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精选9篇)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1

农学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兼顾产前和产后,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其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1]。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提现高校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学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2],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通过对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应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形成特色较明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理论上采用室内多媒体教学,围绕实践课程内容展开,与实践环节配合。理论课程内容包括对作物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如作物生长周期、形态发育特点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同时理论课程内容也包括对试验设计原理、实践操作关键技术及主要环节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实践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农学专业定位、学科发展和当地(北京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农学类专业相关交叉学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化学调控、作物生理学等,使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部分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作为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提升内容。与相关学科交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删减掉试验课程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省出的时间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二、制定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上,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农学类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是农学专业教学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因此,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专业技能训练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部分涉及室内实验和田间实验,根据田间试验内容需要,室内实验教学计划可以制定垂直板发芽实验、小麦幼穗分化观察、室内考种等。田间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预先估算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时期、时间。同时需要制定2~3个备选室内方案,若遇到雨水天气可以灵活转入室内实验教学。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认知阶段。专业技能课程需要连续开设,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农学的感性认识。课程内容以观摩为主,组织学生参观作物标本园和试验实习基地,了解多种作物形态,观察作物结构,了解园区内多种种植模式,参观多种灌溉设施,在试验基地中观察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不同试验处理对作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等;参观现代化农场,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全面了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参观现代化温室种植基地、对全天候种植果蔬和反季节农作物、有机温室种植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相关内容的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农业概况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树立专业的思想。2.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期春季开始到第三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安排作物播种、形态学观察、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实践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播种技术、认识不同的作物及作物形态结构、掌握作物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科学趣味性,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高产田竞赛和科学探索实践,安排学生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大田作物。(1)在高产田竞赛中,每组学生播种相同面积的土地,以生产田产量、田间记录表内容的详尽、生产总结等衡量学生的成绩。通过种植生产田,让学生初步掌握田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环节,发挥学生积极性,每组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从作物播前的`准备到后期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时间,全程让学生自己管理,要求学生有田间记录本,使学生初步掌握田间生产记录项目[4]。此实践活动在收获季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质组。(2)在科学探索实践中,科学探索实践的试验方案由老师设计,教师注意把握处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观察差异。学生对同一种作物进行不同的播种期、种植密度、使用肥料配比或不同调节剂的实践,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3.能力训练阶段。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开始与导师合作进行专业的科研技能训练。学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导师联系开始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在此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运用平时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学会基本的数据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般课程教学中,仅由一名教师授课或一名授课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即可完成所有的教学和实验课程内容的全程讲授和实验实践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专业选作试验如高产田竞赛和科研探索实践,这对指导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作物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需要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因此,仅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授课已经不能保证整个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所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实验模块,分层次建立了实验指导教师团队[5]。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由基础指导教师、试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组成。基础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基本理论授课内容,由青年教师承担。试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田间实践部分,由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展作物应用基础研究科研项目的中年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涉及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应用方向,为了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可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分别承担实践部分内容,使教学、科研和实践共同发展。实验员配合教师准备好每节课所需的种子、劳作工具、田间试验耗材等,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6]。教师团队中,中青教师结合,青年教师除了讲授理论课程外可协助试验指导教师,不断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样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

五、结束语

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校农学类专业的改革促使教学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农学系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重新定位,课程体系重新规划,课程重新制定,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大一开始,到大三结束,贯穿整个基础课的学期,与专业课对接,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综合改革,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了实践教学方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农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峙英,李存东,李雁鸣,陶佩君,陈景堂.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6(2):30-35.

[2]王芳.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新途径[J].实验室科学,,14(1):1-3.

[3]陈洪涛,曹丽颖,吴锡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48-50.

[4]齐绍斌,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4):55-57.

[5]袁颖.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4):112-113.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2

一、全国旅游服务类专业技能大赛概况

旅游服务类专业的设置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的,比赛的内容也直接和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相接轨,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能够让中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适合社会的发展,还能面向全国培养旅游服务类的专业人才。众多与旅游服务类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经常会涉及酒店服务中的中餐宴会摆台、西餐宴会摆台以及鸡尾酒的调制等方面,这也正是旅游服务类专业所要举行的“顶级赛事”,这种大赛也逐渐受到社会对酒店行业的认可,各大院校也竞相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能开阔教师的视野,更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了一个专门化的合作平台。

二、旅游服务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特点和变化趋势

旅游服务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和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开赛的时间相对短暂,主题也大同小异,多以旅游服务技能比赛为主,并且大都两年举行一次。2013年4月14日,旅游行指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会,并在成都召开,这也意味着我国以后的旅游专业教学也将有“标准”可依,制定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标准,不仅需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还应当大力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对于加强中等职业旅游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技能大赛的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一)明晰人才培养定位

中职院校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很多院校也已经了解到中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差距和行业需求的错位。但是,人才的定位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也是中职人才发展水平的试金石,人才培养能否清晰地定位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中职旅游服务专业应当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更加明确学生的能力水平,根据市场的导向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并且将传统培养人才的观念加以改变,培养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理论知识扎实和职业态度良好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二)完善中职课程体系

