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精选11篇)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1

论文摘要:对住宅质量调查表明裂缝质量缺陷的成因,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即与结构设计有关的原因;与施工有关的原因;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原因;与使用及环境有关的原因。文中分析多层砖混结构的裂缝原因并从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和材料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有效措施。前言

砖混结构多层住宅目前仍是我国中小城市及乡镇住宅的主要形式,其中又以现浇混凝土连续整体楼板和烧制砖墙承重为主。该种住宅因建筑材料当地化程度高、施工容易且成本较低,隔音隔热效果较好而广受欢迎,与框架结构相比,其建筑成本较低,所以仍是我国城市和 农村 建筑物所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但砖混结构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砌体结构裂缝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在各种直接荷载作用下结构产生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而砌体因收缩、温度、湿度变化、地基沉陷不均等引起的裂缝是非受力裂缝,又称变形裂缝。砌体房屋的裂缝中变形裂缝约占80%以上,其中温度裂缝更为突出。相对于受力裂缝,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复杂得多,现主要分析砌体结构的变形裂缝。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

2.1 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温差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温差大时裂缝就严重,温差小时裂缝就轻,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这类裂缝常在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混凝土平屋盖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门窗洞两边,以及砌体女儿墙根部。温度裂缝形态呈“八”字型或直线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又仅一端有。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和砌体之间的变形差异导致构件中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沉降差异是引起砌体结构建筑物裂缝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由于地基沉降差异引起的裂缝多为斜裂缝,此类裂缝一般情况下裂而不鼓,往往贯通到基础。尤其对于软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地基处理不当时,很容易在底层墙体产生斜向裂缝和窗下墙竖向裂缝。在房屋纵横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将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稍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会导致墙体开裂。另外,当房屋层数相差较多而没有设置沉降缝时,容易在交接部位产生竖向裂缝,这类裂缝常伴有较大的地基不均匀下沉。

2.3 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结构设计差错。由于结构荷载 计算 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原因,造成结构本身先天不足;因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了砌体整体性,减少了砌体截面面积,削弱了砌体承载力;砌体施工质量低劣。由于砌筑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低,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组砌不符合要求,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使用不当。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破坏墙体。

2.4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 mm/m——0.45 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 发展 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3 住宅工程裂缝控制措施。

3.1 施工措施

3.1.1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拆装模板前一定要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强度达到75%以上才能开始拆除底模。现场机械捣拌混凝土时要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进行。符合级配要求的砂石料才能进场: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不准现场加水增加和易性:混凝土内最好能掺人起补偿收缩功能的外掺剂,对外掺剂和填充料(如粉煤灰)一定要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搭设临时通道或布料杆,严禁直接踩在钢筋上施工。把好施工关,也就消灭了大多数裂缝的发生。

尽量不要在已拆模板的混凝土板下支顶撑。如果不得已非要为之,那也要根据上部模板支撑的情况,经过仔细的 计算 找好支撑点,或将顶撑支于上层的垂直线上,不让改变混凝土板受力状况的情况出现。

3.1.2 增设变形缝

最好能一个单元设一条变形缝。使温度变化的长度从规范规定的50m缩小到20m左右,这样能使混凝土板(圈梁)与砌体之间的胀缩从15mm降低至6mm左右。如果一栋楼两个单元以上,由于至少有一面山墙(即收缩缝两边的墙体)不受太阳直射,这样能使得温差有所降低,胀缩差也会进一步降低,就有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将板缝宽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楼面板不大于0.3mm)。这样做会增加建筑造价约6%,但比起以后处理裂缝,应付索赔所支付的金钱和付出的信誉代价要合算多了。

3.2 材料控制

3.2.1 加强砖墙砌体的强度

既然混凝土和砖砌体的温差线胀系数存在巨大差别是客观事实,裂缝的出现成为不可避免时,宁可让裂缝在混凝土板上发生,而不让裂缝发生在砖墙上。这时加强砖墙砌体的强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墙体砂浆的选择:对于7层住宅来说,底层选用M10级砂浆,2~5层选择M7.5级砂浆,6~7层回到M1O级砂浆。

在6~7层的东西两端一户的范围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大角、转角及墙体宽度大于6m的墙体中部均设构造柱。女儿墙每隔3m设置构造柱,女儿墙下从屋面板处现浇混凝土反边120mm高,宽度与女儿墙厚度一致,并在女儿墙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压梁。

3.2.2 改变墙体材料

用多孔混凝土砖或灰砂砖(Mu10以上)代替烧结粘土砖砌筑墙体,这样可以增大墙体的温差线胀系数,减少墙体和混凝土板(及圈梁)之间线胀系数的差值,从而减少砖混结构建筑裂缝的出现。恩 你有事先办事 [论文摘要]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件。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一)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3.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 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 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三)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四)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一)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 科学 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 教育 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 企业 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二)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1.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2.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三)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1.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2.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3.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四)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 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2.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3.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五)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加强 教育 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 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六)应急管理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2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 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 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 进行重点控制。

1.1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⑴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 构建系统安全, 落实个人防护;

⑵预防为主, 防控结合, 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

⑶动态跟踪, 重点控制, 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 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 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 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 对尚可忽略的危险, 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 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 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 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 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1.2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1.3 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 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 加强运行控制。

