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共9篇)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学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换的数学思考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大队旗、中队旗、小队旗;每个学生准备剪拼的图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少先队大队队旗,要求计算大队旗的面积。(长120厘米,宽90厘米的长方形

2、接着出示红领巾,要求计算红领巾的面积,提出求三角形的问题。

[评]

从实际问题出发,先计算大队旗的长方形面积,再提出计算红领巾的三角形面积,比较自然。

二.出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这堂课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你们先想一下,这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讨论后投影片映出:

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3、怎样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评]

学生已有“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旧知识作基础,能够举一反三地说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巧妙地促使学生自己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其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

三、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面积。

要求学生按课本上的插图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评]

数方格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学生容易建立空间观念。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长度同它的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猜想。

面积

6厘米

4厘米——→12厘米

(学生可能会说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评]

猜想是一种极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里抓住时机自然地启发学生猜想。

2.尝试操作

师:前面我们只是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的一半,还需得到证实。大家回忆一下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投影机上演示:

生: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推导出计算平形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评]

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迁移,为解决新问题作好准备。

师:那么三角形能不能通过剪拼的办法转化成长方形呢,我们大家来做个实验。

(1)

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准备的长方形纸片,先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长10厘米、宽6厘米),并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这个实验,让学生清楚地看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

(2)让学生再拿出预先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量出它的底和高(底10厘米、高6厘米),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沿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再计算出它的面积。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剪开的三角形底和高是一致的,充分相信剪开的一个三角形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评]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确信剪开的一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这样为学生尝试得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底×高÷2)打下基础,也就是为学生创设尝试成功的条件。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通过上面两个实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说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评]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操作,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已是水到渠成。最后联系猜想的验证,做到前后呼应。

3.自学课本

师:刚才我们是用“分”的办法证明,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课本是用“合”的办法证明,把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同桌二人互读,相互讨论)

[评]

尝试操作用“分”的办法,自学课本用“合”的办法,这样做到既不重复,又能体现“分”与“合”的辨证思想。

4.教师小结

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是通过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得出的。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也是通过把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得出的。这说明图形是可以变换的。

[评]

突出图形是可以相互变换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初步认识“转换”的数学思考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四、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1.出示尝试题

教师:上课开始时,我们提出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先要量什么?然后再自己编出尝试题.学生到黑板上量出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约33厘米,编的尝试题是: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约是3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评]

让学生自己编出尝试题计算红领巾的面积,既有实际意义,又能前后呼应。由于学生已经理解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计算这道尝试题并不困难,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不需花太长时间。

2.学生边看课本边尝试练习。

3.教师讲评。

针对学生尝试练习情况评讲。特别指出:应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注意什么?(不要忘记除以2)如果只有底×高,忘了除以2,算出来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评]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这道题困难不大,无需多讲,只要突出重点,忘记除以2是学生常犯的错误,必须特别提出。

五、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十九第1、2题。

2.竞赛题。

(1)

出示一道底和高不是相互对应的三角形图形题,故意让学生上当。

(2)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只要列式)。看谁想得最快,解法最简便。(同桌二人可以相互讨论)解法有:

1.60×60+20×30÷2×2

一个正方形加两个三角形

2.60×80-60×20÷2

一个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

3.60×60+20×30

一个正方形加一个长方形

以第三种解法构思巧妙,把下面一个三角形移到上面,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评]

这道题的设计,既有实际意义,又有思考性,能够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作为竞赛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要求学生联系上课开始时提出的三条目标回答)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1、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高÷2

2、三角形的底和高决定以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确定了。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篇2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 目标导向

在学案中向学生展示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要达到的数学能力和思想认识, 并把重点难点交代给学生, 以此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盲目性, 使其学习更具针对性.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白学习目标, 学生围绕目标学, 教师围绕目标教学习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 以案导学, 据案自学

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 “学案”应在课前适当时间内发给学生, 让其提前展开自学.新课伊始, 教师先用一二分钟时间, 运用导学、演示试验或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 创设适当情景,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然后让学生依据“学案”内容, 逐条看书, 解决疑问, 并确定个别疑点.此过程约占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

3. 复习旧知, 导学新知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生的思维模式采取不同的认识方法.比如, 在概念教学中, 教会学生形成概念的方法: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演绎→形成概念.在知识规律的教学中, 教会学生形成规律的方法: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归纳、演绎→形成概念, 或已有概念、规律→数学、逻辑推理→形成规律.在基本理论的教学中, 教会学生建立理论的方法:已有概念、规律→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建立基本理论.

