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共10篇)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区教育局、区进修学校工作要点及学校“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扎实实抓质量,注重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立校之路。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创设学习氛围、丰厚底蕴,为教师专业发展打实根基 一是号召教师带头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丰厚储备。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会背30首古诗词;二是我们以学科组为单位建阅读团队,要求团队成员每人精选一本教育著作,一个月内读完,然后组内轮换阅读。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摘记+反思+建议”的读书笔记,学校定期组织召开交流会,进行阅读感悟的交流研讨,将合理化建议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三是创设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如:创造条件外出听辅导、听课、听讲座、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校内播放优秀课光碟、优秀讲座及校内各种微格辅导等。本学期,市区教研、观摩、学习活动,学校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全体教师都参加。本学期,抚顺市明星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贯穿整个学期,每次活动,学校都将相关教师全部派出,使教师们收益良多。

2、以校本研究为依托,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本教研的关键与最高使命,作为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的校本教研,其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本学期,我校以大练教师教学基本功为新途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

(1)认真制定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脚踏实地地锤炼基本功,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基本功过硬、专业素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并以此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与区里基本功展演活动相结合,通过积极排练参展节目,促进教师朗诵、粉笔字、简笔画、舞蹈等教学基本功的提高,在参展节目排练中张健、韩艳、史冬鹏、邢佳顺、陈晓辉、谢文军等老师能自觉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大练基本功,在节目参选中,效果较好,被评为顺城区一等奖。

(3)结合顺城区博客大赛、教学具制作大赛、辽宁省电脑软件大赛以及市区刊物、网站上稿等活动,提高教师基本功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在区博客大赛中,韩佳欢、佟悦、杨晓慧、温蔷、李溢杰、李萍、李伟华、梁悦、高秀云、王莹等教师能积极准备博客,丰富内容,报名参赛。在区教学制作大赛中:一年组、五年组、英语组、音美组、六年组、四年组、三年组、二年组能积极组织教师制作,按时上交。我校李溢杰、钱艳华、李萍在上届大赛中获三等奖。在辽宁省第十二届软件大赛中韩佳欢、李溢杰、辛玲玲三位教师获优秀奖。在市区刊物、网站上稿中2、3、4、5年组、体育组、综合组、音美组等教研组上稿积极。

3、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智慧,促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有一个统领的核心课题。我们以课题为突破口,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生本高效的课堂教学

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是我校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本学期,借“十二五”开题之期,我校针对平时教研活动中研讨的热点问题申报了市级课题“生本教育理念下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及区级课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结合这两个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我校本学期“111”、“1+1>2”教研活动,以及语文、数学中心教研组的研究活动均围绕这两项课题开展。

(1)“111”活动,凸显教研组合作的力量:每个教研组在本学期的“111”活动中均能做到态度认真,研讨氛围浓厚,从三年组开始,到信息组结束,每个教研组的成员认真参与备课、上课、听评课、反思,将一节课、一个类型的课反复研究,不断推出更精更好的教学,与以往的“111”活动相比,本学期教师执教后集体评课的积极性极高,如五年组研究课是《鲸》一课,针对如何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特点,会写说明文这一问题,每次课后都能及时进行教研组评课,对课上生成的临时问题展开热烈积极的研讨,年组成员所上的《鲸》一课,一次比一次精彩;英语组在活动后能及时召开活动总结会,在教导副主任谭睿的带领下,结合每位教师的优缺点共同总结如何使英语课省时高效,体现生本理念,并针对问题制定出如英语单词过关,高效晨读等一系列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本学期“111”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教师有:陈晓辉、曹梅、李萍、杨俊玲、崔伟峰、李伟华、吕焕杰、辛玲玲,教研组有:二年组、六年、五年、英语组。

(2)“1+1>2”活动,三效合一精彩纷呈:11月25日,学校语文中心教研组组织了以“用课文教语文”为主题的第五大学区教研活

动。此项教研活动邀请了区小教部语文教研员宋丹老师和闵娜老师亲临指导,并与学校“1+1>2”校本教研活动相结合。活动由学校语文中心组组长陈小辉主持,活动中教研员闵娜老师亲自执教《清澈的湖水》一课,学校刘芳老师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两节课上的非常成功。

