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几点反思
初二年级 张芹华
多年的从教经历一直鼓舞着我不断进取,不断反思。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以下我主要围绕活跃课堂气氛来加以阐释。
抓住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课文教学。
有的老师把讲解课文的知识点放在第一位,走入了读单词、讲单词、讲知识点、背诵的套路。课堂氛围比较压抑和沉闷。学生把精力放在了一个个单词、语法点的死记硬背上,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阅读能力的锻炼。学生越学越累,负担越来越重,知识点越记越多,越多越容易混淆。阅读能力没有提高,渐渐对英语学习厌恶起来,英语学习事倍功半,英语成绩不升反降。这些老师其实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担心不讲清楚语法学生不会做题,成绩就会考不好。但我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内容是课本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课文编写的辅助材料,是为课文服务的。抓好课文教学,学生从中学到的是活生生的语言,而不是孤零零的单词、单句,和语法规则。我们老师要通过课文教学,使学生获得词汇、语法、句型乃至文化背景等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非常的腼腆,不喜欢回答问题,也不善于与老师交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互动自如,我的课堂做了如下调整。
首先,我安排了课前小活动。让他们谈谈天气、自我介绍、问候以及兴趣爱好之类的话题,以此让他们能够大胆开口说。
其次,增加课堂表演环节。在课堂上我会时不时把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一改过去老师满堂灌的现象,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让课堂气氛也变得更加的活跃。
一、生成性的课堂是新课改要求和我们应追求的
新课改要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过程中生成, 教学不完全是按照老师备课时教师的思路进行的, 而是依据课堂进展的情况和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认知和感受不断深化, 即为生成的课堂教学。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获得了很多方面的需求和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师的劳动价值也得以创造性地发挥, 教与学的闪光点得以充分体现, 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恰是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所要达到和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有些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得以充分体现, 甚至有些讨论、说法有些超出教学范畴和要求。如何对待这种情况?在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 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教学目标已有所达成, 这样的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是值得赞同的。当然, 一个具有扎实功底的教师, 一定能根据教学情况的进展, 很好地把握教学时机, 随机调整教学方式, 很好地驾驭课堂。
二、有精心的设计才有精妙的生成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案, 使教学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学案要预设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 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手段, 怎样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出现的现象予以肯定、引导, 等等。因此, 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和方法, 通过预设理解文本, 精心构建, 重新组合文本的内容和结构, 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后再从文本中“跳出来”。课堂上学生的感悟是多方面的, 学生的想象也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
三、很好地把握生成点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生成的火花随时闪现, 我们要善于把握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点并随机展开讨论, 加以升华, 使课堂教学达到必要的深度。那些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 那种柳暗花明、大气洒脱、有招但无痕的精妙, 无不使我们为之感叹, 为之惊喜, 确令人拍案叫绝。那么,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1. 重视学生的质疑
可以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还没弄懂, 也可以在课文上完后, 让学生再次对文本质疑,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接”, 也可以“抛”:接受有价值的提问, 把简单的问题抛还给学生。如读《鸟鸣涧》一文后, 有位学生说:“老师, 我有点不明白, 课文明明是写春天, 但诗中却写到的是桂花落, 这是为什么?”我说:“你很会读书, 还敢于向课本挑战, 不简单!是啊,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你们认为这合适吗?”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的资料查找, 由于学生准备不太充分, 没有查出结果。接着学生又进行讨论, 但学生说法各异, 在学生不能解决的情况下, 我告诉他们春天也有落花的桂花。通过学生、教师的共同探究最终得出了教学结论。因此, 生成性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把握, 善于捕捉。
2. 要适度拓展, 找准生成点
一是对文本的补白, 要读出字里行间的含义, 更要体会言外之意、弦外之声, 如省略号的解读、角色的换位体验等;二是重点词句的品析感悟;三是文本的延伸, 如复述课文、续编课文等。
3. 尊重学生, 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
尊重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人文关怀。教师理当“目中有人”, 少点武断, 多点欣赏。有时我们因为怕完不成教学任务, 当学生说不清楚时, 常会打断他们;当孩子们的手高高举起的时候, 并不给予机会, 让他发表;甚至当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时, 我们也无动于衷。因为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下一步自己该做什么 (特别是在公开课上) 。因此, 精彩的课堂生成与我们擦肩而过, 课堂留下了许多的遗憾。我想, 平等对话、暂缓评价都是有效的策略。
总之, 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案, 要设计教学的过程, 设计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方法, 设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生成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握生成点的捕捉, 善于引导, 善于帮助学生的学习, 善于驾驭课堂, 从而保证课堂教学顺畅进行。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能得以充分体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而得到提高和发展。
第一、教学案的实用性。
