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精选10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篇1

【设计思想】以考试题型(及其变化)为导向,以市教研室评价目标为中心,自拟小专题进行复习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内容分析】能疏通文意、全文翻译课文;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写作特色;思考课文对现代社会和自己的启示。若进行考查,主要通过文言实(虚)词辨析(通假字辨析、古今异义辨析、一词多义辨析、词类活用辨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意分析与理解(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写作特色);综合探究和欣赏评价(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对主题、语言、写作特色、背景材料、人物、事物等的赏析。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来实现。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形成了较成型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快速阅读能力,同时能整体感知文章,在老师的点拨下,基本能从文字中提炼要点,把握文章精髓;理性思考、独特表述是他们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根据孩子的已有知识、能力、经验,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先安排阅读、分析、理解文本,然后在积累的基础上课内外渗透、融合,在复习中除对知识的归纳,更重要是让其掌握中考知识点及相关答题技巧,最后在理性思考、独特表述方面作突破。

【教学目标】熟悉近几年期末测试题型及其变;归纳相关的解题方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熟悉近几年期末测试题型及其变;归纳相关的解题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做好练习设计,复习教学课件;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要点、考点聚焦

二.典型例题解析

【文言实(虚)词辨析】

〖一般题型 选择题:(以实词为主)

如-上学期初一期末水平测试

2、指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贤于材人/礼贤下士 B、刮目相看/搜肠刮肚

C、夸父逐日/逐鹿中原 D、并驱如故/故作高深

(08-)2、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 )( )(4分)

A、人不知而不愠/面露愠色 B、然数年恒不一见/持之以恒

C、俄而雪骤/骤雨初歇 D、相委而去/委以重任

答案:A C (A、都是生气、发怒的意思。B、经常/持久,永久。 C、都是迅疾,猛快的意思。D、丢下,舍弃/任,派,把事交给人办。)

试题变化:试题处于“基础积累部分”,由选一项变成选两项,分值由2分变为4分。选项内容仍然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如-上学期初一期末水平测试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有楼若者

B、故时有物外之趣/故又名“鬼市”云

C、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

D、宋有富人/家富良马

试题仍处于“基础积累部分”,由选两项变成选一项,分值由4分变为2分。选项内容全是课内不同篇章的句子。

如-上学期初一期末水平测试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相顾尺疑(看) B、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像)

C、楼上人来往屑屑(细小) D、惟危楼一座(高)

试题已调在“文言文部分”,选解释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分值2分。选项内容为课内单一字词的解释。

〖考题预测—与中考接轨

1、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家富良马 B.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

C.此何遽不为福乎/知之为知之 D.居数月/居然城郭矣

2、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将有盗/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B.暮而果大亡其财/果如鹤唳云端

C.其邻人之父亦云/故又名“鬼市”云 D.此独以跛之故/徐喷以烟

试题在“文言文部分”,选解释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分值2分变为3 分。选项内容为课内不同篇章的不同句子相同词的一词多义。

〖复习方法

1. 着眼文本,词不离句。

(注意词的本义和语境义之间的联系)

2. 善于归纳,灵活运用。

常用实词(如:拟、愠、顾、期等)

常用虚词(之、其、以、于等)

四种基本的文言词法

【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一般题型

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翻译句子)

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重要句子 富有哲理的句子

文笔优美的句子

特殊句式

注释中整句作注的难句

〖往届句子翻译题

1.(08-09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心理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2.(09-)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而不顾。

译:友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来拉他,元方连头都不回走进门去。

3.(10-)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译:过了几个月,丢失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4.(11-)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译:过了一会儿,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檐高高翘起,这才知道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每译错一处扣0.5分)

〖翻译句子的技巧

1. 以直译为原则,特别是重点字词一定要翻译出来。

2. 体现句式特征(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提宾式、介宾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反问句 )。

3. 语句通顺、连贯,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意译为辅:补、删、换、调、留)。

4. 带上标点。

〖考题预测—与中考接轨见相关练习

【文意分析与理解】

〖课文内容复习

1.《童趣》

(1)中心概括:本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物外之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2)写作特色:忆写童趣,一线串珠。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然后分说三件趣事,同时注意将几个分散的小故事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2.《论语》

(1)中心概括:所选十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2、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章。

孔子主张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要以学习为乐;要向一切人学习,择善而从。孔子主张应采取的学习方法是:要“学而时习之”;要“温故而知新”;要“学”与“思”结合。

(2)写作特色:《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的主要特点是:

A.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B。篇幅简短,语言精练。

3.《山市》

(1)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对山市景物变化的描写,展示了山市蜃景的变化莫测和奇妙。

