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通用8篇)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1

**镇**小学

**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高尚。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穷人》正是达成此目标的宝贵教材。

本文作者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在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沉的情感基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此外,还通过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

(一)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

难点:从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及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并体会其写作特点。

二、说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教师朗诵雨果叙事诗《可怜的人们》。

2、随机揭示课题《9穷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走进穷人的生活,体验穷人的“穷”。

(1)默读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思考:穷人“穷”在哪里?并用“

划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反复品读夫妻的对话。

从“屋内装饰”看出“穷”。

②从“吃、穿”看出“穷”。

③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三)再次走进穷人的生活,感悟四处流溢的“富有”。

(1)品读课文,寻找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思考: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了他们的“富有”?

(2)交流:抓住人物心理活动反复品味朗读,感悟穷人的美好品质。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这样的品质?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四)巩固拓展

1、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

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呢?

2、情感深华:歌曲欣赏《爱的奉献》》。

四、说板书设计:

9、穷人

桑娜

渔夫

忐忑不安

严肃认真

勤劳

善良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2

浙江诸暨市天马实验小学任建洪:

我们在教学人教版《詹天佑》这篇课文时, 发现与浙教版有些出入。浙教版《詹天佑》 (第十二册第20课) 介绍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 是“打两口直井”, 而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是“打一口直井”。到底该以哪种说法为准呢?望专家给予答复。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张立霞:对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两个问题的解释

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 有两个问题比较受广大教师关注。一个是对《少年闰土》一课里“项带银圈”“希罕”“月亮地下”等词语的疑问;另外一个是关于《詹天佑》一课的: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打了几口竖井?

先来谈谈关于《詹天佑》一课的问题。

本册教材正式印制前, 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发现《詹天佑》这一课有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对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时有打了一口井和两口井这样两种说法。我们想, 这是个史实问题, 来不得半点马虎。

关于“詹天佑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打了几口竖井”这个问题, 我们曾专门请教过詹天佑纪念馆的专家。纪念馆的专家给我们传真了相关资料, 并耐心地作了解释:八达岭隧道在开凿时曾挖大小二井。大井在隧道中部, 就像教材中所说的那样, “从山顶打一口竖井”;小井比较特别, 它其实不在隧道上, 而是在隧道外。这里引用詹同济 (詹天佑之孙) 的一段话来做一下说明:“小井位置不在洞中, 应为洞口外直井。八达岭山洞康庄一侧洞口外, 有一段深挖路堑 (青龙桥一侧洞口处为陡峻山坡) , 小井当位于康庄一侧洞口外。当洞口外深挖路堑完工后, 作为加快隧道和深路堑开挖措施之小井, 随之自然消失。”詹同济先生所说的“洞”就是隧道。从这段文字中, 我们可以清楚, 小井并不在这段“长一千一百多米”的八达岭隧道上, 而是在隧道外。课文《詹天佑》在讲到八达岭工程时, 并不是讲八达岭这段铁路如何修筑的, 而是专门谈的如何开凿“八达岭隧道”, 所以, “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这一说法是对的。为了保证教材的科学性, 我们随后把《詹天佑》这篇课文传真给了詹天佑纪念馆的专家, 请他们审阅, 得到了他们的肯定答复。

问题讨论到这里, 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为什么会有“两口井”这样的说法存在。詹同济曾为詹天佑留下的许多文字材料作注释, 他发现“八达岭山洞……洞内有几座直井, 一时颇有争议。有的书籍中, 绘图示意在八达岭山洞中部并排挖两座直井;而实地考察, 洞内现只有一座直井, 位于洞之中心里程附近。”为弄清楚真相, 他研究了许多史料, 并拜访了参加修筑京张铁路的一些工人的后人。他在詹天佑的三篇文章中找到了关于开凿直井的文字:“上列申报邮传部文中为:‘由山岭打通大小二井。’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山洞’一章内记述:‘八达岭山洞, 因洞身过长, 仅恃两端开凿之法, 费时必久, 故于洞身之中部开辟大井, 与两端同时并进……是井之深为八十四尺, 井径为十尺。’在京张铁路通车典礼上的英文致辞中提到, 在修筑八达岭山洞时, 曾开挖了二井。”