大家都很明白,教案、学案的设计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有针对性,且要重难点突出。比如,《史记》选修中《甘罗》一课,文言方面的知识点不是很多,因此结合司马迁人物传记的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把分析人物形象作为学习的重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就是语言描写。本文通过甘罗和文信侯、甘罗和张唐之间的对话来彰显人物性格,只要抓住了其语言特点,也就抓住了人物性格的核心。如果有的老师还是按照学习文言文的老套路制作教学案,就严重忽略了《史记》的"文"的特点。
就以上这个简单的例子,我觉得,教学案的实用性非常重要。不是为了制作学案而设计,而是为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来设计。为了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把教学案分为课前案、课中案和课后案,分步实施,效果颇佳。
第二、教学方式的可行性。
近年来,为了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上级领导和一线教师们一直作着艰苦卓绝的探索,有很多可行的办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比如,课堂互动讨论法,自主学习加点拨法等。但是,我们知道,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不是可以提前设计好的,生成情况除了要看预设的合理不合理,还要看具体课堂学习的过程,如果方法不到位,生成效果不好,可能会浪费时间、消耗课时。在当今新课标下,课堂效益就是生命。因而,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式。
我开展过关于这方面探究的课,其中一节作文修改课作例,我曾经做过很多尝试。如何来上作文修改课,取其中一节,大体环节如下:
1.课前搜集例文或与本次作文相近的例文,印制学案,发于学生手中;
2.在本班学生习作中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儿需要提醒的是,有代表性的不一定非得是最好的,可以是立意鲜明的,可以是文采斐然的,可以是结构合理的,可以是思想深刻的。这一步很重要,以自己的学生的作品为例,更有说服力,可操作性更强。
3.课上重新审题,再一次让学生确定立意,此时有的人就会产生和原来的差距很大的立意,因为原来他审偏了或者审错了。
4.再一次列出写作提纲,确定框架结构,这是构建文章骨骼的环节,至于血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循序渐进。
5.研究优秀例文,此时可以分为多种形式,自己揣摩,互动交流,只要有收获,都是好的。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诵读,学生读例文,好的段落可以大家齐读,给学生创设的是享受文章的感性课堂,然后无形中上升为理性,而不是把作文课弄成“审判课”,让学生产生排拒。
6.在原来作文的基础上修改,目标是,比现在所读的任何一篇优秀,鼓励学生去做。此时,能做到一步到位的肯定很少,但是会有很大的提高。
7.互读互批。这里面有大量的学生活动,也有教师适时的点拨与评价指导。方式是灵活的,目的是明确的,效果是显著的。我认为大家要多做尝试,努力改进,因课制宜,针对不同内容及时调整方法。还有一部分错误观念,认为自学就是自习,互动互助就是不分难易互相商量,这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课堂效果必然不好。
第三、师生关系的协调性。
原本我们以为,只要老师努力地上好课,严格要求学生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教学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随着各种教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老师们都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制约各个教学环节的问题就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与学两大双方产生的必然关系,聪明的老师会发现,要想事半功倍,离不开学生对自己的认可与喜欢。在这双方关系中,老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从年龄的角度还是从知识的角度,老师都应该主动地积极地融洽师生关系。
老师被尊重的程度与他和学生的融洽程度不矛盾,学生不会因为某一个老师很平易近人而不去尊重他,也不会因为某一个老师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更尊重他。在学习过程中,双方是合作的、平等的,老师要做到良师诤友兼备。韩愈就说过:“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们教师是凭借自己的学识赢得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可,不是仅有老师这个头衔。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在努力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从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
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甚至将教学反思纳入教师考核之中,可还是难以步入常规化,更难走入自觉化,多是在被动中流于形式化,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新负担”。
一是对教学反思认识不到位。很多老师认为反思就是作检讨,在教学评议时,只管道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也不去思考真实与否,人为说的不足点越多,反思越深刻,否则就是蜻蜓点水,又敷衍之嫌。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反思自然变得被动起来。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进行理性化的审视、分析和反省,并用文字进行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的.一种职业化过程。
二是学校的不合理的规定。有些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作出了硬性规定:每一节课必须在教案本上写出教学反思,字数不低于多少字;每学期上交几千字以上的教学反思若干篇,以备上级检查。有的学校要求老师只要在教案本上随意写上几条提纲,以示教师有教学反思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这些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机械要求,无疑是对老师的一种强迫和戏弄。每一节课都要有反思,这种僵化要求,无异于逼鸡下蛋。结果使老师只会反感教学反思,而不会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三是缺乏教学反思的自觉性。一些教师人为教学反思没必要,教师的工作就是写教案,上课,批作业。只要把教案写全了,把课讲到位了,把作业改细致了,也就把任务完成了。 很多老师习惯于“年年岁岁书不变,岁岁年年课相同”的机械重复中,习惯于多年习以为常的“套路”,不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只是低头走路不抬头看路,不去思考,哪来反思? 一些教师把写教学反思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或东扯西拉,或摘抄文稿,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部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也不尽人意。我们只要冷静地反思一下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不协调的现象:现代文教学是“热点”,而文言文教学则是教改热潮中的“冷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也难以探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课文来教学。尤其是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这些年来,尽管已有相当部分一线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并在课堂教学上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未能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当前,文言文教学遭遇的困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其一是教学分散,学了不用。