《山市》写作特色

A.山市的景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变幻的,作者便以此为顺序,使用“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依次写来,把山市由出现到消失的整个过程,写得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B.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本文在写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时,只用“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九个字粗粗勾勒出城市概貌,却将大量笔墨用在对“危楼”的描摹上,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它的高大、雄伟及危楼上各色人物。我们在写作时也应借鉴此种安排,使文章疏密有间,错落有致,重点突出。

4.《世说新语》两则

(1)中心概括:《咏雪》一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雅的家庭文化氛围,流露出作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颂。

《陈太丘与友期》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责备了客人的“无信”“无礼”,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

(2)写作特色:《咏雪》叙事简洁,含蓄蕴藉。作者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第一句短短15个字包涵的内容就十分丰富,写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谢朗、谢道韫咏雪后,主讲人谢安对两人的咏雪句未作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这“大笑乐”耐人寻味,是笑兄子比喻直白,还是对兄女的赞许之笑?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却在最后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便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了他对谢道韫才气的赞扬。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这个故事虽不长,但写得非常生动,三言两语就让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七岁元方的形象跃然纸上。

5.《寓言四则》之古代寓言

(1)中心概括:

《智子疑邻》一文,通过对两个持相同看法的人只因身份不同(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这一故事情节的叙述,告诉我们: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受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有偏见。

《塞翁失马》这则寓言通过讲述“塞上之人”失马、得马和儿子坠马的事,告诉我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好和坏、福与祸、得与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2)写作特色:

《智子疑邻》一文情节简单,人物关系清楚,事件叙述明白,通过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

《塞翁失马》短短百余字,故事首尾完整,情节跌宕有致,把深奥、抽象的道理,用具体浅显和形象生动的事例充分表述出来,可谓是言简意丰。

〖往届真题回顾

1.(08-09年)8、课文围绕一个“ ”字,生动地向我们描述了儿时的观蚊如鹤、、三件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2.(09-10年)9、用课文原句填空:“ ”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是客人发“怒”的原因。

3.(10-11年)11、文段中的第一个“福”是指“____”; 文中的“祸”是指“____”(原文回答)

〖考题预测—与中考接轨

1.本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 和 ,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 ”,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2、《论语》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 和 。

3、本文在写山市由 到 的过程时,只用“ ”九个字粗粗勾勒出城市概貌,却将大量笔墨用在对“危楼”的描摹上,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它的高大、雄伟及危楼上各色人物。

4、《咏雪》一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 ”一事的始末,为我们营造了一个 的家庭文化氛围,流露出作者对 (人物)才气的赞颂。

5、《塞翁失马》这则寓言通过讲述“塞上之人” 马、马和儿子 马的事,告诉我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分别填写一个字)

【文意综合探究】

1 .内容理解题(筛选、提取、归纳文本中的信息)

例1. (08-09年卷)——《童趣》:作者为什么将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为什么不打死癞蛤蟆?

参考答案:“鞭数十,驱之别院”主要原因是因为癞虾蟆破坏了自己观虫相斗的兴致和情趣。不打死癞虾蟆是因为作者虽然恼恨癞虾蟆,但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表示惩罚,

作者处置有度,富有同情之心。

2. 感悟启发题(归纳、概括、分析)

例2.(09-10年卷)—《陈太丘与友期行》文中三个人物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点?

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陈太丘:守时有信;友人:知错能改。

例3 (10-11年卷)—《塞翁失马》 1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

3、综合探究题

例4.(11-12年卷---《山市》)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山市》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面又壮丽的感觉。

B.山市的出现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①形成阶段:城市的出现;②发展阶段:孤塔、宫殿的出现: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

C.那时候的人把“山市”称为“鬼市”是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当时的人们不能用科学道理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D.文章最后一句照应开头,说明淄川的地方确实可以看到山市这种自然现象。

〖考题预测—与中考接轨

1.下列各句是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这是一篇追忆作者童年生活情趣的散文。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进行记叙。

B.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的画面,这里作者不是单凭眼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象来感受画面,从面进人一种神奇、美妙的境界。

C.课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知“夏蚊成雷”写出了蚊子之多,轰鸣之响,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神游“山林“的乐趣,这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观蚊如鹤的逼真感,更突出视小为大,胸中有丘壑的“神游”之乐。

2.对所选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甲文告诫人们看问题要辦证全画,尊重客观现实,不能心怀偏见,主观臆断。

B.乙文中用周围人们与“善术者”对待意外事件的不同态度形成对照,借以突出”善术者“高人一等的智慧。

C.乙文通过一位“善术者”辩证看待祸与福的故事,掲示了祸与福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常常会相互转化的哲理。

D.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甲文中宋国富人一家对儿子和邻人之父态 度截然不同,乙文周围人们和“善术者”对待意外事件的不同态度。

