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请示(精选8篇)
立项的请示
区发改委:
为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生态强省和美好乡村建设,实现皖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公司计划在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桃园镇实施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土地整治项目。
项目拆旧区土地总面积为42.4109公顷,建新区土地总面积为37.1265公顷。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72200.00平方米,包括低层住宅140000.00平方米(2F,砖混),多层住宅80000.00平方米(6F,砖混),集贸市场3200.00平方米,商铺24000.00平方米(2F,砖混),小区配套5000.00平方米,居民休闲活动场所20000.00平方米,并预留幼儿园建设用地3000.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消防、安防、变配电、燃气工程及绿化亮化、环保等设施。
项目总投资35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4000.00万元,开发费用1000.0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
项目建成后,预计总收入49108.70万元,利税总额14108.7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3.20%,盈亏平衡点74.80%,投资回收期11.73年(含建设期)。
如无不妥,请给予批复。
宿州市埇桥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为规范管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国家、河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从国家层面上,出台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03〕122 号)、《关于加快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7 号);在省级层面上,出台了《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冀国土资发〔2014〕19 号)。虽已有规范文件的约束,但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各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项目设计变更总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变更的类型、原因,并提出对策。
1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类型
一是项目区受益群众意愿发生改变,与原设计有冲突,提出变更。二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施工情况的变化,或者遇到不能预见的地质条件或设计缺陷或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出的变更。三是由项目承担方提出的项目变更。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政策调整、发展方向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等因素,提出变更。四是监理单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施工材料等因素,及施工现场突发情况,提出的变更。五是设计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原有设计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提出的设计变更[2]。
2 造成项目设计变更的原因
2.1 不可抗拒因素变更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文物、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项目地块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的变更。如最近几年高铁、南水北调、高速公路的建设都造成了个别项目局部田块的调整,甚至影响到项目的总规模、新增耕地等指标,必须通过变更才能完成计划指标。
2.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申报到实施时间过长
从项目申报程序较多,程序过长。根据《河北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申报程序,一个总量项目县局组卷、经市局审查、论证,才可上报省厅,省厅再进行会审,论证。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审批下来可达1~2 年的时间,导致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区在未动工之前项目实地已经与申报时的现状不符,导致无法按原设计施工;二是项目预算还未执行,已经遇到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流标等问题出现。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变更。
2.3 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目前,还有一批2006 年左右的项目发生设计变更,主要是由于当时项目是在缺乏经验、缺少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整治设计与建设标准的情况下设计,导致方案设计效果较好,但是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设计过程着重于追求画面美观性、可视性,忽略了设计区域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田成方块、路成行的“理想效果”,以至出现“丘陵区的路还是直线”这种违背自然规律、脱离实际的情况[3]。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变更。
2.4 群众意见的多重影响
在进行设计时,当地群众或者群众代表充分参与了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从项目选址、到项目工程规划,都听取了群众意见。当地群众为成功立项,对项目设计也充分配合;但到项目实施工程中,个别群众为了私己利益,或者是群众矛盾,对施工不予配合,阻挠项目施工。
2.5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
施工条件的变化,一是地质勘探深度不足,开挖后暴露的地质条件与规划设计提供的情况不符,被迫更改设计,如机井工程,原设计时参考与项目区相近或相似的水文地质资料,并没进行物探工作,到实际施工时经常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二是在人们无法预测和抗拒的自然力作用下,地面、地质情况发生巨大的改变,如特大洪水、地震、灾害性地质滑动等。三是经济、社会环境等发生了改变,如战争、罢工、动乱等。四是国家政策、法令、法律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的变化这些施工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规划设计变更。
3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随意变更
个别项目承担单位不按照变更的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随意变更。从审查的变更资料来看,普遍存在变更后设计标准降低的问题,主要是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标准降低究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为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随意变更设计方案,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质量,导致变更后工程缩水,故意降低设计标准。
3.2 变更申请滞后,造成审查困境
为了减少项目改变后等待申报的时间,有的项目承担单位直接先进行变更后施工,等施工结束后再向有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给变更审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不符合有关文件的要求。
3.3 变更申请材料质量较差,无从审查
各项目承担单位所提交的变更材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变更理由不充分,东拼西凑;二是报卷资料不全,如缺少项目所在地村民监督小组、原设计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等单位的证明资料;三是内容不全,主要是每部分要求写的内容不全;四是数据一致性差,变更文本、预算和图件数据不一致;五是提供图件制图不规范;六是变更预算编制不合规,导致上级审查部门、专家无法进行可行性审查。
3.4 对变更内涵理解不清,申报程序不规范
《河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 》对变更分类和批准权限有明确的规定。但各市、县国土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变更政策理解不透,或者寻求蒙混过关,擅自使用批准权限,经常出现“不该本级批准而批准”的现象,导致项目验收时无法验收。
