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记录
活动时间:2013.04.22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1——6年级语文教师,王校长、教务刘主任。主持:刘主任
记录:张志国
(一)回顾录像《巨人的花园》
一、谈话导入:你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样的景色?
揭课题:巨人的花园
二学习课文。
1、打开课文第41页,准备好学习用具。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一句,学生接着读下一句,并圈出生字词。
圈出生字词读生字词。
3、学生圈出生字词老师边板书生字词:洋溢训斥
允许覆盖
围墙火辣辣
告示牌冷酷
喧闹愉快
增添脸颊
4、读生字词,并标拼音。
了解词义
齐读生字词
个别指读
再读生字词,每个读三遍
5、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如果要分段,如何分?
共有几个自然段?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这个花园发生了什么事?
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这篇文章写了两个情景,哪两个?
学生根据自已读后的感知来回答问题
三、总结课文。
(二)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发言;
王路清评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篇精读课文,教的是第一课时,从谈话导入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有利有弊,好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好的一点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连接不好,不够清楚课文的内容,集中学习生字,先读字音,再分析字形,对于难写的字可以用田字格让学生写出来。
刘世平老师评课:吴老师整体上对本节课的设计是不错的,基本功较好,对平舌音和翘舌音把握很好。对于生字的教学非常注重。读字音,分析字形,难写的字提出来一起来记,方法不错。
马丰书老师评课: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疏忽了一点,教参上提到了一个词,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短语中发生变调,应读作第一声音。并且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学生易于读懂,老师可以思考如何来调查动学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趣地投入到童话故事当中。
(三)活动反思
为了全面推进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全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联盟联合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定于二O一二年金秋十月在华中地区特大城市——武汉举办“新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情智开发与培养研讨”活动。
《新课程研究》杂志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与实验学会的会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率在教育类期刊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研究机构、校长、教师的教学指导性期刊。
此次在武汉举办的新课改名师观摩活动, 会议主讲专家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 他是我国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流专家之一, 其观点独到而深刻, 对于教师的新课改探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另特聘全国著名小语特级教师于永正、李卫东亲临武汉做优质课展示。这次活动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改;弊端
一、小学语文存在的弊端
1.教师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教育工作
在传统教育的限制下,教师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开阔,仍是以单纯的“教”“学”模式存在于课堂上。在小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仍是被动学习。
2.学生语文知识认知不够深
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脑海中,却忽略了学生是否从根本上理解这些内容。这些致使学生增強了学习语文的难度。
二、如何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教改
1.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观念
在实行语文教改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教师当作良师益友。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为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2.设计生动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仍处于孩童阶段,上课时难以静下心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具有童趣的、生动的教学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问题,以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课后寻找资料解决。如此,不仅提升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
每一个小学生的生存环境不同,他们的智力、基础、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故而教师若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不合理的,其效率也不高。由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为参考基础,制订适合该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当然,教学方案的不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如此,才能使整个班级的学生语文水平都能获得提高,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所有人的教育。
以上便是本人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想法,虽然不够全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意义,希望对各位小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愿小学语文教改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朱芒芒.光荣属于他们:常州市新闸中学语文教改侧记[J].江苏教育,1985(2).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0609 更新时间:2012-2-20【我要加点】
新初一学生辅导班入口(免费试…
新初二学生辅导班入口(免费试… 新初三学生辅导班(免费试听)初中生视频辅导入口(免费试听… 更多初中(自选)辅导课程>> 新高一学生辅导班(免费试听)(免费)2014新高二全科… 新高三学生辅导班(免费试听)高中生视频辅导入口(免费试听… 更多高中(自选)辅导课程>> 新高三第一轮复习辅导班 初高中免费答疑直播讲座 2015年高考语文第一第二轮总…