4. 组织讨论, 尝试解疑

对学生在据案自学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疑点, 及时组织学生前、后、左、右四名同学分成一组, 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自己所做的分析、对问题的看法, 供其他同学讨论、批评、切磋、补充.讨论中, 教师要容忍一时的无秩序的“混乱”,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学习, 虚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

5. 评价激励, 当堂训练

“学案”中的训练题, 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及时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结果, 及时订正, 并补充补偿性练习题, 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 把知识纳入到个体认知结构.

6. 知识拓展, 创造运用

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重点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案”的运用

1. 指导学生预习

在课前的适当时间将“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提前预习.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熟悉本节课要学习的问题, 以便提高课堂听讲效率、提高自学能力.

2. 用于课堂学习

“学案”中所提的问题, 并没有加以解答, 这就迫使学生展开思维, 积极思考.但有很多问题由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 无法解决, 学生就会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地钻研, 讨论, 听讲, 主动用脑.

3. 用于课后复习

将每节课的“学案”集中在一起, 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材料, 简明扼要, 提纲挈领, 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 有效地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学”作用

“学案”的质量无论多好, 也仅仅是“学案导学”的一个方面, 是字词的堆砌.正如一座山, 如果缺少了流水的动感, 也就失去了灵感.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还要把课“导好”、“导活”.首先, 依案而导, 导要讲究艺术性.教学是一门艺术, 只有保证教学的艺术性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其次, 要注重“导”的时效性, 在最恰当的时间深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 教师有必要针对情况在教学中灵活变通.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反思

学案教学“增效”与“减负”, “素质”与“应试”兼顾, 遵循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学案教学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 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 既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识记、学习技巧的掌握, 又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 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总之, “学案导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了, 可操作性强, 并有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案导学”中, 师生是平等的, 可以建立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与文献】

[1]陈少旭.数学“学案”教学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宁夏教育, 2001 (1-2) .

[2]覃伟合.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1 (6) .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方法, 提高和改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教学过程中, 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学案”,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教学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 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 既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识记、学习技巧的掌握, 又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 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学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少旭.数学“学案”教学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宁夏教育, 2001 (1-2) .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篇3

关键字:尝试教学理论;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前言: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数学知识结构相对复杂,很多概念和内容相对枯燥,因此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不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将尝试教学理论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此为基础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尝试教学理论概述

(一)理论依据

尝试教学的理论依据如下:首先,从哲学角度来说,其认为教学过程属于一种认知活动,因此应该以认识论为基础开展教学,从实践中获取认识,通过认识进行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过程就是尝试教学的依据,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先练习,通过练习来获取知识,然后通过再练习来巩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次,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其认为教学是具有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开展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该着重发挥引导作用,因此应该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学中以自学为主,通过练习使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的学习行为依赖学习迁移理论,是指人们在获取新知识时,会使用脑海中已经有的知识作为牵引,而这一过程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能够顺利完成,将该理论应用到尝试教学中,就是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储备的知识尝试去获取新知识,并且可以取得成功[1]。

(二)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原则

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指导的作用,就是说虽然尝试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寻新知识,但是教师积极合理引导也是同样重要的;其次要对学生的尝试进行及时矫正,如果学生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教师要合理提出意见,否则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三,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好尝试准备,尤其是教师,要准备好与主题内容相契合的新颖问题;第四,要遵循学生之间的合作互补,就是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思路,通过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最后是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尝试环境,树立起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学生才能解放思想,大胆尝试[2]。

