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精选8篇)

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满足农村客户的融资需求,规范农户权利质押贷款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户权利质押贷款是指农户以未到期的人民币定期储蓄存单或凭证式国债等权利凭证作质押,从农村信用社取得一定金额的人民币贷款,并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个人贷款业务。

第三条 作为质押品的定期存单包括未到期的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存单等具有定期存款性质的权利凭证。

第四条 质押存单存期内按正常存款利率计息。存本取息定期存款存单用于质押时,停止取息。

第五条 凭预留印鉴或密码支取的存单作为质押时,出质人须向发放贷款的信用社提供密码;以凭印鉴或有效身份证明支取的存单作为质押时,出质人应转为凭密码支取,否则信用社有权拒绝发放贷款。

(四)保证按期偿还贷款本息。

第十条 凡所有权有争议或已作担保、挂失以及冻结、止付的权利凭证,不得作为贷款质押物;借款人在贷款未偿还前,不得取回质押物或申请挂失。

第三章 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

第十一条 农户个人权利质押贷款在确保贷款本息能足额收回的前提下,并在充分考虑风险的情况下适当掌握以下贷款比例:定期存款单质押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每笔贷款额度不超过质押凭证面额的90%,质押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每笔贷款额度不超过质押凭证面额的80%。

第十二条 农户个人权利质押贷款的期限由贷款人与借款人协商确定,但质押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质押存单的到期日。若为多张存单质押,以距离到期日时间最近者确定贷款期限,分笔发放的贷款除外。

第十三条 出质人和贷款人可以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当借款人要求提前归还贷款,需经贷款社同意。借款人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贷款人可直接将存单兑现以实现质权。存单到期日晚于借款到期日的,贷款人可继续保管质押存单,在存单到期日兑现以实现质权。如借款人未按期归还贷款,自逾期之日起按规定计收罚息。

第十四条 农户个人权利质押贷款一般不予办理展期。

意见,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交信用社贷款审批责任人审核批准。

第十八条 贷款审批。信用社贷款审批责任人要认真审核借款人的有关材料和内容,对借款人尽快作出“贷”与“不贷”的明确答复。同意贷款,要在审批表中签署审批意见,通知贷款调查责任人办理有价权利凭证止付手续。

第十九条 贷款发放。

(一)办理止付手续。调查责任人将质押凭证收存并凭《质押凭证止付通知书》办理凭证止付手续,同时经信用社审批责任人复核。

(二)签订借款合同。信用社贷款审批责任人(或授权代理人)同借款人、出质人共同签订《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质押借款合同》,由贷款社、借款人、出质人各执一份。质押合同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1、出质人、借款人和质权人姓名(名称)、住址或营业场所;

2、被担保的贷款的种类、数额、期限、利率、贷款用途以及贷款合同号;

3、定期存单号码及所载存款的种类、户名、开立机构、数额、期限、利率;

4、质押担保的范围;

5、定期存单确认情况; 的责任人制度。

第二十四条 贷款调查责任人负责农户权利质押贷款发放的调查和到期贷款的回收,其职责是:

(一)受理所辖农户借款申请;

(二)调查核实权利质物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记载贷款登记簿;

(四)办理收回贷款手续;

(五)经授权办理凭证止付以及解除止付手续;

(六)其他规定职责。

第二十五条 信用社贷款审批责任人负责农户权利质押贷款发放的决策及管理,其职责是:

(一)对调查责任人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二)提出贷与不贷的意见和理由;

(三)签订质押借款合同;

(四)对还款手续的审核;

(五)其他规定职责。

第二十六条 贷款检查责任人负责检查监督农户质押贷款发放的安全性,其职责是:

(一)对贷款风险及贷款操作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检查;

(二)对农户质押贷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三)建立和保管贷款档案资料;

(四)其他规定职责。

第二十七条 贷款责任人承担的责任与其职责联系。贷款调查责任人承担调查失误和贷款清收的责任;贷款审批责任人承担决策失误和领导不力的责任;贷款检查责任人承担检查失误和监督不力的责任。

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 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一项创新性金融产品, 为政府、银行、中介深入合作提供了广阔发展平台。目前, 石家庄市已有部分商业银行开办了此项业务, 农村信用社尚属空白。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考虑, 开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无疑会是多赢局面。

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条件

随着国家将知识产权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充分表明国家鼓励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决心, 这也与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相一致。可见,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三个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一) 法律制度条件。

随着《担保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了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和制度保障, 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重要资产, 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无论对于小微企业还是银行金融机构, 都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

(二) 专业技术条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市场资金需求的逐步扩大以及对无形资产价值的逐步认可, 无形资产评估逐渐兴起, 经过十几年发展, 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专业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人才, 银行金融机构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专业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三) 市场环境条件。

随着首批18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的成立, 既为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了专业化服务平台, 也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了实际操作可行性, 能够更加准确、及时、方便地反映知识产权实际价值, 方便小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取资金支持。

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企业间不再是单纯的资金、资源、规模竞争, 已经转移到依托科技、人才、管理等平台进行的无形资产竞争。小微企业难以从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与大企业一较长短, 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使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运而生。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 切实解决了不少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几年也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在全国设立了多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区, 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推进了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试点地区取得的成效, 对农村信用社支持小微企业具有指导意义。石家庄目前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型小微企业, 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 具备成熟的市场环境,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扩大再生产愿望十分迫切, 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

(一) 估值风险。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弹性较大, 变现时可能面临出让价格与评估价值差异大的问题, 部分风险甚至能够导致知识产权迅速贬值, 损害银行金融机构的利益。实践中的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风险主要包括技术替代风险、可转让风险、市场化风险、主观判断风险、权利道德风险、强制许可风险等。

(二) 处置变现风险。

知识产权变现前景难以预测、变现困难是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知识产权依附于专业知识和团队, 且必须与一定的生产设备、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等相结合才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这种需要与其他资产结合才能实现现金流的特点, 拍卖时可能会出现知识产权与原有生产工艺或设施不适应导致难以出售。

(三) 法律风险。

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易受产权特征的影响, 知识产权本身存在较大的权利不稳定性, 极易导致权属争议问题, 使得银行金融机构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时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权属争议风险、国家授权风险、侵权风险、授权和转让争议风险、质押登记风险等五个方面。