三.学习总结

1. 背诵全文,培养语感。

3.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逐字逐句落实。

2. 以课本为本,熟记文下注释,吃透文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篇2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提倡。

2.“综合性学习”教学要求

“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建议作为准绳, 按照自己对每一个综合性学习专题的理解以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极具个性的教学设计, 所以“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专题《让世界充满爱》, 首先题目中的“爱”是关键词, 但是这个专题的研究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孤立地谈“爱”, 这“爱”是有“世界”二字来加以修饰的。在教学时, 抽象的“爱”和宽泛的“世界”如何界定, 就成为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处理好这两点, 将成为这个专题教学成败的关键。

(1)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有专属性的一类, 如亲情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 等等。 (2) 博大的爱, 如爱国、爱自然、爱人民, 等等。前者是爱的基础, 而后者是以前者作为基础的升华。

(2) “世界“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从一般人的理解来看, “世界”也可以有宽、窄概念之分。“世界”窄的概念可以指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环境, 宽的概念可以指宇宙、全球。

(3) 教材设计有三个活动, 任选一项开展:a.关爱每个伙伴, b.同在一片蓝天下, 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通过对教材上所给予的活动进行分析, 我对这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中的“爱“和“世界”的范围有了明确的概念。编者设计这个专题的目的, 是让初二年级学生对“爱”的概念理解由浅入深, 从专属性的爱上升到一种博爱, 让他们学会如何关爱和帮助身边的陌生人, 从而懂得更深层次爱的内涵。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次授课针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相对独立的感悟、分析和判断能力, 对爱的理解有他们独特的方式, 教师的单纯说教式教学已经不能从本质上打动他们的心, 只有寻找贴近他们生活现实的事例来对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唤醒和挖掘, 逐步进行情感上的深层引导,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确立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仔细分析、研究后, 确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 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从而懂得爱的深层内涵, 陶冶自己的情操。

(2) 培养学生搜集、组织材料, 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教学重、难点

(1) 爱是什么?爱的体现是什么?

(2) 怎样唤起学生对陌生人 (弱势群体) 的关爱之情?如何表达这种爱?

五、课前准备

首先, 我让科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 本着自愿的原则, 人数尽可能均衡, 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b.同在一片蓝天下;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以小组为单位, 搜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帮互助的文章、故事。然后各组组员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出最令大家感动的一篇故事, 推荐一名代表课堂发言, 发言代表尽量做到能够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 并能说出故事之所以令人感动的原因。其次, 我从班上挑选出几名交际、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 让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 拿着相机到贵阳的街头去捕捉令他们难忘的画面, 对相关的人进行采访, 写出详细的采访记录。再次, 我精心筛选资料和素材, 按照对“爱”的诠释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 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1) 街头采访、收集学习素材的时间:两星期。

(2) 课堂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设计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课题

2. 课题展开

3. 结束活动

八、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加强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增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教育。通过这次教学活动, 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 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得到洗涤, 得到升华, 再也不是鄙夷与傲慢, 代之以慈善和关心, 人的那种善良的秉性回归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1.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译文 篇3

《三峡》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上(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达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的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的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凄清肃杀,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山川的美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在阳光下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叫声。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领悟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衣准备睡觉。月色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

江上的风和烟雾都已消散,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奇异的山水风光,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密而绿的树,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个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不停地啼着。那些像鸢鸟一样飞到天上,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是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得是大丈夫呢?您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强权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荐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集市中被荐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外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河阳的北边。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的道路阻塞,进出要绕远路。就集合全家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愚公)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家的寡妇有个死了父亲的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前往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道:“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小孩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担心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周亚夫军细柳》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侵扰。

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率领属下骑着马迎送。不久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皇帝的先行引导的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导人员说:“皇帝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军营慰问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垒大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帝就控制住车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陛下)。”皇帝被他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皇帝)离开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篇4

一、文学常识

出处: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吴均,今存其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粱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骨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题意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二、重点字词句

1.词语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一词多义

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2.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翻译

①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译为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凶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篇5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题目。(9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3分)

①.故不错意也 ( )②.寡人谕矣 ( ) ③.长跪而谢之曰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品味以下语言,按要求回答。(2分)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小题4:从第三段秦王的“挠”、“谢”和“谕”中可以看出他当时怎样的`性格特点?请选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下。(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通“措”②.明白,懂得 ③.道歉

小题1: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小题1:言外之意是如安陵君不答应,将用武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小题1: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小题1:试题分析:“错”是通假字,先解释通哪个字,再译意。“谕”是注解中的重点字,根据语境也很易推断出来。“谢”是重点的古今异义字,为道歉的意思。在解释时,还要注意道歉的歉是极易写错的字。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中的关键词有“而”“ 以” “徒以”, “而”表示转折,“以”是凭借的意思。 “徒以”是“只是因为”的意思。把词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天子发怒,会死很多人。实际上以天子发怒的后果来威吓唐雎。即如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将发动战争,用武力吞并安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篇6

