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精选12篇)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首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公益歌曲,它宣扬了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因此,本节课我以“爱”为主题贯穿始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分块包割”和“各个击破”的方式,有利于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本首歌曲的歌唱基本技巧,让学生学会歌唱。
这是一次面对全市的公开课教案。我选择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初中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歌唱教学内容,此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作曲者郭峰为1986年“国际和平年”专门创作的组曲之一。歌曲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结构。歌曲节奏规整,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琅琅上口而又富有个性,适合班级教唱。
上课之前我先播放了背景音乐《生死不离》,这是一首在汶川地震时产生的一首公益歌曲,对课前气氛的渲染很有帮助,特别是高潮乐段能很快地把人进入一种悲天悯人的气氛之中。
上课后我用北京奥运会上演员用活字印刷术表演的方式排列出来的“和”字导入到和平和友爱的主题。让学生回忆近几年世界上发生的几次大的自然灾害,用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展现了印尼大海啸、汶川大地震和温总理的感人语录。特别是我声情并茂的诵读温总理感人语录和讲述自己在5.12地震中的亲身经历时,学生感同身受。
接着我用MV的形式让学生观看了5.12地震中的感人画面,背景音乐为本节课的教学曲目《让世界充满爱》顺利的进入课程主题。我紧紧抓住学生观看视频后激动的心情,适时地进入歌曲教学,让学生有感情地随琴演唱歌曲,效果十分明显。
第一次演唱完之后,我对歌曲中存在的重难点进行分析,从弱起、切分音、附点节奏入手,将学生容易唱错的地方进行剖析,反复练习,再次演唱歌曲时,很自然地将重难点化解掉。
第三次为聆听歌曲,让学生从段落、力度、情绪、音色等方面思考歌曲的特点,然后组织讨论,教师总结并PPT展示这几方面的特点,因此歌曲变得十分通俗易懂。第四次为跟随伴奏演唱歌曲,将力度、情绪、音色特点融入演唱之中,学生理解并声情并茂的演唱。
第五次为分声部演唱歌曲,对课堂教学进行升华和进一步锤炼,达到本节课教学目的。
最后在《爱的奉献》为背景的音乐伴唱中,教师做课堂小结。
因为这首歌曲本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再经过课堂上的五次学唱学生每个人都会很熟练的演唱歌曲。因此,这节课上完之后,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基本达到了我的心愿,学生也比较喜欢,还得到了听课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次实践,我明确了今后音乐教学的努力方向。
本节课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能力情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手段科学有效;能够在课堂中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整个教学过程都很注重突出音乐课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在歌唱训练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当然,最值得肯定的还是导入环节与拓展教学环节的设计。虽然,视频观赏的导入方式,也屡见不鲜,但利用5.12现场画面和本节课主题音乐结合的MV视频资料做导入,既能突出歌曲的思想内涵,又能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歌曲旋律),迅速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中。这种开门见山而又富于艺术技巧的导入方式可谓独具匠心。
拓展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以往多见的是很多教师喜欢把这个环节拓展成思想品德教育或创作表演展示内容。但这节课却别出心裁,尝试用音乐“说话”,即用非教材歌曲《爱的奉献》来诠释教材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从音乐作品本身来说,比其他任何作品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安排,也有效调节了歌曲教学过程造成的学生声音疲劳,可谓劳逸结合,方法科学。
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 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思考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次, 同学们都在热情地期待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让世界充满爱”, 一个富有激情、充满温馨的话题, 激发了学生的极大热情。我深知, 一次成功的主题活动离不开主持人的巧妙设计与精彩主持。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 我就已在思考:“在合作式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可以是什么呢?”我认为教师是一个榜样的作用, 是一个管理员的角色, 能对学生及时适当地渲染、点拨、导引, 为学生作一个合作的榜样, 同时也让学生以别人的长处、优点为榜样, 不断学习、上进。
课前我采用学生自荐和他人推荐的方式, 初步确定5位主持人的候选人, 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能够客观认识与评价, 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然后要求主持人想方设法提前准备一份“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在这节活动课上参与主持人竞选。另外, 我还试图考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表现情况 (这些目的事先不对学生提出) 。从课堂上交流的情况来看, 有两位候选人 (邵同学、陈同学) 积极争取了部分同学的帮助, 坚持自主思考, 博采众长, 运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制订出了“主题活动设计方案”。他们的方案出台方法集中体现了我制订的活动目标, 正与我的活动设计意图不谋而合。
于是, 五位候选人讲演汇报完之后, 我立即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评价, 并且统一小组意见, 准备投票表决。这一环节, 我给学生创设自主思考、自主评价、自主参与发言的民主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同时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 交换观点和看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第一次投票表决的结果是一位女同学 (邵同学) 高票当选, 没有异议, 成为女主持人已可敲定。而两位男同学 (缪同学、朱同学) 票数是旗鼓相当, 不分上下。正当同学们争论产生分歧时, 我临时设计一个环节, 请这两位同学想方设法准备三分钟进行现场自创主持表演。其用意在于启发和指导他们学会发动其他学生为其出谋划策,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这个过程中, 两位男同学充分地与其他支持者交流接触, 互换意见, 合作探讨,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合作还是一种情感交流、沟通的方式, 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人与人之间更能和谐、健康地相处, 更容易有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 更能包容别人, 构筑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可以说合作也是对学生个人品质培养不可多得的方式。
就这样准备好以后, 两位学生进行自创表演, 之后再一次地分组交流合作并进行现场投票表决, 其中一位学生 (缪同学) 结果略胜一筹。同学们此时似乎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以为活动已经结束。正当学生兴高采烈之时, 我又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请陈同学对两位男同学和自己的设计与主持风格做一些中肯的评价, 大家不要介意呀!”