1.4 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 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2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 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 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 (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 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2.1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⑴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⑵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 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 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 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 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2.2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⑴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

⑵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 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3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⑴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

⑵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 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⑶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 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2.4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⑴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 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 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

⑵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 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 以便采取对策;

⑶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 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2.5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⑴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⑵加强教育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⑶明确安全责任, 定期安全检查。

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 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 特别要明确各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2.6 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 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 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 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当事故发生时, 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

⑴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

⑵落实应急人员, 建立应急组织;

⑶储备应急物质, 布置应急设备;

⑷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摘要:施工安全事故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事故。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目的, 在于保证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 使之与安全计划目标相一致, 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预期目标。

关键词:施工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廖品槐主编,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133-01

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也存在着各种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也日趋严重。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等,更主要的是建筑企业管理方式的问题,如在施工过程中隐藏的许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问题不但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家庭带来了悲痛。所以为了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前找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做好危险因素预防的控制,其中在各分项工程中,对于不同的危险因素作相对应的预防控制;在一些重点项目或分项工程中,要重点针对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

1)一般原则。在施工中,要时刻想到安全,在思想上构建安全意识,在行动中落实安全防护,并做好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安全防护,保证在出现危险因素时,防范预案和应急措施能适时跟进;对于具有可能会出现严重安全隐患的项目要进行严格整改,并在施工中动态跟踪,重点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规范进行。

2)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因素控制的主要手段,施工单位要动态跟踪施工的安全,在施工中发现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预警,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事故预防的目的是要根据监控、预警、采取措施,將危险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并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带来的连锁事故。

2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方法

在施工前,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好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在施工中,动态跟踪,预警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方法为指导,保证预防控制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分析危险因素、提出控制目标、建立施工安全部门、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分项工程的管理工作,督促各个分项工程负责人做好安全管理方案,如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熟悉安全施工守则,制定程序文件、安全施工规程等安全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加强危险作业、危险设备的监管措施,控制这些影响施工的危险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由于危险因素控制不全造成的事故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安全处理,并管理好事故现场,防止产生次生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小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处理这些危险事故时,要首先确认危险因素,并隔离这些危险因素,再进行类似薄弱环节的安全防控,进行个体安全防控,最后采取救援行动,确保事故处理得当。

3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控制和管理,是防控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因素的主要手段,这些危险因素具体来说,包括材料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危险因素、技术工艺危险因素、环境危险因素、管理危险因素等五种,每种危险因素可细分为具体的危险事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控制内容:施工前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审批及相关安全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安全因素的识别、预警和采取措施;事故发生后的防范预案和应急措施共同作用等。

1)材料控制。在施工中安全因素控制中最难做到的就是材料的控制,因为这个控制是受人为影响最大的。为了做好材料中的危险因素控制,就必须做好安全材料的检验措施、建筑材料的招投标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和使用时复检的控制措施,从各个环节控制材料的质量,保证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

2)机械设备控制。为了控制机械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因素,施工单位要合理选择安全性能高的机械,特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对于危险性大的机械必须由专人看管,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不带病工作。

3)技术工艺控制。由于建筑工程是由各个分项工程协调进行的,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做好各个分项工程的安全施工方案设计,对新采用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技术标准要做大量的试验验证其安全可行性。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三通一平准备过程的安全方案、地基处理及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施工安全方案、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方案、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方案、构件吊装安全方案等。

为使施工技术工艺更加规范,要做好岗位安全职责,确保技术施工中的操作标准化,要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到的危险因素和工艺特征,做好安全施工的技术指导,并指导施工工人进行学习,规范施工操作,施工单位同时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状况做好工程安全的自检工作。

4)环境控制。环境危险因素控制主要是在施工前制定的,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所处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周围建筑实物,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并绘制好平面施工布置图,确保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做好阴雨天工程防护工作,并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始终确保安全生产;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平面布置图,由项目负责人带头做好现场安全管理。

5)管理控制。①安全管理控制。制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预防的规章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分析每种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的防范预案,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细则、安全施工操作流程、安全培训制度、技术交底安全控制、安全检查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事故处理应急措施、安全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做好安全施工知识的培训工作。安全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方面,因此各级领导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定期做安全施工知识的培训工作,并考核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应该进行再培训,直至合格。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单位领导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并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工作,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做好安全事故责任制,让每个人都有安全意识,单位领导应该组织项目负责人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实际情况做好自检工作,以排除安全隐患。②应急管理控制。对于不同的工程,危险因素产生的时间和环境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做好应急管理的控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因此,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援救预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要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储备应急物资,布置应急设备;组织员工培训,进行应急演练。

4结语

施工企业只有做好安全组织和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危险因素进行动态控制,并针对每种危险因素都从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环境、管理方面做好安全管理和控制,才能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施工管理关键控制点总结 篇4

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多来,对工程有了一些基本的或深入的认识和心得,形成以下文字,希望可以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以少走弯路。虽然很多东西是大家都知道的也很简单的东西,但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亲身感悟所得,所以感觉不一样。

一、技术管理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

作为一个大型工程,一般图纸是在开工后陆续到的,所以,施工组织总设计主要是靠以往的同类施工经验、投标时的技术标结合设计院的初步设计、已到的部分图纸和现场勘察的施工条件来编制。

