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共9篇)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

一、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三个工程”,全县幼教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05年

通过**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县达标验收。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11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1所,民办幼儿园26所。建成规范化幼儿园34所,中心幼儿园16所,保教人员560人,在园幼儿10358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5.4%,全县形成了以县直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规范化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良好幼教格局。具体措施是:

1、推进幼儿园建设工程,大力改善办园条件。一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幼儿园建设。紧紧抓住第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这一机遇,利用部分闲置校舍,大力加强高标准半寄宿制幼儿园建设,走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同时,在全县小学逐步取消学前班,建立相对独立的小学附设幼儿园,每个学区建成了1—2所达到市级农村示范园标准的中心幼儿园。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园条件。创新并落实“三个一点”方式,即:局里拨一点,村街挤一点,学校集一点,不断加大对幼儿园的投资力度。全县投入资金1737万元,使办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幼儿活动室、盥洗室、保健室等各种用房齐备,设施齐全,生均室内外占地面积、绿化面积达到或超过省“普三”标准。三是鼓励民办园有序发展。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对管理粗放、设施简陋、未经注册或批准的非法幼儿园,依法予以取缔;同时,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兴办幼儿园,金河双语幼儿园、先锋双语艺术幼儿园、正华大地幼儿园已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聪明屋幼儿园、小聪聪幼儿园等幼儿园也都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在册民办园26个。民办园的快速发展,为全县幼教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一是将幼儿园教师队伍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优晋级、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鼓励在职教师学历进修,推进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和整体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县幼儿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学历占到幼儿教师的15.7%。二是抓住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的有利时机,将在中小学任教的幼师毕业生调配到幼儿园任教,并通过培训和考核等形式,将部分适合做幼儿教师的中小学教师充实到学前教育工作岗位上,弥补幼儿教师的不足,实现幼教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三是加强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新教师岗位练兵、幼儿教师基本功达标、民办园园长和新任园长教师管理和教育教学培训、青年骨干教师教科研讲座、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及校本培训,加强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幼教师资队伍素质。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全员培训1次,做课36节,参加教师1300人次,举办幼儿教师六项基本技能大赛、评优课和观摩课各1次,送课下乡8次,送课24节,外出参观学习1次,评选优秀论文200多篇。

3、推进保教质量建设工程,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一是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园思想。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组织广大幼教工作者进行学习、培训和考试,使广大幼教工作者彻底摆脱了“保姆式”、“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实现“四个转变”,把幼儿园真正办成孩子们的乐园。二是积极探索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园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幼儿园教学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教研科研中心、家长培训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巡回指导中心的作用,带动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实现以县城幼教发展带动农村幼教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以全县九个乡镇区划为范围,以学区为单位,在全县设立九个幼教园区,每个园区建立1-2所高标准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周围各村街幼儿园,实现师资、设施场地等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科研兴园,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我局在普教科设立了专职的幼教干部,在教研室设立了专职幼儿教研员,指导全县的幼儿教育工作,各学区也设立了专兼职的园区教研组,除引导各园开展好本园培训外,定期开展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科研活动,促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各幼儿园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教育资源,注重以农村现有的、安全的自然材料作为幼儿学习游戏的媒介,使幼儿得到身心的、社会的、情感的、道德的、健康的整体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但与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渴望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投入依然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建园时标准相对降低,致使园舍简陋,玩教具和图书数量不足;有些学校附设的独立幼儿园园舍紧张,班额过大,导致出现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组织形式上的“齐步走”,评价过程中的“一刀切”。同时,幼儿园实行“六一”工作制,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相对较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没有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影响保教质量。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一

方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机会不足,相比城镇幼儿教师优越的成长环境,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管理定位有差异,导致农村幼儿教师业务观摩、交流机会较少,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不足,影响其专业化成长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相对较差。一些农村幼儿园由于迎合家长心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要么“重教轻保”,采用小学化教学方式;要么“重保轻教”,实行“保姆式”管理,缺乏科学施教方法,幼儿智能得不到有效发展,预期活动目标难以实现。

三、建议和对策

1、提高幼儿园普及水平。一是要以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努力扩大优质幼教规模,并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严格、保教质量高、具有良好信誉的民办园为示范园。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自办园、联办园,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幼儿园建设和发展。三是要把幼儿教育从单纯对幼儿的教育扩展到对家庭和社区的服务与指导,从单纯的幼儿园到托幼一体化、亲子活动中心、入户指导等。

2、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督导和监督,严格规范办园行为,严把办园条件关。对社会力量办的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年审制度,保证办园的正确方向。要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全面加强幼儿餐饮、游戏及日常安全管理,确保在园幼儿安全。要加强幼儿教育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要加大农村幼教事业投入,扶持和发展农村幼教事业。

3、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要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鼓励幼儿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提高,在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表彰优秀教师等方面将幼儿教师纳入基础教育系列。要突出幼儿园园长在幼儿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并将园长培训纳入中小学校长培训系列,大力提高园长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没有道德,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应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然而,根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包括情绪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同时,16%的青少年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至25.4%。这些数据以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趋向低龄化、智能化等事实表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本人认为原因很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误区

