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共8篇)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 篇1

课题负责人:陆国安 执笔:范虹

一、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有这样的要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广泛的阅读;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并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可见,在阅读中的个性化的发展对于高中生来说何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必须实施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的个性化阅读方案,努力给学生个性化阅读一个平台。

三、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对创新教育的一种尝试,以探求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以实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课外阅读。

3、能结合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索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

4、以读促写,为个性化写作打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准备阶段

1、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都很感兴趣,也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大部分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但因为课业负担太重,以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都受到影响。另外,在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

2、建立阅读档案

在高一起始年级,教师为班级每一位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课外阅读、兴趣爱好以及个人专长等。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二)实施阶段

1、课内

(1)对于教材中的文本的理解,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甚至辩论的形式展开,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2)学生每周根据教材中的文本写一篇读书笔记,不少于600字。

2、课外

(1)开展个性化阅读

根据学生的阅读档案分组,有小组长负责,确定一学期规定阅读的书目,并写好读书笔记,学期末,每组完成一份课外阅读体会,并在班级里交流。(2)研究社会热点

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研究小组,每个小组一学期选择一个社会热点,通过读报、上网、查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互相讨论,期末每组形成千字的论文,并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班中展示,交流。

五、课题研究成果

1、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受到尊重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这样,学生的答案成了完全的“拷贝”,学生的想像力被扼杀了。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

地感悟。感悟是学生独立研究教材的学习行为。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一位学生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会有差异。

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这篇小说的主题通常被理解为讽刺主人公路瓦栽夫人贪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她的遭遇也被认为是咎由自取。而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路瓦栽夫人在丢失了借来的项链后,毅然放弃了原来的生活,用十年的时间,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为的就是赔偿那条昂贵的项链,这体现了她诚信和责任感,同时十年的坚持也充分体现了她的坚强,这些都是主人公的可爱之处,也是我们应该肯定并学习的优点。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只要有改正的的勇气和毅力,有的错误还是可以得到原谅和弥补的。

学生的这种多元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理解并大加鼓励。

2、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它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多元化阅读可能还是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产生差异,而创造性阅读则更注重对文本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的深层次思考,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而得出新的更有个性的观点。因此,只要课本中有适当的文本,应该让学生多思考,鼓励他们发言,互相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慢慢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日渐丰富,对问题的看法也在不断加深。如针对《错误让我如此美丽》一文,学生的看法非常丰富,也具有一定的深度:

有的认为错误“美丽”的关键是能不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从而取得进步,否则错误给人带来的只会是灾难与痛苦,错误依旧是丑陋的;有的认为只有意志坚强,不怕挫折的人才会使错误变得美丽,而那些意志薄弱的人,错误只会使他们茫然失措,一蹶不振;还有的认为有些错误并不是错误,是创新,创新免不了会尝到失败的滋味,所以有人会将其误认为错误。第一只直立行走的猿猴不是犯错误,而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进化的尝试与创新。不断的创新才使我们永远充满活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这种“错误”当然是美丽的。

3、学生深入认识社会,思想日趋成熟

通过研究社会热点,学生感受到了一个生动的、真实的、完整的世界。社会生活信息丰富了思想感情,一些困惑与不解也慢慢地从中找到了答案:阅读人生,认识社会,就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学生自主收集、整理热点材料的同时,他们的思想在发展、成熟。过去,只知道姚明在NBA赛场上叱咤风云,现在看到他“永远不吃鱼翅”的环保誓言,感受到篮球巨星的生命意识;过去,只会羡慕巨贾富翁,腰缠万贯,风光无限,现在了解到李嘉诚要拿资产的三分之一500亿港元搞慈善,比尔盖茨要捐献他所有的资产,而家族成员不许动用分毫的社会观、金钱观;而兰州女歌迷杨丽娟发誓“不见到刘德华今生不嫁人”,她的父母竟然倾家荡产不惜一切甚至卖肾也要为她圆梦,从中可以体会到歌迷的病态和社会上把“劳动是本,娱乐是末”倒置的谬误人生态度„„大家在研究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灵动和多彩,最终把感悟转化成文字。学生在活动中也逐渐锻炼和形成“阅读、筛选、整理、思考、运用、写作”等技能。

阅读的个性化,是心灵处于自由状态的阅读生活,它把平凡的日子变成了流溢着幸福和意义亮色的美好时光。阅读不仅使一个人丰富情感,获得智慧,从而能沉稳地应对复杂的生活局面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还使他随着阅读视野的拓展不断给自我精神发展和人格个性升华提出更新更高要求。由此看来,个性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客观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个性化阅读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 篇2

一、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存在的问题简析

我认为目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高考重压下, 学生阅读情感的流失。为了迎合高考的需求, 目前有很多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是单调的、重复的, 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被肢解的文章, 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也都是统一的标准, 学生的回答稍有偏离, 就会遭到排斥, 这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无奈。第二是教师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 由此也导致了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自己定位成了旁观者而自我放逐, 阅读教学失去了师生思维的碰撞和流动, 也失去了本有的价值。

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 营造和谐, 个性引导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师道尊严,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就必须让师生关系从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营造一个平等、融洽、民主的和谐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 比如探究法、质疑法、品赏法等。在这样的阅读基础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 如针对某一篇课文话题的辩论、探究等, 让个性化阅读在课堂中绽放出千姿百态的花朵。比如, 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 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辩论:刘兰芝这一形象描写得十分完美, 但她为什么被休呢?请结合课文和时代背景, 讨论刘兰芝被休的可能原因。有一组同学认为, 在封建社会最讲究的是“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刘兰芝没有生育一儿半女, 最终被休是合乎常情的;另一组认为, 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是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尽管是恶婆婆的欲加之罪, 但也是刘兰芝被休的充分理由。在这一场辩论中, 同学们各抒己见, 充分张扬了学生的阅读个性。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 化繁为简, 尊重个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的教学更多地服务于高考, 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创作背景、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上, 能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同时还应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 在学生精读课文的时候, 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深刻地解读课文的真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阅读爱好也千差万别。因此, 教师要给予学生个性化选择的权利, 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认知能力等去进行阅读, 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引导, 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 尊重质疑, 引申理解

宋代朱熹说:“读书, 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需无疑。”学生大胆质疑是其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表现, 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学生在阅读中的感知、感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 在执教《窦娥冤》时, 有的学生提出:窦娥那么善良, 为什么要遭遇天大的冤情?不是说好人有好报吗?即将命赴黄泉的窦娥, 指天发誓, 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 她认为自己的誓言能实现吗?对学生的这些质疑,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窦娥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读者, 然后又让读者看到它的毁灭, 这就是悲剧创作的特点, 这样才能使人感受到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师启发性的引导讲解下, 学生的质疑解除了, 同时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课文。

(四) 课外阅读, 强化个性

学生阅读的积累直接影响其阅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现在的高中生在高考的重压下、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管下, 由于阅读学习和高考直接挂钩, 所以他们进行的阅读都是为了研究课文而作的重复性练习, 因而很少有精力进行课外阅读, 这对学生个性阅读的发展十分不利, 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课外阅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要在学生课内阅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比如, 为学生介绍一些美文网站、电子书、阅读书目等。同时, 教师还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升语文能力。比如, 在执教《哈姆莱特》这篇课文时, 鉴于这篇课文是小说节选,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阅读整篇小说,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阅读的时间、阅读的内容,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哈姆莱特、分析莎士比亚, 并以此阅读为主题, 组织讨论会,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感受, 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境界。

三、结语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

1 引言

作为高中语文科目基础课型的阅读课,阅读教学的水平对学生在整个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成果有重大影响。虽然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在相对封闭的语文课堂上,一直让学生处于复杂厚重的阅读材料中阅读,这种结果收效甚微。从我国的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可以看出,之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存在一种“语文阅读的同步性”的教学模式,此类模式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在个人或群体的阅读过程中培养个性,因此就从根本上抹杀了学生的阅读天赋。

新课改大前提下产生出的个性化阅读主要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活动。而高中语文的个性阅读教学是需要多方努力的活动,即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来共同探讨的活动,不仅包含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素养的养成,还包括在这个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多种指导学生怎样来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