由此, 詹同济推断, 八达岭隧道中只有一座直井, 位于“洞之中心里程附近”, 另有一小井“位置不在洞中, 应为洞口外直井”。他就自己的推断请教了有关专家, “认为上述之断定是符合各项史料和实际情况的”。我们可以据詹同济的研究推测:因詹天佑提到八达岭工程时, 有“打通大小二井”“开挖二井”等说法, 可能有的研究受这样的说法影响, 没有深究其实质, 有的书籍又绘制了并排挖两座直井的示意图, 以致以讹传讹, 有了“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的说法。

顺便说一下, 从全文来讲, “打了几口井”这个问题并不是教学中值得花大力气的问题。课文第一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随后全文从多个方面讲了这么说的原因, 八达岭隧道工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学生能读懂这部分内容, 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并能回到全文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即可。铁道工程是复杂的学问, 八达岭隧道到底是怎样开凿的, 其中定然有许多我们无法了解的复杂因素。我们要尊重史实, 不能主观臆断,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揪着到底是一口井还是两口井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去做离题万里的分析、辩论。网络发达了, 学生查资料方便了, 但哪些资料是课堂上可以采用的, 哪些资料只需要一带而过, 还是要服从于语文教学的真正需要。

借此机会, 我再来谈谈大家较为关注的《少年闰土》一课的问题。

众所周知, 《少年闰土》一课由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节选而来。《故乡》写于1921年, 用的是当时大力倡导的白话文。但当时白话文初兴, 鲁迅写作所用语汇的书面形式还保留着古汉语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鲁迅原文的语言特点, 包括前面提到的几个词语, 我们在教材中都将其原貌保留了下来。

其中, “月亮地下”这个词语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有老师认为, 该词是“月亮底下”一词之误, 其实不然。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原文:“月亮地下, 你听, 啦啦地响了, 猹在咬瓜了。”整段文字所讲的是有月亮的晚上, 地里传来猹咬瓜的声音, “月亮地下”大致等同于“月亮地里”;如果改为“月亮底下”, 则好像刻意强调“有月亮”这样一个背景, 从整段文字来看是不合情理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词语外, 《少年闰土》一课中还有“素不知道”“无端”“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等词句, 表达上与当下使用的白话文有不同之处。教学这样的课文, 不妨先向学生简单交代一下相关背景知识。这样做,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另一方面, 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以至阅读能力的形成也是有帮助的。

教材中这样的课文虽然不多, 但并不是仅此一篇。如四年级上册编选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 其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也有出入, 但表现力相当强, 只要引导有方, 孩子读起来就会饶有趣味。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的作品语言相当有特色, 到了高年级, 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 课本之外, 他们也会读到各种各样的读物, 其中自然不乏这样的作品。拿人教材版语文教材的配套读物《同步阅读》来说, 随便翻开高年级的任何一本都能看到这样的作品, 如叶圣陶的《藕与莼菜》 (五年级上册) 、冰心的《和小鸟最相亲爱》 (六年级上册) 、冯亦代的《我的母亲》 (六年级下册) 。语文教材的学习, 根本目的在于阅读能力的形成, 教学中应时刻不忘这一点, 立足于课文又不囿于课文。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背景知识, 可以为他们能够更好地自主读书搭建桥梁。

参考文献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3

在《鲸》一文中,多处运用了比较这一常用的说明方法,使鲸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

一是与人比较。如“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以人的身高加臂长“还够不着”来表现鲸张开嘴的高度: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来说明鲸嘴张开的宽大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鲸的头部有多大,那么整头鲸的体积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与猪比较。如“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突出了鲸体积大、体重沉的特点,一条鲸舌就相当于几十头大肥猪了,那整头的鲸该有多重呢?