1. 德育目标定位失当。

尽管我们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际进程中明显对学生的总体要求偏高,其结果当然是学校德育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笑话”:一所小学组织了两次主题班会,一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班会,一次是邓小平理论主题班会。有意思的是,同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开展了两个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一个是“借东西要还教育活动”,一个是“禁止随地吐痰教育活动”。这两个学校的活动正好弄反了,小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肯定有难度,而那所大学里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与学生的年龄结构又不太符合。

2. 德育课程安排欠妥。

由于在目标定位不明确,“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比如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没有直接道德教育的内容。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已经在小学的品德教育中有了足够的强调,但事实上小学生和中学生道德认知处于不同的水平。这一点美国等国的道德教育课程可作借鉴,其品德教育课程中从幼儿园、小学直到高中阶段的道德教育课程分别称之为“幸福生活”“你与我”“公民的品德”和“自我决定”。所以,道德教育也应当采用螺旋式逐步提升的课程模式,在不同学段都有适当的安排。

3. 德育方法运用简单。

德育实效不高一直是教育界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灌输”德育模式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我们不顾学生发展的实际,将成人社会想当然认为“重要”和“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强加于学校德育。另一方面,许多不同学段青少年儿童关心且急需解决的道德问题,例如青春期的道德课题、毒品问题、网络道德问题等等,往往没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了现实与理论的错位。

(二)家庭德育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这种反差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并不少见。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

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和家庭、社会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可阻挡的影响和渗透力。现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不良环境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成为“电子海洛因”。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认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

提高认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否落实的前提。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现在的未成年人将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三支人才(党政干部人才、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的预备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一件大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从未成年人的特点来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未成年人最大特点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里看起来是小字辈,其实是家庭中的核心,父母、爷爷、奶奶都在围着他转,他要什么,尽量满足。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孩子,处在优越的环境里,有一种优越感,吃、穿、用追求高档、名牌,而且攀比,用于小孩的开支大大超过大人的费用。他们不知什么是艰苦,不知什么是勤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历史和现时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必须一代一代传下去。总之,我们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三)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培养放在首位,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四)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深入开展“打黄扫非”活动,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措施,发动社会多种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21世纪的今天,机遇和挑战共存。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坚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硕果累累。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文章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现状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 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显菁.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学校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 (8)

[2].张礼顺.关于中等专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J].班主任之友.2006 (9)

浅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篇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民族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德育工作亦是如此。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试行《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纲要》,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纲,规定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德育途径、教育原则和实施办法等,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制定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中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没有道德,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应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第一,从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二,从树立远大志向做起,确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三,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第四,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未成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少年,身心发展与其他年龄阶段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由于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品德课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德育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然而就像打开窗户一样,除了新鲜空气,一些苍蝇和蚊子也飞了进来,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侵蚀着未成年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常,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其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各个学校的教育工作,好像就为了一个目的——应考。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校把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片面地理解为以智育为中心,只教书不育人,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也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增加学生负担,不仅对所谓的“差生”放任不管,就是对少数高材生的培养,也只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获取高分上。所有这些都对学生身心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是社会的强者。

最后,德育合力还未形成,学校内部的各种力量之间,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力量之间整合尚未到位。学校如果一味教书而不育人,缺少对社会情况和学生校外生活的了解,缺少与社会、家庭的配合;家长如果不能很好地和孩子进行沟通,不协调好家庭与学校两方面的教育力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步子将会迈得很艰难。所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第一,努力创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关注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状况,分析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趋利避害,加强教育。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通过版面展览,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及制作,播放有关新闻和电视专题片等形式,营造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第二,加强理想教育

中共中央2005年5月10日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现在,我国未成年人约有3亿多,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重视家庭教育

虽然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更具有基础性作用。所以,要在社会各种力量的帮助下,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家庭教育贵在创新,不是简单地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完事了。而应辅以勇敢教育、挫折教育、宽厚谦让教育、感恩教育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培养、公德意识的培养等等。

第四,全面重视学校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标定位问题,即每个阶段要让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然而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层次不清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如要求小学生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小学生一无所知;要求初中生热爱社会主义,高中生发扬集体主义等等,可到现在,许多大学生却连基本的公德心都没有。因此,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的建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德育内容。

第五,要重视与未成年人心灵的沟通

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应该是平等的,他们不会满意盛气凌人的教师和父母,他们希望教师和家长成为一个引导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教训者、监督者。以前我们把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混为一谈,其实青少年暴露出的很多问题还是来源于他们的心理问题。当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的作用,有的学校设有心理辅导老师,社会上也开辟出许多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等等。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最终要脱离教师和父母走上社会,因此学生要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律的习惯。

总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除了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视和努力,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作。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去成就一个民族的重托和希望!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4

关于贯彻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

精神的情况汇报

××市文明办:

×月×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按照会议要求,迅速传达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上级要求,狠抓落实,安排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一、认真传达和学习会议精神

×月×日,我局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局机关党委书记×××同志传达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系统要充分认识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有责任,深入抓好校园及周边市场监管,努力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发挥工商职能,尽职尽责抓好市场监管