也恰恰是这个建议的提出, 将这次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这个建议的提出是有我特殊用意的。因为陈同学曾多次参与班级、年级、学校播音主持活动, 有较强的主持经验, 其个性也是率直敢言, 而且此刻他一定也不会轻易服输的。借用这一点我做起了“文章”, 果真如是, 他首先肯定了他们的主持优点, 但更多地提出了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 语言表达不够流畅, 思维反应不够敏捷, 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够强, 说得大家都非常惊讶, 他还自我推荐要做活动主持人。随后我向全体学生提出了一个令他们不解而又震惊的建议:“那么, 就让我们再好好斟酌陈同学和缪同学这两位的表现, 从中决出一位男主持人吧!”下面先是一阵骚动, 随后同学们自然地分小组展开讨论, 合作探究, 结果“陈同学以他精彩的点评和公正的评价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与信任”“又一段高潮爆发了” (选自时同学的《主题活动主持人竞选实录》一文) 。
综观这堂特别的活动课, 整个过程始终是围绕着激活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 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和情感教育的活动目标展开的。近几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人们对课堂组织结构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为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创新策略。
我常常想,读书意味着什么呢?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心里想:对。可能还有一个理由,因为爱!
看《让世界充满爱》大型演讲会后,我的心触动了,好像我也跟随着故事走道情景中去了。
我听了一则故事,母亲为了让在大学的孩子过好,自己辛辛苦苦捡废品,甚至可以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岁月铭记着母亲的年华,无情地在母亲的额头上留下了痕迹。捡废品使母亲过度疲劳,晕了过去……看到这里,我仿佛想到了世界上所有的母亲。
仔细想想,10年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见证了我与母亲的爱。当我一次次让母亲偷偷流泪时,却没有说过一次:“对不起,妈妈!”原来,我天真地认为学习好了,母亲就会原谅我的任性。可我却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我忽略了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关心母亲。在寒冷的冬天,母亲生病的时候,还要把龟裂的手放进冰水里洗碗。我却在客厅里吃零食,看电视。当我7岁,第一次为母亲洗碗时,我的心疼痛了。那水是如此冰凉,如同我冰凉的心。回忆起以前,当我申请为母亲洗碗时,母亲微笑着对我说:“这些妈妈能做,看书去吧!”我看着母亲那勉强的微笑,以为洗碗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便走开了。
母亲是驶往成功的小船。而教师,是我们的航标灯。
夜晚,家家灯火熄灭了。唯独有一盏灯亮着。那是老师的家,她半夜仍在为我们批改作业!不畏大雪走访生病的学生家中。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很讨厌,什么事都管着你,那你就错了。在人生的旅途中,你唯一要珍爱的就是你的父母与老师。有老师在,不会有什么把你引入歧途。长大再想珍爱你得老师就晚了。
我们为什么读书?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为爱而读书。一方面为了你自己读书,另一方面为了爱你的人而读书。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从而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所以这节课的各个环节在设计上是层层递进,逐步展开的,并紧紧地围绕着“爱”这一情感主题。几乎所有学生都积极地、全方位的参与,在自主、轻松、活跃、互动的气氛中学习,并通过音乐与美术、文学、摄影等其他人文学科的综合,去理解这个主题。从而拓展音乐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程改革中十分强调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在这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以小组的为合作单位,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探究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性、网络的交互性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创设出宽松和谐学习环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了歌曲,更懂得了爱,让世界大同;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因为你而更加温暖。突出了音乐的审美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达到育人的目的。
最后采用的是以定性述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发挥其特长,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在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热爱音乐,在表现美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体现自身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材料,讲述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情感,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陶冶自己的情操。
2.通过教师引导,理解说真话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情感,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学重点:
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材料,讲述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说真话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爱的奉献》音乐。
2.教师讲故事:在地狱中众人(灵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共创一个美好人间。
二、组织活动
活动一:爱的底片。(多媒体展示 :弱势群体的生活写照)
1.观看图片。
2.用一两句话告诉大家你看图片过程中的感受。
活动二:爱的故事
讲述自己或他人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以关爱的事迹。要求:(1)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2)故事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3).内容要集中鲜明,最好是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1.同桌互讲。2.指名上台讲。
3.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活动三:爱的行动
1.提问: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去关爱他人?