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差别较大,增加了学生认知理解的难度,学生由于陌生、模糊、畏惧、依赖而产生排斥、疏离、拒绝的心理距离;加上文言文在课文中所占比例较小,教师主要是采取分散教学的办法,即一般都是把文言文和白话文穿插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初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四至五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高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二至三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文言文教学是零星分散,时隐时现,分量并不很大,可是学习间隔长,平常又不常使用,容易遗忘。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不重视课外迁移。更为严重的是,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成了为教文言文而教文言文,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二是教法呆板、单一。
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文言文时,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逐字逐句翻译,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他们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唇焦舌敝,费尽心机,教得吃力,学生则或笔忙于做笔记,或梦游爪哇国,或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内因没有调动起来,课堂里死气沉沉,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教师讲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学生也只能从听讲中得到某些益处;而长期缺读少练的结果,势必影响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得师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又因为市面上文言文的注释资料过于泛滥。这些资料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总认为资料上写着,何苦去白费劲,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炼。
新课标出台后,激进的教师们高举语文改革大旗,在课堂上大胆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他们多主张采用“谈话法”,搞“启发式”,鼓励学生自学、质疑、同堂讨论,尤喜在教师的主持下,实现师生互动。新理念的实施给往日沉重的课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就在大家以为看到希望的曙光的时候,另一种弊端又产生了:没完没了地“提问”,没完没了地“谈话”,长串的“提问”和无休止的“谈话”贯穿课堂始终,同样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此时的谈话和提问已经蜕变为另一种刻板的教学程式。在热闹过后,学生仍然没能学到多少实质性的东西。
其三是学生中有厌学情绪。
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不管什么考,考前逼着学生反复记诵。学生在这样的朗读环境中,读得极为厌烦,有口无心,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学生的读停留在文字表面,根本没有走进文字,没有发现文字背后古人说话那抑扬顿挫的风采,更没有体会出古人那隐含在文字里的深沉的感情,久而久之对朗读失去了兴趣。另外,在我们的调查了解中,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困惑:都什么时代了,为什么还要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确,我们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之前,常常忽略了这个问题,甚至自始至终从未提及。或许认为这个问题不值得讲,或许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正是学生心存困惑的原因。学生不明白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意义,不知道文言文的价值所在,当然就很难提得起学习兴趣,更不必说肯下苦功钻研文言文了。
二、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一)了解文言常识,激发学习兴趣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文言就是书面语言,白话就是口语,“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白话文”就是“用日常口语写成的文章”。在古代,人们写文章用的都是典范的书面语言,所以,所谓古文,实际上指的就是文言文。文言文所使用的书面语言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不像白话口语那样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是文言文的特色和优势。从时间上来说,文言文在中国文化史上已流行了几千年,直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写作的主流,这段时间其实不足一百年,文言文重要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再者,文与言分离,文字精练而优美,行文简练而历久不变,这是文言文的最大特色和优点。正因为如此,文言文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功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智慧、文化财富正是用这种叫“文言文”的东西来传承的,文言文就是开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金钥匙。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会对文言文肃然起敬,对古代圣贤肃然起敬,才会下决心学好文言文。
(二)重视课文诵读,培养感知能力
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有个经学家叫董遇,对《左传》《老子》等古籍都很有研究。有人想跟他学,他却不肯教。说一定得先读一百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豪苏轼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在阅读上下工夫,想通过什么别的途径获得一把可以打开一切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那只是一种幻想。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出于这样的目的,可从以下四步着手: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在泛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这个条件,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觉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奏。学生一边随录音或泛读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奏,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首先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子。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意。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读,也可开展朗读竞赛,使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理全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无定法,能活则灵。一般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够灵活应用,相互协调,就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串讲法,客观地说,教学文言文是离不开串讲法的,但是,串讲法决非自始至终千篇一律的解词译句,而应该根据课文不同而有主次之分,难易之分,轻重之分,详略之分,把力度放在要点、重点和难点上面,力避平均用力。