教研员闵娜老师的课堂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读代讲,入情入境;刘芳老师的识字教学方法多样、生动高效。两节课很好地体现了用课文教语文这一教学思想,学生们在课堂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语文课堂扎实有效。课后,大学区的老师们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不仅指出课堂的精彩之处,更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为老师今后的教学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最后,语文教研员闵娜老师针对低年级教学中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极积性、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习惯等对参加活动的教师进行了多方位的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为参加活动的第五大学区的低年级教师上好语文课提供了借鉴,也促进了我校低年级语文课堂向优质高效迈出新的一步。对于每位老师,这都是一次有助于切实提高自己语文教学水平的学习机会。是一次成功的,实实在在的语文教研活动。

5、提高常规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抓细、抓实教学常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精细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规范、细致旳管理是一所学校“软件”方面实力的体现,也是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的有力保证。本学期教导处以“精细管理”为重点,优化常态管

理,讲求管理策略,努力追求管理绩效的最优化。

(1)提高备课质量。继续上学期电子备课,本学期所有学科均实施电子备课,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教师们对在电脑上备课已经十分熟悉,并且由于联网,全校各学科教师的电子学案实现了共享,同学科、同年组的教师结合电子学案可以更好地集体备课,不同学科与年级的教师通过电子学案可以了解其他学科、年级的教学,很好地进行学科整合,并利于跨年段备课的实现。多数教师都能够及时写课后反思,总结成绩与不足。教导处每月认真检查各科学案,并及时总结成绩与不足,本学期备课方面做得好的教师有:陈晓辉、陈冰梅、康颖、韩佳欢、曹梅、佟悦、侯福俊、韩丽、孙冬颖、温蔷、李溢杰、王玉、李夜、李萍、钱艳华、张松华、崔伟峰。

(2)加强巡视与听课指导,关注常规课堂,向每一节课要质量。每一节常规课堂是提高成绩的主阵地,我们要求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均做到激情教学、有序教学、有效教学,课堂上精讲多练、当堂测试。为此学校领导、教导处每天都深入一线课堂听课,并及时与任课教师反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典型,及时表彰。十月份,学校评选出体育教师李伟华、宋军郴为本学期常规课示范教师,两位老师在操场上上课,每一天每节课都是公开课,每一节课都那么认真,教学准备充分,充满激情,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给两位教师挂牌,所有教师均十分服气,也受到极大鼓舞,本学期的常规课堂上基本杜绝了无准备上课,课上训学生,课堂节奏松散等问题。数语英因为有了当堂测试,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本学期还有下列教师常规课质量

较高:陈晓辉、陈冰梅、曹梅、侯福俊、孙冬颖、韩丽、吕焕杰、李萍、崔伟峰等。

6、严格公正地考核、考勤

公平、公开、公正地考核教学常规工作,给每位任课教师一个合理的考核分数,才能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所以,教导处每月均按考核细则严格、公正地考核教师,依据考核分数定等。本学期下列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成绩突出:侯福俊、李萍、谢薇、杨峻岭、崔伟峰、陈晓辉、曹梅、佟悦、康颖。

本学期,学校教师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收获,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不同的提高。在今后的校本培训中,我校将继续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2011——2012学上学期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2

校本培训计划

本学年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将秉承以往教学工作经验,学习龙街镇的先进做法并予以应用,结合各级相关工作布署,坚持注重实效、联系实际、立足本校的原则,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一、培训目标

1.面向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培训,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2.围绕办学目标和特色开展校本培训,注重培训教师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建一支能适应学校办学特色需要的教师队伍。

3.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多能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向科研型、学者型过渡。

4.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改科研能力,使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数量逐步增多、质量逐步提高,骨干比例增大、层次提高。

二、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分类分层培训相结合;传统师资培训方式与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重点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1.交流研讨。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带共性、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师分组研讨、集体备课,在参与、体验、反思中总结经验,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他人长处,提高认识,促进自己提高,促整体水平提高。