2 当前高中生阅读中的问题及分析

在对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高中生阅读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2.1 偏离阅读的本质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高中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言很少。例如,在小组自由讨论中八成以上学生不怎么发言,课堂教学中的交流问题大多都是老师提出并由学生回答,而回答问题的往往只是集中在班级中的一小部分学生身上。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少,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记,而少数的交流只限于教师和极个别学生之间;由于学生课下阅读时间不多,同时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对课文和试卷的讲解上,给学生的阅读时间过少,致使那些没有做课前预习功课的学生对课文没有一个基础的初步了解,老师讲的时候听得也是不清不楚;教师很少提倡学生提出各种质疑,只是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生就记笔记。虽然是给学生进行讲解的老师,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同样会出现一些错误,但即使有少数学生持有意见不一的正确意见却没有质疑老师的勇气,反而会怀疑是否是自己的答案错误,导致错误的不断延续和积累,这些错误只有等日后实际运用时才会发现。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偏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高中语文的本质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的综合体。老师过度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导致老师偏离语文教学本质的主要原因。学校只看重学生的升学率,教师只看重考试的通过率,致使学生只关注分数的高低,在这个现实社会因素影响下,并没有把阅读当成一种对学生自身素养累积和提高的方式和过程。为了分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采取题海策略,同时硬性要求学生不断的去背诵涉及到的的名言名句等,以及给学生发各种类型的模拟试卷让学生边做边记,导致学生最终成为只会做题的机器,并没有发挥阅读的丝毫作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怎样才能不偏离语文的本质,怎样落实这一理念和要求,是急需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改进的。

2.2 缺少合适的评价

根据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六成以上老师有反映在课堂讨论中有时会出现词穷的现象。表现在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经常性回答问题,同时剩余大部分学生一般都不经常回答问题。这些出现的现象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做出适当的反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思路与老师的步骤或解说不同步的时候,就需要老师做一个明确地指导,对这些学生做出适当的鼓励。

2.3 缺少阅读量

很多学生都没有课前阅读习惯,而即使个别学生有课前阅读习惯,阅读时长一般都小于半小时。而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通常不会包含课文阅读部分,学校也鲜有专门的阅读课培养学生。这就导致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过少,预习不够充分,对课文熟悉度不够,而此时老师已经开堂讲课,学生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导致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中课程繁杂,各学科的负担重,学生难以将精力平均分配给各科。因此,课堂时间是最宝贵的,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大多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前先完成,而在课上集中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然后布置下堂课的阅读预习,并让学生独立完成。

2.4 缺少课堂讨论

前面已经说过,语文课上老师都有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的时间,只是大多数都没取得预想的效果,多是极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而部分学生趁着讨论的时间来聊天,同时有更多的学生在自由讨论的时候都是沉默不语的。像这种课堂讨论毫无意义,不仅达不到老师预想的效果,还会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讨论的实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对话交流,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自由讨论环节中积极参与进去,与学生进行交流,带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课堂自由讨论的良好习惯。

3 结语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有能力自学,塑造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时间有限,一旦学生掌握了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掌握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浅析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13(16):126.

[2]邱文华.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备考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2(5):55-57.

[3]王海.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2(12).

[4]邓德胜.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1(10):92-93.

[5]张碧兰.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29.

作者单位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 篇4

结题报告

长春高新兴华学校 李树波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要求学生学会多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和趣味教育。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书目单一:休闲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少了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阅读消费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在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多媒体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研究意义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孩子储存自己的童年精神营养,使孩子终生受益。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研究内容

“小学课外拓展策略 ”是指教师从学生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既定的研究目标,在各年级的相关班级相关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资源的拓展,通过分析综合,达成一个个研讨专题,使其目标更切合实际。

2.个案研究法。教师在班里选择典型个体,进行跟踪考察、记录、分析和研究,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点带面地形成共性策略。

3.实验法。选择不同的班级或小群体,通过多学科、多层面的实验剖析,综合其特点,运用相应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探索学科、年级的最佳策略。

4.另外,我们还将综合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等多种教育科研的方法,采用全方位的多种形式的研讨,使本实验的数据具体,可信。

五、研究步骤

1.课题前期工作:2014年3月—2014年4月。

(1)成立课题组,针对现有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象,学习、研讨如何改革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准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方面的材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制订出研究方案。

(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全面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素养发展水平,分析整理。(4)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讨论实施方案。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0月

(1)以“书香校园创建”为载体,按方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与交流。进行有效的过程检查,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积累。(2)分阶段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研讨和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推进课题研究。(3)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中期研究总结,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展示成果。

(4)回顾、反思,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研讨,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课题的总结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全面总结提炼研究经验,整理汇总材料。

(3)整理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组织专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人员 组 长:李树波 副组长:盛淑杰

组 员: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通过一年时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一)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1.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方法 2.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方法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

方法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

方法5.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课外阅读策略

1.学法指导策略: 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初步掌握读书的方法。

2.美文诵读策略:要求学生遇到一些好诗文做到熟读于心,熟记得多,将来就能灵活运用,也将成为学生一生的智慧财富。

(三)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模式。指导学法→ 选择书籍→ 师生共读→以读促写→分享成果

(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八、研究后的思考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结题报告 篇5

结题报告

青州市逄山初中课题组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子课题

《推广高效阅读,为语文课改提速》

结题报告

经过专家组的审查和评议,课题已经达到预期效果,准予结题。对该课题评价如下:

1、该课题研究方案目标明确、过程清晰、措施具体、结论客观。课题经过两年的认真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了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在培养目标、原则、途径、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具有超前意识,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课题提出的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你所阅读的材料上、必须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要能够正确地读出每个词语并且懂得它的意义、要善于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阅读速度、必须理解阅读的内容、必须懂得阅读材料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时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要能够从众多的细节中辨别出那些是重要的、不要把自己的学习手段局限于阅读,不要把自己的学习范围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原则;与比较阅读法、求解阅读法、质疑阅读法、创造阅读法均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所倡导的精神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3、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同时由于在阅读中要加强记忆,思维活动空前活跃,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越能无师自通。有了规律化,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了。有了规律,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当然就会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独创性在这一点上也充分显示了出来。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据定势理论可知,当某一事物在脑子中形成定势之后,如果经过多次反复出现,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的过程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

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基本上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出,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读书,甚至搞科研读书时所寻找的内容,又由于这七项内容

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量的规律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后,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并且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总体优化。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阅读时是否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阅读时是否摆头、阅读时是否要复视,这就大大影响阅读速度。

4、通过实验变量的确定,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少不了学习方法的作用,也少不了自学能力的约制,更少不了创造思维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因变量分为“阅读方法、阅读速度、解题质量”等语文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创造思维力等。自变量界定包括师生关系、课堂主体、教学方法、课程配伍、评估机智;应变量的界定,学习能力的发展少不了学习方法的作用,也少不了自学能力的约制,更少不了创造思维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因变量分为“阅读方法、阅读速度、解题质量”等语文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创造思维力等。

5、通过课题的开展,培养和锻炼了教师,一方面补充和加强了学校的教研力量,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逐步成熟起来的教师必将成为新课改的中坚力量。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结题报告 篇6

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 缪 丽平主报告执笔 缪 丽平承担单位 江 山 市 彭 里小 学立项时间 2009年 7月

立项编号 jz10042 结题时间 2010年 10月

二0一0年十月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收集作业信息、关注作业过程

(二)作业分层设置、学生自主选择

1、分层——课堂作业

2、细化——课后作业

(三)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策略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四)改变作业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变?×?为?﹨?