一是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集中对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户、饮食店、小摊点、网吧、电子游戏室、歌舞娱乐场所的市场主体资格进行清理排查,对无证无照的坚决予以取缔。二是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强力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加大处罚力度,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 1

无”食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督促校内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建立健全食品进销台帐,确保学生买上放心食品。三是加大黑网吧打击力度。结合市政协委员“加大力度整治黑网吧,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提案办理工作和当前正在开展的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强化宣传,畅通举报渠道,加大与公安、文化等部门协调力度,整合执法力量,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现的黑网吧坚决予以查处取缔,以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5

----以双桥学校为例

大悟县双桥学校

李安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以双桥学校为例,我们组织开展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基本情况

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大悟县双桥学校的学生。这是一所涵盖中小学的一贯制学校,属城关镇管辖,目前在校学生584名,其中初中生221人,小学生353人。我们分中学组和小学生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200名(其中小学生100名、初中生100名;男生85名、女生115名),并抽样进行当场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158份,内容涉及学生理想与追求、法律意识、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方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未成年人的优点明显,但缺点也非常突出。优点是思维活跃,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有创新精神,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缺点是依赖感强,缺乏责任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奉献精神不强,个人主义严重,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弱等等。

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占72.8%;对信仰有正确认识的占55.4%;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正确认识的占50.2%;对诚实守信、人际交往、社会公德能正确对待的占61.6%;法制观念比较强的占62.3%。

此次问卷调查同时暴露出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状况。统计数据反映:

——你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享受物质”占57.2%;“精神追求”的还有1.8%;

——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金钱最重要”的占36.55%,“权力最重要”的占58.80%;

— 崇拜的对象是“明星”的达72%,“专家教授”的仅占3.90%,“英雄模范”的占5.20%;

——每月零花钱在“100元左右”的占8.9%,“200元以内”的占4.6%,“200元以上”的占3.2%;

——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占6.8%,不到2小时的占2.6%,从不上网的占10.8%等等。

二、学校未成年人德育教育成效和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又一次被摆到重要位置,其建设工作也被重新思考和定位,在全国研究和实践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双桥学校相应大悟县城关镇党委和政府的号召,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做了卓有成就的工作,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了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德育导师制度

学校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确保德育工作齐抓共管。每周例会,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了“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等的评选表彰工作,涌现了张佩、刘欢、陈红霞等一大批业务精作风硬的教师队伍。

认真开展德育导师制活动,每个班主任、任课教师确立帮扶对象,定期开展帮扶服务,并做好相应记录,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成效。九年级的龚莹、刘西颖同学就是在杨鸿老师的捆绑式帮扶下,三年如一日的悉心关怀下,一步步走出留守生的孤僻内向,变得开朗活泼活泼,成绩逐步提高,信心百倍的走向中考的。

(二)把握最佳契机,积极做好学科渗透。

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校实行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坚持按时间顺序、年龄层次、阶段专题、学科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做到老师为主,全体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各方配合。

(三)做实德育活动,凸显德育教育实效

常规教育实效化。学校深入开展以良好学习行为卫生习惯为重点的养成教育,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实行常规日检、周报、月评制度,净化、优化、美化校园环境,纯洁班风、学风、校风。

传统教育主题化。学校能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清明节“走进清明

缅怀先烈”;端午节“迎端午节,育爱国心”;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阳节“念亲恩、抒亲情”等。采用诵经典、知习俗、明事理、炼情感、修品行这一育人过程,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阅读、经典诵读、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节日活动常规化。学校能利用一些重要的节点组织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活动,并逐渐形成常规,使其规范化。三月份,开展“唱雷锋的歌”、“做雷锋那样的人”等系列活动;四月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系列活动;浓情五月,走进福利院,帮老人洗头;记录爱心卡、书写感恩、学会关爱。全国助残日组织爱心捐款活动,鼓励学生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六一”期间,组织开展书香校园艺术节活动。教师节,通过声音表恩情、卡片表心意、活动表情意、笔尖诉心声、班会表心声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10月份可定为“传统教育月”,利用国庆、中秋、老年节等传统节日,在全校各年级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爱国主义专题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教育。

主题活动特色化。2014年,学校能组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通过道德讲堂、钱敏丹励志事迹巡讲、国旗下讲话、倡议签名和组织学生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社区、进村居、进家庭,大张旗鼓的宣传,大力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旋律,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定期邀请司法部门教官到校上法制课,使100%的未成年人受到了法制教育。并配合司法机构发挥其职能作用,依法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都把未成年人思想建道德设列入主要工作议事日程,齐心协力,有检查、有部署、有落实。

文体活动全员化。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加强体育及艺术类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设篮球、田径、跳绳踢毽、绘画、音乐等兴趣小组,坚持集中辅导,每天练习,使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习惯,提升了艺术素养。平时坚持两操两课两活动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学期举行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冬锻比赛、歌咏比赛、书画作品展览、文艺汇演等,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四)发挥“三结合”作用,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三结合”教育的机制。学校定期开家长会,听取家委会的意见,交流教育经验。开展“访千家”活动,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征集家访日记、随感。在抓好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还注重社会力量对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将村社、消防、福利院、农业园等确立为校外德育基地,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做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三、学校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将面临着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尽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好的,但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未成年人公德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存在偏差。少数未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不屑积“小德”,不耻做“小恶”,做事随心所欲;对社会环境存在误解,怕做好事反而会被别人潮笑。

