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精选8篇)

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 篇1

一、“税收存续期”的定义及管理现状

企业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事项往往会影响到后期的税收问题,从经济事项发生到涉税事项产生的这段时期即称之为“税收存续期”。一般而言,“税收存续期”随经济事项发生而开始,随涉税事项产生而逐步结束。现阶段,对“税收存续期”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不管是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对“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虽然,目前从“后续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所得税“税收存续期”的管理有所强化,但如何从“税收存续期”的角度统筹各税的“后续管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与研究,更没有系统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等。

(三)政策水平不高。税收管理工作中,由于部分税务人员对涉及“税收存续期”的税收政策不熟悉,对税收政策与财会制度的差异不了解,导致不能对“税收存续期”相关税收事宜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

(四)管理范围不广。目前对“税收存续期”的管理,较多的是从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角度进行强化,而对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的“税收存续期”管理较薄弱,有的甚至还是盲区。

(五)管理手段滞后。目前对“税收存续期”的涉税事项管理方法较为落后、手段比较单一,既没有推行专业化管理,也没有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税收存续期”产生的原因

(一)因税收政策原因产生的“税收存续期”。按照税收政策相关规定,企业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事项影响后期的税收缴纳,特别是明确规定企业经济事项发生时暂不征税的税收政策。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年60号文规定“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待个人将股权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减除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支出和合理转让费用后的余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该政策中,从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个人将股权转让时再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相隔一段时期即“税收存续期”,而且存续期的长短因股权转让的时间而定。又如,《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该规定中,企业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事项(亏损),影响到后5年的企业所得税,其“存续期”最短可能一年,最长可能5年。

(二)因税收政策与会计差异原因产生的“税收存续期”。由于税收政策与财务会计的.目的和前提,以及遵循的原则不同,税收政策对某些经济事项的确认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税收存续期”。例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收账款,会计上不确认收入;营业税上确认为计税收入;企业所得税上不确认收入,但要按毛利率预征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上不确认为清算收入,但要按规定比例预征土地增值税。由此,《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专门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如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会计制度能够全额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以后纳税年度”即属于“税收存续期”。

三、“税收存续期”税收管理相关案例

(二)营业税案例:20**年,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开发了ABCGF共5栋商住楼,其中A号楼为产权式酒店,共有332间产权房,20**年底止已售出257家。购房合同约定,业主在签订合同时首付50%,剩余款项由租用业主产权式酒店房的某酒店用租金(年租金为购房总价的8.5%)代业主支付,至付完为止。合同总价款4977.7万元,首付2488.85万元,剩余款项由酒店分6年付清,每年支付423.1万。

四、加强“税收存续期”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税收政策及财会制度的学习。特别是要熟悉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发生各项税收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准确地对企业“税收存续期”影响到本期的税收进行计算,从而规避因政策不熟而可能导致的税务风险。

(二)及时建立“税收存续期”档案。“税收存续期”经济事项发生后,及时采集相关信息,既要分门别类建立专门台账记录,又要将企业的税收征管资料记录于信息库之中。同时,对存续期内涉税事项的变动及时进行登记并跟踪管理,做到“税收存续期”管理系统化、信息化。

(三)强化“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的检查。稽查人员对企业进行税收检查时,应对企业“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逐一进行检查。其中,以营业税收入的确认、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调整、个人所得税有关计税成本和费用的扣除为检查重点,对企业“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进行检查。

五、结语

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 篇2

《公告》适用的情形:一是居民企业发生规定的境外投资或取得境外所得;二是非居民企业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境外, 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按照我国会计制度确认境外股权投资或处置行为发生的时间和数量。

应填报《居民企业参股外国企业信息报告表》的情况: (一) 在《公告》施行之日, 居民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外国企业股份或有表决权股份达到10% (含) 以上; (二) 在《公告》施行之日后, 居民企业在被投资外国企业中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或有表决权股份自不足10%的状态改变为达到或超过10%的状态; (三) 在《公告》施行之日后, 居民企业在被投资外国企业中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或有表决权股份自达到或超过10%的状态改变为不足10%的状态。

需填报《受控外国企业信息报告表》的情况: (一) 居民企业将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未分配利润中应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计入本企业当期收入; (二) 居民企业因属于设立在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非低税率国家 (地区) ;或者主要取得积极经营活动所得;或者年度利润总额低于500万元人民币, 而无需将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未分配利润中应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计入本企业当期收入。

在抵免范围内的外国企业须按我国会计制度编制报表。《公告》规定, 纳入抵免范围的外国企业或符合规定的受控外国企业按照中国会计制度编报的年度独立财务报表。居民企业已按照国际财务报告体系 (IFRS) 或其他非中国会计制度编报财务报表的, 应按合理方法调整为符合中国会计制度要求后, 向税务机关提供。

税务机关对报告期限可酌情决定。税务机关按照税收风险类别和大小、所需信息来源和数量等实际情况酌情决定报告期限。居民企业能够提供合理理由, 证明确实不能按照本《公告》规定期限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的, 可依法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延期要求。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受理纳税人报告的各类信息, 除指明报告信息存在的问题外, 不应拒绝受理纳税人的报告。但主管税务机关接收纳税人报告的各类信息, 并不代表主管税务机关认可这些信息, 纳税人仍应就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承担全部责任。

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税务培训机构;课表;编排在税务培训机构中,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而课表管理作为教务管理的核心工作,在教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表编排的科学合理是教学秩序稳定有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课表的编排由课程、教师、时间、班级和教室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课表编排复杂而繁重。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对课表构成要素进行合理安排规划。

目前高校的课表管理大多是按照教学计划,根据完整的课程体系,借助课表编排软件,编排出周课表和学期课表。而税务培训机构,由于其具有授课对象是成人税务干部,授课周期从

3-5天到1-2个月长短不一,授课内容为课程、非课程环节的不同知识模块,授课教师外聘居多等特点,导致课表编排频率快、变动多、较为复杂,因此,排课软件必须借助人工调整,通过人机结合方式共同完成。

为了使课表编排更加合理有序,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课表编排人员不仅要精通排课系统、熟悉排课流程、了解课程衔接、掌握教学资源的基本信息,还要遵循一定的编排原则。

