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配差错记录本(通用4篇)
目的:
为药师 药品调配差错事故预防措施,减少和预防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责任人:
药学部全体人员 内容:
1.药品贮存
1.1 各药房的药品存放必须有固定的货位。货位可按药品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或药理作用系统分类,以利于调配。
1.2 相同药品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应间隔存放。1.3 包装相似或名称相似的药品应间隔存放。
1.4 药品货位和盛药品的容器应有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和规格。1.5 只允许受过培训和训练的人员给药补充药品,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参与药品补充药品。
2.药品调配
2.1 调配好一个处方的药品后再调配下个处方。不可因强调速度而忽视调配的准确性。调配中完成配方的一个步骤前,无特殊情况不可进入下一步骤。
2.2 调配人调剂完毕应核对后交发药人,发药人应仔细检查调配好的药品后再发给患者,不可相互依赖,麻痹大意。
2.3 如果处方调配错误,应将药品退回调配人,以示提醒。
3.药房管理
3.1 药房所有药师都应在工作高峰时参加调剂工作,负有管理责任的员工(室主任、主管)应将管理工作安排在非工作高峰时间。
3.2 调剂室主管应经常提醒工作人员在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工作要点。
3.2.1 关键:你仔细审核处方了吗?你澄清所有模棱两可的问题了吗?收费正确吗?你正确进行处方确认了吗?你在处方上签字了吗?
3.2.2 调配:你仔细阅读处方了吗?你核对处方和药品上的标签了吗?你已正确调配所有的药品了吗?你给药品贴上正确的标签了吗?你对处方做最后的核对了吗?你在处方上签字了吗?
3.2.3 发药:你核对处方上的各个项目了吗?你核对处方和药品上的标签了吗?你确认患者的姓名和详细情况了吗?你给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了吗?你在处方上签字了吗?
3.3 保证值班人员的数量,禁止12小时以上的连续工作,杜绝因疲劳而导致的配方差错。
3.4 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发布信息并接受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工作质量评价。
3.5 及时让药房工作人员掌握新药信息和知识。3.6 定期对调配药品的工作流程进行审核和修订。4.差错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4.1 严格按照《药学部药品差错事故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和报告。
1 统计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发的"医院工作制度"规定中的医院处方制度,列出影响处方书写质量要求:处方前记缺项、药名、剂型、规格写错,医生更改后无签名及不合理用药等,笔者对5989张处方按上述要素逐项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2 差错情况分类
2.1 医师书写处方差错
(1) 药名错误,氨苯喋啶错写成氨丙喋口之,眩晕停错写成眩易宁; (2) 药名笔误,心痛定错写成心痛安; (3) 规格错误,地高辛0.25mg错写成0.25,阿托品0.3mg写成0.3; (4) 用法错误,缓释、长效制剂书写为日服3次; (5) 处方中使用了禁忌症药名。
2.2 处方录入记费错误
(1) 药品名错录,头孢曲松错录为头孢他啶记费; (2) 剂型未看或误看,左氧氟沙星针错算为左氧氟沙星片; (3) 数量、规格漏看或误看,2日或2次/d的用量错算为1日或1次/d的量; (4) 处方写为24粒,实为1盒而错算为2盒记费。
2.3 药师调配差错
(1) 药名相似错发,维生素E错发为维生素C; (2) 数量规格错发,10%葡萄糖液500ml错发为10%葡萄糖液250ml;2次/d的用量漏发1次用量; (3) 剂型错发,针剂错发为口服液; (4) 字迹潦草误看,氟哌酸错发为氯化钾; (5) 规格包装颜色相似错发。
2.4 不合理用药
(1)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如:中医外科一患者临床诊断"手术",医生处方用药为:高锰酸钾、复方角菜灵酯栓。胸外烧伤科某患者诊断为"食道癌",医生处方为美托洛尔片、硝酸山梨醇酯片、辛伐他汀片。眼科某患者诊断为"白内障",医生处方用药为"醋酸泼尼松片、司帕沙星片、卡托普利片、美托洛尔片。儿科某患者诊断"儿保"医生处方用药为:肠泰口服液、乳酸菌素散,VitB6片、硼地霜; (2) 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滴注速度过快,用药途径错误,重复用药,忽视用药注意事项和禁忌证等,如:某医生给普外一患者开具庆大霉素直接静注,却不知庆大霉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血药浓度有关,因《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该药用于肌内注射或静滴,不得静注,直接静注则易引起呼吸抑制。