首先,内容要全面,对砼框架结构工程,主要包括:测量工程、土方工程、降水工程、基础施工、砼框架结构施工(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砌筑工程、装饰工程(包括抹灰、涂料、门窗安装、贴面砖、幕墙、卫生间防水)、电气工程、给排水管道安装、通风空调安装、……

对钢结构工程,主要包括:详图转换、钢结构加工(放样、下料、拼装、焊接、喷砂除锈、油漆)、钢结构安装、大型吊车方案、高强螺栓安装、现场油漆、墙面瓦及屋面瓦的安装、门窗安装、……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对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做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同时还应编写工程的质量计划。

2、图纸会审

施工前要进行图纸会审,由于现在的设计任务繁重,设计质量越来越差,所以这是必需的一步,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的设计问题而耽误工期影响施工进度。图纸会审主要是看各专业图纸之间的关键部位是否相符,比如和设备安装相关的尺寸,电气与土建图的相关尺寸,以及是否存在更有利于施工方的改动。图纸会审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和设计沟通,是问题的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相关部门(主要是工程部门和预算部门)。

3、单位工程及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单位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时,主要图纸已经到位,现场条件已经明了,所以可以有针对性的编制施工方案。方案的编制应详细恰当适用。对于特殊的,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比如大体积砼的施工、降水工程、边坡支护等。

4、方案交底、技术交底

方案编制完成后,要根据方案主要内容组织进行方案交底,方案交底要全面,主要是针对方案中出现的难点、重点和新技术进行交底,交底人员主要是项目部的工程部门、施工队的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安全交底。

在每个分部工程进行之前要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要相对详细,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施工工艺、方法做充分的交底。技术交底要尽量深入施工班组一级,以免在传达过程中出现遗漏和疏忽。

方案交底和技术交底要以书面形式进行,交底人员签字确认后,文件一式三份,分别存技术部、资料员、项目部档案室,原件至少两份。

5、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主要在于一些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和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地方。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做到未雨绸缪,对现场已经出现的小问题要及时纠正,做到防微杜渐。对施工队伍出现的质量问题经指出后不改正的,要及时的通报、处罚,以防止扩大影响。

6、设计变更及设计联系单、洽商函

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要及时的发放到施工人员、预算人员手中。对施工中有部分可以和设计沟通向有利于施工方改变的地方,要及时和设计沟通,比如出现的难度较大的施工问题,可否稍做修改。当然是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主要设计原则上做适当的修改。设计变更、设计联络单、洽商函等要求资料档案室及时发放给工程部、预算部等相关部门。

7、施工过程中图纸、技术资料文件的管理

根据合同要求留足竣工图,对资料室的竣工图应做好保管工作,各部门要借阅资料室存档的图纸时,尽量不要拿出图纸室,一定要拿出时,也应该说明图纸不能损坏、乱画。用于交工的图纸要及时(在单位工程完之前或者同时)的按要求叠好并在工程实物交接验收完后及时交业主验收,力争做到同步。

施工过程中要做到技术资料文件和施工过程同步,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做好技术文件的整理和归档。一个单位工程完后,要及时做好单位工程的验收和资料交工工作,不允许出现在施工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整理施工资料的问题。在分部工程完后要及时进行分部工程的评定工作。

二、施工管理

1、熟悉图纸、施工方案

首先是对图纸和施工方案的熟悉,然后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理出施工的先后顺序。

2、施工准备、开工报告

施工人员、材料、机具等一些相关的条件均要求具备前期施工条件,然后向监理递交开工报告。同时现场可以做好测量放线、定位等工作。

3、施工过程监督(质量、安全、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从事施工管理的人员要求管理全面,不仅要求管施工进度,还要求从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管理。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除应该及时纠正外,对相关问题还应该及时和质量员、安全员沟通,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每项工作的进行必须要有监理的签字验收后才可以进行。

4、现场签证

施工现场签证是关系到结算的重要的一块,对施工合同中不包括的部分以及由于非施工方原因造成的误工、工期拖延均应该找监理和业主相关部门确认。签证要求做到不漏的同时,还要在文字上说明清楚签证原因、签证时间,不得有文字上的误解。

5、与业主、监理的沟通

严格按照规范来施工是好的,但有时为了施工进度及其它原因,可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不影响结构安全)适当放松,但要提前和监理及业主做好沟通,以免反而延误工期。

6、施工文件的形成

施工过程中,施工资料(分项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机具、材料报验等)要同步,每项工作的进行必须要有监理的书面签字验收后才可以进行,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对于个别的问题,也要及时补上施工资料。

三、交工管理

1、实物交工验收

在工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完工后,要及时进行实物的交工验收,并请设计、监理、业主签字确认。

2、图纸交工

在实物交工的同时或实物交接完成后,图纸应该交工完毕。如果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好的话,此部分工作在后期就比较轻松。

3、施工文件交工

在工程近尾声时,资料员要全面整理施工文件,进行单位工程的评定。并将所有资料按照规范及业主档案处要求进行归档和整理成册。交业主档案部门。

四、工程成本控制

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需要整个项目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要遵循领导推动原则,同时要求全员参与,对每个计划的目标进行分解,责任明确,并保证信息流通体系的畅通,各部门之间要分工合作。现场的情况要及时与预算部沟通。