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意义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一项创新型金融产品, 由于本身的特殊属性, 很难对其市场价值、变现能力、风险状况、日常管理等进行综合评定, 因而, 农村信用社迟迟未开办此类业务。无论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亦或是农村信用社, 尝试开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 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盘活无形资产价值, 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及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通过与农村信用社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合作, 进行科学准确评估, 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知识产权的价值, 通过信贷资金杠杆效应, 将知识产权价值发挥到极致, 同时对知识产权也是一种有效保护。

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 开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增加了业务品种, 扩大了信贷资金支持面, 便于拓展具有类似需求的客户, 同时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锻炼以及专业技术的储备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能树立农村信用社良好形象, 甚至能够取得当地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支持。

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

(一) 政府+农村信用社+担保公司+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

此类模式比较重视知识产权的品质, 引入担保公司主要是为降低农村信用社风险提供分担机制, 一旦出现贷款逾期问题, 由担保公司先垫付资金, 再来处置专利权。政府部门通过宣传、引导及建立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律师事务所主要对知识产权的法律合规性进行审查, 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进行评估。

(二) 政府+农村信用社+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保险。

此类模式去除了担保公司, 由农村信用社依靠自己判断并根据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承担了与第一种模式相同的功能, 在操作过程中由中介机构负责知识产权质押手续的办理。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向保险公司投保。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 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估价风险、变现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 政府+农村信用社+评估机构+保险。

此类模式主要去除了律师事务所, 由评估公司全面负责对知识产权质押物的专业评估, 农村信用社依靠评估报告及自身的判断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在整个业务流程中, 评估机构也会对贷款金额进行投保, 该模式突出了评估机构的评估作用, 对评估机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主要的风险节点由评估公司掌握, 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掌控相对较为被动。

(四) 有形资产抵押+知识产权质押。

除了知识产权质押以外, 农村信用社另外要求企业提供不动产抵押, 发生违约时, 通过处置抵押物和质押物收回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则属于附属担保。此类模式摆脱了中介机构的帮助, 适合在充分了解客户基础上适当发展, 这也是其他银行初期较多采取的一种模式, 有助于规避对知识产权信息掌握不全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本质上属于一种混合抵押模式。

六、结语

综上,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已经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模式, 根据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现状, 可以由政府推荐一批享受政策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客户, 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资源库, 引入资质优良的中介机构, 制定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 一定能够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李雪.我们看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前景——专访北京银行[J].中国知识产权, 2009

[2] .刘沛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依据与制度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 2010

[3] .许露露.南海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企业贷款难[N].广州日报, 2009

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 篇3

关键词:小额贷款 农村信用社 九江地区

1、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信贷现状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目前的状况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农信社和全市金融机构平均水平,用于三农的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增幅,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各金融机构的平均增幅。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九江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6%。农信社已发展成为九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成为对九江市经济发展投入最多、支持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对九江市小额贷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参与贷款的农户,一般是有一定经营项目和投资方向的富裕农民,为发展而贷款。在小额贷款的额度上,一般在50000元左右。通过对九江市部分县市乡镇的调查中发现,小额贷款期限相对灵活,一般为一年,长者也有三年上下。参与小额贷款的,多数是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偿还能力的农民。而相对较困难的农民参与贷款意识薄弱,安于农耕或外出打工。

2、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2.1、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目前,九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一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导致农村信用社往往会高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惧贷”现象,而农户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盲贷”现象,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发挥效用。

2.2、信用担保方式在农村现有的信用体系中要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前调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乡村党政组织的推荐、介绍,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评估也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认识而非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很多贷款并没有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而是很多关系户通过政府、党组织等机构获取担保并取得贷款,然而农信社并不充分知道这些债务人类型,导致了贷款难以偿还的现象,进而影响信用社收益行为,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3、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薄弱。从当前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来看,九江地区各信用社一般配备1至2名专职信贷人员,而每个乡镇农户一般都在一千户以上,如果按10%的农户得到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户最多的要达到100户,平均一名信贷员要负50-100户,从贷款的调查到发放,都显得力不从心,还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

3、规范与发展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九江地区)小额贷款的对策

3.1、做细和做好宣传、交流工作

一名九江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遇到这么一件事。一次有个农户跑到信用社营业厅说要来拿钱,柜台人员问他拿什么钱,那人拿出本贷款证说用这个不是可以到你们这拿钱么。原来那人以为拿本贷款证就可以直接到信用社拿钱,误认为就像政府发放的补贴。我们不可以嘲笑这为农民朋友的无知,应该反省自身工作的缺失。我市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很多,但真正会为农民的切身利益考虑的人非常的少,要对这些信贷人员做好工作,使得他们能够真正投身于小额信贷的事业中。另外,九江落后的思想让多数农民过于保守,不敢贷款。这需要农信社和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清楚明白小额贷款的实质和内容,并鼓励他们贷款创业,走向致富之路。

3.2、严格把关,准确核定贷款额度

准确把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准入和确定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是确保小额农贷如期收回、控制贷款风险的重要关口,也是确保小额农贷质量的关键。前段时期,九江信用社在评定农户信用贷款额度时,主要采取“村干部初审、信贷员审核、评定小组评定”的办法,由于农户信用贷款授信面广、工作量大,评审成员对农户从事经营项目能力、经济收入、家庭资产、资信程度等状况底细不清,再加之受人情、关系及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信用社在推广小额农贷中对各级政府的依赖性又很强,致使农户信用额度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影响了信用等级的评定质量。因此,信用社在审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时,必须深入农户,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户资信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的贷款额度尽量合理、适度。

3.3、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独具特色的重要业务品牌,对培养农户信用意识、营造农村信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社在开展小额农贷业务中,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墙报、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小额农贷的意义、程序、做法和要求,让农户知晓小额农贷的主体、额度、条件、方式等内容,充分了解和掌握小额农贷的具体内涵。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努力在乡村形成“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信用也是一种资产”、“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社会氛围,帮助农民端正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认识,增强信用观念,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努力提升小额农贷品牌,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剑朝,韩红.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0(1):139-142.

[2]倪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53-3154.

