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共10篇)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1

XXX(XXX大学XXX学院

XX XXXXXX)

摘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运用和体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深化。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精神实质;政绩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对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科学论断的深化。这一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发展问题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发展观的与时俱进,是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亦即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问题。科学发展观,全面是基础、协调是纽带、可持续是目标、以人为本是核心,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强调了统筹兼顾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怎样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是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可持续是时间上的动态均衡。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还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及至政治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

传统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的发展观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还要实现社会系统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与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

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着重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

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我们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却为此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巨大代价。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创新我们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只是谋求国民经济一段时期内快速发展"而且是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可持续,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把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概括科学发展观时,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进一步强调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科学发展观明确告诉我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强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充分地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新的发展观强调,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求;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明文化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特别要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理论,而且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并丰富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的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和丰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的理论。从中可见,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又更新了发展的观念,完善了发展的思路,开拓了发展的境界,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

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发展观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矫正,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个新的飞跃。传统的发展观把追求物质需要看作是人的唯一目标,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念。它既破坏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完整性,又导致了社会、生态危机的产生。科学发展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包括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多种价值需求的实现过程和人的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确保以人为本原则得到切实贯彻。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以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同时要把突出发展主体的作用,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对我们党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既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社会运行的基本形式是发展,人类生存在的基本要求靠发展,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新发展思路,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科技和教育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人、铺新摊子、追求数量的增长方式转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轨道,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相协调,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方面,本质是求真务实,为人民造福。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落实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绩,而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所谓“政绩”,只能使发展陷入盲区和误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为一方百姓造福,必须出政绩,而且要多出政绩。但是,不同的政绩观念有不同的出发点和效果。有的领导干部为制造“政绩”,盲目攀比,甚至弄虚作假,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这是必须坚决反对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人民的公仆,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追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坚持为人民创政绩。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工作,以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

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各项任务中去。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都要竭尽全力去办。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脚踏实地工作,扎扎实实办事。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全面、严格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使之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虚假的政绩无处藏身,用正确的政绩观保障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提高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能力的根本途径。各级领导干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人才观与政绩观的统一,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国内情况来看,21世纪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好时期。关键是要抓住这个空前的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的根本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进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2

1 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主要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 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 就不可能凝聚力量, 不可能成就伟业, 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的“日耳曼精神”、“法兰西精神”等, 都可以理解为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在开发建设祖国大好河山、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同时,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 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动员和鼓舞人们为自己祖国的生存发展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古人说过“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这标志着早在远古时代, 国人就有了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被赋予多种表达方式。“遥望中原怀故土, 静观落叶总归根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所有这些名句, 都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酷爱自由, 追求进步, 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 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 对卖国求容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 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 这就是爱国主义的主要内涵。

团结统一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 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以来, 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 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 从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的颂歌。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 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

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 平等相待, 友好相处, 求同存异, 团结合作,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是举世文明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 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中国先哲的著名言论, 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海纳百川的宽宏胸襟。历万难唐玄奘印度取经, 传经书鉴真东渡扶桑, 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 通中外严复翻译西洋书, 这些典型的事例, 是中华民族积极与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勤劳勇敢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 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 是兴家的传家宝, 是兴国立世之本, 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正如古人所说:“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兴业惟勤”。勤劳又是和勇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畏强御”、“勇者不惧”, 就是要求人们面对艰险和强暴, 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勇于义而果于德, 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就是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 坚持正义, 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赴汤火, 蹈白刃”在所不辞的见义勇为精神。中华民族依靠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 缔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说, 它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精神, 体现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世制”、“与时偕行”、“与时俱新”、“日日新, 又日新”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只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 它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 战胜了各种各样的风险, 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

在民族精神这个统一体中, 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 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其中,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国家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要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前提。它们相辅相成, 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

2 民族精神的发展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 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断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水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强调,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们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革命精神, 对于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 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 倡导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精心培育和倡导了“64字”创业精神、孔繁森精神等, 并要求全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要大力弘扬为社会治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 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3