又如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多从这个角度去设计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再如多媒体教学,巧用多媒体,不失为文言文教学的一种补充手段。文言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重实用”而“轻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光靠美妙的音像来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用多媒体课件来弥补和丰富。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阅读能力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不失为一良策。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1、学会读注解。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五)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于阅读种种的书。”新课标也要求初中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所以学生学习文言文务必使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用法和特殊的意义,然后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文言文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等方式对词形相同而词义和用法不同的常用实词、虚词进行归纳,对各种句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并附例句,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对比中学习。
(六)注重灵活运用,丰富学生的写作。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并积极地挖掘,它将是一座学生写作的富矿。
新课程
课堂教学
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随之而来在全国推广的课改,让每一个困惑中的语文教师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希望之光。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和不少教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讲人文,但不能淡化工具性学科这一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却淡化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就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不会用,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讲自主,但不能丢掉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很大程度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学习主人的地位。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当“讲”不讲:学生各抒己见时,没有教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想象体验时,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时,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殊不知,丢掉了精要的“讲”,学生的思维难以深入,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学习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制能力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够殊途同归才行。
叶圣陶先生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给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很好的启示,教学反思《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绝不是放任自流。
三、讲合作,但不能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学《〈名人传〉序》时,学生对课文都没有深读和细读,就让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⑴、为什么需要英雄?⑵、什么样的人需要英雄?⑶、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名人、英雄?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因而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说是小组合作讨论,实是不容分说,最终统一由教师电脑投影显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合作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有的教师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小组讨论,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当“忠实”的听众,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得其乐,自己想自己的,缺少最终的“交集”。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千姿百态”,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看课堂氛围较好,实质上是徒有形式。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忽略了合作的深层指导,学生没有充足而独立思考的时间,最终教师表演了,语文的“精英分子”活跃了,却忽视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推进。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讲对话,但不能远离文本这一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李镇西)。《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围绕文本来展开的。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另一方面是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当教师确定的时间一到,汇报的往往是爱表现的学生和教师事先指定的组长,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遍课文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这种现象,在公开课和观摩课上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时间紧,教师要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推进教学内容,就会在“读”上“挤压”,可又不能不读,于是乎,有限定时间读的,有叫学生默读的,有让学生研读某段的……这种做法,表面上有“读”,为对话奠定了基础,实际上没有学生的细读和深读,对话质量可想而知,很大程度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流程展示,没有多少实效。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一个汇报接一个汇报,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五、讲新颖,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发现·创新”课程目标,并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尤其看重“发现·创新”与探究式学习,本想引导学生观察中外文学和文化现象,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可是教师本身不能对作品进行准确理解与把握,一味探异求新,对作品的解析随意发散。如有教师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中,引导学生分析王熙凤,让学生对王熙凤所说的话大胆挑刺,找出不得体之处,这种创新和发散,有何意义?就课堂而言,有何实效?