作者简介:

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服务区域内涉农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村经济金融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进一步规范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加强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涉农小企业融资实际情况,制订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小企业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应税年销售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贷款人指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借款人指向贷款人提出贷款申请的小企业。

第四条 本指引所指信用贷款是指基于小企业信誉发放的贷款。第五条 本指引所指联保贷款包括一般联保贷款和特殊联保贷款。一般联保贷款是指由多个小企业组成联保组并签订协议,在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贷款时由联保组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贷款。

特殊联保贷款是指由多个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设定还款责任和损失风险补偿机制,由贷款人对联保的小企业发放的贷款。

第六条 贷款人开展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应符合商业可持续的要求,按照“综合授信、分级授权、流程透明、规范高效”的原则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

第七条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管理应坚持“严格准入、自主选贷、注重效益、控制风险”的基本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贷款人办理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经营自主权。

第二章 贷款对象、用途和期限

第八条 申请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借款人除符合《贷款通则》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贷款人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二)持有合法有效贷款卡;

(三)主要营业场所在贷款人服务的社区范围内;

(四)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五)产权关系明确;

(六)产业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七)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借款人申请信用贷款除符合第八条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不得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未经贷款人许可的银行结算账户;

(二)具有比较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资产负债率应低于50%;

(三)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近3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四)已开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

(五)不是贷款人的关系人。第五项所称关系人是指贷款人的理事(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小企业。

第十条 借款人申请联保贷款除符合第八条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联保组成员不得少于5户;

(二)借款人和各成员的资产负债率在整个还款期内均应持续低于60%;

(三)单一借款人只能加入一个联保组;

(四)所有联保组成员都应符合或超过贷款人设定的能够申请联保贷款的最低信用等级标准;

(五)联保组成员不是关联方。贷款人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财会字„1997‟21号)的规定,认定联保组成员的关联方关系。

第十一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应主要用于购买原(辅)材料和作为企业短期营运周转资金。

第十二条 除第十一条的用途规定外,小企业联保贷款还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一)设备的技术改造;

(二)购买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知识产权;

(三)购建、维护固定资产。第十三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期限(含展期)不超过1年,小企业联保贷款期限(含展期)不超过3年。

第三章 授信管理

第十四条 贷款人应按照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特点,遵照“评级、授信、用信”的程序建立相应的授信管理制度或操作流程,实行客户经理制度。

第十五条 贷款人接到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限内确定客户经理受理,并向该企业一次告知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流程及需要申报的材料。

第十六条 贷款人应充分考虑小企业经营特点和实际状况,利用其熟悉社区、了解客户的优势,重点掌握以下要素进行评级和授信:

(一)小企业的有效资产、实际负债、生产经营情况、现金流量、在金融机构的还款记录、资金结算、融资能力等真实财务状况,以及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等;

(二)小企业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管理能力、品行、家庭资信状况、日常行为等;

(三)注册登记与年检及其他情况;

(四)实际纳税情况;

(五)小企业所属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对其的综合评价;

(六)小企业所在社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附近居民对其的综合评价。

第十七条 贷款人要按照“分类科学、内容齐全、及时收集、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适合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综合信息管理档案。贷款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小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年检证明、法人代码证书、近期纳税证明等;

(二)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及其他必要的个人信息;

(三)小企业最近月份的负债和担保情况;

(四)业务合同、近期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详细情况;

(五)客户经理的调查报告和办理意见;

(六)联保各方资信变动情况;

(七)其他资料。

第十八条 贷款人应综合考察影响小企业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其同自身的交易情况(如存贷款情况、贷款质量和履约记录等)及时评定申请贷款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有效期一般为一年。

第十九条 贷款人必须制定严格的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贷款人应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适时对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考评、调整和内部信息共享。

贷款人应设立、确定小企业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申请人获得不同授信额度的信用等级标准。

第二十条 贷款人应根据小企业申请人信用等级的评级结果确定其授信额度进行授信。

第二十一条 贷款人授信过程应符合《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各项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指引中授信范围包括各类贷款、贴现、信用证、票据承兑、贸易融资、保理等。

第二十三条 贷款人授信应遵守下列指标:

(一)计入授信额度后,单一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比例不得高于75%;

(二)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对单一借款人授信额度的20%;

(三)联保贷款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对单一借款人授信额度的25%。

第二十四条 贷款人应根据对小企业客户的信用评级和授信情况自主决定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的币种、对象、额度、期限、用途、定价及其附加产品条件。

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借款人,贷款人可给予利率优惠。对信用状况欠佳的借款人,贷款人应充分根据风险定价原理厘定较高的利率水平。

第二十五条 贷款人在加强贷后管理的前提下,可实行小企业循环用信制度。允许小企业在确定的授信额度和一定期限内,多次提取、随借随用、循环使用、到期归还。

第四章 贷款管理

第二十六条 贷款人开展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应以县级联社为单位实施统一管理和授权操作。

第二十七条 贷款人应根据当地经济环境、风险管理水平、信贷资产质量等因素,按照“区别对待、动态调整、相对稳定”的原则,对分支机构、客户经理进行差别授权和等级管理制度。

贷款人对分支机构、客户经理的授权应采取书面方式并至少载明被授权人考核期内发放单笔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的审批权限及限额,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的单笔贷款审批权限及贷款总限额等内容。

第二十八条 贷款人应通过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建立标准化的贷款操作流程,来提高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工作效率。

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提出贷款需求时的状况,分别对首次提出贷款申请、发生过贷款关系、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借款人或超出分支机构贷款权限等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规定办理时限。第二十九条 客户经理在贷款人的授权范围内实行一揽子主办制,负责小企业贷款的调查、信贷档案材料收集、提出调查报告和办理意见、商议贷款合同条款、贷后管理与定期不定期贷后检查等事项。

第三十条 客户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的小企业信用贷款、联保贷款业务实行双签审批制。

客户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可以独立做出是否予以贷款的决定。贷款合同经借款人、客户经理初议并由客户经理和其所在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加盖贷款专用章后,即可生效。

第三十一条 贷款人可按照下列要求管理特殊联保贷款:

(一)5个以上的小企业向贷款人提出设立联保组和申请特殊联保贷款的申请;

(二)贷款人逐一审核联保组成员资格;

(三)符合贷款人规定条件的小企业成立联保组后,联保组成员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在贷款人处开立专户存放;

(四)联保组成员订立风险基金管理、使用、处置、损失补偿协议,经贷款人审核同意后实施;

(五)风险基金以联保组成员各自名义存入贷款人处,由贷款人专户管理,未经贷款人同意各联保组成员不得动用;

(六)联保组全体成员总的最高贷款额不得超过设立风险基金总额的3倍。第三十二条 贷款人在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进行利率定价时,应严格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原则。利率至少应覆盖贷款的资金成本、贷款方式、管理成本、贷款预期损失和贷款收益等要素。