2.观摩欣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组织教师观看有关课改、教学、师德影片。

3.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领悟新教材的教学宗旨。

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三、培训内容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干、骨干教师、全员培训; 教师培训:

1.组织教师进行“玉溪教育云平台”平台培训学习。

2.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并结合自己实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3.组织教师进行网上学习。

4.组织教师帮对结扶培训,采用“互帮互学”方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好本校优秀教师资源。

四、考核与管理

1.我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对各项培训工作定期进行检查。2.全体教师要主动、及时和认真参加相关培训活动。

3.奖优罚劣。对参加上级组织的理论竞赛活动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将继续组织学习。

4.教师理论学习成绩和考勤情况将记入个人量化考核。

本学期我校将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将此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做到培训前有工作部署、制定的计划得到详细落实、阶段活动有总结,真正把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预期效果。

提古小学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3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要求,我校从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培训内容:

1、开展师德培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2、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

3、开展教学技能研讨培训。

4、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四、培训形式:

自学——反思

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学校博客网站阅读学校推荐文章、到校阅览室学习教学杂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每学期写7000字的读书笔记。

2、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参观教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加强家校合一的研究。

(4)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坚持每天一页钢笔字的练习。

(5)开展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交流学习心得,探究热点问题,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以达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6)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

3、专家引领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定期来校进行指导,举办专题讲座,零距离地与教师接触,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指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4、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科研课题,修改完善每一位教师的子课题方案,围绕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月上交两篇教育故事,每学期开放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做一次专题演讲。

六、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刘立忠

副组长:鲁建春、唐建军、丁海江、花少根

组员:彭荣、刘继、胡根发、李洪康、沈秀国

承担的主要任务: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度,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七、时间安排:

二月:

1、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

2、修改完善各课题组科研工作计划。

3、“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5、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6、完成两篇教育故事。

三月:

1、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2、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

3、课题小组会议,汇报各学科教研、科研工作情况。

4、组织教师听取专家报告

5、专题报告会:①学校科研课题诠释;②教师怎样做科研。

四月:

1、检查教师教育故事。

2、“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3、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4、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五月:

1、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2、总结培训工作。

3、检查教师培训计划落实情况。

六月:

1、校本教研培训工作档案归档;

2、安排教师寒假培训。

江都区第一中学教科室

13-14第一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4

大吴中心小学

2014.2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工作成立了以孙建生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了总体目标,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还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二、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而继续教育和校本培

训是提高教师各项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校通过宣传,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培训的认识,转变了陈旧的观念,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促进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

在开展课改的实验中,我们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上级文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培训、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学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在这个学期中学校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等主题培训,由区级骨干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但做好学习笔记,还善于思考,每次学习结束,我们都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讨论、交流、研究活动,让教师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师相互切磋的同时,相互提高。

2、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校本培训中,我校特别针对4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而且加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开展了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

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具体要求为:

(1)、每学期每位青年教师有一份自培计划和一份总结。

(2)、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名师课3—5节,可网上的教学录像或杂志上的实录),写心得体会之类的文章500字以上2篇。

(3)、每学期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说课稿2篇。

(4)、每学期必读至少2本书(其中一本为教育教学书籍),并做好读书摘记。

(5)、每学期写20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1篇。

(6)、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3、抓好班主任培训

本学期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以及班级相关活动评比,促进班主任的发展。

4.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重复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入学科领域内前沿的东西。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在开学初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培训,还有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训、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等等。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5

本学期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

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抓师德建设工作。教务处主任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

二、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

根据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四是加强合作交流。

1、采取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五、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

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全体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浏览网上各种有用信息,充分利用网上有用信息服务于自己的实际教学。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库车县第二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校本培训总结

库车县第二小学教务室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6

一、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的政策法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加强课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足课程,开全课时,保证体育、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校本课程(科学实验探究、英语听力与口语、数学研究性学习等)和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时间保证,使这些课程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规范办学,一学期来,没有出现违规现象。

2、为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1小时,我们七八九年级一周安排三节体育课,还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严禁私订教辅用书,严格控制学生教辅用书数量,确保学生课业负担合理。