二.以尝试教学理论为基础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合理设计尝试问题链

问题链的设计是尝试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根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合理设计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参与到尝试活动中;另一方面,这些问题要能够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获取新知识。首先要设计几个难度不大的准备题,主要是将学生引入到主题中,为接下来的尝试题做好准备;其次是设计尝试题,该问题是整个问题链中的核心,解决好这些问题,尝试活动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一大半;最后是设计二次尝试题,学生根据尝试题获取了基本知识,需要通过这些题目对刚刚获取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当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3]。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这一章节时,教会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链:首先是准备题:问题一,大家平时所使用的书立与桌面是什么关系?问题二,如果将地面视为平面α,将旗杆视为直线l,你能画出体现二者关系的结合图形吗?其次是尝试题:问题一,你能否根据自己画出的几何图形总结出线面垂直的规律?问题二,平面以外的一条直线如果该平面中的n条直线垂直,可以认为该直线与平面垂直吗?最后是二次尝试题:问题一,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直线,应该怎样弱化条件来证明一条线和一个面垂直?问题二,已知两条直线a、b和平面α,两条直线平行,且直线a垂直于平面,证明直线b也垂直于平面。这样,学生就会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探究直线与平面的垂直规律,总结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并根据总结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尝试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设计

教学尝试活动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与教师指导是分不开的,能够保证学生尝试的大体方向是正确的,不会因为盲目尝试而偏离主题。对于尝试过程存在严重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如果发现学生的尝试偏离主题要做到及时纠正。

这里仍旧以《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判断》为例,学生在画旗杆与地面的几何图时,教师就要进行巡视,如果图做的不规范或者出现错误,要积极为其做出引导,如果这一环节的问题不能被正确解决,总结规律和定义时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在总结线面垂直规律以及认识相关定义时,也要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最后,在探究如何弱化条件来证明线面垂直时,教师可以给出大致方向,使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思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组间讨论。

(三)尝试教学中评价体系的设计

评价体系是尝试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这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尝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評价中要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经过尝试以后仍旧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不应该挫伤其积极性,而是帮助其找到尝试失败的原因,树立其自主学习的信心;另一部分是学生要对自己参与的尝试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包括自己是否有解决问题的热情、是否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否进行独立思考以后再去寻求帮助等,找出自己在尝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4]。

总结: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可以尝试,并且尝试能够成功,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改善以往的课堂氛围,通过先练后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这种模式可以转变教师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看文献:

[1]张浩.基于探究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设计与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14.

《尝试与猜测》教学设计 篇4

广兴镇小学

薛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不同方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比较各种列举法的特点,并让学生体会怎样列举更简便。

2、过程与方法:运用假设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多种列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学会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学习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假设列表法。

【教学难点】解决此类问题的调整策略既:在运用“跳跃列举”中的调整幅度的大小,和在使用“居中列举”后巧妙的运用“跳跃列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师:导语: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课件出示古书动画打开书出现原题),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读,课件中标注出题目中的“雉”(读成“zhì”),就是野鸡。)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这一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件出示主题图和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鸡兔同笼”的问题。(板书课题:尝试与猜测)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化难为易

师:看来这么大的数据,同学们尝试猜测有一定的难度,那我们把它化难为易,从简单入手找出规律,再来尝试猜测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过渡语)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9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读题析题

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可能说)鸡和兔一共有9个头(问:意思是一共有9只)。鸡和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鸡和几只兔。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谁细心发现了? 生(可能说):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

3、大胆猜测

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学生猜测、汇报。(可能说: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8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

让同学尽情的猜答案。教师记录下来并立刻计算验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用猜的方法比较乱,并不科学。从而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二部分,展开对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

4、合作解题

师:大家刚才有好多猜想,但是么多种猜想听起来很无序,我们要怎么把这些猜想的过程,有序地整理出来呢?老师这边有一张表格(学生们也把发的这张表格拿出来)我们先一起读这张表格,谁看懂了它?(老师展示表格)

生:左边这一列表示鸡有几只,中间这一列表示兔有几只,右边这一列表示脚的总只数有几只?