三是与牛羊比较。一处是“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说的是它的生活环境;另一处是“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说的是它的呼吸特点,这些都说明鲸与牛羊一样,属于哺乳动物。

四是须鲸与齿鲸比较。用“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说明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吃食物的方法也不同;用“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说明它们呼气的情形也不同。

比较可以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理解。让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好好地体会吧!

《新型玻璃》中的过渡

要让两岸畅通,必须在河上“架桥”;要把文章的上下段衔接起来,必须运用“过渡”。《新型玻璃》一文就很巧妙地用了过渡的技巧。

1、分类过渡。如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用“另一种”从第一自然段介绍的“夹丝网防盗玻璃”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用“还有一种”承接上面介绍的“非常坚硬”的玻璃过渡到介绍“变色玻璃”。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使文章的叙述顺当、自然。

2、想象过渡。如第四自然段用“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作过渡句,通过设想、想象的句子引出另一段内容来,把上下两段意思不同的内容连为一体,使文章的脉胳畅通。这样的过渡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3、设喻过渡。如第五自然段用“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这样的比喻,讲了噪音不好对付;接着又用“尽管……还是……”的句式来说明“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引到介绍“吃音玻璃”。这样的过渡也是通顺流畅的。

学会给文章的段落之间“搭桥”,使自己的文章过渡自然,文气贯通,这也是一个需要下力气学习的技巧。

《圆明园的毁灭》的“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堪称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却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仅存的残垣断壁,诉说着百年的耻辱。《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是一篇教育学生树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好教材。

1、惋惜之情。课文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表现了深深的惋惜之情。而课文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作结尾,首尾呼应,更是在痛斥侵略者罪行的同时,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也深感惋惜。

2、赞叹之情。课文中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先讲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再讲圆明园的种种景点,两个“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等句式突出了景点之多,而“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等句子充满诗情画意,突出了景点之美,说明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然后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其中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它的“举世闻名”的确值得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3、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从“他们把园内……任意破坏、毁掉”,从“凡是……统统掠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侵略者的极度贪婪:从“实在……任意……”的句子中可以看到侵略者的极端残暴,毫无人性。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

1、壮气惊人。在日寇“大举进犯”的严酷形势下,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五个人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又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使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都展现了革命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壮言动人。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一个“走”字,体现出他的判断之果断,态度之坚决,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当子弹打完时,班长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语言,充分表现了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3、壮形感人。第二段塑造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英雄群像: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第四、五两段集中描写班长的英雄形象:负了伤仍指挥战斗;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群;带领战士以石砸敌,“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形象实在感人至深。

4、壮举撼人。狼牙山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直指云天。山势陡峭,尤其是山顶路依山崖,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而五壮士临危不惧,舍身跳崖,显得那样镇静:班长“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惊心动魄的壮烈举动,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难忘的一课》中的修辞

《难忘的一课》一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突出了中心思想。

1、三处反复。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地写着”“很认真,也很吃力”。第二次是“我”和孩子们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越来越“起劲了”。第三次是“我”和台湾教师握手话别时“激动地重复着”,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叹。三次反复突出了文章的“魂”——深深的“光复”喜悦和浓浓的爱国情感。

2、两个对比。课文中用日本统治时代“不准许”学习祖国文字、讲祖国语言与台湾教师偏偏认真写中国字、说中国话,并且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来进行对比;又用礼堂两面墙上“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而现在是“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来进行对比,抒发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无比激愤、痛恨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钟爱之意。

3、一句反问。课文的最后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吗”这一反问句作结尾,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从“我”的深受感染出发,提出问题,激发读者深思,从而更加凸现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在这里,言语不多含义深,一句反问力千钧。