二、加强管理搞好服务,为一线教学保驾护航。

教务人员本着为教师服务为宗旨,认真落实“严、细、快、实、恒”的工作作风,从小事做起,从细处着手,进一步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教务处成员由于身兼数职,一人多岗,加上琐事多、事务杂,但他们都能做到那里需要到那里去,及时为教学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协助校长做好教师课职务调整工作。教师课务安排,总日课表安排,时间表的调整等。开学学生报名、注册、编班等工作,插班生、扩流生的落实工作。

2、严格教学秩序。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调课,坚决杜绝旷课现象。教务处做好教师课堂考勤工作,并及时反馈。参加业务培训和进修的教师应提前一周凭通知将进修时间报至教务处,并自己协调好课程,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及时安排好公假及病假教师的课务,体现人性化管理,以感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考务工作。成功组织了三个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九年级的月考及体育模拟考试。为了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每次考试从考号的编排、考试用品的准备、考试的实施都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努力做到了提前准备、考虑细致、精心安排、操作规范、优质服务。在每次考试前,对学生进行考试规范、杜绝舞弊的教育,经过教育活动起到了很好地教育效果,促进了我校考风考纪建设。对考试、竞赛成绩进行了认真、合理的统计。

组织教师针对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存上问题及对待问题的策略。

4.学籍管理工作,建立了全校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并上报县教育科备查。

5、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认真征订教辅书和学生的教材预订、发放及各学科资料订购供应工作。

三、落实教学常规,抓好常规教学。

1.开学初组织了备课组长对各位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检查、反馈,制定了本学期的教研计划。4月、6月份对教师期中、期末的备课、改作等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并反馈。不定期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部分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评课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落实整改措施,同时进行跟踪检查,取得了预期效果。

2.举办了各学科教研活动,由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和备课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了教研活动。基本上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对自己所思所悟进行了广泛交流,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了可供借鉴之处和今后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也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

四、强化研讨,切实贯彻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1、加强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队伍建设。按照《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有序开展教学教研、读书、课题研究等各项工作。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实际,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开展每周教研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本土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与学区教研室安排的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进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

3、关注教研实效。在教研周活动的基础上安排校内讲座、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以学校教研、网络教研、活动教研相结合,走出去,带进来。

4、在教研实践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经验交流。撰写教学论文,以校内交流、各级评比、专业报刊发表等多种形式,推广自己的教学经验。

五、全面打造,综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必须依托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应以“练内功,促提高”为动力,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1、认真组织教师制定研修计划,建立和完善好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本学期结合上级

相关要求,安排多样教师素养比赛,例如所有教师朗诵比赛、数学教师的画图能力比赛等。

2、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做有益的探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电脑资源,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并与学校网站进行链接,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在本学期中,我校继续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大力打造幸福和谐的校本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个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节公开课,各名师、骨干教师开出示范课及讲座,使每个教师及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加强教学科研日常化的意识

1、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实施“分层要求、分类推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以“保、培、帮、扶”为中心的“保优扶薄”措施,继续推进九年级提高班、弱科辅导工作。努力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优质的教育、科学的培养,力争使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和进步。

2、坚持作好行之有效的年级教学质量分析工作,本学期共进行了4次九年级月考质量分析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交流各学段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系统认识各段各科的要求、目的,找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保证各学段的教学质量。

3、加强三校联谊活动,本学期与瓯北一中、城西中学进行月考和期中考试联谊,与港头中学进行教育教学联谊。承办了县语文、数学、社会学科教学活动和瓯北学区西片联谊活动。

4、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尽力提高活动课的水平,保证学生在校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锻炼时间。

5、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适当更新和补充实验设施,演示、分组实验达100%,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研究,不断探索改进实验。图书室继续做好图书的编录工作,学校共有图书33856册,做好师生的图书借阅工作。篇二: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在这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师德为首,将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提升贯彻于校本研训的全过程,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初步构建以案例和课例为载体,将理念和专业的引领与行为的跟进有机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与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各教研组为依托,实抓教学常规。