4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的建议
4.1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和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工作。
项目设计已经立项,必须严格执行。确实符合变更条件的,应当按照河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执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按规定执行项目报备制度,完善项目实施中期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4.2 规范申报资料
规划设计变更申请资料是审查的基础,也是批复规划设计变更的重要依据。各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河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提供变更资料要求资料翔实,佐证齐全,数据一致,图件制图规范。
4.3 加大变更申请资料的审查力度
规划设计变更影响到各有关单位的利益,处理时协调沟通的工作量非常大。对规划设计变更既要重视又要谨慎,既要避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要禁忌不计后果、草率处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审查变更设计时,一要注意时效性,及时办理变更事宜;二是要规范审查程序和审查权限要按程序报批,不能越权审查批准;三是审查时要内业与外业相结合,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变更方案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保证变更后项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4 进一步加强规划设计工作管理,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在施工后进行规划设计的变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加强工程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做好科学、严谨的规划,从源头上减少更改规划设计情况。一是加强规划设计队伍的资质管理,目前参与河北省土地整治设计工作的单位不仅有本科院校、科研院所,还有企业单位。从调查看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取得的资质与土地整治设计无关,企业单位就根本没有相关资质。为从源头把关,建立土地整治管理制度实行准入制度,对设计标准不高、脱离实际、影响项目实施的应予追究责任。二是省级国土技术部门要规范规划设计工作,制订相应的项目勘测、规划设计规范和规程,让设计单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切实可行。尽管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但随着土地整治内涵的推广,部分内容已经不合时宜,标准必须解释修订,达到与时俱进。
4.5 加强对各市、县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培训
由于近几年各市、县土地整治管理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真正对业务熟练的少之甚少,而土地整治事业正经历一场新的革命,土地整治内涵的拓展,为这个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新的一些规定、要求也扑面而来。为此,必须加大市、县级土地整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养,把国家、省最新的政策、法规贯穿下去,让基层人员真正领会,才能避免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管理上的失误,减少项目设计变更。
5 结语
随着河北省土地整治事业的拓展,整治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规模、投资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开展,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大,规划设计变更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工作。必须逐步规范项目变更的程序和制度,提高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审查力度,使得项目的变更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促进河北省土地整治事业的健康发展[4,5]。
参考文献
[1]田玉福.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J].资源产业,2005,7(2):38-40.
[2]姜国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辽宁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J].国土资源,2009(6):46-47.
[3]孟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初探[J].农业开发研究,2009(1):36-38.
[4]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10):1718-1722.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特点
土地整治项目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该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有非常高的投资,在工程完成之后也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工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管理工作,同时在土地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实际环境和整体的发展方向,土地整治工作可以使得绿化的效果更好,同时对维持生态平衡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特点
(1)土地整治项目的规模有大有效,这一工作通常都是在一个不开放的环境当中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如果对其内部环境进行控制,要比其在外部环境控制效果更好,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杂,工程系统性不强,所以也给施工人员造成了不少的困扰,所以为了保证工程建设中不出现问题,必须要重视监督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不出现安全问题。
(2)土地整治工程中,单个工程的数量相对比较多,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难度,单个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它却具备着非常强的综合性,项目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必须要做好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其效果。
(3)土地整治中内容是非常宽泛的,不同的内容之间也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土地整治项目中涉及到很多主体的利益,同时它对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水电工程协调的工作,但是土地整治项目也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协调各个因素还存在着不小的障碍。
(4)土地整治有着比较强的季节性,因为施工的过程是开放式的,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气候等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农田作业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农作物的正常丰收,不能在农忙的时间进行,此外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规划施工方案。
2.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缺乏科学性
在很多地区的土地整治活动中,都没有将规划和准备工作当成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此外还没有严格的按照设计去执行,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制度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规划不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土地整治在实际的运行中需要对当地的多项工程予以协调,但是却存在着规划和实际的操作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没有对全区域整体进行建设和规划,有的只是对片区进行了适当的规划,并没有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的规划,不具有严谨性。
2.2实施管理不规范