一、上课教师说课
1.荣欣艺《一只小鸟》
反思最突出的问题:教师说的太多,引得太多,对孩子们的关注不够——关注学生主体的意识。教和学的关系问题。
2.王亚萍 《圆圆的沙粒》
反思最突出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砂砾变成珍珠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困难;孩子们情感的体验还不足。
二、年级组教师议课(结合观察记录表的内容)
一年级:(兰典瑶代表发言)
小鸟的名字——“小可”可以拟人化地贯穿全文,这样更接近孩子们的心理。既然教师提出了“小可”,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而不是在开头点以下,没有下文或者很少提及。
提问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兀。
二年级组(曽玉香)
1.《一只小鸟》关注的是“评价与交流”,教师比较注意以言动情,但学生的理解或反映不能体现出入情入境,教师引得比较多,学生自主的体会反馈不够。
2.《圆圆的沙粒》
学生理解体会、表达的时间稍少;省略号处理得比较好。
三年级(黄文娟)
解读与重构:
1.(荣)教师的语言偏向诗意化,缺少童趣。
2.(王)
四年级(岳小雪)
目标的达成:计划与现实
1.小鸟的名字“小可”取得很好,但…… 2.关于教师问题的设计还需斟酌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评价方式应考虑多样化
五年级(张晏)
1.(王)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好。教师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推进式教学较好。省略号的理解应该和文本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有比较完整的画面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更深入。教案的环节设计清晰,在处理象“牢狱”…… 六年级(李婷婷)
关注的是“目标达成”——计划与实现 1.重点段落词语的出示有助于突破难点
2.阅读的理解与把握
进修校教研员伍幼芬老师议课
所有老师都很认真。每个教师都有观察任务,上课教师准备充分,反映教师们的素质较好。老师们对文本的解读把握较好。
《一只小鸟》
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整体感,显得很“碎”。
2. 问题的提出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多元化关联内容。
3. 关于文本内容前后联系、整体把握教材,为孩子们提供思维想象、拓展空间需要思考。整体与细节的结合需要我们去关注、反思
4. 朗读的指导需要锤炼和意识化。有意识地用教师的情感朗读来再现画面、宣泄情感,让孩子们模仿也是一种培养。
5. 抓住形象的建立。需要从文本与儿童心理的结合来进行预设。(小鸟唧唧地叫……提示拟人化说的话,很童趣,凸显可爱,所以孩子们喜欢)
6. 抓住思维的碰撞。爱——弹子打——还是为了爱(占有它)。
教师在整体把握上不足;没有充分用好文本(拓展可以是文本内的,也可是衍生于文本外的)。
《圆圆的沙粒》
1.要解决的是凸显沙粒——珍珠的反差;成为珍珠的沙粒和其他沙粒的区别。
2.理想与行动的关系。
3.“牢狱”这个词抓得较好,但是没有深入下去。不动摇(有机会)不放弃(坚持几十年)
4.“省略号”可以发挥思维的空间是巨大的。抓住了但未深入。5.文章最后关于沙粒的想法很值得思考、品味。
6.(思想教育)通过沙粒——珍珠的经历,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认识生命意义,生活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位子。
7.教学设计中的主线问题要清晰。
张蕾蕾校长
1.入情的问题。基于文本内容的熟悉。
在淮河东路小学小学听了多彩课堂文化交流,听了语文和科学整合的公开课《月球之谜》、语文和艺术综合的《普罗米修斯》,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在“学”中教,学生在“教”中学。让师生在安全、温暖、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实现共生、共创、共成长。我会用心,用自己的努力,慢慢实现我的多彩课堂,让多彩的气氛充实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和田的维吾尔族》任课教师进行了新的尝试,那就是教给学生一些自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根据课型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时设计了五个环节即:读、认、划、画、悟。这五个环节中,“读”是关健,“悟”是落脚点,“认”是基础,“划”和“画”是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五个环节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前面四个环节弄通弄透,第五个环节也就迎刃而解了。《走进人物命运》——《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整合教学任课教师大胆放手进行整合教学的尝试更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让人眼前一亮。
只有将“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多彩课堂文化核心理念贯穿在教育中,一定会实现二七 “多彩教育”发展愿景:将二七区打造成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内涵丰厚,名师名校云集,终身教育体系功能基本完备的全覆盖、无缝隙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名区。让每个受教育者都享有适合其先天资质禀赋的教育,让每个受教育者都享受到教育的成功、快乐和幸福。
我们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需要丰富多彩的人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营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天地,使学生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丰富多彩的人才才会涌现,多彩的世界才会更精彩。
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课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我们拟定了多彩教育的课题,目的是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改变原有的单
一、枯燥的学习生活,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从而使学生的童年多彩、多才,自信、自主。同时,通过研究,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单一教育模式,提高教师在活动中的反思能力以及行动研究的能力。相信通过课题地展开及深入,定会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总而言之,会使学生的生活更多彩。
活动时间: 2011年3月1日
活动地点:语文组
主持人:
参加人:初中语文教师
活动程序。
(一)教研组长谈话:
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在期初的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基本达到了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重复、机械地抄写、内容单一等现象,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以上情况,今天我们再来研讨一下“语文预习作业和课后拓展作业的设计”。
(二)隋春红老师:主要谈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应注意什么?