第三十三条 贷款人可给予其分支机构及客户经理一定的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利率定价权,尤其是根据授权和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在浮动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的权力。

第三十四条 贷款的本息偿还方式按照“协商议定、灵活多样、方便客户”的原则确定。

同一小企业客户与贷款人签订多笔贷款合同的,可以约定采取不同的贷款偿还方式。

第五章 风险控制

第三十五条 贷款人应建立针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独立内控制度。

贷款人应加强对小企业信用和联保贷款业务的内部稽核。

第三十六条 贷款人应建立客户经理和经办人员的预培训和持续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提高其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第三十七条 贷款人应明确客户经理、分支机构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贷后检查频率并应高于其他一般贷款形式。

第三十八条 贷款人应严格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重组操作程序,严禁擅自办理贷款重组和掩盖贷款真实形态。

第三十九条 贷款人应建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风险损失抵补机制,保证两类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能够充分满足两类业务损失准备的提取。

第四十条 贷款人应建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监控流程,有效地掌握客户经理、分支机构的尽职情况,确保其执行小企业贷款政策、服务质量、风险防控等各项操作标准。第四十一条 贷款人开办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内控制度、风险控制措施等细则应报当地银行业监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 省级联社可根据本指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当地银监局备案。

第六章 激励与约束

第四十三条 贷款人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绩效评估机制,对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合理确定客户经理及其他参与小企业贷款业务人员的奖励和风险责任,从制度上保证在重视贷款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

第四十四条 贷款人可设立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奖励专户,根据客户经理及其他参与人员发展的小企业客户数量、贷款金额、利息收益、贷款质量以及在贷款中承担的责任等因素,按照“明确标准、专门计提、专户存储、持续累积、上不封顶、损失抵扣、履约兑现”的方式计提专户资金,实现奖惩。

第四十五条 贷款人应合理设置履约兑现奖惩的条件,依据客户经理和其他人员的绩效和责任,确定从奖励专户中兑现的比例和最终全部兑现的条件。

奖励专户受益人在所发放的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未能充分履约前,不能全额兑现奖金,留存的专户奖金将作为贷款出现损失时的补偿金。

奖励专户受益人因转岗、调出、退休等原因不再经办小企业贷款业务,应由贷款人认真审查后,根据受益人所发放贷款的履约状况,按规定分期或全额兑现。

第四十六条 贷款人各级管理人员不得干涉奖励专户资金的正常发放、分配和使用。

第四十七条 贷款人应按照《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要求,制定针对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尽职细则,对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进行尽职评价并区分尽职无错和不尽职责任。贷款人对于界定为尽职无错和非人为过错责任的人员,应设立减轻或免除责任条款。

第四十八条 贷款人应根据办理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相关人员的参与程度和授权情况,建立责任追究和赔付制度。贷款人应综合考虑每笔贷款的发放权限、贷款方式、尽职责任等因素,计量责任人的赔付金额,按其承担的责任弥补贷款损失并采取降低分类等级和转岗、下岗清收至清退等处理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农村信用社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和监管。

第五十条 从事商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户和种养殖户申请小企业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可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五十一条 小企业联保组的设立、变更、终止可以参照《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引》(银监发„2004‟68号)执行。

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小企业信贷业务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省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小企业金融业务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指引》、《***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和《***省农村信用社小企业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的“小企业”是指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非金融性小型企业。其划分标准按照《***省农村信用社小企业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的标准执行。

第三条 本细则所指信用贷款是指基于小企业信誉发放的贷款。

第四条 本细则所指联保贷款包括一般联保贷款和特殊联保贷款。

一般联保贷款是指由多个小企业组成联保小组并签订协议,在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贷款时,由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的贷款。

特殊联保贷款是指由多个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设定还款责任和损失风险补偿机制,由农村信用社对联保的小企业发放的贷款。

第五条 农村信用社开展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应按照“综合授信、分级授权、流程透明、规范高效”的原则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

第六条 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的管理应坚持“严格准入、自主选贷、注重效益、控制风险”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贷款条件、用途、期限与利率

第七条 申请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借款人除符合《***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自愿接受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

(二)主要营业场所在农村信用社服务的辖区范围内;

(三)产权关系明晰。

第八条 借款人申请信用贷款除符合第七条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不得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未经农村信用社许可的银行结算账户;(二)具有比较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资产负债率应低于50%;

(三)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近3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四)已开业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

(五)信用评级为AA级;

(六)不是农村信用社的关系人。

第九条 借款人申请联保贷款除符合第七条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联保小组成员不得少于5户;

(二)借款人和各成员的资产负债率在整个还款期内均应持续低于60%;

(三)联保小组成员年销售收入归社率不低于30%;

(四)单一借款人只能加入一个联保小组;

(五)所有联保小组成员信用等级在A+级(含)以上;

(六)联保小组成员不是关联方。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农村信用社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认定联保小组成员的关联方关系。

第十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应主要用于购买原(辅)材料和作为企业短期营运周转资金。

第十一条 除第十条的用途规定外,小企业联保贷款还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一)设备的技术改造;

(二)购买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知识产权;

(三)购建、维护固定资产。

第十二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期限(含展期)不超过1年,小企业联保贷款期限(含展期)不超过3年。

第十三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利率确定,应严格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原则。利率至少应覆盖贷款的资金成本、贷款方式、管理成本、贷款预期损失和贷款收益等要素。第三章 授信管理

第十四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遵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操作流程。

第十五条 小企业授信总额的确定按照《***省农村信用社法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但最高不得超过下列标准执行:

(一)计入授信额度后,单一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比例不得高于70%;

(二)对单一小企业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的标准:AA级小企业,为综合授信总额的20%;

(三)对单一小企业联保贷款授信额度的标准:AA级小企业,为综合授信总额的25%;AA-级小企业,为综合授信总额的20%;A+级小企业,为综合授信总额的15%;

(四)特殊联保贷款小组全体成员总的最高贷款额不得超过设立风险基金总额的3倍。

第四章 联保小组的设立、变更

第十六条 联保小组的设立

(一)设立程序

设立联保小组应当向农村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各成员基础资料,由经办信贷人员逐一审核小组成员资格,形成联保小组成员情况报告及受理意见,经县级联社核准后,所有成员出具小企业联保贷款成员联保承诺书(附件1),并共同与县级联社签署联保协议书(附件2)。联保小组自联保协议签署之日起设立。

