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篇1

王礼碧 湖北省麻城市龟山熊家铺中学( 438300)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修订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出现了新的气象――回归“生活世界”!这不仅是教学的本质需求,更是新课标对社会价值的追求。

1为什么要回归“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应该是使人们生活的文化环境及个体的生活经验能以全面的、直接的参与成长,以一种鲜活的方式与个体展开对话。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经验,受教育者即中小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必须加入到教育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过去复视“生活世界”的教育带来一系列教育弊端: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内容的选择理性有余感性不足;教育过程中的技术化特征日益明显,而人文关怀、艺术化教育的魅力则逐渐消失;教育离生活越走越远,日益封闭成一个自说自话的领域,自我认为是符合规律的,而忽略了对以往没有研究过的现象的观察,存在教育的教条主义。

2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篇2

一、对“生活世界”的理解

“生活世界”一词最初出自现象学家胡塞尔。胡塞尔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的原因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明确提出, 欧洲科学已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并非科学本身的危机, 而是因之而引发的文化危机, 是人自身的危机[1]。胡塞尔率先提出向生活世界回归。此后哈贝马斯也高度关注了“生活世界”, 但在他那里生活世界则是围绕文化价值子系统与人的意义、理解、交互主体性相关联的世界, 与围绕着金钱、权力的经济系统与行政子系统相对。两者虽然产生的背景各异, 参照系也不一样, 但追求的旨趣大体一致, 即“回归生活”都要关注人的本身的价值, 回归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为人的精神家园寻找一个归宿。可见, 回归生活世界针对的是科学世界的弊端, 主旨是强调人的价值。但应该特别指出, 人的价值并不就是个人价值, 二者不可混淆。

二、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误读

受两位世界级学术大师胡塞尔、哈贝马斯的影响, “生活世界”的思想逐渐引入到教育领域。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物质的重视和对自然世界的改造, 但以追求知识为己任的现代科学教学也前所未有地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 从而导致精神空虚, 使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也许是脱离了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带来的最根本的危机。所以教育回归生活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但遗憾的是由于对“生活世界”的误读, 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走进了误区。

误区一:教育回归“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一个主客未分的、非认知性的、最能体现世界之原始生活性的世界, 它也是最现实、最实在或最具普遍性的世界[2]。不少教学实践者把“生活世界”等同于“日常生活”, 将“回归”视为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由此导致了一种歪曲了的粗陋的教学实践观——仅把教学实践理解为获取感性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忽视了它作为科学抽象的一面, 有的甚至消解了知识的确定性。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体现“生活性”等特点, 完全放手, 使课堂看起来很活跃, 实际是杂乱无章, 像一个乱哄哄的“集贸市场”。有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所谓的“创新性”、“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提出:本节课所涉及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怎么理解都可以。没有了标准答案, 没有了对犯错的担心, 同学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针对五花八门的回答, 老师给予同样的关注、赏识和鼓励, 有的学生明明回答错了, 老师也不采取措施纠正错误, 而是顾左右而言他, 表扬他们回答问题的态度、方式, 如态度积极、声音宏亮、有个性化见解等等。所有这些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暴露出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内在意蕴理解和把握不正确。

误区二:教育回归“个体生活”

不可否认, 我国传统教学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知识加工的机器, 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所以, 呼唤教育回归生活, 强调重视人的价值。应该说, 提倡教育重视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 培养个体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个性, 这种思想本无可厚非。但由于过分张扬个体性, 鼓励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或个人主义的个体性, 致使教育回归生活误读为教育回归“个体生活”。这里所说的“个体生活”, 就是指生活之重完全落到了个体的人的身上, 生活变成了一件彻底个体性的私人化的事物, 每个人依靠自己的个体性在未来的生活轨道进行预期和盘算[3]。这种人只是站在自己的双脚上不走向他人, 他无法获得真正的自我价值。教育回归个体生活, 显然完全背离了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怀人的价值的真正内涵, 而仅是提倡一种追逐成功的竞争精神, 鼓励个人把自己个性的优越建立在战胜他人的成功之上, 造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妒忌, 相互怨恨。所有这些必将导致一些学生自私自利, 个人主义极度膨胀, 合作意识、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就将成为笑谈,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将难以维护。

三、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辨正

以上教育回归生活所出现的问题, 需要我们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回归生活的实质应该是教育要重视科学知识的确定性, 重建理性生活;教育要关注个体生活, 但更应该提倡回归“公共生活”。

1. 教育要重建理性生活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要求知识教学与生活整合。“回归”不意味着抛弃, 背离科学世界和科学知识, 教学仅仅去教“经验”、教“生活事件”。我们应该承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承认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相对确定性以及建构的相对稳定性。因此教学中要有计划, 有目的地传授知识, 而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忽视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 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甚至对明显违背社会价值标准的见解也认为是“创新思维”而予以赞赏。这种表面的活跃和开放削弱了课堂教学信息强度和活动效度, 模糊了教学的教育性。在教育回归生活的实践中, 我们提倡和鼓励创新。但创新是在继承中求新, 离开既有的基础, 否认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结论, 而奢谈所谓的创新, 其结果不是无意义的重复, 就是异想天开。因此, 尽管教学创新要花大力气进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环节的改革, 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知识教学, 淡化基础教育在传递知识方面应负的责任。教学是学生的一种完整生活, 既有他们的理性生活, 又有他们的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 同时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人类或种族的生活与个体生活的桥梁, 其他所有生活都是建立在理性生活基础之上的, 知识的科学性是马虎不得的。我们既要反对传统的理性霸权, 也要特别警惕目前存在的理性缺失的倾向。

2. 教育应回归“公共生活”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 人的世界是共同世界, 人在世界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我们通过生活世界的教育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人化。使人“成为人的”过程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过程, 个人成长的经历是同社会生活具体的、流动的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生活世界的“共在”性, 个人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常常是以社会学家米德所说的“泛化的他人”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4]。所以, 我们说社会性是我们的根本属性。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 但却不能“个体化”地存在。对人来说生活世界始终是一个共在的世界, 我们回归生活归根到底是回归“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中具有“公共性”的社会活动领域, 是大家共有、共在、共识、共享的生活领域。这里所谓的“公共性”, 也就是社会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20世纪初提出“学会生存”后又提出了“学会关心”, 它标志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也是教育回归“公共生活”的最好诠释。此报告提出21世纪的教育需要强调一种全球的合作精神, 这种精神需要发展各种更有关心特征的文化成果[5]。针对社会的进步与个人个性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学会关心”建议推行以下重点转移的新的教育体系, 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从强调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共利益而学习。当然,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并不意味着后者对前者的代替, 并不意味着只重视后者而忽视前者, 相反,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恰恰表明人类对自身、社会与教育认识的完善和深化。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 生活世界是纷繁复杂且多面的, 有些生活是积极的、健康的、有意义的, 而有些生活不仅没有积极的价值, 反而具有负面效应。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个体化的教育, 一方面个体作为单个的私人化的存在主体被凸显, 个人彻底地失去了内在的社会共在的情感和价值的关联。个人虽被设定为自由的, 但是却发现自己处在孤立无援的私人化存在的境遇中。另一方面个体化的现实造成了社会交往关系的薄弱。个人意识的膨胀意味着他人和社会在个人的生活中“缺席”了, 个体陷入了自愿的孤立状态。既得利益的获得成为唯一的个人与他者联系的纽带, 这使得每个人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为私利而竞争, 人际交往以有用性和实用性为准则, 人与人的交往具有临时性和易变性, 交往变成了相互利用。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个体性, 其实是一种工具化存在的个体性。公共生活的岌岌可危, 意味着个人在追求个体性中迷失了人之为人的共在的特性。所以, 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回归“公共生活”, 要捍卫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当然, 我们主张教育回归公共生活并不是否定“个体生活”, 而是要明确公共生活对个体生活而言的基础、引领和指向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杨清.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误区及出路.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7 (8) .