关键词:失衡;统筹;和谐;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15—02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这种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一个总体目标,那就是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良序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与社会协调均衡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然而,发展作为一种态势或者过程,总表现出一定的曲折性,在曲折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的上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左右发展历程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更加健康、快速、良好发展的展望。

一、科学发展观深刻的时代背景剖析

任何科学理论的提出都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并与现实要求密切关联,科学发展观是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重要方面:

1.它是发展转型之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的奇迹。随之而来的则是发展主义的形成,将发展本身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进步理论,并视经济增长为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1]。事实上这也是前几代中国领导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遵行的主要的公共管理模式。然而,由于一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略社会发展、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两极分化、社会动荡加剧等许多突出问题,并形成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因此,自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思想家、有识之士分析了人类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并逐渐实现了发展转型。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各种发展理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社会发展转型的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

2.它是当今世界求和平、求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流的必然要求。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影像,和平、发展、合作并共享发展成果乃是整个世界的时代主流。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加入WTO后,逐渐融入了世界发展的大家庭,因此,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时代主流、統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成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和结果。一方面,中国必须继续突出发展主题,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亦必须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积极创造有利于改革开放与快速发展的国际环境。

3.它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归根结底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我党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是我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判断和把握。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良序社会——为落脚点而提出的基本发展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

4.它是解决国内现实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必然要求。“社会本身是一个复杂体系……社会的运作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总的来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而协同工作” ,一旦社会某一部分出现问题,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出现问题。而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诸多社会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1)城乡失衡。城乡二元体制下,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化供给,“城乡二元结构下整个政策是偏向城市的,社会保障也好、公共服务也好”,以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社会不公现象日益严重。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扩大到3.36∶1,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之最,亦是世界之最;而且,2008年绝对差距首超万亿 [2]。(2)地区失衡。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渐次落后,最富有的东部和最贫穷的西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产业与行业失衡。我国一直强调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农业的弱势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则一直比较落后,与此对应的则是形成了层次鲜明的行业结构,同样具有失衡的特征。(4)贫富失衡。城乡、地区、行业和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财产的集中度提高。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 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资产总额达8.8万亿,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9% [3]。而社会失衡还有两大表现,一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实现高速增长。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即便浙江省是全国贫富差距最低的省份,也不得不面临社会分化所导致的社会失衡和社会基本结构不公问题。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由于强制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间在补偿、就业和保障上已出现紧张关系。而同时还存在着污染严重,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失衡等社会问题。2005年,浙江省东阳、嵊州、长兴等地就曾连续爆发了群体性事件,归根结底就在于当地污染型企业的生产侵害了周边居民的利益。发展失衡与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无疑形成了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种外在社会驱动力,使得政府不得不将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社会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问题,完善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城市乡村、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深刻的时代背景表明既往以GDP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要解决实践中我们所遇到的诸问题,则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良性的社会发展而言,以下四点是必然要求。

1.实现发展转型,走人与自然统筹和谐的发展之路。发展主义视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而实际上对究竟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等核心问题则基本没有解决。这势必导致发展的紊乱以及社会发展的失衡,反过来势必影响社会整体的发展效率与发展效果。因而,实现发展转型,走统筹、和谐的发展之路就成了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际上浙江省政府一直在努力构建社会成员迫切希望的社会秩序与生态环境,“生态立省”与“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提出与实践,不仅仅着眼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更期望能够实现一种可持续的高效发展。浙江如果要在新形势下实现二次发展,并取得先发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发展目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成果分配问题,“生态立区”,走循环、和谐、统筹的发展之路显然是必须选择的路径。而能否巧借东风实现发展转型与产业的升级,则考验着所有人的智慧、勇气与魄力,也考验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2.積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才可能实现永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浙江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公民意识与公民权的发展显然要先于其他地区,这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形成了一定的倒逼,而且要求更高。所以,对浙江来说,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为企业、公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而全面的公共服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成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发展失衡问题,走人与社会和谐统筹发展之路。浙江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然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和增长过程亦一直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社会失衡发展问题。这无疑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新形势下,政府更应突出强调宏观调控职能,通过政策调整,实现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供给,适当向落后地区倾斜。如从1996年,我省就开始试行“城乡合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而对浙江的发展来说,唯有尽快贯彻省委、省政府正确的战略思想与发展战略,尽早落实公共产品均衡化供给的路径安排,才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真正解决城乡失衡、区域失衡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4.积极宣传、践行科学发展观。倘若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思想汇报中,那学与不学并没有多大差别。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应该积极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及其理论精髓;另一方面,则应该建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如重构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把环境污染与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统筹与社会和谐发展纳入这个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对干部的考核标准,并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赏罚分明的制度。唯有如此,才能让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真正落到实处,科学的理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实践力量!