以一月一查为契机,各教研组围绕“做好一节课”这个主题,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规范备课行为,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备课及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课堂关键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和落实,促进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强化核心知识梳理、核心问题设计和板书设计,通过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学本课堂研究。

二、继续深入开展以“做好一节课”为主题的课例研究:

在上学期的课例研究基础上,本学期主要通过开展全员“晒”课活动,试图让“课例式”研究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朝着“一师一优课”目标前进。本学期各教研组紧紧围绕“做好一节课”这一主题,努力让每个教研组成员都能真正参与到校级层面的教学研究,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有所思、有所得。其中以语文组为突破口,起示范引领作用,借助合作校大平台,以“一节课”为对象展开研究,重点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全过程,篇三: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教科室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两重点,以“‘促进有效学习’ 课堂变革”和“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立足实际,聚焦课堂,带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立足以校为本、注重骨干带动学科联动、着眼整体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确立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牢牢抓住“在稳定中发展”的校本教研,开展了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强化了校本培训的时效性。

一、确立目标,强化时效性。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的特点,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工作要点有:(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2)抓好本学科各项教学基础工作,结合县“五个三”常规,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4)组织公开教学,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5)关心培养青年教师,使之早日成为教学骨干。各备课组长在优化过程、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二、夯实基础,落实常态教研活动

本学期,继续按照上学期的常态教研活动:以学带研—课例分析—集体备课—课题研讨(好课设计),为主题的轮流式交互式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制定具体的计划,表格式方式落实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四个环节穿插式进行。

1、以学带研。本学期,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了读书活动。各教师发挥能动,凝聚智慧,形成学习合力,开展了一次有思想、有质量的读书交流会。学校借名师工作站的平台,与战州二小、东溪学校的结对活动,开展骨干教师展课活动,让骨干教师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

2、课例分析,开展40分钟课堂课例研讨。各教研组按照教师课题课例结合“我的好课设计”或平时教学片段及案例进行了有效分析,重点解决40分钟课堂中的突出问题。

3、集体备课,向40分钟要质量。本学期 “我的一节好课”设计评比活动,作为同伴互助的平台,作为师徒结对互的契机,同时是展示个人教育教学技能的机会,为学校乃至校外更高一级的教学评比打基础。本学期,同年级、同学科开展了三次及以上的集体备课活动,并指定一位教师进行上课,课后及时研讨,反思-改进-上课-形成了有质量的教案并备案。本活动融合进课例分析,坚持一周一课,一课一研讨的教研方式,组内进行了课例研讨。

4、同伴互助,搭建共同成长平台

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教学中发展,在教研中成长,这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核心。每学期的校内研讨课,我们都是由上课教师先备课、设计教案、上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听课详细记录,结合评价标准打分,课后及时评课,反思教学行为,研究改进教案。然后再上课、听课、评课、总结、写教后反思。

上述四个教研活动环节要进行有序、有效、按时的开展,教研组长在教科室计划公布之日起,要将其纳入教研组计划,做好具体详细的安排,重在可行性,并将计划挂在校园网。

三、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学期,以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契机,在落实学科素养考核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学校与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继续按照“常态教研—素养考查—课堂评比—引领研磨—课题指导”等板块,立足本校,面向全体,确保素养及技能业务提升。学校落实教师教育教学提升行动,以培养风格化教师为目标,构建我校自主对话式、多层培训式校本培训,促进教师阶梯式建设。

1、教学常规是学校管理之根本,教学检查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结合《泰顺县中小学“五个三” 教学常规》,我们继续使用并完善《三魁镇小教学常规积分表》,加强教学细节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使每位教师的工作实绩得到客观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育教学评比系列活动

教学常规评比,在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以学为主的前提下,开展“一师一优课”设计教学评比活动,校级学科论文评比活动,各教师自行设定课题,借县“晒课”活动平台,每位老师上交一份教案参与评比,择优推荐。

3、师徒结对。构建教师梯队建设,帮扶青年教师快速发展,继续落实“师带徒”活动,定期对其从备课、教案、书写、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使一批优秀教师快速成长,填写“师带徒”的记录表、反思表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完善学校心理健康特色化