技能大赛不仅需要学生有着娴熟的技巧,还应当具备十分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中职旅游服务类服务技能大赛为例,虽然是简单的赛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出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还能考查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交流合作能力,以及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否科学处理。技能大赛相对于普通课堂教学来讲,有着更高的新教育功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应当以技能大赛为基准点,借助比赛的性质,根据旅游专业特点,对相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及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并且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当成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渗透到技能大赛中。

笔者通过亲身参与多次技能大赛明显发现,很多中职学校旅游服务类专业的学生拥有很娴熟的沟通技巧以及基本的服务人员特征,并且还能较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和创意展示。但是,中职学生对于比赛毕竟比较生疏,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难免缺乏对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大赛台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儿不自信。所以,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应当在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礼仪仪表,对服务礼仪以及服务心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都做好研究,进而促使自身的转变。

(三)加强校企深度结合

中职院校培养学生要做到与社会的良好接轨,所以,加强校企合作就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中职学校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就目前的校企合作而言,很多学校大都停留在表面,只是邀请企业人员进行宣讲,这仍属于传统的合作模式。中职学校应当改变传统的合作模式,根据时代的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

技能大赛是对中职旅游服务类以及其他专业教学体系的补充,也正是当前旅游服务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随着技能大赛的日趋成熟,比赛项目和比赛内容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赋予了技能大赛更丰富的意义,这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影响甚远。中职旅游服务类专业只有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顺应产业的变化,才能增强中职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摘要:技能大赛是对中职旅游服务类以及其他专业教学体系的补充,也正是当前旅游服务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专业,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农学 教学内容 制定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54-01

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师生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另一方面,师生可以科学地加工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它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引导作用、动机作用、方法论指示、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标准是确定课程结构的纲领文件,围绕人才培养方向,将“四位一体”的教学导向进行教学内容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标准的制定是对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和大纲框架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对课程教学改革起指导作用,规定了任课教学的各项任务。

一、制定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学内容制定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按部就班、墨守陈规,难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形势下教学内容标准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促进教学相长。

2.以目标为导向

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成为具有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技术推广、能经营、会管理的多种能力的卓越农业科技人才。教学内容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才能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3.理论结合实践

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因而教学内容标准制定要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应用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标准制定要明确提出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有可操作的考核方法与标准,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

4.与时俱进

农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农学专业知识和技术随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制定必须要与时俱进,反映农业科技变化。如传统农业要求精耕细作,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规模化、轻简化、集成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多元化生产目标愈加明显,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

二、制定思路

1.更新教学内容

培养卓越农学专业人才,要求根据社会和农业科技发展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更新、补充、充实、完善。传统农业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建立在为传统农业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层面,与未来农业生产对其做作业的技术人员要求形成较大反差[1]。在传统农学专业教学内容中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生物信息技术等体现不够,滞后于现代农业生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因而教学内容制定必须要删除陈旧和重复内容,增添现代农业所必须的内容并突出实践教学比重,着重动态、发展和整体的科学思考方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认识。

2.突出专业特色

教学内容标准的科学制定需突出本专业的特色[2]。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进程,加强生产实践和劳动技能培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开设实践性课程,如一二年级的专业劳动周和专业实践、三四年级的毕业论文实习,以及从2014级开始的“本科生导师制”,学生进入课程组近距离接触科研和生产,实践教学放在了首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突出了农学专业的专业特色。

3. 注重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善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教学内容制定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之下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提高。

三、制定步骤

1.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内容制定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体系方面的目标,能力结构方面的目标 ,职业素养方面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大纲,即“教什么,如何教”,用以指导教师组织教学,为课程教学提供内容框架,提出教学、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审查要求等。

2.内容标准

在明确教学目的以后,设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描述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对知识或技能的记忆、概括、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等。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计划进度合理、多媒体使用得当。

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要坚持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为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题评价和考核方式,如考试、考查、测验、论文、调研等,具体考核方式由课程性质而定;成绩评定如:期末考试成绩(X%)+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平时作业等)(X%)=总成绩。课程实验(没有单独设立实验课的实验)成绩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占课程平时成绩的权重为X%(根据实验总学时确定:10%-50%)。

4. 实施建议

根据教学目标给出课程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建议,根据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给出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列出选用教材,建议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精品教材、获奖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统编教材;也可选用经过学校批准立项且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给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2,(7):22.

[2]王林生,张雅莉.农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及原则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9(5):140-142

本项目受扬州大学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YZUJX2014-3A)资助

农学类专业的就业现状与方向探析 篇4

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有减小趋势,而考研的百分率却有较大增长。以中国农业大学近几年农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97届毕业生就业百分比为76.8%,考上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人数比率为7.1%;98届,前者为64.7%,后者为 12.6%;99届,前者为67.9%,后者为13.6%:届,前者为44.1%,后者为28.8%。不难看出,今后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究生将是一个热门选择。而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大部分就业于科研院所或种子公司,分别为13.5%和11.9%,占一次就业总人数的57.6%。

但是随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农学类专业都呈现出蓬勃的上升之势,就业面也越来越广,社会地位和声誉都在提高。特别是在,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学生就业率居于各专业之首,达到78.38%。由此看来,农学专业及其毕业生的就业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21世纪农学专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农学专业就业方向