2、变符号为批语

3、变手批为表彰

七、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通过课题研究,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1.学生获得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合作与交流 4.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了轻负高质的目的1、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2、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三)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八、课题研究成效分析

九、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材料(详见附件材料)《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江山市彭里小学课题组

「摘要」:本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本文就小学数学个性化设计与应用两方面,对本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学习、研究及实施的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着重阐述了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实施方面的一些做法及实施个性化作业后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个性化、数学作业、设计、应用

学生作业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指导后的练习和巩固,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形式之一,同时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作业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常见诸网络、报刊,相关研究的成果大部分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涉及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形式、技巧、评价。但仔细看来,都是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并没有从个性化与发展性这方面对作业的设计、实施、完善、批改、评价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个性化作业设计包括教师对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设计。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是通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实施、完善、批改、评价进行较为全面的尝试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组其他成员:王晓笑 王绍友 王炳雅 吴康勤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创新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总结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作业形式。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数学作业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全面发展学生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作业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展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内容的研究,以从收集学生的作业信息为前提,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为设计个性化作业做好准备。

2、开展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内容的研究,以从分层设置作业,细化课后作业,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和评价方式为研究切入点,在实践过程中,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根据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年级进行分层次作业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1、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学习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作业设计等理论知识,据各课题组成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缪丽平负责)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书目:刘兼孙晓天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师》、华应龙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等书籍。

此外,在课题研究阶段,我们还要求课题组成员随时阅读各教育教学杂志,如《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等杂志,及时捕捉前沿信息,帮助课题组成员开展复备与反思的研究工作。

2、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底各成员根据课题组预先安排好的分工有机结合、分工合作地进行尝试与探索。

①初步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家长对作业设计看法和学生“我的作业”的做法及学生作业记录本信息,讨论分析,进行小结。

②小结检测阶段(2010年1月—2010年4月)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实行个性化作业情况下学生学习情况的改变,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记录,及时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并通过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③深入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0年6月)

按修正的方案继续实施,收集各项课题相关材料,讨论分析,进行小结。

3、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0月)

整理分析收集的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收集作业信息、关注作业过程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为了了解每个学生的作业信息,我在课题研究之初,每评讲完一道习题,就在作业登记本上记录做错学生的姓名和没有得到落实的问题,查看很方便但写名字花的时间太多,后来又改记特殊符号,如①、②、③??这样,记录的时间就减少了许多。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自己的不断探索,“个性”信息收集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个习题”为“一组习题”或“多组习题”,变“单向思维”为“多项思维”,变“单一关注习题的解答”为“多向关注与之相关思想、方法、过程等多种信息问题的处理”。同时,开始要求学生自己写好作业记录本,着重写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得特别好的内容,二是自己经常犯错的内容,三是纠正的问题,四是自我小结。该本子每三天上交一次,教师每检查一次就可深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缺陷,从而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附每三天上交的作业记录本:(用文字表达出来)

学生姓名日期特别好经常犯错问题纠正自我小结

(二)作业分层设置、学生自主选择

1、分层——课堂作业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作业的布置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据此课堂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课堂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后,笔者出了一组这样的题目:

(1)算一算,对于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给出其中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b b(属于1星题,由“学困生”完成。)

(2(3a

((2)、(3)小题属于

2星题,由“中等生”完成,同时鼓励“学困生”也尽可能掌握)

(4)说一说,判断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度;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度;等腰三角形沿着高对折,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这些说法是否正确?由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对吗?

(第(4)题属于3星题,由“优秀生”完成。)

2、细化——课后作业

真正的个性就体现在课后作业中的细化。起步时,只让学生做练习中发生错误的习题与发展变化题。也就是说,谁错谁做,错得多,做得多,错得少,做得少,不错不做,以让学生体验到因“认真作业、提高正确率”而减负的快乐,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起步后,将课后作业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为“分层性作业”即附加上一定的星级标志或特别说明(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三角形的内角和》)的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习题,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杜绝同类学生抄答案的现象,使学生间的讨论深入到本质中去。

第二类为“个别化作业”即纠错作业。这一部分是构成个性化作业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学生经常做错的习题并进行整理编辑,而后打印成册发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纠错中掌握知识、发展进步。例如:学习了四年级下册一单元后,我将易错题整理如下:

(1)读出下列各数: 200046 读作:。573000004 读作:。32780601 读作:。

(2)组组看:

用5、6、8、9、0组成一个四位数。a、最大的四位数。()b、最小的四位数。()c、最大的单数。()d、最小的双数。()

(3)判断:

a、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六位数相差1。()b、万级包括个、十、百、千位。()c、808008中,左起的第一个零不读。()d、数位就是计数单位。()

e、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f、近似数比准确数都要小。()

(4)23□807≈24万,□里最小能填()。6□998≈6万,□里最大能填入()。

(5)小马虎读数时,把一个数的千位与万位、个位与十位的数交换了位置,读成了:四千零八十五万零七百零四。正确的读法是()。

(三)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实施个性化作业是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应用更有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我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我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如:学生学习了“植树问题”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唐僧一行四人来到一座寺院,寺院主持决定考考唐僧的三个徒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寺院从山门直至大殿大道两旁共植树316棵,每两棵都间隔10米,那么从山门到大殿的距离是多少米?”猪八戒的算式是:316÷2×10=1580(米);沙僧的算式是:(316÷2+1)×10=1590(米);孙悟空的算式是:(316÷2-1)×10=1570(米)。到底谁的算法对?为什么?这样,把知识寓于故事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

策略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比如在作业布置时,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a类1星题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b类2星题为基本题,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布置的,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有利于他们巩固新知,增长智慧; c类3星题及思考题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自主申请增加或减少作业,以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不断挑战自己。

另外,实施“个性化”作业,并不仅仅是完成作业而已,而是要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和共同承担“责任”,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每组中只要有一位学生作业没完成或者做错了,那么这一组的同学就有责任帮助这位同学完成作业。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四)改变作业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更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学习和做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评价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1、变?×?为?﹨? 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生做题的思维过程太过笼统,也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会间接地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由此,在数学的作业批改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分析,重视过程,不要随意画下你那犹如被判了死刑的红色叉叉。可以采用对题打“√”,错题打“﹨”订正对了打“ /”,整个页面给人统一的红色,再也没有刺眼的“×”了。这是师生双方最愿意看到的。批改符号的变化,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是很不一样的。

2、变符号为批语

作文批改往往“批”、“评”相结合,教师除了使用作文批改符号,还常常运用眉批和旁注,以强化评价效果。我们以为,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批改,也同样应该以“批”、“评”并重,不仅要发挥“批”,即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不对的作用;更要注重“评”,即评价学生的作业做得好不好、解得妙不妙、态度认真不认真等的功能。如在批改错题“12+8×2=20×2=40时,可在第一步“=20×2”旁加上批语“想想先算什么”,以引导学生在订正时想一想“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又如“班上原有学生21人,每7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又来了14人,现在共有几组?”学生在解答第2个问题时大多采用“21+14=35(人)35÷7=5(组)”的方法,这时可通过批语“想想还有其他巧妙的算法吗?”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原来还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用3+14÷7=5(组)的方法来解答。这样点拨,兼顾了不同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差异,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活跃。

3、变手批为表彰

贯以常理,一位教师拿着一支红笔在作业本上从头“画”到尾便是批改作业。学生对此也是司空见惯了。即使有的教师偶尔也会运用一些评语来激励一下学生,但是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它原来应该有的实效。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考虑用怎样的方式既能完成作业的批改又能更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语式的提点之后,不妨考虑在学生的作业本的后面设计一张表格,(如表)附 每周上交的作业记录本(用文字表达出来)

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表彰”。而这种作为“表彰”的饰品,可以采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卡通贴画(或‘★’),然后到一定的时候进行一次集体汇总评比,再予以“表彰”。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作业的完成也更加的积极。不妨一试。

七、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

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有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跟进;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应该说,课题的研究给数学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深远的影响。

(一)通过课题研究,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一年多的课题实施,我们发现学生更爱学数学,更加会主动完成作业,班级里出现了你追我赶、团结互助、人人争先的场面,学生各种能力不断提高。1.学生获得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早已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步调一致,要求统一;学生千人一面,被动接受,失却了自我,流失了个性,教育的舞台上鲜见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而个性化作业的研究,旨在“个性化作业”中体现‘个性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94%,以前只有 41% 的学生做得到,学生的常规作业能按要求完成,常规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口算本等。

四年级 “我的作业”问卷调查(总人数 91人,抽样本20人)

五年级“我的作业”问卷调查(总人数 96人,抽样本20人)

随着作业课题研究的深入,原来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五(1)班的应超群同学做数学作业的速度特别慢,作业的正确率也不高,还时常拖欠作业。在有了特色作业后,缪老师发现他对趣味性的作业很有兴趣,能积极的去做,虽然作业的正确率并不高,就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再加上对作业的评价方式采用“延迟评价”,在错题下面划上短横线,允许重新思考,待其改正后再打“优”。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应超群同同学做作业的速度渐渐有了提高。再加上教师及时的进行鼓励、表扬,作业得到的“优”也越来越多。随着学习兴趣的增长,搞好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加了,他的学习成绩也由“良”变成了“优”。特别是在进入第二期时,他在课堂上由一个不会听讲的学生变成了爱发言、积极思考的学生。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的知、能力、情感、意志、特长,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动态的持续发展。