肿瘤科医生为一癌症患者开具顺全白,却不知应用时需进行水化利尿,而增加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危害。 (3) 配伍不当。氢氧化铝凝胶与多西环素同服,四环素类抗生素与铁剂或含钙、镁、铝离子的抗酸药同服,可形成难溶性络合物,而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收,普萘洛尔与哌唑嗪合用,前者为β-受体阻滞药,后者为α-受体阻滞药,西药合用可引起严重低血压反应。降血糖药(甲磺丁脲)与普萘洛尔合用,两者合用可加重低血糖外,并可使降血糖糖引导起的急性低血糖先兆征象掩盖起来,而使危险性更大。强心苷与排K+利尿药或糖皮质激素合用,后两者均可促进K+排出,失K+又不予纠正,则使心脏对强心甙敏感性增强,易发生心律失常。头孢唑啉与阿米卡星不适联用也时有发现,二者联可增加肾毒性、耳毒性。
3 建议和对策
发生以上差错的原因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
3.1 共性方面
(1) 工作时思想不够集中,不规范操作,对此应建立适合本院的调剂制度,同时采取措施,教育医务人员思想上高度认识错差的危害性,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对有疑问之处,各自应主动积极解决,不得揣摸处置,更要杜绝低级错误发生; (2) 业务知识不够扎实,对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不够熟悉。通用名与商品名之间不是很清楚。要提倡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各自的业务知识水平。尤其我院药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医院鼓励药剂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养,取得药师资格证; (3) 对于差错应根据危害性的大小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不乏为目前有效的措施,吸取教训,迫使规范操作; (4) 药品包装、颜色、字体相似的药品避免摆放一起,减少误看错发现象; (5) 药剂科要不定期的为医师、药师提供药品名称、规格、剂型等名单。
3.2 个性方面
药师方面: (1) 药品配发错的发生率在药剂人员中有较大的差异,有集中于极少部分人身上的现象,那些差错相对多的人员常与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习惯有关。而那些业务水平较好,工作认真细致的药剂人员不但基本无差错,而且能发现处方上一般难以发现的多次药名错误和药品与疾病禁忌的严重差错。因此,要积极组织药剂人员努力学习业务,培养良好工作习惯; (2) 对处方的错误没有及时发现,存在医师、药房"一路错"的现象。审方、配方、发药只凭印象,或"一眼而过"没有做到"四查十对"。要加强对处方的审核,不断提高识别错误处方的能力。加强发药对配方的复核,把好处方流程中的最后一关; (3) 计算机录入处方时,操作人员要准确看清和理解处方内容,在电脑上准确选择药品目录,对于看不懂的处方要及时附我院制作的"药师与临床医生联系回抽单"与处方一同返回医师,重新书写处方,减少误看或猜测的错误。
医师方面: (1) 处方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特别在药品的数量,用法上表达不清,造成辨认不统一。为此,医院业务管理部门应重视处方书写的规范化; (2) 医师要掌握药剂科提供的本院配备药品的统一名称、规格、剂型、包装,书写必须清晰。
一、差错发生原因经过:
2012-X-X 15:20门诊护士XXX需给患儿XXX头部静脉输液,备皮时不慎将患儿头皮刮破,面积大约0.2*0.3CM,出血不止,用棉枝压迫止血无效,指导家属急抱患儿到外科处理,血止后回门诊继续输液,医院领导班子已经接手处理。
二、后果
1、增加患儿的痛苦,延长治疗的时间;
2、患儿家属不满意门诊的服务,提出投诉;
3、给医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分析处理结果
1、XXX个人的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面对错误未采取积
极的补救措施,经科室研究决定,责令其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强责任心,培养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严格的技术训练。
2、备皮刀使用后消毒不当,刀过旧,现已更换新的备皮刀,并注意用后消毒。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药品调剂差错会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系统的信任,增加医疗费用。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知识缺乏、行为不规范、精神不集中、系统的缺陷或缺乏等。熟练与非熟练的工作人员均可产生差错,涉及药师、医师、护士、辅助人员(如药房技要认员)、行政管理人员、药品制造商,以及患者和他们的监护人等。防止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1 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