特殊联保贷款的联保小组应由所有成员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在经办农村信用社开立存款专户。并由联保小组成员与经办农村信用社共同订立风险基金管理、使用、处置、损失补偿协议。风险基金以联保小组成员各自名义存入经办农村信用社,由经办农村信用社专户管理,联保小组成员贷款未还清之前不得动用。

联保小组成员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联保代表。联保代表对内负责联保小组有关事项的协调、组织;对外负责与农村信用社接洽联保小组的有关事项。

(二)小组成员职责。联保小组所有成员应当遵循“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原则,履行下列职责:

1.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

2.督促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借款合同,当其他借款人发生贷款挪用或其他影响贷款偿还的情况时,及时报告农村信用社;

3.在贷款本息未还清前,联保小组成员不得随意转让、毁损企业财产;

4.对联保小组成员借款人的借款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时,联保小组其他成员代为偿还贷款本息;

5.按月向农村信用社上报相关的财务报表,并确保内容真实、合法;

6.共同决定联保小组的变更和解散事宜。

第十七条 联保小组的管理。联保小组成立后,农村信用社可以要求联保小组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人员必须列席会议,小组成员应对各自经营管理情况进行通报,认真解答其他成员和信贷管理人员对有关可能影响贷款偿还事项的询问。

第十八条 联保小组的变更、终止

(一)联保小组全体成员偿还所有贷款本息后,成员可以在通知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后自愿退出联保小组。

(二)经联保小组成员和农村信用社一致同意,可以开除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并责令被开除者在退出前还清所有欠款,并继续承担联保责任。

(三)联保小组成员变更后,必须与农村信用社重新签署联保协议。

第五章 操作程序

第十九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发放按照《***省农村信用社公司类信贷业务基本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贷后管理按照《***省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审批意见落实情况;

(二)主要投资者及管理人员是否稳定,个人资信状况、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总量、结构变化是否正常;

(四)企业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态度上是否发生变化;

(五)联保小组及成员情况。

第二十一条 贷款的本息偿还方式按照“协商议定、灵活多样、方便客户”的原则确定。

第二十二条 县级联社要严格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重组操作程序,严禁擅自办理贷款重组和掩盖贷款真实形态。

第二十三条 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档案管理。按照《***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太和县农村信用社商户及微型企业

联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商户及微型企业联保贷款管理和操作,防范信贷风险,提高贷款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内部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商户及微型企业联保贷款,是指在农村同一乡镇(集镇)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及微型企业、城关范围内的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医药经营户依照本办法自愿组成联保小组,贷款人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贷款人是指太和县辖内农村信用社。本办法所称借款人是指依照本办法规定参加联保小组的自然人或微型企业。

第四条 商户及微型企业联保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

第二章 贷款对象及条件

第五条 太和县乡镇(集镇)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及微型企业均可向当地信用社申请办理商户及微型企业联保贷款,城关范围内的商户仅限于在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医药经营户。

第六条 商户及微型企业联保贷款的联保小组成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当地工商部门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二)常住户口在本地,有固定的商品销售场所和住址;具有稳定的合法收入或足够偿还贷款本息的个人合法资产;

(三)在经办信用社开立个人存款帐户,无不良信用记录,无担保贷款和本人借款;

(四)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商品销售活动;

(五)信用等级为较好(含)或85分(含)以上;

(六)遵守联保协议;

(七)符合经办信用社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联保小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七条 凡符合第二章要求的借款人可以自愿组成联保小组。联保小组成员最低不少于3户,最多不超过5户。

第八条 设立联保小组应当向贷款人提出申请,经贷款人核准后,所有成员应当共同与贷款人签署联保协议,并根据所需资金的多少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联保小组自联保协议签署之日设立。

联保协议有效期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联保协议期满,经贷款人同意后可以续签。

第九条 联保小组成员应当遵循“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原则,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偿付贷款本息;

(二)督促联保小组其它成员履行借款合同,当其它借款人发生贷款挪用或其他影响贷款偿还的情况时,及时报告贷款人;

(三)在贷款本息未还清前,联保小组成员不得随意转让、损毁用贷款购买的物资和财产;

(四)对联保小组其他借款人的借款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时,小组其他成员代为偿还贷款本息;

(五)民主选举联保小组组长;

(六)共同决定联保小组的变更和解散事宜。

第十条 联保小组全体成员偿还贷款人所有贷款本息后,成员可以在通知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后自愿退出联保小组。未全部还清的,经联保小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和贷款人审查同意后,该成员可以退出联保小组。

第十一条 经联保小组成员一致同意,可以劝退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并责令被劝退者在退出前还清所有欠款。

第十二条 联保小组成员变更后,必须与贷款人重新签署联保协议。

第十三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联保小组解散:

(一)联保小组成员少于贷款人规定的最低户数;

(二)根据联保协议约定或经联保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决定解散;

(三)联保小组半数以上成员无力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四)联保小组严重违反联保协议。

第十四条 联保小组解散,联保小组成员仍应按照联保协议履行偿还贷款本息和保证义务,联保协议至联保小组全体成员付清所欠贷款人贷款本息后终止。第四章 贷款的发放及管理

第十五条 联保小组成员应分别填写个人借款申请书,分别提交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完税发票、经营存款帐户证明、借款人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等其他有关材料,报贷款人审查通过后,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并附联保协议。

第十六条 贷款人应将贷款发放给联保小组的借款者本人。

第十七条 贷款用途:借款者本人在商品流通交易过程中所需的流动资金。

第十八条 贷款人应根据联保小组各成员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款能力、信用记录和联保小组的代偿能力,核定每个联保小组成员的贷款限额,联保小组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所存 保证金的10倍。每个联保小组成员贷款最高限额农村集镇单户不得超过15万元,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医药经营户联保组单户不得超过50万元。

第十九条 在联保协议有效期内,借款者本人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可周转使用贷款。未退出联保小组之前或已退出联保小组但联保小组其他成员贷款未还清之前,不得支取保证金。第二十条 联保贷款最长授信期限不得超过3年;联保小组成员任何一笔借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二十一条 联保贷款利率根据太联发【2010】129号文件执行标准确定。

第二十二条 贷款发放后,联保小组组长应负责协助贷款人管理贷款,及时了解借款人的商品销售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并及时告知贷款人。