要求:(1)选择一个对象,把你的爱的行动计划写下来。(2)如果你选择了伙伴,他就坐在身边,采访他有什么困难,说说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2.全班交流。
三、总结习作
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要求:
写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熟悉的事。2 说真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范围:家人、伙伴、弱者、动物、植物 „
教学反思:这是我的一节公开课,教师的进步之处:课堂上敢于面带笑容大胆引导学生,使得课堂气氛较轻松。
总第 课时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设计人 蔺青春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2、分为两大组:搜集弱势群体的资料,数据,图片。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教学步骤:
一、导入(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导入)什么是爱:(7)分钟)对于爱,其实我们并不陌生,长妈妈给迅哥儿买来《山海经》这是关爱;《背影》中父亲送我到车站,这是父爱;《老王》表达了对弱者的爱;信客为了同乡而任劳任怨,诚信无私这是博爱。在座的大家正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十几年来,许多人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爱着我们,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让自己铭记在心的爱的故事,那就请大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和体会。
过渡:同学们对爱都有的切身的体验,那么爱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爱有它的共性:爱、就是亲人间的关心和支持;爱、是对困境中的人的帮助;爱,是无私的给予;爱,是对爱自已的人的一种责任;„„。小为家庭,大为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构筑和谐社会,让全世界都充满爱。
二、为什么要去爱?(关注弱势群体10分钟)
在来自父母、亲友、老师等人的爱的滋润下,大家才能幸福地成长。我们当然应该用自己力所能及地方式去爱他们。可是还有一些人,可能他们从来没有给过我们爱,甚至都互不认识,在他们遇到困难地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伸出援手,去无私地帮助他们,给他们爱呢?请大家讨论:
(1)我们在给予他人帮助时,自己也会获得精神的愉快和满足。(2)如果他们不被给予关爱,这个世界就会多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徐萍娜)(3)面对有困难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付出自己的爱,那么,人世间爱之火就会很快熄灭,最终,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没有爱的凄苦。可以套用一句歌词叫做: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忘而却步。
刚才这位同学讲的很有道理,如果一双乞讨的手来自于一个健壮的年青人,难道我们也要慷慨地给他十元、二十元吗?这可能只会助长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这就涉及到我们应该将关爱给予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们应该给那些真正需要关爱的人。
2、这个世界是需要爱的,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也是需要我们去关爱的,他们还在为饥饿、寒冷、健康,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苦苦挣扎,请大家看看这些图片:(1)山区小孩曹会龙:八岁小孩曹会龙的每一天都在这样的重复着。(2)每天背砖长达两个小时,维系着刘小环上学的希望。
(3)这是一位偏远地区的农民:17岁的肩膀能承受得了这样的生活重负吗?(4)除久之夜,流浪的老人该何去何从?
(5)从这两位母亲的肩膀上,你能读出生活的艰辛吗?(6)这是一对残疾人,除了对方,他们还能期待谁呢?
(7)还有在建设我们这个美丽城市的民工们,他们的生存状况又是怎样的? 这是一份民工的帐单,就这770元,几乎是母亲、妻子、儿子所有的希望。但是就连这全家赖以生存的救民钱也时常拿不到手。
3、这些人都在困难的生活中努力挣扎,这就是弱势群体。包括老弱病残的人、农民工、失业人员、城乡低收入人口、以及面对强权的弱者等。那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弱势群体呢?在文学作品中你又看到过哪些这样的弱势群体?
学生:被病魔所折磨着的人;感染爱滋病的人,尤其是被感染的小孩;身体心理不健全的人;山区失学儿童;下岗工人;城乡低收入人口,生活很艰难的人;风雨中的街头小贩等。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离开了这个让他痛苦的世界。《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可见地位之低下。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在风里雨里咬牙,在饭里茶里自苦。《杜十娘》:聪明美丽的女子而不幸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
《雷雨》鲁侍萍:在大年三十被周朴园抛弃的悲剧人物。《茶花女》:又是一个没有地位的烟花女子。窦娥:冤屈而死,六月飞雪,感天动地。(dou)《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为婆婆所不容,遣回娘家,被逼改嫁,而投水自尽的。杨绛笔下的《老王》:新时代的骆驼祥子,一个生活艰难的善良人。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以自我牺牲来成全他人幸福的人;其实,这里还有妓女芳汀和她的女儿珂赛特,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人们。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之夜冻死在雪地里。(斯陀夫人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白人奴隶主对黑人的奴役,尤其是汤姆叔叔的遭遇;高尔基笔下的《童年》:外祖母,孩子们,以及工人;《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孔乙已,阿Q,华老栓,他们也是受封建思想毒害而又无力摆脱的弱者。)过渡:其实文学作品也是生活的折射,时代的缩影,这些人物形象,只是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出身贵族的托耳斯泰也能写出《复活》这样的作品来,鲁迅笔下更有许多悲剧命运的人物,这些文学家正是因为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同情心,爱心,才能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来,而作为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都应对这些弱势群体寄予深深的同情,并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早日摆脱生活的困境。那么,我们怎样去爱呢?