调剂差错的原因有多种,如药品名称不对或规格、数量不符及医师处方错误,药师把关不严发错药品,护士核对有误或配药时加错药品,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药品包装上的用法与用量写法、理解有误造成严得后果,而药品外包装相似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调剂差错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责任者本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药剂人员加强处方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协助临床提高用药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1.1 处方中部分药名易混淆 1.2 颜色相似
在同规格注射液中,丹参、曲克芦丁,特别是一些无色液体制剂,如柴胡、安痛定、硫酸庆大霉素等很容易混杂,所以发类似药品时务必打开盒盖检查,同时应注意保持针剂外包装盒完好,避免混杂其他药品,检查药品数量。护士在领取药品时应认真核对,配药时更应再次审核,防止差错发生。1.3 包装相似
由于外观包装,或一个厂的系列产品其及药物名称的书写十分相似。虽然有些是同类药品,但在摆放时须分开放置。1.4 有的药品包装具有特殊性
如:白内停滴眼剂、利福平滴眼剂等,内附药片或药粉,须先溶解然后滴眼。发药时应特别交代清楚。有的患者就不懂将药物溶于滴眼液中,只用不含药物的溶剂滴眼,这样既达不到局部用药的目的,又无治疗作用。
1.5 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特别说明
如: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浓度过高会烧伤黏膜,它用于坐浴的有效浓度是0.102%,每天坐浴1次~2次,有的患者加入的水偏少,而且每日内坐浴次数过多,导致外阴灼伤。1.6 电脑划价有误
划价员对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了解掌握不够,或电脑输入药物名称、规格有误,审方发药时不注意核对原处方而出错。对于划价收费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多掌握药学方面的知识,及时与药师沟通。1.7 部分医师处方书写潦草不规范
调剂人员辨认出错,例如:丹参片、甘草片、阿莫西林、阿司匹林等。调剂人员在审核时应注意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及时与开方医师沟通印证。
1.8 用法、用量交代不清造成患者误用
例如: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应饭前服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奥美拉唑应在晨起吞服,或早晚两次服用,奥美拉唑与果胶铋同时服用时应分开时间;思密达与其他药品合用应间隔4 h;在常用的降糖药中,需在饭前30 min服用的药物为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Ⅱ(达美康)、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如二甲双胍;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药物为α糖苷酶类如阿卡波糖(拜唐苹);饭前5 min~20 min服用的是瑞格列奈(诺和龙);空腹或饭中是罗格列酮(文迪雅)。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
1.9效期药品定期检查、登记、上报、处理工作不到位,有个别品种有到期、过期现象。1.10 药品摆放不合理
处方与非处方、内服与外用未彻底分开,易混淆品,易挥发污染品,易燃品未妥善放置,造成差错隐患。1.11 工作流程不到位,简单粗放
特别是未严格履行复核,引发差错事故。对个别同类药品认知不清,引发开方、发放、使用错误。1.12 个人因素
调剂人员品行各异、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工作习惯不良、态度不端正,有些人对本专业业务不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佳、超负荷运转,引发差错事故。2 预防调剂差错的措施 2.1 潜在差错的处理
潜在差错是在处方、调配给药中的一种错误,在具体实施给药前已经被其他医务人员或患者发现,并通过干预得以更正的。潜在的差错应该与已经发生的差错(已经影响患者的差错)区别处理。发现潜在的差错应该是医院常规质量提高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处方、调剂、给药的组织系统应该被设计成尽可能地减少差错;应该常性回顾并登记潜在的差错,使得人们能够在差错发生之前重视药物使用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加强多方面的检查。
2.2 建立各机构和部门防止药品差错的相应政策和规程
应该包括药学、医学、护理、风险管理、法律顾问和行政机构管理多个部门。
2.3 建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制度
负责药品发放差错数据的收集和评估。审查小组应该调查差错的原因及制订减少差错的计划方案。2.4 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