1、对合同的熟悉

在工程开工之前就应该对施工合同做充分的了解和熟悉,要清楚合同的分界线在哪,哪些是我们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份外的事,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还要对合同中哪些部分的单价是明显亏本的,要及时采取措施,看能否从

各方面挽回。此部门内容应由预算部门负责解释和组织学习。

2、施工前的预算与成本测算

施工前的预算和成本测算是预算部门前期的主要工作,对一个工程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做好这部分工作,在施工及对分包队伍的单价确定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

3、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成本测算所得的结果进行成本控制,应避免执行的不力。同时预算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测算和制定一些与工程有关的标准单价,用于施工过程中的签证管理和合同管理。

4、施工结算

五、项目部各部门间协调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5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第一是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既有施工工艺产生的危害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还有施工过程产生的危害因素。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低温作业、高原(低气压)作业、水下(高压)作业等产生的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危害也相当突出。| 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次,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大。建筑施工工程类型多;建筑施工地点复杂;作业方式多样。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变性,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

建筑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

一、粉尘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多种粉尘,主要包括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以及其他粉尘等。

1、矽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铺路机、压路机、打桩机、钻孔机、凿岩机、碎石设备作业;挖方工程、土方工程、地下工程、竖井和隧道掘进作业;爆破作业;喷砂除锈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2、水泥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

3、电焊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电焊作业。

4、石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保温工程、防腐工程、绝缘工程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5、其他粉尘 产生于以下作业:木材加工产生木尘;钢筋、铝合金切割产生金属尘;炸药运输、贮存和使用产生三硝基甲苯粉尘;装饰作业使用腻子粉产生混合粉尘;使用石棉代用品产生人造玻璃纤维、岩棉、渣棉粉尘

二、噪声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主要是机械性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

1、机械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凿岩机、钻孔机、打桩机、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自卸车、挖泥船、升降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传输机等作业;混凝土破碎机、碎石机、压路机、铺路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等作业;混凝土振动棒、电动圆锯、刨板机、金属切割机、电钻、磨光机、射钉枪类工具等作业;构架、模板的装卸、安装、拆除、清理、修复以及建筑物拆除作业等。

2、空气动力性噪声产生该类噪声的作业主要有: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铆枪、发电机等作业;爆破作业;管道吹扫作业等。

三、高温

建筑施工活动多为露天作业,夏季受炎热气候影响较大,少数施工活动还存在热源(如沥青设备、焊接、预热等),因此建筑施(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温危害。

四、振动

部分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危害。产生局部振动的作振动棒、凿岩机、风钻、射钉枪类、电钻、电锯、砂轮磨光机等手动工具振动的作业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作业。

五、密闭空间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密闭空间作业,主要包括:排水管、排水沟、螺旋桩、桩基井、桩井孔、地下管道、烟道、隧道、涵洞、地坑、箱体、密闭地下室等,以及其他通风不足的场所作业;密闭储罐、反应塔(釜)、炉等设备的安装作业;建筑材料半年的船舱、槽车作业。

六、化学毒物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可产生多种化学毒物,主要有:爆破作业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油漆、防腐作业产生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酷类、汽油等有机蒸气,以及铅、汞、锅、铬等金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涂料作业产生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以及铅、汞、福、铬等金属毒物;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阴离子再生乳胶、聚氨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铬、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作业产生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

七、其他因素

许多建筑施工活动还存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高气压作业、低气压作业、低温作业、高处作业和生物因素影响等。

1、紫外线作业主要有电焊作业、高原作业等;

2、电离辐射作业主要有:挖掘工程、地下建筑以及在放射性元素本底高的区域作业;可能存在氨及其子体等电离辐射作业;x射线探伤、Y射线探伤时存在x射线、Y射线电离辐射作业;

3、高气压作业主要有潜水作业、沉箱作业、隧道作业等;

4、低气压作业主要有高原地区作业;

5、低温作业主要有北方冬季作业;

6、高处作业主要有吊臂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升降机作业和脚手架、梯子作业等;

7、可能接触生物因素的作业主要有旧建筑物和污染建筑物的拆除作业和疫区作业等,可能存在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建筑业的职业病预防措施: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科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在各在建工程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人员给予奖励。

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加强职工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设置安全管理科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职工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在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一旦发现职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向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信息。

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骗。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职工,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四、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五、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

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六、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

3、检查措施:工人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工人工资发放情况。

七、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2、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6

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尤其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经验等专业能力以及施工人员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需要由施工人员来完成,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思想层面与技术层面上都比较出色,具体指:一方面,施工团队的思想水平与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施工总负责人若没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与丰富的施工经验,特别是水利工程中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若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分工不明确,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且其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在具体施工中缺乏专业技术和经验,这就容易出现工程施工不规范的问题,进而影响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

2.2物力因素

物力因素主要指到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和投入资金。其中机械设备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主要是指设备是否运行良好及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适合、作业能力是否良好;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质量,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把控好施工材料质量,因此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与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在施工工作开展前,需要检测所用材料是否合格,尤其是对钢筋、砂石、水泥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这些材料都严重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投入资金是否充足,是前期勘测观察的精密度和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资金充足能够避免因赶工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2.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不仅是提高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还是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度的重要依据。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能够使工程施工的工期缩短,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通过新的技术能够对施工条件和施工工序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整个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控制力,最终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此外,新工艺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及完成的工程检测的精确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新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工程监测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的效率和水平。