三、怎样去爱:(13分钟)
1、其实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涌现出了很多爱的故事,上课前,我们要求每位同学都搜集一个爱心故事,现在请大家先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推选1个故事在全班交流。(选过,要感人的,曲型的,)(2个故事)学生:《罗南英的故事》:2005年6月,二十九岁的青海女教师罗南英被诊断为白血病,治疗费需要60万元。她决定放弃治疗,于是开始给3岁的儿子写信。她希望儿子在那些特定时间里,能看到母亲生前预留给他的信。这是第二封信中的部分内容: 鹏鹏:“鹏儿,当你读到这封信时,应该是你10周岁的生日了,妈妈祝你生日快乐!鹏儿,你现在上三年级了吧,你有多高了?你听话吗?你的学习好吗?你和你的同学们相处得好吗„„妈妈知道,亲人们会给你过10岁的生日,也许还有温馨的烛光和诱人的香喷喷的大蛋糕„„可妈妈要对你说,先对每一位在场的人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的抚养,感谢他们的关怀,感谢他们对你无私的爱!说的时候,也代表妈妈,好吗?„„”
消息传出后,短短时间内,共为她捐款75万元,在大家的爱心浇灌下,她成功地实施了手术,并于2006年10月上午出院。
点评聂宇威(宁波人被她深沉的母爱打动了,一张张陌生的笑脸消融了罗南英绝望中的悲哀,一双双真诚的手扬起了他希望的风帆!透过这些宁波人无私、滚烫的善心,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这座城市宽容、平和、富有爱心的精神特质。)
点评夏雨:丛飞的故事(爱是一种力量,在鼓舞着我们的心灵.爱是一种依靠,在支持着我们的人生)2、同学们都讲的特别好,下课后彼此可以继续交流,在这儿我也搜集了几个爱心故事,请大家看看:(3分钟)
(1)这双满怀渴望的眼睛,它已经唤起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失学问题的深度关注,由此出现了最伟大的希望工程,十七年来,中国希望工程已资助30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是爱心拯救了这300万孩子的未来!
(2)1999年宁波慈善总会举行第一次“慈善一日捐”,“顺其自然”捐款5万元,此后,频频现身于各种慈善活动,七年来,已捐出152万元,七年了,没有人知道“顺其自然”的真实身份,但“顺其自然”已经点燃了宁波人对慈善的热情。是爱让宁波人构筑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3)2006、11、13,彭乾维,镇海起重机械公司员工,本是来自四川的打工仔,在舟山出海工作时,奋勇救起轻生女子后,但由于风浪太大,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位为伟大的人类之爱而献身的英雄时年才35。
他,不能再迎娶他的新娘;他,不能再赡养他那双目失明的父亲„„空,空,他消失在海的那端,义无反顾;生,生,他托起了那位女子的希望,永不回头。
彭乾维,为了轻生的女子而献出了自已宝贵的生命。这种无私的爱再一次地震撼了宁波人民的心,许多市民纷纷捐款给彭乾维的家人。要替他对83岁的老父尽点孝心,他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将这种爱心在人世间传递。是爱心的力量让爱延续!
过渡:正是由于人世间广泛存在着这些爱心,社会才有今天的文明,我们才会生活在这样和谐幸福的环境里,现在的我们更多地是爱的被给予者,其实我们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给予。也许来自一个孩子的纯真的爱,更能让爱之花芬芳地绽放。
3、那么面对生活中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能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
帮助?
学生:比如养成节约的习惯,而将书、衣物等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等,给需要帮助的孩子写信,给他们以精神的鼓励和支持。
教师:总之,我们要用爱心对待他人。从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做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过渡:可是面对如此多需要帮助的人,部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人付出行动。因此我们还可以做一个爱心大使,在社会上广泛宣传爱心的必要性,呼唤全社会都投入到关注弱势群体、无私奉献爱心的浪潮中去,让每个人不再因无助而寂寞,让社会之爱成风。
四、现在我们一起来创建一个初二(3)班的网站,不妨取名为:爱心小屋吧。现在爱心小屋只有一个刘欢为下岗女工所做的公益广告,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广告:(2分钟)(共15分钟)
接下来,我们就要充实爱心小屋的内容,这要求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群策群力为我们的爱心小屋贡献力量。如果你有做导演的潜质,那么就去拍摄一些感人的画面放上去;你可以为我们的爱心小屋写首诗;你还可以为我们的爱心小屋画一幅画。总之,请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世界充满爱做出自己的第一步贡献!现在请大家准备一下,时间 3—4分钟,然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准备的时候放《让世界充满爱》)(5分钟)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提倡。
2.“综合性学习”教学要求
“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建议作为准绳, 按照自己对每一个综合性学习专题的理解以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极具个性的教学设计, 所以“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专题《让世界充满爱》, 首先题目中的“爱”是关键词, 但是这个专题的研究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孤立地谈“爱”, 这“爱”是有“世界”二字来加以修饰的。在教学时, 抽象的“爱”和宽泛的“世界”如何界定, 就成为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处理好这两点, 将成为这个专题教学成败的关键。
(1)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有专属性的一类, 如亲情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 等等。 (2) 博大的爱, 如爱国、爱自然、爱人民, 等等。前者是爱的基础, 而后者是以前者作为基础的升华。