课内文言文阅读猜押

第一梯队:《岳阳楼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愚公移山》《马说》

猜押理由:2018年中考为十九大会议后第一次中考,从2018年高考命题来看,围绕国家意志方面为命题的趋势比较明显,《岳阳楼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愚公移山》《醉翁亭记》这几篇文章对这方面的主题有所体现,近几个月“中兴”事件影响范围较大,有关人才方面的文章《马说》也应重视。

第二梯队:《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公输》《曹刿论战》 猜押理由:有关学习、战争的文章也应该作为备考对象,学习与青少年息息相关,近些年考查也比较少,也应重视,近期国际形势比较复杂,有关战争方面的文章也应该防备下。

《岳阳楼记》

【知

【词语解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识网络】

【词

《鱼我所欲也》

【知识网络】

【词

《醉翁亭记》 【知识 网络】

【词语解释】

《愚公移山》

【知识 网络】

【词语解释】

《马说》

【知识网络】

【词

【第二梯队】

《伤仲永》 【知识网络】

【词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网络】

【词语解释】

《孙权劝学》

【知识网络】

【词

《公输》

【知识 网络】

【词语解释】

《曹刿论战》

【知识网络】

【词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篇7

①有龙则灵(灵异)

②斯是陋室(这)

③惟吾德馨(只是;我;品德高尚)

④苔痕上阶绿(长到、蔓延到)

⑤谈笑有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⑥往来无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⑦可以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

⑧无丝竹之乱耳(文中指奏乐的声音)

⑨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⑩何陋之有(什么)

可爱者甚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仅,只)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清水;美丽而不庄重)

香远益清(更)

亭亭净植(高耸的样子;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却;亲近而不庄重;呢)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

通假字

可爱者甚蕃(“蕃”通“繁”,多)

一词多义

①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水陆草木之花(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名有仙则名(出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③而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却)温故而知新(表顺接,就)

④鲜陶后鲜有闻(少)屡见不鲜(新奇)

⑤谓予谓菊(认为)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

古今异义

①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样子

②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

③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 声音今义:丝绸和竹

④亭亭净植 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⑤宜乎众矣 宜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名词作动词,出名;成为灵异的水)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使……感到劳累)

③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长藤蔓;长枝节)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作文 篇8

老师,您用粉笔写下的是字母、词句、线条、符号,在我看来却是浇花的甘露、哺儿的乳汁、育树的养料……一方黑板,是您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里,您播种知识,播种智慧,播种理想,播种祖国明天的希望……

夏天的雨

那个夏天的晚上,天气突然变凉。我关着窗户睡到了次日清晨。

第二天清晨,从一夜酣睡中醒来,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带着泥土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新鲜的空气真是一味药,一味可以提神、润肺的良药。呀!昨夜已下过雨了。

天依然是阴阴的,似乎雨孩子们又在天上呆不住了。开始,先是一声小小的雷声,随着雷声,无数小小、小小的雨滴开始向地面俯冲。它们一个个倒也挺厉害,“进攻”没多会儿,地面就又变得湿漉漉的。但它们仍是一声不响,静静的、静静的,逐渐地“占领”着地面上的一切。

忽然,一声响雷,一道闪电,几十朵更大、更黑的云团使人忘记了方才的微微细雨,相继而来的,则是落在地面上就溅出雨花瓣的中雨。雨声大了起来,嘈嘈杂杂的,地面开始喧闹起来。街上的雨伞多起来了,红的、绿的、蓝的、花的、透明的……,宛如雨后鲜艳的蘑菇、宛如春天争艳的百花。雨声也有所不同,从淅沥、淅沥变成了哗啦啦、哗啦啦,更强时则宛如千军万马,浩瀚无垠。

渐渐的,千军万马远了,雨又细起来,细起来,像牛毛似的在变明的天空中柔柔地飘着。

最后小雨也无影踪了。哇!彩虹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像条彩带斜挂在天边。太阳也笑呵呵的,像个孩子似的。就在此时,大地上春光一片,苍翠的枝叶上挂着水珠,好象要滴下水来,连小草也显得格外清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仿佛这是春天,而不是夏天。

夏天的雨,真美啊!