师:其实数学家们也不是能每次猜准的,不过他们会根据不断地调整,最后找出答案,而把这些猜测的结果有序地写在表格中的方法叫列表法。下面我们就要用列表法试着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列表法)

5、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注意把握出现的不同方法)

6、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稍加简要分析)。展示后小结:刚才这个小组用了假设法,从1只鸡开始假设,一只一只进行调整(板书),这种列表法我们把它叫做“逐一列表法”。(板书)师:你们觉得这种列表法有什么优点呢?(不遗漏、不重复)

7、观察逐一列表法-----引出跳跃列表法

师: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同学汇报时,请其他小组认真思考,做好向他们提问的准备。

a、引导发现:

问题一:腿多了说明什么?(兔多了)

问题二:然后怎么调整?(多的减少,少的增加)

问题三:还有其他发现吗?(兔每增加1只,鸡就减少1只,腿的总数就增加2条„„)

师:我们只注意到逐一列举法的优点,那么它有没有什么缺点呢?(引导说如果数目比较大的话,我们用这个办法会怎么样?)那我们可以跳起跳起试,比如说.....引出跳跃列表法。引导发现: 问题一:你们如何选这一组数据为第一组数据的? 问题二:然后怎么跳到第二组的? 问题三:然后怎么调整? 问题四:还有其他发现吗?

小结:真不错,我们也给这种列表法取个名字吧!(板书:跳跃列表法)列表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有规律的小幅度跳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大幅度的跳跃。

8、取中列表法

师:大家非常聪明,其实我们在用逐一列表法和跳跃列表法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从中间的数进行尝试和猜想。

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2个头;从下面数,有30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大家试一试。展示:

小结:这个方法叫做取中列表法,验证后调整幅度缩小,更为简便快捷。方法小结:回顾一下我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尝试猜测,然后进行计算验证,分析后进行合理调整。(相机板书:猜测、尝试、调整、验证)

9、比较三种列表法

你最喜欢那种列表方法?理由呢?

【设计意图: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猜测—验证—调整—再验证—再调整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策略。】

过渡: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种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们很了不起。

三、交流激趣,构建新知

过渡:刚才我们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这道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并且在表格中发现了规律,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列表的方法以及刚才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尝试与猜测的过程(选择: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取中列表法)

3、学生汇报

(1)请一个采用逐一列表法解决的同学汇报(如果有的话)

小结:逐一列表法尽管比较麻烦,但是不重复不遗漏。(2)请采用跳跃列表法的同学汇报

师:说出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计算验证后发现什么问题?如何调整的?

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快捷)

(3)请选用取中列表法的同学汇报。

师:你是怎样想到这种列表法的(说出理由)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用类似的方法的?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

四、方法应用,巩固新知

师:抓住数学的本质,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鸡兔同笼”这个问题后来传到了日本,善于研究和学习的的日本人又把它转变成了“龟鹤问题”。

(课件演示:龟鹤的图片)

师: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

生:是一样的意思:龟就相当于兔,都是四只脚;鹤就相当于鸡,都是两只脚。

师:假如我们不叫它鸡兔同笼,也不叫龟鹤问题,还可以给它取个其它的名字吗?

生1:鸭猫问题。

生2:猪鹅问题。

生3:人狗问题。

(如果学生想不到,老师可以提示)

师: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请看题:乐乐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总值5.1元,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请你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你采用的是那种方法?为什么要选用这种列表方法?就这道题而言你认为用那种方法解决最好?

五、生活拓展,谈谈收获

1、愿意告诉老师这节课你的学习收获吗?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篇5

科学探究按七个要素来划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它是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但实际的科学探究,特别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更多的则是涉及这七个要素的某个或某几个,以下是笔者平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取材生活化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教学活动要求开发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实验资源来支持学生随堂的实验探究和课外的动手实验。将身边随手可得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玩具、学习用品等来代替仪器,创设宽松有趣的实验环境,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及对科学的神秘感,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比如给每一位学生一个矿泉水瓶,让他们设计一些科学探究实验(越多越好)。学生四人一组边做边讨论。收集到的一些设计如下:

1.用手压瓶,瓶变形,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力使它滚动,它会逐渐慢下来,直到停止,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空瓶做,然后用装满水的瓶做,你还能得出惯性和质量有关)。

3.装部分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突然推它,水会向后方倾斜,这是由于水的惯性引起。