以笔者设计的作业“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为例,作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老师发的活动表格分别从顶点、面、棱几个方面去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根据小组合作探索获得的结论独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一个正方体纸盒。

学生分组完成了作业。各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本组同学带来的每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有的组选择了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全班用到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用剪刀剪下各个面,叠起来比较;量出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算出每个面的面积;用一张白纸作为参照物,去比较相对的面;用直尺量出每一条棱的长度,进行比较;用吸管当参照物,比较棱的长度?? 学生每人都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纸盒,一个正方体纸盒,尽管制作的工艺有好有差,但基本上都把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制作出了规范的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有学生把相同长度的棱、相同面积的面标上了相同的颜色;有学生在相同的面上画上了相同的卡通形象;还有的学生制作的活动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既可以做标准的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展示,也可以作为展开图展示。3.学会合作与交流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课题的研究,能使班级成为一个创新性的学习社区,特别是当采用小组合作,解决难题,共同争星的形式之后,使学生在群体互动的空间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了倾听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发扬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4.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课题的实施,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快速,达到了让“学困生”打好基础,让“中等生”有所提高,让“优等生”优化知识结构的目标。

(二)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了轻负高质的目的

1、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历经20多年,49道“减负令”,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课题实施以来,学生的心理负担和作业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65%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 15% 的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多。多数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很多孩子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学业成绩提高了,家长自然支持,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对学生作业改革支持的占 85%。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数学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五年级“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家长问卷调查前后测统计表

(总人数96人,样本20人)

2、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孩子们不仅仅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了数学成绩,例如在学区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统一抽考中,我校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五(2)班的平均分比上个学期提高了近二十分。

(三)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在课题实施中,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树立了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形成终身学习、不断超越的向上追求,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每个成员从课题出发,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作业错误,将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写成了一个个小的策略,和大家共同分享,并且撰写了相关论文。课题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课题组成员以课堂为引领,积极研究实践,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均体现了个性化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案例在江山市获奖。

八、课题研究成效分析

1、课题研究接近尾声,回顾走过的历程,一定有遗憾和不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不做作业、作业滞后、作业过程偷工减料的学生,没有能及时地进行个案研究。

2、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尤其是分层次作业的出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还需要在以后工作中解决。

3、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研究”的作业设计模式,形成我校数学作业的特色;如何把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每一次数学作业上;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仍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工作重点。

九、主要参考文献

3、顾泠沅.《教学实验论——青浦实验的方法学与教学原理研究》〔m〕.北

1、陈剑华《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m〕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商务出版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有关书籍

5、《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附 件 目 录

附件一:调查设计及分析记录 附件二:教育个案的研究记录 附件三:教育成效的测试记录 附件四:研究的阶段性小结附件五: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 附件六:典型教学设计附件七:典型活动设计附件八:教师获奖成果附件九:学生获奖成果调查设计及分析记录

有些课题需要组织不止一次的调查,本表提供了调查设计与结论的记录表式,每次调查均需附上。调查设计及分析记录

均需附上。22

调查设计及分析记录

23(续上表)24

调查设计及分析记录

有些课题需要组织不止一次的调查,本表提供了调查设计与结论的记录表式,每次调查均需附上。(续上表)25附件二

教育个案的研究记录

个案编号1

27

教育个案的研究记录

29 附件三

教育成效的测试记录

(接上表)30(表可复制)

附件四

研究的阶段性小结

附件五

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

小数乘小数练习

班级: 姓名: 得星数: 完成时间:

1、不要计算,写出下表各栏的积有几位小数.

2、改错:

2.7 1 6.3 × 0.3 ×0.0 4 8.1 6.5 2

3、列竖式计算:

1.8×23= 0.24×0.137= 10.8×6.05=

4、一个长方形长是0.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不计算,根据第一栏的数据,很快地把表补充完整.

列方程解应用题综合练习

班级: 姓名: 得星数: 完成时间:

基础题:

1、爷爷今年69岁,比小亚的年龄的8倍多5岁,小亚今年几岁?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9.2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

3、食堂里有两袋大米。第一袋重150千克,如果从中拿出30千克给第二袋,两袋一样多,原来第二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4、学校到商店买了5副乒乓板,付出70元,找回的钱还可以买2元一个的乒乓球5个。每副乒乓板的售价是多少元?

5、一列火车从a地到相距1800千米的b地去,前3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剩下的路程要求在13小时行完,那么每小时应行多少千米?

6、小红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为88.5分,她语文得了81.5分,数学得了93分,英语得了多少分?

二星题:

1、为了提高口算能力,小冬每天比原来多做5道口算。原来10天做的题目现在只需8天完成,现在平均每天做多少道口算题?

2、商店有6箱苹果,每箱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取出3千克后,剩下的恰好等于原来4箱的重量。原来每箱重多少千克?

三星题:

1、果园里有梨树130棵,桔树比梨树多20棵,比苹果树的3倍少3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小亚和小巧共储蓄505元,小巧储蓄的钱数是小亚的3倍少15元,小亚、小巧各储蓄了多少元?

百分数的认识练习

班级: 姓名: 得星数: 完成时间:

一星题: 1.读一读

(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男性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2%,女性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8%。52%读作: 48%读作:

(2)今天全校学生的出勤率为100%。100%读作: 2.写一写:

(1)2002年,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为百分之四十点六。百分之四十点六写作:

(2)五(2)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百分之一百二十写作: 3.填一填:

二星题: 1.说一说:(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男性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2%,女性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8%。

(2)今天全校学生的出勤率为100%。(3)2002年,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0.6%。(4)五(2)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120%。2.换一换(换成百分数): 60米。(1)一根绳子长100 85的同学数学成绩非常好。(2)我们班有100 482(3)修路队今天修了。100100 三星题: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入括号: 108% 98% 99% 100% 55%(1)我国神舟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成功率是()。

(2)某车间经过技术改良,现在每月的产量是原来的()。(3)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过检验,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附件六

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合格率,成活率,出勤率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合格率。那你们能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成活率,出勤率吗?

学生交流,汇报,说出合格率就是合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怎么用公式来表示呢?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中相机出示(成绩合格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以100%等于合格率)

合格率是百分率中的一种。在工业生产中,我们通常用合格率来反映产品质量的好坏。?率?是指两个数相除的商所化成的百分数。对于求百分率的计算,我们通常采用固定的格式。(板书:合格率=×100% 齐读)。

强调:①分数形式;② 乘100%。乘100%既保证了计算结果不变,又突出了结果是百分数的形式。

二、行中思,思中学

1、同学们,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合格率的概念来说一说什么是成活率,什么是出勤率呢?(学生汇报)

2、同学们,说的真不错,那你们能算一算五(1)班数学成绩的合格率吗?

预设一:所有学生都利用化成分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表示方法)

预设二:有的学生用化成分数的方式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用化成小数的方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列算式。(找一名或两名学生上前板演)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预设:学生只写成小数或分数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这是百分数吗?不是,我们应如何化成百分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说 这节课我最大感触是学生求百分率的知识很轻松的掌握了,但在计算中小数化百分数、分数化百分数还显得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应用,因此应用时方法都会,但并不是都能全做对。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是练习的太少?还是学生对于百分数和分数实质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熟练进行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手段,北师大版的教材就是喜欢在解决问题中再去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其必要性和灵活性,而这对于中下生学习可

百分数的概念。

2、那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五(2)班数学成绩的合格率吗?

(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当分母不能通分成一百时如何去41 42 43

典 型 教 学 设 计教学过程

算输。

2、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游戏了吗? 生:不同意!这个游戏根本就不公平!(其他同学也响应说不公平)

师:噢,那你能说说为什么不公平、哪里不公平吗? 生:两种颜色所占的面积不一样 ?? 师:原来,光有游戏规则还不行,这个规则还要对游戏双方都公平才能玩,是吗?那你能以最快的速度,以你的方法使这个游戏变成一个公平的游戏吗?

(生做简单修改)

(二)、公平的游戏规则

1他们都很谦让,谁也不肯先走!如果让他们俩也来玩“石头、剪子、布”,赢的人先走。你们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师: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决定谁先走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方法的公平性及可行性,再全班交流。)

生1:可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来决定谁先走。生2:还可以掷硬币来确定谁先走,比如正面朝上,小明先走;反面朝上,小华先走。这样很公平。

生3:还可以抽签,抽到 “先”字的就先走。

生4:可以掷骰子来确定谁先走。点数是单数,小明先行;点数是双数,小华先行。??