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我喜欢旅行。

我爱漫步在杨柳依依的西子湖畔;我爱攀爬在云雾缭绕的黄山山颠;我爱泛舟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面;我爱穿梭在林寒涧肃的岭南森林;我爱......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要属桂林之行了。

早就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前年暑假,我有幸去桂林旅游。

桂林给我的印象就是八个字:山奇,水清,石怪,洞异。

早晨,我们驱车去阳朔,欣赏十里画廊漓江的壮美景色。

我们坐在竹筏在漓江上飘荡。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山环绕着水。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

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翠绿翠绿的凤尾竹,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船靠了岸,停在了一个小渔村。听说克林顿曾居住过。这个小渔村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壮族生活气息。到处是湿湿的泥土,湿湿的空气。大片大片的柚子林,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树上挂满青青的釉子,在和阳光相互挑逗着。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离开小渔村,我们参观了银子岩。早就听说过了银子岩的美丽,果然景致不凡,堪称蓬莱仙境。洞中四周都是几百万年形成的钟乳石,形成一个雪白的大屏障,像垂下的窗帘,又像倒挂的利剑,闪耀着银白色的光芒,远远望去,像银元一样。

桂林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像奇异的骆驼山,绚丽的叠彩山,神秘的芦笛岩......每一草,每一木,都那么美好,都那么令人难忘。每一种景致,都会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桂林之行---我难忘的回忆!

介绍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毛主席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读书时一想到什么就用笔在旁边做批注、评价,写下感想、领悟,读完书还要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想把书读好就要动动笔。

初读时应浏览全书,把弄不清的读不来的字词逐个弄懂。了解书的故事梗概和中心思想,能大致复述。

第二遍要细读。赏析文章的细节和精彩之处。可以写赏析,摘抄好词好句好段,今后写文章时就可适当借鉴。仔细揣摩内容,悉心体会。

第三遍要精读。将文章精妙之处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反复诵读,有些地方最好能背诵下来。一些次要的内容可以舍去不读。所谓“提取精华,剔去糟粕。”正是如此。

最后要来个整体感悟。回顾文章或书的框架,结构,整体内容。体味思想感情和意蕴。

这样才能做到过目不忘。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书中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在今天,<<名人传>>能给我们什么呢?

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候,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是尴尬.这些人的生涯像一面明镜,使我们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志。”三位名人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清醒!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也许你听过海浪拍击堤岸,也许你听过山风掠过林梢,也许你听过燕语呢喃,也许你听过雨打芭蕉......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当你聆听到一声鸟鸣、一声蛙叫、一阵风声、一声狮吼......你的心也一定会被融入这美好的大自然吧。

其实在诗词歌赋中也有各种各样大自然美丽的声音。

早春时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在耳边缭绕,清新自然,韵味无穷。

夏天的田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是一种多么壮观多么恢弘的场面啊!此起彼伏的蛙声交织一片,成为一支气势磅礴的田园交响曲。那是丰收的礼赞!我们跟随着辛弃疾一起去聆听美妙动听的蛙声,去体验丰收的喜悦。

秋天的江面上,飒飒的秋风掠过,枯萎的梧桐树叶在空中飘动,“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客游在外的诗人触景生情,抑制不住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耳边突然响起那阵阵萧瑟的秋风,眼前浮现出一幅令人心生凉意的画面。诗人借风——这种大自然的声音,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来到杜甫的的草堂,听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们感受到了秋风的猛烈,也体验到了杜甫当时那种处于穷困潦倒,极度窘迫的凄惨状况,更能体会他忧国忧民的心境。

寒冬的的山中,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在寂静的山谷中传来狗叫声,在人面前呈现出一幅“风雪夜归图”。

在诗词歌赋中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聆听各种大自然的声音。

游览三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泛舟富春江,听到了“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的流淌声、鸟儿的鸣叫声、蝉与猿的叫声;

登上岳阳楼,听见了“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渔歌互答”;

游颀水清泉寺,漫步兰溪,听见“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归啼”雨点打落的声音及鸟在婉转啼鸣。

......当我听到呼呼的风声,我想随风飞舞,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当我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我想变成一条活泼的金鱼,永远欢游在它的胸堂。

当我听到蛙鸣,我就好想能在静静的夏夜躺在凉椅上去数星星,在蛙乐中听奶奶讲神奇的故事。

当我听到马嘶,我就想骑一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让那蓝天白云与我为伴,感受那“天苍苍,野茫茫”大草原的辽阔。

在诗词中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获得了无限趣味。

客人

门铃一声柔和的“叮当”,唤醒了沉思中的小明。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位老者,须眉皆白,精神矍铄。

老人笑眯眯地说:“小明啊,我是王爷爷,你爸爸在吗?我找他有点事儿。”

“不好意思,我爸约好您这个时间来我家的。可是他有些急事出去了,吩咐我来招待您。快请进吧!”