《太空“清洁工”》的说明方法

《太空“清洁工”》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讲的是太空“清洁工”的来历、作用和本领。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1、数字说明法。如“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这里就运用了数字来说明它体积不大,却花费不小,价值不小。

2、诠释说明法。文章中对太空垃圾的概念就运用了诠释说明:“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3、比喻说明法。首先课题就是把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地球卫星比成太空“清洁工”。又如“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这句话里用“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来比喻太空垃圾的“横冲直撞”,说明它极大的破坏性。这些都是比喻说明。

4、拟人说明法。如“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把太空“清洁工”当成人来写,能够像人一样去“抓”“牺牲”,同时把太空垃圾戏称为“捣蛋鬼”。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4

说课人:申玉婷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构建,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结合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百分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数学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百分数的信息。

2、准备实物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掌握和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数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2、开放课堂,扩大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充分体现学生活动。课前让学生寻找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的信息,课中让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探索、应用。同学之间展开充分交流和讨论。

学法: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充分讨论和交流,循序渐进,得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得出结论。由分数与百分数的比较,讨论交流得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2、尊重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通过看教材,自学百分数的写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利用世博会中外游客的比率引出百分数。

2、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先说说搜集渠道,然后说一说百分数应用在什么方面。(在学生汇报时,适时指导百分数的读法)

老师总结: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那么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写呢?(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 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1)、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稍作交流。

(2)、课件出示调查表

六(一)班喜欢电视节目情况统计表

节   目  喜欢人数   调查人数 喜欢人数占调查人数几分之几

大风车 23 25

动物世界 47 50

科技博览 19 20

结论:                最受小学生欢迎。

(3)、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怎样判断哪个电视节目最受小学生喜欢呢?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从中互补、完善。在交流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只看喜欢的人数;一种是结合喜欢人数和调查人数两方面看。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第二种考虑比较合理。当同学们用 , , 的分数形式进行比较有困难时,老师让学生继续交流。这时学生讨论可能得出把这些分数的分母化做100。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指导学生把它们的分母化作100,这样就得出科技博览最受小学生喜欢。讲解: 还有一种表示方法(92%),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百分数。

(4)尊重学生自学能力,学生自学百分数的写法。

①学生自学教材。②学生尝试读写。③交流评议。提醒学生百分号两个圆圈写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三)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在“信息发布会”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百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带着收集到的资料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很多有关百分数的信息,又让学生增长了见识。这一环节应注意引导学生说清“表示什么占什么的百分之几”。

2、剖析

先让学生说说以上叙述百分数的过程中提到了几个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百分数,老师适时归纳并板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四) 在应用中提炼百分数的意义

1、比较

首先课件出示:我校的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 ,盆景园中大型盆景占盆景的 ,其中最大的一盆金银花高达 米。

组织学生讨论:

a、这三句话中的三个分母是100的分数哪个能用百分数表示?为什么?

b、 吨为什么不能用百分数表示?

c、说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讨论中使学生明白:

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的关系。因此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判断

a、一段绳长29%米                                (    )

b、一段绳厂 米                                (    )

c、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    )

(五) 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听一听,写一写,选一选。

(老师读出下列百分数,让学生写一写,最后选择填空:

百分之百            百分之二十二            百分之七

百分之三点九        百分之一百二十          百分之三十四点六)

①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              [22%]

②今天上课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     %)        [100%]

③我国小学生近视率已近达到(      %)         [34.6%]

④爸爸的身高是我身高的(     %)              [120%]

2、想一想,说一说

(1)有关部门对学校附近的小摊点卫生进行了检测,卫生达标率仅为32.5%。

(2)有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看了这两则信息,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

3、知道吗?