三、小结

学习与把握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出发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个理论的现实针对性,才能真正把握其统筹和谐的精神内核,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门来讲,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并形成制度化的科学发展与考核指标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良序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

[1]汪大海,唐德龙.从“发展主义”到“以人为本”——双重转型背景下中国公共管理的路径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5,(4).

[2]童大焕.中国城乡差距的真实面目[N].东方早报,2008-09-01.欣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突破万元的警示[EB / OL].新农网,http: //www.

xinnong.com/news/20090225/637112.html.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党的宗旨以丰富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纲领以明确的时代方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出发,江泽民同志在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等。这些新的重大的理论观点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长期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总结我们党和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征,就是把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基本理论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系统、科学、完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领域,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领域,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5

答:一、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的内涵深刻,它的意义深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国精神”的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树立和弘扬的中心任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精神与今日全球时代中国应有的国家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国家荣誉相匹配,并有益于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中国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中国精神包含着阳刚与阴柔两个层面。”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与具体表现。在内在性与超越性方面,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2.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间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孔子的大同理想即表达了这一理念。

“和谐”的前提:(1)是整体的团结与合作,和谐是整体的有机化、组织化以及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因此,中国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也特别推崇集体荣誉感,在现代世界尤其表现为国家荣誉及其国家认同。(2)“和谐”乃多样性的并存与互补,所谓“和而不同”,整体的团结与合作不是抹掉个体,恰恰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并让个体分享整体的效能及其荣誉,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精神同样强调个体,但并不因此丧失整体性。(3)和谐是有主体性的,乃是主体的自立、自信与自强,因此绝非无原则的妥协与退让,更不是示弱。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不承认绝对不变的实体,而是主张世界的生成变化,从宇宙万物到族群人伦,从自然系统到人的教化系统,从形上之道到形下之器物,从生命本体到社会文化及其解释,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并遵循运动变化的辩证法则。在其现代复兴过程中,中华民族更是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及其复杂局面,勇于担当、革故鼎新、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中国传统包括中国精神的现代转化。

4.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境内诸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传统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中国精神具有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能吸纳或兼容一切外来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传统。

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一直就在通过不断欣赏和学习外来文化,吸收其精华,进而成就了华夏文化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传统,并在今日全球时代形成更加积极的作为与贡献。

二、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境。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兴国强国之路,首先需要兴国魂、强国魄,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以高扬的精神旗帜为指引,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中国精神始终是激励和支撑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前赴后继、英勇拼搏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一步一步接近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重重磨难而不断走向辉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儿女始终高扬中国精神的旗帜,并根据时代和实际不断赋予其新的生机活力。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在当代中国,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6

一、要把雷锋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贯穿“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始终

雷锋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而作为一种道德导向,“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基本精神在于奉献。人民教师工作分不清上班下班,承受着太多的不应该承受的社会压力;它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它需要克服种种困难,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孜孜以求,能耐得住寂寞,能甘于苦涩、勤于思考、乐于单调。这就需要教师正确面对或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矛盾,以事业的发展为重。这也决定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一种带有崇高意蕴的自觉承诺。教师的“蜡烛”精神也正在于此——乐于奉献。只要把雷锋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贯穿于“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始终,才无愧于一名人民教师的称号。