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可概括为:

1.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动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动物饲养、动物生产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生产现场的技术工作、科研等工作。

3.水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及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4.动物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想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沙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生产、科研、工程技术、管理及森林旅游等工作。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5

基于专科和本科培养目标的不同,针对专升本农学专业遗传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围绕遗传学课程体系,统筹兼顾,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本科教育的需要。

专升本教育是在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再提高的过程,不但缓解了目前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为更多优秀的专科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顺应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才发展的要求[1-2]。目前,专科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必须通过选拔考试后才能进入本科阶段学习,遗传学是农学专业专升本选拔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遗传学的纵深发展使其从个体水平深入到基因和单核苷酸水平,并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分支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尤其是随着分子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遗传学的内容[3]。因此,遗传学不仅是生物科学中一门基础理论科学[4],也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中农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而对于农学专业专升本学生来说,原有的遗传学知识已不能满足农学本科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本科阶段开设了遗传学课程。笔者根据农学专升本的特殊情况,分析了农学专升本遗传学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提高农学专升本遗传学的教学效果。

1现状分析

1.1遗传学知识层次不齐近些年,每年都有大量的专科毕业生通过专升本选拔考试进入更高水平的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接受再教育。而对于农学专业专升本招生的学生,除了专科是农学专业外,也可以报考种植专业、园艺专业、种子专业等多个相近专业。根据考试大纲,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基本知识,顺利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由于这些学生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每个学校和专业在遗传学教学计划、学时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任课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这种遗传知识的差异性给目前的专升本遗传学教学增加了难度。

1.2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水平不同遗传学具有较广的基础知识面,涉及植物学、生物统计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尽管国家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要求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所学专业与所报考专业应一致或相近,但是大专教育阶段,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专业开设了植物学和生物统计学等遗传学的先导课程,但有的学校和专业就没有开设这些课程。不同学校即使开设了相同的课程,但在教学计划、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教材侧重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使得进入本科教育的学生在遗传相关学科基础知识起点上很难一致。

1.3实践操作和知识应用能力较差遗传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践性强。由于专科的教学往往以记忆为主,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以便应对相应考试,很多专科学校在遗传学教学计划中缺少实验教学的内容,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遗传学实验,也只是利用玉米果穗等实验材料对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进行验证,在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只是买些玻片供学生观察。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动手操作的训练,再加上学生学习的遗传学知识都比较肤浅,基础较为薄弱,这成为他们利用遗传学知识解释遗传现象和育种实际应用的“瓶颈”。

2教学改革方法

2.1注重知识衔接专升本的学生既具有当前普通本科学生的普遍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现行统一的本科教学计划无法适应专升本学生复杂的学习背景和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新学期开学对开设有遗传学课程的农学专升本学生进行初步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专阶段是否开设有遗传学课程及遗传学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情况;二是在大专阶段是否学过植物学、生物统计等前导课程。根据调查结果,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同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调整教学内容,使专科遗传学知识和本科的新内容有机衔接,避免授课内容过多重复和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理论课教学内容农学专业专升本遗传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内容上在重视经典遗传学内容的同时要突出学科最新发展趋势,既重视专业深造需求,又注重社会就业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中避免内容与相关课程的重复,及时将一些新知识及时补充到课堂和实验之中[4]。据此,充分考虑遗传学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建立了以遗传物质为主线,由浅入深,从经典遗传学到现代遗传学,从理论到应用的新课程体系。由于大部分专升本的学生经过专升本的遗传学考试,或多或少对遗传学的基本知识都有所了解,因此在经典遗传学方面适当压缩内容,减少与植物学内容的重复性,又照顾到没学植物学的学生。精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部分,重点讲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几个重要的细胞器及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细胞核内染色体的行为,在经典遗传学规律上侧重于在育种实践中的运用。在现代遗传中,介绍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通过这部分内容整合优化,有利于学生对“变异”形成整体的印象,最后是数量性状遗传和细胞质遗传。除了讲原理外,重点是理论的应用,结合杂肿优势和近亲繁殖讲数量性状遗传,结合雄性不育利用讲细胞质遗传,使学生对本课程形成条理清晰、内容连贯的整体知识体系。

2.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由于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特别对遗传学抽象的内容,通过可视化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学生只通过书本和实验是看不到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过程,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把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偶线期染色体的联会、粗线期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以及细胞分裂时其他时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展现给学生;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由于缺失、重复和倒位都会形成“圈”,但各个圈的形成是不同的.,通过动画可以让学生清楚看到中间缺失杂合体圈的形成是在同源染色体中正常的那条染色体,而重复杂合体是发生在重复的那条染色体上,而倒位杂合体是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都参与了“圈”的形成。尽管多媒体教学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讲课速度较快,学生记笔记较难,复习也很困难,特别是一些推理方面更是难以理解[3]。因此在上课时要结合板书,尽管板书信息量小,但板书推理细致、容易理解。比如在狭义遗传估算中所利用的公式,通过板书推导,可以让学生更明白如何利用F2、B1和B2 3个不同世代的群体来估算狭义遗传力。所以,通过多媒体和板书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有图文并茂PPT和可视化的视频,又有推理与演算过程的板书,可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地讲述出来,让学生乐于接受,加强对知识的吸收。