2.4环境因素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7

1 对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实施的作用分析

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技术能够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平整度, 只有在这一环节上做好才能够减小材料间的空隙, 这样便能够有效的对雨水的冲刷腐蚀起到防御作用, 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公路路面的负荷能力大大的得以提高。在这一技术的实施下, 路面的平整度就会得到完善, 这样对于整个的公路路面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保证, 从而防止出现一些沉降不均的现象。从这些压实技术的作用可以看到, 想要保证公路的路面以及路基的质量, 压实技术的有效实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2 影响压实技术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实施中的因素分析

对于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技术实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超过一定的标准时就会使得公路的路基大幅度的下降, 而当含水量过低时就会使得在压实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 从而对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造成影响, 所以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还有就是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材料配比, 这一方面的影响因素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不仅要在含水量的问题上进行有效的控制, 同时在路基施工材料的配比方面也要合理, 只有把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使得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在具体的配比过程中对于泥土的配比要适当, 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另外就是碾压施工这一方面的影响, 在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碾压的方式以及厚度和速度这几个方面上。在厚度上一定要适中, 倘若在厚度上比较大那么对于碾压层就会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 对于下层的压实度也会产生影响使之达不到合格的标准。在不相同的碾压工具上所产生的碾压效果也是不同的, 这就需要在碾压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这些问题。在方式和速度上要根据相关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在碾压的时候要先从边缘进行碾压, 然后再对中间进行碾压, 速度上要先慢后快, 整体的速度不宜过大, 速度过大对公路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会产生影响, 而速度过小则会在一定的单位压力上承受力增大, 进而对路面的施工材料的工程性质造成破坏。

3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具体探究

在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实施方面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操作, 首先在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超过了一定标准的时候, 要对其进行晾晒通风, 对各层要进行粉碎以及翻晒, 其目的就是要使得颗粒的大小尽量地符合相关的要求规范, 在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达到了标准的程度时才能够实施整平碾压等作业。另外的方法就是按照压实度的设计标准, 根据数据把压实度降低2%到3%左右, 把土层的天然稠度降低到1.1以下, 液限要在四十以上, 在进行下路床的填料施工的时要使用轻型的压实标准, 这样能够对填料的性质进行改善, 在土中加入生石灰的方法也能够达到吸水加固这一目的。

目前我国的压实机械当中主要有夯实型以及静碾型和振动型等等, 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机械的特点进行选择可以最大化的提高作业的效率。在具体的压实技术实施的过程中, 首先要根据道路的宽窄以及机械的轮距进行选择, 在碾压的次数上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路面整形之后保持混合料的适宜程度, 碾压过程中要使得一半轮宽得到重叠, 后轮要超过两段接缝处, 后轮压实完毕才能算作一遍, 经过六遍到八遍为宜。在速度的控制方面, 在第一第二遍的时候要将其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500m到每小时1700m之间, 在后几遍的时候要将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000m到每小时2500m之间。

在对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技术的实施过程中, 通常会用到2-3台双轮双震压路机, 并且再和2-3台十六吨位的胶轮压路机相互的配合, 这样共同进行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作业, 在效果上更容易得到显现。在双轮双震压路机静压一到两遍后, 将其温度调控在110℃以上, 和摊铺机要能够协调的搭配, 然后采取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震两种机械进行综合性的碾压四遍到六遍, 把温度调控在80摄氏度以上100摄氏度以下的范围, 在最后的一遍压实的时候再采用双轮双震压路机碾压一到两遍, 温度要大于65摄氏度, 在一些不能有效进行碾压的地方要采取小型的振动压路机实施碾压的做业。碾压要能够从低处往高处进行均匀的碾压, 在相邻的路段碾压的时候重叠宽度要大于30cm。值得注意的就是在碾压的过程中, 压路机要按照要求不能在碾压途中转向或者停止等, 在返回的时候要能够在不相同的断面上, 对于已经成型的路面不要开启振动模式行进。

4 加强公路路基路面压实的与措施

4.1 加大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的路面压实施工优化工作的力度

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战略路面压实施工优化工作的过程中, 可以实施战略行政监督的手段, 最大程度加强路面压实施工优化工作的有效性, 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技术管理的手段, 对于这类监督体系, 必须要保证由专业性的技术管理人员来进行, 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具体情况的控制, 保证了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行政工作的正常有效发展, 还可以通过完善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的年度工作管理, 来保证路面压实施工优化工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当然加强路面压实施工优化工作的最基本手段还是加强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聘用, 技术管理人员是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的重要人员组成部分, 完善招聘体系是加强路面压实施工优化工作的重要方式, 需要得到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与关注。

4.2 建立公路工程设备保养的制度

通常由公路工程企业的管理部门制定维修制度, 对保养公路工程设备的年限以及规格进行规定, 对维修队伍的建设有监督性的作用, 对维修设备的标准也做出明确规定, 保证了公路工程设备保养的有效性。并且在进行公路工程设备维修的过程中, 制度是监督公路工程设备维护有效性的最有力措施, 也是保障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最佳方法。

4.3 把握好加强建筑技术的专业要领

通过对不同建筑技术的认识, 在路面公路工程中利用适当的技术来进行建筑, 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并且可以通过加强公路工程的材料使用, 使用高强度的材料, 在公路工程中, 加入不同的辅助材料, 从根本上大幅度提高公路工程强度与硬度, 使得路面建筑的公路工程质量能够得到全面的缓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对于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实施, 要能够使相关的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 尤其是在路基填土以及对路面的结构进行压实的环节, 要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只要按照相关的程序以及要求才能够使公路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摘要:本文针对多年实践经验, 从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实施的作用分析入手, 然后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然后提出了压实施工技术, 最后对控制措施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因素,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路鹏.浅析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压实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0) .