[3]金生鈜.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项贤明.泛教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回归生活世界,抑或重构教育世界 篇3

语文教育;生活;关系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13-03

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疏离,所以教育回归生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传统的教材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都是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偏离学生兴趣。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将学生融入到生活。只有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推动语文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当然,要厘清二者的关系。下面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概念界定。

一、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涵

生活世界由三个要素组成:文化、社会和个性。文化指的是可随时动用的知识储备。在这储备中,参与者对属于某个世界的事物相互交换和表达观点时,对该事物作出的界定;社会指的是那些合法的秩序。依靠这些秩序,参与者为保证他们之间的和谐,对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成员进行的调整;个性指的是主体获得言语和行动的能力和资格;且这种能力和资格,使主体取得了参与相互理解过程的功能,并在其中确定了他本身的身份和特征。[1]

教育世界隶属于科学世界,但也包涵哲学世界的涵义,它既以生活世界为前提,又与生活世界不同。教育世界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之上,教育的意义及功效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去评判,而从教育为完善生活作准备之初,教育世界就差不多淡忘了这一源头。当前,教育世界正处于一个被信息符号和科学技术包围的生活世界之中,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多样化和对科学世界的了解日益增多。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加强,所以就提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显然,我们的教育也不例外。

从教育世界的主体上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从教育世界的基本特征上看,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具有很大的区别。[2]基于此,教育世界不等同于生活世界,他们有其各自的特征,不能简单的回归到原始的生活世界。同样,作为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在这二者内涵包括下的子客体,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关系。

二、名家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理论阐释

在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理论阐释中,最典型的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两种理论,这两种理论是怎样阐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对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阐述又有什么启示?

(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杜威认为教育主体应以儿童为中心,要遵从儿童成长的自然发展规律,教育只能在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不能主导、超越甚至改变这种自然规律。[3]德育必须以儿童的天性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天性的整体发展。他明确的指出儿童是教育世界的中心,教师不是指挥者,而仅仅是看护者、是助手,他坚决反对传统教育把儿童作为知识容器。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教学活动中既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生活中所获取的经验;又不能把学校所接受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他认为,在个体成长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具有同样的、本能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教育的意义,就是给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与之适应的教育使人类本能与潜能得以发展。只有教育理论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他认为,旧教育太重书本,忽略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他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提法“翻了半个筋斗”。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免教育者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他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4]也就是说教育是人的生活需要,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综上所述,两个命题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不同之处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从生活的角度来阐述教育,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生活,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或生活对教育的意义”。所以,对于二者提出的观点,要站在时代的背景下去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说要把教育直接放到生活中去,教育就是生活实践。而是强调教育与生活有重要的关系,教育要为生活服务,教育内容要基于生活的实践来选择。

三、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生活有多么广阔,语言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愿意接受的观点。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开掘,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造性。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一致。但如何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建构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内容进行选择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始终将教育、教学同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他认为,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入到生活,即把书中的各个生活情景延伸到生活当中。这样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趋向,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到学习是快乐而有意义的。课堂教学由学校、社会、家庭延伸,由课内向课外扩展,促进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沟通,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广阔的空间。现在的语文考试也把这个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如综合训练中的语文应用,就是选取生活中典型的语文运用来进行考核的,如编辑一个黑板报,如写一个请假条,发一条祝福短信等生活内容。

当然,虽然语文教育来源于生活,但对于生活的内容并不是全盘采摘的。教育基于生活,还要选择生活中适合语文教育的素材,同样不是任由学生自己选择,需要教师积极的参与语文教学改革,为学生选择他能理解的,并符合他的生活运用的语文内容,因此现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教材,把语文教材编制的权力下放到省级单位,这也是体现对生活内容的选择不是一个标准,需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地方特色来选择,更加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

(二)语文教育为生活所需,要深入生活的意义层面

首先,从理论意义上讲,“欧洲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有过一个非常相近的起因,即发现了表达式与被表达对象之间的“意义”层。20 世纪的西方哲学可以被看做以各种方式对这个中间层的方法论和存在论含义的追究。”[5]例如,当我们使用”教学”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赋予了“教学”不同于其事实状态的“意义”,它已经与具体时空下的教学活动拉开了距离,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概念,而这个特定的涵义则与使用者的主观意向有关,“生活”这个概念也是如此。马克思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的意义所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6]其次,在新课改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与生活意义的联系,在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意义所需、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将学生融入生活,同时尽力排除生活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从生活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语文教育教学整体发展因素的发展。

(三)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

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一方面,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这些通通都与生活分不开。因为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即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和源泉。所以,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源泉,为学生搭建体验和感悟生活的平台。另一方面,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育要面向生活,既要注意面向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吸收世俗文化生活中合理的成分,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各方面的能力;既不能迁就于世俗文化,又不能过于脱离日常文化生活。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一方面,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事实反映,也不是物理、化学变化的反映,更不是数字逻辑的反映,它更强调事件对生活的意义。只有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变化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不是与生活简单“合一”,而是既要反映生活,又要回归生活,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学到知识,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5).

[2]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8.

[3]谭德礼.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4]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72.