一、课表编排前的准备

(1)认真研读项目策划书,向课程组长详细了解课程环节和非课程环节各个知识模块之间,每个模块各个专题之间的联系,编排课表时,力求所排课程由浅入深,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2)了解学员报到返程时间,确定课表的起止时间;(3)了解局方关于研讨交流、参观考察的要求,使非课程环节课程合理穿插在课程环节之中,满足教学、局方和学员的要求;(4)了解班级人数,了解教室可容纳最大学员数,了解课程特点,是否需要多媒体教学,确定上课教室;(5)了解学员年龄、职务等信息;(6)了解教师的各种信息,家里是否有小孩和老人需要照顾,授课时间是否有局限等。

二、课表的编排的原则、流程、编排和调整

(一)课表编排遵循的原则。编排课表是教学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课表编排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环境的稳定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使课表编排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及时性和正确性,课表编排必须遵循一定的编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课表编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员,都是培训中的核心与主体。课表编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排出的课表既要方便老师,又要方便学员。尽量满足师资与学员的各种需求。激发师资与学员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培训环境。(2)效率优先的原则。课表编排要遵循认知规律,注意学员学习注意力和大脑调节功能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类型课程交错排课的方法,使不同类型的课程安排均衡,同一门课程间隔合理。如对多学时的课程不要集中排课,防止教师过度疲劳和学生产生“倒摄抑制”和较大的“负迁移”效应,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身体健康;专业、主干课程应安排在教师和学生精力充沛的上午,这样不易产生“前摄抑制”。(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原则。培训机构的教学资源管理是指对教室、专用教室和图书馆、会场、运动场馆及其各类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设施、设备器材的维护和管理。随着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的供与需往往存在着矛盾,课表编制者应尽最大努力,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为学校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办学效益。

(二)课表的编排流程。教务课表管理人员在编排课表时,第一、根据课表管理系统提示,预排某一班级的课表;第二、综合考虑外聘教师的时间、项目策划书中的课程环节和非课程环节的内容,不同知识模块的内容衔接、班级的人数、教师的详细信息、报到返程时间、研讨交流、参观考察的时间要求等因素,微调课表,形成预排课表;第三、反复跟项目策划人员人及局方沟通协调,确认后进行公示;第四、经过教务、教学以及课表使用部门的几轮反馈后向全校发布正式课程表。

(三)课表的编排。目前,税务培训机构的课表的编排,主要是借助课表管理系统。课表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全校各方人员的综合管理系统,将师资信息、课程信息、学员信息及学校资源信息整合在一起,用以调配课表。其最基本的任务是将课程、教师、学员、时间和教室这五个因素以一种周期性的方式进行合理地匹配,使其不发生冲突,即同一位教师在同一时间段上只能上一门课;同一个班级在同一时间段只能上一门课;同一个时间段同一间教室只能安排一个班级的一门课程;上课人数要小于上课教室的最大容纳人数等。实际上课表管理系统就是合理处理这五个因素的数据库系统。课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减轻了教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课表编排的精准性,保证了培训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转。

(1)建立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包括师资库、课程库、活动管理库、学校资源库四个数据库,这四个数据库的信息准确无误是课表管理系统编制课表的重要保证。为规范管理,这四个数据库要求录入信息准确无误。师资库包括所有教师的姓名、编号、职称、教师类别等基本信息:课程库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别、主要内容、对象层次、学时计划、环境要求、主讲教师等内容。活动管理库包括名称、内容、学时等信息。教室管理包括教室名称、教室编号、常用教室排序、规模、教室配备等。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大量前期工作,需要依靠教学秘书、教师的录入和维护。(2)编制课表。进入后台管理模块,根据电脑提示,点击需要编制课表的班级,根据系统自动提供的课程、教师、教室等信息,选择编排出课表。

(四)课表的调整。税务培训机构课表编排采用课表管理系统以来,大大提高了课表编排的效率和准确度,但由于排课系统设计本身的局限性和课程、教师、学员、教室等学校自身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使计算机排课难以达到最优化,难免会出现有些课程计算机漏排、错排、多排的情况,因此,排课人员后期的检查调整工作是合理编排课表的最后保障。

(1)授课时间段的调整。采用课表管理系统编排出课表以后,教务人员要需要根据学科设计的要求对各个专题的授课时间进行微调。从学科衔接的角度看,首先应该先排破冰拓展训练,使学员在充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同时,彼此消除陌生感,很快融入到团队中。其次应该穿插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再辅助安排研讨交流、参观考察,最后安排专业课和考试。从时间分配上看,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上午是一天中人的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学习效果最好的时间段,在调整课表时,尽量安排比较重要的专业课程;下午针对人的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的特点,应该安排幽默有感染力的课程,以便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改善听课效果。(2)教师授课时间的调整。采用课表管理系统编排出课表以后,教务人员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效果、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对教师授课时间进行人工调整。首先,根据外聘教师的个人需求,对外聘教师的授课时间进行凋整,外聘教师作为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对于提升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保证培训教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证外聘教师的时间安排尤为重要。其次,要充分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师的身体承受能力,对开发课题较多的骨干教师的授课时间进行调整。同一位教师同一天尽量不排两门课程;即使同一门课程,一天内尽量不连排,这样,既能保证听课效果,又能使教师劳逸结合,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再次,对孩子较小或距离学校较远的教师的课表进行人工调整,安排出充裕的接送孩子或乘车的时间,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3)授课教室的调整。采用课表管理系统编排出课表以后,教务人员要对授课教室进行人工调整。同一班级尽量安排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教师尽量安排在同一个教室或者两个教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细微之处见真情,为教师和学员提供人性化的课表服务,调动教师授课、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培训教学目标。

三、完善排课管理机制

培训机构排课除了必须遵循科学排课原则和采用现代化排课手段外,还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健全课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训机构应制定关于课表编排及调、串课的有关规定,建立临时调课、串课、停课申请制度,杜绝随意调课现象的发生。

(二)对课表的实施进行监测。教务部门通过不定期的教学检查或抽查,及时发现教学运行中的各种违反管理规定的现象,杜绝在课表执行过程中随意调课、停课现象,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保证课表的相对稳定和严肃,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

总之,税务培训机构课表的编排应本着“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一切”的办学理念,按照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原则,统筹协调课程、教师、学员、教室、时间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借助课表管理系统,积极探索出一种既符合干部培训特点、又体现培训管理水平的课程编排模式,达到建立优良的培训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惠君 方明.浅析高校课程表的编排[J].中国科技信息,2010 年(11),273-274.