谈到作业,我们当老师的话题很多,因为都知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一份好的作业,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更倡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从教研组长通知了本次活动主题以后,我留心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关于语文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1、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要针对本课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来布置预习作业。让预习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课后的拓展作业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
拓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创新性。另外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
(三)教研组长过渡:
过渡:隋春红老师带来的信息真好,下面就来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说说你是如何设计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的?主要遵循了作业的设计的哪些特点?
(四)各组员进行案例交流。
1、连艳娇老师发言。(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在前一段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预习,只要布置预习课文,学生就是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再有就是对生字词的认读,把不认识的字,通过各种方式读对,会认,会写。通过对学生的预习调查来看,课前的预习往往浮于表面。由于没有对预习的明确指导和书面作业的落实,学生预习的实效性也就自然不大。针对上述情况,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预习作业纸。(出示投影:学生的预习作业纸)。
我把预习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归纳为四点:读、查、思、记。①读。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当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②查。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如《白杨礼赞》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③思,即思考。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例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大致内容或能产生什么疑问。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等。
④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正把课文预习搞好,作业纸的设计还是一个关键。
明确了预习的各项要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把预习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呢?我广泛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预习作业纸。
2、于朝燕老师补充发言,也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我认为预习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完成,还要注意预习的方法。我指导学生预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完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样几个问题。
3)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质疑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字词、句、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
4)查阅资料。(怎样查资料?)
3、田春苗老师补充发言。
连 老师精巧、系统的作业纸设计,于老师结合农村孩子搜集资料的方法介绍,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关于语文作业的预习,我补充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先请大家看我班学生的语文书(投影仪出示),每本书上都留下了学生预习课文的痕迹:
1).读课文可以读给家长,请家长签字,以便落实。
2).课文中所有出现的多音字可以让学生用〔〕标识出来。{怎样解决?}
3).段落多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4).对于不懂的地方、不懂的问题,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只需在课文的相关词句旁边打问号就可以了,没必要课课都摘抄下来。以便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大家对他预习作业提出置疑,田老师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
(组长小结上述发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最敏感的话题,殷 老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能考虑到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预习作业至关重要.)
4、刘英红老师发言。
参加此次竞赛的40位选手都是经各州 (市) 层层选拔出来并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在职在岗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其参赛内容为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美文诵读和才艺展示。来自全省15个州 (市) 126个县 (市、区) 的2250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观摩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崔峦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郭利萍主任记者也亲临赛场, 参加了活动。崔峦理事长从学科专业研究的角度, 对全省乃至全国首次运用这一创新形式的竞赛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鼓励, 并在活动期间作了专题讲座。
经过两天紧张而激烈的角逐, 有16位教师获得了综合素质竞赛一等奖、24位教师获得了综合素质竞赛二等奖, 其中, 美文诵读、说板书设计、才艺展示三项内容的每项两名的单项竞赛特别奖桂冠分别由6位选手摘走。本次活动从内容、形式到组织、承办都一改往日的运作模式, 时间紧凑、形式新颖、气氛热烈, 给人耳目一新、心灵震撼之感, 对参赛教师锻炼很大, 对全省小学语文教师今后的专业成长、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苦练教学基本功,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共识广泛达成。
通过这次竞赛, 我们看到年轻一代小学语文教师们虎虎生威、多才多艺, 令全体观摩的教师激动、振奋、信心满怀。对教师的教学导向有了深层次的影响, 教学设计、美文诵读、说板书设计、才艺展示既充分考察了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板书、简笔画、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 又考察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情感体验、情绪传达、文学功底、生活情趣、个人爱好……并将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 许多教师从竞赛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了教师不能满足于当好“教书匠”, 不能见子打子, 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就只盯着课堂教学操作中技巧性的一、二、三……讲“提高教学质量”, 就死盯着考试的那几张卷子和成绩结果……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使得我们的愿望与各项教育改革实践无法有效达成。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教师的所言、所听、所教、所思、所想、所给予学生的应是综合了生活中方方面面鲜活、灵动内容的体现, 教师的言谈举止、情趣爱好……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学语文教师是为学生奠基的践行者、是生力军,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难以成功;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 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 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 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 我们要苦练教学基本功,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成为一名有事业心、生活情趣丰富、学生喜欢、社会认可的好老师, 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小学语文”:“小学”是学生学习的低级阶段,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具备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但不够全面、完善。“语文”是教学科目,语文课程内容广博,涉及各学科的知识面,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除了具有本学科的知识外,还应知识广博。