[5]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篇4

语文教育作为传承文明、启发心智、推动发展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千百年来,发挥着巨大功效和作用。语文学科的人本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的语文教育必须以“人本”视界来透视教育功能,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潜能,拨开心灵之窗,获得为人之本的幸福。

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促进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的发展是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因而,人本理念应成为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核心内涵。语文教育是人的发展的精神本源与价值基础,人文关怀是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本价值,有赖于语文教育目标理念、语文教学策略理念和语文教学方法理念的重建。

近年来,我发现语文教学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并不科学甚至是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比如,语文教育培养过分追求统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个性有差异的“多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孩子”;语文教育过分注重眼前的应试,忽视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语文教育充满功利性,过分追求考试成绩,把孩子作为追求教学成绩的工具等等。其实,这些正是语文教育人本功能缺失的表现。在应试的冲击下不仅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精神性被忽视甚至连作为语言学科的工具性价值也被扭曲成了纯粹的考试工具。教师们大多是胸中有分目中无人。他们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训练能力和升学、考试的机器却不见一个个充满自尊、自强、自律和自胜意识的独立特行的人。因此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当务之急是重建语文教育的价值理念还原语文课程的人文本性让语文教育真正成为开启人的灵性、开发人的潜能、体悟生命意义、完善个性人格的生命场。所以,科学的语文教育应该呼唤“人本功能”的回归。

一、语文教育贵在发现

语文教育的人本功能首先在于发现。发现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和要求。尊重和关爱学生是从发现学生开始的,只有善于发现,才能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根基,增强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语文教育首要问题是了解,进而发现学生,并在发现中加深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高效统一。

1、在语文中发现生活之美。语文是真善美使者,语文是高悬在假恶丑身上的达摩克利器剑,语文是我们生活的朋友……生活处处布满语文编织的神奇的五彩网,处处可以发现语文富有魔幻的脚印。语文,曾经出现在朱自清的和风细雨中;语文,曾经在老舍笔下的济南之冬逗留过;语文,曾经是曹雪芹的梦中泪……语文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语文是一种人生悲欢离合的讲述;语文用它优美的话语充实着我们的心灵……草坪上有这样一个牌子:“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多么有趣的一句话啊!一个”成长“和一个”打扰“体现出多么可笑的语句呀!这一个可笑的语中告诉我们:不要在践踏小草。有一个旅游胜地的告示牌上写着: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句话幽默的告诉我们:不要乱扔东西,不要拿走这里的东西。本来要很严肃的警告语,但是,让他这样一写变得多么生动、有趣啊!生活中,语文时时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生活是一本写不完也看不完的书,它有无限的精彩与快乐。吕叔湘曾经说过:学会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生活处处都有语文,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是在生活中体验的,在生活中实践的,语文是每一个人通过学习而发现的。学习语文能使人提高写作能力,更可以体验生活;学好语文,不仅是要学好汉字,练一手好字,还要加深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处世方法;学好语文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那些幽默的语句常常能画龙点睛的体现出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语文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用慧眼去仔细观察,发现生活离不开语文。感悟语文体现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2、在语文中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中,语文时时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语文曾经在老舍笔下的济南之冬逗留过,语文曾经出现在朱自清的和风细雨中,“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朝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啊,多么优美的句子呀,朱自清运用了多么美妙的词语,向我们展现出春风优美的身段。我们闭上眼睛,春风的“面貌”就完美展现出来,这情景有多美好啊!《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身边的语文问题,以体会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语文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学习能使语文知识成为学生感受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是有本之木。语文教育应在学习中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感悟得到升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3、在教学中善于引领发现。语文曾经是曹雪芹的梦中泪;语文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语文是一种人生悲欢离合的讲述,语文用它优美的话语充实着我们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贵的特质。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心理倾向,在不同的学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以呵护的心态,充满着爱,接近学生,和他们交流、沟通,真正了解并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可贵之处,使教育真正适合并能服务于学生。教师一定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努力发现并掌握好兴趣这只无形的手。作为语文教师要时常思考:学生的兴趣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感兴趣?又怎么利用好并进一步激发兴趣?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提供适合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是教育成功的根本保证。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在制作适合学生口味的文化美食,这种美食的制作不仅需要教师精湛的“烹饪技艺”,也需要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味觉需求,这样才能适应并激发学生更多的需求。否则,学生会因厌食而营养不良,教师会因不能适销对路做无用功而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学生本人就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发现者,正像贾罗利默克和福斯特所说:“学校的任务是通过教学把学生塑造成自我决策者、批判性思维者和问题解决者。”当老师的发现与学生的自主发现方向一致的时候,教育才能发挥最优化。所以,语文教师的重大任务不仅仅体现在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发现学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通过实施教育、科学引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发现才是一种真正的更高层次的发现,因为它是一种理性的提升,是主体认知和主体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实现自我发现,才能真正发现自我,才能设计谋划自己的道路,知晓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语文教育的发现不仅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发现和学生的自我发现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学生在觉悟的基础上自主的培养发现能力方面。这是教育的发现功能由外到内,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培养发现能力是教师的发现和学生自我发现的目的和归宿。这是发现的更高形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探寻客观世界奥秘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的培养发现能力,应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参与能力。要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教育教学活动归根到底是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是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标志之一。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主实践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内化为能力,从而更好地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自我。

二、语文教育智在体验

语言文字的美是其内在的情感美、理念美、道德美的外化是思想和灵魂的外化。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是感悟人性之美,引导学生写出美的语言文字就是学生人性美的勃发。

1、让学生从课文中认识人性美。课本上所选的文章都是经典名作,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写人的文章更多,塑造的每一个不同的人物都是不同阶层的典型,是社会百态的集中体现,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我们要教育学生从课文中体味情感美,人性美,比如《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搭石》《故乡的云》中描写的人情之美,《送汪论》《送元二使安西》中抒发的朋友离别之情,《狼牙山五壮士》中抒发的革命之情,《白杨》《游山西村》中抒发的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都激动人心。我们要让学生在这些名作中去体会其中的人性美,发掘情感美。

2、让学生从课文中体验自然美。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能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美的意境,从而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因其高雅的情操、优美的文笔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那些浸润着大师们或纤尘不染,或晶莹剔透,或悠闲自若的心灵感悟的文字,荡涤着读者的心灵,丰富人们的情感,给人们展现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意境。比如《观潮》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火烧云》一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课文《五彩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文章,只有通过反复诵读,细心品味,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也只有通过细心体会,才能使读者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这些课文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欣赏、热爱自然的美德,提高审美情趣。

3、让学生在课文中感悟音韵美。文学语言还具有音乐美。这是由语言的发音性造成的。文学在使用语言时,一般都讲究发音悦耳,即要求语音的韵律和谐,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只要诵读一下《牧童》《绝句》《清平乐·村居》等优秀诗篇,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文学还有一种“内在的韵律”,那就是情绪的自然流动。文学语言的音韵美,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诵读,在朗朗书声中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学生怎样才能发现音韵美呢?那就要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一是多多投入审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发现美的能力;二是扩大知识面,渊博的知识无疑有助于我们发现客观事物的美;三是丰富生活阅历,阅历越广,体验越多,就越能发现美。当然,课文中蕴涵的美绝不只是这几种,语言的审美内涵是丰富而生动的,它还有形象美、神韵美、空灵美、朴拙美、理趣美……不一而足。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甚至抛弃这些美学因素,那将是莫大的遗憾!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的魅力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师生那琅琅的读书声中,在师生那亲切的对话中,在师生那共同的探究中,在师生对语言的理解中,充实到师生的学习状态之中,濡化到师生的思想情感之中,融入师生的精神世界之中。语文人本渗透应该体现出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应该体现出一种语文式的审美体验,应该体现出一种语文式的生命活力!