二、要像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一样温暖”那样“热爱学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像雷锋那样具有热爱他人的精神境界,即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关心爱护学生。因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体现了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关爱,体现了教师对社会主义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认知,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特殊情感关系。师爱的本质是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真心实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教师不但要爱“尖子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和有某些缺陷的学生,务必抛弃成见,克服偏见,像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一样温暖”那样热爱学生。

三、要让雷锋的“钉子”精神在教师的“严谨治学”的实践中得到贯彻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和谐内涵 篇7

从《四书》的“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到《礼记》的“天人合一”, 从16世纪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闵采尔的“千年太平国”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和谐, 始终是古今中外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旨在构建一个“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也是我们党为之追求的理想目标。

十六大以来尤其是近年来,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破题”走向深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发展, 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 这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需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从执政理念到政府职能转变, 从健全民主法制到致力改善民生, 从创建和谐文化到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见, 一个初具规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布局已全面展开。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成为十七大的最强音。党的十七大更加深入地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将其和谐的内涵进行了再次深化。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全面发展, 促进经济和谐

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没有经济和谐整个社会的运转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在经济系统内部,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 顺畅循环, 否则, 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处理好一些重大的经济关系问题, 保障经济的和谐发展。比如, 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产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扩大内需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关系, 实施招商引资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的关系等等。

二、协调发展, 保障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它是人类社会系统内部各层次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简称。整个人类社会系统是由多个多层次人类社会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的稳定存在要求其内部各层次子系统之间和谐共存。人与人的和谐表现为相同级别的各个社会系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GDP总量增长了10倍, 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与此同时, 我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公共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 分配不公矛盾凸显, 城乡差距已经超过了3倍。收入差距拉大, 尽管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但如果解决不好, 也会危及社会稳定。

科学发展观提出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到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像关心城市建设一样关心农村建设, 像研究城市建设一样研究农村建设, 切实加大对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投入力度;做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在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同时, 抓好农村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和谐

生态和谐, 是经济和谐和社会和谐的生态基础。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 所有的生态要素之间具有较好的质和量的合理配置。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以及自然要素之间的生态和谐。而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 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致使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影响了人类的正常发展。温室效应、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单位GDP能耗过高、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是我国当前及今后须长期面临的严重生态课题。

科学发展观紧扣生态和谐内涵, 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同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 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这就将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和谐理念做了再次升华, 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 可见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生态和谐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 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 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四、以人为本, 实现互动和谐

“和”是中国的传统哲学命题。《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就是要以人的本质为本, 就是要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 达到最终的和谐。这是发展的根源和根据, 更是实现和谐的基础。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和谐内涵的基础, 将生态和谐、经济和谐和社会和谐进行统一, 最终实现互动和谐。

我国前一时期过分着重于国内生产总值量的增长, 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扩大, 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 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等。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内涵解决了和谐的问题, 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行动纲领。

党的十七大再次将科学发展观及其和谐内涵进行了深化和升华, 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全党各项工作的统领。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科学发展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协调发展的和谐精神融入社会建设之中。由此说来, 和谐社会是目标, 科学的发展是真正的硬道理。不科学的发展难免不和谐, 不和谐的发展一定不科学。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即以发展保证和谐, 以和谐推进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原则和科学方法,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摘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逐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包含深刻的和谐内涵, 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深远而重大的作用。本文将对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刘新刚.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理论探索, 2007, (5) .

[3]叶山土.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内涵的哲学探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6) .

[4]徐华秀.浅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咸宁学院学报, 2006, (5) .