在人才的选择、培训、管理和评估方面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标准。所制订的政策或规程应该确保合理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时间,尽量避免超负荷工作或加班。
2.5 营造和谐有序、相对独立的内部工作环境,消除潜在的差错根源(如频繁地被打扰)。
2.6 明确医院内药物的处方、调剂和给药专业人员的名单及其职责范围,医疗文书中的任何改动应该及时通知护理人员。被改正的不正确的记录应被视为潜在的差错,应确保及时更正错误,防止差错出现的患者身上。
2.7 完善药物安全使用方面的检查计划
应该集中监测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药物,包括特殊的药物类别(如抗菌药、抗肿瘤和心血管药物)和可注射的剂型(如钾制剂、尼古丁物质、肝素、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硫酸镁产、胰岛素)。应特别关注那些经常与严重药品发放差错相关的或安全使用范围狭窄的药品。2.8 充分利用药物信息资源
药师和其他对处理药品发放医嘱负有责任的人员应该具有获取患者适当临床信息的常规途径(包括药物治疗、变态反应、高度敏感状态、诊断、妊娠状态和实验室标准),以帮助评价药品发入医嘱的合适性。2.9 逐步建立医院治疗患者(含住院和门诊患者)的药品发放资料 这些资料应该包含有足够的信息,以便对药品发放史、过敏史、诊断、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ADR、药物重复治疗、相关的实验室数据和其他信息进行监控。
2.10开展有关药品发放差错的教育项目 通过专题讨论会、时事传报或其他传递信息的方法与护理、风险管理和医学人员共同讨论药品发放差错及其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3 对药师的建议
在防止药物滥用方面一直期望药师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目前已经证实了药师在预防药品发放差错(由不合适处方引起的)方面的作用。药师应在开发、实施和监测临床治疗方案方面与医师合作,以取得既定的治疗结果;药师应关注调配过程、避免药品发放过程中由于调配环节而导致的差错。
3.1 药师应参与药物治疗监测和药物使用评估
药师应该参与药物治疗监测(包括随访、治疗评估、给药评估、可能的重复治疗,可能的相互作用回顾、临床和实验室数据评估)和药物使用评估(DUE)工作,以帮助达到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药物的目的。3.2 药师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药师应该通过熟悉文献资料、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交流、参与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等途径掌握最新的知识,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提供正确的药物使用信息,确保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建议。3.3 不主观设想或猜测不明确的药品发放医嘱
对于有问题的医嘱,应该在调配药品之前就与处方者联系解决。3.4 调配药品时
保持工作环境的有序和整洁,在操作时应保持连续,避免中断。3.5 药师复核医嘱及处方
在调配一种药品之前,药师应该复审手写药品发放医嘱的原始副本。药师应该确保核对过所有的工作;所有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药师应该尽可能对读处方、读标签、计算剂量进行自我复查。对高风险的药品应该由第2位药师进行核对,必须确保药品、标签、包装、数量、剂量和用药指导的正确性。3.6 逐步推行单剂量给药
尽可能减少护士在实施医嘱前不必要的操作(如重新包装、计算等)。药师应该检查药品在病区的实际使用情况,协助护士实现患者用药的最大安全性。3.7 加强拆零药品管理
药袋标签项逐次填写,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法、效期、批号等。表达清晰的标签可以预防差错(如“充分摇荡”、“仅供外用”、“非注射用”等)。
3.8 对非住院患者的药品调配
药师应该给予患者或其监护人有关药品使用方面的忠告,使他们能够清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药品,如何理想地使用,可能会出现的特殊情况等。同样药师对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等内容。住院患者,也应提供类似的服务。4 讨论
【药品调配差错记录本】推荐阅读: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应急预案11-26
浅谈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07-07
人力资源调配管理09-19
人员调配管理办法02-03
资源调配及保障措施03-23
静脉用药调配管理制度12-09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12-12
医院应急调配工作制度12-31
2、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范03-13
科室人力资源调配制度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