一些地区的指挥部在工作中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和职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在职责和分工上也不是十分的清晰,只有国土资源部门一家接手相关的事宜,一些地区对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都不能严格的管理,还有一些地区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度过高,中标单位自身的资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任用的施工人员水平并不是很高,进场施工的时候和承诺书上的内容并不一致,对设计队伍不能严格的控制和约束,而一些监理单位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资金、资料管理不规范
财政滞留资金,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白条报账、大额现金支付、超预算支出等问题。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完整。二是档案记录前后矛盾、相互矛盾。三是档案资料管理混乱。有的现场监理人员技术结构单一,大多是房屋建筑方面的监理员,没有配备懂测量、水利、道路、施工管理方面的监理员,导致工程监理施工指导乏力;有的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能独立履行监理职责。
3.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几点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组织领导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指挥部指挥协调效能,这就要求指挥部充分發挥发动机和方向盘的引领带动和协调作用,加好油、掌好舵。要使每个领导和成员单位都发挥自身潜能,相互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各项目指挥部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主持会议,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
(2)规范招投标程序。招标投标活动是否坚持“三公”原则,是否严格执行招标投标程序,是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一是严把“招标文件审查关”。时间延续是否合法、条件设置是否合理、公正等等。招标投标法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在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活动的推倒重来。二是加强开标现场指导、监督。确保程序合法、开标顺利。三是严格执行《土地整治项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3)强化监理职责。监理工程师应以合同为准则,合理平衡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地分配合同双方的责任和风险。项目质量检查和检验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包人通过监理工程师对项目质量、进度、工期和各项费用支付、变更、索赔、风险、违约和争端等进行全面的管理。
(4)加强合同管理。承发包合同是招投标结果的具体体现,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合同得以确认和受到法律保护,因而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履约率是招投标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是加强对合同签订的审查工作,防止不平等条款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条款出现;二是要认真搞好合同调解仲裁工作,及时、合理解决合同争议和纠纷;三是建立合同履行情况考核制度,监督合同双方履约到位;四是提高质量保证金,暂押项目经理证书。
4.结语
土地整治工作在执行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在实际的施工中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土地整治项目在操作中需要有非常好的专业素养,同时它也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在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协调工作,保证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的土地质量,从而做到增产增收。 [科]
【参考文献】
[1]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2(1):4:19-23.
[2]刘俊,周旋,蒋艺.农民联户实施土地整治模式研究——以垫江县白家乡湖滨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416-418.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我院自2003年2月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为建设合格加特色的高职学院,努力完善各项办学条件。据省教育厅安排,将于2007年内对我院进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其结果将作为核实我院招生计划、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等的主要依据,这势必对我院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长期以后,我院在省林业厅、南平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快发展,为我省林业事业和闽北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近二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现有校园土地只有198亩(含后山林地),严重制约了学院的发展,与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院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试行)》的有关规定有较大差距。经我院申请,2005年4月6日南平市常务会议决定,在南平市江南新区职校园区内有偿划拨300亩土地,同时另再控制300亩土地作为我院的教学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学院的新校区。
综上所述,学院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拟投资建设江南新校区。该建设项目总投资8833万元,其中2006-2010年江南校区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3883万元,2010-2015年组织第二期工程建设,总投资4950万元,所需建设资金由学院向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渠道融资和自筹解决。江南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后,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可达1500-2000人。根据项目建设的相关规定,特向贵委申请立项。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与湘娄公路一墙之隔,交通方便、环境优雅,但学校的大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已显得破旧不堪了,急需立项改、扩建教学楼:
一、改造老教学楼
学校的两层老教学楼建于1993年,建筑面积合计672平方米,由于年代已久,现在已是破旧不堪,急需改造屋面、更换门窗及粉刷墙面,预算经费18万元。
二、扩建教学楼
学校仅有六间教室、六间寝室,没有图书室、仪器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及教师办公室,现在是把一间教室间出三分之一堆放图书、仪器,几位教师挤在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现急需在校园内(不新征土地)扩建一栋3层教学综合楼(6间教室,六间教师寝室),建筑面积720平方米,预算经费需95万元。
三、改造围墙
学校围墙建于七十年代,多年未维修,多处墙体腐烂、裂缝,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为保障全校师生安全,必须对围墙加固、维修、粉刷,预算经费5万元。
学校的情况,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不胜感激。现特将学校急需改扩建项目作此汇报,请求领导早日立项改扩建连山学校教学楼为盼。
湘乡市棋梓镇连山学校
资料清单
一、土地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1.县志;
2.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专项规划; 3.县土壤志;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文件;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权属调整领导小组文件。
6.项目涉及乡,村的土地统计台账,项目区分村,分片现状地类表(按照新三级地类统计);