(2) “世界“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从一般人的理解来看, “世界”也可以有宽、窄概念之分。“世界”窄的概念可以指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环境, 宽的概念可以指宇宙、全球。
(3) 教材设计有三个活动, 任选一项开展:a.关爱每个伙伴, b.同在一片蓝天下, 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通过对教材上所给予的活动进行分析, 我对这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中的“爱“和“世界”的范围有了明确的概念。编者设计这个专题的目的, 是让初二年级学生对“爱”的概念理解由浅入深, 从专属性的爱上升到一种博爱, 让他们学会如何关爱和帮助身边的陌生人, 从而懂得更深层次爱的内涵。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次授课针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相对独立的感悟、分析和判断能力, 对爱的理解有他们独特的方式, 教师的单纯说教式教学已经不能从本质上打动他们的心, 只有寻找贴近他们生活现实的事例来对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唤醒和挖掘, 逐步进行情感上的深层引导,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确立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仔细分析、研究后, 确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 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从而懂得爱的深层内涵, 陶冶自己的情操。
(2) 培养学生搜集、组织材料, 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教学重、难点
(1) 爱是什么?爱的体现是什么?
(2) 怎样唤起学生对陌生人 (弱势群体) 的关爱之情?如何表达这种爱?
五、课前准备
首先, 我让科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 本着自愿的原则, 人数尽可能均衡, 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b.同在一片蓝天下;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以小组为单位, 搜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帮互助的文章、故事。然后各组组员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出最令大家感动的一篇故事, 推荐一名代表课堂发言, 发言代表尽量做到能够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 并能说出故事之所以令人感动的原因。其次, 我从班上挑选出几名交际、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 让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 拿着相机到贵阳的街头去捕捉令他们难忘的画面, 对相关的人进行采访, 写出详细的采访记录。再次, 我精心筛选资料和素材, 按照对“爱”的诠释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 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1) 街头采访、收集学习素材的时间:两星期。
(2) 课堂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设计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课题
2. 课题展开
3. 结束活动
八、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加强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增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教育。通过这次教学活动, 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 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得到洗涤, 得到升华, 再也不是鄙夷与傲慢, 代之以慈善和关心, 人的那种善良的秉性回归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1.
30年,不长也不短。时光无情,但值得记住的,从不会云散。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地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1986年,一首内容别致,曲调抒情,演唱形式特殊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由中国歌手送上了世界和平年的舞台。轰动一时,余音久远。
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罗斯金说:任何国家的艺术都是这个国家社会和政治道德的样本。
八十年代是充满活力的年代,是值得怀念的年代。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古老的国度似乎正在又一次破茧。其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大国,今天,这份殊荣已经不再!1985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青年年,中国政府曾组织了亚太地区青年友好联欢节。而1986年,国际和平年又是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主题。而说到国际和平年,中国百名年轻歌手共同演唱的《让世界充满爱》不得不提,她曾经被誉为音乐界的盛事,也是文化界的大事,整个中国社会为之关注。
由三首歌词组成的《让世界充满爱》一共578个字,全曲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未曾料到,她能掀起巨大的浪花,造成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代人的记忆,并且传唱至今。在那个不知版权为何物的年代,仅仅一家出版社的磁带就发行了上百万盒。原因何在?