2.4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并以恰当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这种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拟实践经验,增强实践的能力,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5-6]。遗传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专升本的学生有一部分理解能力还比较低,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比较抽象的理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如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一章中,以无籽西瓜的培育为例,讲解同源三倍体的形成、育性和应用,以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为例,通过单倍体育种程序的讲解,对孤雌生殖的形成、单倍体的育性以及单倍体的应用加深理解和记忆;在雄性不育的利用中,以玉米品种豫玉22为例,讲述其母本综3不育系和保持系及父本87-1恢复系的选育,三系配套的利用以及在甘肃张掖进行杂交种的生产。

2.5采用启发式教学由于专升本在专科期间已进行了相关农学专业课方面的学习,避免专业课的简单重复,扩大专业视野,加大课程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要在专科基础上加强理论,拓宽思路,增加深度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熟练应用。因此,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让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比如在讲到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的遗传效应中,缺失常常会造成假显性现象,以玉米第六染色体长臂上有控制紫色植株的基因Pl,如果以正常绿株为母本,以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的花粉给正常绿株授粉,杂交F1代就可能会出现两类植株,一类是由于X射线照射造成含有Pl基因的片段缺失后与含有pl基因的雌配子结合,由于缺失的假显性形成绿株,另一类是正常含有Pl基因的雄配子和含有pl基因的雌配子结合形成紫株。在这个案例中,杂交后出现的绿株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如果在X射线照射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话,即Pl突变成pl,也会造成杂交F1中出现绿株。怎么判断杂交F1中的绿株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学生围绕案例中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方法进行思考,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拓宽视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逐步从“老师教”向“学生学”转变。

2.6加强实验教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因此,在本科遗传学教学中开设有遗传学实验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验证理论知识、学习遗传学领域中相关实验技术的机会,也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理论课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已成为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根据专升本学生的特点,目前大专期间所开展的遗传学实验大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老师先做好,再讲给学生听,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再做,其结果是每个人的结论都基本相同。由于验证性实验的可预测性,如果开设此类实验过多,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发现。因此,有必要增加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从事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8-10]。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适当压缩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如花粉母细胞的涂抹制片技术,通过学生自己配制固定液、自己去田间取样、然后压片观察,找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分裂相,最后老师给予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全程参与到实验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遗传学与农业密切相关,因此在注重综合实验的同时,还增加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实验,实现室外教学与室内教学相结合,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3],如增加玉米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的田间观察,了解不同倍性的形态特征和育性,在田间了解各种遗传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学会鉴定和保存这些突变体,通过具体的实物加深理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表现特点。通过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3结语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6

一、柔性管理理念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来说的。“刚性管理”过分强调了“以工作为中心”, 依赖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管理, 强调方法上的强制性。所谓柔性管理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的管理[1]。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 依据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规律, 强调方法上的非强制性[2]。将柔性管理应用到教学中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它是在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性方式, 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进行人格化柔性管理。它强调的是教育的弹性和灵活性, 强调个人潜能的开发和应对世界变化的能力。

二、柔性管理理念在农学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农学类专业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农学类专业人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这些人才必须具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适应时代的良好服务意识及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能力。而现在高校里的学生多为90后, 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结构、学习目标、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差异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知。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锦衣玉食, 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不太顾虑别人的感受;个性张扬、特立独行, 缺乏团队意识;同时,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 行为表现成熟, 内心脆弱, 普遍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 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引导便尤为重要。而柔性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 从他们的角度着眼, 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的技能训练方面, 柔性管理理念更重视学生的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驱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农学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依靠实践教学, 使得柔性管理理念在农学类专业的教学中有更多的应用价值[3、4]。

三、柔性管理理念在农学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要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多面手”的农业技术人才, 并且具有深而广的科学知识, 是农学类教师的使命和重要研究课题[5]。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与柔性管理理念相结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身教重于言教。

言传身教一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最为直观、有效的方式。对于农学类专业更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实践环节, 往往身教重于言教。设想下, 当一颗颗怀揣着梦想的学生来到试验田, 想在这里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 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机械化作业, 在印象中的小桥溪畔都会荡然无存。他们要从最为基本的劳作去实践, 去了解农业知识, 要用最为严谨的科学态度去探索, 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的融合。两者相较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教师的身教往往发挥了最好的作用。教师用自身的形象与行为, 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当学生看到教师也和他们一样, 拿起了工具, 为他们细心地讲解、认真劳作的时候, 以最直观的榜样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去感染他们, 达到“其身正, 不令而行”的效果。此时, 学生往往会放下心中的落差, 慢慢投入, 勇于去实践, 勇于去劳作。

2. 肯定重于否定。

当代大学生往往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他们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具有不可比拟的自我优越感, 抗挫折能力极差。有调查显示, 在遭遇挫折之后, 72.3%的90后大学生会在心理留下阴影, 甚至有5.1%的学生认为自己会一蹶不振[6]。此时,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很好的把握他们的心理。如果一味的否定他们, 打压他们, 他们扛不住压力和挫折, 往往适得其反。教师要去肯定他们, 去鼓励他们, 增强他们的信心, 以达到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当学生存在不足的时候, 也要先给予肯定, 然后给出建议:“很好。”“不错。要是……就更好了。”去充分肯定他们好的部分, 然后再指出需要改进的部分。不仅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同时也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不足。当他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会有足够的信心, 同时又能够规避自己的不足。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适时适当地给予学生肯定, 可以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提供心理保障。