4.装满水,放在阳光下,做光的折射实验。

5.把瓶盖旋下来,放在烧杯的水面上,这是由于浮力引起的,说明浮力。

6.把瓶子中的水用力泼出去,水在空中能“飞行”说明水有惯性。

7.在瓶子中装适量的水,用瓶盖敲击烧杯;烧杯被敲响,同时水中有波浪;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8.在瓶子壁上从上到下顺次扎三个眼,在瓶中注满水;三个孔都有水柱涌出,最下面的最长,越往上越短;压强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学生的设计还有很多很多。这样一来学生感觉到科学实验的设计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二、创设足够的科学情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或者是在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或设计实验。只有“让学生只需跳一跳就能摘下苹果”的教学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否则,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的:观察平面镜的像——→利用反射规律作图做出平面镜的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提出问题(像与物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利用平面镜)——→评估(利用平面镜不能完成实验)——→再设计实验(要利用平板玻璃)——→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进行《电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进行:提出问题(给学生发放小电动机,让其观察,提出问题)——→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要学生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让导线动起来)——→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小结。教师与学生在探究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后,就说,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会运动,若用导线绕成线圈,置于磁场中,给它通电会怎样呢?然后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从直导线到线圈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个飞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渐进地进行引导(处于磁场中的直导线—→只能一个方向运动—→磁铁不能做得很大—→在有限的磁场区域内—→导线运动过去又运动回来——→线圈)。

在进行《组装电路》教学时,先复习上一节课学习最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再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一、二组设计一个电路,要求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把其中一个灯泡取下后,另一个灯泡熄灭;

三、四组设计一个电路,要求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把其中一个灯泡取下后,另一个灯泡不熄灭。

三、延迟评价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设计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特别是有计划地评价不同的组,发现并表扬能起示范作用的小组或个人,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对以后的探究活动的进行有良好的影响。

但是有时却要采用延迟评价。例如在学生进行各种实验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对设想进行评价,以便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缓和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数量众多的创造性设想。因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特别是新颖独特的设计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就像机器启动一样,从“静”到“动”是有一个过程,新颖独特的设计在这个思维中过程的后半段。在学生思维启动的过程中,教师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的抑制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耐心,不要过早的表达,即延迟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针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既能启发他人,也受别人启发,营造一种智力激励环境。例如:在讲了“摩擦力”后,要求学生谈谈“如何减少摩擦力?”一开始有的学生说:“把接触面磨光滑些。”有的说“在接触面加润滑油”……一位同学说:“在实际中还可以在物体上加上轮子”后,全班同学似乎陷入了沉默。几分钟后一位学生突然冒出一句“可以让上面的东西浮起来。”接下来的时间,学生还想到了磁悬浮列车的模型。最后,笔者对学生的这些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但是,如果在学生讲了前面的想法后就过早地做出评价,后面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想法便很难出现。

四、展示和创新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如在做“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加”的实验中,筒内易燃物产生明亮的火花给了学生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筒内放易燃物?为什么要迅速压下活塞?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火花闪过之后学生脑子里仍不清楚,不明确,若教学中改变教材中一举成功的做法而是在实验时,筒内先不放易燃物压缩筒内空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空气的内能是否增加,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困惑,空气内能增加与否看得见吗?此时自然引出实验设计的问题情景:怎样变“不可见”为“可见”?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实验教学过程。由于实验是学生主动参与设计的,设计目的明确,学生无论是对实验所揭示的结论还是实验设计思想均能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如“冰和酒精混合演示分子间有间隙”的实验,按课本上用普通量筒来做实验,体积变化不明显,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信呢?如此微小的体积变化,有没有可能是因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时,没有完全倒出(容器壁上吸附残留)所致?这些疑惑不解决,学生就不能确信实验的结论。理解的知识也是似是而非的。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改进该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也是一个极好的时机。