[2]杨光.公路工程中的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 (03)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8

关键词:南水北调 关键部位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099-01

南水北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质量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生命,容不得一丝疏忽,要始终把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任务,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努力把工程建设成为一流工程、精品工程、人民群众放心的工程。本文就南水北调渠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预防措施。

1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和土方填筑,土方开挖和土方填筑的质量制约着工程的许多后续环节的施工,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土方填筑必须选择经鉴定的可利用土料,结合现场试验和设计要求,选择最优的施工参数进行施工。

1.1 土方开挖

容易出现的问题:边坡及底板超挖、欠挖,未预留保护层。

控制预防措施:(1)首先测量人员准确放样,定出渠道开口边线位置,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高程、开挖边坡、保护层厚度,着重检查是否存在超欠挖现象,测量是否有放样及校核两道程序。(2)加强汛期、永久排水设施管理,规划好排水通道,如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截流沟和防护堤。做好边坡防护,防止成型边坡坍塌,造成质量缺陷。

1.2 土方填筑

容易出现的问题:渠道填筑密实度不够,填筑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填筑料不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控制预防措施:(1)认真进行生产性试验,优化碾压参数。对开采区的植被、覆盖层等无用料层先行剥离处理。(2)土方填筑中,以控制碾压参数为主,按规定的错距宽度进行碾压,低速行走。(3)设置洒水专业队伍,控制土料的含水率接近最优。(4)在填筑期间或填筑以后,发现有污染的填料予以全部清除。

2 地基处理工程

2.1 强重夯地基处理

容易出现的问题:夯击次数不足、落距不够,夯锤落地不平稳造成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等。

控制预防措施:(1)强、重夯开始时起吊钢丝绳应该与夯锤连接紧密并保持平衡。(2)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正确。如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及时用壤土将坑底整平重新夯击。(3)严格控制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夯击土坑下陷深度用水准仪测量控制,必要时进行整平。

2.2 挤密砂石桩地基处理

容易出现的问题:桩体倾斜,点位偏移,成孔深度不够,孔径不足,出现空桩、断桩,填料质量差等。

控制预防措施:(1)每根桩施工前严格控制桩机沉管的竖直度达到规范要求。(2)对测量已进行的放点位置进行圈点固定保护,不得私自移动。(3)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控制每根桩的成孔深度,施工前做好相应的标记,配合质检人员及监理人员做好复核检查。(4)严格控制碎石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

3 砂砾料垫层铺设

容易出现的问题:砂砾料级配、含泥量及铺设厚度。

控制预防措施:(1)材料要求:①由实验室严格控制砂砾料的进场验收。②加工好的砂砾料分类堆放,不得混杂,并需要防止分离。③砂砾料运输和卸料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颗粒分离。运输过程中砂砾料要保持湿润,对卸料高度加以限制。(2)施工质量控制:①砂砾料填筑严格按照施工详图中所示的层次、级配、厚度和范围进行。②在铺筑砂砾料的第一层时,检查地基面平整度,若有的部位需要填平时,用第一层料对地基面进行填平找齐。③妥善保护压实后的反滤层,不允许破坏。在砂砾料面上施工下一工序前,先对砂砾料进行检查,如有损坏,立即修补至合格。④预留排水孔采用预埋PVC管成孔,埋管至反滤层以上达到设计要求。孔内充填砂砾料。排水孔、排水管在施工中必须保证不被堵塞和破坏。⑤在反滤层铺筑完毕,下一道工序施工前需在其上摆放跳板供人行走和进行施工活动,不允许直接在反滤层上行走或堆放其他物料。

4 复合土工膜铺设

容易出现的问题:接缝搭接及检查,接缝布置不复合要求。

控制预防措施:(1)由质检部及实验室严格控制土工膜进场验收,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土工膜及时清退出场。(2)在每层复合土工膜被覆盖前需要目测有无漏接,拼缝有无烫损,有无褶皱,铺设是否平整等。(3)复合土工膜剪裁整齐,保证足够的黏(搭)结宽度。(4)复合土工膜铺设力求平顺,松紧适度不得绷拉过紧;土工膜与土面密贴,不留空隙。(5)接缝布置,坡面不允许有纵缝。

5 保温板铺设

容易出现的问题:保温板衔接不紧密、不平整,未固定。

控制预防措施:(1)严格技术交底制底,加强交底资料审核。(2)做好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和检验检测工序,清楚各项技术指标。(3)严格控制保温板衔接宽度、平整度等要求,规范化施工。