第二十三条 借款人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贷款转让、转借给他人使用。

第二十四条

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应积极主动地归还贷款,对经信用社多次催收不还的逾期贷款,信用社有权从借款人、保证人的活期存款帐户和定期到期存款帐户中直接扣收。

第二十五条

商户及微型企业联保贷款年检及授信管理

(一)商户及微型企业联保贷款的有效期根据审批的期限综合确定,实行一年一检。

(二)客户经理在联保期限满一年后主动到客户家中年检或借款人主动提出年检,年检时客户经理要及时深入客户家中调查了解贷款使用情况,收支状况,并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还款能力及抵押物的变化确定下贷款额度或授信额度; 联保小组整体信用较好(联保成员均能做到按季结息到期按时还清)给予利率优惠同时,可以提高授信额度。

五章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商业银行法》、《担保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及相关信贷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太和县信用联社负责解释、修订。

某县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自查方案 篇6

某县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自查方案

为规范我县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发放行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增量信贷资产质量,确保不良贷款“双降”,努力增强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担保法》、《贷款通则》、《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特制定本自查方案。

一、自查对象

全县范围内所有农村信用社。

二、自查方法

以自查日为时点,采取实地走访客户和翻看档案资料,自查与检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对所有大额贷款进行一次全面认真自查。

三、自查内容

走访客户

主要检查贷款用途与实际用途是否相符,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现象,借款人及担保人生产经营是否正常,现金流是否充足,是否存在为虚拟和非正常经营客户发放贷款现象,项目贷款建设是否正常,抵押贷款检查抵押物是否保存完好,价值是否稳定。

查内部档案

1、政策方面

检查贷款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行业以及监管政策,是否符合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投向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国家宏观调控行为贷款的合规性;占比情况,最大一户和十户是否超资本金比例,贷款风险度是否过于集中;是否对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为投入贷款。

2、贷款“三查”制度落实及贷款管理情况

贷前调查

是否按《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认真进行贷前调查,借款人还款来源是否稳定,是否存在以贷收息、以及没有结清利息或担保措施未落实办理借新还旧等故意违规行为,大额贷款是否执行双人调查制,调查报告书写是否规范,信息揭示是否充分。

贷中审查

是否按相应的权限履行了审查、审批手续,是否有审贷会议记录,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存在逆程序操作、超权限放款和逃避审批化整为零现象。贷后检查及管理

是否认真进行贷后检查回访,贷后检查是否连续,检查报告是否齐全,且不流于形式,对超大额贷款是否加强了管理,并有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新产品开发是否坚持制度先行原则,是否有完善的操作流程,借款人及担保人重组改制是否及时完善手续,贷款展期及诉讼保全手续是否有效完备,逾期贷款是否及时

发放催收通知并取得回执,及时中断诉讼时效。

3、贷款手续合法、合规情况 借款人和担保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是否存在关联企业互担互保现象,借款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合同签章是否齐全,并于借据一致,股东会决议是否符合规定,抵押财产共有人是否出具同意抵押的书面材料,抵押物是否足值易变现,是否存在高估抵押物价值发放贷款现象,是否存在无效抵押问题,是否按《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4、档案管理情况 档案是否按《省农村信用社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移交并归档管理,资料是否齐全,重要单证是否入库保管,并履行借阅手续,是否存在重要单证遗失或私自取出现象。

四、自查时间安排

此次大额贷款自查及整改阶段,时间月日-月日。

五、自查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县联社特成立大额贷款自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郭、、。各信用社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精心组织,指派专人负责,责任明确。

认真自查整改,确保工作收到实效。此次自查是省联社成立以来首次对大额贷款进行专项自查,各社一定要高度重视,以自查为契机,及时总结信贷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全面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对组织落实不到位,自查流于形式,县联社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认真撰写自查报告,真实反映情况。各社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要真实反映,并形成详实的自查及整改报告,于月日前上报县联社业务科。自查报告主要分为五部分:一是大额贷款总体情况;二是自查情况;三是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四是风险集中度情况;五是整改措施及未能整改的原因。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综合应对 篇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信贷风险

一、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金融活动中的地位及不良贷款现状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 是农村经济金融活动的最主要的中介机构。随着商业银行从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退出,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活动中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分显示了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2003年8月以来, 中央政府通过加快产权改革, 注入资金等手段, 使农村信用社初现活力, 实现了10多年来的首次盈利。但农村信用社仍然处于不良资产比重过高, 经营风险巨大的状况。这一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其产权不明, 以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所造成的。然而农村信用社内部的管理和其他的一些外部因素也是导致其产生信贷风险的重要原因。

截至2008年, 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71435亿元, 比年初猛增27.6%, 贷款增加5888亿元达到37269亿元, 所有者权益增加30.6%达到3405亿元。不良贷款5939亿元, 占比为15.9%, 其中, 在中央银行1530亿元的票据兑付之后, 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 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仍然有5435亿元之巨, 不良率比年初下降5.2%, 但是仍然高达20.5%。资本充足率从-0.1%到3.5%, 税前利润达到578亿元。而山西、河南、海南、湖南四省的不良贷款比率都还在30%以上。

贷款五级分类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5个档次。其计提比例如下:

资料来源:《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一) 历史原因

1.20世纪90年代, 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农村金融机构, 农业银行从此也撤出了利润较差的农村市场。从此,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然而, 在此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曾一度出现了“弱财政, 强金融”的格局。如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一样, 政府财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许多作用皆由农村信用社 (当时在农业银行的领导下) 来执行, 往往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提出了发展的决策, 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目标, 直接依靠农村信用社来进行融资。这就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很大部分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然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 并且这部分资金与政府的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使得这些资金的收回往往有很大的困难, 逐渐转变成了信用社的不良贷款。

2. 农业银行从农村撤离之后, 出于其自身利益, 将部分的农村中的不良贷款滞留于农村信用社, 这也加剧了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

(二)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原因

1. 员工人数的不足与业务水平较低。

农村信用社中员工数量不足, 加之其教育程度和业务水平都较低, 往往在贷款的审查、审核、监督使用、回收等过程中, 没有足够的人手或是碍于其业务水平, 不能很好完成应有的贷款业务审核流程, 致使贷款的发放及收回无法按照设定的程序来实现, 从而造成了部分贷款无法收回。另外管理层未能及时对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给予及时的业务培训, 从而其业务水平无法得到一定的提高。

