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精选9篇)

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 篇1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小寒VS大寒,哪个更寒

每年冬天,好事者们都会就“北方和南方谁更冷”争论一番,而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寒冷担当“大寒”和“小寒”来说,对于这两者谁更冷的争执,在气象界也是一个发酵多年的话题。

虽然寒分大小,但实际上,小寒与大寒往往没大没小的。古谚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就曾说过,对全国120个城市(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小寒与大寒的气温进行统计对比,61%的地区小寒更冷,32%的地区大寒更冷的,另有7%为基本持平。

即使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是小寒不亚于大寒。

其中对南方和北方进行分类统计,南方:小寒更冷的占77%,大寒更冷的占13%。在南方,小寒完胜。北方:小寒更冷的占45%,大寒更冷的占50%。在北方,大寒略优。

极端最低气温纪录更容易发生在哪个节气期间?小寒位居第一,其次是冬至、大寒和立春。

既然小寒完胜大寒,为何不索性叫大寒呢?

寒露的节气特点及天气特点 篇2

寒露的天气特点

寒露期间天气气候有以下几个特点:

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C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C以上,海南更高,在25°C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C~20°C,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C,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C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C以下了。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

寒露节气的习俗

防冻害

农谚有云:“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寒露前后.气温更低.此时兹永下由晶莹的白露渐渐转为凝结的白霜。寒露前后,田间作物最怕受寒风侵袭,农家要注意预防田间冻害。

秋钓边

此时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

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红叶,学名黄梢。是观赏树木,主要看叶。为历代文人青睐。A早见于司马相如(上林赋》,全国各地都有。事实上,人们在观赏红叶的时候,不仅仅是黄护,还有乌柏、丹枫、火炬、红叶李等树种。漫步在通幽曲径上望山坡。便会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红叶。色彩斑斓的美景。

寒露的节气特点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寒露节气的早晨,我们都可以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晶莹的露珠,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露水已经是非常寒冷的了。也许有身在南方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南方的早晨没有露水,这个原因很简单,二十四节气出自黄河流域,这个时候,江南以南的地区温度还偏高,也不会太冷。

从寒露到它后面的节气霜降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却是一年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若是一场冷空气过后,日平均温度下降8℃、10℃很常见。因此这个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寒露”,意味着一年中凉爽向寒冷的转折。随着寒露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转凉,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随之雨水渐少。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

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寒露养生小知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因为寒露过后是真正的冷了,并没有初秋的燥热,喜欢穿凉鞋的菇凉们可就要注意了,夏季穿的凉鞋就要收起来了,毕竟足部保暖是很重要的,小心“寒从足生”。睡前可以采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防止凉气入体,还能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不要再穿夏季的凉爽衣物了,应该适时添衣,尤其是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当然换季衣服也不宜添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

3、早睡早起

秋分节气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篇3

秋分节气的特点

秋分气候特征

秋分节气的含义

秋分节气的特点

1、冷空气南下

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

2、地面热量散失多、气温降低快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3、进入秋季日均温度22℃以下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返回目录

秋分气候特征有哪些

初霜冻不足为奇

谚语说:“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的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初霜的到来标志着农作物生长季的结束,农业生产开始进入秋收大忙时期。不过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那样耐不住风寒,傲立秋风中的菊花与枫叶就组成了一幅“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的优美画卷。同时,初霜的降临,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提前欣赏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

影响农业的灾害天气之寒露风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后,引起显著降温,影响晚稻抽穗、开花、灌浆,造成减产的低温冷害。因各年强冷空气出现时间和强度不同,在长江中下游、华南的桂北、粤北、闽西北、闽中一带,寒露风多在秋分时节出现。各地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出现寒露风的标准;华南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标准。

影响农业的灾害天气之华西秋雨

在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冷暖空气的对峙,在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往往发生连绵的秋雨,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天、几十天。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年年都有,并且常常是夜雨。著名唐朝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描述。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进入降水减少的时段

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将先后转入干季。

江南迎来小阳春

秋分过后,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副热带高压)继续南退。冷空气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力量。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冷空气分股南下,一般年份,江南大部也都先后进入了秋季(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秋老虎”不见了踪影,人们开始享受一年中的好天气。江浙一带,人们用金风送爽、云淡风轻、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一切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南北两重天

通常情况下,秋分时节我国新疆、青海、四川、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的少数地方已经步入初冬,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呼玛,内蒙古北端的海拉尔、四川西部的甘孜、松潘等地有时会出现雪花纷飞的情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已进入了深秋时节,人们纷纷登高望远,来到山区密林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从辽宁南部到江南,人们享受着金秋送来的凉爽。

而在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气温还在22℃以上,人们还在吹空调,吃西瓜,依旧没有走出漫长的夏季,但夏天潮湿闷热的天气不多了,遇到较强冷空气南下,还会有少数雷暴天气发生。