三、语文教育追求改变

语文教育的发展,核心是以人类的智能结构为基础和出发点,实现人类智能的提升和发展。语文教育妙在引领学生改变。语文教师应在发现学生的潜质与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条件,发挥人本教育的改变功能,促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合乎实际的、科学有效的发挥,从而实现培养能够做到“情绪管控好、智力拓展优、发展空间大和创新能力强”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的目标。

语文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语文教育的真谛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沿着希望和具体目标,超越自我,塑造出一个新自我。这也是一个涅磐重生的再造过程。所以,语文教育就是创设条件,建构学生潜能自我开发的环境,使其潜能发挥最大化。语文教师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到“应世教育”的根本转变;实现从“只关心分数”到“全面关心人的成长”的根本转变;实现从“也就这几年”到“必须教育、影响其一生”的根本转变,只有如此,才能为师生营造一个科学和谐的育人氛围。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改变教学方式,追求民主和谐的课堂,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改变教育评价,注重过程,注重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发展作用,实现评价杠杆作用。

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是由“他改”经“自改”到“改他”的渐进和转化。犹如佛学所说的由“度己”到“度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成效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这是一种教育层次的提升和教育效果的升华,是教育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服务于社会的创造人的转化,是教育的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也是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充分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教学终究要回归于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哲学,而哲学的主要追求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探寻与追问,是人与整个世界关系的共性概括。教师要带着“多棱镜”,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变化,善于发现孩子的可爱、看到孩子的可变以及都会得到良性发展的可能。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应当具有自己的个性;只有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所以,语文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长不能视为其个性,个性是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的综合体,语文教育应使学生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的发展的人。

四、语文教育重在服务

语文教育的各项功能是一个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它们相互协作并处于一种良好的结构状态时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不把学生置于“人”的位置不以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宗旨就往往促使教师仅从某种需要的角度考虑和制定语文教学策略。这样就会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削减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功效。在我们的生命里任何美丽的时刻和美丽的状态无疑都须得包涵、交流、理解、默契、认同这样一些重要因素。而这样的一些因素只能靠悟性的灵通和表达的精确来获得。而灵通的悟性和精确的表达就要靠语文的学习和修养来获得了。灵通的悟性的获得,要经过外显的相对客观的语文因素向学习主体的内化,要经过学习者与言语作者的心灵碰撞,精确的表达的获得则是语文学习者心灵世界的外化。任何的教学计策和谋略如果不能与学生的心灵相通、不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独特的琴弦,就不可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任何的语文养料如果不能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及道德意识相互渗透与融合,就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力量和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或研究研究潜力至关重要,所谓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等提法,无不提到知识更新换代快、信息大爆炸、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等,这些的背后,指向的就是“学习或研究潜力”。只有“学习或研究潜力”强大,才能适应社会、文化、技术等发展或变革,才能成长、成才。现代语文教育服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如何服务于孩子成才(适应社会、文化等发展,能有效服务于社会)。

语文教育要改革评价机制,有必要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性内部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诊断教育效果,调节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越来越显示出致命的弱点,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一方面迫使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整体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高分,而获得了高分就意味着某门功课最终完成,无需再继续深入钻研了,对分数的追求掩盖了真正的求知、认识与发展。同时,分数是由教师给出的,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既没有评价的义务,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最终成为分数的“奴隶”,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这种评价方法要加以改革。要运用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是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班会课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篇5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一些所理解的“课程”往往仅限于教学课堂,很少想到班会课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些班主任把班会课看作简单的课,随意掌控。他们在班会课上谈班级建设计划、传达学校通知;或者把一周来所发生的班级问题一一罗列出来,以警示学生。一堂课下来,几乎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听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反感。更有甚者,个别班主任根本不把班会课当作是“课”,随意地把班会课移作他用,或索性让学生自习。像这样的班会课,老师说得再多,对学生而言也是“过眼云烟”,教育效果甚微。

班会课只有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关注世界、观照自我,进而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才能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对班会课进行变革,要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在三个方面的回归。

1.“知情权”的回归

班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之一,学校往往在开学初就安排好了一个学期的班会课主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主题班会都能完成。班主任应把学校班会主题安排的“知情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学校安排了哪些班会主题,有哪些现象值得自己关注和思考,有哪些问题需要自己解决,有哪些品质需要培养。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点尤其必要。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辨别能力,他们会主动思考这些班会主题,我们的德育工作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这比把学生“蒙在鼓里”盲目接受主题班会教育要强得多。

我在每学期初,都会把学校政教处安排的本学期班会主题张贴在教室的宣传角,组织一次简单的宣传和学习,让学生对这些主题有所了解,并进行思考,为今后的主题班会做了较好的前期准备。

2.“选择权”的回归

学校对每周的班会主题往往有一定的规定,但我认为,应该按照班级实际情况、班级个性开展班会活动。班会课的主要内容是实施德育。德育是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要把这项工程做好,不是靠一节班会课、一个主题就能完成的。只要所选择的主题具有时代性、必要性、实效性,又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局,能让学生感兴趣、有收获,班主任就应该大胆尝试,尽可放心地把班会主题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把班会主题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决不等于撒手不管,不闻不问。教师要关注本班的主题活动是否会影响学校和年级工作的大局,也要对学生的选题情况心中有数,并给予及时而科学的指导,如此才能避免班会活动与德育工作目标南辕北辙或流于形式。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寄宿生为主的高中。高一新学期刚开始,不少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独立的生活、紧张的学习氛围,有的女生甚至流下了委屈的泪水。为此我召集班干部,多方了解情况并据此指导班干部制订了调查表,询问学生目前最需要开设哪些主题的班会活动,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由学生讨论决定班会主题。最后我们是以“学会生活”为专题组织了一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因生活常识、生活技巧严重缺乏而引发的多种问题。

3.“组织权”的回归

有些年轻的班主任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一起组织班会课,并且,为了精益求精,往往在班会课的设计方面提出了不少自己的主张。学生出于对班主任的尊重,大多是接受和服从老师的安排。这样精心“打造”的班会课,尽管班主任付出了很多,却未必是学生喜欢的。

我们的班会课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也应该成为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舞台和阵地。班主任应把主题班会的组织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策划、组织、搜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班会课。

有一次,学校安排的班会主题是“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学生也觉得这一主题非常有意义。和学生交流之后,我把这次班会的组织权完全交给了他们。那次班会课,学生果真给了我一个惊喜,他们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把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双方选派代表参加辩论,其他学生为己方代表提供辩论材料并加油助威。虽然辩论会的形式比较朴素,学生的辩论技巧略显稚嫩,但全班人人参与,热情高涨,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网络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思考问题的能力、辩论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获益匪浅。

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把主题班会组织权交给学生的前后,不能只作壁上观,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观点,了解班会课的设计方案,充分估计该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并给予适度的指导。

看似简单的班会课,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班级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德育工作、班级建设的主体,无疑都是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出,才能在班会课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与主