以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为抓手,心理专任教师作为心育联系人,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帮手和动力。扩大心理辅导知识的教师普及面,增大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c证)持有量,提高全校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心理辅导技术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好辅助支持。

5、课题指导

(1)完成我校县级数学课题《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的错例分析及对策研究”》;县语文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的研究》;市级语文课题《小学留守儿童语文课后作业多元化的研究》;省级课题《农村小学学生社团活动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结题。

(2)有序开展本学年申报的两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且指导教研组各学科校级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6、外出培训

(1)遵照《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文件要求,建立统一有序的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外出听课学习管理,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一律由教科室指派,教导处做好功课的安排,并及时报办公室备案,不得未经同意私自外出,否则视为旷课处理,经同意外出必须准时到达学习现场,拿回当日听课凭据或资料经教科室备案。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7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白塔小学在社会上的信誉度高了,教风学风好了,白塔小学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孩子们受益了,他们能和老师平等对话了,他们能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新、学会了做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校工作的正确思路,因为我们认识到,要办好学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师德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抓好校本培训。现将我校一年来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抓落实。

中小学继续教育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程,要求所有教师积极投身其中,通过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但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时间长,在学校理所当然是“一把手工程”,这就要求一把手校长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齐抓共管,才能使这项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师德培训工作,常抓不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是师之本,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成长,我校抓师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落实内容,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及《课堂教学五认真》等,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并且每学期开展家长、学生评教活动,让家长、学生来评价老师,让教师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落实时间,为了保障师德学习时间,学校规定每月四次教师例会,有两次是师德学习;暑假期间,全校集中两天时间进行师德学习培训活动,并组织教师观看相关光盘,并采取学习—反思—讨论—交流的培训模式,教师参与面广、积极性高、针对性强,从中受到了启发。

三、校本培训工作花样多、工作实

1、学期初,学校创建工作计划中提出了四个最:上最有效的课、做最有效的作业、考最好的成绩、让学生有最好的发展。并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培训活动。本学期,教导处紧紧抓住课题研究,以此为突破口,把科研、教研、教师培训融为一体,努力营造一种学习研究氛围,并把教师说课、讲课、评课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始终。

2、走出去学。本学期内,我校先后派出徐国金、程青义、杜文苍、赵延俊等同志参加了辅导站组织的观摩学习、专题培训等。通过走出去学,不断转变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业务水平。

3、继续坚持教师定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

4、继续进行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全体教师主动、积极并合理安排时间浏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及时下载并设计运用课程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

6、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

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

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本学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8

杨明生

经过一天的紧张培训,对课程设置方案、学分认定及成长记录创建规范的解读,我相信老师们已经在操作层面上对新课程有所认识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新课程实验,我们的校长要成为新课程建设的大家,教导主任要成为新课程管理的行家,教师要成为新课程教学的专家,学校要成为新课程实验的赢家。因此,作为教师来说,主要是行动研究,会实施、能操作就行了,主要精力是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层面上的,我们特别鼓励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能够作为专家推广我们的做法与经验。下面我想就此机会再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新课程中的困惑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催发了校本运动,无论是新课程的实施、管理模式的形成、评价机制建立,还是学分的认定与管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等,都应该是校本的。然而,我们在推进校本运动过程中,遇到更多的是困惑。

1、关于过程性评价的问题

过程性评价的结果需要在学分认定时使用,在学分认定时权重如何,教师与学生如何发挥在过程性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都值得探讨,如何建立校本的过程性评价方案,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探索。

2、关于学分认定的问题

当前,主要有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个层面的学分认定。学分如何认定,模块考试成绩如何使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及效果如何确定等,都是各个学校面临的新问题。这里既要体现校本的实际,也要兼顾到新课程国家方案的具体要求。

3、关于实验装备更新的问题

新课程实验以探究实验为主,实验数量上也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现在的中学实验室不仅设施陈旧,而且现存的仪器与药品、器材等多数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实验要求,特别是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验室也需要重新建立。因此,技术实验室的建立,原实验装备的更新等问题,都是当前新课程实验当中急需解决的、最为现实也最为迫切的问题。