[2] 陈永青.税务培训课表编排的实践与思考,[J].华章,2013

(05);73.

[3] 陈小芹.交互式课表管理系统设计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6),37-38.

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 篇4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税收事业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反映、研究、服务和推进各项税收工作的税务信息工作而言,无疑将面对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同时,也将分享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将税务信息工作融入到税收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使其焕发出特有的新的生命力,已成为广大税务工作者,尤其是信息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以下笔者就如何做好税务信息工作谈一点拙见。

一、税务信息工作是什么税务信息是反映税收工作的特征和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方向的直接或间接表述,是税收工作客观活动的状态,经过加工传递后的生动再现,是税收工作运转情况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反映。税务信息工作就是围绕税收工作开发信息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宏观调控和监督经济的重要手段,不仅税收工作本身,而且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务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开发税务信息资源,是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服务税务机关和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是推动各项税收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的需要,是提高税务机关行政效能的需要,是税务机关纵向联系与横向沟通的需要。

二、税务信息工作为什么税务信息工作主要为两大对象服务:即内部,为上级部门和领导、同级部门和领导、基层单位服务;外部,为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社会各界服务。

(一)服务内部1.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搞好信息服务。税务信息是上级领导把握整体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一方面为领导修正决策和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提供总体思路;同时,信息又是领导了解各项方针、税收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情况的一条捷径。一个中心工作的确定,一项重要举措的出台,各基层单位贯彻落实情况怎样,会遇到什么困难,共性的东西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领导迅速做出新的决策等等,都是领导十分关注的。税务信息可以使领导灵敏、及时地掌握基层情况,从而在指导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上报信息,不仅能反映本单位、基层征管单位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税收政策、措施和中心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经验和做法,也能反映基层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可以反映本单位需要上级出面协调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及时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各项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2.为同级部门和领导搞好信息服务。信息工作者收集和掌握最多的是本级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同级领导做出决策和工作部署,很多时候也离不开本级信息工作人员的参与和努力。所以信息工作为同级领导服务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也是最重要的,应突出为同级领导搞好服务。其一是帮领导听,采集基层信息,分类、整理、综合,为领导所用;其二是帮领导想,信息人员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挖掘、提炼,形成初步工作思路,当思想火花同领导合拍时,激发领导的决策和创新灵感;其三是帮领导做,信息人员和秘书经常和领导接触,思想交流较多,能通过信息将领导思路系统化、具体化,转化为可操作的措施或指导性意见,协助领导推进工作。

3.为基层服务。各基层单位在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和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并不十分了解自己工作质量和进度的“庐山真面目”,只有跳出圈外,回头审视自己,才可能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比较和认识。而基层单位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条件去做这些事情,这就要借助上级信息平台,互通有无,实现信息共享。一方面自己上报信息反映自己的工作,为上级信息部门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另一方面通过获取上级信息,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吃透上级精神,进而指导自己的工作,避免走弯路。

(二)服务外部1.为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服务。税务信息通过党委和政府信息渠道上报后,可为党委、政府了解、协调、支持税收工作提供具有一定权威的信息源,只有让党委、政府吃透政策上情,了解税收实情、把握纳税人下情,才能更好地驾驭大局,科学决策,合理协调,为税务部门开展工作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级党委、政府指导经济工作,非常想听听税务部门的意见,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及时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把税务信息反映的情况放到各种信息流中,让领导全面掌握、综合把握、宏观决策,加强对各部门的调控,统筹解决跨部门的有关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社情民意是衡量税收工作成绩和成效的一面镜子,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心这方面的信息,信息工作者应及时将基层和社会各界的呼声、困难和要求反映给领导,以便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分类指导工作。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2.为社会各界服务。国家出台发布的税收法规、政策,涉及到方方面面,影响到千家万户,如何把这些新的政策、法规在第一时间内、通俗易懂地传递给包括广大纳税人在内的社会各界。这就要求税务信息工作者多动脑筋,把规范的、专业的税收术语和知识变成大众化语言,形象生动而又不曲解原意地讲给老百姓听,借助信息平台提高社会大众对税收的遵从度,及时把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给老百姓交实底儿,让老百姓知道国家鼓励什么,自己该干什么。另一方面,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老百姓也很想通过税收形势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这些都离不开税收信息做媒介。

三、税务信息工作怎么样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一是不少干部认为税务信息工作是软指标,相对税收收入硬指标而言显得不那么重要。二是认为信息工作与税收工作联系不大,对业务工作没有多大作用。三是认为信息是务虚,业务工作才是务实,务虚的劳神伤脑,看不到明显成绩不说,也没有税收业务工作好干,只要有一点成绩就能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对信息工作而言,不管能干的还是不能干的,大家都纷纷“趋利避害”,去选择业务工作。四是认为信息工作是办公室信息人员的事,与其他人员不相干,其他人员没必要参与、也怠于参与。五是部分领导不重视信息工作,认为“笔杆子”不如“收款子”。

(二)工作制度不健全信息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从信息的撰写、报送、采编、审核、编发、上报等环节上看,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质量要求、责任要求等。由于衡量信息工作的多是软指标,所以只要信息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自我加压、自我约束,就可以“自我减负”,给自己降低标准,使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下降,甚至连一些重大、紧急信息也漏报、迟报甚至瞒报,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即便是别人知道了,或者是给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不会受到什么特别的责任追究,这是信息工作的一大症结。另外,信息工作干的好与坏,站在本单位的小圈圈里不可能知道,只有与兄弟单位横向比较才能知晓,如果没有健全的奖惩激励机制,即便知道本单位信息工作所处的位置,也“无法可依”,起不到惩戒和激励作用。

(三)信息队伍不稳定一是专职信息人员出现断档现象。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的步伐加快,文秘人员轮岗、交流频繁,加之税务系统内文秘专业人才非常少,多是半路出家或是业余爱好,新上岗的文秘人员一时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老信息员普遍感到“江郎才尽”,滋生了疲劳感和厌倦情绪,想歇歇脚,想换换岗位新鲜新鲜,还因为对信息人员的关心爱护不够,人心思动,以至于信息工作留人难;另外,部分走上领导岗位的文秘骨干笔头变懒,总认为没有时间、没精力去专心琢磨、去动手撰写。二是兼职信息人员从事信息写作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兼职信息人员一般为各基层单位大中专毕业生或业务骨干,虽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加上现行“能者多劳”的工作机制,使得兼职信息人员分身无术,疲于应付,催催报报,不催不报。三是信息工作后继乏人,青黄不接。信息队伍中缺乏新鲜血液,既与近年来分配文秘专业大学生少有关,也与爱好写作人才稀缺有关。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的信息人员不求上进。平时不加强业务学习,改善自己的知