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战国初期的墨子早就发出了这样的吁求: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然而,战争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在有记录的人类5560年历史中,发生了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八十年代,中国刚刚从一场浩劫中走出,以阶级划线,以正义的名义搞“与人斗,其乐无穷”似乎离去未久。一句响亮的“让世界充满爱”在改革开放的列车刚刚发轫时喊出,谁能说它不是一个民族发自心底的呼唤呢?这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信号,幕后的推手,无形中担起了船头瞭望者的社会责任,视野开阔,目光深远。
词作者之一陈哲当年接受采访时说:中录公司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他们利用音乐的舞台为中国青年提供了一次面对世界呼唤和平主题的机会。这个世界并不缺少阳光和空气,也不缺少土地和风雨,而多年来我们却在苦苦寻找着真挚的有爱和信赖。
让青年歌手齐聚一个舞台,形成百名演唱者的庞大阵容,用流行歌曲的形式展现,这在当年有石破天惊的意味。至少,通俗演唱歌手被高层封杀是彼时发生不久的事。“通俗”几乎等同“糜糜”,当百名“非正统”但充满朝气的通俗歌手走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场地中心的时候,一万三千个座席上发出的欢呼声浪向百名歌手、也向中国社会释放了新时代的强烈呼声。此后,这批歌手成了中国歌坛的主力阵容,领风骚数十年矣。
“礼以道别,乐以道和。”音乐具有使人心拉近的功用。先人创造的《乐经》尽管已经失传,但对音乐、对艺术深刻的理解早已化作了中国人的基因。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人更有耐心,更为达观,更爱好和平,更着重艺术。”而在国际和平年的大合唱中,《让世界充满爱》使中国人再一次以地球公民的形象回归人类大家庭。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迅速引进了歌曲版权,这是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次。
唯音乐不可以为伪。由郭峰谱曲的优美旋律为歌曲安上了有力的翅膀。遥想当年,亿万青少年以哼唱《让世界充满爱》为时尚。
“但愿会有那么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和平的足音传遍,共有一个美丽家园……”
经典意味恒久。只要地球村还有战争、还有杀戮、还有仇恨,《让世界充满爱》就具有永远的生命活力。
2500年前,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向世人宣告:我不是雅典人或希腊人,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开放的中国正在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公民”,“一带一路”等正是具体行动,而《让世界充满爱》可以成为中国人的名片。
2011年9月29日19:30,由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心理咨询中心主办,心理学会承办的“重阳节感恩”活动在八下阶展开。今天到场的嘉宾有:校区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王琛老师,校区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季秀华老师,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伍敏老师。
首先由王琛老师讲话,王老师提及到感恩是我们每一个人对情感的诠释,我们的情感是不断改变的,并告诉了同学们:“心的改变决定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决定我们习惯的改变,习惯的改变决定我们性格的改变,性格的改变决定我们人生的改变”。接着是季老师的讲话,季老师生给我们讲解了感恩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这种情感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本次活动共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主持人首先让同学们回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把同学们带到那美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被人称为感恩的节日,让同学们感受那最纯真的情感。重阳节蕴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最美好的情感。让世界充满我们的情,让生命充满我们的爱。在这样的理念下同学们观看了“让生命充满爱”的视频,视频是著名演讲家邹越老师在松原市实验中学的演讲,主要讲的是希望同学们爱老师、爱父母,同学们都被感动的纷纷落下了泪水。第二个环节书写明信片。同学们把自己的祝福写在了明星片,然后把自己的明信片带回家给自己的父母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同时希望同学们学会爱的表达。第三个环节大家积极的发言。同学们大多是11级的心理委员,同学们都和其他人分享着他们身边深深爱爱着他们的人,有老师的爱,有父母的爱。同学们都用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诠释他们的爱,他们用同样的爱回报爱他们的人。同学们感到了他们生活中还有好多需要回报、需要爱的人。并真正的学会了爱的表达。第四个环节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同学们感受那感恩的心灵的纯真。
最后,伍敏老师作总结。伍敏老师告诉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需要爱的,但是我们要学会爱自己、珍惜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并从学习生活方面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祝福。
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次“重阳节感恩”的活动。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
学科:音乐
课时:2 学生课前准备:
一、让学生搜集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二、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三、自学歌曲,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难唱的地方。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
1、聆听并大胆参与歌曲的演唱,能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诗歌、演唱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
三、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学谱唱歌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爱的思考,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唱歌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材分析《让世界充满爱》是冀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真情的呼唤》中的一首歌曲,由陈哲、小林、王建等作词,郭峰作曲。作品包括器乐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课本选唱的是第二首歌,本课教学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中作为第二课时设计。教学重难点是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表演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爱。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让世界充满爱》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该歌曲的视频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听赏,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爱心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方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和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准确地表现和创造音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去感知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通过列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结论。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然后给学生看几幅图画
师:从画面中你读到了什么?师小结,进入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歌教学《让世界充满爱》
1、出示本歌曲作者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世界充满爱》作品。
2、播放MTV《让世界充满爱》学生欣赏
3、老师播放伴奏带让学生跟着哼唱起旋律
4、自己唱谱,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播放伴奏,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师生一起有感情的演唱
(三)巩固提高
1、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A 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B 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表演方式(可以边朗诵边唱;可以歌伴舞;可以齐唱等等)
2、小组展示
3、想出关于爱的歌曲,大家再一起唱两首。
(五)教师小结,跟着视频《让世界充满爱》师生同唱。
关键词: 知爱 懂爱 关爱
【活动准备】
1.在一二单元中找出表现“爱”这一主题的课文。
2.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中包含“爱”的人和事。
3.说说你对“爱”的理解。
4.反思怎样才能让世界充满爱。
【活动设计】
1.整合课文,导出话题。
2.概括信息,提炼精神。
3.回到生活,反思践行。
4.引用素材,拓展提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整合信息、提炼主题的能力。
2.通过知爱、懂爱、关爱三大板块的内容感知,积累素材,明确主题。
3.营造氛围,唤醒良知,激发情感,书写或者述说感悟,提高语文素养。
【活动过程】
一、整合课文,导出话题
教师导入:初中语文学习将我们带进一片神奇的天地,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或者描述心中有爱的人,或者讲述“爱”的故事,让我们深深为之感动。请用一句话说说你从一二单元的课文中发现的包含着爱的人和事。
学生叙述举例:《芦花荡》讲述了一位抗日老英雄对人民和敌人爱憎分明的故事。《蜡烛》展现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对一位苏联红军的爱。《阿长与山海经》讲述的是一个保姆对孩子的细心体贴等。
二、概括信息,提炼精神
教师启发:同学们用一颗善感的心发现了课文中有“爱”的人和故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对“爱”的理解。
学生说说自己对“爱”的理解,如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境界,爱总是与困难相伴而行等。
三、回到生活,反思践行
环节一:《知爱》
教师根据学生对爱的感悟,引导学生思考:爱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就人类来说,每一个都在感受着、经历着爱与被爱。可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忽略了渗透在生活琐碎中最平凡又最深沉的父母之爱。请看一组图片(展示伴有沉重的音乐,一组从生剪脐带到成长为十三岁阳光少年的图片)。
教师启发学生明白: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开始为我们忙碌,他们精心照顾着我们每一天,没有父母含辛茹苦的教养,我们不会一天一天长大,而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却在理所当然的享受中淡化了父母给子女的这种自然的、毫无私念的、只有付出、不求任何回报的爱。
为了进一步激发情感,感受父母伟大而深沉的爱,教师配乐朗诵《我的父亲母亲》,让学生在慢慢展现的文字中从心灵深处受到触动。
提问学生:想一想父母亲为我们做了什么?