2.“内部人控制”及信用社管理层的权力集中。

所谓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 是指由于分散的股东不具备参与高阶层管理的影响力、知识和经验, 信用社的经理职位由具有金融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的经营专家担任, 在这种委托代理制下, 农村信用社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信用社各种经营和管理活动基本上由经营管理者完全操控, 它表现在信用社管理层特别是理事长或信用社主任一人独断专行, 社员无法参与管理和监督。在这样的体制下, 信用社主任的权责不匹配, 他往往承担了多数的贷款发放及回收工作。在资金短缺的农村中, 容易滋生腐败, 产生了寻租的空间。本来无法取得贷款的信用较低的人也能通过不正常的途径获得;本来到期的贷款往往通过灰色途径, 在主任的帮助下, 以借新债还旧债, 虚假破产等手段达到不偿还到期债务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很多贷款更加难以按期收回, 甚至无法收回。

3. 贷款流程的缺失或执行力不够, 贷款没有严格的发放要求及发放程序。

随着农业银行的撤出, 农村信用社进入了一个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状态。然而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缺乏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体系。信贷管理程序不规范, 权责不统一, 贷款立项、调查、评估、审查、决策、发放、检查、监督、收回等诸多环节分工不合理, 权责不匹配, 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相互制约监督;内部稽核力量薄弱, 未确立独立的稽核地位, 人员不足, 稽核频率和覆盖面不够, 稽核手段落后, 无法对内部管理及信贷风险形成有效监督。

(三) 外部环境因素

1. 道德风险。来自外部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在转型社会中, 一些企业和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 以一些低效的劣质资产抵偿信用社债务, 导致信贷资金不断流失, 并且逐渐演变为金融风险。特别是农村信用的服务对象大都是农民, 相对来说农民受教育较少、信用观念, 法律意识淡薄, “赖账户、钉子户”多, 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农民的法制观念不强, 对违约的风险或后果认识不够, 往往会对贷款的回收产生不利影响。

2. 农业风险。当前我国的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 其受外部因素诸如气候等影响较大。农业固有的风险导致农民收入的不稳定, 在农业歉收的年份,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就较大。

3.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导致农村信用社在遇到一些贷款拖欠等问题时, 无法通过法律的途径得到满意的解决, 或其解决的成本过高, 甚至高于可收回的贷款金额, 自然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 很多农村信用社不得不放弃了一些贷款的收回。由于司法行为不规范和地方保护意识, 农村信用社贷款诉讼案件胜诉率高而执行率却很低, 费用名目繁多且越来越高, 依法收贷得不偿失。

三、解决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信贷风险的途径

基于对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及信贷风险的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从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来减轻农村信用社遗留及新增的不良贷款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其他几个方面政策的辅助, 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应对政策体系。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的方法。

(一)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比照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 以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农村信用社的部分不良贷款。资产管理公司能够以其专业化、多样化的手段, 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是最佳选择, 可以借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 实行捆绑出售、拍卖、债转股、债务重组、债权转卖等方式盘活不良贷款。还应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扶持, 通过中央银行票据的置换等手段尽快改善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

针对历史遗留的贷款问题, 按照政府支持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争取地方政府无偿赠予现金或者其他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资产等手段消化历史包袱。

(二) 针对部分信用社内部资产负债的计量分类不准确, 不严格的问题, 完善农信社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 正确的计量和分类各项贷款, 加强对贷款的审核分类, 对察觉问题的贷款提取准备金, 建立风险准备基金, 控制高风险贷款的比例。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制度要求的比例及期限提取相应的坏账准备金。这一制度的实施又有赖于来自农村信用社内部及外部的各方的监督。

(三) 在按照适用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完善资产负债的准确计量的同时, 对农村信用社实施的内外部的监督。这些监督一方面来自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思想引入的信用社内部的监督, 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即设立信用社内部的类似于现代企业监事会的独立的监督机构和股东代表会。在人员配置及权责设定上, 确保内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建立由内部监督机构主导的内部审计制度, 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 投融资活动的审核监督, 以此在完善内部制度的同时, 也能够限制管理层尤其是信用社主任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主导控制权, 减少因权力集中而造成的腐败的产生, 促进贷款发放及收回的规范性。

另一方面, 采取政府审计的方式, 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的监督。内部监督往往容易受到管理层的限制, 因而其作用的发挥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 这就需要结合外部的政府审计的方式, 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 尤其是贷款发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给予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不管是内部审计, 还是来自于政府的审计, 其作用的发挥往往取决于政策的执行力上, 农村信用社现有的制度设计上也不乏对内部监管及贷款审批等的要求, 但其作用非常有限, 究其原因, 往往是政策的执行力不够, 而执行力的不够往往又源于员工及外部监管人员的风险观念、责任意识的淡薄。因此这又要求从宣传、教育及制定激励制度的角度来促进监管制度的完善。

(四) 设计对农村信用社内部职工及管理者的激励制度。一项政策或措施的顺利执行往往缘于监督和激励两个方面。在完善内外部监督的同时, 需要制定针对内部员工及管理者的相应的激励制度。将贷款的审核、发放、使用监督、收回等各个环节与相应的员工或管理层的工资奖金等收益相联系, 使得他们有认真完成工作的动力。不同的业务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和工作类型来制定相适应的激励措施。

(五) 对债务人的教育宣传。强化宣传教育, 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制观念, 增加农村居民的违约风险、责任意识, 使其意识到违约会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 从而促进其对债务责任的履行。当然这些宣传教育是建立在违约能够带来一定的机会成本的基础上的, 比如到期债务的拖欠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 而且这种处罚是其必须承担的。这就要求政府及司法部门在帮助农村信用社执行贷款回收的处理中, 落实处罚措施的执行。只有人们认识到违约会真正的受到处罚, 他们才会比较违约的收益和成本, 从而不去选择违约。

(六) 加强农业保险的推广, 分散农业风险。只有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了, 农村经济发展了, 贷款的风险才会在根本上减少。在财力可承受的范围内, 扩大地方政府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由财政结合农村地方实际, 提取部分资金, 投入到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保险项目, 加强农民的风险抵抗能力, 根据各个地方农业生产周期, 农作物产品特色和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农村企业的资源、产品的不同, 制定适合地方的保险项目, 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投保行列当中。

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是相互影响, 相互关联的, 它们的作用效果相互依赖, 具有内在的联系, 组成了治理和防范的综合体系。另外不良贷款的收回应考虑成本收益分析, 在上述政策的制定时, 不能仅仅考虑其能否收回问题贷款, 更要考虑的是收回所带来的成本, 如果收回的成本很高, 则要考虑是否采用这些措施, 或寻找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达到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再造农信社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03月02日

【2】于富海陈红慧经理层责任意识与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081

【3】孟凡芝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06年第9期

【4】陈建新王先锋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理性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 (3) 54-57.