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不加强文笔磨练,写信息多年,一直是老一套、吃老本、无新招,眼高手低、长进不大;有的好逸恶劳,具备写信息、写好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却作风浮飘、办事浮躁、好高骛远、不求深入、不精益求精,不能战胜惰性心理,可能是很好的题材也整不出个什么名堂来。

(五)信息工作套路陈旧一是信息工作人员思维、视野狭窄。部分信息工作者受长期工作模式的束缚,形成了单向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习惯于一个方向、一个思路、一种模式。二是信息编报 “守株待兔”。不主动搜集、挖掘信息,坐等基层单位报送。而部分基层信息人员由于缺乏对信息的敏感性,收集、传递不及时,使有价值的信息擦肩而过,变成了昨日黄花,旧时“新闻”;部分信息采编人员作风拖沓、效率低,如果不积极挖掘,等来的只能是“一只死兔子”。三是选择信息角度死。只知道从正面、从最大众化的角度选题,抓不住受众关心的焦点和关键,不吸引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四是重反映轻挖掘。突出表现在调研性信息报送数量少,挖掘深度不够。编写的调研性信息粗浅、俗套、空洞,没有说服力,成为没人要的“大路货”。五是编报信息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报喜多、报忧少,负反馈信息的份量不够,正反失衡。

四、税务信息工作怎么办

(一)端正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思想问题必须先端正认识。首先,要认识到做好税收信息工作是做好税收工作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队伍就是领导的智囊团,税收信息是税收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重要资源和智库,是对税收工作的客观反映,是领导制定政策、做出决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及时发现、挖掘、归纳和总结税务管理和各项业务中的具体问题和做法,进行分析、综合与反馈,提出建设性的或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服务领导决策,指导税收工作,对于推进依法治税、提高征管质量、加强队伍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税收工作的内在需要,绝对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信息人员自己的事,大家应该共同面对,全员参与。其次,做好信息工作是提高文秘人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人员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创造,综合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持久锻炼和逐步提高。不少“笔杆子”政治进步快、得到提拔重用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三,做好信息工作是树立国税形象的需要。信息工作担负着对外宣传的重任,通过信息发布,能起到宣传国税工作、展示国税形象的作用。第四,税务信息源于工作、服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干好业务工作“显绩”突出,干好信息工作“潜绩”无限,只要有辛勤的付出,必然换来甘甜的收获。

(二)加强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税务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因此,要建立健全诸如岗位责任制度、信息报送要点定期下发制度、信息报送采用情况通报制度、信息人员列席有关会议制度、税收信息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等。将信息考核制度纳入税收工作目标责任制,确定分值,兑现奖惩,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使税收信息工作成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去。信息工作的成果一般都体现在上级的采用情况上,因此上级信息工作部门除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外,还应加大对好信息的奖励力度,建立奖励制度,自下而上逐级评选好信息,从正面规范和引导信息工作。另外,建议实行信息署名制度,作为主供内部使用的信息,署上作者姓名(哪怕是笔名)很有必要。新华社《内参选编》作为内部高级特供刊物,文章质量之高令人叫绝,原因何在?有作者署名。一方面被刊发后劳动成果被认可,自身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文责要自负,谁敢拿自己的名声甚至是创作生命做儿戏!

(三)壮大信息队伍信息队伍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除强化专职信息人员队伍外,还要明确基层兼职信息人员,建立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信息网络平台,为信息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各级办公室确定专职信息员,各部门、基层单位确定兼职信息员,各单位负责人为信息报送责任人,形成全员参与的大信息格局。提高信息人员的待遇,多为信息人员排忧

解难,多关心信息人员的生活、健康问题等,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和谐环境和氛围。

(四)提高人员素质写信息是个苦差事,没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不行,没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行,没有摒弃私心杂念、潜心钻研的“苦行僧”精神也不行。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吃得起清苦,就要求信息人员不但要有厚重的文字功底,更离不开过硬的政治素质。要做好信息工作,就必须广泛涉猎,博闻强志,努力成为杂家,成为复合型税收科研人才。当前尤其要全面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和有关业务知识,锻炼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归纳和综合,否则很难写出有用东西。上级信息主管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专家授课、交流座谈、实地采风等活动形式,为信息人员提供学习、锻炼、交流和提高的机会。另外,还要拓宽信息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允许信息人员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通过掌握高层信息和综合动态,提高对整体工作全面把握的能力。

(五)创新信息工作1.要坚持思维创新。在信息化步伐加快、税收征管改革接连不断的今天,只有善于、敢于创新思维,提供的信息才能更合拍、更有用、更具生命力,才能不断拓展信息服务的空间,在更高层、更宽领域、更好地为各级领导服务。要达到思维创新目标,首先要把握好多向思维创新,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探求多种答案,开发出来的信息让人耳目一新,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其次要把握好反向思维创新,别人不想或没想到的,认为很正常的事情,你都加以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当然,考虑的问题应该是促进税收工作的有益探索,而不是钻“牛角尖”;再次要把握好超前思维创新,超前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超前信息最新颖,科学的超前最具价值。要做到超前思维创新,一是可以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如每年年初确定税收目标、分配税收计划、年中加强税收征管和检查、年末进行目标考核和工作总结等;二是可以借鉴以往成功的经验或做法进行科学判断和演绎推理;三是可以按照形势的走势进行延伸。当然,不管哪种途径,都必须以信息积累为基础,厚积薄发,缺少信息积累的超前创新思维,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关于税务局工作报告 篇5

