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篇1

课题负责人单位课 题 类 别学 科 分 类课 题 名 称 课 题 负 责 人课题负责人电话课题负责人邮箱填 表 日 期实施方案

微山县第一中学

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研究

刘文红 二0一二年十一月

*** ***@163.com

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国外看,日、美等发达国家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实行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他们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方面的研究理论比较丰富。他们的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小班制”个性化教学。

从国内看,我国的教育观念已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上来。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国内对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研究近几年也多了起来。虽然我们的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探究研究才起步晚,但发展态势迅猛。特别是最近今年,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研究成为了中等教育学校里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不可低估。但由于国情不同,国内的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主要定位在“大班授课制”下的实施。

从我校看,由于种种原因,升入我校的学生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并且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有待于提高。学校谋求发展,大力推行课改活动,“学案导学,高效生态课堂”的模式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觉得,如果在学校课改的基础上,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组织小组进行合作,课改会更有成效。因此,我们教学组确立了《高中语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研究》为研究课题,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主动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⑵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⑶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拓展学生的学习潜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解决教改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学生的差异教学与个性发展的评价问题;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等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实施分层教学的载体,有效解决分层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调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高效推进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构建适合我校情况的分层施教的操作样式。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对于提高中学阶段的教学质量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授化”的教学策略,形成基于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学习化”的教学策略。本课题研究将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研究在理论指导、目标、评价标准及方式、内容、方法等方面提供可选择的新的思路和操作样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事作,都能去做,都愿意做。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因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而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为所有学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1、课题界定:

本课题是属于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范畴,目的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找到一个教法和学法的高效结合方式,既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与学的效率,又能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因而又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育研究。而且,本课题重在结合目前的我校的“学案导学,高效生态课室”教学实践和新课改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让课堂效果最大化。

2、研究依据:

从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从此,班级授课制取代了历史悠久的个别化教学。然而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长期以来,这项教学原则得以继承和发扬,已成为中国教育的精华。在中国现代各类版

本的《教育学》论著中,论述教学原则必少不了因材施教这一基本教学原则。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涵义的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这与分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

在国外,更有许多教育家提出过相关的理论,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的理论强调了学生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原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域转化成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1、研究方法

⑴科学界定,合理分层,确定分层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用科学、准确的数字来界定学生的层次。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教学内容。

⑵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依据分层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精细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

⑶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

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努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⑷上示范课,出论文集,展示研究成果

经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力争使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得到有效运用。通过示范课、论文集、汇报会等形式,把研究成果推而广之。

2、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2012年11月: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基础和想法,制定合理的课题方案,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总动员。方案由李东华、徐偌偌、施振红负责,课题主持人刘文红把关。学生动员由张建华、程海防负责。第二阶段 2012年12月:

根据调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小组作最后调整;由张建华、程海防具体负责。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课堂操作模式;由李东华、徐偌偌、拖振红具体负责。研讨实验班的总体实验计划和阶段性试验计划,安排课题研究分工内容。由课题主持人刘文

红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统一商定。第三阶段 2013年1月—6月:

组织实施课程实验与研究。实验老师每月写出一篇实验成果和问题分析作为阶段性总结,每两个月撰写一次次阶段性研究报告。负责人为课题组全体成员。第四阶段 2013年9月-12月:

实验老师认真撰写一篇成功的教学案例,并提交一份优秀教学案和导学案。负责人为课题组全体成员。

第五阶段 2014年1月-6月:

完成一堂优秀的成果展示课,由徐偌偌、施振红负责;写出实验班和普通班成绩比较报告,由张建华负责;归类整理各类数据,由李东华、程海防负责。

第六阶段 2014年9月:

结题。对一年半以来的实验过程通过学生问卷、学业成绩比对、学生发展情况总结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做出课题研究报告。由课题组主持人刘文红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负责。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本课题是年级教务处指导、协助,语文教研组长具体负责课题实施,语文教研组教学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

2、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课题组将制定科学严密的课题管理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究分析会,不定期召开有关专题评估交流会,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课题研究工作。

3、设备保证。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校园网等电化教育设施,为课题顺利实施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

4、政策和经费保证。年级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采用年级资助、个人捐助的形式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实施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及人员分工

刘文红:课题主持人,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张建华:主研,负责课题的宣传工作

李东华:主研,负责各类资料的管理和保存工作 徐偌偌:主研,负责课题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施振红:主研,负责课题的组织