【5】戴礼荣浅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理论界20077

农村信用社质押贷款 篇8

不良贷款的成因剖析

对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应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分析,本着能够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探索对策及措施。综合考虑,农村信用社现存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结为自身原因及外部原因两个方面。

自身原因

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执行力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已逐步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流程、规章及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仍存在着大量不尽科学、合理之处,还有很大尚待完善的空间。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管理整个流程中,还存在着责、权、利相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完善的相互制约机制。主要表现在:贷前调查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时审查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挑衅借贷双方关系,从而导致农村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在贷后检查阶段,信贷管理人员往往不重视此阶段工作,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有的农村信用社由于信贷人员严重不足,有时根本无法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信贷人员素质的欠缺。信贷人员作为农村信用社防控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其自身素质直接关乎贷款风险及贷款质量。而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与其他专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素质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整体素质不高。人永远是任何事业成败的关键。信贷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贷款质量的高低,特别是在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尚不健全、贷款运作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产生大量不良贷款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信贷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往往凭主观经验判断贷款风险,难以对贷款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由于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合规意识不强,执行制度的能力有限,发放贷款时随意性较大,违规放贷就难以避免;由于信贷人员素质不高,对于部分即将或已经产生风险的贷款,无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减少甚至化解风险。

信贷人员配置不足。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素质不高,而且人手还不足,这种情况在一些基层社比较突出,由于网点多,每个乡镇网点人员大多在3-5人,信贷人员一般配置1-2人,一个信贷人员往往要管理多个自然村,管理贷款笔数多达几百甚至上千。这种信贷人员配置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贷款的质量,贷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仅流于形式。

受高利益诱导。利益与风险永远是一对“双胞胎”,高利益同时意味着高风险,有的农村信用社为了追求高利益回报,盲目的将贷款投向高风险行业及高风险项目,使贷款风险进一步加大。

外部原因

农村信用环境不容乐观。农村信用社主要面向“三农”,而农村信用环境与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紧密相连,信用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而就目前农村整体信用环境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农村中很大一部分人诚信观念较差,信用意识淡薄,由此导致骗债、逃债、废债现象屡见不鲜,农村信用环境亟待改善。

政府行政干预较多。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引导农民快速富起来,以突出政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盲目指令农村信用社在被动无奈情况下发放贷款。贷款行为的行政化,信贷资金的财政化,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消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基金会问题。1999年政府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保社会稳定,将农村基金会的贷款以命令的形式强制划转给农村信用社,而这部分贷款中90%以上都难以收回,最终形成不良贷款,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使本来沉重的不良贷款包袱变得更加难以化解。

农业贷款先天的高风险性。农业贷款占据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主要部分,而农业生产又往往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无法控制的气候异常,都会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给农户带来极大损失,从而也直接导致农业贷款的逾期。

防范不良贷款的策略性思考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信贷资产管理水平。

建立严格、科学的贷款审查制度。首先是贷前调查是防范贷款风险的前沿关口,因此,对对每一项贷款都认真做好贷款前的各项可行性研究,并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深入调查贷款客户的资产、效益及社会信誉,调查企业产品产供销及未来发展前景,对于重大贷款事项,应集思广益,多方面征询社会有关咨询机构及其专家的意见。其次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把好贷时审查关,对效益不佳、前景不明的企业或项目坚决不予放行。最后是贷款后要进行跟踪检查和管理。要加强内部审计稽核和贷款风险预警,及时有效地采取贷款风险应对措施。

完善贷款担保制度。贷款担保是规避信贷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是贷款前要对担保人的担保资格及能力进行严格审查,重大的贷款事项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担保人,对不符合担保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予以否定。其次是对担保人实行动态审查,担保责任期间,担保人应当向农村信用社报送本企业有关经营效益等方面的资料,农村信用社则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调查核实,当发现担保人已不具备担保资格和能力时,应及时要求贷款人更换担保人。最后是对无力还贷的贷款人,立即追索担保人的连带责任,以免担保人逃避责任,转移资产或超过法院诉讼时效而免除保证责任。

强化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只有对造成不良贷款的责任者进行严厉追究,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农村信用社要对贷款设置严密的报批程序和手续,每笔贷款的申请、调查、上报和审批等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以便在发生不良贷款时能分清责任。一旦确定为不良贷款,应立即启动责任追究机制。对造成不良贷款的,要查明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分清和落实责任。无论涉及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企业单位或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按照不同的情形和性质,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决不姑息手软。

建立健全社会贷款信用体系。贷款信用体系是对贷款人信用情况进行登记的管理系统。对有不诚信贷款记录的法人和个人,列入贷款信用体系作为“黑名单”登记在册。首先是今后对其贷款要慎重考虑。其次是对未偿还的债务加大追偿力度。最后是对曾逃避金融机构债务的法人和个人,今后再新办企业要予以限制。同时,对法人和个人向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信用进行记录,有利于在办理贷款时,可以查询到其在各家金融机构总共贷款的种类、金额和用途等,便于对其还款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查。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农村信用社管理者和信贷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知识的学习,切实增强对风险的分析、预测能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人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贷款的质量。农村信用社各级领导者要克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作风,注意倾听意见和建议,重大问题要经集体讨论,集体决策,以避免决策失误;信贷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以社为家,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树立风险意识,高度重视信贷风险,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农村信用社债权。各级政府应提升对维护农村信用社金融债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为防范金融风险,严格按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企业破产、兼并、转制等操作,使农村信用社债权得以真正落实。

整顿信用秩序,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提高全社会的信用观念,整顿信用秩序是当务之急。为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信用教育,把强化信用意识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人讲信用的良好社会风气,使不讲信用的人和单位,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处。特别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途径和方式,科学、动态地评定信用户等级,为防止发生新的信用风险。应当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动态考核,并依此对信用户核定的贷款额度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增强信用社对农户贷款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户小额贷款的不良率。

上一篇:论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下一篇:郭沫若诗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