一、上半年总结

(一)强化工作措施,税收收入平稳增长

20xx年至5月份,完成区直税款入库x万元。一是强化分析预测。及早谋划做好税收预测和分析工作,摸清税源状况,强化税源监控,动态了解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组织管理人员对建筑、金融、房地产、煤炭等重大税源、重大项目的税源变动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全面掌握区内房地产、建筑企业的增减收情况,摸中增收因素脉搏,踩中增收节奏。二是提升评估质量。通过强化案源组织、案头分析、研讨交流重点抓评估质量,发挥“工匠精神”开展优质评估工作,围绕纳税风险疑点开展案头分析,制定纳税评估预案、方案,分解疑点到人,一点一分析,一点一对照,确保疑点分析透彻。围绕风险排查开展优质服务,采取模型分析、约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接纳税人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协助企业排查风险疑点远离涉税风险。上半年共评估企业28户,其中风险评估4户,注销评估x户,查补入库税款共计x万元。三是开展执法大督察自查。按照省市局要求,认真开展执法大督察自查自纠,共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5次, 纠正问题4项、x户次、查补入库税款x万元、加收滞纳金x万元。四是开展所得税汇算清缴。切实实行“受理、初审、复审”审核模式,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今年总体汇缴面达100%,差错率为0。从已申报情况看,盈利企业户数x户,比上年增加x户,其中享受所得税优惠的企业户数x户,全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户数x户,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企业户数65户;亏损企业户数x户,比上年增加x户,亏损面x%;全零申报户数x户,比上年增加5户,全零面x%。本年实际缴纳所得税x万元,比上年增加x万元,增幅x%。

(二)深化税制改革,构建征管体系

一是深化国地税合作。区国税局、地税局依托前期合作奠定的坚实基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尝试“一人一机双系统”的合作新模式,纳税人办理国地涉税业务时,将不需在国税、地税两个窗口之间来回排队,而是在一个窗口找一位工作人员就可办理全部业务,实现纳税人“一个窗口办两家事”的工作目标,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纳税人办税时间、减少纳税人资料重复报送、提升纳税人办税效率。区国税、地税拟完成的合作事项33项,截至目前共落实30项,其中基本合作事项26项,创新合作事项9项,并联合制定了《国地税联合税收分析工作制度》、《涉税信息共享工作指引》、《税务事项提请工作指引》、《协同办理注销登记工作指引》、《协同管理非正常户工作指引》、《xx区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制度汇编》等制度,达到各项办税业务深度融合。二是做好营改增后续管理。继续加强培训辅导,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台账,分行业、分类别,对企业法人代表、财务人员、办税人员和业务人员分别开展营改增政策培训,上半年已开展3次营改增纳税人政策培训,培训87人次。突出重点宣传,通过区局网站、区政府网站、办税服务延伸点公告栏(显示屏、海报)、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资料、政风行风热线等多种渠道开展营改增纳税政策宣传,逐户告知和提醒试点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纳税申报义务;发放市局制作的各类宣传资料。做好营改增税负分析,成立营改增税负分析小组,及时纠正营改增小规模纳税人错开发票问题;对照省局下发的错开发票明细信息,逐票核实,对一户确属错开发票的个体户,立即辅导企业作废重开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避免负面舆情发生。截至5月底,共入库“营改增”增值税x万元,同比增收x万元,增幅x%。三是拓展信息应用平台。进一步扩宽与海关、商务局、外管局等部门联合互动,建立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探索各兄弟单位第三方信息数据的整合渠道,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平台,尝试在多个业务领域实现互联互通。充分运用金税三期系统和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对税收征管信息进行科学归类梳理,满足纳税评估、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要求,提高数据应用效率。

(三)优化纳税服务,提升涉税满意度

一是优化纳税服务。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深化国地税合作,深入实施“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积极构建多元化办税应用体系,为纳税人提供在线预约办税、代开发票等多项业务,以“线上+线下”的纳税服务模式节省办税时间和成本,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二是加强税收宣传。把税收宣传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传统宣传+新媒介的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营造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提高税收宣传信息接受面;优化区局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纳税人学堂、开发园区管委会等场地资源及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及时的政策培训;对辖区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第26个税收宣传月、“大走访”、“税法七进”、“精准扶贫”及税企互动等活动,上门对纳税人提供“一对一”精准辅导。三是落实税收优惠。积极落实国务院六项减免税政策,成立政策落实领导小组,制定落实国务院减税政策工作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从政策宣传、业务辅导、办税服务、技术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针对减税举措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检查。主动与地税对接,建立国地税联合落实六项减税政策联席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动效应。注重督查落实加大政策落实引导和监督力度,定期对六项减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再梳理、再督促、再落实,强化后续管理和跟踪分析,及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将六项减免税政策纳入今年的绩效考核重点,落实责任到人,并按照时间节点,开展督查,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扣。

(四)抓好党建工作,推进从严治党

一是开展4个专题教育活动。认真开展“讲看齐、见行动”专题活动、“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促服务”专题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等4个专题活动,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制订计划,认真学习,讨论查摆,开展活动,许多特色做法受到市局和区委政府的肯定。尤其积极推动了“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落地见效,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党员政治生活,创新开展“党员统一活动日”和“周五读书日”活动,并根据前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认真梳理在学习教育、问题整改等环节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固化于制”上下功夫,强化建章立制和跟踪落实,先后制定了《建立健全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试行)》、《xx区国家税务局廉政微课堂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做好日常党务。加强了政治理论的组织学习,认真开展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武器 ,不断对标整改,改进作风、纯洁党风,真正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党章》、“讲看齐、见行动”和“严、转、提、促”专题活动知识测试。完成党费调整、收缴、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工作。三是推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区局《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20xx年行动计划》,印发《xx区国税局机关各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试行)》,召开动员会,开展摸底自查登记,领取并发放新标准化“三会一课”记录本,制定并印制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模板,组织支部对标创建和整改。

(五)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作风转变

一是开展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回头看。印发了《xx区国税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回头看”实施方案》,对区局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5月31日期间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结合纪委、效能办、“严转提促”工作督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逢会必讲作风效能,督查必看作风效能,紧盯关键节点,关注重点人员,通过廉政谈话、突击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区局人员的纪律意识和责任观念,督促其进一步履行工作职责。20xx年1-6月份开展了8次“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促服务”明察暗访并制发了通报,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敷衍塞责、拖延扯皮等问题,对违反作风效能建设规定的1人给予了行政警告处分、通报批评;对派驻袁寨居委会参与扶贫的干部进行了专门提醒谈话,并在日常进行电话抽查,了解其在岗履职情况。抓好重要时间节点作风纪律建设的监督,并充分利用“12366”短信平台,盯紧年节假期,进行“清廉过节”廉政提醒。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制定上半年学习计划,坚持“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全员授课模式,上半年共组织5人次“当老师”为全员授课,邀请专家教授组织廉政知识、作风效能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等专题讲座4期,组织参加省、市局举办各类业务培训5期。与xx区地税局联合组织1期赴安徽财经大学在职人员业务更新提高培训班。三是深化文明创建。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认真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月”、“学雷锋 庆‘三·八’”志愿服务暨健步走、“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等特色活动。举办了“书香国税”读书月活动专题讲座暨20xx年第1期道德讲堂,特邀请xx市文明办副主任、市作协主席邢思洁为全员举办“书香国税”读书月活动专题讲座《阅读的力量——美好的人生从读书开始》,并为全员订阅发放散文随笔《藏在绿叶间的眼睛》,推荐自读,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提升全员文化素养。