2、少数未成年人政治意识淡薄,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不够。少数未成年人只重学习,非常关心个人的学习成绩和今后的前途,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道路不够关注。据了解,有23%的中小学生不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三个代表”是哪三句话;有36%的人对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说不清楚”。

3、少数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不高,自我控制能力较弱。43%的中小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17%的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不太好;17%的学生同父母的思想交流“比较少”或“几乎不交流”;34%的学生感到同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平等”。在心理能量不能很好释放的情况下,部分学生沉溺于玩游戏机、上网,甚至看一些不健康的书刊。据调查,有66%的人上网是为了聊天,78%的是为了玩游戏,12%的是为了寻找刺激。

4、存在厌学情绪,学习目标不明确。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潮中,部分学生受到不正确的价值观误导,存在着读书无用的思想,觉得人生渺茫,读书是为父母而读,对老师、学校存在抵触情绪,旷课逃学时有发生。

5、文化生活单调,网络得不到正确的运用

网络和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能制约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调查可以看出,8%以上的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中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弱,猎奇心强,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受到不良影响也最为严重。

6、农村留守学生存在隐患

在调查中,发现有90%的留守学生是靠爷爷奶奶或亲友带领,很少有父母经常回家看望学生,孩子心理受到影响,感到委屈,失落和烦恼会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标准,做出不可想象的举动。

辍学失学现象较为严重。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着父母对孩子读书重视程度,生活供给压力使得农村孩子厌学辍学,初二尤其严重,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泛滥。中学一女生六年级的何玉洁同学,父母今年刚出去,她每天放学回家自己做饭吃,还要照顾爷爷奶奶、一个小弟弟,她即使有心思学习,却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分明是在家做保姆。此类现象,极为普遍。

7、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全员育人的意识,因此未能将德育与智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重形式轻实效。因此,要努力开展切合学生身心特点、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单纯靠学校就能解决,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宁祥和、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学校建立完善的德育机制。

一是突出主要工作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四大方面: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三全”新格局,要“全员”做德育工作,要“全方位”做德育工作,要“全过程”做德育工作,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二是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用好德育教育这把软尺子,加大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力度。把核心观、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纳入教育的范畴,要充分研究德育工作对象,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构建起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

三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改变分数比成长更重要,知识比人格更重要的错误观念,切忌“一俊遮百丑”,片面地以学习成绩评定学生。

四要推进心理教育课程化。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未成年人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二)继续加强法制教育,建立聘任法制副校长制度。

聘请司法、公安离退休人员,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定期进行法制讲座或辅导。配合城关镇关工委组织,根据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资助和支持,将未成年人学生法制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深化警校共育共建活动,保持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坚持周末由学校政教处与派出所、文化部门一道对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厅等公共娱乐场所进行巡查,确保我校学生不进入娱乐场所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 “平安校园”活动。加强教师值日工作管理,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做好护导工作,让学生在校园内安全活动。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健全和完善各项报告制度。制订各种工作预案,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安全疏散演练和防火、防震自救演练。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细化班级管理。加强班主任的校本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抓好理论学习和工作交流,促使年轻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

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用爱的教育始终:对孩子微笑,与孩子交谈,帮孩子明理,教孩子求知,给孩子机会,替家长分忧。

开展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结合平时工作,深入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以主题观摩活动、班主任风采大赛、基本功比赛、“我的教育故事”征集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努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

(四)建立家庭教育方面的机制。

积极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互相结合的方式,以养成德育教育为中心,建立家庭教育中心,将伦理、法理、情理相互交融,实行“学校育苗,家庭护苗,社会抚苗”。

以建设学习型家庭为落脚点,调动和整合教育资源,并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形成优势教育资源的辐射,充分发挥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教育优势,依托家长学校这一载体,构建以校为本,以家为本,联系社区,促进学生、家长、家庭成员(社区)共同学习。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互通报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和品行情况。学校将中途辍学的未成年学生的情况即使告知村民委员会及家长。

(四)常规育人,活动育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用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自己的言行。严字当头,加强班级管理,将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达到人人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的目的。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让学生终身受益。

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孝敬父母,体验亲情;自立自理,学会感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传扬美德,奉献爱心。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观念。

加强诚信教育。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以“诚信教育、诚信管理、诚信服务”为经,以“诚信行为、诚信制度、诚信文化”为纬,开展“创建诚信校园、培育诚信师生”主题教育,把诚信教育工作搞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成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继续发挥好班级心理辅导员的群体作用,并定期对他们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提高心理辅导员的辅导水平。小学部要成立德育领导小组,专人负责,不定期的对德困生、学困生谈话,辅导。将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纳入校本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将中小学法制教育、德育教育效果纳入教学评估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开展“中国梦”传统美德教育。学校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相关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