教师启发学生:父母养育我们是辛苦的,我们做儿女的无时不沐浴在父母的爱的保护之下,面对父母给儿女的这种恩情,你们现在最想给爸爸妈妈说什么?
学生书写从中受到的感悟,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教师总结:听到你们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老师很感动,老师刚才看见有些同学一边听、一边啜泣,同学们,不要悲伤,如果我们知爱,并且能奋发拼搏,就一定不会辜负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份爱。
环节二:《懂爱》
教师展示一组残疾人靠拼搏成功的事例的图片。教师边放图片边读,启发学生明白事例中的残疾人身残志坚和自强自立,凭着自己的坚韧和顽强改变了命运,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星空,他们懂得了自爱,所以他们去拼搏,他们是用心灵感受生活,他们是用信念续写对生活的执著的爱。
教师启发学生:同学们,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我们不努力更待何时?现在,你们心里最想说的一句激励自己的话是什么?
学生说出激励名言或者片段。
教师总结:我们有能力,我们要上进,我们要实现人生目标,但同时,我们还肩负着一份重任。理解、尊重和关爱社会上存在的特殊群体。
环节三:《关爱》
教师引入话题:同学们,身体的残缺本身就是生命的遗憾,图片上这些人尽管是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但他们的生命是有尊严的、是平等的、是伟大的。
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弱势群体?
学生概说自己的具体做法。
教师总结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关爱的阳光照进每一位残疾人的心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得更美好。
知爱能使我们学会感恩,懂爱能让我们拼搏向上,关爱能使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和谐。
四、引用素材,拓展提高
1 欣赏真情, 获得爱的接纳
今年的教师节, 我满怀惊喜和倍感压力地跨入了新的学校。走进教室, 我感受到的不是以往学生们兴奋的期待和热忱的欢迎。带着对原有老师朝夕相处的深情, 孩子们充满敌意的眼神, 让我多少有些措手不及。看着原有老师黯然地收拾东西离去的背景, 有的孩子眼圈红了, 难过得低下了头。从孩子们脸上诧异的表情和略带拒绝看着我的目光中, 我读懂了孩子们的恋恋不舍。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原来的学生, 特地骑车赶到我家, 送上他们精心制作的贺卡, 递上他们晚上瞒着家长偷偷写给我的信, 流着泪拥抱着我, 问我什么时候再回来。看着他们久久不愿离去, 并且抢着帮我整理行李, 我读懂了孩子们的无限眷恋和不舍。是呀!孩子们的真情和留恋让我也曾悄悄地流下了热泪。人都是重感情的, 孩子们的真情让我感动。于是, 简单的自我介绍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教师节这天来到了美丽的附小, 走进我们这个班集体, 和大家成为新朋友。看着同学们因为舍不得周老师而难过的样子, 黄老师深受感动。前两天, 我们原来班里的学生和你们一样, 是哭着和黄老师分别的。 (说着, 我忍不住眼眶湿润了。) 因为我们早已像好朋友一样无话不谈, 早已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很多学生都抬起头来, 认真地看着我。“希望我们在未来的相处中, 老师的表现能让你们满意, 希望我们也能成为好朋友, 老师的名字在一首诗中, 唐代诗人高适写的《别董大》, 感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去查一查资料, 读一读诗, 了解一下好吗?”一阵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的眼中也多了一些友善和尊敬。晚上, 有个孩子在《我们的新老师》习作中写道:不知怎的, 我开始有些喜欢新来的黄老师了, 希望她能成为我们喜欢的大姐姐, 好老师……。”欣赏孩子们的真情流露, 也让我收获了爱的惊喜。第二天中午, 好多孩子一进教室就送来了自己画的画、写的信, 鲜花、贺卡, 有一个孩子还满怀歉意地说:“老师, 你昨天刚来, 我没来得及准备。今天早上, 匆匆忙忙, 又忘带了。我们送上迟到的礼物, 祝你教师节快乐!”在我听来, 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了, 因为他们已在最短的时间内友爱地接纳了我这个新老师了。
2 欣赏个性飞扬, 放飞爱的希望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的腾飞让很多家庭富裕而幸福, 造就了如今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见多识广, 年龄小思维却很开阔, 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而又独立的个体, 活跃而奔放的个性让他们敢想敢说, 敢作敢为。班里有个学生叫陈竹, 活泼好动, 在课堂上时常会做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或神情, 或突然抢话, 冒出一些“另类”的回答,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扰乱课堂秩序。