堂效果良好。
(3)活动开展扎实,老师们积累了经验。
在活动中老师们都积累了经验,弥补了不足,让自己最快的成长了起来。在保证不空堂的情况下,我校每个小组一天听课一节。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评课活动,每位授课老师进行说课并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听课教师提出了宝贵意见,活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阶段总结。评选了出校级一、二、存在问题
校本研训效益进一步提高。深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规范集体备课模式;加大听评课力度,改进听评课方式,提高校本研训实效。一是灵活组织学习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学习教学创新,深刻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丰富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创新能力。二是扎实进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围绕教师备课、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的撰写,结合镇小学常规月活动方案中“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活动,组织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撰写自己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大比武的过程中,各听课小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大讨论活动,活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针对自己的课堂或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与感受做了细致地分析,为撰写征文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努力方向
1、教师的常规材料需进一步完善、落实。
2、个别教师的授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我们在开足、开全课程的基础上,静心思索,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
复兴中心校开展教学常规活动
3月10日至14日,复兴中心校认真开展了教学常规活动。首先是开展集体备课,各科任教师分组进行,认真研讨,积极发言,分别备出了一节完整、详细、活泼的优质课。其次是听课评课活动,分为示范课和推门课。示范课相关教师听课,并参加评课,互相取长补短;推门课是教导主任随时听,为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是检查作业、教案,通过检查,评出优秀作业和优秀教案,在全校推开,以便共同上进。
经过一周的活动,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机积极性也增强了,学习氛围也浓了,为本学期的教学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教学常规活动月学习体会】推荐阅读:
教学常规月活动心得体会09-12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总结范文06-04
《教学常规展示》听课心得体会11-19
教育教学常规的心得体会09-24
教学常规、管理常规整改09-16
教学常规包括07-11
教学常规内容09-30
学校教学常规工作07-19
高中教学常规要求10-11
教学常规考核细则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