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养成良好品格,做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学校仍将组织 “美德好少年”评选活动,树立一批身边的学习榜样,激励广大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中来。

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发现一位心中崇拜的英雄人物,用精神实质引领;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常戒勉激励自己;练就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艺术技能陶冶情操;参与一次提升能力的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6

国贸0801柳琪林012081546010

5【摘要】为了全面掌握我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提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我组对云梦县青少年调查的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城关镇170份,吴铺镇200份,曽店镇250份,隔蒲镇150份,魏店镇 140份,清明河乡150份,道桥乡160份,辛店乡140份。

年龄分布中10-11岁的占44.7%,16-17岁的占40.7%。由此,本调查基本能反映云梦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状况。

【关键词】青少年学习犯罪教育

【正文】

一、从调查中显示,云梦县未成年人身心素质基本状况呈良好的发展势态,主流是健康的,他们的生活价值取向多元而务实,总体思想道德取向积极向上。

1、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问卷中,有92.7%的人在国家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尽可能给予帮助甚至献出自己的一切。细剖当前的国际形势,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插手台湾问题,干涉内政,在一次次的挑衅面前,青少年做出了强烈反映,中国的申奥成功至奥运会的筹备,成为青少热切关注的焦点,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能意识到: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祖国的荣誉,更有坚决同企图毁灭我们幸福生活的人作斗争的决心;问卷中有 98.7%的人对学习感兴趣,青少年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出力。

2、有强烈的社会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认为信守承诺重要的占94%,没实现承诺时会感到惭愧的占94.7%,87.3%的人不会向顾客推荐自己已知有缺陷的产品,这些问卷对象都参加过向灾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扶贫扶残等活动,其中多次向希望工程捐款的55.3%。是否有责任心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诚信的因素,而诚信则是决定个人成败的关键,一个要想成功得有强烈的责任心做后盾。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且西部是自然灾害频繁区,青少年能关注此类事件并给予支持是具有良好社会爱心的表现,亦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3、表现出良好的理性消费观。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购买商品的观念有所改变。理性消费是现代人所提倡的消费观念,即所谓“我选择、我喜欢!”“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问卷中选择商品的原因是舒适的占60%,影响因素是商品吸引力的53.3%。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花销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只有4.7%的人使用零钱无计划。

二、问卷中反映的不良状况及其原因

1、青少年的意识不到位。问卷中,青少年在选择“是否应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中,认为重要但不必要的占13.3%,认为不必要的占2%,15%的人选择说不清。由于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市场价值观念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嬗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知道,青少年由于对未来的憧憬,总想着有一个理想主义社会,但政治官员腐败、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封建迷信活动猖獗等社会黑暗面让青少年产生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的矛盾,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所以引发了对是否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思考。

2、学校家长应试教育,忽视青少年思理教育。在问卷中,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生活是考试成绩,而认为学习轻松的青少年只占28.7%。在向学校提的建议中,44%的青少年建议老师布置作业要适量。注重智力教育,不注重心理教育,如“万人竞过独木桥”的升学现状,造成不少家长,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有41.3%的学生向老师建议“少批评不要太狠不要发火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54%的孩子想对父母说的心理话是“请听听我的要求和建议更了解我多与交流”,而有9.3的父母在决定孩子的事情时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青少年既想找到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又害怕孤寂,他们渴望与人沟通,许多父母在这时期不能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

过程,导致他们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以及孤独、寂寞、空虚、困惑、焦虑、过度自卑等心理,有的可能会早恋,家庭、学校则对此加以不科学的干涉,严重的则会导致青少年选择自杀或杀人犯罪的方式寻求解脱。

3、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在问卷中,有56.7%的父母在家打麻将、玩扑克牌,97.3%的父母会打骂孩子,这种环境和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养成恶习,也有可能形成懦弱、胆怯的退缩性心理人格特征,并在孩子心灵深处插下暴躁和残忍的种子。31.3%的青少年会以自己的爱好作为择物标准,2%的青少年不会再穿和别人一样的衣服,6%的青少年会在别人面前摆阔气,而看到别人买高档物品也想买的占8%。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正处在大中小学三个层次,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总想尽力让孩子过得好一点,给予孩子的爱变成了溺爱,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4、网络世界严重影响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成才。问卷中有58%的人经常上网,这说明已有一半以上的人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有42%的人每天上网时间达4小时以上。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课本知识,但许多学生由于迷恋网上游戏、进行网恋等经常逃课甚至通宵达旦的上网,且有12%的人浏览过色情网站,59.3% 的人也想当黑客,这样既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也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某些不法分子有可能用青少年好奇心理引诱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5、青少年中,大部分人的宗教意识已经淡化,但还处在模糊阶段。44%的青少年认为“生病应去医院,不能靠神灵保佑”不对或说不清,我国是受佛教、道教影响较大的国家,改革开放虽曾杜绝一切宗教活动,但自恢复宗教自由后,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宗教信仰迷惑人心,青少年在性格冲动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意一切全由命运安排的28%,表现出青少年改变命运、超越自我的生存理念还不够强烈。