家风-呼唤传统回归班会教案 篇6

棕树营小学 一(1)班

教育目的:

1.了解“家风”定义和由来。2.“家风”的传统意义。3.重提“家风”的意义

教育方法:典型事例举例法、提问讨论法 活动前的准备:

1.收集关于“家风”的警句格言

2.收集生活中的典范人物事例,以备班会课辩论与发言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过去有一幅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讲究耕读为本、诗礼传家。

二、家风是什么

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2年中秋、国庆前期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之“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全国各地采访了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关于“幸福是什么?”的回答有些让人感动,有些却让人无奈。

对比起“幸福”一词,“家风”在民众的印象中就没有那么清晰的概念了。它不像“幸福”一词这么具体化,幸福是经常会使用到的,“家风”则非常抽象化。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所以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经过一番思考,播放出的大致是这些回答:

“家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要出去招风惹事,别出去打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传递这种好的风气”“做人要诚实厚道”“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

小品演员赵本山说人心要坦荡,要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爱国的人他看不起;

相声演员郭德纲用行走江湖多年经验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 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要勤学上进,与人为善”;

体坛明星姚明和作家陈忠实的家风都是“诚信第一”;

事实上,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类似问题,答案大相径庭。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几个字、有的贴在自家墙上、有的写进书里,有些是一代一代人的行为传承。尽管家风的内容和形式各式各样,但让人欣慰的是它们的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三、“家风”产生的背景

儒家伦理观念认为,先有家,后有国,“家”与“国”是同构的,“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放大了的“家”。

在传统士大夫心目中,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之间有着逻辑的内在联系。修身齐家是前提、基础,治国平天下是方向、是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修身齐家,从加强自身的修养做起,进而治理好家庭和家族,教育好子孙后代,然后才可能干出治国平天下的大业。

四、什么是“家风”?

家风,一般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更通俗点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

五、“家风”的传统意义

家风对一个家族有相当的权威性。对违法家风的行为亦有着特定的“家法”惩罚。比如不得进祠堂祭祖,死后不得入葬祖坟等。

1.是对行为的规范。由于世代相承,就形成了家族“习惯”。我们知道,习惯是形成性格最有直接的因素。而性格乃是决定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

2.是文化的传承。它形成了一个家族世代因袭的文化氛围。我们说“诗书传家”就是这个意义。

3.精神的延续。所谓精神就是家族的灵魂。精神对行为有统领作用。故事:《曾荫权传》。其中讲述了现任的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家风,其弟曾荫培在2002年退休,之前是香港警务处长,相当于中国的公安部长。一个家庭里出了两个香港的一哥,还是一文一武。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家风。曾荫权的父亲是一个警察,当时还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下。曾荫权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的能力都是父亲用藤条打出来的,小时候买到馊了的面包要挨打,带着弟弟出去玩,弟弟受了伤,我也要挨打。”正是父亲的藤条练就了曾荫权刚毅的品质,这对曾荫权后来在事业上应对种种困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个大伯的故事,他没上过学,连手机上的数字都经常问他的儿子,但是他却能承包工程,做工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他讲过一个小细节、小故事,他小时候受祖母管教,祖母是一个刚毅的女强人,虽然是在农村,祖母叫他扫地,有一点扫不干净就从扫,有 的时候他能扫七八边,那个时候他才七岁,跟曾荫权一样,也是从小就塑造了一种刚毅的性格。

家风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修养、气质、智慧、人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决定了其成员的事业能走多远。

六、谈谈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七、为什么要重提“家风”? 相较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特色是既不以个人为本位,也不以国家为本位,而是以家庭为本位,核心是重视亲情、崇尚德性、和睦关系,妙道在始于家庭但不止于家庭,而是扩展至家国天下。《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向来被中国人视为最重要的修身法则。

清代名臣曾国藩以治家严谨得体著称,其制定的家训“八为本、三致祥”,既通俗易懂,又令人警醒,如养亲以得欢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以及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等,可谓中国传统家训和家风的缩影。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严重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大体有三:

“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西方话语”和“革命话语”的批判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传统大家族不断解体,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家庭少子化、独子化现象增多,下一代几乎无不成为“娇宝宝”和“小皇帝”,进而造成整个家庭逐渐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向。

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期间必然经历人口流动尤其是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动到城镇的过程——中国正处于这种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狭小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与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塑造和传承家风的传统,无法避免地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所取代。

家风传统的流失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它不仅加重了中国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人情冷漠、人际疏离的程度,而且对中国人传统的“家国天下”观念造成极大冲击和破坏,以至于出现“国而不家”的现象——看见跌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竟然成为当下中国的一大道德困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八、读读名言警句

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清·范寅《越谚》 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宋·林逋《省心录》

九、总结

呼唤音乐教育的本位回归 篇7

一、音乐课应重教育而不是重传播

现在的音乐课越来越脱离音乐的本质, 越来越脱离教育的本质, 把音乐的教育教学本质变为传播了, 实在不像课堂教学, 倒是很像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教师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能, 把自己堂而皇之地装扮成一名综艺节目的主持人, 而学生似乎也不再是学习者了, 而是成了台下的观众。

课堂上, 音乐教师只是将从网上下载来的音乐或者视频放给学生看, 计算机、多媒体成了音乐教师的第一教具, 熟练地操作这些工具仿佛成了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有时一节课上甚至看不到教师弹一下琴, 唱一句歌。即使有弹琴的, 也是程式化的演示, 并不能感觉到钢琴在课堂上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唱歌的也是如此。难道这就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吗?毫无疑问,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只是在被动地看, 被动地听, 完全成了观众, 完全成了课堂教学的局外人。学生到底听懂了多少, 愿不愿意看, 教师并不了解。音乐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固然有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 但是在传播的同时, 更肩负着指导与鉴别的社会责任, 应该将丰富的音乐文化去莠存良, 将那些经典的曲目介绍给学生, 尤其要将那些能激励学生奋进、抚慰学生心灵、伴随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真正使音乐成为育人的工具, 而不是娱乐的工具。音乐教育功能与音乐传播功能的本质区别也许就在于此吧?