[5]孙晓毛.略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篇8

世界科技文化史结课作业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姓名:王 大 海

学号:091031091

5专

班级:机自099

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2010年12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推进,黄昌款、胡适、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

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

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然而,在我们所在的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决定了大学的文化生活,而大学的文化生活又决定着大学的风格,影响着大学的运作行为,影响着师生的气质和品性,进而形成一所大学特有的价值观念、学风、教风和校风。它决定着大学的形象,使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那些具有个性的大学精神必然能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大学精神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形成后的大学精神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9

②意义:A.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答: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的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的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还是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他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关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的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3.新三民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②.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基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4.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答:①.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证明: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而当时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又促进是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也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②.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体实现的可能性 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相互合作道路的要求 C.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主义形式 D.当时的国家形式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5.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史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A.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B.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时间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C.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求

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当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并通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社会主义更好的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只有靠发展,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前途的信念和信心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式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都要靠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答:①.工作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由中国特色主义的经济,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三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②如何理解: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的必要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7.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发展?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启示研究 篇10

1科学发展观内容

科学发展观, 我们应该理解为: 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 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发展要以人为本,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特别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要通盘考虑, 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协调好各方和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和利益关系; 发展要可持续, 处理好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 政府调控经济和促进发展, 不能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1. 1发展是第一要义

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把发展作为硬道理,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现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展, 和平崛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念提出后,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关键, 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对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时期, 提倡的是和平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2]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主题之一, 中国GDP的增长、国际话语权的增多、国家的强大等都离不开发展, 离开了发展, 我国将停止不前, 科学发展观也会失去最为关键的内容, 成为无源之水。为此, 我国现阶段要紧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科教兴国, 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用发展的思路、 发现的眼光解决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中国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硬道理, 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原则性经验。如果没有发展, 科学发展观会失去意义, 我国也会重蹈 “闭关锁国”的覆辙, 必须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胡锦涛同志提出: 我们必须牢记, 发展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脉络, 坚持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们的愿望, 推动国家发展, 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3]

1. 2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 “以人为本”, 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第一, 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兴国, 尊重人民主人翁的主体地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福群众。第二,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始终把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人身权益、经济权益等不受侵害。第四, 科学发展观强调 “以人为本”, 就是要在发展目的上为了人, 在发展过程上依靠人, 在发展成果上惠及人, 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关心人的现实生活,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尊重人的自由权利, 保障人的合法权益, 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4]

1.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要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 是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可将这一要求划分为三方面内容。全面发展, 即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以及上述各项内容的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要求全面发展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及其组成在发展中都是互相协调的。当然, 不仅要求向同一方向发展, 全部内容的发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也应是相互适应的; 可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简单地说, 就是指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也不能对后人所需构成危害。

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想要完成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正确处理各项内容及其组成的结构、质量、速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既要提高发展速度, 又要优化结构、增长效益、提升质量, 而且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5]

1. 4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所谓统筹兼顾, 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总揽全局、 协调发展、科学筹划、兼顾各方,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1956年, 毛泽东同志在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之后, 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根本方法也十分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五个统筹”实际上讲得就是统筹兼顾,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报告在 “五个统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之上, 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当这两个内容结合在一起时, 就要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 促进全局和谐、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 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持续加快, 矛盾愈加凸出。在这个重要的阶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科学发展观的当代启示

2. 1经济建设

当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可避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这会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对人民生活和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 积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以生产为基础, 以生活富裕为目标, 以生态良好为条件, 努力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2. 2政治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这就意味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政治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化, 提高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 发挥人的政治潜能, 实现人的政治价值。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应该促进人主动参与政治的力度。政治稳定要以经济稳定为基础, 缺乏经济稳定的政治稳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2. 3文化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文化建设力度, 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为群众提供丰富而充足的精神食粮, 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6]与此同时, 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发展, 切实做到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4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 “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 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7]

2.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人的关系、能力和素质等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让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发展,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又要依赖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又要依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者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既是人们的精神追求, 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3结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与手段”, 才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 才能使发展有新思路, 改革有新突破, 开放有新局面, 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 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摘要:200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以人为本”, 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要求则是“统筹兼顾”。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需要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注意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启示, 从而才能更好地指导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反思,科学性,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文君.当代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3]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4]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35.

[6]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7]周永学.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11.

上一篇:建党一百周年朋友圈语录文案说说下一篇:高中教师聘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