青少年不良的思想动机和意识倾向在向我们提出更深的课题,要求我们作出更全位的思考与分析: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迎合青少年好动的心理特点。在城市,青少年多集中在学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假期“三下乡”活动。云梦县团市委组织的以“老师,我爱你”、“为奥运健儿庆功”等为主题开展学习奥运健儿的顽强拼搏精神和尊师爱幼的系列统美德教育。至于无业青年,可以开设无业青年上岗培训班,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农村,农闲时可以集中青少年开展一些娱乐活动。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校园心理咨询室。现在大部分中小学都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当学生有了心理上的异常表现时可及时到咨询室咨询,缓解心理压力。面对青少年学生普遍早熟的现象,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和生理卫生课,让他们及时获得成长中相关的生理知识,认识生活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正确对待青少年时期的“情感”问题,避免早恋发生。

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对待家教方式。父母与子女相互尊重、相互沟通,通过“俯下身来和孩子一般高”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有助于孩子养成开朗、自信、积极的心态。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要积极挖掘孩子的物质潜力,并帮助孩子发展壮大。被溺爱的孩子承受打击的能力弱,要试着让孩子品尝人间疾苦。

4、加大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的力度。多年来我国网络管理上采取了不少举措,不准在校园200米以内开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网吧,但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并没有丝毫锐减,为什么呢?关键是人们没有形成一种意识,特别是网吧老板没有形成要对未成年人负责的心理意识,要杜绝网络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就得对网吧老板进行定期思想道德培训,同样可以组建青年志愿者督查队对网吧老板进行监督,并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来激励或约束网吧老板的行为。要不然就会出现网吧老板向未成年人出售网卡的现象。只有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变网吧老板意识上才能初步扭转这种现象。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关注,经营商观念的根本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5、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自己的经历。每个人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是生命中的一个经历,将是你成长历程中的一段宝贵财富。青少年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经历,才不会在成功中骄傲,也不会在失败中气馁、学会宽容,拒绝冷漠,学会放弃,拒绝虚荣,学会珍爱,拒绝邪恶,大胆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要学会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是社会的主流人群,他们的一举一动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将时刻关注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10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1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11月1日实施

4、《青少年研究》,杨晓梅 1999年第7期。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7

一、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 舆论宣传, 营造氛围。

以保护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 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社、电视台等大众传媒作用,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并在报纸、电视台上向全市公布举报电话, 进一步表明政府门坚决治理利用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违规经营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大张旗鼓地宣传沉迷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 通过召开社会各界“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走健康成长之路”座谈会, 以及中小学学生告别网吧集体宣誓仪式和签名活动, 引导中小学生自觉远离网吧, 抵制网络不健康内容的侵入, 努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二) 精心谋划, 创新载体。

进一步加强了对未成年人文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充分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 组织开展健康有益、文明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 广泛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广场、社区、学校、家庭文体活动, 丰富未成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培育未成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组织指导开展校园文化, 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未成年人文化娱乐的需求。通过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体育竞赛、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侨乡艺术团进校园巡演等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真正让学生把告别网吧的承诺变为自觉行为, 抵制不良因素及违法犯罪行为的诱惑和侵害。

(三) 拓展阵地, 强化服务。

积极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目前, 全市共建成建成3个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中心示范和试点单位、1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4个省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安装体育健身路径776条, 实现“一村一健身路径”目标, 并实现全市“一村一农家书屋”任务。完成19个镇 (街)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和432个标准水泥篮球场、10个城市多功能社区运动场、12条登山道 (其中3条装备灯光) 建设。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参与其中。为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 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市图书馆、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天生林艺、夏淑琼纪念馆等德育教育基地, 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使未成年人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四) 着眼长效, 综合治理。

结合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加大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力度, 以整治互联网、取缔“黑网吧”、清理非法出版物、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 建立了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重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三年来, 共查缴非法音像制品40500张、非法出版物2598册, 取缔无证经营场所、游商、地摊130家。持续增强“扫黄打非”态势。组织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活动, 以整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为重点内容, 以地摊游商高发地段为重点整治区域, 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 共查缴非法音像制品11725张、非法出版物630册 (张) 、淫秽色情出版物644张 (册) , 责令停业整顿5家, 取缔无证文化经营单位71家, 有效打击出版物市场违规经营行为,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文化环境。此外, 还积极与共青团、妇联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 协助组织开展“为了明天,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青少年维权岗”“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等各项活动。

二、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 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

以小康文化、小康体育建设为主题, 以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为抓手, 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 开展适宜于青少年参加的各类主题性文化体育活动, 加强道德实践与教育。

(二) 积极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场所。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 推动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 对中小学生集体和个人参观免票。组织推动图书馆 (室) 、文化馆 (站) 、体育场 (馆) 等场所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各类基地、场馆的辅导员和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 为参观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三) 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生产推广力度。

精心策划、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各类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 推动少儿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加强少儿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建设, 注重培养少儿文艺骨干力量, 组织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 多创作思想内容健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少儿作品。加大少儿文艺创作资金投入力度, 扶持优秀儿童剧目 (作品) 的创作与生产。