两种液体混合后液面下降越多,实验的可见度就越高,要提示实验的可观度由△h=△V/S得出,适当减小玻璃管的直径或增加混合的两种液体的量都能达到这个目的。当相应混合的两种液体的量一定时,减少玻璃管的直径就可以达到目的,但管径太细,则需增加管子长度,给实验带来不便。若保持玻璃管长度不变而减少玻璃管的直径,势必造成混合液体的量的减少,达不到增加可见度的目的。能否把两者统一起来?通过以上这些设计思想的展示和分析,有的同学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这种实验装置既不增加长度,又可容纳较多的液体,管子下部的体积越大,则混合后液面下降越多,效果越明显,此时学生的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种锻炼和培养,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五、设计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两节的教学时,向学生发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使铁丝温度升高?想得越多越好。”学生经过开动脑筋提出了许多方法:放在火上烤,用太阳晒,放在开水里,用石头磨,用砂纸擦,用铁锤反复敲打,用钳子反复扭折等。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种训练方法是:首先由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然后让学生各自发挥聪明才智,探索各种合理的方法,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最后殊途同归。

例如,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以后,要测量导体的电阻,若给你一组电池,一只电键,若干根导线,还需要哪些仪器?

解法1: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

解法2:2只电压表,一只定值电阻。

解法3:2只电流表,一只定值电阻。

解法4:一只电流表,一只电阻箱。

还有其他解法,仅从以上4种解法可以看到,这种处理方法对扩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获得成功体验是很有益的。

以上这些方法的教学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学生的长远发展。因为教学注重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猜想与发散性实验设计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教案尝试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body language 为话题,涉及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Warming up 部分提供了一些人们日常交流的图片,让学生积极讨论然后对于图片上的情景进行描述,说明在什么场合用这些手势,接下来给出日常交流的陈述,让他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Pre-reading部分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的思考。在reading 部分的一片叙述型的记叙文,进一步了解body language 这一话题。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肢体动作的英语表达,并学会用简单的英语句子描述肢体动作。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类型:任务型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Let the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body language.2、语言技能目标: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let them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skimming, scanning ,get the main idea and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etc.3、情感态度目标:

(1)Let the students know some information about body language.(2)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different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ountries.(3)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让学生掌握本篇文章当中的单词,词组以及重要表达,训练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细节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描述肢体动作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能自如而流畅地用英语描述肢体动作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策略 学生准备阶段 A.收集肢体动作

B.预习warming up 和pre-reading

三、教学过程:

热身环节:猜谜竞赛,把学生分为两组,请学生表演自己收集到的肢体动作,教师点评。10分钟 Step 1 Warming up Task1.Brainstorm: the words of emotions/feelings of human beings

As we know, sorrow and happiness make a life.We, human beings, have all kinds of emotions.Let’s brainstorm emotions we have learned so far.happy, sad, angry, confused, tired, puzzled, hateful, excited, frightened, embarrassed, depressed, uneasy, thrilled, easy, confident, delighted, kind, curious, etc.Now let’s look at pictures with different emotions and match each picture with the correct emotion and the correct sentence.Meanwhile, ask students what makes he/she thinks that the person in the picture is feeling a certain way。图片并入(15分钟)

Step2 pre-reading discussion小组讨论(8分钟)就pre-reading部分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并发言 【活动设计说明】

通过讨论相关的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适当活跃课堂气氛。

Step3 review 教师就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肢体动作的英语表达和常见语法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内容熟悉并掌握。在梳理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积极性。10分钟 Step4homework

预习reading,并就学过肢体动作英语表达进行整理。

四、教学反思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篇7

教无定法, 但不能没有法。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尝试教学法”的使用开始引起了一些教师的关注。“尝试教学法”最初由邱学华提出, 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与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有七个:“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再次尝试”。尝试教学法要求学生先开始尝试练习, 将学生推到了课堂学习主体的位置。因此, 在使用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倾向、已掌握的知识深度、已有的思维能力的层次, 找出尝试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 确定尝试活动中的“尝试点”, 精心地做好课前设计。

一、围绕“尝试点”, 设计精当的准备题

尝试教学法要求先试后导, 先练后讲,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借助于旧知识的迁移作用, 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因此, 每一节课必须为本节课的“尝试点”做好铺垫, 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准备题, 让学生把所要应用的旧知识回顾一遍, 引起联想等思维活动, 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两块三角板, 先动手摸一摸三角形的面积、底和高, 然后同桌的两人把相同的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 看看变成了什么形状。这时, 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同样大的两块锐角三角板、两块钝角三角板魔术般拼来拼去, 形成一波三折的情境, 学生尝试的兴趣就更浓了, 也为尝试成功创造了条件。