3、师:同学们的方法还真不少呢!刚才大家提到的这些方法,我们都叫做游戏规则。

游戏一:掷骰子

师:笑笑也参加了这次帮助活动,她也想用掷骰子的方法来确定 45 教学过程

谁先走。看看她是怎样想的呢?

(课件出示笑笑的想法:大于3点,小明先行;小于3点,小华先行。)

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好吗?(预测:如果有的学生提出这个办法,就因势利导采用它;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教师作为合作者提出这个办法。)师:与同桌试试这个办法,掷一掷骰子,要做好记录,学生亲自试验,收集数据。活动记录1: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尽量让学生保证游戏的随机性,要随意地掷出骰子。学生展示活动记录,汇报试验情况。

学生有序汇报出活动过程及试验结果,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预测:学生在试一试后,初步感受到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通过讨论,有的学生能列出各有几种可能,大于3点的有3种可能:4,56;小于3点的只有两种可能:2,1;因此大于3点的可能性比小于3点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个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再做几次试验,确认一下好吗? 学生做试验,汇总试验数据。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个规则的不公平,需要学生继续做试验验证、为了保证试验次数,有必要汇总全班数据。] 师:通过多次试验,证明这个方法不公平。使它对双方公平吗? 学生同桌间说一说后,汇报。

[设计意图:在确认规则不公平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修改游戏规则,使它对双方公平。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公 46 教学过

平性的体验。] 师:除了掷骰子外,我们再来判断一下其他的办法是否对双方公平。游戏二:掷硬币

师:淘气也参加了这次的帮助活动。他建议用掷硬币的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游戏规则:正面朝上,小明先走;反面朝上,你觉得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做试验,并汇总全班数据。

活动记录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试验,引导他们讨论掷硬币的规则是否公平。[设计意图:学生对“掷硬币”已有经验,直接看出它公平。但也应让学生做试验,并汇总全班数据。这里要激发学生反复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对简单的实验进行多次的探究。这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迈进。] 游戏三:转盘

师:我们还可以用转盘来设计对双方公平的游戏。

(1)下图是笑笑设计的转盘,请你为她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出示图(课件)

学生先独立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然后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试验数据,对规则是否公平进行讨论。

(2)淘气设计了下面的转盘,请你为他确定规则,使游戏对双方: 出示图(课件)

学生自主设计。自由讨论,确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师:我们帮助淘气和笑笑确定了公平的规则,那你们想自己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转盘游戏吗?(3)请你再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转盘游戏。学生独立设计。

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提醒他们要先设计转盘和确 47 48 典型教学设计 4950 51 52 典型教学设计

5354 55

附件七典型活动设计

(续上表)

附件八 教师获奖成果

曾交流(推广)、发表(出版)或评奖纪实

附件八:教师获奖成果

数字的用处

王晓笑(学区三等奖)

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2、能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3、使学生体会数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数字编码的编排规则和方法,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用数字编码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步骤: 课前谈话:

今天是王老师和我们城南小学六()班全体同学的第一次合作。提问、了解并记录班级人数、男女生人数、小组情况??等等。(板书:第一次 人数等)(引出数字的两个功能 —— 顺序;数量)

一、由课前谈话自然导入

师:同学们,到了六年级我们已经和数字做了多年的朋友。其实,数字的作用

真的不少,它不仅可以表示顺序、数量,还可以用来编码。(简单地说就是编写号码)师:生活中的编码有许许多多,举不胜举。因为阿拉伯数字从0到9,虽然只有

(10)个数字,但是如果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它们编排起来,就会组成各种不同的数字编码。

师:不同的编码能够传递不同的信息,就象这个特殊电话号码。你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110(匪警)

像这样的电话号码你还知道哪些呢?

119(火警)120(急救)??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

师:这些特殊的号码几乎是家喻户晓了。可有一个号码我们可得作好保密工作,这个号码是代表我们自己的唯一的号码,你知道它是什么谁吗?(身份证号码)那就是身份证号码。这个号码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你很多的信息呢。那么,一个身份证号码中到底包含了主人的哪些信息呢? 请看屏幕上的两张身份证,你能从中身份证号码中了解到主人的那些信息呢?(出生日期、地址、性别)

生交流,汇报; 师引导、总结介绍每个数字的含义。330881 19850228 112 7 地址码 出生日期码 顺序码 校验码 出生日期码 提问:为什么用02而不用2代表2月,以揭示0的占位作用。

解释:

顺序码:顺序码就是把这个地方这一天出生的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所以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身份证号也是唯

一的,不可能重复。

校验码:是个人信息码,一般随计算机随机产生,用来校验身份证的正确性。

验码是10时用罗马数字 “x”表示。

2、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收集的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的,但个别同学收集的却

是15位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疑:老师这儿就有一个15位的身份证号码,你能看出他的出生日期吗?

为什么? *** 说明:到了21世纪,年份如果不完整的话很难判断出他的出生年份,身份

证号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的。(简略介绍千年虫问题)

对照***538比较异同。

衔接到学号

师:看来编码中的学问还真不少呢。我也想编一个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想不

想看看老师编的?咱们来看。cai课件呈现::19850228 2 出生年月 性别

师:我觉得自己的身份号码位数太长,太麻烦,太罗嗦了。就改成了这样,你们觉得怎样?

生:我觉得这样不行。如果有和你同年同月生的。那就和您的身份号码一样

了。师:有这种情况吗?在全国范围内,这种情况太普遍了,是吗?看来在全国

范围,这样表示我的身份肯定不行。如果我们现在缩小范围,就在我们师生之间,我用这个号码表示我的身份号码,你们觉得行吗?其实,大家平时在班级里,也

有用来表示自己身份的号码?那是什么号码呢?

生:学号。

师:你的学号是多少?

生:22号。

师:你的呢?

生:13号。

你发现我们班级里使用学号的话,几位数就够了?(2位),接下来老师想请同

学们帮忙设计一个学号,你准备怎么设计呢?

四、创编学号

请你结合郑雨晴小朋友的信息表,为她设计一个学号,使这个学号能一直

伴随她直到小学毕业。

姓 名:郑雨晴

入学年份:2009年

就读班级:一(4)班

班级学号:26号

性 别:女

年 龄:7岁

设计学号——汇报交流(要求在编码中看出什么)——再次设计

师:看到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在编号,淘气也没闲着: 淘气为全校每个同学都编了一个号码,最后一位数字表示性别,1为男生,2为女生。如200901152表示“2009年入学的一班的学号为15的同学,这位同

学是女生。” 你能看出淘气编号的规则吗?按照这个规则,200503031表示的是哪位同学?

四、说一说师:生活中,编码无处不在。请你说一说课前收集到的数字的编码。以及这

些编码中每个数字表达的信息。

交流——汇报

(邮编、车牌号、门牌号、条形码??)

五、巩固练习(时间机动)

师: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数字的编码,你能解释一下这些编码所表示的信息

吗?

1、在旺仔牛奶包装上,有两行数字,20091225 20090625这两行数字中,20091225表示(),20090625表示()

2、药厂通常用八位数表示药品生产的时间和药品的有效期,其中前两位数

表示药品生产的年份,第三、四位数表示药品生产的月份,第五、六位数表示药

品生产的日期,最后两位则表示药品的有效期为几年。例如药品批号为

021218—02,说明这批药物是2002年12月18日生产的,有效期为2年,那么

批号为030410—03表示这批药物是()年()月()日生产的,有效期

为()

3、一辆车的车牌号为“浙hd 0228”,其中浙表示(),hd表示()——文

字、字母都可以和数字一起组成编码

4、某相馆为了顾客来取相片时能快速找到照片,把每袋照片都进行编号,a表示

艺术照,b表示多人合照,c表示成卷洗照片。如:a100301表示10月3号来照的第一份艺术照,那么5月4日照的第10份多人照的编号应为

()

三、小结

师:数字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就能在生活中发现许许多多的编码。

它了解更多的编码知识。同时,你也会发现: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更简洁的语言。

用个性化作业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缪丽平(在《衢州教育》上发表)

内容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问

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

学实践中,实施个性化作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从而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实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作业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实施个性化作业的前提是收集信息、关注过程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为了了解每个学生的作业信息,我在实施之初,每评讲完一道习题,就在作业登记本上记录做错学生的姓名和没有得到落实的问题,查看很方便但写名字花的时间太多,后来又改记特殊符号,如①、②、③??这样,记录的时间就减少了许多。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自己的不断探索,“个性”信息收集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个习题”为“一组习题”或“多组习题”,变“单向思维”为“多项思维”,变“单一关注习题的解答”为“多向关注与之相关思想、方法、过程等多种信息问题的处理”。同时,开始要求学生自己写好作业记录本,着重写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得特别好的内容,二是自己经常犯错的内容,三是纠正的问题,四是自我小结。该本子每三天上交一次,教师每检查一次就可深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缺陷,从而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附每三天上交的作业记录本:(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姓名日期特别好经常犯错问题纠正自我小结

二、实施个性化作业的关键是分层设置、自主选择

(一)分层——课堂作业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作业的布置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据此课堂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课堂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后,笔者出了一组这样的题目:

1、算一算,对于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给出其中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b(属于1星题,由“学困生”完成。)2 3

a c(2

、3小题属于2星题,由“中等生”完成,同时鼓励“学困生”也尽可能掌

握)

4、说一说,判断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度;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度;等腰三角形沿着高对折,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这些说法是否正确?由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对吗?