程海防:主研,负责各类资料的收集和打印

八、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篇2

一、语文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

要进行教学, 首先要对受教对象有一定的了解, 缺乏必要的了解, 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无从谈起。以几门课的总分为分层编班依据编定的行政班级, 群体能力层次是相对平衡的, 但如果以此为教学的唯一起点, 而忽视个体间的学科差异来组织分层教学, 那么这个分层还是比较模糊的。因为学生的差异不仅体现为个体间的差异, 还体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 我认为, 要将语文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教师必须对行政分层班级进行“再分层”, 按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语文实际能力等对班级学生在心中再进行“分层”, 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精细化分层教学。

二、语文分层教学的目标预设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 对于语文教学, 虽说有“修行在课外” (意思是说语文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 的说法, 但不能因此忽视或轻视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何以支撑学生课外的独立阅读, 更何谈语文能力的提高呢?而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 要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语文分层教学的课堂交流

交流对于课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交流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人人都参与交流的和谐健康的课堂。这里仅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谈一下“问题分层”和“回答分层”。“问题”是构成一堂语文课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件, 有“问题”才能带动学生思维, 有“问题”才能构成课堂交流, 因此教师往往在问题的设置上下很多功夫。而课堂中的“问题”又是有层次的, 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在一个能力层面上。从分层教学的角度看, 既然班级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差异, 那么, 不同能力层级的问题应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来解答。在这方面, 许多老师操作是: (1) 简单问题从低层到高层。这种方式可以唤起低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 回答正确, 自己受到鼓舞, 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更大激发;回答得不全面或不对, 还有其它同学补充、纠正。 (2) 有难度的问题先高层后低层。有了高层次学生的示范性回答, 再鼓励中低层次的学生作模仿性回答。

因此, 课堂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完全可以在引导、评价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有的可以事先调整, 如“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 但我相信大家只要稍作深入思考, 是能够回答出一两点的。”有些可以事后调整, 比如对简单问题的回答, 事前并不点明难度, 而在事后作评价:“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其实并不简单, 刚才你的回答虽然没有完全到位, 但能回答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这样既可以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又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分层教学 问题分层 回答分层

对高中语文分层教学,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其中许多研究有很强的操作性,综合起来看,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教学目标分层,备课的分层,课堂教学的分层,训练的分层,辅导的分层,评价的分层。但是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分层教学不仅仅是拿着不同的教学设计,在不同层次的班级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然后用不同能力层级的练习或试卷进行学科训练。这些只是分层教学有形的粗线条的组织,而这些教学的组织活动有没有最大限度地真正落实到每个有差异的学生身上,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分层教学活动最核心的环节是课堂教学,能否在课堂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是语文分层教学能否落实的关键所在。我想就自己在实际的分层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语文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

要进行教学,首先要对受教对象有一定的了解,缺乏必要的了解,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无从谈起。以几门课的总分为分层编班依据编定的行政班级,群体能力层次是相对平衡的,但如果以此为教学的唯一起点,而忽视个体间的学科差异来组织分层教学,那么这个分层还是比较模糊的。因为学生的差异不仅体现为个体间的差异,还体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我认为,要将语文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对行政分层班级进行“再分层”,按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语文实际能力等对班级学生在心中再进行“分层”,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精细化分层教学。

二、语文分层教学的目标预设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对于语文教学,虽说有“修行在课外”(意思是说语文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说法,但不能因此忽视或轻视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何以支撑学生课外的独立阅读,更何谈语文能力的提高呢?而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要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语文分层教学的课堂交流

交流对于课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交流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人人都参与交流的和谐健康的课堂。这里仅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谈一下“问题分层”和“回答分层”。“问题”是构成一堂语文课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件,有“问题”才能带动学生思维,有“问题”才能构成课堂交流,因此教师往往在问题的设置上下很多功夫。而课堂中的“问题”又是有层次的,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在一个能力层面上。从分层教学的角度看,既然班级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差异,那么,不同能力层级的问题应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来解答。在这方面,许多老师操作是:①简单问题从低层到高层。这种方式可以唤起低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正确,自己受到鼓舞,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更大激发;回答得不全面或不对,还有其它同学补充、纠正。②有难度的问题先高层后低层。有了高层次学生的示范性回答,再鼓励中低层次的学生作模仿性回答。

因此,课堂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完全可以在引导、评价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有的可以事先调整,如“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但我相信大家只要稍作深入思考,是能够回答出一两点的。”有些可以事后调整,比如对简单问题的回答,事前并不点明难度,而在事后作评价:“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刚才你的回答虽然没有完全到位,但能回答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这样既可以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又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浅谈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篇4