“校本教研”是学校的实际工作,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研究”的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学校第一线的教育者积极参与,它并不是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本该是理论工作者从事的教育研究,而是根植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升出有价值且能解决的问题,着手研究,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
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学校语文校本教研的核心放在理论学习,经验吸取,改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提高理论修养之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分析原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发展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
1.以新理念、新課标为指导,抓好以新课改为中心,以新教材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各位教师要以新课标和基础教育纲要为准绳,结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2.形成以校、组、个人研究的校本教研网络,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合教改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3.组织各种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初步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4.做好自学信息资料的收集、积累,做好课前、课后的教学信息反馈和典型案例的撰写和分析工作,建立对此项工作的评价机制。
5.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发挥“土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活动。青年教师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成功经验;老教师听青年教师的课,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教师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
⑴读书自悟促成长。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心得体会。教师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研修内容和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完善的办法来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与能力。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写心得、书感想,使所有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撰写中提高。
⑵发挥集体智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发挥教师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制定集体备课的基本模式:中心发言人个人自备——集体研讨——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形成教案。期初由备课组长定好计划,同时发给本组成员。计划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进度;“两强化”:强化课程意识,强化研究意识:集体研讨、实践反思、内化提高。学校安排每周周二下午两节课后为语文 “集体备课日”和“业务学习日”,使校本教研在时间上得到保证。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并做好中心发言人的安排。
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备”,即个人备、集体备和复备。个人备:在集体备课前,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所教单元教材进行钻研,在书中写好批注;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酝酿课堂实施方案;集体备:集体备开始后,由备课组长安排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都要认真领会,记录自己认为更恰当的方法、策略、案例等。课堂教学结束后,由各位与会教师进行集体评议,备课组长还要针对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教师讨论,并最终确定教学思路与方法。复备,集体备课完成后,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和确定的教学思路,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
⑶磨课练兵。为了提升老师的上课水平,要鼓励教师多上公开课。邀请校内骨干力量参与磨课教研。在磨课时,我们倡导“好课多磨”的意识,磨课活动中很少听到“人情话”“场面话”。有时大家站得角度不同,唇枪舌剑,不亦乐乎。磨课的受益者不仅是上课的老师,参与听课的老师由于思维的碰撞,也受益匪浅。
由三年级语文老师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关于评课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2 活动主题: 《巨人的花园》集体备课 活动时间: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
2、设计理念:
三、探讨教法:
吴红杏: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黄慈云: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熊琼芳: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
付金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3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活动时间: 活动过程: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1)字谜大擂台。(2)谐音俱乐部
(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
(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4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活动时间: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集体学习.>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 培养语感 活动时间: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6 活动主题:课题与教研同行 理论与实践碰撞-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效识字的探究
活动时间: 活动过程:
1、熟悉《课标》要求,正确认识识字教学。
2、正确认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年段的识字教学。
3、做好识字过渡,多方位引导。
4、把握阅读教学中有效识字的基本策略。
执教:高少波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内容: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 发言人:五年级代表
张立卫 发言内容:
发言人:白平五校长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2.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段与段之间过渡非常自然。3.指导学生品读到位,读的形式多样化,能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4.能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为什么事隔30多年后还对刘老师念念不忘。
5.建议对题目理解深透些,留多点时间给学生思考。
发言人:六年级代表
高少波 1.教师教态自然,过渡自然。
2.创设情境。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如制作风筝图片,配乐朗读创作情景。3.读、写、练相结合。4.对题目含义理解不到位。
发言人:三年级代表 白雪
1.真诚投入,情感熏陶得很好。
2.知道很到位,特别是在抓住重点词语上。比如动词。3.能抓住文中的词、句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感。4.情景创设好。
5.词语的理解,老师说得多。6.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内容。