(第4题属于3星题,由“优秀生”完成。)

(二)细化——课后作业

真正的个性就体现在课后作业中的细化。起步时,只让学生做练习中发生错误的习题与发展变化题。也就是说,谁错谁做,错得多,做得多,错得少,做得少,不错不做,以让学生体验到因“认真作业、提高正确率”而减负的快乐,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起步后,将课后作业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为“分层性作业”即附加上一定的星级标志或特别说明(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三角形的内角和》)的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习题,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杜绝同类学生抄答案的现象,使学生间的讨论深入到本质中去。

第二类为“个别化作业”即纠错作业。这一部分是构成个性化作业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学生经常做错的习题并进行整理编辑,而后打印成册发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纠错中掌握知识、发展进步。例如:学习了四年级下册一单元后,我将易错题整理如下:

1、读出下列各数: 200046 读作:。

573000004 读作:。32780601 读作:。

2、组组看:

用5、6、8、9、0组成一个四位数。

(1)最大的四位数。()

(2)最小的四位数。()

(3)最大的单数。()

(4)最小的双数。()

3、判断:

(1)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六位数相差1。()

(2)万级包括个、十、百、千位。()

(3)808008中,左起的第一个零不读。()

(4)数位就是计数单位。()

(5)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6)近似数比准确数都要小。()4、23□807≈24万,□里最小能填()。6□998≈6万,□里最大能填入()。

5、小马虎读数时,把一个数的千位与万位、个位与十位的数交换了位置,读成了:四千零八十五万零七百零四。正确的读法是()。

三、实施个性化作业的保证是激发兴趣、挖掘潜能

实施个性化作业是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实施更有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一)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我在“寓做于兴趣之中”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我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如:学生学习了“植树问题”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唐僧一行四人来到一座寺院,寺院主持决定考考唐僧的三个徒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寺院从山门直至大殿大道两旁共植树316棵,每两棵都间隔10米,那么从山门到大殿的距离是多少米?”猪八戒的算式是:316÷2×10=1580(米);沙僧的算式是:(316÷2+1)×10=1590(米);孙悟空的算式是:(316÷2-1)×10=1570(米)。到底谁的算法对?为什么?这样,把知识寓于故事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

(二)策略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比如在作业布置时,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a类1星题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b类2星题为基本题,这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布置的,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有利于他们巩固新知,增长智慧; c类3星题及思考题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自主申请增加或减少作业,以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不断挑战自己。

另外,实施“个性化”作业,并不仅仅是完成作业而已,而是要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和共同承担“责任”,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每组中只要有一位学生作业没完成或者做错了,那么这一组的同学就有责任帮助这位同学完成作业。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总之,实施“个性化作业”,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也转变了教师的教材观,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也就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参考文献: [1]周新高,作业设计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与管理》太原师范学院2004年10月。[2]俞晓,“因材而练”,让作业更有效,《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8期。[3]《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xkweb/shuxue/hzsxh/uploadfiles_4265,2006-12-15。

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增色添彩

作者:缪丽平(在《衢州教育教科研版》发表)内容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手段

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

用。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强化感知;化难为易,突破重难

点;强化内容,发展思维,为数学课堂增色添彩。当然,信息技术教学也存在局限性,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其作用一定会更大,其局限性也将逐步减少。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把丰富的信息多层次、多渠道地向学生传递,扩大学生认知的时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色添彩。

一、巧用信息,提高兴趣,激发求知欲

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相曾说过:“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应用如下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笔者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巧用信息,强化内容,发展思维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在《三角形的面积》学习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习:这是一块多边形草地(课件)。想一想,计算它的面积有几种算法?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动手画一画。画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法计算出这块草地的面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不同,所以有的学生会想出一种做法,有的会想出几种做法。这时,利用电脑把不同的做法一一演示出来。每一位学生看过以后都会想到有的是自己想到的,有的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而没有想到的解法,学生会注重去看,产生求知欲望。这种多媒体直观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而且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光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做到。

三、巧用信息,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运用多媒体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生动地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以剪拼动画32份、64份„„形像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巧用信息,实践操作,强化感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这一名言告诉我们:实践操作能开发思维,而思维又服务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操作就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信息技术真正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搜索到很多丰富的教学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在网络中搜索到这样的课件,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然后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在优美的乐曲中大显身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作品(课件)。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学生是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实践证明,巧用信息技术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色添彩,而不是画蛇添足,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要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引导学生、点拨学生,把他们纳入你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理解,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画龙点睛,活起来,动起来,达到圆满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m],中国教育学会出版2004年第29期.2、王宏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cn,2008-8-1.4、《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笑声轻扬/blop/item/67ba3bze4...22k,2007-4-28.巧用农远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缪丽平(获市三等奖)

内容摘要:国家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使我校教育教学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

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强化感知;化

难为易,突破重难点;强化内容,发展思维,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当然,农远资源

也存在局限性,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其作用一定会更大,其局限性也将逐步减少。

关键词:农远资源;数学课堂

古有诸葛亮借东风,今有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技术应用,二者同出一辙,诸葛亮借来东风达成风助火势,火烧赤壁大获全胜,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的应用是借全国教育专家,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多媒体的强大优势资源,来弥补农村教育教学力量的薄弱,以达成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平衡目的,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下面谈谈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点滴体会。

一、巧用农远,提高兴趣,激发求知欲

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相曾说过:“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应用如下flash动画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笔者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巧用农远,强化内容,发展思维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在《三角形的面积》学习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习:这是一块多边形草地(课件)。想一想,计算它的面积有几种算法?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动手画一画。画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法计算出这块草地的面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不同,所以有的学生会想出一种做法,有的会想出几种做法。这时,利用电脑把不同的做法一一演示出来。每一位学生看过以后都会想到有的是自己想到的,有的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而没有想到的解法,学生会注重去看,产生求知欲望。这种多媒体直观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而且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光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做到。

利用多媒体课件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学生在不知不觉地练习与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如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例如: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需要经常进行巩固与提高,重复的练习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积极性不高。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游戏的心理,我们尝试将口算练习和多媒体结合起来再进行,效果果然不同凡响。教师利用电脑中的随机函数编写口算题,计算机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提供题目数,还能即时地判断输入答案的正误与否。教师可以设定答题的时间,来提高学生口算训练的速度。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及时的优势,设计分层闯关游戏,教师把口算题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有若干道题。学生每通过一个关卡,计算机及时给出评价,这时才能进入下一层次的练习。这种练习形式既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分层进行练习;又适合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为了要进入下一关,对那组没能通过的口算题会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错误予以改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热衷于进行这样的练习。

四、巧用农远,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运用多媒体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生动地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以剪拼动画32份、64份??形像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巧用农远,实践操作,强化感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这一名言告诉我们:实践操作能开发思维,而思维又服务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操作就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搜索到很多丰富的教学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在网络中搜索到这样的课件,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然后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在优美的乐曲中大显身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作品(课件)。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学生是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实践证明,巧用远程教育资源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色添彩,而不是画蛇添足,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要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引导学生、点拨学生,把他们纳入你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理解,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画龙点睛,活起来,动起来,达到圆满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3、信息技术教育[m],中国教育学会出版2004年第29期.4、王宏伟.《灵活运用农远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cn,2008-8-1.5、《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笑声轻扬/blop/item/67ba3bze4...22k,2007-4-28.案例:

北师大教材第九册“可能性的大小”教案

作者:周敏 王绍有(获市三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

认识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

用1表示一定能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旧知(拿出一副扑克牌)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可能性”,大家能说说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吗? 生:有“一定能”、“不可能”、“可能”三种。(板书)(学生边回答,师边写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看到老师手上的扑克牌 有两种花色,你能说出以下几种情况抽到红桃的可能性吗?