摘 要: 分层教学是完成素质教育的宗旨,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一种适合不同层次的初中生的教学方案,是现在初中教师值得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课题。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孔子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弟子。可以说,孔子是最早的“语文教师”,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语文老师”。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平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采取 “一刀切”作法,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厌恶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由此看来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平行班中进行分层教学呢?我在今年接手的初一语文教学中,对分层教学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实施如下:

一、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教师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采用分类方法,对症下药。本人对新接收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个性及态度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他们进行了科学分类。全班55位同学刚从小学进入中学,每个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都不同,语文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他们的求知欲都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有的学生很勤奋,埋头苦干,学习态度认真,但却总是无法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还有学生或语文基础差或口头表达能力差或写作水平差或阅读能力差;有的学生主要是厌学情绪浓厚,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兴趣,懒惰,把自己的兴趣指向其它学科上,但却很聪明,也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有的学生反应慢,动作迟缓等。根据这一了解,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低层)、“拼搏层”(中层)、“奋飞层”(中高层)。

除了对他们存在的差距作了具体了解外,还对他们存在差异的成因作了分析,以便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当然,学生本人的语文知识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曲线的变化往 往是一个旧的差异不断缩小,而新的差异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可见,学生之间不但存在着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差异的可变性。教师要时刻关注这种可变性,做到心中有数,要不断调整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明确目标,分层实施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性格特点,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基础层主要培养学生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增强自信,从而形成认真读写听说的习惯,以保障“大面积合格”的设想成为现实。拼搏层主要是培养质疑、讨论的习惯和主动求学的学习品质,向奋飞层转化。奋飞层主要是要求他们形成严谨、踏实的学习品质,要求他们善于自学,敢于质疑,不断拓宽学习思路,努力成为特优生。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对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自觉、习惯好、求知欲强的学生,首先要求其掌握初中课本所有的字词、文言文、古诗,大胆的对各类问题展开探讨式学习。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习作训练。其次还要求其自学同等程度或程度稍高的课外读物,并摘好笔记,如阅读长篇文学名著,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让尖子生走进浩瀚的语文世界,广泛涉取文艺作品中的精华,积极主动去探索它的美和奥秘,提高文艺鉴赏能力,这样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主要是想方设法提高写作能力,这些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觉得脑子发空,没东西可写,只得东凑西拼来一个“硬做文章”。我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几条措施: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生活,有话可说,有了新的认识,就觉得想把心里话讲出来,有了话,又想说,就考虑怎样去说,如何说;其次要求这些学生仿写,当然仿写并不是生搬,更不是抄袭,是从某些文章的立意、章法等方面得到启示,借以写出自己的文章来,如:有位学生喜欢阅读科幻小说,我就指导他写这类文章,提高写作水平;再次,提倡多练并不断修改,有句成语说得好“熟能生巧”,在不断地练笔中就会潜移默化,达到“下笔若有神”的效果。

学习认真而成绩提不高的学生则启发他们注意学习方法;对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认真细致完成作业,本人及时认真检查;对反应慢、动作迟缓的学生,给他们一定的信心,多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提高作业速度;对口头表达能力差,在课堂上发言往往低着头,声音轻,断断续续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回答问题响亮完整;对没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学生,则多角度多方面绞尽脑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置层层疑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抗奋状态,如组织好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感情,引起共鸣。

三、互动学习,分层达标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活动。要真正上好课就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及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行课堂四十五分钟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安排课堂结构,讲解课文,分析问题,朗读训练,提出问题时,必须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的动静交替是分层教学的难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三个层次实行动静交替,对奋飞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启发;对拼搏层和基础层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引导。这样,使不同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发展前进,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实际操作中,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先用富有感染力的“开讲”诱发基础层、拼搏层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然后在我的指导下展开自学活动,接着就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奋飞层同学早就在教师启导之时自己开始自学新知识,由于他们的基础好,对新知识会有一定的理解,这时对于同学的提问,他们就能根据材料很好地帮助解答。在解决了疑难问题之后,我就适当地布置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练习,让基础层、拼搏层的学生在课堂内独立完成,一则可以及时了解哪些学生还存在问题,二则又减轻了这些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了抄作业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我把重心转移到奋飞层学生处,带领他们多角度地把握主题,挖掘内涵,拓宽思路,最后要求他们课外完成一些高质量的作业。当然奋飞层学生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引导,譬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就要求这些学生调查社会上被骗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逐个剖析,分析行骗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和受骗者上当时的心态,最后通过多个案例分析总结出防骗措施,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难易结合,分层评价