(1)你认为大海捞针的可能性为(   )%

(2)现在有电视的家庭可能为(   )%

(3)你希望考试的正确率为(   )%

4、猜百分数

(1)百战百胜 (  )%      (2)十拿九稳  (  )%

(3)百里挑一 (  )%

第2-4题是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具有思考性的要求,学生解答时要综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才能进行解答,既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

(六)师生评价,自我反思,提升学习效果

1、说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用一句含有百分数的话来对这节课进行评价。

2、送给学生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四、说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3       25      =       92%

47       50      =       94%

19       20      =      95%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5

王雅妮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大方面进行解读。

一、说课标

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所以首先要说一下本册的内容标准: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各方面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了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72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6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二、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的编写特点、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以“新、实、简、美”的特色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新:形式新、内容新、理念新。实:从实际出发、讲求实用、讲究实效。简:内容简、结构简、练习简。美:整体美、内容美、思想美。而三年级上册的编写在坚持了“民族化、简约化、现代化”的同时,又进一步简化头绪,便教利学。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单元练习”四部分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如学了《学会查”无字词典”》、《石头书》等课文使学生明白要学会观察,走进自然。学了《第八次》《卧薪尝胆》等课文使学生懂得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体现了“以习惯助学习”、“由学习到运用”的教材编写思路。

1、关于习惯。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认真写钢笔字”和“认真写毛笔字”两个主题,配有5页图。教学时教师要按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

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钢毛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与方法,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2、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4篇。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卧薪尝胆》;又有表现当代社会风貌的,如《东方之珠》;既有讴歌我国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伟大品格的,如《孙中山破陋习》、《军神》;也有颂扬外国科学家、普通劳动者可贵精神的,如《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金子》;有主要介绍学习语文方法的,如《学会查无字词典》;有主要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如《航天飞机》。从体裁看,除记叙文,还有诗歌、童话、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另外,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插图精致,富有童趣。这样安排,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与低年级的教材相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变化:一是变铅笔字描红为钢笔字描红,意在训练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二是增加了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增加了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意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长线与短线”的结合。

3、关于习作。

三年级上册的编写体例与一年级、二级教材有所不同。习惯篇、阅读课文、练习等三个板块仍然一以贯之,“集中识字”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悄然退出,本册的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方式。而在“阅读课文”与“练习”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板块——习作。该教材在“习作”部分的编排上作了如下尝试: 第一,突出位置,明确目标

把“习作”以一种单独板块的形式展出,突出了其重要作用。明确“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标准》)第二,降低门槛,培养兴趣

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写自画像、给喜欢的动物设计名片、写喜爱的文具等。习作要求适度明确,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第三,例文引路,模仿起步

儿童作文,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虽然学生口头语言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若要他们用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毕竟还有些

困难。为此,该教科书中年级段“习作”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多来自小学生,用的是孩子的语气,写的是孩子的生活,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调清新,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例文(段)均由小学生书写,印在作文稿纸上,意在从内容到书写格式(包括题目、标点符号所应占据的位置等)都为学生提供样例,以利学生循序渐进地打好习作的基础。从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第四,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在低中年级,“以说促写”、“以说引写”、“说写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该教材对此作了有机地吸收和借鉴。

4、关于练习。

本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处处留心、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另外,从本册起各单元练习还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意在培养学生按规范认真练字的态度。

接下来,我将通过三篇课文来具体阐述一下教材的独具匠心之处。第一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一篇文包诗。这是苏教版的创造。这类文章非常好教,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往往通过阅读故事便能理解了古诗的内容。另外,这也是一种由诗变文的写作训练。也就是说当学生这类文章学多了,诗背的多了,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去惴摸,去写这类文章。阅读和写作得到了紧密的结合。

第二篇《三袋麦子》,大致内容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小猪立刻磨成了粉做成了各种面食;小牛保存了起来,等着冬天草料都吃完的时候再吃;小猴则用它做了种子,一年以后收获了很多麦子。