二、把握“尝试点”, 设计难易适度的尝试题

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活动的主切入点, 必须设计得难易适度, 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 又使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 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

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的表面积”时, 可先让学生尝试求单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形成一定的认识后, 再尝试求火柴的外盒或内盒的表面积, 最后让学生尝试求一个“长方体上面叠加一个小长方体”的物体的表面积。通常这样层层递进, 学生对表面积的意义和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而不只是停留在最初对六个面的机械套用上, 同时为其他图形表面积的求法打下了基础。

三、突破“尝试点”, 指导要精讲、明理

在尝试活动中,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取得成功;有些学生虽然取得成功, 但对道理的讲解尚不够深刻,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精讲。教师应在学生尝试后, 针对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材的关键地方组织学生讨论, 启发学生尝试讲道理, 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特别是多媒体) 进行重点讲解, 使学生明白道理, 确保突破“尝试点”。

例如, 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 学生尝试后, 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和它的对应关系, 写出数量关系式。此时学生就会发现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仍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只不过要明确题中所要求的量是否与已知分率相对应, 如果不对应的分率就要找出对应的分率来, 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四、紧扣“尝试题”, 对比、深入地练习

学生的认识是由浅入深, 逐步强化的。因此在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正确的思维形式后, 教师可再设计一组稍有变化的练习题, 让学生通过横向比较, 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并灵活运用。这对发展学生的辐射式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 可先练习一组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的题, 再练习自己量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的题, 然后练习已知三角形的底、高和每平方分米需2.8元, 求共需多少元的题, 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 学生不仅能巩固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知识, 也加强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拓展了知识视野。

综上所述, 每一次尝试活动的成功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多种形式的练习之上。教师在课前设计中, 只有考虑周到, 精心设计把握好每一节课的“尝试点”,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娟.从分形理论到班级整体学习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若干尝试[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23) .

[2]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 (29) .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篇8

一、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诗歌审美的教学情境

高中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通过不断为学生创设诗歌审美教学情境,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激发高中生的审美欲望,进而自主地参与到课堂诗歌审美的教学活动中。在进行教学活动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前导入语言的设计,通过导入语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尤其是对教材中的古诗词的审美教学。教师需要让班级中的学生尽可能的带着古诗词的文人情绪鉴赏教材中的诗词。语文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导语,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欲望。例如,教师在设计《临安春雨初霁》一课的导语时,可以这样设计: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泡沫,阵阵茶香飘来。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會身着它赶上清明。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陆游笔下别样的杭州。教师在创设诗歌审美的教学情境时,必须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诗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思维能力、文学素养、价值取向等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语文教师在创设诗歌审美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文学鉴赏信心,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体验语文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美主要是指意与象的有机结合,以客观的人、物、景、事的角度来展示情景交融的审美情境。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和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深入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诗眼是学生解读诗歌的关键性因素,通过诗眼学生可以初步地领悟诗歌的整体主旨内涵和诗人暗含的情感,通过精准地把握诗眼学生可以准确理解诗歌的意境美。例如,教师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文时,诗歌中上阕的诗眼便是“望”,此词起到了引导写景的作用。而诗歌下阕的诗眼则是“惜”,在诗人领略了历朝历代英雄的人生缺憾后,最后还是以“看今朝”进行诗歌的收尾和总结。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并培养学生发掘诗眼的能力。学生通过了解并分析诗眼,从意象的角度全面了解了《沁园春·长沙》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精准地把握了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到“浪遏飞舟”的含意。进一步地理解了诗中风流人物所暗含的丰富感情。

三、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扩宽高中生诗歌的审美视野

在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扩宽学生诗歌的审美视野,进一步地培养学生欣赏美、挖掘美、感悟美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涉江采芙蓉》一课时,教师需要教给学生,诗歌中的“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乍看诗句比较平凡,但是,经过教师的情感指导,学生再次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诗歌美妙的意境。为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体会诗中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对诗歌内容进行挖掘,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文人涵养,不断扩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诗歌审美性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知并掌握诗歌教学的本质内涵,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可以全面体验到高中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对诗歌美的鉴赏,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高中阶段语文诗歌教学的根本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8课 尝试滤镜效果教案 篇9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图层的使用方法。②了解Photoshop滤镜的概念。③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操作过程让学生体验滤镜的神奇。②让学生掌握利用滤镜进行制作的一般过程。③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自主探究、自评和互评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对同一情景不同的滤镜效果的鉴赏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图层的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滤镜制作艺术字,掌握滤镜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难点:

滤镜的使用方法。

3、课时:1课时

4、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photoshop这个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来复习解决下面这几个问题:

1、打开photoshop新建画布时,如何设置画布的大小?

2、怎样将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成默认的颜色?

3、如何把画布填充成黑色?

4、你能在画布上输入“雪山融化”这几文字吗?

要求学生看书P59-61内容后回答问题,并按照书上参数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教师巡视。

要求:输入“雪山融化”四个字后,单击移动工具按钮,将文字拖至最佳位置。

教师进一步复习提问:

1、如何创建文字层副本?

2、用什么方法来合并图层? 学生练习:

让学生看书参照P62-63的步骤自己动手完成图层的复制和合并图层,提示学生除了书上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

练习过程中提示学生:“历史记录”面板记录了所有的操作过程,利用“历史记录”面板可以检查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并进行改正。

练习之后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复制图层和合并图层的方法:(1)使用“图层”菜单中的相应命令。

(2)打开“图层控制面板”上面的小黑三角按钮,使用其中的命令来完成。同学们,你们刚才完成的是我们前几节课学习过的内容,今天我们到底要学习什么新知识呢?

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老师制作的图片与你制作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是用什么效果制作的吗?

用展示的图片和提出的问题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使用滤镜效果制作一幅“雪山融化”的艺术字。什么是滤镜呢?

(滤镜是 PhotoShop 中功能最丰富、效果最奇特的工具之一。它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象素数据,以达到对图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特殊处理效果。)

教师先演示讲解滤镜的调用方法。

在滤镜菜单命令下有很多的滤镜效果,介绍常用的四种滤镜有:风格化、画笔描边、模糊和渲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使用风格化中的风效果、素描中的图章和基底凸现效果制作有雕刻感的文字。

教师演示艺术字的制作过程: 1.使用滤镜中的风效果(1)旋转图像。

由于滤镜中“风”吹的方向是水平方向,所以要旋转图像才能制作出“雪山融化”的艺术效果。

(2)使用菜单滤镜中的“风”命令。(3)继续使用两次“风’效果。

(4)使用菜单“图象一旋转一逆时钟90度”。2.使用图章效果

(1)使用菜单“滤镜一素描一图章”命令,将吹“风”后的文字变成冰雪融化的效果。

(2)打开“雪山融化副本”的眼睛,与“背景层”合成为一个图层。变形后的文字笔划已经变得残缺不全,通过上面的步骤,借助于文字层副本来恢复文字的基本字形。

3.制作有雕刻感的文字(1)按“颜色范围’选择选区

打开菜单“选择一颜色范围”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参数。(2)将“前景色’设置为浅兰色,与“背景色”设置为深绿色。(3)使用菜单“滤镜一素描一基底突现”命令。(4)按“Ctrl+D”键取消选择,完成文字图并保存文件。教师接着演示利用“历史记录”检查和修改操作步骤的方法。学生练习:

指导学生认真看书P64-70的操作步骤,练习完成使用三个滤镜效果的方法。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边操作边自检查“历史记录”,最后邻座之间互相检查。以确保滤镜效果的正常呈现。)

四、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操作?

然后教师总结:photoshop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今天这节课我们所用到的只是其中三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滤镜效果,希望这节课同学们不仅仅学会了操作,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

1、上机练习制作“雪山融化”艺术字。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每种滤镜的使用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做深入的探究,加油部分的内容没有对全部学生做要求。学完这节并不代表学生掌握了滤镜效果的技术,但足以让学生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并且也提升了他们的兴趣,也影响到了部分同学课外自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衔接紧凑,任务的容量和难易程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使学生真正能够通过任务的操作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很好地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劝学》一体化教学案下一篇:风筝的季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