作业、练习、检测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作业、练习、检测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做到有难有易、难易结合,合理安排,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差的学生也有认真完成的可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课本上的习题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习题时,后两个层次的学生没困难,教师就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基础层同学就必须在老师的个别辅导下做作业,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作业数量有区别,如基础层同学立足于最基本的练习题,做的内容少而精,确保质量,后两层次的同学要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免做一些基础题。做一些颇有难度的、需要学生自己学习体会的研究性题目。

分层教学活动,针对各层学生不同的基础,因人而异地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实践,构建的分层教学法已初见成效。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习活动时的最佳心理发展过程,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

总之,分层教学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里程碑。我们必须完成分层教学的理想目标,因材施教,为祖国培养大批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学方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2]查有梁课堂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浅谈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篇5

一、分层教学的相关概念

分层教学是指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制定适合本小组情况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展开教学。总的来说,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分层教学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

1.针对学生做出科学分层。学生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因素上,为了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分层,教师可以在上课的前两周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从而将学生分层高层、中层、低层三个等级,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并发放给学生填写,收集问卷通过问卷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分层。在问卷中可以包含诸如学生使用电脑的频率、对软件的使用情况、对电脑的兴趣等内容;(2)访谈法。在接手班级的初期,应尽量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來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哪些学生在初中中小学已经学过word、excel等软件的使用,哪些学生是游戏方面的高手,哪些学生可以黑别人的网站等,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有特长的学生,从而方便以后在课上与学生的交流。还可以与一些初中或者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交流,了解其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学生对哪些方面感兴趣等;(3)观察法。在上课期间,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比如在操作技能上,有的学生对鼠标、键盘等的使用很不熟练,甚至不会打字,有的学生打字速度非常快,对电脑非常熟悉。再比如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上,有的学生能够很快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到下课都完成不了。通过观察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解并记录下来,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4)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哪些学生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能够认真完成,哪些学生没有交作业,哪些学生任务只完成了一部分等,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再对比平时了解到的学生基础技能情况,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2.教学目标分层。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应当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的要求去学习”的原则,使教学目标能够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利用photoshop合成图像》一课,我将教学目标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初级:能够利用魔棒工具抠图并合成到另一张图上。中级:除了学会图像合成的方法外,还要学会根据图像的`大小对抠出的图像进行大小的调整、旋转等操作。高级:除了实现中级目标外,还要学会利用图层对图像进行美观等方面的设置。通过对这三个目标的落实,不仅使基础差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够使基础好的学生更大地发挥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很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布置的练习分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规定,一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要占整堂课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由此可见课堂练习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处理得好,将会使学生的操作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练习的布置与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差异性能够设计出不同的练习,以适应各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从而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例如,在布置《利用photoshop合成图像》一课的练习时,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练习。初级:根据教师下发的图像合成的样板对两张图像进行合成。中级:从教师下发的多张效果图中选择一张作为合成的样板进行图像合成。高级:提供大量的图像素材,学生自订主题并合成图像。通过这样对练习的任务进行分层,使得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最简单的图像合成掌握图像合成的基本操作步骤;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图像进行合成;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自订主题完成图像合成,不仅使其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也促进了他们的创造力的培养。

三、结语

浅谈高中语文分层教学 篇6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再加上我们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制约,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久而久之,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已日趋严重。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使语文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们在教学中尝试构建了“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加强合作”的教学思路。分层教学实施以来,我们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完善和改进,及时反馈、对比,适度渐进,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简便、易于操作的模式。

一、分层教学的特点及其理论依据

(一)、分层教学的特点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

传统班级授课活动中,要老师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1)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2)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东西,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3)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二、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目标分层 现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与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次教学在把握目标上提供了依据。如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一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具体操作应是这样的:

1、低层学生目标:低起点、小步子、小坡度,缓步潜行,一步一梯,解决基本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一般发展。

2、中层学生目标:“中速递进”,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能熟练运用知识。重点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使学生知识完成再次飞跃。

3、高层目标:“放手走”,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交叉”、“综合”求发展,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活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顽强生存能力等。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创新,让知识更飞跃,形成学生素质。(二)学生分层