这是一篇锻炼学生思考的好文章,其实这是一篇没有答案的文章。课后第四题教学也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而个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包括我自己在第一年的授课中就以自己的固定思维去影响学生,最终让学生认为只有小猴的做法最正确。这就是没有参透课标,没有理解教材。其实三个小动物照样生存着,三袋麦子,三种结果,三种发展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什么对与错。这一课恰恰体现了本教材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课教学是比较简单的,在学生反复读讲故事中,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分析说出来,与学生讨论。也就是说,三种做法都好,好的哪里?引发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这篇文章也应当给予我们老师启示,那便是,土地爷爷真好,没有批评,最大的区别就是鼓励语言不一样。对于不同的人要用上不同的评价语言,学会说好话,学会鼓励,这也是人生存于社会具备的素养。小小文章,折射出耀眼的智慧光芒。

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定位,尊重编者的意图,努力实现教材预定的目标。

接下来,我再以课文《军神》为例。《军神》在老人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在苏教版中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记得在教授此课时,我们曾随意的进行过一次探讨:把五年级的课文放到了三年级,这种“下放”,无疑说明了教材越编越难。通过此次研读课标与教材,我发现,实际上,我们的语文教材选入的每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或者说是一个“引子”。这个“例子”所承载的,除了作品固有的思想旨趣以外,更多的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识技能体系和价值标准,承载了社会对学子的殷殷希望,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实现编者意图的一个凭借。既然是“例子”,就可以选这个,也可以选那个,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那里,但在不同的地方,它所承载的目标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老人教版教材里,它是用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一个例子,而在苏教版中则没有这一目标。为了选好每一个“例子”,苏教版教材的编

辑们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军神》这篇课文,在老人教版中,沃克医生的话是这样的:“你堪称军神!”,而在本册教材中则改成了“你是一位军神!”我们不妨两者进行比较:“堪”是古语词,表示能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口语中很少用,“你堪称军神!”今天的小学生理解起来颇有些难度,但改成了“你是一位军神!”则一读便知。再说,这是出现在人物的话语中,况且还是一个外国人说的,“堪称军神”用语过于书面化,不符合平日用语的实际;“是一位军神”口语色彩浓郁,切合人物身份和场景。由一斑可窥全豹,由一字之改可见苏教版教材编辑的良苦用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军神》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里的一篇课文,被安排在同一单元里的课文还有《掌声》《金子》。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重点,但只要认真研读,我们依然不难发现这三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文体上看,都是写人的记叙文;从价值观的取向上看,都是侧重于讲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本组课文中,要将领会做人的道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进而再由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写人的,获得表达方法上的启示。这就告诉我们,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的课文内容入手,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交流,融通。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思想上有所启发,从而领悟文章中所寓含的做人道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课文是如何写人的,联系具体的语段进行品味、感悟,领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行动和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以便为今后的练习写人的习作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要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列入教学目标之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习惯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等方面的习惯。一定要严格要

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2、重视组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通过自主读书与课文及课文作者对话交流。也就是要通过操作、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进而进行心灵碰撞,接受课文丰富内涵的感召与影响,最终能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课文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经验。

那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同样先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先行阅读,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图以及教材编者的思路和意图,从而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了解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读书,顺利地实现“内化”。

3、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除这种读与写的“长线结合”以外,还要抓好读与写的“短线结合”,即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这样,可以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此外,还要引导进行学生广泛地课外阅读。让学生“厚积”,以期日后“薄发”。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切实指导学生学写片断。另外在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鼓励,放大习作中的优点,使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重视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要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在教学中应把时间让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尤其是不爱说的同学,一个话题、一次对话都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反复说。教师还应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事件,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活动,以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本领用于生活实际。

5、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结合语文教材的学习,指导学生开展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查“无字词典”比赛、成语故事会、古诗擂台赛、读书交流会、课本剧表演等,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评价建议