4、关于观念、能力与水平提高的问题

虽然课程管理者、参与实验的教师都经历过多轮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教材培训,但仍然有不少教师认为高中新课程实验离不开高考,采取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仍然有效。任由教材如何变化,课程管理模式、教师的教法仍然不变。这里实际上就涉及到教师与课程管理者的观念问题。即使观念得到了更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克服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传统的思维惯性,实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从观念到具体行为上的变化,从理论水平到技术水平的提高,仍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5、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不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间内安排,在高考升学压力依然很大,又要取得相应的23学分现实情况之下,这里必然涉及到综合实践课效果、过程监管、时间投入和学分认定等具体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会不会流于形式,会不会诱发更多的学生为了取得学分大面积的造假、掺假等,都是值得思考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6、关于学业水平监测问题

根据我省的新课程实验方案,省教育厅还将对相关学科或模块进行学业水平监测,实际上就相当于原来的会考,监测结果还将按比例计入高考入学成绩。这里也涉及到诸多问题,如,学生的课业负担会不会因此而加重?学业水平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如何保证,是不是像高考那样组织每次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等?

7、关于高考方案问题

目前,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而新课程实验方案已经为大家所共知,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中新课程实验与高考是两股道上的车,新课程就是要排斥应试教育,但我们不能不现实地看到,高考方案的滞后,事实上必然造成对最早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的不公平,高考方案应该及早出台,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了解新方案,在新课程实验中适应新方案。

8、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问题

按照新课程实验方案,需要对学生进行六个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用于升学与选拔。但由于当前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也尚未建立,能否真正做到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能否做到评价结果使用的公正、公平,都是值得思考和谨慎从事的问题,也给各个学校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新课程一堂好课的特点

什么是一堂好课,新课程目标下的一堂好课有如下特点。

1、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3、突出以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4、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实际,新知识教学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5、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展示课堂创新特点;

6、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民主、平等、科学、对话、协商、合作;

7、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包括与教师的互动、与媒体的互动;

8、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学习情境;

9、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0、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

11、体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点;

12、教师素养的表现:语言、板书、教态、多媒体、实验、组织、教育机制等。

三、学习方式转变的反思

新课程不仅是课程教材的变化,既有教的变化,也有学的变化,更直接体现在学习方式的变化。

1.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每一种教学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

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树立学习方式的整体观,不同学习方式不可比,但同一种学习方式有优劣。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品质。任何学习方式都要与时俱进,不是不要讲授方式,而是强调讲授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讲授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在交往、互动中展开知识的来龙去脉。

2、学习方式转变绝不是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方式(方法)

并不是: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

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化为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就是要把学习融入生活,把生活融入学习。

3、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为什么突显自主、合作、探究?

⑴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

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自主学习。

⑵在学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同学之间的隔阂、排斥,形成了利己损人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了学习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合作学习。

⑶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即为典型),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

总之,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规划性),有助于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探究学习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时代精神,有助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品质和素质。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倡导和凸显自主、合作、探究。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⑴形式化:仅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外在表现(方式方法化)。

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学吗?

合作就是让学生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吗?

课堂静悄悄就违背了合作精神吗?

探究就一定是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假设、第三步验证……最后一步提出结论吗? ⑵浅层化:没有抓住本质性的东西,表面上自主、合作、探究,实质上还是老一套。⑶绝对化:排斥别的方式,每一节、每个学科、每个学生都自主、合作、探究吗? 长时间地采用一种学习方式,那么,一方面会因为学习方式的单调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抑制;另一方面,会因为某种方式本身的局限性而给学生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过于频繁地变换学习方式,学生也会感到无所适从,该学习方式所对应的学习能力也难于有效地系统地培养起来,从而达不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像这样的校本培训,我们还会经常进行,我们知道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重建教师的新的职业方式。

传统的职业生活方式,是一种平庸化的机制:只教不学;教得多学的少;教、学研分离。(高中教十年,成为高中生,初中教十年成为初中生)。

新课程下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教师——学习者——研究者,三位一体。

最后,我用朱小蔓教授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培训:

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 篇9

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走内涵发展之路,认真落实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为深入推进课改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围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三年办学目标及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认真组织教师进行师资培训。旨在加强全体教师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培训目标

教师通过校本培训,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通过教师系列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使教师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专业化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适应新课程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与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发展县、校级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在全县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3)加强“青蓝工程”建设,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台子、出路子,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给青年教师配以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给以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三、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与自学相结合。

1.专题讲座形式

到中心校或其他学校听各类专题讲座,如:课程改革内容、教学模式、考试与评价制度、新课程中的教与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教师修养、教师教育能力研究等讲座。

2.自学----反思——总结形式

自学是在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教学杂志,并书写学习心得,每月教学反思,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案例教学分析与研究。

(2)开展主题研讨,认真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集体研究,共同提高。

(3)开展教学论坛、论文评比、课件制作评比、教学擂台赛等活动。

(4)开展校与校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

(5)开展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中来。

四、培训内容和措施

以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为原则,把加强师德修养、更新业务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相结合,建立由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以教育基础理论为主的条件性知识和以教育经验的升华为基础的实践性知识所构成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着重对教师在“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思维与实践能力、批评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1、加强教师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守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若干意见》,有效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教师行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促进师德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紧紧围绕“树魂立根”这条主线,以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生态素养,切实提高教师对《两纲》实施的引领力和对课改的执行力,使教师的师德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2、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根据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1)培训的重点内容:现代课程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课改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的拓宽、信息技术应用。

(2)培训的方法:听讲座、组织集体听辅导报告、自学等。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学习心得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评定后,存入教师培训个人档案。

3、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按照小学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共享,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

(1)培训的内容:重点对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

(2)培训的方法:“个案”教学研究,教案设计评比,课件制作评比,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围绕主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开课、说课、评课及各类评比活动,认真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搭建学习、培训、交流复合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开展课堂教学评点和教学反思的培训活动,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的有效度,促进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每月一篇教学反思由学校具体布置落实。

(2)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形成以老带新、以强补弱、强强联手的优势互补格局,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的优势,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研究活动中得到提高。

(3)开展教研组系列活动由此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师教育教学功力。

5、按照县局文件精神,多形式、多渠道地认真做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

五、培训的考核与管理

(1)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和考核小组,形成由校长亲自抓、各部门协助抓的管理系统,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

(2)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为考核提供依据,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历史材料。

(3)认真记载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出勤情况,并放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4)根据学校内部规定的各种培训的学时学分,从学校、部门和教师本人三个层面上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登记培训的学时和学分,然后交由师训办公室核准确认。

六、培训计划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全体教师会议。

2、集中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3、进一步落实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培训计划。

4、开展教学论坛活动。

十月份

1、青年教师座谈会主题: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2、开展校内青年教师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十一月份

1、配合做好中心校教研活动。

2集中学习有关课改的精神以及课改理论。

3、组织教师认真参与全县全员培训。

十二月份

1、邀请中心学校领导指导工作。

2、教学沙龙活动,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一月份

1、全员培训总结。

2、教师提交相关培训考核材料,整理文档。

2024---2025上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篇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研训工作计划,围绕“优化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管理,提升培训质量”这一目标,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水平精、教育理念新的有效实践型的教师队伍为目的,以“新知识、新要求、新网络和师德教育”为重点,逐步实现培训资源课程化、形式多样化、管理科学化、评价多元化。加强校本培训管理与监督,务实、高效有针对性地搞好校本培训,客观、真实地做好第二轮中小学继续教育终结性评价,迎接省级验收、检查。以培促学、以查促训,走“内涵式”培训之路,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师德水平。

二.工作内容

1.做好迎接XX——2010年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终结性评估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2.组织教师完成全员培训及考试检测工作,积极参加市研训院组织的教师菜单培训活动。

3.深入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实效性的研训一体专题培训,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帮助教师从多角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重建学校文化。

4.创新培训方式,合理利用网上资源,建立基于科组博客的培训新模式,以教研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科组长要参加“教研组长研修班”,按计划实施培训,考核,不断提高教研组长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上一篇:优质服务心得体会结尾下一篇:写给妈妈的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