有些教师在选材时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 放弃经典而选择平凡甚至糟粕。如一位教师在介绍陕北民歌《走西口》时, 选用了一个流行组合演唱的版本。且不说唱得是多么松散随意, 那配乐也没有任何民族音乐特色, 而且错过了一个介绍民歌音乐特征的绝好机会, 试问这样的演绎能体现出民歌的经典所在吗?如果说这是音乐课的创新, 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我们音乐教师在众多的音乐作品和纷繁的演绎风格面前是信手拈来还是擦亮双眼, 精心挑选呢?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二、音乐课需要自己的学科技能

关于教学中的主客体问题, 技能培养与情感体验问题, 技能教学重不重要等都是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而又尚无定论的问题。现在的音乐课上已很难见到发声练习、节奏练习、识谱练习了, 教师也不再下工夫教唱歌曲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 学生的音乐技能越来越差。《国歌》唱不好的学校比比皆是, 一所学校没几个会唱谱的学生, 一学期下来, 学生会唱的歌寥寥无几。在如今的音乐课, 你很难再听到训练有素的歌声, 当然深刻的情感表达也就无从说起。至于学生从多媒体上受到了多少情感的熏陶, 得到了多少情感的体验, 那只有天知道了。

识谱教学曾一度困扰着广大音乐教师, 如今算是彻底甩掉了这个包袱, 可是如果从小学到高中十年的音乐课上下来, 学生居然连简单的乐谱都不认识, 那这音乐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音乐课本上许多创编练习, 如果不会唱谱, 那样的练习只是形同虚设, 纸上谈兵罢了。学吹竖笛如果不老老实实地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习, 能吹出动听的乐曲吗?就连音乐欣赏也不是简简单单地用多媒体放放就行了, 音乐的听觉需要训练, 旋律的记忆需要训练, 情感的体验需要训练, 语言的表达也需要训练。也许好多学生听完音乐后的确有感悟, 但如果让他们谈感受往往会是“茶壶里煮饺子”, 有话说不出来, 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缺乏训练。如果不有意识地在欣赏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训练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那么期望通过量变而达到质变只能是一厢情愿。学生不会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他的听觉有没有变得灵敏, 他的情感体验有没有变得深刻, 你永远也无从考查。

三、音乐课应当遵循审美原则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质应该表现在情感审美和音响审美上。但现在的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参与和愉悦的原则, 而忽视了情感和音响的审美体验原则。认为学生随着音乐动一动, 讨论讨论音乐的情绪, 或是自由练习一下竖笛就是参与, 就能从中获得愉悦感, 从而对音乐产生无比浓厚的兴趣。事实上, 这种愉悦感是极浅的, 因为没有深入, 没有对音乐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依赖, 其兴趣也是暂时的。观察我们身边的音乐爱好者, 绝大多数有一技之长, 不是歌唱得好, 就是会一两种乐器。他们最初并不是在散漫随意的音乐课中爱上音乐的, 而是被教师或音响里优美的音乐打动的。笔者有一位校长就是这样,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学习过笛子演奏, 可是他的笛子吹奏得相当不错。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能吹得这么好, 他的回答很简单———喜欢。对啊, 喜欢就是动力, 喜欢才有兴趣, 喜欢才能对音乐有情感依赖。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情感依赖, 才使得那位校长始终笛不离身, 这样的依赖是有深度的。

对音乐的理解没有统一答案, 也没有必要谋求统一答案, “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不同的学生耳朵里就该有不同的《二泉映月》”。可是, 偏偏有许多教师在放完一首曲子后, 就要学生讨论, 于是优美的音乐被唧唧喳喳所取代, 学生最后讨论出一个符合老师心意的“标准答案”。不知道这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扼杀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在音乐听完后讨论还算好的, 有的教师甚至在学生还没有开始聆听时就设计了几个问题, 用问题牢牢地套住了学生思维, 学生在整个欣赏的过程中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哪还有自己的思想可言?哪还有自己的审美可言?还有, 教师教完一首歌曲后, 不是反复巩固练习, 而是让学生自由练习, 一时间, 教室里噪音一片。学生的新歌刚刚学会, 教师又开始教他们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他们随歌声舞蹈;在教师指挥大家合作表演的时候, 我们听到的却是“一锅粥”。这些都是教师忽略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一根本, 忽略了音乐教育的审美原则而造成的。当然, 这也与如今的音乐教学评价有关。

四、音乐课需要灵活多样的评价

笔者有过多次开课的经历, 以前得到的评价是训练有素, 学生音乐表现力很强, 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现在只要会点舞蹈的教师, 上课带学生跳一跳, 就会得到这样的评价:课堂气氛活跃, 面向全体学生, 很好地体现了参与和合作的原则,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方法灵活, 教学手段丰富等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好像已经一无是处, 这样的教学评价直接导致了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师彻底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玩一些叫人眼花缭乱的花样, 可细细品味, 难免给人肤浅浮躁的感觉。笔者曾经在音乐公开课上听过非常优美的童声, 那样的训练可能有普通音乐教育的宗旨, 但那样的声音的确是美的, 训练出那种歌声的老师的确值得我们敬佩。难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细腻地将一首歌表现出来就不是参与合作吗?合唱合奏是最好的参与合作。现在, 别说天籁般的歌声不会在课堂上出现, 就是想在课堂上听一首音唱得很准的歌也很难了, 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

呼唤习作回归生活 篇8

一、联系生活,故事情境导入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些名家名篇多是以动物拾趣为主题内容的,如何让学生在这些文章中体会作者诙谐生动的语言风格和对小动物关爱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些优秀作品中,教会学生如何模仿作者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愿望。多数时候,仅仅靠对课文中的字句揣摩是难以奏效的,我们要抱着《语文新课标》里所说的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拓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多和生活紧密相连,真正做到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生活。

如讲“如何写小动物”的作文时,按平时习作的常理套路都是从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动作情态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这几方面来写。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对动物是较为感兴趣的,对一些动物也有所了解,并且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在课前导入时,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燕子》和《白鹅》两课中这两个动物分别具有的特点:郑振铎笔下的燕子——活泼可爱;丰子恺的白鹅——高傲,那么你要写的动物应该抓住什么特点来写呢?在对所学的知识模仿运用方面,不能仅仅满足对课文的分析,更需要求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把学生的思考引入小动物身上,启发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

在习作指导上,应该给儿童丰富的动物原型启发,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小动物,思考平时生活中的动物是如何表现的。譬如在讲解动物的动作情态时,除了联系课文中名家名篇里的动物形象外,我还给学生们讲了在家里的阳台外观察一只被遗弃的小野猫的事:那天一早,我在打扫阳台,听见几声小猫叫,它远远地蹲在对面的露天阳台上,好像饿了几天了,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我的出现使它叫的声音更大了,仿佛祈求我给它些吃的,又好像试图让我收留它,当我拿着吃的准备扔向它时,它脚步轻轻,胆怯地向前……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学生补充说,老师你的东西扔没扔给它啊,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会怎样,此时我想,故事启发的目的已经达到,当我讲到小猫有天准备跳向我家的阳台时,它竟掉了下去,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担心着问,它最后到底怎样了?我已经能感觉到他们对生活中的小动物逐渐有了些感情,学生们互相交流着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个个与动物发生的故事。

这样巧设的“序幕”,起到情感传导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当把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故事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所想通过教师的引导迁移,倾听故事,唤起生活回忆,通过理解及感悟,让学生形成乐讲、乐学、乐写的课堂主体,最终达到习作的教学目的。

二、结合生活,动手制作想象激趣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在习作中不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样会阻碍他们的想象热情,应该大力倡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习作要减少对写作的主体的束缚,鼓励不拘形式的写作。作文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习作的动力是学生积极地表达欲望,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羽翼,在奇妙的想象中,体会想象的收获与成效的乐趣,这样就会对作文就会产生自觉性。