(四) 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8

运用童谣传唱的方式,让孩子在喜闻乐见中接受道理,享受健康快乐成长的童年时光,是哈尔滨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实践。特别是2012年7月27日,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对我市香坊区《以传唱优秀童谣为抓手,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做法做出重要批示后,引起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办公厅组成调研组,专门就香坊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重点围绕原创、传唱优秀童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委书记林铎等五位省市领导先后对香坊区的经验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市落实好世明主任的批示精神,推广好香坊区童谣传唱的经验。为此,市文明办将学习推广普及香坊区原创、传唱优秀童谣的经验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亮点工程来抓,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在全市产生广泛影响。

一、强势宣传,扩大影响

为贯彻落实各级领导批示精神,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把扩大香坊区原创、传唱优秀童谣的影响力,作为推广经验的前提,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迅速在全市掀起创编、传唱优秀童谣的热潮。一是制发文件指导。为保证童谣传唱活动能够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运行,每年七·一前,市文明办都制定下发《在全市开展“童心向党、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的通知》。2012年9月,又以市文明委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喜迎十八大,学习推广香坊区传唱优秀童谣经验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区、县(市)学习香坊区优秀童谣传唱的做法,创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童谣;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传唱活动;不断壮大优秀童谣创作队伍,使童谣传唱活动成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拓展教育渠道的重要载体。二是现场观摩推介。香坊区优秀童谣传唱经验是数十年探索和实践的结果,是不断总结、长期积淀形成的,为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方式方法。市文明办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4月两次在香坊区召开现场会全面推介他们的经验。组织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各区县(市)文明办主任、教育局长及校长和教师代表深入学校、社区进行参观考察和经验交流,学习香坊区的做法。三是媒体宣传引领。为把香坊区优秀童谣传唱经验打造成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精品,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对童谣传唱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中央文明网、人民网、文汇网、黑龙江文明网、哈尔滨文明网等网络媒体;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等报刊先后10余次宣传、报道香坊区童谣传唱活动的信息和经验。与黑龙江电台、电视台联合录制香坊区童谣传唱节目,每周两次在全省播放。在很短时间内,在哈尔滨文明网推出了“优秀童谣网上传”网页,搜集全市各区、县(市)传唱优秀童谣视频进行展播。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助推了童谣传唱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广泛征集,发动参与

童谣传唱活动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不断创作出符合孩子们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题材生动感人、形象真实可爱、语言朗朗上口,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优秀童谣。我们加强了童谣创作队伍的培育,将其作为推广童谣创作传唱的有力支撑,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一是发挥教师团队主体作用。王东音是香坊区香安小学一名普通音乐教师,是香坊区童谣创作的发起者和主创人员。我们及时总结和宣传他的经验做法,将他的事迹制作成微视频在哈尔滨文明网“凡人善举微视频”栏目播放,号召广大教师发挥特长,努力为学生创作童谣。广大教师踊跃加入童谣创作队伍,各区、县(市)都组建了创作团队,全市形成了以音乐教师、语文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校领导组成的近千人的创作队伍,2012年创作出近4000首优秀童谣作品。投入70万元资金,先后编印了《哈尔滨市优秀童谣集》、《花开的声音》等15种70万册童谣书籍,免费发放到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同时,对参与创作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激发学生群体创编热情。参与创编的过程即是受教育的过程。各学校在班级、学年建立创作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从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整理优秀童谣入手,自主设计,编排创作童谣。启发学生采取网络检索、查阅书籍、家长帮助等方式创编童谣作品。同时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兴趣和爱好,尝试用自己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创作童谣。“高高的楼,绿绿的道,校车接我去学校,鲜艳的花,整齐的貌,操场传来开心的笑……”“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一首首真情流露的童谣,表达了学生成长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成为学生健康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个习惯、一段美好记忆。目前,全市共有近20余万中小学生、近万个兴趣小组参与童谣编创活动。三是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优秀童谣创作征集,组织优秀童谣评选,发动作家、学者和广大家长以及热心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创编童谣活动中来,童谣创作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省作协大可,市作家协会张清华、赵仕,省直机关干部张硕果,哈汽轮机车赵琦等一大批社会人士积极参与优秀童谣创作。2013年1月,组织开展了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面向社会开展童谣征集活动,在全市共征集童谣作品1120首。目前,正在对征集童谣进行筛选和评定,拟从中选出100首优秀童谣作品汇编成册,并给予表彰奖励。