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精心分层、设组。分层和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按照学生的测试分数、智能及思维灵活程度等因素动态地把学生分为 低、中、高 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然后再根据学生性格、座次等因素按异质同组原则(即每组成员需包括 低、中、高 三个层次的学生)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设组长一人,负责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及全组同学尤其是差生的学习帮助工作。(分层情况不能明确告诉学生,而是先采取隐性分层的做法,否则会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三)教学分层

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一般而言,共性问题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则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则指对于中等以上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多加辅导,并多创设机会让同组中的学生加强学习合作,让优生多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分层教学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备课的层次化。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分析学生,精选题目,突出小型综合;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低、中两层的标准,高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如在语文分层教学中采取相应而又适宜的教学策略:诊断个别差异;设立不同教学目标;增选不同教材内容;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允许不同学习进度;随时反馈记录;实施辅助补救教学;设立多种评价标准;灵活学生组合;师生共同作教学决定。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授课的层次化。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中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高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中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低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低、中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低、中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差异的。所以,不对每个学生 作文能力都“一视同仁”地要求达到同样的程度。以一次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作文训练为例,分优、中、差(以作文能力的高低划分)三个等级层次进行训练,分层引导,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第一等级的学生力求事件、人物、内容、结构、中心和表现手法等至少三个方面有独到之处,语言生动流畅;第二等级的学生则选择突破一个方面,语言通畅,有条理;第三等级的学生只要文从字顺,意思连贯,有一定中心即可。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把“个性”具体体现出来,不再觉得目标遥不可及,训练积极性出来了,作文水平也渐渐提高了。

3、练习、反馈检测的层次化。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中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低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中、高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我设计的作业是:必做题:①准确翻译第三段,②复述故事梗概;选做题:①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②对课文写法试作评析,③发挥联想、想象,进行扩写或续写,且采用适当的描写方法。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而且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欲望,特别为学有余力的高层学生创造发挥潜力的余地。(三)、组织指导学生加强学习合作

分层施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一般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互相受到启发。组长要及时检查各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则要对各语文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此法实施以来,有效地克制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提高了学生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这为我们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拓宽了一条新路子。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再思考

以上论述只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不成熟做法,还有待于不断尝试,逐渐完善。实施分层教学,除上面总结的一系列环节,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分层的思想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探求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结出优良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工作,并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第二,分层的灵活性。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恰当灵活地组织和指导分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分层的科学性。组建小组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有学习骨干做小组长;二是组织原则,小组人员应以自愿结合为主,要关系融洽,有内聚力;三是互补原则,能取长补短,应以好、中、差及男女生相互搭配为好。

第四,教学的长期性。实施语文分层教学,最好从初一下学期开始,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

第五、分层的整体性:“分层教学”中“分”是手段,而达到班级的整体提高才是目的,在“分”中要做到两头齐抓共管,切忌顾此失彼。

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篇7

一、教学目标分层的原因

什么是教学目标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 却又不同于这二者。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的最终的学习标准, 也将教育教学要求与相应新课标联系起来, 更加具体、清晰地梳理了课堂内容。教学目标的分层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优化了各学科间的联系, 达到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分层施教的重要性

每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将其闪光点变得庸俗大众化, 让原本的特长不再有, 这就好比同学们被输入了同一种程序, 只有接受得是否全面透彻, 而忽略了是否适合。要想在课堂上让每位同学都有收获, 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但互动中分层教学又是不可或缺的。

(一) 正视差异

在分层施教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上课方式的接受是存在差异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绝大多数适龄青少年都能进入高中学习, 而知识的存储量、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等, 都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消化存在差异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 才让分层施教更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优等生和学困生对课堂知识的接收和消化存在明显差别, 分层施教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区别的对待, 让好的更好, 稍差的赶上进度, 保持进步。

(二) 课堂教学

课堂上的例题要从不同的程度出发, 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要照顾到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和反应速度, 通过一个例题多个步骤来分层教学, 以达到教学要求。在此, 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来举例:

设x1、x2是方程x2-2kx+k2-1=0的2个实根, 根据下列条件求k的值和方程的两根x1和x2 (x1<x2) 。

(1) x1·x2=0; (2) x12+x22=6; (3) x2-x1=2。

三个步骤考查三个方面的知识, 看似简单, 但是考查得很全面。一道例题, 不同的教学要求都基本达到, 通过分层讲解, 摸清同类问题规律, 在备课、课堂练习、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分层, 评价测试时也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给予充分肯定, 让学生受到鼓舞, 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特殊学生要特殊对待, 真正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三方面全面发展, 提高得到保障!