在学生的平时生活中图形是最熟悉和常见的,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拼出人物或是动物等,再添加颜色。学生通过自己的“制作加工”,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就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学生自己在图画中创设情境,面对自己的“杰作”展开想象空间。既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又是标新立异的遐想,定会随着笔尖涓涓细流,真正做到生活实践与习作想象相结合。

由于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加上活跃的课堂气氛,因此引发了学生的创设性思维。学生大胆进行各种想象,定会写出一篇篇鲜活的童话故事和生动有趣的寓言。

三、回归生活,做习作中的自我

周国平的一段话意味深长:“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首先必须为自己写作。”意在指出,写作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离开了自我,就失去了自主,言语就会灵魂出窍,魂不附体。

在习作中我们更多地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因为儿童自身,他们就是最好的资源体,作为语文教师,要把适合儿童年龄的文化东西,督促他们多去看、去听、去摸、去幻想……平时的语文习作课堂,应该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减少命题作文的框架,让学生的心灵展翅高飞,更多的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多去看、用自己思维多去想、用自己的手多去创造。

在指导“梦的翅膀”这篇习作时,我鼓励学生回归本真。儿童有儿童的想象空间,于是,学生可以看到月亮想象宇宙世界,想到月宫,想到嫦娥等。儿童的语言变幻离奇、深不可测,联想丰富,他们有自己的儿童生活世界,教师应多让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感悟。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篇9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人物虽然不是剧中主角,却意义非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出现或者说形象塑造,既是对既往老共产党人崇高形象的刷新与追忆,更是对现实诸多早已变节的所谓共产党人的有力反衬、抨击与鞭笞。他就是剧中汉东省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

陈岩石是共产党人革命队伍中一位老革命家,十五岁即参加了革命。他是共产党人以最英勇无私的高尚情操在血与火交织的战斗岁月中涌现出的饱受淬炼的铁骨铮铮的无数革命者之一。他参加革命队伍的时候,伟大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令人悲壮与感慨的是,就在黎明的曙光即将普照古老神州大地的时候,依然有无数革命者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攻破日伪军最后一道坚固的堡垒,部队临时组织了一支特别行动小组。在组织这支几乎毫无生还可能的特别行动小组的时候,有一条震撼人心的规定就是只有年满十七岁的共产党员才有特权加入其中。为了能为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十五岁的陈岩石,虚报了两岁才如愿荣幸加入了行动小组。战斗结束后,这支由十二二人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有四人带着满是伤痕的身体活下来,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虚报岁数的陈岩石身受重伤,侥幸成为几个生存者之一。

历史上的任何革命斗争都是要付出惨重牺牲的。这种牺牲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与财产,更有革命者最可宝贵的生命。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漫长艰难的革命历程中,正是有了无数理想坚定,斗志昂扬,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的忠诚志士的无私无畏与前赴后继,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国内外敌人,为近百年来陷入灾难深重深渊的中华民族赢得了浴火重生的机会。

可以说,经历过革命斗争生活洗礼与生死考验的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胜利成果,都能够始终如一地把个人私欲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把革命的优良传统毫无犹豫地保持发扬下去。这一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表率。毛泽东建国前后对全党的无数次谆谆告诫,对党在革命取得一个个重大胜利后滋生出来的丑恶现象毫不留情地严厉惩处,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与意志。建国之后,毛泽东百疮千孔的睡衣、丑陋变形的拖鞋、伸腿即露出脚背的袜子;周恩来几经替补的袖套、只有接见外宾时才能着身的唯一崭新的中山装、自己家里淡如寻常百姓家的朴素饭菜,无不折射出了他们身上始终如一的艰苦生活作风和至高革命品质。建国后三年自然灾害中的毛泽东,由于带头去掉了一日三餐中的肉和蛋,致使身体慢慢浮肿起来;德高望重的朱德元帅,带着家人挖野菜以补充家庭生活上的不足。他们的率先垂范,不仅是革命者坚定理想信念的美好传承,更是革命者严以律己与民共甘苦精神的惯常体现。正是由于这些真正共产党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来的崇高威望才化作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与昂扬奋发,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一跃变成了拥有两弹一星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崭新国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领导阶级尤其是其领袖人物的垂范作用,必能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时代的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把人民群众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到近乎极至的时代。只要凭着良心公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没有谁会对它取得的无以伦比的巨大成就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只要一个人完全站在国家民族与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他就会由衷地感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只要谁到大寨、沙石峪、红旗渠去走走看看,你就可以想象得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出新时代的人间奇迹的。只要谁把新旧中国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国防科技进行一个粗略比较,你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怎样一个新旧两重天的巨大差别。

说道中国的改革,古已有之。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新政,还是后来的戊戌变法,有哪一个是站在国家、民族、人民的立场上进行的?有哪一个是真正为国为民做出了真正切实贡献的?有哪一个是全面宏阔周密细致且大见成效的?没有,从来没有。如果说他们的所谓改革也叫改革的话,与毛泽东时代翻天覆地的改革相比,何异于云泥之别?毛泽东的改革,不仅是无以伦比的伟大的阶级变改,更是人类历史上无以伦比的社会秩序社会性质的巨大变改。他是在颠覆旧有社会性质的基础上,第一次把人民推举到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人类社会理性的返璞归真的平衡与平等的伟大变革。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著名盛世为数不少,可不管是贞观之治也好,还是开元盛世也罢;不管是宋朝的杂乱繁荣也好,还是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也罢,有哪一个取得的成就可与毛泽东时代的国家稳固统一繁荣昌盛全民平等相比?没有,绝对没有。所问的封建盛世,终究不过是长期的民不聊生之中偶尔绽露出的只惠及极少数人而绝大多数人没有摆脱依然故我贫穷状态的一缕闪电而已。而毛泽东时代的太平盛世,才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安定、最为平等、最为纯净并彻底改变了人民基本社会地位与财富分配状态的伟大盛世。那样一个伟大时代,污泥浊水尽皆扫除,各级官员整体清廉,社会秩序空前稳定,既无内忧也无外患,人民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真正主人,一切反动的统治阶级彻底被赶出了历史舞台。共产党与人民大众心心相印,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莺歌燕舞是其身心愉悦的完美表现,潺潺流水是其环境纯净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盛世,“盛”的是整个国家,惠的是全体国民。绝非旧制度下只有极少数权贵及其附庸们的锦衣玉食生活,更非几千年来惯行在中国各个时期的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的巨大社会反差。