(引导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能”说出从其中抽到红桃的可能性。)① 两张黑桃;(不可能)② 两张红桃;(一定能)

③ 一张红桃,一张黑桃;(可能或可能性一样)④ 一张红桃,7张黑桃;(可能或可能性小)⑤ 7张红桃,一张黑桃(可能或可能性大)a、生:(两张黑桃)不可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张都是黑桃,怎么摸都摸不到红桃。师:很有道理。b、(两张红桃)一定能。师:你怎么想的? 生:因为两张都是红桃,不管摸到哪一张都是红桃,所以一定能摸到红桃。师:对吗?!c、1:(一张红桃,一张黑桃)可能。生2:可能性一样。师:没意见吧? d、:(一张红桃,7张黑桃)可能性比较小。因为8张中只有一张是红桃,所以抽到的可能性比较小。师:讲得很到位。e、生:(7张红桃,一张黑桃)可能性比较大,因为8张中有四张是红桃。

2、引入新课

师:是啊,特别是最后两种情况,同学们只能用“可能性比较大,或比较小”来大致地说明抽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更精确地表示出抽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板书课题“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读题

师:我们学过整数、分数、小数,等一下,看看哪些同学能用这些数中的某些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探究

1、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重点)①一张红桃,一张黑桃。(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扑克牌,你觉得老师闭着眼睛去摸一张,每一张被摸到的可能性怎样?

生:都一样。或各占一半。因为每一张都有可能被抽到。

师:那我们如何用数来表示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想一想,用什么数来表示? 1 生:用分数“ ”来表示。2师:你是怎么想的? 1 生2:因为共有两张,一张红的,一张黑的,而红的占总共的。21(在课件上显示):总共有两张,而红桃是一张,占了总共的。2师:回答的非常完整。有其他想法的吗?

生:把两张牌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分成两份,一份是红的,一份是1 黑的。而红的占这个整体的一半,所以用来表示。(生边讲,师在黑板上边画 2线段图。帮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理解。)

(在课件上显示):把两张牌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分成两份,一份11 是红桃的,一份是黑桃的。而红桃的占这个整体的,所以用 来表示。22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说法吗???回答的很好,表述的也很清楚。(在课件上显示):总共有2种可能,抽到红桃有1种可能,占了总可能 1。2 ② 一张红桃,两张黑桃。

师:这种情况又该样表示? 1 生:用“ ”来表示。因为共有三种可能,而抽到红桃的可能性占了总 31共的。(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图)(多叫几个学生站起来说)3 ③ 四张红桃,一张黑桃。44 生:用“ ”来表示。因为总共有5张,而红桃有4张,占了总共的,554 所以抽到红桃的可能性是。5师:5是指?4是指?

生:5是指总共的5张,4指其中有4张是红桃。1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有四张红 514 桃,4个 就是。55 2、用“0”和“1”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用1表示是难点)

师:下面两种情况,同学们可要好好思考了? ① 出示两种情况:a、两张黑桃;b、两张红桃。② 学生分组探讨

师:大家讨论一下,前后左右都可以讨论,最后把答案写下来。学生讨论,师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③ 学生汇报

a、可能性是“0”的情况 生:用“0”表示 师:你为什么认为是0?

生:因为0表示一个都没有,这里没有红桃,所以摸不到红桃,所以用0 来表示。

师:(指另一名学生)你觉得呢?(多叫一两个说)师:那么我们就统一用0来表示“不可能”的大小。b、可能性是“1”的情况

生:用“1”来表示。因为,总共有两张,而两张都是红桃,占了总共22,约分后就是1。22 2,22 =1。2 生2:用百分之百来表示。因为百分之百表示不管里面有多少张牌,不管怎么抽,抽出来的都是红桃。

生3:用2来表示。因为里面有2张红桃。??(多让几个学生讲用1的理由)

师:在数学上,确实是用“1”来表示“一定能”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师边讲边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归结: “不可能”可以用数0来表示,“一定能”可以用数1来表示,“可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边小结边把之前的纸条贴到相应的位置)师: 看着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

(最大的可能性是1,最小的可能性是0,而介于0和1之间的可能性用分数里表示)3、师:我想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请写出这几道题目中,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是多少。(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填写)

4、加问题:在黑板上原题的后面再随机加上几题。

师:我还可以这样摆放扑克牌,你能说出抽到红桃的可能性吗? a)3张红桃3张黑桃 1 生: 或0.5 2 师:那老师要问一下,前面一个红桃,一个黑桃,抽到红桃的可能性11 是,而这里三个红桃,三个黑桃,抽到红桃的可能性也是。为什么出的221 呢? 2 生:因为红桃和黑桃放的数量相等。师:还可以怎么想?

31 生:总共是6张,而红桃是3张,占总共的,约分后就是。

62 师:回答的好不好,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我们再来看下面一道问题。b)2张红桃2张黑桃2张方块1 生:。

3 1 师:怎么来的?

21,约分后等于。63

生:因为总共有6张,红桃2张,占了总共的

c)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1,我手上可能放的是什么花色的牌?可能有几张?

师:下面这道题可要想好了。要明白可能性是1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放的都是红桃。

生:一定是红桃,可能是1张,可能是2张,可能是很多张,总之

都是红桃。

d)如果我手上只有红桃黑桃两颜色的牌,抽到红桃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二,我可能会怎么放牌?可能会是几张红桃几张黑桃? 师:这道题目有点难哦,大家可能放开来想,怎么放? 生:可能会是两张红桃,一张黑桃。师:有其他答案吗?

生:可能是四张红桃,两张黑桃。师:你怎么想到的? 42

生:就等于。

63

师:照这位同学的方法,答案可能有几种? 生:无数种。师:真的很棒!5、再次完成上题。

师:下面老师要求大家写出上面几道题目中黑桃抽到的可能性是多

少。

生写好后,指名报答案。

三、拓展应用

1、说一说

师:看来这样的题目已经难不倒我们的同学了。不过,生活当中有些题目需要我们好好的判断了。

师:说一说,怎么说。可能让我们判断,可能叫我们改正,可能叫你说理由?? a)公鸡会下蛋的可能性是0。生:对的,因为公鸡不会下蛋。师:那么把公鸡改成母鸡呢? 生:错。

师:怎样改就对了?

生:母鸡会下蛋的可能性是1。

b)玻璃杯从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面上,这玻璃杯破碎的可能性是1。c)班长迟到的可能性是1。生:不对。班长怎么能天天迟到呢? 师:怎么样的学生可能当班长? 生:以身作责,不要迟到。师:那应该怎么改? 生:班长迟到的可能性是0。

d)明天的天气,预报说下雨的可能性是1,你会不会带伞? 生1:要带,下雨的可能性是1,说明一定会下雨,不带会被淋湿。(可以多叫几位同学回答)e)一枚硬币,抛一次,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多少? 1生:。(多让几个学生回答)21 师:大家都认为是 吧? 2师: 2、抛一抛 1 a)师:这个是不是说第一次出现的是正面,第二次肯定会出现反面? 2b)生:不是,或不一定。c)师:如果不是,二分之一是什么意思? 生:?? d)师:大家不要认为这二分之一很简单,许多科学家为了证明这二分之一的正确性,专门进行了实验,我们要不要看看他们的结果?

师:看了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1 生1:投到正面的次数是总次数的。

生2:投到正面的次数是总次数的一半。

生3:投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的次数都是总次数的一半。1 生4:投到正面的次数接近于总次数的。2 ?? 1 师: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实验的次数越多,它越接近于,所以科学家们

21用实验证明了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是正确性的,如果你实验的次数再多一点,2 1可能更加接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试试看,看看你的实验结果是否和科学2 家们的结果相同。

3、出示摸奖的情景图

师:下面老师要考大家的实际运用能力了。

师:周末老师到超市购物,超市刚好推出一个新活动:凡购物达58元及超过58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机会,其中有两种摸奖形式,老师应该选择哪一种,请大家帮老师选选。

如果两个活动奖品一样,只让你玩其中一个,你选哪个?为什么

?