小明洗净杯子,泡上一杯新茶,恭敬地端到客人面前:“王爷爷,请喝茶。我现在去拿爸爸约您鉴定的那幅字画,请您稍等。” 王爷爷笑眯眯地点点头,嘴边还不时哼着于魁智的京剧,满脸的轻松愉悦。

小明在王爷爷来之前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是有价值的生命呢?在上楼拿字画的途中,他依然在思索着。

小明小心翼翼地把字画展开,平铺在桌面。王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开始鉴定字画。只见他俯侧着身子,左手拿着放大镜,专注细致地盯着画中每个细节,无论是一个落笔,还是一个纹落。他时而眉头紧皱,低头沉思;时而笑逐颜开,连连叫好。他那认真严谨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小明。

王爷爷几年前不幸患上了癌症,可是他一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同病魔作斗争,从不放弃。最终他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逐渐康复。多么顽强乐观的生命!王爷爷退休之前,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了教育事业,都奉献给了学生。退休后,他致力于鉴定古玩字画。他本人收藏的很多珍贵古董文物都悉数无偿捐给了博物馆。

也许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奉献和付出吧。

“小明。”王爷爷高兴地说,“这是一幅宋朝的山水画!真是漂亮啊!”

“谢谢王爷爷,您辛苦了!”

“咳,哪里话。”王爷爷笑答。他的目光突然被桌上的一本英语书吸引过去了。“小明啊,你的那本《英语口语》能否借我用几天?”

“当然可以,您尽管用。”

“北京奥运会就要来了。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以满腔热情,流利的英语来迎接五湖四海的宾客。我这个老头子也要尽一份地主之谊啊,呵呵!”

看着这么热情高涨的王爷爷,小明笑了。

小明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风景这边独好

长江南岸,新安江畔,耸立着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黄山市。她就是我的家乡,我朝夕相处,快乐成长的地方。

黄山市的风景名胜多得数不胜数。如:西递.宏村,棠樾牌坊群,屯溪老街,花山谜窟......但其中最著名的非黄山莫属。黄山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其美丽景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黄山不仅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峨嵋之清凉,而且风貌别具一格,奇绝卓然。那湖、瀑、溪、潭相互点缀,巧夺天工;那日晔、佛光、日出、日落交相辉映,妙趣横生。黄山“四绝”更是千奇百态,誉满天下。风景这边独好!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令多少人魂牵梦萦,如醉如狂。每一处都是一个神话,每一景都是一个奇葩。

奇松是黄山的“一绝”。黄山松针叶粗短而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盘根于石,傲然挺立。黄山松与其它的松树不一样,大多不滋生于土,而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破石而生,苍劲挺拔,虬枝盘结。姿态美得奇,奇得绝。黄山松苍劲而多姿:或耸立挺拔,是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枝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于威武,如猛虎归山。最奇特的要属“迎客松”了。他笔直站定,伸展双臂,站在路口欢迎着四方的宾客。

怪石是黄山的另一绝。黄山上多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仙桃石”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还有很多奇石像“仙人晒靴”,“西天取经”等,无不趣味横生。

黄山的云海闻名天下。每当云海出现,波澜壮阔,一望无际,千条深谷,万道山峡,一起湮没在云涛雪浪中,正像古诗中所描写的:“处处真成银色海,青青独峰高。”如果天将破晓,云海与日出兼而有之,那云海之上便金流银,使黄山更加辉煌。

温泉是黄山的第四绝。黄山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黄山的冬雪可称得上是大自然的上乘之作,是精品中的“极品”,是当之无愧的黄山“第五绝”。雄伟壮丽的黄山,挺拔秀丽,冰雪又给她增添了无限的风采。隔壑相望的莲花峰,如同一朵盛开的雪莲;西海群峰奇异的石林,像一尊尊身着素服的神仙,聚集在峰头之上奇妙的雾松、雪松、树挂,把黄山妆扮得如同一个珊瑚盛开的世界。飞雪、冰挂、雾凇堪称黄山奇景。

春天的黄山绚烂;夏天的黄山苍翠;秋天的黄山斑斓,冬天的黄山壮丽。

黄山的风景真是令人如痴如醉。风景这边独好!

我的好友

说实话,我是不喜欢写这样的作文的,太老套,太格式化。

下笔之前,我犹豫不决,该怎么写,该写哪一个,怎样描述才恰当。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突然脑子一激灵,想到了她。

她——小Y,我最要好的朋友。

在脑海中想象她的样子,不觉一笑。宽宽的脑袋,浓眉大眼,扁平的鼻子。走起路来,双手下垂,眼睛透出一股杀气,常逗得同学哈哈大笑。这时,她总瞪别人一眼,说:“看什么看,没看过帅哥走路啊?”