大雾影响不可小视

进入秋分,大雾天气开始增多,主要是辐射雾。

辐射雾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使贴近地面空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凝结后而形成的雾。它常出现在有微风而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在秋冬季节,我国内陆地区常有这种雾出现。辐射雾往往范围较大,跨越数省,不仅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而且影响高速公路、跨省国道、航空、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返回目录

秋分节气的含义

秋分释义: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正式进入秋季。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 的意思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从冬至开始白天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天比晚上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才白天比晚上短。

谷雨节气天气特点是什么 篇4

阳历时刻:204月19日22:45:21,星期日

阴历日期:二〇二〇年三月廿七,星期日

开始时刻:年4月19日22:45:21,星期日

结束时刻:2020年5月5日08:51,星期二

谷雨节气天气特点是什么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谷雨三候是哪三候

一候:萍始生

浮萍开始生长

一候所代表花信:牡丹。

二候:鸣鸠拂其羽

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

二候所代表花信:酴糜。

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是蚕宝宝将要生长的信号。

三候所代表花信:楝花。

谷雨节气传统食物

1、食香椿

俗语说:“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谷雨前后,正是吃香椿的好时候,尤其是北方地区,谷雨吃香椿,是时下最时令的金贵菜肴。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一年之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尝得到这口“春味”!而且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2、喝谷雨茶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是采茶的时节。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谷雨茶温凉,因为谷雨生长在温和的春季,春季温度也适中,所以谷雨茶都有温良去火的功效特点,可以用作茶疗。

3、吃香菜

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 篇5

大寒各地习俗

大寒饮食变化

大寒节气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

<<<返回目录

大寒季节特征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返回目录

大寒各地习俗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

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返回目录

大寒饮食变化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春节就包含在大寒节气里。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

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此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万物的升发。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八宝饭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除了八宝饭滋补外,还可以服用纽斯康牌蜂胶软胶囊,提高免疫力,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发散风寒汤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

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芪杞炖子鸡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关于大寒节气的含义 篇6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大寒时,太阳到达黄经3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的优美散文 篇7

春来,花儿开;夏至,青禾壮;秋去,果成熟;冬临,五谷藏。春夏秋冬,像是大自然的四个老姐妹,个个性格分明。当立则立,当退则退,无半点含糊。大寒,大概就是冬生养的最后一个小小孩了。

然而,这小孩最小却最酷。如果说小暑大暑是夏日里的两个玩世不恭的小伙伴,小雪大雪是初冬时节一对翩翩起舞的雪姊妹,那么,小寒大寒则是隆冬时节的一双酷兄弟。

看,冰天雪地,北风呼啸。村头那株老槐树上,那被小暑舔过的绿叶早已化为尘埃。被小雪吻过的枝条,在寒风冷雨的淫威之下也已灰飞烟飘。只剩下光秃秃的老树疙瘩,孤零零傲立在风刀霜剑之中。

风雨潇潇,霜雪飘飘,日月追逐从蓝天飞过的四季鸟。你用心收获生活的五谷,期盼一年的衣食有了依靠。用心清洗四季的风尘,期盼一生如一年平安美好。

回望来时路,雪野收藏了你一年的丰收果,也掩藏了你一年的辛劳。春日暖阳,耕耘播种,你撒下希望,又担心缺垄少苗,春心一寸,几多苦笑;夏花一地,青禾茁壮,你汗珠摔八瓣,挥锄铲稗草,暑多凉少,忍受酷暑煎熬;秋实梦里,你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萧条;隆冬时节,你撷取冬阳一缕,也历经露重寒宵。这追求幸福的流程,充满期盼、欣慰和欢笑,也饱含多少酸楚、艰辛和烦恼。

季节的流转就是一个寻梦的过程。寻求美好,寻找幸福,寻觅爱。然而四季轮回,梦圆梦灭。你收割了青春,是否也收割了爱情?那幸福时远时近,扑朔迷离;那人左右顾盼,可望而不可及。雪花飘飘又一年,深眠在寒冷的冬季,我偏要把梦、把思念写进诗里。轻声低语中,柔情的漫长时光,漫长时光的柔情,溢着幸福,溢着淡淡忧愁,在字里行间萦绕。

今夜无风,满头的乌云靠什么去吹散?我的生命之帆知向何方?三月的春风呀,何时吹来,解开盘根错节的情思?