摸到白球有奖

生:选第一种,因为第一种中奖的可能性是,而第二种中奖的可能性4 1是。8

和 哪个大? 48 1 大。4 师: 生:

师:谢谢大家的帮忙。

4、说一说这些成语所表示的可能性师:我们数学里头有可能性大小表示方法,其实语文中也有哦,请看: a)十拿九稳 b)百发百中 c)百里挑一

5、抽取同学的问题

师:下面老师要跟大家做个游戏,做游戏前要做几道题目: a)我们班共有多少人?(58人)

b)任意从你们当中抽取一个人,每个人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多少?(58 分之一)

(猜一猜,老师从一堆本子中抽取同学的本子,可能会抽到谁的?教育学

生不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大奖)将抽出的的本子放在一边,问,现在每个

人被摸到的可能性是几?重复上面的问题后,问:每一个人被摸到的可能

性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c)任意从其中抽出一本,班长被我抽到的可能性是多少? d)任意从其中抽出一本,女生被摸到的可能性是多少?

e)任意从其中抽出一张,第一组同学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多少?

6、游戏题(把要求、规则等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老师可以稍作提示。)(此处可上可不上)a)要求:(四人一组玩、其中两位同学作监督,玩的时候想一想,如何

才能使胜的可能性大。)

b)规则:在9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2张牌,组成一个两位数,组成的数

大为胜方。c)方法:

1、先抽取一张牌,决定放在十位还是个位,确定后不能反悔。

2、再抽取一张牌,放在余下的位置上。

3、将两人组成的数进行比较,数大的为胜方?

d)师:其实这个游戏是有诀窍的,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可能就摸索出诀窍

了。(怎么放第一张牌?)作为第2位同学,试想想在十位胜对方的可能性是多少?输的可能性

是多少?

四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 板书

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不可能 0 最小

可能 分数

一定能 1 最大

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我首先从教学难点出发,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教材加以重新编排,我觉得学生理解可能性为0比较容易,理解可能性为1比较难,为教学难点。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积极创设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面广,参与度高,学生学得快乐,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亲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又利用游戏的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整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关注课堂的原生态,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传输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与对话,才能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由重教师的作用转变为重学生的体验,由重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才能真正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附件九

学生获奖

试析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 篇7

一、阅读要让个性与共性彼此兼顾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程引进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它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文章,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所谓的“独特理解”, 并非绝对的或者单纯意义上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简单。因为, 这句话用在“个性化阅读”上并不是真理, 它只是形象地说出了在阅读理解上不同个体存在不同的感悟和认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一定要弄明白每一篇文章的基本属性, 首先要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 这是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功。若要使学生都能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的感悟”, 要学会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元认知”加以引导, 通过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等, 从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所产生的真正的个性化的东西, 当他们对共性问题有了深层的感悟和理解后, 老师再略加点拨, 自然就会将他们引入“个性化”阅读理解的轨道, 而且真正地有所建树。

二、个性化阅读不能过于自由化

众所周知, 课堂上学生兴趣浓郁、思维活跃、个性张扬, 是我们所要追求和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理念一旦转换成形式, 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目的。我们要让学生“说话”, 要尊重其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但是不能为了追求“个性”而去“放纵”。否则, 就会导致课堂上指导功能的弱化。尽管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这种“形式”但一定要“乱”的有序、有章法。不能偏离“主道”, 要让学生学会围绕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讨论和表达, 才能彰显真正意义上的“个性”风采。

有些时候, 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 也不是必须意追求模式与方法的绝对统一, 只要学生的理解符合文本要求和切合实际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 无论哪个学生只要能对文章赋予不同的理解并且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的分析, 这就是有所创新、有所提高。然而, 这也并非代表我们的“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的, 或者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一定要让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师的指导相互融合, 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万万不可为了追求“个性”而任由学生发展。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不能丧失主导功能

很多时候, 一谈到“个性化阅读”的训练, 老师就失去了主导地位, 把空间留给学生固然是对的, 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 如果作为教师一味地顺从学生的思维,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知和理解作品。就会失去教师本身所固有的精深感悟和流畅表达, 明明应该点拨之处却故意和学生绕圈子, 这样就会本末倒置。学生不但不能加深理解, 而且还会弄的满头雾水。因此, 我们既要做学生学习的陪同者还要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既做观众又当评委, 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变得越来越富有深度和广度。

课堂教学的艺术来源于精彩的预设和生成。尤其是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 对于有效的阅读方式学生掌握的并不多。只要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对作品能产生或多或少的“感悟”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而此时, 我们再作以引导、点拨和精辟的表述, 便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生机。反之, 语文课堂如果离开老师的尽心预设, 教师随意发挥, 那么, 再好的生成也会使课堂变得残缺。

与此同时,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训练时, 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年龄特征, 再根据文本特点。组织学生参与讨论, 要首先面向全体, 再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这样十分有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潜能的开发。

总之, 个性化阅读不仅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 更要研究每篇阅读文本的个性。个性化的阅读应与每篇文章特定的思想、情感和基调想吻合。教师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就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代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尽管它在发展的道路上会出现一些偏差, 但我相信, 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 它一定能够健康、有序地成长、壮大。

摘要:尽管个性化阅读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语文课堂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但是,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了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之上出现了一些阅读的偏误甚至错误的现象, 不禁让人忧虑和思考。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个性化阅读进行一点理性的反思, 以便能够使其更加健康地发展。

浅析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培养學生个性化阅读的要求越来越多。标准中所提到的个性化阅读,它不只是简单的对书本知识的浏览,它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等进行阅读。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情感都不一样,因此有其个性化的因素。换一个说法,个性化阅读提倡读者和作家之间要更多地进行情感交流。个性化阅读作用主要有:第一,能够快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积极调动思维,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由于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想象自己正在与作者进行交流,要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作者的思维结合,因此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笔者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在这个基础上谈一谈对个性化阅读的一些想法。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在于它非常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提倡大力发展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高中的同学们心理已经比较成熟,生理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有比较好的独立生活性。高中生的情感相比其他阶段来说更加细腻,也更加敏感。他们在阅读课文时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有着很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切实感受到书中情感的波动。他们的情感也很容易被作者捕捉,因此,需要教师对其加以认可和正确的引导。如果老师在学生的阅读方面能够加以正确的疏导,就会让学生更加愿意用心去阅读,这样会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纵观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来都重视学生阅读数量,而忽视了学生阅读的质量。在老师布置繁重的阅读量下,学生知识简单粗糙的去浏览文本,就像机器人一样,只是简单的重复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动作,他们阅读时往往不带有任何的情感。现在所提出的个性化阅读,它提倡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积极进行思考,积极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去阅读。个人化阅读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属于自己才能领略到的情趣,得到一些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享受。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1、教师要努力建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根据以往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之间往往有一条很难跨过去的鸿沟。课堂上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却只是简单的坐在下面做笔记,学生对老师往往有一种畏惧感,害怕和老师进行交流。传统课堂上,老师往往喜欢乖乖型的学生,喜欢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学生。因此,很少有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也很少有学生敢去质疑老师。而个性化阅读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敢于完全去展示自我。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大胆,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个性化阅读的实施首先要保证有一个比较宽松、比较愉悦的氛围。

2、简化教学的步骤,学生作为展开教学的核心。高中生在学习时有着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要面对考大学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学生很少会自主拿出时间去进行文本的阅读,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非常关键。由于高中生阅读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尽量简化教学步骤,对作者的来历等要尽量做简要介绍,不能拖泥带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在重点位置,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师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来对课文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这样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来认真阅读课文,可以充分将个人情感和对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从而领会到文章的内涵。学生一旦对文章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就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老师迫于学生给其制定的学生升学率的压力,对学生阅读的限制往往较多,很少有老师主动要求学生阅读考试范围以外的文章。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扩大他们的阅读量,从而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感悟。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个性化阅读在实践当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笔者将其归纳如下:首先,老师要从自己做起,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多自己去阅读;再次,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新鲜观点和思想要予以肯定和接纳;最后,要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课堂上可以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

上一篇:法院档案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江苏省农信联社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