她个性率真。而且是个敢做敢为的人,从不隐瞒自己的错误。经常忘记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的她,从不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每当老师叫作业没带的同学起立是,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憨憨地对老师一笑。

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许多成绩好的同学集体作弊。当然,小Y也在其中。老师知道后让作弊的同学站起来主动承认错误。当时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些成绩好的同学碍于面

子,不会站起来。结果是所有作弊的同学都保持沉默,除了小Y。同学们的反映不是惊愕,不是责怪,而是敬佩。佩服她的勇气。要知道,再众目睽睽之下,来承认这个事实,是需要足够勇气和胆量的。

她不仅敢做敢为,学习成绩还很不错。

小Y热爱文学,经常在政治课上写诗歌,写散文,然后揉成一团,丢到我的桌上。那些语句有些优美,有些幽默,有些富含哲理,有些令人琢磨不透。每次写完都让我发表评论,再折成纸条扔过去。结果是我俩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臭骂一顿,出来是两人脸上都呈现一幅以鼻子为对称轴,掌印对称分布的美丽图案。

她数学也很好。经常看见他拿着一本奥数书刻苦钻研,时而在草稿纸上写写算算,时而低头沉思,解出一道题后如释重负。课间,我对着一份分少得可怜的数学卷发呆,他像个幽灵一样飘过来,对我说:“美女,需要我帮忙吗?”后面的事......滔滔不绝地讲了许久,耐心地辅导我,让我听懂,看着我把错题订正正确,他又像幽灵一样飘走。

过不久,就从教室门口传来她的“河东狮吼”。然后听见她暴揍别人的拳头声,接着是男同学的惨叫声......小Y是个多变体。

她能在发试卷的一秒钟之前还在和你讨论《深情密码》的剧情,考试时却全神贯注,心无杂念,考了满分让班上同学羡艳不已;

她能晚上熬通宵看《儿童文学》,白天依然精神抖擞投入高强度学习,还乐此不疲;

她能打碎你心爱的饰品,却若无其事地说;“今天天气不错啊,是个好日子。”气得让你直呼她没心没肺,却不真想气她。

也许这都归功于她的性格率真吧。

耳边又响起了她挂在嘴边的歌,轻轻地哼唱起来。还有她的至理名言。再次发自内心地笑了。、嘿,好一个性格率真的才女!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安徽省从古到今出过不少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现代的陶行知、胡锦涛主席等,但其中我最了解的就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在戏剧里,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

在众多故事中唯有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断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拯在天长县任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人,将一名农民告上了县衙,说那名农民杀了一头耕牛,并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点点给自己吃,其它的全部卖了。在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但是那个人没有想到这状一告

就泄露了自己。原来在前一天那名农民就到县衙向包拯告状了,说有人把他家的牛的舌头割了,当时包拯就意识到这一定是某个仇家有意陷害这个,便让那名农民把牛杀了,来“引蛇出洞”。这件事形象的反映出了包拯的机智。

包拯不仅机智而且大公无私。包拯做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任,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以殁之后,北吾子孙。”意思是说: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脏,不许回老家,死后不得葬进包家坟墓。不听者,不是我的子孙。

正因为包拯的机智勇敢和两袖清风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从古到今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清

官的楷模。大公无私的代表人物也就不难怪了。我为我的家乡——安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自豪。

暑假抒怀

没有趣,没有乐,面无表情的书本 窗外金色,面前黑色

没有止,没有尽,不见彼岸的海 纵然我折纸为舟,截笔做桨 也不见终点何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诗四首》练习 篇9

1、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并答题

①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地点的一句是:种豆南山下。

②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时间的一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 表现作者晚归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

④ 表现作者归隐耕作目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C)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按要求默写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答]说明了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答]表达了诗人宁可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第二问示例:归隐遁世是他消极逃避现实的表现或当时社会现实黑暗,他无力抗争,只好逃避。

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7、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答] “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

8、“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这一句用语平淡自然,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一起,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归隐遂愿后的愉悦和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9、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

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0、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和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心愿。

11、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2、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辛苦劳作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3、诗中表现诗人回归大自然,美好愿望实现后的愉悦心情的诗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诗中描写种豆地点和长势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5、诗中诗人描写诗人早出晚归,愉快劳作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6、诗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热爱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7、诗中表明作者的劳动态度认真而勤恳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8、诗中表明作者因不愿在污浊的世界中失去自我而与黑暗的官场生活决裂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9、本诗作者是我国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请写出你所喜爱的陶渊明的诗句,并谈一谈你的理解(除本诗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0、景中凹显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二 《使至塞上》 诗中形容漫漫征程,孤寂艰苦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2 诗中描写大漠独特的风光之美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中表现诗人行程遥远、艰难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4 诗中流传后世经久不衰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抒发作者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中被清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塞外壮美景观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诗中交待出使地点及目的地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9 诗中暗示诗人政治生涯漂浮不定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1 苏轼评价王维诗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你写出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名句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三 《渡荆门送别》