三、市区联动,普及推广

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特点,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全市各级文明办、教育行政部门,市区联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实际,采取“七个一”的举措(全市编印一批优秀童谣集,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童谣,组织开展一次优秀童谣创作大赛,开辟一批传播优秀童谣专题、专栏或网页;各区、县(市)建立一支教师为主、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创作队伍,举办一次优秀童谣传唱展示活动,开展一次以童谣传唱为内容的班团队会活动),不断推动我市优秀童谣传唱活动普及深入。一是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橱窗、板报等宣传展示优秀童谣,利用课间活动、班队会等,开展“优秀童谣创作评比”、“优秀原创童谣展演”、“唱健康童谣,做有益游戏”、“唱健康童谣,过快乐假期”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今年,市教育局从征集的童谣作品中精选20首,邀请作曲家谱曲,在全市各学校广泛传唱。二是纳入校本课程。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将童谣传唱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在校本课程中增加童谣传唱的内容。将开展童谣传唱活动做为检查和督导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全市2000余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展了童谣传唱活动。香坊区推出了区本教材《花开的声音》童谣集,南岗区把童谣内容纳入《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三是纳入城乡学校少年宫活动。坚持把童谣传唱作为校园道德讲堂和城乡学校少年宫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和师资力量,帮助学生了解童谣、感知童谣、理解童谣,以读养德、以唱传德。全市组建有规模的童谣传唱团队近百个,排练童谣传唱节目,开展童谣传唱演出;各区、县(市)组织童谣创作兴趣小组,坚持经常搜集、整理和创作童谣,并不断拓展和创新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传唱活动。

工作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必须顺势发展抓主流。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活动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将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作为创作、传唱童谣的主要任务,运用童谣创作传唱,开展寻梦、追梦、圆梦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同时,适应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弘扬真善美”作为创作、传唱童谣的主要内容,结合“洒扫应对”、“日行一善”、“认星争优”等活动主题,创编健康向上的童谣,在传唱中引导学生学会抵制媚俗,弘扬正气,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者、实践者。

二是必须承载民心抓根本。实践证明,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活动是承载民心的立德工程。我们始终坚持做到入学生心、入教师心、入家长心。努力创作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容易接受、易于理解的优秀童谣,成为学生表达情感、崇德向善、净化心灵的最好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创作童谣、传唱童谣,激发学生爱国心、上进心、感恩心。近年来,还出现可喜现象,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也会采用童谣的内容进行积极引导和沟通,不再用命令和呵斥对待孩子,使孩子们在童谣的伴随和家人的爱护下健康成长。

三是必须运用载体抓效果。原创、传唱优秀童谣只有充分发挥多种平台和载体的作用,才能吸引未成年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发挥校园阵地作用。作为校内升旗、班团队会、音乐课、艺术节及校外文化生活和文体活动的内容,并将悦耳的童谣作为课间铃声,开展优秀童谣传唱。开展专题竞赛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确定不同主题的征集和传唱,形成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歌声、节日有展示的良好氛围。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在网络开设“优秀童谣网上传”视频专栏,随时展示优秀童谣节目,成为优秀童谣传唱“永不落幕的舞台”。

四是必须坚持经常抓保障。优秀的童谣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必须持之以恒。首先,要强化学生、老师、家长和热心未成年事业的社会人士“四位一体”的创作力量。其次,要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多方投入的资金支持。第三,要建立鼓励原创、鼓励传唱的优秀组织奖项和优秀个人奖项,进而调动中小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参与的积极性。

妇联关于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9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校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调研活动。通过成立调研小组,领导亲自过问,安排专人负责,认真研究本单位涉及的相关题目内容,初步掌握了我校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未成年人的优点明显,但缺点也非常突出。优点是思维活跃,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有创新精神,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具有很强的社会公德意识,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缺点是依赖感强,缺乏责任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奉献精神不强,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对祖国的历史不热爱、成绩比品德重要、与父母沟通交流少,个人主义严重,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弱等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想信念淡化,个别未成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信念,不关心国家历史、时事,爱国情结淡化。价值观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个别未成年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被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蒙蔽,比较注重当前利益,精明有余而坚韧不足。现在的青年无论在人生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就业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十分务实,特别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有时过于实用功利,缺乏为国家和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个别学生盲目攀比吃、穿、为了寻找到自身价值扭曲迷茫。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部分学生心中只有自己,不愿意为他人考虑,不愿意付出,也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学生习惯养成差,有的学生没有礼貌,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社会精神垃圾和不良风气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唯利是图、拉帮结派、权力至上等意识,这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

针对以上的分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最主要的渠道,学校在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我校依托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党在我心中”等主题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国精神,陶冶未成年人。我们还以青少年文化宫等阵地为依托,以文化育人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少年读书计划、文艺节、广场文化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了未成年人的情操。

2、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我们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利用好课堂、宣传栏、道德讲堂、国旗下讲话等有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少先队“雏鹰行动”等实践活动,教育小学生们在家当好家庭小帮手,在校当好好同学,小伙伴,在社会当好文明小标兵,在公共场所当好环保小卫士,独处时当好自律小主人。继续开展“手拉手”行动,倡导互助友爱精神。开展主题班会,教育孩子多一点包容,多一些善意,不去敌视,不妄加言论,让善良的内心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正确认识“留守儿童”。深入开展志愿者行动,激发小学生的奉献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长才干、受锻炼。

3、以服务育人为手段,竭诚为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我们积极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律自护能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娱乐、图书等场所的管理和整顿,净化娱乐、文化市场,在全社会形成一切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时期不仅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当前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大的课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让未成年的思想道德与社会的发展齐步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奠定基石。尽管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有效整合、配置教育资源的手段还十分有限;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美术下一篇:范文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