教师要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法。口头评价是教学中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它有直接性、快捷性的特点,我们看似平常的话,能极大的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书面评价也是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作业本上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颗闪闪的星星,哪怕一个简单的“优秀”、”很好”都会令他们激动好久。教学中的评价不是我的“专利”,我会让学生参与,让他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资源。如我们的校园文化、书吧以及演讲、朗诵会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程资源。只要合理运用,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方知教材魅力无限”,只有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感悟教材、才能探索到教育教学的真经所在。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6

中华少年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四、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五、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

2017.3.1 最新版

六、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7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语言简朴, 文章的内涵与本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非常吻合。课文以“生命是什么”的提问说起, 从飞蛾求生、瓜苗抗争、倾听心跳三件小事中, 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然短暂, 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积累好词佳句。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懂得珍爱生命, 尊重生命, 善待生命。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2.从三个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式方法与“问题—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 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五、说设计思路

1.本课教学设计我体现了如下四个训练点, 即:学法自动化、朗读多样化、理解多元化、问题焦点化。

2.教学中注重以读为本, 披文入情,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提炼内涵, 在读中得到情感熏陶。

六、说教学流程

1.激发情感, 感知生命

一堂新授课, 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 可以说好的导语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了达到“课伊始, 趣伊生”的目的, 我采用了音乐导入的方法, 播放《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激情导入: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 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到来;一条丑陋的毛毛虫, 可能蜕变成一只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台湾女作家杏林子会说生命是奇迹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生命生命》去寻找文中的生命奇迹。如此激情导入新课,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从而顺利进入教学过程的第二环节。

2.整体把握, 梳理脉络

这一环节, 我先让学生带着任务自由朗读课文, 一起回忆文中杏林子向我们展示了哪些生命的奇迹。学生总结, 教师板书“飞蛾求生瓜苗抗争倾听心跳”此处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

3.品析课文, 体会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再次默读这三个故事, 用心去发现, 去体会, 看看哪个句子打动了自己。边读边画并做出批注, 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时教师相机引导:在飞蛾求生的故事中, 哪些地方是你意想不到的?学生从具体的语句中交流读书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极力鼓动”, 理解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并通过动作表演、对比朗读, 感悟出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适时点拨做出总结。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读中感悟, 此处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朗读重点语句:同座配合读, 轮流读, 小组齐读。在学生反复诵读之后, 我再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

为了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研读“瓜苗生长”的事例中, 我改变了自读感悟的学习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中仍然以“有哪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为主线, 学生探究交流, 小组汇报。并指导学生抓住准确生动的语句, 从读中体会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倾听心跳”事例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摸着自己的脉搏, 闭上眼睛, 静听那沉稳的心跳。课件出示心跳的声音, 在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 教师配以课文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命的内涵, 我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 以让学生感悟到:生命就是永不言弃的决心。

记得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整节课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 如思考划批时的默读, 易于打开思路的自由读, 增强气势的齐读, 师生的配合读等, 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 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读出作者积极的生命观。让学生之情和作者之情、文本之情融为一体, 在动情朗读中升华情感。

4.回归整体, 思考生命

此时的回归整体, 是以讨论、感悟“生命因什么而美丽”为切入点。此处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 也可以白白糟蹋它的生命”这句话的?两种生命, 作者会选择哪一种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出作者对生命的所思所想。并通过课件了解杏林子的资料, 从而探讨她的生命因什么而美丽? (她的生命因为顽强的毅力而美丽, 她的生命因为执着和坚持而美丽) 教师适时总结:杏林子正是用她的整个生命历程告诉我们——生命虽然短暂, 但是, 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此时教学过程已接近尾声, 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情感, 拓展学生的思维, 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课件出示:生命是什么?生命是__________, 还是_________, 更是_____________。学生结合教师板书答出:“生命就是强烈的求生欲望, 生命还是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生命更是永不言弃的决心。”

为了使学生的思想得以沉淀, 我又布置了课后小练笔, 让学生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七.说板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标 篇8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我心中的孟子下一篇:小班科学数数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