(三) 学生自主分层的必要性

分层不同于分类, 它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去学习、去探索, 效果才是最好的, 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自身自控能力, 主动学习, 主动弥补不足, 只有自己熟悉了分层教学的用意, 才能更加积极地去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给出例题, 在学生做完后就可分析教学学生自主分层的效果。要了解学生, 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学生更快地接受, 只有学生自主分层才会效果显著, 而这也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诠释。这样, 可以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享受成功的喜悦, 最终达到人人都有发展的目的。

总之, 在分层教学中,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分层设定给予了学生自由选择空间, 直接调动了尽量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合理利用分层教学, 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 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尤丽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 2013 (95) :46-47.

[2]付润玲.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 (9) :134.

高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探微 篇8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分层教学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综合国力,国家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方针,要求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各地都规定小学和初中的生源按地段划分,这就造成各地小学及初中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显著。从笔者所在的高中学校来看,也存在学生个体差异扩大化的趋势,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调。

首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课时的压缩,工作量也随之增加,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影响。而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是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前人已用滥的名句到现在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反正学了某篇课文,高考也不考,那学它干什么,还不如学数理化实惠一些”,学语文无用论的观点依然盛行。

其次,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由于班容量大,这种对话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简化为教师与学生两极对话,而且是教师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直接向学生传达教参上的答案。有人认为,与其照顾不到全体学生,不如抓两头更实际一些。在课堂上,多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采取一些策略,限制成绩差的学生对课堂上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就是,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话,不可能达到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可能通过文本达成阅读能力提高的目标。

再次,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以统一的大纲、教材、进度、要求对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造成的最常见的现象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既抑制了前者的个性发展,也加重了后者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是现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尝试教学、分层教学等各种教学改革实验在各地学校得到广泛开展。其中分层次教学就是出于对学生差异和个性的充分考虑,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为有效、合理的发展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对所搜集的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到分层教学在照顾学生差异、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再次,可大面积提高成绩,促进学困生的转化,缩小两极分化,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提高。

2. 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3. 在课堂教学中,既能落实教学的共同要求,又能同时贯彻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得各层次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接受教育、养成良好习惯、陶冶情操等方面均获得理想的发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弊端日益凸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应想方设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即在实践中提高。要做好这一步,首先应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教,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意识,从而逐渐缩短差距,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较好发展。

阅读教学需要关注每位学生,关注他们每个人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显然是一个很庞大、很费时费力的工程。不这样做是不行的,而要做又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一种能兼顾二者的教学模式的出现。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呢?笔者尝试的阅读分层教学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分层教学前的工作

(1)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包括教师、家长、学生特别是得到低层次学生的认可,明确分层并不是分重点非重点,不能因分层造成各层学生思想焦虑。分层是动态的,而非固定的。一段时间后,比如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后要重新分层,此为其一;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个人努力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写出申请要求升级,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同意或改进意见,此为其二;另外,学生如果退步,可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保级或退级。

(2)对学生分层。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水平、记忆发展水平和学习的意志、品质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采用的是纸笔式测验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也有分为四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分别代表高中低或低中高三个层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权,不给学生贴标签,在向学生讲明分层教学的目的后,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对号入座,教师不公开学生的分层情况。采用密码法、排座法等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并帮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不能千篇一律地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学会最基本的知识。因此,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全力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再次,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只要稍稍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鼓励。

2. 分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备课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五个方面来论述。其中,对于教学目标分层是学者们研究的较为成熟的一环。施教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胡兴宏对施教分层的基本要求是: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评价分层的基本要求是评价要有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为了充分照顾个体差异性,我们对分层评价的要点是:对低层次学生以表扬为主,使其得到成功的激励;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对高层次学生,则可以用评价提高其竞争意识。周艳老师在其研究中认为“还应对学生进行辅导分层,根据课堂反馈,及时对各个层次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对优生可进行纵深领域的探幽访微,对中等生可适当进行‘一级目标的超前训练,对差生则主要通过巩固基础知识来强化记忆、内化功底”。

阅读教学和分层教学的结合,使得二者能够在同一空间内,展现优势,互补劣势。在实践中,笔者所带的班级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学生的阅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在自己的阅读层次上,分层达标,实现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分层递进教学”的设想》〔J〕.《上海教育科研》,1992.6

[2]高兴.《论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方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1

[3]张淑丽.《高中阅读教学模式探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

上一篇:现代管理学学习指导下一篇:幼儿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