回头再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陈岩石。作为省检察院的常务副检察长,他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可他一致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那股赤胆忠心。捍卫真理,不惧权贵,牺牲自我,全心为民。他本可以成为副部级领导,可偏遇上了领导干部一刀切的新形势。由于当年为了参加特别行动小组虚报了岁数,他提前两年就离休了,失去了享受副部级待遇的机会。严格来说,共产党员虚报岁数,在党内是不诚实的表现。而当年他的虚报岁数,不是为了投机钻应谋取私利,而是为了挺身而出,甘于牺牲。他的虚报岁数,不仅不应该受到任何批评与谴责,反而赢得了人们由衷的感佩与敬仰。那是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可可贵的革命精神。在共产党的队伍中,正是有了太多类似陈岩石这种虚报年岁甘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才使得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最终取得革命事业的全面胜利。陈岩石由于虚报岁数,荣幸参加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在血与火的殊死搏斗中,他亲眼看到了自己的战友们一个个倒在了黎明前的曙光中。他虽然幸存了下来,却身负重伤。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时刻铭记着那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时刻不忘自己的战友们为了今天的胜利所作出的光荣牺牲。当一个人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时候,他的心灵就步入了人类至高的精神殿堂,除了为了理想信念无私贡献之外,早已经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脑后。从血与火的严酷斗争中有幸活下来的共产党人陈岩石,理所当然地表现出了这样的本色与本质,贪恋权力谋取私利理所当然地为他所不齿也不容,刻薄人民把自己变为新的人上人是他绝对不允许也不避任何风险坚决与之毫不妥协斗争的自然举措。

因此,陈岩石身上时时处处都能闪现出真正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与无私无畏。他退休后安居养老院,说明他没有在身居官位的时候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不菲财富为自己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洋房别墅;为大风厂的工人争取正当权益,他不顾老迈之躯骑着电车来回奔跑,掷地有声地向各级领导力陈个中缘由;当工人与政府发生严重冲突之时,他挺身而出,两面说辞,既劝解工人弟兄要信任政府遵守法纪,又借机向主管领导陈述事情隐衷,极力为工人争回权益;他怒斥前任省委领导任人唯亲任人唯钱的腐败行为,却一点也不为自己遭受到的压制发出不平之声,所言所行全是为了普通的人民群众。他的胸怀,他的气质,他的党性原则,在当今世风日下官场普遍腐败的社会里,实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他至老不衰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初心,不啻为对时政失望已极的人民群众点亮了一束充满希望的光亮。陈岩石所作所为所赋予的意义,既是对老一代革命者不忘初心崇高革命信念的充分肯定与赞美,更是国家、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不忘初心全心为民理想信念发出的时代呼唤。

陈岩石形象的塑造,让人既感到感动悲催,也真实可信。演员的基本功娴熟而扎实,表演得亲切自然,毫无矫饰造作之态。他对上级领导和下层百姓,一以贯之的随和自然。对不为民做事的领导,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对工人们的维权斗争毫无保留地予以全力支持。面对自己老战友的儿子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他既没有惯性的上下级之间见了面后的那种不自觉的拘谨与恭维之态,也没有作为长辈见了沙瑞金之后那种倚老卖老的骄慢自大之状。一声小金子的称呼,在沙瑞金去养老院看望他时一见面就喊出口,更让人感受到他的朴实与豁达。更让人体会到他高兴的是对老战友儿子进步的无比欣慰,表现出的是双方久别重逢后他那股由衷欢喜与快乐的真挚情感。面对许多势利的领导人得知他与沙瑞金这层关系后,纷纷投其所好,给他送名花名鸟的世俗百态,他既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最后在给省纪委主要领导汇报之后,毅然把这些所谓的赠物全部送给了敬老院。新时期官场积累下的陈腐风气,即此可见一斑。

剧中的陈岩石已经年逾八旬,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这一辈老革命者总归一天要彻底告别这个世界。而他们的革命精神能否继续传承,便成了当今共产党人不得不考虑的当务之急。陈岩石当年虚报岁数冲锋一线甘愿牺牲的崇高品质与革命精神,是早期共产党人把革命理想与血与火现实有机融为一体的最生动最普遍体现。因为虚报了两岁,在许多新共产党人一步步把权力与个人荣誉越来越看重越来越趋于投机而把革命事业越来越看轻看淡越来越人为变性变形的年代,他却由于抵制了前省委书记赵立春的非法作为而遗憾地失去了晋升副部的机会。在个人荣辱面前,忠诚于革命事业的陈岩石无怨无悔,几乎没有为此发出丝毫的抱怨之声,革命的热情丝毫也未因此而懈怠,仍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继续着为自己的革命初心贡献着残年余力。也正是由于极其少数的陈岩石的存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的革命事业大旗才经受住了风雨考验,虽然有人歇斯底里地想使其彻底改变颜色,而终究在经过百般折腾之后却依然无可奈何地仇视着它猎猎迎风招展的傲岸而沧桑身姿,只能悲伤地揉搓着自己酸甜交杂的肚腹,徒自伤感了。陈岩石的淡泊个人名利,忠诚革命事业之举,也符合他那个代绝大多数共产党人的根本品性与特征。试想,既然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置之度外了,区区一个副部级待遇对他有算得了什么?

陈岩石虚报岁数,最初是决死为国家民族而牺牲个的惊天之举,后来却是其跌入新时期官场明暗规则困局进而失去个人晋升机会的悲情写照。因虚报岁数而挣得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一切的机会,同样因这次虚报岁数在党日益变质的今天而失去了个人职务待遇晋升的机会。这是对现实生活一个多么绝妙的讽刺!

今天有几个共产党的各级领导人没有虚报自身基本情况的现象?所不同的是,陈岩石的虚报意味着要为革命甘愿牺牲生命;而今许多官员的虚报。却完全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他们虚报年龄,是为了延长退休时间,好把长久持权力继续以权谋私;他们虚报文凭,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显示自己学历高端,知识丰富,能力超群,以便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他们虚报或者瞒报自己家庭实际财产,是为了躲避自己以权谋私贪腐而来的巨额财富,好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他们虚报GDP数量,是为了充实所谓的政绩,好欺上瞒下,为自己积攒下厚实的政治资本。

陈岩石的虚报,是早期共产党人崇高革命理想与自我牺牲精神的震撼体现,因为有了这样的虚报并普遍存在,中国共产党才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打败了国内外所有强大的敌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当今官员们的虚报,是在一步步销毁早期共产党人用鲜血与生命积累下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把人民共和国的国体与根本性质、把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优良革命传统慢慢淡化直至彻底消亡,好使得旧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死灰复燃,让所谓的劳心者与劳力者再次高下分明,食人与被食的尊卑贵贱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尽管剧中的陈岩石身上存在着某种理想化成分,可毕竟这种理想化的成分在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历程中曾经普遍存在着。如今这样一个艺术形象的出现,无疑给沉闷已久的现实社会注入了一丝难能可贵的希望与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吻合了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的号召。惟愿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慢慢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新时代的陈岩石,只有这样,人心才能回归,党心才能凝固,民族才能复兴,国家才能强大,中国梦才能如愿以偿地得以实现!

上一篇:技能竞赛领导致辞下一篇:幼儿园庆中秋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