说实话, 有时也会让专注于讲课, 正感觉精彩时刻的我哭笑不得, 大为恼火。但很多次我忍住了, 只是温和的一笑, 问全班同学:“刚才大家都笑了, 他这样做你们喜欢吗?”学生们立即收住笑容, 坐直身子, 专心听讲!经过数次的观察, 我发现这个孩子思维敏捷, 知识面丰富, 所以经常脱口而出。他性格活泼, 聪明伶俐, 大方泼辣, 所以课上常故意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表演才能。在别的老师看来, 这个有“多动症”、“令人头疼”的学生, 其实他身上潜藏着许多可贵的优点和实力, 张扬的个性让他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而随意地释放。这是一个调皮而可爱的学生!他身上不缺乏优点, 他缺乏的只是欣赏的目光和给他展示才华的舞台。课后, 我拉着他的手, 像老朋友一样地聊起来:“聪明的你, 老师很喜欢!”他高兴地笑了。“但老师对你又爱又急, 爱的是你机灵可爱, 爱动脑筋, 发言踊跃, 表演逼真, 老师很欣喜你;急的是你总是太外向好动, 管不住自己的嘴和手, 老师不太喜欢!”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个真正聪明的好孩子, 什么时候该说, 什么时候该动, 自己很会掌握分寸, 自己能管好自己, 调皮但不捣蛋, 严守纪律, 又认真学习, 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你能做到吗?”他抬起头, 认真地看了我一眼, 使劲地点点头。“希望你做一个老师欣赏, 同学们佩服的出色的陈竹, 好吗?”他郑重其事地答应了!“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小小男子汉, 加油!”我们轻轻地拉了勾。以后他的表现真的很让人高兴!课上他听得更认真了, 坐得更端正了!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他会心地笑了!虽然偶尔他也会“老毛病复发”, 但和以前相比, 他守纪律多了!在我的新教师亮相课上, 他主动举手要求参加表演, 当小导游, 给大家介绍“美丽的五彩池”, 大方的他拿起小喇叭就喊:“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泰师附小的小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九寨沟, 现在请你们欣赏的是神奇的五彩池!”引来听课老师一阵快乐的笑声!他一点也不慌张, 指着前面屏幕上的彩图, 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一阵热烈的掌声送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多么出色的小导游呀!老师夸奖着, 课后同学们都伸出大拇指夸他课上的表现特捧!他看着我, 甜甜地笑了!个性飞扬的他为我的亮相课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欣赏让他展示了独有的风采, 放飞爱的希望, 我们一起进步着!
3 欣赏点滴努力, 品味爱的甜蜜
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中快乐地生活, 会激起学生认真学习的愿望, 很多学生总是试图通过某一方面的努力, 勤于表现, 让老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从而得到老师的喜爱。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们为什么不多用欣赏的眼神去留意每个孩子的努力呢?世界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并不缺少努力, 只是缺少欣赏。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眼中有学生, 一句小小的鼓励, 一声轻轻的问候, 一次小小的肯定,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次温情的握手拥抱, 都能传达我们的欣赏与赞扬, 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爱的甜蜜, 都能产生一个成功推动多个成功的神奇效应, 都能让孩子在爱的阳光沐浴中幸福而快乐地生活。
孩子们是一个个充满灵气, 可爱的小精灵。我们欣赏他们, 尊重他们, 而不仅仅是给予一种强制性的灌输, 一种机械的压服和命令, 而应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期望。让我们的眼中多些欣赏的目光, 让我们的教育多些爱的滋润, , 让我们的校园因为有爱的温情而更加多姿多彩。
摘要:教育是一种欣赏美的艺术, 教师要善于欣赏孩子们课堂上的天真顽皮, 让学生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中快乐地生活, 会激起学生认真学习的愿望, 让语文课堂充满爱, 在教学中创造出一个个教育的“奇迹”。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读《让世界充满爱》有感10-23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950字11-10
《让世界充满爱》观后感11-18
让世界充满爱的1000字作文07-06
让世界充满爱记叙文作文10-31
关于作文让世界充满爱500字12-01
让世界充满爱观后感高二作文06-14
让世界充满爱的五年级作文09-16
让教育充满爱07-02
让课堂充满花香《一路花香》的教学反思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