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教案《车子叭叭叭》及教学反思

2025-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班主题教案《车子叭叭叭》及教学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车子叭叭叭》及教学反思 篇1

主题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车子外型特征,初步了解它们的各种功能。

2、在玩开车游戏中,通过扮演、建构整个车子社区,获得乘车的经验。

3、通过学习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平安,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主要内容:

《这是什么车》、《平安小乘客》、《大嘴车》、《喜欢旅行的种子》、《叭叭叭、汽车》、《各种各样的车子》、《我喜欢的车》、《红绿灯》、《还有谁要上车》

环境和资料:

1.停车场

2.自制小汽车

3.照片、各种票据

区域活动:

1、语言区:有关车子的图画书、故事纸偶,各种车子的挂图和图片。

2、益智区:车子拼图、车子模型、建构玩具。

3、建构区:“乘坐公共汽车剧场”、车子社区、大小不同的积木、各种车子、交通标志、大纸箱做的公共汽车等。

家长工作:

1、协助小朋友收集有关汽车图书、图片和模型。

2、观察马路上的汽车,观察各种车子的外型特征。

补充内容:

语言:《haha、hehe、hihi、hoho》、《三只蝴蝶》、《春风》

音乐:《大象和蚊子》、《这是小兵》(1)(2)、《小娃娃》、《可爱的虫虫》、《小婴幼儿睡着了》

美术:《花儿打电话》、《快乐的舞蹈》、《长颈鹿》、《桃花开了》、《萝卜》、《春天的树》

计算:《我会说》、《数数歌》、《比长短》

锻炼:《我们俩是好朋友》、《小猪快跑》、《小蜜蜂采花蜜》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小班主题教案《车子叭叭叭》及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车辆的基本功用,感受车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积极参与车子用处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乐意与同伴一起玩自己带来的玩具车,体验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出租车、公共汽车、铲车、水泥搅拌车、翻斗车、摩托车、小轿车、自行车的图片;家长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带幼儿上街观察各种各样的车子。

2、教学CD《各种各样的车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你平常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如果乘车的话一般乘什么车?

--幼儿自由交流和分享。

--幼儿集体交流,教师适时归纳和小结,并引导幼儿讨论乘车的注意事项(分出租车、公共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进行讨论)。

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各种各样的车子》,帮助幼儿了解不同车辆的不同功用。

--提问:故事中的小朋友上街看见了什么车子?它们分别有什么用?你还知道哪些不一样的车子?它又有什么用呢?

--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

--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帮了人们很多忙。我们要爱护车子,还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机动车道上奔跑玩耍。

3、幼儿游戏:好玩的车子。

--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车子并和幼儿同伴一起玩耍。

活动提示:

1、车子是幼儿特别是城市幼儿常见的,但他们对车子的功能未必关注和了解。该活动可以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使幼儿了解不同车辆的不同功用,从而懂得爱护车子,注意安全。

2、活动的着眼点在于帮助幼儿了解车子的功用以及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对结构外形等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必过多讲述。

3、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路上的车子,请孩子说说马路上有些什么车?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在带孩子上街观察车子的同时可以顺便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设计流畅,目标设立准确,活动从导入、过程、到结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教师情绪饱满,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师幼互动效果好,在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利用眼神、情绪、语气、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

小班上学期社会教案《车子用处大》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815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学做小主人》》:小班教案《学做小主人》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运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简单礼节,乐于争当小主人,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学做小主人》教案吧。

上一篇:描写除夕之夜的诗词有哪些下一篇:社区消防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