新课改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的教师理解成语文课件展示课。有教师在教《荷塘月色》时,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美,把四五六段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幅图一幅图的幻灯显示。且不说这些画面能否表现课文所要呈现的意境,最为根本的是这些图片展,让学生获得什么呢?这样的视觉图像定然是不能与朗读、想象之效相提并论的。为了追求新颖,课文的品读、赏析成了展示课件、图解课文、图解教学流程。
对于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模式,没有固定的“标本”,只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方法,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切方法和模式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学生实际学到什么为依据,切不可为新颖而“创新”,尤其是阅读教学,更不能为新颖而“花样百出”,忽视教学效果。
毋庸置疑,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课堂教学与改革实践,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找到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参考文献、张兴爱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中学教学参考 2009、28、刘党桦、于颖泓
语文课改别“陷入”十种误区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 册, 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 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是通过拓展空间, 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 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 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二是借助媒体, 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 充分放大圆所内含的文化特性, 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一、自己课的关注点
1.概念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至关重要的, 更要把握住概念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 这是数学科学性的体现。
2.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教学是交流的过程。 (我自认为很重视这一过程, 不匆忙地走过场, 因为我是在给学生上课, 不是在给老师上课。) 我重视了半径、直径概念的生成, 也即抓住了圆这一部分的根。
3.正确地处理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教学中我也预设了几种方案。但学生的发言也让我应接不暇, 学生利用折叠证明直径是半径的2 倍, 简洁易懂。
二、值得反思的地方
1.课堂应不受四十分钟的限制。由于半径、直径的生成耽误了时间, 探究圆的特征时时间不够充裕, 处理上太过潦草。因为时间的限制, 于高潮处戛然而止, 每每感到遗憾。
2.教学过程如何控制。评课会上一位教师认为出示了圆以后就让学生放手讨论, 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概念的生成过程那么重要, 没有教师的合作、引导、组织, 我还真不知道如何把握。
3.提问的程度的把握问题。因为半径、直径的生成过程耽误了时间。即学生说的多了, 挤占了圆的特征的探讨。
4.灵活运用课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重新进行设计
1.把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更加强调。化曲为直的思想在圆面积讲时有些晚, 讲周长时就可以渗透。
2.把本节课改成两节课。第一节解决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 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圆的特征问题。第二节解决圆的画法和欣赏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并让学生创作。
一、语文课要有激荡的情感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围绕这一理念我做了以下探索:
1.情“缘”——问课堂情为何物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缘于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它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原本的精神家园,去领悟作者内心深处的人性的光辉。这样的情感应源于自发,出乎自然,本性朴实。在教学中,一些优秀教师饱含情味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积极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以情传情的教学氛围,可以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学生潜心会文。以赵源林老师执教的《望月》实录为例,课的导入片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一篇课文,题目是《望月》。大家一起读课题。(生声音响亮)
师:这样读课题,老师感觉这月亮也太刺眼了吧?好好想想,你平时望见的月亮是怎样的?想好了,谁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声音柔和多了)
师:对了,这才是月亮的声音,月亮的感觉。(出示:江月图)看,有月的夜空是多么的宁静而优美,望着画中的月亮在想象中沐浴着它的青辉,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再读课题。
这一段“导入”,有位老师点评所说:“从读题开始就调好入境的弦,定好感觉的调。赵老师敞开情怀,为学生创设了情意浓浓的课堂,巧妙地把学生从‘太阳刺眼的光芒中领回到一片温柔的月色中。孩子们定会入情入境。”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动情、引情,学生入情、抒情,师生共同围绕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和强化功能,借助多媒体,适时引入优美的诗歌,抒情的歌曲,情理横生的故事等,师生共同、努力创造一种情意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
2.情“思”——语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说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性,关键在于不可只作狭隘的浅表的理解,热衷于搞什么卖弄虚情,仿效煽情的设计,追求矫情的技巧,这样,往往真情反被假情误。而应当舍功夫去钻研文本的情脉,舍得花力气去品味语言的情思,毫不保留的敞开爱生的情怀,不遗余力沟通互动的情意……如此踏踏实实地去做,真心实意的去做,就能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作者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感
二、语文课要有率真的儿童味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捡儿童多处行。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诠释、情怀和梦想。我们应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活跃、更为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我们应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发展和创见,引领学生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天地。
教学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时,这首词描写了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路上所看见的优美景象,我让学生抓住“明月”、“惊鹊”、“稻花香”、“蛙声”等景物理解这首词的大概意思,之后让学生结合课本插图闭上眼睛,想象鹊儿飞起、蝉儿鸣叫、阵阵清风吹拂、声声青蛙的叫声、稀疏的星辰、社庙……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丰收图。一位学生举手冲问我:“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诗词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高兴地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黄沙岭的景色真的很美”。“我仿佛看到了鹊儿被明月惊醒,一阵阵清风,一声声蛙叫,它们好像在争论今年是个丰收年……”因此,课堂上拥有童心,教者通过他的机智、幽默、博学、平和让一堂枯燥的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借助小组激烈讨论、睿智的思辨,快乐的游戏,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不只不觉中度过40分钟;拥有了童心的视角,教者就不会拘泥于课本,机械地生搬教参,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趣和活生生的人,反之,珍视通信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因材施教,适度裁剪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拓宽和挖掘,教学就会别有情趣,事半功倍。