1、①本诗从体裁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

②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诗人自况,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表达作用: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对仗工整,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具有画面美。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通过书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到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心情以及在雄浑的沙漠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所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5、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②

美的具体表现: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1分)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2分)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1分)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2分)

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1分)

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2分)

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1分)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2分)

6、对《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7、诗中表现诗人对蜀中山水无限眷恋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诗中描写山水景象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游子留恋故乡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诗中交代作者漫游行踪的诗句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1、诗中描绘作者离开荆门山后,眼前呈现壮丽景象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2、诗中与“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描写手法相似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3、请写出我国古代诗句中表现送别之情的连续的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14、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5、9 诗中描绘了舟过荆门所见景色的诗句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练习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的情感。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6.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7.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8.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9.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怜 ”。

10.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1.诗中点明“送别”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像大胆、奇特,被人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的画面。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四 《登岳阳楼》

【注释】

1〔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2〔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3〔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4〔徙倚〕徘徊。

○5〔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6〔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思路】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本课主要通过“再塑生命”这个话题,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富有爱心的莎莉文老师的高超的教育艺术和一个盲哑女孩的追求精神。本课运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小组交流、协作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提前预习的自学能力,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拓展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这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领悟“爱”的含义,借助课外资源,实现课外资料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预习与课堂学习中交流合作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极其不稳定,甚至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态或心理障碍。他们还不大懂得怎样面对人,怎样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挫折,人活着的价值何在„„鉴于此,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进而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积累“企盼、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准确获取语言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

②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凯勒不怕困难、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难点】

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及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更不要说出类拔萃。有所成就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再朔生命》,去感受一个生命顽强的足迹和引领她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二、作者介绍 1、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2、美国著名女作家。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3、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会投入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生活中去,寻找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所有感动„„当永恒的黑暗再次向我袭来之时,我才感到我丢下了多少东西没有看到,然而,我的内心充满着甜蜜的回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望世界带来希望:海伦•凯勒自传出版100周年纪念版

三、新课讲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niǎn)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i)惭愧(can)

譬如(pi)

栖息(qī)

小憩(qì)

遨游(áo)

花团锦簇(cù)

冥思遐想(xiá)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3、整 体感知课文人内容。

同学们,本篇文章的题目是<<重塑生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回答要求: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②光辉的起点: 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④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⑤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4、自主探究,释疑解惑。(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各板块的问题)

(一)议一议

(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见课文1---13段)

(2)、莎莉文老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见课文14---21段)

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角、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

(3)、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见课文22---39段)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二)谈一谈(1)、这几件事情体现了海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感情?

从这篇课文可以看出,海伦是一个求知欲强、悟性较高、感情丰富、自强不息、好学敏思、积极乐观的女孩。通过他的经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高贵品质。

(2)、你认为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莎莉文老师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家。

(三)讨论交流(1)、莎莉文老师用什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

莎莉文老师是充满爱的心和艺术的教育方式帮助海伦重塑了生命。(2)、课文题目“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的意思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了自然,理解了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我们既看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莎莉文老师的高超的教育艺术,也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的追求精神,海伦深深的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的凝视着我的老师——安妮 莎莉文。【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这篇课文写莎莉文老师让“我”认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我”了解大自然,引导“我”理解给爱的含义,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

上课前,我利用三月的早晨充满生机,校园里小树发出鲜嫩的绿芽、桃花粉嫩惹人,这样的美景我们看到是多么自然、多么容易的一件事。而我们要去认识一位聋哑盲女孩,对她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但要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让我们走进这个奇迹,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是谁让海伦凯勒走出痛苦的深渊?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而再塑后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说出了全文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在品味语言环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动的句子进行交流,同时被的坚毅、顽强所打动,许多同学在畅谈感受时表示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勇敢地面对挫折,成就一番事业。

同时,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很值得我们好好品读,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读那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第三节中什么是爱的那些感悟的句子。

在这堂课上,教师良好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营造了情感交融的氛围,大家上课积极发言,朗读也充满感情。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了解海伦凯勒的人格特点时,没有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海伦凯勒”。在这个环节中,应该让同学们说出了霍金、贝多芬、史铁生、保尔、张海迪等等令人崇敬的人士。应该让学生趁热打铁,让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人,或许这些人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令世界动容。这样才会加深她们对课言语的理解。

2、在时间把握上,还是过于纠结在细节上,没有从大点上让学生能迅速进入下一个环节。还欠缺一些情感投入,缺少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没有更好的激发学生用心去学习,去感悟从而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被作者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所感动。这样的课堂效果就最好了。

3、由于条件限制,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直观的展现课文内容。

上一篇:探亲假申请书范文下一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