二、农业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1.县农业区划报告; 2.县农业综合开发资料; 3.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规划;
三、水利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1.县水利志,县水利区划报告(水资源评价); 2.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或规定; 3.县多年降水系列资料;
4.项目区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实测资料,水资源利用现状与经验等资料;
5.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地层、岩性、含水层、地下水埋深、水质等); 6.项目区工程地质资料(勘探报告);
7.项目区内现有农田水利工程(沟渠、竖井、提灌、涵洞等相关设施)的设计资料(图册、预算);
8.项目区通常采用的灌水方式(管灌、畦灌等)、灌溉制度(农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9.取水许可证(取水量)。
四、林业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1.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情况(树种、价格等)与经验;
五、统计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县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平均生产成本及其构成(有条件的可以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1.县统计年鉴(最近1年);
2.项目涉及村的社会经济统计报表(最近1年);
六、电力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1.电力线、输配电设备及配件的型号、及其产地和市场价格等;
七、其他(建设局、物价局):
1.县工程造价信息(最新的,地级城市一般有);(如物价部门没有公开出版物,就应对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主要工程材料包括:钢材、木材、水泥、汽油、柴油、砂、碎石、块石、管材及配件等。并有物价部门盖章。
八、附件要求
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 土地整治工作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如何利用好这些公共资金, 更好地提高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良好和谐的人与自然生态持续发展及满足公众对土地整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保障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长足发展, 需要对土地整治项目多形式的融资模式进行科学的探讨。
按照土地整治项目自身的技术经济特征, 将土地整治项目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投资与社会自筹资金2种形式。根据投资主体的差异性, 确定融资目标和融资渠道。对于国家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 项目资金来源于国家公共财政。拓展公共财政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建立健全土地税费制度, 加大建设用地征用土地增值税力度, 挖掘土地的经济属性;对于社会自筹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 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 灵活运用市场调节机制, 土地整治资金投入有市场来调控, 以市场融资为主,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治工作, 严格规范地管理土地整治资金的运用与管理。
融资方式的创新体现在融资的多元化和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土地资源的经济属性日渐凸显。为此, 应该探讨现阶段土地整治项目融资的对策。
1 健全土地整治项目融资的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土地整治项目融资实践已远远超过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的范畴。现行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已不能解决土地融资中的现实问题, 亟需出台适合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法律法规。在宪法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框架内, 结合市场调控需求, 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土地整治融资条例或办法, 规范融资主体、融资方式、融资内容、融资监管及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形成科学、明确、规范、严格的农村土地整理融资行为规则。同时, 建立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认可的, 具有地方经济特色为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完善配套实施细则, 建立科学细致的融资实施制度。
2 加强国家政府对农地金融的支持
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 只有国家的维护和扶持, 才可以顺利实施。中央银行对农地金融应实行特殊政策, 并且财税部门对农地金融也应当照顾, 免征所得税, 减半征收营业税。对于“剪刀差”所形成的利税一部分, 财政应将之用于补贴农地金融机构, 达到间接支农的功效。
土地整治项目融资模式也应考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及特点, 建立适合各地经济增长模式的农村土地整理融资组织形式。制定合理的土地整治项目收益分配方式, 对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收益进行具体分配, 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农民集体和个人自筹资金投入农村土地整治。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其拥有的土地作为股份入股, 与国家、企事业单位联营合股共同出资整理;或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筹资金, 在对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导下, 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方向整理土地;或者动员主农户出资, 政府以免税、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奖励、补助金等形式适当补助;或者成立土地整治公司通过招投标程序, 专业融资并管理土地整治项目。
3 逐步建立农村金融业务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融资需要稳定的农村金融业务做支撑, 也需要构建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地关系, 促进农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和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具体地讲, 可以在以下3方面下工夫, 改革城市社会保障制度, 把入保面扩大到农民工, 实行在哪里就业、居住, 就在哪里入保的制度, 同时在农村也要逐步建立起互助性质的社会保障体系, 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与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 对于那些有了稳定职业、可靠收入、固定居所的农户, 视其“入保”的情况, 吸收他们为城市居民, 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彻底转移出来;农户放弃集体成员资格和土地权利时应给予适当的利益补偿, 金额的多少可以结合社会保障情形、农户所在集体土地的数量、价格等确定。
4 重视政策理论研究
土地整治项目融资模式作为金融领域的新生事物, 还缺乏成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有力支撑, 因此, 要投入专业力量, 加强理论研究。另外, 还应当加强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同政府及各科研机构的联动机制, 加强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借鉴国外土地整治项目或金融机构融资的新方法、新模式为土地整治项目融资做出有益的探索。
我国国民经济正朝着市场化、现代化发展。土地整治工作迎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多种经济主体投资土地整治项目, 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迈向了新的台阶。更多的非政府部门参与土地整治项目, 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方式、内容及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伍黎芝, 董利民, 王雅鹏.土地整理融资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 2004 (9) .