7.个别读多,齐读少。总结课文后应带着感情齐读课文,引起共鸣。
发言人:一年级代表
马彩的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环节紧扣,过渡自然。2.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3.品读感悟中做得好,能抓住重点词句。多种形式朗读。4.课件制作得好。
5.课堂气氛好,思想教育很到位。6.学生品读后,应作适当的评价。发言人:二年级代表
刘宁宁
1. 本节课教师教学过程完整,教态端庄,亲切、自然,语速恰当,兔吐字清晰。2. 能抓住重点句子来品读,读得非常成功。
3. 看听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后的效果,学生读时法子内心的真实感情,深化升腾了本课的主题内容。
网络教研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现代教研方式中占有一席之地:
网络教研组成教师团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能动性,使教师通过网络教研这一平台产生思维的碰撞,开拓新思路。
集体网络教研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成长。例如,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还在探索实践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疑难杂症”,以一己之力解决起来很是迷茫。有了网络教研团队之后,遇到问题可及时抛出,自然有“高人支招”,大家共同研究突破的方案,往往让人豁然开朗。
当教学活动遇到“瓶颈”,若教师独立思考,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压力大。使用网络教研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减轻教师备课的压力,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上课,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教师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对于不同见解进行合理探讨,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了教研活动开展的效率。
在网络教研期间,大家轮流上研讨课。围绕其他教师的课例,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信通过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探究,网络教研必定使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
当然,有效的网络教研活动必定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网络教研需要利用的几种网络技术:
一、建立网络教研组织体系——QQ群
可以建立两个层次的QQ群,一是管理层次的QQ群,全区建立一个;二是建立语文学科的年级QQ群,这个群建立六个,每个年级建立一个。通过这两个层次的QQ群,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全区小学语文教师的组织体系。
1.建立管理QQ群
这个群的成员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二是各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三是在语文教学或者语文教学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四是各年级QQ群的群主和管理员。各年级QQ群的群主和管理员可以由前面三部分的人员来兼任,这个群的成员尽量是静态的。
2.建立年级QQ群
全区语文教师以所带年级为单位加入相应年级的QQ群,这六个群实行动态管理。
二、建立教师研培教室——视频会议室
视频会议室可以实现“统一时间、同一地点”,老师们在一起利用视频、语音进行交流。
视频会议室全区只需要建立一个,供各个QQ群进行研培活动,各个群提前制订好研培活动计划,相互之間错开时间利用视频会议室进行研培活动。
三、教育成果展示平台——教研网站
教师个人博客中一些优秀的文章、集体研讨活动的一些资料可以在教研网上展示,这样既展示了成果,又可以轻松地充实教研网的内容。
网络教研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磁场,把所有教学一线的教师吸引到一起,教师携手并肩,在学习和反思中,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品尝收获的甜蜜。但现阶段实践中网络教研还只是教师、教研员和专家的个别行动,虽然有教育机构的整体推进,但由于缺乏系统思路和可供效仿的成功模式,依然没有能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仍需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语文教改的发展史及 其现状
1. 语文教改的发展史
在还未引入西方教育时,私塾馆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内容多为识字、读书、讲学,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够因人而异,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过高,且教学范围狭小。洋务运动之后,西学东渐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改进。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白话文逐渐普及,语文再次改革, 与时代相融,思想方法皆有所改变,实用性更强。解放初期,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趋于大众化,但缺乏灵活性。十年“文革”,语文多被政治化,陷入低谷。直到实行改革开放, 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碰撞,语文教学不得不再次改革。而受高考的影响,语文变得固定化、机械化,带有功利倾向, 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变得乏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改的呼声更为强烈。
2. 语文教改现状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零碎,需要灵活掌握,除了人文关怀,语文还体现出浓浓的科学、哲学以及民族精神。近些年来,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 批判之声愈发强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种有益的思考和方法的提出,使得语文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关的讨论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 使得现代化语文教育日臻成熟。
在肯定这些成果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过于注重内部而对外部有所忽视,以细节为主,而整体性不强,且视野较窄,力度不够。从实际教育中可看出,近些年语文教育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模式却难以改变,虽然正朝着现代化改进, 总体的思维方式仍难以完全放开。此外, 语文教改的不足还体现在创新和整体性的缺乏,许多学校照搬成功实例,而没有结合自身状况考虑,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加上教师的教改意识薄弱,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以教研促进教改,将 教研教改相结合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借助合理可行的方法,围绕各教育学科的理论内容,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这是当前教研工作的基本工作和重要宗旨。鉴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在开展各项语文教研活动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师的困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的语文教研活动。
在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的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能够积极对待语文教改,同时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活动,以免他们对教研工作毫不了解。由于教研工作和教改工作联系紧密、密不可分,教改工作往往是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教研所探讨和扩展的知识内容需借助教改方能实现。所以,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三、以教改促进教学
1. 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必须将其改变,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同时教师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实践, 对学生多加鼓励、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 给学生留以足够的讨论时间。
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吐故纳新,紧跟时代变化,把握时代所需,更新、调整知识结构。而且当下学科交叉的状况十分明显,语文又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大对教育理论的重视。此外,语文也算是一门语言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语言艺术修养,幽默诙谐、生动凝练的课堂语言能够营造一个轻松优雅的教学环境,进而吸引学生。