三、语文课要有自己独特的风味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做人。推而言之——“课如其人”。身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博采众长,,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要以自身的爱读书影响学生爱读书,以自身的会读书引导学生会读书。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可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扬长避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应去盲目模仿他人,而应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做到 “人无我有”,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在教学上就会显出与众不同的个人教学风格。自然而然,所教的学生长期受到这样的感染和熏陶,也会形成与之想匹配的学习风格,从而达到师生生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理想的教学境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上出小学语文课的“三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更获得“美感”和“情感”,一节朴实高效、趣味盎然、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便应运而生。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廊中一幅最璀璨的画,古老的华夏古国产生了无数优美的诗词,这些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结合自己这几年古诗词的教学实践,浅谈我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让古诗词回归“诵读“之本。千百年来,美读呤诵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说明诵读作用重大。古典诗词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节奏。要体会这种美、必须诵读。诵读有理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诵读有助于触类旁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全身心投入作品,展开文本对话。让学生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不管秋取哪种形式,都要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以便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正确的诵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词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语词的含义,感觉它的韵律美、节奏美,调动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所以在上每首古诗词前我都要求学生先熟读成诵,再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教学。
(二)让古诗词回归“人文之本”。
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中有很多是思想家,他们的诗词体现了许多我们称之为“传统”的东西,它可以内化为“素养”的营养。让学生学习、背诵古诗词,不但可以积累典型语文材料,在心田播下民族文化种子,还有助于他们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健康的人格。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激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伤世感怀。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培育高尚的人文精神。
(三)让古诗词教学回归积累。古诗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精华名句流传不衰,已经成为融入人们的生活。所以首先应积极的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出现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我们还当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名句,会为文章增色、添彩。为了强化这种意识,可以采取“每周一诗”和“名句对对”的办法。一周出示学生一首古诗词,要求诵读,或把名句中的上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
(四)让学生插上想象、联想的翅膀。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1、引导学生运用画画的形式,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境细致、形象地描绘在画纸上,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创作的欲望。
2、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作者的其他古诗词,收集与课文同类内容的古诗词,收集有相同意象的诗句、词句,同样可以使学生学会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例如我教王翰的《凉州词》时,让学生联想其他描写军旅生活的诗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卢纶的《塞下曲》、范仲淹的《渔家傲》,王昌龄《从军行》和《出塞》等。教王昌龄的《出塞》时让学生联想其他边塞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五从军征》。
3、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运用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改写诗词,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让学生点燃创造的火花。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学生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这时我们就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积极地加以肯定,以要适当的引导。此外,用“放电影”方式,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放电影”就是让学生闭上双眼,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或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一幕幕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景,不同的学生就象不同的电影导演。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习近平均数时,让学生去了解班级学生的身高或学校中每个班级的人数,并根据所学习的内容算一算平均数;学习了用复式统计图,让学生收集身边的一些数据绘制统计图等等。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3.与同事交流(更应该关注教研组的资源共享的作用)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
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
是„„;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4.文献资料
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我们能够对许多实践中感到疑惑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够对存在与现象背后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够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阅读数学教学理论可以
开阔我们教学反思行为的思路,不在总是局限在经验的小天地,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有哪些与特定的教学情境有关、哪些更带有普遍的意义,从而对这些行为有较为客观的评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性的从事教学反思活动并对反思得到的结论更加有信心。
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教学理论,可以使我们理智的看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熟悉的”、“习惯性”的行为,能够从更深刻的层面反思题目进而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教师的职业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是教学反思。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
数学教后反思“十追问”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那么“教后反思”到底思什么呢?我认为固然反思内容众说纷纭,但就其本质而言离不开以下“十追问”:
一追问:学生在课堂上有多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呢?
二追问:学生可以自由完成的事老师代替了吗?
三追问:在这节课上学生有多少的思维空间呢?
四追问: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过程感悟到什么做人道理?五追问:在这节课上学生通过数学活动那些生存能力提高了?
六追问:有几位学生可以获得个别指导与激励?
七追问:创造了几次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机会?
八追问:课堂上出现几次激动人心的情景?
九追问:这节课与上节课比较有创意吗?
【课堂教学几点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反思09-30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几点建议05-28
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06-02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06-15
关于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07-13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几点思考06-02
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09-06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07-19
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几点体会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