3. 群体重于个体。

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小群体的方式。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群体, 组织几名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学习活动或实践任务。在“90后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的调查中, 结果表明, 有70%的学生会寻找同伴商量, 10%的学生寻找父母, 8%的学生寻找老师, 其他占12%。这充分地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同伴[7]。以群体的相互分工和协作来进行学习完全符合他们的特质。将个性不同、成绩悬殊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引导和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合作意识, 使性格跋扈的学生收敛, 个性怯懦的学生敢于表现, 成绩好的同学带动学习积极性, 思维活跃的同学注入新奇想法。这样他们以团队为依托各展所长。不仅在过程中展现了自我, 也吸取别人的优点,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尤其在农业实践过程中, 往往费时费力, 需要计划性, 最为适合这种小群体的开展。

4. 过程重于结果。

随着学分制度的推行, 学校和学生本身更为重视学生的分数, 并且很多高校体现教学成果的方式就是学生的分数。其中, 大多数主要课程的考核方式就是以考试为主。所以引发了一种现象, 学生平时学习热情不高, 到最后期末考试的阶段, 集中复习, 集中突击。对于农学类专业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需要扎实牢靠, 集中突击培养出来的学生, 往往适应不了日后的专业需要。所以在教学中就把这种常规的考核方式逐渐地转变, 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情况、实习报告等作为主要的形式。学生通过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探讨, 及解决办法的探究, 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以前千篇一律的考试到允许发表自己各种见解, 强调学生做的过程而非做的结果,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 适当介绍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去钻研、去研究。通过对过程的掌握, 也避免了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情况, 而且也能适应以后新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的挑战。

摘要: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本文在介绍柔性管理的基础上, 针对农学类专业的特点, 在农学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柔性管理理念, 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教学方法教学, 并对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柔性管理,教学,农学类专业

参考文献

[1]王兰敬.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J].图书馆学研究, 2004, (2) .

[2]司江伟.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的对比[J].科学管理研究, 2003, (2) .

[3]廖允成, 韩娟.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和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4) .

[4]肖伟东, 邝涛.“柔性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 .

[5]郭丽君, 王慧.地方农业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略[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12) .

[6]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4) .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119-02

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能力是农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实践技能。实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方法、育种技术,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作物育种学试验实践教学总体教学效果不好,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导致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近来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内容、培养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的改革探讨,以期达到提高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1 以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为导向,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提高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数量,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和科研写作水平。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对部分实验进行整合,增加研究性和创新型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验课与理论课脱离单独设课,实验考试单独进行,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1.1 实验实践教学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观念。

1.2 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 教学内容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还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在教学模式上,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照“少灌输,多启发;少包办,多激励、探讨;少指责,多引导”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3 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 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及时让学生了解主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作物育种新方法、新技术及作物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现状。以加强学生专业化思想和专业实践技能。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实验教学与学科科研平台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以国家、省、市级作物育种学科研平台为基础,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本校的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与省级旱作栽培与育种实验中心、山东省耐盐作物育种与种质创新中心以及青岛市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等科研平台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和学生创新培养有机结合。

2.2 加强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校内实践基地距离近,学生可随时进行观察实验,主要进行主要作物种质资源认知、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杂种后代选择等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进行全生育期种植、管理,从而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农事操作技术,掌握性状调查方法,熟悉作物生物学特性和生育规律。校外基地以种业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为基地,目前已经在山东登海种业、山东金海种业、山东义和种业、山东圣丰种业等种业企业建立了1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加强学生对现代农业、高产示范、品种识别等技能的培养。教学实习内容包括育种试验田的规划与播种,主要作物杂种后代田间选择,品系评选与鉴定,品种纯度鉴定与去杂,原种生产程序,病害接种与抗病性鉴定,杂交种制种技术,使学生初步掌握作物育种及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技术。

2.3 及时调整实验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巩固遗传育种理论、掌握现代育种技术为目标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拓展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教学方面:对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方面,巩固传统实验实践课作物杂交育种技术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杂交育种的技术环节、杂种后代的种植与观察部分内容。(2)育种方法方面:重点加强作物单倍体育种、作物诱变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单倍体育种技术重点掌握花药培养、染色体加倍等技术。诱变育种技术要掌握诱变材料处理、诱变方法及突变体鉴定等内容。转基因育种技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践教学方面:重点掌握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了解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的特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品种审定环节的材料种植方式、品种特点等内容。了解作物高产创建、高产示范田的作物生长特点等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3.1 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针对过去以老师讲授、演示试验为主,改变为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技能性实验注重技能的培养。在作物杂交育种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由教师种好实验材料,到抽穗开花期带领学生到试验地进行杂交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了解,经过教学改革,从种子准备、播种到生长管理都由学生按小组独立完成,在杂交实验的关键环节老师再进行技术讲解,杂交完成后对杂交种的生长、管理等都要由学生完成,这样对于杂交育种技术,就由单纯的技术掌握变为整个作物生长周期的掌握,加深了学生对杂交技术的理解和把握。对于遗传学基本规律等验证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具体实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单倍体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等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倍性处理、诱变处理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获得变异材料。

3.2 考核方式灵活多样 考核方式由过去主要依据实验报告调整为依据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综合考察的方式,同时根据实验实习的内容不同,灵活掌握考核方式。对于验证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报告,对于技能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操作,对于创新性实验重点考察实验结果,对于实习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实习记录及实习心得体会等。

参考文献

[1]李志新,张文英,刘章勇.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4,3:79-81.