(六)严格执纪问责,打造廉洁国税

一是“两权”监督制约不断强化。认真组织开展了系统内“基础检查、制度建设”专项活动整改工作,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并需全部整改且所有整改问题都要留下痕迹或资料。对20xx年以来上级国税机关在巡视巡查、督察审计、督查督办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大督察自查及市局、省局大督察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全局认真对照,举一反三,及时补缺补差和整改到位。二是规范纪律审查责任。加强了案件线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违纪违法案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查处。加大举报案件查办力度,1-6月份,共登记受理上级交办的案件1件、来信1件,严格按照《xx区国家税务局反映干部问题线索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xx〕43号)进行了处置,立案查处1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印发案件通报,进行警示教育;转送问题线索1件。三是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了“守规矩、讲担当、转作风”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岗位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开展党组书记上廉政党课活动,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讲座,接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利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会议,切实抓好新党纪党规的学习、贯彻和落实。1-6月份,开展廉政专题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做到廉政新规立学、案件通报必学、廉政理论常学。利用区局网站“廉政建设”专栏、“阜阳国税廉政在线”微信号,开展廉政工作动态、最新廉zd规的宣传和更新,提高廉政网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营造廉政文化氛围,选取了上级精神、工作部署以及警示案例等内容,制作了廉政教育专题图板,放置在办公大楼的醒目处,便于机关干部随时观看。向税务干部家属发倡议书、慰问信,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政文化氛围。

20xx年上半年,在做好国税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局还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扎实做好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包括:一是做好对袁寨镇袁寨居委会的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动员包括班子成员在内的全体30位帮扶干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挨家挨户对各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子女就业、耕地、房屋、人均收入、致贫原因及脱贫愿望等基本情况逐一进行了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同时根据摸底情况,帮助居委会“两委”准确识别贫困户、完善数据信息、实现动态管理,为今后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计划、打好脱贫攻坚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抽调袁寨分局人员协助袁寨镇政府做好宣传引导、巡查监管等工作,确保了秸秆禁烧工作圆满完成。三是配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如综治平安建设、安全生产、防邪宣传等各类专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干部职工老龄化严重。由于我局近年来新近年轻干部均上挂市局办税服务厅锻炼学习,新鲜血液不能及时补充到位,造成目前区局本局在职人员老龄化严重。近年来,征管模式和征管软件的不断应用、升级,新的知识、理论使国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年龄偏大的同志,个人精力、接受能力、记忆能力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二是人力资源不足。国税目前需要落实包括收入任务、营改增、税制改革、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交办等方方面面工作任务,面临着任务繁重,人少事多的严峻情况。尤其是“营改增”后,区局管辖纳税人大量增加,在国地税户管调整而人员不调整的情况下,给区局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三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减税政策落实相矛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本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组织税收收入是国税中心工作。但随着国家减税政策逐步推行、力度加强,一方面地方政府下达的税收任务逐年增加且增速加大,另一方面减税政策的落实造成了组织收入增量减少、难度增强。在目前国家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的整体状况下,国税部门妥善处理减税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下一步计划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凝心聚力,严格按照年初既定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工作关键,努力完成全年任务。

一是大力组织收入工作。做好税源调查分析、收入调度预测工作,积极开展重点税源数据分析和常规分析,明晰税收收入形势,逐月查明税收增减影响因素,查找税收异常企业,不断提高重点税源数据质量和分析应用水平,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调度、考核,为20xx年全年组织收入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提高依法治税质量。继续开展学法活动和守法互动,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大力整顿规范税收秩序,清理税收执法权;加大风险管控、纳税评估力度,通过有效、周密的监控,降低异常申报率,提高申报质量,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三是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继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好《纳税服务规范2.0版》,进一步深化国地税合作,促进涉税服务融合,进一步优化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利用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形成便民、高效、规范、和谐的纳税服务新常态。

四是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稳步推进征管改革,落实《全国税收征管规范》,加强信息管税,积极探索和推动“互联网+”税收工作新模式,促进税源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五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开展岗位培训,重点进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财务会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思想作风教育,解决干部职工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作风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动全区国税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的力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廉洁型国税。

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 篇6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不走过场,我局成立了以王留藏同志任组长,李广臣、张振轩同志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为局党风廉政建设拿方案,作规划、搞协调、抓督办,同时根据局工作实际,通盘考虑,全面规划,逐一落实了学习宣传、廉政建设、党风教育、纪检监察、三观教育、文明创建、行风评议工作责任人,保证了每项具体工作有专人管、有专人抓、有专人干,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顺利开展。

二、围绕强素质、树形象,狠抓队伍自身建设

地税干部队伍建设是地税部门的内功所在。今年,局党组始终站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从地税工作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下大力气狠抓了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1、抓学习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全面加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三观”集中教育和各级党组织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文件以及胡锦涛、吴官正等领导同志关于党建工作重要论述为重点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按照局机关学习制度的要求,把政治学习、支部活动、业务学习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坚持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轮流讲课的作法,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科(室)负责人讲业务、支部成员讲党课,领导班子成员抓政治学习的格局。坚持做到人人有学习资料,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全局上下形成了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通过学习教育,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强化了宗旨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从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长城”。

2、抓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强化廉政行为规范。今年以来,局支部坚持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党旗增添光彩”为主旨,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公务员廉政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地税工作纪律的各项规定,通过出台文明服务公约,开展“争先创优”和“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设置政务公开栏、实行着装挂牌服务,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首接制”、“办事预约制”、“责任追究制”等勤政工作制度,在各办税服务大厅实行文明用语,在全县地税系统开展优质服务“窗口”争创活动,培养地税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和勤政为民的责任意识。