2. 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新课改以来,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生活化教学,在讲《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可提前令学生收集生活中所遇各种桥梁的信息,或以白娘子的故事吸引学生,引出“桥”这一话题,再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去,以提升学习效果。或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民俗文化,如在讲授《陈涉世家》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为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教师可通过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故事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可借助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如拆解“春”字,可说为“春雨绵绵妻独宿”,有雨就是没有太阳,妻子独宿就是没有丈夫,如此可将“春”字去掉一个日、一个夫,就剩下“一”, 通过这种教法可使学生对汉字的组成了解更深,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趣,而且实用性极强,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3. 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关于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课堂只是一个平台, 学生将来还要面对更为广阔的社会。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外延性和实践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的范围扩及美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必须具备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人格,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总而言之,语文的意义不言而喻, 要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根据时代所需,不断对语文教育进行优化调整。而教改的前提,必须做好相关的教研工作,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只有对语文进行全面的剖析,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然后具体落实到教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体现,意义重大。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机制的深化改革,语文教改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改质量,应采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方法。首先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固有的语文教育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我国语文教育水平不断上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主持人:尹静
时间:3月23日
参加人员:王笑梅、尹静、张健梅、陈静
内容:一年级语文教研——同组同讲一节课评课
过程记录:
一、陈静、张健梅两位教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
二、评课及研讨主要内容:
1、陈静老师: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流畅,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在识字教学中能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并把有限的识字资源进行新的组合,拓展出新的词语。对重点字、词进行组词、说话练习,把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引导学生多思考。如果再放手,多让学生自主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就更好了(如字谜、你怎样记这个字、你以前在那里认识了这个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识字)。
第一,高考指挥棒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经常在公开场合听到这样的论调:高考与素质教育没有矛盾,很难相信,高考成绩不好的学生,他的素质会高。但是,在我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曾带过十几届高三毕业班,几乎每届都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平时的听说读写素质很好而高考分数不理想甚至很糟,于是不得不与心仪的理想大学失之交臂。多年以来,我国形成了庞大的考试产业链,高考考生数量多、升学压力大(上大学的需求解决后,人们更关注上名校)还是高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国各地高中全体师生被绑上高考战车的现状,如何利用高考考出语文素质,给教师松绑,给学生松绑,应是高考语文命题专家思索的根本问题。
第二,教师评价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现行的教师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各学校大同小异。尽管表面上说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尺度,但其他项目如教案、作业、听课、政治笔记等的评价功能形同虚设,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学成绩。所以,语文教师不得不与其他学科教师展开“关公战秦琼”的闹剧,不顾一切抢时间、拼考分,去赢取属于语文教师自己的量化评价分数。试问,这样的教学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吗?
第三,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一上高一,语文教学就讲究和高考接轨,讲授难度要和高考接近,内容取舍要和高考挂钩;要内引外联,不管哪一届的高考题,只要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都可以。那么,“好”的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质的提升,而是语文试题的应对。如此这般,教师即使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是会把学生导入高考训练的汪洋大海,何谈素质提高?
第四,学生认知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由于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在语文方面表现出“少慢差费”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语文成绩凭运气,学不学都一样。于是,有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分配到数理化等理科科目上,靠做题提高分数;有的学生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政史地等文科科目上,靠背诵提高分数。如此一来,他们便以没有时间学语文为借口,荒疏了语文的字词句篇的积累和经典文化的积淀。试想,语文这门靠多读多写来提高素质的课程,学习时间谁来保证?
第五,语文教师精力投入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如今各学校组织教师备课的模式是集体备课,期末实施学科捆绑式评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使一部分教师出工不出力,只完成自己负责的分工项目,其他照搬照抄,以图省事。这样会挫伤一部分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其次,除了极少数有研究意识的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文学社团、辩论演讲等课外活动,大多数教师不会把精力投到这些虽能提高素质但不能提高分数的活动中去。再有,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常规任务也是只抓尖子,忽视后进。提高学生素质是潜在的,还不如让学生多做点题,语文成绩的提高会明显一点,教师量化成绩会更靠前一点。如此一来,何谈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记录】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06-10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07-03
高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12-09
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论文07-26
小学语文优秀听课记录07-09
语文组教研记录11-04
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07-04
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方案09-11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个人总结05-24
小学语文低段教研计划06-29