[2]刘平武.《作物育种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J].北京农业,2013,5:304.

[3]王启柏,王守义,毕建杰,等.《作物育种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5:82-84.

[4]汤述翥,张宏根,邓德祥.《作物育种学》理论课授课艺术浅谈[J].中国农业教育,2011,2:57-59.

[5]吴洪恺.《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的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31-32.

[6]朱宗河.从提高农学本科学生专业素质角度谈《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79-7380.

[7]王歆,崔广荣,张子学.《作物分子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13-214.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8

口译是指“对口头表达的信息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 (Shuttleworth, M&Cowie, M 1997) 。口译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交际活动,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译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所听到或读到的内容完整、准确而迅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从而达到以传递与交流信息为目的的交际行为。

二、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

大体说来, 大学部的口译课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语系的必/选修科目、翻译系的主修课程。这两种类型的口译教学, 其本质与目的皆不相同。前者纯属外语教学, 教学的结果未必能把学生训练到可以从事口译的水平, 而后者则反之。

基于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对口译的热情, 各高校的口译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 由于课时数有限, 教师和学生的水平不一, 有些口译课程的设置似乎流于表面。有些口译课讲授方法基本上没有脱离笔译课的模式, 只是以口头形式进行。有些口译课很像语言课, 教师授课的重点仍然在词语结构和句型的转换上, 缺乏比较系统的口译理论原则、方法和口译技巧的讲解, 加之教学时数有限, 学生所得到的只是有关口译的大体感受, 口译练习引起的兴奋和一些零星的口译及技巧, 远没有达到口译课的目的。相对合理而常用的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教学有两种模式:一个是以题材训练为主, 即在教学中, 以介绍专题口译为主, 突出专题术语的翻译, 辅以词语、句法结构转换及其他技能的介绍。另一个则是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 即在训练中不再强调翻译内容的题材, 而是循序渐进地介绍口译活动中可以切实应用的技巧。

三、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教学的技能训练

(一) 口译技能训练的理论研究

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 杨承淑把口译课程分为三种, 即“外语为主, 口译为辅”“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根据北京林业大学英语专业大四本科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以及教学资源, 作者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介于前两者之间, 更倾向于双语言方向的“连续传译”教学。

(二) 口译技能训练的课堂操练

1. 理解与记忆。

正如吉尔模式所呈现的, 口译的第一步即为理解原语。理解阶段,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理解, 怎样听才能理解, 理解语言与理解信息的意义的不同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内容的短期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

2. 笔记训练。

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口译课, 通常是以连续传译的形式为主, 所以对于更多的更复杂的原语信息, 单纯凭借大脑很难完整保存, 这时候就要求译员掌握做笔记的要领。口译笔记是口译信息整理保存的工具, 是辅助记忆的手段, 是在听讲的过程中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下讲话内容中能刺激记忆的关键。

3. 模拟实战训练。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 身临其境的练习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吉尔认为口译技能是在口译实践中, 由学生试译、教师纠正的方式来传授的。因此, 在课堂创造逼真的口译情景非常重要。

4. 演讲技巧训练。

为了让学生各方面的口译技能得到训练, 我们每次课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在口译课前, 教师会把口译的主题交给学生, 让分配讲话的学生准备相应的讲话内容, 而其他的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对该主题进行译前准备。

四、技能训练的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1.各类型话语训练。对于口译所能遇到的各种话语, 鲍刚将其分为六种类型: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对话言语体, 为了训练学生更好地了解并用英语表达不同的言语体, 只靠上课时间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成的。课上, 学生可以充当演讲人, 有准备的或即兴演讲, 教师也可以给出不同语言类的结构及其应用的特点。

2.跟读、复述训练。另外, 跟读、复述训练等都是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所做练习的录音资料的检查和监控, 不断增加材料的难度。如跟读练习,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同步跟读练习之后, 让他们迟于原语片刻跟读。对于练习的素材的难度、主题等, 教师都可以进行把关。