3、抓班子建设,锻造业务精良、作风扎实的领头雁。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好、团结好、纪律好、作风好、政绩好”的局领导班子,在班子建设上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不搞“一言堂”,不搞个人说了算。在工作和生活中,讲学习、讲正气、讲大局、讲原则,率先垂范。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坚持收支两条线,厉行节约。为全局职工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完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我们建立健全了地税局内部管理制度,修订了《地税局廉政建设制度》、《地税局财务管理制度》、《地税局电话管理制度》、《地税局值班制度》、《地税局小车管理制度》,使机关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这对加强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1、建立民主理财的制约机制。为建立民主理财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做到量入为出的原则,帐目做到日清月结,支出报销由分管局长一支笔审签。紧缩开支,加强民主理财,严把经费支出关口,坚决杜绝不合理开支。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凡购置50元以下办公用品,由财务人员自行掌握;50元以上100元以下开支项目由办公室主任批准;200元以上300元以下开支项目由分管领导批准;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由局长批准;500元以上开支项目以及特殊用途的开支项目,提交局务会集体讨论决定。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现象的滋生。

2、严格推行政务公开。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简化办事程序,对各种制度和办事流程,岗位职责在政务公开栏中公布,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办理税务登记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和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做到收支两条线。

3、健全监督机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坚持集体讨论,按照规则程序办事,虚心听取群众各方面意见。一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重大决策对社会公开,征求干部意见,接受单位干部的监督,从源头上堵塞各种漏洞。二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党内法规和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完善来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的监督。

税务纪检工作调研报告 篇7

1 目前稽查取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税务稽查实施检查和收集证据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导致税务稽查部门在税务稽查证据收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税务检查工作和取证程序不合法, 使税务稽查证据失效。比如有的税务稽查人员为了取得案件有关证据, 未经纳税人或当事人允许, 擅自对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和办公场所进行搜查, 甚至有的还对其居住场所进行非法搜查;有的未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就调取往年的账簿进行检查;有的未经设区的市税务局局长批准, 就擅自对当年的账簿实施调账检查;有的税务稽查人员在对纳税人进行询问时, 不考虑是否属于工作时间或在询问时采取引诱、诱供等欺骗性手段非法收集证据。

(2) 税务稽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税务检查工作底稿、轻视税务稽查证据的现象普遍存在。①税务稽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不完整、不准确, 忽视对纳税人主体资格方面认证的证据。案件处理后, 如果发生行政诉讼, 税务机关很可能败诉。②有的税务稽查人员把言词证据等间接证据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 忽视直接证据的收集。③有的税务稽查人员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对有关账薄、凭证、票据的复印、复制内容不全面, 在固定证据时, 不办理有关手续, 以致无法证实案件证据来源。

(3) 对税务稽查证据取证工作认识不全面。在税务稽查举报案件取证过程中, 税务稽查人员往往只注重收集不利于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证据, 而忽视了有利于纳税人的相关证据。

(4) 目前, 税务稽查取证工作制度不完善, 缺乏税务稽查调查取证管理办法, 导致收集税务稽查证据不及时, 有些甚至造成相关证据丢失。

(5) 当前税务稽查人员法律知识普遍缺乏, 收集的税务稽查证据形式不够完整, 取得的证据往往是孤证, 没有形成有效的证据链, 降低了证据的有效性。

2 当前形成税务稽查取证难点的主要原因分析

(1) 某项税收违法行为发生了, 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税收违法证据。有的纳税人由于没有建账, 现金交易, 既没有记录, 也没有制作任何发票、凭证、合同等。同时, 供货方也没有保管相应的凭证、记录, 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无据可查。

(2) 某项税收违法行为发生了, 虽然留下了相关证据材料, 但是税务稽查时没有被发现和收集。具体有以下五种情况:①由于现有的检查技术条件所限, 税务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主观原因等, 税务稽查人员没有认识到或收集到相关证据材料。②纳税人故意隐藏相关证据, 致使税务稽查人员无法找到。③纳税人虽然保存了相关证据材料, 但不愿意提供, 将它放在税务稽查人员无权检查的地方, 致使税务稽查人员无法取得相关证据材料。④虽然存在相关证据材料, 但得不到相关个人、单位的配合, 没有取得相关证据材料。⑤相关证据材料存在, 但若需要外调等, 因受稽查力量、稽查经费、稽查时间的限制, 没有取得相关证据材料。

(3) 某项税收违法行为发生了, 也留下相关证据材料, 但又被人为销毁, 税务稽查人员无法收集到。一是由于纳税人认为税收违法行为已完成, 故意将相关证据材料销毁;二是因纳税人保管不善, 丢失或损毁了相关证据材料;三是由于纳税人从某种渠道获得将被查的信息, 有意销毁相关证据材料。

3 解决税务稽查取证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应注意的事项

税务稽查案件的取证工作要走出困境,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

(1) 税务稽查证据收集必须符合法定程序。一是税务稽查证据收集必须要求两人以上, 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取得送达回证;二是调取帐簿等资料时必须经过税务局局长的批准、签字, 并办理相关手续;三是询问时间必须是被询问人的工作时间;四是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辩权, 并认真听取当事人的申辩意见, 及时对当事人的申辩意见进行核实。

(2) 税务稽查证据取证工作必须客观、全面、公正。税务稽查证据取证时, 要充分地依据客观事实, 尽量做到全面、完整, 使税务稽查证据形成证据链。

(3) 税务稽查人员收集的税务稽查证据必须是纳税人自愿或主动提供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第五十七条规定, 下列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①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②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得的证据材料;③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因此, 税务稽查人员在收集税务稽查证据的过程中, 必须耐心做好纳税人的工作, 尽量争取纳税人的支持, 让其主动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否则, 税务稽查证据的取证工作就前功尽弃。

(4) 税务稽查取证工作在进行相关证据资料收集时, 根据法律规定, 要尽可能提取原件, 不能提取原件的都必须复印、复制。复印、复制时应尽可能地全面真实反映原件的原貌。必须注明复印、复制的时间、地点、原件保管人、证据提取人的签名、盖章。只有经过纳税人认证的复印、复制件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5) 税务稽查人员必须坚持“先取证, 后决定”的原则。只有在审理确认取得证据材料客观、全面、统一, 能够充分的证明纳税人具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前提下, 才能作出税务处理决定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否则就会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6) 税务稽查举报案件、重大案件要做好保密工作, 要集中使用稽查力量, 集中时间尽快收集税务稽查案件相关证据材料。