[2]赵谦.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农机化研究, 2012 (4) :245-248.
关键词:土地;项目建设;质量管理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涉及面也较多,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分解,细化,这样才能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程的质量。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包括:设计阶段的合理规划和布置;勘察阶段;工程开工以及工程的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适时的监理抽查;工程完工后的自检以及竣工验收等等,各方各面都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严格的考验。
一、 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团队
想要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人员。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成功的三要素,其中人就是要素之一。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具有综合性,必须建立管理团队来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有序而高效的完成。
(一) 、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工程规模、施工工期等等,成立相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现场质量管理项目部。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项目部的人员组织机构大致可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施工组长;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项目施工班组长;项目内业部。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责任为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出色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所以作为一名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懂技术,在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对于现场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不能掺假;以身作则,为工人竖立良好的榜样。
(二)、明确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制定人员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秀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团队不仅要求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管理人员本身优秀,懂技术,善管理而且还需要制定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二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
首先全面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人员管理条例和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项目管理体系;其次根据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将质量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工作中,在执行起来的时候效率更高更快;然后对于违反人员管理体系的管理者必须做出相应的惩处,这样才能确保人员管理体系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以及对所有人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二、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施工工期不能延后,必须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所以必须合理有效的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工期,即合理的安排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每天按质按量的完成。
(二)、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目标的明确。这个主要是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把控,力求做到最好,符合国家的统一标准规范。另外,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项目部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对其进行自检,核查是否符合国家统一标准规范规定,然后再由现场的监理人员进行核实,力求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符合规范规定。
(三)、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有专职,懂安全技术的安全工程师对整个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安全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安全管理工作也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不仅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还要求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的问题。因为如今倡导的都是文明施工。
(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文明施工。主要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或是尽量少出现人员的伤亡情况、现场文明施工用语标牌的展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文明教育以及现场施工环境的干净整洁度等等。
三、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加强质量管理中的过程控制,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高效出色的完成。
(一)、细化,分解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分部,每个分项的质量管理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程量庞大且面广,整体统一质量管理工作难度以及强度都很大。所以必须细化和分解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将这些细化后的质量管理职责按照岗位职责分给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由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对其分别负责和管理,落实各个部分的质量管理职责。如果哪部分出现了质量管理问题,直接找其负责人就可以了,简单,高效。
(二) 、加强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策划先行, 使每道工序都要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交底,明确标准,明确要求。
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部的管理人員要切实的做好对工人以及班组长的技术交代工作,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设计变更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各个施工班组长,对现场施工及时进行调整,且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到现场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检查,进行技术指导;在对每个工序施工之前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人员都必须根据质量管理目标和施工规范编制符合规范规定且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的施工方案;每个施工部位在施工之前都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交底,这样做是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三) 、把控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质量
工程开工之前,材料先行。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的好坏直接与项目质量的好坏挂钩。很多豆腐渣工程的形成就是因为偷工减料导致的。在材料这关的把控上,主要可以从材料的外观,品质;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商家的资质报审;材料的检验报告等方面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洪涛.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71-73.
[2]韩玉强.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4:146-147.
[3]韩育强.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183+187.
[4]吉理.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
【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请示】推荐阅读:
土地整治项目组织管理07-25
土地整治项目审计报告11-27
株洲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09-22
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调研措施07-08
乡镇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07-07
征用土地请示11-07
关于征收土地的请示11-17
土地整理项目方案09-24
土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