3.笔记练习。前面提到了笔记在口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 在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 如何进行笔记的训练呢?在课后,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听取VOA或BBC的慢速或常速新闻或收看CNN上一些新闻类或讲话类等视频材料。与此同时, 学生可以对所听内容以笔记的方式记录, 并要求其在结束之后阅读笔记, 用原语或译语来复述材料内容。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收听英汉语的新闻是必需的练习, 在听的同时增加一项笔记的训练是完全可行的, 对口译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4.视译训练。视译训练非常适合于学生课后做自主训练。视译训练的功能可以定位在:扩充知识领域、熟习双语言的言谈类型与常套句、培养文稿断词技巧等。当然, 在课堂上老师需要传授学生视译的技巧和标准, 如视译中的断词技巧、信息补充技巧、控制叙述节奏技巧等。但是, 知晓这些技巧与内化于心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就需要学生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策略, 尽快掌握各种口译技能。每个星期, 学生都应完成固定量的视译练习, 并以音频的形式录制下来, 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的监督, 也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视译音频资料前后的对比, 或同学间的对比了解自己的问题, 以便更好地与同学或老师沟通, 从而最终取得切实的进步。另外, 大量的视译练习也会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口译词汇, 他们可以制作一个词汇表, 以帮助日后的翻译学习和工作。

在口译技能训练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积极发挥其自主学习策略, 而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也要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检查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督促, 并协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及时反省或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也需要改变口译课程评价手段, 改变口译教学观念, 避免上课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一言堂, 避免用学生一次的期末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口译的学习、口译技能的训练, 以及口译水平的真正提高重在过程, 重在学生贯穿始终的自主能动以及教师的辅助。

口译课堂教学应该指导课外自主学习, 将学生的课堂操练与课外学习融为一体, 特别应强调学生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自我监控。我们相信,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课将不再是一个“摆设”, 虽然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 大部分高校都只能安排三十多个课时的教学量, 只要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水平也一定会在自身的基础上有着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Shuttleworth, M&Cowie, M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82.

[2]曾文雄.“现代电话教育环境下的口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8) :47.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翻译, 2001 (3) :17.

[4]鲍运川.“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 2004 (5) .

农学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9

( 一)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

1. 理论依据: 面向21 世纪的国家教育振兴计划,把培养卓越教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此,2011 年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课标”) 。这个“课标”明确了广义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应该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 其中教育类课程即为狭义的教师教育课程,解读其三个课程目标领域和六个学习领域的相关规定,可知教师教育类课程应该由一般教育理论课程、学科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等三类课程构成; 其中,教育实践课程又包括本科课堂的教师技能训练课程和实习基地学校的现场教育实习课程。因此,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技能训练课程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设计。

2. 实践依据: 承担高师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群体,主要来源于师范类大学建校以来沉淀下来的语文学科教学法专职教师。这些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都不同程度地积累并传承了较丰富的关于教师实践技能训练的经验和做法,将他们的宝贵实践经过研讨论证、整合提升,最后形成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较有特色的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一定是建立在较扎实的实践反思基础上的,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 二) 建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五模块”的语文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1. 重构“一体五模块”的语文学科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框架: 依据国家“课标”关于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要求,优化整合语文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后,重构“一体五模块”的语文学科教师教育类课程框架。即以学科教育理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核心主体课程,架构起与之紧密联系并相适应的五个语文教师技能训练模块课程———语文教师口语、三笔书法、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语文命题与解题研究。

2. 语文教师技能训练的“五模块”课程体系:依据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内容体系的建构逻辑,五门教师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顺序如下: 第一学期开设语文教师口语; 第二学期开设三笔书法;第五学期开设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 第六学期开设教学技能训练、语文命题与解题研究。

3. 对“一体五模块”课程体系的学理分析: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来所要从事的基础教育学校语文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提出了特殊的专业化要求。第一,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具备敏锐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思维力、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良好的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也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应该修炼的基本语文素养。第二,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语文教学技能。具体来说就是,写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 说一口标准流畅的普通话; 会独立书写常用文体文章和各种文类的教案; 能独立依据课标、考试说明、教材设计一套标准化试卷; 会讲课,能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会说课,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等。第三,必须具有现代先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修养。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核心思想所在。学生将这一基本理论学习与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就会获得相得益彰的最大学习效能。

因此,在大一课程中,先行设置了最基本层面的语文教师技能素养课程,即写字训练和语文教师口语训练模块课程。从规范三笔字书写、普通话、片段教学口语训练开始,并由此课引领将书写能力和教学口语能力训练贯穿始终。在大三课程中,在开设核心专业理论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同时,集中设置了较高层面的语文教师技能素养课程,即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训练、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语文命题与解题训练模块课程。通过这三个模块课程的训练,试图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全面地掌握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要领,并能不断结合理论课程内容学习,评价伙伴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训练行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五模块”的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 一) 案例引领,理论先行

五个训练模块课程,都由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内容系统构成,课时比例为1∶ 2 或1∶ 3。精讲技术理论要领是训练课程改进的基本要求,其最好策略就是实施案例教学。

例如,语文教师口语课程,在导入语设计与表达要领的学习中,授课教师就在PPT中展示六个典型案例,教师通过对其中两个案例的分析归纳出要领,其他案例学生就可以自行讨论发现要领。这些所谓“要领”即“技术理论”,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运用演绎的逻辑,教师先把理论传授出来,再举例说明。在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则采取归纳的逻辑,教师通过展示典型案例,师生共同讨论,引领学生去主动“发现理论”,那么,学生对于这些导入语设计要领理论的获得就具有“建构”的教育意义。而这六个案例的筛选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展示语文名师案例; 二是展示一线普通语文教师优秀案例; 三是展示上一届学生实训案例,目的是先从前两类案例中发现导语设计要领,再从第三类案例中发现学生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研讨如何改进。接下来的设计导语和片段口语表达训练也就顺理成章。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在语文教师技能训练课程的实施中,一方面,发挥了引领学生主动发现理论并即时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积极教育功效; 另一方面,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后促进了学生进入对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自我建构状态中,而这种学习状态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最佳状态。