夜色寂静,大地在一天的疲惫中睡去。梦被星空掠去,天地间不知谁装饰了谁的梦幻。朝夕相伴的天地对视无语,却流走了又一季的时光。

哦!幸福不是四季鸟。

其实小暑、小雪、小寒们亦如此。它们按照上天编好的程序,走过幸福的流程,也历练苦难的流水线。它们隔着季节相望,或在同一个季节里相守,却不能相逢。在先后走过那株老槐树的身旁时,只能各自留下一个吻,刻下一道痕。那圈圈年轮,就是它们生命的轨迹。

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四季如人,节气如命。二十四节气川流不息,周而复始,可谓祖宗家传,也可谓天地间恒定的法则。

的大寒节气是什么时候 篇8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输电线路、水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大寒节气的算法

大寒节气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0.12,20世纪C=20.84。

举例说明:2089年大寒日期=[89×0.2422+20.12]-[(89-1)/4]=41-22=19,1月19日大寒。

例外:208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20世纪无。

2022年-2035年大寒是几月几日

2022年大寒时间:1月20日10:38:56,农历2021年十二月(小)十八

2023年大寒时间:1月20日16:29:20,农历2022年十二月(大)廿九

2024年大寒时间:1月20日22:07:08,农历2023年十二月(大)初十

2025年大寒时间:1月20日03:59:52,农历2024年十二月(小)廿一

2026年大寒时间:1月20日09:44:39,农历2025年十二月(小)初一

2027年大寒时间:1月20日15:29:32,农历2026年十二月(小)十三

2028年大寒时间:1月20日21:21:37,农历2027年十二月(小)廿四

2029年大寒时间:1月20日03:00:32,农历2028年十二月(大)初六

2030年大寒时间:1月20日08:54:01,农历2029年十二月(大)十七

2031年大寒时间:1月20日14:47:33,农历2030年十二月(小)廿七

2032年大寒时间:1月20日20:30:53,农历2031年十二月(大)初九

2033年大寒时间:1月20日02:32:20,农历2032年十二月(大)二十

2034年大寒时间:1月20日08:26:49,农历2033年十一月(大)三十

2035年大寒时间:1月20日14:13:46,农历2034年十二月(大)十二

大寒节气的说说

1、今日大寒,也是二十四节气之尾,提醒您外出注意保暖,保持身体健康,迎接新的一年。

2、大寒至,思汝甚切,日不食,夜不寐,盼与君日日相逢,夜夜相伴,免受冰冷凄苦,以解相思之渴也。奈何家徒四壁,未至温饱,敢问汝家之火炕肯出借否?

3、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记得多加衣,健康在身边;幸福多笑脸,轻松把钱赚;祝福收不断,时时能开颜;福运永流传,大寒乐无边!

4、用蛋白黄豆,高钙牛奶,润肠黑豆,降脂香菇,健脾大豆,补气黑木耳,温肾狗肉,健脾鲈鱼;熬成驱寒保暖粥一碗,送给大寒节的你,祝你大寒不冷,身体强健,温暖不断,美好缠绵!

5、大寒日许心愿,愿快乐在你心中长高个,幸福在你心中变成小胖子儿,好运像斗牛天天把你当成红地毯。收到短信要劳记:天天要开心,大寒节气暖心!

6、寒风徐徐,吹来的不只是寒冷,还有我的思念;腊梅朵朵,绽放的不只是芬芳,还有我的关怀;短信条条,发来的不只是文字,还有我的祝福:大寒快乐!

大寒节气的民间由来传说 篇9

大寒尾牙祭的故事:

据说,周朝时有位家仆张福德,因主人赴远地当官,思念幼女,由他伴随主人爱女千里寻父,途中遇到暴风雪,张福德为救其女免受冻死而牺牲自己生命。主人感念其忠诚而建庙祭祀。周武王时加赠封号“后土”,後来人人视其能造福乡里、福泽万民而尊称“福德正神”。

每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

大寒吃腊八粥的故事:

大寒恰逢腊八节。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所以说腊八节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腊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

大寒故事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 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信众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的风俗。

大寒小年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日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廿三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好点子。在腊月廿三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里,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廿三夜里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廿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大寒的故事传说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为一年中严寒之极点,自冬至后第三十六日的大寒也有所谓“四九夜眠如露宿”之称,表示严寒之极。古人此时正忙着准备过年,鲜花、年柑等为新春应景之物。秧田须覆盖塑料布或不织布保温

大寒第一候是“鸡乳”,母鸡开始孵育小鸡。

大寒第二候是“征鸟厉疾”,征鸟是指凶猛有攻击性的鸟类,如老鹰、隼等猛禽,因受到饥寒交迫之苦,仍遨翔于天际,展现杀伐的本能追捕猎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第三候是“水泽腹坚”,此时寒冷已极,河川的水结冰直透到水底,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块。

日本的大寒三候是“款冬华。水泽腹坚。鸡始乳。”款冬是少数在寒冬开花的植物。

大寒,与小寒相对,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

黄河流域地区的大寒物候特征为“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意思是:大寒以后阳气上升明显,可以孵小鸡了(就现在情况而言,正月份才开始孵化小鸡)。

征鸟即鹰隼等肉食鸟类,大寒时节多盘旋高空,寻捕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大寒地面气温降至最低点,河内冰层也达到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各地习俗

大寒节气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各地人们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便于及早安排农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广西)、“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马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丰年”(贵州)、“大寒无风伏干旱”。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春节就包含在大寒节气里。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此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又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上一篇:初中英语示范作文下一篇:关于形容人多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