(7) 要加强对税务稽查人员的培训, 提高税务稽查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以保证税务稽查证据收集准确、全面、公正、合法。只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学习, 我们处理的税务违法案件才经得起行政诉讼的检验。

(8) 夯实税收管理基础, 征管、稽查、护税一体化。税务管理是对纳税人纳税行为事前、事中的监督控管, 在税收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 与税务稽查这个终结环节息息相连, 税务管理要抛开日常应付式的事务, 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税务管理人员应对征税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宏观统计、分析、比对, 使信息资源产生增值效应, 避免信息资源浪费。这些分析材料将成为税务稽查部门进入该纳税人的第一手资料, 因是对真实历史数据的加工, 所以也是处理涉税问题的证据资料。二是税务管理人员对纳税人的信息资料应及时更新补充, 多渠道采集信息, 让税务稽查部门全方位掌握企业经营踪迹。我们对自己的纳税人应从建立之初到经营终止之日, 在他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应留有记录, 就跟人的档案一样伴随一生, 企业偷税了、企业发票违章了、企业未申报几次、企业接受了多少培训、听了多少次讲座、应随时补充记录进去, 这些信息记录了企业的纳税态度、纳税信誉、对税务稽查部门处理处罚很有帮助。

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 篇8

摘 要 企业税务筹划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为企业经济利润的扩大提供了基础,使企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以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根本的企业减负手段。而施工企业主要通过承包各种工程,提供建筑、安装劳务来取得收入,实现利润,涉及的最重要、缴纳税额最多的税种就是营业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不易改变,因此,通过合理税务筹划减少税负是企业增加效益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工程 税务筹划

一、税务筹划的涵义

税务筹划是由Tax Planning意译而来的,也称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利用税法给予的对自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对各种经济活动的事前选择和规划以节约税款支付,使企业的战略、经营与财务、税务相协调,从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筹划。对于资金和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施工企业,从源头上、在细节中开展税务筹划,是实现安全、合法的税收“自我减负”重要方式,也是国际上提倡的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并使社会整体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基本手段。

二、税务筹划的目的

一是领导想减“税负”,以此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在工作中,我们的施工公司要交的税种很多,税负较重,企业的管理层总希望财务部门能想办法降低税负。二是公司业务部门签订的合同没有明确税负的承担方,在履行合同时企业则需要为这部分税款买单,额外增加了成本。三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做税收筹划是为了让企业未雨绸缪,是企业更好地发展。四是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需要。税收政策经常变化如果财务人员跟不上税务知识的更新,就无从谈起为企业搞好服务。

三、税务筹划的原则

1.合法性。在税务筹划中,首先应该严格遵循合法性原则。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充分履行其义务、享有其权利,也就是说只有在遵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少缴税款的各种方式。

2.效益最优化。税务筹划的最主要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使纳税人的可支配利益最大化,即效益最大化,纳税人除了考虑节税外,还要考虑纳税人的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税务筹划应该要尽量使筹划成本最小。纳税人可选择的节减税收的方式和方法很多,税务筹划中在选择各种节税方案时,选择的方案应该是越容易操作越好,越简单越好。

3.稳健性。一般来说,纳税人的节税利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各种节减税收的预期方案都有一定的风险,如税制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债务风险等。税务筹划应该在节税利益与节税风险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以保证能够真正取得财务利益。

四、施工企业税务筹划工作要点

1.工程结算收入金额及确认时间的税务筹划。施工企业工程收入结算金额的大小不但影响缴纳营业税、教育费、城建税的金额,而且还影响到其利润总额进而影响所得税的缴纳。税法规定,工程施工企业的收入可以根据完工工作量和工程进度来确认计量,原因是施工项目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施工企业完全可以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将相关工程结算收入进行科学、合理的确认,延迟纳税时间,无息使用税金以达到税务筹划的目的。

2.施工合同签订以及承包方式选择的税务筹划。根据营业税税法的规定,安装工程由总承包方纳税,工程存在分包的,分包单位承担的营业税由总包单位代扣代缴,总包单位按工程总结算额扣除分包额后的余额缴纳营业税。因此能签订总分包合同的应该避免签订承包合同,从而避免总分包双方重复纳税。而签订施工合同时,要注意签订合同的类型不同,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如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按建筑安装税率3%征收,当签订设备租赁合同时按租赁业5%征收(假设其它随征税一样),所以能签订建筑安装合同的应尽量避免签订设备租赁合同。

包工包料和包工不包料是目前施工企业主要的承包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无论何种承包方式,营业额均按包工包料工程以料工费全额征收营业税。这样看来,施工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交纳全额的税款。然而企业的包料明显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在承包工程时,企业应尽量承包包工包料的工程,然后通过管理,控制材料开支等办法达到减税和增加利润的目的。

3.会计涉税科目设置的税务筹划。会计涉税科目设置不合理很可能造成列支的费用大于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增加企业所得税税负。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不仅仅要节约开支,还应当科学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来调整费用的归属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如:税法已经对企业会议费做了明确规定,只要施工企业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凭证,那么,企业可以在所得税税前将会议费进行全额扣除。

4.资产折旧摊销以及减值准备计提的税务筹划。税法赋予了施工企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定的选择权。因此,施工企业可以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摊销更多的折旧费用。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还能够将收回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资产减值可以提取的减值准备有八项,不得刻意多计提或计提不足,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反映和应用,而税法对资产的减值损失采用据实扣除的办法,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除了坏账准备可以按应收款项总额的0.5%税前扣除外其他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但同时规定,如果资产发生永久性和实质性减损,在规定的期限内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确认资产损失,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过期不报将不准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以减少税款的支出。

税务筹划逐渐被人们认可,随着国家新税收法规的出台,施工企业的税务筹划空间逐步降低。企业是以盈利为生存的,纳税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体现其价值的标尺。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合理的避税,达到以最小的资本投入,赢得最大资本收益。只有掌握了合理避税的统筹和规划才能使为企业实现预期利润目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做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连增.施工企业税务筹划初探.中国商界.2012(8).

上一篇:真挚的反义词下一篇:批复公文格式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