( 二) 大班训练,解剖麻雀

语文教学技术要领的掌握必须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呈现才能实现,这是技术理论的一般特点。所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大班训练就是一次具有解剖麻雀意义的呈现,教学效果颇佳。具体做法就是: 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获得对技术要领的基本理解后,给2 - 3 名有愿望在全班展示训练的学生布置任务、目标并进行指导,学生课下准备,下节课在全班展示; 师生针对学生自己的“案例”再展开课堂讨论,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在课堂研讨过程中,教师时刻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理论去说明理由,努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若干语文教师技能训练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在五个训练模块中都适用。这是因为,同学大班训练所提供给大家的案例较之教师展示的案例,因接近学生实际而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进一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自己的实践提供良好的借鉴,所以对学生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更富启发性,也更能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

( 三) 单兵训练,人人过关

经过大班展示训练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得到公开纠正,借此所有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训练的目标要求,规避了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于是可以进入独立的带有创意的单兵实践训练中。单兵训练以小组形式进行,每人10 - 15 分钟展示,然后小组评议,教师参与评论并综合大家所评给出成绩,并予以公布。这是人人过关训练,不合格者重新训练,由教师亲自把关验收,直至合格。这种训练方式贯穿于五个训练模块中,从而实现语文教师各项技能训练人人过关的目标。

例如,在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中,主讲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10 人小组,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单兵训练活动。首先是15 分钟高中现代文教学,然后是15 分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这两个层次训练的教学内容都由教师提前一周分配指定并覆盖人教版必修教材。最后是单兵综合技能验收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先抽签确定教学篇目,篇目来自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 然后是150 分钟备课并完成一份规范的简案,这个过程是在独立封闭没有任何备课资料的电脑前完成; 最后是提交教案并进行10 分钟讲课展示。

笔者发现,在10 人小组的单兵循环训练中,不断呈现优秀的成果,这些成果在被大家首肯并分享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并修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的语文教师技能不断提升,这种提升来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

( 四) 课堂讨论,共同提高

无论是案例引领还是大班训练、单兵训练,以课堂讨论形式展开对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学理分析,是五个训练模块课程教学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这个讨论没有预设,都是在训练过程中随机生成的课程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实践行为中最具典型性的地方,并在此停留,提出让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评论,在评论中沉淀重要问题引起师生思考。

总之,针对典型学生个案的讨论活动,让我们的课堂在弥漫着民主自由的空气中变得开放而有活力,师生也在辩论中提升着自己对教师技能的理性解读能力,这就是最高境界的教学实践反思能力,更是“标准”中十分强调的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新教师的新诉求。

( 五) 记录过程,灵活评价

教师技能训练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实施一样,也要进行评价,但这类课程的评价采取终结式和书面闭卷式评价显然不合适。为了能全面、真实、自然地反映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我们采取形成性过程评价方式。具体做法是: 对每一位学生的训练过程做出记录,一个学期下来,记录的信息就可形成这个学生训练的行为轨迹,再通过量化手段对所记录的信息进行整合性描述,最后得出这个学生在这门训练课程中的最后成绩。

“五模块”课程在实施形成性过程评价后,笔者发现,学生获得的最后成绩的正态分布图十分标准。这充分说明,在训练目标适中的前提下,通过记录并量化累计所得成绩与平时参与技能训练的真实状态吻合度很高。由此可见,实施此评价方式具有科学性。

三、问题与思考

( 一) 训练“一刀切”

学生群体在进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学习一段时期后,在职业选择上又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学生改变了从师的初衷,甚至重新选择在其他专业领域里发展自己。这部分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教师技能的系统化训练中效果肯定不佳,且给其他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建议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大三前重新选择专业或在学院分类培养。

( 二) 案例库建设滞后

学生在各项教师技能训练过程中,随机生成的典型案例,特别是代表共性问题的案例和特别有创意的案例,都应该成为我们训练课程的资源被积累下来,为以后的课堂案例教学使用。建议按照20 人一组成立标准化微格实验室,由专业教师把关录制剪辑资料,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技能训练案例库。优良而丰富的案例库,将作为未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具实用价值、最具特色的、可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资源而存在。这也必将成为本课程的发展趋势。

摘要:依据2011年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结合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践积累所得,重构了“一体五模块”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框架体系,并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其中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核心建构的“五模块”语文教师技能训练体系包括语文教师口语、三笔书法、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技能、语文命题与解题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课程具体实施策略是“案例引领,理论先行;大班训练,解剖麻雀;单兵训练,人人过关;课堂研讨,共同提高;记录过程,灵活评价”。

关键词: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设计,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S].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3][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水培白掌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下一篇:《带队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