6 混凝土工程

6.1 混凝土浇筑

容易出现的问题:蜂窝、麻面、孔洞、漏筋、破损掉角、裂缝、错台等现象。

控制预防措施:(1)原材料控制:对进场原材料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南水北调要求检测频率进行取样检测,经检测合格的原材料方可用于施工,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清理出场。(2)混凝土拌合控制:①严格控制砼拌和计量设备,控制计量结果在允许偏差范围内。②严格按实验室提供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配料单。③施工过程中,及时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拌和用水量。(3)混凝土浇筑控制:①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度不得超过2m。②采用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浇筑层高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③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不得漏振。④加强砼的养护,控制砼处于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⑤对浇筑完成的砼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损坏,影响外观质量。

6.2 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控制

容易出现的问题:強度不够、模板版面粗糙、预应力张拉裂缝等现象。

控制预防措施:(1)预应力筋张拉前,根据构件混凝土的强度试压报告,当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施加预应力。(2)制梁台座为砼台座,台面铺设钢板,底模按设计要求设置预设反拱度,制梁模板采用钢模,确保梁体光滑。(3)施工过程中的浇筑必须严格分层,即:首先,在侧模上标出内模底的相对位置,然后浇注底板砼到内模底高。(4)张拉过程中,必须将所有张拉设备清理干净,安装就位;检查所有管道的接口是否牢固密封;(5)预制板的安装直至形成结构整体各个阶段,都不允许板式支座出现脱空现象,并应逐个进行检查。

7 结语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9

2.1创新井巷施工安全技术的有效策略

在采矿工程的井巷施工活动中,针对中部车场施工环节,应选择单道起坡技术完成施工任务,这不仅能保证采矿井巷中部车场的各个设计环节及施工活动得以健全,还可明显减少施工任务量,并且还可大幅节约施工成本,尤其是可有效预防在道岔中形势的空车出现掉道问题,从而明显降低出现飞车现象的几率。在井巷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还需要恰当设计曲率半径,以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降低巷道的弯曲度,努力把巷道的弯头所具有的曲率半径保持在12m上下,从而大幅缩减巷道中运输活动发生安全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此工程的弯曲巷道施工过程中,要想有效降低发生安全故障的几率,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车场的过程中,恰当选择车场位置,在施工方案编制之前,应详细分析运输巷道与采矿区的具体位置,以有效预防把下部车场的位置设计到弯曲巷道内,从而避免因阻挡了电机车驾驶员的实现而引发安全锁事故,进而确保司机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始终可观察到各种信号,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将车场设计到直线部位,最终减小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改革巷道开拓安全技术的有效策略

要想有效清除采矿工程中巷道开拓施工中的各种不安全技术因素,就需要大胆改革传统的施工技术,以促进施工质量的明显提高。在下部车场设计中,需要保证两条轨道之间设置的安全间隙大概为1.4m,并且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应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完成各个施工环节,从而使得双轨之间的安全间隙具有更高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车在运输作业中始终处于健康而安全的运行状态,从而大幅减少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率。要想有效解决煤矿巷道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高度不足的问题,就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具体的巷道情况及日后的生产需求,合理设计墙高,以便为施工活动安全系数的提升做好准备。在具体的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腰线施工环节,因为需要用腰线与中线来实现对掘进巷道施工活动的合理、有效控制,所以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每隔40m左右,借助先进的测量装置合理设置中腰线,从而有效预防施工活动中出现中腰线出现偏差的问题,从而可对巷道掘进施工中出现的中腰线偏差情况进行及时的矫正,以保证施工质量可满足相关标准。在煤层较厚位置的巷道施工过程中,可借助分层分布开采的方法,把控制巷道曲线的施工任务转变为对切线与弦线的控制,从而确保矿井中的施工活动都具有很高的安全等级。

2.3优化采矿工作面安全技术的有效策略

在采矿工程的工作面施工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要想有效控制与消除这些因素,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规范操作切眼的开口,以保证施工活动中的切眼开口各项参数、方向及长度都能很好地满足施工标准,从而使得采矿工作面可根据规定顺着煤层倾斜的正方向延伸,进而有效预防三角带煤柱发生跨帮事故。在急倾斜煤层中的主斜坡施工活动中,施工人员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有效预防出现过小坡度问题,使得工作面施工可顺着煤层方向开展,以保证主斜坡的坡度可完全符合具体工程中规定的施工要求,从而保证煤炭能在自身重力下顺利自溜下降,最终显著优化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采矿工作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选择恰当的运输巷拔口,努力使得运输巷的正反拔口都具有很高的合理性,从而使得施工活动中的巷道外开口处的牛鼻子位置与内开口位置之间的距离始终维持在8m上下。在实际的采矿工作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系统分析改造眼施工活动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要素,在此基础上严格根据施工标准科学开展施工活动,从而最大限度提高采矿工程施工的经济收益,最终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性。

3结语

总之,安全管理是采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与难点内容,其管理成效的高低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很大关系。因此,施工人员应全面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技术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施工活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逐一将施工中的各种不安全技术因素清除掉,从而显著提高施工质量,最终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晓霖.探究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与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2:24~25.

[2]刘彬.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03:31.

浅谈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篇10

浅谈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等人为因素制约.

作 者:阿布都合力力・米吉提 作者单位:新疆道路桥梁工程总公司第一工程处,新疆,喀什,84400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16)分类号:U213.1关键词:路基施工 质量要求 控制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因素控制措施 篇11

(一)住宅工程工程项目活动

住宅工程项目活动是指为完成住宅工程项目而必须进行的具体的工作。在住宅工程项目管理中,活动的范围可大可小,一般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管理的需要来定。比如,可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和混凝土养护各定义为一项活动,也可将这四项活动综合定义为一项混凝土工程。工程项目活动是编制进度计划、分析进度状况和控制进度的基本工作单元。

(二)住宅工程进度控制

所谓进度,是指活动或工作进行的速度,工程进度即为工程进行的速度。住宅工程进度则是指根据已批准的建设文件或签订的承发包合同,将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做进一步的具体安排。进度计划可分为:设计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和物资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等。而施工进度计划,可按实施阶段分解为逐年、逐季、逐月等不同阶段的进度计划;也可按项目的结构分解为单位(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

(三)住宅工程进度控制与管理

住宅工程进度控制就是指在规定的建设工期或合同工期内,以事先拟定的合理且经济的工程进度计划为依据,对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分析,发现偏差,及时分析原因,调整进度计划和采取纠偏措施的过程。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均有进度控制的问题,但他们的控制目标、控制依据和控制手段均有差别。进度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进度控制,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土地征用、材料设备供应、安装调试等多项内容,各方面的工程都必须围绕着一个总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计划目标和组织系统,对系统各部分应按计划实施、检查比较、调整计划和控制实施,以保证实现总进度目标。而对于承包商的进度控制,涉及到施工合同环境、施工条件、施工方案、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组织与供应等多项内容,应围绕合同工期,选择和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管理手段,实现合同规定的工期目标。

(四)住宅工程进度管理

所谓的住宅工程进度管理就是指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实施效果、进度协调和采取措施等的总称。显然,从工作范围这一角度看,住宅工程进度管理涵盖了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二、影响住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因素

住宅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剖析住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影响因素多,风险大,应认真分析和预测,合理采取措施,在动态管理中实现进度目标。影响住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下列几方面。

(一)业主方面的因素

业主提出的建设工期目标的合理性、业主在资金及材料等方面的供应进度、业主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度和业主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等均影响着住宅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二)勘察设计单位方面的因素

勘察设计单位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勘察设计目标的确定、可投入的力量及其工作效率、各专业设计的配合,以及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配合等。

(三)承包商方面的因素

承包商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进度目标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投入的人力及施工设备的规模,以及施工管理水平等。

(四)资金方面的影响

充足的资金是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住宅工程项目资金的影响主要来自业主,或者是由于拖欠了工程进度款,或者是由于没有及时给足工程预付款,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承包单位流动资金的周转,进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五)建设环境方面的因素

建设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市场状况、国家财政经济形势、建设管理体制、当地施工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质、交通、建筑材料供应)等。

上述多方面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有许多是人为的,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参与住宅工程项目建设各方要加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确保进度管理目标的实现。其中以上各因素在对住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影响所占的比重如下表所示。由下表可见,业主和承包商方面的因素是影响住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施工进度管理需做好的工作

住宅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进度控制措施住宅施工进度管理作为住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一环,做好住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进度管理,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工期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工期保证体系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选调会管理、懂技术的干部和业务骨干,并调遣足够的专业队伍和先进的机械设备进场,实行科学管理,坚持文明生产、文明施工;二是充分发挥各专业技术特长、机械化施工水平高及现代化科学管理周密的优势,在保证重点工序照顾一般工序、统筹安排、全面展开的原则指导下抓住施工的有利季节,掀起施工生产高潮,高速度、高质量、高标准地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施工任务。

(二)严格施工进度的各项管理

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施工,不断优化施工进度,利用网络计划等先进有效的手段合理安排工序,严格控制进度,科学制定施工进度管理清单,使施工经常处于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调控之中。

第二、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加强施工组织指挥与协调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施工现场分析会,及时掌握施工动态,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施工力量、机械设备和主要材料,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第三、加强施工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进行全体施工人员素质教育,强化施工队伍管理、加强职工教育、树立工期意识、优化划分施工范围、合理分配施工任务,做到任务到队、工程量到班组、作业量到人,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推行工期风险抵押制度,实行工期与经济承包责任制。

第四、在施工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紧紧抓住关键工序不放,正确处理各工序之间的矛盾,做到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坚决杜绝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使整个施工过程时时处于受控状态。并定期召开施工生产会议和工程调度会,总结分析施工生产情况,下达施工生产计划。根据统计的结果,对当前的施工进度做定量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下达的计划按时完成。

(三)做好施工进度管理的各项技术保障措施

第一、提前作好了图纸审核与设计优化工作,为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作好了准备。第二、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对本工程进行了合理安排。明确各关键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时间,对工程进度实行目标管理,做到资源保证,各级领导重点抓,阶段性目标不欠账。第三、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推行标准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使得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配备更加合理和有利于施工生产。积极推广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施工方法,组织专业化施工队进行流水作业,针对各专业、各工种经常组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熟练程度,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四、结语

上一篇:维修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公司洽谈的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